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7 14:51:1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物理培训,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问题的提出
第八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全国中小学推行了近10年。新课改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要形成从“教师教”到“学生学”的转变,需要具备职业热情和专业水平的教师队伍。新课改后形成了以地方为主、国家为辅的教师培训模式。调查显示,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教师为8.5%,但教师对培训成效表示“很满意”的仅为7.8%。为了使我们的培训不至于重蹈覆辙,我们从2012年5月下旬开始到2012年6月上旬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深入调查,先后到眉山丹棱中学、眉山丹棱二中、乐山犍为二中、乐山犍为清溪中学等学校进行调查。调查方式主要采用座谈和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对象主要是区县物理教研员、中学校长、教导主任、中学物理教师等。座谈共进行了5场,参与的教师共计60多人,座谈内容记录见附录1;分发问卷100份,回收96份,有效问卷96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的教师队伍的教龄都是很长的,其中具有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占56.25%,并且都是10年以上的教龄。所有的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都能接受,而且认为课程改革十分必要。但新课程让多数教师忧多于喜,访谈中80%的初中物理老师在调查和访谈中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喜的是课堂活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了,敢于提出问题、争论问题了,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喜的是教学行为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使自己在和同伴、学生、专家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开拓了思路,受到了启发,感受到了超越“旧我”的成长快乐。忧的是教材内容表面简单了,但课后习题和训练却涉及到不少教材中没有的知识,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忧的是教学评价观念和制度的改革跟不上,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别说家长、学校领导有意见,就是自己也想不通;忧的是学生活动时间长了,教师讲的时间短了,教学任务完不成怎么办;忧的是教学设施不足、教学资源稀缺,网上信息很多学生无法获得,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多农村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帮助;忧的是合作学习、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固然好,但在城镇大班额中教学活动如何开展?这种种的喜忧矛盾使不少教师处于欲罢不忍、欲说还休的尴尬境地。
虽然初中物理教师基本都已经适应新的教育理念,但有些教师讲的是新教材,用的是旧模式,甚至还有的教师在有人听课时实施新课程,在无人检查时用新教材但大量补充讲授旧教材的知识现象;教师在理念上有所变化,行动上体现不足,大部分教师迫于中考升学考试压力,处于课堂教学与教育评价制度相当矛盾的状态,经常处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徘徊状态,平时的实验课或八年级(初二)时还经常能把课程的理念落到实处,但到了升学考试期间就只能注重考试成绩的提高了。
三、问题的解决
1、关于培训内容方面
当问及他们最希望得到的培训内容时,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课堂活动设计68.75%,教学设计能力62.5% ,教学反思能力62.5%。
(1)应涉及学科前沿知识的介绍
课程结构的变化引起各学科教师比例重新调整,学校的师资力量普遍不能满足新课程的要求,原有教师普遍感到知识结构单一,驾驭新课程有一定困难,有5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知识陈旧老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物理探究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是对旧有课程体系质的超越,它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学习及探究式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这些课程的师资、设备尤为短缺,直接影响到课程的开设。在访谈中,大部分教师都谈到需要进行与物理方面相关的前沿科技知识的拓展,比如核泄漏、核辐射、磁悬浮列车等,很多老师自己都不太清楚相关的知识,当然也就不能给学生讲解了。课堂活动设计即一些典型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如果是农村的就应该与农村的具体情况符合。
(2)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
调查的教师都是具有10以上教龄的教师,应该说已经具有相对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但他们的职称却都相对偏低,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都占37.5%。这组看似矛盾的数据可以从问卷的第7题得到答案,因为有50%的教师认为科研能力是自学自修最难提高的能力。
(3)注重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课程的整合能力
当问及教师目前较欠缺的方面是什么时,有62.5%的教师选择“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和“课程资源开发能力”,还有50%的教师选择“科研能力”。教育资源短缺是制约新课程实施的瓶颈。新课程的真正实施需要配套措施的更新与完善,图书资料的配备,实验室的建立,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配置,教师素质的提高,学校文化的建设等方面予以保证。有些学校是硬件比较缺乏,但更多的学校是虽然配备了电化教育设备和互联网,但由于资源的限制,网络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呼吁评价制度的改革
课程评价改革没有跟上,制约着新课程的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在访谈中,“课程评价相对滞后”是90%的教师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考试、测验是检验学生、教师和学校的传统而有效的手段,它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另外,由于教师认识上、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的问题,难免会出现教学成绩一时下降的状况,很多教师就担心会影响自己的声誉、待遇甚至饭碗,也不愿率先尝试,想等别人、别的学校有了成功的经验之后自己再去实施。无怪乎有些教师拿的新教材,用的老方法,讲的旧知识;有些教师明确说自己“生活在双重角色中”。这都反映了目前评价体系上的不足。因此,为了使新课程顺利实施,研究建立相配套的评价、考试制度刻不容缓。
培训内容以针对性、课题性、问题性、操作性内容为主,真正帮助教师解决一些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困难。综合上述分析,培训的内容模块应大致包括教学新理念贯彻落实模块、教学设计模块、教学评价研讨模块、课堂教学探究活动设计模块、与初中物理知识相关的物理前沿科技知识拓展模块、教学反思与科研能力提高模块、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模块等。
2、关于培训形式方面
