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2 17:01: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护理安全管理知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b)-0151-02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医疗单元,担负着抢救、诊断、检查、治疗、手术等重要职能。手术室内流动人员多、工作量大、患者病情复杂多样,且易发生各类意外事件,因而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患者的临床安全已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当中,手术室安全管理着眼于患者的安全,排查安全隐患,避免不安全事件发生,追求现代医疗服务的更高水平[2]。本院自2010年6月开始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有效提高了手术室安全管理水平和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6月~2012年5月本院手术室接收的手术患者5232例列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892例,女性2340例,年龄18~78岁,平均(43.2±5.8)岁。期间,手术室配置护士16名,均为女性,年龄21~38岁,平均(28.6±3.5)岁,本科5例,大专8例,中专3例。将2008年6月~2010年5月手术室接收的手术患者4966例列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632例,女性2334例,年龄16~82岁,平均(46.7±5.2)岁。期间,手术室配置护士15名,均为女性,年龄20~38岁,平均(27.9±2.8)岁,本科5例,大专7例,中专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手术大小,两组护士的年龄、学历及资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管理办法,即出入室登记、器械无菌管理、手术室护士管理等,但责任尚未落实到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总结手术室安全风险和护理差错事故,制订出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并运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具体方法如下:
1.2.1 护理风险识别 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办法和防范措施,定期组织学习,使护理人员掌握常见护理风险的识别要点、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与流程,明确严格遵守管理办法和落实防范措施的重要性,自觉防范,积极应对。
1.2.2 管理职能划分 根据护理人员的资质和能力,赋予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职能,成立管理小组协助护士长进行护理风险工作的管理与考核,明确各成员分管内容和评价标准,并定期召开总结会议,汇总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制订整改方案,持续改进。
1.2.3 明确质量考核标准 确定护理安全的整体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安全管理考核标准,考核结果与护理人员的绩效挂勾,奖优罚劣。
1.2.4 规范手术安全核查办法 要求手术前,必须由有资质的麻醉医生、手术医生以及护士分别对患者姓名、基本情况、病情、手术要求等进行核查[3],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差错;对于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要求必须由消毒供应室、手术室护士共同查验,核对相关器械的包装完好性、有效期、器械名称等。手术室护士需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原则开包和准备器械,消毒供应中心需详细检查器械供应商的资质、产品质量、供应时间等。
1.2.5 规范护理安全记录 制订护理安全记录标准和规范,为提高工作效率,将安全风险因素列成详细表格,护理人员进行认真仔细的登记,包括护理细节、器械清点、无菌管理、签名核查、用药情况等。同时每周进行一次护理记录的清点与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1.2.6 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安全风险教育 完善手术室安全风险应急预案,及时组织学习和演练,做到人人掌握、个个自觉执行,强化手术室护士、麻醉师、手术医生的安全风险意识,减少和杜绝差错和纠纷。
1.2.7 制订并落实风险隐患上报制度及流程 便于隐患发现或风险发生时的信息传递,从而提高风险预警和风险化解的能力。
1.3 观察指标
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安全风险、差错事故等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采用计分器方式,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于患者转入病房并且意识完全清醒后进行信息采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应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安全风险和差错事故的比较
观察组的安全风险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的差错事故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1)。
2.2 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表2)。
3 讨论
手术室风险多、病患量大、工作压力重、技术要求高、程序复杂,这对安全性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护理安全干预机制重在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管理办法的实施,规避安全风险,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赢得患者的信任与支持。当然,安全管理水平也是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5-6]。在本研究中,采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观察组其安全风险及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提示该机制具有较好的管理效果,适合于在手术室的安全管理中采用和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制订与实施应注意方法和步骤,除了相关的措施与制度出台外,还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①手术室安全风险筛查:调取院内连续几年的手术患者病例档案进行护理差错事故的筛查,明确临床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其诱因。同时,查阅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相关文献作为参考,归纳总结常见的护理差错事故和诱发因素。②实施院内培训,提高安全意识:组建护理安全干预管理小组,定期在科内组织护理安全管理培训,针对干预机制的相关内容逐一进行讲解和培训考核。强化手术室医护人员“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凡事以安全为前提进行临床决策,充分站在患者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时时处处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尽早采取措施,防范于未然。③严格落实安全巡查工作:护理安全干预管理小组人员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手术间的工作进行安全巡查,一方面对相关人员进行提醒、指导与考核,另一方面切实发现问题,及时干预,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安平.多部门合作的手术核查制度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1,23(10):2021-2023.
