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建议8篇

时间:2023-09-13 17:07: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建议,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建议

篇1

农村商业银行增值型审计的特点

1、审计理念发生根本性变化。增值型内部审计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审计理念。它要促使和帮助解决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并采取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发生。而传统的内部审计一直以来的仅仅是发现问题部门。

2、强调了价值增值观念。过去传统的审计不注重为农村商业银行增加价值。它开展的活动对农村商业银行相对来讲不增值。或者虽然增值,但由于所耗费的资源和成本大于增值所带来的价值。而增值性内部审计全面转变审计观念,关注焦点就是通过识别、防范、降低农村商业银行风险并提供评价、鉴证等服务增加农村商业银行价值,为农村商业银行增加价值也就成为内部审计自身存在价值。

3、将传统的内部审计目标“帮助被审计单位履行职责”改变为“帮助农村商业银行实现目标”。这里表明了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总体服务范围包括整个农村商业银行,涉及所有人员、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从表面看这里变化是微妙的,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内部审计所关注的焦点从微观(农村商业银行个体成员)转向宏观层次(帮助整个农村商业银行)。这就是说,我们不仅看日常具体的经营细节,而且关注整个农村商业银行的战略方向,能够有的放矢地提出战略建议,同时规划农村商业银行的整体业务、协助支行、部门和总行达到他们期望的目标而不仅仅是评估已发生的业务。

4、审计业务范围扩大。增值型审计在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范围的基础上,将其业务扩展到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等领域,其中风险管理是指农商行总行实施组织实施的风险管理、增加目标的可行,总之,凡是能为农村商业银行增加价值的鉴证和咨询活动,内部审计都积极开展。

5、审计服务对象扩大。传统的内部审计被认为是“管理者的耳目”。这是因为内部审计人员要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的需要,来审查农商行各支行和总行部门的经营管理情况,并就有关情况向管理者提出建议。增值型内部审计的范围扩展到了整个农村商行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利益相关主体,其中的重要服务对象包括支行高级管理人员、总行经营管理人员、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

构建增值型审计目标体系

1、以提高农村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为根本,促进业务增长方式转变。目前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增长时期,经济结构由生产性向消费性转变已显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较大。内部审计工作要定位于促进农村商业银行抓住发展机遇,有利于指导农村商业银行加速将地方资源、信息转化为金融产品创新和应用推广速度;实现增长方式由传统要素增长驱动向创新驱动增长模式转变。

2、以推动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资产业务是支撑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物质依托,是加速农村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运营载体。因此,内部审计必须始终抓住资产增量增效、保值、增值这个核心,不仅要评价基层支行信贷资产结构、效益情况,更要加大对整个农村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结构和资产负债比例的优化情况的监督评价,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在做大、做优、做强农村商业银行资产上下功夫。

3、以促进管理水平提高为目标。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行业在市场竞争中结果的优劣。要对各项业务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实用性及执行制度的效率成本进行科学有效评估,在防化风险的基础上,向决策层提出整合管理资源,优化管理环节,紧密部门协作提高各项业务经营效率的建议

4、以促进防化风险水平提高为目标。根据农村商业银行当前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要求,内审部门要切实开展好多层次、多方式的审计工作,审计内容效覆盖农村商业银行业务的方方面面,对违规操作形成“威慑”作用。同时要通过审计加大对防范风险的新管理理念、应用程序、应用知识的检查、辅导、评价力度,使农村商业银行员工的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适应当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现实需要。

实施增值型审计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1、通过内审的鉴证和咨询服务,为农村商业银行拓展业务和改善管理提供增值服务。一是根据经济发展转型时期金融竞争特点是,把握先机,对传统业务、拟发展的增值业务开展调查评估,本着充分开发地方金融资源的目标,贴近客户的服务需求,围绕农村商业银行金融产品设计、新业务品种研发推广、各业务品种市场占有率的提高等方面提出辅助战略规划。二是对新产品的应用、先进风险分析工具及风险管理理念的应用推广进行辅导培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快速形成。如自助银行、网上银行、贷款风险分类、贷款新规的贯彻落实情况等。三是参与风险管理,不仅要对各项业务操作中风险易性环节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揭示,并向总行管理层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措施建议,有效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而且要对各项资产的利用情况进行评价提出增收节支,防止资源不充分利用产生资源闲置浪费风险。四是围绕各项业务操作流程和风险控制开展调查,对各项业务的审批授权进行分析评价,本着高效快捷、职责明晰,切实体现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灵活的基础上,提出业务流程再造、经营流程改善的措施建议。

