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3 17:07:3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音乐教学课题研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过去的一学年(下学期),我们音乐学科能结合区情、校情认真贯彻省市、区上级教研部门的工作精神,继续坚定不移地开展中小学以及高中的音乐课程课改,立足于在教材、教法研究、服务基层教师需求上开创一条新的教研路子。紧紧围饶课堂教学优化这一中心,整体提升我区艺术教学水平。
二、主要音乐教研工作回顾:
主要的措施:集体调研、一校三天、讲座访谈、观摩交流、专项培训
主要的项目:高中模块研究及对策、小学音乐课堂基础教育的实施、小学、高中音乐资源网络的建设
主要的对象:高中生、小学生与初中的有效衔接
(一) 深化新的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
为了更好的开展高中音乐课改工作,我区还不惜花重金组织校长、教导主任及学科教研员到山东省、宁夏等地区学习交流。回来后结合区情,撰写调查报告,开设高中音乐模块的教学与系列教研活动。
1、定期有效开展课程管理及质量监控调查。近年来,各校领导及教师已给于高中音乐高度的重视和配合。(调查提纲*学校有否按计划开课、*xx区高中音乐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在音乐学科中学生自选模块兴趣情况调查) 调查反馈:对于高中缺优秀音乐骨干教师的问题,区教育局立即向全国招聘骨干教师、优秀应届毕业生解决师资问题。。
2、配合广州市教研室开展高中音乐教学案例、音乐优秀录像课评比活动。促进高中音乐课的教学交流、经验提升。
3、开展高中音乐课程的相关专题研究课展示,深入研究高中各种不同模块的音乐课教学模式和课型,使高中的音乐教育课程模块教学符合学生自选需求。组织本区高中教研活动8次、外出参加省、市教研培训7次。如王雪文、凌志梅、李曦、蔡浪、丹、曾倩雯等老师教研出勤率高,学习收获大。分别受到市和区教研员的表扬。
课改领先的有47中、华美中学、89中、75中、44中、天荣中学、东圃中学、暨大附中、华工附中等。
(二)切实抓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提高教研活动有效性。
1、以核心组为龙头狠抓音乐科组的建设。
*岗前培训-带问题案例大家交流探讨(如何单元备课和上课)
*跟踪培训——下科组听课调研集体辅导、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
选择各类型学校如基础好些的省市一级学校音乐科组、科组长、骨干教师、核心中心组成员高标准严要求,使其能在区里课改当排头兵。
对于薄弱学校个别基础差的教师,耐心辅导,批改教案,争取多给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全国器乐研讨会、)市课例观摩、区网络资源建设培训二期、牧童笛培训学习。提出“只要你努力,一定有机会更有收获。”
对于不认真不求上进的教师,给予劝告或批评教育。音乐课在校中不测验,领导也很少去听课检查,学生在校数年,学到什么,质量如何,无法深究,有否参加教研活动,靠的是自觉。对于不学习不参加活动的教师到评职称时虚报教研次数,不诚实的做法给予严厉批评。找个人谈话,做耐心的思想工作。
建议:为了提高质量,对学生负责,音乐教师也应采取末位淘汰制。
2、抓好音乐教材的选择,落实音乐课程改革的基础点。(低中高年级)
例:在银河小学、元岗小学音乐科合作进行“城乡学校如何提高音乐学习质量的实验研究”校本研究走进课堂,走进教师。
3、立足课堂,构建新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经过实践我们认为根据不同课型在低段灵活使用前三种较好,在学生有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基础后增加第四种。*片教学组进行典型课例的研究。一课多教,教好一课,教研活动的生命在课堂。(片组长认真,教师实践锻炼机会增多 )
本年度对这几种课型都拍了录象课,资源共享, 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反馈时有理有节跟踪培训不落空,以求更进一步跟进修改。
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
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
(三)开展课堂教学课题系列研究工作
>> 对开展音乐拓展课的思考 对开展初中历史活动课的看法 我对开展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探索 对开展物理课题研究的思考 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思考 对开展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几点认识 针对开展反窃电工作的研究分析 对开展幼儿“月主题发展评价”的研究 对开展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几点看法 大学生对开展“唱读讲传”活动的价值认同研究 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高铁路客专工程管理水平的实践研究 对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认识 对开展职工技术比武活动的思考 对开展党员立项攻关活动的几点思考 对开展我国审计重要性水平实证研究的思考 对开展中西医结合循环研究的思考 对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 对开展经典诵读的实践思考 对开展利率风险管理的思考 论培养合作意识对开展西洋弦乐重奏课的重要意义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 熊振华.浅析小学数学“教”与“学”的变革[J].江西教育,2013(15).
