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7 14:51:2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银行业现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中广义的金融产品创新指的是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以及金融制度的创造。但是狭义的金融创新则指的是金融产品的创新,这也是本文所探讨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金融创新的核心和重点。对于我国社会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我国银行业在这一点的基础上,针对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的现状和市场积极效应进行分析,最后针对这些情况提出我国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的基本策略,以此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一、我国银行业金融产品的创新现状
(一)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现状加快产品创新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变革,市场的利率也逐渐呈现出稳步前进的状态。在2004年期间,我国为了能够保证金融行业利率的浮动,并且在三个月之后,实施的贷款利息的变革。同时在2005年期间,中央银行业逐渐开始大幅度降低标准的利率金额。特别是上海银行,对于同行业的拆放利率工作正式开始实施,这一点也在根本上加快了市场化的进程,同时为金融产品的创新提供了最新的方式,这也是必须具有的市场化发展条件。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商业银行依然存在着利率风险和汇率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依然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很容易出现汇率和利率风险,也很容易导致金融行业中的产品创新受到严重阻碍。
(二)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带来产品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进步,以及持续的增长现象,城镇居民的收入一直处于增长的状态,甚至达到了10年期间,已经增长了将近两倍。在居民收入水平快速增加的阶段,人们对于理财的意识和思维也在逐渐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理财的需求量也不断呈现出改变。对于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其主要范围人民币的理财产品,还有外币的理财产品两种类型。其中前者主要的头像是面向货币市场、股票以及基金和债券的,而后者则主要就是投向外汇市场,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还有外币的债券等等。这些产品的推出逐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在激烈市场竞争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领域。
(三)金融脱媒促进商业银行业产品创新
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媒体对于商业银行的传统发展模式形成了非常巨大的压力,随着会场中故事融资能力的不断强化,企业的债券市场,还有股票市场在快速的发展,这也保证了我国融资结构得到快的进步和发展,在这样的角度上呢能够看出,我国金融媒体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这也会在不同程度上给传统的商业银行带来资产的扩张。同时也出现了金融脱媒的现象,对于金融行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其中一方面主要就是导致了银行资金的专项和效率的增加,这样在资本市场不断变换的程度上也减少了资金的来源,导致银行负债的短期化倾向。而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在根本上减少了银行企业的债务融资现象,这两种情况在根本上均不利于银行资产的长久发展。
(四)资本约束导致商业银行产品创新
现阶段,随着银行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方式的调理,资本充足的现象也严重影响行业银行经营的发展。在银行债务前期,我国的商业银行筹资资本基本上比较少,因此商业银行除了缺乏补充的融资工具之外,这一点也严重制约着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次级债务资本的发行逐渐被允许,其中还包括国有的商业银行债务,以及其他相关的银行发展。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对债务拓展进步的资金筹集,也在根本上缓解了商业银行的资金不足现象,能够在根本上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发展几率。同时根据先关内容的规定,商业银行的债务发型如果没有超过核心的一般以上,则被定位为限制资金,这也是银行补充资本的有效渠道,能够突破资产自身不足的现象。
二、我国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的效应
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中金融产品创新的速度不断进步和提高,产品的创新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产生了非常积极地影响。这一点不仅仅提高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情况,同时也在根本上改善了我国金融市场的规模,规模得到扩大之后,金融产品的种类和层次也被不断丰富,这也在根本上促进履历汇率和市场化进程的发展。
(一)加强银行业风险管理的能力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在长久的情况下不断的吸收存款,并且被动的成为负债的债主,其中还包括长期的贷款和投资,这些都属于长期的资金使用,这些资金也占总资产比例中比较高的一部分内容。因此很多银行都存在着存款时间段,贷款时间长的现象,这也是资金限制错配的主要因素[7]。这些因素都在个本上阻碍了银行的管理工作,同时也把银行蕴藏了潜在的流动性风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经营的主动性,同时也严重阻碍了银行风险承担的能力。
(二)加强商业银行企业的市场制约
我国的银行监管会议在2004年期间了银行资本充足管理的方式,同时给予实施方案,在这一方案不断实施的过程中,我国的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债务,同时也混合了资本债务等多种渠道的资金补充,同时资本充足的水平也在快速的提高。在这样的阶段下,次级债务在银行二级市场中不断流通,并且把债务制约在市场的管理体制之下。这样能够方便银行风险的自我管理。这些都能够在根本上加强商业银行市场的制约情况。同时也能够在根本上提高监管的效率、到了2008年阶段,资本充足的银行已经达到了8%左右,同时银行资金在我国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中占有99.9%的比重。
(三)加强银行业中间业务的收入
对于银行的发展来说,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方式和速度也是我国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点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在个人的理财,咨询、银行卡、电子银行等业务中不断的提出最新的产品,其中间业务在银行发展过程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多。同时金融脱媒的现象中,中间业务对于银行营业的收入贡献也越来越大,因此这也是银行中间业务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手续费和佣金费用。这也是中间业务对于银行发展和进步的最大贡献。
(四)保证银行利率的市场化现象
在2005年开始,银行中间债券市场逐渐退出最新的产品,同时使远期利率等产品,也对于银行的发展衍生出越来越多的资金和产业。同时衍生产品的焦虑也在市场主义的根本上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这些对于宏观的经济调控以及政策变化有着更加敏感的决策,也在根本上解释了市场利率的根本走势,这些对于推动银行的市场化进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金融债券的发行情况也能够在根本上促进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市场化进步。同时金融债券的发行也为商业银行打造了一个良好的资金渠道,能够保证金融债券的发型规模满足市场需求,也能够在根本上降低债务的资本,随着我国金融债券的发行量不断增加,市场贷款的利率影响也在增加。
(五)推动银行汇率的市场化现象
对于远期的外汇交易和人民币的交易,银行中不仅仅推出了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共同发展,也在根本上增加了汇率的风险管理和保值的工具,这一点也在根本上满足了规避风险的要求,同时为市场提供了未来走向的重要指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发展的预期目标,最终在根本上促进了市场的价格水平发展。特别是银行企业的政策性,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交易的实施,稳定了人民币汇率的预期目标,保证人民币的汇率波动能够在基本上被控制在能够被接受的范围之内,这些情况都能够充分的发挥出人民币在衍生产品之中的价格功能,也能够形成进一步的改革。
三、提升我国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的策略
(一)注重风险的防范
针对金融行业存在的危机,我国银行也在其中得到良好的启示,其中金融创新还需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同时也需要把握好比较复杂的程序和发展的情况,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对金融风险进行控制。同时我国的银行行业也对金融创新提供了非常可靠的原则,这也是商业银行建立全面风险的管理部门。其中金融水平相匹配的风险识别以及控制能够,都能够独立的发展和进步。通知吧创新业务应用到金融分先中,对于其他的业务影响氛围也是风险管理的主要范畴,同时也能够给予最为有效的控制。
(二)实施混业经营,促进金融创新
创新理论的先驱研究者在经济发展的理论过程中认为:想要保证金融行业产品的创新,主要就是建立起最新的生产函数,这也是内部的自身创造环境下一种最新的变动。因此对于金融产品的创新,其最新的产品开发主要就是新技术的使用和实行,这也是金融创新过程中产品在思想上的延续。同时这也是金融产品创新一项最主要的发展趋势。现阶段,虽然我国的银行业金融产品的创新得到了良好的进步和成绩,但是和很多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较,依然比较落后,也就是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例如:在银行中,中间业务所占的营业收入比较低于西方的发达银行,同时吸收性的创造站的比重比较大,原创的创新所占比重比较小。因此我国的银行还需要积极地对金融读物行业进行创新。以此推动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的快速发展。
(三)由内向外推动内部驱动转变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到金融产品的发展情况,主要就是由于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想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而金融产品不仅仅代表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代表着人们经济水平的良好增长。而在理论和根本上来看,商业银行的发展主要是区域根本的动机的,这也是金融产品创新上最根本的原则和保证。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不论是欧洲的美元还是债券,以及外汇期货都是最新的银行业金融产品的创新结果,这也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市场创新模式。
根据以上分析和探讨的内容能够看出,现阶段我国的商业银行中的金融产品的创新主要就是依靠着改革和各种各样的外来因素的动力,很少有银行是由于利益的驱使以及风险转移的因素进行产品的创新和改革的。和西方的国家不相同,我国的很多商业银行在推出最新的产品阶段,都是需要通过国家的允许的,但是这种情况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抑制额金融产品的发展空间。所以,还需要在根本上关注银行产品创新的现状和效应,以此提出创新策略,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实施外力推动向内部转变的结果和程度,同时这样也能够保证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适应外部环境,所以我国的各个部门都需要为产品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以此把银行作为金融产品创新的主体依据,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进步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福生,李婉丽.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基于商行2004-2010年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投资研究,2012.
