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8篇

时间:2023-09-13 17:07: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

篇1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最能够集中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考题。本大题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要求学生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本大题分值重(20到25分),主观性强(包含简答题和表述题),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对考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较高。特别是“分析综合”中的第二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本考点要求考生: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

二、典型题例

例1.2006年江苏卷《一幅烟雨牛鹭图》第14题,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

答案:第一段侧重对牛作静态描写,第二段侧重对鹭作动态描写。

第一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老牛雨中的状态。

第二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营造了和谐和氛围。

例2.2007年江苏卷《麦天》第15题,“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到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答案: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例3.2008年江苏卷《侯银匠》第15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答案: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

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

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

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

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解析】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所以小说的主旨一定是在侯银匠身上,但却写了女儿,则是运用了正侧描写、实写暗写等。

例4.2012年江苏卷《邮差先生》第14题。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

答案: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的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三、技巧点拨

篇2

一、考点阐释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最能够集中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考题。本大题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要求学生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本大题分值重(20到25分),主观性强(包含简答题和表述题),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对考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较高。特别是“分析综合”中的第二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本考点要求考生: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

二、典型题例

例1.2006年江苏卷《一幅烟雨牛鹭图》第14题,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

答案:第一段侧重对牛作静态描写,第二段侧重对鹭作动态描写。

第一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老牛雨中的状态。

第二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营造了和谐和氛围。

例2.2007年江苏卷《麦天》第15题,“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到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答案: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例3.2008年江苏卷《侯银匠》第15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答案: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

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

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

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

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解析】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所以小说的主旨一定是在侯银匠身上,但却写了女儿,则是运用了正侧描写、实写暗写等。

例4.2012年江苏卷《邮差先生》第14题。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

答案: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的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三、技巧点拨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基本以散文和小说为主,所以对这两种体裁的基本特征要透彻了解。以小说为例:比如回答小说鉴赏题,自然要对小说文体知识即小说的基本特征、小说的构成要素、小说的主要表现手法等作个回顾温习。其次,要认真读文本,搞清文本所写主要人物是谁,通过这个人物反映什么社会现实,揭示什么社会本质,表达作者什么态度和感情倾向;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塑造这个人物形象,这个人物有什么个性特点和优秀品质,有什么社会意义等,并对文本自然段作出标记。第三,要快速阅读设题,在文本中找出相对应的区域。第四,认真按设题要求(不要忽略设题中的任何一个小信息)或把原文“照抄”或把原文进行“整合”或“进行个性化解读和有创意”的解答即“自撰”,只要看清问题,找准对应区域(某段或全文),一般都可答出基本要点来。至于用语的准确度,全看考生的语文基本素养。

篇3

1、《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 刘勰《文心雕龙》的命名来自于环渊的著作《琴》。其解《序志》云:“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环渊)《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

2、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

3、《文心雕龙》还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开研究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一、传记的基本特征

传记属于应用文体,同时兼具纪实性和文学性的特征。

纪实性要求传记记述的事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虚构。可以说,纪实性是传记的生命。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人,有真名实姓、生活经历、历史背景等,反映了人物在品行修养、志趣追求与才能业绩诸方面的真实面貌。写作时,这些事实是不能随意虚构的。

但传记又属于文学的范畴,具有文学性。它并非对历史原封不动地再现。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作者在材料剪裁、结构安排、表现手法运用上可以有自己的特点,在对传主生活经历的叙述与评论中可以表达自己的爱憎。

由此可见,对“文体基本特征”的考查主要是从文本的文体特点出发,结合艺术手法进行设题。

【典型题例】2015年新课标卷Ⅰ第11题(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答题方法】首先要读懂题干,审清题目,明确考查方向(该题题干用“自传”二字暗示从文体特征的角度出发,分析文章的特色)。其次要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传记类别有不同的特点。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亲切自然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评传亦采用第三人称,记叙与议论各半,须注意整合评价议论的文字。再次要紧扣住传记的真实性(主要指传主的人生经历、品行修养、才能业绩等)和文学性(主要指介绍人物时运用的一系列的艺术手法,如在介绍传主人生经历时使用的人称、叙述的顺序、语言风格等),结合文本内容加以辨析作答。

二、传记的主要表现手法

传记常见的表现手法可从叙述顺序、描法,修辞手法等角度分析。

1.叙述顺序

叙述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在阅读时,考生要能根据时间的顺序准确地判断出是运用了何种叙述顺序,从而理清人物的生平经历,明白作者这样处理的缘由。

【典型题例】《中国科学殿堂最美的女人》这篇文章中,开头写谢希德先生的辞世及遗嘱,这是什么记叙手法?这样写的作用及效果是什么?

