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3 17:07:4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幼儿园智慧教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江苏省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研究科科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南通市第四期《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南通市幼教学科带头人。
俗话说,人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仅在岸上学游泳理论、听游泳讲座,即使听了上百遍、熟记若干动作要领,如果不亲自下水,永远还只是一只旱鸭子。近年来,笔者所在地区正在全力推进幼儿园园本情境课程叙事活动,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幼儿教师课程智慧的形成也如同游泳,教师只有在亲自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才能增强课程开发的意识,提高专业知识,形成课程开发等一系列能力,也就是说,课程智慧是幼儿教师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做”出来的,而不是园领导、教师拍脑袋“想”出来的。
幼儿教师的课程智慧决定着课程行为的质量与水平,那何谓课程智慧呢?笔者认为,课程智慧是指幼儿教师在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设计与选择、课程实施与评价等系列课程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整个课程高度的驾驭能力、敏锐的判断能力、创生课程的能力以及高水平解决课程问题的能力与素养的总和。它植根于一线幼儿教师丰富、生动的课程实践活动,产生于幼儿教师强烈的发展愿景和不懈的专业追求,它是幼儿教师专业素养中的“上层建筑”。
一、幼儿教师课程智慧缺失的原因分析
1.只问教学,不问课程
课程与教学既相互依存与统一,又分别侧重于教育的不同方面。有人对课程与教学做了这样的隐喻,即课程是乐谱,而教学则是演奏过程。从这个隐喻中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实体与内容,它规定幼儿园“教什么”,而教学是幼儿园教育的过程与手段,它规定幼儿园“怎么教”,同时也意味着教学是具有创生性的,是对课程的生成的过程。但长期以来,在幼儿园教师的视野里面似乎只有教学,没有课程,或者老师们认为教学就是课程,课程就是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幼儿园老师往往只会从教学的层面来思考“怎么教”,很少会站在课程的高度,来对“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进行顶层的思考与设计。如在科学活动《萝卜》中,老师们仅仅满足于带领孩子感知了萝卜的特征、用途等,而没有从生命成长的角度来整体架构关于萝卜的课程,如可以和孩子一起种植萝卜(水培、土培),观察萝卜的生长过程;和孩子一起收获萝卜,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快乐;和孩子一起自制萝卜食品,品尝自己做的萝卜饼、萝卜馒头等,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知植物的生长历程,感受生命的丰富与变化。出现只问教学、不问课程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幼儿教师职前所受教育中只涉及教学概念,对课程接触很少;二是职后老师们的日常阅读也局限于教学理论的书籍,涉猎课程方面的书籍不多,从而导致了课程与教学相分离,幼儿教师课程智慧缺失的现状。
2.教材至上。不问资源
在传统的幼儿园教学模式中,所有的教学内容、标准和材料都是由专家设计、开发,幼儿园教师仅仅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她们把教材当成唯一的课程资源,唯教材是瞻。而一个优秀幼儿教师的课程智慧主要表现在“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上面,“教教材”仅仅为老师们的一种本能,能够“用教材教”则表现为教师的一种能力,如果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孩子的已有经验、发展特点,对教材进行调整、补充、开发,并创生出相应的课程,则体现的是教师的一种课程智慧。只有拥有开阔的课程视野,才能够超越教材的局囿,将体验、过程、生成等纳入课程。如操场上,吴老师正在带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迟来的阳阳大声地喊道:“吴老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我们家种的葫芦,你瞧!”小朋友们立即围到了阳阳的身边,都想瞧个究竟。这时候,如果你是吴老师你该怎么做呢?按照教学安排,这时候应该是玩捉迷藏游戏,而现实状况是孩子们的注意力已经都转移到葫芦上面去了,具有课程智慧的老师会敏感地捕捉到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及时利用孩子带来的葫芦资源,并生成关于葫芦的相关活动(探究葫芦的结构、葫芦创意、葫芦故事等等),让孩子在与葫芦的互动中建构葫芦的经验,丰富对葫芦的感知。而出现“教材至上,不问资源”现象的原因可能为:一是资源意识淡薄,不能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二是评价方式影响,有些幼儿园常常会把能否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作为评价老师的方式之一,从而导致幼儿园教师的课程智慧处于低水平的状态。
3.孤军作战,不问伙伴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无论哪一个教师都不能单独地进行工作,不能做个人冒险,不能要求个人负责,而应当成为教师集体的一份子。只有与其他教师合作,每个教师才可能使自己本身的成就辉煌起来,同时,使整个集体的成就也辉煌灿烂起来。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当前我们很多幼儿园尤其是农村幼儿园依然采用分科教学模式,每个老师选择自己相对擅长的科目进行教学,相互之间很少就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教师自身固于所授的科目之中,对其他领域关注不多,研究也不多,从而造成课程目标彼此相容、课程内容相互交叉,课程整合度不高。如在幼儿园园本课程叙事比赛活动中,为了取得比较好的名次,各班教师各自为政,互不沟通,虽然也能研发出一些课程,但由于班级教师的课程经验不充分、思维开放度不够,研发出来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比较单一,课程形式与活动不够丰富,没有达到能够更好地满足班级孩子发展的需要。而出现“孤军作战、不问伙伴”的原因可能为:一是幼儿园没有形成共同的发展愿景,没有营造教师之间彼此交流与沟通的良好氛围;二是受“我的班级我做主”的影响,班级教师不能很好地吸纳同伴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导致幼儿园整个教师团队的智慧没有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二、提升幼儿教师课程智慧的理性思考
课程智慧就是指站在幼儿的立场与视点,广搜旁采,融会贯通,万事万物皆可融会开发为“课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执行。这里面其实就暗合着对幼儿教师课程智慧的要求,但纲要颁布至今,幼儿教师尤其是农村幼儿教师课程智慧提升的空间依然很大,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来着力:
1.树立教师的教育信念