[2] 庄新萍,陆琪,曹彩英.安全文化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63-65.
[3] 王桂芹,龚光清,赵云,等.手术室安全管理及差错事故的防范[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2):1478-1480.
[4] 李论,金仲品.严格实施手术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关键[J].当代医学,2011,17(22):12-14.
[5] 唐方琴.门诊手术室护理风险分析与预防[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3):86-88.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有效的护患沟通可以防范护理安全隐患,减少医患纠纷。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加强,护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护理工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患者进行简单的护理操作,而是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适应的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身心兼顾的整体护理。由于护士与患者接触多,因此护士在医疗告知实施过程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2008年2月至2009年11月对住院患者全面实施了护理告知制度,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实施护理告知制度的重要性
1.1 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加强护理队伍建设
护理管理者要根据新的医疗形式需求,合理配备护理人力,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特别是专科专病知识的学习,这样可以降低护理人员风险,减少护理安全隐患和护患纠纷的发生。
1.2 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进行护理告知
护理管理者要组织病区护士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使护理人员明确患者及家属对病情、诊断、治疗方案、检查及所承担的风险有知情同意权,实施临床护理告知程序时护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1.3 制定合理规范的告知制度
包括:(1)明确知情同意的范围、内容和责任人;(2)制定规范化的临床护理告知程序;(3)对于高难度、高风险的护理活动应制作出相关的告知书,尤其是危重患者的护理操作风险告知,患者或家属须签字同意。
1.4 建立检查监督制度
督导检查临床护理告知的落实情况,保证临床护理告知落到实处。
2 临床护理告知的实施原则
临床护理告知涉及到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要求每位护理人员对病患相关疾病、操作及告知内容贯彻到护理工作中。切实把临床护理告知程序作为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渗透到工作中。(1)尊重、维护患者的权利;(2)明确告知的主体和告知对象;(3)重视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是做好临床护理告知的保证;(4)把握告知的时机与适度是提高临床护理告知效果的有效技巧;(5)做好告知记录,这点较重要,在行护理操作前,尤其是一些有创的操作前,要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在无书面知情同意书之前,应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告知内容并请患者委托人签字,一旦发生护患纠纷,可作为已履行告知义务的法律依据;(6)注意强化告知,加深患者印象,如发口服药时,发药护士告知药物种类、主要作用、不良反应等,责任护士会再次强化“告知”,进一步加深患者的记忆和理解。
3 临床护理告知程序的内容
3.1 入院告知
住院环境及住院须知介绍,安全防范告知,如物品妥善保管,注意人身安全。
3.2 疾病护理告知
主要对患者目前疾病的相关知识、诊断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进行告知,告知饮食、各种检查、用药、、管道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
3.3 住院费用告知
包括日清单告知,特殊费用的预先告知等。
3.4 健康指导告知
如功能锻炼方法、注意事项及方式等。
3.5 护理操作告知程序
其内容包括:(1)操作人员所做的是什么操作;(2)操作的概念;(3)操作的目的、意义和适应证;(4)操作前要做哪些准备;(5)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6)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及配合方法;(7)操作后的注意事项;(8)操作可能造成的风险及拒绝操作的后果,并让患者及家属明白。
3.6 出院告知程序
包括正确的用药方法、饮食、休息要求、功能锻炼方式、积极情绪调查、复诊时间等。
4 临床护理告知的方式
4.1 口头告知
其特点是简捷、明了、通俗易懂,缺点是不具有法律效力。
4.2 书面告知
其优点是随病历保存,具有法律效力,缺点是文化层次低的患者或家属在阅读理解上会存在一定问题。
4.3 公示告知
包括:(1)医院简介;(2)就医指南;(3)收费查询;(4)药理信息。其优点是具有广而告之的作用,可以减少部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缺点是告知的对象不具有稳定性,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就医人员理解上存在问题。
5 临床护理告知的注意事项
(1)告知患者的内容一定要有科学依据,符合患者的病情;(2)护理人员所提供的让患者知情的信息及维护患者知情权行为与院方及医生意见相一致,防止护理行为影响医院与患者及医生与患者的关系;(3)患者在社会人群中是一个特殊群体,其文化程度、年龄、层次、病情及心理状态各不相同,这种特殊情况决定了护士在进行护理告知过程中要注意告知技巧,要用患者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方法,将告知用意有效地传递给患者及家属;(4)要加强对护理告知工作的管理,及时总结和分析护理告知现状及问题,不断完善告知内容。