【答题方法】辨别记叙的顺序,要注意插叙与倒叙之间的区别:插叙写的是相关的两件事,而倒叙都是同一件事。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对照相应的顺序常见的作用进行逐条分析。

2.描写方法

传记要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它和小说刻画人物有相似之处,往往是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来塑造传主形象,展示其内心世界。

(1)正面描写。正面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接具体地刻画人物形象。主要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鲜活丰满。在阅读时,考生要特别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传记文学的血肉,它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个性特征,使得人物形象丰满而鲜活,富有感染力,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即间接地通过其他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以使其形象鲜明突出。主要有景物烘托、他人的衬托或对比等。另外,还须特别留意有些侧面描写看似与传主无关,但却对刻画传主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的形象。如2013-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对传记的考查,均在文本结束之后有“相关链接”,对人物形象作一补充说明。

【典型题例】《一代怪杰辜鸿铭》这篇传记中,除了肖像描写,作者还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请举例说明。

【答题方法】首先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明确答题方向(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其次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分别考虑(熟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中常见的手法),分析出其所用的手法;最后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其妙处。

3.修辞手法

在鉴赏语句或是刻画人物形象时,常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反复、引用、排比等。其中引用尤为重要,是传记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它可以帮助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

【典型题例】《南开之父张伯苓》第七段中引用吴大猷的一番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题方法】首先分析引用内容的性质(故事、诗词、还是与传主有关的资料),理解引用的内容;然后结合上下文,分析该处引用在结构上(如照应前文,引起下文或是和文中某个人的行为或某物构成对比)和内容上(可从“传主、读者、文本、作者”四个方面分析)分别有什么作用。

传记还有其他的一些表现手法,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在平时的练习中,考生要注意积累,立足文本,灵活地分析传记的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

篇5

李梦阳认为诗和文都应该具有形象性,这是他一贯的文学主张。李梦阳在《空同集%26#8226;论学%26#8226;上篇》中说摘要:“知《易》者,可和言诗。比兴者,悬像之义也。开合者,阴阳之例也。发挥者情,往来者时,大小者体。悔吝者,验之言。吉凶者,察乎气。”②③④

李梦阳摘要:《空同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周易》是讲哲学思想的,对于深奥的哲学思想,如开合、往来、发挥、大小、悔吝、吉凶等自然现象,《周易》作者认为它们都包含有阴阳之道,这些自然现象都是阴阳之道的形象。《周易》对其哲学思想的阐述,巧妙地立像以表义。就形象性这一特征来讲,《周易》用形象表示抽象的哲学道理,诗歌用形象表示情感,二者有相通之处。李梦阳把诗歌和《周易》做比较,看到了形象在《周易》和诗歌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他认为摘要:“知《易》者,可和言诗”。

在《论学%26#8226;下篇》中,李梦阳又说摘要:“古诗妙在形容之耳。所谓水月镜花。所谓人外之人,言外之言,宋以后则直陈之矣。于是,求工于字句。所谓心劳日拙者也。形容之妙,心了了而口不能解,卓如跃如,有而无,无而有。”②在这里,“形容”即是形象之义。所谓“古诗妙在形容之耳”,就是说古诗好就好在具有形象性。宋人做诗,只言理性,不述形象,其作品缺少形象之妙,李梦阳是极力贬斥其拙的。

李梦阳不仅仅认为诗歌具有形象性,而且还认为散文也应具有形象性。在《论学%26#8226;上篇》中,他说摘要:“宋儒兴而古之文废矣,非宋儒废之也,文者自废之也。古之文,文其人如其人,便了如画焉,似而已矣,是故贤者不讳过,愚者不窃美。而今之文,文其人无美恶,皆欲合道,传志其甚矣。是故考实则无人,抽花则无文。故曰摘要:宋儒兴而古之文废矣。”③在这里,李梦阳认为,诗文不能没有形象性。古之文“贤者不美过,愚者不窃美”具有真实生动性。如同图画一样,逼真神似。宋人之文章描写人物、叙事说理,皆欲合道,没有真实生动的形象性,即没有把握住艺术的基本特征。所以,“宋儒兴而古之文废矣。”