68.75%的教师反映,“你讲我听”式培训的培训是他们反感的形式,讲座式培训本身就是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映,50%的教师认为培训缺少针对性较强的案例分析,听起来热闹、激动,但在具体操作中仍然无从下手。56.25%的教师认为培训对一线教学的指导意义不大,现实问题是中学物理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理念的建立,更多的需要操作方面的指导。在教师最喜欢的培训和学习方式中,有62.5%的教师认为是“案例讨论与分析”,有56.25%的教师喜欢“听优质课”,有43.75%的教师选择“校际交流”。81.25%的教师都认为培训最大的困难是“时间不允许”,所以有62.5%的教师选择“在职校本培训”,这样即可以不离开自己的家庭和工作地点,也可以参加培训;有56.25%的教师选择“短期集中培训”,这主要是利用寒暑假这样集中的时间进行培训,这样可以暂时放开繁重教学工作,全身心的参与培训。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要求在培训的组织形式方面做出一些创新性的调整。培训目标应以满足教师的培训需要为主,特别是要注重新的教育理念的培训,帮助教师理解、内化新的基本理念,帮助教师切实转变教学行为。培训形式以参与互动式、参与式、集中培训结合校本培训的形式,充分开发一线教师内在的发展潜能。培训应少一些专家讲座形式,在专家讲座中要注意专家与学员的互动。学员培训要分组进行,每组应安排一个固定的专家做指导。设置跟岗培训形式,要学员跟着优秀教师进入真正的课堂,并且进入课堂的时间要尽量长一些,这样让学员能真正领悟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组织专家和学员进行同课异构,针对不同的观点再进行讨论交流。另外,可以以展板的形式展示各个培训小组的学习进步情况,或培训学习的反思,这便于各个培训小组的比、学、帮。在培训开始就要利用网络为培训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资源共享的平台。在整个培训过程中,都要注意培训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这便于对各个学员的培训效果作出较为全面的、客观的、合理的评价。
参考文献:
[1]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11年教师评价新课改的网络调查报告》,2011.11.
[2]教育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3.
[3]教育部办公厅.《“国陪计划”课程标准(试行)》,2012.5.17.
心理建设课程环节初任培训一、初任培训学员的培训状态
以某系统初任培训63人班45天的培训期为分析跟踪样本。参训学员在第一周里,基本上可以看到培训目标期待的行为表现,如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认真参加各项学校活动。按时到学校餐厅就餐,讲究秩序,积极愿意与同学、同乡、同局的学员交往。第二个培训周逃课、跳课的情况出现、为自己的不专心听课找借口,如老师讲的太快、老师讲的太无趣、老师的话题与课程无关、课程安排不合理等等的怨言会在课程环节慢慢散步开来,对于非课程环节如餐饮、住宿、联谊等不符合个体需求的问题也开始敢于在小团体里作为话题传播。各种团体的聚会一下子由第一周彼此之间互相介绍、互相留下好印象的努力阶段,变得埋怨和无奈的语言多,满足和兴奋的语言减少。第三周和第四周的上课出勤下降,很难在干部培训中看到的大面积睡觉的情况,开始在初任培训班中呈现。能够注意力一直跟得上老师教学进度的一个班级连1/10的人数都不到,老师的授课情绪也会在这两周倍受打击,有的学生干脆都不来上课,非课程环节上也出现晚上不到学校食堂就餐,小团体活动也感到无趣,有种无法再在学校呆下去的想法,希望培训早些结束。有的中途选择回家休息几天,想尽快回单位上班的心境越来越明显。第五周样本班级有执法资格考试直接作为外部动机的刺激,大多数学员的心境回归到考试前的准备上来,与考试无关的课程上出现大批学员的注意力集中于考试有关的相关材料上,根本不去理会老师讲什么。可见,应考学习是学员擅长的技能。如何敬业、忍耐、坚持,如何处理烦闷、单调、枯燥、寂寞,却是很不擅长的。最后一周是考试周,在课程环节备考成为主要状态,而在非课程环节已经可以出现惜惜离别的伤情之感;光阴虚度的迷茫之感;甚至有对工作失去兴趣后打算再考其他公务员的失望之感。
二、初任培训的心理建设切入点
研究小组对样本班级的63名学员进行了访谈调查。由访谈记录分析可以看出,课程环节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课程环节和非课程环节上。第一,学生对于课程中过于集中的基础专业学习很是吃不消,对于大量的基础会计学习,感到枯燥和无趣,与其他学科衔接的不到位。第二,课程环节上授课老师多为专业课老师,专业课的教法很单一,单纯的讲授式,让学员觉得昏昏欲睡。第三,一些老师在课上没有做好“有我”的分寸,让学员觉得老师故意炫耀自己成就,有高高在上的感觉。教师大量的“有我”使用时间占用了授课时间,使一些学员很反感。第四,非课程环节上学员基本上每周只休息一天,学校没有安排丰富的课余生活,没有什么联谊活动,也没有给学员展示才华和鼓励创新的机会。第五,在非课程环节里反应比较突出的是食堂拥挤问题,学校里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生龙火虎的年轻人,饭量和营养的需求要比普通干部培训要求高,饭量大,下菜快,因为没有及时供给上给学员们带来了吃不饱和吃不上的心理和生理体验,导致学员对培训出现不满和厌倦。
三、初任培训心理建设的新思路
1.课程环节的设计应符合青年期心理发展特点
参训初任培训的学员年龄都在21至35之间,按照发展心理学的规律,他们处于青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青年的一般心理特征是有承担社会义务的需求,有扩大社会交往面的需求,有扩大生活空间的需求,产生恋爱情感和结婚愿望。
而课程环节设计主要体现在授课内容与授课方式上。授课内容基本上各个培训机构都是按照各个系统统一大纲的要求设计内容,短时期内很难进行更改,但是授课的形式不受限制,学员学习的形式不受限制,也就是我可以灵活的运用教法上的改变,实现即完成大纲的授课内容,又避免课程枯燥和厌烦的体验。在基础课上实施案例式教学模式、情景模拟实训式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模式,都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员的积极性,努力通过小组学习,团队协作的方式获得共同进步,不仅体会到责任义务的承担感,还会全面了解其他学员的个性与特长,也会因此扩大交往空间,也可能产生恋爱的情感体验。这是顺应学员心理特点需求的教法,授课形式也会由教师主导,变成教师指导。学员的知识会在小组学习和老师的指导中获得,担当和交往的心理会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获得。
2.非课程环节应着重提升综合心理素质能力
心理素质是在遗传基础之上,在教育与环境影响下,经过主体实践训练所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在非课程环节,可组织和训练各种有交往促进的活动,如在晚间组织学员参加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时事论坛;组织歌唱、舞蹈、乐器等才艺的展示;组织足球比赛、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等轻松愉快的体育活动。班委以小组的形式存在,并可轮流做。参训学员每个人都有担当班委的机会。每个班委小组都有规定的组织活动的时间,都有提升组织协调能力的项目。参与的学员会因为自己有成为班委那一段时间,因此主动产生换位思考,会努力配合当下班委组的活动工作。
如果课程和非课程环节设计与实施都有满足学员的参与热情、展示热情的手段和方法,学员在参训期间会产生承担感;有参与、认可、表现的体验;有扩大展示空间满足。有协调组织能力的提升。就不会感到课程结构的不合理和联谊活动太少的欠缺感,反而是促进他们要挖掘潜力,努力学习。表现自己我,提升自我。
因此,初任培训的心理建设,是指贯穿于整个培训各个环节的心理学的理念和思路。只有设计并实施符合学员心理发展需求、符合学员心理发展动力的培训内容,才能解决初任培训的困惑,为公务员系统提供心理健康,道德高尚,勤奋努力的新生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江琦.教师心理素质与专业性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培训
在综合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培训的经验上看,笔者对我国现阶段初中计算机教师的培训工作作出研究并试分析一下,对中学教师进行技术技能的培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
一、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目标的改革
