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篇

时间:2023-09-18 17:01:5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

海南岛具有天然的地理和环境优势,具备发展休闲农业的良好基础。加强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农地流转可提高海南岛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休闲度假产品品质和质量,从而引领休闲农业的发展。

一、海南休闲农业发展在的问题

在国内外城乡居民休闲度假需求快速增长的态势下,海南岛依托乡村景致开发的休闲度假产品却有效供给不足,休闲农业发展面临的制约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休闲度假产品开发滞后

长期以来,海南岛偏重于滨海旅游项目的开发,而借助乡村秀美景致发展休闲度农业的进度缓慢。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后对休闲度假型的旅游产品需求呈上涨趋势,但海南旅游开发的不均衡结构导致依托乡村景致及热带特色农业打造的休闲度假产品供给不足。投资人热衷于建设高档、大型的旅游景点项目,而中小型、经济实惠型的休闲度假项目开发较少。

(二)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低

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缓慢、农地流转渠道不畅,没有充分利用好热带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业及休闲农业,产业链过短,三产融合度低。长期偏重于吃住行,而忽视闲暇、娱乐、体验、康体等供给。偏重于岛外游客观光景点建设,而本地居民和游客共享的休闲度假产品不足。高低档酒店、饭店过剩,而农家民宿、乡村旅舍、汽车营地、惠民客栈等大众住宿缺乏。

(三)内生式发展能力较弱

内生式发展是指在整合区域内资源禀赋、产业、技术及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以创新为动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海南岛拥有独特的热带资源,也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但从创新、创意、人才、资本等方面来看,内生式发展能力较弱。目前的特征表现为:一味追求开发速度、数量,而不重质量、品质及服务的提高。粗放式管理,投入不足,运营效率和科技含量较低,造成现有休闲度假资源后续发展不力、资源浪费及闲置。创新意识不强,专业人才缺乏,基础设施滞后,硬件设施及“软服务”不够强。

(四)农地流转动力不强

农地流转的规模和速度相对于其他省而言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造成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缓慢。在传统形态之下,农户承包经营的土地呈现面积少、碎片化的特征,不利于休闲农业的发展。农民对其承包土地有“恋土”情节,土地不仅是生活资料的来源,而且还承载了农民非农产业失业、福利保障等功能,所以他们宁愿土地撂荒也不愿放弃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农地流转的预期收益不稳定,也是造成农地流转速度缓慢的原因。

二、海南休闲农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一)土地要素上

随着农地确权的逐步完成,在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及经营权“三权分置”下,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农地经营权或有偿退出农地的承包经营,以此达到相对集中农地,为发展休闲农业奠定适度规模化经营的基础;土地制度改革有利于明晰土地产权,保障集体、农民及投资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保障投资人可预期收益投资环境,激发国内外投资人投资海南岛休闲农业的信心和动力。

(二)金融要素上

除了投资人自有资金外,如今已经逐步探索和建立了农地经营权抵押、担保、处置抵押资产及成立农民资金互助合作联社等金融创新模式,解决长久以来农业发展融资难、渠道少的问题,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资金保障。同时政府鼓励发展特色农业及休闲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力度逐步增大,投资人可以获取成本较低的政策性资金推动休闲农业的发展。另外,可以借助互联网渠道开展网络众筹融资,如股权众筹、回报众筹、公益众筹等模式,吸纳社会资本参与海南岛休闲农业的投资。

(三)资源禀赋要素上

将现有存量休闲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搞活存量与做优增量并举,加强资源禀赋系统性及整体性联动开发。在海南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各区域陆续依托资源禀赋优势打造了一些休闲度假的旅游产品,普遍存在规模较小、产品单一、产业脱节及缺乏创意等状况。但因其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所以在加速海南岛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此类旅游产品应该作为重要节点加以引导,促进资源整合之下构建创意休闲度假区。

(四)产品要素上

培育和延长产业链,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及信誉,增加附加值,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休闲农业的特征,就是农地流转的基础上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特色农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促进三个产业的融合度,以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生态健康的产品吸引消费者前来享受闲暇、购买产品。

(五)消费者体验上

打造特色农业和创意农业,增强设计的可参与性,激发消费者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为消费者心灵上带来愉悦和留下美好回忆。加强景点布局,完善精品酒店、主题酒店、民宿等设施建设,增强消费者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及味觉方面的美好体验度。不断创新特色产品,为休闲度假旅游注入新元素,形成生态、健康、养老、运动、产学研等休闲度假区

(六)人力资本要素上

人力资本的构成决定了休闲度假产品品质的优劣或有无创意、特色。休闲农业产业涉及到农业经济管理、设计、创意、营销、农产品研发等专门人才,加强对休闲农业涉及到的专门人才的引进或和学校合作培养,将为海南岛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人力资本基础。

三、海南休闲农业发展模式设计

经营主体上,以农地适度集中后的农户联合经营为基础,同时鼓励农民以农地入股成立合作社自营或委托经营、农民以农地入股和企业联合经营、涉农企业及工商企业流转农地自营等多种模式共同发展;产品结构上,由传统的观光旅游转向休闲度假旅游,推出白领阶层休闲度假兼顾网络远程办公、老龄人口养老、二胎政策背景下的家庭休闲度假等a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体验。利用“休闲度假+特定资源”形成产品特色,如“休闲度假+热带雨林”构成了热带雨林生态休闲度假产品,“休闲度假+黎族苗族中医药”形成了中医药养生休闲度假产品;产业结构上,围绕传统消费基本环节的吃、住、行及非基本环节的游、购、娱,整合区域资源,形成供给组合,提升三个产业的融合度。传统吃住行环节也有结构优化空间,如从高端星级酒店转向特色民宿和主题酒店上;区域结构上,东部、中部、西部逐步形成分级发展的区域布局,重点建设一批休闲度假目的地、全域示范区和产业聚集区,资金、政策等优先向优质资源区域倾斜,形成休闲农业发展的主体格局。在资源一般的区域,推动形成基本具备休闲度假功能及服务本地市民的休闲度假地带;营销结构上,以“互联网+休闲度假”思维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推进智慧旅游,形成线上线下共融的平台。

四、休闲农业发展的利益协调

(一)设立监督指导机构

发展休闲农业涉及的农地流转有其特殊性,并非简单的契约双方协商交易过程,农地流转是政府(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使用者(经营权)在内的三方共同博弈过程,政府要建立农地流转方案,设立监督指导机构,给予流转各方政策指引;要形成健康有序的投入及收益分配机制,确保各投资主体能公平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二)畅通权利维护渠道

建立和完善消费者争议的仲裁平台,维护消费者及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当消费者利益受损时,畅通、便捷的维权渠道能快速处置消费过程中出现的争议,化解消费者内心的不满情绪,有利于维护休闲农业产业的整体形象。

五、政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引导和科学规划

政府通过综合性政策设计加强对休闲农业的扶持力度,合理规划布局,从而缓解休闲度假产品供给不足,指导经营者转型或投资者投资政府鼓励领域,引导经营者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进行升级,降低无效供给。

(二)创新休闲农业管理手段

根据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消费者需求个性化、差异化趋势,创新城乡公共管理理念及手段,构建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完善休闲农业公共信息平台,保障游客的知情权及合理引导游客。

(三)建立健全休闲农场评价体系

借鉴台湾等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构建休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秉承客观、公开、公正理念,构建政府、消费者、第三方机构等多元化线上线下参与的评价平台,按照程序评定等级,并完善机制。

(四)基础设施建设应具有前瞻性

充分考虑未来旅游者增量因素,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预留适度弹性空间。在道路修建、休闲农业区域规划等方面,适度把握现状的基础上留足未来拓展的空间,避免基础设施建设弹性不足形成未来发展的制约因素。

(五)培养专门人才

篇2

1衡水市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思想认识不足,低碳意识薄弱。

在生态农业和低碳农业建设过程中,虽然农业、环保等部门不断扩大宣传,反复传达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但县、乡、村等基层部门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并没有把生态农业建设、降低农业污染物排放作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认真落实执行,缺乏统一的规划。加之,从事农业的多是留守儿童和老人,文化水平低,对低碳农业认识不够,农业生产仍以传统粗放式生产模式为主,直接导致生态农业发展失衡。

