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欧姆定律特征8篇

时间:2023-09-13 17:08:0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欧姆定律特征,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欧姆定律特征

篇1

分析其根源:初中电学抽象难懂,面对纵横交错的电路图,学生们往往感到无从下手,错综繁杂的电学概念、定律及计算公式常常使学生不知所措,然而电学综合题历来又是中考物理的压轴热点,并且综合性强、障碍设置多。通过师生共同分析根源,我觉得在学习电学的过程中注重以下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一、人人“三会” 电路-------会连接、会画、会分析

《课程标准》指出:“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能动脑动手地“学”科学,改变过去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与学的方式,把实验地位空前提升。要解决学好抽象的电学这个问题,以实验课堂为主阵地,通过用电器工作过程中的具体情境学习抽象的电学。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走进实验室操作,并且利用多媒体、实物讲解操作过程:什么是串联?什么是并联?什么是首尾相连?什么是两端分别连在一起?还有如何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讲解连接电路时要注意的事项。对于特别害羞的女同学,她们不敢动手,要善于开导,训练她们的胆量,提高她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她们通过实验体会接线柱接反了的现象,比你讲解多次效果明显。这样,人人会连接、分析电路,就能做好电路图和实物图之间的互相转化。

二、培养探究意识,做好探究性教学实验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物理教学主要是以探究性学习为主,注意对整个物理概念和结论的过程的探究,通过提出疑问、设计方案、动手操作、思考解决、得出结论等具体步骤,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电学学习更是如此。

为此,要精心设计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的主体性,做好探究性实验,充分发挥探究式边学边实验的教育功能,实现教与学的双赢。而不是简单的把书中的演示实验做一遍,然后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

如“探究电阻上电流跟两端电压关系”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先把一个2.5V的小灯泡接在一节干电池上,看看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再把电源换成两节干电池上,看看此时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三、理解欧姆定律并突破定律

欧姆定律一章,是在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三个重要物理量的基础上来学习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它是贯穿整个电学的重要规律,奠定了整个电学的基础,是学习下一章电功率的前提,因此,本章内容处于重要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欧姆定律是学好电学的关键。

欧姆定律最难理解的知识点是:

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当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电压与导体中的电流成正比?

学生初学欧姆定律时最难理解知识点,所以在实验时应注意探究的方法、结合图像得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首先巩固练习电路分析,然后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利用变化的量表示不变量或抓住其中相等的量列出关系式(电源电压一般不变、串联电流相等、并联电压相等……),若能熟能生巧,在做计算题时,这些隐含的条件便会在学生看到题的同时马上就跳出来,再结合欧姆定律,你就能轻易地解出此题。

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都必须是同一个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对应的物理量。不同的导体之间的电流、电压和电阻间不存在U=IR关系。因此在运用欧姆定律公式时,必须将同一个导体或同一段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一一对应,再带入计算。对于欧姆定律及导出公式,前者既有物理意义又有数学意义,后面两个只有数学意义,所以就不成比例关系变形公式并非欧姆定律的内容,切勿混淆。把上述问题弄明白了,电学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四、加强学生说题训练,升华学生思维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激扬,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相当多学生来自农村,许多学生生性胆怯,不善言谈,我们要用激励方式,让他们敢于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我以"说题"(把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内容用自己组织的物理语言叙述出来,)为突破口,消除知识点在审题过程中的错误,是做题更高一层的升华,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

利用“说题”来强化所学知识内容,通过“说题”为学生学习而设计活动,为学生发展而开展活动,提高课堂效率,就能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智慧的欢乐与发展创造的快意。

五、加强变式训练,总结中考重要考点

对于初中物理知识中最大的一块知识“电学”, 题型杂乱,变幻莫测,学生如果抓不住解题规律,就题做题,进步不会很大。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解决这部分的问题,深入理解基本内容,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电学的一些考点,我进行了以下几种变式处理练习,简化学习难度:

(一)经典中考试题,变换已知量的数据进行未知量的求解;把已知量和未知量求解交换进行的;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触类旁通。

(二)同类的题型归类,找出题目中存在的异同

滑动变阻器在电学实验中的作用:

相同点:保护电路;

不同点:探究电流与电阻: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中的作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多次测量,从而找出规律。

伏安法测电阻中的作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实现多次测量,从而减小实验误差。

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中的作用:改变小灯泡两端电压,使之分别小于、等于、大于灯泡的额定电压,以便测出不同电压时的实际功率。