6 临床护理告知的成效
6.1 提高了护理质量
通过告知,对复杂、疑难病例明确诊断和目标,纠正护理中的偏差和不足,及时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使患者得到最完善的护理。我科2008-2009年各项质控数据较2007年均有提高,全面完成了护理部年初制定的护理质量管理目标。
6.2 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
全员参加,营造了安全氛围,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通过培训,护士掌握了与护理有关的法制知识,对护理行为可能产生的法律关系和后果有了预见性,使护士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障患者和自己的合法权益,努力以优良的服务态度、娴熟的护理技能及良好的沟通技巧为患者服务,保证了护理质量。把安全护理作为每周二护士例会常规主题之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发现体制上的缺陷和漏洞,制定和施行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标准和规范,而不在于谴责个人或追究当事人的过失和责任[1]。
6.3 加强了护患沟通
经常性地回答问题,有助于提高护士的语言构思、组织表达能力,使其与患者的交流更加自然,有利于护理工作的落实。促使其能更好地运用护理程序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全面情况。真正做到了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施以身心全方位的护理,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疾病知识,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
6.4 有效地减少了护理纠纷
护士告知意识及告知技巧不断增强,和谐了护患关系,通过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使护士逐渐将维权意识和义务融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促进了护患间的沟通与和谐,全年未发生护理纠纷和投诉,护理服务满意度上升至97 %以上。
6.5 增加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增强了护理人员的竞争意识,强化了大家的服务意识,从根本上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护理部每日均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满意度由2007年的95.3 %上升至2008年的97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6.6 保证了护理安全
护理告知要求护士对住院患者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做正确及时的评估,并且针对评估的问题做相关的告知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有风险的事情做到“早知道、早告知、早预防”。患者安全隐患的管理不断加强,真正达到防患于未然,全年住院患者中,无1例发生坠床、跌倒、走失、自杀等护理意外。2008-2009年,我科护理事故发生率为0,无差错发生。
患者安全的议题从1999年开始已受到世界各发达国家的重视[2],医疗服务中“以患者为中心”不应仅是句口号,更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医疗行为体现。防范护理差错和事故,确保护理安全已成为现代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而临床护理告知贯穿在患者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有效的告知是减少纠纷的重要手段,临床护理告知程序是体现护理人员履行告知义务、体现患者知情权、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了患者及家属主动配合护理工作的积极性。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只有严格遵守护理告知制度,明确护理告知内容和意义,掌握告知技巧和方法,才能将护理告知工作落到实处。总之,通过护理告知,可以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保障医护的自身权益和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真正使患者得到安全、有效、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急诊室;护理工作;质量管理
1 急诊室内存在的护理风险
1.1常见的高危因素
1.1.1高危人群 根据有关统计显示,护理缺陷大部分由低年资护士引起,比重为91%。和其它科室相比,急诊科的工作更加繁忙、紧张,很多护士均不愿在急诊科久待,因此,急诊科内多数为新进护士或低年资护士。这些护士由于工作经验较少,业务能力及应急能力也较低。
1.1.2高危环节 在开展急诊工作时,以下环节最易出现管理漏洞:患者流动管理、交接班环节、医护合作环节、护理记录环节、医疗报告等。
1.1.3高危时段 通常医院的工作高峰时段集中在上午9~11点,下午18~23点。在高峰时段,患者较多,护理人手不足,因此,此时的护理质量比较薄弱,难以满足所有患者的要求。
1.2制度落实不到位 尽管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制度,但不少规章制度却未严格执行,导致工作中常常出现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等问题。另外,对"三查七对"制度也未认真落实,时而出现打错针、输错液体等问题,也不重视巡视工作,导致不能及时处理一些护理问题。
1.3急救仪器管理不到位 急诊科工作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不强,不重视对急救仪器的管理。交接班环节不严,出现未备齐相关药品与器材,仪器损坏后未及时维修等问题。
1.4不能正确处理危重患者 在处理急、危、重患者时,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不能准确评估,无法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风险,导致在转运患者的过程中不能根据病情变化而实施有效的抢救措施。