2、强化内部控制执行力审计,为农村商业银行实现风险管理控制提供增值服务。内部控制增值型审计主要是强调对管理风险的控制,保证被审计单位按农村商业银行所设定的目标经营,持续监测和确保被审计单位执行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对控制环境进行系统评估,对业务操作人员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评价商业银行管理层执行控制过程的有效性;对风险控制系统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对内部欺诈开展特别调查。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公司治理作用除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这些“硬控制”之外,还要做好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软控制”,也就是对高级管理层的“高层基调”。随着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外部环境日益变化,高层基调等“软”控制更为重要。通过内部控制审计,切实体现农村商业银行业务活动以遵循内部控制为基础,围绕着风险控制与管理而展开,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在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中的增值功能。

篇2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改制 政策建议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背景

常熟市、张家港市、江阴市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首批的三家农村商业银行,随后农信社改建的农村商业银行纷纷建立。其中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已经开始上市,表明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开始逐渐向现代金融机构转变。截止2011年底,中国已成立的农村商业银行已有212家。改制农村商业银行,机制再造是农信社未来发展之路,对于我国农信社来说是一个发展契机,将使农信社走的更远,走的更好,如何改制成功也将是现在我们所面临和探讨的问题。

二、现行农信社改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信社的支农动力不足,缺乏激励

农信社进行商业化体质制改革,其经营的利润导向越来越明显,对贷款的质量和回报更加关注。虽然农信社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完善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提高农信社的效率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如果农信社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能获得利润,农信社当然是积极的、有动力的,而如果是以亏损为代价的,对于“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和自担风险”的农信社来说,必然会缺乏支农的内在动力。随着城乡结合的步伐加快, “三农”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种养耕作为主的农业生产和劳动趋于消失,那么真正意义上支农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与企业所追求效益性很难统一。

2、县级农信社规模约束效应突出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信社改革采取的模式实行的都是以县为单位的一级法人制。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核心竞争力差、风险防范能力弱、经营管理成本高的特性,为高端“三农”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显得力不从心,导致一手扶持起来的客户在发展壮大后无奈地流失,使得在与其他商业银行的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规模效应更是难以实现,由于自身规模小,在金融产品开发,员工教育培训,科技信息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受到了明显制约, 尤其是科技技术成本投人与产出效益不成正比, 与其他商业银行的差距越来越大。

3、省联社管理体制不畅

农信社在前一轮体制改革中,在对省级管理机构实现方式上都选择了省联社的管理模式。但是,省联社行业管理体制是一个过渡体制,在制度设计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省联社既是由各县级联社参股组建的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又是代表省政府行使对全省农信社管理职能的机关单位,同时还是一个行业管理和服务的组织。角色的多重性,权责的不对等,缺乏履行行业管理职能必要的条件和手段,使其难以有效发挥监管职能。由于县级联社产权约束乏力、股金稳定性差、外来干预不同程度存在等问题突出,更需要强有力的外部管制,但省联社对县级联社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在当前行业管理体制下,县级联社对省联社的基本行业管理制度贯彻不到位,合意执行,不合意就不执行,省联社若采取相对严格的管理措施,就会涉及干预县级法人经营自的问题。

三、政策建议

1、争取惠农政策,重新市场定位

首先,要体现政府支农惠农的政策性,作为金融企业就要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财力和政策上的支持,如税收优惠政策、差别准备金政策、增加支农再贷款的利率优惠政策等等。这将更加有利于农信社化解历史包袱,轻装上阵,更好地发挥服务"三农"职能。其次,重新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市场定位,真正树立经营主体、竞争主体和金融主体的价值选择。农村商业银行只有树立了真正主体理念后,才能尽快找准位置,参与市场竞争,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2、探索区域化商业银行改制,打造零售银行