③ 董淑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初探[J].教育艺术,2011(7).
④ 芮永红.浅析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音乐时空,2011(12).
⑤ 刘葵红.浅谈小学数学语言训练[J].教师,2010(31).
⑥ 王豪杰.小学生数学说话能力的训练[J].教学月刊,2006(12).
学校音乐老师个人计划1
1、开放的音乐教学
音乐是时间的、表现的艺术,在众多艺术门类中,它的创作自由度是最高的。这就决定了音乐教学过程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它应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辩正统一的过程,是教师主带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是极具开放性的。开放音乐教学过程,应为学生拓展音乐学习空间,创设广阔的自主创新的音乐学习环境。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探索。
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与生活的多方面横向联系,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如《摇篮曲》一课,我抓住小朋友很想做爸爸妈妈的特点,准备了很多娃娃,让学生亲身体验做一天爸爸妈妈是多么辛苦,从而进行爱父母、尊敬长辈的教育,在活动中巧妙地将歌曲教学、创编表演、打击乐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让音乐与活动沟通起来,给予自由的音乐想象空间。音乐最具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是最大的。所以,音乐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想象、解释,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它最能体现人的个性。而主题活动恰恰就能提供这样的自由。游戏、表演等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通过音乐活动过程的展开,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给他们探究问题,探询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
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大多数时间可以走到学生中间,缩短和学生的距离。
学校音乐老师个人计划2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音乐学科教学研究的工作思路是:组织和引导中小学音乐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艺术教育工作工程规程》,进一步深入研究《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反思课程改革以来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的品质。要以提高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对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的指导和管理,以课题研究和教研组建设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学科中心组和学科基地的功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搞好“器乐进校园”和各项艺术活动,努力促进我市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学研究,推进课程改革。
1、继续认真学习和研究基础教育阶段音乐学科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针对中小学音乐学科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提高课程实施的能力。
2、进一步健全中小学音乐教学研究基地,充分发挥学科指导小组的作用,积极开展新课标、新教材的专题研讨活动。
3、组织高中音乐教师对音乐鉴赏必修模块进行集体备课,开设研究课,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4、学习有关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搞好省级课题《普通中小学音乐学科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践研究》,不断完善小学、初中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实施能力。
1、继续组织好中小学音乐教师对课标本新教材的实践研究,组织和开展新一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培训。
2、组织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学习常州市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建议,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预设的能力。
3、搞好高中音乐各选修模块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工作。
4、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5、组织中小学音乐教师才艺大赛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6、积极发现、总结、推介教学第一线音乐教师的教学经验。
7、不定期举办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
(三)搞好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组织部分音乐教师结合音乐学科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计和模块教学方面的课题研究。
2、研究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如何关注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形成,关注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音乐表现,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融入学生的音乐活动之中。
