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01:4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收稿日期:20120331
作者简介:于治远(1953—),男,辽宁新宾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工作。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5021902
1引言
近年来,通化市在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源保护与管理、自然保护区监管、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农村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但农村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农村生活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乡镇工业企业污染、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亟待解决。
2农村主要环境污染问题
2.1生活污染
农村生活污染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通化市农村年产生活污水2 000万t,年产生活垃圾约44万t,长久以来,农村环境普遍存在“脏、乱、差”现象,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生活污水任意泼洒、畜禽粪便随处可见,对农村水质、大气、土壤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是目前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
2.2畜禽养殖业污染
近年来,通化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畜禽养殖数量迅速增加,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与发展不相匹配的粗放型管理方式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诸多因素,导致通化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2.3农药化肥污染
通化市耕地面积269 028hm2,种植品种主要以玉米、大豆、水稻为主。全市大部分为山区,坡耕地较多,农药化肥的有效利用率较低,氮利用率在25.3%~628%之间,磷利用率在10.8%~20.8%之间,大部分没有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磷随农业退水及降水径流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长期施用化肥也导致全市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
2.4乡镇企业污染
通化市乡镇企业主要分布在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医药、食品、木制品加工、建材、造纸、水电等行业,普遍存在生产工艺落后、经营方式粗放、污染治理资金不足等问题,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农村的环境污染。
2.5水土流失
通化市地处长白山区,2/3面积是山区,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引起地表土壤侵蚀过程比较缓慢,而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速度快、作用强。多年来,人们乱采滥挖、不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等人为因素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3防治对策
3.1逐步完善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目前,通化市农村仍有部分村庄村民饮用自家打井水,没有必要的水质监测。已采用集中供水的乡镇和村庄对水源的保护和管理还不够规范,水质监测和保护措拖还不够到位。为确保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应加大农村自来水工程的推广力度。要对现有的集中供水水源地加大保护力度,尽早完成水源区划工作,并按照区划做好设立界标、警示牌、护栏,清理整顿污染源等相应的保护管理工作,同时做好水质例行监测工作,确保让全市农民喝上干净水,放心水。
3.2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染治理
目前,农村生活污染问题比较突出,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污染防治工作,抓住机遇,争取资金,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逐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基础设施建设。生活垃圾在做好定点存放,集中收集的基础上,要选择合适的场地修建“三防”式垃圾处理场,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可以选择小型人工湿地进行治理、投资小、见效快、易于管护。
3.3改变农业种植结构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对水体、土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全市农村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倡使用农家肥和生物、有机肥料,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作物,只有逐步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和改变种植结构才能有效地减少农药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3.4加大监管力度
近年来,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大部分粗放经营,管理不严,对环境污染尤为严重。应在全市农村进一步加大畜禽养殖散养改圈养的力度,逐步改变农民落后的畜禽养殖方式。在农村和养殖场大力推广建设“四位一体”(即温室、畜禽舍、沼气池、厕所一体化)能源生态工程等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成功模式。同时进一步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监管力度,严把畜禽养殖项目审批关,严禁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新上畜禽养殖项目,进一步加大日常监管力度,逐步减少畜禽业环境污染问题,最终实现畜禽养殖业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3.5改善水土流失状况
