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三年级语文课堂笔记8篇

时间:2023-09-12 17:01:4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三年级语文课堂笔记,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三年级语文课堂笔记

篇1

一、工作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带领全体备课组成员积极学习新课改理念、新课标以及学校研发的尚美课堂五步教学法等,以理论武装自身,便理论为实践,全面提升三年级语文组的整体语文素养。

2.积极开展丰富的语文相关活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3.抓好集体备课,尤其是单元集备,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增强教师阅读的观念,并且统一作业布置、批改方式。

4.开展老带新活动,促进新晋教师的快速成长,积极为新教师的学习、培训创造有利条件,提升整体语文组教师能力。

5.精心打造自主有效课堂。通过写教学随笔、个案积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创出佳绩。

二、主要工作

1.配合教研组长,做好本学科组的备课和教学活动。认真抓好理论学习,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理念。明确形势发展要求,学习新课程,在思想上树立新课程意识,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2.严格执行和落实教学常规,强化教学管理。教学常规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批改与辅导、学生评价、教学研究以及教师读书笔记和教学随笔的撰写等方面。本学期要抓好教学常规的执行与落实,确保每一次的集备与听评课有效开展并达到预期效果。每个月都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常规的检查。

3.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优化教育教学为目标,以转变教学方式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把学校的教学要求落到实处。

4.抓紧抓好集体备课工作,备教师要根据年级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好教学计划,落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首位。

5.组织好学科单元测试,负责试题的编选和质量分析。对本学科成绩全面负责,努力提高本年级学生的成绩,注意学生能力和治理的培养,协助教研组长安排好学科竞赛辅导工作。

四、活动安排

九月

1.各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2.研读小学语文教学常规、集体备课、听评课活动安排。

3.组织参加语文新教材培训。

十月

1.作业批改检查。

2.教学常规检查。

3.开展互学互研、互帮互助活动。

十一月

1.期中考试及质量分析。

2.教学常规检查。

十二月

1.教学进度、备课、作业检查。

2.组内观摩课、评课。

一月

1.常规检查、总结。

篇2

关键词: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质疑解疑 口语表达

随着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对正确把握语文学科教学特点,建设开放而有活力语文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显著效果,有效地改变了语文教学的面貌。就拿我们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来说吧,自从采用了我校语文教研组自创的“115教学模式”(即:学生自学――教师导学――读想、讨论、展示、巩固、总结)以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以读代讲”的理念得以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解疑、口语表达等方面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一、课改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

首先,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掌握自学步骤。对于课文的自学我采用“四步阅读法”:第一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找出要求学会的字用“”标出;找出要求会认的字用“”标出,并在课后生字条上注音、组词。(2)找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用“( )”括出。第二步,再读课文,复述大意。第三步,品读深入,重点领悟。用“ ”在文中画出描写生动的句子。第四步,设问答疑,拓展延伸。读不懂的地方在旁边批注设疑。其次,指导学生写好自学笔记。自学笔记的设置要有梯度,随着年级的升高难度要逐步增加。二三年级的学生我只要求完成三题,即:(1)自学生字:抄写文中“会写”的生字。(2)积累好词:抄写文中带生字的生词和自己喜欢的词。(3)摘抄好句:摘抄文中写得生动、优美的句子。(四)解决问题:解决2~3个自己明白的问题。(五)提出问题:提出1~2个自己弄不懂的问题。

经过三年多的循序渐进的训练,我们班学生已经养成了课前预习,写自学笔记的习惯,我惊喜的发现,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对于能自主学习的学生来说,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

二、课改使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提升

新课改的核心内容就是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一直是所有语文老师比较关注也比较棘手的话题,

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都会给学生提供互相交流,相互切磋的机会,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参与学习,让学生更多的体验相互帮助,共同分享的快乐,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群体中,自主探索,获得知识。教学中,我注重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合作探究的方法:(1)读思结合。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尽可能在读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勾画圈点重点词句进行思考,从中得到答案。(2)思议结合。经过阅读思考,学生通过探究得到的答案有可能与其他同学答案一致,也可能不一致,这时就可以指导学生自觉与同学交流探讨,达成共识。(3)合作讨论。对于富有挑战性、具有难度的问题,学生自主难以解决,就让学生小组探讨。