3、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小学音乐学科课堂教学质量检测、初中学生音乐学业考核、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为抓手,组织课题组老师搞好省级课题《普通中小学音乐学科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践研究》,不断完善中小学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4、重视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专业技能方面的提高与进修,对青年教师的范唱、伴奏能力要有一定的考核要求。
三、日程安排
九月份
1、召开小学、初中音乐学科中心组会议。
2、思考器乐进校园有关事宜。
十月份
1、十月教科研月主题活动。
2、武汉8+1城市圈交流研讨会。
十一月份
1、中小学音乐教师《会唱歌,唱好歌》专题研讨会。
十二月份
1、音美教师才艺大赛。
2、小学音乐教师器乐进校园活动初步验收。
元月份
1、中小学音乐学科课程改革经验交流座谈会。
学校音乐老师个人计划3
本学期在结合上学期课题的基础上,继续研讨《小学艺术学科教学策略与方法创新的实践研究》这一持久性课题,力争将这一课题中对“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落到实处。
一、指导思想
音乐教学需要师生共同来塑造、表现、创造音乐美,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在新课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学校教学环境分析: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我校的音乐教育目标是:努力发展创造性教学,丰富学生想象力和发展思维潜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可我们学校有专用的音乐教室,可音乐教学设备不齐全,如:钢琴只有一台,打击乐器几乎都没有、说真的,要想把音乐课堂上的丰富多彩是很难的,只能进行了“互动式”教学实践,提高了音乐教学的质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3)班的音乐老师。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了。歌唱方面也许是以前经常锻炼,表现非常好。小朋友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接受过长期的训练,还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性格内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乐课及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打好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四、教材分析:
作为全新的教材,在编写中体现了已下基本理念:
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2、以审美为中心;
3、以文化为主线;
4、加强实践与创造。
一年级下册共编成10个主题单元,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级采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如:
1、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如第六课《我有一双万能手》中歌词从我是一个谁?还会有什么本领?让学生自由想象。
2、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如声音的强和弱(f强、p弱)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比较,再如利用乌龟和小兔子的特点,让学生区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区分。
3、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4、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课后——“音乐小花在开放”包括:今天表现真棒、音乐的感觉真好、我们班的小明星、老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
通过做课题,我们建立起了在农村初中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制度,促进了学校德育教育建设。
(1)选编了适合初中生特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课题组编写的校本教材《农村初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选编》重点突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理想教育以及创新精神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
(2)找到并用实践证明了初中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渠道,确立了德育教育活动化原则,为德育提供了一个以听、说、唱、读、写、动为教育形式的德育模式。在学校层面,由学校校长和教导主任具体领导、筹划一系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活动,并将通过教育活动实践证明的属于可行的内容编写成了校本教材――《农村初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活动手册》。课题组在以德育活动化原则的思想指导下,每学期都要在重要日子举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
(3)帮助学校建立了全员参与德育的工作机制和新的科学的学校德育评价机制。学校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校长亲自负责德育工作,以教导室、共青团、政教处、学生会、班级为依托,以班主任、政史地课教为骨干的工作小组。同时学校要求全体教职工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人人负责的局面。为落实教育教学管理各个环节的德育要求,学校每天在校园广播中播放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故事和歌曲,在每个重要日子都要举行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和编主题手抄报比赛,定期举行体育比赛。
(4)通过德育课题研究,老师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理解增强,其师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大幅提高,造就了一批以音乐达人龙世明为代表的学校课题研究人才。
