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2 21:33:5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土建专业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由于建筑行业有着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要想成为优秀的应用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可以在第七个学期,通过讲座、模拟考试等方式进行建筑师、结构师、建造师和造价师等执业资格考试训练,为将来顺利获取执业资格打下坚实基础。在传统的土建类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融入社会调查、工程实训和注册资格考试实训这几项内容后,新构建的实践体系对于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必将起到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二、加强各实践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土建类群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项目较多,不同环节之间的教学目标虽然存在不同,但是总体的目标却是一致的,而且诸多的实践环节的知识体系存在有机联系,因而很多环节在学习内容的选择、实践方式的确定和考核方式的确定等方面可以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实践环节学习的一体化。以《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和《工程估价》这三门课程为例,这三门课程的实践环节有施工生产实习和各自对应的课程设计。以前的方式是:先在学校完成各自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选用的图纸各不一样),再进入实习工地。学生进行这几项实践环节之后,对于工程施工方案的确定、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程造价的确定以及现场的管理这几个方面的知识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如果这几门课程的实践环节能够实现有机结合,如:先让学生进入实习工地,按照实习要求完成任务,回到学校后,以各个学生所在实习工地的工程为背景,先后进行工程造价的确定、确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等课程设计,结合施工现场已经实施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预算文件等进行对比,分析各自的优劣。这种方式不仅将这几门课程的知识体系有机贯穿起来,而且使学生比较完整地掌握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组织和造价控制等过程,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另外一方面,这种方式也弥补了校内实践“纸上谈兵”的缺陷,将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现场实践结合起来。从考核方式上来讲,除了考评学生上交的实践成果外,还可以针对这几项环节举行综合答辩,更全面地考查学生是否达到将“知识转变为能力”的考核目标。加强各实践环节间的内在联系,关键在于各负责人在制定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案时,能够相互沟通、相互协调配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先后顺序的确定等方面实现一体化设计。
三、变革毕业设计模式
毕业设计是本科生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在工程实践中,应用能力除了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外,很大程度上更体现在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上,同时,工程实践也需要学科之间的交融。当前高校土建类群的毕业设计,强调的是学生达到的技术深度和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因而各专业大多是以工程建设某一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为主题确定毕业设计的内容,由学生各自独立完成。这种模式没有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出来,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新的毕业设计模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
(1)跨专业团队组合这种模式可以将土建类群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专业组合起来,如建筑学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组合,要求组团的学生完成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这种方式使得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做建筑设计时,必须考虑到结构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使得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注意与建筑设计人员的充分交流和沟通。也可以让建筑学、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多个专业进行组队,完成工程项目从可行性行研究、项目策划、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到确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造价控制等一系列工作。
(2)专业内部组队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将参与毕业设计的学生划分为3-5人一组,给定一个项目,要求学生完成在不同阶段如决策和设计阶段、项目承发包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决算的工程计价,通过一个案例,学生就可了解工程项目完整的计价过程,掌握各阶段计价的方法和重点。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组队的模式一定既要有分工,也要有合作,既要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也要锻炼团队协作精神。这就要求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时,对于毕业设计任务的分配上注意到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所侧重,在管理上要多下功夫,使得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四、结语
素养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工作环境具有动态性与复杂性,面对高职工科学生,需要技高一筹,尤其是在分层教学、分类培养的教学理念下,更需要土建类专业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要求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必须具备较高的隐性职业素养.
1.1思想政治素养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要求土建类专业辅导员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在面对高职工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土建类专业辅导员需要具有较深的思想政治理论功底,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崇高的人生追求.
1.2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信念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工作的群体是面对工科高职学生.当前,高职院校进行了招生改革,通过多种渠道录取高职生,包括自主招生、普通招生和对口单招等形式,高职学生种类多.高职学生在整体素质上相对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较差,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班级管理组织能力也都相对较弱.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在服务学生时,需要有更好的服务态度.同时,土建类专业辅导员还要有比常人更多的耐心.
1.3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辅导员的工作是做学生工作,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并且为人正直诚实.认真做好每一件事,诚实面对每一位学生,不偏袒也不包庇学生,对学生工作做到细致入微,井井有条.
1.4具有教育管理和研究能力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应该具备教育管理和研究能力,管理能力是影响学生管理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教育研究能力是反映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1.5具有良好而稳定的心理素质土建类专业辅导员面对繁杂的学生工作,要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健康的体魄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前提.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应具备良好的身体,有充沛的精力面对工作.良好的心理素质决定土建类专业辅导员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遇到困难、挫折和压力时,沉着应对,适时调整好心态,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1.6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精神是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在面对枯燥而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时,不畏艰难,勇敢面对.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要求土建类专业辅导员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土建类专业辅导员的工作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有时在室内,有时在建筑工地.很多工作无法量化,工作中有一定的随机性,这就要求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对工作无比热爱和忠诚.
1.7具有勤奋工作和主动意识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具有教育和管理双重工作.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必须遵守工作纪律,艰苦奋斗,主动参与学生工作.能够与团队成员友好合作,共同完成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
1.8有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和繁琐性,需要有创新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思想状态也在不断变化,如果一味采用原有的方式教育学生,肯定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此外,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在科研方面也应该边工作边总结,既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又要把学生工作做出色.
2土建类专业高职学生职业素养要求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人在从业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出并发挥作用的相关品质,是人们从事某种工作、专门业务或完成特定职责所具备专业技能和道德操守的总和,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而形成.概括的说,土建类专业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包含以下4个方面:
)职业道德.要求土建类专业学生具有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服务观念、法规意识、诚实守信和奉献精神等.
2)职业意识.要求土建类专业学生应遵守劳动纪律,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3)职业行为习惯.要求土建类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力,按照技术规范施工,具有较强责任感和对单位忠诚.
