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02:0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学生校园社团是学生自发形成的学生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和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可以作为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成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1 生物学科社团发展的可行性
近年来,随着校园文化的深入发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可以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文化底蕴,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生物学科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特点,且与生活联系密切,在高中校园发展生物学科性社团,借力社团活动,对改变生物学科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完善教育教学生态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 生物学科社团活动的开展及作用
将生物学科从书本、课堂延伸至教室之外,甚至是校园之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参与、自主管理,科学合理地开展社团活动,从而融合知识、技能、情感,形成高中生所具备的核心素养。
2.1 实验类社团活动的开展及作用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课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内容。但是由于课程的规划及条件的限制等因素,实验课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因此教师可以在社团活动中开展实验内容。教师可具体开展下列两类活动:① 教材实验: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内容非常多,如:有机物的鉴定、植物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叶绿体的观察等,② 创新实验:以教材实验为基础,对原有的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甚至提出新的课题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交流。例如,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探究生长素对桂花枝条扦插的影响,探究低温处理对菠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重复教材实验既让学生巩固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让学生领悟到科学家们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主动的创新实验,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学会比较、分析、综合,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直到撰写科技小论文。通过上述实验活动的开展,学生理解了科学概念,锻炼了实践能力,更是形成了科学态度,养成了理性思维的习惯,获得了独立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2.2 调查类社团活动的开展及作用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它不仅是一个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还包括了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学生近距离地观察生命现象,用生物学知识认知生命、解释生命,从而热爱生命。调查类活动可以包括下列两种类型:①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如校园植物的认知、分类与分布,校园周边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水生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的比较等;②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如城市河流的污染调查,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等。
调查类活动的趣味性强,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在调查研究中,学生根据调查内容设计调查方式和路线,既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又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学生在观察有趣的生命现象的同时,体会到生命的神奇,在较好的理解了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的相适应,物质与能量的平衡,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平衡,在生命系统中人是主体又是客体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作用,培养了学生的生态和生命观念,以及人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如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等。
2.3 实践类社团活动的开展及作用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科学,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活动,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体现了生命科学的价值。教师可开展如下一些活动:① 标本制作: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标本室,并给他们介绍标本制作的技术,引导学生制作简易的动植物标本,如植物叶片标本、蝴蝶标本、昆虫标本,还可以制作鸟类标本等。② 模型制作:模型可以将抽象的生物学概念和本质具体化,可在社团的学生中开展模型制作比赛,如动植物细胞模型的制作、DNA分子模型的制作等;③ 种植养殖:组织社团学生建立校园生物园,如种植花卉、蔬菜、果树,培养蘑菇,养殖小白鼠、观赏鱼和家鸽等,制作生态缸和小型的生态系统,还可以探索蔬菜的无土栽培技术、植物的嫁接技术和鱼类的繁育技术等。
一个生物科学工作者应具备独立、熟练的动手能力。在这些实践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和生物体亲密接触,学生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地解释生命现象,发现生命规律,热爱生命个体,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和生命观念。
2.4 科普类社团活动的开展和作用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应自然科学的本质。科学最终又要服务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因此,开展一些科学普及活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可开展以下两类活动:① 科普宣传:利用节假日,面向学校师生,或深入到校园周边的社区进行环保知识和健康知识宣传,如城市水污染调查的图片,艾滋病、乙肝、流感等疾病的传播途径图片,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有效预防等知识宣传;② 科技创作:借助学校的科技节及市级科技活动等平台,鼓励学生进行生物学相关的作品创作,如制作水污染处理的浮床,无土栽培蔬菜的简易装置,家庭生活污水的多级利用装置等。
在这些科普活动中,学生成了科学的传播者,唤起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以及环保意识,从而更好地爱护我们的身体和保护生存的环境。另外,学生通过调查搜集资料,动手参与制作,既锻炼了科学技能,又培养了科学素养,提高了社会责任感。
在深化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校园学生社团建设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团发展必然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学术化的道路。因此,建立生物学科性社团可行且有必要,生物社团必将开辟生物学科教学的新模式。科学地开展社团活动不仅有助于生物学科的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还有助于培养具备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W能力的生物学研究人才。
参考文献:
[1] 谭永平.中学生物学课程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教育价值[J].生物学教学,2016(5):20-22.
[2] 蒋桂林.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生物学科素养的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5(10):9-10.