三、课改使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得到提升

1.自学中质疑。教学课文之前,我首先让学生自学课文,写自学笔记,让学生养成“不提问题不读书”“读书必发问”的良好读书习惯,并把自己在自学课文的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例如,在自学《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课文时,有的学生在自学笔记里提出:作者为什么会选择一本书作为环游世界的伴侣?有的提出:是不是好书只要“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行了呢?……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自学课文时与文本对话的产物,这说明学生已经逐步学会思考问题。

2.扣题质疑。课题浓缩了整篇课文的精华,是文章的眼睛,思维的窗口,可以帮助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课文出示课题后,可让学生说说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如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我由题设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以后,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了怎样的呼声?这样,既理解了课题,又为学习课文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探究内容的兴趣。

3.围绕文中重复出现的句子质疑。写文章时,作者为了突出强调自己的某种写作目的,往往采用重复的手法。重复出现的某些词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此引起重视,进行质疑。例如,《牧场之国》作者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那么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呢?用意何在?这里可以引导学生质疑、议疑、辩疑、解疑,从而让学生明白:因为作者对荷兰充满无比的喜爱和赞美,他心中的千言万语在课文中只汇成一句话“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四、课改使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得到提升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参与讨论的机会、有了发表自己意愿的机会。同学们在讨论交流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或倾听、或表达、或辩论,进入了一个真正的交流氛围。经过观察,我发现我们班原来一个不善言谈的小男孩,他在小组讨论时由原来只能说一句话到能说两句话,现在能说一段话,能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可见,课堂教学改革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成了一个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场合。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它和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坚信,只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改革,勇于探索,持之以恒,课改的春风一定能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为课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课改之花一定能在每一堂语文课中绽放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篇3

       本学期我校小学语文教研组本着以教师为主体,以问题为动力,以新的课改理念为导向,继续以深化课堂和教学改革为主题,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各年级备课组为依托,充分发挥教研组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促进我校语文科常规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开创我校语文课教育教学新局面。

二、具体工作和要求

    1、继续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等教育文件,转变观念。要潜心研究了解语文课程改革背景、指导思想、改革目标,熟悉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和要求。继续注意转变课程观、教学观、人才观、目标观等,努力做到从“文本”走向“体验”;从“传道、授业、解惑”走向“教学相长”;从培养“笔杆子”走向育人“打底子”;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目标走向三维整合的目标。将教改基本理念转化为语文教学过程的具体行为,整合优化教学过程。

    2、抓好教学常规,将素质教育要求落实到学科教学中,抓好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保证。抓常规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抓学生的学习习惯为重点,抓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抓良好的性格形成为重点。

    3、坚持开展每周一研活动。积极开展“随堂听课”、“一人一课”、“每周一课”活动,注意第一手资料的搜集、整理、注重成功案例的积累。在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研讨中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教师的培训。教研组将在教导处指导下定期开展多层次的校本培训,切实转变教师观念,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结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同时,组织教师配合学校创建学习型校园,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完成50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并鼓励教师们勤于笔耕,能经常写教学反思,从中提高自身教学理论修养和文化修养。

5、组织各种语文学生学科竞赛活动,让生活充满语文。

三、本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

1、配合学校做好期初语文教学工作的检查。

2、各语文教师制定学科计划。

3、各年级上交教学研究课内容。

4、六年级听课评课活动

十月:

1、检查学生作业。

2、五、四年级听课评课。

3、学科竞赛活动(三年级:成语乐园,五年级:别字纠错,)

十一月:

1、期中检查及反馈。

2、备课检查。

3、学科竞赛活动(二年级:看图说话,四年级:看图作文)

4、四年级听课评课活动

十二月:

1、三、二年级听课评课活动。

2、检查备课。

3、学科竞赛活动(一年级:讲故事,六年级:朗读比赛)

一月:

1、一年级听课评课活动。

篇4

语文的听、说、读、写要求,是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目标。这四个方面不可偏废和倚重某一方面。只关注读或者写都是不全面不完整的。但是,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由于受到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常常是对语文中的读写比较重视,以为教育教学就是为了读和写,学生会读会写就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其实不然,语文中的读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听、说环节,学生只有在听说环节中听说质量高,才会促进读写。从这一点来说,听说在语文教学中是否处理,关系到后面一系列教育教学环节更好地展开。再者,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积极地进行听说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

