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8篇

时间:2023-09-18 17:01:5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

篇1

节目形态的创新

1.丰富多人立体交互式评说模式,更具可观性

新闻公开课》可归为谈话模式的评论节目,其采用大学生与资深媒体人对话辩论的形式,每期邀请3名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的大学生,与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资深媒体人或高校教师进行互动评说,包括“头条对对碰”、“新闻问答”、“新青年评论”、“漏网之语”等环节。在节目中形成了“主持人﹢大学生﹢嘉宾”的“铁三角”关系,三者在节目中的定位及所担当的角色各不相同,观点在对话和辩论中碰撞。

在节目中,主持人的主要角色是对评论的方向进行引导,必要时会对双方的观点进行补充和平衡;大学生担任评论主力,不仅要阐明所选新闻头条的理由,而且要对该新闻事件发表各自的观点;而嘉宾则需对大学生的观点进行评析,拓展评论的深度和广度。

三者之间呈现多方的对话和辩论,看点连连,使节目更具可观性。而且观点的碰撞很具戏剧效果,大学生与嘉宾所站的阵营随时可能都在变化,或大学生一致与嘉宾对立,或某大学生与嘉宾处在同一阵营,或大学生与嘉宾各自都没有交集。主持人作为大学生与嘉宾之间的中间人,把握谈话和辩论的方向,偶尔也发表个人观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搭建课堂教学评论模式,更具引导性和教学性

《新闻公开课》首创课堂教学式评论方式,汲取了课堂教学互动性强、平等交流等优势,摒弃了以往主持人和嘉宾说教式、灌输式的刻板评论,为观众展示一个民主交流的课堂讨论过程,节目的引导性更佳。

同时,《新闻公开课》着力呈现媒体编辑操作评论选题和评论方向的过程,课堂教学式评论又似一个编辑部的小型讨论会。从观众角度看,可以深入了解评论选题诞生的幕后过程,能更深切地领会选题的价值和意义;从担任当班编辑的大学生和其他大学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业务学习和探讨,可以从中获得锻炼。因此,节目本身也具有教学性,为自媒体时代的大众补了一堂媒介素养课,在丰富节目形态同时,也拓展了节目的教育功能。

3.善用新媒体技术和电视声画传播,更具活泼性

画面、同期声、字幕都是电视评论的独特表现手段,它们各有所长,各有自己独特的表现能力。《新闻公开课》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和电视声画传播的评论优势,将声音和图像的符号功能有效地展现出来,这种活泼的表现方式能更好地为观众所接受。

(1)在评论一个新闻事件之前,该节目都会播放短片介绍该新闻事件,交代新闻背景,给观众一个直观的了解。

(2)在当班编辑与嘉宾对话中,导播会根据双方的言论、表情等配以个性化、娱乐化的背景音,还会加以关键字跳跃式地呈现在屏幕上。

(3)在每期节目的最后一个环节漏网之“语”上,节目组会邀请当班编辑同班同学,通过发送微信语音,对他们关注的其他重要新闻进行简短的点评。

节目内容的突破

1.选题方式的独特性,决定评论新颖

《新闻公开课》的宗旨,就是要打造一档以倾听年轻人声音为主题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关注年轻人的所思所想,为年轻人提供表达观点的平台。该节目的嘉宾、中国青年报总编辑陈小川认为,从年轻人的角度看新闻,可以更加了解80后、90后的价值判断,这种不同年龄和价值观的沟通,是当前社会很需要的。

因此,为解决“受众高龄化”的困扰,《新闻公开课》从新闻选题环节就体现出差异化竞争,由当班编辑的大学生及他们的同班同学和嘉宾从节目组预先准备的当日10条热点新闻中选出各自心目中的新闻头条,大学生票选最多的头条将与嘉宾选出的头条进行“对对碰”。从开播首月的节目(见表1)来看,双方选择的头条新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青年学子关注的话题更新颖、更前卫,更能凸显年轻时尚的元素;而嘉宾关注的话题涉及面广,多侧重时政、民生等硬新闻。

表1:《新闻公开课》开播首选学生头条与嘉宾头条对比表

(注:其中1月23日至1月27日为特别节目,讨论的话题均与春节有关)

2.邀请大学生担任评论员,展示新闻解读的新视角

以往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邀请的都是专业评论员或某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等担当,专家观点专业性较强,不易为观众所接受。相反,大学生评论员具有草根特质,同时观点新颖独特,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节目最后还设计了一个“新青年评论”的环节,由担任当日值班编辑的大学生对当日某一新闻事件进行几分钟的解读。“新青年评论”取义于期间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新青年》,具有锐意改革创新的精神。

3.多层次观点碰撞,形成平衡话语场

节目中,主持人、大学生、嘉宾三者之间呈现多层次的对话和辩论,有利于平衡话语场的形成。首先,大学生与嘉宾的观点碰撞,由于身份差异、阅历不同等,导致双方在某一新闻事件的理解深度、广度、角度上各不相同,展示了两代人对社会的观察,在观点碰撞中启发思考;再者,几位大学生之间,由于成长经历、学科背景等不同,也经常会出现观点的碰撞,这种碰撞往往能给人意外的收获;最后,主持人在恰当的时刻会抛出自己的观点,或串联、或点睛、或平衡观点。

语言特色的重塑

随着媒介环境及传播理念的变化,电视评论节目的话语方式也在改变,《新闻公开课》延续了湖南卫视的“娱乐精神”,其语言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点。抛开了以往大多数电视评论节目严肃刻板、艰涩难懂的语言风格,使用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平民化语言,还原人际传播基本形态的传播方式,突出个性化的打造,增加电视评论的亲和力。如在1月2日播出的节目中,就制造出了一个网络热词“苍凉哥”,因此受到年轻人的热捧。

此外,还避开了拖沓冗长的语音,借鉴微创作的理念和手段,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传播特点。每位评论者语言简洁,评说时间短,来回对话和辩论的变动快、回合多。

参考文献:

①《〈新闻公开课〉:倾听年轻人的声音》,《中国青年报》,2012年1月21日第2版

②李敏 谭天:《电视新闻评论的形态创新和语态创新》,《视听界》[J],2011年第4期

③许鑫 沈天舒:《电视新闻评论: 本质、模式与生存路径》,《湖南科技大学学报》[J],2010年第11期

篇2

【关键词】广播 评论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包括消息、通讯、侧记、专访等在内的众多新闻报道体裁中的一种,但相对于其它新闻体裁而言,它更侧重观点与思想,因此新闻评论经常被视为媒体的灵魂与思想。

在广播诞生之后,评论,这一纸质媒体表达观点与个性的新闻报道体裁经过移植改造,成为广播媒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播评论,在及时针贬时弊,惩恶扬善,维护社会正义,吁求社会公正、公平上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一、广播特色,决定了评论的地位

第一,广播的原生态决定了广播评论在广播中的地位。广播的原生态实际上就是人际交流,利用现代的手段,使人际交流得到迅速的放大。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人物形象和人物个性是第一位的,而观点是形成人物形象和人物个性的第一要素。

第二,城市的发展,导致城市中各种社群发育迅速,人群的垂直移动速度比任何时候都要激烈,不同的社群对同一个事件的看法迥然不同。广播有时空合一的特点,可以让不同的社群、不同的观点,在同一个时空中交汇、交流、交融、交锋,以至于互相了解、理解,达到一种理性上的和谐。

第三,我们现在面临的受众结构复杂,因为文化、经济、社会地位甚至阅历的不同,对传播形式非常苛求。这几年,广播在分众化广播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以频率、时段、节目和栏目细分受众,确定不同节目栏目的不同听众,受众分割的集中度在不断加强。那么,某一个栏目的主持人在做节目的时候,心里就会有自己的目标听众,听众在选择节目的时候有自己心仪的主持人。所以广播主持人在传播方式上和受众接收方式上互相契合,增强了传播的效果。