关键词:生物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随着国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视和深化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和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和根本任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育人的重要目标。[1]2017年新修订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将生物学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宗旨,生物学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学核心素养[2],因此课程、教学、评价都要基于核心素养来设计和实施。下面以“DNA的复制冶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摇摇
一、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分析
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生物学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3],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生命观念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和支柱,生命观念的形成离不开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理性思维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内涵,科学探究是理性思维的实证过程,在形成生命观念、进行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义务。[1]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将课程目标定位在核心素养上,需要我们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素养的养成,从关注教什么转向关注学生学会什么,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让知识成为素养,让知识变成智慧。[4]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根本宗旨的生物教学,更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发展,关注学生素养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的原生态,让学生形成基本的生命观和生物学基本观点[5],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
(一)确定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目标
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对生命现象及其运作的理解和认识,是科学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满足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须的生命观念、思维和方法,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三维目标的提炼和有机升华。“DNA的复制冶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内容,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是遗传学的基本理论[6]。学生已有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DNA双螺旋结构等知识背景,教师在分析学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确定了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概述DNA分子的复制,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理解结构和功能的内在联系;运用假说———演绎法推测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感悟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通过分析推测复制过程的经典实验,学会分析实验的方法,领悟科学探究的魅力,建构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功能的概念,体会科学技术的应用;探究活动中,指导学生分析、推理、归纳、大胆想象和猜测,培养科学的思维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找准培养生物学核心素养的“三点
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是本课程的价值追求,也是课程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本节课学科核心素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找准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立足点、切入点、支撑点,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功的关键性前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了启发式、自主和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确立了本节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立足点是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切入点是体验假说———演绎;支撑点是科学探究。
(三)定位培养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助推剂
精心设计教学主线,准确分析教情、学情,确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都是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助推剂。教师把科学探究的过程设计为课堂教学的主线,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生物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生物学思想和方法[3],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建构生物学核心概念,达成对生命的理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素养基础。
二、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
教学中,在层层设疑、解疑、演绎推理过程中,学生体会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课堂围绕“发现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冶这一探究主线实施[6],处处渗透着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达成课堂的核心素养目标。
(一)利用前概念创设新情境
前概念是学习新概念的基础,利用学生已有概念的回顾,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教学中,教师结合图片呈现问题:DNA化学组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结构与功能的内在联系,建构生命观念。指导学生推测:DNA复制的场所可能在哪?进一步引发思考:一个DNA复制后形成两个子代DNA的4条链可能的组成方式有哪些?问题解决的同时伴随着新的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教学中发挥科学前概念的正迁移作用,使之成为学习新概念的铺垫、资源,成为新知学习的新增长点。
(二)立足核心素养点,开展探究活动
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并不是在每节课都要充分体现和落实,根据学习内容、学情等不同,每节课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学中,教师准确把握核心素养的培养点,围绕培养点开展探究活动,有效的探究活动不仅直接影响核心素养中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的落实,也间接影响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的达成。在本节学习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重点立足于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等生命观念,演绎与推理、归纳概括、建构模型等理性思维,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品质等。1.科学探究建构DNA的复制方式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学习中,沿着“发现问题———做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冶这一主线,感悟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DNA分子复制的方式。发现问题。根据导入环节设疑:一个DNA复制后的子代4条链可能的组成方式有哪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绘图、板图交流可能的复制方式———半保留、全保留复制、弥散复制。作出假设。学生根据问题交流结果作出假设: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是全保留复制;DNA复制是弥散复制。演绎推理。教师设置了5个递进的问题:设计此实验的关键思路是什么;怎样区分用肉眼看不到的DNA分子;若亲代DNA用同位素15N标记,放在含有14N的环境中培养,亲代、子一代、子二代DNA分别含有哪种N元素;实验中如何将不同N元素组成的DNA分子区分开;亲代、子一代、子二代DNA都分别进行离心,结果怎样分布。指导学生分组讨论、绘图、板图交流,在师生交流过程中,预测DNA三种复制方式形成的子代DNA的可能情况,以及如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体验科学探究的严谨,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实验验证。学生利用学具动手制作DNA复制的模型,模拟复制方式,初步建构半保留复制的概念,体会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和结果,佐证学生的推理结论。得出结论。在前面推理、模拟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出: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2.讨论———探究建构DNA复制过程本环节分两个板块进行,首先教师呈现科恩伯格的两个实验研究,指导学生合作讨论分析、获取信息、找关键词,推测DNA复制可能需要的条件:模板、能量、原料、酶等。其次,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演示DNA复制的动态和连续变化过程,阅读教材内容,思考交流以下问题:DNA复制的条件、场所、时间、结果?DNA复制的特点、意义,如何保证其准确性?同时结合大肠杆菌半保留复制图例,用数学方法计算三代中含15N-DNA的比例。在此过程思维的碰撞中,聚焦构建概念,学生再次体会生命观点。
(三)课堂总结拓展,课后反馈巩固
师生共同梳理主体知识,重温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深化对DNA复制的整体认识。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学生提出:DNA复制是从一端开始还是两端开始复制呢?两条链复制是同时的吗?是同一个方向进行吗?有些问题远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指导学生对部分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使学习达到一个更新更高层次。结合学生质疑,教师呈现图片,展示DNA复制的多起点、两条链反向延伸的特点,拓展了课堂内容,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课后教师设计了5道重要概念的反馈题,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巩固深化DNA复制这一重要概念。
三、思考
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以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为总目标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准确定位每节课核心素养的立足点、切入点,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前提。创造机会,多组织学生主动学习的探究活动,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设置递进式的问题,创设学习的真实情景,是启发学生思维,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生物学课程分为初中、高中两个学段,初中侧重于生物多样性及其分类,以及细胞、遗传、进化、生态系统等概念的初步理解;高中侧重对细胞、遗传、进化、生态等概念进一步深入探讨,深入到分子水平探讨生命活动的机制,更加关注生态学和进化思想[5]。在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上,两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目标,如何进行无缝衔接,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根本宗旨的课堂教学被赋予了新的元素,但同时衍生出新问题:课堂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如何利用生物课程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探索生物科学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之间的关系,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我们且行且思且实践。
参考文献:
[1]吴成军.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高考命题研究[J].中国考试,2016(10).
