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中医的基础理论知识8篇

时间:2023-09-12 17:01:4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医的基础理论知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医的基础理论知识

篇1

一、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功利主义的价值导向作用

(一)功利主义在政策制定中的实践

功利主义,是“功利”的意义在理论上的系统化,功利主义认为人是理性人,总是趋利避害的,对事物的评判标准则是结果最优,追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最大化。基于这一思想,边沁等“激进主义者”作为功利主义的代表者开始向当时英国的各项法律法规发起挑战,他们开始重新评估政府的各项公共政策。从此以后,政府在制定、执行、评价公共政策时,多以功利主义的基本思想为指导,功利主义成为主流。

在某种程度上,功利主义是对个人自由的一种侵略和冒犯,它要保证全体成员的利益最大化,即利益总额最大化,就难免会出现损害小众群体利益的情况。功利主义主张为实现最大利益而允许对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进行侵犯,这是它最大的弱点,因而遭到了一批学者的批判。但是,在政府运行和制定政策的实际过程中,功利主义又是特别适用的,它认为对公共政策的评价只能建立在行为的实际后果之上,以政策实施所带来的效果能否最大限度地为利益相关者带来实质的利益为主要标准,并且它认为,追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最大化原则应该是公共政策应该遵循的价值取向。

以功利主义作为公共政策的主要价值基点,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和反映了一定时期中国的国情,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寻求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之路,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尤其是建国初期,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大力发展国家经济,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在资源有限的条件限制下,运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多的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是政府需要做的,因此把“蛋糕做大”是重中之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先富带动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些方向性的元政策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以期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积累,而在实践过程中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二)对功利主义价值导向的公共政策的反思

功利主义是以效用为价值标准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漠视了弱小群体权利,功利主义导向的公共政策追求大多数人的利益最大化,抛弃了正义、公平,缺乏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忽视社会分配,这与政府必须为全社会谋福祉的宗旨是相违背的。如果一些政策法规制定不完善、不配套,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另外,这种过于集体主义倾向的价值观会造成贫富悬殊大,忽视弱势地区、弱势群体的利益,由于机会不平等带来的区域发展不均衡、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均衡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罗尔斯的正义论在公共政策中的价值导向

(一)以正义论为价值导向的公共政策

自从功利主义被提出以来,它在公共政策制定中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价值基础,但基于功利主义思想制定的公共政策存在两种弊端:一是,它允许少数小众群体的利益和权利遭受侵犯,以期维护社会大众群体的利益和权利;二是,它允许一种经济利益分配上的严重差别,导致贫富差距。这两种弊端让以功利主义为价值基点的的公共政策制定陷入困境,从而促使学者们开始寻找新的价值基点。20世纪,罗尔斯的正义论迎合了人们期望达到一种公平状态的心理。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假设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即所有的社会基本价值都被平等地分配,包括自由、机会、收入、自尊的基础。他认为仅存在一种不平等分配的状态,即价值的不平等分配可以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在此基础上,罗尔斯提出两点正义原则:权利平等和差别原则、机会平等。罗尔斯的正义论是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一种申诉,他认为诸如自由、平等等个人基本权利不能因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被忽视、侵犯,他更加关注最小利益群体(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利益。他批评功利主义只是关心整个社会财富的增加,却一点都不关心这些财富如何分配,对于功利主义只要能达到财富总额最大化,即使财富以一种10:0的状态进行分配的自私自利价值观,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不能接受。他坚定地认为公民的平等权、自由权是崇高而不可侵犯的,公民的个人权利应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政府在权衡各方利益的过程中应优先考虑个人权利,在罗尔斯看来,这才是一种正义,基于个人自由的正义。

(二)对以正义论为价值导向的公共政策的反思

罗尔斯的正义论强调社会公平的重要性,将平等当作是公共政策制定的最可贵的美德,这对于当前中国社会公共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失衡: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较大,部分群众生活困难,中国政府目前面临一个如何分配好蛋糕的问题,这可以从罗尔斯的正义论中得到启示。罗尔斯的第二个公平原则迎合了目前我国解决分配问题的需求,机会公平和差别原则主要适用于国民收入和社会财富的分配与再分配问题,它的目标是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公平,最大限度地顾及弱势群体利益,通过尽量实现机会平等来缩小个人收入差距。而机会平等的实现,需要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偏向于贫困地区和农村,完善其基础设施建设、使教育资源与发达地区均等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以增加就业机会。

