时间:2023-09-18 17:02: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理论与经济,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资源环境经济学 溯源 研究进展
资源环境经济学是运用古典和现代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工具,来研究环境与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规划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伴随着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经济学分支,主要研究对象为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一个具有历史范畴的经济学概念,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尚未超出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时,自然资源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然而随着人口的激增,工业文明的进步,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排泄物超出环境容量时,环境容量也成为一种稀缺的经济资源。近年来,可持续发展观念随着人与自然矛盾的激化而逐渐步入人们视野,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可持续经济学也因此应运而生。
本文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发展源头出发,沿着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发展脉络,论述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的相关问题。
古典资源环境经济思想。古典经济学家所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是否存在限制性这一问题上。在他们眼中,所谓的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古典的资源环境经济理论可以追塑到17世纪的威廉·配第和18世纪的马尔萨斯。前者经济学名言“土地为财富之母,劳动为财富之父”可以认为是资源价值论的最早萌芽。而后者在其着作《人口原理》中,第一次强烈地提出人口同其他生物一样,具有一种迅速繁殖的倾向,这种倾向受到自然环境(主要指土地、粮食等)的限制,第一次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是后来可持续发展理论激发的思想渊源。因此,资源环境经济学滥觞于古典经济理论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集中体现古典经济学家思考资源环境问题的理论成果大致可分为两派,分别是“悲观的马尔萨斯”模型和“乐观的李嘉图”模型。
“悲观的马尔萨斯”模型又被称为绝对自然资源稀缺理论。该理论的前提假设认为,整个经济体系依赖于可耕地存量这一核心资源,而可耕地存量是存在一个绝对界限的,一旦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这一上限,人口的持续不断增长将会对可耕地存量形成巨大压力,进而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
与“悲观的马尔萨斯”模型相对应,“乐观的李嘉图”模型也被称作相对自然资源稀缺理论。这一理论否认了绝对自然资源稀缺理论所认为的可耕地存量的绝对上限,但是认为可耕地存量的边际产出递减,在质量上是逐步降低的。这一学派认为可耕地存量这种相对的稀缺性,一般情况下耕地存量的限制只会对经济的增长造成暂时的影响,不会成为长久的制约。
对于上述两种理论的联系,可以认为,李嘉图理论实质上是对马尔萨斯理论的约束条件的放松。而且这两种理论都假设科学技术水平保持不变,其理论前提都认为经济增长会受到土地这一稀缺资源的制约。然而不同之处在于,悲观的马尔萨斯理论认为可耕地只在数量上存在差异,在质量上是没有差别的;而乐观的李嘉图理论则认为可耕地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存在差异的。
资源环境经济理论的奠基:新古典经济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家着手从市场机制的角度对资源环境经济学进行新的探讨。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资源存在着相对稀缺性,因为与人类的需求相比较,物质资源永远都是稀缺的。这些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市场经济中,通过价格机制这一无形的手来进行优化配置。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在最优化的动态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资源环境问题是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很大限制的。因为,虽然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会导致资源的质量品质降低,资源的平均成本也必然会增加。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价格必然会刺激新技术、新发明去生产替代性的产品或是对已有的自然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回收与高效利用。所以,在新古典的语境下是不存在资源环境问题对经济增长的限制的。新古典经济学家的这一观点实质上可以看做是李嘉图模型的进一步放松。在20世纪60年代,新古典是比较正统的资源环境经济思想,并为后世的资源环境经济理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马歇尔的资源环境思想是新古典的代表性理论。
资源环境经济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一直是比较推崇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以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来指导经济发展,并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然而飞速的经济发展也使西方各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并日益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能源危机”、“矿产资源危机”等问题日益严重,于是许多经济学家开始反思新古典经济学派的资源环境思想。他们开始怀疑市场机制在配置环境资源方面的作用和能力,并对资源的最优耗竭率、污染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针对人类应该采取怎样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使社会福利在资源环境的约束之下实现最大化这一问题,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行为和长期以来所坚持的经济发展理论,选择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一系列突破新古典经济学家的资源环境思想的新的资源环境经济理论应运而生。
(一)自然资源价值与定价理论
根据马克思对自然资源无价值的命题,关于自然资源的价值问题,理论界一般有四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自然资源无价值但有价格,自然资源的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第二种观点认为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决定于自然资源对人类的有用性、稀缺性和开发利用条件;第三种观点是在肯定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认为自然资源在人类经济社会初期没有价值,但在当代却是有价值的;第四种观点认为自然资源的价格应该与地租与代际补偿问题联系起来,地租就是自然资源的价值。对自然资源进行定价就是根据价格理论确定自然资源价格。基于对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的认识,目前价格理论主要有两种:的价格理论和市场经济价格理论。
的价格理论的核心理论是劳动价值论,即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因此商品价格的制定应该以价值为基础,价值量的大小决定了价格的高低。而价值量的大小则取决于生产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市场经济价格理论的核心则是效用价值论,该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价格取决于供给与需求二者的关系,当市场中的供给与需求相等时所决定的实际商品价格即为均衡价格。在市场经济价格理论中的主要定价模型有影子价格、边际机会成本、均衡价格模型和效益换算定价模型等。
在对生态与资源环境经济价值评估方法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国外学者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1991年国际科学联合会环境委员会组织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专门讨论了如何进行生物多样性的定量研究,这次会议促使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成为目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此后,众多学者纷纷对生态和资源环境经济价值评估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
(二)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理论和污染问题理论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自然资源使用制度,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涉及资源保护和产权诸方面的经济政策、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制度的总和。自然资源的产权必然被层层委托给众多具体人去行使,其间必须经过很多中间环节。然而,国家及其各级委托人都有着不同的行为和利益目标。每个环节的人与它的委托人的利益目标都可能存在差异。因此,自然资源的产权制度涉及到各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和经济制度问题,就我国而言,自然资源使用制度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化改革方面。