以安徽交通广播的《小瑶乱弹》为例,这个节目的宗旨是:张口谈万象,乱弹有精彩。主持人通过一个话题和听众展开互动,或讽刺、或肯定、或赞扬、或批评,嬉笑怒骂间评说人间百态、时尚话题。一个主持人,两个小时的时间,丝毫没有让听众对节目产生收听疲劳,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主持人通过其幽默而真诚的语言,以不同的方式(短信平台、热线)和听众互动,发表评论,从而引发听众共鸣,使整个节目的收听忠诚度大大提高,也培养了一批节目的忠实粉丝。这档节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对评论这一广播特色的把握。

二、评论,广播发展的内在需要

现今社会,信息的传递非常快,独家新闻报道已经鲜见,在激烈的新闻大战中,要想站稳脚跟,富有特色的评论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如果有评论性节目,这就是一个标志,说明媒体是有思想有见解的。央视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有一批思想性很强、很受观众喜爱的评论性节目,如《百家讲坛》、《对话》、《讲述》等。这些节目的特点就是拥有很强的思辨性,其中的一些节目,主持人、观众、嘉宾甚至是节目的策划者,都参与到整个节目的评论当中,这是一般新闻节目所不具备的。

而对于广播节目来说,线性的传播方式和伴随性的收听方式,导致受众在收听节目的时候,往往是听了前言、忘了后语,极易被打断,获取信息不完整。而评论则可以很好地避免广播在这方面的劣势,听众随时随地收听,都可以及时参与到话题的评论中来,与主持人、记者一起评说新闻事件、社会热点,这也是广播发展的必然。时下一些地方台也已经开始这样的尝试,比如山东人民广播电台2009年开办全新新闻评论栏目《热点评说》,宗旨是“说天下事,评天下理”。

《热点评说》在节目选材上注意观点的“交锋”。对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一条新闻会引发不同的观点。编辑着力条分缕析,归纳汇编,融会贯通,夹叙夹议,集中、深刻阐释各方观点,让观点碰撞,让听众自己去辨析。激发听众的思维,让人想听、愿听,听后还能引发一些思考,激发参与欲望。

三、评论,改造了广播

广播评论做得好不好,与广播的核心竞争力有很大的关系。南京电台在这方面做得不错。

现在南京电台5个系列台10套节目,新闻专栏评论节目有13个。这些节目可以分成几个类型:或本台评论的形式,像《大家谈》;或本台评论员的形式,像《骨鲠在喉》;或以本台评论主持人命名,像《马青时间》。有论坛类的节目,像《午夜心桥》,有热线节目;有专业的行业的评论,像体育评论、交通评论,甚至还有一些住房类的节目,经济类的节目;此外,还有一些杂类。这些节目和栏目的主持人、作者大多是本台的业务骨干,很多稿件都出于新闻部主任、系列台总监以及台长之手。

这些节目的影响力,我们从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受众忠诚度高,在65%以上,与主持人形成了约会意识。第二,听众的质量高, 60%以上都是大专文化以上、25到50岁的社会示范层。第三,广告效益好。这些带有评论性质的节目,有的可以收获200万元以上的年广告额,甚至400万元。

广播评论已经成为时下广播媒体应对各媒体竞争的一个重要法宝。

四、评论,为广播媒体造就人才

未来媒体的竞争力主要将体现在评论节目的竞争上,而培养优秀的评论人才对媒体来说至关重要。出色的评论型主持人、记者将成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对于广播来说也不例外。

以央视为例,《焦点访谈》、《高端访问》、《面对面》、《新闻调查》等一批各个时期的新闻评论性栏目,造就了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王志等一批具有敏锐观察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的优秀主持人、记者。中国香港的凤凰卫视更是将评论员这一角色的价值发挥到极致,阮次山、马鼎盛、何亮亮、曹景行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几乎成为了凤凰卫视的代名词,凤凰卫视对这些优秀评论员的培养无疑成为其最值得骄傲的投资。

五、广播评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数字传播技术发展迅猛,在给广播媒体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催逼广播媒体不断与新媒体融合,演绎出丰富多彩的新型节目形态。中国的广播评论大致呈现如下走势:

首先,信息社会的发展,将使新闻与评论的融合程度进一步增强,体裁间的界限正逐步被打破,广播评论的形式将更多地服从于内容的需要。目前杂志型评论性栏目本身已成为不同节目样式的组合体;而现场直播和谈话类节目中,不仅体现了新闻与评论的穿插、渗透与融合,在节目的结构方式上往往也是多种节目形态的综合运用,有现场报道,有专题节目,也有演播室访谈或论坛。评论类节目的最终追求,已是追求评论本身“准不准”、“深不深”、“活不活”等问题。

其次,大众传播的分众化趋势,使广播评论的专业性与专门化程度不断提高,评论栏目的划分,将更多地注重于评析范围与风格上的区别。正在与世界接轨的中国新闻评论在评论的“专门化”、“专业化”,时事政治类硬话题与社会生活类软话题之间,专业的时事评论员、特邀嘉宾的评论与普通百姓的议论之间,社会性话题与专业性话题之间的划分将日趋清晰和明显。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设置具有较强专业性或专门化的评论栏目的做法,适应了大众传播分众化的趋势。

第三,社会的开放性、价值的多元化,将使广播评论日趋开放化和多元化。2009年7月开始,央视新闻频道改版,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评论节目,或者新闻节目中的评论分量已经大大加强,新闻的播报更注重短小精干,而评论的方式、深度、角度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央视聘请了多位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担当评论员,现场记者评论、嘉宾评论、连线评论等评论方式大幅增加。用事实说话已然不能满足现今媒体发展需求,用观点说话成为越来越多媒体的共识。

六、如何发展广播评论

一是内容创新。在广播评论中,新闻评论的选题范围不断拓宽,从以政治思想领域为主,扩展到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对新闻事件的及时评析,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捕捉,到对百姓话题的密切关注。广播评论在题材的选取和内容的表达上可以更加多元化,打破旧有的观念,根据“三贴近”原则,接纳新的评论选题。

二是形式创新。广播评论从对报刊评论的播报,到对报刊评论体裁的移植,继而进行广播所特有的评论样式的创新和探索,如今,主持人评论、谈话类评论及音响评论已成为较为成熟的广播评论节目类型。而现在,记者现场评论、连线专家评论,与听众互动评论等等一些新的评论形式也应用于广播之中,大大增加了可听性。

三是理念创新。在选题方式上,由过去常有的“被动反应”,到现在经常性的“主动策划”;在评论功能上,由“耳目喉舌”式的反映舆论,到进行有效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在评论方式上,由代表媒介的“一家之言”,到收集整合各种意见性信息的“百家争鸣”;在媒介追求上,由强调观点的鲜明性与正确性,到讲求观点的公正性、议论的互动性和结论的开放性,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媒体风格。

社会多元化的今天,观点的碰撞与博弈更趋常态化,如何办好评论节目,引领舆论方向,成为媒体发展进步的一个新课题,而作为广播媒体,充分挖掘与发挥广播评论的作用,将使其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

参考文献

①吕智胜:《新闻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3-25

②王振业、李舒,《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00-219

③蔡妙芳、姚悦英、李曼,《广播评论:地方广播的“强音”》,《南方广播研究》,2009

④[美]秀兰・诺蓝哈:《进入传播业――二十一世纪新生涯规划》,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篇3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特点;写作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最早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中央电视台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等,是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开始的,可以说对我国的新闻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的促进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各种媒体形式的出现,逐渐取代了电视媒体的地位,因此,电视媒体也开始进行改革与创新,一些电视评论节目开始出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将针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特点及写作技巧作相关分析。