所谓区域化商业银行改制就是打破以市、以县或者以联社为单位进行商业银行的改制,是打造零售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之一。既可以把一个联社下属的几个经营状况良好的信用社拿出来参与到农村商业银行改制中,也可以把不同地域县级联社的信用社组合起来组建一个农村商业银行。前者目前还没有成功的先例,后者已经有天津滨海银行先行先试的典范。但就目前农信社改制的情况来看,局面并不乐观。农信社历史遗留问题多、包袱重,多数地方政府和农信社不得不采取类似于兑付央行票据的“博弈行为”,通过技术处理来实现农村商业银行改制的目标。这样农信社非但不能转换机制、扭亏为盈,甚至给自身的发展带来更大风险和隐患。但区域化商业银行改制模式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一个联社如果按照整体测算,不符合改制农村商业银行的条件,那么就拿出几个资产质量较好的信用社组建成农村商业银行。对剩余资产质量较差的信用社仍然由原联社管理,把其工作重点放在保支付、控风险上,限制其发展规模。待新组建的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成熟后,逐步兼并这个联社。

3、改革省联社组织形式,组建省级农村商业银行

组建省级农村商业银行,对辖内县联社参股,强化省联社的出资人职能。即由省联社整合城郊农信社组建省级农村商业银行,保留其他各县市联社的法人地位不变,省级银行参股或控股县市法人,实行省、县(市)两级法人体制的模式,不参与县(市)联社的日常经营,主要行使出资人权利。使双方真正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组建省级农村商业行既可壮大农信社的资本实力、完善法人治理,彻底解决目前省联社履职过程中的各种法律和体制困扰,又能保持各县市联社经营管理的自主性,增强服务功能,更好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是对以往改革的总结,是新形势下农信社改革模式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唐双宁.关于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初步思考[J].经济研究,2007,(9)

[2]陈鹏,孙涌.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选择:贵州省证据[J].改革,2006(9)

篇3

在当今银行业面临利差收窄,与互联网金融和民营银行的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我们更需要关注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我国商业银行有哪些影响和针对其带来的消极影响银行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即将施行的款保险制度分别对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建议。

二、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建议

(一)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建议

一直以来,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都是由国家提供隐形担保,拥有良好的信誉度,但是由于承担着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资金支持的政策性任务,造成了其经营的低效率及大量的不良资产。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之后,国家信誉将从这一担保中退出,国有商行将作为一般的金融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竞争,这对的国有商业银行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第一、成本增加,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短期内对国有商业银行最直接的影响是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增加一部分存款保费支出。虽然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差别费率会相对较低,但是国有商行的存款基数大,也会有一笔不少的保费。并且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存款利率市场化会逐渐放开,按照其他国家地区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小型银行的利率一般高于大型银行100-120基点。在竞争的压力下,大型银行将不得不增加挽留旧存款和吸收新存款的成本。第二、融资压力增加,根据《存款保险条例》要求,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资本充足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之后,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偿债能力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并且资本金是否充足将会影响国有商业银行信誉的,这给国有商业带来了融资压力。第三、竞争更加激烈,以前隐形的存款保险制度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保护力度远远大于非国有商业银行,这对非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造成了不平等,现在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从法律上对不同类型的银行提供了平等的保护,营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竞争更加激烈,这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挑战。针对存款保险制度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现有以下建议:第一:完善组织结构、加强内部控制、降低管理成本;发展新业务、多开展中间业务、增加收入渠道,用收入的增加对冲成本的增加。第二: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和民间资本,实行员工持股等建立多元化资本金补充渠道,满足资本充足率的相关监管要求。第三: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制改造,加快风险管理现代化,变革经营目标,追求可持续利益最大化,以多种金融资产和负债为经营对象,成为具有综合功能的金融企业,从根本上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实力,使国有商行在国家信誉退出的环境下平稳、健康运行。

(二)对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建议

相比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而言,以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规模小、资金不充分、市场竞争力弱、信用度低揽储困难。存款保险制度施行之后,营造的公平竞争环境为中小商业银行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第一,存款保险制度增强中小商业银行的信誉度,同时也增强了存款人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的信心,有助于中小银行与国有商行的公平竞争。第二,中小商业银行规模小、资金不充分等特点使其承担金融风险的能力低,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增强了它们抗金融风险的能力,可以将资金投于收益好、利润高的行业,提高营业收入水平。第三,存款保险制度最高偿付限额为50万,大型储户和企业可能会更倾向于总体信用度和规模水平更高的国有商业银行,中小型商行的大型储户和企业可能会波动从而导致部分存款搬家,中小储户将会成为中小商行吸收存款的主要对象,因此中小型商行在产品种类、服务管理水平等市场化要素方面面临着考验,提升自己在中小储户方面的竞争优势。由此可见,要中小商业银行在竞争激烈的银行业求得生存,必须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增加经营效率,发挥自己业务灵活性的优势,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以客户为主导设计有针对性的理财产品,扩展表外业务增加其他服务的营业收入,转变发展方式,成为符合了市场个性化发展的中小商业银行。