多年来,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各种人为因素导致通化市水土流失状况不容乐观。全市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等相关部门应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减少农业生产化肥施用量,加大25°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力度,严厉查处乱砍盗伐和私挖乱采违法行为,强化矿产资源管理,逐步改善水土流失状况。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环境;污染防范;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X131文献标识码:A
1城市建筑施工中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及状况
我们在对建筑业的施工噪声、建筑粉尘、建筑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的基础上,并就建筑业的环境污染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目前,建筑业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施工噪声、建筑粉尘、建筑垃圾、固体废弃物等,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1.噪声污染。噪声是居民反应最强烈和最常见的建筑施工污染问题。现在的建筑物绝大多数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需要搅拌、运输、浇注,这些施工环节是施工中的主要噪声源。施工现场的噪声污染源还包括:挖土机、推土机、运载机、压桩机、切割机等设备作业声音。
1.2.扬尘污染。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施工场地的土方挖掘、装卸和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填方扬尘、管网布设、路面开挖产生的扬尘;建筑材料(白灰、水泥、砂子、石子、砖等)的现场搬运及堆放扬尘;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扬尘;运输车辆行驶现场道路扬尘等。扬尘量的大小与砂土的粒度、湿度成反比,与地面风速成正比。
1.3.建筑垃圾的环境污染。建筑垃圾主要指一些废弃的建筑原材料、建筑半成品和建筑原材料的包装物。建筑垃圾排放量大,且面广,影响深远,比较难以降解,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会改变土壤特性,影响植物的生长,并对城市的市容产生不利的影响。
1.4.建筑废气的环境污染。建筑业的废气主要来源于建筑装修材料,如油漆、 涂料等。建筑业废气的排放量较小,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不大。但是由于此类废气具有污染物种类较多、毒性较大的特点以及产生的地点一般都是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地方,通风状况一般都不佳,故对人的危害较大。
1.5. 建筑施工中废水污染。建筑施工中废水主要来自于井点降水 、桩基施工产生的泥浆、建筑材料及砼输送管道的清洗水、砼养护排水 、设备水压试验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废水 等。一些工地的临时供水设施跑冒滴漏而无相应管 理跟进导致施工现场污水漫流。一些施工单位将泥 液、废浆直接排入下水道 , 沉淀后的原浆堵塞下水 道 ,导致次生水环境污染问题 。
2建筑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建筑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污染物排放种类和特征也有别于其它行业 ,具有污染面广、难以治理和危害群体广等特点,因此我们针对建筑业环境污染现状 ,建议采取以行政管理为主 ,技术革新为辅的方法来控制建筑业的环境污染。
2.1.在进行现场施工前完成围墙的砌筑 ,对于相 邻的敏感噪声保护目标一侧提前安装降噪声安全围屏并加强对人为噪声的控制 ,杜绝人为的敲打、大声喧哗 ,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性 ,对模 板拆除、物体装卸、搬运噪声进行主动控制 。根据施工阶段特点 ,合理进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将产生高噪声的机械设备布置于远离声环境保护目标 ( 如居民、医院、学校等) 的一侧。
2.2. 大力推广商品混凝土,从源头上预防粉尘、噪声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混凝土是主要建筑材料之一,建筑工程中所用混凝土来源有在建筑工地上现场搅拌和由搅拌站通过搅拌车运送到工地上的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所占的比例大小反映了一个国家建筑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我国的商品混凝土占混凝土生产总量的比例还不到 10 % ,而且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
2.3. 生产废水应导入事先设置的沉淀池 ,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严禁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和河流。生活污水应与施工废水一起排入市政污水 管网 ,由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严禁直接排入周围雨 水管网或直接排入河流。③对各类车辆、设备使用 的燃油、机油和油等应加强管理 ,所有废弃油脂 类均要集中处理 ,不得随意倾倒和随意排入市政雨水管网及附近其他河流。
2.4. 建立建筑施工工地申报制度和限制作业时间
施工制度建筑施工应在工程开工前按照分级管理的权限,向市、区环保部门提出申请,并说明工程项目名称、建筑施工单位名称、建筑施工场地位置、施工期限、可能排放的建筑施工噪声的强度和粉尘量以及所采取的环保措施等。这样可使环保部门对辖区所有的建筑施工工地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进行管理。以前我国一直推行的是夜间限制施工,我们认为对建筑施工有必要分功能区、分时间进行限制,例如学校附近白天就要限制高噪声的施工,居民区就要对夜间施工进行限制。
2.5.加强建筑施工场地的管理,实行环保达标准入制环保部门、建设主管部门和城市管理部门应相互配合,要求建筑工地进行封闭施工,建筑材料和土石方的堆放运输过程中要采用蓬布覆盖等措施,减少粉尘污染。并且要通过各种评比等方式,对环保防护工作做得好的建筑单位和从业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达不到环保要求的单位采取警告、罚款 ,直至取缔从业资格。
2.6.推广环保型建筑新材料和新方法选用新型环保建材是解决建筑业废气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的主要途径。要在加大对环保型建材研制和开发力度的同时,积极研究如何开展建筑材料的环保认证工作,鼓励建筑施工单位使用已通过环保认证的建材