4)职业技能.要求土建类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识图绘图能力、测量仪器使用能力、水电预算能力、钢筋下料计算能力等实际操作动手能力,能够胜任所从事的建筑行业工作.职业素养成为一个人能否从事一种职业,能否胜任该职业岗位的重要条件.土建类专业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未来的职业生涯.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更多的是在校园生活中与辅导员的接触、交流沟通.土建类专业辅导员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时间最长,接触频率最高,其隐性职业素养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
3辅导员的隐性职业素养与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关系
3.1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大部分来自于理工科院校,在文学修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土建类专业辅导员要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和文学修养,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指导大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强化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学生敬业、奉献、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和奉献社会.
3.2敬业奉献精神方面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在工作中体现出来的敬业奉献精神时刻影响着高职学生.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的言行举止是影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方面,只有自身做好了,才能正面教育引导学生.学生工作没有具体的上班和下班时间界限,很多时候都是在下班时间发生突发事情.如果辅导员能够及时赶到,给予帮助,妥善处理,会强化大学生对辅导员职业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任何职业都应该具备敬业奉献精神.
3.3责任心方面责任心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这样才能在职业环境下与学生诚恳相待,取得学生的信任.针对不同生源学生,辅导员应该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体现辅导员以生为本的理念.这样才会让学生亲近和信服,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支持.不仅在学生面前树立起了威信,又能给学生在生活中以引导和帮助.做好沟通工作是辅导员的职业习惯,这样可以强化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责任感,形成职业行为习惯.
3.4职业态度方面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暠,土建类专业辅导员应树立起远大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信念,给学生树立起良好榜样,言传身教,启发和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引导学生提高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结语
我国交通土建领域处于大建设与养护管理并存的时期,对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安全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对于交通土建类专业学生的安全素质教育相对滞后。为适应交通及土木工程建设与运营的安全生产需要,构建面向交通领域的道路、桥梁、隧道等各类工程设施,集合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与预控、安全人机工程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交通行业特色鲜明的安全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1.适应国家和交通土建行业安全生产的新形势。安全生产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工作。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的安全问题日益显现出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中的安全问题是其中之一。近年来,发生在交通土建行业的一系列安全生产事故,损失之重,影响之大,频率之高,令人触目惊心。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的提高,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相关要求,有利于通过人才培养助推交通土建行业的安全建设。
2.交通土建专业人才的安全使命和责任。交通土建专业学生将成为未来行业内各个工程项目技术主导力量,肩负着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营运和管理工作。面对日益复杂的交通土建生产建设,对安全的要求也已上升到新的高度,为此,交通土建专业学生不仅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科学理论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应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这样才能保障现代交通土建行业顺利运行。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的提高,是交通土建专业人才安全责任和使命的体现。
3.体现交通土建行业“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交通土建项目庞大、复杂,事故多发。将安全生产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应用于交通土建专业的教学中,提高交通土建专业学生的安全素质,有助于将来他们把“安全第一”的观念融入所参与的工程建设中,把生产技术和安全技术统一起来,把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对安全施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做到本质安全,体现交通土建行业“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
4.交通土建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国家、行业及企业层面都十分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工作,随着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出台,从近几年的就业形势看,用人单位除了在安全工程专业方面有特殊需求外,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维护相关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其专业技术扎实,而且要具有相关安全管理、控制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和能力。
二、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1.构建面向交通土建专业的安全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安全科学基本知识与交通土建专业知识的联系点,将安全技能和安全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交通土建具体专业知识点讲授中,构建面向交通土建专业的安全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2.研究面向交通土建专业的安全素质教育教学方法。以具体、典型的交通土建工程项目(如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为载体,研究在具体学习情景中提高学生安全素质的教学方法。
3.建立面向交通土建专业的安全素质培养评估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安全科学基本知识点进行权重分析,建立定量的安全素质指标评估体系,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安全素质的全面达标。
三、交通土建专业安全素质教育创新点
1.面向交通土建专业的安全素质培养模式。传统的安全素质教育是面向“大工科”背景的,而不同专业有其自身差异和服务需求,安全素质培养需要区分化、特色化,需要构建以交通土建工程学科为背景,服务于交通土建安全生产需求的安全素质教育培养模式。
2.系统融合安全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以往的工科安全素质教育,仅仅是通过开设一、两门安全技术方面的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将安全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系统融合、渗透到交通土建专业学习之中,使安全素质教育常态化、系统化。
3“.安全技能与安全人文教育”双驱动培养模式。传统的安全素质培养只注重安全技能的培养,而要从根本上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素质,需要通过安全文化、安全伦理等方面的培养,才能真正地将“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观念融入到工程项目建设中,需要构建基于安全技能与安全人文教育的双驱动安全素质培养模式。
四、结语
关键词 ^程分析 土木专业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 This paper adopts the advanced process of "Engineering" analysis method, "stagnation" analysis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graduation thesis, and explore the "stagnation" Association; and then proposed based o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of civil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thesis guidance mode. It is proved by practice that the method is effective in improvi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it is full of innovativ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Keywords process analysis;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graduation thesis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①中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近年来,针对土木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阶段“时间短,任务重;不安定因素相对集中”的特点和难点,国内各高校对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加大了改革和创新的力度。②③④