从目前初中计算机教师的总体情况来看,中学教师进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培训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21世纪是一个竞争的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对科学技术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从这里可反映出,这将是一场对科学人才之间的竞争,这也就要求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紧跟时代的发展。为了使我国在信息技术发展上处于不败之地,我们的教学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上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
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的反思
笔者通过自身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反思教师培训的现象,查阅大量的文献,发现了不少培训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培训脱离科学内容
2.培训缺乏具体针对性
3.培训教师缺乏主动性
4.培训的时间分配不合理
5.一些学校领导意识不强,组织力度不够
三、计算机技术培训的校本的整体设计
解决目前计算机教师培训中的问题,关键之一需要对培训时的校本进行合理的设计。
分析受训者,制定正确目标。作为特定的职业教学的受训者,教师的受训有几个特征。
(1)教师是以实践和问题作为引导;(2)教师都有自尊心;(3)教师都倾向于将原有的旧知识和所学的新知识进行整合;(4)尊重教师的个人需求;(5)教师都注重自己个人经验是价值;(6)教师都倾向于在学习上的自我引导和自我选择。
培训时要分析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收集培训时所需要的信息;二是整理和分析收集的信息。学科教师参与学科校本的设计的动力,主要是来源于希望利用教学技术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改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组合,从而缩小教学实践水平同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所以,对教师的实际要求的认真把握,是决定校本培训效果的关键所在。如何把握这方面呢?在培训之前,可以采用这样一些方法来调查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教师的实际需求。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召开座谈会,与教师座谈,同学生座谈,从而了解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2)发放调查问卷,这一种形式是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最为普遍的,也是教师和学生较为接受的。主要是弥补座谈会有它的不足,座谈会只是针对个别的老师和学生,不具备代表性和普遍性的特点,而问卷调查正好弥补座谈会中的不足之处。(3)现场观察和记录。这种方式能够确实把握教学中老师出现的问题和学生在学习中的疑点。在教学一线了解到教师在信息技术上遇到的问题。
四、合理的培训
1.确定主题,学以致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发展越来越快速。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在培训时应该采用“任务”主题,学以致用的策略,所谓“任务”就是根据教学实际,把信息技术教学逐步分成一个个小的任务,每次培训的目标就是完成一项任务,学习之后应当熟悉地掌握,并且运用到教学实践过程之中。这样对信息技术的培训必将是脚踏实地的过程,在这个反复积累的过程之中,不断地增强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和兴趣。使我们学校各学科的教学资源积累下来,更能使我们教师理解学习理论知识的必要性,形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的良好风气。
2.培训时间的安排
教师的培训应当集中在学校学生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的时候,比如,寒暑假时间,学校和学生也处在休息调整时期,我们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段进行知识的整合和学习。而不是处在教学的档期,形成时间的不足和教学任务繁重的状态。
3.强调主干的模范作用
主干的模范作用具体是指在培训期间,充分发挥主干教师的帮带、示范、辐射的作用,对全体教师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作用。由于培训教师的年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的不同,在整个培训中的层次是不同的,所以要求我们在培训的时候要分层次地具有针对性的辅导。在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培训员中要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这样也就突出了教学中的人性关怀,仅仅靠一个教师的教授,是完全满足不了教师辅导的需求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充分发挥主干教师的模范作用,在教师中开展互帮互学。特别是在大家对信息技术还没完全掌握的时候,组织优秀的教师对专业技能还不熟练的教师进行辅导帮助是很有帮助的,在互帮互学的同时达到共同进步。
4.进行专题讲座
在培训期间可以不定期地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学习心得的汇报,让全体培训教师集体参加,在听讲座、听报告中自我学习先进的知识和经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增加自身的信息储备。
5.进行自我的评估和反思
在培训结束后学校要对教师进行测评,以便了解教师在培训中的效果是否达标。设计一些问题通过卷面答题的方式,让教师做出回答。也可以采用交谈的方式,了解教师在培训期间的效果。而培训的组织者要整理各个方面反馈的信息,以便及时地对培训做出调整,而且要加强自我反思,反思在培训当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反思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总而言之,在信息不断发展的当下打造一支优秀的初中计算机教师的团队十分重要,我们应当调整我们的培训模式以便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提升我们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物理教学 整合策略
随着当今时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在给教育带来改革的同时,也给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教育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不仅优化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了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了初中新课程的改革,并有效开辟了初中物理教学的新天地。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优点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而为初中物理课堂注入了生机。其呈现出以下优点。