[2]赵占良.试论中学生物学的学科本质[J].中学生物教学,2016(1).
[3]谭永平.中学生物课在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价值和基本任务[J].生物学教学,2016(5).
[4]蔡文艺,周坤亮.以“核心素养冶为中心的课程设计[J].辽宁教育,2014(7).
[5]蒋桂林.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生物学科素养的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5(10).
关键词:核心素养; 学科本质; 学科能力;学科理解力;学科思想
围绕教育领域改革“立德树人”的总目标,中学生物课程改革提出了发展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目标。生物核心素养可以解构为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要素,是公民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生物学课程中获得的终身受益的学习成果。生物学学科本质、学科能力、学科理解力和学科思想是生物学课程的四大基石,是具有内隐价值的教育元素,着重围绕这些元素开展教与学,既符合学生实际,也顺应课程改革趋势,从长远来说,利于更好地发展生物核心素养。
一、帮助学生领悟学科本质
生物学是格物致知的一种途径,无论是科学工作者还是科学学习者,都需要经历一定的科学过程才能达成对生命世界的认识和理解[1]。生物课程学习中让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学科的本质,培养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科学课堂代言人以及科学学习领路人的角色。
(一)接触科学史 感悟学科本质
生物科学发展史上,发生了太多精彩的桥段,如果能和学生共享,相信会是一段令人回味无穷的思维旅程。例如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七上)第一章第二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一个例子――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学生对巴斯德是如何设计出这个巧妙的实验很感兴趣,不妨在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开辟出专门的时间来分析交流:巴斯德的实验源自一个由来已久的争论,生物能否自发地产生?在19世纪之前,人们普遍认同生物可以自发地产生,特别是列文虎克通过显微镜发现了几乎无处不在的细菌后,这个认识更强烈了。而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生物不可能自发地产生,新生物的产生一定来源于原先存在的生物。围绕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1748年,英国显微镜学家尼达姆用肉汤做材料进行对照实验,发现不管肉汤有没有煮过,瓶子是否封闭,几天后肉汤中都长出了微生物。意大利修道士斯帕兰扎尼改进了实验方法,先把瓶口封好,再加热煮沸。他比较了不同煮沸时间的结果,在1767年报道说,煮沸时间比较短的肉汤中还能长出微生物,但是煮沸时间长达30~45min后,只要瓶子保持密闭,肉汤中就再也不会有微生物。通过比较,人们显然更认同斯帕兰扎尼的实验,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是不是可以平息了呢?事实的结果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由此引发了更大的争议。持反对意见的人坚持认为这个实验有科学性的问题,他们主要的攻击点在于实验方法,他们认为封闭了瓶口并长时间的煮沸,已经破坏了“滋养”微生物产生的物质基础,所以实验的结论是不可信的。当时研究微生物的权威是法国的巴斯德,他也认为这个实验的设计存在科学性问题,但是作为一个严谨的以实证为专长的科学家,他也不轻易在这个问题上发表观点,而是尝试设计更严谨的实验。经过冥思苦想,巴斯德设计出了一种空气能进入但其中的微生物无法进入的仪器――曲颈瓶。他将瓶中液体煮沸,然后冷却静置,结果瓶中不出现微生物。此时如将曲颈管倾斜,不久肉汤中就出现微生物了。可见微生物不是从肉汤中自然产生的,而是来自空气中原本存在的微生物。这场旷日已久的争论最终平息了。正如巴斯德所说:“自然发生学说,经过这简单实验的致命一击之后,绝不能再爬起来了。”
(二)通^科学探究 亲历科学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这种需要在儿童阶段表现得更为强烈。”所以为了满足学生作为发现者探索者的需要,我们应该努力开展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作为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理念,既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能逐步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提供较多地体验科学过程的机会,通过亲历探究的各个环节建构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既要开展好科学探究的某些方面的活动,例如探究方案设计;也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完整的探究活动,例如蚂蚁觅食行为的探究。探究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一定的科学方法,根据探究活动中采取的科学方法不同,笔者将探究活动分为了基于观察比较的探究、基于模型建构的探究、基于实验的探究以及基于概念转变的探究。教学中教师可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探究技能培养的具体要求灵活地设计并开展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
二、发展必备的学科能力
生物学科能力就是解决生物学科问题的能力, 是基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有机融合。观察能力、 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是中学生物学基本的学科能力[2]。“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生物学科能力对核心素养的发展至关重要。众所周知,生物学科能力是以习得生物学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基础的,在生物学实验和探究等活动中我们既要进行设计、证实、解释、预测、模拟等通用的科学方法的学习,也要加强实验观察、微生物培养等学科内方法的培养。就生物学技能来说,一般可分为动作技能和认知技能两部分,前者包括临时装片制作、显微镜操作等。后者如模型法、假说-演绎法等。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初中生物学技能侧重在动作技能的培养上。以学习使用显微镜为例来说,教师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宜采取不同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在动作形成的认知映像阶段,学生需要尽快熟悉显微镜的结构,通过尝试操作形成相关的动作映像。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采取边讲解边示范性操作,学生进行观察模仿的训练策略。在分步模仿和定向阶段,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实际操作的经验,基本掌握局部动作要领,如对光、放置切片标本等。但是各个动作结合得还不够紧密,协调性尚有不足,同时也有不少错误操作。此时教师可以播放收集到的典型错误操作视频,学生观看后可进行自主纠错和自我定向。到了应用和熟练阶段,教师可通过量化互评、组间竞赛等方式以进一步提高动作技能的精细化水平。