本文作者从事土木专业教学、研究生和本科生学位论文指导多年,积累了大量成功的方法和经验。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大连理工大学提出的“精英教育”目标,贯彻“土木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方法”,提出了基于“过程培养”的土木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具有较好的实践效果和创新意义。
1 “过程培养”模式的特色
高等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终极目的是培育创造型新人才。为此,结合当前的教育背景和形式,改革传统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和手段势在必行。
本教学模式的特色即在于把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重点放在“过程培养”上,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科研能力”。结合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特点,以最有效的方法,完成本科生由理论知识型行向实践能力型人才的转化,完成“理论与实践的” 完美结合。
首先,只有在正确的方法论的指导下,才能制定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进而才可能产生可靠的实施成果。本文采用先进的“过程工程学”分析方法,⑤⑥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全过程进行“驻点”分析,并探索各“驻点”的关联性。
其次,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质就是“教”与“学”有机结合为一体,这一点,在毕业论文环节显得尤为突出。如何充分引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调动其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全神贯注的投入到课题中。以教师的诱导、启发为方向,最终达到对人才培养由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根本目标。
第三,教学成果的总结及效果的评价对教学质量及效果的确认至关重要。申请者首先总结了历年本科生毕业论文知道的经验和教训,从中提炼的理念和方法;同时,“他山之石,可以为玉”,本课题亦广泛了解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高校的相关专业在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教学模式,充分研究各校特色,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吸取优质的教学素材,借鉴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用以补充完善本课题的实施方案,提升自我整体水平。进而探索本教学环节与精英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我校“精英教育”基本纲略的实施落在实处。
2 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全过程驻点分析
针对在毕业论文环节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问题,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土木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阶段的特点,采用先进的“过程工程学”分析方法,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全过程进行“驻点”分析(如图1所示),将本科生毕业论文全过程确定为五个驻点,即选题与查阅文献、研究方案制定与实施、试验数据采集及分析、论文撰写及成果深化、答辩。
驻点1:选题与查阅文献。
该驻点是毕业论文的第一个环节,“过程训练”的开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模式”所强调的全过程的学生参与,首先就是选题需要学生的参与,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指导教师由于还有较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不能全程地陪同学生的实验研究,学生应是实验工作的主体,教师仅起辅助的导向作用。学生对所做课题感兴趣,他们通常能做到积极地去查文献、用心地去设计实验方案、认真地去做实验,实验出现问题,他们也会想方设法去加以解决,这样学生往往能高质量地完成研究工作。反之,学生在心理上就有抵触情绪、在工作态度处于消极状态,被动完成任务,论文水平尚得不到保证,谈何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本课题实施中,指导教师应提供多个题目,采取自愿选题的原则,尽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指导教师与学生充分沟通,亦可对课题的工作方向做适当的修正,共同确定任务书的内容,使论文质量能在现有条件下达到较高的水准。
驻点2:研究方案制定与实施。
学会运用文献制定研究方案和进度计划,是科研能力的重要方面,是独立从事科研活动的基本素质之一。
学生通过第一阶段的文献分析,充分了解所研究问题领域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水平,通过对比分析,寻求、借鉴拟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大量参考文献及相关标准规程,以确定正确合理的试验方法,制定严密科学、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和合理的进度计划。
由于这一环节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论文工作的深度和质量,因此,指导教师要给予相对较多的关注和指导,帮助学生在研究方案细节的制定上力求科学、准确、可行;方案实施中以学生为主体,鼓励他们勤动脑、多动手,积极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学术及非学术问题。
驻点3:试验数据采集及分析。
本阶段着重培养学生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训练规范、缜密的思维习惯;学会尊重客观规律,戒除急于求成和主观臆断的大忌。熟悉专业常规操作、培养实验技能,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这个环节中,指导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更应在一定的高度上,采用适当的形式(如组会讨论), 启发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系统的讨论和思考,不断提升他们凝练科学问题、进行对比分析、举一反三的科研能力。
驻点4:论文撰写及成果深化。
相对于前三个阶段,本阶段重在对研究成果的深化分析,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的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试验现象,提升论文工作的理论水平,避免“实验报告”式毕业论文的出现。
指导教师应鼓励、启发学生做更多、更深入的理论分析,而不是图省事地取而代之,沦为“重使用轻培养”、“重结果轻过程”的反面典型。
驻点5:答辩。
这是全过程分析的最后一个驻点。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环节。采用规范的论文评阅和答辩形式,对于提升论文质量,完成最后的升华至关重要。本课题组成员均具有多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学生论文经由课题组指导老师之外的两名其他老师实质性的评阅,给出具体评阅意见,并由学生经修改后再进行答辩。答辩采用PPT讲述方式,全面考察学生在论文过程中的工作质量。
3 实施效果
2012-2015年,作者针对选题与查阅文献、研究方案制定与实施、试验数据采集及分析、论文撰写及成果深化答辩五个驻点的具体内容,将“过程培养”模式的理念和方法实施运用到大连理工大学土木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具体工作中――所指导的土木专业本科毕业生陈祝?012年)、李祝?013年)、白祝?014年)等同学,在论文过程及毕业答辩中表现突出,毕业论文成绩均为“优”。特别是陈祝?012年)同学,不仅获得2012年大连理工大学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并于论文期间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与其论文工作相关的学术论文,科研能力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升。
实践表明,该方法对于全面提高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因此,作者认为,应继续深入探索研究、并在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基于“过程培养”的创新型土木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模式。
4 结语
本文提出的“基于‘过程培养’的创新型土木R当究粕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实践效果已经初步验证,该方法对于全面提高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确实是行之有效。相信经过不断实践改进和完善,其效果将更加显著。这种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的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1)在有限时间内,借助先进的“过程工程学”理论指导,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土木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的实践教学任务;(2)切实解决毕业论文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个别学生懈怠敷衍、教师仓促放水的局面。从而将我国“精英教育”基本纲略的实施落在实处,进而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教学质量,培养理论扎实、富于创新的研究型人才,为社会打造合格的土木专业精英人才。
注释
① 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育部).教高厅[2004]14号,2004.4.
