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8篇

时间:2023-09-17 14:51:1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篇1

西部地区还是我国几大河流的源头地区,因此,了解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开展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系统地提出今后五年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将其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形成“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的重点地区,西部地区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又是重中之重。

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以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一直被视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和切入点。了解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是西部地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的发展(3S技术),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调查提供了技术条件。由于西部地区环境状况的复杂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期性,目前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仍然呈现为总体恶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水土流失严重我国是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国家,2004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几乎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西部地区尤其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其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45万平方公里,约占其总面积的71%,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另外,川西、贵州等地区也是水土流失的重灾区。水土流失对农林牧渔业损害极大,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对水土流失问题非常重视,近年来也开展了很多防治水土流失的工作,具体效果还有待评估。就目前来看,我国自90年代初开始的水土流失加剧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但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二)土壤荒漠化加剧我国的土壤荒漠化面积2004年为262万平方公里,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荒漠化地区主要集中在宁夏、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其中西北及内蒙古6省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省区,面积达到18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2%。[2]土壤荒漠化不仅造成土壤生产力下降等危害,还导致沙尘暴等气象灾害。自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的植树造林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沙尘天气已经多年不见,但是最近两年西部地区的土壤荒漠化又有反复的趋势,这表明西部地区土壤荒漠化的问题形势依然严峻。

(三)森林和草原生态破坏严重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基本处于良好稳定的状态。1973-1976年,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结果显示,当时森林面积约1219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2.7%。1977-1981年第二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我国森林面积为115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降至12.0%,指标较第一次清查时有所下降。随着改革开放,木材的需求与日俱增,虽然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但我国的森林资源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地增加,西部地区,尤其是川西长江源头区域,森林盗伐现象十分猖獗。1998年特大洪水过后,国家加大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力度,2008年结束的第七次全国森林清查显示,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20.4%,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了初步恢复,但是森林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与之对应,近年来,我国的草原生态系统不仅没有好转的迹象,反而在加速恶化。我国有天然草原面积3.93亿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1.7%,绝大部分都在西部地区,是耕地面积的3倍左右,林地面积的2倍多,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为3.31亿公顷,占草原总面积的84.3%。但是,据统计,我国90%的草原存在退化问题,其中,50%更是严重退化,已经到了退化成沙地、盐碱地的边缘。目前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的总体情况是“点上好转,面上退化,局部改善,总体恶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过度放牧,此外,不科学的政策法规也加速了草原退化的发生。

(四)污染问题严重自建国以来,西部地区的主要经济增长依靠的是“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的能源、原材料产业,煤矿、有色、金属、电力、天然气等等都是耗水耗能且污染密集的产业。加上相关的环保政策一直未出台,监管不力,这就造成了西部地区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局面。时任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的祝光耀在《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会上说,中国近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大约能占到GDP的10%,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加依赖环境,这个比例还会更大一些。西部一些地区工业污染较严重,包括成都、重庆、兰州、西安、贵阳、银川等城市,这些城市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情况较严重。也包括已经进行开采的矿区,如包头、攀枝花等地区,这些地区的污染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三、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的成因分析

造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原因,还有历史上的因素等等。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和中部与东部地区相比,我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西北多荒漠,西南多山,平原较少,大部分地区为干旱或半干旱地区,不适宜耕种区域较多。此外,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普遍地表植被较稀薄,土壤盐碱含量高。这就决定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易破坏难恢复的特性。这也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较差,环境保护、恢复工作十分艰巨的基础性原因。

(二)改革开放和人口增长带来的经济压力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在各方面的需求迅速增长,各方面的需求最终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过度放牧、过度采挖药材、过度伐木等现象屡见不鲜。另外,计划生育政策在西部执行得较为宽松,导致了西部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东部的增长速度。过多的人口带来了更多的粮食和水的需求。仅以河西走廊地区为例,1997年的耕地面积相当于建国初期的3倍,由此带来的植被破坏,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加剧了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三)贫困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贫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贫困本身带来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使当地人不计生态成本地采伐、挖掘、猎捕有经济价值的物种;对粮食的需求带来了毁林造田、填湖种地等行为;发展经济的急功近利产生了高污染的GDP增长。与此同时,在更深的层面,则是贫困带来的受教育水平低下,较低的受教育水平使人们在环保意识、环保知识和环保能力等生态文明的精神层面产生缺失,使本就困难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难上加难。

(四)历史因素历史的因素,在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上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过去“向自然界开战”、“以粮为纲”等错误的政策的影响。受这些政策的影响,当时全国各地区都在进行毁林造田等类似活动,一些地区将成片的森林、草场砍掉、烧掉,改作农田,甚至有的原因是为了炸山采石,有的仅仅就是为了响应号召。黄土高坡的造田运动将一些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全部变成了农田,原来本就稀少的植被几乎被砍伐殆尽。贵州林区的某地,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将整个山头的森林全部砍伐完毕。时至今日,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的刚刚有所恢复,有的甚至至今未能恢复。二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发展规划的影响。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下,“七五”和“八五”期间,国家的经济政策实际上是向东部倾斜的。“七五”计划中明确规定,中西部地区重点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有重点地开发矿产资源。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的指引下,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实际上走上了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发展道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项目工程就是政策的代表性体现。大规模的资源开发除了为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廉价的能源、原材料支撑,同时也导致了西部地区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有些地区甚至因此成为了生态极度贫困区域。

(五)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缺口大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缺口很大,由于历史欠账严重,现有资金的投入基本只能控制污染不进一步恶化,仅极少部分地区可以投入大量资金治理污染。个别地区控制污染恶化也做不到,甚至有些贫困县,由于污染严重,每年的县财政收入全部用于治污都不够。据专家估计,过去10年我国各级财政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大致在3万亿到3.5万亿之间,就西部地区来说,平均每年投入的环保资金大约为1000亿元,但这远不能解决问题。相关研究的结果显示,要实现“美丽中国”的构想,未来10年,至少还需要再有10万亿的资金投入,其中中央财政2万亿。这样算下来,每年全国各地地方政府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要达到8000亿元,而2012年,西南地区的贵州省全省的GDP也才8600亿元,可以说资金压力极大。

(六)西部地区的生态文明制度缺失时至今日,我国大部分正在执行的环境保护法律为上世纪90年代制定,《环境保护法》执行的还是1989年通过的版本,即便是现在法律得到严格地执行,但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成本远远低于违法所得。目前,环境保护更多地靠各地的地方政策,而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政策即便是较之东部地区也还有较多不完善的地方。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陈旧、操作性差,相关政策还不完善,相关机制还没有完整建立,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状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从优化空间格局、促进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制度建设四个方面阐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这意味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全面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迫切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框架。但就目前来看,这个框架的构建还存在很多问题,在西部地区,这些问题就更突出:一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还不到位,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基本仅局限于环境保护方面,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环境保护,还涉及文化教育、社会建设和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这些方面也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相关行为。同时,已经建立的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也并不完善,存在法律条文陈旧,新生事物界定模糊等问题,应当尽快完善这方面的法律。二是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政策规定上的软约束。一些方面,很难用法律去加以干涉,如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用法律规定教科书的内容显然不妥,类似的方面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定,但目前这类政策在西部地区还很不完善。三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国的政府部门更加习惯使用行政手段而不是经济手段。在西部地区,决策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东部地区偏低,他们也比东部地区更加偏好行政手段。在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在很多领域经济手段比行政手段更加有效。通过使用生态税、排放权交易、高效率补贴、环保补贴等手段,人们可以自发地选择污染少、效率高、排放低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避免行政手段高成本、制约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弊端。四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受制于经济发展情况。市场经济带来了经济腾飞,也造成了我国各地区的发展不平衡,有些地区可以拿出钱来搞生态文明建设,但有些地区甚至发不出相关人员的工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底子薄,经济发展落后,往往贫困地区就是污染重灾区,受到的经济制约远大于东部地区。五是相关的技术和机制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受地形、人员素质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一些先进的技术在西部地区不能应用,技术瓶颈近年来在西部地区开始显现。同时,以生态补偿机制为代表的各项生态机制在西部尚未全面建立,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还存在着重重困难。