污染问题。污染问题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经济活动负外部性问题,尤其是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基本上继承了庇古和马歇尔的理论观点,他们认为污染与最优资源利用无关,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污染与排泄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价格机制也不能有效地激励消除污染的经济行为。另外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对污染环境的经济行为进行征税可以有效地遏制污染问题蔓延,而且这样也有助于在价格中便能反映出经济活动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经济学家在研究可持续发展时往往把可耗竭自然资源和环境作为两个参数出现在一个统一的模型中,因为可耗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环境污染在短时间内的不可逆转性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矛盾。
(三)新环境贸易理论
从20 世纪70 年代后期,人们对规模收益递增、非完全竞争、产品差异等理论的探讨促进了新贸易理论的发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考虑了跨国公司与企业或资本的国际流动性等特殊因素。博弈论是主要的研究方法,这里涉及不合作政府行为、环境法规约束的后果、公司决策等多阶段多层次的问题,使应用这一方法更复杂。基于这些原因,大量实例用于检验有关最优政策等观点。这方面研究可能扩展到投资的不可逆性和时滞性、完全不同的策略抉择等问题,也有一些实证论文探讨了环境经济的国际性问题。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来自各方的生态环境与舆论压力迫使人们不得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理论来保证人类的延续和社会的发展。作为当今世界以至未来世界的最炙手可热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其发展和完善成为大势所趋。1987年世界发展与环境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明确的定义:满足现有一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将来几代人满足自己需求的能力。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的探讨。例如,如何看待生态系统与环境功能的经济地位;怎样才能使可持续发展更切合经济实际;如何对环境保护的价值做出经济分析等。
为了系统系地分析生态系统及其进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生态学家们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持稳定与持续发展能力的条件,尤其是对人类活动干扰的情况下,可控生态系统如何保持其满足人类需要的能力的条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各国有志之士也发起声势浩大的公益活动以推广可持续的、绿色的、环保的消费行为和生产行为,以提高民众的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而提出,并受到了当代经济学家们的广泛推崇。各国的政府组织和NGO都正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之中。
结论
综上所述,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是贯穿其始终的一条发展主线。古典经济学家们以不同的方式对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限制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从而肯定了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而新古典经济学家则对市场经济拥有绝对的信心,这一信心否定了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但是他们也不得不对摆脱这一限制的途径进行探讨、做出各种各样的说明。而且这也使得近现代的许多经济学家都无法摆脱这一问题。纵观资源环境经济理论发展的整个脉络可以得知,西方环境经济理论从最初的“环境资源的稀缺理论”发展到如今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发展趋势已经涉及到了经济、政治、社会、科技和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等,都已经从传统的主流经济学范畴逐渐扩展到了对整个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系统性考察。资源环境经济理论不断发展的本质实质上是人们在其生产生活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变得理性和谐的过程。人们只有深刻把握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本质,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邵赤平,李慧凤.资源、环境与发展.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2.沈满洪.环境经济手段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3.郑玉歆.环境影响的经济分析—理论、方法与实践.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李慧凤.西方资源环境经济理论评介.商业时代,2006(33)
5.杨昌明,成金华,邵赤平.资源环境经济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宏观调控是认识与运用经济规律的生动实践
面对近年房价疯涨和房地产投资过热,中央及时调控,采取“管严土地,看紧信贷”等宏观调控措施。*年又出台一系列旨在稳定价格的调控政策,有效抑制了房价涨幅,今年全国房价平稳,房价涨幅逐季回落,一季度上涨幅度是12.5%,二季度涨幅是10.1%,而一到三季度涨幅是8.8%。房地产市场正朝着遏制盲目投资、引导合理消费、稳定住房价格的预期方向发展。
房地产只是宏观调控的领域之一,中央还对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某些产业局部过热、煤电油运形成瓶颈等问题实施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有保有压、区别对待,使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低水平扩张势头得到抑制,煤电油运和农业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投资得到加强。
不少经济学家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成功实践,不仅使我们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增强了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本领,而且使我们得到一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新的经验和启示:坚持把又快又好发展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把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则;坚持把着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式;坚持把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总量平衡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制度经济学也正在取得突破
一些经济学家指出,长期以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政府作为一个“理性人”,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特殊主体;另一方面,政府又是居于市场经济之上的“驾驭者”和“调控者”。该怎样确定政府的职能呢?伴随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经济学界形成以下共识——政府主要提供公共产品,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这类深层次的制度问题,在*年开始逐个突破。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人们越来越注重从制度的角度来深入思考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制度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市场机制固然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要素在部门间、地区间等的流动来调节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但市场机制在本质上并不能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主要管效率、政府主要管公平”制度建设已成为学界的共识。
在制度改革中,政府职能改革、企业改革和财税金融改革将成为三大主要方向。今后的改革将更强调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强调将改革的措施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微观经济学全方位开花
*年还被称为“中国股市改革年”,受人瞩目的股权分置改革终于启动,以股改为代表,政府频出新策,力促投资者对股改在总量、时间、价格等方面形成稳定预期。除此之外,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迈向真正有弹性和可浮动的汇率制度方面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这些生动的改革经验正在丰富中国社会主义金融学的内容。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稳定增长平台,经济自主增长能力逐步增强,宏观经济基本态势较好,为加快各项关键性改革提供了宽松的经济环境。在这样的有利时刻,我国关键领域的改革攻坚力度正在加大,用改革的办法克服深层次的体制性、机制性弊端,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些改革经验又将成为微观经济学的经典素材。
我们也看到,经济学界开始更多地研究企业、城市居民、农户等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金融学、财政学、税务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和劳动经济学等学科,构成了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庞大的学科群。
经济学是一门经验性、解释性的科学,也是一门经世致用之学。当代中国经济学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分析支配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经济关系、运行机制、调控机制,探寻其中的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因此正在变得丰富而有深度,中国人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因此正在不断深化。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稳定增长平台,经济自主增长能力逐步增强,宏观经济基本态势较好,为加快各项关键性改革提供了宽松的经济环境。在这样的有利时刻,我国关键领域的改革攻坚力度正在加大,用改革的办法克服深层次的体制性、机制性弊端,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增强经济