原联合国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负责人库姆斯(Arthur bs)曾这样说过:“使教师成为优秀教师的,不是他们的知识或方法,而是教师对学生、自己、他们的目的、意图和教学任务所持有的信念。”一个对幼儿教育秉持高度信念的教师,才能真正走进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发现每个的不同需求,并能为每个孩子创生出适宜的课程。教师对每个孩子的爱和关怀是影响课程智慧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变量,没有对教育和学生执着的爱与信念,课程智慧很难形成。当然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深邃的洞察力、深刻批判能力以及卓越的创造力、扎实的实践能力也是课程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需要老师们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淀与生成。因此,幼儿园可通过形式多样的园本研修活动,不断树立教师的教育信念,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水平,从而不断丰富教师的课程智慧。
2.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美国著名的课程专家多尔认为:“为了促使学生和教师产生转变和被转变,课程应具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无效性、模糊性、不平衡性、耗散性与生动经验。”这提出了课程的丰富性的特点。一个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她能站在课程的高度去重新设计与建构班级内的一花一草、一桌一椅,能重新赋予幼儿园内一砖一瓦、树木动物等意义与价值,并让它们都成为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同时能突破班级和幼儿园的局限,让社区、大自然和各种公共设施、场馆也成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场地,成为孩子随时都可以探究、操作、观察的重要场所,从而满足孩子个别化、多样化学习的需要。然而教师课程意识的形成是个系统工程:一是注重理论学习,增强老师们对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资源等概念的理解;二是注意榜样引领,通过优秀教师讲述自己所创生的班本或年级课程,增强老师们对课程的直观认识以及对课程问题的敏感性;三是增强对课程的反思,努力提高和改善教师自我的课程意识水平,让老师们在不断的反思与学习中,探寻课程与教学现象背后的规律,从而不断才能提升个人的课程智慧。
3.建设专业的学习团队
关键词:环境创设 环境材料 教育价值 幼儿
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根据《纲要》的这一精神,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积极地挖掘各种教育资源,力求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发挥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在我们这个孩子的乐园里,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是最重要的,为此,我们努力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吸引孩子的主动参与,让孩子在宽松、和谐、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一、在丰富的物质环境中,实现幼儿和材料的互动
我们打破“环境布置”的旧观念,在物质环境的创设上注重了幼儿和材料之间的互动。例如“我型我秀”里的道具大部分都是孩子们参与制作完成的,“有滋有味”里的绿色食品也是幼儿在生活中搜集而来的,瞧,“食品店”里的小师傅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工作着,制作的小点心真是色香味俱全。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地参与环创的过程,不仅发展了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更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才是环境的小主人,有利于培养幼儿爱集体、爱周围环境的积极情感。另外,结合我们的教育目标,设计制作了“主题墙”,其内容随着主题目标和实际需要随时进行调整、更换,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更能为实际的教育教学提供辅助和便利。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各个区域孤立的作用,不能充分地发挥它的教育价值,于是我们将整合的思想运用到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上,注重环境中各个区域的有机联系。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意义,例如建议建构区的幼儿为表演区的幼儿搭建舞台,请建构区的幼儿到语言区来介绍作品等等,不仅扩展了他们的游戏思路及内容,更能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办法,遇事能替他人考虑,主动帮助别人,有助于他们的“去自我中心”化。
二、充分认识环境材料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目前,在布置环境和准备投放材料时,有些教师没有真正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考虑问题,而是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和臆测,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时,对环境的设置和材料的投放要实现什么教育目标也很少考虑,缺乏针对性,因而也就无法有效地引导幼儿向更高的水平发展,环境的教育价值也无从体现。
要想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我们必须对每一个活动、每一种材料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有所了解。如积木是幼儿园里最常见的材料,在结构游戏区幼儿能接触到。幼儿通过观察可以获得积木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运用积木进行操作活动,幼儿可以发展他们的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认识各种几何形体,培养初步的艺术造型能力,并能实际地了解重心、平衡等物理概念。再如自然角的花盆里的泥土,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感知活动,使他们知道土壤里有水、空气、腐殖质等成份,初步懂得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培养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我们还可以引导幼儿了解土壤对人类的作用,萌发幼儿珍惜土地的感情。
要充分发挥环境材料的作用,我们还必须明确每一个墙饰的教育价值。如某中班的墙饰“地球妈妈,我爱你”就是幼儿为配合环保宣传而设计制作的一幅宣传画。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地球妈妈生病了,我们应该怎样做”?引导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地球妈妈生病的原因和为地球妈妈治病的方法。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幼儿也参与了许多环保活动,自觉、主动地保护身边的环境。在墙饰设计制作过程中,由于墙饰的内容和材料均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和幼儿关注的话题,所以幼儿很感兴趣也易于接受。教师在幼儿的兴趣点上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把环保教育引向深入,并与幼儿的日常行为联系起来。这些做法为幼儿真正理解环保的意义、形成自觉的环保行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墙饰制作好了,但教育活动并没有就此结束,教师引导幼儿继续收集、整理材料,丰富墙饰内容。在此过程中幼儿彼此交流和分享收集到的环保信息,他们开始学会关注周围环境,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周围环境。