1.5护理记录方面 护理人员的文书水平较低,在记录护理信息时,毫无条理、主次不分,导致护理记录不全面、不准确,未能体现出护理的重点内容,也不能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具体的疗效。
2 加强急诊科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的对策
2.1加强岗前安全培训,提高服务意识与法律意识 急诊科应结合科室特点,制定培训考核制度,定期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共同学习相关规章制度,如《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护理差错制定标准及处理方法》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1]。由护士长于每月末组织科室安全质量会议,选取典型实例或反面事例进行讲解,以强化全体护士的安全责任意识,从而起到举一反三、警示教育的效果。此外,还可在早会时间宣传一些法律法规,从而让科室护士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患者与自身的利益。
2.2加强细节管理,提高管理质量
2.2.1重视对年轻护士的业务技能培训 年轻护士由于工作经验少,业务知识掌握不全面,导致护理水平也不高。针对这一问题,应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在业务方面的领军作用,由她们负责对年轻护士的指导培训工作,让年轻护士的业务能力能得到提升。一方面能调动年轻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能向经验丰富的老护士学习,便能有效提高整体科室的护理水平。作为一名合格的急诊护士,必须要熟练掌握急诊业务知识。因此,在培训过程中着重加强相关急救技能的培训。同时,还要学会熟练应用各种急诊设备,如除颤机、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洗胃机、吸痰机等[2]。
2.2.2增强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 在交接班时,护理人员应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告知交接护士患者的具体情况。在输液过程中,应认真核对有关信息是否正确,避免出现注射差错,并把好三关:用药关、查对关、输液关。另外,为输液患者制作巡视卡,为重症患者制作交接班卡,进一步加强细节护理,让患者信任我们,增强安全感。导诊护士要注重自身业务技能的提高,并增强责任感,从而能准确、及时地估计患者的病情程度。导诊护士必须增强以患者为中心的意识,面对问题,保持沉着、冷静,耐心周到地为患者服务,使他们能尽快得到救治。
2.2.3加强护理监控,形成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 急诊科应成立专门的安全质量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责任务护士、护士、责任组长为成员,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监督。对急诊室护理工作进行每周、每月、每季度的检查,从而把牢安全质量关,确保及时查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进一步强化科室人员的"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意识[3]。另外,小组成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并定期开展关于急救工作的模拟演练。对于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的护理问题,护士应及时向上级报告,确保及早查出安全风险。
2.2.4实施弹性排班制,保证护理质量 急诊科的工作任务重,强度大,并带有明显的季节性与时间性。通常春秋两季的就诊人员较多,每天晚上的17~23点也是患者的高峰期。根据这一特点,应采取弹性排班工作制,在就诊高峰时段安排更多护士参与。可实施双班制排班,以确保患者就诊时有充足的护理人员,从而使抢救更及时、到位。节假日也应科学分配护理人员。
2.2.5准备足够的科室物资,并积极和患者交流 急诊工作的明显特征就是快,争分夺秒地救治患者。因此,要准备好各种急救物品、药品、器械,并保证器械能正常运行。对物资管理可实行责任制,让大家分工协管。对待患者,急诊护士首先要保持冷静,沉着应对,切忌手忙脚乱。同时,护理人员要多和患者交流,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使他们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
3 讨论
医疗安全质量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医院急救工作的主要阵地,急诊室必须注重对护理安全质量的管控,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更高效、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关键词:市政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安全管理
1引言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对工程质量有直接影响。随着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作用尤为关键。基坑支护结构的合理设计和选择是保证基坑工程安全的重要保障。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湖南省长沙市西南出口道路工程某市政大桥。大桥总宽度为50m,左右两幅分修,左幅桥孔跨布置为6×25m+30m简支小箱梁+(39.5+2×60+37.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右幅桥孔跨布置为6×25m+30m简支小箱梁+(37.5+2×60+39.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起点里程GK0+421.77、终点里程GK0+805.2,桥梁全长383.43m。项目施工时把该墩深基坑开挖施工列为重点安全防控对象。
3深基坑支护工程项目概述
3.1深基坑支护方案
在市政桥梁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管理者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深基坑支护技术,有效保证市政桥梁项目的质量水平。基坑支护形式见表1。