1.2人均耕地占有量低,耕地缺少后备资源。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衡水市人均耕地占有量呈下降趋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由1996年的0.143hm2下降到2005年的0.140hm2,可开垦的耕地后备资源有限,仅占土地总面积的3.77%,且50%以上分布在水源不足的地区,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较多。此外,近几年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较多,耕地后备资源少、生态环境约束大等矛盾愈加突出。

1.3耕地总体质量偏低,农业生产条件落后。

全市11个县级市耕地总体质量偏低,90%的耕地土壤盐化现象严重,20%的耕地漏水漏肥,且部分耕地地势低洼,易受洪涝灾害影响。同时,全市农业生产基本以家庭为单位,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且全市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少,技术服务人员缺乏,农业生产仍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以上均导致土地生产效率不高,严重制约了衡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

1.4农业产业化仍处于较低水平,各地发展不平衡。

近几年,衡水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尤其是特色农业已初具规模,但全市农业产业化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龙头企业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对地方带动能力仍然偏低;特色产业规模偏小,产品品种偏少,产品研发能力低,原料型初级产品多,缺乏知名品牌产品;此外,全市产业化发展极为不平衡,各县市之间无论是在特色主导产业的数量上还是产业经营率上存在较大差距,如冀州产业化经营率为56%,而阜城仅为24%。

2衡水市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2.1加强生态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民科学素质。

针对衡水市生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应采取多种方法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利用网络、电视、电台等媒体工具扩大宣传,充分利用本地高校、职业学校、相关企业等平台举办相关培训活动和专题讲座,提高和增强农民生态农业的意识。同时,通过培养高素质农业技术人员,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科技服务。

2.2根据本地实际,选择科学的生态农业模式。

衡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一定要与各县市的实际情况相适宜,在细致调研和科学规划下,选择推广合适的生态农业模式。衡水市绝大多数县市均为平原区域,在作为平原产粮区的同时,可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主要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模式为主,要侧重无公害农产品栽培技术的建设,提高优质农产品比重;景县、安平、武强等县畜牧业发达,应采用生态种养模式,在提高效益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桃城区、冀州两地应充分利用国家级湿地衡水湖这一优势资源,发掘冀州古城文化资源,利用旅游景点、休闲渔庄、邓庄乡特色农业园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和休闲渔业旅游;深州、饶阳、阜城作为全市重要的瓜果生产基地,可推广农、牧、果、林复合模式综合发展。

2.3培育壮大配套产业,提高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

充分发挥政府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一方面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要做大、做强各产业龙头企业,发挥其带头拉动作用,将龙头企业、农民和市场联系起来,完善农产品原料到品牌建立的各个环节。与此同时,围绕本地优势产业,培育壮大相关配套产业,如:生物肥料业、种子业、毛皮加工业、瓜果加工业等,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3

关键词 农业发展;成效;问题;对策;安徽界首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311-01

近年来,界首市通过政策扶持、典型培育、龙头带动、特色引领等措施,实现了农业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界首市的农业、农村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及制约因素。如何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是当前界首市农业发展工作中的首要任务[1]。为此,就界首市近年来农业农村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取得的成效

1.1 农业连续增收,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粮食生产一直是界首市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工作,2013年界首市小麦收获面积3.5万hm2,平均单产7 560 kg/hm2;玉米收获面积2.64万hm2,平均单产8 680 kg/hm2,继续稳居阜阳市粮食单产第1位,实现了“十连丰、九连增”。近几年来,界首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呈现连续增长的态势,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 460元,突破8 000元大关,超过了预期目标,较2012年增长15.2%。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连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界首市在农业发展上取得的成果。

1.2 农村土地流转率大幅增加

截至2013年底,界首市耕地面积共有3.87万hm2,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2.72万hm2,其中2013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32万hm2,已流转土地占耕地总面积的70.3%,远远高于全省28.7%的平均流转水平。土地流转呈现出主体多元化、面积规模化、形式多样化、时间长期化的特点。

1.3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界首市现已形成以葡萄场现代农业示范园为核心的邴集乡蔬菜种植基地、芦村镇中药材种植基地、新马集镇经济林基地;以光武镇、大黄镇为中心的绿化苗木种植基地;以东城、颍南街道、陶庙镇为中心的蔬菜、马铃薯种植基地;以代桥镇、顾集镇为中心的草莓种植基地;以砖集镇、王集镇为中心的大棚西瓜种植等基地。种植专业化基地的建成发展,实现了界首市合理优化种植业结构的目标。

1.4 农产品加工发展突显

界首市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95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8家、市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41家,粮食商品转化率达70%,肉类加工转化率达53%。2013年完成销售收入3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14亿元。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2.3万hm2,通过认证无公害蔬菜、甘薯、大豆、马铃薯6个、绿色食品2个。市级园区农产品加工园被批准为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投入不足

界首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现状并不理想,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农田的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不齐全,利用率较低,且保养不够,有一定程度损坏。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配套监管工作存在不足。全市的高标准示范化农田较少,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尽管在农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界首市在农业发展上的财政投资力度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仍不够,与周边县区相比较,还留有较大的工作空间。同时,民间资本对农业的投资也缺乏兴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产业的发展速度。

2.2 农民生产技术薄弱,组织化程度偏低

界首市农业人口63.3万人,其中劳动力人口37万人,外出务工人口约18万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老龄化严重,新技术、新农机推广应用存在较大困难。尽管近几年界首市高度重视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但因生产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技术、新知识能力不足,农业新技术难以落实,农民的整体生产技术水平仍较低。而且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缓慢,规模较小、实力不强,对农民高效生产的带动能力差。在农业生产协调方面,所提供的服务也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有限[2-3]。

2.3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界首市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市场化需要提升,农产品市场信息传递滞后。而且农业产业链联系不紧,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足,与农民联系互动较少,没有形成龙头企业进市场、带基地、联农户、促增收的良好格局。在农业产业结构方面,尽管加大了调整的力度,但在调整过程中过于重视面积和数量的扩张,忽视了培育农业产品品牌,忽视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开发扶持不到位,从而造成没能形成规模经济。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导致农业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还没有大的变化,农业产业结构仍存在一定问题。

2.4 土地流转缺乏风险防范机制

土地流转面积的快速增加,对界首市土地流转的风险防范提出较高的要求。由于土地流转的双方主体存在一定的水平限制,但政府对风险控制的关注度不够、相关政策制定和宣传工作不足,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构不健全、服务水平不高、满足不了土地流转的需要,造成土地流转存在较大风险。

3 对策

3.1 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针对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制订相应的惠农促农政策。在基础设施方面,应划拨专项的财政资金来保障农田的持续生产。在项目引进开发、技术引进方面的工作加大力度[4]。有计划地引导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但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目前都处于起步阶段,资金需求量较大,融资能力较低。政府可通过创新,建立农业投资公司或农业担保公司,开展在地作物、经营权抵押试点,采取贴息、担保等方式,拓宽对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大户、合作社的放贷渠道。

3.2 培养新农民,发展新型经营模式

农业产业升级,新型经营模式的发展是关键,而新农民是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主体。可以对农民进行统一、定期的农业知识培训和新技术培训,与厂家合作引进技术员驻点来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政策、税收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促进新型农业组织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新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市场竞争力。

3.3 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程度越高,农业产出的附加值越高,农业才能够良好的持续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农业生产规模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基础。通过农业生产项目的计划实施,可以控制产业结构的组成部分,是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方法。通过对农业特色产品的培育,来提升优化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程度[5]。

3.4 建立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

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必须经农户自愿提出申请、自愿签订书面流转合同,村级审核同意,乡镇登记备案并依法鉴定3个环节;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流转合同要使用统一的流转合同文本,保证合同条款清晰、手续完备、内容齐全、权责明确;规范土地流转行为,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由农民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流转收益必须归农民所有,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土地农业用途。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剩余期限,相关机构同时建立完善土地档案,妥善处理土地流转纠纷,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活跃土地流转市场。

4 参考文献

[1] 王慧.界首市农业规模经营现状、成效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55-57.