一、新闻评论节目的特点

1、选题要针对热点问题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信息的来源是多渠道、多领域的,涉及到方方面面,而新闻评论节目区别于普通电视节目的特点是要对社会上产生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探询其本质,不单单是向观众提供简单的新闻信息。电视评论节目大都是选取当天或是最近一段时间人们热议的话题进行评论,尤其是关注一些突发性事件、危机事件和一些极具代表性的社会热点问题。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1+1》节目,就十分重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所评论的内容都是当天或是近期内的一些热议新闻,同时挖掘其深度,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论点。像主席出访、国庆期间景区票价暴涨等问题,都是民众所关心与关注的话题,容易激起观众的热情,引起共鸣。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一般都立足于社会热点问题,它的切入口很小,大都选择一些微观方面的问题来评论,由小及大,由微观到宏观进行挖掘。比如《新闻1+1》中2013年3月30日播发的《这个错判,今天是否还会发生》,4月12日播发的《活禽市场,关?还是管!》等,都是普通民众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也都是切入点很小的话题。

2、新闻评论有声有色

主持人是评论节目的核心人物,是整个节目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对于整个节目的质量和传播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评论节目十分重视新闻主持人的选拔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一般选择有实际报道经验的优秀记者作为主持人。主持人不仅是一个提问者和串联者,而且对节目观点进行宏观把控,对新闻进行有益的平衡和补充,把选题的思考空间留给观众,在每个“关节点”发出疑问,防止受众落入窠臼。②对新闻事件进行合理而全面的解读,积极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保证舆论的正确走向。以《新闻1+1》为例,该栏目最初的模式是两个主持人白岩松加董倩,现在改为单一评论员,由董倩和白岩松轮流主持。这两名经验丰富的主持人,用深刻、理性、犀利的语言对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积极有效地掌握节目调度,把握节目的整体风格、评论的倾向和节奏,协调可能在评论节目中出现的当事方和第三方评论的关系。

在近些年的新闻评论节目中出现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大量的画外音评论的使用,现场记者不再出现在镜头当中或者并没有栏目记者出现在新闻现场,而是使用了大量的已有的音视频素材。这样的评论形式,既可以弥补现场感的不足,做得声画对位使得画面富有真实感,也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介入过多的嫌疑,给切实的画面添加文本解读和观点评述,在不知不觉中将栏目的意图和观点传递给受众。如《新闻1+1》、《新闻周刊》中的视点栏目、人物栏目都大量的使用了画外音评论。

在以往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如《焦点访谈》等节目都极少使用第三方评论,但在这些新式的评论节目中第三方评论被大量使用。第三方评论一般都会请在社会中有影响力的专家,他们具有着较高的权威性。第三方事实上与新闻事件相关方没有直接关系,新闻评论栏目可以借用第三方之口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这样可以避免预设立场之嫌;多种声音的加入,也可以拓展节目的层次和深度以及节目的丰富性,对于整个节目的节奏也有影响,第三方也可以很好地同节目主持人进行互动和交流,把自己的观点摆出来,双方合力制造舆论场。

3、事件与评论交织并进

电视画面在展示评论中的事实时,比文字有着更加直观的优势,那些记录新闻现场的图像更是对事实的一种再现。除了镜头语言外,电视媒介重视视觉和听觉的特征,也使其拥有了采用解说、同期声、背景资料、字幕特技、图表、多媒体视频等多种传播手段。对于抽象观点的表达,或是评论中论据的呈现,都增进了说服效果。③在电视新闻评论的节目编排中,我们看到有以下几个方面来共同建构节目:两个场(事件发生地、演播室)以及三方人士(事件当事方、独立第三方、主持人)。这些因素在节目的结构中是交错的,事件信息挖掘展示和多方评论交织并进,不是按照线性的讲故事的模式,而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往前推进。

二、在进行新闻评论写作时要注意技巧的运用

1、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相结合

在新媒体时代,由于时效性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电视媒体已经不再是信息的第一者,所以目前存在着传统媒体由事实的者逐渐向观点的者转向的趋势。早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往往都是摆事实,给出明确的意见和观点,存在着重事实轻评论的现象。当下的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会对新闻事件或者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挖掘,分析事件发生的机制,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并将事件放入整个社会的全局进行考虑,新闻评论节目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摆事实讲道理的模式。

我们试比较央视的新闻评论节目《焦点访谈》和《新闻1+1》。两个节目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焦点访谈》更类似于一种新闻监督报道,通过记者深入现场挖掘事实,最后由主持人来评价事件,营造社会热点话题,着重对于事件本身的展现,如在1997年播出的《罚要依法》的节目流程是:问题的举报——新闻记者调查揭示事实——节目主持人评述,这是一种线性的模式。《新闻1+1》是关注当下已经存在的热点问题,不断深挖事件发生的内在逻辑机制和事件的影响,它采用的模式是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追踪调查,配合演播室的评论解析,穿行,是一种非线性的模式。它是一种事实与评论并重或者是评论分析重于事件本身的结构。例如《新闻1+1》在4月17日的《修路不能靠暴力开路!》,它并没有单纯地指责施工单位的野蛮行径,而是针对这种暴力打斗行为延伸到了中国目前存在的征地问题,归纳其中的原因,延展出转型期中国的错综复杂的利益矛盾交织的现状,再依靠评论员和第三方评论对事件进行梳理和评价,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2、要充分将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进行融合

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因此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在新闻评论节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形态。如央视的《新闻1+1》、《新闻周刊》等栏目都在新浪微博中设置了自己的公共账号作为与网友和电视观众交流互动的平台,网民各抒己见,留下了许多宝贵而又真实的记录,且在电视节目的播出过程中也会大量使用来自网络的信息包括网友的评论等,百度“新闻1+1”贴吧可以找到上千个帖子,光主题就有几百个,帖子多达几千篇。比如有网友这样说:《新闻1+1》节目办得挺好,为我们说出了一些真实问题。在2010年“中国电视榜”中,《新闻1+1》获得了“最佳时评节目”,白岩松则轻松获得了“最佳时评节目主持人”奖。这些奖项不仅是一份荣誉,更重要的是大众对《新闻1+1》的认可和拥护。

三、结语

在中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央视的《新闻1+1》栏目是极具代表性的,体现了在新媒体的环境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诸多特色和变化。它注重时效性,大胆采用多样的电视语言表现形式,在维护社会利益、引导社会舆论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从它身上也反映出了电视节目的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篇4

1. 点评类题。给出一则新闻、一则故事、一幅漫画、一个表格,就其反映的内容发表看法,或褒或贬,或言其意义,或谈其影响,或道其实质。

【题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北京大学日前决定2012年将在全国继续实施“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规定的期限内,北京大学招生办共收到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6所中学递交的申请。经北京大学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评议,共有211所中学获得2012年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格,推荐学生的总额为260名。据悉,获得推荐的学生,大多是各自学校公认的分数尖子生。

(1)请你以一位高三年级的普通学生的口吻,用一个表递迸关系的复句表达对中学校长推荐的学生多是公认的分数尖子生的看法。

(2)请以其他高校校长的口吻,连续用两个反问句表达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看法。

【解答】(1)我反对这种做法。推荐学校公认的分数尖子生,不仅对我们分数普通的学生没有激励作用,而且也未能为那些有特殊才能但分数不高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2)这样的推荐与高考的选拔功能不是重复吗?“校长实名推荐”的目的难道只是瓜分生源吗?

【评析】这道题提供了一则社会事件,要求根据设定的身份、设定的句式完成题目。既考量扩展语句、选用句式的能力,又测试语言得体的技能,综合性强。

【题例2】下面是“新生代农民工未来的打算”调查结果表,请根据要求答题。

(1)请概括出该调查结果表反映的主要信息。(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2)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在城市有什么看法?