三、提高学科的理解力
解读生物学的核心素养后不难看出,核心素养追求的并非是对科学事实和信息量的更多占有,而是对核心概念和科学思想的深刻领悟。生物教育的一个现状是表面上学生积累的生物学知识越来越丰富,但是涉及一些生命现象的终极原因的追问时则鲜有令人满意的回答。可见生物科学素养的高低,与掌握生物学专门知识的多少未必总成正相关[3]。实际上这是一个生物学科理解力的问题。一些直抵学生生命观点的问题:生物为什么要呼吸?生物为什么要排出废物?为什么要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不站在一定认识水平来分析思考,很难作答。学科理解力提供了我们审视生命的出发点,即生命是以细胞为基础的高度自组织的系统,生命系统有多种形式,每一个生命系统既在不断发展变化,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多鼓励学生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来解释生命运动规律,以此提高生物学学科理解力。
四、注重学科思想的渗透
在强化对生命和生物学的理解力的过程中,我们还应不遗余力地渗透基本的学科思想。生物学科思想是生物学思维的结晶,生物学知识可以不断发展变化,新知识不断取代旧知识,但生物学科思想却相对稳定,它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生物学科思想是由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支撑着的。在初中生物学学习中应该注重渗透两大学科基本观点――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的观点,为他们认识生命现象和解决生物问题打开思维的通道,最终聚焦在学科核心素养上。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观点贯穿整个初中学段,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如人体泌尿、血液循环、生殖、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等各项生理功能,都涉及这一观点。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理解生物体从最小的结构单位――细胞,到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其结构一定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理解了这个观点,学生就会认同学习不是一个死记硬背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新知识的过程,并且可以迁移到生活的很多方面,生物进化观点也贯穿在整个初中生物课程体系中。学习动物的主要类群时,教师也可采取类比、画概念图等方式让学生认识不同动物之间的进化关系,从外形、结构、生理和行为方面作比较,让学生发现规律,逐渐形成进化观点。
参考文献:
[1]谭永平.中学生物学课程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教育价值[J]. 生物学教学,2016(5):20-22.
关键词:科学探究;核心素养;惯性;质量; 惯性质量;引力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3-0008-3
惯性是高中物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最容易在惯性这里陷入抽象思考的泥潭而无法自拔。惯性的概念曾经引起许多物理学家深入思考和剖析,最终使物理学产生重大进展,其研究过程蕴涵着深刻的物理思想和丰富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素材。学生在学习惯性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老师意料不到的奇思妙想,教师如果引导得好,会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科学探究。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观察和实验表明,对于任何物体,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即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不为零时,惯性表现为外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在受到相同的作用力时,决定它们运动状态变化难易程度的唯一因素就是它们的质量。在同样的外力作用下,加速度较小的物体惯性较大,加速度较大的物体惯性较小。所以,物体的惯性在任何时候(受外力作用或不受外力作用)、任何情况下(静止或运动)都不会改变,更不会消失。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们的质量。
1 学生设计“假想实验”,对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发起“挑战”
学生在学习惯性的时候效仿伽利略设计了下面的假想实验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把两个相同的弹簧分别固定在两个相同的物体上,图1是把弹簧固定在物体甲的左侧,图2是把弹簧固定在物体乙的上方,并把它们放在相同的地面上。然后,用相同的外力F分别作用在图1弹簧的左端与图2物体的左端。实验表明,在最开始的较短的相同时间内物体乙的加速度比物体甲的大。这个例子一方面是两个物体的总质量(包括弹簧)是相等的,说明两个物体的惯性是相同的;另一方面,作用了相同的外力F后在最开始较短的时间内两物体的加速度却不一样,说明两个物体的惯性是不相同的。
上面的实验让学生理直气壮地对“衡量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尺度”发起了挑战。
2 教师顺水推舟,点燃学生追寻“真理”的决心
学生利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值得肯定的事。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在此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并进一步激发对物理的兴趣。
接着,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问题:(1)研究对象是什么?
(2)能把弹簧与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吗?
(3)惯性与物体的质量关系中的“物体”指的是“质点”吗?