滑动变阻器在测电阻实验中还可做定值电阻用

(三)固定的套路,变换求解

电学综合题有何规律可循呢?分析历届中考物理的电学计算题,我们也称之为电学综合题,此题看似简单,其实暗藏玄机?细分析做此题也有固定的套路:

1.由实物图转化为电路图,建立物理模型

2.做出每种情况的等效电路,注意同一性、同时性

3.抓住物理量那些变化,那些未变,用变化量表示不变量;利用电路特点,根据各状态之间的联系建立等式关系

4.解未知量

在进行变式练习时,认真钻研教材,精选例题;精讲例题,以点代面,突出重点;一题多变,等几个方面进行。应注意练习的层次,层层推进,使学生在解题时达到异中求同、同中存异、多题同解,沟通相关知识的联系,培养其联想思维、纵向思维能力化题型,通过解题的比较,体会解题思想,善于用概念、规律去揭示问题的本质特征,培养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

实践证明,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注重以上“策略”,初中生完全可以学好物理电学。

参考文献:

1、《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2

关键词:欧姆定律;探究案例;教学设计;解读反思

一、教育背景与设计理念

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经修订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这是我国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标志,更是广大新课程实践者10年经验的总结,定稿后的新课标必将作为指导性文件引领新课改持久深入健康地发展。

为实践新课标所倡导的“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的崭新教学理念,我们在总结反思“自主·探究·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以新编苏科版物理教科书为载体,进一步改进《欧姆定律》一节的探究案例设计。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力图体现以下理念:一是学生发展为本;二是比结论更重要的是过程;三是把思考还给学生。

二、内容分析与学情简析

《欧姆定律》一节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之后,这既符合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欧姆定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三者间的相互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欧姆定律是电学的教学重点,也是新课标规定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通过电阻和串、并联电路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实验探究的基本程序: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方案设计—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解释现象,初步具备了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与质疑、交流与讨论的学习习惯,对“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模式已初步适应并产生了兴趣。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发展潜能,便于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合适的教学起点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探究案例与设计解读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②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③进一步学会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

2.过程与方法。①进一步实践实验探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②注重实验探究方案设计的思考与改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②联系欧姆定律的发现史,渗透锲而不舍科学精神的教育;③体验分工合作、团结互助精神。

解读:依据新课标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设计学习目标,把传统的“教学目标”改为“学习目标”更能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里的学习目标是指:“学生从学习的起点出发,在教师的引导、支持和促进下,通过自己积极、主动和创造性的学习能够达成和检测的目标。”学习目标的编写和描述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探究实验的操作,用数学方法正确得出实验结论;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

2.学习难点。运用数学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建立和理解欧姆定律;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解读:以知识为本的传统教学观注重教师教的重点与难点,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标教学观,则注重学生学的重点和难点,注重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关系的过程和方法,体现了“比结论更重要的是过程”这一新课标理念。

(三)教学媒体

1.教师用具。投影设备、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用具。多媒体教学软件,干电池4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1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3只、导线若干。

解读:投影设备主要用于展示各组设计的探究性实验方案和实验数据的处理,以利于小组间交流、沟通与提升。多媒体课件包括:演示实验电路图的动画幻灯片;数据处理的表格和图像;调光电灯工作原理。

(四)教学过程

1.复习设疑,激发探究欲望。(1)提出问题:①既然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那么导线中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有何关系呢?②既然电阻对电流起阻碍作用,那么导体中的电流与它本身的电阻有何关系呢?(学生举手或随机点名回答。)(2)猜想设疑:同学们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作了各种猜想,那么这三者究竟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点出本课主题“欧姆定律”。

解读:①在学生猜想的过程中,教师耐心倾听而不要急着下结论,可让学生互评,以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多元评价,发挥评价的发展。②复习旧知是为了导入新知,引起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为后续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脚手架”,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1)知识准备:教师向学生介绍“控制变量法”,说明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间的关系时,必须保持其中一个变量(例如电阻)不变,再通过改变电压,观察电流是如何变化的。设问: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必须保持 不变,通过改变 ,来观察 的变化。(2)方案设计和交流:在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设计过程(明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方法,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后,通过同桌讨论,利用提供的仪器,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选派几组学生上台交流设计的实验方案,教师简单评析后,投影实验电路图,介绍有关仪器,特别强调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3)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实践和体验“控制变量法”,加深对欧姆定律的感性认识。(4)各组处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初步结论。新教材增加了利用实验数据描绘函数图像的方法,理解成正比、成反比的意思,体会构建数学模型在物理研究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解读:①把教材中的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一是因为学生已初步具备做此实验的基本技能,二是使全体学生都能动手操作,参与体验“控制变量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②本节探究课把重点放在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与完善实验方案上,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③选派小组上台交流实验设计方案,旨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相互取长补短,促进创新思维。④教师在这阶段应不断巡视、引导,倾听学生讨论,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以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3.总结交流,合作共享。(1)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归纳得到两个结论: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引导得到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3)强调:欧姆定律中两处用到“这段导体”,这是强调同一导体,即电流、电压、电阻对应同一导体,而且具有同时性。