通过课题研究,本课题的理论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达到了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不少成果被教育行政部门采纳,并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应用:①课题组编写的校本教材《农村初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内容选编》和《农村初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校本教材》解决了在初中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内容选择、途径选择和策略选择等困惑。该校本教材作为本课题实践经验的结晶现在学校的全面使用,完全符合实践―理论―实践的原理,必定对农村初中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德育起到促进作用。该教材始终坚持以来指导德育工作,强化学生的“共同理想”意识,以“两种精神”激励学生的斗志,用“荣辱观”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②本课题确立德育活动化的原则完全符合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改变了德育传统上以教师教导、说服、劝诫为主的模式,转向以活动体验为主的养成教育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反思,在与人交往中和在日常生活中去体验、感悟,去构建与时代所希望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价值观。
一、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目标
1.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科学态度,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主动地、有目的地运用现代化手段去体验欣赏、学习、探究问题,为将来诗情画意的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4.弥补教材中部分陈旧的内容,增长学生的新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
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条件
1、充分利用校园网,学生可以在校园网上查阅和下载与音乐相关的学习实践材料。
2、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机会教给学生上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给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例如观察法、调查法、统计法、分析法、归纳综合法等。
三、师生角色的定位
1.教师的组织指导。在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和指导者,特别对初中生来讲,更是离不开教师的指点。网上信息资源丰富,但鱼龙混杂,教师要对学生的信息取向加以引导,或对信息进行过滤,制作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知识信息网站(页),或提供相关网站链接,或运用网络多媒体课件和一些外购的软件(例如《动物世界》、《21世纪小百科》等),供学生使用。
2.学生的自主探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虚拟世界里大胆探索,通过网络、课件、文字、语言等媒体,小组协作,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共享成果,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四、研究性课题的确定
1、原则
根据初中生好奇性强、接受新事物快、辨别能力较弱、成人感强而心理不稳定、兴趣易激发而不易保持的特点,研究性课题的确定原则是:
(1)起点要低,难度要小,要容易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2)在不同阶段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和目标可以不尽相同,循序渐进。
(3)注意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兴趣性,既紧扣教材又能联系社会实际,同时能够从网络上查阅到大量有关的信息。
(4)对考试要求不高。
2、来源
(1)适当选取教材中的内容。现行音乐学科教材中就有许多内容适宜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探索性研究。例如感受与鉴赏、演唱、演奏、识读乐谱、创造。
(2)源于教学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某些问题具有探根究底的兴趣,教师就可以把这些问题的答案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索。例如音乐创造是指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教师应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领域,要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不要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同一个练习,可能有多种答案;同一首歌曲,可能有多种处理方法;同一首乐曲,可能有多种理解。应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等。充分挖掘利用这股源动力,是培养创新型学生的捷径。
(3)也可以来源于生活与社会。教材中的内容本来就是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从社会和生活中挖掘发现问题,并能为社会分忧解难,服务于社会,乃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例如可以让学生以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为题材,进行多方面探索。
五、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如表一)
六、研究性学习实例
课题:针对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结合教材中的有关“命运”等知识进行探讨。学习过程如表二。
七、运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注意点
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重在自主探索。把那些既对音乐学科感兴趣,又对计算机充满热情的学生组织起来,引导他们设计制作自己的网站,并及时维护更新,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家。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品质、协作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这对培养计算机和音乐科学的复合型人才无疑是有益的。
2.网络是个新世界,可能出现各种各样出乎意料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驾驭能力。
3.网上世界丰富多彩,易造成学生精力分散,对知识的消化不良和知识体系构建的不完整,教师要善于进行调节。