学生自己非常主动地去寻找答案,找到答案后显得很兴奋,因为他发现他找到的问题答案都是支持他的。针对教师的问题,学生回答:(1)研究对象是弹簧与物体这个整体;(2)能把弹簧与物体看成一个整体;(3)惯性与物体的质量关系中的“物体”指的是“任何物体”。教材中从来没有说过此物体是指可以看成“质点”的物体,且其强调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则此物体是指生活中的“任何物体”。
3 教师再次设问,引导学生自己“”自己
如果学生经历“”自己的过程,那其对惯性的理解将会非常深刻。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问题(4):图1是把弹簧固定在物体甲的左侧,图2是把弹簧固定在物体乙的上方,把弹簧与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两个整体只是质量一样,能说这两个整体一样吗?
学生结合问题(4),寻找到了“”自己的原因。图1是把弹簧固定在物体甲的左侧,图2是把弹簧固定在物体乙的上方,把簧与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但这两个整体是不一样的,是不同的“物体”。因此,把相同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没有办法比较物体的惯性大小。
教师继续利用问题(5)引导学生:衡量惯性的物理量是质量,有没有要求是“相同的物体”才成立?
学生结合问题(5),寻找到了支持自己的原因,即“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们的质量”。这句话说得非常明白,衡量惯性的物理量是“质量”,并没有要求是“相同的物体”才成立。
4 教师再次设问,引导学生自己真正“”自己
问题(6):把弹簧与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后(自学质心的相关知识点),整体的加速度怎么计算?
学生结合问题(6),寻找到了真正“”自己的原因:物体甲(包括弹簧)的加速度计算有问题。由于弹簧与物体甲(不包括弹簧)不是相对静止,所以加速度不应该这样求,此时求加速度应该用质心加速度。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不为零时,惯性表现为外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所以,当作用在物体甲(包括弹簧)与物体乙(包括弹簧)的外力不为零且是相同的外力时,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对应的应该是质心加速度。
5 教师提出终极问题,引起学生再次思考
问题(7):图1是把弹簧固定在物体甲的左侧,图2是把弹簧固定在物体乙的上方,把弹簧与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两个整体只是质量一样,这个质量指的是什么质量?是引力质量?还是惯性质量?
学生带着问题,通过查阅资料,找到了问题(7)的答案,对质量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
质量分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之间的唯一差别是测量方法。将未知质量的物体与已知质量的物体分别受到的引力进行测量比较,就可以得到未知物体的引力质量。通常可以使用天平来测量。这个方法的优点是,只要在有引力的地方,都可以用天平来测量,因为对于同一个地方,引力场都一样。只要引力场不改变,天平会测量出可信的引力质量。但是,在超质量星体附近(例如,黑洞或中子星),就不能采用这种方法,因为在这区域里,引力场的梯度太过陡峭,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位置的引力场差异量太大,超过误差允许的范围。在失重环境,也不能采用这种方法,因为天平在这一环境下不能做比较。施加已知作用力于未知质量的物体,测量产生的加速度,然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方程,就可以得到惯性质量,其误差只限制于测量的准确度。
物体甲(包括弹簧)与物体乙(包括弹簧)只是引力质量相同。当把相同的外力作用在物体甲(包括弹簧)与物体乙(包括弹簧)上时产生的加速度不同,所以物体甲(包括弹簧)与物体乙(包括弹簧)的惯性质量不同。
教师可借此机会,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而不是直接告诉其答案,那么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经历了真正的科学探究。这样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体现了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这样的教学互动才是现在的教育需要大力发扬和提倡的。
参考文献:
[1]贺小光.关于惯性几种错误说法的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6,16(10):24-26.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想教育;创新实验
作者简介:王朝泰(1965-),男,大学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研究.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方面.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缺少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对于学生来说核心素养(种类)应该是:思想素养、创新素养、思维素养、信息素养、自学能力等.存在问题: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但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教育就是分数,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本文对初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旨在抛砖引玉的作用.