2.7.推广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备,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利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备不仅能够提高建筑质量 ,还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例如先进的混凝土浇灌技术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还有效地降低了建筑施工场地的噪声。故此要加大技术改进的力度 ,推广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备。主管部门要通过评选科技进步奖等方式促进建筑施工单位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应该督促建筑施工单位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2.8.加大对建筑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建筑垃圾基本都可以回收利用 ,例如碎砖和混凝土碎块可以在铺设路面时使用 ,水泥袋可以回收给厂家经加工后重新使用。在建筑业中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引导建筑企业自觉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污染防治的成功经验,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清洁生产引入建筑业中 ,必将使建筑业进入一场变革 ,建筑业的能耗将大大降低 ,污染物排放量将大大减少。
建筑业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 ,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在环保法律法规不断健全,行政管理措施不断完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公众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危害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顽症建筑业的环境污染进行根治。
参考文献
[1] 徐小忠; 李小燕.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措施.海安县环境监测站; 南通海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期刊】安全与环境工程2009-09-30
1室内环境污染概述
美国专家检测发现,在室内空气中存在500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致癌物质就有20多种,致病病毒200多种。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也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也将室内空气污染列为人类健康的10大威胁之一。
1.1室内环境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
1.1.1甲醛。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原生性毒物,无色,易溶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主要来源于室内装修和各类家具采用的各种夹板、贴面板、木屑板、强化和合成地板中。一般新装修的房子其甲醛的含量可达到0.40mg/m3,个别则有可能达到1.50mg/m3。
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症状,如头疼,头晕,咽干,咳嗽等。挥发期甚至长达数十年,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还有致畸、致癌作用高浓度的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都有毒害。
1.1.2苯及苯系物,苯及芳香烃。无色、有芳香气味、易挥发、易燃、燃点低的液体,其主要污染源是驱虫剂,厕所消毒液、除臭剂、油漆、涂料中的稀释剂和粘合剂、汽油、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材料和某些家庭用品中。
苯是有毒的致癌物质,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具有毒害作用,可以引起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会使人昏迷,甚至死亡。
1.1.3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TVOC有嗅味,表现出毒性、刺激性,组成成分极其复杂,不断被合成出新的种类,是多种有毒有害气体的综合。主要来源于各种涂料、粘合剂及各种人造材料等。
TVOC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刺激皮肤、黏膜及神经系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产生一系列过敏症状及神经行为异常。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甚至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等。动物试验表明有潜在的致突变、致畸、致癌性。
1.1.4氨。氨为无色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氨气污染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和室内装饰材料。
氨气可以吸收组织中的水分,常附着在皮肤黏膜和眼结膜上,使组织蛋白变性,对接触的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改变细胞膜结构,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可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导致肺水肿等症,甚至可引起心脏骤停、昏迷和休克。
1.1.5氯乙烯,源于干洗衣服的干洗剂中。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头痛、恶心、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者,神志不清,或呈昏睡状甚至昏迷、抽搐更严重者会造成死亡。
1.1.6氯是一种具有强刺激性的黄绿色气体,处理水源时常用,其主要污染源是沐浴,洗衣或煮沸水时。有急性和慢性中毒可致肝血管肉瘤。蒸发时会形成三氯甲烷,高浓度下可诱发癌症。
1.1.7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汽车尾气、工厂排放和人群吸烟等,吸入后可使人体血液丧失携氧功能,甚至死亡。
1.1.8大气颗粒物污染:主要是粒径小的所谓飘尘,发生源主要有:(1)人体头皮、皮肤屑、衣物上的污垢和人体活动如室内步行、扫除等;(2)燃料燃烧煤烟;(3)建筑材料和设备石棉纤维、玻璃纤维、螨虫等。(4)厨房油烟、吸烟烟雾烟尘、焦油等。(5)其他空调系统产生的粉尘等。(6)一些不合标准的美发用品、空气清新剂、清洁剂、杀虫剂等。(7)塑料、石棉制品等材料。其吸附性很强,容易成为空气中各种有毒物质的载体,特别是容易吸附多环芳烃、多环苯类和重金属及微量元素等,使得致癌、致畸、致变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1.1.9放射性污染物及其危害