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些改革经验又将成为微观经济学的经典素材。
[关键词] 传统经济; 新经济理论; 财务报表
进入21世纪以后,一种崭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开始呈现在人们面前,这就是以网络、信息、知识和高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所谓“新经济”。新经济给传统经济理论带来很大的冲击,比如,描述失业率和通胀率反向关系的“菲利浦斯曲线” 已不再适用,资源要素已不再局限于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边际成本递增和边际效益递减的供求也受到质疑。在新经济条件下,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暴露出陈旧、低效和不适应的缺陷,作为会计信息系统输出结果的财务报表更是集中反映了这一问题。本 文拟从对新经济理论的着手,试图找到新经济条件下财务报表改进的突破口。
一、传统财务报表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在于提供一个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现金流动等信息,以帮助各类使用者评估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并进行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提供信息的主要手段是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也是国际流行的会计惯例。然而,长期以来,财务报表一直受到会计理论界、实务界以及政府管理部门的指责和批评。尽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在不断地改进财务报表,但始终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认为,人们在改进财务报表时,将注意力过于集中在财务会计自身的理论及 上,而未从经济学理论方面进行,是制约财务报表改进的主要原因。
那么,传统财务报表与经济学理论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一,传统经济学理论把资源定义为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类要素,并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基本前提。资源的稀缺性要求通过制度安排(市场机制或经济计划),使每种资源能够有效地配置于最适宜的地方,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传统的财务报表正是以这一理论为根本出发点,以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相对不变为假设,披露资本在各间的流动和配置。在资本的流动中, 财务报表正是担当了信息载体的角色,它通过向外部提供财务信息,使资本所有者通过阅读和分析报表,了解资本的投入产出率,然后作出趋利避害的决策,即把资本投放到有盈利或前景的企业,或是将资本从财务状况恶化的企业里撤出,最终实现社会资本的有效流动和最佳配置。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资本是资源的核心要素,土地和劳动力只能借助于资本发挥作用,这就决定了资本所有者是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的主体,从而财务报表的目标也定位于向资本所有者提供有关“资本流转”的信息。
其二,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理论依据。不对称信息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之一。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专业化信息,存在着信息的供给和需求。编制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使社会资源达到合理、有效配置,而信息的不对称又会导致市场失灵和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在传统经济,信息产业不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落后,资本所有者获取相关财务信息的来源渠道较少,这就必然要求使用资本的企业(经营者)定期地向资本所有者提供财务报表 ,这也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手段。
其三,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效益递减的供求法则决定了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物质资源是属于企业独占的、排他的。如企业的一项固定资产是属于企业独自使用和控制的,在同一时间内,别的企业就不能与其共享,而且此项资源是逐渐消耗的。也就是说,如果一项资源正在被别人使用,那么你就无法得到使用它的收益,即资源的边际收益递减。这一法则为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提供了一种基本前提,即企业的资源状况是属于企业独有的,不能与别的企业共享。边际成本递增的供给规律还是企业产品定价、确定销售收入乃至确定利润及利润分配的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传统财务报表无论从其组成内容上,还是从其目标、编制时间和信息含量上看,都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密切相关。由于传统经济学是建立在资源稀缺性定理基础之上的理论体系,那么毫无疑问,财务报表正是这一理论推演的结果。
二、新经济理论与传统经济理论的区别
新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以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高增长、高收入、低通胀和低失业率的目标。虽然尚无法给新经济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大多数人认为,新经济的实质是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形态,其运行规律和发展模式都与传统经济迥异。
新经济对传统经济学构成了现实挑战。
其一,资源的构成要素具有了新的内容。新经济所用的资源与传统经济不同,传统经济强调的是物质资源,并把资本作为推动企业成长与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而在依靠知识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而发展的新经济中,知识无疑成了传统三要素以外的第四要素。在新经济条件下,所使用的资源主要是信息,物质资源仅是辅助部分。资本尽管仍然还是重要资源,但其重要性趋于降低。资源的差异导致企业生产对象的不同,新经济下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信息价值含量高的产品,这就决定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与以往有很大不同。
其二,资源的稀缺性被赋予了新的涵义。传统生产函数的三要素(土地、劳动、资本)都有数量的硬约束,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新经济中,知识和信息取代了传统的劳动力与资本而成为经济发展的要素,这一生产要素的最大特点便是其充裕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因为 知识与信息的使用具有外溢性、可重复性,而且在使用中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因使用时间的持续而累计相加。 资源的这一新特性,使得新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扩大到了全球范围,配置效率也更趋于有效和合理。
其三,新对新古典经济学家的供求均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新古典经济学认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供给曲线向上倾斜,供求曲线相交,形成市场均衡。由此还推出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效益递减的法则。但人们在新经济条件下发现,经济将某些产业的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推向极致后,最终似乎否定了供求规律。比如,一旦为开发软件、设计芯片、铺设光缆投下了高固定成本,此后多一个消费者还是少一个消费者,几乎不会产生成本上的变化,因为信息产品的复制成本很低,甚至为零。也就是说,生产第一个信息产品的成本非常高,但此后生产产品的边际成本可以接近于零,这种成本结构从根本上否定了建立在边际成本定价基础上的供应曲线。从需求曲线上看,也是如此。比如,在一定限度内,软件产品的使用人数越多,消费者对其口碑越好,就越是愿出高价来购买,即 需求越多,需求者出价越高,这就使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失效。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网络的外在性”。
其四,在新经济条件下,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假设也受到了冲击。新经济创造了大量的与信息有关的产业和从业机会,从而形成了专门从事信息开发、交易和咨询的新型市场。信息和知识已不再具有专有性和独占性,信息被作为商品进行开发、采集、筛选和处理,并借助于网络技术,实时、快捷而又全面地传达给使用者。人们获取信息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大大减少。总之,强大的信息网络和信息技术产业,弱化了信息经济学的原有假定。
三、新经济理论对财务报表改进的启示
其一,财务报表不应再局限于为传统的资源配置服务。在新经济条件下,由于占有的资源由过去的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转变为现在的知识和信息,因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不再是企业拥有的实物资源(如固定资产、存货等),而是那些掌握知识与技术的“知本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财务报表仍然只是重点反映有形资产信息,而轻视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的披露,排斥新兴业务进入报表系统,只反映资本的投入产出率等,就不能为知识与信息在企业间的高效流动提供清晰、准确的信号,无法适应新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要求。另外,知识与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而传统的财务报表却以资源的独占性和排他性为前提。因此,财务报表如何既能正确反映企业真实的资源状况,又能显示企业独特的竞争力,也是我们要认真和探讨的。