(三)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影响和建议

篇4

【摘要】我国农村信用社在改革的历程中,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各地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的特点,使得农信社改革中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农村信用杜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对策建议,最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提供一点理论支持。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建议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战略不明确

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按国家宏观政策组建联社、合作银行或商业银行。对于基层的信用社来讲,他们缺乏对自身及所处的经济环境的清醒的认识。牌子变了,内部体制如何及时转变,以后的发展方向如何,对于这些问题都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思考。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具有金融空间结构效率方面的比较优势:(1)体制完善、经营灵活;(2)扎根于地方,网点多、人脉熟;(3)信贷资产质量优;(4)农村金融格局的调整为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以上对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优势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市场定位不在于和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争业务、抢客户,而在于要充分发挥其地方性银行的地域优势、网点优势和决策优势,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为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2.市场定位不准确

综观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各家商业银行在目标客户的选择和业务拓展方向上存在趋同化现象:一是没有基于市场竞争的行业分工,业务范围与经营领域基本一致;二是金融产品的设计上不存在互补,相互的替代性和模仿性很强;三是在客户选择上大都将目光投向国家垄断性行业、大型企业集团、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等,而对于与农相关的产业及中小客户群体兴趣不大。这是一种定位误区,虽然在某一层面上形成了充分竞争,但既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造成了金融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浪费,同时也导致了对弱势农业,农村经济中非国有企业、个体农户的金融约束。

由于发展方向不明,自身的定位也就模棱两可,市场定位不准,一是会偏离实现国家宏观金融政策下的信用社发展目标,二是会偏离自身发展的正常轨道。

3.经营管理体制落后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财务管理、干部人事管理、固定资产购建、现金管理、统计管理、薪酬管理等各个方面缺乏有力的管理制度,缺乏保障制度落实的机制,缺乏监督制度执行的措施,特别是缺乏对高管人员的有效监督,使农村信用社产生内部道德风险,成为形成大量不良资产、亏损挂帐、历史包袱的重要原因。

二、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积极开展联合与并购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股份制的治理结构已经形成,但与之相对应的决策链、管理链、业务操作链还需进一步理顺。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激烈的同业竞争,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要本着审慎经营和稳健发展的观念逐步完善内控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监察审计制度,并建立与银行发展策略和价值理念相一致的薪酬机制、考核机制、晋升机制、岗位流动制度等一系列激励约束机制。

2.正确确定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一般都组建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所面临的农村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农村经济已不是单一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均衡发展,伴随着乡镇企业“改制”,私营经济和股份经济成分大幅增加,大多数农民己经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向城镇集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主体。

面对农村经济和地方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支农观念,调整信用社时期的市场定位,由原来的支持“三农”扩展到立足于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服务优质客户。

3.制定符合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发展要求的发展战略

建立健全规范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管理的科学化,是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向现代金融企业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与目标相适应的智力结构应包括:有效的董事会、监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和制约;独立的风险控制、审计、薪酬委员会;独立、市场化和专业化的管理层。其中,独立、相互制衡是控制风险的关键。虽然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都建立了“三会”制度,但离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在职权的划分、职能的发挥、职责的承担上仍需进一步规范。

4.优化农村金融机构的基本企业队伍建设

市场环境在改变,竞争对手在进步,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服务对象更是在不断成长与发展。面对客户的改变,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员工也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变,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不会在工作中面对客户的需求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是要转换思想观念,改变原信用社框架下一成不变和循规蹈矩的工作方式;二是要不断加强学习,确立不学习就要被淘汰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三是要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业务技能,在工作中寻求创新和突破;四是切实加强人才引进,对人才的引进力度将直接关系到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除提高员工的素质外,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还应大力引进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努力提升现有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引进全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

