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村级班子建设8篇

时间:2023-09-14 16:43:3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村级班子建设,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村级班子建设

篇1

现代学生究竟怎样才能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我积极探索农村和谐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我认为:在农村,只有树立“社会大课堂,学校小课堂”的课程观,立足于农、服务于农,立足于家、服务于家,以合理运用激励机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善施激励,调动情感为主要形式,让激励教育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这样的激励教育才能更贴近学生,吸引学生,更有活力。据此,我以“有利于学生发展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为宗旨,以小学生激励教育序列为主题,依托善施激励,调动情感为主题的序列主题教育活动。在爱的前提下,融“兵家”、“智慧”、“用心”做班主任工作。实践证明,激励作为一种成功的教育方法,有它独特的艺术技巧、了解之、把握之,便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激励“贵”在及时

古人语:“良言一句三冬暖”,鼓励的力量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有时教师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会胜过一火车的说教,能起到点石成金的功效。践行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立足本源,持之以恒的追求实效。

实践中,我积极探索运用激励手段促进班集体建设的治班方略,即选择最佳的激励时机及时激励。我对学生实施激励教育时,也只有把握好激励的时机,才能事半功倍,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激励的最佳时机也就是我平时所说的“及时”,即该表扬激励的时候就应给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我要说:“把机会给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创造机会,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的职责。班干部,就是每个学生充分展示才华和发展能力搭建的平台,让全班所有学生轮流担任班干部,符合小学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征,能使学生比较自觉地自我激励,还能培养他们很多有益的能力和个性品质,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能够促使班集体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良好氛围。

二、激励“活”在形式

合理运用激励机制进行班集体管理就是班主任针对学生实际,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或措施,抓住良好的教育契机来调动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有时一个亲切的问候,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关注的目光、一句肯定的话语都是极好地激励。譬如,新学期开始,学校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仪式,这一场面对学生来讲是非常难忘的。因此,在这特定的场合,对全校特别优秀的班级和学生予以表彰奖励,会引起轰动效果。又如,每学期结束,对评选出来的各方面优秀学生发一张鲜艳的奖状、奖一本日记本,花钱不多,但日后偶尔一瞥仍能使学生的心灵颤动。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鲜明性、生动性、感染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行为的模仿性、思想的上进性相吻合。在榜样的宣传上,注意事实真实,宣传适度,把握学生的接受程度。在榜样激励中还应注意知、情、意的和谐统一。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榜样,又利于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认识、情感和意志行为。是能力和素质的生长点,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因此我特别注重激励教育,生成班集体建设的宝贵资源。实现班主任自我成长。

三、激励“重”在建设

学生需要激励,激励是一个人成长的原动力,不懂得激励,就不懂得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时时刻刻都可激励,处处都能激励,但激励的关键是适度。小学学段学生处于生理发育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阶段,情绪的两极化较为明显。作为班主任应做到:

1、多肯定性评价。如果你在写成绩报告册时,能评价他聪明能干,多写些激励性语言,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平时老是讲他笨、没有出息等有损自尊的语言,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和斗志。给学生多一点、再多一点信心,让每一个孩子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产生“我能行”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行,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从自信开始。把激励教育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解决了“想抓不会抓,愿抓不得法”的问题,不断地深化激励教育的实施,谱写最美的班主任心灵之歌!

2、重视学生成功。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导完成了力所能及的工作,老师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学生心田的雨露,是培养学生自信的沃土。

四、激励“力”在尊重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习惯”。而习惯则是日积月累的细节。也就是讲,尊重激励是一种潜在力量,人不仅有获得尊重激励后的推动力,而且具有渴望得到尊重的内在需要。成功的教育者首先要从满足学生被获尊重的需要出发,处理好教与被教的关系,使激励教育产生巨大动力。

篇2

【关键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解决途径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以及相关的鼓励、支持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的政策的出台,我国民办教育得到了快速地发展。我省的民办高等教育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赣江大学,后经90年代的快速发展,到本世纪的稳定发展阶段。民办高校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大量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批应用性人才。民办高校要生存、发展、壮大必须以教师为根本,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稳定性好的教师队伍是提升民办高校综合竞争力和吸引生源的关键所在。

一、江西省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经过20 多年的发展,民办高校经历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谋生存,在艰难的困境中求发展,已经由儿童期步入到青年期而茁壮成长,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有相对较好的改观,其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为今后的更大发展奠定了稳固的根基。

当前,江西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主要由面向全国高校及企事业单位招聘的青年专职教师、特聘己退休教师、兼职教师等人员构成。专职教师的主体是青年教师,占到学校教学的2/3以上,是教学中的主要骨干力量,民办高校普遍实行坐班制,是其唯一职业。另一主体是其他公办高校、企业退休人员,这些人普遍有高级职称,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对年轻老师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专职老师有固定的教学工作岗位,责任心较强,教学经验较丰富,基本能保证教学质量。兼职教师中成分较复杂,有高校老师、在读研究生及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教学效果良莠不齐,有的精力上疲于应付,备课不充分,照本宣科。

江西民办高校对师资队伍建设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大量吸引外省名牌学校高学历博士、硕士毕业生来校任教,为其提供丰厚的报酬,宽厚的人文环境,优厚的办公和生活条件,做到“事业引人、感情留人、待遇吸人”。形成一支结构精良的优秀团队,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先进的设备及丰厚的报酬。

二、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不足方面

1.流动性大,归属感欠缺。一有机会就离开,仅仅把它当做一个临时的跳板,教师没有编制、随时可能被学校解聘,工资低,社会认可及社会福利和保障等方面,与公办高校相比相差较远,总觉得低人一等,因此,他们就极易跳槽。

2.经验缺乏,职称低。良好的教学科研梯队对于高校的发展和竞争力非常重要。由于民办高校的待遇和社会认可度使得具有高水平的教授、专家、中青年骨干不屑到民办高校任教,只能从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中挑选暂时没有更好去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或者聘请一些已退休在家或在原单位内退的老教师,大部分年轻教师教学时间短,教学经验欠缺,不能很好驾驭学生和控制课堂教学秩序,也不了解高等学校教学情况。这些方面将严重影响和制约我省民办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3.薪酬机制不合理,缺乏激励机制。一是薪酬机制不合理。民办高校为节省开支,实现利润最大化,收入由基本工资加课时费构成,基本工资每月固定发放一次,课时费根据每月上课的节数来发放,有的学校每月发一次,有的一学期发两次,有的每学期结束后一起发。目前民办高校办学资金都是自筹,财政收入渠道单一,使得许多民办高校不得不把教师的工资降到较低的标准。此外,生源意味着生存,每年民办高校的老师除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完成学校给老师下达的招生指标,未完成招生任务的老师,要面临扣暑期工资及少排课,甚至解聘。所以当得到的回报与付出的劳动不能成正比例时,薪酬激励的目的不但达不到,反而更易引起老师的不满,流失也就司空见惯。二是福利制度不完善。民办高校教师的福利待遇远不如公办院校。公办院校都采用国家保证工资,学校通过创收解决福利。而民办高校主要通过收取学费来保证教师的工资,有的民办高校由于生源的不足,教师的正常工资都难以保证月月兑现,福利就自然而然极力减少,即使有也只是象征性的发点。