五、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对策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因此应当从各方面加以考虑。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开放30年,全国各级政府GDP至上的考核方式已经深入骨髓,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应当转变原有的考核方式,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纳入到考核中,建立起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等工作的责任制,同时,将政府的定位从管理者逐步向生态文明的参与者转变,转变原有的工作方式方法。

(二)转变生态观念各级政府应当带头转变观念,建立起生态文明的新观念,只有从认识上对生态环境加以重视,实际工作中才能处处以生态文明的准则来指挥决策,要以十精神为指导,按照防治与保护并重的方针,确立生态文明的地位。不仅如此,还应将转变人民群众的观念提上日程,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才能做好生态文明的建设,西部地区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于中东部地区,这项工作对于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的建立尤为重要。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前文的分析表明,我国现阶段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应当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尽快出善法律法规,做到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应当加大对环境违法的处罚力度,同时将相关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机制,如生态补偿机制纳入到法律的框架内。

(四)建立各项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针对区域性环境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机制,其基本原则是“资源有偿使用”和“受益或破坏者付费,保护或受损者被偿”,这项机制能够有效地给予保护或破坏生态环境者以经济上的奖惩,从而激励相关行为人保护生态环境。对西部地区来说,这样的生态机制必须加紧建立。除此以外,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机制等被实践证明有效的机制也需要尽早建立。

篇2

【关键词】五家渠;水生态文明;建设;对策;思考

一、前言

作为五家渠市近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水生态文明建设在近期得到了高度重视。延吉其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对策,能够更好地促进该项工作的开展,进而保证五家渠市的水生态环境。本文从介绍五家渠概况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五家渠概况

五家渠市是兵团首批四个设市城市之一,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师部所在地,位于乌鲁木齐市北郊,地处天山博格达峰西北麓,准格尔盆地南缘。地理坐标东经87°33′22″-87°34′10″,北纬44°08′18″-44°11′06″之间,东与米泉市相邻,南与乌鲁木齐市相接,西、北与昌吉市相连。南北长75km,东西宽29km,面积740.14km2。

五家渠市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6.0-7.0℃,昼夜温差大。年均日照为2800-30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190mm,年蒸发量为2000mm左右。年平均风速为2m/s,多为东风和东北风。

五家渠市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乌鲁木齐河流域山前平原。在大地构造上,属于乌鲁木齐山前拗陷带和准噶尔台地之间的一部分。地势平坦,地质情况较单一,地下水埋深浅。地形分山地丘陵、冲积平原和北部沙漠三种类型,以冲积平原为主。地貌形态南高北低,由南向北倾斜,坡降0.5‰~2.5‰,海拔420~530米。

三、五家渠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1.水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和谐”

水生态文明理念提倡的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解决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出现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水问题,使人和水的关系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使宝贵有限的水资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久远的支撑。

2.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是水资源管理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全面建立。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就是围绕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三个环节”,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四项措施”,严格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入河排污总量“三项控制”,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能够相协调。

3.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水资源节约

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水资源节约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之举,是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局面的重要措施,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是厉行水资源节约,优化水资源配置,基本形成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格局,构建一个节水型社会。

四、五家渠水生态文明现状分析

1.水资源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49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27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87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为0.66亿m3。全市亩均水资源占有量935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894m3。

现状条件下全市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3.22亿m3。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为2.27亿m3(包括:平原水系入境水量0.16亿m?、老龙河入境水量0.31亿m3,外调水量1.22亿m3,农六师内部调节水量0.58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0.95亿m?。

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五家渠市就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兴修水利设施和防洪工程,开荒造田。通过五十多年几代军垦人的艰苦创业,现已基本形成了以“三引”(和平渠引水渠、头屯河引水渠、沙山子引水渠)、“四库”(猛进水库、八一水库、沙山子水库、黄家梁子水库)、“四渠”(猛进干渠、八一干渠、八一西干渠、八一东干渠)和“两水源”(青格达水源地、沙山子水源地)为骨干工程及干、支、斗、排配套的灌排工程体系。

3.防洪排涝现状

五家渠市域处于头屯河、乌鲁木齐河及东山水系汇交互沉积的山前冲洪积平原上,猛进水库是五家渠灌区的龙头水库,汇集了乌鲁木齐河、老龙河、头屯河以及黑水桥、高家湖等地表径流。由于下游开垦建设,使猛进水库本来属注入式水库变成了具有拦洪防洪任务的水库。以猛进水库为首的灌溉系统兼作了分洪、蓄洪、排洪的防洪系统。

4.水生态现状

五家渠市地处河流下游、沙漠边缘,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近年来,为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城市水环境,五家渠全面启动了“清污分流、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水生态环境治理。疏通了老龙河三个庄子至八一水库8.9km的老河道,将老龙河冬季进入青格达湖的污水泄往东道海子,初步实现了青格达湖“清污分流”;对穿越五家渠市的3.2km长的老猛进干渠进行改建。

五、五家渠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

1.组织保障

成立五家渠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市长担任组长,分管市长担任副组长,各县、区(市)人民政府和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水利局、市建设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旅游局等相关部门主管领导为成员,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并根据各自职能形成合力推进五家渠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2.制度保障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跨行业、跨部门的复杂管理工程,长期以来,河道管理城市与农村分割、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割、水质与水量分割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破坏了水资源系统的完整性,难以实现区域内的统筹规划与优化配置。应优化现有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涉水政府管理部门的协商与协作机制;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强化对区域防洪、供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等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

3.资金保障

建立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资金保障体系,利用经济杠杆实现政策激励,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投融资激励制度,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运作的方式,鼓励国内外企业、社会和民间资金投入建设,保障资金及时到位。

4.科技保障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课题,因此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深入研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所涉及的科学技术问题,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成果提高建设与管理水平。在提高管理技术水平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有关的基础研究,如重要保护目标的生态需水研究、生物生态治污技术、富营养化防治技术等,为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科技支持。

六、结束语

通过对五家渠水生态文明建设对策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市的多项水生态现状决定了要对该项工作保持高度重视,因此,我们要从五家渠市水生态文明的现状出发,充分利用技术优势,研究制定最为科学合理的相关对策。

参考文献:

[1] 彭金平.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J].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13(01):46-48.

[2] 陈明忠.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水利.2013(15):1-5.

[3] 贾绍风,王国.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11(58)102-103.

篇3

关键词: 农村社区教育 兼容性 生态文明建设 实践与思考

什么是生态文明呢?指人类在遵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中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党的十面向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划,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扩展为“五位一体”,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后者放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的突出位置,这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战术。“农村天地,广阔有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既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有机组成,又是其中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重要内容。而农村社区教育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推力。就是说,加强农村社区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相互交融,具有相当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简析农村社区教育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相对于生态平衡与和谐社会来说,人既是一种建设性力量,又是一种破坏性力量”。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人与环境之间和谐关系的恶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多是由于人的盲目行为造成的,而要融洽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帮助人类及其社会群体的人们提高相应的思想认识,进而把正确认识转化为一种积极有效的自觉。《可持续发展21世纪议程》强调提出:“教育对改变人们的思想认识和态度行为是不可缺少的,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本文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如下理念:努力推动生态教育向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发展,通过丰富多元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逐步把生态保护变成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而这种理念与社区教育的基本服务功能是完全一致的,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同样是社区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如果农村社区教育能够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在全体民众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对促进当地乃至区域化“五位一体”的各类文明建设将发挥生力军作用,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二、简析农村社区教育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能性

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社区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功能等都是相似的,都需要地方政府和广大民众的高度重视、人心关注、积极参与和共同协作。因此,两者之间的相互兼容是完全可能的。