其二,财务报表的目标应转向为知识的所有者提供信息。财务报表的目标主要是解决谁需要财务报表、他们需要哪些信息等问题。在新经济条件下,信息和知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要素,知识所有者可以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来控制企业,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而且知识所有者和企业是同位一体的关系。因此,财务报表的目标应由过去向股东、债权人提供信息,转为计量企业主体资源和权益的变动情况、收益的形成过程以及有效控制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企业主体型财务报表目标模式。报告的信息类型也应由企业创造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转变为企业知识资本拥有量及 其增进能力。
其三,利润表反映的收益形成过程与分配过程也要发生变化。传统的利润表只反映货币收益,即按收入与费用的配比结果得出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率。在新经济条件下,损益表已暴露出其局限性。一是利润的形成并不一定完全是资本作用的结果,利润的形成部分甚至全部来自于人才和知识的投入产出效果。二是信息产品的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使得企业可能只发生一次性的投入,以后生产的产品成本可能大大低于售价,甚至为零。这种信息产品的一次性高固定成本是不能按传统确认作为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而资本化的,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损益表编制基础的配比原则怎样来加以贯彻?能否因某项产品的成本为零或不能可靠计量而不予确认收入?三是在新经济条件下,利润的分配不再由资本所有者专有,掌握知识和技术的活劳动也将参与到利润分配的过程中,与资本所有者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关键词]经济改革 理论创新 辩证分析
从1978年党的到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己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我们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改革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国有经济改革还远没有最终完成。目前,对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核心的国有经济改革,还涉及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需要突破一系列障碍,对于有关所有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更深层次、更具体或更敏感的理论问题,必须有进一步的突破和创新。本文试从这个角度着手,对国有经济改革与经济理论创新进行辩证分析。
一、国有经济改革关键在于理论创新和突破
国有经济改革,首先解决的不在于方法,而在于改革原因、改革目标和改革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取决于理论创新。科学的理论不仅成为国有经济改革的有力理论支撑,而且在不断地转变为改革的设计和实践。
近年来,对于国有经济的社会属性、职能定位、运行方式以及一系列管理原则等方面,我们在理论上已经基本有了一个实事求是的界定和较准确具体的阐述,各方面的认识也正在逐步的统一。因此,改革的步伐近来正在逐步加快,成效也非常显著。然而,要更加有效地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国有企业中真正建立起一套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对于有关所有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更深层次、更具体或更敏感的理论问题,必须有进一步的突破和创新。
二、国有经济改革与理论创新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
在一定程度上说,国有经济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我们可以把直接指导国有经济改革的经济理论简单概括为:所有制理论、国有经济功能理论、控制力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等几个重要理论。
从以上几个理论要说明的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来看,它们之间应该是互为条件的,而且应该表现为逐层递进的关系,从前到后每个理论分别可以作为下一个理论的基础。但要强调的是,在实践中,它们之间未必表现为一种绝对的先后关系,如我们在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控制力理论是在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但从现在来看,控制力理论已经影响到了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已经成为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理论基础。而且,以前我们的改革过程是“摸着石头过河”,一些理论往往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但每一个重大理论的创新都会反过来再次影响实践,成为实践的指导原则,保证实践的有序进行。所以,从现在来看,我们可以将国有经济的改革过程大致看作是与理论创新同步的过程。
因此,国有经济改革的逻辑思路完全可以结合理论创新的逻辑加以更加明确的说明。
首先国有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所有制问题,所有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处于基础层面和居于核心地位的改革。由于原有的所有制理论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首先要突破传统的所有制理论,所有制理论不创新那么其他改革都将无法开展;
其次,所有制理论决定了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受所有制理论创新的影响,国有经济的功能重新定位为对整个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以此来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而不是面面俱到。而明晰了国有经济的功能,也就决定了国有经济的改革方向;
再次,要处理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通过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把原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为主导地位,改变国有企业范围过宽、数量过多、比重过大的局面。因此,必须对国有经济进行“有进有退”和“抓大放小”的战略调整,通过控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实现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从而提出了国有经济控制力理论;
第四,为了更好地实现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从微观层面来看,必须实现微观主体的再造,即需要运用现代产权理论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使企业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实现政企分开。通过股份制改造,不仅可以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而且,通过国有资本的独资和控股形式可以保证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更重要的是股份制具有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从而可以更好的实现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最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投资主体多元化,即要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这需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式,从而也符合了公有制创新理论所要求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从目前情况来看,以股份制改造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己经成为公有制的最重要实现途径。
总的来说,国有经济改革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最后终于明确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为总的战略指导思想。我们现在的国有经济改革,完全是由这条战略指导思想即改革思路决定的。而且,通过以上分析,也可以说我们己经找到了一条逻辑清晰的、科学的国有经济改革思路。
参考文献:
[1]宋涛.生产资料公有制理论的实践和问题[J].《经济评论》.1996年第2期
[2]袁木.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J] .《求是》.1996年第11期
[3]张卓元.国有企业改革―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经济改革的主题[J],《新视野》,1999年第4期
[4]周叔莲.国有企业改革仍需克服思想障碍.《发展导报》.2001年3月2日第3版
赵德海教授、和淑萍副教授主编的《宏观经济学》一书已于2010 年 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目前已经是第三版。该书基于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时引入大量具体的宏观经济管理案例、特别是引入了我国2008年经济危机前后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情况,以中国实际发生的经济事件为主要阐释对象,把新理论、新观点和新资料及时反映出来,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该书受到了哈尔滨商业大学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的资助。它的出版无论对于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还是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结构清晰,内容详尽,系统性强