二、听说训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目标

听说训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目标,主要在于听话和说话这两个层面的目标。

(一)听说训练中的听话能力的目标

依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设定听话的目标,有以下三个阶梯层次。初中一年级阶段,听话训练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能够礼貌和专注;通过听话训练能够抓住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听话训练能够积极地记笔记。初中二年级阶段,听话训练主要目标在于能够集中注意力,在听的同时能够记笔记。能够对新闻广播听出主要内容。初中三年级阶段,听话训练主要目标在于更长久地听话,能够对说话者的话有选择性地听,能够对说话者说出的话做出对错的有效判断。

(二)听说训练中的说话能力目标

跟听话能力的目标一样,说话能力的训练目标也有阶梯性。按年级也分成以下三个层次。初中一年级阶段,说话训练主要目标在于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积极地培养初中学生说话的兴趣,能够让他们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进行表达,语音准确,语句上能够通顺。初中二年级阶段,说话训练主要目标在于让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地进行复述,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初中三年级阶段,说话训练主要目标在于能够做到有详略地讲述故事,在讲述自己所见所闻的时候,能够有一定的思想。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且意见有说服力。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听说训练的不足和成因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听说训练上的不足

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听说训练一直是淡化的部分,一直以为只要努力将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就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其实不然,没有良好的听话和说话的能力,学生的读写必然会受到影响。而就目前来说,初中学生的听说主要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一是初中学生的普通话不够过硬,对一些卷舌音和平舌音区分得不够准确;二是表达上吞吞吐吐,不够通畅,缺乏良好的说话习惯;三是在听话中不能把握住话语的重点;四是初中学生的听说能力欠缺,不够扎实。

(二)造成初中语文教学听说训练上的不足的因素

造成初中语文教学听说训练上的不足的因素,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传统应试教育是导致听说训练缺失的主要因素。因为要考试,学生的笔试是唯一检验形式。为了考试,教师必然要对学生的读写,尤其是书写给予重视。而对于听说则淡化处理,甚至没有列入日常的教学。导致听说训练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状态。二是,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听说训练还处于滞后状态。因为专业的听说教材严重缺乏,不能满足语文课堂教学的需要。

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听说训练的思路

(一)进行有效地分段训练

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发展,常常受到三方面的影响,一是家庭,二是学校。另一方面就是学生自己。可以根据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的学习,将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分几个层次。总的三个层次就是“敢说”“能说”和“会说”,具体到年级段就是:初中一年级阶段,在课堂教学的时候,积极地观察哪些学生不敢说话,不善于说话,或者是在说话的时候,没有话可以说。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地鼓励这些学生,让他们敢于说话,敢于表达他们的意见和看法。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前,进行三分钟的听说训练,组织初中学生讲述他们的亲身体验的事情,积极地培养他们大胆说话的习惯,用习惯引领学生敢于说话。初中二年级阶段,由于通过“敢于说”的训练,学生有了说话的习惯,有了表达的欲望,就有“能说”的基础。在这一阶段,积极地培养学生能够在敢说的基础上说出道理。作为教师应该调整教学目标,对学生在讲述中有一定的要求,即表达有重点,说话的语言流畅。初中三年级阶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培养学生会说。同样一个话题,之所以有的学生表达得比较抓人心,是因为有一定的表达技巧。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表达的技巧,不仅让学生敢说、能说,还要会说,每一句表达都有说服力。

(二)课内外结合积极进行听说训练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跟书本知识是有必然的联系的,这种联系是割不断的。在进行初中语文听说训练的时候,有必要让课堂和课外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有效地听说训练。比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先有感情地说出《济南的冬天》描绘的美丽风景,随后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当地的冬天景象,并布置观察作文———《家乡的冬天》。