【解答】(1)接近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有在城市定居的打算。其中,未婚的新生代农民工比已婚的新生代农民工打算在城市定居的比例更高,而未婚女性想在城市定居的愿望更为强烈。(2)新生代农民工打算会留在城市一定要慎重,因为会面临诸如收入低、开销大、住房困难、社会保障不完善和子女教育不如愿等问题。其实,他们只要把握好国家发展农村的优惠政策,在打工时学好技术,积累资金,在农村也能闯出一片广阔的天地来。

【评析】这道题提供的是表格统计材料,要求在概述主要信息之后,进行点评。既检测了概括(压缩)信息、扩展语句的能力,又考查了将图表信息转换为文字信息的技能,综合指数高。

【备考】主要训练筛选信息、联系时事阐发事理的能力,和深刻分析、透彻说理的能力。提出观点后,要接着摆出理由,能围绕要求组织语句,条分缕析地表达,设身处地地评说是其要领。

2. 情景应用题。各种语言交际的场合,要求不同的表达方式、内容,如开场白、编者按、串台词、导语、感谢信、欢迎辞、潜台词、短信、微博、论坛留言、作品赏析、广告词、广播稿、标语、道歉信、贺词、悼词、寄语、表扬信、颁奖词等都有不同的语言表达要求。此题型或要求格式规范,或考查表述得体,或检测内容准确,过渡自然,语言文采。

【题例1】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编者按”是各类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论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常常放在文章或消息的前面。

新春刚过,某杂志社决定将征集到的以“关于春节的温暖记忆”为主题的稿件汇编成一期专刊。

请你以编者的身份为这期专刊写一个80字左右的“编者按”,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解答】春联,红包,多么温暖的色彩;汤圆,腊肉,多么温暖的味道;团聚,拜年,多么温暖的画面。这些温暖的记忆,带着浓浓的年味,以诗文的姿态,在这飘着墨香的书页上翩跹起舞。

【评析】本题诠释了概念,提供了话题中心,要求围绕中心组织语句,运用修辞表情达意。考查了扩展语句、语言文采等项内容。

【题例2】“大难更显大爱,天灾尤见真情。”“5・12”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活动中。前方,人们与时间赛跑,托起希望的生命,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无不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后方,义务献血、义演、募捐活动在全国掀起了。一个个动人的义举, 无不拨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弦。

为此,某电视台准备举办一场“爱的奉献”为主题的大型赈灾募捐义演。假如你是主持人,你该怎样说?请你为募捐义演写一段开场白。要求:主题明确;语言得体, 有感染力,富有文采;不少于60字。

【解答】朋友们,晚上好!5月12日14时28分,地动山摇,天崩地裂!全国的人民牵挂汶川,世界的目光聚焦赈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共渡难关!捐款者争先恐后,献血者排成长龙……

“爱的奉献”大型赈灾募捐义演募集的财物将被迅速送到灾区,让我们为救助伤者、重建家园尽一份绵薄之力。“爱的奉献”大型赈灾募捐义演现在开始。

【评析】这道题提供了话题中心,考查筛选信息、围绕主题组织语句、语言得体、修辞运用、语言文采等内容。答题严格遵循“称呼――背景介绍――活动意义――引出活动”的程序组织语句。

【题例3】下面是“难忘荆楚”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之一张建顺的事迹,假若他当选,请你为他写一段50字左右的简要颁奖词,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1月16日,一位老顾客打电话托张建顺买彩票,他为这位顾客代付216元购买了彩票。当晚他代购的彩票中奖500万元,他立即打电话给这位顾客报喜。张建顺是一位下岗工人,妻子是护士,儿子正上小学,一家人租住在30平方米的住房里,家里没有一样值钱的电器。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中年汉子,凭着“做人要讲良心,讲诚信,有钱难买我心安”的人生信条,大义献出了500万元巨奖。

【解答】家庭的贫困没有吞噬他的良心,金钱的诱惑没有泯灭他的诚信。无私让他创造了精神的财富,心安使他书写了道义的神话。

【评析】此题提供了事件材料,考查筛选信息,中心明确,修辞运用,语言文采等内容。

【备考】应了解各种应用文体的规范、程式和语言特点,训练提笔有内容,行文有层次,表述用整句,措辞讲修辞,说话有文采的能力。

3. 想象描述题。在具备相关知识的前提下,要求合理想象,描述画面、诗意、场景、汉字等应有内容。

【题例1】请结合你对史铁生的了解及史铁生的文章《我与地坛》,对“史铁生铜像”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文字。(60字以内)

【解答】坐在轮椅上的他戴着宽边眼镜,嘴角上扬,目光刚毅,如有所思地望着远方,右手握着笔,左手展开的是《我与地坛》。

【评析】此题考查外貌描写及通过外貌描写诠释内在性格的能力。

【题例2】阅读下面的诗歌,根据后两句诗意,运用描法写一段话。

田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农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解答】一场春雨刚刚停歇,就听到林子外面有鸟儿在枝头啾啾地鸣唱;初升的太阳已跨过房顶,盛开的杏花在朝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繁茂美丽。

【评析】此题考查理解诗意、感受画面、合理想象、生动描述、有序表达的能力。

【题例3】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

采莲子

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湖边。采莲船上。

[人物]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右顾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悄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飘荡。

镜头三:

镜头四:

【解答】镜头三:姑娘抓起一把莲子,笑着朝少年抛去,正打在他身上,少年会心一笑。

镜头四:姑娘的举动被邻舟女伴看到,引起一阵嘻笑声。姑娘羞得满脸通红,低着头,半天都不好意思。

【评析】此题考查理解诗意、感受画面、合理想象、生动描述、分层表达和不同文学样式转换的能力。

【题例4】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汉字是一方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许多汉字的构件都能激起我们的联想。仿照示例解说汉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示例――墨:大地滋养的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跹起舞。

【解答】鸿:江边盘旋的那只古老的青鸟,在辽阔的大地上殷勤传书。

【评析】此题考查合理想象、仿写句式、营造意境的能力。

【备考】训练读懂古诗词并对之进行抒情性描写,以及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完美描述各种画面和情景的能力。

4. 情境语用题。语境不同,说话的方式、内容就不同。词语、句子的意思也会有新的内涵。理解词语的语境义,恰切表达,是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的本体性要求。

【题例1】下面一则材料名叫“习惯”,请你仔细阅读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局领导安排从办公室抽调一人下乡扶贫,主任征求大家的意见后,发现谁都不愿意去。最后只好采取投票方式来确定人选,谁的票多谁去。结果,主任得票最多。主任对此大惑不解。

如果你是投票者之一,请写出你的合理解释。

【解答】主任,每年评优秀,大家都把票投给您。投您的票,大家都习惯了,这是大家对您的信任和爱戴啊!

【评析】此题考查围绕交际要求,组织语句表达语意的能力,考查根据语境委婉含蓄地表情达意的能力,考查说话得体的能力。

【题例2】阅读下面微型小说的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晚上,小李提着礼品来到顶头上司张局长的家里……

张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

小李:没什么,就是想意思意思!

张局长笑了:呵,你这人还真有点意思!

小李:其实我也没别的什么意思!

张局长: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小李:不客气!不客气!

①分别解释三个“意思”的含义。

②说出画横线句子的言外之意。

【解答】①目的,意图/表示心意/心机、头脑;②那我就收下了。

【评析】此题考查理解并运用汉语词语多义性(本义、引申义、语境义)恰切表情达意,考查根据语境理解词语含义、准确阐释语意的能力。

【备考】训练在不同的交际语境中遣词造句的能力,委婉、含蓄地表述语意的能力,准确理解不同语境中词语和句子的表意特点与功能的能力。

以上谈到的是近来各地高考模拟题中涉及的新题,是语言表达题命题中的增长点。

语言表达题,新题迭出,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调实际运用语言技能的考查,生活化、实用性、灵活性的特点日渐彰显,是需要认真备考、多见广识的题型。

篇5

本文主要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的言论类评论节目为分析对象,探讨评论节目策划的“基本语法”。

一、节目的核心诉求是策划的中心语

纵观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照搬纸媒评论、口播评论、重述轻评以及对话与多元表达这四个发展阶段。评论节目的转变显示出“评”与“议”逐步“电视化”的探索轨迹。

评论节目中“评”与“议”是评论节目的核心诉求,一切策划活动都必须围绕评论节目中“评”与“议”的展开而进行。“评”通常表现为参与评论的各方在节目中依据其社会经验与认识、经过逻辑推理,对评论对象做出的价值判断。而“议”指节目中参与评论的各方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之内,就同样的议题,各抒己见,在评论现场、甚至屏幕内外形成的交流与互动,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意见得以交换,在信息的流动中产生新的态度与看法。

“评”与“议”也是受众产生收视行为的根本原因。电视传播直观生动的符号特征使“议”的过程能够充分得以展示,言语以及评论员各式的身体语言传达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实现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较好结合。受众对评论类节目符号价值的消费既满足了增长见识、认知社会的需求,又提供了在消费的过程中获得社会认同的心理体验。可以说,评议现场形成的张力正是评论节目的魅力所在,也正是策划的关键。目前评论节目的现场主持人与观察员往往相对而坐,也力图体现出多方位评析的立场。

差异的存在是信息有效流动的前提。“议”的动态过程的实现也必然要求不同的意见之间形成张力。“央视论坛”播出的两年间,华中科技大学赵振宇教授3次撰文分析节目的运作方式。指出节目邀请的嘉宾由于身份相似,研究领域相近,思想认识相仿,很难表达出有差异的观点。在节目中,只有温和的交流,没有观点的交锋,更不用说激烈了。节目的运行偏离了“论坛”的定位。??