全书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是宏观经济学导论,主要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定位、发展历程及基本研究方法。从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对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三个方面对宏观经济学所包含的最基本的理论作全面的介绍。从第五章到第十一章分别就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部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总供给和总需求、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等作了系统而全面的介绍。第十二章对当代西方的主流宏观经济学流派的的发展、基本观点、分歧及新近动向作了简单的介绍。从全书的目录可以看到,作者对其中每个部分的理论和实践案例部分作了若干详细划分,结构清晰。同时,对本学科每部分所涉及的核心知识点进行了深入、系统地阐述和辨析。这是此书区别于其他宏观经济学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语言通俗易懂,可接受性强
宏观经济学在进入中国的很长时间里,给人的感觉往往是高不可攀,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得懂、听得明白的学科,认为那是政府官员的事情,和普通百姓生活没有关系。因此,很多的教材、专著对于宏观经济学的介绍基本上采用的是晦涩难懂的语言,让人敬而远之。读过这部宏观经济学教材后发现作者叙述的语言简练、直白,让读者看后能够感到宏观经济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是可以学得懂的。尤其是其中引入的案例,其语言直白、透彻,把经济中的问题用百姓的话说了出来,让人更容易接受。语言的通俗性是这本教材的一大优点。
三、反映了学科的重要进展与主流成果,具有前沿性
作者不但介绍了已较为成熟的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而且还加入了近期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把新理论、新观点和新资料及时反映了出来。如在国民收入核算部分对当前热门话题绿色GDP的介绍,失业与通货膨胀部分对中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分析等,这些都是目前政府关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大量的这些前沿性研究资料的引用是本书的特点之一。有学者在讨论我国学术界的学术规范性时曾说过,判断一本学术著作或论文的价值之高低,资料来源的多寡和可靠性不能不视为一个重要的标准。从这方面来看,本书的资料是丰富、新颖而又可靠的。
四、宏观理论实践化,兼顾理论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宏观经济学真正的舞台是阐释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而这些问题本身也由于充满了理性而足以开发心智,令人乐而忘返。在对理论介绍的同时,书中在每一个重要章节甚至知识点之后,都附有相关的案例及分析。例如,为什么美国20世纪90年代末通货膨胀水平和失业率如此之低?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是什么?……这些案例大都分析透彻、精辟到位,能很好地体现出真实世界中所蕴涵的经济学原理。同时,书中出现的案例,大部分都是发生在中国国内的宏观经济问题,包括了一些作者对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所积累的成果。这就克服了时下不少翻译出版的国外宏观经济学著作在联系中国实际方面存在的不足。
现实中,要想从“我听说过”进入到“我懂得”的境界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翻阅《宏观经济学》一书时,给我感受深刻的是以赵德海、和淑萍为首的编写团队甄选相关案例的良苦用心。其实对读者来讲这更是抛给我们很多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相信此书无论是对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对政府工作管理人士,都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著作。
关键词:电力企业;经济理论;对策研究
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是一种生态经济,即发展绿色经济,做到可持续生产。讲述了发展电力企业的经济目前的现状,并给出了电力企业发展中今后的经济形势以及对策研究, 更多还原对我国的稳定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我国电力企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电力设备国产化程度与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经济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就。我国从最早之前在发电设备方面就开展了 十几万千瓦的亚临界机组成套设备的引进与消化吸收工作,对其设计、制造与控制的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掌握;我国的 500 千伏输变电设备在输电设备方面,已基本实现了国产化。 并且,在二次系统微机的保护与控制、自动化与数字仿真等领域,已经进入了世界领先行列;在环境保护方面,电力企业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结合,也能够开始承担大型机组烟气的脱硫脱硝工程。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性特征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内在要求以及电网发展的客观实际,电力企业需要明确建设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在进行关键技术与设备上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的同时,确保自身经济理论的不断完善,实现企业自身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电力企业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2.1 电力企业经济发展的服务手段
电力企业的经济发展对策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照“保增长、抓建设、强基础”的要求,实现“增供扩销”的工作目标。 因此,在组织领导、客户管理、停电管理、用电检查,知识普及等几个方面,需要优客户关系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供电资源调配机制 。 客户服务效率与品质的提升,需要指挥中心进行监控调度来实现,就此解决电力企业部门之间以及分县局间存在的沟通协调不便的问题,并且有利于为市场分析、预测提供信息数据支持。客户停电管理是指通过监控 ,减少供电方出现超时 、重复性以及临时性的停电几率, 避免客户由于停电时间造成的不便与经济损失,电力企业可以开展停电低压统计的到户工作。 与此同时,与“家电下乡”工作相互结合,引导城乡居民采取科学用电的模式,并且有助于农村电力市场的开拓。细分客户需求,促使营销系统的更新换代,客户关系信息化管理的开展,开展第三方客户的满意度测评,以及服务模式的创新,有利于建立其日益完善的客户满意度的评价体系。用电检查与营销检查力度的加强 。 通过检查制度,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电量的跑冒滴漏,同时又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与服务风险。
2.2 采取学习型管理模式完善经济理论
(1)以组织学习作为学习型管理的基础 ,是企业经济与技术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电力企业对于员工学习环境与学习型组织的引导创建,可通过对于学习平台进行有效地知识管理,从而达到员工与企业知识的积累与提高,达到强化学习的目的。 电力企业必须首要制
定全员学习任务的固定制度, 同时用完善与严格的规程来保证与规范,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来建立起网络化的组织结构。
(2)企业学习门户的建立以及经验知识的储备 ,需要拥有专门的数据库进行知识的存储与调用。 员工需要学习的内容包括企业的各项规程、制度、指标、标准以及文档等,同时积累此过程中的管理知识以及经验。 通过此种方式,将有利于员工运用先进的通信、网络等计算机技术,为客户提供高效与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电力企业需要通过激发员工对于企业制度与操作层面的学习热情的同时,创造有利于实践经验接受的环境氛围,实现经验与知识的
双重共享。 为此,企业可以通过构建专家网络等手段,使员工快速与准确的地获取所需经验以及知识。 与此同时,有能力的企业也要建立起经验知识库系统,以实现资源共享。
(3)电力企业作为电力市场的主体,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需要促进学习团体的建设,促进团体中的员工对于共享的知识资源进行不断的集成与创新,提高积极性与参与感,另一方面使得企业达到经验分享的效果,从而有效的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电力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学习型团体的负责人, 来进行学习型管理的有效控制与监督。学习型社团负责人的职责,主要是使成员对于公司及其环境有一定了解,对于公司内的信息需求做到明了,从而领导团体进行高效的学习与积累,并且保证信息共享。
(4)加强合同管理 。 首先 ,电力企业领导要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紧抓施工合同管理同企业的计划管理、生产管理、组织管理。 其次,要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合同实施保证体系,把合同责任制落实到具体的工程和人员。 然后需要配备专人,对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草案及合同风险进行全面分析与管理。 并且,要健全合同的文档管理系统,除施工合同外还要对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变更、预付款保函、工程保险等资料进行统一的收集、整理与存档,形成专业、系统的工作。
总之,我国正步入工业化中期,在看到中国经济呈现高增长态势的同时,这种建立在高能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日见其弊。 中国的经济增长凭借高投入、高消耗、低劳动成本在全球化浪潮中日渐蹒跚。 电力企业应该依托政府提供的试验区以及基地等技术平台等,提高主观能动性, 制定出积极有效的激励制度, 鼓励企业勇于探索与创新,提高本行业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景玉.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下的电力企业经济管理[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2).
[2]张道亮. 物资管理在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3).
[3]陆琪睿. 新经济形势下的电力企业融资[J]. 现代企业,2012,(3).
