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2 17:01: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财务在一个公司的重要性,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金融会计;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1引言
目前市场形势飘忽不定,公司要想更好的长久发展下来就必须加强对金融会计内部控制的管理。金融会计能够存在这么长久,就有其存在的意义,但是目前其中内部还有很多矛盾没有解决,本文就其问题进行探索供别人参考。
2内部控制意义
在公司内部金融会计单位中,会出现一些员工为了个人私利而损害公司的利益,导致在相关工作出现混杂问题。在金融市场中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只有对金融会计内部控制进行重视,才能尽可能地减少公司利益损失,不仅能净化目前金融市场混杂的环境,还可以让公司的内部财务情况变得规范。对其内部控制的加强还能够保护公司生产效益,一个公司的生产效益的好坏与其有很大联系,强化其管理能使公司运转往良好方向发展,这样公司不仅完成了利益目标,还在另一角度使生产效益得到增长,故此可知金融会计内部控制的加强有其重大作用。公司在正常运行中能够有规范性,在如今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时期,每个公司要想深远发展,逐渐扩大公司规模,小型公司应该认清自身定位,根据所处的位置制定发展计划并在运行中适当调整管理理念。金融会计内部控制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公司的足够的资金支持长远发展与公司平常收入支出的规范性都是依靠金融会计内部控制。同时其还可以控制日常的收入支出使其更加合理,还可以在其余部门的支出变得更加有约束力,这些都为公司的更加规范的发展,旗下经营的项目的都非常有利,使公司在发展中能够长久。有效保护公司内部财产安全,公司在日常运转中会有财务支出,如何维护流动的财产是保障公司的财产安全的重要前提,那么这一切还是离不开对金融会计控制,财务是一个公司立足的关键所在,财务出现问题,那么公司就不能正常运行,一切生产将陷于停顿,故公司应有监督部门,时时刻刻监督着公司财务支出,使其一直处于平衡状态,有了监督部门的存在,公司在生产中可以顺顺当当的进行,财务情况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3出现的问题
3.1其相关理念薄弱
经过大量数据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多数的小型公司来说,内部对其都是不重视的现状,造成这种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公司规模小,资金可流动的也有限,所以没有大力建立相关管理机制。
3.2公司内部管理制度没有完善
一些公司内部建立了相关管理制度,但是存在着许多漏洞,内部管理部门在管理财务支出时有两种标准需要执行,一种标准是主要维护公司做出的决定和线下的生产经营正常运行,另一种标准是主要对财产的安全方面,保证其财务支出信息的真实与准确,使其财产的生产经营平稳运行,对两种标准综合考虑才能使公司发展正常;
3.3公司工作人员的相关技能缺失,缺少必要管理
对于公司会计控制机制的部门中的工作人员,很多都不是专门从事该专业,在事情的决策上面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主要听从领导阶层的安排,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决策。在管理上面也没有健全的制度,一些工作人员在面对诱人的利益时往往把持不住,从而会损害公司的利益。
4相关措施
4.1内部信息公开化
在对外界怀疑的信息进行公开,接受所有人监督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在问题出现时及时进行解决,所以公司应该定期将信息公开化,公司内部的收入支出清晰化。还有对相关信息的沟通渠道,方便公司领导阶层能够聆听别人的意见。
4.2收入支出公开化
公司的根本就在于财务安全,所以公司在对会计内部规划时应该注意所有收入支出细致化,为了保证公平化,公司对每一年、每一时间段的收入支出要有个准确的预判。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在会计中进行材料审核,及时对部门做出总体的调整,使得公司更加适应市场的发展,对公司金融会计内部控制的强化,使所有的收入支出都变得公开透明,更加平衡分配机制,工作人员能够取得很大的利益,也是公司想要长久发展的重要条件。
4.3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要想建立其相关制度,首先重要的是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落实到位,公司应该在一定时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或是请专业人才进行交流自身的经验。另一方面,工作人员的思想方面也要及时培训,定期宣传廉洁诚信,作为经常与金钱打交道的岗位,那么工作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抵抗金钱的诱惑力,这样能更好地使公司免受不必要的损失,公司人员也免受惩罚。
4.4提升任职标准
会计部门对于公司的重要作用是巨大的,在公司当中有很高的重要性,一个合格的会计是公司非常需要的,所以在选择人员上面不能有丝毫马虎,公司领导者在选择人选之前应该对该部门所要负责的工作内容应有个全面的认识,竞选该位置的人员应该具备很丰富的专业知识,另外该岗位的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方面也应该过关,如果该岗位的工作者的品德有一定坏处,那么对于公司发展来说是个致命的打击,网上报道的某公司会计携巨款的新闻很多。
4.5建立完整的奖赏惩罚制度
有奖励制度才能调动公司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是时工作效率提高的最便捷的方式,通过考核制度用来评价工作人员的工作是非常有用有效的,考核制度所要考核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能够对工作人员进行总体评价,不会出现评价片面化,对考核评价高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奖励,相对来说,哪些触犯了公司条例的工作人员也要做出一定的惩罚,使其其他人不敢再犯。
5结语
本文对金融会计内部控制上所起到的重要意义,还有所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的措施进行了详细描述,全其市场经济具有不稳定的特性,使其我国的中小型公司遇到一些困难,所以为了公司在发展中遇到困难有抵抗的能力,应对增强对会计内部的控制,它在公司在做出相关决策、预估所要面对的风险等一系列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锐.关于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在我国企业执行问题的研究[J].财政科学,2016(12).