观点间的差异决定了信息流动的剧烈程度。“叙事中的冲突因素”会引起人们努力去建立新的秩序以达到新平衡的心理活动,“结构中的不平衡”成了人们继续欣赏的动力和钩子,人们追求的就是欣赏冲突的过程中体会建构和寻找秩序的心理。??

这种冲突或不平衡并非只能是二元冲突形成的强对立,质疑、争论实际上都是差异的表现。作为“央视论坛”的改进版,“新闻1+1”在分析的过程中适当增加了主持人与评论观察员之间在观点上的差异,比如今年5月31日播出的《刑讯逼供,法到“病”除?》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主持人:这两个规定仅仅是对已有的法律的一个重复和强调吗?

白岩松:那不是。首先我们要尊重普通人的质疑……但是我觉得大家不是法学家,所以要认定大家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可是另一方面我觉得要回到法律的范畴内,我们注意到,相当多的法律工作者对出台这两个法规是高度赞赏的……

主持人:公众有公众自己的解读,那么法律界又是如何看待这两条法规的?我们现在来电话连线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院名誉院长樊崇义教授。

……

主持人:公众都是非常关注刑讯逼供在这两条当中的相关规定,从一个专业人士角度来看,您觉得这也是重中之重吗?

樊崇义:对。这两条规定是非常重要的。

……

主持人:前面我已经问过岩松这个问题,我也想听听您的意见,这两条法规现在的出台是不是对已有法律的一个解释和强调,还有其他的意义吗? 樊崇义:它不光是对已有法规的解释……

在这一小节的评议中,主持人先提出了一个可能在公众的议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而观察员对此表示了不同的意见,并陈述了作为观察者的发现和所得。随后主持人通过连线的方式,就同样的问题请法学专家进行评议。这段对话中三位立场不同的参与者――代表受众的主持人、立场相对客观的观察员以及业内专业人士――由于认知或经验的不同,对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参与者与话题之间关系形成了非线性结构。评论因此层层递进、逐步加深了受众对议题的认识,节目也由于差异而显得真实,更有说服力。

二、评论主体个性化构筑节目的修辞

正如前文所讲,“评”与“议”是节目的核心诉求点,“评什么”、“如何议”则成为区分节目个性的标志。言论的生产者是参与节目的主体,他们的表现与个性的累积构建了整体节目的个性。正如提及“有报天天读”人们脑海中呈现的杨锦麟手执报纸圈圈点点的形象,正是这个自认“国语不准,英文走调,体型太胖,样子太老”的主持人和他的节目“不仅提供了别样的诠释方式,也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幽默、机智、具有洞察力、充满激情”??;又如经济学家郎咸平,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演讲家,“郎眼看财经”这档节目充分展示了他的风趣与睿智。他将一个个看似宏观的经济话题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深入浅出地阐释着生活中的政治与经济。阐述中他表情丰富,神情投入,时常举起胳膊在空中比划,讲到兴起时甚至会拍案而议。同为专业人士,郎咸平却没有高高在上的疏离感,言谈间极具亲和力。正是他本人个性化的表现使整档节目始终处在轻松、诙谐的交谈氛围之中,收看节目成为一种享受,诸多“郎言郎语”也潜移默化地被理解和吸收。

反观一些评论员,参加节目时正襟危坐,语调平缓,几乎没有太多的身势语言,评议的语言也相当温和。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的所有的影响力中,语言占7%,音调占23%,表情及肢体动作各占35%。我们的众多评论员在表达意见时仅仅依赖语言的支撑,放弃了大部分能够影响他人的有效信息,使评论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开放的言论场塑造节目的深层语意

手机、网络等媒体的兴起使信息传播渠道多样、方便快捷。尤其是网络中的海量信息使获知新闻事实的成本急剧降低。“信息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知识分子研究和批判话语的普遍民主化,每个人都成为知识分子并参与到新的电子集会当中。”??这一变化在评论领域的表现尤为明显,网络技术的发展前所未有地拓展了评论的主体。网络中涌现出“山寨新闻”“火星新闻”等代表草根阶层的民间评论性节目,以诙谐的话语调侃权威,以民间的智慧解析热点。每天挑选一条或者几条时事热点或社会焦点进行回放、麻辣而大胆地点评,并以夸张的肢体语言和搞笑的演绎小品的形式还原该热点事件中的荒诞逻辑予以讽刺,最后还邀请网友一起对此事发表看法,这就是如今在网上颇为走红的原创草根新闻播报的基本模式。网站记录显示,山寨新闻和火星新闻的日均浏览量都超过10万,专辑的浏览量均超过了千万。大量的网友留言,显示了草根新闻播报视频的受欢迎程度。??商业化的运作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网络麻辣评论的盛行再次印证了“网友的评论比新闻好看”的网络流行语。从最早在节目中展示网友评论的“时事辩论会”开始,言论的生产者从精英阶层逐步拓展至草根阶层,随着公众媒体素养的提高,未来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言论的生产者。

央视经济频道“今日观察”在策划中大胆利用了这一趋势,率先将评论节目的参与主体扩展至网络之中。在电视的播出过程中,网民登录网站或加入QQ群就可以参加讨论,主持人则会挑选若干网友的评论在节目中展示,评论员还会就网友的看法继续发表意见。借网络扩展了议题的讨论范围,将专业人士的权威解读与普通网民的点评置于同一时空之间,形成观点的交集。既吸引更多的网友参与互动,培养了受众的忠诚度,又形成了相对多元的话语空间。当然这一做法对主持人把关的客观性与网友言论的真实性也提出了考验。

当网站、短信、QQ群吸引受众的参与逐渐普及之时,“今日观察”又开设了“网友视频表达”的参与方式,除了传统的“码文砌字”,网友更可以上传视频,“让自己的声音和形象直达全国权威主流媒体,直接与主持人面对面交流,与全国亿万观众实时分享个人精彩见地!”??