1.充分发挥政府及部门的主导作用。地方政府首先要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主导作用,把之纳入中长期和年度发展规划之中,并引导纳入社区教育计划之中。其次,在政府的有效主导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团体等既是社区培训项目的指导者,又是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推进者,要有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带动并形成生态文明教育的公众参与机制,把生态文明教育与“美丽乡村”建设、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单位争创、文明社区评创和“星级家庭评选”等活动相结合,切实提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充分发挥各类培训教育的先导作用。随着科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但是由于人们对生态的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比较薄弱,对“地球村”的认识程度比较浅显,直接导致生态危机现象不断加重。为了有效遏制并切实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通过生态教育活动完成使命。鉴于此,对于人数较多、破坏现象严重的广大农村地区,要坚持以社区教育为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生态教育活动,从中发挥带头示范和辐射带动的“双带”促进作用。通过多样载体形式,着力开展如下教育活动:生态知识普及教育,生态文明观念推进教育,强化生态环境法制教育,生态文明技能教育,加强各类产业转型培训等。通过培训教育,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农村社区教育的常态内容和主体内容。

3.充分发挥健康舆论宣传的引领作用。要让全社会力量重视和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和舆论引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鉴于此,我们要坚持以农村社区教育为有效载体和良好支撑,一是高态势、大力度地开展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教育活动,积极营造健康良好且热烈浓厚的舆论环境,逐步让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源源不断地输入活力元素。二是积极举办诸如“人美・家美・乡村美”之类的生态教育周活动,通过发放资料、植树护绿、征文演讲和文艺汇演等活动,大力倡导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意识行为,反对一切不和谐因素。三是认真挖掘和注重培植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不断放大典型示范和辐射促进的教育效应。

篇4

关键词 生态文明;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7-0099-02

0 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近年来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所引发的国际问题已成为各国博弈的焦点之一,它不仅仅是生存权问题,更是发展竞争的制胜权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气候问题博弈,集中表现在温室气体减排责任与承诺的时间表上,使得国际气候问题变得艰难化和复杂化。本文对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主要经济指标的描述和社会发展指标进行了统计描述,对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投入和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成效进行了综合论述,为进一步加快推动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1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任重道远

1.1 国际气候问题日益突出

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近年来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引发的国际气候问题已经成为各国博弈的一个焦点,不仅是生存权问题,更是发展竞争的制胜权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气候问题博弈,集中表现在温室气体减排责任与承诺的时间表上,使得国际气候问题变得艰难化和复杂化。

1.2 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发展瓶颈

进入“十二五”时期,如何突破高碳情景下的生态环境制约,低碳发展和绿色增长是新的发展途径,要求国家层面下大力气解决生态环境制约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问题,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与发展的课题研究具有这方面的重点思考与实践探索的总结归纳。

1.3 区域统筹矛盾突出

国有林区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亟待进行解决。

2 大小兴安岭功能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2.1 加强国际合作

2.1.1 争取国际森林碳汇援助项目

首先,可立法允许企业将其通过出资改造林、森林管理等方式获得的碳汇抵减部分工业排放,最大限度地让现有林业碳汇为企业所用。其次,可将碳汇抵消的排放额在研究中的碳税、资源税、环境税里有所体现,如购买碳汇项目后可减免部分环境税。第三,应建立林业增汇与工业减排互通的渠道,使二者建立联系。碳汇项目的规范化管理也很重要。

2.1.2 建设区域性国际碳汇交易平台

为使我国碳汇项目产生的碳信用指标得到国际市场认可,应基于现有林业资源调查成果和其它基础材料,建立于国际接轨的全国性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体系。

3 加强国际间成果交流

应参照国家的办法,成立森林碳汇专门机构,加强基础研究,摸清底数,建立基础项目库,制定森林碳汇发展规划,搞好项目的设计和包装,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森工企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对接,需求国际合作伙伴,力求取得突破。

2.2 提升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2.2.1 争取国家战略发展项目

鉴于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在我国生态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生态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建议国家应把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尽早出台《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明确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本区域内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项目支持,加快项目实施步伐。区域内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积极争取在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人口政策、环境政策上给予支持,向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倾斜。

2.2.2 构建中央转移支付补偿机制

国家应进一步完善天保工程相关政策,延长天然林保护政策周期,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调减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木材产量,加大对天保工程的投入,完善森林管护补助政策,让国有天然林区继续得到修养生息,逐步实现可持续经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基金制度,向受益地区和行业收取一定的补偿基金,用于大小兴安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2.2.3 建立环境定价机制

森林的价值应当是林地价值、林木价值和林产品价值三个数据之和。禁伐的天然林和公益林的价值可用相当的商品林的价值作为机会成本加上追加对森林的保护管理的经济投入作为定价的方法。

2.2.4 开展省际间的碳关税交易

在黑龙江省与发达省份开展省际间碳关税试点,用黑龙江省的碳汇额度换出口省份的关税额度,打通我国出口产品的绿色通道,并把黑龙江省的生态资源转换为生态资本和生态收益,同时也维护发达地区高碳产品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

2.3 强化省级推动

加快森工林区改革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的战略部署,加强区域统筹,加速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由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变,有国有经济为主向多元经济格局转变,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比较繁荣的文化体系、比较完成的社会体系,真正把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良、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林区。

2.4 加强基层组织实施

2.4.1 强化生态文明意识

建设生态文明,观念要先行。牢固树立起科学发展、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牢固树立起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保护发展环境的理念;牢固树立起保护青山绿水、林海雪原就是保护发展基础和优势,就是保护金山银山的理念;牢固树立起生态就是资源、财富、形象、品牌、文化的理念,从而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以科学的理念促进生态功能区建设。

2.4.2 把生态建设摆到重要日程

应把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加以推进。进一步完善各级生态办的机构设置,增强机构职能,提高其综合协调能力和参与决策的能力。统筹协调,建议建立省直有关部门、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伊春市和有关县(市)参加的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协调机制,加强区域合作,推进各类资源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整合,协调解决生态功能区开发建设中的有关问题。

2.4.3 以项目方式推动生态建设

加快推进项目落地是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关键。在项目的推进上,应成立专题推进组,实行定领导、定人员、定时限、定责任,各级领导包项目的机制,每个项目都形成一个完成的落实链条,建立一个完成的推进体系,出台一个完整的考核体系,强化行政问责,确保项目落到实处。

2.4.4 建立生态建设时间推进表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至少用40年~50年加以修复建设,把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现代林区。

2.4.5 试点先行与典型引路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区域广泛,区域内各市(地)、县(市)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产业特点不尽相同,功能区建设的路径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建议坚持因地制宜,点状发展的原则,区分不同区位,确定一定数量的县(市)、乡镇进行试点,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在同类地区进行推广,进而推动整个区域建设的深入开展。

篇5

关键词: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一、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定位

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在一起,构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布局。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的各要素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并与人们和谐相处,在资源紧缺与发展速度相矛盾的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所谓建设区域生态文明,就是在某一地区率先实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强调的在特定地区实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保护本地区的自然生态资源,利用好生态资源,节能减排,治污防污,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生态体系。营造最适合人居的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化,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协调与和谐,在创造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的同时,让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提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基于以下理由:其一,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的,经济区域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其二,就我国的实际国情来看,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使区域经济活跃,整体效益高,各地区都发展起来,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才能把整个国民经济搞上去;其三,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地区差距大,总体发展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是基本特征。中国要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重任,其任务相当艰巨,区域经济发展应该是我们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重要一环;其四,我国自然资源禀赋先天不足,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可持续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GDP平均年增加达到9.4%,令世人瞩目。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基础上。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正面临着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素严重缺乏的“新结构危机”。经济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无限需求决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再是单纯的天然产物,而是一种短缺的生产要素。因此,“拼资源换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无以维继,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有力抓手。

建设区域生态文明,破解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难题,最重要的是要从治“本”入手。这个“本”就是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正如“环境伦理学之父” 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所言,“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靠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还必须同时诉诸伦理信念”,“文化是比自然更重要的影响地球未来的决定性因素” 。