【关键词】农村初中;小器乐;优势
传统的音乐课堂往往借助钢琴等大器乐来组织教学,很多时候都是教师的“表演秀”,忽视了农村初中学生的音乐基础,脱离了农村初中学生的音乐需求,久而久之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自然会变得索然无味。而在农村初中音乐课堂上引入小器乐,可以改善学生的音乐学习,促使音乐课堂走向高效。那么,农村初中小器乐进音乐课堂究竟有哪些优势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音乐课堂实效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采用教师传授的教学形式,很多时候就是单纯地进行歌唱教学,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缺乏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而日渐削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渴求,减少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而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小器乐,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热忱,再通过教师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必然会有进步,对音乐的节奏、音色等的感知与把握必然更为精准,对不同器乐所达到的艺术效果的理解必然会更为透彻,使得音乐课堂的实效性不断得到加强。
例如,把口琴这种价廉易学的小器乐引入农村初中音乐课堂,能够极大的愉悦学生,由于好奇他们定然想摆弄口琴,甚至希望通过自己的吹奏能够形成优美的旋律。源于这种心理,学生的学习兴趣定然高涨,学习积极性不言而喻。但是也容易出现因为学生好奇而演变成学生自主地胡乱吹奏,因此,运用恰当时机借助口琴展开音乐教学显得非常关键。譬如,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暂且不将口琴发给学生,以免造成课堂混乱影响教学,先可以通过教师对口琴的演奏激发出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让优美的旋律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然后再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一段口琴比赛录像,这样就更深一步地让学生陷入到对口琴学习的欲望之中,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再开始对口琴的有关知识及吹奏方式等向学生娓娓道来,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口琴知识和操作技巧。接着还可以利用口琴进行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有趣游戏,来增强音乐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在口琴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同时,也更好地激发了他们音乐学习的兴趣,促使音乐课堂变得更加有效。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丰富音乐教学形式
传统的音乐教学,普遍都是进行跟唱教学,教师借助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对学生进行演唱教学,让学生单纯地唱出歌曲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教师示范、学生跟唱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抹杀音乐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很难一下子就熟练掌握要领。而小器乐进入音乐课堂以后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可以变得生动活泼,有时候可以让已经熟练掌握部分小器乐的学生针对教学中的某个片段进行全班演示,有时候可以分小组一起探究部分小器乐对音乐的作用,有时候可以现场让学生比对不同的小器乐发声的区别,甚至可以通过小器乐演奏让学生直接找到音准,等等。因为有新鲜事物的引入,加之这些器乐都是携带简便且易购买的,学生的参与自然会热情高涨,甚至可以带动学生课外对音乐知识的学习。
例如,把口琴引入农村初中音乐课堂,能够大大改善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课上,老师不仅能够唱给学生听,还能够进行口琴演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改变了以往呆板的教学形式。口琴的演奏方式又可以多种多样,学生可以自由组合,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演奏形式进行学习,这样充分扩展了个别学生的表演空间,使得学生在充分自由的音乐课堂中真正学到音乐知识,这样的教学形式更具有灵活性。
三、引入不同器乐资源,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传统的音乐教学纯粹以跟唱教学为主,以让学生会唱歌曲为教学目的,教学形式的单一导致了教学内容的单一。而课堂上通过引入合适的小器乐,可以让课堂的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也迎合了学生对于音乐的模仿等特点,在更加真实的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领悟音乐,甚至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感受中去。这种教学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也学生了解和掌握了一门小器乐演奏,还扩大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提升了其对音乐中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当然,在实际选择中,音乐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内容来确立使用何种小器乐,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要表现的主题,也能够让学生认知到更多的小器乐品种,拓宽音乐学习视野,丰富音乐学习内容。
例如,把口琴引入农村初中音乐课堂,学生在进行口琴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对音乐的一些知识进行简要了解,这种音乐学习方式更胜于传统的跟唱模式,在学习和吹奏口琴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节奏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将口琴引入到农村初中音乐课堂中,转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课堂中进行音乐学习,有利于促进其音乐才能的施展和音乐知识的掌握。