[2]本刊编辑部.金融改革发展建言录――两会经济金融界部分代表委员谈金融[J].中国金融,2015.
[3]朱盈盈,李平,曾勇,何佳.境外战略投资者与中资银行创新能力――基于中国73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投资研究,2011.
[4]徐世长,徐薇薇,廖文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市场特征与竞争策略研究[J].南方金融,2010.
[5]孙天一,左悦,陆筠庭.上海自贸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研究――基于区内银行的实地调研[J].亚太经济,2016.
[6]郑戈.在鼓励创新与保护人权之间――法律如何回应大数据技术革新的挑战[J].探索与争鸣,2016.
[7]刘高峰,薛江伟.基于资金运作模式视角的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内部控制管理策略[J].区域金融研究,2016.
[8]唐宏.“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广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创新[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关键词】银行业审慎监管;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现状;完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066-04
1993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是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形成的规范基础,2003年3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英文缩写:CBRC)成立,行使从央行分离出来的对全国银行业的监管职能,银监会自成立以来负责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在银行业体制改革、风险内控管理水平和风险抵御能力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客观来讲,中国乃至其他国家一直以来较重视银行业微观审慎监管却忽视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问题。几次金融危机的爆发特别是2006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为各国乃至国际组织银行监管的改革提供了现实基础,各国及国际社会普遍注意到单纯的银行微观审慎监管无法实现整个银行系统的稳定,因此应在继续完善银行微观审慎监管的同时,注重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措施,并需注意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动态平衡问题。
一、银行业审慎监管相关基本问题介绍
(一)银行业审慎监管的内涵
“银行业审慎监管”是一个复合性词语,银行业,即银行这一金融领域,界定了监管的领域范围。审慎,汉语意思是指周密而谨慎。在这一词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监管”一词,①监管的全称为监督管理。监督,汉语意思是指察看并督促管理,②汉语意思是指照管并约束,以及管辖和处理。而监管一词并非是监督和管理含义的简单堆砌,它有其特定的含义,广义上,监管含有监督和管理的内容,狭义上,监管指的是监督性管理,英文词regulation。国外有学者认为,监管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对经济个体自由决策所实施的强制性限制。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认为,监管是指监管者为实现监管目标运用监管手段对监管对象采取的控制活动。④监管权作为一种公权力,应当具备主动干预性,并且这种公权力应受到公法的调整。因此,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法规部主任、研究局局长黄毅认为,监管是指政法专门机构为实现特定目标,依法采取措施对一定领域或行业予以主动干预和控制的活动总称。这一定义体现出了监管权是一项公权力这一基本属性,笔者同意黄毅的观点并认为银行业审慎监管是指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行使监管职权,对银行业金融结构的业务风险进行主动干预和控制的活动总称。
(二)银行业审慎监管的外延
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屡次发生,使国际社会普遍意识到仅仅通过对单个银行实施监管措施并不能保证整个银行系统的稳健运行,并认为应在逐步完善微观审慎监管措施的同时强调将宏观审慎监管措施与之并重。宏观审慎监管是指针对整个银行业体系乃至整个金融系统作为监管对象,自上而下实施的,以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健运行为监管目标的监管模式,并全面考虑包括银行业、证券业及保险业在内的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与收益的权衡问题。一般来说,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目标是共同的,都是通过防范风险来保护投资者和维护金融稳定,但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冲突。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之间的关系错中复杂,不能单纯的从性质上界定二者的关系,应在监管实施中找出二者的动态关系,并依此为基础制定并采取有效监管措施以发挥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的最大效用。⑤银行业审慎监管的基本问题除上述介绍外,还有其他问题,例如,宏观审慎监管的主体、对象等问题。但这些问题同时涉及到中国监管实践中的现状及完善问题,因此将在下文详述。
二、中国银行业审慎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业审慎监管现行规范性规定
根据现行法律的规定,银行业审慎监管涉及的具体范围应为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贷款准备金、关联交易、资产流动性、监管的程序性规定等方面。下面将对我国在以上方面的规范及实践现状做简要介绍。
1.资本充足率
2006年修订后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规定,资本充足率,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符合本办法的资本与商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核心资本充足率,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核心资本与商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八,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四。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按照本办法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资本管理状况进行监督检查。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通过对资本充足率作出规定以控制因资本不足给银行自身及银行业和宏观经济环境所带来的风险。我国关于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的规定也符合《核心原则》16条资本充足率原则,需注意的是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规定,《核心原则》第三版在第二版强调资本要求反映银行多种风险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资本要求所反应的银行业及宏观经济环境风险,体现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的发展趋势,对此,我国在以后的立法及法律修订中应予以重视。
2.贷款准备金
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制定的《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的规定,贷款损失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在成本中列支、用以抵御贷款风险的准备金,不包括在利润分配中计提的一般风险准备。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在本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贷款准备金的监管标准、管理要求等。体现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审慎监管理念。
3.资产流动性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2009年制定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指引》中规定,本指引所称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可以分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融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是指商业银行在不影响日常经营或财务状况的情况下,无法及时有效满足资金需求的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深度不足或市场动荡,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的市场价格出售资产以获得资金的风险。同时,《核心原则》原则24对流动性风险做出了规定。
4.风险管理
2006年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制定了《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指引规定了商业银行合规政策、合规程序、合规指南、合规计划、合规评估报告和重大违规事件的报备、报送或报告的具体要求;明确了银行监管机构为实现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监管而进行的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的重点范围。此外,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于200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案件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引咎辞职制度等作出规定。《核心原则》原则15对风险管理体系做出规定,例如监管机构确定银行具备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有效监管),及时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控制和缓解所有实质性风险,风险管理体系应当与银行的风险状况和系统重要性相匹配等。⑥此外,银监会制定并引发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指引》、《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力求全方位控制各方面风险,实现银行业审慎监管目标。
5.关联交易
根据《商业银行法》第四十条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在第二款中规定,关系人是指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信贷业务人员及其近亲属,也包括上述人员投资或者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第四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令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或者提供担保。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强令要求其发放贷款或者提供担保。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年《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对关联方、关联交易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核心规则》原则20规定了与关联方的交易,包括监管机构要求银行按市场原则与关联方开展交易、监测这些交易、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或缓解各类风险等标准。
(二)我国银行业监管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
自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成立及《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制定以来,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在银行业审慎监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许多制度性成就,但目前取得的成就与银行审慎监管的目标之间仍有许多差距,仍需致力于银行业审慎监管的学者专家及立法者、执法者等的不懈努力完善之。具体来说,银行业审慎监管仍存在以下问题:
1.长期以来,对宏观审慎监管重视不足
中国以及世界上的诸多国家一直以来着重关注微观审慎监管,认为银行业监管要努力实现避免单个银行因各种风险遭受破产,但这样的监管措施无法有效应对周期性的金融危机的爆发,特别是2006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也验证了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此外,凡事都有两面性,宏观审慎监管也是如此,一味的强调宏观审慎监管并不能完全避免及有效应对金融风险。微观审慎监管及宏观审慎监管的动态平衡问题也需要相关规范制定者及执行者审慎应对。
2.宏观审慎监管主体选择问题
从宏观审慎监管要实现防范及控制整个金融业风险、维护整个金融业稳定的监管目标中,可以看到宏观审慎监管主体要负责银行、证券、保险及信托等整个金融领域的监管。由此引出宏观审慎监管主体的选择问题,并且宏观审慎监管主体确定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金融业甚至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目前,我国尚无关于宏观监管主体问题的规定,为了将宏观审慎监管落到实处,因此笔者认为国家相关部门需谨慎处理宏观审慎监管主体问题。
3.监管的独立性方面存在问题
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开展了对中国的金融部门评估规(Financial Sector Assessment Program , FSAP),201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披露了中国FASP核心原则评估报告。报告指出,尽管银监会有着清晰的审慎监管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有时会受到国有银行体系服务于经济增长目标的影响,监管独立性可能受到影响。FASP评估团特别指出,维护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和实现其他目标之间的矛盾,在很多国家都存在,但在中国尤为突出,主要是因为中国在很大程度上通过银行体系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⑦银行业监督管理的目标是促进银行业合法、稳健运行,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但是在在监管实践中,银行业监管机构常常行使超法定监管职权外的其他职权。同时各级政府也常常将银行业监管机构作为银行业的主管单位而不是监管单位,并要求银监部门承担法定之外的职责。⑧以上这些都影响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独立性。
三、完善中国银行业审慎监管的建议
(一)宏观审慎监管重视不足的建议
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之间的关注点是不同的,前者强调对整个金融业风险的防范及控制,后者强调对银行业中单个银行风险的防范及控制,为应对长期以来中国对宏观审慎监管重视不足问题,中国在以后相关法律及政策的制定中应在强调微观审慎监管措施的同时重视宏观审慎监管措施,执行者应在执行过程中应积极探求能有效防范、控制微观风险及宏观风险的措施。即,微观监管措施与宏观监管措施之间并不是毫不相关的关系,笔者认为这两者之间是交叉的关系,例如相关调查权的行使必定同时涉及到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机构的有关资料、人员等的审查,这无疑是对微观审慎监管目标及宏观审慎监管目标的实现都是有利的。同时,在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的动态平衡问题上,审慎监管的相关规范制定者及执行者应经常关注经济学领域关于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不是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同时采取就能有效应对风险、维护银行业稳定。胡利琴、彭红枫及彭意三人在研究我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问题时,通过同时引入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工具变量,分析两者对监管目标的作用方式,若对监管目标的影响是同向的,则说明两者是协调的,否则说明两者在当前监管环境中是冲突的。⑨他们通过研究得出了我国当前阶段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并不完全协调,从以微观审慎监管为核心的监管制度过渡到两者配合的审慎监管形式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阶段。因此需要在逐步完善微观审慎监管的基础上构建与微观审慎监管相协调的宏观审慎监管措施体系。
(二)宏观审慎监管选择主体的建议
目前,学界针对银行业审慎监管主体问题上莫衷一是,具体来说,有学者主张有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银行业审慎监管主体,主要理由是:1.央行的目标之一是避免系统性风险。《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执行货币政策的需要,可以决定对商业银行贷款的数额、期限、利率和方式,但贷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本条是关于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法律规定,所以央行拥有宏观审慎监管权有法律依据。2.由央行作为监管者能有效避免多个部门合作应对危机的低效及处理不利。3.央行作为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者身份使其更合适作为银行业监管主体。另有学者认为应遵照中国以往做法另设专门的宏观审慎监管主体,主要原因有:1.央行作为宏观审慎监管主体会使其权力过于集中,不利于权力间相互制衡;2.使央行在应对系统性危机时因同时处于不同身份而无法解决利益冲突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央行下设立一个专门的宏观监管部门,国务院选任宏观监管部门组成人员,此部门在组织上隶属于央行,但独立行使职权,其职权行使行为受央行监督,宏观监管部门监管决策理念应与央行宏观经济政策相适应,宏观监管部门作出任何监管决策时应向央行备案。当宏观监管部门监管决策与央行宏观经济政策相背离时,由国务院裁决该监管决策是否实施。这样即避免宏观监管者因不了解央行宏观经济政策而无法实施高效益监管,又避免了由央行充当宏观监管者而导致权力集中问题。但我国具体由谁充当宏观监管者角色更适合需靠实践考验。
(三)完善监管独立性的建议
银行业监管的独立性是银行业审慎监管的前提,也是监管机构有效监管的必要条件。针对第二章中影响监管独立性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
1.成立自律组织
成立银行监管协会性质的自律组织,该组织由金融消费者、经济学家、律师、会计师等人员组成,该协会应倾听社会对银行改革和监管的政策意见,回应社会对银行业监管的诉求,进一步提高银行监管的公正性,以增强银行业监管的独立性。
2.扩大PCA的适用
PCA指“立即干预措施”(prompt corrective action),指商业银行出现某种情况时,监管机构应自动采取相应的干预和处罚措施。目前PCA主要应用于资本监管中。应扩大PCA的应用范围,增强监管技术上的独立性,例如,对于银行业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部门应立即自动采取处罚措施,提高审慎监管程度。
3.组织专业素质培训
监管机构应经常组织进行专业素质培训,提高监管专业水平、明确监管职责范围,按照监管法律法规行使监管职权。
此外,笔者认为影响监管部门独立性改革最根本障碍是中国国有银行体系服务于经济及社会目标的体制,而改善这一问题需要中国长期的努力。
四、总结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后危机时代,中国及其他国家普遍意识到完善银行业微观审慎监管的同时,需考虑到风险从宏观角度上对整个金融业的影响,所以宏观审慎监管是与微观审慎监管处于同一层次并需要给与关注的监管措施,目前我国已开始了对宏观审慎监管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实施,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在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的动态运作及宏观审慎监管具体运作模式等方面仍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在全球化及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背景下,我国应在与国际银行业监管机构及各国国内银行业监管机构合作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的监管措施,以促进银行及银行业体系安全稳健运行。
注释:
①⑥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2012)[M].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45.
②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出版社,1979:539.
③黄毅.银行监管法律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9:2.
④赵锡军.论证券监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2.
⑤⑨胡利琴,彭红枫,彭意.我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问题研究[J].管理世界,2012(11).
摘要: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各国银行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对于俄罗斯来说,由于其金融市场起步较晚,银行部门的外债较高,使得俄罗斯银行业受到的影响似乎更大。尽管如此,我们也要看到,每一次危机都是一场灾难,而每一场灾难的背后,又蕴藏着发展的机会。本文主要论述有关金融危机后,俄罗斯银行业的现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俄罗斯银行业的未来发展予以展望。
关键词:金融危机俄罗斯银行业
俄罗斯金融市场起步较晚,金融市场真正开始发展,始于1991年发放私有化凭证(privatization voucher)以及随之进行的公司股票交易之后。1992年俄罗斯银行业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由一级银行制度(国家银行、建设银行、外贸银行、劳动储金局等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国家单一银行体制)向两级银行体制迅速过渡,并不断完善,形成了中央银行为领导、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了俄罗斯金融市场。俄罗斯的货币市场、证券市场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入而逐渐发展起来。
一、银行业现状
俄罗斯现代银行体系从20 世纪90 年代初建立以来,经历了数量和规模急剧增长时期,也走过了趋之若鹜的投机和暴利时期,其间经过了多次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洗礼。1999 年以来俄罗斯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宏观经济环境不断改善,俄银行部门也开始恢复和发展。经过银行体制改革和银行重组,俄罗斯银行体系出现了积极的变化趋势。
截止2010年底,俄罗斯信贷机构的数量达到1178家,资本金中有外资参股的226家(100%外资控股的有82家),银行体系总资产16.3万亿卢布(其中自有资本4.7万亿卢布),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为6636亿美元(按当年月平均汇率30.4这算),银行部门外债余额4485亿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989亿美元,全年银行业盈利5374亿卢布。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 Service)于2010年10月将俄罗斯银行系统的评级从“负面”上调成“稳定”,表明银行的流动性和经营环境改善,俄罗斯银行行业正从金融危机中走出。
二、银行业特点
(一)银行业集中度继续提高,银行数量下降
总体来看,伴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俄中央银行风险控制的不断加强,银行系统的整合重组趋势明显,市场机制的作用显现。尤其是1998年金融危机后,俄罗斯国有银行比重稳定增长,到2006年超过了40%,到2000年年初,前5家最大的国有银行在银行总资产所占的份额达到了52.1%。目前,俄罗斯银行国有化重现所表现出的明显特点便是集中度继续加强,国有银行尤其是三大国有银行(储蓄银行,对外贸易银行、天然气工业银行)占主导地位。2007年归属于俄罗斯20家最大银行的资产达到63.7%,到2008年9月末,归属于俄罗斯20家最大银行的资产达到64.7%,而到2010年11月,前五大银行资产占到银行总资产的47.8%,前20大银行占到银行总资产的68.5。它们占有居民存款的70%、公司贷款的70%、居民贷款存量的64%。政府控制的银行占据了近一半的国内贷款市场。其中,储蓄银行是最大的银行,拥有最广泛的分支网络,占所有居民存款的40~50%。
另外,从银行数量上看,1999年,俄罗斯信贷机构有2481家,而到2010年下降到1178家,下降幅度超过50%,这对于银行业实现规模经营,增强抗风险能力是必可少的。
(二)银行业私有化进程缓慢