二、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定位

公众的环保参与是指社会团体、公民有权参与到影响环境利益的相关决策中,使得该项目或者决策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符合广大公众的利益。让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就是防止决策的盲目性,消除因此会给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保护公众的环境利益不受侵犯。据此概念内涵要求,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应该树立“大环境观意识”,即自己做好又关注和参与公众的环境管理。

(一)“大环境意识”更能体现公众的自我参与作用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公众参与,无论是可持续发展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离不开人。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告诉我们,人是主体,生态文明的建设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意识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人们只能用语言表达它,用文字记录它,不能用它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虽然只靠单纯的意识不会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但是意识却有一种本领。那就是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停地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在实践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种力量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动物是不具备主观能动性的。

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关乎百姓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据国家环保局2009年统计:只有18%的公众表示会“主动了解环保知识”,在“限塑令”正式颁布后,仍有26%的公众表示会“经常购买塑料袋”;而且,只有26%的公众表示“经常采取环保节能行为”。据调查,近年来,随着公众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参与环保行动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既要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更要关注公共环境问题。自我参与即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诸如“随手关灯”、“人走电脑关闭”、“一周少开一天车”、“不使用一次性产品”、“用专用购物袋购物”等个人良好的环保意识和习惯要大力提倡。从我做起,通过改变个人行为,积小善为大善,使公共环境得以改变,这说明人们的环境责任感在增强。环保需要公民的自觉自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对生活垃圾分类置放及时清理,应当养成遵守卫生规范的良好习惯。甚至,我们应当爱护公共场所的环保设施,当这些理念深深融入我们的头脑之中,成为一种自然行为时,我们对环境保护的担心才能消除,我们的期望才能实现。只有要求而不参与,放弃个人的环保职责,我们生存所依赖的环境就丧失了改善的希望。

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增长; 中国西部; 区域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4-0055-05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在党的“十七大”上首次被正式提出,它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建设克服了工业文明阶段片面地将生态环境建设等同于可持续发展的弊端,从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的系统论角度,将可持续发展思想拔到新的高度。它力图在继承与发扬工业文明积极成果的同时,缓解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功能退化、自然资源枯竭等制约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负面压力,统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演进,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进程。西部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腹地,肩负着中国未来经济大盘整体提升和中国生态安全的历史重任。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局部来看,西部地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要改变西部落后的整体局面,必然对西部经济的总量增长有着迫切要求;另一方面,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西部地区地处长江、黄河上游,是我国创造生态财富的重要基地,从生态安全的角度肩负着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局部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与我国生态安全的全局目标之间的矛盾,注定了西部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将比中部和东部地区更复杂且更具有挑战性。

1.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博弈分析的理论基础

1.1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揭示了区域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体现在自然界、人与自然之间和人类社会内部三个层面。一是自然界中的物质变换过程,包括两个范畴,第一个范畴是无机物质遵循物理化学规律进行物理和化学变化,造成自身形态结构的演变和功能的演进;第二个范畴是有机生命按照生理规律与无机物质之间的变换过程,构成生物维持生命和不断进化的基本条件;二是具备能动特征的人类通过自身的劳动将自然物质转变为可以被人类利用、支配或占有的并具备一定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社会性物质,该过程将自然与社会联系起来,是人类所有社会形态的共性,它在促进社会物质不断丰富的同时,也改变着自然[1]。三是人类通过劳动,对现有社会商品进行交换和利用,实现社会商品附加值增加过程,是“一种有用劳动方式的产品代替另一种有用劳动方式的产品”[2]。

三个层面的物质变换过程在内涵上有着紧密的联系。自然物质变换促进了自然生态系统演进,为物种生命延续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原材料和自然力;自然物质以人类劳动为中介,进入社会经济系统,并不断转换为社会物质,与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物质变换共同促进了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推动社会经济系统地不断扩张;同时,自然物质向社会物质以及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物质变换将生产生活消费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生态系统,影响自然物质变换。自然物质变换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会对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和进步产生约束。显然,如果自然物质在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劳动方式下向社会物质转变或者社会物质在不合理的方式下进行内部交换与消费,如违背自然规律、对自然资源粗放地开采利用以及污染物的任意排放等势必造成自然物质变换过程受到破坏,导致自然生态环境自我修复的能力降低,出现环境污染、空间损失、生态失衡和功能衰退等负面后果,形成“物质变换裂缝”,并进一步影响到社会物质变换过程[1]。

在特定的区域中,经济增长带来区域经济系统的扩张,其本质是以人类劳动为中介,自然资本向人造资本进行转变的过程,表现为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然物质不断向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社会物质进行转化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中社会物质附加值的不断增加。在区域人造资本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自然资本不断减少,自然资本提供的功能和服务也相应减少,如新鲜空气、开阔空间和干净河流[3]。另外,人类劳动的目的性,调整和控制着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化的积极成分,也蕴含了人类可能破坏维持自身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自然基础的消极因素,这隐含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优化人类活动、改善人―地关系的本质思想。

1.2 自然物质向社会物质变换是中国西部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目前,西部地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特殊阶段,经济发展以资源型结构为特征。在这一阶段,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系统量的扩张主要动力,来源于人类劳动对自然物质的直接加工与利用,处在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所主张的第二个层面,即自然物质向社会物质进行转变的过程;而通过对社会物质进行深度加工,利用先进技术和服务提升产品附加值,依靠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物质变换创造的价值与财富,在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中所占据的比重,相对较低。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方面,西部地区与较发达的中部和东部地区存在的主要区别。

因为西部所处的物质变换的特殊阶段,其未来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构建于对自然物质的直接利用和消耗上,与东部和中部相比,西部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有更为紧密和直接的接触,让人类活动的负面后果,表现得更为明显。同时,西部地区整体生态资源富集,不合理人类生产劳动导致的自然生态环境变化的累积效益,在短期内难以凸显,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对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效应,在一定时期内,将可能被掩盖。另外,社会物质内部变换作为中部和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需要西部地区提供的初级原材料作为有力支撑,加之东中西部的自然补偿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这也成为西部地区的资源环境压力加剧的重要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以及西部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更为直接的矛盾与冲突,加大了协调西部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演进之间的难度,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要协调好西部地区的人―地关系,促进西部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处理好西部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博弈关系,制定适合西部工业化阶段和特点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形势更为严峻。

2.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博弈分析的现实背景

2.1 西部所处的工业化阶段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

党的“十七大”提出“必须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工业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驱动市场化革新和高速工业化进程,促进了我国向工业强国的过渡,推动了我国现代化的整体进程[4]。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来看,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加快西部工业化进程,是推动中国经济大盘整体提升的重要动力,不仅是协调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也是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形成的必然途径。

从世界工业化发展的演变规律来看,工业化进程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符合倒U型理论,分为三个阶段见图1。一是工业化初期(图1中OA曲线),产业结构从农业主导地位向工业主导地位演变,工业结构以原材料、基础工业为重心,以高密度的资源开发利用换取工业快速发展和经济高速增长。二是工业化中期阶段(图1中的A点),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结构以资源密集型、高密度加工业为主,对资源的消耗、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顶点,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引发的结果开始凸显。三是工业化后期(图1中AB曲线),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为工业化后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工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技术创新和进步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始形成。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社会经济系统地扩张主要来自于自然物质向社会物质的变换,属于物质变换的第二个层面,在工业化后期,主要依靠增加社会产品的附加值,促进社会经济系统地扩张,属于物质变换的第三个层面。目前,西部大部分地区正处在工业化初期或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有的地方甚至处于工业化孕育过程,资源开发和原材料加工的产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形成了以水电能源、石油化工、冶金矿山、原材料等为主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处于倒U曲线OA段,对自然资源的直接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直接破坏推动西部工业化的进程,换取西部社会经济系统的扩张,人地关系颇为紧张。