3.2深基坑支护技术特点
在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过程中,虽然支护工作结构是临时性的,但支护工作结构对于整体市政桥梁施工进度和开挖都有着直接和关键性的影响。因此,相关施工管理人员需要重视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有效提升市政桥梁地基的质量水平,切实保证市政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深基坑支护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所获得的土质勘探信息往往不够全面,施工现场的整体性质不能全方位展现出来,收集到的数据分析结果具有一定偏差,容易出现意外和故障,对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在对施工环境土壤压力的计算过程中,相关施工管理人员通常都会使用库仑土压力理论来开展此类工作。该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现阶段都是建立在一个虚拟的条件下,真实的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该理论实际意义不明显,对深基坑支护工程质量影响较大。
5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5.1钢板桩技术
在应用钢板桩支护技术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将选取的钢板桩和热轧型钢制作成钢板墙,将土壤和实际施工环境中的地下水进行有效隔离。而钢板桩支护技术虽然能够将施工环境进行土水分离、提升工程项目的安全稳定性,但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对工地周围居民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因此,要确保施工环境远离市区,才可以应用钢板桩支护技术,避免施工产生噪音影响居民日常生活。钢板桩支护技术和其他深基坑支护技术相比,最主要优点在于成本较低、节省工程资金,而且钢板桩可以循环利用。钢板桩技术应用如图1所示。
5.2地下连续墙深基坑支护技术
现阶段,地下连续墙深基坑支护技术已成为我国深基坑支护工程的主要技术,而且在国际市政工程施工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在应用该技术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在有泥浆护壁的基础上对深基坑进行分槽段施工。该技术的主要适用于地下水位相对较高的软黏土和砂土地层条件。地下连续墙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是现阶段我国所有深基坑支护技术当中效果最好的,但是,该技术最大缺点在于施工难度大且成本较高。
5.3土钉支护技术
相比其他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土钉支护技术的优势在于成本较低,且能实现与多种深基坑支护技术同时使用。但土钉支护技术的缺点在于施工环节繁多、工程量较大、土钉的插入情况和土钉本身的数据都需要进行精准的测量分析,较为繁琐。在使用土钉支护施工技术的过程中,要保证基坑支护工程的场地排水流畅、土钉的位置合理、稳定性符合实际施工标准。在基坑内部会设置大量的长杆,插入密度较高的基坑内部,提高基坑的稳定性。
5.4支护结构的选择
由于实际施工环境的地质条件和土壤结构不同,在设计施工方案时,需要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选择科学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方案。深基坑支护结构的选取需要符合工程要求,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如工程的地质条件、施工范围的地下水位、施工场地、深基坑支护开挖深度、深基坑支护开挖大小、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确定最适合深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当施工区域内的地质条件较好时,可以使用土钉墙、喷锚等支护形式;当施工区域内的地质条件较差时,可以使用地下连续墙、重力式挡墙等支护形式;当施工区域内的地下水位过低时,不需要使用有防水功能的支护结构;当施工区域内的地下水位很高时,必须使用有防水功能的支护结构。
6跨线施工的具体安全防护措施
6.1桩基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钻机拼装、就位后的摆放位置要平稳、牢固,外缘搭设临时安全防护排架,防止冲孔振动土石滚入限界。把钢护筒打入至岩面,防止钻孔过程中出现塌孔。在硬化路肩设置观测点,冲孔过程中每天观测是否对路基产生影响,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调整施工方案。泥浆调制严格按照规范执行,避免出现坍孔;冲孔产生的泥浆排入开挖的泥浆沉淀池,严禁泥浆乱排;冲洗导管、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施工机具的水排入指定的沉淀池,严禁排向路基。
6.2承台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承台基坑开挖产生的土体应运离基坑,避免基坑坍塌,同时,应注意高处边坡落石,避免伤到施工人员。支架搭设完一层后应立即安装接地线,接地电阻测试合格后方可继续向上搭设。竖向布置的钢筋安装时垂直向上传递,钢筋传递必须在远离市政桥梁侧。桩基、墩柱中心位置需反复校核,墩、柱、盖梁模板安装后需加强固定措施。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减小坍落度,应掺入外加剂,缩短混凝土凝固时间,提高早期强度;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延长拆模时间,加强养护,确保系梁、墩柱、盖梁的施工质量。
7结语
综上所述,深基坑施工过程要严格落实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监督审核相关施工环节,在施工之前,应全面分析项目所涉及的各方面影响因素,确保深基坑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基坑工程附近的土质和地质条件明确后,应通过精准的测量和计算,选择科学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方案,以便有效地开展后续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卢治松.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中的应用探讨[J].福建交通科技,2016,(02):26-28.