俄罗斯银行国有化的重现与其他转型国家的模式有着显著的差别。在其他国家,国有所有权一直下降直到趋于稳定。而俄罗斯政府从商业银行的撤出是不稳定的而且范围有限。在2000~2008年之间,银行系统也在不断发展,这期间俄罗斯的银行部门一直没有进行重大的私有化改革。直到今天,政府重新成为市场参与者的主导力量,核心银行仍有待私有化。中东欧国家银行私有化的战略是向私人所有权、竞争和经济自由为基础的市场体系转型,俄罗斯的私有化走上了与其他中东欧国家不同的道路。
(三)外资参股或控股银行体系的现状不断加强
俄罗斯外资银行的进入几乎是与其银行体系商业化的过程同步进行的。《俄罗斯联邦银行及银行活动法》为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种所有制形式银行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依据。联邦法律鼓励外国投资者投资新建合资银行或参股俄罗斯银行,也可以在俄罗斯境内建立外国银行分支机构。俄罗斯主要根据外资银行法定资本规模的不同,颁布不同的银行业务许可证,目前大多数外资银行可以全面经营俄罗斯的银行业务。从数量上看,99年不足5%,而目前已经超过20%。到2009年6月,俄罗斯有228家外资参股银行,其中81家是外资独资银行,外资控股超过50%的有25家,同时外资已经参与到俄罗斯最大的20家银行中,10家最大的银行中2家是外资所有。从资产上看,到2009年4月1日,信贷机构总法定资本中外资股份达到31.19%,而2009年1月1日为28.49%。从资产比例看,2007年,外资资产在俄罗斯银行业的比例达到17.2%,比2006年提高5.1个百分点,而到2008年9月末,外资资产在俄罗斯银行业的比例则进一步上升到19.2%。
(四)与实体经济的联系不够密切
1998年危机以来,俄罗斯经济发展出现稳定的良好态势,各部门生产增长,通货膨胀得以控制,卢布汇率稳定,居民收入增加。近几年里,俄罗斯GDP增长迅速,超过同期发达国家。但所有这些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的利用,尤其是石油资源。由于近几年国际石油期货价格大幅上升,对于石油储备丰富的俄罗斯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然而,从长期看,由于固定资本的低投入、机器设备的老化等将会对俄罗斯经济增长起阻碍作用。显然,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一个发达的银行体系。但从过去和现状看,俄罗斯银行体系难以承担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支持。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利用银行贷款发展生产是最常用的融资手段,银行为企业提供的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通常分别在60%-100%和4%-7%的水平上。但在俄罗斯,银行体系发放的总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却要低得多。2010年,俄罗斯银行体系贷款余额18.1万亿卢布,占GDP比重仅为40.8%,而2007年这一数字仅为37%。说明俄罗斯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较低。
俄罗斯商业银行贷款的部门结构也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以前,商业银行最热衷于把贷款发放给出口部门的企业,近年来没有改变。1997年,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和邮电部门中出口企业拥有贷款和债务总额的比重为38%,2007年上升为44%。这意味着俄罗斯银行部门不但没有促使经济结构的调整,反而使原本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进一步僵化。
(五)银行业的区域分布不平衡
俄罗斯银行业区域分布十分集中,分布不合理,重要集中在中部地区,而其中的莫斯科市和莫斯科地区又是主要的集中地,拥有超过一半的银行;乌拉尔山脉地区、远东、西伯利亚地区以及西北部银行很少。从而造成了金融资源分配畸形,由此导致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也是俄罗斯地区收入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也是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
尽管不同部门的贷款比例或规模与成熟的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但银行贷出资产的质量及回收率很高,即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俄银行贷款的不良资产率仍很低,而且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
三、金融危机后对俄银行业的展望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银行业借贷利率上升、资本流动性骤减。从08年第二季度开始,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银行存贷款利率纷纷走高,俄罗斯银行业也陷入困境,外债总额过大、短期外债所占比例过高成为俄罗斯银行业发展的软肋。到2008 年10 月,俄罗斯银行和企业外债总额达到5 100亿美元,其中2 100亿美元(约合5.5 万亿卢布)要到2009 年底前还清,超过银行体系总资本的20%、贷款总额的1/3。尽管俄银行数量很多, 1995年有2 500 多家, 1998 年金融危机后淘汰了一大批,到2008 年1 月1 日还剩下1 136 家,但银行实力不强。从2003-2007 年5 年,银行体系资产规模增长了5.3 倍,银行资本增长了4.9 倍。尽管增速很快,但银行部门的总规模并不大。到2008 年11 月1 日银行系统总资本金额为1 088 亿美元,占GDP 的8.1%, 总资产量为8 245 亿美元,占GDP 的61.4% 。俄罗斯2007 年的GDP 约为中国的39%,但银行系统的资产只相当于中国的11.3%。
金融危机后,俄政府及金融监管机构加大了对银行监管的力度,更注重将本国银行做大做强,以此来应对发展中面临的风险。据统计,仅2009年一年之内,俄罗斯就有44家银行彻底失去经营资格,还有3家银行主动宣布破产,另有12家银行由于经营不善而被其他8家银行融资吞并。而自今年1月1日起,俄罗斯已有4家银行倒闭,其中3家银行被其他大银行收购。
另外,银行部门的各项指标明显恶化,银行体系的资产及对私人贷款出现负增长;自有资本的增长率自2007年以来呈不断下降趋势;其他指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化。
2008年以来,为抵制通胀,俄罗斯央行四次提高再贷款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导致俄贷款利率高出国际利率平均水平近30%。因此,俄罗斯商业银行和企业大举外债,出现了国外融资困难、商业银行之间惜贷的窘境。面对严峻形势,俄罗斯政府从2008 年9 月开始出台了一系列拯救金融体系的措施。
2008年11 月,普京签署了《恢复金融和其他经济部门局势的行动计划》。根据此项计划,出台一揽子法案,涉及完善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的基础设施,扩大内需,保护劳动市场和对居民的社会支持。俄政府划定了具体的优先救助领域,将对其提供国家订货、信贷利率补贴、限制进口、获取银行贷款等救助措施。通过储蓄银行、外经银行和地方项目向中小企业扩大贷款,向高新技术设备的购买提供补贴贷款,以优惠措施支持国防工业和高新技术部门,支持建筑业、能源部门、原料部门和零售企业。杜绝资金外流,特别是从国家支持的部门外流。国家将收购俄罗斯企业的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券。
每一场危机的到来,都会给各国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而破坏的另一面,便是危机带来的机遇。此次金融危机给俄罗斯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国际机遇,就是建立俄罗斯区域性金融中心。2008 年9 月 5 日,在俄罗斯索契举办的国际银行论坛上,俄地区银行协会主席阿克萨科夫提出了《2020 年前俄罗斯金融市场发展构想》。《2020 年前俄罗斯金融市场发展构想》提出,到2020年俄罗斯银行资产占GDP 的210% -230%;银行资本占GDP 的25%- 27%;外国投资者资产占GDP 的60%-90%;对自然人信贷占资产的30%-35%;对小企业信贷占资产的15%- 20%;抵押贷款占GDP 的40%。
参考文献:
[1]庄起善、窦菲菲.俄罗斯银行业改革与发展(1988-2007):动荡、危机到稳定[J].俄罗斯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58-65
【关键词】中国银行业规模效率有效竞争
近年来,虽然我国在改革银行体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我国银行业仍面临着许多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压力与挑战。内部压力不仅体现在所有制结构所存在的问题,而且还表现在市场结构与机制及规模效应等方面;外部挑战主要表现在缺少国际经营经验。所有这些不利因素都告诉我们提升竞争力已成为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银行效率是指商业银行在保持其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基础上合理配置资源,最大化对外服务的能力,是银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因此对银行效率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对自身竞争力的判断,而且有利于新形势下增强我国银行业竞争力。
一、关于银行业效率的文献回顾
有关银行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模经济
早期的研究倾向于强调规模经济的影响。规模经济主要考察单位成本能否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研究表明,规模经济所要求的银行资产在大规模的上升,如在20世纪80年代,资产为1~50亿美元的银行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而近年来规模经济所要求的银行资产已升至300~350亿美元。规模经济形成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所提供的产品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品,社会对银行的资金需求近乎无止境,因此决定银行规模经济时可以不考虑需求因素。
2.银行经营的对象――货币具有同质性,这需要大量的交易费用。银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寻求更多的消费群体,而通过交易规模和地理分散方式可以扩大业务范围,降低交易费用。
3.通常情况下,银行规模越大,所有债权人同时提取存款的可能性越小,这样银行的准备金率就会低一些。与之相对应的,有的学者认为我国部分银行目前效率不高的原因恰恰是规模不经济所带来的。银行扩张到一定的规模后,会出现盈利能力低、效率低下、资产质量差等问题(安俊,2001)。
(二)生产效率
近年来,有关银行效率的研究更多的倾向于生产效率方面。一般认为生产效率由两部分组成: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技术效率是指对现时所拥有的资源最优利用的能力,即在一定的投入水平下产出最大化。配置效率是指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实现投入与产出最优组合的能力。有学者选择4大商业银行和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计算各银行的生产效率,指出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损失主要是由技术效率所引起的。
(三)产权制度
这方面最为常见的就是基于委托―理论的分析。一般来说,国家总是在银行陷入困境的时候帮其解困,而银行也知道最终有国家做后盾而对放贷对象放松了监管,结果导致大量的不良贷款无法收回,以及由委托―理论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及激励不足导致银行效率低下。另外一个就是基于预算约束理论的分析。由于国家用其信用作为担保,国有银行把一部分储蓄存款视为国有资本来使用,降低了银行的效率。
(四)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与进入壁垒
中国银行业存在高规模的集中度,四大商业银行在国内看来具有较强竞争优势,而有些银行相对而言竞争力较弱,这种局面必然导致:强大的一方安于现状,缺乏创新,难免出现经营低效;弱小的一方经营成本高,难以达到正常的发展速度。
二、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银行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建立为中国银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应对入世后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政府先后对工行、建行、中行进行股权改革。着力解决国有银行不明晰的产权结构问题,建立激励约束相容的治理结构,并扶持其上市,尽力实现商业化。
从研究人员对我国上市银行2008年效率的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出:从2008年各家上市银行的规模效率看,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北京银行为规模有效,其他银行均为规模无效。在规模无效银行中,深发展规模效率最高,达到0.997;中国银行规模效率最低,为0.626。此外,国有控股的大型上市银行的规模效率明显比其他股份制银行低,其规模效率均值相差22个百分点。而且民生、南京、深发展、宁波、华夏等5家银行处于规模报酬递增区域,中信、招商、兴业、工商、建设、交通、中国等7家银行处于规模报酬递减区域。如图1所示。