解读:这一环节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主。通过总结交流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学生的情感在全班共享中得到升华。同时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评价反馈。这一阶段将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以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4.巩固反馈,知识迁移。“模拟调光台灯”的工作原理,作为实验探究的有效补充。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学会选择仪器、设计简单电路、掌握工作原理,加深对常用仪器的认识。

解读:调光台灯的模拟实验,让学生明白物理知识就在身边,物理和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体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

四、感悟与反思

(一)课堂教学设计应是一个动态生成方案

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是以教师的教和书本知识为本位,从教师的主观判断或经验出发,侧重于教学过程的程式化、细节化的准备,这种“静态教案”不能适应动态生成的实际教学过程,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的“现有发展区”出发,通过对教材内容的“二次开发”,精心设计动态生成方案,促进学生过渡到“最近发展区”。

(二)探究性学习的真谛是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虽然全班分成很多小组分散进行探究实验,但各组都围绕“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有条不紊地进行,看似无序实是有序。在这中间,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参与十分关键。教师一定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并对组内成员的分工提出责任分工。教师一定要给小组内每位学生分配一个角色,诸如主持人、操作者、记录员、噪音控制者、汇报人等,使每个小组成员在各司其职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2011.

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电功率;知识难点

结合以往教学实践经验整理论述,发现有关初中阶段物理课程内的电功率教学难点,始终限定在电路结构分析和计算公式灵活选取层面。事实上,大多数初中生对于欧姆定律可以说是耳濡目染,相关性计算操作训练也基本上能够驾轻就熟。因此,后续的挑战任务内容,便是针对电功率计算过程中的公式科学化选取规则,加以细致化验证论证,并快速将内部诀窍倾数灌输到学生思维体系架构之中。相信长此以往,对于初中生群体物理知识结构细致化修缮和今后升学压力轻松克制,能够发挥前所未有的巩固效果。

一、初中阶段物理电功率知识教学难点特征的客观论述

首先,知识结构机理综合性显著。需要学生灵活运用以往熟练掌握的欧姆定律、串并联规则,以及力学知识内容,进行相关性数据定量化计算验证。

其次,与生活实际状况联系过于缜密。在初中阶段研习电功率知识,必然会接连引入各类电功率概念机理、实际测量等探究性任务,确保学生在特定情境感染下,自主强化自身动手操作潜质,并在今后善于发现并解决生活中一切和物理电功率知识相关的问题。在如今发达的社会生活领域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各类电器,虽然说大部分初中生尚未掌握内部核心工作原理,但是透过相关题型的计算过后,就可以大致了解透彻。由此看来,不管是透过课程规范要求角度,或是物理知识生活化应用角度界定,电功率知识点始终发挥着高效的传输引导功效。

二、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初中物理电功率知识点合理教学策略内容的细致化解析

1.课堂教学理念的全面改良设计

其强调的是,初中物理教师在正式引入电功率知识环节中,需要在课堂内部主动创设一类生活化感知情境,借此吸纳学生关注意识,令其愿意参考各类知识内容,并进行实验方案综合性猜想设计,方便教师进行审核和改正。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教师始终被认定是学生的引导、合作角色,一旦初中生思维出现任何瓶颈限制危机,教师必须在第一时间范围内洞察并赋予精确化点拨。也就是说,教师的核心动机,在于鼓励学生自主性探索电功率知识运算规律,同时联系熟悉的生活情景进行实验操作,令其建立应有的物理科学探索精神。

2.建立起明确的电功率知识教学引导指标

首先,作为专业化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电功率知识传授期间,需要同时关注个体情感价值观熏陶实效,提倡现场学习交流模式的多样化表现特征,真正令学生透过生活掌握各类物理知识,同时做好今后应对社会各项职业挑战的准备工作。

其次,督促初中生尽快地熟练掌握电功率相关计算公式的应用规则。事实上,任何公式都存在专属的适用规则,只要确保初中生能够将这方面细节了解透彻,就能尽量规避日后解题过程中公式错用问题。有关这部分公式类型具体表现为:

(1)原始公式。电功率的定义式P=W/t,适合于任何电路;经验式P=UI和W=UIt,适合于任何电路;焦耳定律Q=I2Rt,适合于任何电路;经验式W=UIt,适合于任何电路。

(2)推导公式。结合欧姆定律I=U/R及其变形公式U=IR和R=U/I来推导。因此,适用条件应该和欧姆定律相同――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如,推导公式P=I2R和W=I2Rt,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推导公式P=U2/R,W=U2t/R,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3)关系式。根据电路和不同材料的特点,得到的关系式W=Q,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另外P=P1+P2+…+Pn,适合于任何电路。

(4)比例式。主要是透过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公式的合并特征,形成的一种与串并联相关的推导式。如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P1∶P2=I∶I=R∶R,证明在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

综上所述,物理公式始终是验证与解决电功率问题的最佳适用性媒介,如若教师能够在最短时间范围内,令学生熟练地掌握以上公式内容,同时自主修缮自身价值观等思维体系,相信对于此类群体今后升学挑战和职业发展前景等,都能发挥出理想的辅助推动功效。这便是如今全面突破初中物理电功率知识教学难点的核心策略,希望能够适当引起相关主讲教师的关注。

篇4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电子课程;电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的基本理念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现代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实施课程改革。项目化教学模式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技能,彻底打破了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

项目化教学的内容是以项目为依托,根据项目的基本特征和形式,设计出若干个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教学项目,把教学内容

(教材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这些项目中,通过完成这些项目中规定的每一项工作任务达到教学目的。项目化教学的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在中等职业教育电子课程的教学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一个完整的项目一般由项目目标、项目重点、项目实施、项目评价、项目反思组成。下面举例说明。

项目目标:

1.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物理特性、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2.掌握欧姆定律、线性电阻与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项目重点:

电阻的物理特性、欧姆定律。

项目实施:

任务一:了解电阻的由来,并列出常见的电阻元件

知识链接:电阻的概念

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自由电子在定向移动过程中要跟金属正离子频繁碰撞,每秒的碰撞高达1015

次数左右。这种碰撞阻碍了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表示这种阻碍作用的物理量叫做电阻,不但金属导体中有电阻,其他物体也有电

阻。最常见的电阻元件主要为发热型耗能元件。

请列出常见的以电阻元件为主要元件的电器有: 等。

任务二:掌握电阻的物理特性,计算导体的电阻值

知识链接:金属导体电阻的物理特性

计算:有一个电炉,炉丝长50 m,炉丝用镍铬丝,若炉丝电阻为5 Ω,问这根炉丝的截面积是多大?(镍铬丝的电阻率p取1.1×10-6 Ω・m)

任务三:弄清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计算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

知识链接: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1)温度升高,物质分子热运动加剧,带电质点的碰撞次数增加,自由电子的移动受到阻碍增加;(2)温度升高,使物质中带电质点数目增多,导电能力增强。

一般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数目几乎不随温度变化,而带电粒子的碰撞次数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多,因此温升高时,金属导体电阻增加。

电阻的温度系数α:温度每升高1℃时,电阻所变动的数值与原来电阻值的比。

超导现象:有些金属(一些合金和金属的化合物)电阻,在极低温状态下,电阻突然变为零的这种现象。

计算:一根铜导线,它的横截面积为1.5 mm2,长度为0.5 m。求20℃时,它的电阻R1?50℃时,该电阻值R2?(铜导体的电阻率为1.7×10-6 Ω・m,温度系数为4.1×10-3(1/℃))

任务四:掌握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伏安特性

知识链接: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过原点的直线时,叫做线性电阻。即此电阻元件的电阻值R可以认为是不变的常数,直线斜率的倒数表示该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如果不是直线,则叫做非线性电阻。

计算:1.有一个电阻,两端加50 V电压时,电流值为5 A,请求出该电阻的电阻值。

2.有一个电灯泡,两端加220 V电压时,电流为0.44 A,请问该灯泡两端加110 V电压时,流过的电流为多少?