[2]邵春萍.网络金融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6(1).
一是,财务预算管理能够帮助公司制定经营方针,实现发展规划。公司的财务预算管理方案是建立在经营策略、发展计划之上的,根据公司的长期规划目标,明确每个年度、季度的财务预算目标和内容,并交由各个部门严格执行,明确每个执行部门的工作职责、管理权限,建立负责人机制,加强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通过财务预算管控促使部门之间主动配合,节约经济成本,提升公司经营收益额。
二是,财务预算管理能够提高公司资金利用率,同时监督生产经营、组织管理等活动。节约经营成本是财务预算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通过事先对各个部门的生产活动、行政管理工作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列明预算清单,实现对公司经营活动的监管和控制,估算公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利润收入,提升公司对现金流、资金周转的控制效果,避免对有限资金的过度浪费,降低财务管理风险与隐患。
二、当前我国公司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公司要想实现经营发展目标,财务预算工作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只有重视并树立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公司才能够将发展计划与现实生产活动结合起来,节约经营成本,确保经营收益。
一是,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监督。在实际实施中,许多企业集团跟踪预算执行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控制程度没有标准化等。许多商业团体的跟踪预算执行数据基于每月的基础,但是,正常的标准是要对实时数据进行跟踪。因为问题一旦产生,如果不能及时掌握,就会带来严重后果。在每年的年末,企业都会对各个子公司的预算进行调整,调整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缺乏符合实际的预算调整情况和预算调整方案的规范。但是,这种调整不是基于任何系统,违反了刚性预算的原则,预算一旦发出,原则上不可调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使用,只能采取相应措施来消化不利因素,进而促进预算目标完成。
二是,财务预算管理中的项目编制不合理。大多数公司通过对初始问题和调节的方式来实现预算控制,但该方法也不是很科学合理的。首先,该方法很容易导致子公司不平衡的预算目标设定。从而导致经批准的预算目标跟一些子公司的实力以及市场状况不匹配,对于设置预算目标较低的分公司来说,轻松的完成目标,进而影响激发他们的发展潜力;而对于一些高目标的子公司就很可能出现因为无法实现的目标而出现的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到实现企业整体预算目标;一般来讲,企业把每一个子公司的产品或服务能力和单位利润乘以所获得的总利润作为年度预算标准下发给全资子公司。不过,该计算方法得出的利润并不是年终考核中使用的全部净利润,而只是每个子公司的主营业务的利润。因此,该计算方法做法还是不科学的。其后果,使每个分子完成了各项预算目标的难度不同,加大经营者薪酬激励之间的差距,破坏预算的原则,造成不公平现象。
三是,财务预算管理计划的执行效果有待提高。在这实际管理中,多?瞪桃低湃狈?具体的执行和实施,预算年度结束时,企业将评估子公司的预算内容,测试结果则作为绩效的重要参考标准。但是经过调查发现,许多企业在年末评估时,对所有子公司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这就会出现缺乏公平性的现象,对于一些缺乏资源的子公司来讲是非常不利的,反之则非常有利,进而导致公司出现各种情绪,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三、优化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一是,从现实情况出发,科学编制公司的财务预算。只有确保财务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才能够按步骤实现公司的策略目标和发展规划,同时财务预算管理应当从公司的现实经济水平、生产情况出发,避免脱离实际的预算编制。财务预算编制目标的确定,应当切合实际,并且满足公司发展需求,有利于在现有基础上,提升公司的劳动力生产率,有利于技术创新与科技研发,有利于维护公司的经济利益,同时保护公司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二是,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需要公司领导决策人员的带领与关注。只有公司领导者和管理者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才有利于财务预算管控工作在公司内部的推广与有效执行,并将财务预算管控工作融入公司生产制造、产品销售、组织管理等全部活动的方方面面。
三是,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可以根据现实情况,适度调整。举例说明,当母公司下属子公司在一个财政年度中,有财务预算计划之外的经营项目,可以将具体情况、数据上报给母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由母公司的财务预算管控部门进行审核和批复。如果该申请项目,切实可行,则可以由母公司的财务预算管理部门通过审核,增加子公司的预算额度。
四是,财务预算管控工作应当重视数据收集,建立审核、批准程序。举例说明,子公司如果有超出财务预算范围的经营项目需要提出申请,那么子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应当首先主动收集申请预算的相关数据与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后,递交给子公司的决策人、领导者,由子公司负责人进行初步审查,审查通过后递交给母公司的决策团队、董事会,召开正式的财务审批会议,集体讨论后,予以审批通过。
五是,财务预算管控与行政管理工作的协调与促进。为了提升财务预算管理的效果,公司的领导者、决策者首先应当从思想上重视预算管控,学习并掌握财务预算管控的理论知识与管理方法,并将其与公司的现实生产需求、经济情况相结合,制定出符合公司现实水准的预算管控策略。在此基础上,加强公司经营管理制度的构建,利用行政管理手段,辅助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与执行,制定严格、明确的绩效评估与考核人事管理机制,保护公司员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为公司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摘要:上市公司在我国的经济中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沪港通”的开启,我国的证券市场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机遇。但是我国的上市公司业绩却差别很大,一些企业在上市后业绩出现大幅度的下滑,导致投资者遭受严重的损失。基于这一问题,笔者通过构建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来分析上市公司的业绩发展情况。
关键词 :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
一、引言
一些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中充斥着漂亮的数据,但是成功上市后,他们的业绩马上“变脸”。统计显示,截至2014 年7 月22 日,A 股今年以来新上市公司58 家,其中有13 家业绩下滑幅度超过30%,甚至有4 家新上市的公司更是出现严重亏损。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给投资者利益造成严重损害,对于上市公司业绩如何评价,是目前投资者比较迷惑的事项。为了充分评价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需要构建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