篇2

关键词:鼠标;脚用;简便;经济;

众所周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可以找到许多方便上肢残疾人群使用的产品用具,这其中就包括脚用鼠标。但是目前在市场上并没有一款得到了推广的脚用鼠标,究其原因,在于这毕竟是小众产品,不适合批量生产,导致制作成本偏高,即使制作出了成品也难以得到推广。本课题研究的装置主要面向上肢残疾人群,着眼于制造一种方便而经济的辅助装置来实现普通鼠标的脚用,相信这会给上肢残疾人群使用电脑带来方便。

二.装置的结构设计与实施方式

2.1 装置的结构

该脚用鼠标装置主体部分由两部分组成,下部是一个可以将普通鼠标固定于其中的盒体,盒体中主要还有一个可与鼠标滚轮直接接触的滚轮,该滚轮的滚动可带动鼠标滚轮的滚动。盒体上部有一带有四个点击触杆的踏板由一个球铰和若干复位弹簧固定在盒体上,踏板可以以球铰为支点向任意方向自由转动一定角度。当使用者用脚控制踏板左右转动一定角度的时候,左右触杆可直接点击鼠标左右键,当踏板前后转动的时候,前后触杆可点触式带动盒体内的滚轮滚动从而实现鼠标滚轮滚动。盒体与踏板的材料采用硬质塑料或者钢材,滚轮采用与鼠标内部滚轮类似的橡胶材料制成。该装置的三维设计模型如图1及图2:

2.2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将鼠标置于盒中刚好滚轮相接触的地方,用固定螺钉顶住鼠标两侧加以固定,下方是是一个开孔,使鼠标底部直接与地下的鼠标垫接触,当整个装置由脚带动时可以使鼠标得到控制。踏板由球铰和支撑弹簧固定在盒体上,踏板的左右转动可以带动左右触杆向下点击鼠标左右键,其前后转动可以带动滚轮触杆向下点触滚轮,从而带动鼠标滚轮转动。当人脚踏上踏板并用绑带固定时,就可以用脚来操作鼠标了。

2.3装置的结构分析

2.3.1鼠标的滚轴方式

滚轴也称为滚轮,是鼠标必配的功能键,其作用是实现各种扩展功能以及附加功能。在该脚用鼠标中它实现的功能如下:(1)实现翻页功能在浏览网页时,使用者利用踏板的前后转动可以带动滚轮触杆向下点触滚轮,从而带动鼠标滚轮转动,网页即可上下翻动,免去了移动鼠标和点击滚动条之苦,非常直观易用,因而滚轮鼠标又有Internet鼠标之美誉。而且,在包括Microsoft Office在内等众多编辑窗口和浏览窗口中进行编辑和浏览时,滚轮键也可以方便地取代滚动条实现上下翻动功能,特别是对大文档的浏览编辑。

(2)快速取得最佳视图除上述翻动功能外,滚轮鼠标的另一个显著功能就是使用者在用脚按下Ctrl键时,利用踏板的前后转动可以带动滚轮触杆向下点触滚轮,从而带动鼠标滚轮转动,滚动滚轮可以方便地对许多窗口的显示内容进行自由的缩放,从而得到最佳的视图。配合鼠标驱动程序,鼠标滚轴还能实现更多的功能。

2.3.2 鼠标的定位技术

定位技术是指鼠标定位的方式,和鼠标的工作方式密切相关,使用者利用踏板的左右转动可以带动左右触杆向下点击鼠标左右键,从而实现定位。

2.3.3 鼠标的移动

使用者将脚套在图中所示的吊带上面,以地面为基准,可以实现鼠标整体的移动,从而来改变鼠标指针在屏幕上的位置。

装置各部分材料的初选

3.1 外壳体材料的选择

经过搜集网上资料和权衡以后,秉承着经济耐用的原则,我们对装置各部分组件进行了材料的初步选择

对于装置的外壳体,我们选择了ABS工程塑料,即PC+ABS(工程塑料合金),在化学工业的中文名字叫塑料合金。之所以我们选择了这种材料,主要是因为优良的综合性能,有极好的冲击强度、尺寸稳定性好。这对于需要有稳定尺寸的外壳是十分良好的材料。除此之外,这种材料既具有PC树脂的优良耐热耐候性、尺寸稳定性和耐冲击性能,又具有ABS树脂优良的加工流动性。它的成本较低,所以价格便宜。