2.2 自然资源的公共属性是西部“环发”矛盾的制度根源

我国《宪法》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和滩涂都属于自然资源的范畴。自然资源作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和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物质基础,产权难以界定或者界定成本很高,具有很强的公共属性。市场经济体制下,自然资源统一归国家所有,国家对地方是无偿赋予、无偿划拨,地方对资源是无偿利用,资源无价和资源低价的局面引发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低效率的开采和利用,导致资源浪费、生态失调,环境污染加剧等严重后果[5]。地方政府在片面追求高经济总量指标的同时,忽略了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管理和干预力度,当资源的利用和环境污染超越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阈值,环境质量和资源状态就会发生改变,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生产条件,导致个体成本与社会成本、个体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不一致,产生负外部效应。在这种状况下,完全竞争厂商按照利润最大化确定的产量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确定的产量严重偏离,结果造成资源过度利用,环境过度污染,既不符合效率最优原则,也不符合社会公平的原则,无法自动实现资源的帕累托最适度配置。另外,资源保护,环境治理是一种为社会提供集体利益的公共物品和劳务,是被集体加以消费,能给所有人带来正面的利益,具备典型的正外部性特征。因为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矛盾的存在,在进行环境保护这一公益事业时,经济主体不愿主动为公共产品付费,纯个人主义机制也不能实现帕累托最适度配置,使资源环境保护这种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共同而不排斥地使用环境资源这种公共物品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区域是严重存在的,不考虑公正性和社会整体意愿地使用公共环境资源在使其变得更加稀缺的同时,也在导致资源环境的衰竭甚至是社会经济的崩溃[6]。西部自然资源相对富集,资源型工业很大程度上支撑了西部工业化初期的经济增长,在传统发展路线下,资源环境正外部性明显不足,负外部性明显加剧的特征在该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帕累托最适度配置难以实现,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3 自然生态约束是西部未来经济系统扩张要充分考虑的必然前提

生态文明建设是协调社会经济系统扩张与自然生态系统演进的积极过程。社会经济系统的扩张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基础,来源于自然物质向社会物质的不断转化及社会商品附加值的不断提高。因此,社会经济系统地扩张,根源于特定区域的自然资源水平和自然资本的富集程度,其扩张的速度与规模,扩张的方式与途径,必须与该区域的自然资源环境相适应。这要求西部地区经济系统的扩张,必须在实现区域自然资本消耗和人造资本增加带来的总体净收益持续为正的前提下,以在西部现有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基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合理经济增长规模。

工业文明对资源环境的过度消耗与破坏,削弱了自然资源环境承载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持续发展与扩张的能力。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刚刚起步,依靠资源粗放型利用换取的经济增长量在地区GDP总量中占据的比重相对较大,虽然在短期内带动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但从长远来看,进一步制约了西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环境约束,需要我们在短期经济增长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之间进行统筹与协调。

2.4 “汶川地震”灾区是西部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然面对的问题区域

“汶川地震”是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四川、陕西、甘肃等灾区的人地关系。从社会经济系统扩张的角度,地震灾区作为一个问题区域,面临着快速恢复灾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重建百姓生活家园等现实问题;从空间构成的角度,地震灾区是西部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整体推进的重要载体。以恢复和建设良好人地关系为本质的灾区重建必将面临恢复经济增长速度与数量的短期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战略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的不同框架,短期目标与长远战略的冲突与博弈,让灾区重建可选路径多样。是将灾区恢复到地震前工业文明阶段的人地关系,还是在重建过程中构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人地关系,是我们在快速解决灾区人民生活居住等短期安置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恢复、构想灾区未来可持续发展理想蓝图的过程中,必须缜密思考,审慎回答的重要问题。“汶川地震”灾区是西部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博弈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区域

3.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博弈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是通过协调社会经济系统扩张与自然生态系统演进过程,在特定的地域空间上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博弈过程,就是西部追求经济快速增长、迅速积累物质财富的短期利益,和追求生态文明建设、蓄积生态财富的长期目标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的过程;其结果是在片面追求社会经济系统扩张,还是合理均衡社会经济系统扩张与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之间做出最佳的选择。其机理是在人类劳动的中介作用下,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自然物质不断向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社会物质转换,依靠自然资本的不断减少换取人造资本的不断增加,自然资本的过度减少,势必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的损失乃至自然生态功能及空间上的减少,导致承载社会经济系统持续扩张的能力降低。因此,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构成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博弈主体见图2。

西部作为一个区域系统,其中的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变换和能量循环将促进其自然的进化,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将影响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而联系二者的人们的劳动实践,将在不断改变西部地区自然与生态物质形态以满足社会经济系统扩张需求的过程中,也不断将生产生活垃圾返回自然生态系统。由于自然资源环境的公共性、正负外部性特征和价格机制的某些障碍造成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以及由于资源环境政策、产权管理制度等体系的内部因素导致管理结果出现的资源环境价格偏离社会最优价格等原因,促使区域中每个团体或个人都根据成本小、效益大的决策准则来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势必造成自然环境资源过度滥用的倾向,出现“公地悲剧”的博弈结果。由此可见,当人类活动符合自然、社会经济规律时,便实现自然演进与社会进步的双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极端物质主义”,必然会过度消耗自然生态系统物质而不给予补偿或补偿不够,造成自然生态系统新陈代谢的破坏,影响到自然向社会的物质变换,甚至造成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物质能量恶性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协调全面崩溃;片面追求自然生态保护的“极端环保主义”,忽略了人类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最后甚至会造成人民生活水平无法提高,社会和谐局面难以形成的状况。两者都是不可取的。

西部地处长江黄河上游,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未来经济整体提升的战略区域。正确处理西部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博弈关系,既不能片面追求西部经济增长、也不能片面追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而忽略经济增长。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和方法,改善人类劳动行为,优化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在西部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博弈过程中,寻找协调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制度与方法,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促进西部可持续发展。

4.协调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对策与建议

4.1 制定西部生态文明长期发展战略,结合主体功能区区划和“汶川地震”灾区重建规划建立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

西部地区整体是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整体提升的战略区域,其中的地震灾区是急需产业恢复的问题区域,所以生态文明在西部的建设,应以区域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要素优势与劣势的详细分析为基础,结合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现状、社会经济特点以及地震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制定与西部社会经济发展、自然生态相适应的长期发展战略,并以优先、重点、限制和禁止开发主体功能区的区划和发展目标为基础,制定地震灾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短期目标与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和产业的长远规划,通过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的实施逐渐改善西部生态文明发展状况,在灾区社会经济发展逐渐恢复的过程中,稳步提高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资源环境之间的和谐程度,推进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进程。

4.2 构建西部生态文明发展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文明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充分认识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发展的程度与阶段,有利于辨识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评价对象是西部区域系统,可分为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两大子系统,并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用以分析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和谐状况。通过指标体系的数据寻找两个子系统之间存在不和谐的因子,协助决策机构选择合适的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改善两者间不和谐的状况。

4.3 创新西部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和工业结构生态化调整,转变西部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探索工业化从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合理路线

协调西部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长远关系,要求我们必须面对西部整体所处工业化特殊阶段、内部各个区域工业化程度不均衡以及地震对灾区工业的破坏等客观现实,也注定西部地区不能按照传统工业路线完成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型。应充分发挥西部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和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创新西部新型工业化道路;将生态化、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对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进行生态化调整,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扩大物质的有效循环利用,降低污染物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西部地区又好又快的发展;加大国家对西部发展的转移支付力度,缓解西部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过程的资金难题;同时,适当控制西部工业经济发展的“速度”,给予自然生态恢复养息的机会,构建西部地区“生态经济高地”,促进整个西部生态文明的建设。

4.4 优化自然资源环境的产权制度安排,建立合理的自然资源环境的补偿机制

自然资源的产权制度优化对于自然资源相对富集并且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型的西部地区尤为重要。决策机构应根据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多样化的特征建立多样化的所有权体系。对于产权比较清晰的自然资源,以公共利益、所有者及使用者利益的平衡为前提,根据其使用、经营的公共性和外部性的大小,将自然资源所有权分配或拍卖给不同的产权主体;对于产权边界难以界定、外部性很大的自然资源,以公共产权主体为所有者,改变目前所有权结构,由统一机构作为单一所有者来管理。另外,加快自然资源环境经营权和使用权的市场化进程,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产权交易市场,构建以产权为基础的资源共享机制[7]。同时,完善自然资源使用和环境污染治理的补偿机制和制度建设,依据污染者负担、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受益者补偿等原则建立起生态补偿、污染补偿、资源补偿、国际补偿和区域补偿等多种补偿方式[8]。

4.5 加强政府对自然资源环境的监管和保护,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加大对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制定符合西部区情的地方性政策制度和规范,设立专门的监管、保护和宣传机构,监督和管理区域内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治理和保护、生态项目建设与修复、经济发展适“度”、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公众生态意识提高等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落实;形成区域生态制度文明、区域生态产业文明、区域内经济主体的生态行为文明、公众生态意识文明的西部生态文明系统,逐步形成西部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共同发展进步的和谐局面,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方发龙.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对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8,(9).