对于写人记事的历史,说理传道的经文,李梦阳认为它们也应该具有形象性。他说摘要:“夫文者,随化错理以成章者也。不必约,太约伤肉,不必该,太该伤骨。夫经史体殊,经主约,史主该,譬之画者,形容之也,贵意象,具且如,如丽姬食不甘味,寝不安枕之类是也。”

④引文中之“形容”、“意象”,均表示形象之意义。在这段引文中,李梦阳认为摘要:尽管经史殊体,经主约,史主该,但是,它们都不应该太该太约。太约、太该都要损伤艺术形象。它们都应该象绘画一样,要有形象性,要追求其形象的逼真和神似。经史然有别于诗文艺术,但是,从广义的艺术观点讲,它们也有写人叙事的内容,也是一种文字艺术,它们也应该具有形象性。李梦阳评论经史作品,亦讲形象性,由此可见,李梦阳对于文学艺术之本体特征——形象性有相当深刻的熟悉。

李梦阳谈论文学艺术,首先能抓住艺术的基本特征,能从艺术的形象性入手,可算是高人一筹了。

在肯定文学具有形象性的同时,对于诗歌和散文两种文学形式的本体特征的区别,李梦阳也有很清楚的熟悉和精辟论述。有关文的本体熟悉,李梦阳认为文是主理的。

“文主理”的文学本体观和“文以载道”的文学本体观是有联系的,中国古代有“文以载道”的文学本体观。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有《明道》《宗经》《征圣》的专篇论说。唐代韩愈、柳宗元倡导的文学复古运动和北宋欧阳修等倡导的文学复古运动。都主张“文以载道”的文学本体观。“道”,可以指客观事物的自然规律,也可以指社会生活的道德规范。李梦阳主张“文主理”,他讲的“理”不是程朱理学认为的封建道德的“理”,他讲的“理”和传统文化的“道”有相通之处。包含有自然规律和道德规范两种意义。所以,“文主理”和“文以载道”是有相通之处的文学本体观。从这一点讲,李梦阳的“文主理”的文学本体观是对“文以载道”的文学本体观的继续,这和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学熟悉是一致的。形式表现内容,内容体现形式。任何一种艺术,都是和它的形式相适应的内容。有韵之言适合于抒情,无韵之音适合于说理。

有关诗歌的本体熟悉,李梦阳一贯主张诗是言情的。由于李梦阳是诗人,所以,我们要重点谈谈他对诗的本体熟悉。在《鸣春集序》中,李梦阳说摘要:“夫天地不能逆寒暑以成岁,万物不能逃消息以就情。故圣以时动,物以情征。窍遇则声,情遇则吟,吟以和宣。宣以乱畅,畅而咏之,而诗生恶。故诗者,吟之章而情之自鸣者也。”(注摘要:李梦阳摘要:《空同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这段话从诗歌的产生说明了诗歌的本体特征。所谓“窍遇则声、情遇则吟”,就是说,自然界的窍隙假如碰到气息,就会发出声响;人的精神世界假如产生情感,就会发出吟咏之音,就会产生出诗句来。所以,吟咏之章是“情之自鸣者也”,诗歌的本体是人性情感之表露。

篇6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9-0-01

人文素养主要由人文知识、人文能力与方法、人文精神三个方面构成,其中人文知识是社会价值理念的基础,人文能力与方法是整个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精髓,决定人文素养的性质。三者有机统一,相互联系,共同推动社会价值理念的进步。英美文学作品是西方社会文明的产物,体现了西方社会价值理念与时代精神。以英美文学作品为载体,探究其人文素养的社会体现可以充分地展现出英美社会的文明形式,帮助受教育者充分的了解英美文化的背景,进而为英美文学、语言等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前提,保障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1.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人性的本质

很多英美文学作品都刻画出一位或者多位具有时代特征的主人公形象,进而以人物的性格描述、人物的活动以及人物的结局来展现出整个社会的特征与价值理念。这一基本的展现手法将当时的欧美文明直观的表现出来,通过不同的人物形象展现社会中各种角色,进而将当时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元素、文化创作手法、以及时代精神表现出来。

例如作品《哈姆雷特》中,作者就刻画出一为本性善良,信仰纯真的王子形象。哈姆雷特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是充满爱的,坚信人类应当具备善良的品质和高尚的道德。因此其复仇的使命本质上成为其去除黑暗、恢复光明的一次追求。这一形象的人物刻画充分展现当时社会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无论现在的社会有多么的黑暗,无论追求美好未来的道路有多么的艰辛,人都会为了成就自身的高贵典雅、仁爱平等而不懈的追求。