[2]张浩,赵世杰.市政桥梁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机理分析[J].居业,2017,(01):128-129.
[3]琚晓平.谈市政桥梁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9,12:63-64.
[4]刘江.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土建基础施工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20,6(06):177-17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3个科室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为儿科、呼吸内科和普外科。随机选取整个流程涉及的90名护士,年龄20~35(28.31±7.38)岁。选取同期护理的90名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其中43例男患者,47例女患者,年龄18~75(47.31±16.49)岁。这些患者在习惯上均无明显差异,配合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医护人员在习惯上也均无明显差异,配合管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①供应室护士长定期安排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意识的培养、自身素质、护理经验的交流、仪器保养与使用、新知识接受能力训练等等,培训过程中适当讲述国内外比较典型的院内感染病例,从中吸取经验,避免类似事故发生。②张贴安全标语,如“注意器材消毒”、“请认真审核比对”、“做好安全预防工作”、“工作交接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等,时刻提醒护理人员遵守工作规范,避免意外发生。③所有护理人员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由护士长监督负责,护理人员严格遵照分工,做好器材管理、定期消毒、安全防护等工作,严禁工作人员未经允许随意流窜、交换岗位等,护士长对每日工作内容进行审核,重点检查每日消毒、灭菌记录。④定期安排考试,内容包括新消毒知识的掌握程度、简单医患关系处理、风险意识等,以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同时全面提高本科室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及消毒技术知识,树立本科室全新的清洗消毒理念,提高各职员的操作水平。
1.3观察指标
比较管理前后院内感染发生率及被投诉率,比较供应室护士长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前后各科室护士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包括护理质量、医德医风、临床对护理评价三大块,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管理前后院内感染发生率及被投诉率比较
管理前院内感染率及投诉率分别为27.31%、25.72%,管理后为1.2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管理前后护士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的比较
管理后护士护理质量评分(96.85±28.53)明显高于管理前护士所得分数(90.07±2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逐年攀升,不但影响治疗效果,同时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另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医院内感染的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因此医院对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显得尤其重要。供应室流程管理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作为首要目的,为各科室提供医疗器械和用具,做到防止医院内感染和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率。供应室护士长亲自查房过程中,对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定期开展讲座,及时改善各种安全隐患。加强安全质量管理在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提高护理质量方面有促进作用,可有效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供应室护士长开展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中,只有对护理人员有更高的要求,才能充分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本研究显示,供应室护士长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后,管理前院内感染率及投诉率分别为27.31%、25.72%,管理后为1.2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供应室护士长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后,护士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管理前护士所得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先对护士进行安全质量护理的相关指导教育,开展健康讲座,提高护士对各种危险因素的重视,在护理过程中精心护理,避免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经过供应室护士长加强护理安全质量指导后,在提升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中的评估过程中,客观评定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经过针对性管理措施,及时消除了危险因素,从而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4结语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安全施工;管理