5.进一步与市场经济接轨,发展农村客户群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客户群体的成长,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原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范围越来越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结算弱势更成为制约其业务发展的瓶颈。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经营领域受区域的局限,无法跨区域设置经营网点,结算渠道也不象全国性商业银行那样畅通无碍,而客户的需求是不受区域限制的,如果在某个环节上无法达到客户的要求,客户资源就有可能会流失。

因而,通过产品创新,凭借网络联结将经营的触角向区域外延伸,就成为在现有政策限制下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挽留客户资源的次优选择。

三、结束语

在中国,农信社改革是采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模式还是选择合作制的形式,是由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农信社自身的特征所决定。两种模式并没有优劣之分,关键是要选择最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改革模式。只有确定了改革的方向,决定了改革的正确路径,整个农信社的改革才能有成功的前提。

中国农信社改革任重而道远,在改革的进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在理论的指导下,只有不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才能将中国的农信社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使其成为中国农村金融的一个支撑,扶持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温铁军.新农村建设理论探索[M].北京出版社,2006,05.

[2]程思危.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篇5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趋势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随着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其对风险管理、经营管理等期望越来越高,这就需要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让内部审计成为农村商业银行的高端服务提供者。

一、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基本现状

为规范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指导制度,而银行本身也积极架构了内部审计管理体系,以更好的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1.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基本制度。为规范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行为,银监会在2006年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该指引明确了了内部审计的职权等事宜,随着银行业得分发展,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2013年,银监会又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内容予以了强调,这些制度的执行为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提供了指导,也规范了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行为。

2.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基本现状。当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框架体系已经基本建立,首先,从审计机构来看,农村商业银行都成立了审计部或者(稽核)审计部,实践中一般是在总行设立(稽核)审计部,这一部门在职能上向董事会以及稽核委员会(如果设立)负责,但在行政上则对行长负责,在分行则成立审计部门。其次,从审计的内容来看,内部审计主要关注的是业务经营、信贷资产资料、经营风险等,当然,这种审计的内容会随着时间的移动而变化。再次,从审计的手段来看,当前内部审计已经充分借助计算机来辅助审计活动。

二、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基本趋势

随着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其内部审计内容将不断拓展、方法将不断创新,并进而导致其职能定位发生改变。

1.内部审计内容的发展趋势。在强化公司治理视角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内容将需要突出5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积极开展维护股东权益的经营管理审计,农村商业银行改制后股东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这就需要通过内部审计来控制好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其次,积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必然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就要对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经营活动的效率、效益等进行审计,而不是简单的合规性审计。然后,积极开展风险导向审计,针对金融业务创新、业务范围和经营地域空间的拓展等新的经营形势,农村商业银行要大力开展以风险识别、控制和化解为导向的风险审计。再次,积极开展农村商业银行内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分支行领导干部调离原工作岗位等事项发生时,要对其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最后,积极开展运行缺陷审计,包括流程等方面的缺陷,通过缺陷发现农村商业银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内部审计方法的发展趋势。在信息化时代,内部审计的方法面临多重创新。首先,内部审计信息化趋势明显,农村商业银行通过构建内部审计信息系统,这一系统能够有效的收集商业银行的各种数据,审计人员通过终端操作能够实现非现场审计、审计内控评价、知识库管理等操作,而并非完全按照传统的审计模式开展现场审计,这就提高了审计效率。其次,基于大数据的内部审计方法得到推广应用,在信息化时代,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已经不再简单的局限于某一重点领域或者重点产品审计,而是要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找出银行运营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而分析其可能导致的问题,这就改变了传统的依靠经验、依靠抽样审计开展工作的模式,转而更为依靠数据分析等为基础的审计模式。

3.内部审计战略职能定位的改变。在传统的模式下,内部审计更多的是执行一种监督职责,但随着内部审计范围的拓展,审计能力的提升,开始朝着审计咨询服务的方向发展,即通过内部审计,能够有效的发现农村商业银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各种风险,并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内部审计通过数据挖掘、历史经验总结、借鉴其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能够提出富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从而能够为农村商业银行的战略决策提供更多的帮助,因而其战略职能定位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三、农村商业银行把握内部审计发展趋势提升审计水平的思考

把握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农村商业银行可以从加强组织管理、加大投入力度、强化人才支撑等方面着手,推动内部审计迈上新的台阶。