成功的评论节目告诉我们,节目与受众在互动中创造着节目的形态。节目策划关键就在于能否发挥电视传播的特性,营造出传媒和受众之间的对话场。目前越来越多的节目认识到了这一点,今年5月6日广东卫视开播的高端时事评论节目“聚焦中国”在开播之初就表示“在节目操作方面,栏目将提前在网上公布节目议题、征集网民观点,聚焦政府,关注民众;在演播室表现上,栏目侧重于解读的话语风格,并运用各种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如举例、算账、对数字等形象化处理,使用生动的电视表现形式来增强节目的趣味性和可视性”。展现评议的过程、评论员个性化的阐释与开放的言论场将成为评论节目策划的关键所在。

注释:

①赵振宇、王黎妮,《“述”多于“评”:一年来节目调查及批判》,第117-120页,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5期。

②潘知常、孔德明主编,《从电视叙事看电视节目的策划》,第96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③南方周末专稿,《致敬!2003中国传媒》,2003年12月31日,

篇6

[关键词]广播新闻评论节目;选题;音响

在报刊、广播和电视宣传中,新闻是其主体,新闻评论是其灵魂,而广播新闻评论既具备新闻评论的特点,又注意结合广播宣传特点,形成了新闻宣传的主旋律。(1)新闻评论的对象是现实社会生活中刚刚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倾向或人们虽不注意但必须引起注意的问题。如果把一档节目比作一棵树,选题即是整档节目的枝干,由这些分出去的枝干,加上“音响的树叶”,才会结出“评论之果”。所以“讨论哪些问题”、“如何安排问题”就成为了新闻评论节目中首先要考虑的地方。好的选题能让节目如同笔直的大树,挺拔而枝繁叶茂;不合理的选题则能让节目像歪曲的朽木,难结新枝。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晚高峰》就是一档十分讲究选题的新闻评论节目。2009年12月首播,它依托中央部委、企业权威信息,遍布全球的新闻来源站点,并且有海内外顶尖的专家学者,专为晚高峰时段流动人群提供丰富密集的资源、贴实的信息和对新闻通俗的解读。

新闻选题要贴近生活

以2012年10月30日《央广新闻晚高峰》为例,主持人雨亭,以串接为主的方式,和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资深媒体人金波一起,同时又整合了音响、采访等素材,完成了三个选题的叙述和评论。而这些选题都是和生活紧密相关的负面的社会现象,并且以质疑的方式被某个第三方提出。

比如,“质疑者说:信用卡仅差一块钱没有还,也要按金额缴纳利息,借口与国际接轨,银行还有多少霸王条款?”“爆料者说:美国要求电信员推销电信手机,完不成任务必须自掏腰包,强买又强卖,国美和电信唱的是哪一出?”“调查者说:北京再发限令清理奥数,高考奥赛保送资格2014年将取消,轮番治理能否对狂热的奥数釜底抽薪?”最后又以“关注最美新闻人:花掉一家人的打工积蓄,6年助养近百位老人,豆腐慈善家杨美学无私大爱感动你我”这样一个评论结尾,充满了正能量和感染力。有了好的主杆,怎么生出丰富的枝叶,就靠记者和音响来完成了。如:

记者陈亮:“陕西省西安市王先生五年前先后在西安的民生、工商、交通、工商、中信五家银行办了五张信用卡恶意透支......目前,绝大多数银行都是按照全额计息的方式来执行,记者拨通了某家银行的客服电话。”

主持人雨亭:”除了这个经历之外,还有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新闻报道中的经历,或许你也有可能自己遇到过这样的经历,像:全额罚息之外的ATM机吐出了假钞不担责任,信用卡不开通照收年费,等等,银行的各种霸王条款一直都存在,那么广大消费者的权力究竟谁来保护,今天我们的节目也做了详细的报道,金波老师您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或者今天如果没有听我们的报道,你有没有听到过信用卡中的这些细节问题”(主持人雨亭读网友的评论,提出问题,如何停止霸权条约的文字游戏?)

评论员金波:(针对评论)这种方式不符合消费者权益的对等原则,国内有些..网上的帖子,他给银行多取了钱,电话预约,身份证,电话介绍信..银行办手续的繁琐。这个问题既伤了消费者的利益,需要内行的人出来指证曝光,抓住一件就要去弄清楚,改正。社会需要有识之士,法律界的人士来保护消费者权益。

这就是一段完整的新闻评论。开始回顾记者陈亮报道的一段关于信用卡霸权条约的事例十分专业,有许多像“全额计息”、“未偿还部分计息”之类的行业术语。对于高峰期行驶在路上的下班族来说,他们也许正饿着肚子堵着车,心情有些许急躁,没有耐心听这些枯燥的数据和评析,他们更容易接受的应该是简短而有趣的新闻。

而主持人雨亭和观察员金波对这一事件的分析却是站在普通受众的角度上,以贴近生活的事例也语言为听众答疑。比如金波会在评论中表示他也是和大多数听众一样,通过记者的录音才知道某些专业术语,所以也可能误签霸王条约。又表明自己明确的观点,呼吁社会有识之士共同维权。这段的讨论深入浅出,把听众从迷茫中拉回生活化,而评论员评论的角度也都是短评和快评,让听众快速简单的了解整个事件。

音响要丰富选题、评论要有逻辑

主持人雨亭:北京市教委在日前召开的北京市中小学校长大会上对再次对“禁奥”发出申明:凡是与公办学校升学挂钩的各类培训班,包括有或明或暗联系的一律叫停,进行重点清理整顿。同时,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章,使各类培训与义务教育升学难以挂钩,使奥数成绩在“小升初”过程中彻底失效。年年喊停的奥赛班,为何到今天改头换面仍在继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一次叫停真能不再死灰复燃吗?

回到演播室,主持人雨亭对话金波,提出“奥数能彻底失效吗”这个质疑。金波表示,禁奥数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奥数本来就是竞技的一个方式,现在变成了孩子们的全民健身运动。教育部的管理问题不能脱责,另外商家抓住了家长功力的价值观。“输在起跑线”就给孩子规定了一条线。而金波举得富有感染力和色彩的例子也让听众容易接受并且印象深刻:

评论员金波:“毕加索,从小就收到专业的绘画训练,他成名以后最遗憾的是:我从来没有像一个孩子那样信手涂抹过,信手画过我孩子应该画的画。”

主持人雨亭:“不要把孩子那些本来属于他的天真和自然的一些感受和行为,用成人的思维强加于他,不要用成人的各种选择套在孩子的头上,让他完成他本来自己可以去实现的人生价值、目标、理想和道路,用你成人的思想方式和各种各样的道德,法律也好,你的原则也好的评判来加到孩子身上,孩子就是孩子。”

雨亭的这段总结显示出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应有的逻辑性,他需要综合记者的叙述、新闻当事人的剖白、律师的释法,对它们进行串联、分析、点评,最后形成了完整的剖析片段。如果没有主持人围绕主题进行素材的整合,则整个素材片段就很难形成内在的逻辑关系,说理性自然就大打折扣。

新闻选题要使得节目浑然一体

主持人雨亭:杨美学是一位农民工,他说我没有多少钱,但是做善事就和有多少钱有关了。为了照顾一家人生活,从十年前开始杨美学就挑着烤豆腐担子穿梭在贵阳的大街小巷,三年后老杨存了八万多元的积蓄,家人希望他用这个钱买一个门面,但是老杨提出一个决定说,我要办一个养老院。老杨说只要有老人来我都一律会把他们养起来。现在老杨一家共11人都加入了助老养老当中。老杨说现在最头疼的是助老院的基础设施不达标,也得不到政府的认可,现在最希望有台彩色电视机,把助老院的一些设备更新更新,让老人们过的更舒服些,多看看外面的新闻和世界。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最美新闻人。

对于这条报道金波分析说,今天的新闻都跟钱有关,都跟数字有关,跟钱有关。但是看看这位老先生对钱的态度,他付出的数字,帮人的数字,他给社会带来正能量的数字。希望前面说的人要听一听,感动一下,也能有些更人性更好的做法。只有经过加工整合、有意安排适当的选题,才能使节目浑然一体。纵观这期节目的所有选题,无论是信用卡的款额、推销手机掏自己的腰包、还是奥数的禁令,的确都是跟钱和数字有关。而最后说到的慈善老人也提到了“帮助70多名老人”“八万多的继续”等等也都是关于数字和钱,然而却和之前的选题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听众从批判和呼吁走向了情感的碰撞。

最后主持人串起了所有贴近生活的选题做了总结,使得本来零散的例证和结论都团结起来:音响元素丰富、事实素材多样,各界声音充分表达,串联点评精当深刻,通过论点、论据以及论证的布局及各类音响元素的编排,使得节目可听性得以加强,充分调动听众的感受力,拉近主持人与听众的距离。

参考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2012年10月30日19:00-20:00后峰时段