项目反思:

在此项目设置的各个任务中,有哪些没有完成,为什么没有完成,对于相关知识点有哪些不懂或不会的地方进行反思,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根据反思的结果,对本次项目中做的不满意、不懂或不会的进行补习。

总之,在项目化教学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最大限

度、最为真实、最为有效地凸显。项目化教学的模式以完成工作化的学习任务为基础,在有目标的行动学习中积累实践知识、获取理论知识,它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符合我国国情,代表了我国职业教育课改的发展方向,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显著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制定目标;回顾知识;方法指导;精选;培优补差

G633.7

复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基础知识、使其系统化。还包括对各种能力进行训练和再提高。巩固掌握的知识是继续学习和灵活运用知识的前提。要巩固掌握的知识,必须跟遗忘作斗争,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认识新知识的时候,遗忘也就同进开始,而且在开始时,遗忘的分量多,速度快,以后则遗忘的分量少,速度变慢,所以学习不仅必须复习,而且还要及时复习。

复习课的困难在于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学生学过的,处理不好,就往往会乏味。如何复习,怎么有效地进行复习,才能使相关联的知识进行很好的串联与衔接,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中考成绩。因此上好一堂复习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制定合理的复习目标

新课程标准给教师提供了教学参考,在进行复习的同时,一定要紧扣课本,真正做到有的放失。复习目标要针对所学内容和学情来制定,不能太高,如果太高不适合学生的发展与认知水平,也不能太低,如果太低,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根据设定的目标,回顾所学知识。

基础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如果对基础知识不理解,或不了解,复习效果一定不理想,所以要想上好复习课,基础知识的复习是缺少不了的。应根据自己所设定的目标及目标中所达的程度,合理的安排好基本概念的复习,公式的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例如,对欧姆定律复习时,需要让学生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以及三个物理量各自的符号、单位及单位的换算,包括这三个物理量在串、并联电路中的规律等等。若将相关联的知识串联起来,还需要画出与欧姆定律内容相关的思维导图,它能帮助学生去理解与巩固欧姆定律的知识。针对这一目标,学生所要掌握的内容比较多,例如,学生要会画探究电流与电阻、电压关系的电路图,会连接实物图,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得出的结论,分清欧姆定律表达式及它的变形式,欧姆定律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关系等。

三、注重知识的应用,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

物理解题是复习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这一过程中要让学生的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精选练习

提高学生思维和解题能力是习题课的核心任务.要达到这个目的,习题的选择是关键。选题前要做到“三了解”――了解课程标准,了解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教师要参照新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对课本或选出的题目进行分类,所选题目的形式要多样,份量要恰当,难易程度要适宜,所选的题目要注意联系实际,联系社会,还要注意习题的一题多解,习题的变式,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所选习题既要照顾各个知识点,又要有梯度有层次,这样才能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练习、讲评、概括、归纳和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否则练习过繁、过多,会使学生陷于题海,难于应付。

2.精讲练习

讲解习题是整个课堂的主要过程,怎么讲解习题,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讲解,关系到课堂的效率,我觉得上好一节复习课必须要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养成学生审题的习惯。通过解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物理概念、定律及公式的意义。学生解好题,必须审好题,审题主要是弄清题意,明确题中已知是什么,要求是什么,题目中涉及哪些概念和规律,以及解答本题的基本途径。通过审题学生可以从题目中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特别是题目中存在的隐含条件,及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其次,讲解习题时,要形式多样,方法多样。每种教学方法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辨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而相对于解决别的问题则不一定有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别的目的。为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教学方法应提倡多样性,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将题目分类,提高学生概括能力。v解题目时,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只有精讲,学生才有时间练习,切不可一讲到底,导致学生的思维容易混乱,学生不容易概括出解某种题型所需的方法。讲解每一个类型题目时,教师可以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熟悉一种解题方法,总结解决这类题目的方法,然后再利用自己总结的方法去解同样类型题,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最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初三学生面临着中考,普遍学生感到中考高深莫测,是因为他们对中考题目的难易程度不了解,如果教师选择与之相类似的中考题让学生练习,他们会发现中考题不是难的,凭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解决这些题目,无形之中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四、培优补差

课堂复习要立足中等生,提高优等生,扶持学困生。复习进度和教法以中等学生水平为基点。要求中等学生按教师的安排进行系统的复习,注意能力方面的培养和提高。对优等学生要发挥他们的学习优势;对差生发现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提高复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重视物理实验,将实验探究引入复习课堂

