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初中化学要记的重点8篇

时间:2023-09-17 14:51:2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化学要记的重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化学要记的重点

篇1

关键词:教学设计;优化;初中化学;质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0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初中化学的教学被赋予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这其中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被放到了首要的位置,而在提高教学质量之中,优化教学设计又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教学设计的优化不仅可以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最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内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同时它也是实现教学策略和教学结构合理化的主要手段。

当前,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普遍存在着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讲做笔记的“填鸭式”教学,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性不高,积极性不高,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所以,对初中化学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历,查阅相关文献,就如何做到优化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提高初中化学质量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拙见,仅供广大同仁参考借鉴。

1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1.1教育目标的调整

教育的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是衡量一门学科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而对于其进行优化显得格外的必要。一方面,我们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俗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要总认为考得好,才是学得好。只有教学学生怎么学,怎样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初中化学的质量才能够得以提升。另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中,也要反对那种教学目标的模糊不清。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立足于实际,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恰如其分的进行教学工作,把学生全部培养成科学家,化学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显然是行不通的,提出的方法过高,过虚,都会导致教学实效性的下降。

1.2教学模式的换位

教师在讲授初中化学的过程中,要始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不能够简单的认为只要板书写清楚了,老师自身心理觉得自己讲清楚了就完事的错误想法。毕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师和学生之间年龄,资历方面的差距将会使得同一句话在两者心中得到完全不一样的解释。老师只有通过与同学们之间的换位思考,才能够获得与学生之间心理上的共鸣,而这其中教与学的换位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在教与学的换位中,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老师可以不定期的请学生上来进行教学试讲,通过学生的讲述,从而发现学生年龄段学习上思维的特点以及接受的程度,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及时的调整教学的路线,朝着学生容易理解,接受的路线迈进。在设计问题时也是如此,一个好的习题的设计,往往是对于学生所不懂的,学生经常犯错的地方的考察。

1.3教育方法的多样

人们常说,有教无类。目前教育界有关初中化学教学的方法种类繁多,如自学辅导法、发现法,单元结构教学法等。我们不能够总是局限于传统的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满足学生最为基本的教学要求上实行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之间取长补短,相互配合。比如,可以打破常规,布置一道以探究石蜡加热后所生成气体的性质的研究型的作业,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小组中组员分工合作,提出不同的方案,共同完成老师所布置的探索任务,最后推选出一名代表上台以PowerPoint的形式将任务的完成情况展示给大家。在这其中学生查阅资料,团队协作,计算机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教学的质量自然就上去了。另外,也要充分的运用化学这门实验学科的特点,跳出课本实验的束缚,多开展一些和实际生活相关的实验活动,要坚持初中化学中实验再怎么多也不过分的思想,使得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在没有现成的实验器材的情况下,完成实验任务。

1.4教学氛围的创建

课堂的教学气氛是否活跃,老师与学生之间相处的是否融洽,直接关系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在一个好的教学气氛中,学生往往能够受到周围学习气氛的感染,将注意力转移到老师传授的知识上来。时刻保持着思维的活跃性,随时准备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为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打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来创造教学的氛围。

1.5课堂板书的设计

课堂板书是教师教学思维文字表达形式,不但可以补充语言的表达的不足之处,又可以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化学中的反应方程式以及转化过程。对于一份好的化学课堂板书,它应该具备科学性、直观性以及艺术性。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逐步走进了初中化学教学的课堂,课堂传统的板书正逐渐被教学用的PowerPoint所取代。它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其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中由于科技的进步,投影屏幕上的板书笔记常常写的满满的,虽然包含的非常全面,但没有能够能揭示一堂课的重点、难点和精髓。鉴于软件显示的功能有限,一些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输入常常不够规范,容易使得学生养成不良的书写习惯。

2结语

初中化学的优化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分析,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们要立足学生,努力在优化教学设计方面下功夫,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进而使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王伯强.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优化教学设计[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6):2.

[2]李艳.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化学教学质量[J].学生之友(初中版)上.2011(3):60-61.

