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关于的哲学思考8篇

时间:2023-09-13 17:07:4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关于的哲学思考,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的哲学思考

篇1

关键词:复杂性;复杂性研究;哲学

中图分类号:N9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0048-03

从传统的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复杂性是认识的消极因素,是阻碍人们获得真理性认识的障碍。事物在未被人们认识之前是复杂的,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经过对事物所表现出的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反复思考、甄别,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形成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人们一旦获得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事物就会变得简单;而存在的一些尚未被完全认识的部分,只能归结为人类认识发展过程的阶段性和局限性,它们将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类认识手段的改善、认识能力的提升,而逐渐被认识。

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类认识的不断拓展和深化,人们越发感到事情远没有那么乐观。复杂性,不仅仅是事物呈现给我们的十分丰富的表面现象,而且是事物本身,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构成事物的结构、功能、环境和发展所具有的规定性。自然科学研究表明,复杂性及其各种分叉衍生普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各个方面,已不能把它仅仅归结为认识过程中的消极因素,而是必须承认并重视对复杂性的研究和探索。就复杂性而言,它本身具有特有的规定性,即便已经被人们认识的事物,它依然是复杂的。也就是说,在复杂性与简单性之间存在着质的区别,这便是复杂性科学研究的领域。

一、复杂性研究的提出及主要流派

一般认为,复杂性科学始于20世纪40年代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研究。随着系统科学的研究不断获得进展,耗散结构论、协同学、控制论、信息论、混沌理论和超循环论等陆续创立,为复杂性科学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于当前尚在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复杂性研究,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类。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沃菲尔德认为,在美国就存在系统动力学学派、适应性系统学派、混沌学派、结构基础学派等。我国的戴汝为认为,国际上研究复杂性科学,按其所用术语可以概括为三方面:一是欧洲的普利高津、哈肯等人开创的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二是美国圣菲研究所以复杂适应系统为标志的工作;三是中国钱学森提出的以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为主线的研究。综观当前对复杂性科学的研究,大抵可以分为四大主要流派:

一是一般系统论学派。一般系统论学派是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开创的。早在1937年,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哲学讨论会上,贝塔朗菲就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1945年,他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一文,提出一般系统论的任务。1968年贝塔朗菲出版了《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一书,书中全面阐述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内容和理论框架。在《一般系统论》一书中,贝塔朗菲开始自觉地运用“整体”和“系统”的概念来认识和处理存在于一切知识领域中的复杂性问题。他力图从对立、斗争和一致性中发现系统演化的机制,从系统内部说明何以能够出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序到高序的演化。美国圣菲研究所第一任所长考温认为,复杂性研究作为一门科学,肇始于贝塔朗菲的研究。一般认为,贝塔朗菲创立的一般系统论,标志着复杂性科学的诞生。

二是自组织理论学派。自组织理论学科群涵盖了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协同学、混沌理论、超循环论和分形理论等新兴学科理论,代表人物有普利高津、哈肯、托姆、拉兹洛等。“这样的新兴学科,它们研究的对象尽管不同,但是都具有共同特征,那就是它们都是非线性的复杂系统,或非线性的复杂的自组织形成过程”。自组织理论研究组成元素众多的复杂系统如何自主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大量的组成元素致使单一的中央控制成为不可能,使得整个系统的演化不可避免地具有非线性、随机性。此外,自组织理论还探讨复杂系统演化过程中的涨落、分叉、相变等现象,使得人们对系统复杂性的认识更深入。所以普利高津在其著作《探索复杂性》一书的序言中指出:“自组织现象是作为一个崭新的科学范式出现的,它使人们可以设想出复杂性如何在自然中出现,以及可在何种程度上被加以探索研究。”

三是复杂性范式学派。代表人物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埃德加・莫兰。1973年,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埃德加・莫兰发表《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一书,在批判传统的“简单化范式”的同时,率先提出了“复杂性范式”的概念和理论,并号召人类进行思维方式上的新革命。莫兰认为,经典科学认识事物的方法,主要是采取还原式、分离式、割裂式的“简单化范式”,“相信世界的简单性,是从德谟克里特以来在西方科学中形成的基本信念。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指出,自然界喜欢简单化,不爱用什么多余的原因来夸耀自己”。在这样一种方法指导下,经典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不断揭示隐藏在复杂现象背后的简单规律。但是,简单化范式在探索认识基本粒子、气象等等方面现象时,由于失去了确定性的根基,显得越来越无力。为此,埃德加・莫兰认为新的复杂性范式的萌芽已经出现,要用复杂性范式发展自己,迎接挑战。由于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思想”,涉及到认识论和方法论领域,因此具有更普遍的意义。

四是复杂适应系统学派。主要代表是美国的圣菲研究所。1984年圣菲研究所成立时就以“复杂性科学”作为研究所活动的旗帜,旨在通过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探索建立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圣菲研究所的工作成绩斐然,陆续提出了“适应性主体”、“可变图示”、“混沌边缘”、“适应性景观”的新概念,并建立了复杂适应系统的整体多样性和演化模型。目前圣菲研究所在欧美影响很大,发展很快。

综上所述,当前复杂性研究的这四种流派都从各自研究领域揭示出复杂性研究的重要性,研究内容既相通,又互有区别。一般系统论从系统理论出发,聚焦于研究系统如何从简单走向复杂,从无序走向有序。普利高津的“复杂性科学”则作为一种超越经典科学的科学方法论的新视域,旨在用“演化的物理学”代替“存在的物理学”。莫兰的复杂性思想首先致力于用复杂性的方式建立全面的、整体的人类学,进而拓展至探讨建立一般的科学研究的复杂性方法,其复杂性理论涉及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圣菲研究所的“复杂性科学”则主要是指其创立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该理论主要探讨了世界上生物层次以上的高级的复杂系统能动地适应环境的演变内在机制。

但是,无论是1928年贝塔朗菲提出一般系统论思想,还是普利高津的复杂性科学,亦或是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范式”,均未能对“什么是复杂性,什么是复杂性研究”,给出统一的界定。但是也并不是说这一阶段的研究就没有突出的理论成果,因为在这一阶段研究中,他们各自提出了一系列复杂性概念模型,比如:埃德加・莫兰提出的“宏大概念”,美国圣菲研究所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涌现生成理论、混沌理论等。当然,复杂性科学诞生的首要意义在于,他们把关于“复杂性的研究”作为一个科学的命题,摆在了研究者的面前。

二、复杂性研究的主旨及其划时代变革

复杂性和复杂性科学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对于复杂性或复杂性科学,我们无法以一种简单的肯定的方式给出界定,但运用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大致勾勒:

一是复杂性科学只能通过研究其运用的方法论来区别,复杂性科学的理论标志就是非还原的研究方法论。复杂性科学的重要特征就是通过研究方法论来进行界定或定义。复杂性科学它不是一门具体的学科,而是分散在众多的学科中,是学科交叉互涉的,从传统的学科分类到现在的交叉学科,从研究政治、经济、生物等的分类学科,过渡到研究语言、大脑、市场、交通等等的交叉研究,它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正是由于它那有别于还原论的方法论立场,才被称为复杂性科学。

二是复杂性科学力图打破传统分类学科之间那种互不往来的状态,努力寻找并试图建立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联系的协调机制。复杂性科学打破了牛顿经典力学和线性理论的统治和主宰,打破了还原论适用于所有科学的梦想。

三是“复杂性本身就是一种兼备多种组分要素、结构要素和功能要素的复杂观念”。复杂性科学力图创立新的理论体系或科学范式,并应用新的思维范式来解释世界给我们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综上所述,复杂性科学并不是简单的一门学科,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系列的相关的学科群,“是一群具有复杂性意识和复杂性思维的理论丛林”。在这个被称为复杂性科学的学科群中,主要包括以下若干个理论:系统科学的耗散结构理论、复杂巨系统理论、超循环理论、协同论、突变论;非线性科学中的分形理论、混沌理论等。从未来发展看,构成复杂性研究的核心理论主要是:涌现生成理论、遗传进化理论、人工生命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复杂网络理论、自组织临界性理论等。

复杂性研究的兴起都对传统自然科学研究、甚至于哲学思想等都将带来划时代的变革和影响。

首先,复杂性科学的诞生拓展了自然科学研究的领域,它使自然科学研究从线性的、确定的、有序的传统的研究领域拓展到非线性、不确定、无序的研究领域。传统自然科学在获得对自然界及其规律的认识的同时,也给自己划定了研究领域,即研究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一做法在取得了诸如牛顿经典力学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阻碍着人类认识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复杂性科学的诞生,那些原本不是科学的领域,或者超越原来的科学研究领域的对象,也逐渐被纳入到了科学研究的视野,科学研究的宗旨也随即从原来的探索寻求简单性规律,发展到了了现在的探索认识复杂性。所以,复杂性科学的诞生是科学发展史上的大事件,被认为是“21世纪的科学”。