三、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解决途径

1.加强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识。民办高校的创办者和领导层应有意识地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否合理将从根本上决定民办高校今后的发展前途,民办高校的创办人和领导层是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将起着决定作用。

2.建立现代教育管理制度。我省民办高校存在着产权不清晰,部分民办高校内部还存在家族化办学、私营企业及私人小集团办学的倾向。应根据《民办非经济组织登记管理条例》及《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的相关规定指引民办高校建立“三会一层”即(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为代表的现代公司制的投资与管理模式,建立现代教育管理制度,把民办高校建设成责、权、利明晰的现代高校法人制度,使民办高校稳定、快速、健康发展。

3.提高教师待遇,制定增长机制。一方面,政府在扩大招生计划、给予招生优惠政策等方面为民办高校提供保护和扶持,保证其有合适的生源,同时民办高校自身要充分运用市场手段,想方设法扩大生源,增加办学收入,争取政府对民办高校资金补贴,以便能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应保证每年固定投入不低于年收益60%的资金用于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并建立合适的工资增长机制,每2-3年适当增加基本工资和课时费标准,让教师看到希望,安心踏实地为学校工作,成为学校的主人。可以通过行政规章制度的方式对学校的收入进行划分,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教师的工资福利和社会统筹按时按月发放,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4.加强培训力度。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要体现前沿性、科学性、创新性,让教师“走出去”与“引回来”,拓展教师的视野,最大限度地获得学科前沿知识,先进的教学方法、理念和经验,注重质量和效益相结合。民办高校要具有世界性的眼光,从长处着想,保证充足的资金和人力,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学习,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不断加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教师内部形成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氛围,使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升。通过学科建设和研究带动师资队伍建设,针对不同专业、课程,进行专业发展和师资配备规划,承担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的科研课题和内部课题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使其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提高教学和业务水平。

5.建立合理的考评、奖惩制度。合理的考评和中肯的奖惩制度有助于激发学校的活力,使教师的创造才能充分发挥,做到人尽其才,也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稳定的有效措施。加强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以人性化地考评教师的教学效果,从德、能、绩、勤四个方面对教师全面考核,综合评估。对评估结果要由专门的评审委员会认真分析,对考评为优秀的教师通报表扬,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表现差的要与之进行沟通,分析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可行性整改方案,不能一棍子打死。

参考文献:

[1]杨全印.民办高校师资问题研究 [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5).

[2]吴伦敦,张红,金曾妮.民办高等学校队伍建设任重道远[J].高教探索,2005,(1).

[3]李建忠.我国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现状与对策[J].2005,(9).

[4]杨文,贾东荣.试论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5,(9).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以及相关的鼓励、支持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的政策的出台,我国民办教育得到了快速地发展。我省的民办高等教育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赣江大学,后经90年代的快速发展,到本世纪的稳定发展阶段。民办高校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大量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批应用性人才。民办高校要生存、发展、壮大必须以教师为根本,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稳定性好的教师队伍是提升民办高校综合竞争力和吸引生源的关键所在。

一、江西省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经过20 多年的发展,民办高校经历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谋生存,在艰难的困境中求发展,已经由儿童期步入到青年期而茁壮成长,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有相对较好的改观,其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为今后的更大发展奠定了稳固的根基。

当前,江西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主要由面向全国高校及企事业单位招聘的青年专职教师、特聘己退休教师、兼职教师等人员构成。专职教师的主体是青年教师,占到学校教学的2/3以上,是教学中的主要骨干力量,民办高校普遍实行坐班制,是其唯一职业。另一主体是其他公办高校、企业退休人员,这些人普遍有高级职称,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对年轻老师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专职老师有固定的教学工作岗位,责任心较强,教学经验较丰富,基本能保证教学质量。兼职教师中成分较复杂,有高校老师、在读研究生及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教学效果良莠不齐,有的精力上疲于应付,备课不充分,照本宣科。

江西民办高校对师资队伍建设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大量吸引外省名牌学校高学历博士、硕士毕业生来校任教,为其提供丰厚的报酬,宽厚的人文环境,优厚的办公和生活条件,做到“事业引人、感情留人、待遇吸人”。形成一支结构精良的优秀团队,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先进的设备及丰厚的报酬。

二、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不足方面

1.流动性大,归属感欠缺。一有机会就离开,仅仅把它当做一个临时的跳板,教师没有编制、随时可能被学校解聘,工资低,社会认可及社会福利和保障等方面,与公办高校相比相差较远,总觉得低人一等,因此,他们就极易跳槽。

2.经验缺乏,职称低。良好的教学科研梯队对于高校的发展和竞争力非常重要。由于民办高校的待遇和社会认可度使得具有高水平的教授、专家、中青年骨干不屑到民办高校任教,只能从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中挑选暂时没有更好去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或者聘请一些已退休在家或在原单位内退的老教师,大部分年轻教师教学时间短,教学经验欠缺,不能很好驾驭学生和控制课堂教学秩序,也不了解高等学校教学情况。这些方面将严重影响和制约我省民办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3.薪酬机制不合理,缺乏激励机制。一是薪酬机制不合理。民办高校为节省开支,实现利润最大化,收入由基本工资加课时费构成,基本工资每月固定发放一次,课时费根据每月上课的节数来发放,有的学校每月发一次,有的一学期发两次,有的每学期结束后一起发。目前民办高校办学资金都是自筹,财政收入渠道单一,使得许多民办高校不得不把教师的工资降到较低的标准。此外,生源意味着生存,每年民办高校的老师除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完成学校给老师下达的招生指标,未完成招生任务的老师,要面临扣暑期工资及少排课,甚至解聘。所以当得到的回报与付出的劳动不能成正比例时,薪酬激励的目的不但达不到,反而更易引起老师的不满,流失也就司空见惯。二是福利制度不完善。民办高校教师的福利待遇远不如公办院校。公办院校都采用国家保证工资,学校通过创收解决福利。而民办高校主要通过收取学费来保证教师的工资,有的民办高校由于生源的不足,教师的正常工资都难以保证月月兑现,福利就自然而然极力减少,即使有也只是象征性的发点。

三、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解决途径

1.加强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识。民办高校的创办者和领导层应有意识地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否合理将从根本上决定民办高校今后的发展前途,民办高校的创办人和领导层是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将起着决定作用。

2.建立现代教育管理制度。我省民办高校存在着产权不清晰,部分民办高校内部还存在家族化办学、私营企业及私人小集团办学的倾向。应根据《民办非经济组织登记管理条例》及《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的相关规定指引民办高校建立“三会一层”即(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为代表的现代公司制的投资与管理模式,建立现代教育管理制度,把民办高校建设成责、权、利明晰的现代高校法人制度,使民办高校稳定、快速、健康发展。