二、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较多,对其财务风险评估必须需要全面的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在设置业绩评价指标时,应当可能把所有重要的因素考虑进去,做到重点突出同时兼顾一般。反映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指标较多,如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每一个财务指标都用来反映财务风险的不同方面,因此,在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风险评价时,需要全面的进行研究,不同的风险用不同的指标进行体现,体现全面性的原则。
(二)科学性原则
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要运用相应的财务理论、经济学理论、数量模型等,从而全面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构建科学性的财务评价指标,通过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保证指标的选择的科学性。此外,选择业绩评价指标时应根据研究对象的具体特点,按照财务风险相关理论设计,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使设计的指标与上市公司的实际运行情况相一致,并且能够对PE 的财务状况做出合理的描述,从而系统、科学地反映上市公司的实际运营状况,有重点的选择并加以应用。
(三)有效性原则
首先,指标的选择必须能够较容易被使用者理解,这样的业绩评价指标设置才是有效的。其次,业绩评价指标在可理解的基础上,使用者应当能够接受,业绩评价指标最终的作用是为使用者提供有效的信息,只有能被使用者接受,才能体现这一指标的有效性。
(四)重要性原则
业绩评价指标虽然要考虑全面性,但是也要突出其重要性。重要性原则是指在对指标选择时全面性原则基础上,选取重要的几个指标为核心来展开。需要重视选取指标的信度和效度,充分的利用各种资源,如网站的数据库信息、财务报表等,结合上市公司自身的情况,选择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指标,才能够综合反映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状况。此外,还要多关注经济与管理、财务等方面的理论变化,选取更加合理、准确的指标对重点部分进行量化分析。
(五)可操作性原则
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可操作性原则是指选取的指标应有相应的数据支持,并且数据应当比较容易取得。此外,目前对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主要的数据来源还是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也需要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不能脱离实际情况。
三、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构建
(一)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指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也可定义为上市公司资金或资本的增值能力,是上市公司受益量和收益水平的主要体现,盈利能力和利润率直接相关,随着利润率的增加而增大。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的分析中可以挖掘出基金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盈利能力指标通常包括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等指标。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与盈利能力呈现反比关系,即随着盈利能力的增加财务风险逐渐降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越高,面临的财务风险就越小,财务就越稳健。
(二)成长能力
上市公司的成长能力是指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速度,例如上市公司规模的增长,利润的增加等。上市公司的成长能力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从企业的资产规模、盈利能力等可以预测出上市公司的发展趋势,主要的评价指标有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等。资产增长率是上市公司成长能力最为关键的指标,通过对基金的净值增长可以直观的看出该企业的成长能力。一家上市公司的业绩除了看现有的业务以外,公司的成长能力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情况,一家成长能力良好的企业是未来业绩的保证,因此,在考虑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时,成长能力是其必不可少的部分。
(三)偿债能力
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是指上市公司用其自身的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以及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者保证程度,包括偿还基金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从静态方面来看,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就是用上市公司所管理的资产清偿债务的能力;从动态的方面来讲,就是用上市公司通过使用资产创造的收益来偿还债务的能力。因此,上市公司的现金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尤其是现金支付能力,直接关系到基金的短期财务风险。上市公司偿债能力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
(四)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是指上市公司在特定会计期间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在一定经济活动,主要是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变化情况。简单来说就是上市公司一定时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数量。上市公司现金流量中的现金,是指上市公司的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同时还要包括现金等价物和其他货币资金,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的评价指标主要是投资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一家经营比较好的上市公司,应对具备较为充裕的现金流,如果现金流紧张,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出现问题,甚至一些公司因资金链断裂而出现破产的风险,因此,在对上市公司业绩进行评价时,查看公司的现金流量情况是业绩评价中的必要环节。
总之,在我国市场不断发展的趋势下,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规模将越来越大,为我国的经济将作出更大的贡献,但是上市公司中业绩千差万别,需要良好的业绩评价指标,对于上市的业绩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降低投资者的风险。尤其是在我国证券市场机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加强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是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林家林,傅妮妮.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4,(14).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1.1公司财务预算的现状
1.1.1对财务预算工作重视不够