3.2 踏板和接触杆以及滚珠材料的选择

对于踏板和接触杆部分,我们选择了聚丙烯,它无毒、无味,密度小,强度、刚度、硬度耐热性均优于低压聚乙烯,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而踏板和接触杆正是需要有强刚度强度的低密度材料,聚丙烯符合这个条件。

对于脚垫鼠标中的滚珠部分,我们选用了pc塑料外包橡胶,一方面可以减轻重量,另一方面又有弹性。

四.结论

经过本文的探究,我们已经论证的该脚用鼠标装置的优越性与可行性,并初步确定了装置的实施方案、尺寸以及各部件的材料。我们相信该装置完整设计制造出来一定会有不错的前景,这也是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篇3

前言

在隧道施工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段,隧道围岩变形大、变化快和成因复杂、事故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因此,在施工中,除了应遵守一般的技术规范外,还应根据围岩的实际情况,在开挖、支护、衬砌过程中采取一些针对性强的辅助施工技术方法,以满足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本文就在隧道施工中经常遇到的溶洞段、膨胀性地质、松散破碎地质等不良地质队施工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处理措施。

1、溶洞地段对隧道施工的影响及处理措施

1.1 溶洞地段对施工的影响

当隧道施工穿过可溶性岩层时,由于岩层受水的化学和机械作用产生沟槽、裂隙和空洞,以及由于空洞顶部塌落产生陷穴,形成水囊和暗河,有的溶洞岩质破碎,容易坍塌,溶洞、暗河迂回交错,错综复杂,范围宽广,处理起来具有较大难度。

1.2 施工中的处理措施

隧道在溶洞地段施工前,应依据有关设计文件、资料和现场实际情况,查明溶洞的分部区域、类型情况,如大小、有无水、溶洞是否发育,岩层的稳定程度和地下水流情况等,从而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处理方法。岩溶地段隧道施工常用处理溶洞的方法有“引、堵、越、绕”等,同时加强衬砌支护。

(1)引排水:当遇到暗河和溶洞有水时,宜排不宜堵,在查明水源流向及其与隧道的位置关系后,采用暗管、涵洞、小桥等设施宣泄水流或开凿水洞,将水排出洞外,当岩溶水流位置在隧道顶部或高于隧道顶部时,应开凿引水斜洞或引水槽,将水位降低到隧道底部以下,再引排。

(2)堵填:对于已经停止发育、径跨较小的无水溶洞,可根据其与隧道的相交位置极其填充情况,采用混凝土、浆砌片石予以回填封闭,并根据地质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加深边墙基础,对于拱顶上的空溶洞,可视溶洞岩石破碎程度采用锚喷支护加固,必要时可考虑注浆加固并加设拱架及拱顶回填进行处理。

(3)跨越:当溶洞较大时,可采用梁、拱跨越,但梁拱应置于稳固可靠的基岩上,必要时可在底部砌筑圬工加固,支撑隧道结构,并在支墙内套设涵管引排溶洞水。

(4)绕行:在岩溶区域施工时,个别溶洞处理耗时且困难时,可采取迂回导坑绕过溶洞,继续进行隧道前方施工,并同时处理溶洞,以节省时间,加快施工进度。

2、膨胀性地质对隧道施工的影响及处理措施

2.1膨胀性地质对隧道施工的影响

在隧道施工中遇到膨胀性地压情况时,会造成断面缩小、基脚下沉、拱顶上抬、拱腰开裂、基底鼓起等不良现象。产生变形绝对值很大,而且位移速度也很大,如不加以控制或控制不及时,会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

2.2施工中的处理措施

在膨胀性地质中施工时,宜采用上导坑或弧形导坑先拱后墙法施工,工序安排要紧凑,开挖后,尽量缩短围岩暴露时间,减少风化、水化作用,并在筑拱后,及时注浆加固,降低围岩膨胀压力。在施工中,采取分部、台阶式开挖和支撑。导坑支撑多采用框架式,如设有下导坑,其断面可选用单道并预留加固支撑空间,扩大使用扇形支撑时,开挖由上而下,各号纵梁均须预留沉落量,如采用花拱支撑时,可采用弧形导坑开挖,分片架立。