近年来,随着大批的高层建筑的建设,开发商为提高建筑用地率,加之国家有关规范对基础埋置深度和人防工程的要求,多层、超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设计必不可少,有的地下建筑甚至有三四层,最深的达数十米,于是,地下建筑开挖时的深基坑支护成为一个必要的施工过程。深基坑支护的设计、施工、监测技术是近20年来在我国逐渐涉及的技术难题。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论述。
1 深基坑支护中存在的问题
深基坑支护设计可以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具备和掌握土力学、地质学和结构力学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加上丰富的施工经验,才能因地制宜的设计支护的围护方案和管理办法。目前,我国的民用工程、市政工程和工业建筑工程建设正处于大发展时期,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挡土墙的稳定性较差在浅基坑6m内的挡土墙主要采用重力式水泥搅拌桩,以此作为围护是较为成功的,所以,很多单位以此作为深基坑的围护结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采用也必须考虑地质条件、施工质量和周围环境。如果上述的条件不允许,则有可能会发生挡土墙的严重移位,使工程桩会向中心发生移位,形成开裂或者倾斜。
1.2 现场管理不完善深基坑支护设计必须在遵循设计原则和方案的基础上来进行,目前一些施工单位尽管有自己的设计方案,但为了省钱,就会设计的比较粗糙,或是降低工程造价,随意调整支护结构,对施工中的深基坑实行对外承包,自行管理,引起基底土隆起,造成了围护的塌陷,带来了重大损失。
1.3 在深基坑内不降水的情况下开挖土方深基坑一般在超过6m的情况下,地层的基土一般是淤泥质粘土层,并有很多的薄层粉细砂层,这种情况下的地下水呈现较强的渗透现象,如果不进行降水,土体将发生滑动现象。
1.4 基坑周围的堆载过多造成塌方事故深基坑周围的堆载不能超过10~20kN/mm,但由于施工现场的狭窄,一些管材和钢筋堆积在基坑周围,这样就增加了挡墙背后的土压力,造成基坑的失稳现象。
2 深基坑施工技术与管理分析
2.1 深基坑施工技术由于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比如地质情况的变化造成之前设计的支护不能满足现实施工的需求,喷锚网支护如果遇到流沙或者软土层,这样稳定性也就较差,如果不及时采取新的措施,开挖就会造成塌陷事故。另外,施工未能达到支护设计要求,加上监测部门的反馈信息有误或者信息反馈不及时,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论文没有定期观测深基坑内的沉降量和位移量,再有对所测的资料还没有进行及时的分析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有效应急措施就继续进行深基坑的支护安装,施工单位依然按照之前的设计方案来进行。
深基坑内经常会遇见地下水,如果不及时排水,则会严重影响支护安装的安全,如果排水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不利,这也是地下水处理过程中的矛盾现象。如果这两者不能很好地处理和协调,则容易发生工程事故的发生。深基坑周围的支护只是临时性支护,如果围护的不当也可能会带来事故的发生。在深基坑的锚喷锚杆支护中,如果锚杆头悬挂重物也会形成支护的失效。
2.2 深基坑的施工管理分析深基坑的现场管理的环境存在较大的复杂性,如果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重视,或者是施工的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也会给施工工作带来不利,则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质量。比如: 在注浆法施工中,由于注浆的压力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这样就会严重影响锚杆的抗拔力。在锚喷支护中,更改锚杆长度和孔径,灌注材料不达标或者不合格,护坡桩桩长的插入深度不够,锚拉力不够等等,这些现象如果不能及时的加以监管和控制,也易出现人员伤亡事故。
3 深基坑安全施工管理建议
3.1 深基坑支护设计的管理深基坑支护的设计方案直接影响到支护工程的成败,所以,支护设计方案要遵循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在这种情况下,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本地的水文地质状况,结合周围建筑和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有效的基坑支护设计。作为工程管理人员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之前要认真审核施工方案,使每一道工序都能按照既定的程序合理有效的来展开。另外,深基坑支护的设计方案要选择较为有经验的设计单位和人员来设计。
3.2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定深基坑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有效指导施工的重要文件,如果盲目照搬其他施工单位的设计方案。没有按照具体的工程施工来进行组织设计,或者设计的简单潦草,这样基本上没有任何指导意义。所以说,对于施工的管理部门来说,监理人员需要对施工单位提交的组织设计进行认真的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如果存在问题,应及时地督促修改完善,并按照程序的要求进行申报,批准后才允许施工。其中,监理部门审核的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施工平面图、基坑开挖方式、监测布置、基坑的支护和降水措施等等。
3.3 质安方面的管理施工质安方面的管理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材料的检验工作。