室内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是氡,氡是一种惰性气体,主要来源于房基、混凝土室内地面及其周围土壤、建筑材料、矿渣和装饰石材、供水、用于取暖和厨房设备的天然气。氡是人一生所接触的最主要的辐射来源,人所受天然辐射的年有效剂量的40%来自于氡及其子体。统计资料表明,氡已成为人们患肺癌的主要原因,我国每年约有50000人因氡及其子体致肺癌而死亡。另外,氡还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1.1.10生物性污染物及其危害
室内空气生物污染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包括真菌孢子)、花粉、病毒、生物体有机成分等。能引起呼吸道传染病、哮喘、建筑物综合症等疾病。
1.1.11物理污染:主要有室外交通工具产生的噪音是听觉污染、室内灯光照明不足或过亮和颜色太多是视觉污染,如白色的使用如果不得当或者面积很大会给人的视觉产生一种盲点。触觉污染会带来直接的人身伤害。
1.1.12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如铅、镍、铬、钴等,来源于天然石料和陶瓷制品常用的油漆、涂料、塑料等。可以通过污染饮食、接触皮肤或形成气溶胶而进入人体。超过人体所能耐受的限度,会造成人体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
1.1.13电磁污染是指天然和人为的各种电磁波的干扰及有害的电磁辐射,来源于广播、电器等。电磁辐射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
2 室内环境污染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影响范围广,涉及的人群数量大。
2. 2接触时间长。
2.3室内环境特别是刚刚装修完毕的环境污染物浓度高。
2.4污染物种类多,可达到上千种,并且这些污染物又可以重新发生作用产生新的污染物。
2.5污染物排放周期长。有研究表明甲醛的释放可达十几年之久,而对于放射性污染其发生危害作用的时间可能更长。
2.6危害表现时间不一,有的污染物在短期内就可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而有的则潜伏期很长,比如对于放射性污染,有的潜伏期可达到几十年之久,直到人死亡都没有表现出来。
3、防治方法
3.1污染源的控制
3.1.1优化设计方案、优化施工工艺。设计是整个工程总的策划,尽量选用无毒、少毒、无污染、少污染的施工工艺。在室内通风设计时应保证风量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
关键词:环境保护;光污染;危害
Abstrac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 hot topic in recent years, the material life level at the same time, in our life environment is also constantl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harm of light pollution, and expounds th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ight pollution; harm
中图分类号:[R1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成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虽然人们对于环保越来越关注,相关理念更新得也很快但对很多人而言“光污染”仍然是个新事物。
一、光污染的分类
目前通常把光污染分为: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一)白亮污染
当今城市许多高楼都采用玻璃幕墙,这些玻璃幕墙时尚亮丽,但是它们的反射光比阳光直接照射更强烈,反射率高达82%~88%。早在2002年厦门就有许多的士司机反映,镶嵌在建筑物上的玻璃幕墙反射的刺眼强光经常给他们经过的行驶过程带来麻烦,头晕、烦躁、甚至刹那间看不见路况。而许多城市喜欢建设的大广场,树荫率和地面的植草率往往很低,经常是大面积的水泥地面或石材地面,看起来整洁大气,但是每当晴好天气,地面反射的阳光也经常使行人头昏目眩,大大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专家研究发现,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而且受白亮污染损害的人容易产生头晕、失眠、心悸、食欲下降及情绪低落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乃至诱发疾病。
(二)人工白昼
夜幕降临,遍布城市的各式光源照亮了城市的每个角落,形成了不夜城,这就是所谓的人工白昼。人工白昼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夜晚难以入眠就导致了白天工作效率低下。人工白昼还会扰乱其它生物的生物钟。去年厦门就有报道,路灯边的草莓园,只长茎叶而不开花结果,越靠近路灯情况越明显,这给农民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而市民们也经常反映演武桥栏杆上的灯影响了周边居民夜间的睡眠,很多人即便在炎热的夏季也不敢开窗休息。《自然》杂志研究报告指出,让二岁以下幼儿睡在开灯的房间中,将大大地增加日后近视的机会。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幼儿二岁前若是睡在黑暗房间近视比例是10%;二岁前若是睡在小夜灯的房间中,近视比例是34%;二岁前若是睡在开着大灯的房间中,近视比例则高达55%。
(三)彩光污染
彩光污染主要指夜总会和迪吧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污染。但是家庭中普遍采用的照明灯、户外闪烁的各色霓虹灯、广告灯和电视、电脑等带屏幕的家用电器也是彩光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很多厦门的的士司机师傅们就反映疏港路高架桥栏杆上的照明灯高度与开车时眼睛相近刺眼的灯光使他们在夜晚上高架桥行驶特别疲劳。娱乐场所经常使用的黑光灯能产生波长为250-320纳米的紫外线据测定其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体伤害影响持续时间甚至长达15-25年。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彩光污染不仅会损害人的生理功能而且对人的心理也有影响。要是人们长期处在彩光灯的照射下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倦怠无力、头晕、阳痿、月经不调和神经衰弱等身心方面的病症。
二、光污染的危害
(一)对人生活的影响
光污染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在炎炎夏日,玻璃幕墙等会将强烈阳光反射进附近居民家中,不仅产生耀眼的光线,还会使室内温度平均升高3―4℃,影响居民正常生活,近年来我国环保部门多次收到关于光污染的投诉信。其中多数为白亮污染导致的纠纷。
(二)对人心理的影响