参考文献

[1]见《中国播音学》第405页

[2]陈鑫,陈修文.《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特色化探析》

[3]上课稿件《第六章 新闻评论节目播音主持》

篇7

这几年,我校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改革和一系列时事活动的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时事教育。学生在北京市中学生“望杯”时事竞赛中屡获佳绩,不少学生获得中学生年度时事观察员评选优秀奖,在《中学生时事报》上发表多篇文章,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都得到很好的提升。这既印证了我们对时事教育重要作用的看法,也激励着我们不断探索,更好地推进我校的时事教育。

一、时事融入课堂,

打造特色思想品德课

初中生对外界开始表现出热切的关注,他们希望展示自己的眼界,更希望得到认同和理解。在思想品德课堂上,通过对时政的分析,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对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是很有兴趣的。”许多心理学实验也表明,学习者感兴趣的是与他过去经验有联系但又有新颖性尚不了解的东西。

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空前高涨,对于自己很熟悉而且也有一定见解的时事政治非常感兴趣,容易与教师产生共鸣。因为时事政治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将时事政治加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撞击学生心理上的兴奋点,达到有效的教学。例如在讲述有关“是非”与“正义”的问题时,我们选取了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兰州老人砖砸违章车事件,让学生看完视频后去分析这一事件。刚开始很多学生义愤填膺,觉得老人非常有正义感,但随着分析的深入,他们也意识到不能用一种违法的行为去纠正另一种错误的行为,对于“正义”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当教师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却从新的视角来与学生交流时,学生会积极参与并自然地接受更加深入的观点。这样,思想品德课堂就超越课程规定的内容本身,成为师生之间共同对生活深刻体验的分享。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也许是有限的,但在这样的课堂中受到的道德感染与思维影响,会在他们的生命中长时间持续。

在媒体发达的今天,每天有无数的热点新闻出现,筛选出适合思想品德课堂的时事素材,才能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时政性特点,从而增强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在具体运用上,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以时政热点为情景或话题导入新课教学。以新鲜的时事导入,往往能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直面挫折》中,我们出示当红球星林书豪的事例,让学生去猜究竟是谁在体育生涯中经历这么多不顺,然后让学生回答他会选择放弃还是坚持梦想、直面挫折。学生从崇拜其精湛的球技转为崇拜其面对挫折的态度,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让学生收集时事热点,在课前进行评论,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这一活动也让学生真正将目光从自身和家庭的狭窄空间投向广阔的世界,让他们去关注和体会世界的变化,感受时代的脉搏,从而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的视野和胸怀。例如针对最近火热的穿越剧,一位演讲的学生透过现象,看到穿越剧泛滥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全班同学从新的角度去思考穿越剧现象。还有学生通过介绍和分析“克里米亚入俄”事件,让全班同学对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关系有了深入的了解,对国际时局有了自己的看法。

第三,在课程中使用时事进行案例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探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分析能力。例如在讲授《责任重于泰山》一课时,让学生分析山东济南吴梓钰案,学生对案中受害人深感同情,也对不负责任的行为带来的恶果感同身受,真正体会到责任之重重于泰山,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开展专题式的研究性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时事素养和分析能力。在初三思想品德课上,我们通过专题研究和辩论赛,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归纳材料的能力,锻炼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例如有的班级从叙利亚问题入手,了解宗教问题、民族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国际热点问题的基本能力。有的班级对“钱荒”和“经济学”感兴趣,老师就带领学生了解货币的性质和运行规律,比较不同时期经济政策的变化,再扩充到比较不同经济制度的特点,让学生具备分析经济热点问题的素质。有的班级对美国白宫关门有兴趣,我们就通过分析这一事件,让学生了解中美两国在政治制度上的区别,了解政治学领域的基本概念。不久前,学生又开始探讨中高考改革,从班级讨论扩大到年级讨论,最后,经过同学们的推选,在全体教师大会上,一位初三学生代表他的班级发言,其研究结果发人深省,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引起老师们深思的问题。

时事教育与思想品德课的结合,不仅让学生受益匪浅,也能全面提升教师的水平。在所有的学科中,思想品德学科要求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一致的水平是最高的。这一学科特点要求教师们时刻关注周遭的生活,观察周围的世界。这种随时备课的状态让教师们对于时事非常敏感,也能为教学积累大量的素材,既让自己的教学内容丰富,减小工作压力,也让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我校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改革得到全市同行的认可,曾于2008年举办了北京市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研讨会。

二、时事专题讨论,

共建“时事大课堂”

在课堂中引入时事资源,让我们的课堂有了活力。我们从两年前开始尝试时事专题讨论,师生共建“时事大讲堂”的模式,将时事教育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何为师生共建呢?就是通过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来推进培养学生的时事素养和媒介素养。

从初一第二学期开始,每节课利用开始的5分钟让学生进行课前演讲,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析。学生的演讲涉及的内容很丰富,如“问题”“朝核问题”“雾霾天气”“禽流感”“雅安地震”“兽首回归中国”“菲律宾射杀台船长”等等社会各领域的新闻事件,而且某一小组同学这节课关注的新闻事件,下一小组同学会继续跟进事件进展,或者从另一个新闻视角去评论。虽然学生的观点会有些稚嫩或有失偏颇,但他们在关注在思考就是在进步,在学生演讲后,教师进行点评分析。这就是学生自己的“时事大讲堂”。

同时在另一层面,为了挖掘时事的广度和深度,我们安排教师的“时事大讲堂”,分专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上学期我们以“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作为时事大讲堂的主题,就我国文化软实力问题在师生间展开讨论。为了让教学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时事大讲堂选取的素材都是时事热点。2013年,“中国梦”成为非常热门的词汇。考虑到初二学生对文化问题较为感兴趣,在这节课中,我们首先带领学生思考中国梦与文化梦的关系。当我们审视今天的文化市场时,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中国这个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正遭遇着巨大的“文化逆差”尴尬。对今天的中国而言,大国文化战略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必须正视和重视的重大文化战略问题。实现中国梦,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其次,国家梦离不开个人梦,文化强国梦的实现也同样离不开个人的文化梦。作为炎黄子孙,每个同学也有着自己的动画梦、文化梦,希望中国文化能更加强大,这样的梦想也离不开每个同学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和贡献。通过拓展课程,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国家层面的一些举措,也能更好的分析一些文化现象和热点问题,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做力所能及的事。

在导入环节,让学生观察《功夫熊猫2》的截取图片,寻找其中中国文化的元素,去思考如何对待热点问题背后的文化之争。然后引入中国与西方在经济实力与文化实力方面的对比,让学生感受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水平不相称。通过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祭孔和日本三国热、好莱坞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让学生体会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通过我国在提高文化软实力上的有力举措,让他们感受自己身边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最后,让学生思考,作为首都的中学生,能够为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达到导行的目的。

这样一堂时事课,所有的素材都是教师自己搜集的,观点和结论也都不是现成的,所以备课难度比较大,驾驭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对老师的专业能力和备课组的备课时间有着很高的要求。但从课堂来看,我们的尝试是成功的。课后,学生们反馈了自己对这堂课的意见,他们认为以时事大讲堂的形式,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既能补充知识,也能扩展视角,是非常好的教学形式。老师本人也认为,这节课带给自己诸多的启发,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时事课堂不是空中楼阁,不能高高在上,而要踏踏实实,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立足于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打动人心,引起共鸣,展示活力,导航成长。

三、时事竞赛,提升师生时事素养

经过三年的时事教育,学生的视野和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也为初三年级的“望杯”时事知识竞赛打下了基础。

在比赛前,我们利用思想品德课在初三年级进行充分的动员。借比赛的契机,结合最新的热点,对全体学生进行了普及性的时政教育,并从中挑选出参加区里比赛的学生。

在准备比赛过程中,学校各方面都十分重视。校长、教学主任、年级主任和班主任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们找齐报纸、在集中辅导时给予充分关心和支持,使得师生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教研组一起收集整理社会热点,并将知识落实在课堂中,备课组的教学水平也有了提高。

除此之外,初三的老师也会利用课余时间为参赛的同学做专题辅导,帮助他们整理和理解时事报上的新闻热点,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等专题进行准备,并及时补充相关专业知识。通过做索引、做剪报和互相讲解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能力。