施工中为防止拱脚下沉,可采用加大拱脚断面,同时加设锁脚锚杆,在拱架下设置方木排或浇筑混凝土,扩大拱架承压面积等措施,同时注意避免地下渗水浸泡拱、墙脚,如遇渗水,应加设引排措施,施工中还应避免运输对拱脚处的扰动。

3、松散、破碎地质对隧洞施工的影响及处理措施

3.1松散、破碎地质对隧洞施工的影响

围岩松散、破碎,局部有夹层,加上涌水量较大时,围岩自稳能力较差,如果在开挖前不采取有效的预加固措施,隧道开挖后围岩不能形成有效承载,便有发生坍塌的危险,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安全造成直接威胁。

3.2施工中的处理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对隧道地质、水文情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严格按照“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早衬砌”的指导原则进行施工。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做好超前地质预探,遇到松散破碎地质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在侧墙及掌子面不良地质范围布设注浆小导管注浆固结岩体,注浆时可采用C-S双浆液,C-S浆液具有两个作用,一是凝结时间快,可以及时封堵涌水,另一方面,通过注浆固结,使松散破碎围岩在初期支护外形成一个环形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加固圈,以防止开挖时发生坍塌,减少围岩对二次衬砌的压力。

(2)开挖时,一般采用上下台阶开挖法,人工配合机械开挖。上下台阶开挖法,就是上半断面施工(包括支护)一段距离后,再进行下半断面的开挖和支护。同时注意先两侧、后中间、短进尺、快支护的原则。

(3)支护时,由于注浆固结只是临时支护,考虑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可辅以钢拱架加强支护,缩短钢拱架间距,同时在拱脚基底铺设方木排或槽钢,以加大拱脚承压面积。边墙挂设钢筋网,喷射C20混凝土,及时封闭岩体,尽量缩短围岩暴露时间。

4、煤系地层对隧道施工的影响和处理措施

在煤系地质中,隧道开挖常伴有瓦斯气的存在,它对隧道施工机械设备和人员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目前瓦斯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测定瓦斯浓度以判断能否发生瓦斯爆炸;通风稀释瓦斯浓度;钻孔抽放瓦斯气;安装瓦斯报警装置。开挖施工中可采取地表全填充浆液法、固结填充浆液法、封堵卷道等方法,同时加强衬砌结构,对难以查明准确位置的区域,可结合超前地质预报,边施工边治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衬砌参数。

篇4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因此,我将本课的核心内容提炼为:一一、二二、三三,即一场重要战役凡尔登战役,一种战争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两个侵略集团三国协约、三国同盟,两个战争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三个战争特点时间长、破坏性大、规模大,三点消极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高效地吸收这些内容?我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利用实物展台,展示预习成果

我市重视教育,积极推进信息化教育工作,我校更是积极响应,更新各种辅助教学的硬件、软件,各班安装了多媒体教学的全套设备。其中,实物展台的安装方便教师将讲义、实物、资料等展示给学生看。这节课前,我编写了导学案,梳理、整合本课的基础知识,设置了课前预习部分。课堂中我用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的预习成果,利用投影,由学生边讲解,边展示,起到检查预习情况和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的双重效果。这种方式和传统的口头回答方式相比,更直观形象地突出历史专有名词的书写,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二、采用微课教学,转换教学模式,突破本课重难点

微课,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时间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教学主题突出,针对性强,时间短,内容精。它方便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随时随地观看学习,有利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反复观看,方便家长随时辅导孩子,教师无论是自己制作微课还是观看他人的微课,都能促进专业成长。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是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这部分内容课本只有一幅地图和简单的文字介绍,仅凭借这些材料学生很难掌握这一知识点。对此,我制作了《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微视频,视频时长3 分钟30 秒。视频由两大集团形成的背景,各国走向结合的出发点,两大集团的核心矛盾,两大集团形成对世界形势产生的影响四方面组成,展示了相关地图、形成过程动画示意图,并设置了三个问题:1.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及其成员。2.这些国家走向结盟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3.分析这两大军事集团的性质。学生观看后回答的结果显示了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它形式新颖,内容精炼、直观,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学生乐于接受。本节课,通过微课教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顺利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微课教学模式的推广,微视频也成为历史课堂信息技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得到教师的喜爱,成为公开课的必备法宝。但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一节课的微视频切记过多,尤其忌讳整节课用微视频堆砌,一个接一个,教师的主导地位全无,学生只是疲于观看。其次,对微视频进行有效性的选择。网络时代,各种资源繁杂,适合课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才是有效的。