3.提高教师待遇,制定增长机制。一方面,政府在扩大招生计划、给予招生优惠政策等方面为民办高校提供保护和扶持,保证其有合适的生源,同时民办高校自身要充分运用市场手段,想方设法扩大生源,增加办学收入,争取政府对民办高校资金补贴,以便能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应保证每年固定投入不低于年收益60%的资金用于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并建立合适的工资增长机制,每2-3年适当增加基本工资和课时费标准,让教师看到希望,安心踏实地为学校工作,成为学校的主人。可以通过行政规章制度的方式对学校的收入进行划分,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教师的工资福利和社会统筹按时按月发放,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4.加强培训力度。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要体现前沿性、科学性、创新性,让教师“走出去”与“引回来”,拓展教师的视野,最大限度地获得学科前沿知识,先进的教学方法、理念和经验,注重质量和效益相结合。民办高校要具有世界性的眼光,从长处着想,保证充足的资金和人力,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学习,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不断加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教师内部形成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氛围,使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升。通过学科建设和研究带动师资队伍建设,针对不同专业、课程,进行专业发展和师资配备规划,承担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的科研课题和内部课题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使其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提高教学和业务水平。

5.建立合理的考评、奖惩制度。合理的考评和中肯的奖惩制度有助于激发学校的活力,使教师的创造才能充分发挥,做到人尽其才,也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稳定的有效措施。加强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以人性化地考评教师的教学效果,从德、能、绩、勤四个方面对教师全面考核,综合评估。对评估结果要由专门的评审委员会认真分析,对考评为优秀的教师通报表扬,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表现差的要与之进行沟通,分析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可行性整改方案,不能一棍子打死。

参考文献:

[1]杨全印.民办高校师资问题研究 [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5).

[2]吴伦敦,张红,金曾妮.民办高等学校队伍建设任重道远[J].高教探索,2005,(1).

篇3

【关键词】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问题;对策

随着医院规模和业务逐渐扩大,医院内部组织机构庞大,日常业务流程复杂,传统的行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医院内部管理的需要。为了优化医院管理流程、落实医院管理制度、减轻医院员工工作量、提高医院内部管理效率、加强医院各科室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不少医院都开展了医院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系统建设项目。本文主要是对医院OA系统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具体对策。

一、OA的基本概念与发展

OA系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OA系统通常指的是一个单纯的行政事务管理系统,核心模块是公文流转平台,使文件方便流转和批阅;广义上的OA则是一个综合性办公自动化系统,内嵌了众多的业务活动功能,或者集成了众多的业务系统,如:公文流转、会议管理、车辆调度、人事管理、申购管理、各类事项审批等。医院OA系统将逐渐成为医院统一化的信息门户、统一化的工作流程执行平台、统一化的知识文档管理库、统一化的集成整合数据中心。

二、医院OA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t院信息化水平是现代化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医院一方面要注重建设诸如医院信息系统(HIS)、检验信息系统(LIS)、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等针对医疗业务管理系统,同时也不能忽视OA系统这一基础需求。目前,不少医院启动了医院OA系统建设项目,但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院行政管理理念相对滞后。医院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除了依靠出众的医疗技术水平,还包括科学的内部管理能力。医院办公效率正体现了内部管理能力的高低。要通过建设医院OA系统提高内部行政办公效率,首先需要的是院内相关人员行政管理理念的转变。然而,不少医院内部人员却对OA系统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知。一方面,由于医院内部不少管理人员是临床医护出身,缺乏行政或信息管理等专业背景,对与办公自动化相关的行政管理思想和信息化管理理念等认知不足,工作重心往往放在与临床医疗相关的业务管理方面,对行政职能部门的管理思路相对匮乏,甚至轻视和忽略医院行政管理工作,因此,不能意识到建设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建设医院OA系统会使一些沿袭已久的工作内容、方法被陌生的工作流程所代替,加上目前医院工作量大,特别是系统前期试运行阶段,在新旧模式并行过渡磨合过程中,需要花额外的时间去学习适应新的工作方法和模式,势必会导致部分人员有抵触情绪,阻碍了医院OA系统建设工作的推进。

(二)网上流程与实际业务工作不匹配。随着医院运行的规范化,医院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增加,随之产生业务流程也越来越多。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来固化这些业务流程,减少了人工执行的不规范性,也避免了人工审批流转时间长、办公效率低、决策缓慢等问题。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表面看起来是信息技术范畴,实际上却是对医院业务流程的一个梳理和检验。但是,不少医院在建设办公自动化过程中,由于医院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再加上缺少各业务部门人员的直接参与,而信息部门和软件公司又不熟悉各部门具体业务,导致OA系统与医院业务模式结合不紧密,系统启用后虽然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却不能满足各部门的实际需求,难以为医院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另外,有些流程虽然有制度支撑,但这些制度制定时面对的是传统手工操作环境,不具备在网络环境中的操作性,网上流程不能单单是模仿手动阶段的业务流程。有些制度本身内容笼统含糊,业务流程节点不明确,涉及部门职责不清晰,面临业务流程重造问题。然而现实中,不少牵涉多个部门共同执行的制度,由于背后涉及职责分工等问题,会出现没有牵头部门协调汇总,提意见的人多,具体落实的人少,网上业务流程迟迟不能确定,最终制约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

(三)信息安全隐患不容忽视。信息安全是任何信息系统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OA系统的建设目标之一就是信息共享,信息共享与信息安全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信息共享要求信息网络交流通畅,而信息安全则要求严格控制信息访问权限。OA系统通过网络的互联互通来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势必会带来信息安全隐患。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存储着不少医院内部文件、合同、制度、审批单等电子文件,它涉及医院内部工作内容、核心竞争信息,其安全性尤为重要。如何既能保证信息安全又能做到资源共享,是OA系统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

导致信息安全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一方面,OA系统所在的网络环境一般都采用的是TCP/IP 协议,该协议是一个开放的协议标准,开放也意味着更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另一方面,OA系统中的信息资源以电子文件形式存在,与传统纸质文件相比,具有与载体可分离性,也不再具有特定的字迹、签名等特殊标记,易于修改,保密性弱。所以,OA系统如果缺乏周密的安全性设计,就会受到各类常见的安全威胁,如窃取、篡改、假冒、抵赖、销毁等,最终导致信息系统瘫痪、信息资源失控等严重后果。