三、提供机会,使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知识发展;实践智慧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5-0025-04
幼儿园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指幼儿园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把反思的态度与对实践的关切统一起来的一种理智,它具有个性化、集成性、创新性、高效性和动态性的特点,〔1〕它既是幼儿园教师在幼儿教育领域内各项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内在综合体现,也是其长期投入教育实践,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所付出心血的结晶。拥有实践智慧是教师教育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
一、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的形成过程
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它遵循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和过程:师范生/新手教师―熟练教师―专家型教师―智慧型教师,主要经历了孕育、闪现、逐渐生成、无限生成四个阶段。〔2〕详见下图。
阶段一(孕育):理论知识实践化――操作性知识的获得
一般而言,幼儿园教师会基于自己原有的认识和经验对社会倡导的幼儿教育知识进行理解和概括,形成个人理解的概念性知识和系统性知识,并在实践中将其转化为操作性知识①(初级知识②)。将社会倡导的幼儿教育知识内化为个体操作性知识的过程就是理论知识“实践化”的过程,它也是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形成的“孕育”阶段。师范生和新手教师多处于此阶段,其操作性知识具有简化、零碎等特点。〔3〕
阶段二(闪现):实践知识理论化――高级知识的获得
为了在专业上获得持续发展,操作性知识需要上升到理论层面。一般而言,幼儿园教师会通过培训、进修以及阅读专业书刊等途径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并在工作中加以运用,从而形成更高水平的操作性知识。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他们会在拥有高水平操作性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对教育实践进行分析、总结,从而获得高级知识。这种高级知识能帮助教师较灵活地开展教育活动,还可帮助教师调整、更新和充实自己的教育内容及方法。此阶段是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形成的“闪现”阶段,在一定的条件下,幼儿园教师会不时地闪现出一些教育智慧。
阶段三(逐渐生成):实践知识理论化与理论知识实践化的互动――专家知识的获得
幼儿园教师获得高级知识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实践知识理论化与理论知识实践化的双向、积极互动,可以达到个人教育知识的持续增长,并最终获得专家知识。在专家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实践知识理论化与理论知识实践化的双向互动至关重要,它是教师知识发展中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在获得高级知识的基础上,以更高的起点吸收新的理论知识,也对理论知识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获得一些新的理论知识之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试验、质疑,将理论知识深层内化,逐渐形成有自身特色、风格的个人实践知识。此阶段是幼儿园教师教育智慧的“逐渐生成”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能自如地开展教育活动,且能在较高层次上研究与探讨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阶段四(无限生成):转识为智――实践智慧的获得
幼儿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转化为实践智慧,它需要一个转识为智的过程。转识为智需要幼儿园教师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崇高的职业情感、丰富的实践历练及良好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四个基本条件,〔4〕在这四个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幼儿园教师才能不断生成教育实践智慧。拥有了实践智慧的幼儿园教师能更深刻洞察并敏锐机智、高效便捷地应对各类教育情境,在工作中充分展现自己独特的风格。对于具备实践智慧的幼儿园教师而言,教育教学不只是一种工作,更是一种享受,〔5〕同时也是无限生成教育智慧的过程。
值得指出的是,不同阶段的教师实际上都有一些自己的实践智慧。新手教师的实践智慧可能是个别、零星的;专家型教师的实践智慧较为系统且逐渐形成了个性特点;而智慧型教师的实践智慧则更高效、灵活,且达到一种融会贯通的状态。教师不断形成与丰富的实践智慧是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根本。正如杜威指出,“智慧并不是一旦得到就可以永久保用的东西。它常常处于形成的进程中,要保持它就要随时戒备着,观察它的结果,而且要存着虚心学习的意志和重新调整的勇气”。〔6〕
二、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形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教师实践智慧的形成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但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实践智慧水平总体偏低,且发展不平衡。从前述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的形成过程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1.不重视理论学习,实习锻炼少
在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的形成过程中,很多教师不太重视理论学习,而较重视技能技巧的学习。这一点在职前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师范生普遍重视技能技巧的学习,而不太重视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幼儿园招聘教师时也是更多地考察应聘者的技能技巧。有调查显示,近几年幼儿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存在这样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文化素质较低,教育理论陈旧,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7〕而实际上,能否真正转识为智,能否成为专家型、智慧型的优秀幼儿园教师,与是否具备较高水平的文化素养和理论素养关系密切。知识是智慧的基础,智慧是知识的升华,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共同体。离开了知识与理论的指导和引领,教师的实践智慧成长缺乏可持续提升和发展的空间。