② 罗怡,李春天,许惠斌.材料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讨.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2):219-220,228.
③ 同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若干规定(同教[2012]28号).
④ 大连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2016年).
关键词 网络环境 专业图书馆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G521.9 文献标识码:A
Professional Library Literature Resources
Sharing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PANG Ningbo
(Maozedong Library, Shaoshan, Hu'nan 411301)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era of knowledge-based economy,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total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professional library on its own strength alone to meet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readers, the resource sharing will be the only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libraries. Based on the status of the professional library literature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discusses the conditions and measures to achieve resource sharing.
Key words network environment; professional library;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图书情报界提出的设想“资源共享概念”是从最初的“图书情报一体化”,到目前正在构建的各级“文献保障体系”,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都有着快速的发展,它的中心思想以及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达到信息资源的共识、共建与共享。
网络信息资源作为现代图书馆最有潜力的信息资源,是新时期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物质条件,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谋求信息资源共享,是信息时代为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社会化、国际化而推动图书馆由分散型模式向协作型模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1 目前我国图书馆的网络环境发展现状
我国从1995年开始进入了网络建设迅速发展阶段,来自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数据表明,截至到2011年6月30日我国的网民人数已达到4.85亿人,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了786万个、183万个;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总量达到1,182,262Mbps;我国大陆的IPv4地址数达到了3.32亿个。从以上的数据来看,通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国家的网络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实现了与国内外的联网,为各个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创造提供了优越的技术环境。
与此同时,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也有重大的发展,网络化建设也已经起步,且发展也比较迅速,现已形成全国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三级网络结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集成系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为了适应网络化要求,许多新的集成系统的应运而生。比如说ILAS图书馆集成系统,它拥有着3000多家用户,它的系统功能可连接Internet,为读者远程访问各地图书馆提供可能。随着图书馆网络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图书馆都相继设立了“多媒体阅览室”,通过各种方式与网络连接,直接获取网上的的海量信息资源,有的图书馆还设立网站,将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输送到网络上,大范围的实现着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2 网络环境下专业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有利因素与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资源共享成为贯穿我国图书馆发展进程的一条主线,现已基本形成一定规模和数量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许多有利的因素推动着专业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朝着全面完善的方向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保障能力和整体服务能力。但在实践中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影响着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可持续发展。
有利因素主要有:
(1)我国图书馆尤其是大中型图书馆都已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已具备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网络环境。而专业图书馆往往是其中重要的一员。他们的特色文献数据库都已与国际互联网连接,这就为实现图书资料的网上共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到2011年底我国网民人数将近5亿,网络获取信息观念已深入人心,并且改变着图书馆馆藏建设模式。许多数字图书馆和网上检索系统的建设与使用为实现共享提供了更大的方便。
(3)许多单位正在不断实现信息的网络化,使网上订阅、网上阅读或查询成为可能,为专业图书馆之间实现网络共享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4)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计算机价格不断下调,使各专业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开展高层次文献信息服务成为现实。
(5)图书馆之间通过协作采集和集团采购、馆际互借、联合参考咨询服务、联机联合编目等多种形式来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在我国全国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项目有:①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由教育部牵头组织实施);②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科技部牵头组织实施);③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化部和财政部牵头组织实施);④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中国科学院牵头组织实施)。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传统的“狭隘消极”观念阻碍着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我国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中,普遍存在着“小国寡民”思想,共享意识薄弱,保守、形式和本位主义思想严重,缺乏全局观念。
(2)滞后的管理体制限制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空间。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要求高度的整体化,但我国图书馆目前存在公共图书馆、科研(专业)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三大系统,行政主管部门各不相同,我们国家图书馆管理体制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各自为政、自成系统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缺乏专业的管理与协调,各图书馆只对上级负责,不重视纵横结合、协调发展,使得当前的网络资源缺乏统一的管理、规划和宏观调控,以至于网络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缺乏协调与合作,各个馆的网络信息共建处在一种松散状态。
(3)相对封闭状态限制了专业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目前,我国专业图书馆大多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各图书馆所用的著录不够标准,机读格式不统一,缺乏机读规范文档,且各单位对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投入不够,许多建立的局域网都没有实现联网,文献信息资源仅仅只是单位内的共享,服务对象主要是本单位的职工,馆藏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限制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4)专业特色不明显成为读者利用共享资源的障碍之一,同时也使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受到了限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学科、门类也在不断增多,文献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再加上文献内容重叠交叉,形式复杂多样,分布广泛且分散,实现文献信息的有效利用相当困难,成为读者利用资源共享服务时遇到的障碍之一。