其次,复杂性科学的诞生,还对传统的科学思想、观念、理论和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复杂性科学的发展,为我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复杂系统分析的新方法。具体说,它为我们分析复杂组织的生成演化过程提供了分析手段。传统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建立在有序分割和理性三大支柱上。随着复杂性科学的兴起,这些支柱的基石都一个个被动摇。然而,复杂性科学研究绝不是要排除事物的确定性、必然性规律,去单纯追求建立一种不确定性理论,绝不是完全排除分割、剥离和理想实验的方法,去单纯追求建立一种不可分割性理论,简单排除逻辑推理,以便允许对逻辑规则的任何违反。相反,它的研究方法是穿梭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要素和整体、可分割和不可分割之间,探求事物复杂性本质。因此,在复杂性科学研究中,要把传统科学的研究方法整合到一个更广泛、更丰富的理论框架内,把整体主义和还原主义,系统的整体性和局部的具体性联系并有机结合起来。总之,复杂性思维方式、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并不是“简单化范式”的对立面,而是要包容并整合“简单化范式”的一种新的融贯的思维方式,新的融贯的研究方法。复杂性科学特别是其中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涌现生成理论、复杂进化理论、混沌理论、复杂网络理论等,为我们的认识提供了建构比较完备的复杂系统分析模型新方法、新工具。

篇2

[关键词]原子、电子、宇宙空间、本质、能量、阴极射线、化学键、电流、超导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339-04

随着人类对原子认识的深入,原子技术已被广泛使用。尽管这样,由于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所以要对原子内部结构作进一步的研究就很困难,特别是对位于原子核周围体积和质量均比原子核还小很多,并处于不停运动状态的电子(电子质量仅是原子质量的10-5~10-6)的研究难度更大。从19世纪中期,人们从溶液导电和气体放电现象之中认识到电子现象的存在, 以及19纪末至20世纪初汤姆逊(Thomson,Joseph John)通过阴极射线实验和密立根(Robert Andrews Millikan)通过油滴实验验证了电子现象的存在后,人们结合所观察到的电子云现象,依据经典力学,围绕着原子模型的建立,提出了各种原子结构假说,并在相关假说基础上,通过黑体实验和各种光谱实验,对原子及原子中电子的存在和运行方式展开了研究。时至今日,无论是在经典的原子理论,还是在量子力学理论指导下,对电子所进行的探索中都发现了与各种假说之间都存在着难以解释的矛盾,面对这些矛盾,我们不得不思考是形成理论的假设出错了,还是实验本身有问题?由于实验是经多次反复验证的,所以假设和理论是错误的可能性比较大。目前人们对电子最基本的假设就是依据所观测到的电子云现象,把电子假设成是一种围绕原子核进行高速运动的实体微粒,为了对原子核周围的电子云的现象进行解释,科学家们借用经典力学理论对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假设,并认为电子与原子核之间具有相互吸引的力量,致使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进行高速旋转或者以自旋的方式存在,但是从双缝实验中,人们又认识到电子又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特点,那么我们势必会问:电子是否真的是以实体粒子的形式存在的微粒?若不是,它又是什么?而且电子云现象又是如何形成,它与原子核之间又有什么的关系?本文的目的就是围绕以上问题,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出发,对电子现象进行探讨。

由于电子是原子的一部分,要对电子现象进行探讨,还要从原子说起,由于原子是形成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的单元,它是宇宙空间中的一类能量存在形式,所以要对原子中的电子现象进行探讨,就应该从宇宙空间的本质说起。

一、关于宇宙空间的本质

关于宇宙空间的本质,作者已在“《空间的层面》-关于空间与能量的哲学思考”一书中作了相应的论述和说明,并认为宇宙空间的本质是处于“空无”状态的空间和存在于空间中的能量共同组成,并对传统观念中将时间也作为宇宙空间要素的观点进行了否定,认为时间只是人类所创造的用于衡量事物运动变化的一个概念。

1、关于宇宙空间本质之空间

作为宇宙空间本质之空间是指宇宙空间中除去一切能量存在,并处于“空无”状态的绝对空间,而绝对空间又是宇宙空间中能量空间和纯粹空间之和。空间具有静止性、连续性和无限性的特点,它是承载宇宙空间中一切能量的“容器”。

2、关于宇宙空间的本质之能量

除了处于“空无”状态的空间之外,宇宙空间中的一切本质存在都可以称之为能量,从不同能量的存在形式出发,我们将宇宙空间中的能量分成了:实体物质类能量体、能量场类能量体、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体(其中前四类的存在已被人类所认识,而能量基类能量体则是作者在《空间的层面》一书中所提出的,用于表达形成一切能量体最基本能量单元的概念)。

1宇宙空间中不同类别能量体之间的关系

依据宇宙中的万物都具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到一定极限后则又由大变小,由强变弱的规律存在,根据这个规律,我们不妨对宇宙空间中不同类别能量体的形成和转化的关系作如下推论:

由于能量基类能量体单元是宇宙空间中最基本的能量因素的界定,它的能量单元无论是质量,还是能量都无限趋于零,由于其能量成分单一,所以同一类能量基类能量体之间因频率相同,会以相互吸引、相互连接的方式存在。当相同频率的同一种能量基类能量体或不同类别的能量基类能量体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统一过程中,有的就会产生聚合形成相应的暗能量类能量体,同时还会有相应能量基类能量体的形成。当同一类暗能量类能量体或不同类别的暗能量类能量体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调统一过程中,有的又会聚合形成暗物质类能量体,同时伴随着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体的形成。由于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能量基类能量体的能量成分都处于相互吸引的存在状态,能量成分还比较单一,相应频率的能量还比较稳定,而且能量单元内部不同能量成分之间的相互干扰程度还比较少,所以能量基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和暗物质类能量体都会以相互吸引、并以较为稳定的状态存在。由于相应能量处于相互吸引的收缩状态存在,所以也就决定了相应的能量体之间具有较为单一的内聚的力量存在,致使它们就不向外辐射任何能量。

当同一类别或不同类别暗物质类能量体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进行运动时,有的就会相互聚合形成相应的能量场类能量体,同时也会形成相应的暗能量类能量体和暗能量类能量体,由于能量场类能量体是相应暗物质类能量体的聚合体,这也就决定了能量场类能量体本身就具有相应的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体的能量成分。随着能量聚合程度的提升,能量场类能量体单元中的能量成分中也变得比较复杂,随着不同类别能量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加强,就会使能量场类能量体的内聚力削弱,相应的能量成分就会向外扩散形成辐射。由于能量场类能量体具有向外扩散能量所形成的力量要小于等于与向内收缩的力量,致使能量场类能量体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特点。当同一类别或不同类别能量场类能量体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统一形成聚合过程中,有的就会形成相应的实体物质类能量体的基本粒子即原子,同一类原子和不同类别原子又会在化学键的作用下形成不同类别的实体物质类能量体,同时伴随相应的能量场类能量体和暗物质类能量体的形成。从以上推论中我们认识到:以原子为单位的实体物质类能量体是由相应频率的能量场类能量体、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体共同聚合而成的。随着能量聚合度的提高,不同能量成分的复杂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加强,致使以原子为基本单元的实体物质能量体由于能量成分较为复杂,内部干扰的加强就会使原子中的原子核具有向外辐射能量的属性,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当同一类原子或不同类原子中所具有的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体的频率相同或相近时,会使相互靠近的原子形成相互吸引,当相互吸引的力量大于原子之间由原子核向外辐射所形成的排斥力时,就会使不同原子聚合在一起,并形成相应的化合物,进而形成宇宙空间中不同类别的实体物质类能量体。我们将从能量基类能量体形成聚合直至形成实体物质类能量体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为能量聚合的转化过程。在聚合的转化过程中,每一次能量的聚合转化都会使相应能量基本能量单元的质量大幅提高和体积大幅度缩小,致使相应能量体运动的自由度随之降低,也使相应的能量从不可见变得可见,能量单元的组成成分也从单一变得复杂,相应能量的存在、运动方式也从内聚转为向外辐射和内聚与辐射共存的存在状态。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认识到的实体物质类能量体大多都是处于内聚与扩张共存的相对平衡的存在状态,正因为一般情况下,实体物质类能量体大多都处于内聚与扩散相对平衡的存在状态,才使我们感到实体物质类能量体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与正向聚合过程相反的是逆向分解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表现为:实体物质类能量体在一定条件下又会分解形成相应的能量场类能量体,并伴随着相应实体物质类能量体的形成;能量场类能量体在一定条件下又会分解成暗物质类能量体,并伴随着能量场类能量体和实体物质类能量体的形成;暗物质类能量体在一定条件下又会分解成暗能量类能量体,并伴随着相应暗物质类能量体及能量场类能量体的形成;暗能量类能量体在一定条件下又会分解形成能量基类能量体,并伴随着暗能量类能量体及暗物质类能量体的形成。能量体在逆向分解过程中,每一次分解都会使其基本粒子单元的质量大幅度的减少,体积被大幅度的放大,能量成分也会变得更加单纯,相应能量的自由度也会被放大。以上所述的不同能量体之间的转化关系,我们可以用下图进行表达:如图1所示