思想直接决定着行动的执行。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深度改革的不断刺激下,以前旧的财务预算理念已经落伍,跟不上公司的快速发展。在一些网络通信公司中,无处不在的传统财务预算理念时刻禁锢着相关财务人员的思想,他们思想落伍,缺少先进的财务预算意识与经验,对财务预算的认识不够甚至有的太过偏激。如此一来,公司的财务预算制度形同虚设,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
1.1.2财务预算体制不完善
财务预算体制的不完善对一个公司的长期发展是相当不利的。不完善的财务预算体制不仅对公司的发展起不到一个引领的作用,而且很可能阻碍公司的顺利发展。完整的财务预算体制绝对不是简单的条条框框,它必须要包括从公司内部牵制等一些最基本的管理条例到财务清查等一系列很关键的预算制度。然而,大部分的网络通信公司并没有完整的财务预算体制,更谈不上对预算制度具体的实施。还有一部分网络通信公司虽然具备完整、成熟的财务预算体制,但是它的存在也只是流于形式,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应对上级的检查,根本没有得到有效合理的执行。这些对于网络通信公司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也给相关公司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某些人员的贪赃枉法行为。
1.1.3财务人员预算水平有限
在通信产业的不断快速发展下,越来越需要更加专业的财务预算人员。财务预算人员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觑的,他们的财务素质是公司财务预算水准的直接体现,对公司的财务预算工作的顺利进行是相当重要的。但是,现在很多财务预算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相当不足,他们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很是一般,思维比较狭隘,相关技术的应用不熟练。他们没有跟上新时期的网络通信公司对财务预算人员的新要求,不仅没有相关证书,而且还不具备相关的财务预算素养。更有甚者,很多财务预算人员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预算工作来,没有做到从本质上对财务预算的宏观把控。
2网络通信公司财务预算手段与措施
2.1增强财务预算意识,构建财务预算体系
有关财务工作人员的财务预算意识低下是网络通信公司出现财务预算不准确的最直接原因。因此,相关网络通信公司有必要花费一定的财力与精力对财务预算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他们逐步建立起对公司财务预算的认知,进一步提高他们对财务问题的应变能力。通过财务预算体系的构建,利用公司运营过程中一些有效的财务预算指标,对公司预算工作中有可能会面临的危机做出正确及时的预报,这样就一定可以把财务预算工作落到实处。
2.2加强通信公司的财务预算,提升财务预算水平
在网络通信公司的财务预算过程中,只是对公司中的财务预算有一定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可以准确地得知该预算的财务实况,做出预算所需的标书,根据这些情况制定出合理而且可行的方案,对公司的财务进行全面的预算处理,使所有的资金都能够得到最合理的支配。这样,企业自身的财务预算工作不仅得到了强有力的巩固,也为公司的顺利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3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体制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深化与飞速发展,以前旧的财务预算体制已经落伍,早已不能顺应现代网络通信公司新的要求。有关网络通信公司要想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大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按照市场的需要,再结合自身财务的特征,制定出一个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财务预算体系。而一个完整的财务预算制度,不仅要有对财务规划的方案,还必须要能够对财务做出把控。在网络通
2.4做好公司的预算审核,增加公司经济效益
如果对公司预算内部的审核工作不加以重视,那么财务预算制度的存在就是形同虚设。因此,要想确保公司更加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在做好财务预算工作的同时完成好公司对预算审核的工作。通过公司预算审核工作的有效执行,可以使公司中不良的预算现象得到改善,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使公司有更好的经济效益。要使公司的预算审核工作得到重视,可以安置预算内审人员,让他们参加企业的预算审核培训,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的预算审核工作。
3结语
1 概述
上市公司发展的好坏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然而,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事件却层出不穷、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股民对上市公司的信心。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基本概述、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机、防范财务造假的审计对策方面进行探讨,有助于监管机构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进行有效的遏制,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基本概述
2.1 财务造假的概念
财务造假是指财务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采用各种欺诈手段在会计账务中弄虚作假,伪造、变换会计事项,从而为小团体或个人谋取私利的行为。根据全美反财务舞弊委员会的定义,财务造假就是“公司在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中,由于故意的或轻率的行为,无论是虚报或漏列,结果导致重大的误导性财务报告,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2.2 财务造假的基本特征
2.2.1 管理层作为舞弊的核心。管理层在公司内部处于核心地位,他们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受到有效的制约,由于管理层权限过大,会计人员有时无法保持其正直的职业道德。
2.2.2 会计数据的造假。会计数据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部分会计政策本身存在缺陷,有一些漏洞可钻。一般的欺诈行为的最终体现便是会计数据的
造假。
2.2.3 财务造假是连续的行为。这类造假行为一般来说具有在几个年度内连续的造假行为,既然是有系统、有步骤、有计划的行为,就很难只在一个年度内出现,必然会涉及到几个会计期间。比如上个会计期间对坏账损失大量计提,在下个会计期间转回来提高利润。这一特征就加大了注册会计师识别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真实性的难度。
2.3 财务造假的影响
上市公司通过财务造假虽然在短期内获得了一些利益,从长期看,财务造假的行为则是百害而无一利,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3.1 扰乱市场公平,造成社会资源配置有失公允性。在资本市场作为主要分配方式的今天,会计信息是分配需要依据的核心消息。而一些上市企业的欺诈行为恰恰抓住了市场的这一特点,通过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人们在投资时所凭借的恰恰是这些虚假的信息,这样一环扣一环,最终导致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中的错乱,危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