[2] 毛孟毓,邓德平,张尚豪.浅析安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成效及存在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32-34.

[3] 李庆江,冯忠泽.我国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成效及问题和对策[J].中国蔬菜,2007(12):1-3.

篇4

关键词 现代烟草农业;问题;对策;湖南省

中图分类号 F326.12;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342-03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odern Tobacco Agriculture in Hunan Province

PENG Xi-qiao 1,2 TANG Yue-jin 1 YANG Hong-qi 2 * LIU Hong-yan 3

(1 Chenzhou Tobacco Company of Hunan Province,Chenzhou Hunan 423000; 2 College of Tobacco Science,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3 Hu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llenges and problems of modern tobacco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Hunan Province,considering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modern tobacco 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in Chenzhou and Liuyang City,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so as to provide referrence for development of Hunan modern tobacco 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modern tobacco agriculture;problems;countermeasure;Hunan Province

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只有农业的发展才能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一个国家经济和科技的创新水平决定了其农业的发展水平。以改革开放为发展契机,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国家逐步开始实施取消农业税、实施农业生产补贴等政策促进农业生产。“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国家和政府关注的焦点,不但在思想层面加强对“三农”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也在实际工作中采取多种措施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争取早日实现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富裕的目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搞好农业生产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合理布局,实施优惠政策[1-2]。烟叶生产在我国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促进和规范我国烟草行业的发展,保障烟农的利益,国家烟草专卖局根据行业发展需要,从维护“两个至上”内在要求出发,提出“积极推动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战略思路[3-7]。为贯彻国家烟草专卖局的精神,促进烟草行业的发展,湖南省烟草专卖局成立了现代烟草农业课题组,调查研究各个主要产烟区烟草农业的发展状况,分析湖南省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诸多制约因素,提出建议和措施。

1 湖南省现代烟草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湖南烟区烟叶生产历史悠久,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烟叶生产面积逐渐增大,质量逐步提高,湖南省生产的特色浓香型烟叶成为众多工业企业品牌卷烟主配方,一直深受众多卷烟厂的喜爱。近年来,在地方政府和行业各级的重视与领导下,“十一五”期间湖南省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烟农收入大幅增加。但是,湖南省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1 湖南烟区地域地形条件束缚现代烟草农业发展

湖南东西南三面环山,湘西的武陵山和雪峰山,湘南的南岭、湘东的幕阜与武功等,峰峦逶迤,中部丘陵起伏,北部洞庭湖湖区平原广阔。海拔高度集中在100~800 m,年平均气温16.0~18.5 ℃,年降雨量1 200~1 700 mm。全省年日照时数1 300~1 800 h,积温3 800~5 300 ℃,无霜期260~310 d,大部分地区为280~300 d。当地土壤pH值5.5~7.5,富含有机质和微量元素,有利于烟草生长,其适宜烟草生长的土壤比例在89%以上,类型多为水稻土、红壤土、黄壤土、紫色土、红色石灰土等。总体来讲,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有利于烤烟生长。湘南和湘西地区是湖南省烟叶的重要产地,该区域地形以丘陵山区为主,大多数海拔在200 m左右,但也有部分地区海拔在1 000 m以上。烤烟种植地点海拔高、分布广、面积零散、交通不便利,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阻碍了烟叶生产的现代化、机械化进程。

1.2 土地流转缺乏有效机制支撑

发展现代规模化烟叶生产需要土地适当集中连片,土地流转是土地集中的重要手段。现行的土地流转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是土地流转速度慢。受传统观念影响,土地在农民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通货膨胀推动生产成本高涨,土地经营越种越亏,促使农民宁可粗放经营甚至荒废也不愿意转出。土地流转成本高,规模小。二是土地流转过程缺乏监管和优质服务,不利于其流转。在烟叶种植区域,当前大部分乡(镇)、村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监管缺失,造成很多问题。土地流转很少签订书面合同,多以口头约定为主。土地流转过程中如果出现纠纷,很难进行仲裁,农户的合法权益不能受到保护。三是土地流转的外部环境不成熟。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多为进城务工人员,工作稳定性差。农民的养老、医疗、失业等没有保障,其只能依靠土地,因此土地是其生活的命脉,在其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土地流转后,农民的各项权利失去保障,这也是土地流转不畅的主要因素之一。如2008―2009年金融危机使许多农民工失去工作,重返乡村经营土地就是例证。

1.3 科技力量薄弱导致投入产出比失衡

近几年,通过大力推行大棚漂浮育苗、稻草还田(覆盖)、病虫害统防统治、密集烤房烘烤等先进适用生产技术,烟叶生产用工数量由2005年的1.5个工时/hm2减少到2010年的1个工时/hm2,但烟农对先进生产技术的接纳速度慢,落实效率低,依然按照传统方式种植烟叶,烟叶生产的现代化、专业化程度不够。一是烟叶生产尚未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过渡到社会化生产,各烟区种植配套农艺措施不规范、肥料施用不科学、技术指导不到位、种植水平不均衡,使烟叶的单产和整体产量得不到大幅提升。二是先进的实用技术推广力度不大。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新技术推广和普及,但是收效不大。在实际推广中,表现为缺少烟农协会、科技示范户,未能发挥这些组织和农户在生产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以辐射周边农户使用新技术,最终促进烟叶生产。三是在专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不能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机械化作业服务,促进先进技术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影响了耕种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增加了先进技术转化中失误成本,生产投入产出失衡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1.4 烟叶专业化与产业化程度偏低

一是当前湖南烟叶生产标准化基地化种烟大户、种烟农场较少,竞争力不强。受当地烟田自身地理条件的限制,而且烟叶生产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大型机械的推广和使用数量较少,加之缺乏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小型农业机械,导致烟叶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生产规模较大的种烟大户、种烟农场虽然烟田面积较大,但是烟叶生产难以实现现代化、机械化。二是产业化生产经营的组织规模小,带动力不够。湖南在“十一五”期间进行了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作,政府与烟草行业在集约化连片、规范化管理、专业化生产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培养了如郴州市鸿运综合合作社和浏阳市龙港农机合作社等代表先进生产组织形式的产业化生产经营组织者、带动者和生产技术创新的开拓者。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湖南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推广起步晚、技术力量薄弱、资金缺乏、基础设施落后,该省烟叶生产整体形势仍未摆脱“小、散、低、弱”状态,未能使当地的烟草生产实现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三是专业合作组织自我“造血”功能弱,影响力与号召力不强。近年湖南不断加强专业合作组织的创新和建设工作,主产区成立了不同形式的综合合作社和专业合作社,由于合作社利润来源单一,烟农收入不稳定,导致专业合作组织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发展功能不足,辐射能力不足,难以对烟叶产业化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1.5 烟农队伍建设和技术水平不适应发展需要

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接受新观点、新事物、新技术能力较强和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中青年放弃烟叶生产自谋生计,从事烟叶生产的绝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和未成年人。重务工、轻农耕思想对稳定烟农队伍、提高烟叶生产人员素质、促进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与烟农素质较低之间的矛盾非常明显,当前烟农的素质不能满足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在实用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发现,烟农的素质参差不齐,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推广速度较慢,耗时较长,不利于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烟草种植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中没有受到重视,行业未真正完全建立起“三位一体”的风险共担保障机制,产业化协调服务特征不突出。即使在烟叶主产区依然将粮油生产视为主体产业,把烟叶生产作为副业经济补充,烟叶生产缺少足够的重视和政府的支持,烟叶生产动力不足。