(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化,使微观的难以演示的实验内容变得宏观化且具象化,其改变了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复杂难懂的物理知识,促使他们深入认识物理世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比如在物理课《光的色彩》的导入部分,一般直白的关于光的导入语往往引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视频片段或精美的图片分别展现在不同的光照下动植物的不同色彩,再配以动听的音乐伴奏等,就会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并使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因为,每节课的引入对一堂课的效果同样起着重要性的作用,其可以促使学生满怀激情地投入到课堂中,还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其物理成绩自然会得到提高,从而也能使教师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物理课,教师只能借助黑板讲台来给学生传授物理知识,耗时长效果差,尤其是在物理演示实验中,有的学生甚至看不清实验演示的具体过程及产生的变化现象,因此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久而久之甚至让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厌倦心理。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则会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比如运用课件演示原子结构及电子转移过程,就会让物理实验现象清晰细微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同时可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把抽象变为具体,而且多媒体动画效果与物理知识相结合,可以创设直观、生动形象、富有趣味的物理情境,这些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欲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物理课与信息技术整合,可以化枯燥的物理知识为生动形象的画面,教师配合可见的讲解,可以促使学生认识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加上信息技术对物理信息方面的处理能力,还可以有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调整教学的进度和教学的节奏,从而更好地增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现状
基于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优点,把信息技术整合到物理教学中已经成了众多学校物理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但在现实教学实际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信息素养不够
教师信息素养不够首先体现在其没有深入认清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比如教师在上课时重用多媒体,一味追求物理课件的形式美,强调直观刺激性,即过分重课件的形象性而忽视了讲课的内容,甚至部分教师还忘记了教师自身的主导性,而依赖课件来给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因此整堂物理课教师很少运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身体语言来辅助教学,乃至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交流减少,而脱离了物理教学的实际,导致教师的教学效果不佳。
还有的部分教师平时几乎不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而只是在上公开课时才使用信息技术,这些教师对利用信息技术上物理课缺少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不够理想,其操作多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和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有的老师甚至不会制作课件,也不会利用互联网来查阅备课资料,这些导致了信息技术在物理学科上整合不够。
(二)学生基础不能适应
物理教学与教育信息技术的整合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不仅与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有关,还与学生的基础密切相关。
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工具,而学生信息技术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成绩。而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其经济条件及平时接触信息技术的机会等都制约了学生计算机知识基础及应用水平。因此,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不够导致了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效率不理想。
比如一些农村学校,其几乎没有建设校园网,因此也无法建立教学资源库,这导致在学校计算机室形同虚设,学生上机也只是学习普通的计算机操作而无法解除网络,更谈不上学习上网自主搜索知识信息了。加上家庭条件也不好无法购买电脑,这些学生因此连基本的搜索、获取、加工和保存信息的方法都没有掌握,因此教师也根本谈不上让学生在网络教室或家中进行自主学习。
三、优化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策略
鉴于现实物理教育中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来优化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以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一)对教师加强信息技术培训
教育部门及各中学应加强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与协作交流,以有效加快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进程。
比如有关部门可以组织信息技术专家来学校对教师信息素养进行培训,以确保每个物理教师都能熟练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上级部门还可以通过继续教育考试等考核方式来促进教师学习信息技术,对通过的教师进行鼓励,对没有通过考试的教师进行补考等,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比如在培训时尤其要重视Authorware,Flash等这方面的基础制作培训。
同时,教师自己也应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来学习并掌握信息技术,还应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多向名校中的名师学习,积极参加各种信息整合方面的培训学习,并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于物理教学中,才能打破落后的课堂教学方式,在熟练掌握软件制作技术的同时优化初中物理教学。
(二)积极改进学生的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是否成功,还取决于硬件设备是否到位。尤其是在学生信息技术基础不好的情况下,各学校应积极设置信息技术设备,优化网络以方便师生自由查阅资料。
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学习环境是关键,只有硬件设施到位了,才能有效进行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与实施。如熔化和凝固实验中,要想完成实验就会用的时间长,会影响教学进度。如果采用Flash课件播放这个实验,就会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因为只有保证网络流畅,师生才能利用网络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自主学习,而且能方便师生自由地查阅与正在学习内容相关的物理知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进而培养并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学校还应建立校园网或教学资源库,把与教学有关的图片、音乐、动画、教案、题集或师生创作的作品等进行分类存放,以方便学生查阅和下载,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学生的知识积累问题,还可以方便教师利用网络来进行教学,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等。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而初中课程改革也鲜明地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及内容,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物理学科上的优势。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与时俱进,积极掌握信息技术,为优化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安忠,刘炳.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任昭开,陈刚.“问题结构型”课堂中的实验和动画[J].物理教学探讨,2011(7).