1.加强组织管理积极应对内部审计变化。首先,要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为发挥内部审计功能奠定基础,农村商业银行要完善公司治理模式,加大内部审计垂直管理力度,尽可能的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便于内部审计部门更为可观的对银行经营活动等进行审计。其次,要科学内部审计定位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农村商业银行要改变传统理念,积极树立内部审计服务发展的理念,通过内部审计为银行决策提供参考,实现银行价值的增值。

2.加大投入积极强化内部审计支撑平台。首先,要加大内部审计信息化投入力度,农村商业银行要加大和内部审计软件服务供应商的合作,从内部审计发展需求出发,积极开发能够为内部审计提供支持的软件。同时,有条件的农村商业银行还可以聘用软件开发人员,针对内部审计中一些特殊的业务开发软件模块,以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其次,要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农村商业银行要根据当前“大数据”时代的要求,积极加大计算机数据存储设备等投入,不断充实、强化对市场数据的掌握,并深入挖掘数据内部信息,为内部审计提供经验借鉴,同时更好的发现银行内部隐藏的各种问题。

3.积极构建内部审计人才支撑体系。首先,要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农村商业银行要制定完善的内部审计人才培训方案,通过轮流培训等方式,让所有的职工享有培训的机会。此外,农村商业银行要积极拓宽培训渠道,除单位内部组织各种培训、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展培训外,还可以外派职工到高校等单位培训,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培训水平。其次,要积极引进高水平的人才,农村商业银行要积极利用薪酬激励等激励模式,吸引高素质人才到进入审计队伍,以提高审计水平。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指标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苏南农村商业银行拟上市对比研究——基于核心竞争力指标的分析

收录日期:2013年10月23日

一、引言

自2010年12月16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成功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以来,中国银行业的“第四梯队”——农村商业银行在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批量上市之后,正式拉开上市的序幕。而中国证监会在判断农村商业银行能否上市时主要考核的竞争力指标包括:银行资本、治理结构以及盈利能力。

本文选择提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最早的两家农村商业银行,即常熟农村商业银行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以已经上市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为参照对象,基于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指标进行分析。

二、三大银行核心竞争力指标分析

1、银行资本。一个银行资本总额的高低关系到其经营规模的大小,关系到其开展经营活动的范围。而核心资本更是银行资本中最稳定、质量最高的部分,是银行永久性占用的,用来长期弥补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多发生的损失,是银行的核心。笔者发现,2012年作为唯一一家上市农村商业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它的资本高出其他两家农村商业银行超过6倍,其主要原因在于重庆农村商业的上市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扩张其核心资本总额。

常熟与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均达到并超过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8%的标准,甚至略高于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因此常熟、张家港在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方面与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相比并不处于劣势。

2、公司治理结构。相比之下,两家苏南农村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几乎相同,但常熟农村商业银行的监事会比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增加了“履职尽职委员会”;在行长室下分的四个委员会中,两家银行存在着细微差别。较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而言,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没有内控管理委员会,也没有科技与创新委员会的设置,但是设立的却是针对绩效方面的绩效考评委员会、产品开发方面的新产品审批委员会以及财务审批、风险管理委员会。

虽然苏南两家农村商业银行的组织体系还比较完整,但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相比,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公司部门的设置更加细致,虽然没有设立行长室,但是取而代之的是高级管理层,高级管理层按总体职能分类分为8个部门,该8部门再按业务分为27个子部门对银行的日常业务进行管理。每一部分分工更加清晰,管理更加方便,因此苏南的两家农村商业银行还需要继续细分职能部门,明确职能部门的责任。

3、盈利能力。营业收入是企业的主要经营成果,是企业现金流入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取得利润的重要保障。利润总额也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经济指标。2010~2012年,三家农村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都是呈现增长的趋势。2012年末,常熟农村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比上年分别增长了17.54%和14.37%,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相应的增长率分别为19.29%和9.89%,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的每股收益逐年增长,2011年后超过了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相应的增长率为22.80%和28.58%,因此常熟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的增长率与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还有一定差距,还需要不断挖掘成长潜力。