从上市银行2006~2008 年技术效率均值来看,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北京银行处于效率前沿,招商、中信、宁波、南京、民生、深发展、兴业、华夏分别排名第3、4、5、6、7、8、9、10 名,交通、建设、工商、中行等银行排名最后4 名。从2006~2008 年全部上市银行的技术效率均值看,3年来我国上市银行技术效率呈下降趋势。其中国有控股上市银行技术效率均值从0.83 下降到0.74,其他股份制上市银行从0.96下降到0.86。如图2。
在经营方式上,我国的银行还不允许混业经营,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产生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对国内银行而言,批发业务通常占到整个业务收入的80 %以上。而零售业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但发展零售业务可以更好地分散风险,实现质量、效益和规模的协调发展。这将成为我国银行业务非常具有发展潜力和活力的领域。此外,无论是在金融创新能力、丰富实用的理财产品、风险掌控水平等方面我国银行与外资银行都有一定的差距,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
三、进一步增强中国银行业有效竞争能力的措施
综上所述,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增强其竞争能力。
首先,真正实现商业化。在市场能够合理配置资源的范围内,尽可能摆脱政府的控制和干预,重组资本实行更有效的公司治理和激励机制。真正解决国有银行产权不明晰和内部人控制的问题。
其次,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规模寻求规模效益。国有银行规模效应普遍递减,发展出现瓶颈。因此,应该精简没有前景的分支机构,收缩规模向扁平型组织结构转变,降低经营费用。一些尚未达到最优规模的股份制银行此时增加规模可事半功倍,对那些规模报酬不变的银行应抑制规模扩张的冲动,维持当前规模。
再次,建立市场退出机制。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企业也应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规律,当某银行确实已经接近破产边缘,通过合理的救助也无法改善其经营状况时,应适时让其退出,应尽量避免出现“该倒不倒,太大不能倒”的情况。同时应鼓励商业银行之间的并购重组行为,让市场机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形成有效的竞争市场结构。
最后,增强创新能力。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是金融业为适应经济发展在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等方面的创造性变革。我国银行要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这是增强我国银行业竞争能力的重要一步。因此,围绕银行的产品与服务的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创新是当前和未来的着力点,也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银行家的努力方向之一。
主要参考文献:
[1]姚树洁,冯根福,姜春夏.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8).
[2]安俊,陈志祥.中国银行业的有效竞争研究[J].财贸经济,2001(8).
[3]郑鸣,张燕.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实证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2004(6).
【关键词】金融 银行 经济 转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猛,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因此,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银行业的快速发展。
一、银行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7月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12.72万亿元,负债总额196.40万亿元。从机构类型看,资产规模较大的依次为: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分别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36.6%、18.8%、13.5%和11.9%。其中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迅速,2016年各月总资产以及总负债增速与上年同期增速率均在16%。然而近年来,不同于以往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在新常态的背景环境下,我国银行业整体规模稳中有升,但规模增速也有所放缓。
(一)利差空间逐步压缩,积极转变盈利模式
从银行收入结构而言,存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2015年我国银行业利息净收入占整体收入的57.7%。其中企业贷款一直在商业银行贷款中占据着主要部分。然而,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持续推进,在流动性改善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商业银行的利差空间被逐步压缩,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平均水平持续下降。面对经济新常态,存贷利差收窄的趋势,我国银行业积极进行调整,积极转变盈利模式,正在经历着一系列变化,如依托电子科技技术,由传统物理网点向智能化、轻型化网点方向转型。2015年,银行业离柜交易达1085.74亿笔,离柜交易额1762.02万亿元,同比增长31.52%,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微信银行、网上银行交易额分别同比增长了122.75%、171.64%、195.67%、28.18%。
另一方面,在传统贷款业务方面,公司贷款持续增长,贷款投向不断优化,“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较快,小微企业贷款占比持续提高。小微企业新增贷款2.11万亿元,增量占同期企业新增贷款的38.1%;同时,随着我国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消费观念的转变,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也随之持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我国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为104,357亿元,2014年为189,520亿元,2012-201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01%,增长显著。此外,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以16家上市银行为例,2015年共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461亿元,同比增长15%,新型中间业务收入贡献度显著上升。
(二)市场结构日益丰富,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从各类银行发展情况来看,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日益丰富,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中小银行市场份额迅速提升。2016年第一季度末,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类金融机构总资产占比同比分别提高0.35、0.9和1.68个百分点,大型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占比下降2.9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进程加快,进一步实现了业务结构综合化、客户结构均衡化和收入结构多元化发展。另外,我国银行业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5年末,总计22家中资银行开设了1298家海外分支机构,覆盖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
从银行资产情况来看,收到近年整体经济下行的影响,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普遍出现“双升”的情况。
二、我国银行业发展趋势
从国际上来看,全球经济尚未脱离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和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结构性问题将继续影响全球经济复苏。从国内经济状况来看,经济总体仍将处在去产能、去库存的过程中,从投资和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模式向消费和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转变。随着经济金融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形势也日趋复杂,一方面是供给侧改革将促进部分行业、企业产能出清、提质增效,但也会对银行资产端产生一定冲击,银行业需要不断提升防风险能力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银行业高利润增长的时期接近尾声,在改革、创新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银行业自身发展转型的任务更为艰巨。
(一)调整收入结构,探索新盈利模式
在银行的利息收入增长普遍乏力,净利润的稳定主要依赖非利息收入的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银行业将呈现净利息收入占比持续下降、非利息收入占比持续上升的趋势。在利率下行的环境下,各银行通过业务联动、产品创新、渠道创新、协同发展等途径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另外,随着商业银行向轻资本模式的转型及不断深化集团内协同效应,以、私人银行及资产托管为代表的及管理类业务将呈现较为突出的发展势头。
(二)结合信息技术金融创新,提高服务效率
信息科技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为传统银行业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互联网金融注重客户体验、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的特点。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重视客户全方位数据特别是非结构化数据的收集,并据此分析和挖掘客户习惯,预测客户行为,有效进行客户细分,提高业务营销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同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用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增强用户黏性。客户需求已部仅限于快捷的贷款,更包括结算、理财、咨询等在内的金融服务,未来银行业应满足这些金融需求,同时打造线上线下服务的一体化。
(三)继续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小微和“三农”发展
目前我国服务大型机构的体系比较完备,但在服务小微和“三农”领域存在明显的不足。在农村金融政策频出的支持下,银行在“三农”领域的布局也正加速推进。预计未来银行业将跟随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绿色化、精品化的发展趋势,以规模种养农户、农机大户及国家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重点,积极增加信贷投入,提供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投资理财、外汇结算、农户便捷交易等综合服务,以此为新增长点。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阶段的同时,传统的银行盈利模式已不可持续,银行业也被推到了转型的风口浪尖上。在政策的推动下,不少银行在积极挖掘已有市场与客户的同时,也在开拓新的市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兴起,信息技术和其他新兴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极大的解放传统银行服务过程中的低价值、重复性操作工作,各种散落的数据也将重新被识别、收集、整合和挖掘分析,为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提供了新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陆岷峰,汪祖刚.“新常态”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发展新战略的研究[J].西部金融,2014(10):10-14.