1 培养初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物理教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的综合素养深深的影响着学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肩负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因为教师的思想品质和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是深远的.有过硬的教学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勤勉的教学态度,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具有育人的智慧,既要授人以鱼,又要授人以渔.要学习犹太人:“犹太人崇尚读书,比如以色列,在崇尚读书的背景下,带来一个国家的高度发达,令人深思”,教师要做到:“一个人可以跑得很快,带领一群人跑得很远,学习永远在路上……”因为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来,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要有一潭鲜活的水.老师有些刻板,学生可以原谅,但老师知识浅薄,学生是绝对不能原谅的,所以教师的综合素养深深的影响着学生素养,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2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失时机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
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这是我们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失时机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放在首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失时机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德育不是当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活动中渗透.如在上焦耳定律和安全用电时,请你反思你做到安全和节约用电等?播放视频:电热危害猛于虎:这是某中学监控录像记录:2016年4月18日夜晚,某教室由于线路老化,加上学生使用劣质充电器长时间充电,导致导线过热,引l了火灾及一系列的爆炸,直接经济损失达六万多元.残酷的事实,时刻在告诫我们:要科学利用电热,防止电热的危害.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意识,安全防范,生命安全高于天.不是下死命令“出门一定要关灯、关空调”.而是把教室两台空调的铭牌拍照后投影(如图1所示):220V 3850W.出门不关空调5小时(空调正常工作),浪费多少电能:W=Pt=3.85kW×2×5h=38.5kW・h,引导学生计算,学生从计算中有了深刻的体会:不关空调浪费38.5 kW・h的电能,并渗透了即使生活富裕了也不能浪费国家能源.课后还布置作业:请你如何“做到安全和节约用电?”写成科学小论文.渗透物理学家刻苦学习成才的故事:牛顿、法拉第、焦耳……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1818―1889),英国物理学家,一生致力于实验研究.用近 40年的时间做了400多次实验,研究热和功的关系,根据所测电流通过电阻放出的热量,提出焦耳定律.法拉第,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当过书童,引用十年探究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此外利用低成本实验(废弃物)做物理实验改进和创新,不仅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而且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思想,即使有实验室这方面仪器:可能不完善、效果不是太好,达不到节约资源.利用低成本实验(废弃物)做物理实验改进和创新(节约资源),如图2所示增加如实验,学生怀疑“覆杯实验小塑料片被水粘住不掉下来”消除:厚纸片是少有粘力,稍作改进,黏住在废弃塑料杯底钻一小洞.演示:用手指按住小洞口,小塑料不掉下,手指一松开,小塑料片就掉下,还演示小魔术:听话的覆杯.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失时机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也是立德树人德要求.
3 创新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旺的不竭动力,在我们初中物理中不断创新,同样更要对固有价值的充分挖掘和使用,只这样才能真正的创新,真正的进步,直至飞跃.
3.1 课堂寻入――精心准备,情景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课伊始,根据初中学生好奇心的特点,创新实验设计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巧设悬念,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猜想,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学生就会产生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求知欲,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自制教具改进实验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上课导入:如图3、4、5所示空箱变物、会上坡的月饼盒、魔碗、烧不断的棉线、烧不死的小鱼……
3.2 在上大气压强这一课时,适当增加创新实验:为了安全和学生的身体健康,因为水银有毒,课堂上不能做托里拆利实验,用实验:如图6小吸盘,弹簧称,细线,刻度尺,有机玻璃板,测大气压强值.自制抽水机,这一制作出现在物理通报上,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当然也提高了他们学习书本知识质量.
关键词:科学素养 创新能力
当今人们面临各种各样的污染,生物的、化学的,这些污染对人类伤害极大;美国食物召回制度就是针对有问题的食物实施全部召回的一种常态制度,其实人类很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更有甚者癌症也是吃出来的。这说明人们在对待污染和其他问题的时候的态度往往是不正确,究其原因,往往是科学素养不高所致,因此科学素养已越来越成为一个现代人基本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阶段更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关键阶段。
我们已经步入21世纪,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创新素质,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造就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时展的需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资料的收集,我就来谈谈如何实施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教育的问题
一、生物科学素养是生物教学的培养目标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将来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作出个人决策所必需的生物学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还需要较好地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本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培养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品质,以及正确的价值观。
二、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要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特别是注重开展生物探究活动。探究活动是便学生被动听讲为动手、动脑的 主动参与的活动,在新教材中,探究性活动包括观察与思考、实验、调查、探究、资料分析、模拟制作、进一步探究、演示实验、设计、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教学中充分并灵活运用这些探究活动,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及科学态度和科学品质。例如,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中,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让学生初步感知细胞,引导学生注意参照教材和挂图或投影等,根据染色的结果区分细胞的各个结构,增加对植物细胞的感性认识。接着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有污点、气泡等问题进一步分析,然后变化材料重新制片,重新观察。在这一实验中,一方面使学生初步感知了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另一方面动手练习了显微镜、制作装片,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三、结合教材,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的创新教育主要就是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创新能力。1.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想象能力。一是学生有意识地去联想,二是鼓励学生去猜想、幻想,甚至于异想天开。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结构”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植物细胞后,发挥想象力,制作模型。学生的想象特别丰富,有的学生用塑料泡沫做植物细胞的细胞质,有的用塑料壳做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有的同学用熟透的香蕉做液泡,有的同学用巧克力做细胞核,有的用绿豆做叶绿体,一个完整的植物细胞结构模型很鲜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想象力,掌握了知识点,培养了创造的成功愉悦。 2.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灵感等,其主要体现在灵活性上。如在设计测量食物中能量的实验装置时,要让学生不受课本中装置的限制,要根据实验室和生活中的物品,设计出更加合理的装置。比如:学生分析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问题①易拉罐不容易剪孔且剪口极其锋利,容易把手割伤,不安全②锥形瓶底部较大,燃烧空间很有限,花生会熄灭,能量散失多。于是学生提出改进意见:①用废弃的牛奶纸盒代替易拉罐作为防止能量流失装置。②用100ml大试管代替锥形瓶作为盛水容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燃烧,让操作更“自动化”。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观察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实践能力是将创意付诸实现的精心设计和勇于实践的能力的总和,是创意和创新的桥梁。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教学设计
随着教育方面的改革,核心素养成为教育主题。国家在高中教学改革中提倡高中教学要以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和培养素养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要挖掘自身潜力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因材施教,将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做到统一。这其实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体现,也就是说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高中教学内容的主要部分。对于高中生物学科来说,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目标是集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为一体。