2关于宇宙空间中能量存在状态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认识到:一方面,聚合度高的能量体都是由聚合度低的能量体聚合而成,而聚合度低的能量体又可以由聚合度高的能量体分解而成,所以宇宙空间中能量运行状态主要有:能量基类能量体单独存在的运行状态;能量基类能量体和暗能量类能量体共同存在的状态;能量基类能量体和暗能量类能量体、暗物质类能量体共同存在的状态;能量基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暗物质类能量体、能量场类能量体共同存在的状态;实体物质类能量体、能量场类能量体、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共同存在的状态。由于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能量基类能量体由于其比较细微,由于其能量成分比较单一,所以具有相同频率的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能量基类能量体在宇宙空间中会以吸引、内聚的形式以稳定的状态存在于宇宙空间之中,这也是能够使大到不同星球小到原子的原子核能够在有质量却无重量的状态悬浮于空中进行存在和运动,也是形成万有引力现象的主要原因。关于万有引力的形成详见作者在2012年《科技创新导报》第20期“力的本质与万有引力”一文中的论述。

由于本文的目的是对电子的现象进行相应的论述,由于电子现象则是宇宙空间中实体物质类能量体的基本单元(原子)的组成部分,下面我们针对实体物质类能量体的基本单元(原子)及其所具有的电子现象的形成进行相应的探讨。

二、关于原子及电子现象的形成

1、关于原子的形成

基于以上论述和说明,我们不妨对宇宙空间中原子的形成作如下推论:由于宇宙空间中不同能量体在一定条件下所具有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等运动自由度的不同等原因,就会使相应能量环境在运动过程中形成运动旋切面,当相应旋切面在相应能量体的作用下形成漩涡之后,当漩涡被扩大时就会形成黑洞,并吸引周边各种能量体进入漩涡中心产生相互碰撞,进而使漩涡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当相应能量体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快速运动时,就会使漩涡中不同能量体产生分解和聚合的运动,当相应频率的能量场类能量体、暗物质类能量体和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体在漩涡中形成正向聚合时,就会形成相应的以实体存在的原子核,此时有的原子核会直接产生分解成能量场类能量体,而有的则会在相应频率的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的作用下,将相应的原子核进行包裹,当原子核向外辐射的能量场类能量体所形成的扩散力与向内作用的内聚力处于相对平衡时,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认识到的原子。也就是说原子是由形成原子核的处于高度聚合的能量场类能量体及与之平衡的暗物质、暗能量和能量基形成的能量聚合体共同形成的能量运行体系,原子核外部的暗物质类能量体和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体形成的内聚力使原子核以有质量无重量的状态下悬浮于原子中心。当形成原子核的能量场类能量聚合体所具有向外辐射的力量与原子核周边的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能量基类能量体所形成的内聚的力量处于相对平衡、相对稳定时的能量运行体系就是原子。这也就是为什么体积仅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十万亿到千万亿分之一,而质量却占整个原子质量的99.99%以上的原子核至电子云的空间中,除了能观察到电子云现象存在之外,并无任何现象发现的原因所在,面对以上推论我们势必会问:如果以上推论成立,那么人们在原子核周边所观测到的电子现象又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形成的?下面我们就针对电子现象的形成作如下推论。

2、关于电子现象的形成

根据以上推论我们认识到:原子是由悬浮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包围在原子核周围向内收缩的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体共同形成的能量运行体系,那么人类借助各种工具所观测到的电子云现象又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结合以上论述和说明,我们不妨做如下推论:

一方面,由于原子核是由能量场类能量体聚合而成,并具有向外辐射能量场类能量体的功能属性,当原子核在源于原子内部和外部不同类别能量体的作用下形成较为稳定的原子后,处于动态平衡存在状态下的原子核也会以能量场类能量体的方式向外辐射和向内吸收包括能量场类能量体在内的能量体,当某些能量场类能量向外扩散到包裹于原子核周边的暗物质、暗能量和能量基所形成的能量边际时,相应的能量场类能量体就会因原子球形边际的能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散射的现象,于是就会在原子的边际呈现出可见的现象;另一方面是,当源于原子之外的能量场类能量体对原子产生作用时,也会在原子的球形边际发生散射,并在原子的边际产生相应的可见的现象。正是源于原子核和源于外部能量场类能量体的作用,才使原子周边形成了相应球形的电子云现象,也就是说,人们所观察到的电子云现象是源于原子核和原子单元之外的能量场类能量体与包裹于原子核周边的暗物质、暗能量和能量基所形成原子的球形边际产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现象存在,而不是由于原子核周边具有以实体的粒子围绕原子核进行快速旋转的结果,至此我们可能会问:源于原子核中的能量场类能量体和源于原子之外的能量场类能量体为什么能够与原子周边的暗物质、暗能量和能量基所形成的原子的球形边际能够产生作用,并形成可见的电子云现象呢?我们的答案是:由于相应的能量场类能量体本身就具有相应频率的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体成分,所以原子核所发散的能量场类能量体中的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体的频率与包围在原子核周边的暗物质类能量体和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体的频率具有一致性和相似性,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作用时,就会相互吸引形成作用,,并使原子核的边际产生相应的波动。

若以上观点成立,如今人类所认识到的某些电子现象又该作如何解读呢?下面我们依据以上理论对人类所发现的几种电子现象作相应的解读和说明。

三、关于原子和电子现象的解读和说明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认为位于原子核周围的电子现象是源于原子核发散出的能量场类能量体以及源于原子外部的能量场类能量体与由相应暗物质、暗能量和能量基所形成的原子的球形边际进行作用和影响所呈现出的可见的现象存在,那么我门势必会问: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利用的电流又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常说的化学键又是什么?是什么力量使不同的原子形成分子等一系列的实体物质类能量体?阴极射线又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形成的?电阻和超导现象又是如何形成的?等,下面我们就对以上问题进行相应的解读和说明。

1、日常生活中我们所使用的电流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

就作者看来,我们常用的电流就是能量场类能量体进行定向运动的体现,是能量场类能量体从高密度向低密度方向进行定向运动的结果,而不是传统所认为的是以实体粒子方式存在的 “电子”进行定向、快速运动的结果,目前人类所使用的电流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化学方法和切割磁力线等物理方法形成的。其中化学方法所形成的电流是由于在一定条件下,在源于分子之外的能量体的作用下,将形成电解液的不同原子之间的平衡力量打破,并使原子核中的某些能量场类能量体释放出来,使溶液中的能量场类能量体的密度相对高于其他环境的能量场的密度,于是在导线的引导下就会使相应的能量场类能量体从高密度的地方向低密度的地方产生流动并形成电流,当不同电解液中能量场的密度趋于平稳时电流现象就消失。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原子之间的平衡力量被打破,并不意味着相应原子之间失去联系而处于独立的存在状态。关于物理性的电流现象的形成中有的是通过导体切割磁力线运动而形成的,关于这类电流的形成我们不妨做如下推论和说明:由于磁力线本身就是处于非平衡状态的能量场类能量体之间相互吸引进行能量运动的体现,它的形成是具有相同频率的能量场类能量体在不同能量场场密度的两端进行相互吸引、产生共振的结果,所以当某类导体与磁力线产生切割并形成相对运动时,相应的磁力线所形成的能量场类能量体的运动就会与相应导体中形成原子核的能量场类能量体产生作用形成共振,使相应的能量场类能量体在导体的一端形成高密度的能量场类能量体的聚集,当高密度的能量场类能量体向低密度方向进行流动时就会形成电流现象,电流的运动又会带动处于较低能量场类能量体密度的设备产生相应运动,电流之所以能够又带动设备运动是因为能量场类能量体的运动又会带动整个实体物质类能量体的整体运动而形成,因为化学键的作用使得由实体物质类能量体形成的设备紧密相连在了一起。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问摩擦起电的现象又该如何解释呢?根据以上理论,摩擦所产生的能量场可以使某些实体物质类能量体表面的能量场类能量体增加,形成高密度的能量场物体,同时也可能使某些物体的能量场散失,形成低密度的能量场物体,当高密度的能量场物体与低密度的能量场物体相接触时,就会使相应的能量场从相对高的物体流向相对低的物体并形成静电现象。

2、化学键是什么?是什么力量能够使某些不同的原子形成分子,进而形成一系列的实体物质类能量体?

所谓化学键是指分子内或晶体内相邻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的统称,简单说,那些使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统称为化学键,目前自然科学界普遍认为化学键是粒子间的一种吸引力,其中粒子可以是原子、离子或分子,通过化学键可以把离子组成多原子的化合物质,并认为化学键是由原子中的相反电荷的电磁力引起的,而且电荷是来自于电子、原子核或由偶极子造成。现代化学理论中根据不同的物质的结构形式,把化学键分成了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那么在本文认为电子并不是实体的粒子存在而是能量场类能量体运动体现的观点下,化学键又该作如何解释呢?就作者看来,化学键其实就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不同原子之间由原子核向外扩散的能量场类能量体向外形成的排斥力与原子核周围向内收缩的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能量基类能量体所形成的相互吸引进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调统一的结果,若不同原子之中相应能量体产生互动,使相应原子之间频率相等的能量体形成共振,产生相互吸引的力量高于或等于相应原子的原子核之间的相互排斥的力量就会使不同的原子结合在一起的力量,也就是说化学键是不同原子之间所具有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共振所形成的相互吸引力大于相应原子核之间,向外释放能量场类能量体所形成的排斥力的那部分力量是使原子结合在一起的吸引力。从传统理论中我们不难计算出化合物中原子核之间的排斥力要远远大于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吸引力。从中就可以证明传统的化学键的理论是错误的。

依据以上推论,我们可以得知:不论是离子键、共价键,还是金属键都是形成相应分子和不同类别实体物质类能量体中原子核向外辐射的能量场类能量体所形成的原子间的排斥力小于原子周围暗物质类能量体、暗能量类能量体和能量基类能量体所形成的内聚力之差的力量。正是由于这种力量的存在才使以原子为基本单元的实体物质类能量体在宇宙空间中形成的各种不同类别实体物质类化合物,并使不同化合物紧密相连。

3、阴极射线是什么?又是如何形成的?