篇6

1创建赞美环境,保障自主学习。

自主性学习离不开好的学习环境,创设民主、鼓励、赞美性的学习气氛,产生“情境效应”,让每一个学生满怀信心的展示自己的潜能和才华,是实现自主性学习的基本保障。鼓励与赞美性的学习环境能使学生在不受威胁和干扰的情境下,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大胆探索与勇于发现的勇气。罗杰斯在他的学习理论中指出“在较少威胁的教育情境下,才会产生有效的学习,威胁不能排除,便会产生恐惧心理”;美国前总统林肯说“人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在我国的现实教育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怎样学会赞美学生,怎样尽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与赞美的快乐,减少不利因素的威胁和失败的痛苦”。因此教师要善于正向的激励,激发学生的求知潜能和争取成功的勇气,一方面以语言形式如“祝贺你又获得了成功,希望你继续努力”等进行赞美,另一方面以“奖励分数、积分换奖品”的形式进行强化激励,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与赞美、积分换奖品”的快乐,才能保障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有一个长久的动力。斯金纳的“强化原则”指出“如果努力会获得成功并获得奖赏,将会继续努力”,教师坚持运用正向激励的方式赞美学生,当学生切实体验到教师的赞美与期盼时,便会产生“爱屋及乌”的心理效应,由热爱教师升华为热爱教师的教育,就会为了获得更多的赞美全力以赴争取更多的进步,从而获得高品质的教育效果。

2培养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趣味性,在“寓教于乐”之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在“电功率”的教学中,为了强化学习效果,可准备好两式卡片,一式六张分别是“I、U、R、W、P、t”六个物理量;二式三张分别是“I=U/R、 W=UIt、P=UI”三个基本公式。让学生在一式卡片中任意抽三张,选择其中一张作为“求的量” ;从二式卡片中选择一张作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公式;结合自己生活中所见所闻的事例,列举相关的数据与补充必要的条件来探究问题。一个学生从一式卡片中任意抽取的三张分别是“I、P、t”, 从二式卡片中选择的一张是“W=UIt”,提出的问题是“我在家晚自习时用的是30W的日光灯,平均每天使用4小时,按市价电费每度0.5元计算,一个月要交多少电费?”他通过如下计算“①W=UIt=Pt=0.03KW×4h ×30=3.6KWh;②3.6KWh×0.5元/KWh=1.8元”得出了一个月要交1.8元的电费。

在测定电功率的实验中,学生凭着好奇的心理特点,完成实验目标之后,觉得“好玩”进行系列性的猜想与研究“①本实验还有可能得出其他的结论吗?②换用别的器材,有可能得到本实验的结论吗?③利用现有的器材改变组合方式,有可能进行哪些问题的研究?④增加或减少一些器材,又有可能进行哪些问题的研究?”等。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依靠自己的能力就能解决,有的在老师的帮助下获得解决,还有的只能暂作“悬念”留待将来再研究,体现了“没有问题,就没有发展”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之中得到培养。

在趣味性学习活动中,充分激发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精神,培养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建构学习层次,实现自主学习。

由于每个学生的遗传因素、生理条件、环境影响和实践经验等的不同,从教育角度看,每个班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成绩优与劣、学习速度快与慢、学习能力强与弱”等矛盾。 笔者认为解决矛盾的有效措施是“教师适应学生、重视因材施教、巧设目标层次、鼓励自主学习”,即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不但要有基础性的整体目标,还必须有梯度性的层次目标。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善于将学习目标设计为三组:其中基础识记为A组、简单领会为B组、综合分析与应用为C组。例如,在“欧姆定律”的教学中,整体目标是:什么是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有哪些重要的应用?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层次目标A组为:你能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吗?如计算电流、电压、电阻等;B组为:怎样理解欧姆定律?怎样正确应用欧姆定律?C组为:(1)欧姆定律是怎样得出来的?你能设计怎样的实验对欧姆定律进行验证?(2)根据R=U/I,你能设计实验来测定导体的电阻吗?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之后,各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两个片段的自主性探究,一是每个学生自主完成整体目标的学习;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小组的讨论、交流等活动,自主性地选择一组或几组层次目标进行研究,在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和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学习和研究任务,有效地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学为主、先学后教”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带着问题去探究未知的知识;善于建构学习层次,让每一个学生始终处于自觉主动、积极乐学与小组合作探究的氛围之中,高品质的实现自主性学习。

4巧分学习小组,促进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策略,是以小组自主性学习为基本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和奖励依据,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分组至关重要,小组成员结构的合理性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笔者在学期初就力争准确的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结构、智力水平、兴趣爱好、性别年龄等特征,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组成学习小组,每组平均4人,前后桌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设组长一人,各层次的学生约3人。为使小组活动能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使小组成员起到互帮、互学、互促的作用,组长一般通过教师推荐和组员评选产生,每月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此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的勇气。