一、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一)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生命观念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最基础的体现就是生命观念,生物观念在生物学角度来看具有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等四个方面的内容[1]。它主要传递给学生的是生物是一个不断进化,不断适应新的环境的过程,体现了一个物竞天择的原理,让学生从中了解到世界万物的统一性、多样性和稳定性。让学生养成一种科学探究的好习惯,从而了解更多的生物规律,进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理性思维
一个严谨的理性思维一定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的,它是形成生命观念的主要方法,理性思维是集认知、动机、行为、方式、品质为一体的一种逻辑性思维。然而生物当中的理性思维并不是简简单单对一种生物的认知过程,它是非常复杂的,且灵活多变整体性比较强。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可以让学生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尊重事实,凡事以科学为依据,求真务实,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生物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内容,在科学探究的过程当中,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最后自己解决问题。这个探究的过程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把课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将知识融会贯通,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且大大提高了他们生物学科的综合素养[2]。
(四)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社会责任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学生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来报答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首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任何一门学科包括生物学科都要经历从学习知识到立德树人再到最后的社会责任的这个过程,它与科学探究、理性思维、生命观念息息相关,也是培养生物教学核心素养最终的社会体现。
二、高中生物教学在培养核心素养当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观念没有转变过来
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学习生物就是为了掌握知识,取得好的成绩,对生物学观念的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差异性。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好成绩,更主要的是提升能力,让他们形成良好的素养。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这样他们以后走出社会才知道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体现个人价值。
(二)教师教学方法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都是以一种固定的教育模式来教授学生知识,所以短时间内固化的教育模式还很难改变,而且学校每学期都给教师制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这些都是以学生的成绩来衡量的,所以教师为了更快捷地达到教学目标就采用课堂教授法,让学生以学习课本知识为主,忽略了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再加上很多教师对核心素养培养只是表面上的了解,并没有深入了解,这就导致核心素养培养在生物教学中越来越淡薄。所以教师一定要改进教学方法,将培养核心素养和提高学生成绩相融合,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达到国家要求的生物教学新标准。
(三)学校教育模式固化
很多学校一味追求提升学生成绩,以高考科目的分数占比来安排学生的课时,因此给生物安排的课时也比较少,但是要学习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学校就会要求教师以应试为主,这就大大减弱了教师采用生物核心素养教学的积极性。像生物学科一般要求的课外活动比较多,但是为了压缩时间,很多课外活动被取消了,这就极大地压制了学生对生物学科探究的积极性。
三、高中生物教学在培养核心素养方面的策略
(一)对高中生物教材内容进行分析
对高中生物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时,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分析方法,采用核心素养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巧妙地将核心素养教学的要求与教授的学习内容进行统一和结合[3]。首先要从教授的核心概念入手进行分析,将生物学科基于核心素养的四大内容充分融入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当中,让学生以核心概念为中心展开学习,将生物生命观念的四大内容运用到具体概念上,然后让学生融会贯通,加深印象。这样不仅可以对所学概念理解得更透彻,更深入,而且也可以结合前后课时所学的其他概念进行统一性理解,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充分理解生物当中的每一个现象。然后用理性的思维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归纳得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且挖掘实验中遇到的难题,进一步地实验和探究,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且还提高了他们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注重学生的生物阅读,可以带领学生阅读一些课外的生物书籍,提高学生的素养,并且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二)对当前高中的生物学情进行分析
现在教育界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分关注,而且国外很多学校也有非常成功的案例,但是要把这些经验应用到我们的生物教学当中,必须要根据国内大多学校各自现有情况进行分析,取长补短。也就是说其他学校在教学当中采用核心素养培养的成功经验和理论不能直接使用,必须本土化。所以在进行生物核心素养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要了解本校学生的基本情况,熟悉学生学习的基本状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掌握知识的特点,然后再在生物教学当中慢慢融入核心素养,锻炼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认知和社会态度,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这样才能慢慢地将传统的以考试为目标的教学理念转化为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
(三)有效的教学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每一堂课都应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但是有的教师却一味地采用台上讲台下听的模式,让整个课堂变得相当严肃没有活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上一定要融入一些有趣的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和教师一起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事物融入学习内容当中,然后再模拟生活中的情境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整个课堂既有活力又有效率。所以有效的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自己的心得,从而使学生的整体核心素养得到提升,所以有效的教学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相当重要的。
(四)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教学标准当中,实验探究是生物核心素养教学中的主要部分,教师要采取课堂内容为主课外实验为辅相结合的教授方式。学校可以给学生提供专门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实验探究活动,这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整个实验过程,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归纳总结并且解决问题。而且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实验与大自然中的现象相结合,锻炼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认识到生物的美妙性与有趣性。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进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将大自然中的生物与学习内容进行联系,了解各种生物生存的规律,不仅增加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提升了学生在生物学科方面的核心素养。
(五)善于归纳总结,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般来说,在一堂课结束之前教师总会留出一些时间进行总结归纳,将本堂课所学的内容再过一遍,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度理解,加深印象。因为生物学科是一个集理论知识和实验为一体的学科,所以教师给学生总结的内容不仅包括学习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包括实验探究的具体设计方法和问题,让学生思考。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来进行总结归纳,以此来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而且教师要观察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态度和认知。最后,教师还要在学生了解的基础上抛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深度思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养成归纳总结的好习惯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且也是检验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一个标准。
四、结语
随着国家新课程教学方法的出台,很多学校也由传统的三维教学目标转变为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这个转变的过程虽然比较漫长,但是它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素养有着非常大的意义。高中时代正是树人立德的阶段,所以在生物教学过程当中融入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当中采用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对生物课程的改革来说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荣.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240.