四、不受任何时空限制,巩固音乐知识学习
课堂的学习时间总是有限的,教师无法保证每位学生通过音乐课学习就能完全理解音乐知识和牢固掌握音乐技能。再纵观以往,由于农村这一区域条件限制和一些家庭观念所致,很多学生根本无法通过钢琴等器乐进行音乐知识再学习,因而导致学生的音乐水平整体低下。而小器乐却是可以弥补这样的不足,携带方便,价格低廉,成为它的一大优势。学生也不必拘泥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吹奏小器乐,进而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我们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前或课后去熟悉某种小器乐,或者去甄别不同小器乐的发声,或者通过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等机会去认知小器乐,还可以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去认知,甚至是熟悉课本中所涉及的一些小器乐,对这些器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操作基础之后,就可以有效巩固课堂音乐学习。
例如,教学中难免会有一些意外,造成教学时间分配不当,结果导致音乐知识远没有达到预想的掌握程度。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自己在课外借助小器乐去消化课堂音乐知识或者技巧。譬如,借助口琴去演奏曲目,在不断地演奏中理解课堂上提及的音乐要点,领悟歌曲的内涵。
长期以来,农村初中音乐课堂一直遵循着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音乐素养始终徘徊不前,但是小器乐的引入打破了这一传统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教学形式和内容,拓宽了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兴趣中自主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使得音乐学习更富实效性,其优势可谓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现行教育对德育的不重视,影响到教师对德育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德育的不完善。
现行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少学校和教师把智育凌驾于一切工作之上。如果把素质教育当做一项完整的工程,那么,现在社会上呼唤最强烈的德、体、美、劳这些方面的教育不能令人满意。这样看来,我们的现行教育并没有完整地实施素质教育。各学科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同样有着德育、智育、美育的义务和功能。德之所以放在首位,并不是轻视其它方面,而是只有在“有德”的前提下,人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才能实现和谐的发展。不如一些数学教师认为: “数学课就是要培养学生‘数与概念、测量与计算、解题与应用’等能力, 至于德育, 那就是思想品德课和语文课的事了。”这种人为割裂德育与数学学科联系的做法, 必然导致学生德育的不完善。
2.以往有些学科教材中德育内容空洞,教师的德育方法古板,导致学生的德育不成熟。
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老师往往会忘记进行德育教育,即使能够想起来往往方法也是不够恰当的,可能有些老师会采取比较死板的说教方法,甚至可能会出现打骂等体罚现象,但是德育不是靠简单的说教,而是需要一定载体、一定情感的投入,才能让受教育者有所感悟。小学各个学科中的德育素材(特别是数学),相对来说, 显得比较隐性和单调。即使在教材中存在的一些德育材料,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太远,致使德育与学生生活的断层。
那么怎样才能在各个学科中悄然无息地渗透德育教育呢?这是笔者思考许久的一个问题,在下文笔者主要探讨语文教学、数学教学和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1.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有人曾经用雨水渗进墙壁的说法来诊释“渗透”,这是非常形象的,也是十分恰当的,只不过待到晴天时,墙壁会有明显的痕迹。而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应当是一种有意识地去达成“无痕”、 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效果的举措。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凸显以下策略。
1.1钻研教材,寻找德育渗选点
钻研教材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这一项工作尤为重要。要上好一堂好的语文课,最重要的应该是钻研教材,把握文本,寻找德育的渗透点,可以这么说,教师在课堂上的调控、渗透能力完全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和解读程度。因此,教师始终要把这个工作放在第一位,要研究教材的依凭性、前瞻性和德育渗透性。我们要钻研教材、寻找文本的德育渗透点,不能光停留在“文本说了什么”的层面上,而是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了解“文本是怎么说的”,甚至要让学生知道“文本为什么这样说”。这正是文本的价值所在。
1.2课堂互动,生成德育渗透点
课堂互动是教师教学智慧与学生学习智慧的碰撞,通过课堂互动,能够生成德育渗透点,成为文本价值的拓展和提升的引子。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考虑课堂的互动,课堂如果没有了互动,学生的学习就肯定会显得枯燥、无味,教学将会陷人呆板的僵局.“三维”目标也就不能有机地结合。课堂互动与德育目标渗透并不是不可预测的。笔者认为,课堂互动与生成在于教师课前对教材文本的钻研程度,在于对学情的掌握程度,在于对教学环节的预设程度,在于课堂对文本价值的引导程度。课堂上,只有围绕文本的价值趋向,做到有效互动,才可以及时生成、有效生成,那么文本的价值达成才不会太远。这样,德育渗透也就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2.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学
2.1通过教材挖掘德育教育素材
在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是明确提出的,并不象语文文本内容那样明显,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德育因素。例如,在圆的教学中,可举一出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伟大成就;再如教三角形,举出“勾股定理”等,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伟大数学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为祖国建设事业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2.2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