(5)人才的缺乏限制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信息资源共享,人才是关键。我国的专业图书馆由于大多属于服务性部门,人员构成不合理,缺乏业务精练、熟练掌握现代化技术的馆员,大多数的馆员不具备深层次文献资源的开发能力、信息导航能力和为读者服务的创新能力,原有的图书情报知识和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也难以胜任现代图书馆的工作,再完善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如果无人能熟练操作、利用,将失去其实用价值。
3 实现专业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措施
3.1 转变观念,树立大图书馆的资源观
一是要改变图书馆从业者、决策者各自为政的思想,强化全局观念,将本部门本单位、本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自觉地归纳到全国信息资源体系之中,进行统一规划,要将拥有化为付出,将静态化为动态,将分散化为整体,将自足化为共享。
二是每个馆都要对馆藏结构和馆藏重点加以明确,特色馆藏建设要加强,采访的针对、实用和适时性要加强,按照“协调采购,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享”的原则,凡是能够通过馆际资源共享获得到的资源,尽量不要再采购。
3.2 规范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制,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
资源的共建共享是一个多方合作的工程,它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来负责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策划与筹备,资源的配置与调度、各馆承担的义务及各馆权利的分配等,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条例、公共服务软件、数据库建设规则、信息交换协议、馆际互借协议、提出资源共享有偿情报服务的计价办法,有效的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效益回收的双赢模式。
3.3 为确保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顺利实施,一定要加强网络建设
各馆藏数据上网并能交换是资源共享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应强化数据库的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最大障碍就是标准不一致。建立一个强制的、全面的文献工作标准化体系,它包括目录格式、检索技术、文献传递方式、方法及硬件设备等方面的标准化,以求信息和系统能够良好地相互兼容、相互识别和相互传递,是裎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条件。各地方、各专业图书馆可首先由技术相对完备的某一图书馆制订出统一标准,其他参与资源共享的各馆都按这一标准来规范各馆的业务工作,包括文献著录内容、格式、检索途径的标准化,文献传递方式、手段的标准化。只有按照标准建立起来的文献资源,才能实现联机检索,使资源共享成为可能。
3.4 开展协调采购、联合采购工作,运用科学的方法,让同等的投入能取得最高的价值,更合理、更有效的使用经费的
各图书馆之间应相互协调,减少重复订购而造成的资金浪费。对于价格较贵且利用率不高的文献可由一个重点馆收藏,使有限的资金用于收藏更多品种的文献。这就需要有一个机构(比如图书馆学会或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来进行协调,根据各馆的性质和任务、馆藏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文献入藏调控计划,各馆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突出馆藏特点,在整个协作组织网络内做到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形成一个专业齐全、收集面广、配套成龙、方便使用的文献资源共享体系。一般来说,核心书刊可以在文献部门的收藏中重复出现,这种重复是基于它的高利用率而产生的;至于非核心书刊和价格昂贵的书刊,应各馆有专业设置,分工合作的进行收藏,在利用时进行快速、有效的互借和互补。
3.5 加强特色的专业服务并在此基础上确立特色文献馆
曾有一项调查显示,在大数的科研项目中,多数科技研人员用占整个项目完成的一半以上的时间来查找和阅读相关资料,因此,建设一个高效优质的资源共享协作网,将会帮助到科研人员们节约大半的宝贵时间,快速的获得最新的科技资料。
3.6 增强信息资源共享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服务与传统的文献服务在方式、手段以及观念上都有明显的区别,在文献的采集、组织、加工等方面也对专业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图书馆一是要根据岗位不同、职责不同,对人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的实际,对各部门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其原则是技术性强、工作量量化要求高的岗位使用年纪轻、学历高、现代知识丰富的人员,如分编、检索等岗位。服务性强、工作量化要求不高的岗位,应使用踏实肯干、经验多、深入实际的实干型人才,如阅览室岗位、馆际互借岗位等,每个人在自己最擅长的方面才能发挥其独有的作用,例如我馆将现有人员根据所学专业、能力及其爱好的不同综合考虑来安排岗位。二是组织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在职业务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以适应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馆员不但要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强烈的信息共享意识,还应掌握图书馆的业务技能,具备信息知识处理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外语水平,熟练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操作技术,能较好地驾驭网上信息资源,当好知识海洋中的导航员。
总之,加强专业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是拓展专业图书馆服务功能的物质保障,是强化自我生存的有力举措。需要各专业图书馆通力协作,统筹规划,共同关心自动化、信息网络化建设,共同做好有关基础性工作。
参考文献
[1] 马月进,蔺兰英.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浅探.
[2] 杨淌通.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与对策.图书馆论坛,2003(5).
[3] 贾宏.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述论.图书馆论坛,2006(1).
【关键词】设备安装,土建施工,协调配合,措施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我们知道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系统化的项目,整个项目就是一个整体,在具体的施工中各种电气设备的安装工作和土建工程是同时进行的,两者统一于整个建筑工程之中。两者不管是在地点还是时间上都有可能出现交叉作业的情况,在具体的工作中必须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如果只注重其中的一方面,则会给另一方面的工作带来不便,导致两者的进度不一,最终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之中,相关的单位必须做好协调工作,不仅仅包括施工单位还包括设计单位以及监理单位都必须共同努力协调设备安装和土建工程的实施方案,使两者有序的进行,这样对于提高整个工程的作业秩序以及作业效率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各方在配合问题上应该履行的职责
1. 建设单位应该认真履行其协调职责
(1)建设单位规整个工程具有协调的职责,在施工时要加强对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协调,制定出合理的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方案。
(2)加强对设备安装单位和土建施工单位的施工计划的审定,确保两者不存在冲突。
(3)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如果设备安装工作和土建施工出现了矛盾,应该及时的协调化解矛盾,为施工的正常进行创造条件。
2. 监理单位应该履行的监督职责
(1)监理单位必须对设备安装工作及土建施工工作的质量、进度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控制。
(2)严格审核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方案,及时发现问题,提出修改措施。
(3)加强对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中的重要步骤和部件的质量控制和审核工作。
三.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配合问题的具体分析
1.施工准备阶段
在具体的施工准备阶段,要做设备安装于土建配合问题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1)技术准备阶段。土建施工前,设备安装和其它相关专业人员会同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共同审核施工图纸,以防遗漏和各专业施工之间发生冲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过监理方或建设方与设计单位沟通,及时变更.以便能顺利施工。
(2)组织准备阶段。施工前还必须加工制作和备齐土建施工阶段中的预埋件、预埋管道和零配件。在预埋预留配合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如钢套管预埋施工、防雷接地安装施工等方案。
2.具体施工阶段