三、对常熟、张家港为代表的苏南农村商业银行拟上市建议

1、提高资本充足率,扩大资产规模。虽然常熟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经达到14.74%,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达到了14.21%,但是这两家银行资本充足率仍然需要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为后期的扩张式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本保障。因为资本金不足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是使得银行在规模的扩展上以及效益的提高方面受到抑制作用,并且还会深层次的影响到农村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状况,甚至生存都会受到考验。因此,提高资本金自我积累的能力,为农村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和长远发展奠定资金基础。

2、完善公司治理,优化股权结构。要以健全公司治理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完善运行机制,明确完善公司治理的重点,抓紧建立更加明确的职能分工机制。在合适相互协作发展金融的地区,改善股东结构,一定程度上将股权集中,苏南的农商行可以采用吸引具有战略性的投资商的方式,起到增资扩股及使股权结构得到优化的目的。另外,具有战略性的投资商可以用参股的方式获得部分对农商行的控制权,从而削弱了农商行自身存在“受内部人操纵”的势力,增强委托的机制,提高公司整体的治理效率。

3、拓展营运范围,实现跨区域发展。目前的农村商业银行业务主要局限在当地县市农村,而资金流向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这就使得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会在行业、地域上出现单一化的趋势,从而增加了单个产业波动给农村商业银行带来的运营风险。因此,要把苏南农村商业银行推广到当地之外的其他地区,不断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并扩展未来的发展空间,从而使农商行的综合实力在跨区域、跨范围的竞争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农商行将来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处于不败地位提供空间的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赵佳俪.浅议农村商业银行上市:意义·挑战与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08.11.

[2]张丽云.农村商业银行的困境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7.10.

篇7

近几年,在人民银行的统一部署下,各商业银行积极推动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大力拓展农村客户群体,扩大支付系统覆盖范围,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农村支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这其中电子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对改善农村支付环境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发展电子支付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首先,电子支付就是客户与银行之间通过信息网络,使用安全的信息传输手段,采用数字化方式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根据支付渠道不同分为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销售点终端交易、自动柜员机交易和其他电子支付。电子支付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经济的优势,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发展电子支付业务,能够大幅降低商业银行人力、营销以及网点建设等成本,能够有效稳定客户群、提升储户价值、增强银行竞争力。

其次,完善的信息通信网络为电子支付业务发展奠定了基础。工信部的《2012年全国通信业运行状况统计分析》显示,2012年,电信业大力推进农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信息化进程,持续深入实施通信村村通工程。行政村通宽带方面,全年新增通宽带行政村1.9万个,行政村通宽带比例从年初的84%提高到87.9%。自然村通电话方面,全年新增1.1万个自然村通电话,全国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比例从年初的94.7%提高到95.2%。移动电话方面,2012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1215.5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2.6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9.0部/百人。2012年,全国网民数达到5.64亿人,手机网民数达到4.20亿人,占网民总数的74.5%;农村网民数净增0.2亿人,达到1.56亿人,占网民总数的27.7%。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比上年末提高3.8个百分点。农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改善和农村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为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电子支付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三,发展电子支付业务是商业银行改善农村支付环境的有效途径。经过商业银行近些年的努力,农村金融服务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仍然不能适应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服务仍然不足,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环境仍存在许多现实性困难,而其根本原因就是农村地区商业银行服务设施少。由于农村地区人口相对分散、支付业务少,商业银行物理网点严重不足,ATM、POS机等受理终端少,乡镇以下还存在很多金融服务盲区。由于布放ATM、POS等机具特别是新增营业网点的投入成本较高,而农村地区支付服务需求量及农民承受价格能力低,导致农村地区商业银行机构支付服务产出相对较低。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局面使得商业银行机构增加农村县域尤其是乡镇的支付服务基础设施难,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农民生产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针对这一实际,各商业银行纷纷大力推进电子支付渠道建设,推出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金融、电话银行等电子支付业务。电子支付业务的推广,改变了客户与银行间的信息传递方式,打破了地域、时间对业务拓展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商业银行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填补了村镇农民的金融需求缺口。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2011年,中国网上银行的整体交易规模达到701.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9%,其中企业网银交易规模为563万亿元,占比约80.3%,同比增长34%;个人网银交易规模为138.1万亿元,占比约19.7%,同比增长45%。此外, 2011年电子银行替代率达到66.9%,即电子渠道交易笔数总量是柜面交易笔数的两倍。