(四)电子文件归档问题易被忽略。随着医院OA系统的使用,大量的电子文件不断产生,但由于不少医院缺乏电子文件归档意识和知识,在OA系统建设规划中并没有考虑电子文件归档问题,档案管理模块被排除在医院OA系统之外,医院档案信息化滞后于办公自动化。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电子文件将是未来医院档案的主要来源。但在现实中,医院各部门更注重电子文件在处理事务中的现行作用,常常忽略其凭证和记忆等档案价值。大量的电子文件以数据形式分散在信息系统中,处于失控状态。由于电子文件具有信息与载体之间的可分离性、信息易变性、对系统的依赖性等特点,如果不及时归档,其中的信息就很有可能损失或失真。最终导致医院记忆的缺失,不利于知识文档的积累和分享。

有些医院虽然有独立的档案管理系统,但缺少与OA系统互通的数据接口,电子文件逻辑归档无从谈起,难以真正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医院档案管理部门作为一个边缘部门,加上医院电子文件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电子文件归档的具体要求和规范,要想将来源于不同业务部门和OA流程的电子文件集中统一归档,保证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和长久保存,难度很大。

三、推动医院OA系统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领导与统一认识相结合。OA系统建设作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遵循“管理理念先行,信息技术随后”的建设思路。医院要重视OA系统建设背后的管理问题。由于OA系统涉及的用户面广,要想真正落实OA系统的推广和应用, 除了得到医院领导的重视与推行,同时也需要全院各部门统一认识,相互协作,确保OA系统建设项目的科学决策与有效实施。

因此,医院要在加大对OA系统硬件和软件投入的同时, 注重对内部管理人员信息化思想和理念的培养,普及协同办公、知识管理、信息共享等概念,特别是行政管理人员,更需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才能顺利推动OA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彻底改变医院内部行政办公模式,根本提高内部管理效率。为了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不少医院都建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建议充分发挥该小组的全局领导作用,承担起医院OA系统总体规划决策、组织领导等职责,同时设立专门的OA系统建设项目办公室,负责推进项目建设、计划实施、监督管理等,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进度。

(二)流程建设与医院管理内容相结合。首先,要保证OA系y建设内容与医院管理模式相适应。一方面,通过院外考察,学习吸取其他单位好的经验和做法,避免走弯路和回头路。同时让那些不太熟悉办公自动化流程和功能的部门有感性认识,避免凭空想象,使其需求更加具体化。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层面的需求开展院内调研,如院领导需求、行政职能部门需求、临床业务部门需求等,整体上把握医院OA系统的整体规模、主要功能、主要流程等。医院要明确熟悉具体业务的人员负责该业务流程的设计、改进、培训和解释。其次,OA系统只是一个信息管理工具,是配合医院内部管理制度来进行管理的,系统的成功与否,跟医院制度完善程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只有将系统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用制度来规范和优化流程,用信息手段来实现网上流程,才能够真正达到高效办公的目的。反过来,OA系统的建设过程,也是对医院制度完善度和可执行度进行检验的过程,促使医院内部各部门不断优化各项管理制度,使其更具有可执行性和有效性。

当然,OA系统实现院内行政办公的自动化和网络化,不是单纯地把行政办公的各个线下操作流程直接照搬到办公自动化的网络平台上,而是要将办公自动化这一信息化手段与医院行政办公的业务流程再造相结合,实现医院内部组织机构的无缝隙化,利用电子信息流打破医院部门间人为造成的各种壁垒,改变传统的医院各部门信息分散、割裂的状态,实现医院行政办公业务流程的一体化和高效化运作,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医院行政职能部门成本高、服务效率低等现象。

(三)资源共享与信息安全相结合。俗话说信息安全“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首先,信息安全问题中管理水平往往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从管理角度出发,要健全医院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制定统一的信息安全管理规定,通过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明确管理人员职责。为了提升OA系统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堵塞各种安全管理漏洞,医院不但要加强对信息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也要对OA系统使用人员普及信息安全知识,定期培训。

同时,信息安全也离不开技术保障。在技术体系上要有先进的防火墙技术、防病毒技术、入侵检测与漏洞扫描技术、认证与加密技术,防范网络攻击和病毒入侵;为了保证OA系统中信息的传输、存储和访问安全,要在系统中嵌入安全模块,建立有效的身份认证、权限管理和责任认定机制,通过数字印章、数字水印等技术防止信息被窃取或者篡改;注意对信息安全域进行科学划分和管理,以此保证医院内部信息安全,又便于信息资源共享。通过建立备用系统、建立故障隔离机制、存储设备冗余备份等技术措施,减少灾难或意外造成的损失,确保OA系统的数据安全和运行的持续性。

(四)电子文件日常使用与同步归档相结合。电子文件随着医院OA系统使用而出现,记录和反映了医院日常活动的实际,承担着医院记忆、法律证据、机构留痕的重要责任,医院必须要重视电子文件归档问题,并根据其特点寻找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医院电子文件管理制度。使电子文件从产生、收集、归档、利用每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都有章可循。可以将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纳入医院各行政职能部门考核,明确电子文件归档责任,OA系统中业务流程谁主管,业务流程中产生的电子文件谁负责管理,医院文档部门则负责监督考核。另一方面,医院文档部门要加强前端控制,尽早主动参与OA系统设计,将文档管理的知识和理念传达给系统建设人员,完善文档管理模块的功能,使电子文件从产生开始就符合归档标准和要求,保证电子文件在后续使用、传输、保存等过程中的真实、完整、有效。依据文档一体化管理理念,最终在OA系统中实现将文件处理和归档联系在一起,无须人工进行繁琐的文件归档过程,实现只要文件流程结束,对电子文件及时进行整理、鉴定、归档,即可实时归档,从而大大提高归档的效率。也为档案在医院建设和发展中发挥更多的凭证和参考作用打下基础。

四、结论

尽管在医院OA系统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但不可否认,OA系统是医院加强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它突破了行政办公时间地点的限制,可有效改变医院行政职能部门的传统手工办公方式的低效状态,节约管理成本的同时,有利于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丽珍.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医院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34(10).

[2]陈帅.面向协同管理的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13.

[3]温明锋,张保元,陈健超.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8).

[4]车黎刚.建设行业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问题初探[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5(1).

[5]马学华.基于办公自动化的高职院校电子文件归档问题探讨[J].办公自动化杂志,2011(203).