2.3.2 投资行为的失败。虚假的财务信息必然会导致错误的投资行为。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欺诈行为缺乏警惕性,他们在投资过程中并不会进行实地的考察与详细的考证,他们所依据的只是这些上市公司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在全球范围内,因为虚假财务信息所导致的投资行为到处可见。失败的投资行为必然会打击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和信心,而投资者的信任恰恰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条件,连续的上市公司欺诈行为造成的投机失败也必然会影响证券市场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
2.3.3 危害会计工作者自身。诚信是会计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一个没有职业道德的会计从业人员在业内很难发展。轻者只是道德的谴责,重者则必然会带来法律的惩罚。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行为中,会计人员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会计人员一旦参与这样的行为,他的职业生涯可以说是毁于一旦。东窗事发之后,会计人员必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终结自己的职业生涯。随着一些欺诈案件的连续曝光,很多会计人员也吞下了自酿的苦果。
3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机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机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个
方面:
3.1 内部原因
3.1.1 两权分离:根本原因。所谓的“两权分离”是指资本的所有权和运作权的分离。利益是资本市场追逐的最终目的,投资者企图通过资本的投资取得利益,但他们并没有参加资本的直接运作,资本的运作者得到投资者的委托对其资产进行管理、运作。这一资本的委托与运作过程中虽然也有监督机构,但在一些上市公司中这样的机构根本就是形同虚设。这样没有严格的监督,欺诈行为就很容易产生。
3.1.2 利益驱动:直接原因。利益驱动主要包括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目前,对政府业绩的考核往往会与当地的一些企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企业与政府之间便存在共同的利益。企业的良好发展会带来政府业绩的显著提升。部分地方政府过分追求业绩,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甚至是包庇一些当地上市公司的欺诈行为,而政府本来应该是监督者,如今却成为参与者,官企勾结,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经济利益是企业的终极追求,上市公司要想获得发展,一定程度上要依赖对外融资。在融资过程中,吸引融资方的最主要的便是公司的财务信息。这样,上市公司为了获得发展的资金与机会,最终获得利益便会想方设法地制造虚假的财务
信息。
3.1.3 权力层对内施加的压力导致的财务人员在压力驱使下的行为。上市公司欺诈行为的最终完成需要依靠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部分的企业高层会对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施加压力,强迫他们进行造假。部分财务人员不得已只能听从权力层的指挥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修改,以达到预期目的。
3.2 外部原因
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发生的外部原因是非常明显的,主要集中于会计制度、证券机制以及监管体制这三个
方面。
3.2.1 会计制度。会计制度为了要适应灵活的市场经济,就必然在统一性的同时兼顾灵活性。在一些具体方面的规定上并不严密,一些上市公司就是利用这些制度上的不严密处进行操作,以达到自己的不法目的。
3.2.2 证券机制。我国证券市场目前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我国证券机制在公司上市方面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即上市公司如果想要成功上市,必须在前三年实现连续的盈利,这样一些上市公司依靠政策的经营难以达到要求,就只能进行造假,包装上市。
3.2.3 监管体制。我国上市公司的监管主要依据证监会监管、财务、税务监管以及审计监管,但我国的监督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与统一的执行力度,在监督过程中会存在权钱交易等现象。监管体制的松散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行为。
4 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行为的审计对策
如前所述,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行为不论对国家、对个人还是对企业自身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研究预防这类欺诈行为的审计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4.1 提高审计从业人员的从业素质
审计从业人员是审计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在审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提高审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审计人员的主要素质包括其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以及诚信意识。在风险意识方面,需要对审计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会计政策等方面的变化,对欺诈行为进行研究,培养其敏锐度,能够及时发现并制止财务欺诈行为的发生。在诚信意识方面,要完善审计从业人员的奖惩制度,定期对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同时可以建立审计人员内部的监督体制。
4.2 保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其公正性。我们应该通过法律准则等形式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独立审计准则》是目前我国审计工作的依据,完善《独立审计准则》,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司治理 会计信息质量 公司治理结构
一、概述
公司是一个系统,所谓的公司治理指的是:通过一套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内部以及外部的机制或制度来对公司进行协调,保证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以及确保公司最终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最终达到对公司的利益起到维护的作用。
作为“当今公司治理结构的语言”,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体现了公司治理的效果和机制,能够为信息决策者提供可靠的、科学的相关会计信息是它的目标,因此,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决策者最终获取的信息的高低,公司的治理行为也决定的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
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双向互动的。
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所谓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对工商业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制度体系”,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市场的公司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要求决定了企业应提供的信息科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财务会计信息、审计信息以及最后的非财务会计信息。