[2]张晨武.新常态下银行业发展之思考[J].品牌,2015(1):84-84.
[3]巴曙松.客观看待中国银行业发展前景[J].中国银行业,2016(4).
3.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维护中心)
摘 要: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的变化情况以及专利申请关键词、分类号等对银行业近年专利申请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指出银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银行业的专利申请战略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专利 授权 发明 实用新型 知识产权部门
中图分类号:C306 文献标识码:A一 引言
由于我国的专利战略水平处于初级阶段,以及观念上的原因,导致整个银行业的专利保护意识淡薄,绝大多数商业银行不太重视金融产品的专利保护问题,没有制定专利战略,而少数大型商业银行虽然对专利日益重视,金融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差,导致质量较低、数量较少,在专利申请中实用新型专利的比例很大,发明专利在专利申请中的比例很低,授权率则更低,实用新型专利保护年限短,专利权不稳定,只是对专利权的一种折衷保护方案,因此,国内银行企业在和国外企业的专利申请中处于劣势地位。
二 专利分析
从申请年、专利权人、申请区域、国际专利分类(IPC)、法律状态等多个角度对1985-2012 年我国银行业申请的相关专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揭示我国银行业的整体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状况。使用检索式“AN/银行 and GRD/1985-2013”在中检索已公开的专利,截至2013年1月1日,银行专利申请数量为1438件,其中授权593件,授权率为39%,银行业技术研发水平普遍不高、商业方法在我国还不被接受是授权率低的主要原因。商业方法是商业运作方法的统称,涉及商业的各个领域,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概念。其一度被认为同自然规律、抽象思想一样不能被独占,被排除在专利保护范围之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专利法的传统理论和制度受到了严峻挑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为商业方法是指创造性的、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经营商业的方法,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将“方法”的判断标准逐渐放宽。从结果统计可看出,申请量逐渐上升,2004年开始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说明银行业开始重视专利积累和专利管理与利用,专利申请快速增长,申请的专利虽然在数量上增速很快,但在质量上仍和国外存在较大差距,还未形成竞争优势,绝大多数核心技术仍然为国外企业所掌握,信息技术领域国内外企业之间在技术实力上存在较大差距。
(二) 关键词聚类分析。经过对搜索结果随机采样,聚类分析得到常见的索引词以及专利数。银行业的专利申请中所涉及的常见关键词为交易、数据处理、硬件改进等。由上可知,对业务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库利用以及终端的改进是目前申请的主要方向。
(三) 申请人统计。专利申请是创新的一种表现,通过专利申请的数量可以看出该银行对金融业创新的重视程度,国内的专利申请人主要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其中,中国工商银行的专利申请数量所占比例最大,专利申请数量为534,达到总数的37%,其授权的发明专利集中在操作运营和金融支付等方面的应用,说明该行业务及科技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国内最强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总资产、总资本、核心资本、营业利润等多项指标都居国内业界第一位,因此,中国工商银行有足够的实力发展新金融产品,所以专利申请数量以及质量不断提升。
(四) 分类号统计。通过统计,分类号集中在G06Q040,该分类号是指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也包括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例如,利息计算、信贷审批、抵押、家庭银行或网上银行,股票交易、商品交易、金融衍生工具或货币兑换,金融工具投资、资产组合管理或者基金管理,与保险有关的风险分析或养老金。因此,银行业的专利申请集中在该分类号。
三 中国银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专利申请数量不断增加,但其中发明所占比例仍然较低;(二)专利申请不注重质量,授权比例低,核心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不具备技术和市场竞争上的优势;(三)没有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知识产权工作没有得到企业管理层的足够重视。
四 未来发展建议
(一)为了提高行业竞争力,首先应该重视专利申请,建立知识产权部门,充分获取竞争对手市场专利战略等相关信息,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全面分析,找出相关技术发展趋势,现有技术以及空白领域,然后再利用这些结论用于制定专利战略。由知识产权部门专门负责各部门的专利申请、开发、转让、诉讼、保护等工作;通过搜索各方面的专利信息来源,采集竞争情报,并加以组织和分析,同时还把企业外部专利信息和内部专利信息加以整合,建立可供内部工作员工检索的专利信息数据库,把握行业对手的专利研发动向,同时进行数据分析,把分析的结果构成一套成体系的数据库,方便企业工作人员检索和查询,为进一步的技术开发提供有效的专利信息服务;
(二)为了避免重复开发造成的人力物力浪费,在产品研发前先进行专利检索,找到空白领域进入,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立项研发,从国际范围对发明点进行专利检索,如发现已有企业掌握了发明专利则可以结束,通过专利文献检索,寻找技术创新点,进行方案比较等,有助于避免重复开发,缩短开发周期;在产品进入研发阶段时,同时开始专利申请;如果没有掌握本领域核心技术,可随时关注竞争对手的专利,充分利用无效宣告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金融服务业存在研发创新,目标集中于金融新产品开发与金融服务流程专利化,需要善于利用外部资源,与外部IT厂商合作开发新技术。
五 结论
本文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的变化情况以及专利申请关键词、分类号等对银行业近年专利申请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指出银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银行业的专利申请战略给出了一定的建议。对于银行企业的基本发展方向以及核心技术来说,申请基础专利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企业未来发展领域的核心技术专利,才能占据优势地位,最大限度排挤竞争对手。
关键词: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股东国际化;战略投资者
中图分类号:F832.48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7.015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7-0038-04
2006年12月11日,入世5年保护期结束,中国对外资银行放开人民币零售业务,金融业全面开放,国内银行业无可避免地加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中。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国际结算和国际信贷业务的剧增,并极大地拉动了银行国际业务的增长。加入WTO为我国与世界各国开展商品交易和国际资金流动提供了一个持续发展的有利环境,这在客观上进一步促进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党的“十六大”提出“走出去”战略,鼓励形成跨国企业和优秀品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提供了机遇。另外,在瞬息变化的国际环境中,能否稳定、有效的掌握和控制一定规模的国际金融资源,将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稳定性,对经济全局发展乃至国家经济安全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商业银行之所以要实现国际化经营,主要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为了金融服务和投资的需要,即满足普通商品和资本因跨国流动而产生的对结算、融资等方面的需要。银行通过开展国际化经营可以为从事国际贸易或者跨国经营的企业提供全面快捷的金融服务,以达到稳定既有客户资源,维持市场份额或者提升海外利润的目的。
第二,国际化经营是提高银行整体效率和分散风险的重要途径。银行通过国际化经营这一内部化行为往往会降低其综合经营成本,比单纯依靠国内业务的银行具有更多活力。此外,银行在不断实现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还可以从投资多元化中取得优势,既可以分散风险,又可以获取稳定的投资收益。“大而不倒”,超大型银行所拥有的巨额资本和资产将带给社会公众更充分的信心,其抗风险能力、市场影响力和经营成本与小银行相比更有优势。
第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促进了银行的国际化经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有两个明显特点:与日俱增的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的加速流动。金融服务于经济、服务于贸易的发展和资本的流动,以金融为先导的跨国经济输出和扩张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和主流趋势,金融的全球化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趋势。在这一背景下,银行跨国经营成为必然。
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单个银行的国际化,即一家银行由国内银行发展成为国际银行的过程,主要包括机构国际化、股东国际化、业务国际化、管理国际化和人才国际化等5个方面;另一层面是指整个银行体系的国际化,即外资银行进入和本国银行走出去的全过程。
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股我国商业银行,抑或是以直接设立子行的形式进入到我国银行体系中;相对应,我国商业银行业也通过开立新设机构或者并购的方式在海外市场积极拓展。本文以几家上市的大中型银行为例,通过对其机构国际化和股东国际化两方面发展变化的分析,一窥金融业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时间起点设为2006年。