[2]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3.

[3] 周江,方发龙.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区域经济增长合理规模的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09,(2).

[4] 黄群慧.打造工业化强国[J].时事报告,2007,(10).

[5] 樊奇.我国自然资源领域中的市场失灵问题[J].辽宁经济,2006,(6).

[6] 陈进.博弈论与区域经济[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138―139

[7] 张利痒,岳利萍.我国自然资源产权的制度安排及其优化[J].改革,2007,(1)

[8] 李克国,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

[作者简介]方发龙(1975―) 男,经济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

篇7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生态文明 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0-052.2 【文献标识码】A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要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过程。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就需要依托创新型人才打破传统,开拓创新,传承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这要求高校根据地区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来承担社会赋予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和使命。

创新型人才对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科学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技术支持。一是转变科学价值观念需要创新型人才。传统的价值观念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征服与统治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要从根本上转变这一观念,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上提高认识、改变实践的价值要求,以发展、综合利益的眼光来评价使用科学技术。二是生态技术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工业文明社会中,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改造自然,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成了破坏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的工具。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需要科学技术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服务,用生态文明的“保护技术”代替工业文明的“破坏技术”。只有创新型人才才能将技术真正彻底的改造。三是生态文明社会文化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在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中,要认清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生态价值观念确立和生态技术使用的前提,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观念,形成社会与人、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才算开始起步。所以,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生态文化,使生态文化转变为生产力。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发展的社会期望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文化支持。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素质决定着社会文明的高度。要建立生态文明社会,就要先培养生态文明人。创新型人才用社会的整体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特别是规范自己对于大自然开发的经济行为,并不断影响社会文化环境,形成环境保护良性氛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经济、社会、人口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一要求,需要人类树立全新的现代文明观念。只有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自身意识,逐渐养成日常习惯的人,才会主动去树立、传播这一观念,才会产生生态文明的自觉行为。

中原经济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的观念引领。环境污染和地球破坏的日渐加紧,使我们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转变,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要调整思维方式,用生存环境伦理代替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走出传统意识的禁锢,重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新思维。生态文明是人类重新思考未来,建立新的价值观、科学观、环境观、资源观的开始,创新型人才才会树立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观念,获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培养生存环境伦理观,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深层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环境问题。在个人的素质中,文明素质是重要内容,培养个人与自然共存,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既是国家、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人、未来的需要。人类只有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及其生命,才能明白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创新型人才培养在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使命。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平台,是实现河南迅速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仅需要改变产业结构,而且对人才需求的类型也要提出新要求,创新型人才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要使中原经济区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各项发展中,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生态文明建设也只有深入到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中,才真正落地生根,从机制价值理念走向社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生态文明主要依靠人才,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曾指出,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人才培养注重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建设,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是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的迫切需要。

中原经济区居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第一,居民主观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对自身生态文明意识评价较高。大多数城市居民很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评价良好,对周边生态环境很满意。认为周边的生态环境良好,对城市的空气质量、水质量、固体废弃物处理表示满意。城市居民生态环保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受学历水平、收入水平的影响,人们的环保意识表现参差不齐,但多数人向往提高个人环保意识,愿意做生态文明志愿者,希望能为环保做点事。大多数城市居民对污染环境的人或事表示反对,也能做出相应的举措制止。而且90%的被调查者很注重环境保护,主观上不愿意破坏环境。

第二,居民生态文明知识匮乏,缺乏有效的了解学习的渠道。多数人对于生态文明认识模糊,没有清晰牢固的生态文明知识,将生态文明等同于治理大气和水污染、固体废弃物等技术行为,忽略居民生活质量、生存状态,人与自然和谐等重要内容。与城市居民生活关系紧密的相关生态文明知识也是相对匮乏的。人们对于自身生态文明知识的评价,54.9%的人认为很清楚生态文明知识,也有45%的人认为自己缺乏生态文明知识,并不了解生态文明相关知识。对个人生态文明知识的评价往往高于自身的实际掌握水平,反映出人们主观上有意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生态文明知识。根据对受访者的深入调查,我们发现,多数调查者在自我评价时有评价过高的现象,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已经很关注生态文明,了解了生态文明的知识,但和个人实际对生态文明的知晓度不符,可以看出,多数城市居民很希望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但由于缺乏周围环境的影响和自身文化经济水平的限制,没有合适的渠道去掌握这些知识。

第三,居民生态文明行为易受经济利益影响。城市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度反映了一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人们的生态文明行为,根据涉及利益可以分为三个类别,一类是涉及个人利益的,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考虑公共利益。第二类是不涉及个人利益,力所能及的事情,居民会倾向于保护环境。第三类是缺乏相关知识和引导,不知如何保护环境。

第四,居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观念淡薄,缺乏对自我的道德约束。很多居民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推给政府,缺乏自身的社会角色观念认同,意识不到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承担的责任。68.5%的被调查者会关注我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28.5%的调查者认为生态环境问题是政府要考虑和关注的,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深入了解发现,这部分人群多数收入水平不高,他们忙于维持日常生活,没有闲暇的时间或精力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对生态文明知识的获得多是通过网络电视了解到一些粗浅认识,缺乏深入了解,了解的也只是片段的知识。通过深入访谈也发现,人们很渴望政府、社会多做生态文明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环境保护问题,提高大多数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和整体素质。城市居民普遍关注环保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有自己的看法。希望多接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但生态责任意识不强,把生态文明建设看作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不是个人所能控制的。普遍缺乏生态文明基础知识,对节能环保、垃圾处理等基本问题都是从电视、报纸中获得,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特点

中原经济区发展纲要明确提出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标志,而创新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动力。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加强生态建设、防止污染、节约利用资源、保障矿产资源,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而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中原经济区居民关于生态文明的认识不深、生态责任意识不强,生态行为“知行”脱离等现状,要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就需要培养引领社会风尚的创新型人才,带动生态文明建设者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型人才不仅要具备一般创新人才的特点,还要具备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特点。

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型人才要具备创造性。创新不是凭空发生的,要有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人才必须掌握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知识,了解地理环境、水土保持等中原经济区现状,具备环境治理、生态建设、防灾减灾、节约利用资源等能力。在前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意识、创造知识才是立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际,才能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型人才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生态文明建设关注的都是工作多、收入少、收效慢的低产出事业,主要建立一种对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要在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学会负责、乐于负责、善于负责。当今社会,高度的责任感也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品质。有高度责任感的人面对新的问题会主动寻求各种途径去解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每个地区、每个环境、每个时间面临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用老思路、旧办法难以解决新难题,创新型人才应该善于学习,善于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型人才既要标新立异又要懂得合作。创新型人才只有敢标新立异,不人云亦云,才能在环境污染、大气治理中出新思路、有新举措。这也是长期积累而成的,只有常常敢于标新立异,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个性和才华,也才能激发自己探索求知,才能发现新问题,做出新成绩,孕育出真正的创造性。但创新型人才一定不能是清高孤傲、难以相处的。因为环境治理、资源利用等生态问题都不是某一个人就能解决的,它往往牵涉部门多,涉及领域多,操作起来需要配合的人员也多,任何一个环节大家不配合,都难以有效果。所以,复杂的生态问题需要不同的知识,需要多方的合作,才能完成。另外,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