篇4

【关键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

1.引言

进入到21世纪,我国民办高校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有新的挑战。不同民办高校之间的竞争却日趋激烈,由学校硬件的竞争转向软件的竞争;由生源规模的竞争,转向诚信办学与优质教育服务的竞争;由校园面积和教学大楼的竞争,转向教育质量、办学特色的竞争。然而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优质教育服务、走特色办学之路的关键,在于如何吸引、稳定并使用好优秀教师,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主要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两部分组成。兼职教师主要是来自公办高校的教师或再读研究生。专职教师主要包括:(1)离退休干部、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2)普通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及一些公司的在职教师;(3)引进公办、民办高校的毕业生;(4)内部人员的调任,或院校举办者的亲戚、朋友到学校从事相关部门的教学管理工作[1]。

目前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总体情况仍不尽人意,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专任教师数量不足、学历程度偏低

据调查,民办高校中,有近80%的民办高校没有专任教师或者专任教师很少。有些民办高校尚未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关于专职教师数量应当不少于其教师总数的1/3的规定。

根据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百所民办高校”的调查统计结果,在103所被调查的学校,没有专职教师的学校占12.6%,专职教师人数不超过40人的学校占57.3%。在被调查的学校中兼职教师超过40人的学校占73.8%,超过200人的学校占12.6%[3]。

另外,我国民办高校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数量与学历结构分布不合理。教师队伍中学士、硕士的比例较大,尤其是学士学位,专职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甚少,致使民办高校的整体学历不高。

(2)教师梯队不合理

由于民办高校师资主要来源于公办高校的兼职教师、离退休教师和新招纳的年轻教师,这部分兼职教师所占的比例很大。在目前的社会竞争下,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民办高校为了吸引优质师资,这类民办学校会花重金聘请公办高校的高职称离退休人员,因此教师队伍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的教师数量相对较多,这也是民办高校的一个重要招牌;与此同时,对于规模较小,效益不好的民办学校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很少甚至没有,这类民办学校大多聘请的具有初级或无职称的年轻教师,致使较低职称的教师数量也很大。相比之下,具有中级职称的中年教师的数量在民办学校却很少,这使民办高校师资的职称结构不合理,呈现出哑铃式分布状态。[5]

(3)师资年龄结构分布不合理。

我国民办高校,60岁以上的老教师和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数量较多,而中年教师的数量却较少。出现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因为近年来高校就业形势严峻,大量本、专科毕业生,进入到民办学校就业;第二,民办学校自身的管理体制,办学者的办学理念和政府的保障政策还不具有将中年教师从公办高校“挖”来的实力和诱惑。

(4)重引进、轻稳定教师流动性较大

很多民办高校一味的重视引进校外高学历、高职称或丰富阅历的高等人才,而忽视了学校自身拥有的人才潜力的挖掘和培养。这样导致了引进的人才因为对学校归属感不强,容易受到薪酬、福利待遇的影响而流失;而归属感强的学校自身拥有的人才,因为没有得到培养,挫败了其工作积极性和对学校的归属感从而导致人才流失,另外,造成专任教师队伍流动性大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定没有把民办高校教师纳入到享受范围。绝大多数民办高校教师在职称、评奖时名额很少,特别是在教师编制问题及退休问题上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此外,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教师退休后没有保障,这就使教师存有后顾之忧,青年教师跳槽的现象频繁发生,专任教师流失情况严重。

3.民办高校稳定优秀师资的对策

3.1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民办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师发展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新观念。民办高校管理部门要将教师管理的重点从单纯的管理控制转向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更多地考虑如何开发教师的潜能,高度重视教师的进修培训。民办高校的管理者要改变过去把教师视为被雇佣者的观念,要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学校改革发展的决策过程。

3.2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民办学校管理者应制定完整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培养计划,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大量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年轻人,或者具有较高教学科研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作为专任教师。同时要不断地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步伐,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

3.3 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师聘任制度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民办学校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教师必须通过严格的招聘程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同时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确保人才的稳定。

另外,开展学术研究,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以利于教师今后事业的发展与业务能力的提高。

3.4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首先,政府应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保障制度。监督民办高校管理者严格按照规定给教师交纳社会统筹和医疗保险等,切实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其次,省、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在地方和区域范围内将民办高校教师的编制、社会保障等合法权益落到实处。为民办高校教师进行人事的同时,积极为其落实事业性质的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失业保险等。

再次,民办高校的管理者要转变观念,要认识到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优秀的教师,因此民办学校管理者要积极主动与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联系,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如数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对发展有贡献的教师附加社会保险作为奖励。

3.5 注重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首先,民办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类型和办学特点,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的长远发展规划和措施;

其次,要求学校管理者尽可能提供充足的培训经费,保障教师培训进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再次,建立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模式。采取校本培训和校外培训相结合、实地进修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的继续教育模式。在校内定期举办进修班,如岗前培训、专业理论培训、教育理论培训、现代教学技术与方法培训等;有计划地选派一些中青年骨干专任教师到国内外进修提高学历层次,改善学历结构,更新知识内容,提高专任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将会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强.陕西民办高校专任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7.

[2]陕西省教育厅编,陕西教育事业统计年鉴[z].西安未来出版社,2005.

[3]陈贝.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基于X校的实证调研[D].长沙:中南民族大学,2012.

篇5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 师资队伍建设 问题 对策

一、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构成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来源是多渠道、多层次的,包括高校毕业生、其他高校教师、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专业人员和高等院校的离退休教师。其中高校毕业生、高等院校的离退休教师占专任教师很大比例;而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生产一线的专业人员、其他高校在职教师占兼职教师队伍的大多数。[1]

二、江西省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职院校经历了迅速发展的蓬勃时期,但随之而来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逐渐暴露,已经成为民办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主要障碍之一

1.师资队伍稳定性差,人才流失严重

离退休教师因为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佳无法长期工作,年轻教师只是把民办高职院校的工作作为职业生涯的一个跳板,兼职教师由于他们本身有固定的职务往往会把主要精力放在自身的职务上。

2.师资结构不合理

1.年龄结构不合理。刚走出校园的年轻教师和退休的老教师是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中青年教师比例偏少甚至没有。这就使得民办整个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呈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2.专职、兼职教师结构不合理。调查显示江西省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专职教师的比例已基本超过兼职教师的比例但兼职教师仍占据相当大的比重。 3.学历结构不合理。整体上江西省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仍以本科毕业生为主,博士、硕士的比例相对较少 。[2]

3.3科研能力不足,缺乏学科带头人

民办高职院校师资来源的多样性导致校园的学术氛围无法形成,教学科研气氛薄弱,对教学规律的探讨深度不够。

3.4教师在职进修机会缺乏

民办高职院由于师资短缺、教师工作量大等原因无法给 教师提供充足的机会。

此外,民办高职院校不够重视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使得部分年轻教师的责

任心、荣誉感不强,这就难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江西省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教师是职业院校办学的灵魂,教师队伍的质量是维系学校生存的纽带,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师资队伍尤为重要,因为他是民办高职院校参与竞争的优势所在。近年来,有实力的高职院校不仅要聘请素质较高的教师、学者来本校兼职,而且也在逐步建立自由的专职教师队伍。从长远看,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更符合民办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为次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改善外部环境 ,1.1制定民办高职院校吸引人才的有关政策和保障制度,省政府有关部门和省教育厅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共同商讨,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后顾之忧。推动江西省尽快形成有关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社会保障、待遇等较完善的政策及配套措施,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1.2营造尊重民办教师的社会舆论环境 ,党和政府在评价、量化民办高校的工作时,应充分重视民办学校教师为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努力,舆论媒体也应该多看到民办院校及教师的闪光点,共同推动师资队伍素质的提升。 1.3加大政府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扶持力度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根据每所学校的不同情况及当地的实际,以多样化的方式给予适当的扶持与资助。此外,省政府还可出台优惠政策,为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提供经济适用房,解决教师的住房难问题。