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问题;策略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适当的提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可以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情况,而且能够激发课堂活跃的气氛,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物理教师如何设计更加有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课堂上如何设置提问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较少地使用开放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针对新课程的改革,大部分的教师都参加了相应的培训。通过培训,绝大多数的教师能够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目标的变化,但是仍然存在部分教师,由于自身提问的技能跟不上时展的要求,比较少地使用开放式的问题,还是以封闭式的问题居多。所谓开放式的问题是指问题的答案可以有多个,或者可以不固定、可以没有标准答案。然而封闭式的问题是指问题的答案可能只是从多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或者答案是有多个的,但都是有固定的标准答案的。这些教师虽然都非常地支持新课程的改革,但是在实施的策略上,仍然存在问题与不足。
例如教师在传授学生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这堂课上,如果采用封闭式的问题,教师便会罗列影响液体蒸发的有限的因素,然后让学生进行选择,学生们便会在这些选项中进行选择。如果采用开放式的问题,教师便会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想想什么因素会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呢?学生们便会开动脑筋,开始思考各种因素。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封闭式的问题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而开放式的问题会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见,开放式的问题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2.部分教师还是作为提问的主体,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表明,学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程中要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体验式学习,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充分互动。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实现知识的传授与交流。但是在当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教师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是以教师自己为课堂的主体。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们思考,树上的苹果为什么会向地面的方向落下?学生们往往听到这个问题后,会发散自己的想法,说出各式各样的答案。最后教师会说,同学们,苹果向地面的方向落下的正确答案是由于重力的作用,重力是地球吸引物体而产生的吸引力。
教师这个问题看似是个开放性问题,但实际上是个水平非常低的问题。首先,教师只是问苹果下落的原因,但是没说明从哪个角度思考。其次,教师只是自己提问,但是没有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再次,教师这样的问题设计,很难引导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教师只好自己说出答案。这样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与效果。
二、改善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策略
1.对教师的培训模式进行调整
若要改变上述的课堂提问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教师改变其教学行为,需要教师改变其教学理念。教师需要真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若要使教师真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则需要调整改变我国目前的教师培训模式。现在的教师培训模式大多是请专家,办讲座,专家在台上讲对新课程的解读,教师在下面听和记。通过一两次类似这样的教师培训,便要让教师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试问,怎么可能呢?教师要想真正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及方法,仅仅靠理论的灌输是不够的,更多的工作是应该在课程操作方面给予教师指导,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对理念的感悟,逐步积累理念与实践的经验,以达到掌握新的理念及方法的目的。对于教师的培训,应该在实践培训方面多予以指导。
2.加强对问题界定的辅导
相对于过去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提问能力这方面的内容,新课程提高了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对问题可以进行界定,要明确什么问题是高水平的,什么问题是低水平的,什么是可探讨的,什么是不可探讨的。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应该加强对这一方面内容的辅导。例如,对于可探讨与不可探讨问题的三种类型的理解的辅导;对于高水平问题的特征的理解的辅导;对问题转换的辅导等等。在辅导时,不能只是简单的理论灌输,应该进行相关的训练。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理念及方法,方能达到解决上述课堂提问所存在问题的目的。
三、思考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它没有固定的模式,这需要每位物理教师不断地教学实践,不断地总结与创新,在课堂中更加高效地应用提问的教学方法。教师要不断设计合理有效的问题,还要给予学生向教师提问的机会,让学生与教师充分地互动。同时,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物理教学中,应当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都有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刘华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巧问”活水来——浅析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艺术水平的六要[J].中国西部科技,2011,20.