在世界各国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重要信息中,财务会计信息被列为重点,因为公司的获利能力、经营状况、未来的经营前景等重要相关因素都被财务会计信息决定着,会计信息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可以利用财务会计信息来解决,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对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起到了直接的决定性作用。
世界第一份公司治理研究报告《公司治理财务方面的报告》的出现,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披露在其中起着直接的关联作用,在这份报告中指出,为了实现公司的有效治理,真实的会计信息在其中起着必不可少的地位和影响。
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能够有效运行,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密不可分,为了实现公司的有效治理,保证公司的有效进行,维护投资者对资本市场以及对公司的信心,公司因此对会计信息的质量高低十分重视,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也有助于资本市场对公司进行监控,因此,保证信息质量的高低是公司进行合理治理的有效前提。
三、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结构形成和运行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对应的是,和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也有助于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形成和发展、完善。
前面已经说过,所谓的公司治理结构,也就是公司的经营者和所有者对公司的经营和管理进行监督和掌控的一系列制度和机制。在这一系列的制度和机制中,财务会计的角色是信息的提供者和制度进行的监督者,作为公司的经营者和所用者对公司进行管理运营的主要工具,他们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这一方面来说,财务会计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是系统和环境的关系,系统和环境要相互适应、和谐发展,最终才能促进公司的进步和目标的实现。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公司治理结构这一制度环境的影响。
所以,为了实现会计信息质量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和谐统一,经营者和决策者在进行公司治理的过程中要坚持和秉承“透明性”的治理原则。“透明性”是进行公司治理的重要原则。其中“透明性”的三个特点是:公开性、会计标准以及遵守规则情况报告。
公开性、会计标准以及遵守规则情况报告这三个特点都是针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因为财务和会计在公司运营的某一阶段和过程中拥有和控制公司的各项资产,这就决定会计和财务身上承受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会计对自己的言行也会做出各种承诺,与此同时,把主体法人的财产和财务收支、个人财产和财务收支区分计算清楚也是会计和财务的工作。
四、如何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相互融合
业界认为,未来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的必然选择,是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相互融合。但是如何促进和实现这种融合却是让业界也头痛的问题。为了公司的有效治理,达到公司经营利益的最大化,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法能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相互融合:
首先,是从公司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说,完成公司治理结构的构造和完善,是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和可靠性融合的有效手段。所谓的公司利益相关者,也就是包括董事、经理、大小部门的相关管理人员,以及公司各部门员工等。公司的经营好坏与否是和他们的自身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下,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完善,才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最终使公司的经营取得有效的成果;
其次,奖罚分明,制定激励和约束相容的报酬制度。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奖罚分明制度是必须存在在公司治理的机制当中的,现代社会讲究的是劳动获得报酬,付出的越多获得的也就越多,付出的少得到的报酬相应的也会减少,当然,在工作中发生错误也是会依据犯下错误的性质和错误的轻重来决定惩罚的轻重,这是在激励员工上进工作的同时,对某些懒于工作的员工也是一个警告;
关键词:财产险 保险公司 内部控制 问题 建议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内部控制不但能使财产险保险公司提高管理效率,还能够规避风险,由此可见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希望能为广大的同行或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一、财产险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一些财产险保险公司的领导只注重经济效益,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同时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认识也不够。这导致财务工作者在制定财务报告或者统计数据的时候,没有一定的规范,所以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有待考证。另外,保险公司内部也没有进行审查,也因此员工和领导只看重业务,没有看重内部控制,导致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和表面。
(二)责任没有落实到位
一些财产险保险公司的领导没有明确责任制,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责任不清楚、不明白。因此当工作上出现问题的时候,员工和员工之间相互推诿,产生矛盾和纠纷。在我国,大部分财产险保险公司作为承担内部控制的主要部门是法律合规部门,但法律合规部门却存在着严重的责权不对称现象,甚至还有一些保险公司的法律合规部门没有履行其职责,使内控制度形同虚设。
(三)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会影响财产险保险公司日常运行和发展,甚至贯穿于保险公司的各个操作环节,很多保险公司都没有建立合理、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还有一些保险公司虽然建立了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却没有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也没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更没有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因此跟不上外部竞争的需要。
(四)岗位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在财产险保险公司内担任内部控制的人员,以及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的人员,素质和能力都有待提高。或者一些保险公司为了节省财力和人力,不惜让其他部门的人来兼任这个职位,这些人员因为对内部控制的知识和经验都不够,对财务工作也根本不了解,所以无法担任起这个工作。
(五)内部控制制度过于简单和落后