一、 机构国际化
从国际大银行的发展历程来看,银行跨国经营主要通过两种路径完成:一种是设立形式各异、规模不一的海外分支机构,如代表处、分行或者在当地享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银行;另一种就是进行海外并购。对于进入外资银行准入限制严格的国家,跨国并购是较好的选择。通过这一方式,不仅可以迅速进入、占领东道国市场,并可从事并购银行的所有业务。但并购一般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并且面临整合失败等风险。相对而言,海外新建机构对资金要求灵活,规模可控,母行的控制力较高,但是进入东道国速度较慢,业务范围受限较多。两种方式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新设机构可以是独资子银行、合资银行、分行或代表处;并购通常限于子银行或者合资银行形式,分行和代表处不能通过跨国并购完成。对于这两种方式的采用,需考虑本行自身发展状况及目标市场的情况。
1.设立海外机构
从表1可以看出,从2006年底以来在海外分支机构的扩展上仅有中国银行及工商银行两家有所建树。中国银行的海外机构3年间增加了184家,工商银行增加6家,其他银行扩张速度明显落后。
2.跨国并购
国际银行业的经验表明:跨国并购是实现跨国经营的最佳途径。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银行业的并购风生水起,但中资银行对海外并购显得十分谨慎。究其原因,一方面,平安保险、中司等中国企业近年来在海外收购连连失败,使监管机构对于金融业的并购态度谨慎;另一方面,各家银行从自身发展战略出发,并未被全球抄底这样的思想所左右。
中国银行2009年4月2日宣布,取消收购法国洛希尔银行20%股权的交易。董事长肖钢在接受采访中说,中国银行无意通过收购来实现增长。他说,公司未打算在国外或国内进行收购,中行的海外扩张计划将依赖公司自己的实力。
工商银行在国际化战略上有着清晰的思路和举措。按照“壮大亚洲、巩固欧洲、突破美洲”的国际化战略发展布局,2007年工行对南非标准银行的战略持股20%,成为后者的单一最大股东。此外,双方还计划成立一个价值10亿美元的全球资源基金,主要投资中非地区的矿产和能源领域。2008年1月,工行完成对澳门诚兴银行的收购;2009年在成为印尼HALIM银行的新东家之后,工商银行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完成了收购后的整合工作;同年9月,工行对泰国ACL银行进行要约收购。工行的国际化拓展最为主动。
2009年11月,建行亚洲成功收购美国国际信贷(香港)有限公司(AIGF),并易名为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财务有限公司(CCBAF)。CCBAF作为一家有限制持牌银行,主要业务为信用卡、个人无担保贷款和汽车贷款等。成功完成收购后,建行在香港的业务平台将日趋丰富。
2009年 5月8日,中信银行公告,该行与中信集团及Gloryshare Investments签订股份收购协议。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彤说,将来香港有可能成为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通过收购国金进入香港市场,将使得中信在人民币跨境结算占据非常有利的地位。中信国金旗下同时拥有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中信资本3个经营牌照,收购将使中信银行国际化平台更加完善。
2008年民生银行参股约 9.9%的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通过其 100%持股的联合银行(简称UCB )从事主营业务。UCB 于2009年 11月 6 日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该项投资损失折合人民币约 8.87 亿元。民生银行成为首家入股美国本土商业银行的中资银行的美梦以投资失败告终。
2008年6月,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收购永隆银行。通过此次收购,招行正式进军香港市场。
2007年7月,国家开发银行参股巴克莱银行,并在2008年参与增资,持股数量占巴克莱银行总股本的2.07%,成为巴克莱银行的最大股东之一。
分析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海外实践,各家银行的国际化战略清晰、谨慎。无论是工行的“壮大亚洲、巩固欧洲、突破美洲”,还是民生银行入股美国联合银行的失败探索,都反映出了立足自身情况进行国际化的战略部署。综合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探索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亚洲、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业海外扩展的主要地点。欧美市场作为最发达的国际金融市场,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一流的金融创新能力、先进的交易手段、高度发达的市场信息网络,在这些地点开设分支机构,能更好的与国际金融机构、跨国公司进行合作。然而,与中国日益开放的金融市场相比,这些地区的金融保护十分严重,尤以美国为甚。美国一向以金融壁垒森严著称,他们设立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把外资银行排斥在银行业的主流业务之外。在被拒绝十多年后,招行、工行、建行纽约分行才相继成立。尽管有我国商业银行本身内控制度、会计准则等方面的原因,但从侧面也反映出,美国市场对于外资银行的封闭程度。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海外扩张,将更多眼光投向了新兴市场和近缘的亚洲地区。首先,银行业海外拓展最重要的目的是实现盈利,新兴市场的金融市场正日益开放,国内高速发展,相对于成熟市场,新兴市场潜力大、成本低、,竞争不充分,布局这些地方是具有战略意义。其次,银行业的国际化浪潮中,整合并购收购对象,开立新的分行,仅有20%的投资成功,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企业文化的认同。亚洲地区与我国在文化风俗等方面相似,认同感相对其他地区更强。考虑到以上原因,中行于2009年设立巴西分行;工行通过收购南非标准银行曲折进入俄罗斯市场,并相继在澳门、南非、印尼和泰国展开并购,新设立了新加坡、河内、多哈分行,成立了工银马来西亚、工银印尼、工银中东等控股公司;建行、交行、招行均在香港展开并购,构建国际化平台。
(2)通过参股欧美银行是进入发达国家金融体系的一个有效选择。尽管欧美市场的金融保护较高,但是进入这一市场对于国际化的中国银行业意义重大。不同于工行、建行、招行、交行等纽约分行的设立,民生银行选择参股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国开行选择参股巴克莱银行,即通过少量的股权投资,参与到世界最发达的金融市场中去,并在参股的银行中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熟悉国外的经济、法律和文化环境,培养参与国际经营管理的人才。尽管两家银行的投资因为次贷危机的影响有所损失,但也学习到了宝贵的经验,提高了自身知名度。其中,作为巴克莱银行的战略合作者的国开行,随着巴克莱银行恢复元气,双方合作进一步加深,不仅能顺利实现向商业银行的转型,并能通过支持巴克莱银行的全球发展战略,分享其全球化收益,实现海外发展。
(3)香港作为中国商业银行业国际化跳板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香港实行自由港、低关税制度,是全球瞩目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是连接美国和欧洲外汇交易市场的中转站,产品多、金融发展迅速、网络发达、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市场竞争意识强,而且与内地的文化背景相近,内地商业银行选择香港作为国际化战略的第一站是十分现实的选择。相同的文化背景有利于展开并购、开立分行后进行本地化及整合;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法律环境有利于内地银行熟悉规则,建立强力的内控制度,为今后的全球化战略推进提供保证;发达的金融产品和金融网络,是内地银行业培养国际化精英人才的有力依托;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利于内地银行业提高内功,增强竞争力,日后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4)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战略受到了中国企业“走出去”跟随效应的影响。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浪潮,投资引导论和贸易引导论为中国银行业的海外实践提供了最好的注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跨国转移进程加快,今后较长时期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进一步扩大。据统计,亚洲、非洲和南美洲都是我国企业对外扩张的主要目的地。工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就是“追随客户”原则的体现,两行的业务重点在于为南非在中国的企业提供融资、项目方面的支持。
(5)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战略应吸取民生银行参股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失败的教训。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民生银行投出8.87亿人民币以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被接管损失殆尽。尽管此次投资失败,但为我国银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根据民生银行高管洪琦在光华论坛上的发言,导致此次投资失败的重要原因是:第一,对投资对象的认识不清;第二,对美国监管部门能力的盲目信任;第三,对于美国金融法律的不熟悉。鉴于此,在各家银行制定国际化战略时,要充分了解自己,了解对手,了解规则,不仅要对投资国的政治、法律等方面深刻理解,更要对目标银行进行详细考察。另外,是否满足企业自身的战略规划,如何达到协同效应,在哪些业务领域展开合作等问题都应进行详细考虑。符合自身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这才是商业银行业进行海外拓展的一大战略要义。
二、 股东国际化
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及海外上市均被认为是实现股东国际化的有效途径,是银行业国际化的必要一环。从2002年开始,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引入战略投资者,三大国有银行成功完成A+H股上市(见表2),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我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资本收益率等都有明显改善,市场竞争力增强,建立了国际大银行的形象,为“走出去”打下了良好基础。这其中的功劳不能不提到各家银行引进的战略投资者,正是由于这些为外国投资者熟悉、信任的大型机构的参与,特别是作为股东持有中国银行业的股份,参与银行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使外国投资者了解和认识了中国银行业,增强了对中国银行业的信心。