关键词:分享经济;比较研究;李炳炎;威茨曼
一、两种分享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相同点
分享经济思想是与利益独占思想相对立的,指各利益集团共享经济利益的一种经济思想。我国学者李炳炎教授在《社会主义成本范畴初探》和《劳动报酬不构成产品成本的内容》两篇文章中,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的核心观点,即作为新成本价格的生产资料成本价格与企业净收入的概念,工资不进入成本、用净收入分成制取代工资制的观点。该理论否定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工资范畴和利润范畴,突破了旧的理论体系,提出了价值构成新公式:w=c+(v+m)=c+n=新成本价格+净产值。随后,李炳炎教授在《关于建立以净产值为中心的企业核算新体系的设想》中进一步提出将净产值划分为国家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三部分的观点及“净产值分成制”的概念,从而提出完整的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的理论公式:w=c+n,n=n1+n2+n3;公式中w代表社会主义商品价值,c代表社会主义生产成本,n代表净收入,n1代表国家收入,n2代表企业收入,n3代表个人收入;调整后的净收入=m的一部分+v,m的另一部分(税收)已事先扣除,如果把m的两部分合起来为(m1+m2),则w=c+(m1+m2)+v=c+n=c+(n1+n2+n3);调整后的净收入=n2+n3;调整后净收入的分配,就是从(n2+n3)中分别划分出n2与n3两部分,即分别划出企业收入与职工收入。在总结理论与实践经验后,李炳炎在《新成本论——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及其实践形式》一书中,提出“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即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并对新理论进行了全面总结:提出并界定了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的三个基本范畴,即“自主联合劳动”、“需要价值”和“社本”;进一步明确了作为理论总纲的社会主义价值构成论,明确了新价值的三部分划分及其次序;发掘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成本范畴是生产资料成本价格的观点;完善了新生产价格和二次按劳分配论;提出了新的社会主义资金循环公式;应用新成本范畴和净产值范畴建立企业核算体系和新概念成本核算办法与成本控制法;总结了分享经济理论的实践形式,将“企业净收入分成制”作为典型形式。
美国经济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马丁·L·威茨曼在其1984年所著的《分享经济》一书中,提出了他的分享经济理论。威茨曼认为,资本主义“滞胀”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现存工资制度的不合理。在工资制经济中,全部利润被资本所有者拿走,工资与企业的经营状况无关,而与某些外在因素相联系。当经济运行健康时,固定工资制可作为一种调节手段,刺激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自动把劳动力从边际价值低的地方转移到高的地方,从而成为在各种不同职业需求间合理配置劳动力的理想工具。然而,一旦经济状况不景气,随着社会总需求的萎缩,由于工资是固定的,厂商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只能维持产品的既定价格并通过裁员降低成本,以便保持劳动成本与劳动收益的平衡,而这种决策势必引发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失业,并反过来加深了需求不足,进一步恶化经济运行,最终导致滞胀。为此,“我们要选择一种具有自动抵制失业和通货膨胀功能的报酬机制,即工人的工资与某种能恰当反映厂商经营的指数相联系。”分享经济旨在提高薪酬的可浮动程度,与传统的薪酬制相比,利润分享制下的薪酬水平随市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薪酬水平如能随经济周期的循环而波动,则就业规模的变化幅度就会缩小,经济衰退期的失业水平就会下降。在分享经济中,企业的劳动成本与企业的产品价格直接挂钩,任何价格变动都能自动地反馈给劳动成本,因此,分享经济总是有较少提高价格和较多降低工资的倾向及内在的反通货膨胀的倾向。在固定工资制条件下,工资报酬与企业的人数无关,劳动的平均成本始终等于劳动的边际成本,企业会因雇佣一单位劳动所追加的劳动成本等于追加收入而放弃扩大雇员人数。在分享制条件下,每增加一个工人,其他工人的收入就会稍微下降一点。增加的工人使劳动的边际成本下降,且低于劳动的平均成本,企业追加一小时劳动所带来的收入增加总是大于追加的成本。所以,当劳动力市场上有剩余劳动力时,企业就会选择扩大生产。正因如此,分享经济必然具有扩大就业和增加生产的倾向。
比较李炳炎的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与威茨曼的分享经济理论可看到,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理论体系存在许多共同之处:一是两者要解决的问题从本质上是一致的,都要解决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问题。二是两者的研究出发点是一致的,都从微观的企业行为出发,在分配领域中探寻经济动力不足的原因。三是两者都以改善现行的经济刺激结构、建立新的动力刺激机制和微观经济基础为目标。四是两者都把现行的工资制度视为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主要根源。五是两者提出的新方案是相同的,即建立一种新的利益共享制度来消除传统的利益矛盾。六是两者都对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地位给予高度重视,并将其视为影响经济活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七是两者都把制定新的有效的财税政策作为新制度运行的保证,强调政府在确定分享比率和推行新制度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两种分享经济理论的区别
两种分享经济理论都是从微观的企业行为出发,从分配问题入手,希望通过建立一种新的利益共享制度来消除传统体制中的利益矛盾,以解决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但两者在许多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两者的理论来源不同
威茨曼分享经济理论的实践来源是日本的劳工制度。日本劳工制度的特点一是终生雇佣制与奖金制度,奖金与工资分开,与利润挂钩。从十九世纪末起,利润分享制度开始在企业管理中应用。二战后,西方各国政府纷纷从法律角度规定了工人参加企业管理的权利。在理论渊源上,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公司和投资金融律师路易斯·凯尔索对员工持股计划的理论和建议作了论述,他的《资本家宣言:如何通过借贷使800万工人变成资本家》和《两要素理论》两部著作被公认为关于利润分享思想的经典之作,对薪酬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是在这种理论与实践背景下,威茨曼提出了西方分享经济理论。李炳炎的分享经济理论源于《资本论》中关于社会主义商品成本范畴的一个直接论述。在这一论述中,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商品成本的经济实质是“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的成本价格”。这表明,社会主义商品价值由c和新价值两部分构成,新价值包括工人的工资和工人为自己占有的剩余价值。