[3]卢素平.试谈新课程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J].学周刊B版2010(4):23-24.

[4]贾艳梅.浅谈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2):51-52.

篇2

关键词:初中化学;预习;习惯;实验;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1-0051-01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学好初中化学,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简单认识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并能为将来升入高中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让学生学习好初中化学,如何搞好初中化学的启蒙教育,如何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下面就笔者在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点滴体会。

一、教授科学的预习方法

初中同学自学能力较差,没有预习的习惯,不懂得预习的重要意义,因此往往简单的认为预习就是念一遍课文,有很大的“盲目性”。作为教师教给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能为学生学好教学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怎样指导学生预习呢?教师课前依据本章节知识目标及历年热点考题,设计好预习提纲,然后引导学生写出预习中的收获即本节重难点,最后让学生集体交流预习体会。互相评点,互相促进。学生养成习惯后教师只提供给学生章节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自己列出预习提纲,进行自行预习。这样的好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将终生受益。

预习的方法是:(1)通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扫清障碍。在读课文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3]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二、培养严谨的“听”、“记”、“问”习惯

1 专心听课的习惯

让学生养成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课的良好习惯。注意力的集中,可使事物在人脑中获得清晰和深刻的反映,能理清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学生要学习老师是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的,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对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凡是专心听讲的人,学习效率都比较高,因为他们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到课堂学习内容上。

2 认真做笔记的习惯

根据遗忘规律,很多知识如果不经常复习,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因为课堂的记忆只是短暂的。听课时如果能认真做好笔记,就可以加强记忆。笔记内容主要记录一些规律、方法、结论、实验现象以及老师分析问题的过程、解题的技巧等等。做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专心的听课,帮助学生进行课后复习。有部分学生向老师反映上课时听得很认真似乎理解了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但下课后不会做题,更不会应用。这类学生一定要做笔记,并须反复钻研笔记,真正掌握了老师所教的内容,才学得轻松。记笔记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如何选择、重组、提取知识结构的技能训练过程,笔记是学生学习体验的基础。

3 好问的习惯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提问题。例如在上实验课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同学们会提出很多问题:为什么会变红?为什么有气体生成?为什么溶液会变蓝色沉淀或白色浑浊?那样做可以吗?用这些行吗?等等。鼓励学生好问、多问、深问。提问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释疑解惑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的过程。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不怕出错、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的有效方法。

三、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

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看实验而忽视了对实验内容的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另外对于课本中现象不明显的演示实验,需要教师开动脑筋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使实验现象鲜明生动。在学校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一些观察性较差而方法较简单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听讲边进行实验。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些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化学概念,如果将其设计成一个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化学实验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还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上下功夫。首先,教师要制订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理论,可将学生的分组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种。教学目标确定后,师生双方要围绕此教学目标,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其次,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对实验内容要进行反复预试,掌握实验成功的条件和关键,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拟订出上课时向学生交待的实验注意事项,做好巡回指导计划,准备好仪器、药品和器材,并将其放置有序。此外要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对整个实验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再次,要加强课堂上的组织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实验进程。最后,在实验结束后,教师一定要做好实验小结。通过实验小结,指出问题所在,表扬鼓励表现较好的同学。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 激发兴趣 教学效率

很多人认为,初中化学学习,只要花点时间背一背就行了。也有人认为,初中化学内容少,最后半年突击学习就行了等等。这些都是对初中化学学习的片面认识,都是对初中化学本身及初中化学学习的误解。我们人类的生活、科技、生产都与化学密切相关。我们人类离不开化学。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实现这一总目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特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了。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让学生感到学好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27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用氢一灯一灯一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在教学中还可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

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45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篇4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高中化学;衔接;有效学习;快乐学习

很多高一新生无法适应高中新课程,特别是化学科,初中的要求较低,评价用的是等级制,考前可以临时抱佛脚,进入高中,要记的特别多,要理解的知识更多,教师的教法也截然不同,学法也不同,加上暑假遗忘,许多学生自己无法调整、无法适应。面对新形势,如何在教学中迅速帮助学生搞好初高中衔接,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一、重拾记忆,做好初中化学复习