三、使用点名器,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与初一、初二学生相比,初三学生较为沉稳,愿意自动举手展示自己的学生更少,到初三学生分化的情况比较明显,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如何适当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点名器可以有效地达到这一效果。同时,这种随机点名的方式也能间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此外,从心理学角度看,点名器的使用可以让学生松懈的状态转变成兴奋状态,将更多学生的专注力吸引至课堂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所以,点名器使用的契机和次数也应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使用,切忌使用过于频繁。

四、借助网络平台问卷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篇5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创新

中医基础理论作为整个中医学体系的基础性学科至关重要,根置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概念抽象、模糊难懂,枯燥难记,只有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在今后学习与临床实践中,做到融会贯通。

1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特点

中医基础理论不同于现代医学,其特点以下:

1.1具抽象性中医基础理论不象现代医学建立在解剖和实验等科学的基础之上,具体阐述人体脏腑的解剖结构,所讲病因易被理解和认识。而是建立在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基础之上,通过总结实践规律,来解释人体各种生理病理现象,所讲主要内容阴阳五行、人体脏腑、生理病理以及病因病机,比如说:元气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等,都带有哲学思辨,偏向于抽象性,理解十分困难。

1.2具有整体性和联系性中医基础理论重视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认为人体与生存环境、心身的和谐是统一整体。在探诊病因时,常常与宇宙自然结合整体性处理。而且所讲述的是人们从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和临床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必须依赖于临床。不同现代医学有具体的组织结构和实验等作为基础,即使脱离临床也能理解。因此,在基础理论学习中,必须联系临床实践,才能够熟练掌握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以及发病原因和致病机理,系统性的对患者出现症状做出分析。

2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适应度慢由于中医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叙述性,都是些基本概念,专业术语,对刚进入中医大学的学生来讲,单靠认真死记书上讲的内容,脑海中没能及时跟进哲学思辨,去接受抽象的基础理论肯定消化不了,许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产生畏难情绪。即使靠机械记住的,也不能在临床实践中做到举一反三,甚至好多的学生是差不多学完了整个中医学科的知识之后,才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有所了解。

2.2教学理论与实践分割独立,前后不一致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临床实习只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检验前期教学的效果,被割裂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阶段,因此,在内容、目标上与理论教学难以保持前后一致,导致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用于临床实际问题运用效果不佳,科研能力明显不足。

2.3 教学模式枯燥,成效不明显中医基础理论文字古奥,内容博大精深,学生真正透彻领会抽象的术语、概念、学说并不容易。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过程中容易出现枯燥、单调和生硬,学生主动学习性差,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易丧失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对中医学知识的理解。

3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创新方式

仅靠“老师教,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是远远不够,必须要在实际教学任务中,针对现象找到良好的教学办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结合临床病例,基础理论知识倒置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不能够理解的概念术语如何连贯运用,可结合临床病例倒置教学。如讲授“肺主行水”名词术语,可先拿出临床病例:某女,咳嗽咽痛发热4天,热退后出现一身悉肿。并提出问题,咳嗽为什么会产生水肿。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后,得出结论:咳嗽乃肺气失宣所致,而肺气的宣发肃降与水液的输布和排泄密切相关。继之紧扣名词术语的定义,强调正是由于肺气宣发失常影响到水液代谢,水液停留于肌肤,发为水肿。如此这般的,学生便能深刻理解到抽象知识的理解,易于掌握。

3.2循循善诱学生开动脑筋,活学活用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课堂中,留下少许时间,给出接合本次课堂内容的一些病案,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进行现场模拟诊断治疗,分析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内容,给出药方,然后再进行课堂讨论,总结复习巩固。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临床辩证分析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培养学生学习人文知识,充分利用知识迁移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与中医有关的哲学、人文等书籍,充分利用知识迁移,将所学的多种学科知识运用到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思考理解中,来掌握中医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性,认识并接受抽象思维的中医学习方式,确保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4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积极灵活运用启发教学、讨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开拓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有效结合多媒体,通过课件、光盘、动画等多重视听效果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如脏腑经络,可通过动画片播放各经络循经走向,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加深印象。