2.要采用具体措施,提高人才竞争力

2.1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明确规定:“民办学校教职工在职务聘任、业务培训、表彰奖励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权利。民办学校应当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民办院校教师的合法权益关键还是要靠法律来保障,我们应该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妥善解决民办高校教师有关职称、住房、医疗保险等问题。2.2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结构合理的专职教师队伍 ,要积极引进教学与科研能力兼具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在人才引进过程中要转变陈旧观念,紧抓机遇,量身制定各种可行措施,完善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2.3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对教师的工作做出全面、综合的评估。民办高职院校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成立学校评议委员会,针对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建立可行的评估指标体系,使教师的考核与评估工作规范化、经常化。[3]

3.教师应加强自我管理,提高自身水平,3.1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 ,教师要在思想、道德、学识等各方面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这样才能为人师表,获得学生与社会的尊重。3.2教师要注重执教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制定出立足学校办学宗旨的教学计划,转变教育观念,深入剖析执教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对民办教育的教育特点、教学模式等的认识,健全和强化民办师资队伍建设的计划,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评价的体系和机制。3.3提升教育科研与创新能力 ,学校要鼓励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创新教育科研的方法,不断完善和调整知识结构,为教育科研提供理论依据和知识储备。同时要将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4.增强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

老师要主动适应竞争的环境,在竞争中成长与发展。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实现自身的发展。

此外,教师还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善于学习和钻研,阅读民办高等教育的有关书籍,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出适合民办院校学生成长进步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余彬.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0(24).

[2]帅相志.现代教育管理改革与发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3]章建华等.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09(9).

篇6

最近,XX县委办、县委组织部、县经管局、县民政局等部门组成调查组,对村级班子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此次调查采取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调查范围涉及平口、小淹、杨林等10个乡镇、20多个村。调查结果表明,我县村级班子建设总的形势是好的,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为促进我县农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同时,调查中发现,村级班子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和稳定。

一、我县村级班子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县1180个行政村(居委),共有村干部4948名,其中35岁以下的891人,占18%。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的1179人,占23.8%。调查表明,近年来,我县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一是班子整体结构不断优化。各乡镇党委在选拔和任用村级干部时能坚持“以人为本”,勇于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选人用人观念,全方位启用人才,及时将优秀人才充实到村级领导班子。近3年来,全县先后调整村支两委成员1984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548人,村主任492人。村级班子整体结构逐步得到了优化。二是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大多数两委班子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做到了按章理事。特别是近年通过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村干部们的廉洁自律,拉近了干部、群众的感情距离,改善了干群关系,强化了村干部的民主意识和群众观念,也促进了村干部作风转变。大部分村干部能勤政务实,兢兢业业地工作,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村级班子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三是村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县、乡两级将村干部的培训教育纳入了干部教育规划。近3年来,全县共举办村级干部各类培训班386期,受训的村级干部达26840人次。特别是通过村级“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全县村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党性党风和政治理论教育,政治思想素质明显提高。四是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大多乡镇对村级班子实行了岗位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村干部报酬全面实行了统筹,推行了“基础+职务+工龄+村类别+绩效”的结构工资制度,并严格按规定兑现奖惩,使村干部干有目标,管有依据,评有尺码。同时,大部分乡镇党委政府能做到用真诚与亲情联络村级干部,在感情上与村干部真心交朋友,工作上及时为村干部撑腰壮胆,生活上尽力为村干部排忧解难,村干部不安心的思想不断淡化,工作积极性普遍高涨。五是后备干部队伍不断壮大。近3年来,全县共培养和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党员750名,其中已任村干部的164名,已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储备的达415名。

调查也表明,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村级班子建设中出现和存在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一是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全县4948名村干部中56岁以上的达756名,占15.3%。有的乡镇56岁以上村干部的比例高达30%以上。江南镇老屋村和百花村支部书记年龄已满70岁。全县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503名,占30.4%。有的村干部连自己的名字、同意开支等简单的字都不会写。由于文化程度不高,部分村干部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往往理解不透,认识不深,贯彻不力,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二是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仍然不够。部分村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法简单,缺乏依法行政、按章理事的自觉性。墨守成规,不求改革创新。一些村级班子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强收入方面办法不多、能力不强。发展经济的思路不清、路子不明。据各乡镇党委评定,全县村干部能力一般和较弱的达2696名,占54.4%;村级班子能力一般和较弱的673个,占59.3%。三是部分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工作合力不强。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不能互相配合共同开展工作,存在拉山头,闹派性的现象。有的支书与村长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班子不协调,思想不统一,无法发挥出村级班子应有的工作合力。工作无法开展,群众无所事从,经济无从发展,基本失去了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和凝集力。四是村级干部队伍难稳定。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村干部待遇低、难落实,不少村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人心思动现象较普遍,甚至干脆“撂担子”。东山乡高星、下茶两个村共有党员51名,曾任村组干部的22人,近三年来辞官不做的12人,现任村干部中外出打工的10人。五是部分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转型,青年新生力量处于分散、流动状态,村级组织难于对他们开展有效的教育和培养。部分地方对村干部后备人选的培养选拔缺乏硬性措施,真正有文化、有素质、有培养前途的人才很难选拔,后备干部队伍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局面,有的村甚至找不到合适人选出来担任村干部。

二、当前农村基层班子建设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第一,个别乡镇对加强村级组织的建设重视不够。有的乡镇只把经济工作视为主要任务,使基层班子建设与经济建设脱节。忽视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忽视对基层干部和党员管理与教育,不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与发展。有的村甚至近10年没有发展一名党员和后备干部,组织生活基本没有正常开展。

第二,缺乏健全的村级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机制。党委、政府对于村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上缺乏完善健全的工作机制。靠家族、帮派势力当选村干部的现象仍然存在,那些觉悟高、观念新、能力强,善于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优秀人才难以被选拔到村级班子领导岗位上来。有的乡镇对村干部重使用轻培养,对于村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抓得不力,资金和精力投入不够,村干部出现思想问题时,主要采取调整的办法而很少采取教育的办法解决,客观上难以建起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第三,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弱化了村级班子作用的发挥。实行后,多数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弱化。据调查,安化县80%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万元,60%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几乎是空白,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少。特别是税费改革后,“三提五统”等收费项目取消,乡(镇)、村两级财力进一步减弱,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矛盾更加突出,村级组织为群众办实事的条件受限。群众长期得不到实惠,对干部缺乏认同感和信任感,导致不少村班子软弱涣散,在群众中没有威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很大的抑制,出现基层干部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