利用两周的时间,复习初中的相关知识,在帮助学生重拾记忆的同时,教师可以借机好好研究初中化学教材,熟悉初中化学的知识脉络、知识体系,对初中简单提到但高中加以拓展和延伸的知识,在复习过程中要适当的引导学生加以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复习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初中仅要求能识别),化合价的应用。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电离;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及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酸的通性、H2、02、Fe等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通过做好初中化学复习,重拾记忆,从知识层面上解决初高中化学的衔接问题。

二、学法指导,授之以渔

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关键。初中化学教育属于启蒙阶段,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化学原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了解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因此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

对高中学生来讲,他必须掌握最基本的、核心的化学知识,树立化学观念和运用化学方法以及培养实践能力。而化学观念、化学方法已及实践能力的掌握又是在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到落实。如金属元素极其化合物专题就是通过钠、镁、铝,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为例,在性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对比、归纳、递推的思维,能运用分类法的观点,利用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基本原理来指导对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方法就是通过代表物的学习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从官能团的结构学会预测有机物的性质,从碳链、官能团、同分异构体或一氯取代物的多少最终确定分子结构,利用顺推逆推法推断、合成有机化合物,最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此外,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听课、学会复习、学会记忆等等基本的学习方法,并指导学生根据自已的特点选择一套适合自身的学习情况的学习方法。在合适的学习方法指导下学习,事半功倍、当然也就能很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三、训练学生学习习惯,扎实终身学习的基础

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化学各项能力的发展,还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比如,在听课前先做好预习,知道要学什么;在听课时抓住重点认真听讲,调动一切感觉器官,眼到、耳到、口到、心到,认真做好笔记,课后认真复习,及时练习和巩固。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勤练善问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教师要作好长期投入的准备,严格训练,帮助高一的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解题思路,实验规范等,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学习能力和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四、娴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主阵地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化学课堂运用较多的还是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人高中,在学生由“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使课堂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主阵地。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思考着:学生学习到底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这一问题教育界一直在争论。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我个人认为应该从教育目的方面来探讨。我们的教育为的是学生一生的幸福,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急功近利,过度强调社会需要,而丝毫不考虑学生的感受。现实生活中,从本分来说,学生到学校注册就意味着他们愿意学习,可我们看到,很多学生并不快乐,最大原因在于教师的引导出了问题。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看看下面的例子,我想大家应该会明白该怎么做。

在电视剧《家有儿女》中,刘星的妈妈前后给刘星请了两个家教老师,第一个老师很传统,可却被气走了。第二个老师不吃刘星那一套,刚到刘星家,躺到刘星的卧室床上,说:“你想干吗就干吗”,过一会儿告诉刘星“今天又混了30块钱喽!”,然后要走,这当然引起刘星不满并和老师理论30元家教费的价值,后来这位家教和刘星家长商量,以后的家教费家长付21元,刘星从零花钱中付9元。紧接着,老师并不急于直接去辅导刘星的功课,而是带刘星去玩他最喜欢的台球,这让家长很不理解,可从此刘星喜欢上了老师,开始乐于听老师的辅导,成绩上去了,皆大欢喜……。

篇5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素养;学生主体;自主研究

一、化学素养的内涵界定

化学素养是一个相对抽象和广泛的概念,目前在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含义,但是不同的学者都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界定,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能够正确表示化学的基本概念。概念的学习是化学知识学习中最基础的部分,作为学生要能够明确化学学习中最核心的概念是什么,能够对化学产生总观性的影响;二是,具备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新课程背景下提出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教学不仅向学生传递知识,而且注重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灵活性;三是,了解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所包含的基本研究方法。化学知识的学习绝不仅仅是要学生了解基本的化学知识内涵,进行最基本的化学知识运用,而是要开启学生更加广泛地自主学习,这就需要掌握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四是,汲取化学中的科学精神和正确的化学观。化学研究和探索中包含着求真务实、勇于探索、怀疑与批判等精神,教师在实验中要逐渐渗透,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化学观是人们对化学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化学观。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研究