(三)加强听说和读写的结合,促进听说训练

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要积极地进行听说的训练,有必要积极结合读写环节发挥促进作用。毕竟,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听说读写是彼此相关的环节。听说环节是读写环节的基础,而读写环节又影响着听说环节的提高。在对初中学生进行听说训练的时候,有必要积极地结合学生的读写,有力地促进听说训练。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的时候,可以用写家乡的春,训练学生“说”,先说说家乡的春的特点以及意义,从而促进学生说的能力。

五、结语

篇5

1、通过读书,逐渐形成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通过读书,提高学生泛读水平。

3、通过读书,得到心灵的慰籍,寻找生活的榜样,净化学生的心灵。

4、通过读书,学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健体、学会做事的方法。

二、读书活动的目的

构建"学习型"学校,促学校发展是我校五年发展总目标,"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学校办学理念之一,为学生健康发展,为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决定开展学生读书活动。

三、读书工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四、读书工程范围

*第二实验小学全体学生。

五、读书活动措施

1、内容落实:一类是教师统一指导的读物;这类读物可结合课文内容选读,可是课外读本,可订购符合学生的水平的刊物,也可向图书室统一借阅图书。一类是学生自由选择的读物,这种选择应是在教师指点下,教师主要教学生选择读物的方法。

2、数量落实:一年级,每学年4万字;二年级6万字;三年级15万字;四年级25万字;五年级40万字;六年级60万字。合计:150万字。

3、时间落实。统一指导的时间要落实。每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指导学生阅读。学生每周一至五晚读书不少于30分,周六、日、节假日每天读书不少于1小时。

4、改革落实:改革内容有两个:一是课堂教学的改革,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力求短时、高效,每篇阅读课文用两课时完成。一是学生作业内容的改革,去掉繁琐重复练习,以课堂教学内容为载体,拓展阅读范围,讲应用,求提高。

5、活动落实

每学期各班、各年级开展学生喜爱的读书活动。如: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心得交流会、速度赛、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知识赛、辩论赛、好的读书笔记展评等。

6、指导落实

教师要引导兴趣,提示方法。

把"用"、"学"、"积"作为读书的"航向"

"用"即应用。就是把课内所得之法,引导学生及时应用于学生读书之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

"学"即学习。就是从广泛的课外读物中学习知识,增长见闻,以求"课外促课内",相互引发,相得益彰。

"积"即积淀。语言精妙,。源之积累。

把"趣"、"广"、"适"作为读书的"航标"

"趣"即有趣。"趣"是孩子们对读书最先的选择。

"广"即广泛。鲁迅先生曾说:"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如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

"适"即适合。选择读物,必须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

把"读"、"思"、"记"作为读书的"船桨"

"读"即阅读,其方法有二:一是精读,一是略读。课外阅读以略读为主。

"思"即深思。可用问题式读书法,也可用评议式读书法。

"记"即摘记。就是对阅读中遇到优美的词句、学到的新知识、发现的新问题以及读书的心得一一摘记下来,以便今后查阅。

7、检查落实

(1)学校、年级组长、教师对学生读书情况要每周检查,各年级每学期举行2次读书活动,学校每月利用广播进行读书笔记演讲,每学期进行一次读书笔记展评,一次读书能力检测,每月评选一次读书之星。

8、借阅落实

学校图书室将定期分别向各班开放,阅读课可在图书室上。

读书使人活得更有尊严,教师们!让我们为学生们导航,和学生一起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

附:读书之星评选条件

1、坚持每天读书,时间平均在40分钟以上。

2、读书数量,读书速度达到语文课标要求。

篇6

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瓜州县岷县小学度过了我一个月的实习生涯。我这一个多月的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做了一番的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语文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情况的。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调查对象:三年级语文教师

三、调查结果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首先,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方面谈一谈语文教学的状况。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我发现三年级的语文教师的文化水平都是大专。经过从教导处了解的信息,在这所小学中拥有大专文凭的老师占多数,还有少数教师拥有本科文凭。其次,从现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语文教学的状况。