2.创作生动的情节,勾勒出社会发展的基本形态

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发展是人文素养社会体现的最佳形式,英美文学作品往往会创作生动的情节,以社会的现实为依据勾勒出社会发展的基本形态,进而凸显人类文明在西方社会的发展。英美文学作品展现出来的情节变化往往能够将一段时期的时代特点展现出来,进而结合当时社会的价值理念与时代文明将文化的发展趋势再次体现出来,补充了单一人物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容,又进一步拓展了人性的复杂性。

作品《简?爱》虽然描绘的是一位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但整部作品反映的却是当时社会不平等以及随着社会发展,女性不甘忍受社会压迫,追求幸福生活的社会变化。作品刻画了一位遭受当时社会压迫的女性形象-简?爱,同时再以生动的情节展现出简?爱追求幸福生活的历程。而整部作品在本质上通过人物及故事情节勾勒出女权文明的诞生与发展以及社会对父权、男权提出的挑战,进而展现社会的发展变迁,展现当时社会价值理念以及人文精神的变迁。以生动的人物形象结合情节的发展,英美文学作品中人文素养被充分地展现出来,社会的价值观念与时代特征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表达。

3.以社会现实为原型,展现各个时代中人性的追求

无论是《哈姆雷特》还是《简?爱》,都是以社会的某一现实或者是社会的时代特征为参考来进行创作的,其刻画的主人公以及情节的发展变化往往是社会现实的体现。而英美文学作品中除了展现社会基本特征外,往往还能充分的展现人性的追求,以人物和事件为基本的载体,从本质方面展现出各个时代的人文精神,进而整部作品得到升华,人文素养的社会体现也得到了最为充分的表达。

作品《哈姆雷特》表达了主人公对光明、美好、博爱的追求,虽然追求的道路异常的艰辛,现实也充满了挑战,但是无法阻止主人公驱逐黑暗追求光明的热情。这一使命的追求充分展现了当时社会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不懈的追求,人文精神的内涵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诠释。而作品《简?爱》更是从女性的角度来展现人追求平等,追求美好的愿景,除了展现社会的时代特征外,更将女性崇尚合理的自由,寻求自由平等的理想表达出来,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形象。

篇7

一、选择题

1、不属于托尔斯泰的作品是()

A、战争与和平

B、复活

C、双城记

D、安娜。卡列尼娜

2、《朗香教堂》是现代建筑之一,它所属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3、《牡丹亭》的作者是()

A、汤显祖

B、王实甫

C、马致远

D、白朴

4、《游春图》是我国早期山水画的代表,它的作者是()

A、郑板桥

B、王维

C、展子虔

D、唐伯虎

5、《祭侄文稿》被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它是我国唐代哪个书法家的行书作品()

A、黄庭坚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柳公权

6、《雀之灵》是我国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创作的()

A、独舞

B、双人舞

C、三人舞

D、群舞

7、话剧《玩偶之家》的作者是()

A、易卜生

B、

C、莎士比亚

D、老舍

8、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是成就斐然的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他为故乡佛罗伦萨创作的大理石雕像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英雄的象征,这部创作是()

A、暮

B、夜

C、晨

D、大卫

9、《祝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小说家()

A、老舍

B、鲁迅

C、萧红

D、巴金

10、《小二黑结婚》是我国文学()

A、新月派代表作之一

B、山药蛋派代表作之一

C、鸳鸯蝴蝶派代表作之一

D、创造社的代表作之一

11、《父亲》画出了我国农村千万个父亲的典型形象,其作者是()

A、齐白石

B、李可染

C、范曾

D、罗中立

12、《荷花水鸟图》创造出了物我合一、悲凉惨淡的意境,其作者是清初的()

A、王希尚

B、朱耷

C、郑板桥

D、齐白石

13、在中国古代文坛《诗品二十四则》中把艺术风格概括为24种类型的是()

A、曹丕

B、刘勰

C、钟荣

D、司空图

14、菲狄亚斯的雕塑作品是()

A、哀悼基督

B、命运三女神

C、大卫

D、维纳斯像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5、书法的艺术语言主要包括()、()、()和()等。