二、加快电子支付渠道建设的几点建议

首先,大力发展银行卡,扩大银行卡在农村地区覆盖面。目前,农村地区的银行卡渗透率不足10%,与城市尤其是发达地区相比,差距非常大。各商业银行应积极开拓银行卡市场,扩大银行卡在农村地区覆盖面。一是要简化银行卡申领流程、方便客户办理。例如建设银行借助网点预审批系统为客户办卡,客户可足不出户,在建行门户网站轻松实现信用卡网上申请。二是商业银行要加强与地方政府、财政、社保等部门的合作,积极拓展基于银行卡业务的新农保、新农合、粮食直补等项目,扩大银行卡客户群体和特色服务业务的覆盖面。三是要制定灵活的发卡优惠政策,发卡时要考虑到农村客户对费用的承受力和敏感度,在银行卡工本费和使用年费上给予减免优惠。

其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电子支付渠道在农村地区的辐射范围。商业银行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扩大支付系统在农村的覆盖面,加快农村地区ATM、POS机具的应用,促进农村地区用卡环境的改善。在农村地区集市、农资批发市场、大型商铺等支付交易量较大区域,增设ATM、POS机具。对商业银行在农村投放的ATM、POS等设备,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制订出台补偿政策,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也可考虑在商业银行间通过支付跨行交易补偿费用的方式,增加ATM、POS等设备所属商业银行的收入,鼓励商业银行在农村增设ATM、POS机具,扩大覆盖范围,并降低结算业务收费标准,减轻农民负担。

篇8

关键词:中小商业银行 盈利能力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3―0―01

一、引言

中小商业银行虽然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但在我国银行业中,仍然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中小商业银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易取得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其次,中小银行因其规模较小,具有较为灵活的经营策略和营销手段;再次,中小银行因其市场份额较小和中小型客户较多的现状,受外资银行的冲击比较小;最后,中小银行在治理结构等方面的优势也比较突出。基于这些优势及当前经济环境,我国以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中小商业银行得到了迅速发展。

二、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盈利现状的统计性描述

(一)资产状况

1. 资产规模

近几年,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得到快速增长。2005年底,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的资产总额(亿元)分别为43320、19540、2873、2574,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分别为12.10%、5.46%、0.80%、0.72%,而截止到2010年底,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的资产总额(亿元)分别为140872、73703、25643、13887,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分别为15.74%、8.24%、2.78%、1.55%。至2010年底,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的份额已经由2005年的19.08%增长至28.40%。

2.资产质量

从近几年的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来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在持续改善。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162.10 亿元,比2009年减少122.1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8.54%,比2009年降低了0.37个百分点。近几年各类中小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变动情况如下图所示。从图2可见,我国各类中小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中,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最高,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最低。

(二)业务状况

在业务类型上,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加快发展中间业务,但由于网点方面的限制,使得他们很多业务难以开展,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仍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不过,很多中小银行已经把目光转向了投行、私人银行等领域,效果也比较明显,中间业务发展也较快。

在业务地域上,中小商业银行表现出强烈的速度冲动与规模情结,自2009年银监会放宽了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市场准入政策以来,便开始迅猛扩张,不断走出原有乡镇、城市与省份,纷纷在外地设立分支机构,力求做大规模。以城商行为例,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末,已有42家城商行设立了115家异地分行,2010年的扩张速度更快,新开的异地分行的数量赶超之前总和,目前147家城商行中,异地分行的数量已经接近300家。

(三)盈利状况

从税后利润总量来看,如表1所示,近几年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持续快速提高,尤其是2008年与2010年,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整体税后利润增长率分别达到56.75%、51.68%。当然,由于当前的经济环境,我国银行业整体表现很好,但是,从中小商业银行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的利润占比情况来看,中小商业银行的利润比重越来越大,如图3所示。

这足以说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在不断改善,并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从盈利来源来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贷款利息收入。以江苏银行苏州分行为例,在其2010年的收入结构中,贷款利息收入占到总收入的80%,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占比为13%,而其他非利息收入仅占到了7%,其中手续费收入及外汇业务收入占比仅为4.3%,对利润形成的贡献度很小。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中小商业银行的成本收益、资产流动性和安全性将会面临着很大的风险。

三、对策建议

1.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拓展盈利空间

息差不断收窄,是近几年银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是极大的挑战。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不但可以给银行提供更多元化的利润来源,而且还可以帮助银行抢占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其盈利能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