在教学方法方面,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基本都采用问答法、讲授法,少数有经验的老教师会采用自学辅导法、情境教学法以更好地达到效果。在采用教学设备方面,经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原始的:老师讲学生听,他们很少使用多媒体、扫描仪等先进的手段。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他们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还是在认字识字一块,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无形之中就降低了写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学生的自觉意识不高,基本是老师写他们也写,老师不动他们也不会动,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只能舍弃先进的设备,转向老旧的方法了。事实也证明采用老旧的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另外老旧的方法具有其独到的灵活性,它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可是随时更改课堂内容的设置,这是先进设备所不具备的。从教学态度上来讲,小学的孩子都还未定型,心性不稳,不仅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单个人的不同时段语文成绩也有很大差别,小学语文老师们并不认为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他们一视同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他们对所有的孩子都有耐心,他们极力想让孩子听懂,所以变换着方式让孩子感兴趣,并且看这些孩子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他们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老师也没有采取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当然,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对于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三年级的语文老师们对预习指导和字词教学工作很重视,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低年级转上来,对没有标读音的课本一时还不大能适应,所以要确保他们认识字后才能开始课文教学。在作业要求方面,三年级的老师可以说是非常严苛的,这是为了让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能更好的适应更高年级的要求。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我实习的年级是三年级,学生都在十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心智很不成熟。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不仅男生好动,女生也不容易安静下来,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级是个特殊的时间段,语文这门学科从这个年级开始,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从这里他们上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是识字,更重要的是要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语言,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语文的知识的,这非常让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头痛。所以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维护课堂秩序就成了每个三年级语文教师的重头戏,他们努力以富于激情的声音、高低起伏的腔调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以游走于课堂每个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惩罚维持着课堂的秩序。我在实习期间上课时也曾经有这样的困扰,后来我也学习使用这种方法,课堂收效还不错。据了解,在现今小学四五六年级中,有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每天说的也都是母语,他们认为自己又不想成为作家,语文学的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况且自己考试时得分也不会太低。还好,这种现象在三年级里是不常见的,我想从学生方面说,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年龄还小,和语文的接触还不深,语文这门课对他们来说还是一门很新鲜的学科,对语文知识还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然这种现象和语文教师的教学也是分不开的,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语文,他们使尽手段、用尽方法,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语文学习上来。

四、实习体会

篇7

一、进行课堂读写结合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1、研究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大纲提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这告诉我们,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内化的吸收;作文是运用,是外化的表达。

2、研究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在语文教学中“精简设计、优化教学、提高效率”的认识越来越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抓住40分钟的课堂教学,向课堂要质量,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成为大家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但在目前许多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随意,课堂形式花俏,完全忽略了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使语文教学失去了最重要的语文味。

3、研究的可行性。

现今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文质兼美,内涵丰富,既是指导学生阅读学习的好文本,更是拓展学生写作练习的好载体。只要教师能够巧妙地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就可以使学生有材料可写,有语言可用,有方法可依。课堂写作练习也会水到渠成,而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和痛苦。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确定每一章节的阅读教学课,必须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加强对学生的读写训练,所有的读写训练内容不能游离文本之外。

二、课堂读写结合研究的关键及确定关键点的基本方法

1、内容的补充。

教材中有的句子后面留有空白,有的说得简洁扼要,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填补,在后面续写,同时对学生的理解也是一个考察。

2、情节的延伸。

有的教材内容故事性强,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根据故事情形,续写发展。

3、写法的迁移。

许多教材有明显的协作顺序和结构,是学生学习写作很好的蓝本,可以指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或总分的结构学会有条理地表达或描写。

4、角色的置换。

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变文章的体裁、人称、结构或叙述方法等,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的一种训练形式。可改写文体。

5、主题的提升。就是写读后感和心得笔记。有些教材富有思想性和感人的场面,可指导学生提炼故事内容,挖掘思想意义,写好读书笔记。 转贴于

三、有效课堂读写训练的基本策略

从方法上看,要体现如下三个过程:

1、在读中悟写。

阅读教学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着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弄清文章的内容,再通过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解决了“写什么”和“为什么写”的问题,即“语言文字内容思想感情”的过程。第二阶段是进一步明白“怎样写”和“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这个阶段侧重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在教学中,要认真落实文章的中心、结构、写法,突破重、难点,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即“思想感情内容语言文字“的过程。

2、以写促读。

读写结合,不限于读什么,就写什么。有时可以先写后读,有时也可以结合作文,让学生更好地促进阅读,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3、读写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习一种方法,往往不止是一次练习就能掌握好,只有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读写结合,在反复交替的训练过程中,逐渐强化和内化,才能掌握一时难以掌握的东西,最终转化为能力。