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的实践来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农村实行的所引发的新的经济思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分配方案规定:生产所得的农产品除扣除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和各项社会基金(包括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基金、后备基金、一般管理基金、公共福利基金等)外,剩余部分直接归农户所有。由价值构成公式表示,则为w-c-m=v,或w-c-n1-n2=n3。式中,w为总的产品价值,c为已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补偿价值,m为公共需要价值,v为个人需要价值,n1为国家需要价值,n2为集体需要价值,n3为个人需要价值。这一价值构成公式是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的核心。这一分配公式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城市集体企业改革中被发展为“除本分成制”的分配方法,直接构成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的方法论基础。“除本分成制”的具体做法就是从企业每月的实现销售收入中,扣除职工工资以外的一切成本支出后,剩余部分为企业的纯收入;将纯收入按上级核准的比例分作两部分:一部分为企业分成额(包括应上缴的所得税和合作事业基金),另一部分为职工工资总额。工资不包括在成本中。实行工分制浮动工资,职工收入随企业经营状况和个人劳动量而浮动。
(二)两者的理论研究目的和出发点不同
威茨曼分享经济理论从解决资本主义“滞胀”这一经济顽症出发,以寻找“滞胀”的原因为目的,侧重于分析分享制度对解决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的缓解作用。同时,从利润分享制度的发展上看,利润分享计划的实施数量与罢工事件的数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利润分享明显带有抑制工会运动,调节劳资纠纷的倾向。然而李炳炎的分享经济理论的目标是让全体人民更好地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把自主联合劳动所有制看作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应然模式,试图说明企业净收入分成制是建立自主联合劳动所有制的基本途径。它可使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结成利益共同体,在追求共同利益的动力驱使下,实现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分享。
(三)两者内容的广泛程度不同
威茨曼的分享经济理论只包含改变工资制度对经济的影响,并未涉及所有制和企业控制权的问题。他曾表示,分享制的关键不在于谁拥有所有权,而在于工人参与利润分享,认为分享制是重新分配企业收益,而不是重新分配企业资产。李炳炎认为,自主联合劳动所有制是劳动者因拥有公有生产资料所有权与支配权、自身劳动力的支配权及劳动产品的支配权进而劳动者是作为主体来使用生产资料,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公有制形式。它是一种多层次的公有制形式,可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社会所有制,即社会主义一国范围内的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全社会生产力的总和,属于整体自主联合劳动;第二个层次是集体所有制,即在一个或大或小的局部实现自主联合劳动,自主联合劳动者以“总体工人”的形式存在;第三个层次是劳动者个人所有制,自主劳动者个人构成联合体的细胞。这种个人所有制就是马克思在当年要求重建的个人所有制,即实现劳动者个人对生产资料、劳动力和产品的个人所有权。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就是要其按自主联合劳动三个要求改造原有的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而只有将传统的以工资制和利润制为核心的企业经营机制改造成企业净收入分成制,才能使国家、集体、个人实现各自的所有权,充分有效地发挥各自的职能,才能真正实现自主联合劳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显然,李炳炎的分享经济理论包含内容更加全面。
(四)两者的基本原理不同
威茨曼的分享经济理论主张应通过可变的收入和稳定的就业来发挥作用,通过降低单个工人收入来保持厂商收益,从而打消厂商裁员的意愿,保持就业率。而李炳炎的分享经济理论认为,中国的充分就业不全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劳动报酬制度难以对企业就业量起作用,净收入分成制不能引致就业量的变化,而只能通过真正实现按劳分配来调节个人劳动收入的变化。
(五)两者对待劳动者的态度不同
威茨曼的分享经济理论在处理劳动和资本的关系时,对劳动者的利益维护不够。他承认在经济繁荣时,固定工资制能自动地将劳动力从边际价值低的地方转移到高的地方,可刺激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从而成为在各种不同的职业需求间合理配置劳动力的理想工具。而在经济衰退时,根据威茨曼的理论,“滞胀”被归咎为工资的刚性,似乎经济衰退是由工人的工资太高造成的。工人的人均收入与企业的产量、就业量和收益之间存在反向关系,而企业总工资额、总收益、总利润都会因就业量增加而上升,工人的人均收入则会下降。在威茨曼的分享经济理论里,工人面临的选择,要么是丢掉工作并坚持固定工资制,要么是实行分享经济制度,保住工作但减少收入,不论哪一样都是对工人利益的侵害。而李炳炎认为,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所主张的净收入分成制因依据按劳分配原则,工人的报酬直接与自己的劳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相联系,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会出现分配过程中工人收入与企业效益呈反向变动的情况。而且不论在经济繁荣还是经济衰退时,李炳炎教授的分享经济理论都能起到保护劳动者利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作用。
(六)两者对实现公平的作用是不同的
威茨曼的分享经济理论是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克服滞胀而提出的一种旨在改变劳动报酬分配制度的一种微观经济理论,虽然在形式上是雇员和资本家共同分享利润,但实质仍是按资分配,不可能真正实现公平的收入分享。这一点国内学者姚海明教授早已做过分析:“威茨曼始终把劳动的边际价值作为确定分享比例的依据,无论是完全分享还是混合分享,工人的收入只能相当于劳动的边际价值。如果增加工资,哪怕是增加一个美元,由于新工人的不断涌入,企业产量的不断增加,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工人的工资也会降下来,直到恢复原来的工资水平;如果减少工人的工资,工人会离开公司,导致在业工人劳动的边际收益增加,迫使公司把工资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否则公司将无法维持它所需要的劳动者。由此可见,威茨曼的分享经济制度仍是围绕着萨伊的工资铁律展开的,他所提出的分享收入方案,只不过将原来直接按劳动的边际价值确定每个工人的工资额,改为按公司总收入的比例来分发工资。工人没有多得到一分钱,资本家也没有少拿一个子。”而李炳炎提出的公有制净收入分成制则不同,因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性质和按劳分配的本质要求就是企业劳动者集体决定必要的社会扣除后的新价值的分配,因此实现真正的收入分享顺理成章。净收入分成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及按劳分配条件下对新创造价值的分享,它可使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结成利益共同体,在追求共同利益的动力驱使下,实现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分享,这是威茨曼分享经济理论所无法比拟的。