[2]王剑锋.针对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情境设计对策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88.
【关键词】初中生物 核心素养 教学思考
近年来,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除了纳入中考考查项目之外,生物学科本身的学科特质也逐步被挖掘。事实上,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学既具有科学特征,同时又是当前科学研究的重要热点,理应在初中教学中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本文尝试从生物W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初中生物教学作出一些新的思考。
一、核心素养引领生物教学方向
核心素养无疑是当下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其已经成为国家层面推动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的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来理解初中生物教学,笔者以为其是一种方向性的引领。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下位概念,其是针对生物学科的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而构建的(当然同时也是兼具核心素养的要义),对于初中生物教学而言,其核心素养包括一些具体的内容,如理解生命是什么、生物体的生命是如何运转的,生命又为什么会以这样的状态运转等,这是生物核心素养的知识与态度的综合体现;而从生命的物质基础,到动植物的生物结构、功能、生殖、发育等,则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知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发现,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奠定了生物核心素养的基础,而体验生物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生物学科的思想则是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通过具体的生物知识的构建,来认识科学的通用概念,如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与能量、稳定与变化及发展等关系。
也就是说,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初中生物的教学应当超越简单的生物知识的学习与记忆,超越简单的考查评价等要求,要让学生通过生物的学习,理解生命的奥秘,并在探究生命奥秘的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形成合理的科学态度,并为奠定对生物乃至于科学的兴趣奠定基础。当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形成了这样的认知,并能够用生命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的时候,我们就认为形成了较好的生物学科素养。而这也正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引领生物教学的重要意蕴!
二、从细节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从核心素养形成的角度来看,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还在细节。这是一个具有辩证意义的观点,一方面核心素养是一个宏观概念,另一方面其培养却在细节中完成。而这样的理解其实是可以避免此前课程改革中的遇到的,诸如过于注重宏观理念而忽视了细节处理,以至于让课改理念难以落实的不足。那么,从细节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应当如何进行呢?这里以“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这一教学细节为例来说明。
在这一教学细节中笔者注意到,学生对基因的概念是熟悉的,但对基因发挥作用的简单机制是不理解的,因此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本身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在实际教学中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的。举例固然是一个好办法,但要理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就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其中的机制。笔者的做法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创新:在以生物的高矮为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告诉学生影响高矮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其可以分别表示为T与t,那么在基因组合的时候其是如何决定下一代的高矮的呢?在这个问题的驱动之下,笔者先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结果学生在猜想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显性与隐性的基础在组合的时候存在着多种可能,如TT、Tt、tt等,那么这样的组合对生物的性状又有什么影响呢?这个时候笔者还是不急着给答案,而是让学生去思考探究。学生见到难以直接获得答案,于是只好结合这三种组合去猜想,而当学生开始猜想时他们又发现原来这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因为两个显性的基因组合,其结果只能是让生物表现出高的性状,而两个隐性的基因组合,其结果则相反;问题出在Tt的组合所表现的生物性状上,这个时候学生必然会产生问题意识,而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教师的选择就多了,可以是自主阅读,也可以是直接告知。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构建知识的过程是高效的,关键的是在这样的一个教学细节中,学生的思维既服务于生物知识的构建,也服务于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与运用,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也在此过程中有效形成。
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生活理解
再从生物与生活的联系角度看生物教学(这也是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知道核心素养本身就强调学科知识在生活情境中的运用),可以发现从生活角度理解初中生物教学,也可以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寻找新的思路。
初中生物应当说与学生的生活还是比较密切的,从绿色植物的生长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人的新陈代谢到生物的遗传,都有丰富的生物知识存在。生物教学中一个简单的探究,就可以将生物与生活的关系建立起来,如让学生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让学生自带种子,自己进行实验的设计并观察,这种基于生活的自主体验,往往是生物知识形成的催化剂,而这样的学习过程,又将知识牢固地扎根于生活之中,从而可以内化为学生的生物素养。
【参考文献】
[1] 江巧明.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J]. 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16(11):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