四、课堂读写结合研究的成果体现

1、课堂语文味更浓了。

通过该主题研究,在课堂上能以学生的读写训练为主,抓住了语文教学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那就是听说读写基本素养的培养,使语文教学更具基础性、工具性。避免了一些华而不实,看似热闹,但学生一无所得的现象,使课堂回归了语文的本我,在读读写写的过程中充满了语文的味道。三年级语文教研组在汇报中这样写道:“这几年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从原先花俏的形式教学中逐渐走向扎实、本真、有效的教学。大家亲眼目睹了语文教学的变迁,这次课堂读写训练的研究,无疑是有效语文教学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抓手,它使我们的语文课真正姓‘语’了!一时间,老师们都激动了!”

篇8

多动口

在教学中应该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则是课堂的引导者,把握整体方向。对于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示范,也可以点拨,更可以将发言权交给其他学生,让学生充分发言,在教学中,应做到有指导性地让学生精读课文,当然还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自己亲近课文,与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和课文中人物对话。让学生在读书中生疑在读书中求解,在读书中品味,在读书中生情,进而形成了独特的感受,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努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自己进行阅读。如在引导朗读三年级下册《翠鸟》一课时,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选择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有的学生不谋而合读到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描写翠鸟的艳丽外形。文中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描述,使得学生读起来津津有味,从一开始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支持学生多交流。“我的地盘,我做主。”这是一首歌当中的歌词。体现在课堂中,正是要学生充分的自主。的确,课堂不是专门为某一个人而设,它是要教师和学生在友好和睦的氛围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

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应该放弃以往高高在上的地位,与学生平等地对话,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进行组内交流,班级汇报交流。对于小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大问题则合作解决。学生在交流中逐渐提升自己,不仅完成当堂的学习任务,长远来看也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锻炼积累过程。学习《和时间赛跑》一课的生字词时,在学生充分进行了课前预习的前提下,先让学生组内综合。班级汇报展示环节,其中一组的学组织得井然有序,每个学生都有汇报任务,他们结合自己做的字词卡教认生字,甚至提出了文中相关的近义词、反义词、同音不同字、多音字等等。接着再由其他学生互动提问,许多小问题在互动中迎刃而解。就是这样的生生自由对话使得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而作为教师的我就成了课中的计分员,悠然自得。

多动脑

提倡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以往“填鸭式”的课堂总是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源动力,久而久之学习就变成了被动接受,这样的方式极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我们提倡让学生快乐学习,这就势必要求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学生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如《灰雀》一课,学生充分朗读后提问:灰雀到底去哪里了?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列宁喜欢灰雀,他想些什么?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互相议论,自主探索解决。这样学生在质疑中感受到了自己拥有学习的自,在解疑过程中也体会到了成就感。教师的教就显得十分有效;学生的学也变得积极主动。

鼓励小组内有序、有效合作学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个体,但他们却置身在一个群体之中。由于小学生具有好胜心强、喜欢模仿等心理特征,因而群体的力量、榜样的作用对其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怎样使合作学习变得有序、有效?

安排小组成员要有层次。正因为学生的学习积累、学习习惯参差不齐,所以小组成员结构要有差异互补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小组内成员互相影响,互补互通。某方面优秀的学生带动了这方面有缺失的学生,扬长避短,既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为他们以后尽快融入社会作出了铺垫。

小组成员要有明确分工。在组合小组时,先对每个学习小组进行了命名。然后,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特点,分别由小组成员讨论推选出本组的学(负责组织学习)、中心发言人(负责总结汇报小组交流成果)和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讨论内容与结论)。其中的中心发言人的人数可以为多位学生。

要注意合作目标和方式。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了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时候,小组交流汇报展示变成了个别学生的“拿手好戏”,大部分学生则选择了沉默,这恰恰与合作目标相违背。要在各个小组建立平等、民主、互助的学习关系,培养每个成员的小组责任感和荣誉感。

多动手

作为语文教师,我觉得记录课堂笔记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强调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多动手,主要就是提倡学生边学边记。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