1.6 生产环境未得到根本改变

目前,湖南烟叶生产在规模上已得到较大提升,但烟叶生产在农村产业结构和区域GDP中所占份额还较低,相对于传统的粮食、油料作物,份额小、地位低。烟叶生产是否受地方政府重视,关键在于税收政策,政府有很大的财政依赖性。近几年来,CPI平均指数维持在4%以上,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导致肥料、地膜等烟用农资和用工成本涨幅远超过烟叶收购价格增幅,烟农种烟利润没有随着CPI指数保持同步增长。除掉用工成本,种烟越种越亏的发展趋势和烟农增产不增收现象降低了烟农种烟积极性。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其他农副产品价格的迅速上涨,集约化特色农业产业使烟叶生产在农业资源争夺中处于劣势,烟区由富裕地区向贫穷地域转移的产区转移趋势成为制约烟草农业发展的“瓶颈”,阻碍烟叶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2 推进湖南省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对策

现代烟草农业能够实现政府增税、行业增产、农民增收,因此各级政府与烟草部门应该提高对烟草生产的重视、积极主动找准着力点,推动当地的烟叶种植发展。改变传统的烟叶生产方式,进行现代化、规模化生产,提高烟叶生产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确保烟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1 切实抓好烟区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湖南省现代烟草农业基础

先进完备的农业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当前,烟田水利设施落后是制约湖南省烟草种植的重要因素之一。2005―2010年,湖南省组织资金约38.15亿元进行现代烟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该项工程中受益农户达74.78万户,工程范围覆盖湖南省10个市州、42个县、744个乡镇、2 933个村组。在建设过程中,修建水窖、水池达 119.15万m3,铺设管网达2 836.17 km、沟渠9 875.77 km,新修机耕道路1 500.97 km,购买烟用农机15 651台套,修建密集烤房31 910座,有13.44万hm2基本烟田被改造,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烟叶的生产[8-9]。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产区转移,边远新烟区基础建设配套规模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还要持续投入资金和技术力量。因此,为促进湖南省烟区的发展,要不断提高烟农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施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同时,还要着重建设以大型水源性工程为代表的配套农业基础设施,为确保烟叶产量持续、稳定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明确烟叶产业化发展目标,促进湖南省现代烟草农业发展

要确保湖南省烟叶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需要提高对烟叶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将其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部分,对烟叶生产进行科学规划 。一是建立起系统的基本烟田保护制度,使之成为基本农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烟区地域和面积稳定,促进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10]。二是逐步确立烟草产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郴州等主产区将烟叶产业化发展方向归入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在政策、资金和管理等方面给予倾斜,细化具体工作方案,稳定生产规模。三是在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上,政企形成合力,着力提高种植效益,稳定烟农队伍。浏阳整合国土资源部投资的2 900万元资金,完成辖区8 000 hm2核心农田的土地整理工作,并以数字化土地流转为突破口,以机械化作业为基本保障建成生产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平台来节省用工、节约投入、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从而实现效益的增加、烤烟种植产业的持久发展[10]。

2.3 加大科技兴烟推广实施力度,增强湖南省现代烟草农业原料保障能力

科技兴烟是保障湖南优质烟叶原料上水平、提高全省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与重要手段。科技兴烟重点是要利用科技突出解决影响烟叶可持续发展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的关键问题与瓶颈问题,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烟叶生产中的作用。一是针对烟叶育苗、移栽、施肥、田间管理、烘烤等环节存在的问题,组织产学研进行重点攻关。近几年,郴州市加强与中国烟草中南农业试验站、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以及上海烟草(工业)集团、广东中烟工业公司、安徽中烟工业公司等卷烟工业企业合作,在新品种选育、平衡施肥与土壤保育、基本烟田适宜性评价及可持续利用技术、病虫害防治、烤烟烘烤、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特色烟叶开发等37个项目中进行协作攻关,解决郴州烟叶生产发展存在的部分障碍因子,增强郴州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创新活力,提高郴州浓香型烟叶原料保障能力。二是建立覆盖面广、推广效率高的实用技术推广体系和机制。分期对烟农进行培训,提高烟农的科技种植水平。要以科技示范基地、工业基地单元为核心壮大专业化生产规模,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不断开展技术革新。农业新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和实用新技术的推广能够增加烟农和烟草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烟叶产业化发展经营提供支持,也为烟叶产业化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

2.4 提高烟叶生产队伍技术素质的培养力度

烟农是烟叶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其素质的高低对现代烟草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湖南省在烟草生产中已形成一支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11],但是在产业化发展进程中,这支技术力量不能够满足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和科技发展的步伐。要逐步吸纳新的技术人员加入,更新知识,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烟叶生产技术队伍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带领烟农走上科技之路。要围绕“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的现代烟草农业工作要求,科学合理安排培训的时间和次数,对烟农进行培训。一是因材施教。不同的烟农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在培训中要先了解烟农的文化水平,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才能收到较好的培训效果。二是优化培训内容。要避免培训过程中重点不突出的问题,根据实际生产要求,科学合理设计培训内容,将农民最需要的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避免出现授课内容和烟农实际需求脱节的现象。三是创新培训模式。打破常规的培训方式,采取烟农易接受、培训效果好的方式进行授课。在农忙季节根据烟叶生产安排专题培训,在农闲季节进行系统性培训,做到不误农时。要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送课到田间地头,不误农时,结合实际,突出实效。四是完善培训机制,提高烟农培训保障。

2.5 建立广泛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积极扶持和引导湖南省现代烟草农业发展

在烟叶规模发展初期,浏阳各级政府为了使烟叶生产上规模成气候,除了在人、财、物上面全力支持外,在税收分成方面也给予高度倾斜,烟叶税返还乡镇的比例非常高,极大地调动乡镇政府抓烤烟生产的积极性。此外,烟草部门本身也制定出一整套的激励政策,使工作在一线的生产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目标有清晰的认知,极大地调动每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出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成就了今天产业化发展进程中规模效应凸显的伟业。2010年浏阳建设了高标准的沙市镇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和永安镇现代烟草农业烟基建设示范片,探索出在全国具有旗帜导向作用的合作社、家庭农场、数字化土地流转、烟农互助合作保险和“育、烤、分、收、调”一体化集中作业等新型生产组织形式,极大地促进湖南现代烟草农业的快速发展。

3 结语

纵观湖南省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历程,有过跌宕起伏的经历,但更多的是收获成功,只要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的“一基四化”的发展要求[12],以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湖南丘陵山地优良生态条件的优势,全面完善烟区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努力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创新、专业化服务体系、基层改革和工商基地建设等方面有新突破,以农业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湖南省现代烟草农业将会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4 参考文献

[1] 张宏升.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难点探析[J].宏观经济管理,2007( 9):46-47.

[2] 戴小枫,边全乐,付长亮.现代农业的发展内涵、特征与模式[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3):504-507.

[3] 刘国顺.2009年中国烟草烟叶生产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4] 何泽华.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J].中国烟草学报,2005,11(3):1-4.

[5] 陆继锋,唐绅.我国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06,27(4):42-45.

[6] 杨旭亮,李仁政,李焕,等.对现代农业经济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中国烟草科学,2004(3):8-10.

[7] 李小兰,李桂湘,周兴.加拿大、巴西烟叶概况及思考[J].广西农业科学,2007(2):215-218.

[8] 陈江华.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完善建设模式,全力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J].湖南烟草,2011(4):18-21.

[9] 张敏.有关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研究[J].吉林农业,2011(8):28.

[10] 谢鹏飞,杨永锋,成志军,等.发展我国现代烟草农业的探讨[J].湖南农业科学,2011(8):22-24.