第四,待遇偏低难保障,抑制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基层干部承担着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但许多情况下他们的责权利并不明确,也不平衡,存在着对基层干部责任上严格要求,但权力上无相应保障,经济待遇上又不够关心的情况。这使农村基层干部难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任务上,对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任务只是采取被动应付的态度,影响了村级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责权不一,心理难平衡。计划经济时期,村干部手中掌管着生产的领导权、劳力的调配权、收入的分配权、实物的支配权、资金的使用权等,“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找,当地有威信”。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不断调整和发展,村级干部原有的工作权力实际上变空或大部分丧失,而责任却越来越重,计划生育工作以村为主、“三收”任务完成情况与村干部报酬挂钩等等,责任与权力的不统一,使部分村干部心理上难平衡。部分村干部认为,有本事外出打工赚钱,当村干部是“要蠢不化的人”搞的。许多村干部存在一种经济上的“危机感”、感情上的“遗弃感”、政治上的“压力感”。二是经济待遇低、难兑现。据调查,目前我县村支书年平均误工在200天左右,最多的达300天以上,村主任、文书和计生专干年平均误工180天左右。而年平均报酬收入为:村支书1180元、村主任1120元、村文书1038元、村计生专干854元。全县60%的村干部年报酬收入在1000元以下。这样的工资待遇使许多村干部无法养家糊口,村干部普遍认为不划算,即亏了自己,又亏了家庭。即使按这样的标准许多村也不能及时足额兑现。全县有40%的村因无法完成乡镇的工作任务,村干部领不到足额的工资数。有的村干部的工资完全用于填补上交缺口,最多的村一年用村干部工资垫补达5000多元。三是政治待遇上无奔头。以前,优秀的村干部可以招聘为乡镇合同制干部,甚至还可以考录国家公务员,对村干部鼓励很大。政策取消后,一些有能力的农村青年认为村干部在村任职,最多干到村支书,既不能进事业单位,又不能进入公务员序列,感到当村干部政治上没有奔头,不愿当村干部。有的在职村干部则认为“劳多,酬少,前无出路,后无退路”,工作上得过且过,有的甚至干脆“撂挑子”。四是卸任后生活难保障。卸任村干部生活贫困的现象较为普遍,全县6413名卸任村干部中,生活处于特困状况的达1308人,占20.4%。为探求解决村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我县曾于1996年制定并实施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办法》,但由于保险体制变化和存款利息大幅下调,不得不于2000年将已收的保险金连本息退还给乡镇。县每年下拨6万元专项经费到各乡镇,由乡镇根据财力状况适当解决。各乡镇虽然根据卸任村干部的任职长短,每年给予了适当补贴,但仅仅是表示意思而已。目前,卸任村干部的待遇不如农村五保户、残疾人、复员军人和特困企业下岗职工。

三、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强对村级班子建设的重视和领导。各级党委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切实加强对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领导和指导。要认真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乡镇党委的责任。党委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党委成员要齐心协力抓。二是出台有关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县委要根据上级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有关优惠政策,特别是鼓励村干部建功立业的倾斜性政策,吸引优秀年青人才从事村干部工作。三是营造有利于村干部工作的良好环境。乡镇党委政府要大力支持村干部的工作,执纪执法部门要强化措施,确保村干部正当权益不受侵害,新闻媒体要加大村干部的正面宣传,在全社会推介一批优秀村干部典型。市县乡三级建立定期评比表彰先进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机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二,健全村干部选任机制,致力提高队伍素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干部队伍“四化”的方针,通过全面推行村支部“两推一选”的办法,选拔懂经营、善管理、能带领一方群众共同致富的人进村级班子,并有重点地进行帮带、培养。一是把好政治素质关。要把那些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群众拥护,有文化、有本领、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二是优化队伍结构。要围绕支书这个“主角”优化群体结构,配好支部班子,选好行政班子。村干部队伍要形成以40岁左右、初中以上文化为主体的年龄梯次结构,每个村级班子至少配备1名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人。三是拓宽村干部的选配渠道。既要注重在致富能手、复员军人、回乡知青中选配,又要动员在外打工或经商的能人返乡任职,还要积极探索和建立国家干部下派任村干部与从回乡下岗职工中选配村干部的用人机制,使村干部的来源渠道不断扩大。四是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重点是培养有一定知识水平和专业特长的回乡知青、退伍军人和外出打工返乡的优秀青年在农村创办领办经济实体,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为村的干部储备人才。要注重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入党,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有计划地选送他们接受各种职业和专业培训,参加实践锻炼,并定期进行考核、考察,能够使用的,尽快进入村干部实职岗位。

第三,创新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教育和管理。一是建立目标管理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村级干部的岗位责任制、村级组织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村级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村干部建立考勤、考绩、考察、考评、学习、请假、会议、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等方面的制度,进一步强化村级干部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二是建立培训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县乡党校主阵地的优势,强化在职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县委党校要分期分批次对村主头进行理论培训,乡镇党校每年对村“四头”培训2次以上,切实帮助基层干部更新观念、增强致富本领。同时,加大典型的培植力度,选树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村级干部典型,发挥示范、辐射、教育、带动作用。充分运用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建立起来的经常性教育机制,强化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三是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强化经济监督,由上级党委组成专门班子,坚持每年对各村财务开支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审计。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更好地实施对权力的配置和限制。建立上级党委和基层干部谈话制度。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增强工作透明度。搞好考察和民主评议。全面掌握干部的真实情况,对评议中得不到群众满意和拥护的干部要及时进行调整。

篇7

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落实月日全乡农村后进班子整建“百日会战”工作会议精神,今天召开这个现场观摩会。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严肃工作纪律,增强大家的紧迫感和责任心,扎实推进全乡农村后进班子整建“百日会战”工作,确保达到县委要求,实现预期目标,取得显著效果。对照兄弟乡镇好的做法、好的经验,结合我乡实际,从三个方面做如下强调

一、理清思路。

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乡党委团结带领全乡党员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思路,大力开展“三级联创”扎实推进“民主议政”深入实施“乡镇振兴计划”百村行动”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尤其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也必需清醒地认识到全乡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尤其是农村基层班子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班子可以划分为六类:一是临时没有班子的村;二是支部书记不能发挥作用的村;三是班子工作能力不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变化,缺乏干事守业责任感和事业心,为民服务能力比较差的村;四是种族派性比较严重的村;五是村两委关系和睦协的村;六是民主法制意识差,不民主,财务不公开,村班子成员作风粗暴的村。所说的这几类村各办事处或多或少地存在这些存在问题的班子,特别是瘫班子、无班子的问题,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影响极坏,严重阻碍了乡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关系到全乡赶超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关系到全乡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和谐的建设。当前村级换届在即,如果不把这些基础性工作做在前头,把这些存在问题的村班子治理好,把问题解决好,发明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工作基础,肯定会影响到换届工作的健康顺利进行。因此大家一定要进一步认清形势,从以上六种问题班子入手选准突破口,理清思路,分类施治,切实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抓在手上,抓好抓实。