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教学应与时俱进,注意把握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以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为前提,不仅要发扬优良传统,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充分自由地发展;不仅要教学互动,还要引导学生讨论,建立学生之间的互助协作关系,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盲从、不迷信、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
2.3利用研究型课题进行德育教学
德育不能只局限在教师的说教上,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汲取营养。一个研究性课题,一般要经历选题、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制定研究计划、课题研究、课题结题等阶段;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传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而学生投入到更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当中,教学过程更能体现相互交流、相互尊重、密切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尊重知识、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3.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3.1课型的选择
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读谱知识,欣赏教学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题材,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
3.2寓德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论文摘 要】新课改的理念和实践,促使教研员真正转变观念调整角色。教研员不仅仅是新课改的“研究者”和“促进者”,更应该是新课改的“实践者”和“带头人”。结合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和课堂教学实际探索音乐教学教研的新路子,构建音乐教学教研的新模式。在课堂改革、教研创新中,实现教研员和教师的共同进步,教学教研质量的共同提高。
在中学音乐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音乐教研工作对于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科课程建设的能力,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面对课改的新形势、新任务,音乐教研员要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切实做到转变观念,调整角色,研教结合,完善教研制度和工作方式;切实提高自我教研水平,推动音乐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明确职能,转变角色
随着音乐课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革,教研员应当切实转变自己的角色。
1.教研员要由国家课程和教学大纲的诠释者,转变为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者。研究离不开教师,离不开学生,离不开课堂。因此,教研员要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近教师,走近学生,研究教材教法、课程改革、教师成长等等。日常工作中要做到五勤:①腿勤。这就要求教研员沉在基层,不能浮在上面。这样才能发现问题,产生教研的灵感。②耳勤。这就要求教研员多深入基层听课评课,多同一线教师交往座谈,多收集教育信息。③脑勤。教研要有问题意识,教研员在同教师的交往中要善于捕捉问题,及时解决问题。④口勤。一方面要善问,另一方面要能讲,要讲出导向,讲出水平。⑤手勤。教研员要多记,多总结,以写促学,以写促思,以写促研。
2.教研员要由教师教学水平的鉴定者转变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将教研工作方式由自上而下的鉴定方式转变为与教师双向互动、平等交流的探讨式;更新教学评价的操作要领,变简单化的课程约束为促进教师特长和教学特色的发展,不以教学方案的详尽、课堂结构的完整、教学容量的饱满、板书设计的精致等传统观念,限制教师教学个性的充分展示,使形式化的检查、观摩朝有内涵、有品位的制度化方向完善;同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鼓励在自审、反思基础上的自评。
教研员是新课程的“研究者”,是贯彻新课程的“促进者”,更应该是新课程的“实践者”和“带头人”,与一线教师形成一种平等共建的关系,共同切磋,共同进步,互动发展。彻底摒弃“居高临下”的、“唯我”的管理和指导方式,切切实实地实现教研工作行为的转变,以“研究”的成果提高“指导”的水平,以“促改”的策略提高“管理”的成效,使教研工作“研之有效、行之高效”。课堂实践是我们获取课改经验的坚实土壤。教研员到学校蹲点,定期上课,不仅避免造成指导和实践之间的脱节,而且能获取课改的亲自体验与一线教师形成平等共建的关系,共同进步。实践证明,“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3.教研员要从繁琐的事务者、一般教研活动的主持者转变为教研活动的合作者、指导者、服务者、帮助者。教研员与教师应成为合作伙伴,一起进行研讨,共同促成专业发展。毫无疑问,教研员仍具有教学管理的职能,只是管理方式和方法有了变化,交流、沟通、评价本身既是一种服务、指导,也是一种管理。如何正确处理研究、服务、指导、管理之间的关系,将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学习研究,提升水平
教研员应该成为教师的教师。教研员比起教师来,其优势不过是接受外来信息的机遇多一些,学习的时间宽裕一些。如果我们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只靠吃老本过日子,其优势很快就会荡然无存。对于教研员,教育理论是非常上位的,是影响我们一系列教育行为的重大问题。如果教研员和一线教师死抱着传统的教育理论不放,以一种被动应付的心态对待课改,即使是一流的课程标准、一流的教材,实施起来也会事倍功半,甚至还会南辕北辙。因此,转变观念的根本途径就是学习。首先,教研员必须熟悉通识性培训内容,逐步加深对课改的背景、指导思想、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等的认识和理解。其次,抓紧对音乐学科课程标准的研究。最后,教研员还要加强对其它学科的知识学习,纠正学科本位的教研倾向。教研员要在教师教学行为和专家理论之间架起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帮助教师尽快地、较好地把新的音乐教育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育行为,构建起新的课程观。