这样的精心准备,不仅让学生能够拿到北京市一等奖,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整理、搜集、分析的能力。

篇8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各类型媒体的融合正在成为新时期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一方面不同形态的新闻媒体依然保持着各自的编辑特色,另一方面它们基于网络而走向互动与融合,使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有了拓展,新闻编辑因此拓宽了工作领域,甚至扮演新的角色。由此,我们对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要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一、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新闻媒体面对的已经不是媒体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而是受众自由选择媒体的“买方市场”。媒体间的竞争首先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竞争,而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又主要体现在新闻传播效果上。公众欢迎的是新闻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可信度高、可读性强并且能够让他们参与到传播活动中的媒体。而媒体的这些品质不可能自然地生成,必须靠有创意的新闻产品设计和有意识、有组织的新闻传播活动来营造。新闻编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设计媒体的新闻产品和策划、组织新闻报道。

1.新闻编辑是编辑方针的制定者,是媒体形象的设计师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创办或者改版,以总编辑为首的编辑委员会担负着制定编辑方针的任务,编辑方针规定了媒体的受众对象、报道内容和风格特色,成为编辑部全体人员共同遵守的行动指南,并指引所有新闻业务活动。新闻编辑还担负着设计新闻媒体产品的信息规模、结构和外在形象的任务。

每一个新闻版组、每一块新闻版面、每一个新闻频道、每一个新闻栏目都是由编辑策划的,它们作为新闻媒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向广大受众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媒体产品的政治水平、文化水平以及专业水平,都直接受编辑水平的制约。目前正在不断向前推进的媒体融合,对新闻编辑的决策与设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一个融合的媒体集团中,每一个媒体的定位要求更加精准和个性化,而同时对于不同终端产品,还需要有一体化的设计思路以促进“产品链”的生成和传播效果及媒体收益的最大化。

2.新闻编辑是每一阶段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报纸的总编辑、编辑部主任、版面主编,电台电视台的总编辑、新闻频道总监、新闻部主任、栏目制片人、编辑策划人等都担负着策划和组织新闻报道的任务,这项任务在任何新闻媒体都常规性地、日益频繁地进行着。社会公众对新闻传播的需求不断提高,他们不满足于获知新近变动的新闻事实,而要求媒介围绕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提供尽可能详尽的背景资料,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其带来的影响,预测其发展的趋向。为此,新闻报道由平面式走向立体式,从单向性走向多向性,追踪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等运用得越来越多,公众参与新闻传播也越来越多,新闻编辑设计和组织报道的任务必然越来越重。

媒介融合之后,策划内容生产与管理内容分配的高层编辑人员将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如在大型媒体新闻编辑部中有分设“策划总编辑”和“分配助理”,也有分设“白班分配总编辑”、“夜班分配总编辑”和“周末分配总编辑”的。而在小型媒体编辑部中,通常只设一个“分配总编辑”,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都在负责内容生产。研究者认为,“在多媒体的或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制片人和分配总编辑的角色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他们现在要考虑的已经不仅仅是在电视新闻中报道什么与如何报道,他们必须决定如何最好地同时在报纸、广播电视和在线平台上完成新闻报道。”显然,高层编辑人员策划和组织传播的工作对象已经由单媒体变成多媒体,策划与管理报道活动的难度大大提高了。

3.新闻编辑是记者从事采访写作的指挥员和参谋

新闻编辑不仅策划报道,而且是每一个重大报道战役的指挥者,他们向记者部署采访任务,协调各部门、各工种以及记者之间的关系,随时了解记者的工作情况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提供采访线索、提供资料、推荐合作者等。在记者的采访写作过程中,编辑还要为其做好参谋。编辑与记者的工作性质不同,更应该站在全局的高度看问题,可与记者互补,加深对报道客体的认识,与记者一道找到更有价值的选题和更好的报道角度,生产出优秀的新闻作品。可以说,新闻竞争越激烈,媒介就越需要足智多谋、指挥有方的新闻编辑。

二、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者和总把关人

如果说记者的工作对象是单个的新闻作品,编辑的工作对象则是报纸、频道、栏目等集合体。如在报纸编辑部中,由于编辑工作的目标是生产出由各类稿件组合成的综合产品――报纸,报纸编辑就必然处在精加工和总合成的位置上。编辑部的各类工作人员如记者、资料员、评论员、照排技术人员等,无一不与编辑工作发生联系,他们的劳动成果通过编辑工作汇集成一体。在已经运用计算机采编系统的报社,网络系统上的一个个编辑工作站实际就是一个个枢纽,来自各方面的稿件都集中在这些工作站的“备稿库”中。各部门编辑对这些稿件进行分类、选择、加工,不合格的产品被退还,准备采用并编好的稿件则放进“成品库”中。总编室白班编辑根据当天版面的需要,从“成品库”中选取稿件再度进行加工和配置,经过这轮处理的稿件就进入了“上版库”,留待版面编辑将其设计成完整的版面。设计好的版面再由技术人员照相制版,印刷成报纸。采编系统中的三类稿库,既是编辑的作业场所,又是记者、评论员、资料员等劳动成果的集散地。采编网络系统的运行,使编辑在网络上与各工种对话、合作,而编辑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将编辑部门所有人的劳动成果在报纸上集中体现出来,向广大读者奉献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所以说,编辑工作是各项采编业务的集大成。

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编辑工作是新闻传达至读者的最重要的一个关卡。有人把编辑比作足球场上的守门员,如果说传球失误还可以寻找机会更正,或者被守门员拦住而不至造成败局的话,守门员的失误却无法修正,造成的损失无法弥补。虽然记者、作者对新闻都有自觉“把关”的责任,但编辑由于其特殊地位,在把关上担负的责任更为重大。这种把关既包括杜绝新闻报道在政治思想和政策上的差错,也包括技术性的差错。新闻编辑无法阻止各种差错的出现,但必须把一切差错消灭在版面之外,保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新闻素材价值的提升者

当记者、作者把新闻稿交到编辑部时,这些稿件已是对原始的新闻素材的选择和加工后的成品,但是,这些成品并不一定完全符合报纸的要求。编辑选择和处理稿件,首先是对新闻素材重新认识的过程。由于新闻采写与编辑工作的种种差异,编辑和记者往往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新闻选题和新闻素材的,工作在一线的记者对事物的感受更加真实、深切,但也可能因为身在其中难以保持客观冷静,而且视野会受到限制。编辑所处的位置相对超脱,更多地从全局上考虑问题,对报纸的报道立场和原则把握得更加到位,对同类情况有更多的报道经验,因此有可能看到记者尚未意识到的问题,发现新闻素材中潜在的价值,找到更好的报道角度。编辑对于新闻素材的价值提升,还表现在编辑面对的新闻稿件众多,编辑可以通过对稿件进行对比、联想、拓展,从中提升出一个更深刻的报道主题,或者发现更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重新策划和组织报道。

新闻编辑对于新闻稿件的加工修改,不是简单的“剪刀加糨糊”的技术性工作,而是根据编辑方针和报道意图对新闻素材进行再挖掘和再表现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当然,编辑对新闻素材的“再创作”要以新闻事实为依据,不能随意添加或杜撰,不能违背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这一点来说,新闻编辑的能动性、创造性又是受制约的。

新闻编辑对新闻素材价值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新闻素材的选择、组合、提炼与创新。编辑选稿、改稿、制作标题,就是对新闻素材重新选择和组合的过程。二是对新闻表现形式的选择和创新。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的运用往往又关系到内容传播的效果。新闻编辑对于新闻表现形式的选择主要通过选择稿件的写作方式、编排手法、版面或栏目的设计包装等来实现。

四、公共论坛的主持人与新闻话题的引导者

新技术与新媒体使普通公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参与新闻传播的能力,他们能借助手机、博客、播客、BBS等新闻、表达观点。从整个社会的新闻信息流动来看,越来越多的新闻正在职业“新闻把关人”控制范围之外广泛传播,这已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因此,新闻编辑必须在这样一个新的媒介环境下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