3.5借助现代医学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利用中、西医学的统一性,通过比来学习,来研究对于相同的生理及病理现象,中、西医学则会发现共同点及不同点, 有助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认识中医理论的特殊性。

4结束语

总之,“学无定法,教无定规”,中医基础理论是构筑中医药学的基石,认真研究每种教学创新方法特点及内容,并融于教学过程中,才能保证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能较好的传授给学生,为后期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l] 王蕾,李春英,张炎,等.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调查情况分析[J].中医教育,2000,19(6):23.

[2]赵智辉.互动式教学探讨[J].南京军医学院学报,2002(24):l

[3] 刘道清,周一谋.中医名言大辞典[M].北京:中原农民出版社,1991:630-637

篇6

一、结合课程内容,采用病案导入教学法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将病例设计成PPT课件的形式,然后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大纲,把具体的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板块,再用整体观念对每一个相互独立板块之间的联系进行体现;利用目录导航形式,设计简洁、直观的课件。在课件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收集案例资料,比如阴阳五行、病因学说以及四诊八纲和治疗治法等方面的影像资料、图片;通过目录导航,把中医基础理论案例与影像资料、图片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用文字、图示对案例进行阐释,而且还可以根据所需适当用大字号、加粗、不同色彩以及下划线等形式,来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以此来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所涉及的课件风格,应当与教学内容统一起来,不仅要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且还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2]。

在案例教学法应用过程中,还可根据课程特点、内容等,对案例运用多种导入形式。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前期,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哲学基础以及思维方法等,其内容相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建议采用讲述为主的案例分析法[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先对理论部分进行讲解,还要适当地穿插一些医学案例,以加深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比如,中医领域所注重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中医临床上有异病同治之说,即不同的病,表现出相同的症状,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这是中医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在此过程中,应当适当培养学生们的中医思维意识和能力,案例的导入和应用,以问题导入为主。教师在讲课时,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供他们思考,并且针对问题导入所选的经典医学案例,比如,病因之“七情内伤”方面的知识讲解过程中,以“喜”为例提出问题。正所谓,笑一笑,十年少。那么喜乐情绪可导致人体疾病吗?此时,有很多学生想到了范进中举的故事,当问及如何治疗时,多数学生则回答不出来。此时,可讲授“以情胜情”治疗法,并导入典型的医学案例。比如,《冷庐医话》中提到一名江南书生,考中状元后因太过高兴而发狂,进而大笑不止。这便是中医所讲的“喜伤心”:一位名医故意欺骗他病重将死,结果治愈了状元的“喜”病。之所以会起到这样的效果,主要是因为喜为心志、恐为肾志,根据五行理论,心属火、肾属水,而水能克火,因此可用肾之志恐,治疗心之志喜疾。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导入该案例可以让学生们对情志内伤所致的疾病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情志内伤特征、治疗方法等有很好的掌握,对五行生克的原理有理解。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是:就刚进入学校学习中医的学生而言,因相应的知识结构比较匮乏,不容易理解古代医案文字之艰涩,所以若按临床医案从理法方药等进行全方位讲解,必然会加大学生对案例的理解难度。因此,在导入病案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新课程要求,根据相关的理论对医学案例的适用性、语言等进行优化处理,必要时还要进行文学修饰,更为形象、更容易接受,就像在听故事一样,既要让学生感到中医非常有趣,而且还要让他们“钻”进来,自主地去学习。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将案例的重点引入讲述、论证理论上,避免出现偏离主题现象。通过以上努力,才能使临床案例更加的通俗易懂、紧扣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基于案例讨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学生基本上对中医基础理论方面的概念、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教师可转变角色,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组织学生以案例为中心,积极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在此过程中,老师应当先准备好讨论的案例,比治则治法―“反治法”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和运用“通因通用”法,即可插入病案讨论。比如:明代名医王肯堂,在其八十岁高龄时患上了泄泻病,久治不能愈,邑中诸医也无能为力,数月后病情日渐加重,便写信给李中梓(也是一位名医),于是李中梓不敢怠慢、日夜兼程,终于得到病榻前凭脉审证,弄清病症结:即医生们认为该病是因为求年迈体弱,所以就多用补剂,然而越补越滞。王肯堂乃当世名医年事已高、德高望重,所以李中梓非常的为难。全面考虑以后,便如实说道:“公体肥多痰,当有迅利荡涤,能勿疑乎?”王肯堂同意李的观点,回答道:“当世之医,推君与我,君定方,我服药,又何疑也。”于是李中梓出了新的医治方法:即用巴豆霜一味,结果王下痰涎数升,疾病被治愈了。根据这一故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要求他们用现代语言对案例进行解释,重点把握病案所讲的中心内容。为了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设定问题让学生讨论后回答。比如:上述病案是哪种类型?王肯堂的病机重点是什么?李中梓所采用的治疗方法最大的特点是深?在该病案讨论以后,你认为该种治疗方法体现了我们中医理论和治病的什么特点?带着这些问题,先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然后由小组长发言,最后再总结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和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同时,针对本文所提到的医学案例,可适时对学生进行中医方面的思维、医德教育,将抽象的理论知识,采用生动、形象的案例更加直观和具体的展现出来。通过学生自主讨论,自主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对原本比较枯燥和乏味的抽象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案例教学过程中的抽象理论知识转化