根据土建浇捣混凝土的进度要求及流水作业的顺序,逐层逐段地做好预埋预留配合工作,这是整个设备安装工程的关键工序。在这阶段,设备安装工程的预埋一般分:
第一阶段土建结构的模板支设完成阶段。主要是完成放线工程,有给排水管道预留洞的位置、尺寸的放线及按照放线尺寸预留各孔洞木盒;照明灯盒、开关面板插座、配电箱等位置的放线;预留空调排水管位置、电梯等大型设备预埋构件等尺寸、位置的放线。
第二阶段沉梁及底筋铺设完成阶段。主要完成管道铺设及预埋构件的放置加固,是按照第一步的放线做好给排水预埋管道的铺设及穿梁排水管道的套管预埋;空调排水管的套管预埋;照明、开关、插座线管以及弱电线管等电线管的预埋;防雷接地网的焊接;大型设备预埋构件的加工固定等。
第三阶段面筋完成及封模前阶段。主要是检查前面两个阶段的施工质量及工艺,对于遗漏的要补上,没能固定的要固定,同时做好与土建的交接手续,随后土建检查钢筋都符合要求后,浇捣混凝土。在浇捣混凝土过程中设备安装人员必须时时跟踪,以保证预埋工程的完善性。并时刻与土建施工员保持联系,以便在土建施工到位时能够及时预留到位,保障预留工作的顺利。
结构施工完成后,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土建便会拆模、放线。进行砌体工程施工。设备安装施工员必须掌握土建的砌体进度,从而与土建密切配合做好墙身过墙管等工程的施工。设备安装工程一般分三个阶段完成:
(1)拆模后土建清扫、放线阶段。设备安装人员必须在土建清扫完垃圾及放好砌置线以后,才能按照砌置校核出结构预埋阶段所预埋孔洞的位置、尺寸是否正确,避免砌体完成后重新打开砌体修整管洞;检查预留的线管、水管是否通畅,同时做好半成品的保护措施,防止砌体施工中砂浆、垃圾等进入管道并阻塞管道。
(2)砌体施工阶段。设备安装施工人员必须掌握土建详细的砌体进度并跟踪到位,防止落下任何孔洞,同时配合土建做好各种孔洞的预留,如:配电箱预留洞、空调排水管预留洞等。
(3)砌体抹灰前施工阶段。这是砌体工程中最需配合的阶段,设备安装施工员要与土建施工员做好每个小阶段的交接工作。设备安装人员要按图纸的要求于墙身开槽铺设墙身水管、线管及安装户内配电箱、开关面板盒等。在此阶段如果土建专业不能给出完整的水平线,将直接导致开关、插座面板的高度无法按图纸施工,并导致安装后的高度参差不齐。若土建专业没有打出灰饼也将导致施工后的开关、插座面板无法与批挡后的墙身保持在同一个平面。以上这些都会使工程质量大打折扣,降低了工程的整体水平。
3.装修施工阶段
在此阶段设备安装工程应突出施工。并进行电气绝缘摇测、管道试压、防腐及保温工作,为装修施工创造条件。装修施工前,土建及设备安装的各专业应针对工期要求就工序安排、局部布置、流水作业、产品保护等充分考虑。安装人员在按图施工的同时,应考虑各种风管、冷凝管、探头、喷头的分布对装饰效果的影响。装修施工时要在阀门、风机盘管空调器等设备下留有检修孔。各种穿屋面的管道应在屋面防水层施工前进行,装修完毕前,安装人员应充分考虑灯具等器具的固定,装饰人员应根据需要准确地留好安装孔。各种开关、插座、灯具等在油漆末遍涂刷前进行。此时安装工应注意不能污染墙面和顶面。末遍油漆时油漆工不得污染已安装好的各种器具。卫生设备的安装在卫生问贴面后进行,但千万不能将水泥砂浆等污物落入卫生洁具内(安装人员要做好保护)。设备间或设备层的地坪应在各种设备、管线施工结束检验合格后施工,并向集水井做好泛水。
四.结束语
一般而言建筑工程都是规定了具体的完工时间的,所以其工期是相对固定的,为了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完工,参与各方必须共同努力配合,主要包括工程的设计方、施工方以及监理方等等,他们必须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备安装和土建工程施工的方案,在进行设备的安装工作时,安装人员必须要和土建施工人员进行协调和沟通,不断的了解土建施工的最新施工进展,这样的话就方便为自己安培安装工作做好准备。与此同时,土建施工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施工时,也要注意了解设备安装工作的动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只有这样两者才能有序的进行,才不会出现因为配合的失误导致工期延误的情况,这个工作可以说是整个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保证。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时加强设备安装工作与土建工程工作的协调配合是十分重要的,这样不仅仅可以缩短工期,也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对整个工程的顺利完工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林YANG Lin 关于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配合问题之浅见 [期刊论文] 《山西建筑》 -2010年7期
[2]李诚勤 周立军 关于建筑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配合问题的思考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4期
[3]何玉影 水利水电工程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期刊论文] 《科技资讯》 -2009年17期
[4]龚德滨 浅谈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问题[期刊论文] 《中国房地产业》 -2011年4期
[5]马海莲 浅析水利工程中机电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协调配合 [期刊论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2年3期
[6]王德辉 建筑电气设备安装与质量控制问题研究 [期刊论文] 《科技致富向导》 -2010年15期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管理,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获得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近些年来,我国的土建工程有了长足的进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完善,工程质量管理日渐成熟,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土建工程不仅仅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更大大的改善了国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居民是生活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更新,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在施工中被广泛采用,既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土建工程的施工水平,保证了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又大幅度的降低了工程的施工成本,降低了整个工程的造价,加强对土建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分析,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
二.加强土建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正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建筑业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都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与各行各业的竞争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做出了表率。土建施工是建筑的关键,也是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所以必须加强对土建施工的管理。加强施工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避免更多悲剧的发生;能够减少材料因不善使用而导致的浪费,节约成本;能够形成个工种之间的默契配合,保持各方面的协调,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按时保质完成建设工程。综上所述,企业加强土建施工管理工作,是树立公司良好形象,确立公司信誉,保证公司利益,包括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基本渠道。
三.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1.施工管理体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在体制方面都是逐步完善,所以不可避免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瑕疵和弊端是不能达到对工程所有细节都进行管制的问题之一。
2.施工设计不科学,图纸审核不严格
图纸审核不严或根本不审核很多建筑企业由于和设计公司长期合作,对设计公司过于信任,对于其设计的图纸不审核或者在审核过程中达不到事事严谨,从而造成设计与实际施工和合同工产生矛盾。
3.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清晰
责任分工不明确,建筑施工中的分工责任不明确,导致很多人员干重复的工作,而一些工作却没人做,并且责任不明确,出现事故后找不到直接负责人。
4.技术交底不够彻底
对于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是非常重要的,让所有的施工人员对整个工程都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施工中有一定的准备,不耽误工程进度,也不会影响整个工程质量。
5.材料设备管理部科学
对于影响工程的进度的因素考虑不全,部分施工进度缓慢,材料和设备供应不及时等这些容易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进行处理。
四.加强土建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分析
1.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企业要求质量,明确目标;建设单位也要有责任意识,明确自己的职责以及义务;经常开展会议,讨论土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解难纠错;要建立奖惩制度,激发员工斗志,促进竞争,也能够有效防止影响工程质量的行为发生;对各个环节、各个程序、以及各个人员都要进行详尽的大检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做工作之前都要进行详细的了解,做好充分准备;必须坚持和贯彻国家的一切法规,以国家利益为重,不做违法违纪行为等。
2.土建工程现场质量管理