当人类发现电子现象直至汤姆逊通过阴极射线实验才证实了电子现象的存在,他认为阴极射线就是电子流,后来许多科学家就此为基础通过光谱实验、黑体辐射实验、量子假说,并通过量子力学等方式对原子中的电子展开了测量研究,并在相关研究中发现了X射线现象及核磁共振现象等,那么我们势必会问:在本文所认为的电子并不是以实体粒子存在的理论基础上阴极射线是什么?又是如何形成的?笔者认为阴极射线的形成以及双缝实验的结果正好证实了作者所认为的电子现象就是能量场类能量体进行定向运动所形成的现象,目前人类对电子研究所遇到的最大的困惑正是在a对阴极射线现象的解释中牵强的认为阴极射线现象就是以实体粒子存在电子流动所致,并以此来证明以实体粒子存在的电子的存在。就作者看来,阴极射线现象正好说明了电流(放电现象)正是能量场类能量体进行定向运动所形成的,而且通过双缝实验所发现的电子在运动中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属性存在也证实了电流或放电现象属于能量场类能量体进行定向运动的结果,而不是实体粒子进行定向运动的结果。由于本文的观点是电流的形成是高密度的能量场类能量体从高密度的一端(阳极)向低密度能量场的一端(阴极)进行流动形成的,而不是相反。我们可能会问,阴极射线实验中在阴极所发生的辉光现象和在阳极端所发现的阴影现象又该做何解释?就本人看来,相关实验中之所以在阴极发生辉光现象是因为在阴极在接收到由阳极射向阴极的能量场时,不能被阴极及时接收的部分会在阴极附近形成能量转化(使电能转化成光能),特别是在真空密度不够高的情况下,能量场类能量体会使气体分子被能量场作用所呈现出的发光现象会更明显,在相关实验中,人们在阳极所发现的光影投射现象正是由于在阴极附近所发生的电光转化反向映射到阳极的结果,而非是电流从阴极流向阳极所导致的。

4、根据本文的观点又如何解释电阻和超导现象的形成?

根据本文的观点,作者认为电阻是导体之中原子的原子核向外发射能量场类能量体,以及源于导体之外能量场类能量体对导体中能量场类能量体的作用对定向流经导体的能量场类能量体进行干扰所形成的阻力。由于导体中由原子核向外辐射产生的能量场类能量体对电流的作用和影响会使相应电流中的能量场类能量体的运动方向改变及定向运动力量削弱,甚至转化为热能、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场类能量体,而不是我们传统所说的是受到原子核的阻力和原子周围以实体粒子形式存在的电子的阻挡所致,因为在原子之中原子核所占的体积仅只是原子体积的几十万亿至一百多万亿分之一,所以原子核是不可能形成太多实体性阻挡的。

超导电现象是指当导体在某个临界温度下其电阻几乎为零的现象,根据以上论述,本人认为之所以有超导现象的发生,是因为导体在相应的临界温度下导体中原子核中可以向外发射的能量场被相应原子周围的包围在原子核周边的暗物质、暗能量、能量基的内聚力约束,使导体中的原子核不能向外发射能够对电流形成干扰能量场类能量体,或者此时原子核在周边暗物质、暗能量、能量基的作用下使原子核中的能量场处于相对沉寂状态,不能向外发射能量场,致使相应的电流在导体中运动时,几乎或者完全不会受到干扰,并使电阻趋于零,从而形成了超导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单振文《空间的层面》中央编译出版社

[2] 单振文“力的本质与万有引力”创新科技导报2012年第28期

[3] 迈克尔.汤普森(英)《物理学与电子学》

[4] 郑系民《原子物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5] 张裕恒《超导物理》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6] 吴大猷《量子论与原子结构》科学出版社

[7] 庞小峰《非线性量子力学》电子工业出版社

[8] 朗道(俄)《量子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单振文,1966年11 月出生,先后获得南京林业大学学士学位和清华大学硕士学位。曾在林

业部西南林业勘察设计院工作,现受聘为云南哈肯协同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

科学哲学领域的研究工作,近年出版的专著和发表的论文有:《空间的层面》(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人本、人性、人心》(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

《宇宙空间要素论》、《关于能量》、《人类生命的本质、起源和活动》

篇3

关键词:教学督导;督导权威;督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012-04

教学督导的本质

教学督导,既有客观需要,又有主观要求,还有实际效果。当研究教学督导存在的合理性时,应着重思考其本质属性。教学督导的本质属性,即指其存在的不变性质和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基本特质。

教学督导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基本属性。

(一)质量促进性

所谓质量促进性,即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现代质量观是科学发展的动态观念。教学质量是指一组具有特性的实体能够满足社会人才成长需要的程度。这样的教学质量观,有以下四层含义:(1)教学质量涉及一切教学实体,包括产品、服务、过程、效果、组合、事件等;(2)教学质量赋予教学实体应有的特性,包括专业特性、技术特性、职业特性、功能特性、人格特性等;(3)教学质量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包括明示的、隐含的需要和期望等;(4)教学质量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它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它随着时间、地点、使用对象的不同而不同,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而不断更新和丰富。促进教学质量,重在教学服务的全面性、符合性和适应性三方面。全面性指一切教学工作均要讲求质量;符合性指教学工作应达到某种理想的、可测量的指标或特征;适应性指教学工作必须满足规定或潜在的需要,这种“需要”可能是职业资格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要求,也可能是用人单位在用人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需要。因此,应经常对教学质量进行督导评估,按照变化的需要和期望,相应地改进教学产品、体系或过程的质量,确保持续地满足就业岗位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

(二)人格完善性

所谓人格完善性,即指完善教学人格的形成。教学督导服务的目的,归根结底是教学双方人格的完善和塑造。以前关注教学双方人格问题的很少,因为教学督导关注更多的是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后来人们发现,理想质量和效果的产生,需要建立在完善人格的正常表现之上。“人格”在社会生活中有多种含义。道德意义上的人格,指一个人的品德和操守;法律意义上的人格,指享有法律权利和应尽义务的人;文学意义上的人格,指人物心理的独特性和典型性;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指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集合;教学意义上的人格,指师生双方尊重知识、爱惜人才、勇于探索、诚实守信的品质。教学人格的完善可使个体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自我稳定性的身心组织,适应学校和社会提供的人才成长环境。

(三)作风建设性

所谓作风建设性,即能建设良好的教学作风。作风一般指在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态度或行为风格。作风可分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教学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作风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与时俱进的。作风在形成过程中经常受到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迁移和偏向。良好的作风需要在实践中磨炼、砥砺、比较、筛选、倡导、建树,如“民主和谐,踏实进取”的校风,“厚德博学,爱岗敬业”的教风,“学思并重,知行合一”的学风,富含个性、积极向上的班风等。理想教学作风的形成,能维护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产生教学效果。

教学督导的三种基本属性之间有如下的辩证关系:质量促进是基因,人格完善是内因,作风建设是外因。基因是物竞天择、自然进化的结果,内因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意识形态和思想灵魂,外因是教学团队的工作守则和行为规范。教学督导员应根据这三种基本属性开展形式多样的督导活动,发挥应有的督导作用。

教学督导的维度

凡事总有度。教学督导的度是每位督导员需要思考与把握的问题。掌握教学督导的度,对于认识和实践都十分重要。

教学督导的度包括广度、标度、适度、效度、角度和制度等六种维度。

(一)广度

广度指的是教学督导的范畴。超越范畴的督导,将失去法理支持和社会认同,不达边际的督导,将失去工作效能和实际作用。如“教育督导”是上级对下级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评价,用以指导和督促其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政策,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而“教学督导”是指学校自身对教学工作,包括教学过程、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评价、指导与反馈,用以发现问题、明确差距、寻找对策、设法解决的质量监控与自评、自纠、自建等活动。教学督导是学校内部的自我净化伺服系统,相当于健康机体自身的免疫防御系统。其工作职责,范围、重点和要求不同于政府层面的“教育督导”。因此,教学督导有监督检查、沟通协调、分析评价、指导激励、信息反馈和参谋咨询等职能范围。相应地,教学督导具备监督检查、审核评价、总结指导、报告建议、知情参议的基本权限,但没有行政命令功能。

(二)标度

标度指的是教学督导的标准。缺乏测量的标度,无法进行评估;心中没有标准,无法督导他人。标度是一系列用线或点标出来的间隔,用来计量距离、数额或数量。教学督导的标准并非如此简单。有刚性标准,如常用评价标准,包括国标、省标、市标、院标,有的再细分指标等级、标准分值和计分公式等。还有柔性标准、动态标准,更有抽象标准、隐性标准、内部标准和公示标准等。教学督导的标准可定义为: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上级教育教学主管机构批准,共同和重复使用的一组规范性文件。教学督导标准宜以科学、技术、教育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教学效益为目的。标度的背后由标准支撑,标准的背后由科教成果奠基。教学督导既要研究标准,还要制定标准、贯彻标准和评价标准。标度的划分和标准的制定、把握与执行,是教学督导的工作重点与难点。