此外,在教师实践智慧的孕育阶段,职前教师或新手教师的教育实习也十分重要。多次、多样的教育实践对教师顺利完成理论知识实践化尤为重要。然而,我国职前教育中的实习期通常都非常短,有些院校甚至是处于缺乏状态,这导致了很多新手教师难以适应工作的现象产生,自然,为实践智慧的形成打下良好基础更无从谈起。笔者曾在一例观察与访谈中发现,某教师由于种种原因,职前实习时间很少,且在毕业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主要在幼儿园资料室帮忙,仅仅带过1个月的班。当我们去观摩她组织的科学活动时,她表现得非常不自信,反复跟我们说:“我没组织过科学活动,真不知道能不能把活动做完,孩子们不要太乱就行了。”活动后她如释重负,一边收拾材料一边笑着对我们说:“总算结束了,还好,孩子们还不算太乱,其实我很怕孩子问我问题。”
2.易满足于工作的熟练化操作,教育反思的深度与主动性较差
幼儿教育承担着教育与保育的双重任务。幼儿园教师每天除了要完成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外,还要照顾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任务极其繁重。这导致了部分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和如何熟练地管好幼儿,因此他们更看重一些实用的、简便的、操作性强的技能。在繁重的工作中也容易忽视对教育行为、儿童发展问题背后原因的思考,因此对教育实践反思的深度与主动性较差。然而,实践智慧的形成不是一个线性过程,简单重复、技能化倾向的经验积累并不能促进教师生成与发展实践智慧。
3.知识自我更新意识与专业自主发展动机不强
在实践智慧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对知识拥有程度的意识和对自身发展的态度决定了其专业发展的可能性及其水平。笔者在相关的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国有不少幼儿园教师不但意识不到自己缺乏应有的知识,还盲目乐观,不思进取。事实上,知识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层次及其水平的重要因素。知识自我更新意识的欠缺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实践智慧的形成。
此外,部分幼儿园教师安于现状,不愿接受挑战,专业自主发展的动机不强。这部分幼儿园教师缺乏对专业发展的自我审视,缺乏对教育实践的不断探索与试验,更缺乏质疑及解决各类教育教学问题的意愿与努力。而实践智慧的获得恰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教师的自我审视、探索与质疑等对自身最终获得实践智慧非常关键。
三、提高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的对策与途径
1.全面、科学、适宜的知识学习是教师提高实践智慧的根本前提
教师知识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基础之一。丰富、渊博的专业知识是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形成的根本前提。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是其知识发展的最高境界,也是其知识获得与积累的最终目的。因此,全面、科学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学习应贯穿在整个实践智慧的形成过程中。有一位工作了10年的幼儿园教师在谈到理论学习对其实践智慧产生的促进作用时说:“说实话,在幼师读书时真觉得理论没用,也不喜欢。而当我有了一定的教育经验,尤其是在有了近10年的教育经验之后,来到研究生课程班进修时,我发现我对理论知识的看法完全不同于以前了。知识的获得常常可以让我在面对问题时茅塞顿开。”
2.丰富多样的教育实践是教师提高实践智慧的主要途径
幼儿园教师只有经过丰富多样的教育实践的历练,才能转识为智。无论是知识学习的结果,还是教师自身的教育感悟,或是同事的经验分享,都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予以实证与检验。幼儿园教师正是在与工作环境中的人与物的互动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丰富多样的教育实践更有助于教师形成实践智慧。如前所述,我国很多院校的师范生在理论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存在实习锻炼机会太少的问题,据此,笔者建议,可参照英国的经验,把入职教育时间延长为半年甚至一年,形成由职前教育机构组织,县(市、区)教研员指导,幼儿园负责,优秀幼儿园教师做导师的入职教育工作小组,让师范生在幼儿园中观摩、带班、定期研讨。笔者相信,这样的入职教育,一方面可以缩小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帮助即将踏上幼儿教育岗位的新教师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升理性认识并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新教师熟悉幼儿园的文化氛围和人际关系,缩短入职适应期。〔8〕
3.深层次的自主实践反思是教师提高实践智慧的基本途径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窄的经验,只有经过反思,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对后继教学行为产生影响”。
反思是促进教师实践智慧形成的基本途径。〔9〕比如,在实践智慧形成的孕育阶段,职前幼儿园教师或新手教师首先面对的是如何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挑战。随着参与教育教学次数的增加和参与程度的深化,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知识之间的差异,并试图对两者进行整合。这种有意识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幼儿园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过程。反思可有多种形式,如研讨反思、观摩考察反思和教育叙事博客等。其中,写教育叙事博客是近年来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形成和发展的新路径之一。
四、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形成过程中的知、行、思交融原理
如前文所述,教师的知识发展、教育实践行为、反思等始终与其实践智慧的形成和发展紧密相关。知识对教育实践起着指导与决定作用,教育行为对知识的运用、内化与深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反思促进了教育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因此,无论是在实践智慧形成的哪个阶段,知、行、思三者都是环环相扣、互相配合、交融并进的,可以说,是三者的交融促进了教师实践智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萍,田慧生.论教学智慧的内涵、特征与生成要素〔J〕.教育研究,2007,(6):26-30.
〔2〕刘爱.教学智慧之生成过程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09,(2).
〔3〕张惠博.职前科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之研究〔J〕.科学教育学刊,1996,4(1):59-92.
〔4〕徐佩华.论教育智慧及其形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5〕王红彬.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知识培养〔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6〕杜威.哲学的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52.
〔7〕〔8〕叶平枝.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6,325(3):23-27.