城市居民生态文明状况也代表着中原经济区现有人才普遍的生态文明状况。要实现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就需要重视这一现状,弥补这一不足。要普遍提高居民的生态文明水平,不仅需要全社会重视,政府有力的宣传和普及教育,更需要创新型人才力量的注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主要在学校教育,当然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

将生态文明教育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始终。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给科技创新以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建立有利于师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二是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引入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形成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性思维习惯,培养创新性人格。更新教学内容,将国际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引入课堂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开设绿色植物养殖、生态教育、创新教育的公选课,通过教师的传授使学生掌握基础生态知识,了解前沿生态文明发展装状况。三是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形成自主学习方式,培养较高的成就动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塑造个人创新素质。四是通过各类宣传渠道,广泛宣传,营造人人要创造的氛围。

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体系。一是建立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通过设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分要求等,使教师、学生共同重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励师生积极参与到创新能力培养中。二是构建创新能力评价和激励机制。对参与各类创新竞赛获得奖项的师生进行表彰,给予相应的奖励。设立创新能力培养专项资金,成立创新能力培养指导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建立实践培训基地,建立培训机制。

建立课外创新能力活动广阔平台。一是搭建项目资助平台,构建系列化、项目化、多层次的课内实践教学体系,设立项目基金,鼓励学生申报项目,安排指导老师,给予相应奖励。二是利用科技竞赛平台,借助各类技能竞赛,鼓励学生参与技能竞赛。通过导师带学生科研指导,形成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实践+低碳环保理念传播的课外实践教学体系。三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师生提供多样的实践机会,建立创新实践基地。根据专业特点,设立专业实习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依托科学研究,推进成果转化。一是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实践中加入项目开发,与研究院、公司深度合作,通过合作项目,互惠互利,达到既锻炼培养人才,又了解市场掌握科技前沿的目的,培养与市场无缝对接的创新人才。二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以学术创新为导向的资助体系,为创新型人才破土而出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深入开展科学研究,破解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加快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科技示范和技术培训,把最新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及时应用到生态环境建设中。四是科研反哺教学,为生态建设输送人才。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开设学术前沿选修课。五是依托丰富的生态教育资源,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大力普及和发展湿地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知识,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

篇8

【关键词】景区建设规划;地域文化;生态文明;兰州南北两山

1引言

兰州是中国西北地区的第二大城市和黄河上游资源富集中心,也是东西部交流合作和联系中亚、欧洲、中东及南亚次大陆的重要通道,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工程治理区,战略地位极其重要[1]。特别是目前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为兰州市不断增强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加快实现经济转型和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兰州是一个典型的河谷盆地型城市[3],黄河呈东西向贯穿市区全境,构成城市环境的主脊,南北两山作为南北向界面,将城市限定在带状空间内。“两山夹一河”的地理格局,很好地体现出山水城市中的“边缘效应、闭合及尺度效应、豁口及走廊效应”[4],是将兰州建成独具特色城市的物质基础[5]。兰州南北两山生态建设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不仅反映在建设规模与空间布局上,也反映在景观品质、文化内涵、服务功能和生态经济等多层次的需求上[6]。随着兰州在我国西北地区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其城市职能也由工业重镇向西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与集散中心等复合型职能转变,对城市形象、生态环境、旅游服务等功能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兰州南北两山生态建设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绿化建设,而成为提升两山景观质量和丰富两山文化内涵的多功能综合性建设[8]。2014~2015年,本项目组受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委托,在多次实地踏勘的基础上,从区域自然环境分析着手,结合兰州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地域文化特色,从城市整体风貌层面提出未来两山景区建设总体规划。这对于提升兰州城市形象、丰富兰州文化内涵、保障兰州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生态限制性因素与地域文化特征

2.1自然环境概况与生态限制性因素分析

兰州地处甘肃省中部,位于北纬35°34′20″~37°07′07″,东经102°35′58″~104°34′29"之间。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南北群山对峙,层峦叠嶂。地质构造属祁连山东延部分。黄土山地、梁状丘陵及河谷川台阶地共同组成支离破碎的地貌单元。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2%,地形相对高差在150~300m之间,坡度一般在25°~35°之间。其中,南山区海拔1560~2171m,坡度由东向西逐渐趋于平缓。北山区海拔1545~2052m之间,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水土流失严重。兰州属于半干旱温带草原气候,年均气温9.8℃,≥10℃的积温为3242℃,无霜期179天,年平均风速2.8m/s,年均降水量326.8mm,蒸发量为1437.7mm,其中南山区属于干旱草原地带最北端,是甘肃省400mm降水的临界线;北山区属于半荒漠地带,年降水200~300mm。兰州过境水资源比较丰富,南北两山生态建设用水全部取自黄河水。兰州地下水含盐量高,多为苦咸水。地表水资源匮乏,大部分属暴雨洪水。地带性土壤为黄土母质上发育而成的灰钙土。南山多为暗灰钙土和典型灰钙土,北山为淡灰钙土。暗灰钙土有机质含量在2.5%以上,典型灰钙土在1.5~2.5%,淡灰钙土小于1.5%。降水、植被类型、母质、海拔高度及坡向等对土壤水分和养分分布有重要影响[9]。兰州市自然植被以干旱草原和荒漠草原为主,种类贫乏。天然植被以禾本科、菊科植物为主,其覆盖度阴坡在30~50%,阳坡在20~40%。常见的有锦鸡儿类、中国枸杞、蒙古莸、红砂、白刺、霸王、碱蓬、蒿类、骆驼蓬、本氏羽茅、黄花补血草、芨芨草、野韭菜、莳萝蒿、阿尔泰紫菀等,人工栽植的树种有侧柏、刺槐、柠条、红柳、紫穗槐、沙枣、白榆、油松和一些经济果树[10]。

2.2地域文化特征与特色文化品牌建立

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涵盖了兰州的地域文化特征,反映了兰州的形成和发展,继承了兰州的历史与文脉[14]。首先,黄河文化形塑了兰州文化的灵魂,荟萃了陇原黄河流域文化的精华。兰州自古就是农牧重地,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以及作物栽培均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反应了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和蓬勃发展,与中华核心文化一脉相承。其次,兰州是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为贯穿华夏东西版图的交通要塞,成为横跨2000公里、连接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张掖大佛寺—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著名景点的丝绸之路大旅游区中心。霍去病西征传说、左公柳依然长青、将军柱的历史叙述、反弹琵琶和飞天雕塑等文化遗产,均展现出丝路文化的魅力,衍伸出形态迥异而又和谐共生的文化图景。再次,兰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历史上羌、西戎、匈奴、鲜卑、吐蕃、党项等古代民族都曾在这块土地上留下足迹,兰州现有36个少数民族,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兰州又是多宗教交融共存地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这里和谐并存,具有鲜明的宗教融合渗透氛围。甘肃人文文化源远流长,著名历史人物不胜枚举。汉代大将军霍去病、卫青、张骞、班超,汉唐名僧法显、玄奘,清代刘一明、林则徐、左宗棠、谭嗣同等,都曾与甘肃和兰州的历史紧密相关。

可利用遍布两山的农田,尤其是七里河与西固区南侧梯田,栽培种植黄河上游极具特色的作物,如兰州的百合、永登苦水的玫瑰、白兰瓜、白凤桃、冬果梨、软儿梨等,突出陇上人家特色,展示农耕文化魅力。配套建设特色农耕体验园、桃花园、牡丹园等,在创造两山恢宏景观的同时,形成兰州特色文化品牌。规划应当尊重历史,利用当地传说与历史故事大力宣传兰州人文文化。将当地少数民族建筑、风俗、歌舞和服饰等符号化,并与旅游、度假、民俗体验相结合,尊重宗教多元文化发展、对立和包容,促进民族文化和谐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必将进一步推动兰州的人员流动和文化交流,为中华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提供新的契机。