篇5

摘要:阐述了设施农业的作用,指出了甪直镇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促进该镇农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设施农业;作用;存在问题;对策;江苏苏州;甪直镇

设施农业是利用现代技术塑料大棚建设的农业,它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由此,甪直镇在这几年中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蔬菜面积不断扩大,一批以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009年已发展到46.33 hm2,应用范围以蔬菜为主,食用菌、西瓜也采用塑料大棚栽培。

1设施农业的作用

1.1促进了增产增收

设施栽培种植蔬菜,一般1年可种2~3茬,因此不论产量和产值都能显著提高。光辉蔬菜基地6.93 hm2都是塑料大棚。第1茬种番茄,10月育苗,11月下旬开始分批移栽,翌年4—5月分批采收,产量逾75 t/hm2,产值逾13.5万元/hm2,纯利9万元/hm2;第2茬种植旱芹,产量逾75 t/hm2,产值逾10.5万元/hm2,纯利7.5万元/hm2以上;第2茬或种大蒜,产量60 t/hm2,产值逾24万元/hm2,纯利逾18万元/hm2。种植食用菌效益更高,华昌食用菌有限公司,2.6 hm2地建造36栋塑料大棚,380 m2冷库,常年生产食用菌,总产量100 t,年产值100多万元,平均产值38.4万元/hm2。

1.2推进了规模化种植

由于投资因素,再加上便于管理,设施农业基本上以规模种植为主,大部分以塑料毛竹大棚为主,少数农户分散小范围种植。光辉蔬菜基地,通过土地流转,6.93 hm2都建起了连片钢管大棚,实行了规模种植。华昌食用菌有限公司,采取承包经营的方式,向农民租地2.6 hm2,连片建钢管大棚36栋,建冷库380 m2,实行规模化生产。

1.3提高了现代化设施建设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甪直镇以现代农业理念,搞好农业设施建设。光辉蔬菜基地的大棚内基本上都配备了滴灌装置,实现了供水自动控制;同时引进了电热加温技术育苗,有效地节省了育苗空间,缩短育苗时间,降低育苗风险,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种苗成活率。为保证食用菌生产不受高温影响,华昌食用菌有限公司做到常年生产、常年供应,大棚内除了配备遮荫装置,还增设了通风降温设备;建造了冷库,一年四季在常温下生产食用菌。

1.4带动了多元化市场销售

上规模、产量高、批量大,必须要有销售市场,才能获得高的经济效益。甪直镇在蔬菜面积上不断扩大,尤其是大量的设施栽培生产蔬菜的情况下,十分重视市场开拓,开辟多元化市场,使产品畅销。一是组织经纪人队伍。全镇有蔬菜经纪人20多名,直接到蔬菜基地批发,销售到附近贸易市场。二是设直销点。像光辉蔬菜基地8个承包户,在甪直镇农贸市场设8个摊位,蔬菜在摊位直销。食用菌承包户除在甪直设摊销售外,在南环农贸市场设批发摊位,大量产品通过批发销售。

2存在的问题

2.1设施农业发展不适应现代农业建设要求

甪直镇现有耕地1 110 hm2(不含车坊),其中水稻466.67 hm2,蔬菜243.33 hm2,水产333.33 hm2,苗木66.67 hm2。而现有的塑料大棚设施栽培面积只有46.33 hm2,只占蔬菜面积的19%,占耕地的4.1%,远远不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发展空间还很大;且塑料大棚设施简陋,大部分大棚内设有喷、滴灌,微型耕作机还没有推广应用,还有相当面积的毛竹大棚。

2.2科技含量不高

设施农业虽然连片规模种植,但大部分仍然是农户承包分散经营,生产模式、品种应用、栽培技术、防病治虫等农户各行其是,技术措施难以全部到位,标准化生产难以实行,产品安全难保证。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不快,基本上还是传统栽培技术。同时,塑料大棚内光、高湿、土壤盐渍化、病害加重等问题,影响到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3产业化程度低

大棚生产以农户为主,因此产品销售理念上大部分仍然以肩挑手提式进市场直接销售,存在着产品销售不畅的风险,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还没有形成集产品加工、保鲜、贮藏、销售于一体的模式,限制了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3对策

3.1科学规划

设施农业主要适用蔬菜、葡萄、草莓、食用菌、西瓜等作物。因此,根据甪直镇现有的作物布局情况,在规划上应重点抓好以下方面:一是扩大面积。现在设施栽培面积仅占耕地的4%,占蔬菜面积19%,从实际需要出发,设施栽培面积可扩大到占耕地的10%以上,占蔬菜面积45.6%以上。应用范围可扩大到葡萄、西瓜、草莓等作物。二是创造条件,建设一定规模连体温室,实行温、光、气自动控制,进行工厂化生产。

3.2实行规模种植

设施农业不适宜分散的一家一户经营方式,分户经营难以搞设施农业建设,制约实现现代化农业。为此,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土地流转或土地入股等方式[1-2],使甪直镇现在较分散的蔬菜、西瓜等种植,向蔬菜基地集中,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建立起上规模、高规格的设施农业基地,生产出高档、绿色、无公害产品,向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3.3建设高水平的设施

设施农业的设施,总的目标是优化结构,设施配套,提升档次,提高经济效益。但考虑到投入能力,在当前还应以中高档钢管单体大棚为主,创造条件逐步向高档设施发展。叶菜类蔬菜应积极推广棚架防虫网。不论哪种形式的大棚设施都需要注重设施配套。大棚内应配套滴灌、喷灌装置,基本达到供水自动控制。还应创造条件逐步配备微型耕作机械、电动卷帘机、臭氧消毒杀菌机、空气调质机等。这些机械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作物生长环境,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和生产效率,增加作物产量,节约灌溉用水。如加快推广蔬菜穴盘育苗和电热加温技术,就能提高育苗成活率。

3.4广泛应用现代科技

现代的设施必须用现代的科技改造发展农业,才能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3-4]。一是良种优先。实践证明,往往一个优良品种能“振兴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占领一片市场”。设施栽培要优先放在良种引进和推广上,从国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引进的蔬菜、瓜果等名特优良种。二是无公害生态种植。要彻底改变传统的种植管理模式,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广泛应用配方生物有机肥,全面推广循环农业方式。同时要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从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出发,不论蔬菜、瓜果都要按各自的标准进行生产。一律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有机肥为主,搭配氮、磷、钾复合肥。严防水、气环境污染。三是积极推广包装上市。蔬菜应经过拣、清、分类、分级进行包装,再进入市场。瓜果要严格分级,按级装箱上市销售。

4参考文献

[1] 姚於康,孙宁,刘媛,等.江苏省设施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苏农业学报,2009,25(6):1382-1386.

[2] 何芬,马承伟.中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3):462-465.

篇6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问题;对策;

山西自2009年山西省设立运城、晋中、大同3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来,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结构逐步优化。2014年,全省粮食总产133.1亿kg,连续4a稳定在110亿kg以上,首次实现“五连增”;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5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近1/3[1];果菜产量持续增加;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3.5%;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数量逐步增多,经营水平不断提高,龙头企业达到300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近8万家,数量居全国第3。2014年农民人均收入8809元,同比增长10.8%[1]。尤其3个现代农业示范区26个县的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及科技贡献率分别达到66%和59%,示范引领作用明显,建设成效显著。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依然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依然不强。2014年山西粮食平均单产为4049kg/hm2,是全国粮食单产水平的75%,排名倒数第5位[1]。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79.5元,排全国22位。在全省119个县市中还有58个贫困县,约占到1/2,其中,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县36个,省定贫困县22个,贫困人口329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0%[2],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机械化率和科技贡献率等支撑系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对3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多个县、市的实地考察和调研,以及对全省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山西省现代农业建设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影响和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等一系列问题,可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提出并分析这些客观问题,进而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有益于加快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山西农业的特殊地位认识不足,对特色农业重视不够,对农业“特色”保护利用不力

谈山西农业,有3点必须关注:

(1)山西以煤炭为基础的资源型经济,日益受到环境、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多重压力和挑战,转型迫在眉睫[3-4]。对此我们准备不足,接续产业不仅不强,甚至不够明确。

(2)与其他省份相比,山西农村人口所占比例大,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12百分点[5]。贫困人口多[6],贫困程度深,到2014年底,全省还有贫困村806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28.5%,还有近10%的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全省山区面积大,水土流失及干旱贫瘠土地面积比例大,生态环境脆弱;口粮自给率不足50%[7]。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整体脱贫、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所以,农业的使命极其特殊,作用不可替代。