(一)引导学生总结学法,构建化学基本概念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化学知识的传递,关注教师传递的知识是否足够的丰富,而不关注学生的学习,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率。在化学学习中,学生的习惯、态度、认识、方法等的教育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在教学中需要逐渐改变关注学习结果,关注教师的教的单一方式,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课堂中记笔记是一种学习方法,教师的引导不是将注意力集中笔记的内容是否完整,是否重现了黑板上的内容,而是关注学生通过记笔记是否明确了自己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否具有个性化,是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帮助。再如,在学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孤立地谈定律,谈结论和习题,还应该结合实验、实例,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生发现过程以及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组织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逐渐发展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概念。概念的学习绝不是能够熟练地背诵就是掌握,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琢磨,在更多知识的学习中进行内化,最终提炼出一些核心概念,引领学生把握初中化学的精髓。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知识是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化学教育资源,生活中也包含着问题出现的情境,生活也是学生进行知识运用的重要基地。但是,目前初中化学课堂大多数封闭的课堂,教师化学知识的讲解时按照教材的案例和分析,学生的学习依靠的是机械的记忆和模仿,学生知识的巩固主要通过习题的练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主动探索。例如,在氧气助燃性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知识的学习已经知识氧气更集中,可燃材料接触面越大,燃烧越旺,但是一个学生集合生活经验提出的一个问题使同伴陷入了思考,为什么蜡烛的火焰很容易熄灭,学生经过思考找到了影响燃烧的另一个因素着火点。再如,在溶质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结合人们常反应的全自动洗衣机冲洗不干净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是少量清水多次漂洗的干净还是大量清水一次漂洗的干净,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想要用新学到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用新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知识探索和创新的动力,也是学生不断进行新尝试的动力,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下,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全自动洗衣机的工作原理,并了解不同时间和方式的洗衣存在哪些差异。促进知识的运用的灵活性。

(三)注重化学实验教学,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知识形象化的一个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与实验,在实验中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观察,感受化学魅力,获得科学探究的方法。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配有必要的化学实验,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要么是用演示实验代替操作实验,要么是用不进行实验观看教材的结果。例如,在燃烧的条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给学生传递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而是安排了两组学生进行实验,一组是将白磷直接放在热水中,观看白磷是否燃烧,另一种是将白磷放在事先准备好的金属铜片上,观察白磷是否燃烧,引导学生发现白磷燃烧的条件,通过实验对比,学生能够明确然后不仅需要氧气而且需要着火点。同时,化学实验也不只局限课堂和实验室中,而且要引导在生活中创作条件进行各种不同的实验。例如,在CaCO3的各种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鸡蛋壳来进行实验,在二氧化碳的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食用醋和小苏打来制备氧气并了解其中的性质。这样的学习更加直观,将知识形成的过程形象化,将知识学习的过程详细化,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知识发展能力,使知识的学习充满乐趣和趣味,也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和灵活。综上所述,化学素养包括化学概念、化学知识、化学研究方法和化学科学精神等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学法,构建化学基本概念;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化学实验教学,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克现.初中化学学习中,科学素养的获得途径浅析———基于后现代知识观的视角[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9:166-168.

[2]杨秀杰.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4:204.

[3]贾友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分析[J].今日科苑,2008,22:236.