〔9〕王春燕.直面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实践性智慧〔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6,325(3):28-31.
On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actical Intelligence: Form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Yang Caixia
(Scientific Research Department, China National Children Center, Beijing, 100035)
【关键词】幼儿园社会教育 社会领域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设置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36-02
当前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内容随意性较大,设置有失偏颇。如对幼儿的自信心、自我判断力、自主性、承受挫折的能力、责任心等重视的程度都不够,各年龄班对“个性品质”、“生活技能与行为习惯”、“礼仪教育”、“安全与生命教育”的关注偏少,缺乏对幼儿在多元文化、民俗习惯、国家、世界的了解方面的引导;忽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已有生活经验;忽视地域差异性,本土化,生活化特点不突出,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社会领域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文章探讨了合理设置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内容的策略,以期为幼儿教师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提供参考。
一、以幼儿社会教育目标为依据
任何课程,都有一定的目的,不管它是整体的课程,还是领域的或学科的课程。课程目标是课程系统运行、课程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目标必然地成为一切课程活动的指针,选择课程内容,作为课程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必然地受到课程目标的指导和制约。
由此可见,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以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为依据。社会教育目标规定了社会教育活动所应达成的具体结果,而所选择的教育内容应该是为实现这一结果服务的。因此,幼儿社会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选择的首要依据。在选择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应努力避免对教育目标的遗漏、偏倾及无效重复,而应力争使所选的课程内容能最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
二、以社会为依据
社会作为选择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的依据有两方面含义:
一方面,社会现实是选择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的基础依据。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幼儿情感――社会性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生活现实,幼儿是通过现实生活及其表象来增进社会认知、发展社会情感、完善社会行为的。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是一门关于人和社会、文化的课程,离开了社会现实,这一课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第二,对幼儿来说,社会生活现实是使社会教育课程中的学科知识具有可接受性的重要条件。因而,社会生活现实进而又成为学科知识选择的一个重要依据。
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变化也是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从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社会理想到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从社区中各种物化的社会产品到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都在产生或大或小的变化。社会领域课程的设计,尤其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充分了解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使课程内容真正成为反映时代、反映社会的内容,使课程内容起到引导儿童主动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的作用。如当前,世界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变化的一极是冷战消除,各国间合作增加,由科学技术支持的世界文明正在迈向新的更光明的前景;变化的另一极是世界各国贫富越来越悬殊,发展不均衡,科技的发展带来了负面效应,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凡此种种,社会、世界的变化应该作为选择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把人类对社会和世界发展的美好愿望以及人类对自己缺乏理性的行为的反省,以一定的形式反映在课程之中,通过教育,使人类的下一代更珍惜社会、自然,热爱这个世界,并为这个世界――“地球村”的美好未来而努力。
三、以幼儿的发展为依据
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幼儿发展为依据,这主要是因为:
首先,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的能力,制约着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幼儿阶段,幼儿所拥有的生活经验还相当有限,主要涉及家庭、幼儿园及常见社会机构的生活经验,而幼儿的学习能力正在发展过程之中,幼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抽象思维水平还没有得到发展。因此,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内容应建立在儿童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适当扩展,并以各种可感知的方式呈现,以扩展幼儿的经验。