管理人员要加强各方面的协调合作,实现“天时地利人和”,加强集体凝聚力。要在严格把关材料质量的基础上,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建筑。施工管理人员要在施工中进行全程监督,如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解决,避免还要进行返工,浪费时间和精力、财力;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要及时处理有质量隐患的事件
3.注重设计质量
设计是前提,是根基,如果根基不稳,那么这座建筑的大楼必然倒塌,工程质量完全取决于设计。不能追求个性,随意设计,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因地制宜的完美设计。设计单位要进行检查和监督确保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构想及要求得以实现。建筑施工单位也要充分理解设计图纸,领悟到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并结合具体环境思考讨论,如若发现问题可以向设计单位提出并召开会议讨论解决方案。各方对图纸意见一致时方能通过。
4.土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在土建工程中,加强对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的管理是技术控制的关键。首先,要结合施工方案,对土建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材料规格,种类,型号,数量等做出严格的统计,并选择优质的供货商。并选派专业的采购人员,加强对采购单的审核识别,保证材料的供应不会耽误工期。其次,要严格材料的堆放,对材料进场的顺序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要加强对材料质量的验收,可以实施抽样检测,确保所有的土建工程材料质量都符合国家标准,并加强规范管理。最后,要建立健全规范的材料领用制度。登记到达施工现场的材料,按照施工进度,结合材料出库单进行发放,加强对材料使用过程的监督,避免浪费,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标准进行材料下料。
5.土建工程现场质量管理
加强对土建工程的现场质量管理是整个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土建工程管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加强与各部门的交流,实现施工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全面配合。提高管理层的集体凝聚力。在加强对各种机械设备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要严格施工标准,坚持将施工图纸和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规范操作。同时,要大力发挥出监理部门的作用,要本着公正客观的原则,对土建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都实施全面的监督管理,对各种违章操作,材料浪费,施工不规范等各种问题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要确保工程施工的规范性。最后,要尽力减少返工现象,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调度个,防止施工人员窝工。同时,要合理的控制工程进度,据施工的不同阶段采取科学有效的进度控制计划。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科学性,进一步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6.竣工验收
这是最后一道但是依旧很重要的程序。我们要严格按照国家颁发的工程验收标准来进行竣工验收,要认真逐条校对。如果发现有需要返工或者需要进行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尽快完成,以便能够及时交给甲
五.结束语
土建行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行业之一,对我国经济快速持续稳定的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加强土建工程施工管理,是土建工程完善工程管理系统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推进我国土建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土建工程中,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工序,做好施工组织,技术交底,加强对施工人员,材料,设备的管理,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加强对关键环节和关键部位的监督管理,确保各项施工标准都可以得到落实。如此,既可以大大提高工程质量,最大程度的保护工程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又有助于提升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尚友 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有效策略分析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6期
[2]高凯林 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分析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34期
[3]赖汉清 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分析[期刊论文] 《科技创新导报》 -2010年16期
[4] 议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管理 [期刊论文] 《中国房地产业》 -2011年3期
[5]樊慧贤 于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综述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22期
[6]杨翔宇 建工程施工管理策略探析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CDIO;专业学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077-02
CDIO是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国际著名工科院校创立的国际组织所提出的一种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理念,强调让学生在构思(Conceive)一设计(Design)一实现(Implement)一运行(Operate)的系统过程中学习工程的理论和实践,是符合国际工程教育共识的一套工程教育体系。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将CDIO作为改革工程教育的工具。专业学位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本文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实践,在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研究以行业需求和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科学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方法,构建交通土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设置若干CDIO项目、构建体验式的CDIO教学环境,使学生置身于工程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中,有效避免工程教育与产业的脱节,对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于CDIO的交通土建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研究基于CDIO理念的交通土建类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在认真研讨CDIO标准的基础上,从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抓起,针对交通土建专业以培养交通行业需要的道路、桥梁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特色的实际,进一步明确CDIO理念在土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用和具体研究内容。以培养学生具备在现代工程环境下生存和成长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职业技术能力和素养为主要目标。根据CDIO标准大纲要求,采取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将相关课程有机联系起来,树立“项目是课程的运用”理念,将学生的工程教育置于现代工程背景下,使学生得到构想、设计、实现和运行完整的过程体验。