(七)两者的立论基础不同
威茨曼分享经济理论以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为基础,通过分享制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挽救资本主义私有制服务。李炳炎的分享经济理论以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从社会主义商品特殊的价值构成出发,通过改革分配制度,实现按劳分配,以巩固壮大公有制,使劳动者致富,为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服务。
亚当·斯密为什么有这样的经济理论主旨,我们通过分析其推理前提就不难明白了。因为,其理论主旨是其推理前提的自然结论。而斯密的推理前提则是他的基本哲学假说:“利己心是人的本质”的哲学伦理“假说”,“经济人”假说; 自然秩序优于人造秩序的哲学“假说”,即“看不见的手”假说;“分工、交换”可以裕民富国的哲学“假说”。
下面我们逐一分析。
第一,“利己心是人的本质”的哲学伦理“假说”,即“经济人”假说。
孟德维尔是近代较早提出“经济人”概念的作家。他在《蜜蜂寓言,或个人劣行即公共利益》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每个人自由地进行利己的活动,会自然而然地促进全社会的繁荣,而且其效果要比以非利己为目的而进行的活动大得多。他指出:在蜜蜂的社会里,如果(被认为的)劣行和奢侈风行,那么这个社会就繁荣昌盛;如果代之以(被认为的)道德和简朴,那么这个社会就冷落衰退。他还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成为社会动物,不是友情,不是善性,不是恻隐之心,不是装模作样的殷情厚意,而是他那最卑鄙和最可恶的本性,这本性是使他能够适合于这个最大的、世俗地说也就是最幸福和最繁荣的社会的最必要的条件。
边沁和休谟对人性的探讨也影响了斯密。边沁(1748—1832年)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功利主义学说的主要代表。在边沁看来,人类如同自然,也有规律。自然把人类置于两大主宰即苦与乐的统治下,所以,求乐避苦就是人性的规律。这一规律支配人们的一切行为,同时又是评判人们行为是非、善恶的唯一标准。按边沁的解释,所谓功利就是一种外来事物给当事者求福避祸的特性。人们的行为价值就应该用苦与乐的实际结果来衡量,而不能用天赋人权等抽象原理来进行评价。据此,边沁提出了计算苦乐的标准和方法,即根据苦或乐的强度、远近、持续性、真确性以及影响的范围来判断某一行为产生快乐的价值。边沁把这种功利主义“人性论”既运用于政治又运用于经济。在政治上,他认为立法者在立法中必须计算苦乐的相对价值,一项法律或措施给人们带来的乐大于苦,那就是好的,否则就相反。在经济上,乐的重要内容是获得和占有财富,个人利益至关重要,每个人只为自身功利而最大限度的自谋,通过冲突和抵消,结果最终达到平衡,反而最有利于公共利益。这正是亚当·斯密关于“看不见的手”的滥觞。
斯密的良师益友,同样是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的休谟曾经不无深刻地指出:“所有各种科学都或多或少地与人类本性有关,而且无论其中的某几种科学从表面看来距离人类本性有多么遥远,它们也都仍然要通过某种途径回到这种本性上来。甚至数学、自然哲学,也都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人们的认识范围,并且要由他们的权力和能力来判断。”我们无从得知斯密是否受到休谟这种思想的直接影响,但是可以看出,斯密是这种思想的积极实践者。
在斯密的著作中,对人性的探索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斯密认为,人类行为自然地由六种动机所推动:自爱、同情、追求自由的欲望、正义感、劳动习惯和交换——以物易物及以此易彼的倾向。他这里所讲的“自爱”,即利己心。他注释道:“毫无疑问,每个人生来就主要关心自己”。斯密“利己心”假设在《国富论》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说,“人们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能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人们的这种行为,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要达到的目的,即公共利益”。
斯密认为,利己是所有人的本性,好的经济制度就是顺应人类本性的制度,好的政府就是顺应人类本性的政府,而满足人类利己心的最好途径就是实现经济自由。因此,这一假设成为斯密取舍臧否经济制度和政府的标准。
斯密的“利己心是人的本质”即“经济人假设”对西方主流经济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于成为一个公理,成为他们经济分析的一个前提。为此,熊彼特评价:“正是通过斯密的著作,18世纪关于人性的思想才传到了经济学家手里。”
第二,自然秩序优于人造秩序的哲学“假说”,即“看不见的手”假说。
斯密信奉自然秩序,这是那个时代时髦的哲学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自然秩序(不管这种秩序究竟是什么),这种秩序要比人类人为地造出的秩序优越得多,即自然秩序优于人造秩序。
斯密观点并不是创新,其直接来源是法国重农学派。重农学派(一个认为只有农业才真正地创造财富的学派)坚持自然秩序的观点,他们认为人类社会是由自然规律所统治的,而自然规律永远不是统治者的独断法律所能改变的。他们具体阐述了自然规律的内容,即享受财产所得的权利,从事劳动的权利,以及享有不妨碍他人的、追求个人利益的自由。把自然秩序翻译成现代语言,即是说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其各个因素之间深藏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斯密与重农学派魁奈和杜尔阁过从甚密。在《国富论》里他把自然秩序的观点发挥到了极致,阅读《国富论》可以发现,字里行间都渗透着“自然秩序”的思想,以至很难单独把其中的一段话引出来作为他对自然秩序的论述。
同时,斯密显然是牛顿理论的信仰者,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将牛顿对于天体的理解,移植到经济社会中。在牛顿力学的体系中,世界像瑞士的钟表一样和谐有秩序,它或许由上帝操控。斯密说,不管是面包师还是铁匠,他们只要专心追逐自己的利益就足够了,一只“看不见的手”将满足每个人的需求。
由自然秩序的思想出发,斯密反对以各种形式对工商业一般事务进行干预,主张保护私人产权,主张政府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扮演自由市场经济“守夜人”的角色。
第三,“分工、交换”可以裕民富国的哲学“假说”。
在《国富论》中,斯密是从分工开始论述他的经济理论的。他指出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就是原来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这种必需品和便利品,或者是本国劳动的直接产品,或者是用这些产品从外国买进来的物品。在提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即劳动价值论)这一观点以后,他马上分析了分工在财富生产中的作用。一个国家只是一所巨大的工场,在这里每个人的劳动不论性质如何不同,都能增加大家的财富。
斯密以分工在个别工业中的效果为例证,证明财富增长是分工的结果。这一例证即著名的“扣针制造业”例证。斯密指出:一个工人没有经过这种业务的训练(这种业务由于分工的关系已形成一种特殊的行业),也不熟悉这种业务上使用的机器的用法,尽管他十二分勤恳,也许一天也做不出一枚扣针,当然更造不出20枚来。但若进行分工,一个拉金属丝,另一个人使之平直,第三个人把它截断,第四个人把—端磨尖,第五个人把另一端磨平以便装上园头。做圆头需要二三道工序,装上园头是一种特殊的操作,镀白又是一种工作,甚至将针插在纸上也是另一工种。这样,扣针的制造业就大致分为18道不同的工序,在有些工场里,这些工序的操作都由不同的工人担任。这类小工厂有的只雇用了10个工人,他们必要的机械设备虽然简陋,但他们如果尽力干活的话,一天也可以做成12磅扣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