(3)一直以来,人们把干旱少雨、山多沟深认为是山西农业不变的劣势,形成了重工轻农的思维定势,总以农业小省自居,认为没有规模成不了气候。而忽视了正是坡多沟深造就了“杂粮王国”[8-9]、“黄金养殖带”[10]、“优质粮果带”[11],正是沟壑纵横成为了发展绿色、健康、生态农业的天然屏障;忽视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表里山河”的一些劣势正在变成优势;忽视了北京“护城河”、“后花园”不可比拟的特殊区位优势。没有从战略高度给予重视,就没指望它成事,没给它应有的地位,其他自然就谈不上。说是特色农业,没有弄清楚到底特在哪里?没有特殊待遇,没有超常规的特殊支持,没有特殊的办法,没有特殊的技术,保护、利用、发掘“特色”的意识淡薄,跟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地膜和化学品,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12],严重削弱了山西农业生产绿色健康的天然优势,因而“特色”农业特不起来,也强不起来。

1.2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缺少总览全局的战略规划

现代农业以形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形态和多功能产业体系为主要特征[13]。要求以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机制保障为前提,以先进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生产手段为支撑,有社会化服务体系相配套,用科学的经营理念来管理,最终形成贯穿产前、产中、产后,具备食品供应、吸纳就业、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功能的产业群。很明显它是一个整体推进和长期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不仅要有短期规划,还应该从战略层面进行中长期,比如10a甚至20,30a的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引领。而目前,除省里有发展现代农业的3~5a短期规划,运城市正在制定之外,绝大多数市县没有全面规划。全面规划的缺失,不仅谈不上规划引领,还放大了现行体制下,条块分割、政出多门以及一任领导一个思路的缺陷和弊端,使得哪些是必须坚持、必须坚守的不清楚、不明确,难以做到选对路径,一走到底。实际上没有规划等于家底不清、方向目标不明、路径不确定,容易造成政策的人为多变,难有科学性、连续性,加大了盲目随意和人为干预的风险,使有些本该坚持做的事情半途而废,走了弯路,影响了发展。比如农技推广体系的恢复重建就是深刻教训,而右玉的做法则可以给出很多启示。

1.3农业产业发展严重不足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14-15]。从某种意义上说,产业化是纲,纲举目张。产业发展了,农民就业、增收及服务业等才可能顺势而上,农业现代化这盘棋才能满盘皆活,才会有整体的脱贫、全面小康和科学的新型城镇化。而作为产业的基础单位,山西的农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布局分散、聚集度和科技含量低,品牌知名度不高,缺乏大的龙头支柱,3000余家龙头企业,总产值1252亿元,仅相当于一个多双汇。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甚或没有链。如:运城天和源集团,它的核心优势是晋南高档肉牛的养殖,但整个经营需要涉及饲料供给—兽医兽药—屠宰—牛肉加工—冷链物流等多个环节。目前刚刚建了冷库,是否再搞精饲料?再建屠宰场?就很纠结为难,大了吃不饱,小了不合算,还有资金、人才、技术等多方面的困难。类似这样的问题企业都会遇到,如何连成链,形成产业群、产业带?靠一个个企业单打独斗不行,靠现阶段发育不全的市场作用有限,这种情况下,政府统筹协调、超前引导及政策激励就显得十分重要。而目前,以支持单个企业为主,延长链条支持产业发展的投资、金融、保险等政策体系,社会化服务、现代营销等市场体系均不健全,发展的软环境尤其不好,比如:北部某市引进北京新发地集团投资20亿元建成的大型批发市场刚投入运营,附近就又批准在建同类市场。政府违背承诺,不守信,企业很无奈,陷入了欲罢不能、欲进又难的尴尬境地。不仅形成重复浪费,恶性竞争,影响了山西投资创业的环境和应有的信用,更阻碍着企业、产业的健康成长。缺少对产业的科学规划和引导,对农产品加工这一关键环节重视不够,尤其忽视了山西省农产品“绿色、健康”的天然优势和特色,精深加工严重不足,功能保健产品严重匮乏,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效益差。农产品加工以初加工为主,加工转化率仅为40%,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约为0.8∶1,远低于全国2∶1、发达国家3∶1的水平。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商品和经济优势,农产品生产最终“出口”的带动作用明显不足,农业产业难以做大做强。

1.4尚未形成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协同发展的格局

现代农业发展,尤其是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内在动力。没有产业的充分发育,没有农民的充分就业和脱贫致富,城镇化就无从谈起。只有链条拉长、产业做大,才能支撑和推进城镇化。即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16]。同全国一样,山西省的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建设相脱节,未形成协调同步发展格局,主要表现在:

(1)各级政府从主管部门、规划设计到实际运行基本处于割裂状态(分属农业厅、住建厅),没有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城镇化的先导和依托,缺少以农业产业支撑城镇化的思路和规划,因此,不可能引导产业科学布局、合理聚集,影响着城镇化的方向和城镇化的整体进程。

(2)缺乏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靠科技创新发掘农业内生力,靠科学化、机械化促进规模化,靠规模化促进商品化,靠商品化促进产业化,从而形成产、加、销产业链条,使农民就地变身产业工人,并辐射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同时辅助以教育移民、卫生移民等多种举措,充分发挥其加性和集成效应,进而推进城镇化的试点、典型和样板。缺少示范和引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3)已有农业企业布局分散、聚集度低、规模小,生产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低,难以发挥农业产业应有的吸纳农民就业、帮助农民增收的独特作用,从而支撑和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1.5尚未形成给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产业发展不足,直接影响了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山西省目前还有约60%的农户处于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状态。生产效率低下、利润不高,使得形成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尤其组织专业合作社面临困难。不少专业合作社,因无专业可合,徒具虚名,数量不少,质量不高。山西省种粮大户6000多户,家庭农场9000多个,农民合作社近8万家[17],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但农民参与产业化的程度远低于其他省份。发展中的合作社因在融资、土地流转、基础条件改善等方面遇到诸多问题而难以壮大[18-19]。如:大同金农合作社经营不错,先后被评为省级和国家级示范社,也遇到了土地不能流转,无法进行长期投资以及融资难等问题。银行贷款要有国有土地作抵押,合作社哪有国有土地?所以,资金向农业倾斜,实际上很难落到实处。当然,合作社经营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比如,运城市家庭果园,收益很好,这样的土地流转成本高,农民不愿意,现阶段扩大规模就没有必要。迫切需要的是品种更新、科学管理、市场营销等服务,而社会化服务和技术服务却明显滞后。

1.6科技创新体系不科学,创新能力不足

其主要表现在:

(1)农科教职责不清晰,甚至交叉重复,不利于按特色农业的需求,履行各自职责,发挥各自优势。现实中往往造成错位、缺位、不到位。同时缺少有效的配合协作机制,难以形成人才、技术、转化应用的合力,甚至还相互掣肘。

(2)高效科学的创新机制尚未建立。科技发展规划没能与山西特色农业、特色产业的需求紧密结合,创新链没能超前配置,难以起到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科技人员、科研成果的评价奖励导向不明确、不准确甚至不正确;科技人员诚信评价、信用约束体系缺失;科研人员不能够专注于研究开发,原来是跑项目找经费,现在是询价、招标、搞政采,加之检查汇报总结等等,需花去大量精力;农业科研单位收入偏低,队伍不稳的问题日益凸显。据不完全统计,山西省农科院近2a已有多名博士因待遇问题离开,有多个岗位因无人报名而被迫改变招聘计划,2000年至今流出的高级职称人员已有近20名,而基本没有流入。

(3)人才队伍培养缺乏针对性,也无长远考虑。比如山西农业急需的农机、农产品加工领域人才匮乏。据了解,山西省农机研究院能绘图的不超过3人,根本谈不上队伍。2007年以来,我们率先提出并大力推进“艺机一体化”[4,20],但由于省内从研发到加工都比较落后,而不得不依赖外省,成本高、效率低,不仅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也不利于山西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2对策建议

2.1进一步明确现代农业在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找准发展路径,真正体现特色,发挥优势