篇7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 案例式教学 改革方案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技巧进行教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而《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学中较为基础的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显得至关重要。临床研究发现《中医基础理论》应用案例式教学具有较大的成效。本研究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案例式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中医基础理论》应用案例式教学的改革方法,以丰富教学经验。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缺点,本课题提出将《中医基础理论》应用案例式教学。通过设计方案、课堂实践、问卷调查、完善方案等措施,探讨出如何通过改进,设计出更加适合《中医基础理论》的案例式教学方法,使《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的生动易懂。

2.方法

(1)案例选择法。在医案书籍中进行选择,包括《续名医类案》《二续名医类案》等,或者选择教师在临床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讲解,通过录像等形式。

(2)案例整理汇编法。将理论条目作为大纲,首先理论知识的解释分析至关重要,随后附上典型案例分析,案例需要具有典型性以及适当的优化处理。案例分析的过程,不是强调如何治疗,而是通过案例来更好的解释理论。

(3)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分别为教师自测、学生测评以及教学督导测评,其中学生测评分值最大。随后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中客观测评进行分值统计,主管测评则将意见进行汇总分析。

(4)教学实施法。在教学初期,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同时进行有关案例分析;在教学中期,将问题作为重点代入案例进行分析;在教学后期,以案例本身为主进行小组讨论。

二、结果

案例式教学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讨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课程的主干课程,是学习中医的入门学科。传统的教学方法多数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传统教学方法的沿用必定存在其合理性,当学生出现学时不足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理论讲授保证了其完整以及连贯。但是,传统教学方法存在较多的弊端,由于平铺式的讲课使学生的上课热情减退,枯燥感十足,并且使学生处于被动,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案例式教学恰恰弥补了这一缺点。临床研究发现,《中医基础理论》应用案例式教学具有较大的成效。案例式教学也称为个案教学法或实例教学法,主要是指根据学时以及内容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进行学习、研究以及有关能力的锻炼。目前,案例式教学盛行于国外,且逐渐成为无法替代的实效价值。案例式教学首先由20世纪美国哈佛大学的医学院运用于医学教学,现已成为较为常见以及广泛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方法完全颠覆了“灌输式”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主体,对真实的场景进行典型化处理,慢慢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使课程更加丰富和灵活,也更加的有血有肉,提高了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表明了案例式教学适用于实践教学,具有实用性以及探究性。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该课程是新生入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之前学生并没有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因此在案例运用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而是选择适合于本课程的案例,根据其特殊性进行循序渐进的导入,在不同的教学时期使用不同的教学案例。通过案例的讲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对于理论条文有了更深的理解。另外,在不失案例真实性的基础之上,对对应的所需讲解的理论知识的案例进行典型化处理,同时加以文字修饰,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这样既保留了案例的真实性,又起到了风趣幽默的作用,紧紧扣住教学主题,使案例式教学起到了更好的作用。

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革,更为创新型优秀中医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医需要人才来发展以及继承,而人才的培养倚靠的是教育。《中医基础理论》作为较为重要的中医教学基础课程,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基础,融合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了中医的思维模式,增强了中医学的生命力。这样《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价值得到了有效的体现,达成了教学改革的目标,从而使《中医基础理论》得到持续的创新与发扬。

综上所述,《中医基础理论》应用案例式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为日后其他科目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值得重视并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徐朝军,宋岚,杨进.心胸科临床实习案例式立体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07):102-103.