人在缤纷多彩的环境中待一段时间,就会感觉到心理和情绪受影响,如果城市“人工白昼”使居住环境夜晚过亮,人们会难以人眠,扰乱人体的正常生物钟,使人白天头晕心烦,食欲下降,情绪低落,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造成心理压力。科学研究也表明,彩光污染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如过多杂乱的霓虹灯所提供的光照纷乱朦胧,人的视觉会不清晰,长期接触会使人心理环境不平衡,心理健康受损。
(三)对人身体的影响
光污染对人身体的危害和影响就更多了,首先是眼睛,长时间在白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白亮污染会使人头疼心烦。甚至发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等神经衰弱症状。人工白昼会引起人睡眠质量降低、失眠,扰乱人体生物钟。研究发现夜间有开灯睡觉习惯的婴幼儿成人后近视眼发病率比在全黑环境下的高出很多。彩光污染源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远高于太阳光的紫外线且对人体有害影响持续时间长,人如果长期受这种照射,可诱发流鼻血、脱牙、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他癌变。彩色光源让人眼花缭乱,不仅对人的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的脑神经。
(四)对交通安全的危害
烈日下驾车的司机会网玻璃幕墙的反射光而引起突发性暂时失明和视力错觉,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且眼睛长时间受强烈刺激,极易引起视觉疲劳,导致驾驶员出错。由此可见,不合理的玻璃幕墙建筑威胁着城市交通安全。为了保障夜间交通顺畅安全的道路照明系统如果设置不合理,反而会更易发生交通事故。降低交通安全性。夜间的光污染对轮船和航空也有相同的不良影响,同时由于这两种交通方式在夜间对灯塔等灯光导航系统有更高的依赖性,安装得不合理的照明设备会对驾驶员产生误导,机场附近的光污染就多次使驾驶员将公路当跑道 。
(五)对能源利用的影响
现在我国很多地方用电极度紧张,对不少居民和工厂采取“拉闸限电”或”限时供电”的措施。另一方面,我国的照明电2/3为火力发电,其中又有3/4是使用燃煤。城市光污染不仅耗电多,消耗能源,加剧城市用电紧张,而且耗费资源,污染自然环境。
(六)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很多动植物的生长同光照有直接的关系,而人工灯光的光点可以传到数千米以外。不少动植物虽然远离光源,但也受光的作用,人工光照破坏了它们的生物周期。生活习惯,它们新陈代谢也受到影响。城市街道两侧树木落叶期推迟,习惯在黑暗中的螗蜍某些品种已经濒临灭绝,由于地面上的光超过月亮和星星,新孵出的小海龟误把陆地当成海洋,因缺水丧命,城市里的鸟因灯光四季不分,人工光常使鸟类在迁徙的时候迷失方向。因此,光污染不仅影响人类,也影响动植物的生存,危害生态环境。生态系统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物种的变化会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光污染对动植物的影响又势必会使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变化,从而影响人类本身。
三、光污染的危害及对策
当前大家对光污染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迄今光污染并没有列入环境防治的范畴。在法律上也仅有《物权法》明确写明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对于光的入侵有权予以禁止。但是对于光污染这样一个可测量的东西,却没有测量的标准方法,而且也没有明确级别标准,这就使很多深受光污染危害的人在向有关部门投诉的时候会觉得模棱两可,不知道自己这种情况算不算光污染。这给《物权法》的具体实施带来了困扰,使法律条文仅仅停留在纸面上。
光污染就在我们的身边,但是很遗憾,目前光污染还没有妥善的防治技术,只能以防为主,从源头上减少由于光污染造成的损伤。建议在技术方面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建立监管机制、完善立法的同时提高监测水平,订立相关标准方法和评价标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能依,不使法律成为一纸空文。
(二)限制建筑物使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采光,并对玻璃幕墙材质的反射率、幕墙安装的形状、弧度都要根据建筑物周边的环境条件进行评价和限制。
关键词:化肥;污染;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X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4-85-2
化肥是指经过化学工业制造的肥料。按所含营养元素分类有N肥、P肥、K肥、复合肥、微量元素肥料。其特点是有效成分含量高,肥效发挥快,便于储运和施用。化肥的出现和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迅速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进入21世纪,人口、粮食、环境仍然是人类面临的突出问题。然而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解决此矛盾的方法除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以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不断采取各种技术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取决于一系列因素,但是,在一定的作物种类、气候条件下,水、肥常常是起重大作用的两个因素,特别是肥料中的化肥。常言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联合国粮食农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在1950~1970的20年间,世界粮食增产一倍,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而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各项措施中,化肥的增产作用约占40%~70%,可见,化肥对发展农业生产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可以确定地说,21世纪,人类仍然需要化肥。然而,随着人们环境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化肥对环境和人类的不利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全面深入地认识化肥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必将有利于农业生产,有益于人类健康,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1.1 对耕地的破坏
改革开放前,农田施肥以农家肥土粪为主,改革开放后,化肥成为主要肥料,而且许多农民基本依赖化肥,几乎到了没有化肥就种不了庄稼的地步。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忽视有机肥,造成土壤结构变差,孔隙减少,土壤养分失衡,有益微生物数量甚至微生物总量减小,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农作物品质下降。