[2]雷霞,卢慕稚.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框架及特点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0.
【关键词】初中物理 创新实验教学 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168
初中物理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及知识的应用有着明确的要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引入实验课程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能力和应用能力,以期不断地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而现阶段,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素质教学要求的不断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也有待进一步完善。积极开展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上完善教学工作,更能够为学生的课程学习带来新的视角,继而进一步推动学生在物理课程方面的探究,牢固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的积累,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一、开展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的切入点
文章在本节首先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就开展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的切入点进行梳理,以期从实际的角度来探究出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相关角度,为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整体探究提供直接的参考。
(一)教学方法创新,提升实验教学氛围
现阶段,由于应试的压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教师机械化演示,学生观察的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工作的开展虽然能够保障课堂教学工作的稳定完成,让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积累必要的应试知识。但是从长远来看,学生很难实现对物理知识的有效探究,学生课堂参与率也无法得到提升,最终仍然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记牢整个实验的步骤,完成基本的答题要求。因此在开展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从教学方法的创新开始,提升实验教学的氛围,以实验趣味教学来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继而提升实验教学的实际效率,强化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
以“光的折射”实验教学为例,由于光的折射实验所用到的器材相对简单,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小组任务教学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详细讲述“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光路的可逆性”等知识,并根据备课内容为学生设计好实验项目书或者实验报告。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准备自己希望探究光折射路径(介质),并借助班级男生小手电、激光笔等玩具来完成实验内容。教师作为指导者,对各个小组的实验观察进行指导,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记录。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不仅能够实际的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更能够根据自己在学习中的疑惑有目的的开展实验,班级各个小组差异化的实验器材选择,使得实验结果更具有可比性,初中物理《关的折射》课程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二)教学内容创新,强化实验教学效果
在传统观念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就是按照书中实验指导目录来完成相关内容的探究,指导学生深入了解课程的基本知识。这种实验教学的优点的确非常的明显,但是随着课程知识的进一步丰富,传统实验教学内容也逐步的变得缺乏起来,实验课堂显得空洞,对知识的解释力度并不能达到标准。因此在开展创新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物理教师还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丰富实验教学课程的知识,提升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
“电路实验”课程的教学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较为著名的一堂课,通过模拟电路的搭建,学生能够充分的了解电流的运行轨迹,电路的基本原理。教师借助电路模拟设备,对初中物理电流与电路知识进行了充分的讲解。但是实验课程却只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无法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还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因此在现阶段创新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一步丰富物理课程的内容,将物理实验课程与小制作课程相结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借助物理设备制作如“迷你手电”、“小小汽车灯”、“小小奥迪车”等作品,让学生在理解电路知识的同时不断的深化对知识的应用,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创作之中。如此通过内容的创新来不断的丰富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工作,继而使得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知识,更能够应用知识,凸显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模式创新,推动实验教学效率