解放思想,转变思路,坚定信心,把农业作为山西的民生产业和经济转型的接续产业。充分发挥山有的农畜产品种类丰富、品质优良、病虫害少、生产条件易于控制、区位优越、是全国“综改试验区”的六大“特色优势”,把“什么还能吃?还敢吃?”的危机当作商机,走一条绿色、健康、精品之路,打造全国放心、高端、安全食品基地[21]。尤其要瞄准京津冀大市场,傍住北京来发展。不要只做护城河、后花园,还要成为首都的放心菜园、放心食品园、放心养殖园。要依靠高科技手段,深入发掘和利用特色农产品的功能、药用成分,大力开发主食化、方便、休闲食品,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疗、保健需求,创造高附加值精品,打造驰名品牌,提升农业效益。以新晋商精神,做强特色产业,支撑转型,拉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迈过这道坎,可实现农业的多重功效,一举多得。以色列、荷兰均是资源贫乏的小国,均能以高科技支撑农业产业立国[22],只要努力,山西也能。

2.2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发展

要摸清家底、深入研究,根据全省及各市、县的特色和优势,制定3个层级的短(3~5a)、中(5~10a)、长(10~20a)期科学规划,尤其是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坚持规划引领、目标导向。充分发挥综改区先行先试、自我改革的优势,真正打破条块分割的体制痼疾,实行大部门机制,突出顶层战略设计,制定与特色农业相匹配的特殊政策,创造特殊环境,采用特殊办法,创新特殊技术,助推山西农业真正走出特色之路。

2.3突出问题导向,创优发展环境,强化对农业产业的扶持与培育

重视解决农业生产最终的“出口”问题,把发展农业产业上升到战略高度。对于振兴翻番的“七大产业”,要认真总结每个产业不大不强的原因、困难和瓶颈,对“十五”以来“1311”工程、“513”工程实施的成效、问题,进行回头看,开展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找准重点环节和关键节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准确发力。该放给市场的放到底,该政府做的做到位。比如,搞好规划统筹,明确目标方向,创造优质经济要素集聚和良性竞争的环境,培育企业能够自由健康发展的土壤。在目前特殊的形势之下,要从财政投入、金融支持、税收优惠、行业服务、科技支撑、人才队伍等方面,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做好引导协调、激励、服务和推动,从支持企业(点)变成支持产业(链),下决心下大力气扶持培植几个特色大产业,发挥核心作用,引领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2.4将农业产业作为立城(镇)的前提和主导,统筹规划,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

认真总结借鉴国内外、省内外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密切结合山西实际,打破部门阻隔,突出顶层设计,将农业产业化作为立城(镇)的前提和主导,作为城镇化的最终依托来设计和规划,实现两规合一或多规合一。积极开展依靠产业带动和支撑城镇化的试点工作。要注意探索模式,树立典型,因地制宜推进。要充分发挥产业吸纳、分散农民,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的重要作用,要通过产业链条将城市与农村连接起来,让农民与市场连接起来,让更多的农民在链条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变身产业工人,持续增收致富。同时要与教育、卫生、生态移民等紧密结合起来,整体联动,协调发展。逐步将产业发达、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的村镇,培育建设成各具特色的中小城镇,最终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城镇化。

2.5加速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健全现代农业经营制度

根据山西省农业经营体系存在的问题要注意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1)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深度挖掘后进地区的潜在资源,扶持种养能手、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起步。

(2)根据产业规划和市场需求,引导、培育、壮大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使专业合作社有“专”、有“业”,有“作”可合、有利愿合、有钱好合、有章法能合,从而促进产业的发展。

(3)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逐步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新型主体集中,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分散吸纳农民深度参与,构建与山西农业特色产业结构相适应的经营制度,从生产关系层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2.6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提升创新能力

根据新时期“三农”工作内涵的深刻变化、山西的实际需求以及现存问题,科学划分和厘清农科教的职责任务,建立分工明确、合作有力、有机高效的运行机制。实现农科教的统筹规划(三规合一或多规合一),协同发展。充分尊重农业科技创新以及队伍成长的规律,积极研究探索新常态下提高创新活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政策和办法,建立能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科技人员考核评价体系、信用评价体系以及奖励激励机制。通过正确导向和科学管理,为广大科技人员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营造事业、感情、待遇都能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并根据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配置科技创新力量,实施科技创新计划,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开展教育改革,摒弃大而全,建立与山西特色农业、特色产业需求相匹配的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制度,造就特色人才队伍,为特色农业提供持续人力支撑。总之,既要充分发挥山西的自然特色和区位优势,也要充分依托综改区的大背景,发挥这一政治特色和优势,大胆先试先行,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政策制定上下真功夫,真正走出现代农业发展的特色之路,给力经济转型,促进富民强省。

参考文献:

[1]山西省统计局.2015山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2]路丽虹.58个贫困县2020年全部“摘帽”[N].山西晚报,2015-11-11.

[3]霍海龙.山西省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3(22):5-6,15.

[4]闫菲菲.论我国煤炭资源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以山西省煤炭企业为例[J].财经理论研究,2009(5):50-53.

[5]王娟玲.农业“艺机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9):1040-1045.

[6]解睿,何燕,刘枫.山西农村城镇化制约因素及其措施建议[J].中国农业信息,2015(8):46-47.

[7]许晶晶.山西“粮事”你知多少?全省口粮自给率48%[N].山西晚报,2015-10-17.

[8]郭峰峰.晋陶泉:打造三晋“杂粮王国”[N].科学导报,2015-11-03.

[9]王敏.打响山西“小杂粮王国”品牌[N].山西政协报,2009-03-04.

[10]赵万国,李志荣,兰世和,等.关于朔州市肉羊产业发展的思考[J].畜牧与兽医,2014(6):66-68.

[11]王娟玲.科技创新和产业带动是山西农业破题的“金钥匙”[N].科学导报,2014-01-21.

[12]王风文.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13]王定祥,谭进鹏.论现代农业特征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J].农村经济,2015(9):23-28.

[14]郭光荣.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C]//云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农村农业改革创新与农业现代化论文选编(上册).昆明:云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2014.

[15]策划,郭金相,崔忠银,等.以农业产业化引领农业现代化[N].农民日报,2014-09-15.

[16]黄晋太,郭丽娟.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中国现代化的终极目标[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5.

[17]王引荣.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J].农村工作通讯,2015(8):36-37.

[18]孙才仁,王玉莹,张霞,等.山西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研究[J].经济问题,2014(1):1-11.

[19]党德宣,林何莺,王引斌,等.山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问题初探[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5):483-487.

[20]王娟玲.农艺农机结合是推进山西旱作节水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突破口[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26-30.

[21]王娟玲.对山西农业转型跨越发展的几点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4):397-399.

篇7

我国可持续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道路、农村住宅等建筑占用耕地现象日趋严重。据统计,1979-1987年九年间,我国共减少耕地350万公顷,平均每年减少40万公顷。同时,耕地质量也严重退化,主要是土壤盐渍化和肥力下降,全国盐碱地总面积超过3340万公顷,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1.596。

二、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加剧,草场退化严重

近年来,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70多万平方公里,占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多,沙漠化面积也成扩展的态势;在20世纪的50-70年代,每年为1560平方公里,至80年代为每年2100平方公里,90年代更上升至每年2460平方公里,有四亿人口笼罩在荒漠化的阴影之中。由于过度使用地力、超载过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另外,由于盲目垦植,我国大部分草地已经或正在退化,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在20世纪80年代末已达到0.5亿公顷,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20%左右;20世纪80年代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产草量明显降低,平均下降率30%-50%,优质牧草覆盖率下降15.496—32.6%。

三、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我国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常规农业集约化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严重压力,影响了农业生产率的持续提高。目前,我国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已接近或超过某些发达国家的水平。化肥年使用量已达4000万吨以上,按播种面积计算达400千克/公顷,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造成污染而设置的225千克,公顷的安全上限。我国农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总用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每年生产的农药约200多种,加工制剂500多种,原药生产40万吨,位居世界第二位,每年使用农药达3亿公顷次。其中包括一些高毒性、高残留品种,有机氯农药虽已停用十几年,但在许多食品中仍能检出。甲胺磷等高毒农药,一般不允许用于蔬菜、茶叶等食用作物,但由于其杀虫能力强,农民将其滥施于蔬菜造成中毒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截至20世纪末,中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000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其中工业“三废”污染面积达1000万公顷;污水灌溉面积为130多万公顷。每年因土壤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万吨;另外还有1200万吨粮食受污染而超标,二者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多亿元。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药使用量大。长期使用农药造成病虫草害物种抗药性增强,导致农药投入量有增无减。30年来我国累计使用DDT约40多万吨,占国际总量的20%。1997年我国农药总产量达到41万吨,每年农药的使用量在25万吨左右,是世界上第二大农药生产与使用国,仅次于美国。