我国国内很多财产险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目标都设置的过于简单,制度要求也显得过于随意,因此工作人员产生了敷衍或者一笔带过的心理,这样就导致内部控制制度难以发挥出它的作用。还有一些保险公司设置的内控指标仅仅侧重于静态控制,过于单调,而且内控的技术和手段都显得比较落后,因此也就使内部控制得不到真正的运用。
(六)没有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很多保险公司都没有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导致员工产生不正确的心态,为了谋求利益,或者是出于其他原因,所以进行不规范的操作。如果不设置监督机制和操作规范,就等于是纵容内部控制工作的违规。
二、如何构建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一)建立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需要保险公司全体员工共同来完成和实施,不管是领导,还是员工,都要落实到位。所以首先应当让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企业的目标相结合,再把目标确立为,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行为规范、行业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年度经营目标、季度目标等。此外,还要将这些目标与员工激励结合起来,在达到目标的同时,必须对员工实行一定的激励,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二)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水平
员工的素质和水平关系到内部控制实施的的效果,因此,必须要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交流讲座,让他们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水平。另外,还要引进一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给予管理人员适当的自主空间,积极的引导他们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长处,鼓励员工将自己的目标和公司的目标相结合,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促进目标的实现。
(三)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财产险保险公司内部,要加大内部控制的宣传力度,向员工普及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的知识,让员工充分的认识到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并以此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另外,保险公司还要创造一个生动积极、活泼向上的企业环境,将内部控制制度的思想和主旨贯穿于每一个细节中。同时,还要做好员工的激励工作,以便带动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主动性。
(四)实施风险防范措施
风险是保险公司无法预料的,因此要在风险发生之前,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将损失降到最小。管理人员首先要正确的识别风险,了解风险,并且能够评价和估量风险事件对企业目标影响的程度,在此基础上,还要对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应对的措施和手段,比如规避、降低、转移等。另外,还要对风险进行监控,或者将风险调整业绩指标作为保险公司的绩效标准。
(五)建立稽查制度
保险公司各个部门员工和内控工作人员每一个季度都应该进行一次全面稽查,而专项检查则根据公司的需要不定期的举行一次。工作人员在进行内部常规稽查的时候,还需要对重点业务、重点部门、重点机构、重点工作人员进行专项稽查。如果在稽查中发现有问题,要及时的向领导或者相关负责人进行报告,并且督促其改进,将改进的结果用书面的实行上报。
(六)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独立性
由于财险保险公司的业务较多,工作也很复杂,因此风险存在其中,尤其是一些成立不久的小型保险公司,这类公司因为成立的时间很短,业务可供提取分析的数据量不够大,这就要求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必须运用丰富的经验进行熟练的操作。另外,还应该建立一个独立的内部稽查系统,确立内部稽查系统的独立性,使之摆脱来自上级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干涉和管辖,对董事会负责,接受监事会的指导。
三、财险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及重要性
(一)规范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
一部分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主要有不合理的价格竞争、财务数据失真等,为了规范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必须从完善规则入手。因此,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维持保险市场的秩序就显得很有必要。通过强化保险公司的操作流程、建立明确的理赔制度、统一收付费等,能在一定程度上,让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得到了科学、合理的规范。
(二)提高保险公司的经济利益
保险公司通过内部控制,充分利用计划财务、业务管理、信息技术、承包处理、客户服务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使保险公司各个部门都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其作用,以顺利达到保险公司的经营目标。此外,在保险公司内部进行监督和考核,还能反映出员工的业绩状况,通过奖惩制度,鼓励员工努力奋进,从而提高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
(三)降低保险公司的风险
由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很复杂,市场经济变化不定,给保险行业带来了一定挑战和难度,保险公司通过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险。它通过对公司面临的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并且对风险进行控制,从而满足了被保险人不断增加的保险需求。此外,建立科学的风险预测机制,还能够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因此,内部控制的意义重大。
(四)提高员工的水平
内部控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的水平和能力,通过在制度上不断的完善,管理上层层推进,全公司上下通力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还能让员工切实的意识到公司与每个人都是密切相关的,从而强化员工的竞争意识,让各项规章制度扎根于每位员工的思想当中,落实在每位员工的行动上,间接的促进了公司的发展。
四、结束语
如今,保险行业市场变得日趋复杂,保险公司也将面临更多的风险,内部控制作为保险公司的重要管理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保险公司的经营和管理。所以保险公司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以促进自身的生产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崇立.关于我国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与监管的研究[J].投资与创业,2012(11):3-3,5
[2]喻健.优化我国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9):37-38
[3]杨广帅.我国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问题分析[J].现代营销,2012(6):52-53