其次,幼儿的经验和发展,不是笼统的,而是具体的,具有一定结构的,在选择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时,应考虑到这种结构,考虑到幼儿教育和发展的不同侧面。幼儿有多种多样的经验,也有多方面的发展,在情感――社会性领域的发展中,至少涉及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面,不同的课程内容对这三个方面的发展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只有具有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协同发展的内容才是最有价值的。但是,不可否认,不同的课程内容对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并不是等同的,在选择课程内容时,一定要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幼儿发展的不同侧面,使课程内容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四、体现整合性
幼儿的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须是整体性的教育。虞永平教授在《幼儿教育整体观》中指出,所谓整合,就是把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整合的核心是联系的建立。教育内容的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领域内不同内容的整合,二是不同领域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社会领域教育范围是很丰富的,包括培养幼儿的自主、自信、坚持、合作、互助、分享、谦让等品质,责任和规则意识,对家乡、祖国、民族文化的情感等。教师在教育内容选择中应该尽可能挖掘多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实施整合教育。
五、体现区域特色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男幼儿教师加入学前教育领域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这已成为当今社会、家长及幼儿园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随后,国内一些高中专院校相继招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培养男幼儿教师,安徽省也不例外。那么,当前幼儿园最需要什么样的男幼儿教师?男幼儿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职业素质?如何培养符合当下需要的男幼儿教师?这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了了解安徽省幼儿园园长对男幼儿教师职业素质的期望和要求,以进一步完善当前安徽省男幼儿教师的培养体系,本课题组开展了关于安徽省幼儿园园长对男幼儿教师职业素质期望的调查。
二、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在安徽省随机抽取各地市幼儿园合计120所,本次调查对象为120所幼儿园园长(或副园长);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个别访谈;
调查内容与问卷设计:调查内容主要围绕男幼儿教师职业素质展开,自编调查问卷,问卷设计12道选择题,1至10题为单选题,11、12题为限定多选题;
问卷发放与回收:本次调查问卷实地发放100份,回收97份,电子邮件发送20份,回收11份,电话问答17份,合计回收问卷125份,回收率为90.58%,其中有效问卷119份,有效率为95.2%。
三、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从此次调查结果中看出,安徽省幼儿园园长对男教师加入幼儿园基本上持支持的态度,这正顺应了时展的要求,反映了男教师介入学前教育是迫切的,也是必要的。园长对男幼儿教师职业素质的期望,反映在对男幼儿教师的学历、专业、岗位定位、教学能力等要求上,特别对男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鲜明的男性特质、阳光的个性等给予很高的期望。
1.学历要求以大专起点居多。
园长对男幼儿教师的学历期望,选择大专起点的为72.27%,本科起点为15.17%,中专起点为10.92%,无所谓的为0.84%。这说明园长们对男幼儿教师的学历期望处于折中的状态,既要求男教师能有较高层次的科学、文化知识训练和学习,又担心太高的学历幼儿园留不住。
2.专业要求多是科班出身。
调查中,园长要求男幼儿教师专业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为57.98%,体育教育专业的为24.37%,艺术教育专业的为7.56%,计算机教育专业的为3.36%,无所谓的为6.72%。这说明园长还是较多注重男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因为科班出身的男幼儿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更多地掌握了一系列幼儿教育规律和知识,从而懂得怎样教育幼儿。同时园长们对体育教育专业的男幼儿教师也有一定的期待,显然园长希望这些专业的教师能在幼儿园中发挥体育优势,展示男性特质,更好地对幼儿进行教育。而要求艺术教育专业的较少,因为在当前的幼儿教师培养的模式中,女教师在唱歌、跳舞、美术等方面优于男教师。
3.岗位定位凸现专职活动教师。
调查中,园长最期望男幼儿教师能定位是专职活动教师有50.42%,带班教师为13.45%,幼儿园相关辅助管理有20.17%,幼儿园科研有10.08%,电教技术人员有5.04%,0.84%的选择其他。从中可以看出,园长们能认识到男幼儿教师在带班方面不如女教师有优势,所以最期望男幼儿教师能扬长避短,做专职活动教师。同时,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较多园长最期望男幼儿教师定位在幼儿园相关辅助管理的岗位上,这样对发挥男幼儿教师在管理工作中独特的男性思维特质和创新的能力,锻炼他们多方面的才能,实现他们自身的价值,稳定男幼儿教师的队伍,更好地为学前教育作出贡献有积极的作用。
4.以职业道德为首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Professional Quality),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在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职业信念、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
调查显示,园长对加入幼儿园的男幼儿教师的职业素质结构中最看重职业道德的为51.26%,最看重职业能力的为32.77%,最看重职业信念的为14.29%,最看重专业知识的为1.68%。结果说明,教师的职业道德在职业素质中的核心作用,它不仅仅是为师表率的要求,更是做人的基础。幼儿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以身示范,做好育人的工作。
5.关注敬业和创新的职业精神。