篇6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效率;方式方法

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是化学这门学科的启蒙阶段,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化学教学的难题也摆在我们面前,初中化学课的课时安排并不多,但课程内容涉及面却相对较广,所以,要求化学教师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掌握好初步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为高中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怎样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效率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两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培养兴趣

为了让学生能够愉快地开始今后漫长而又神奇的化学之旅,在初中阶段刚刚接触化学时培养起他们对于化学的兴趣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因为兴趣是创造的源泉、求知的动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学生在最初接触化学现象时大都是兴趣盎然的,然而在接触到真正的化学术语、化学元素和一些概念时,就会觉得抽象枯燥,甚至觉得化学像“外星语言”一样难以理解和消化了,因为他们很难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各种元素、成分与相应的符号、公式一一对应,只能死记硬背,以致对化学的兴趣越来越淡。针对这样的现象,笔者认为学生对化学不是没兴趣,而是难以将暂时的、偶然的兴趣转化为稳定、持久的兴趣,而且由于对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的畏难心理,很难将感性的兴趣转化为理性的学习动力。那么,如何培养、维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一是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对化学现象的认识和关注,通过各种化学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课堂的不同教学阶段、不同教学环节适时地加以穿插,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看与化学相关知识的科普书,让学生深入认识化学的意义。

教会学生初步的学习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步骤。因为懂得方法才不会觉得学习起来无所适从,也才能更长久地维持学习的兴趣。打个比方来说,初中的化学课程,知识点比较多,有的又相对比较集中,有时在一个章节里就会出现二十几种元素符号,这大量的元素符号学生该怎样识记呢?这时化学教师就可以教给他们“化整为零”的办法,教他们将需要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次地进行背诵,单组循环,反复记诵,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识记的难度。此外,根据初中生形象思维比较活跃的特点,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动笔、动脑、动手实践,通过具体的实验来验证化学方程式,这样用形象的实物刺激学生的大脑,让他们不仅记得牢,而且理解得更加深入,还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学生学得容易,自然会感受到化学的无穷乐趣,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化学学习当中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维,化学教学效率自然大大提高。

二、精练精讲

提升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就是要抓住重点、难点加以突破,把功夫用在刀刃上。虽然现代教学提倡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仍然不可忽视,完全放任学生各行其是,将会迷失教学的重点,难以提升教学效率。真正高效率的课堂应该是学生能力得到培养、知识得到掌握,而这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时能否做到精练精讲。

“精练精讲”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能力培养,二是知识传授。

1.学生能力培养方面

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一方面是学生基本的化学学习能力:观察、思维以及实验能力,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自学和创新能力。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这方面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通过不失时机的讲解和诱导,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这时的精练体现在:问题的提出要富于启发性,能够带动学生积极思S,引导他们认真观察,督促他们动手实践;精讲体现在:教师要吃透教材,懂得哪些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不同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教师要有较强的表达和组织能力,能够在不同教学环节创设不同情境,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2.知识传授方面

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基本的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学习内容比较庞杂,但并不是所有的都是重点、难点,难以掌握和理解。这时精练体现在:“练”要练在点子上,练一些教材中关键的知识转折点和学生学习中比较有针对性的问题,学生感觉自己独自学习比较有困难,或是容易混淆的地方,对于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部分就不要花太多的功夫,比如,对于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比较常见的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和原理等知识点学生比较容易混淆,教师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多动手实验,比较三种气体的异同,以加深学生的印象;精讲体现在:“讲”要讲重点的、有代表性的难题,同时要讲究方法,不能所有的步骤都越俎代庖,对于学生理解的关键点,要适时地引导、点拨,而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索解决的部分,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能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的就要让他们自己动手,自己能动脑、动口讲解、推导出的概念、原理,就给他们自己发现的天地。

由此可见,在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过程中,兴趣是关键,兴趣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精练精讲也十分必要,它使化学教学目标更明确、集中,教学效果也更显著,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化学教学的质和量。

参考文献:

篇7

一、激发学习兴趣

当学生刚接触化学时,开始会对化学很感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甚至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永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故事,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谈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它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子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

二、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知识渊博,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外,还要在课前充分准备,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瞄准学习目标,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而且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保持最佳的思维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既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又要创造思维情境,既要巩固知识,又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这样就能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

总之,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杂乱,涉及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学生实际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二氧化碳两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两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

篇8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对化学颇有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等。这样做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又开阔了学生眼界。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

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根据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