(三)适度

适度指的是教学督导的执行程度。执行程度常见有三种:(1)过度,指超出权限范围的权力使用过度,如临床上常见的用药过度等;(2)适度,指符合对象、切合要求、产生理想效果的执行程度;(3)欠度,指用力时场合不对、时候不利、力度不到、效果不好。教学督导的适度,既指用力大小,也指用力技巧(功力);既指用力场合,还指用力时机。既要避免苍白无力的督导,又要防止生搬硬套的说教。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提出常态性督导、专项性督导和综合性督导要有机组合,正面督导和侧面批评要注意场合,因势利导和借机发力要前后配合。教学督导的服务对象是师生双方和管理部门,共同目标是提高质量、塑造人格、改善作风。

(四)效度

效度指的是教学质量监测的有效程度,即教学质量测量工具确能监测对象特质的程度,简单地说,是指质量监测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效度是教学质量监测工具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在教学质量监测中,对监测工具,如问卷或量表的效度要求较高。鉴别效度必须明确监测的目的与范围,考虑所要监测的内容并分析其性质与特征,检查监测内容是否与监测目的相符,进而判断监测结果是否反映了所要监测的特质的程度。如监测某门课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需要研发监测工具,包括考试、答辩试卷的命题和调查问卷等,需要研究试卷命题和调查问卷的监测能力及其客观性、实用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并将它们与标准化试卷或问卷比较。标准化试卷或调查问卷监测的结果,可作为效标,即衡量监测有效性的参照标准。效标相当于医学界临床检验的“金标准”,无论采用何种监测或调查方法,其效度优于“金标准”,成本低于“金标准”,方法简于“金标准”的,就可能被采用并替代“金标准”。一个好的效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效标必须能最有效地反映测验目标,即效标测量本身必须有效;(2)效标必须具有较高的信度,稳定可靠,不随时间等因素而变化;(3)效标可以客观地加以测量,可用数据或等级来表示;(4)效标测量的方法简单,省时省力,经济实用。有了可靠的效标,就能测量和评价效度。教学督导的效度又可分为表面效度、内容效度、构想效度、编制效度、效标效度和经验效度等。它们可将教学督导的评判依据建立在科学的数理统计之上。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效度指标有综合化、抽象化和大众化的倾向,如“以教学双方满意不满意”为最终效度指标。

(五)角度

角度指的是教学督导的观察方位。角度是一个数学名词,表示角的大小的量,通常用度或弧度来表示。教学督导将角度比喻成观察事物的出发点。由于思维定势,人们可能习惯于从某一角度观察教学过程,得出片面的观点。若转变观察主体的身份,或变更观察的时间、地点和方位,则会得出另外的督导结论。即使是督导员自身,由于有不同的理论武装、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方法,也会有不同的观察眼光。一次教学质量监测结果出来,可让不同的人员从各自的视角开展综合评议,会使整体评价水平提高。

(六)制度

制度指教学督导的规范程度,包括对教学督导自身和教学督导对象的行为规范。教学督导制度的一般含义是要求教学双方及督导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制度是实现特定功能和特定目标的学校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系列规范体系。制度的第一含义便是指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制”有节制、限制的意思,“度”有尺度、标准的意思。这两个字结合起来,表明制度是节制人们行为的尺度。制度的形成,来自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成果。纯理论略显抽象,难以制约;纯实践稍偏具体,不足概全。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共识,制定共同遵守、统一规范的规章制度,则较易实现教学质量管理。依法治校,以制管理,据理督导,用规纠错等,均需通过规章制度执行。教学督导制度分为三种类型,即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这些规则的执行机制。正式规则又称正式制度,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和程序有意识地创造的一系列的规则、规程、规矩和办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等级结构,共同构成教学行为的激励和约束条文;非正式规则是教学双方在长期实践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师生相传的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及意识形态等因素;实施机制是为了确保上述规则得以执行的相关制度安排,它是制度安排中的关键一环。这三部分构成完整的制度内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教学督导的六个维度(广度、标度、适度、效度、角度和制度)不完全等同于正常人体机能的六种感觉(直觉、听觉、触觉、味觉、视觉、嗅觉),但从信息的采集汇总、分析反馈、判断决策而言,又有极大的相似之处。教学督导的六种维度可分两类:一类是空间维度,如广度、标度和角度;一类是责任维度,教学督导既要有一定的空间感,如高度、深度和角度,又要有一定的责任感,如适度、效度和制度(见图1)。若仅从一种维度从事教学督导,会走向片面或极端;若从六种维度进行,道路会越走越宽。空间维度使人把握分寸,责任维度使人脚踏实地。

教学督导的权威

(一)督导权威的存在

权威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表现为人们在意志方面对具有某种威望和支配作用的力量的服从关系。从世界普遍联系的本体论看,权威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唯物主义实践论看,权威是物质生产活动的组成部分,人们只有尊重规律,服从真理,才能解决人与自然、人类自身和谐发展的问题。从人际沟通的社会学角度看,权威是普遍联系的交往形式,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从对立统一的矛盾论看,权威是强加和服从的矛盾统一体,它是意志强化和行为服从的对立统一。从科学发展观看,权威不是静止的社会关系总和的交往,而是主体之间动态的实践过程的结果,普遍性、动态性、联系性、发展性是其鲜明的特征。教学督导的权威,同样是客观存在,并不断深化发展的。

(二)督导权威的类型

督导权威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为方便讨论,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类。

行政权威 行政权威指以法律和上级组织的文件、法规、规范、要求和期望等形式表达的影响力。该影响力明确地将教学角色期望以条文规定形式提供给师生仿效执行。师生被要求遵守并面临各种违章违规的结局。行政权威的优点是统一、强势、规范、配套;缺点是绝对依赖、机械顺从、墨守成规,有消极被动现象存在,缺乏个性创新。教学督导须经常做“检查与评级”工作。

个人权威 个人权威指督导者以个人领导力、激励手段和人际关系技巧等形式表达的影响力。个人权威的优点是关系和睦、遵从及时、心理满足、环境改观、能够获得鼓励;缺点是协商探讨较少,过分注重人际关系,追求物质奖励,有时偏离能力意愿。教学督导需要做沟通联系工作。

学术权威 学术权威指以教育规律和教学科研中所形成的理论、观点、解释、结论和学说等形式表达的影响力。该影响力将学术研究的成果及其应用的经典案例陈述给教学双方,期待师生遵守那些被认为是真理的定律、证据或结论,并做出应有的回应。学术权威的优点是理论先进、结论可靠、标准规范、高于实践、容易接受;缺点是实践有限、不敢作为、执行迟缓、缺乏经验。教学督导需要做解释说明工作。

专业权威 专业权威是指专业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技巧积累过程中形成的成功影响力。该影响力建立在教学技巧和教师个人经验、知识和技术基础之上,是公认为“好教师”的专业认同反映和反响。专业权威的一部分来自专业实践,一部分来自内化的专业品德。专业权威的优点是专业建树、品德内涵、信心提振、价值体现、影响深远;缺点是探索实践周期偏长,专业方向不同,仿效遵从者少,维持时间不长。教学督导需要做推介倡导工作。

道德权威 道德权威是指在师生中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和教学理念综合形成的人格、人道及人品影响力。该影响力是从传统文化和师生感受到的义务和责任中提炼出来的结晶。道德权威的优点是公共信仰、核心价值、责任义务、道德驱动、自觉遵从、全面联动、作用持久;缺点是易受社会风气影响,需要不断努力严格自律,常受来自不良道德方面的挑战,难以持续激励和比较衡量。教学督导需要做宣传教育工作。

(三)督导权威的利用

上述五种权威各有利弊,单独利用不一定产生积极效果,而应根据实际需要组合应用,相互取长补短,联合发挥作用。权威的产生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权威的利用也应有机组合、联袂协同作用。完全依赖行政权威进行教学督导,会扼杀师生的创意个性;完全依赖道德权威进行督导,会放任某种不良倾向。在文明社会建成之前,不能单凭一种权威影响力维持教学质量的监控提振关系。所有政治的、经济的、科技的、学术的、专业的、个人的和道德的权威,都要积极加以利用。

教学督导的策略

选用不同的督导理论和利用不同的权威力量,会形成不同的督导策略。督导策略有多种形式和过渡类型,但可分成典型的两种:一种是外界控制型,一种是内化自觉型。

(一)外界控制型督导

外界控制型督导假定教师在自身利益或独立个体的基础上能对外界环境要求做出理性判定。即认为可以通过直接的或周密的外界控制来达到对教学工作的控制,强调提供直接的督导,将工作标准化以及将教学标准化。其指导思想基于“奖赏能促进教师工作”。因而,教学督导将重点置于理解、研究和提高督导行为上,而不是置于帮助师生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上。

(二)内化自控型督导

将督导看做是一种功能,督导并非必须用组织机构来加强,也没有必要用证书来证明其合法性。督导活动既能由校长或行政指定的督导者进行,也可以由教师和其他人进行。诸如同行督导、顾问督导、合作督导以及非正式督导等,都是重要的。强调依赖社会化的过程建立师生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因为他们有能力提供一种标准化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承诺。内化自控型督导强调教师的自觉行动,行动是有目的的、可自由选择的、追求价值和利他主义的。情感和价值观在做出决策过程中十分重要,哪怕牺牲自身利益,也要将教学质量提高。外界控制型督导与内化自控型督导之间的差别(见表1)。

外界控制型督导和内化自控型督导均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实用价值。目前,相当多的教师和督导者都自然地倾向于内化自控型督导。要使内化自控型督导能够被广泛地接受,教学督导工作应努力改变学校现有的督导机制,同时加强对青年教师内化自控型督导的能力构建与培育。例如,教师的课程改革能力。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改革中去时,督导者必须鼓励教师这样去做。当教师希望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和督导者时,他们必须成为教学共同体的一部分。如果内化自控型督导能成为学校教学督导的主体框架,那么,校园文化建设将是督导工作的新重心。

参考文献:

[1]阮俊,钟桂英,刘苹,梦宁.高职教学督导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44-51.