同时我们要加强反思,提升自我教研水平。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同理,教研工作的反思,是教研员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能使教研活动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反思能梳理教研工作的思路,反思能发现教研工作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改进完善教研工作。
三、多元互动,改革完善常规教研工作
新课程呼唤新的教研模式,音乐教研员要用开放的思想、开放的氛围、开放的方法开展好教研常规工作。
1.开展校本教研。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必须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音乐教研员应从调研入手,深入学校,有针对性的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通过随堂听课,与教师一起研究、讨论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要定点联系不同层次的学校参与校本教研活动;要参与校本教研的开展,发挥专业引领,服务的作用;要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指导校本教研的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骨干教师。
2.创新教研培训。更新培训观念,改革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要依据不同层次的教师,确定不同的教研内容与培训活动,这样有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其专业成长。如刚毕业的年轻教师的需求是音乐课堂的常规组织、教学基本技能和管理等,而有经验的教师是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学习,专家型教师则是教学的创造性、艺术性和学生个性的发展等,要区别对待。
新课程催生新问题,针对音乐课改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交流培训。如中小学音乐课参与式学习的培训;中小学音乐课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培训;音乐课中体验性学习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培训;高中音乐鉴赏课曲目的取舍及课程顺序如何编排培训;学生音乐学习活动的评价等问题的研究培训。
3.发挥音乐中心教研组作用。由于学校音乐教师人少力单,教研难度大,效果差。我们建立市、区两级中心教研组,给音乐教师搭建大的交流、合作、研讨平台。
音乐中心教研组是在教研员的指导下,以音乐教研为核心,对学校的课程建设、学科评估开展研究、指导与服务的交流展示平台。中心教研组成员是各县市区骨干教师的优秀代表、是音乐学科的智囊团、是课改理念的先行者、是音乐教研的研究者、是课改经验成果的辐射者。
4.构建区域性教研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教研员必须将传统教研手段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努力创设数字化的教研环境,实施全天候教研引领。如开设博客,促进一线教师广开言路,积极参与教研研讨,教研员要能主动写博客和教育叙事。要积极关注教师的博客,适当适时跟贴,加强互动。另外,要充分利用“音乐资源网”做好日常音乐教研管理与资源管理。
四、抓好区域课改,坚持教研创新
教研工作不能安于现状,裹足不前,需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究。抓常规保证音乐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抓改革寻求音乐教学的突破创新和打造本地区的品牌和特色。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我们以教研室制定课改操作模式“整体规划——启迪思维——放手操作——反思重建”为指导,结合音乐学科特点和我市实际情况进行了有学科特色的工作设计。
1.专项视导,以“导”推“行”。我们把视导的重点落在学生音乐兴趣培养、课堂教学状态和年级备课组教研上。调研情况和促改意见的反馈是推进全市课改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采取文件通报、开会等形式及时通报课改动态,推广成功经验和个案,归纳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后续阶段工作的设想和建议等,力求各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更有效地推进和发展。
2.课题驱动,以“研”促“行”。搞好课改的根本出路在于“研究”和“尝试”,课改实验工作与教育教学研究同步进行。课改实验之初,我们就推出了音乐新课程实验的科研课题“质疑探究教学模式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用和尝试”,学校参照课题指引,做好选题、申报、立项。为不断激发和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我们还针对课改过程中发现的影响或制约课改的具体问题,进行小课题研究,从而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3.试点牵动,以“点”带“面”。我们从全市小学、初中、高中10个课改实验点中各选出一个作为试点检测校。这三个试点检测校中挑出一批教师担任学区教研组成员。从而组织和培养了一支开展和推进课改实验的骨干教师队伍。作为试点检测校,要为全市提供课改实验研讨和观摩现场,展示新课程下的课堂新貌与变化,为各点提供启迪思维的条件,搭建交流研讨的平台,并要定期组织开放日,充分发挥课改实验校和中心校教研组,学区教研组的示范辐射作用。
4.重视经验总结,推广课改成果。我们要求各点在实验的过程中多认真开展阶段性总结。通过召开现场会、观摩会、座谈会等形式组织交流、推广经验;通过编写《音乐乡土资源》、《实践音乐新课程》等活页书,展示我市课改实验的成果。并要求各点积累校本经验,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成果。
音乐课程改革实验给广大音乐教师的成长带来了机遇,也为音乐教研员的自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研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熟悉中小学音乐教材教法、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情况、擅长教改实践研究的优势,加强对教师的指导与引领,研究带有规律性影响区域性课程改革实施的问题,形成有效的策略,教研员要与课改同行,与教师共同成长!让教研托起区域性课改的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