众所周知,中国已经在农业和食品生产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20%的人口,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被破坏。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农业和食品生产的高速增长,是靠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利益换取的,中国农业高速发展是付出了高昂的生态环境资源代价的,而且必将进一步从根本上制约农业和食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农业发展与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

四、解决对策

1、减少农药和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调整农药产品结构,逐步淘汰高毒、高残留农药产品。减少化肥施用量,增加生物有机肥料。研究表明,污泥复合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和土壤培肥效果明显优于化肥,同时还可以促进我国日益突出的污泥资源化的出路问题。我国大部分的城市污泥经无害化处置后,在正常施用量下,污染土壤的风险较小。可见,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有机肥料和可降解塑料薄膜,有利于缓解土壤污染的恶化。

2、大力发展绿色食品

篇8

关键词设施农业;现状;问题;对策;山西忻州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生产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1-2]。发展设施农业是提高土地效益的重要方式之一。

忻州市地处东经112°,北纬38°,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4.3~9.2 ℃,年降水量为345~588 mm。境内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气候差异性大。70%的农业耕地为旱地,农业产出较少,农民增收的困难较大,但从各地设施农业发展成功经验来看,又是设施农业发展的适宜区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忻州市近年来大力扶持设施农业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生产、销售等环节还存在种种问题,影响今后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和产业壮大。

1忻州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从2009年开始,忻州市委、市政府每年拨款2 000万元对新建设施农业进行奖励性补贴,掀起了忻州市设施农业建设。以节能温室和移动大棚为主要建设内容的设施农业迅速发展,到2009年年底全市设施农业总面积为2 700 hm2,其中仅2009年1年新发展设施农业436.4 hm2,占设施农业总面积的16.2%,相当于过去20年的1/3。

1.1推广标准模式,凸显规模效益

忻州市此次发展设施农业吸取了2代温室砖混结构不保温的教训,预先编制了温室和大棚的建造模式与标准。主要推广新型下凹式厚土墙节能温室模式,技术上强调田面下凹、厚土墙、厚后坡,从而免加温的目的。大棚主要引进长治市长子县“生贵式”移动大棚,成本较低,建设简便。在推广标准模式的基础上,财政扶持资金向规模建设片区倾斜,鼓励引导各地开展规模建设,力求形成“一村一园、一村一品”。目前已建成设施农业示范园区92个,其中节能温室示范园区61个,塑料大棚示范园区31个,初步形成了规模效应。

1.2提升科技水平,凸显经济效益

忻州市设施农业发展推行标准化建设,强化管理技术的培训服务,使科技水平明显提升,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忻府区北义井乡安邑村、解原乡佐城村的移动大棚示范园区,实现春提早、秋延后,种植的甜瓜回茬茄子,收入逾30万元/hm2;原平市生贵式移动大棚,第1茬种植的薄皮甜瓜比露地栽培的早上市20~30 d,收入近15万元/hm2;第2茬种植的西红柿比露地栽培的延后30~40 d,收入9万元/hm2,2茬合计收入20万元/hm2左右。偏关县老营镇小营村全村建设日光温室134座,户均2座,户均收入达2.5万元,成为全县的小康村。

1.3吸纳农村劳力,凸显社会效益

培植管理温室大棚蔬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充分吸纳农村劳动力,1个农户1~2座大棚,就可全家上阵;同时也为不能外出打工的人找到了尽早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3]。此外,农民种植管理温室大棚时,为安排适销、价高的好品种需要掌握先进的技术与经验,需要了解市场变化情况,这就促使农户买资料、上网络、求知识、问商情的积极性提高,而迷信、赌博、盗窃、吵嘴等现象得到抑制,社会风气秩序逐渐好转,农户生活更有生气。

2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产业体系尚未形成,标准化生产有待加强

表现为信息、技术、流通设施等配套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强,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还不够高,产品档次较低,品牌带动能力,市场开拓份额小,流通体系不健全,尚未形成大基地、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格局。流通组织和农户没有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总体来看是产业基地扩展与流通发展不均衡即生产发展速度快、流通体系建设进展慢。由于受传统种植的影响,农户没有认识到推行设施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许多农户对设施农业标准化不了解,按照标准化生产还没有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影响设施农业的发展壮大。

2.2检测体系建设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检测体系建设还非常薄弱,检疫率较低,异地查证、认证较困难,影响了标准化的发展。专业合作社发展群体小、服务滞后、衔接松散,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带动能力不强。尽管已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十多个,但都是刚起步、经济实力差、服务功能弱、真正捆绑起来形成合力运行的少。从事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的合作社少,没有从事农产品包装加工流通的龙头企业,没有真正形成外引内联、稳定活跃的营销平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品销售的问题。

2.3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欠缺,种植品种单一

2009年11月忻州市遭遇历史罕见暴雪灾害,对设施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设施农业受灾面积217.5 hm2,其中温室85.4 hm2,大棚132.1 hm2。2010年4月遭遇大范围降温霜冻造成大多数大棚室内最高气温8~10 ℃,最低气温5~6 ℃,有的棚内气温仅2~3 ℃,全市设施农业受灾面积66.7 hm2。目前,忻州市设施农业种植品种主要集中在常见根茎类、叶菜类蔬菜上,种植作物品种单一,随着设施农业面积的增面积的增大,必然会对市场需求产生影响,造成效益下滑。

3发展对策

3.1建立和完善产业体系

主要围绕设施农业产业,根据国家、行业已有的标准以及国际先进标准,结合忻州市设施农业的实际特点,制定适合忻州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等设施标准,指导设施农业由经验种植向标准化种植转变。同时,在保证按标准生产的前提下,对设施农业制定适宜的采收标准、分级标准、加工标准、包装标准、贮运标准,在生产和营销各环节形成完整的技术标准。

3.2加大设施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力度

从种类的标准化抓起,抓好种子标准的制定实施,按照“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供药、统一管理技术、统一收购产品”的要求,重点抓好产地环境的标准化建设,建设一批有规模的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基地。生产中重点抓好病虫害防治和施肥标准化,杜绝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生物农药和综合防治措施[4];制定施肥标准,合理施肥,控制氮肥施用量,防止硝酸盐含量超标,确保食用安全。产后重点抓好分等定级标准,推行市场准入制,提高商品率,确保优质优价,提高经济效益。

3.3加快设施农业质量检测和标准监督体系建设

根据国家检测工作法规,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检测网络和监督体系,组建设施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在各批发和流通市场设立检测点,严格质量监控,全面检测指导,促进设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发展。同时,加强对设施农产品的质量认证和认定工作,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为重点加强知名品牌建设,开展国家无公害设施标志产品、设施产品原产地域产品的标识注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质量认证工作,取得进入市场的合法身份,不断提高设施农业标准化建设水平。

3.4逐步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加强设施农业技术服务

鼓励和扶持投资者成立、发展壮大各类专业协会组织、中介机构,培养形成蔬菜瓜果营销、贮运、出口大户,为其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促使其能够把当地的优势产品带出去,把先进的经营理念、技术、品种引进来。加强设施温棚及其配套设施标准化建设的技术指导,确保建设质量,同时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和菜农进行指导,抽调技术人员下乡包村蹲点指导设施农业建设,蹲点承包抓好技术服务;对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种植、平衡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冻害防治等专业技术的培训,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设施农业种植新品种,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水平。

4参考文献

[1] 王宇欣,段红平.设施园艺工程与栽培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 张乃明.设施农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