为了培养小组长的综合能力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每周安排一节活动课,由各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一周来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等问题,完成“小组研讨记录表”及时反馈给教师。在这种活动中,①学生围绕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②小组内的同学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进行互帮互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③教师能够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地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控和帮助学困生。

教师要善于对小组合作活动如“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交流协作、探究成果、回答问题”等进行奖励性的评价。实践证明,赞美性的及时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发展。

5改革考试机制,巩固自主学习。

考试作为一种检验教学效果并为教学服务的重要手段,必须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的多样性相适应。笔者在实践中将“传统式”同一要求的达标测试,改革为“分梯度、大容量、可选择”的多样性达标测试。特点是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自主性的选答,得分累计达到要求即为合格或优秀。对于未被选答的试题,在分析试卷时作为练习进行研究。这种考试形式不但能体现试卷的层次性和多样性,而且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精神。

“分梯度”是指在设计试卷时,采用4:2:2:2的形式,即试题中基础知识占40%、简单领会占20% 、简单分析占20% 、综合应用占20% ;“大容量”是指试卷的知识容量比“传统式”试卷多50% ;“可选择”是指学生可以从试卷中自主性的选择70%的试题量进行解答,总分达到要求即为合格或优秀。“可选择”具有多重意义,学优生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竞争意识,选择的试题是以“分析、应用”为主;学困生这了让自己能够有较好的成绩,选择的试题是以“基础、领会”为主;中等生自主性的选择试题就更加丰富多彩了。

这种与学生的学习水平多样性相适应的考试,不但能够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和自主性学习的精神实质,而且能够使学优生保持优秀的成绩,中等生获得良好的成绩,学困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及格以上的成绩,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可能,使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精神获得充分的体现。

自主性学习是贯穿人的一生和人的发展每个阶段的持续过程,终身教育家朗格朗说“只有当人们在少年时期就接受了一个良好的、合理的教育和适当的训练,他才会永不停顿地去学习和研究”,成功的教育和自主性学习能够激起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为学生将来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篇7

关键词:教育教学;科学探究;观念认识

新课程理念之一是“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它强调在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和灵活运用物理知识,体验科学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立体目标。科学探究在物理课程中不断得到重视和推行,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但在教学实施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对科学探究的内涵认识及对它的实施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这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一、正确理解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的意义

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在物理教学中,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为何把科学探究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呢?原因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

1.从学习方式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把教学材料作为信息传递给学生。如此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了学生对知识的传承,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方法、态度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当然,探究式教学,并不意味着要完全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要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2.从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来看。首先,科学探究应当是科学的本质特征之一。自然界的奥秘只有通过人们的不断探究活动,才能透过自然现象,进而揭示其本质,从而形成科学理论。其二,科学探究是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这是因为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环境,提供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主动探究自然的环境,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之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其三,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物理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分为七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以及交流与合作。可见,科学探究不但是一个逻辑的实证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是一个发挥潜能、克服困难、艰辛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二、认清教学中探究教学的误区

在探究教学中有两种比较突出的的误区:其一,就是对“探究性教学”理解泛化,随意给一些人们早知的教学形式贴上“探究”的标签,使一些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忙于配合老师的教学,而忽略了自身的思维发展。其二,就是对探究教学理解“神化,将探究教学中问题的提出,事实证据的收集,探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到解释的形成,检验和结论的得出等等都由学生独立进行才视为“探究”。如此,过分强调了学生的独立性,使得学生失去探究的方向和目标,对于学生的发展也起了相反的作用。

针对以上认识误区,我们更要注意以下几项:

1.科学探究并非要素齐备。《物理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分为七个要素。这些要素是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但不是科学探究学习的必需环节。也就是说科学探究学习不一定是“完整”的。完全探究能让学生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能够在开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由于这种形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只能在教学中少而精的设计这样的探究课题。部分探究需要的时间相对较少,比较适合于课堂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若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就能最大限度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发展学生的智能。例如在讲解欧姆定律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好这个重要定律,我特意分成两节课处理,这样在探究欧姆定律时其探究目标就放在了实验上,其他的环节全部放在了其他时间。

2.科学探究不一定必须动手。比起需要动手做,科学探究更强调动脑。只有学生的思维投入到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才会产生真正的探究。例如,在讲分子动理论时,老师提出分子间既有引力,为什么还存在间隙呢?学生可能会去想:引力使分子聚合,而应改还有一种力使其保持一定距离,进而对分子的平衡距离理解也就顺理成章。这段教学过程虽然没有让学生动手,但在猜想与假设、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在思维着,体现着探究的精神。