3兰州南北两山景区建设规划

3.1景区建设规划原则

“甘肃绿化看兰州,兰州绿化看两山”,兰州在甘肃生态屏障建设中具有战略性、典型性和示范性地位和作用。按照中心城区南北两山的资源特征和市场需求,要充分考虑行政区划进行规划分区[15];以核心资源带动周边,以市场带动发展;突出兰州“山—水—林—城”特色,使两山旅游资源与城区、黄河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地增加地表植被覆盖,防治水土流失和风沙蔓延。本规划的总原则可概括为如下四点:

(1)尊重自然,科学布局。虽然黄河穿城而过,但水资源配额有限,不能无限制扩大。两山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土地利用与水资源等相关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合理的建设目标与规模,确保规划建设的可操作性。

(2)合理利用,良性循环。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和长期维护势必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因此必须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利用两山区位优势、环境条件和文化资源,适度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性。

(3)传承文脉,彰显特色。兰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景区建设必须立足于黄土高原的自然风貌与风土人情,尊重黄河文化与古老文明,使南北两山成为黄河靓丽的风景线和兰州地域文化的载体。

(4)统筹兼顾,和谐发展。南北两山生态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兼顾社会各方利益,尤其是农民利益。把退耕还林与生态移民、科技进步与产业优化相结合,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社会和谐。

3.2景区建设总体规划

本规划将南北两山划分为12个景区,在黄河北岸由西向东依次为:凤凰山—柴家台景区、仁寿山—天斧沙宫景区、大青山景区、白塔山—九州台景区、五一山—徐家山景区、北麓山生态景区;在黄河南岸从东向西依次为:营盘山—大山顶景区、大兰山景区、烈士陵园景区、彭家坪—牟家大山景区、石头坪景区、河口生态景区(图1)。其中,包括4个具有独特地域特色及景观价值的特色景区,5个以风景游览、运动健身、科普教育、休闲养生为主的游憩型景区,2个分别为黄河入城口和黄河出城口的生态型景区,1个以烈士陵园为主的纪念型景区。

(1)凤凰山—柴家台景区:景区面积11391.95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7.98%,以展示山体地貌景观为主。在山体主要观赏面和观赏点前侧,严禁建设遮挡视线的构筑物[16]。对具有一定价值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进行保护与修缮,增设标识系统等配套设施,以方便游人参观游览。生态建设主要以封育为主,维持山体原始风貌与山水格局,在山脚平缓地段进行必要的生态修复与水土流失治理。

(2)仁寿山—天斧沙宫景区:景区面积517.17公顷,占规划面积的0.8%,集观光游览、餐饮、健康养生为一体。仁寿山延续“桃花”主题,形成“十里桃乡”景观。天斧沙宫维持自然风貌,对产生影响的人工构筑物予以拆除或绿化遮挡。规划建设游览线路、观景平台及标识牌等必要设施,恢复原生植被。划定重点保护与视线控制范围,控制开发建设强度与建筑风格,对拆迁地增容扩绿,丰富植物色彩与层次。

(3)大青山景区:景区面积1190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88%,打造以体育休闲为主要功能的山地运动休闲基地。丰富运动项目及配套服务设施,控制开发建设强度与建筑风格。保护现有植被,进一步提高绿化覆盖率,对拆迁地增容扩绿。滑雪场周边以常绿树为主,在此基础上丰富植物色彩与层次,远山区采用以灌木为主的干旱造林。

(4)白塔山—九州台景区:景区面积1248.79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97%,以历史文化展示、黄土高原地质景观体验和风景游览为主,以休闲养生为辅。提供登山揽胜、文化休闲、游娱健身等活动场所。加强对白塔山保护,清理周边杂乱建筑,突出“白塔层峦”的标志性景观。九州台延伸文溯阁的“四库藏书”文化和碑林文化,引入敦煌写经文化展示项目。规划建设九洲阁,与三台阁呼应打造“九洲揽胜”景点,依托九州台较好的绿化本底进行整体塑造,形成自然与文化和谐交融的核心景观。生态建设以秋色叶风景林为主,在坡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灌溉造林,划定重点保护区与视线控制范围,严格控制景区开发建设。

(5)五一山—徐家山景区:景区面积2985.51公顷,占规划面积的4.7%,以市民休闲游憩为主要功能,开展自然观光、科普教育、运动健身、森林氧吧和游乐场等活动。重点提升入口区的绿化面积,将交通环岛作为景观的一个节点处理;合理布局服务设施和休闲游憩项目,突出徐家山作为两山绿化示范及教育基地的作用,充分展示徐家山纪念林文化。目前绿化条件已基本成熟,需进一步强化风景林观赏特色,在坡度允许范围内开展灌溉造林。

(6)北麓山生态景区:景区面积3952.24公顷,占规划面积的6.32%,以山体绿化为主,为市民提供就近休闲游憩场所,并营造黄河出城的河口生态景观。面山区以灌溉造林为主,加大常绿树种比例,不宜上水区域则以干旱造林为主,使用柠条等抗性强又具有季节性观赏价值的植物[17]。远山区全面开展干旱造林,坡度过陡区域坚决采取封育措施。

(7)营盘山—大山顶景区:景区面积9826.09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5.5%,规划为以休闲游憩为主、科普教育为辅的活动场所。以牡丹园作为核心资源,带动周边果园生态农业观光项目的开发。桃树坪规划为以各种常绿树种为主的生态园林,公墓区根据经济发展加大绿化投入,形成独有的故园文化。城市近山区以灌溉造林为主,突出乔木林景观,远山区以干旱造林为主,结合梯田并兼有作物景观展示。

(8)大兰山景区:景区面积为4999.86公顷,占规划面积的7.89%,主要恢复兰州古八景中“兰山烟雨”和“五泉飞瀑”等著名景点,为游人和市民提供金城揽胜、观光、文化休闲、科普教育、休闲度假等活动场所。综合整治环境,拆除不合理建筑。以营造风景林为主,增加北坡常绿树种比例,在坡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灌溉造林。

(9)烈士陵园景区:景区面积1367.61公顷,占规划面积的2.16%,规划为纪念性园林。在入口区规划景观节点,形成由陵园入口—入口大道—纪念碑一条完整轴线。入口区节点转换,引导视线俯瞰黄河,寓意“守望金城关”,以强化纪念园主题。轴线上增加姿态颜色有变化的常绿树种,辅以必要的休息亭台,打造“华林掩碧”景观。山体西侧回民公墓以绿化造景为主,中心城区南侧出入口突出乔木风景林景观,远山区以干旱造林为主。

(10)狗牙山—牟家大山景区:景区面积16059.7公顷,占规划面积的25.34%,以田园度假和农业休闲体验为主,突出农业文明。打造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文化系列展示平台,开展农耕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表演及彩陶制作等多种活动。台地及缓坡带形成壮美的梯田景观,结合果林产品开展蔬果采摘等休闲活动。城市面山区以灌溉造林为主,局部以植物结合山体及道路形成色块,远山区以干旱灌木造林为主。

(11)金城公园景区:景区面积2635.19公顷,占规划面积的4.16%,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利用废弃工业遗迹塑造景观和服务设施。在黄河与两山交汇处增设观景台和解说牌,展示西固区工业文明特色。生态建设层面以营造风景林为主,引入山杏、山桃等春花树种,结合梯田兼有作物景观展示,增加北坡常绿树种数量。远山区以干旱造林为主,突出灌木景观。

(12)河口生态景区:景区面积7200.67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1.36%,以风景林绿化为主,供市民休闲游憩,打造“西城隐秀”的森林景观,重要节点突出黄河远古文明。建设完善的近郊游园体系,适当控制建筑高度及建筑风格,保证景观的完整性。开展蝎子尾区域的果园农业观光、采摘体验等休闲活动。加大山体绿化建设,城市面山区以灌溉造林为主,远山区以干旱造林为主。

4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