1.以需求和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由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教育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所以,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必须从社会和行业调研入手,认真分析行业背景和人才需求,根据国家及行业发展需求确定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职业所需要的“构想—设计—实现—运行”能力为主线,按照行业企业所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分析与目标设计;提炼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要素,明确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等内容,以此为基础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图1)。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由学校和企业等联合培养单位共同制定,从培养目标、职业能力分析到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订与论证,均为校企双方合作进行,校企合作贯穿始终。体现了研究生人才培养对行业发展需求的主动服务和主动适应,体现了研究生教育与行业发展的有机统一,增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2.建设模块化的教学内容体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应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改变以学科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体系的传统,应按照行业企业所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学科知识重组。为此,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应从行业发展需求出发,在遵循学科和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基础上,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课程体系。在组织课程体系时,实行以学期项目为中心的课程模块。一个课程模块,是针对某一工程任务领域的学习领域课程与职业素质课的组合,更是针对学期项目的课程组合。①通识和素养教育模块:课程主要包含自然辩证法、科技英语、高等工程数学和职业道德与文献检索等。主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品德、较高的学术基础和职业素养,重在培养研究生的科学意识和必要的知识素养。②方向模块课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进行设计,适当把相关职业资格认证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总结凝练,融合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部分课程及相关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若干模块化课程,为学生参加职业资格应试打下基础,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的衔接,使学生具备一些岗位需要的专项知识和能力;根据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路桥工程方面建设的实际,该部分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路桥工程所必须的核心工程知识和技能。按照交通土建工程主要由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部分组成的现实,核心能力知识模块分为路线勘测设计类课程模块、路基路面类课程、桥涵工程类等若干模块。③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模块:是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环节,是在各方向模块课程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经过企业综合实践,结合项目进一步锻炼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职业综合能力。
二、构建体验式CDIO教学环境
为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实施,需研究建设体验式的CDIO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
1.建设校内CDIO创新实践中心。为保证CDIO项目的实施,需要搭建一个创新实践活动的平台——CDIO创新实践中心,作为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平台。CDIO创新实践中心实行开放制度,使师生可以利用课内或课外时间进行项目制作等活动,保证课程体系的开展,促进了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2.营造产学一体化的教学环境。作为面向特定社会职业领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如何真正达到行业认可、企业欢迎,搭建对接平台、实现校企融合是重要途径。为此,学校成立了研究生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与部分设计施工单位合作建立部分校外CDIO实习基地。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建立,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主体学校单一化格局,为使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到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来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3.情境化教学方式。注重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运用项目教学、小组合作、项目汇报等方法,组织教学过程。培养过程中,除了重视科学教育外,还要注重职业道德和人格养成的人文教育,课程内容和各项实践环节都要充分反映职业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能力要求;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本、以职业导向为本,突出职业道德和素养教育;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等同交通土建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教学环境下真枪真刀地学习实践。
三、考核评价体系建设与改革
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实施的是一种能力为本的教育。建设考核评价体系是促进专业研究生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面向特殊需求项目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改革传统的对学术型研究生考核评价方式,将对研究生的考核评价扩展到用行业的要求和执业能力来考量,重点着眼于掌握本专业或职业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中尽量结合行业规范,采用与企业实际相近的成果验证和评价方式进行考核,体现职业考评特色。整个考核评价包括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三个阶段。
1.课程学习阶段考核评价。在课程理论知识考核基础上,增加案例分析和实验能力的考核。鼓励学生参加相关专业内的执业资格考试,对于在培养期间通过或部分通过某一国家规定的执业工程师考试(如注册监理工程师、检测工程师、物流工程师)的研究生,直接给定相关课程的测评通过成绩或抵用相关课程的学分。
2.专业实践阶段考核评价。以职业能力评价为基本要求,从实践计划的编写、实践过程考核、实践结果汇报答辩等各个环节评价实践质量。参照执业工程师(相关的注册工程师等)的对能力要求的内容,改革传统研究生教育的考评体系,着力构建工程实践考评体系,使考核工作与工程实践更密切地结合。专业实践阶段的考核评价,以企业培养基地的第二导师为主,校内外导师共同负责实施。
3.学位论文阶段考核评价。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要求学生围绕某一实践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论文内容与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产品研发、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类型。对学位论文的考核评价,打破单一学术性论文评价的考核方式,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度、能否被相关部门吸纳和采用作为重要评价标准;把学位论文是否具有行业实用性,是否符合行业规范是评价其水平的重要依据;评定为“优秀”的专业学位论文要求不仅对企业实践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而且能为实践部门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论文评阅及答辩中,来源于工程企业的专家评委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
专业学位作为一种具有特定的职业指向性的学位类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对满足社会需求、促进产业升级、提升经济社会水平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本文借鉴CDIO国际先进理念,结合山东交通学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实践,以行业需求和职业能力培养为先导,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等进行的探索与实践,较好地促进了学生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缺乏与职业任职资格制度的有效衔接,使得学生在完成校内教育以后,仍然需要通过大量时间的复习,甚至再进行系统的实习与实践,通过相关行业职业资格考试后才能获得职业准入资格,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缺乏有效地发展动力。出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体系错位脱节等问题。建议教育主管部门与人事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应密切合作,以职业为导向,促进学历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密切关联,尽快构建起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直至研究生教育的一系列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以便广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输送优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雪梅,孙子文,纪志成.CDIO方法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江苏高教,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