1.2 造成江、河、湖及地下水源的污染
农田径流带入地表水体的氮占人类活动排入水体的氮的51%,这些江、河、湖水域中氮和硝酸盐都是主要污染物,富营养化严重,同时造成地下水污染。许多地方农村浅水层饮用水发涩、发苦,开水污垢多,特别是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区表现得更为突出。
1.3 影响人的健康
人或牲畜食用大量含有硝酸盐的植物后,导致高铁血红素白血症,使人们出现行为反应障碍,工作能力下降,头晕目眩,意识丧失等症状,严重的危及生命。饮用水、食物中硝酸盐超过一定含量,人食用后会受到很大毒害。
2 溆浦县化肥施用污染现状及原因
2.1 溆浦县化肥施用污染现状
溆浦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发达,有湘西“乌克兰”之称,耕地面积4.63万公顷,其中水田3.07万公顷,旱地1.56万公顷,种植水稻、玉米、棉花、油菜、柑桔、蔬菜等多种作物,化肥的使用量很高。比20世纪70~80年代增加2~3倍,其主要分布在双季稻的平原区。目前全县每年施用化肥60480吨,年每公顷施用925.5公斤,即每公顷农田每年施用碳酸氢铵420公斤,钾肥105公斤,尿素165公斤,过磷酸钙420公斤,这么多的化肥施入农田对生态条件产生了很大的破坏,第一污染了环境,化肥施入农田后,随即进入土壤圈,参与物质循环,并不断影响生态环境和各个圈层,化肥的投入量越大,这种影响越显著。氮肥施入土壤中,部分被作物吸收利用(一般只有30%~50%)。部分被土壤固定,而大量通过挥发,淋失、径流和反硝化等作用损失掉,有的进入大气圈,氮的氧化物进入大气层,夺取同温层中的臭氧空洞,使照射到地球上的紫外线增强,从而导致了皮肤癌发病率的增加。另一部分未吸收的肥料,随地下水渗漏、地表径流进入河塘,污染水源,使水体,水质迅速恶化鱼虾、畜类受到污染,从而进入“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磷肥带有硫酸根、氟化物,重金属(如含镉1~100毫克/千克,含铅5~10毫克/千克)放射性元素,钾肥带有氯离子,能污染土壤和水体。第二:板结土壤,打破土壤养分平衡。第三:报酬递减,降低种田效益。长期过度依赖化肥,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下降,农田生态系统严重破坏和退化,土壤中微生物活性降到传统农业的十分之一。
2.2 溆浦县化肥施用污染产生原因
2.2.1 省工方便,追求高产 自化肥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以来,农作物产量成倍提高,加之近年来我县大量的青壮年外出打工,使农村只剩下老、弱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由于化肥施用具有省工、省时、方便、肥效快,增产明显的特点,这就促进了我县农民大量施用化肥。由于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肥力持续下降,肥料施用报酬递减,农民为提高产量,更加依赖化肥,并不断增加化肥的投入,从而造成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恶性循环,导致农田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2.2.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不全面 近年来,尽管我们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但由于我县面积大,经费少等多种原因,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没有全面普及,大部分农民在化肥使用上仍旧使用传统的施用模式,肥料施用重氮肥、轻磷、钾,不施微量元素肥的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农产品的质量下降,肥料利用率低,并严重污染环境。
2.2.3 重创收,轻推广 技术由于农技推广人员经费不足,大部分基层农技术推广人员都在经营化肥,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没有引导农民科学施肥,从而导致了化肥的投入量不断加大,加速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3 溆浦县化肥污染治理对策
农业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导致农产品的严重污染,不仅制约了农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而且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遏制化肥污染农业环境,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成了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及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3.1 切实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
农业环境是人们的衣食之源,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农业环保既是一项“德政工程”,又是一项“民生工程”,将农业环保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制定相应的政治经济,技术政策措施,使农业环境保护与县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形成农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关心。上下左右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因此,做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做好相关的协调工作。
3.2 大力发展有机肥
大力推广种好绿肥、养猪积肥外,要重点做好稻草、油菜等秸秆还田。有机肥的施用能培肥地力,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从而可减少化肥的施用。要逐步恢复到稻田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的施肥方法。
3.3 合理施用化肥
要改变偏氮少P、K的施肥习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氮肥要提倡深施,以水带氮追施,优化氮、磷、钾和有机肥的比例,注意秧田施用P、K、锌肥。
3.4 推广应用新型肥料,减少单质肥料的使用
大力推广应用长效缓释技术的复合肥料,通过对比试验,新型肥料的肥效可提高大田作物产量20%以上,肥效提高了也环保了。降低单质肥料用量,强化引导农民应用复合肥。重点推广应用配方施肥技术,按方施肥或施用专用配方肥,推广氮肥后移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增产作物产量,降低化肥使用量。
参考文献
[1] 张道勇.中国实用肥料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谢卫国.耕地质量食品安全[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04.