调查中可以看出,园长在职业精神方面最关注敬业精神的为47.06%,创新精神的为37.82%,合作精神的为10.08%,奉献精神的为5.04%。职业精神体现职业信念,敬业精神不足,职业信念就不强,人们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就不会真诚,从而导致看着这山比那山高的心态。这也是园长们担心男幼儿教师不稳定的一个因素。有创新才有特色,有创新才有发展,园长们很关注男幼儿教师的创新精神,这关系到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幼儿园教育的生机和活力,更关系到幼儿园的发展。当然,合作和奉献也是男幼儿教师不可缺少的素质。
6.第一要热爱儿童的职业道德。
调查中,园长们认为男幼儿教师第一应要有的职业道德中,选择热爱儿童的为64.71%,选择爱岗敬业的为21.85%,选择学高身正的为8.40%,选择团结协作的为4.20%,选择热爱集体的为0.84%。结果显示不管你的水平多高,知识多厚,幼儿教育最需要的是教师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和希望,需要幼儿教师更多的关怀和呵护。作为男幼儿教师,当然应首先热爱儿童,以真心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7.偏向组织管理的职业能力。
调查中,园长们最注重男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方面,选择组织管理能力的为36.97%,教育教学能力的为30.25%,交往协调能力的为21.85%,科学研究能力的为10.08%,其他0.84%。结果显示,园长们最注重男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是组织管理能力,这也是为迎合男幼儿教师的自身职业期望,发挥男幼儿教师的男性特质的一个体现。当然,作为教师,最基本的仍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这是一个教师的看家本领。特别看到,园长们对男幼儿教师的交往协调能力有一定的关注,说明男幼儿教师不仅要与幼儿之间交往沟通,还要与幼儿的家长之间沟通和协调,还要与同事及园领导等各方面交往和沟通等,具备人际间的交往沟通协调能力,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有利于园内的和谐,有利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8.专业技能突出体育运动技能。
专业技能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相关的素质和能力。园长们最期望男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选择体育运动技能有59.66%,选择电教技术的有15.97%,选择教师口语的有12.61%,选择音乐弹唱的有7.56%,选择绘画手工的有2.52%,选择舞蹈的有1.68%。这说明园长们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口语、音乐、绘画及舞蹈是女幼儿教师的优势,多数园长期望通过男幼儿教师的体育运动技能来弥补女幼儿教师的不足,发挥他们的男性特质在幼儿园中的作用。
9.特长素质期望。
调查中,园长们希望男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特长,选择最多的三项为体育运动特长(88.2%)、计算机软件应用特长(如动画制作、文字处理等)(59.66%)、艺术特长(音乐、舞蹈、绘画等)(48.74%),紧随其后的是计算机网络维护特长(31.93%),前三项中排序在第一位的是体育运动特长(83.19%)。结果说明,在特长素质期望中,体育运动特长发挥男性特质起到重要作用。信息时代,教学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于幼儿教育中,基于男性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对计算机知识接受快的特点,园长们期望男幼儿教师在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中更好地发挥自己优势,发展自己的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期望他们在幼儿园里能有计算机网络维护的特长。当前的幼儿教师培养体系中,女幼儿教师在艺术上一般优于男幼儿教师。正是如此,幼儿园里的幼儿在艺术素质的培养上,几乎一律是女幼儿教师的工作,不利于男孩的艺术教育和培养,所以,园长们期望男幼儿教师能有艺术特长,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强大的作用。
园长们最期望男幼儿教师具有的体育运动特长中,选择最多的三项分别是武术(60.50%)、乒乓球(60.50%)、跑步(57.98%)、跳绳(37.82%),紧随其后的是轮滑(36.97%),前三项中排序在第一位的是武术(52.94%)。结果说明,园长们期望男幼儿教师擅长一些安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球类项目、传统项目。轮滑这项新型运动项目也越来越受到园长们的欢迎。
四、讨论与思考
1.安徽省幼儿园对男幼儿教师如此期待,为什么多数园长不愿聘用男幼儿教师?
这里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当前安徽省幼儿园教师的工资普遍较低,园长们担心聘男幼儿教师,干不长久就会跳槽转行,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2)因为当前加入学前教育队伍的男幼儿教师不多,幼儿园里几乎都是女教师,园长聘用一两位男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是一个突出的问题;(3)聘用了一个男幼儿教师,幼儿园便会极力发挥他们的优势,精心培养和打造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由于他们的性别特质,很有可能被其它园挖走,有种“为他人做嫁衣”的担忧。
2.如何培养具有园长们期望的职业素质的男幼儿教师?
这是一个现实而又艰难的事情。目前男幼儿教师的培养,不管在目标定位、课程设置,还是在实践活动等,其模式等同于女幼儿教师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凸显男性幼儿教师的特质,甚至会造成男性女性化的倾向。所以关注与提升男幼儿教师的性别特质,应当是培养男幼儿教师的关键和重点。如何才能做到,一定要“以生为本,因性施教”,从目标定位开始,区别对待男女生,制定男幼儿教师的培养课程方案,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区别化教学,多多开展有利于挖掘男生潜在优势的课程,如体育、计算机、科技等,与女生所擅长科目形成互补,努力发挥他们的优势,积极培养特长。教育实践中,根据男生特点,提供更多的观摩男幼儿教师教学活动的机会,尽可能安排男生在有男幼儿教师的园里实习等等。
3.幼儿园应如何实现男幼儿教师的特长与优势?
幼儿园应该意识到男性教师加入幼儿教育领域的直接受益者是幼儿园,所以园长们应当转变观念,区别对待男幼儿教师。在工作安排分工上要实现男幼儿教师的男性特质需求,不要一刀切,与女幼儿教师一样的评价,要考虑性别特点,建立合理、完善的评价和奖励机制,让男幼儿教师感受尊重,体验成就,必要时增加薪酬待遇,应多给予男幼儿教师机会,留住人才;完善教学管理,尽可能让男幼儿教师开展专职活动,从事幼儿园相关辅助管理、电教技术及幼教科研工作,减少保育,营造适合于男幼儿教师的工作环境;有条件的话,可以开设男幼儿教师独立的工作空间,以保持男子汉的阳刚之气。
4.男幼儿教师如何在幼儿园岗位上展现自身的素质,散发男性特质的教育魅力?