二、真抓实干。

尤其是农村基层班子整建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农村工作。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咬定目标抓重点,因村制宜解难题”

(一)搞好调查研究。第一个任务就是深入基层,走村入户搞好民意调研,从而掌握第一手资料。以这次提高村级班子执政能力、提高整体素质的百日会战”为契机,全面提升我乡党建整体水平。乡有比较好的区位优势,几年来我乡的发展速度一直列全县前列,但是基层组织建设与兄弟乡镇相比是同一个起跑线上,现在没有优势可言,因此,对待这项工作,一定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真抓实干,这样我基层组织建设才有机会实现大的突破。

(二)因村制异。因村制异进行整治。对“瘫班子”从理清瘫的原因入手,找准病根,家族矛盾的解决家族矛盾,经济单薄的着手解决经济单薄问题,进行物质帮扶,有其他遗留问题的解决遗留问题。对无班子的情况,要按照“双高双强”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个人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原则广泛征求意见,积极物色人选。对“软班子”要协助强筋壮骨,坚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打消其工作顾虑,增强其工作信心,同时给予必要的工作支持,增强其“想办事、敢办事”信心和“公道办事、依法办事”能力,对个别软班子,同时可辅以必要的组织调整,调换新鲜血液,增强工作活力。对“散班子”要加强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和法制教育,增强其凝聚力、战斗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特别要完善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规范管理工作顺序,使班子成员思想上同心、工作上同向,防止和解决“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问题。懒班子”主要是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方面存在问题,应该从思想和制度等方面入手,解决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使懒的尽快动起来、勤起来。选人用人上,坚持内选与外派相结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一村一策,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坚持“内选优先”原则,支部书记尽量从本村产生,本村确无合适人选的从县、乡机关干部中选派。

(三)着眼久远利益。要建立起我乡农村后进班子整建工作的长效机制,把班子建设与其他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各项长效机制建设。一是进一步健全乡村级建设的规范制度,全面规范村支部、村委会职责范围;二是民主议政日的完善和规范。现在很多村通过民主议政日已尝到甜头,但是个别村“民主议政日”还不规范,有些村把一些群众不感兴趣的事拿到民主议政会上来议,影响了民主议政日作用的发挥;三是全面调整后进村班子发展思路,产业结构调整。村里有什么资源优势,一方面听取对班子的意见,一方面要多听村民的意见;四是如何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通过什么样途径,能尽快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强为民服务能力,也是整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五是巩固先进性长效机制效果。如何发挥党员队伍的作用,特别是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建设新农村能不能破题的重要保证。今后,要通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真正使农村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六是发挥好包村干部的作用。包村干部是乡村两级的联系员、信息员、村级工作指挥员。一个村的发展与稳定,与包村干部有莫大的关系,关键是包村干部每个户去没去过、情况了不了解。七是制定完善考核激励方法。从机制、制度等方面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解决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大村小村一个样的问题。同时,与村级发展稳定结合起来,为村级久远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高标准。确保整建工作取得实效

篇8

二、当前农村基层班子建设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第一,个别乡镇对加强村级组织的建设重视不够。有的乡镇只把经济工作视为主要任务,使基层班子建设与经济建设脱节。忽视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忽视对基层干部和党员管理与教育,不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与发展。有的村甚至近10年没有发展一名党员和后备干部,组织生活基本没有正常开展。

第二,缺乏健全的村级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机制。党委、政府对于村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上缺乏完善健全的工作机制。靠家族、帮派势力当选村干部的现象仍然存在,那些觉悟高、观念新、能力强,善于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优秀人才难以被选拔到村级班子领导岗位上来。有的乡镇对村干部重使用轻培养,对于村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抓得不力,资金和精力投入不够,村干部出现思想问题时,主要采取调整的办法而很少采取教育的办法解决,客观上难以建起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第三,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弱化了村级班子作用的发挥。实行后,多数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弱化。据调查,安化县80%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万元,60%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几乎是空白,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少。特别是税费改革后,三提五统等收费项目取消,乡(镇)、村两级财力进一步减弱,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矛盾更加突出,村级组织为群众办实事的条件受限。群众长期得不到实惠,对干部缺乏认同感和信任感,导致不少村班子软弱涣散,在群众中没有威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很大的抑制,出现基层干部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

三、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强对村级班子建设的重视和领导。各级党委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切实加强对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领导和指导。要认真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乡镇党委的责任。党委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党委成员要齐心协力抓。二是出台有关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县委要根据上级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有关优惠政策,特别是鼓励村干部建功立业的倾斜性政策,吸引优秀年青人才从事村干部工作。三是营造有利于村干部工作的良好环境。乡镇党委政府要大力支持村干部的工作,执纪执法部门要强化措施,确保村干部正当权益不受侵害,新闻媒体要加大村干部的正面宣传,在全社会推介一批优秀村干部典型。市县乡三级建立定期评比表彰先进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机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二,健全村干部选任机制,致力提高队伍素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干部队伍四化的方针,通过全面推行村支部两推一选的办法,选拔懂经营、善管理、能带领一方群众共同致富的人进村级班子,并有重点地进行帮带、培养。一是把好政治素质关。要把那些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群众拥护,有文化、有本领、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二是优化队伍结构。要围绕支书这个主角优化群体结构,配好支部班子,选好行政班子。村干部队伍要形成以40岁左右、初中以上文化为主体的年龄梯次结构,每个村级班子至少配备1名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人。三是拓宽村干部的选配渠道。既要注重在致富能手、复员军人、回乡知青中选配,又要动员在外打工或经商的能人返乡任职,还要积极探索和建立国家干部下派任村干部与从回乡下岗职工中选配村干部的用人机制,使村干部的来源渠道不断扩大。四是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重点是培养有一定知识水平和专业特长的回乡知青、退伍军人和外出打工返乡的优秀青年在农村创办领办经济实体,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为村的干部储备人才。要注重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入党,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有计划地选送他们接受各种职业和专业培训,参加实践锻炼,并定期进行考核、考察,能够使用的,尽快进入村干部实职岗位。

第三,创新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教育和管理。一是建立目标管理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村级干部的岗位责任制、村级组织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村级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村干部建立考勤、考绩、考察、考评、学习、请假、会议、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等方面的制度,进一步强化村级干部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二是建立培训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县乡党校主阵地的优势,强化在职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县委党校要分期分批次对村主头进行理论培训,乡镇党校每年对村四头培训2次以上,切实帮助基层干部更新观念、增强致富本领。同时,加大典型的培植力度,选树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村级干部典型,发挥示范、辐射、教育、带动作用。充分运用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建立起来的经常性教育机制,强化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三是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强化经济监督,由上级党委组成专门班子,坚持每年对各村财务开支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审计。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更好地实施对权力的配置和限制。建立上级党委和基层干部谈话制度。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增强工作透明度。搞好考察和民主评议。全面掌握干部的真实情况,对评议中得不到群众满意和拥护的干部要及时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