尽管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部分战略投资者(如RBS、瑞士银行)由于自身财务状况较差,流动性风险较高等原因在限售股解禁后大规模的减持,但美国银行、西班牙对外银行等银行都提升了自身持股比例,他们与各自战略投资行的合作进一步加强。根据2009年年报显示,建设银行与美国银行的战略合作取得一系列实质性成果,双方在公司银行业务、财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以及电子银行和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实施了11个战略协助项目,双方完成了60 多个美国银行经验分享项目,组织了3期赴美培训;西班牙对外银行进一步推进了与中信银行在薪金管理、国际业务、小企业金融、投资银行、资金资本市场、私人银行、汽车金融、培训等方面的战略合作;工行与高盛集团保持密切合作,在风险管理、金融市场、员工培训、社会责任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与美国运通在合作发卡、市场营销、风险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合作深化,与安联集团子公司――中德安联人寿保险公司(简称“中德安联”)在银保、资产托管等方面积极展开合作。
另外,对于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的划分也应有清醒的认识。战略投资者并非是永远持有股份的投资者,他们也有自己的目标和战略需求,在一定时期就有可能抛售股份,成为财务投资者。作为被投资的对象,应当认识到,在与投资者的合作中可以取得什么样的利益,应该展开什么样的合作。通过向这些国际大型银行或者投资机构学习来提高自身实力,最终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这才是成熟的企业行为。
再次,我国银行业改革的目标就是“引进来、走出去”。通过战略投资者的参与,三大国有银行为代表的一系列中资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工行、建行等纽约分行的成立,工行等一系列的国际并购、收购行为,都说明监管层的战略目标已经达成,应对战略投资者的作用给予肯定。
境内银行业经受住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考验,在2009年《银行家》全球银行排名上,盈利能力和排名都广受关注。其中工商银行以212亿美元的净利润荣获全球最赚钱的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进入全球最赚钱银行前25名。但是,中国银行业在产品、服务和管理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业还存在很大差距,国际化道路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王姣.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D].辽宁大学, 2008.
[2] 谢建敢.银行业国际化的理论依据及其动因分析[DB/EL].省略2008-9-22.
关键词: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营销机制
21世纪第一个10年已经过去。其科技化、信息化的特征也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中,反映在金融领域中,最为突出的创新即网上银行的出现。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商业银行以柜台为主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与互联网结合开展网上银行业务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趋势,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逐渐形成网上支付、在线理财等一系列网上银行业务。
一、我国网上银行业务的现状
(一)网上银行的概念
网上银行(Intemet Banking)又称为网络银行、在线银行,是银行借助网络和其他电子通讯手段,以传统的银行柜台业务为基础,为客户提供综合的、实时的金融服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网上银行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大部分国家已经开始了本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探索。并已形成了自己比较独特的业务体系。培养了广阔的受众群。网上银行业务已经成为银行间竞争的焦点。
(二)我国网上银行业务的现状
第一。数量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网络技术也逐渐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就为网上银行不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98年招商银行一家独自试水网上银行业务。而现如今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等均开展网上银行业务。数量持续增长。
第二。业务量不断增加。随着各银行对网上银行业务的大范围推广以及人们对于网上银行认知程度的加深。我国网上银行年交易额从2003年仅仅二十几亿到2009年已超过了400亿,7年间增长了超过15倍的交易量,而2006-2007一年的时间增幅就超过了100%,这一组组数据都充分证明了网上银行业务在我国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同时用户数量也从当初少有人问津到如今已过亿。
第三。业务种类逐渐丰富。形成自有品牌。10年间,我国商业银行紧跟时代潮流。不断研究市场的需求。过去网上银行业务种类单一、有限。而如今业务种类丰富、服务品种繁多,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品牌。比如中国工商银行的金融@家,招商银行的“一网通”。中国建设银行的“e路通”。都在客户中间有良好的口碑。
第四,外资银行已经开始进入我国网上银行领域。在中国进入世贸组织后。外资银行也开始关注并涉足中国网上银行,目前已有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恒生银行等十几家外资银行面对我国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并和国内银行展开竞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加深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未来将会有更多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网上银行业务领域。
(三)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缺乏个性化服务。网上银行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向客户提供“点对点”的服务,而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网上银行业务时。多数业务仅仅是柜台业务的复制,并没有深入挖掘客户的信息,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群制定差别服务。同时,不同的商业银行之间的业务种类有明显的趋同现象,服务差异化程度低,缺乏独特的市场定位以及对市场和目标客户群的选择、定位,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及时地收集客户的信息,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其次。行业环境。目前。我国的网上银行都是各商业银行自己的系统,而业务一般也仅限于一个银行的系统内部,这虽然防止了客户流失。但跨行间支付这种银行间的互通互联的业务才是网上银行发展的趋势。
第三,营销机制不完善。个人业务中,客户群细化程度不够。都市白领及受过良好教育的新锐人群收入较高、经常网上购物、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成为个人网上业务中的主要客户源,对于此类人群的业务也日趋完善。但同时,银行不应忽略未成年和老年人,针对他们的网上业务并没有大力扶持的趋势,网上银行助学贷款及一些夕阳理财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屈指可数,这就白白的流失了潜在的客户源。企业业务中,虽然B to B以及B to C模式已在中国发展多年,但其网上业务成交量规模小,始终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严重限制了网上银行企业间电子业务的发展。
第四、网络安全威胁依然存在。尽管网络已经普及,网络技术也快速发展,但从技术层面看仍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网络安全。一些不法分子和黑客利用人们薄弱的安全意识、网络技术的漏洞以及银行管理的不规范。盗取客户的帐号、密码及其他信息,给客户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客户继续使用网上银行的信心,不利于网上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第五、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管力度有待加强。然网上银行已经进入我国十余年,但是立法方面的工作依然相对滞后。直到当前。国家依然没有更新针对网上银行业务的法律法规,仅仅是由《网上银行安全评估指引》等多年前出台的文件在维护网上银行的正常进行。因此我国继续出台一部全面规范网上银行的法律。明确规定在网上银行业务进行的过程当中。交易规则。各方享有的权力、履行的义务。违规时的处罚等。
其次,对于网上银行的监管还不到位。由于网上银行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考虑到它各方面的特殊性,对其的监管也应该不断探索、完善,形成比较个性化的监管。而由于法律法规的缺乏以及管理经验的缺乏。近些年来对网上银行的监管不尽人意。给某些犯罪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由于网上银行淡化了国界,其业务可以延伸到全世界各个国家,所以对于跨境的各种交易必将涉及到国家与国家的往来,这就要求监督部门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国家间对于某项业务的法律法规相冲突甚至出现跨国犯罪时立刻出面给与协调。而我国目前的监管水平有待提高。
二、我国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商业银行自身建设,提高网上银行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