教学模式的创新更多的在于实验课堂的互动性,传统观念认为,实验课堂应当更多的对学生引导,引导学生规范的开展实验,以期得到应有的结果。而创新实验则不同,教师应当积极的推动师生之间的互动,构建实验模块教学,一方面向学生引导实验的基本规范,同时鼓励学生多做自我探究。另一方面,以学生在实验中的问题为导向,积极开展主题教学课程,一旦出现典型问题,教师停止下一模块,开展主题问题解答。以课堂的机动性来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模式下,物理实验课堂更具有动态性,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也更强,整个实验教学的效率效果都得到显著提升。
二、推动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的对策
结合前期的探究来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来推动创新实验教学。文章在本节继续结合创新要求,对推动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的对策进行探究。
(一)加强对物理教学的支持,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硬件
物理实验教学的硬件是物理新实验教学开展的基本保障,现阶段,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学校应当积极加大投入,保障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此来推动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二)强化教师再培训,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
教师是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的引领者,学校应当积极推动教师再培训工作,提升教师创新教学的能力,以此来保障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工作的各项基本内容都能得到落实,最终实现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优化。
关键词:农村初中;职后教育;培训形式;培训内容
中图分类号:G6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056-02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在于教师。自2010年以来,农村中学教师的培训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可谓轰轰烈烈,名目众多,海南省也开展了多项活动,其中包括“国培计划”、“播种希望工程”、“双五百人才工程”等,培训的形式也呈现多样化态势,有专家讲座、对比课分析、在线交流等。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长期和海南许多农村中学物理教师保持联系,经常听到他们对于工作的各种感慨,近年来,他们对于职后培训的感慨颇多,这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为了真正了解职后培训对中学农村教师的影响,我们对海南省部分农村初中物理教师职后教育的形式与内容进行了调查研究,进而分析教师职后教育形式和内容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措施,以更好地保证教师培训工作的质量。
一、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的对象包括东方、临高、陵水、琼中、屯昌、保亭等6个市县下辖的农村初中物理教师65名,其中:男教师49名,女教师16名。调查采取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的发放采取的是邮件的形式发放和回收,访谈也基本以在线交流为主。有效问卷63份,有效率96.9%,有效率很高。
二、调查结果
(一)对培训形式的看法
1 培训过于密集,教师们疲于应付
海南省农村初中物理教师的队伍并不壮大,物理学科从初二才开始开设,周课时为3节,很多农村学校近几年生源萎缩,学校的自然班不多,导致很多学校只有两三名物理教师。这两三名物理教师要参加所有的关于物理学科教师的培训活动,基本没有轮换的机会,很多教师表示:平时的周末要参加“周末流动学院”,寒暑假参加远程学习,有时还要进行置换学习,培训密度之大可想而知。在这样高密度培训的攻势下,很多教师只能疲于应付。61.9%的教师承认他们的参加远程学习的作业很多都是在网上下载的。
2 培训的形式多样化,各有所长,能够为教师教学提供帮助
95.2%的教师认为目前的各种培训形式基本能够满足需要,多样化的培训形式能够为教师的学习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对于最喜欢的培训形式,教师们的意见并不统一,30.1%的教师认为“同课异构”的形式比较好,因为面对面地进行对比课,不仅可以直接看出不同教师对于教学细节的处理,还能听到各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教师们可以直接从中借鉴很多东西,最为实用;26.9%的教师认为在线培训的形式较好,理由是时间比较自由,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自由调配,而且,在线培训的资源比较广泛,从专家讲座到教学视频,再到教学资源都可以涵盖;22.2%的教师则希望脱产培训,进行系统的学习;另有20.6%的教师则希望能够得到专家的引领,建议优秀教师和专家与农村教师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能够通过其他的交流途径实时地进行沟通,解决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3 一刀切的培训形式不适合所有教师
海南省农村教育质量落后,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普遍不高,甚至在有些学校由数学教师或化学教师来兼任初中物理教师,少数物理教师并没有受过专业的学科训练,35岁以上初中物理教师的学历不高,而新上任的年轻教师则学历层次普遍较高。可由于初中物理教师人数有限,无法对他们进行分层培训,所有教师接受的培训几乎是一样的。这种一刀切的模式显然是不适合的,有2名年轻教师告诉笔者,他们这三年已经被派出去脱产学习3次,少则2周,多则3个月,而培训内容大同小异,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对教师的提高也没有什么帮助。
(二)对培训内容的看法
1 内容丰富多元,但有些不适合农村教学实际
仅有一位教师认为培训内容不够丰富,其他教师都选择了培训内容丰富或比较丰富,但同时,教师也表示,虽然内容丰富了,但有些内容并不适合教学实际。深入的访谈发现,尽管很多教师希望得到专家引领,但他们对教学理论并没有太大的兴趣,理论的讲解对他们来说太深奥,而且枯燥,似乎和实际教学脱节,意义不大。而在线培训中提供的大量优质授课视频和他们的教学实际也相差较大,使培训内容更加贴近农村教学现状,是受培训教师的共同心声。
2 培训内容众口难调
“在培训中你最想学到哪类知识”,对于这个问题,教师们的回答更是丰富,几乎每个选项都有不少于一半的教师选择,学生心理、班级管理技能、教学技能、实验教学能力、课堂教学组织和家长、学生的沟通技巧等都是教师们关注的问题。面对如此众多的培训需求,给职后培训增加了难度。
3 培训部门各行其是,缺乏统筹规划,培训内容出现重复
在调查过程中,很多教师提到了有些培训内容多次重复,究其原因,由于培训项目较多,而培训的管理机构之间往往缺乏沟通,各种活动政出多门,没有系统规划和安排这些培训项目,项目之间缺乏逻辑联系和结构关系,结果导致培训内容庞杂,甚至重复。