[2]隋学礼.马克思恩格斯权威理论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9.

[3]王忠萍.论高校教学督导员的权威[J].教育与现代化,2006,(1):32-37.

[4]托马斯·J·瑟吉奥万尼,罗伯特·J·斯特兰特.教育督导:重新界定(第7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1-30.

[5]张丙辰.“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实施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7):52-54.

篇4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本应该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个人修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哲学教育并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哲学教育面临困境。因此,反思我国哲学教育,探讨哲学教育如何走出的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我国哲学教育中的误区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教育中存在着诸多的误区。这些误区正是当今哲学教育遭遇尴尬的真正原因所在。

1.1 哲学教育政治化

我国哲学教育政治意识形态化的倾向严重。哲学教育也就成了政治教育。哲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混淆,从而把哲学教育变为思想灌输和时政教育为目标。哲学教育就变为政治说教和政策宣传的工具。在哲学教育过程中,教师无形中把哲学教学的任务完全等同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哲学理论政治化、绝对化、神圣化。哲学的功能侧重于“政治教育”,哲学成为“政治”的代名词。由于哲学的政治属性过于浓重,缺乏探索与创新的精神,忽视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功能。而这些弊端正是学生们排斥、厌恶哲学课的根本原因。

1.2 哲学教育知识化

长期以来,我们对哲学的世界观比较重视,而对方法论教育相当忽略,将世界观等同于方法论,甚至以世界观取代了方法论。这使学生对马克思主意哲学方法论思想都不甚了解,更谈不上自觉应用,以至于他们学无所用、学无所得。我们不否认哲学是一种知识。但是,仅仅把哲学作为一种知识,甚至是一种死记硬背的认识,这就把哲学知识化,同时也势必导致哲学庸俗化、简单化了。

1.3 哲学教育教条化

哲学在本质上是反教条的。前苏联模式的哲学正是因为没有贯彻这一思想,导致了哲学教条化,僵化、凝固化,只是作为僵化的教条和公式被运用,使得哲学越来越成为“一成不变”的真理和照搬照用的公式。而我国在很长时间内照搬照抄苏联教科书体系。哲学教育是照本宣科的原理教学方式。哲学教科书教条主义的体系,陈旧的思维方式,使原本极具灵活性的理论变得刻板、教条,成为照搬照用的公式。哲学教学丧失灵活性、针对性,导致学生在实践中很少能做到活学活用。哲学就是“原理”所提供的一系列公式教条。

1.4 哲学教育形式化

哲学教育中的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哲学教材和哲学教学脱离时代、脱离生活、脱离现实、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现行哲学教育很少吸收当今重大理论研究成果,吸收其他学科知识、吸收时代精神的精华,成为形式主义的教育。而这也正是哲学教育走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在哲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科体系的完整和知识的系统传授,却忽视了这些内容对学生的意义。一个明显问题是老师照本宣科,一厢情愿,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理解方式和思想状况,造成预期教学目的与实际学习效果之间的严重脱节。

2 我国哲学教育的出路

哲学教育必须改革,哲学教育的出路在于实现三个转变。

2.1 哲学教育由重政治教育到重哲学教育

哲学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政治教育。我们不能否认哲学是有阶级性的,哲学应该为政治服务,这是无疑的。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引导我们树立唯物论辩证法的立场去认识分析问题,当然有思想教育功能,但哲学服务于现实政治的方式应该是有一定间接性的、隐性的。哲学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政治,哲学教育不能仅仅归结为思想教育功能。哲学教育最为重要的功能是通过学习,潜移默化地影响、改造学生的思想。哲学的本质在于它的批判性的思维。因此,哲学教育本质上,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理论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通过批判获得真理,获得知识的能力。

2.2 哲学教育由重世界观教育到重方法论教育

世界观不等同于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的哲学教育,必须传授哲学的方法。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因此,哲学教育应把传授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有机相结合,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乃至做人的方法。这也是哲学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才是哲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2.3 哲学教育由重知识教育到重智慧教育

知识不等于智慧。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作为哲学虽然理论本性不同,但也是追求智慧之学。哲学教育虽然也有知识教育的功能,但它更应该发挥启发智慧的功能。倪志安教授指出:“哲学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于:起到一种真正的蒙智、纠智和惠智的作用,让受教育者得到思考能力和人格素养的培养”。[2]因此,哲学教育必须突出哲学的理论本性和精神实质,不能止步于知识的积累,而应该着重于智慧的启迪,思想启蒙,这也正是哲学教育的价值所在。

篇5

一、关于智能运输系统的哲学基础

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意识,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智能运输系统它既是一种社会存在,是可感知的客观存在;同时它又是一种意识,是一种思想,是对客观物质世界运输状况的反映。因此,我个人认为,“实事求是”是智能运输系统的哲学基础。

同志曾经讲过,“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去研究、发现和找出这些规律。智能运输也是一样,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在人和运输工具之间,以及运输工具和它的载体之间等都存在着某种规律性,人们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去发现和运用这些规律;在发现和运用的过程中,必须遵守“实事求是”这一原则,不能离开客观存在(现有的交通运输系统)。

二、关于智能运输系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从哲学的意义上说,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同必然性相反,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可以说,智能运输系统的出现是必然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的流动和“人”的流动产生了许多新的要求,如安全、舒适、及时、准确、经济等,为满足这种社会需求,智能运输系统便应运而生。对智能运输系统来说,偶然性主要体现在对它的发展方向上的不确定性。我个人理解,就是智能运输下一步向何处去?没有一个一致的意见,必须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事实不断作出调整。甚至可以大胆预言,在若干年之后,最原始的可能成为最先进的,如人们可能会舍弃“飞机”、“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转而回到独轮车、木牛流马的时代。

三、关于智能运输系统的现象和本质

从现象上看,智能运输系统主要是一些技术的复合体。诚然,智能运输离不开高科技,离不开具体的技术支撑,如车辆传感器、外界传感器、驾驶员异常状态检测传感器、电子视野图像识别技术、车辆控制技术、位置测量技术、通讯网络技术、人―机联系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

但从本质上说,我个人认为,智能运输系统绝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复合体,技术充其量只是一种实现手段而已。智能运输系统本质上是一种思想,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世界中的一种发展阶段,但绝不是最终的发展阶段。

四、关于智能运输系统的质、量、度

质就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对于智能运输系统来说,它的质就是它区别于一般运输系统的特性,我认为就是它的智能性,没有智能性就没有这一新的运输系统。

量也是事物所固有的一种规定性,它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对于智能运输系统来说,它的量就是各种技术指标体系,没有这些量的规定性同样不能构成智能运输系统。

度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对于智能运输系统来说,它的度就是指的智能性和各种技术的关系。

探讨智能运输系统的质、量、度,其意义在于哲学上有质量互变规律。我们可以同样设想智能运输系统中存在着这种转化,至于转化的对象、方式、时间、地点等,正是我们下一步所要研究的内容。

对智能运输系统进行哲学分析是一种尝试,如果通过这种尝试对同行有所启发,我想目的就达到了。错误之处,还请诸位同行不吝赐教。(王书会:西南交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在读交通运输博士)

参考文献:

1、《智能交通理论与技术》 张殿业等编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出版

2、《城市交通现代化管理》 陆化普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出版

篇6

经济哲学究竟需要研究哪些问题,取决于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经济哲学既不是国内通常所理解的应用哲学,也不是经济学和哲学相结合所形成的交叉学科,而是一门部门哲学。

那么,该怎样去研究经济哲学呢?