正因为备受期待和关注,男幼儿教师在幼儿园里的工作压力还是挺大的。怎样才能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从自身来说,应积极推动自身成长,满足幼儿园对自己的期望,不能认为自己备受青睐,优越感较强而对幼儿园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应正确摆正自己的位置,认真工作,刻苦钻研,努力为自己争取赢得更多展示自己魅力的机会,积极发挥个人特长,扮演好男性角色,友好地与同事相处,热爱幼儿,树立敬业乐业观念,勤于思考,不断创新,做一个进取、有为、上进的人。这样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专心幼教,彰显特色,从而获得个人成功。
参考文献:
[1]李巧萍.应重视培养和任用男幼儿园教师.现代教育论丛,1999(2)
近来在学习《新纲要》,体会到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也感觉到我们作为幼儿教师身上的担子很重,我们应该踏踏实实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用自己的热心去培育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我们要为他们的一生打好基础。
《新纲要》是幼儿园教育的指导纲要,它主要有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几个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都有各自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
首先,总则部分说明了制定《新纲要》的目的是为了贯彻《中华人们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导幼儿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而指定的。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应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它指明幼儿园教育的主方向,使我们的目标更加明确。
《新纲要》充分地肯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师应主动提高自己的素质,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幼儿教师在活动中引领着幼儿,教师的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的好榜样,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强调了环境教育,强调了环境在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说明:儿童是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一份子,爱主动探索周围环境,而非被动的学习者。周边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儿童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并对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幼儿的反应行为与习惯亦会影响到与其直接相关的家庭、幼儿园、社区。
其次,在《新纲要》教育内容上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它们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着力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各个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达到的目标也很具体,便于我们在实际中操作细化。
在当前教育界,国家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国家政策开始对学前教育进行倾斜,许多政策正在制定和研讨中。为发展学前教育,解决人民群众的“入园贵,入园难”的问题[1],国家加大了对幼儿园建设的投资力度。有的研究者提出应当进行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以解决当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广大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
1.普惠性幼儿园的教育职能
普惠性幼儿园与普通的公办园和私立园有很大的差别。由于普惠性幼儿园实行的是普惠性和公益性。那么从资金的来源上看,普惠性幼儿园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的投入。普惠性幼儿园的资金来源的限制,以及其定位决定了普惠性幼儿园的教育职能与其它类型的幼儿园有很大的差别。普惠性幼儿园对幼儿实行的是基本教育,使其能够得到正常发展的一定的教育资源。但,这些教育资源不一定能完全满足幼儿的个体发展。在幼儿个体发展差异如此之大的今天。普惠性幼儿园可能仅仅能满足幼儿基础的需要,而无法完全满足发展的需要。
普惠性幼儿园拥有的教育职能,大致可以分为2种,(1)对幼儿部分习惯的培养,(2)对幼儿进行基础知识教育。
普惠性幼儿原培养的幼儿部分习惯主要包括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纪律性。其中,对生活习惯的培养是指知道一些基础的卫生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按照基础卫生知识进行行为。如,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每日洗脸等。学习习惯是指知道老师对自己的学习的要求并知道如何去完成,能够按照这些知识有规律地去做。纪律性是指在课堂中,在活动中,能够遵守普适性的规则。这些习惯是幼儿能够正常生活,成长所需要的最低行为要求。也是普惠性幼儿园培养的重点。
幼儿在进行发育时是需要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大部分属于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幼儿了解、描述、分析纷纭复杂的环境的基础。缺乏这些基础知识,幼儿无法在以后顺利地进入小学接收知识,习得技能,更勿提发展自我,进入社会。在普惠性幼儿园中,对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求和其它类型是一致。这是由明确的幼儿发展指南来决定。
以上的两种教育职能是最为基础的教育职能。而,发展个性,进行特长培养,由于需要额外的资金、精力进行投入,在普惠性幼儿园尚未能完全满足广大人民需求的现在,是不会进行认真考虑的。
2.普惠性幼儿园实现教育公平的分析
教育公平是指使每个人享有均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每个人都会得到充分的教育进行发展。
普惠性幼儿园由于其普惠性和公益性使其教育职能受到一定的限制。表现为只能为幼儿提供最为基础的习惯和知识的培养,并且在培养中,极其重视效费比,尽量让最广大的人群得到一定的教育资源。普惠性幼儿园的这种特性必然会影响到其对幼儿的培养能力。由于普惠性幼儿园只能对有限的项目进行培养。那么幼儿的发展肯定是不充分的。那些无法满足的需要是否会影响到幼儿的发展。就会值得人深思。
首先,对于幼儿的发展,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纪律性确实十分重要。这些习惯对幼儿的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如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幼儿更加地健康、有效、会比较积极地面对生活,生活也会更有效率。学习习惯是儿童将来面对复杂的学习行为时,能够正常地接收知识,熟悉技能的前提!没有学习习惯,幼儿的正常学习行为就无法产生。幼儿的纪律性是幼儿能够适应未来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前提。是幼儿能否得到进一步发展,能够进入社会的前提。这些习惯固然重要,但是它们并不能代表幼儿完全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所有的习惯。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就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行为。儿童在社会交往方面的习惯有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但是,对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需要幼儿园具备对应的教学资源,包括,活动场地,活动设计、教学组织等。这些资源会起到的效果也往往会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在普惠性幼儿园中,为节约教学资源,关于社会交往方面的教学会被略缩掉。相对与普通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的幼儿没有得到这些方面的培养。那么,在幼儿成长之后,面对需要社会交往能力的情境时,他非常有可能无法正常处理。对于其成长是十分不力的。甚至,因为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导致以后进行养成时,需额外支付更大的代价。
仲夏阳光争明媚,缤纷幼儿载欢欣。旨在推动民办幼教事业发展的××市民办幼儿园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文艺汇演今天开幕了。我代表××市教育局党委、行政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座的小朋友并通过你们向全市的少年儿童致以亲切的节日问候!向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幼儿教师及少儿教育工作者表示良好的祝愿和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我市民办教育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市已基本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多门类的办学格局。目前,全市拥有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246所,在校教师883人,在校学生1.5万余人,其中民办幼儿园231所,幼儿教师 人,入园幼儿 人。民办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市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欢歌笑语庆佳节,百态千姿展新颜。今晚的演出,将是我市现代幼教事业的一次大亮相,也是我市民办教育的一次大展示,更是我市艺术教育成果的一次大检阅。这里有孩子们茁壮成长的活泼身影,这里有孩子们充满憧憬的瑰丽梦想,这里有孩子们雏鹰展翅的艺术风采,这里有孩子们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