16、音乐首先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17、中国园林可以分为()和()两种。

18、()是由()(张光年)作词、()作曲的大型声乐套曲。

19、《泰坦尼克号》是()的影片。

20、()创作了小说《阿Q正传》,塑造了代表中国()的典型人物阿Q形象。

21、艺术作品的层次可大致分为()、()和()。

22、()剧作家()的《俄底普斯王》是一部命运悲剧。

23、艺术创造的过程基本包括()、()和()三个阶段。

三、简答题

24、简述艺术活动的功能。

25、简述工艺美术的基本特征。

26、简述圆雕的特征。

27、简述艺术批评的功能。

28、什么是灵感?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四、论述题

29、论述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

30、论述艺术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1、C 2、C 3、A 4、C 5、C 6、A 7、A 8、D 9、B 10、B 11、D 12、B 13、D 14、A

15、用笔;用墨;结构;布白

16、声乐;器乐

17、北方皇家园林;南方私家园林

18、《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冼星海

19、美国

20、鲁迅;国民劣根性

21、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

22、古希腊;索福克勒斯

23、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表现

24、(1)审美认识功能(或审美谁知功能)。指通过艺术鉴赏活动,更深刻地认识自然、社会、人生。(2)审美教育功能。引导人们正确理解、认识生活、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感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3)审美娱乐功能。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4)三种功能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

25、(1)工艺美术是指既具有审美特性,又具有较强的物质特性,既表现出审美价值,又可以体现一定实用价值的造型与空间艺术。(2)工艺美术的基本特征是:A、实用与审美结合;B、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C、讲究技能与创造。

26、(略)

27、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2)艺术批评的形态包括社会历史批评、伦理批评、心理批评等。(3)艺术批评的功能主要有:A、通过对于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B、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其创作给以帮助。C、通过批评的开展,对艺术接受者的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

28、(1)灵感是指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由于大脑皮层的调试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艺术家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中,突然激发的、情绪特别亢奋、极富创造力的精神状态。(2)灵感有三个主要特征: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

篇8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感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领会与感受的程度和速度,是由一种语言现象悟出与此相关的内容,将作者表现在文中的情感化为自己的思想感情,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这种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多读、精思,不少语文教师忽视的恰恰是这一点。他们往往在粗读课文后,便迫不及待地忙于分析,自以为分析得透彻,学生听来却甚感茫然。自然,教学效果差矣!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认真地多次阅读,对内容的理解才会产 生由表象到本质的认识,才会有由感性到理性的收获。读思结合,是古今学者的宝贵经验。多读,还需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不是以考试和升学为目的,不局限于教材的单薄内容,而要广泛地涉猎,让学生在众多大师创设的语言世界里,自觉地感悟其写作技巧,发现其思想意义和美学价值。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语文教学如果简单地理解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必然使学生感觉到语文学习的枯燥乏味。其实,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教师如重视文学熏陶的功能,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教学效果会大不一样。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呢?

首先,是要在阅读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美感。课堂阅读,教师要善于从中引发学生美感,通过朗读吟诵,让学生为课文中的美所吸引,所陶醉,从而获得思想上的教益,精神上的愉悦,起到调控心理、增进健康、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有了一定的美感能力,随之可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细研写景状物、赏析自然风光之美。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雄伟瑰丽,细研文中写景状物的出色片断,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二是推敲遣词用字,品味文学语言之美。课文中有丰富优美的文学语言。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形象性、音乐性和富于感彩三个基本特征。就其形象性来说,古今不少优秀作家在语言的形象化方面都不惜反复琢磨,费尽心血。例如唐代诗人贾岛作诗有“推敲”的故事流传后世,北宋王安石的七绝《泊船瓜洲》有一名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其中“绿”字前后斟酌十几个字才选定,使诗句对春风作了形象的描绘,显示出它给大自然带来的无限生机。三是剖析人物个性,体会艺术形象之美。语文教材中,一些文学大师给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通过阅读,体会这些艺术形象之美,同时,引导学生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强烈对比中去求真,崇善,爱美。

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阅读中的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阅读中根据一定的创新目的,提出或解答超过作品原意之外的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阅读,是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其目的不再停留在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的理解上,也不是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以及风格特色的评价和鉴赏,而是通过阅读,得出新的创造性的设想或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创造性阅读是高层次的阅读,其实也就是对原文的再创造。好作品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会比实际生活更普遍。 阅读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在不违背艺术形象基本特征的前提下,融汇进自己的思想感情,发挥丰富的想象去补充作品的未尽之意或者作品留给读者的思考。西方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再创造便是通过阅读,展开形象思维的结果。阅读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反映在教学活动的方式上是灵活多样的,如创造性的口头复述的训练,改写、扩写、续写的训练,等等。还可鼓励学生在借鉴写作的时候,进行“反向构思”,标新立异,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