经济哲学的研究应从体系结构出发,通过建立经济哲学的体系结构,并按这种体系结构去展开经济哲学全部的研究内容,达到对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的关系的全面理解。这种研究方法不是单纯对经济现象做哲学思考,而是从哲学理论出发去系统研究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文化,经济与人的关系,并在研究中解释和把握各种经济现象。

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运用现代关系哲学方法对经济哲学进行研究,是一种较好的研究方法。现代关系哲学是关于事物关系(特别是系统关系)的哲学,它研究事物关系的最一般的形式、结构、状态、演变规律,及其关系间量的规定性。

运用关系哲学的方法对经济哲学进行本文由收集整理研究,从哲学的高度,文化的广度,对马克思之后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规律和新特点进行价值论、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探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我国经济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说,当今世界上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信息产品、知识产品大量充斥市场,“物质生产”已不再是社会生产唯一的生产部门,代之而起的是“物质生产”和“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的同时并存。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物质生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所以,他建立起来的经济理论主要以物质生产和它的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马克思以后的100多年里,世界发生了第四次产业革命,进入了物质生产、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并立的时代。不仅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已经改变,而且人们的经济观亦已经变化,并对传统经济理论的许多规律和原则提出了挑战。

从宏观上说,以往的经济发展中,由于过分强调物质经济的高速增长,即所谓“高投入、高增长”,造成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污染,生态的失调等,反过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文明和人类的繁衍。人类经济活动的目的和手段、途径发生了尖锐的对立,也要求经济学提出新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去解决这类问题。

面对当今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传统经济学落伍了。尽管当代西方兴起了形形的经济理论,但是,西方经济理论过分注重经济生活现象层面的数量分析,强调经济研究的数学模型化和实证分析,而没有从文化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去总结这个经济时代的经济价值、本质和规律。这样,人类经济活动就不可能在全面、正确的经济哲学理论和经济观的指导下来进行,于是,就必然要出现经济越发展,经济领域的异化现象就越严重。

从现实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没有前人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可借鉴,一开始完全靠摸索和试验。后来,西方经济理论、方法被大量引用到我国经济建设之中,但并没能完全解决经济改革遇到的现实问题,因为西方的经济理论是产生于西方经济发展的现实,而中国的经济毕竟有其特殊性,中国复杂的社会问题是西方经济理论所不理解的。因此,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性上说,建立一门从文化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 去思考重大经济问题的学说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说,经济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的发展,经济学的这些发展,一方面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却又引发了许多关系到地球和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于是,经济学不得不要反身自问:到底经济是什么,经济进步的最终标准是什么,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怎么样,以及21世纪的经济学应该研究些什么等等,这就必然要导致一门新的学科——“经济学学”的产生。

从学科性质看,可以说经济学本身就是哲学的经济学,哲学本身就是经济学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就把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看作是经济关系,它主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主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成为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同样,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存在纯粹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因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而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人的行为与人的心理过程密切相联系,是受人的思想意识控制和支配的。于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就不能不研究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人所处的各种环境,而这些都是哲学研究的内容。

经济哲学是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它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经济领域中存在的需要哲学去研究的事实。因此,其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部分:

首先,经济活动在人存在发展的一般规律中的地位。一、经济活动在人的生存发展的整体方式中的地位。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人的一种生存发展方式。这种生存发展方式与人的生存发展方式必定存在着特定的关联、相互作用而构成人生存发展的整体方式。由此,对这方面的探讨是题中应有之义。二、经济活动在人的本质生成和变化中的地位。经济活动作为

人的各种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它对人的本质的生成和变化具有什么作用?与其它活动相比,它在人的本质的生成和变化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三、经济活动在人发展的一般必然性之中的地位。人的发展无论是个体的发展还是人类的发展,都存在着一些一般的必然性(如个体成长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相互作用的必然过程,人类历史的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物质与精神相互作用的必然过程等),经济活动和人发展的这些一般必然性是什么样的关系?如果经济活动有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如经济活动的分工规律、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等),那么,它们与人存在发展的那些一般必然性之间是怎样互动的?它们对人存在发展的那些一般必然性有什么样的影响?

其次,经济必须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经济活动应该以什么为本,这不仅是个经济学问题,而且是个哲学问题。经济行为的主体是人,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也是人,但是,在经济发展史上,人并没有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仿佛财和物才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和真正动力,人反而从属于物,这似乎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决定的。但是,生产力要发展到什么时候才能使经济从以物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又从以人为本转化为以能力人(人的智能)为本呢?这是经济哲学必须研究的,我们称之为经济本体论。21世纪的经济发展应该以什么为本,这是每个国家,乃至全人类必须认真加以回答的。

篇7

关键词: 大学精神 客观存在 独立性

大学作为一种承载着知识、文化和思想的物质存在,是一个客观的物质实体。它展现的是一种精神力量,精神力量要通过物质实体发挥作用。在现实中,大学陷入了大学本质和大学精神混淆的境地。举例来说,过于以就业要求来限制大学的教授内容;以专业报考率来决定专业的开设与否;专业学习内容过于市场化;学习结果评价方式应试化,等等。我们过于注重大学的客观实体如何与市场化、社会化相呼应,却将大学精神混淆其中。大学的物质实体与精神实质相混淆,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又习惯于简单地从大学这一客观存在中归纳大学精神,这种错误的思维方式得出的结论,使得大学的物质实体逐渐失去精神内核,也使大学精神在混杂的空气里荡然无存。因此,我们有必要先单纯地分析大学的精神实质所在。

精神是思想层面的东西,自由思考是精神的内在的要求,即不需要对外在作出任何回应。大学精神最与众不同的最基本的特质就是自由、独立的,不受任何外在权威的限制。而物质实体,总是以各种方式来限定和约束自己的行走范围,大学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应当珍惜大学精神自由独立的这一特质。

大学的精神、理念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根本所在,很多哲学家、教育家都如此认为。英国教育家纽曼倡导自由教育、心智训练,关注构建概念的能力,即“一种习得的判断力、敏锐力、洞察力、见识力、心智的理性延伸力,以及才智的自制力及沉着力”。[1]这是对人性和精神面貌的一种追求。德国伟大教育家洪堡指出“大学是社会的道德灵魂。”先生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陈寅恪先生力倡的大学的至高理念。竺可桢告诫学生:“大学犹如海上灯塔。”翻译学家林少华说:“崇高的大学精神在于是否具有引领国民人格和民族精神走向崇高的浩然之气,是否具有敢于追求真理和高擎理想火炬的凛然之气。”

精神又是不能脱离客观实在而存在的,精神要通过物质实体发挥力量和作用。大学精神是融于大学的物质实体的,是融于生活的,它是日常生活、大学的点点滴滴凝聚之精髓所在。大学精神从它培养的学生的举止、活动中散发出来,从大学本身的行为中体现出来。“学问”不等于“精神”,办大学,必须有超越技术层面的考虑。学校办得好不好,除了要看可以量化的论文、专利、获奖等,还要看这所大学教师及学生的精神状态。好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明显的精神印记。现在的大学导向和它的学生、老师都过于实际,我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的精神部分流失。我始终认为,大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是与现实联系在一起的,它的导向必然要受市场化、社会化的影响,但是如果能有其核心精神的坚持和引领,就不会随波逐流失去方向,就会呈现蒸蒸日上、生机繁荣的景象。

回顾我国大学的历史便可看到,西南联大在战时极端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众多科技和人文精英。西南联大之所以能在恶劣的环境下还能有如此辉煌的成就,正是因为坚持了大学的自由独立之精神,坚持了学术自由的精神。教师的学术自由体现在,可以讲授自己想讲的内容,宣扬自己的学术观点。联大学者名流云集,既有像闻一多、张奚若、陈序经、钱端升、杨振声、等那样直接批评政府的教授,又有开明分子冯友兰、雷海宗先生,三青团的姚从吾、陈雪屏先生。教师的学术派别、文化价值观虽不一样,但能各抒己见,百家争鸣,联大并不横加干涉。学校为鼓励学术争鸣,繁荣学术,同一门课由两位以上教授同时开讲,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如讲中国通史,用纵向法讲制度演变史,雷海宗用横向法讲历史循环论,钱穆讲通史,否认中国封建社会的存在,宣扬复古主义思想。 [3]师生之间随意交谈,学生可以随时听各种政治立场、各种学术观点的公开演讲;表达观点的自由,课堂讨论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观点可以与老师相左,甚至指出老师的授课错误,也经常出现因某一学术观点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的情形。学生无论是在看书、听课还是发表言论上都有很大的独立性和自由。

反观现在的大学,教师按照规定内容教课,研究需完成指标。学生则为了考试、就业而奔波忙碌。大学虽然存在于我们社会之中,与政治、市场联结,但是它必须是独立的。当下中国的某些大学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变化中,在急于做出各种应对措施后,找不到属于大学自身的精神所在。我认为虽然当下大学渐渐进入了平稳发展期,但是则更迫切地需要重新认识和重建大学精神。

独立性是大学精神最本质的特性。大学有所守护有所执著,以灼照社会之方向。如果大学能坚持自我的精神所在,就能在种种变化中明辨是非,分清方向,有独立的价值取向,就不会随波逐流。

大学精神需要“重塑”而不是“找回”,找回是找一个经历过的、发生过的,重塑是指在原来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重要的是既要在历史长河中观望,又要在当下变化多端的环境中保持与时俱进。我们的大学精神,不能仅仅是向西方的大学看齐,以之为源头,而要以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为宗旨,是具备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只有如此才能使大学精神长存和发展下去。当下的大学校园里的学习内容和研究都围绕着最先进的科学知识。虽然注重人文知识的博雅教育已在部分大学展开,但我认为,这还远远不够。也许我们学习了先进的知识,成为名牌大学的学生,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具有独立性、文化性和创造力。一个中国人,如果都不知道中国文化的根源和历史,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深邃所在,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博大所在,只是通过学习先进的知识而获得的光环中获取对自己人生价值的定位和判断,这样的人是不完整的,这样的大学教育是片面的、失败的。