4 缺乏专业知识的培训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名目繁多的培训中,几乎没有专业知识的培训,原因在于专业知识的培训不太容易开展,受训教师也承认,如果要进行中学物理知识培训显然是不合适的,大学物理知识的培训他们不太愿意接受,觉得没有必要,所以很多培训都是以讲座的形式以尽可能简单的方式介绍一下物理学的前沿进展,几乎不涉及中学或大学物理知识本身,但是对于物理教师本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可能帮助不大。
5 关于心理学和班级管理的培训内容较少,但效果较好
由于农村中学生源的问题,班级管理方面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很多教师抱怨,自己想尽了方法,可学生就是不愿意学习,他们急切地希望在培训的过程中能够接受到这方面的训练,获得一些实用的技巧,以改善班级管理的困境。可71%的教师认为这方面的培训内容偏少,但效果很好,一些方法使用起来并不困难,学生的改变却是显而易见的。
三、解决对策与建议
为了提高培训效果,我们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反思,特,提出以下建议,以期能够在以后的培训中提高效率。
(一)统筹规划,模块管理
整合培训项目,由一个部门统一规划,设立多个模块,例如,“专业模块”、“教育理论模块”、“教育实践模块”、“实验模块”、“校本研究模块”等,每个培训机构负责对其中的几个模块进行培训,做到互不交叉。
(二)对受训教师进行分类培训
根据受训教师的学历不同、任职年限不同等对受训教师进行分类,每类教师接受的培训模块应该不同或有所侧重,各个受训学校也应该对本校教师进行受训规划,避免不同教师饥饱差异。
(三)建立“学习共同体”
整合海南省优秀物理教育师资,包括中学物理特级教师、海南省物理学科带头人、物理教学名师及大学相关专业教师,同受训教师以及大学物理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一起结成“教育共同体”,更新培训模式,采取“一对多”或“多对多”等形式,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把短期培训、在线培训、跟踪指导等结合起来,使得职后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突击的工程,而是渗透到受训教师的整个教育工作中去,随时、随地地帮助受训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困惑。
物理属于理科范畴,虽然初中还没有分文理班,但是考虑到学生今后可能从事理科方面的学习和研究,物理学科在理科中的重要地位不能忽视.当前我国初中物理教学在多方面都存在问题.当前我国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教师教学手法不当或者教学不足引起的教学质量差,或者授课内容无法突出重点等.其次是学校对物理科目不够重视,投入力度不够,导致由于硬件原因,延误学生的正常学习.
1.课堂探究式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部分教师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但是由于经验不丰富,导致实施效果不理想.部分学生在老师倡导的积极讨论过程中进行嬉戏玩闹,并涉及与学习无关的话题,导致课堂学习质量差.
2.启发式提问实施效果不理想启发式提问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当前物理教学,教师的许多提问仍着重于识记性内容,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其次,由于教师教学能力限制引起的提问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影响当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3.教学精讲内容把握不到位许多教师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握物理教学的内容关键,精讲课程忽略重点讲解内容,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精讲变成了少讲,导致重点授课内容丢落的现象.除此以外,由于精讲时内容跳跃性较大,学生理解较困难,教师能力不足也影响课堂效果.
4.实验设备不完备现阶段我国多数中学学校的物理实验器材不够完备,使得许多物理实验不能顺利进行,导致物理实验课时缩减.由于实验器材不完备,许多实验只能以教师演示的方式进行,由于学生不能实际操作,减少了学生通过亲身操作发现具体问题的机会,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二、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措施
1.学校加大物理教学设备投入首先,物理教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学校应该加大实验器材投入力度,保证实验器材的完备和正常使用,为学生的实验课程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通过硬件设施保证学生实验课的质量.其次,学校应该制定相关规定,以此来确保物理实验课程的上课时间,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充足的实验机会.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首先,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从综合角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教师把握学生心理、注意力、兴趣点.其次,应该着重教学重点,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由资深的物理教师针对物理重点内容进行剖析讲解,强化教师对物理教学内容的把握,丰富教师的物理知识储备,提升教学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引起学生兴趣物理知识很多内容都贴近生活,教师可以在授课能容中引入一些生活问题,课堂预留时间,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探索如何解决.由于生活中的问题比较常见,与学生的认识有交集,可以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因此,老师可以以一些生活问题为例,利用物理方法解释如何解决问题,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实用性的认识,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印象,提升教学质量.如教师讲折射现象只将折射的概念、计算公式讲给学生,势必使学生死记硬背.如果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将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引入课堂,则效果会大不一样.例如,在浅水区捕鱼,如果只从岸上看到的角度、深度去捕鱼,多半捕不到,稍微变换一下角度,则会大大增加捕到鱼的几率.又比如讲相对运动时,如果同学们不懂,那么教师则可以举坐公交的例子:坐公交车时车内的人相互之间是没有发生运动的,但车内的人和在道路两旁停止的人群却有相对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