【关键词】垃圾污染;环境的影响;防治对策
1、垃圾的主要来源
垃圾是人们作为废物丢弃的物资,它的产生是伴随着生产方式和日常生活过程中带来的。垃圾对环境的资源造成巨大的压力,大大超过了自然的自净能力。这些废弃物主要来源于:
1.1工业生产
工厂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有毒、有害物质、化工残余物、未经处理就直接露天堆置,填埋或非法倾倒至河边、水源地居民居住地附近,造成资源污染、生态破坏。
1.2生活垃圾
由于居民环保意识不强,垃圾处理设施跟不上,大量使用一次性制品,随意丢弃废纸、废玻璃、乱倒污水现象极为普遍,造成流动垃圾扬尘污染无法控制的根本原因。
1.3医疗垃圾
带有大量的病原体细菌的医疗污水、医疗废弃物、一次性输液器具、注射器等物品不经处理或简单处理,直接排向水体或露天堆置,甚至非法倒卖,致使传染病扩散和流行。
2、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垃圾对环境的危害有很大的即时性和潜在性,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多,对生态、对资源存在着毁灭性的破坏,对人体健康更是构成极大的威胁。
2.1对水环境的污染
垃圾在堆置或填埋工程中,产生大量酸性、碱性,有毒物物质,工业、生活排放出来的含汞、铅、镉等废水,渗透到地表水或地下水造成水体黑臭,地下水浅层不能饮用、水质恶化,全国60%的河流存在的氨氮、挥发酚、高锰酸盐污染,氟化物严重超标,水体丧失自净功能,影响水生物繁殖和水资源利用。
2.2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由于焚烧或长时间的堆放,垃圾腐烂霉变,释放出大量恶臭、含硫等有毒气体、粉尘和细小颗粒物随风飞扬,致使空气中二氧化硫、悬浮颗粒物超过国家标准,酸雨现象、扬尘污染频频发生。
2.3侵蚀土地
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垃圾约30亿吨,约有2万平方米耕地被迫用于堆置存放垃圾。由于缺少管理,人为地造成土地退化,荒漠化现象非常严重。另外,由于大量塑料袋、废金属等有毒物质直接填埋或遗留土壤中,短时间内难以降解,从而严重腐蚀土地,致使土质硬化、碱化、保水保肥能力下降,是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影响弄作业质量的根本原因。
2.4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垃圾中,有毒气体随风飘散,空气中二氧化硫、铅含量浓度升高,使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上升,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构成极大的隐患。地下水被垃圾渗透,污染物含量超标,人一旦引用,极易引发腹泻、血吸虫、沙眼等疾病。
2.5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据调查,我国垃圾的70%存在着利用价值,如果全部回收利用,每年可获利100亿元,对于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岗位都是一件极为有利的事。反之,则会造成资源的更大浪费,资源紧张和生态失调局面日趋加重。势必将影响与阻碍经济的顺利可持续发展。
3、防治垃圾污染的对策
防治垃圾污染,关键是从源头抓起,倡导“绿色生活”,减少垃圾排放量,控制垃圾产生量,实施总量控制,遵照“谁污染谁治理”、全民参与的原则,原则,利用经济杠杆作用惩治污染,改善环境。
3.1改变生产方式,历行节约资源
引导企业向“清洁生产”、“绿色生产”方向发展,淘汰落后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发展向“节能型”、“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坚决杜绝高污染、低效益项目建设上马。对垃圾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特别是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理,要本着安全、慎重、企业回收原则,对有利用价值的废弃物,不允许浪费丢弃,切实做到物尽其用,使废弃物资源化,对确无利用价值的废弃物,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才可进行填埋或焚烧。
3.2加大宣传力度,提倡绿色消费
通过电视、媒体等多种渠道,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垃圾污染危害性,普及环保知识,宣传法律、法规,提高环保意识,鼓励全民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居民应当将垃圾分类收集,自觉减少垃圾产生量,积极使用可降解物品,购买使用绿色认证产品、无公害产品,形成一个“绿色进家庭”,“家庭爱环保”的良好氛围。
3.3实行收费政策
近年来,有些国家对垃圾的产生和处理实行一整套收费制度,采取总量控制与定量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在限量内低价收费,超量收取高价,使用经济杠杆控制垃圾的生产,减少排放量,真正达到垃圾减量化、利益化,改善环境的目的。目前,我国也正在积极制定这方面的政策与制度,引进国外先进经验,与国际接轨。
3.4鼓励垃圾回收,向产业化、法制化发展
从生产者到使用者明确回收的义务和责任,层层相连、环环相扣制定专门法律、法规,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从政策上向垃圾回收、利用产业扶持、倾斜,保证和促进垃圾回收和利用制度的推行。奖励回收企业和个人,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增加配套设施、增加回收网、站、点,对排放垃圾企业和个人收取处理费,建立回收、开发、利用一体化的垃圾处理工厂。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治理措施
>> 盘锦市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龙井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研究 浅谈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武汉城市圈域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宁夏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建议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及治理措施 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保护治理措施 浅谈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 浅议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分析 金华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探讨 浅谈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简述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盐池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措施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浅析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整治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李廷友,林振山,谢标.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705-2707.