大学里老师并不代表权威性,学生应当自由思考,和老师平等地辩论,共同致力于真知的探索。学生如果只是单纯地把教师传输的东西当成是权威接受、不予思考批判,直接纳为己有,人类吸收的知识内力只会越来越狭窄,精神的土壤也会越来越稀薄。我们既要不断吸收已有的精华,又要释放自己的能量,这样才会不断有所产出、有所进步。

许多学者、教授呐喊:大学精神需要重建,可是听者无非这样几种:认为不可理喻,难以理解;当做是一则新闻,知道便可;深知问题之严重,更深知重建之艰难。但也有人从自我做起,默默改变哪怕只是一点点。[4]

大学赋予人的精神财富,是通往幸福的途径。幸福不是在终点会有多少利益、物质的东西使你满足,而是通往幸福的路上有多少美丽的风景。这就需要一双捕捉美丽的眼睛,也正是我们踏入大学这所精神家园所寻觅和追求的东西。

参考文献:

[1][英]约翰・亨利・纽曼著.徐辉等译.大学的理想[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篇8

【关键词】 整体观念 哲学 中医 方法论

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之一,但纵观古代医书,并未有整体观念这样的特定词语。整体观念是何时提出的,它对当代中医的发展有何影响,本文从其概念提出、文化渊源和哲学基础以及其优劣性等方面的分析中阐发中医整体观念的意义。

1 整体观念的提出

从孔子时代起,中国人虽然只生活在中国的地域里,但精神世界中,自认为生活在“普天之下”的世界里,并认为中华民族是现实世界里拥有最高文化的民族。因此,尽管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激起了中国道教的兴起及儒家新理学的建立,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原来的思想模式。由此,在十六七世纪中国人开始与欧洲人接触时,也就并未对欧洲人十分在意[1],直到发现欧洲文明可以和中国文明相颉颃时,才极大地动摇了中国人对自己古老文明优越的自信。

医学上,在西医强大的冲击力下,人们对传统医学同样也丧失了信心,可中医仍艰难地存在着,它需要不灭的精神支持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西医的比较争论中,开始有中医关于“全体”“整个”的提法,但到建国之初,也没有明确提出“整体观念”是中医特点。1957年左右,有中医名家提出“辨证论治”中医的诊疗规律。最先指出“辨证论治”是中医特点的,却是西学中学者。1960年“整体观念”作为中医特色写进教科书[2]。这两大特点,特别是“整体观念”在建国后取得共识,必然有一定的哲学思想背景。而众所周知,无疑是这个时代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哲学理论。不过经典著作中,并无“整体观念”这个术语。有人认为[2],这个观念的提出是为了尽量向辨证唯物论靠近。不过,认识论在中国古代哲学里从未得到发展[1],即中国哲学不像西方哲学那样有一条明晰的唯物和唯心的界限[3],所以向“唯物”靠近是一种时代选择。但是“辨证”思维在道家《道德经》“反者道之动”和儒家《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中都可见其光芒,中国哲学是富于辨证的,而“整体”和“辨证”是可联系的,因为辨证逻辑要求人们必须把握、研究事物的总和,从事物本身矛盾的发展、运动、变化来观察它,把握它,这样才能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所以“整体观念”是有点哲学的味道,或者说是用新的哲学思维方式来解说中医的发现,它源于民族情结,更是新时代下中医的精神支持点。

2 整体观念的文化渊源及哲学基础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中国古代哲学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而哲学的形成又是有其地理和经济的背景的。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历来依靠农业来维持生存,无论在和平时期或战争时期,农业都同样重要,被认为是立国之本。而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农民得靠天吃饭,太阳、月亮的运行和四季嬗替的自然变化是农业必需跟进的。读书人虽然通常并不亲自耕地,但农业生产的好坏与他们有直接的联系,因此他们的宇宙观及人生观主要反映了农民的思想,而农民的眼界制约着中国古代哲学的方法论[1]。哲学家把直接认知的东西看为哲学思维的出发点,他告诉人们看见了什么,语言简短而内涵丰富,但只作提示而并不明确,因为它来源于直觉,不代表假设或用理性演绎得出的概念[1]。所以,“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邪客》)的看法,可以说是一种直觉感受,表达的是对自然的爱慕和顺应。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及哲学背景所决定的。而从哲学发展上,关于“天人关系”的认识,是自西周以来中国思想史上出现的一个最重要的命题[4]。《书经》中《洪范》篇传说是周武王克商之后,商朝贵族箕子对周武王陈述来自夏朝大禹的治国大法,其中提及五行观念,虽然还没有以水火木金土代表抽象的力量[1],但它暗含的“天人关系”是: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联结在一起的,国君的恶行伴随有自然世界不正常现象。春秋以后,“天人关系”有两种不同的认识路线[4],一是老子、庄周道家宣扬的“天人相分”“消极无为”观,《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人对于自然“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一是自孔孟、《易传》开始的“天人感应观”和“有为观”,主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天人感应”思想最早表现在对“咸卦”的解释中“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在汉武帝即位的前六年,丞相田蚡等人以儒家学说为武器展开了反对崇尚老子道家思想的窦太后把持政权的斗争,这场斗争以窦太后的逝世而告终,从此,儒家取得了正统地位,诸子百家则遭“罢黜”。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大儒董仲舒的许多措施被统治者所采纳而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制度,而他吸收先秦方士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学说[5],并利用当时天文、历数、物候等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所构造出的以“天人感应”为中心的神学目的论,显然也有一定强势影响力。因此有学者认为[4],《内经》中关于人与天地相应的原理,是源于儒家哲学的演绎,确实不无道理。再者,儒家注重伦理道德,主要关心的是社会,而不是宇宙,关心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和人的今生[1]。由于这种儒家社会伦理观的渗入,《内经》在对“人本身”的认识中,采用的是结构严密、分工有序的社会组织来比喻描述,各脏腑的联系也是用人际关系来比喻描述的,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言“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当然,这里并不否认道家等其他诸子学说对《内经》的影响。

中医基础理论的教科书上在表述中医整体观念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人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古人认为,人与天地有相互作用的关系,人本身各脏腑间也有相互作用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上的阐述中朦胧地找到整体观念的景象。

由上述可见“整体观念”不是中医与生俱来的特定概念,它是与西医抗衡而选择的一个比较概念。但它有一定的文化渊源和哲学基础。

3 整体观念的优劣

谈及整体观念,有人会以“天人合一”并谈。“天人合一”这个概念最早明确出现在北宋哲学家张载的《正蒙·乾称》(《西铭》)篇中,但其用意不是要编织宇宙的关系网[5],注重的也不是人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而只是为了强调个体的道德义务,是指一种对个体的利害得失具超越态度的道德境界。借用这个词语来说明人与自然界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不免有些牵强。倒是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宇宙系统论符合辨证法的范畴,而且从历史的时间先后看,“天人感应”才是对《内经》中医理论建构有积极影响的学说。事实上,《内经》也没有天人合一的固定言词。有学者认为,天人合一是“在不了解事物内部要素及其结构的情况下无奈的认识模式”,并以此言“中医这种整体观具有巨大的缺陷”,其实是在言词解读上受的误导和束缚。而且,虽然中医里没有微观机理的结构,但至少有五脏六腑等内部要素及各部分的搭配和排列(即结构)规律。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注释“整体”:指整个集体或整个事物的全部(跟各个成员或各个部分相对)。故又有学者认为“中医所强调的整体是一个较为忽略部分的整体”,这是仅把整体观念作为一个单纯词,而不是作为一种方法或原则来看。并且事实上,中医并不忽视和否定局部,局部治疗法也很多。

笔者认为,这个整体观念注重的是事物内部组成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如天人相应、五脏的生克乘侮等,是一种辨证观念,是优势点。然而,这个整体观念强调维持整体自身的平衡、稳定及常态,缺乏有关对立冲突的深刻理解,看不到建立新平衡的重要意义[6],限制了中医的发展,是劣势点。中医为什么自觉无以突破呢?因为,在黑格尔理论里,当一个事物被否定时,另一新生的事物在更高的层面上开始了;而按照老子和“易传”的思想,当一个事物被否定时,另一个事物又重复过去的旧事物。这就是劣势的根源所在。

任何民族在任何时代的哲学理论都有其时代局限性,但有部分哲学思想具有持久性的价值。理论的更新不只是否定先前的理论,它可以批判地继承先前理论而创造新价值。撇开古中国与古希腊关于哲学的方法论的区别,也不论“元整体”与“合整体”的差别,整体观念作为一种方法论,不仅是中医的精神支柱,它还代表探索复杂性思维方式的先行思想。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系统科学的进展,正为整体观念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借用非线性理论的话,医学的任务就是从无序中发现有序,揭示杂乱、破碎、混沌等极不规则的复杂生命现象内部所蕴含的规律,找到一些简单定律,实现对非线性中稳定因素的有效控制,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这样,整体观念无疑是中医探索生命的有力武器,是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247.

[2] 刘延伶,赵洪钧.“整体观念”特色论之反思[J].医学与哲学,2002,23(4):45.

[3] 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导论[J].医古文知识,2004,3:6.

[4] 邱鸿钟.医学与人类文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6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