[2]蓝常贡,唐毓金,谢克恭.基于器官系统模式下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J].右江医学,2015,43(02):254-255.

篇8

中医药学是中国第一大发明,其意义远大于我国指南针、纸、印刷术和火药等四大发明。中医药学是中国的原创性医学,与中华民族历史一样悠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及全球化的发展,中医药在我国医疗界占据市场己十分紧迫,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势在必行。中医是最具特色的文化,要想做到真正的中西医并举,还是要靠我们这一代中医药学子的不懈努力与奋斗,发扬中医药传统文化,让中医药改变现状,超越现在,真正深入人群、走向世界!

一、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优势

“神农尝本草”,自古以来,中医药有着悠久历史,中医药治病救人的优势有目共睹。中医治病求本,中药不良反应少,很少产生耐药性,这些种种却鲜为人知,由于对中医中药的了解不够,使大家对中医药产生很多偏差的认识,中医药的优势应被广大群众所了解。中医过去在疾病治疗中总是处于从属地位,患者经常是走过很多家医院、做了全套的医疗检查、治疗未果,才想起中医。在2003年的“非典”中,中医对于这种病因不明,来势汹汹的疾病,通过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等屡获良效,中医彰显了它无穷的魅力。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办法防治“非典”,不仅疗效确切,而且费用大大节省。不仅在“非典”中中医药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接下来几年发生的甲流、龠流感中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中医药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提供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人体复杂体系的有效途径。中医药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知方法及其个体化诊疗体系,反映了整体医学的特征。中医药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符合人体生理病理多样性的特点。中医药浩瀚的经典医籍,是人类生物信息的巨大宝库。

近年来,国家也对中医药的发展高度重视。我国已能生产包括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的现代中药制剂40余种,一批新的科研成果的到世界医学界的公认,屠呦呦老专家的获奖,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医药文化的优势。我国传统医药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至今在医疗保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世界传统医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是由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和优势所决定的。随着疾病谱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药学的优势越来越显现出来,其科学性和先进性越来越被学术界、产业界所重视。进一步认识这些特色和优势,并在实践中加以发挥极为重要。

二、新一代的中医药学子如何使中医超越现状,走向世界

(一)要做到和中医“谈恋爱”——热爱中医,不离不弃是学好中医的重要前提。

只有真正的热爱中医,对中医时刻充满爱好与兴趣,才能有所收获,学有所成。纵观中医史,几乎所有的名医都是在对医学的热爱与执着追求中、在长期深入的实践探索中锻炼成长起来的。学习中医,没有对中医的热爱,学习过程中就找不到情趣,就会味同嚼蜡,就无法把中医学好学透。这个比喻打得好,要和中医“谈恋爱”,这样,就会觉得对中医有了一份责任,中医是我国几千年来留下的最伟大的财富,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把中医发扬光大,不仅要超越现在,更要超越过去中医所取得的成就。

(二)重视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学好中医的基础条件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学好中医的基础,虽然对于初学中医的人来说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可能是枯燥的,难懂的,但是当你跨过这个坎儿,真正走入中医这个殿堂的时候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医是神奇的、博大精深的,她是瑰丽的宝库。现在有一部分人忽略了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殊不知,基础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熟读《内经》,学好中药等这些基本课程是为以后研究发展打下的奠基石。没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就不可能有新的突破。

(三)跟名师,多临证——学好中医的必备条件

中医理论课程固然是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但是如果仅仅掌握好了理论知识,而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照样不会看病。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这是知识来源、作用以及提高的途径和规律。学习中医犹需如此,只有回归临床实践、所学才能被验证、巩固,才能获得新知,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从而推动中医发展。

(四)中医药学子要有时代责任、创新使命、民族情怀、国际视野

推荐期刊
  • 中医
    刊号:11-2166/R
    级别:北大期刊
  • 中医正骨
    刊号:41-1162/R
    级别:统计源期刊
  • 陕西中医
    刊号:61-1105/R
    级别:统计源期刊
  • 中医文献
    刊号:31-1682/R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