(一)企业财务能力评价指标的确定及其计算
企业财务能力是企业正常运转的根本前提,也是企业形成有效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它体现在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现金获取能力等四个方面。偿债能力反映了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适当负债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是债务过高可能导致企业难以支付到期债务而面临破产的风险。经营管理能力表示的是企业对现有资源经营管理的效率,是企业形成有效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其体现在企业应收账款、存货以及其他资产的周转速度上。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其可以从企业的报酬率角度进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若企业的现金流量不足,现金周转不畅,现金调配不灵,都将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获取现金的能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企业的财务能力。
(二)权数的确定评价企业财务能力主要采用综合评价法
权数的确定评价企业财务能力主要采用综合评价法,其原因是在多项指标测度中为了对被测度事物全面测度,需要将反映事物各方面的指标综合在一起。在综合过程中,由于事物本身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指标在企业竞争力形成中作用大些,有的指标作用小些,为了表示不同指标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需要根据指标的重要性对所有测度指标进行加权,权数大表明该指标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大。权数的确定直接影响综合测度的结果,因此,科学地确定指标权数在竞争力综合测度中举足轻重。根据企业财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构成的特点,我们采用了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方法)来确定指标的权数。AHP方法的具体步骤是:
1、构造判断矩阵,对指标间两两重要性进行比较和分析判断。矩阵用以表示同一层次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值,它由各专家根据各自考察的数据结合经验来判定。考虑到专家对若干不同指标的权重判断的困难,引入九分位的相对重要的比例标度,构成一个判断矩阵。矩阵中各元素表示横行指标相对于纵行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的两两比较值,即表示指标与指标相比的重要性。可以看出,aij>0;aij=1/aji;aii=1;i,j=1,2,…,n。每次判断只需作n*(n-1)/2次比较即可。对每一个层次,确定相应的判断矩阵,在同一层次上各个元素相对于上一层次中的某个元素进行排序,得到各个层次的所有指标的相对权重。
2、一致性检验。由于在决策系统规模大、因素多的情况下不可能精确地度量出各个指标的重要性,只能给出估计判断,因此要进行一致性检验,保持各位专家判断思维的一致性。所谓判断思维的一致性是指专家在判断指标的重要性时,当出现3个以上的指标互相比较时,各判断之间协调其内部不出现矛盾。用来衡量判断矩阵不一致程度的指标为非一致性指标,记作CI=(λmax-n)/(n-1)的值越大,不一致的程度越高。完全达到一致性的要求是很少的。为使一致性程度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可以使用AHP方法,引入随机一致性指标,记作RI=(λ-n)/(n-1),当一致性比率CR=CI/RI
3、组合权重的计算。在各层次的一致性检验进行后,如果可以接受相对应的判断矩阵,则可根据各层次的相对权重计算出各个指标在整个系统中的总体权重。
(三)企业财务能力评价模型的确定
1、对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现金获取能力的综合评价。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财务比率,从不同角度来衡量体现企业整体财务能力的这四种能力,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分别从企业对应收账款和存货所占用资金的管理来衡量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而这两个角度对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评价又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对企业单个财务能力第一层次的综合评价是综合各个不同的财务比率,来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现金获取能力。对企业单个财务能力的评价方法为:FA=ΣWEIGHT*FRi,其中FA为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或现金获取能力;FR为衡量各个财务能力的财务比率;WEIGHT为各个财务比率对应的相对权重。如偿债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偿债能力=流动比率*0.19127+速动比率*0.32593+负债比率*0.22603+利息保障倍数*0.25678。
2、对企业整体财务能力的综合评价。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现金获取能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企业的财务能力,但是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则可以综合这四方面能力,考核企业的整体财务能力。对企业整体财务能力的评价方法为:TFA=ΣWEIGHTi*FAi,其中TFA为整体财务能力;FA为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获取现金的能力;WEIGHT为各财务能力对应的相对权重b。
二、企业财务能力评价模型的运用
为说明企业财务能力评价模型的运用,本文引用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对电力行业的财务能力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进行评价,并对1997年前上市的四家电力企业的财务能力及其在行业和市场中的财务竞争力进行考察。
(一)样本概况
各年电力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百分比,如表1所示。表1列示了从1996-2005年间在深沪两市交易的电力公司及其在全部上市公司中所占的比例。1996年上市的电力公司只有4家,分别是“皖能电力(000543)”、“粤电力A(000539)”、“乐山电力(600644)”和“申能股份(600642)”,2005年增加到34家。尽管上市的电力公司的绝对数在1996-2005年间增加了30家,但在全部上市公司中所占的份额变化并不大,基本保持在2%-3%之间。为便于描述,本文拟以1997年前上市的4家电力公司为样本,应用前述模型评价其财务能力,以及在电力行业和整个市场中的财务竞争地位。同时,我们可获得的数据截止于2005年,因此本文将财务能力分析的时间区间确定为2001-2005年。
(二)电力行业市场竞争力的评价
运用本文所建立的企业财务能力评价模型以及相关的数据(见表2),可以得到各财务比率和财务能力相对市场的竞争力,从变化的趋势来看,2002年度电力行业相对市场的偿债能力大幅降低,2001-2005年间变化不大;2001-2005年间,电力行业相对市场的盈利能力在逐渐降低,尽管幅度不大,但相对市场的现金获取能力2002年度有较大提高,后在2003年度有一定下降,电力行业相对市场的整体财务能力2001-2005年间变化不大,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从整体趋势来看,电力行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相对市场的竞争能力最强,而在盈利方面与市场的平均水平之间的差别最小,相对市场的整体财务能力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