3.科学探究不是仅仅为了寻求某个科学结论。有的教师总习惯于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取某个科学结论。为了让学生尽快得出结论,教师总是把学生的思维往自己的思路上引导;同时,学生一旦得出结论,教师也就宣告本次探究活动结束。这种仅追求结论的探究活动是不可取的。因为科学探究重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4.“科学探究”非“学生实验”

通过科学探究要素,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实验只是科学探究的一个环节,科学探究要做的活动比实验多很多,但它不再强调实验的“学术性”。科学探究不再局限于实验室和课堂教学活动,也有课堂外的其他学习活动。就像前边所提到的,为了探究欧姆定律必须实验,但我们也明白,这仅仅是学习欧姆定律的一个环节。

综合以上,我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仅仅是探究教学的部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总结和创新的地方,探究性教学作为新课改的主要教学方式,我们要从真正意义上大胆实施,也要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在物理学科中创造性发展,这也是我们21世纪教育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篇8

物理规律是指客观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事物现象中相对统一,相对静止,相对稳定的方面。规律表现为若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它反映了有关物理量之间在特定条件下的相互制约关系。物理规律的发现,往往体现了物理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物理思维方法”的培养,对学生整体思维素质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着重应培养以下几种思维方法:

1、理想化的思维方法

人们为了科学研究,通常需要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抛开具体事物中的无关因素和次要因素,抓住影响事物的主要因素,从而使物理问题得到简化。理想化的方法是科学家们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好教材,向学生渗透这种思维方法,从而使学生逐步认识科学家们为简化实际问题所采用的这种思维方法。

2、类比思维方法

许多物理规律的建立,都采用了类比的思维方法。在物理教学中,我们也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类比思维方法的训练,使学生逐步领会这一思维方法。

例如,在功率、电功率的教学中,为了反映做功快慢的情况,我们均可采用类比方法,仿照速度的概念建立,能较容易地引导学生形成功率、电功率的概念。又如在惯性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这一知识,我也采用了类比方法进行教学:一个正常健康人具有劳动能力(假定成立),正常健康人在参加劳动时具有劳动能力,在休息时也具有劳动能力。物体的惯性正如正常健康人的劳动能力,物体无论是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具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也就是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运用类比方法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惯性概念,起到较好的效果。

3、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由许多要素、许多属性组成的统一体。分析就是以事物的整体与部分为客观基础,为了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性质以及运动规律,就必须了解其各个组成部份和要素的性质、特点和相互联系。综合是把事物各个部分、侧面做为基础,分析以综合为前提。分析与综合所关心和强调的面不同,但都是重要的思维方法。掌握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训练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与综合的能力,是中学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最主要内容。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分析与综合思维方法的训练。

例如,《欧姆定律》的教学中、为了探索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相互关联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采取了先分析后综合的思维方法。先保持其中一个物理量不变,研究其余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再保持另外一个物理量不变,研究剩余的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通过实验在得出:“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结论的基础上,再综合得出了欧姆定律。在教学中,教师因充分认识到引导学生领会探索电流、电压、电阻三者变化关系的思维方法,这比学生知道欧姆定律的结论更为重要。

又如,在《电阻》一节的教学中,我也采用了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进行教学。由于导体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长度不同或横截面积不同的导体。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导体的电阻是否跟材料、长度、横截面积都有关呢?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探索上述问题,通过讨论学生较容易想到采用如同探究《欧姆定律》类似的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索。再通过实验在分别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再综合得出导体的电阻跟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采取上述方法进行教学,以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受分析与与综合思维的训练。

4、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方法

抽象是在人脑中把事物的本质属性抽出来的过程。概括是在人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加以综合,推广到同类事物的过程。抽象与概括也是形成概念与规律的常用思维方法。例如,惯性概念的形成,为了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我们首先精选了如下两个典型事例:

(1)玻璃杯盛半杯水,上面盖一块塑料板,板上放一只鸡蛋。当用小棒猛击塑料板,塑料板离杯飞出,鸡蛋却稳稳地落入杯中。以此引导学生认识静止的物体(鸡蛋)具有保持静止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两块长方体木块A、B一起沿着水平面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当木块B突然停止时,能观察到木块A仍能继续向前运动致使出现滑离木块B。 引导学生认识运动的物体(木块A)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我们把这种性质也叫做惯性。

在抽象出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状态的性质(惯性)的基础上,把这些共特征概括起来得出: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概括知识时,应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上升到科学的概括,才能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由于一切概念、规律、公式都是抽象和概括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抽象与概括这一思维方法的训练。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文秘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