[3] 余进祥,刘娅菲.农业面源污染理论研究及展望[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137-142.
[4] 李珮.农业污染:食品和生态安全的隐蔽杀手[J].生态经济,2005(2):12-19.
关键字:农村环境;污染;防治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农村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乡村区域范围内各种天然的和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它包括该区域内的土地、大气、水、动植物、交通道路、设施、构筑物等。农村环境保护是指对农业或农村环境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活动。由于农村环境是农业环境的中心,因此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保护农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保证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需要,对提高农村环境质量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一、农村环境现状。
(1)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多年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使我国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首先污染源和污染物种类增多。过去,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传统农业生产及农村居民生活,污染物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少量垃圾。近年来,我国农村除养殖传统的猪、牛、羊、鸡、鸭、鹅外,还出现兔、牛蛙、肉鸽等,水产品及饲料添加剂等品种繁多;种植新型农产品,使用新型农药及化肥、地膜、农机等;乡镇企业、外来企业原辅材料、产品和生产装备多样化。
(2)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畜禽粪便直排、农作物秸秆大量堆积或直接焚烧等粗陋传统的处理方式严重影响农村的生态环境。由于对规模化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激励措施重视不够,畜禽粪便等优质肥料资源变成污染农村环境的污染源,导致农村环境质量恶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低,部分农作物秸秆被粗放焚烧或抛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造成一定程度的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
(3)企业污染越来越大。
部分地方政府保片面追求政绩,对环保审批手续把关不严,越来越多的污染企业搬迁入住到农村。农村环境监管的不及时、不到位,部分企业受经济利益驱使,治污设施长期闲置不正常使用,废水不经处理直排江河,有的企业甚至私设排污口,偷排超标污水。还有一些锅炉炉灶、生活大灶排放超标烟尘。农村环境质量有日趋恶化的态势。
二、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1)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包括:畜禽养殖及集镇生活污水的污染治理,生活垃圾的统一收集填埋,河道“三清”(清淤、清障、清水面漂、浮物)以及控制水土流失。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重点抓好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固体废弃物治理、人畜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
(2)强化监督和管理,建立农业污染监测体系。
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赋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灌溉污水水质、土壤、农产品及基本农田环境污染进行监测的法定职责。同时,农业部门还应承担突发性农业污染事件的调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开展农业环境整治的技术研究等。坚持“环保惠民”,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环保牵头,部门协助,联合推进”的农村环境保护机制。建章立制,强化污染监督和管理,是确保农业农村环境不受污染的重要保证。要根据《环保法》,制订各地各村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把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纳入全民环保行动中,多方努力引导农民主动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协助农民引用先进的生产技术,通过“绿色”的生产经营方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达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目的。
(3)推广清洁生产,加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
在农村推广清洁生产,将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等通过资源化途径加以综合利用,这是治理农业污染的最佳途径。如畜禽粪便和秸秆通过沼气化处理,既利用了沼气能源,又可利用沼渣、沼液作果园、桑园肥料;还有以畜禽粪便为基质加工成复合有机肥料,既保持了化肥使用简便、肥效快的特点,又弥补了化肥对土壤的不利影响,还较为彻底地解决了粪便污染环境问题。最大程度地使农业废弃物得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4)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积极性。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离不开法律、经济、行政、科学技术等手段的充分运用,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监督。针对农村环境污染本身具有主体分散、排污随机、不易监测、不易确定等特点,防治监管仅靠政府实现难度非常大,要走群众路线,充分调动广大群众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依靠群众的力量,齐抓共管,城乡联防联治,以较小的社会成本,实现保护农村环境的国家大计。
(5)强化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村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能力。
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警示牌,加大巡视监管力度,切实保护饮用水安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严格控制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开发强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护耕地土壤质量。加快城乡污水处理厂、村级污水集中处理池、沼气池等处理设施建设,配套完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强度。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力度,“村收集、乡中转、县处理”,坚决杜绝把农村作为“垃圾堆存场”的现象发生。建立农村重点污染源和污染状况普查制度,对污染集中连片地区实施集中治理。完善城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强化城乡统一监管,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监管的组织力量和能力。监测本地区土壤质量,调整严重污染耕地用途,制定污染耕地土地转换和土壤污染治理规划。
三、结语
重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事关新农村建设和粮食安全的国家大计。相关部门应提高思想认识,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齐抓共管、城乡同治,统筹城乡发展,把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