首先,对于所用的材料必须有出厂的合格证书,并送检合格以后才能允许使用,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的用于工程中。其次,工程施工的管理需要从技术和安全入手,让一些责任心强、专业技术过硬的人员来实施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并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安全监管服务体系,明确安全职责,并签订相关的安全责任书。再次,要做好安全意识的教育工作,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理念,不断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并落到实处。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China's market economic system has been improved gradually, and the further promoted the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domestic big cities that modern building project structure, use function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trend, and both industrial and civil architecture or super-tall project, all cannot leave the excavation and supporting the construction, as a higher risk of engineering division, specific production operation must strengthe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This paper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of the analysis, the paper briefly.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作业内容,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涵盖了地质、水文、结构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巧,不仅有着较高的施工难度,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具体的生产操作中,设计水平、施工方法、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均会影响到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而倘若某一环节、工序、操作出现失误,将直接威胁到一线作业人员、项目周边百姓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对此,有关人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作业活动、现场环境的管理、控制,并制定合理、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以下,本文针对建筑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就施工现场、机械作业等多个方面的安全管理作简要的分析、阐述。
一、建筑基坑支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一)进一步加强日常安全管理:
在实际进行建筑工程的基坑支护施工时,应严格依据有关的设计图纸、方案以及组织计划,分别针对不同的作业班组逐一落实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在正式执行具体操作前严格实施技术交底,以此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充分了解基坑支护施工的设计意图及标准的基础上执行业务操作。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有关技术、管理、监理人员应注意对场内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并实时监控各个班组的生产活动,及时制止、纠正不安全的生产操作及个人行为。为有效规范、逐步提高作业班组的施工水平,可适当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通过传授事故案例、反面教材,从中吸取经验、提高安全意识、强化自我保护能力。
(二)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控制: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通常需要预先在基坑周边区域堆放所需用料,或是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堆放土方、停靠机械。对此,为避免发生基坑坍塌事故,应严格控制基坑附近区域内的堆放荷载,生产机械、运输车辆、施工材料的放置应距离基坑上方顶端位置1.2m以上,而对于由基坑开挖生成的弃土,应将其堆置高度控制在1.5m以内,并严禁超出设计荷载。值得注意的是,倘若在土方开挖过程中,无法将物资、机械堆放至指定安全区域,或是不可避免的出现超载情况,则需要综合考虑挖土机、运输车、施工材料等堆载物的质量与基坑支护、地基土体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实际的堆放荷载,确定是否需要更改设计方案、施工工艺。
(三)加大安全投入:
对于基坑支护施工,首先应加大必要的安全经费投入,由此才能购入数量充足、质量安全、功能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倘若实际开挖深度已超出2m,则需要严格依据我国有关高空作业的规范要求,在施工现场设置双道防护栏杆,并在作业面的附近布设安全防护立网。此外,对于高空作业人员,应严格审核其专业资质证明,并要求其配备齐全的安全防护用具,而对于基坑的上下出入,应增设相应专用的安全通道。
二、加强对机械化施工的监控、管理
由于建筑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多数是依靠大型生产机械来完成,从而就需要加强对机械操作、作业环境的安全管控。对此,在进行基坑开挖时,挖掘机械、运输车辆的通行应设有相应的通道,并严格依据施工组织计划及方案,合理组织安排机械、车辆的作业顺序、进场次序,同时注意基坑坡道部位的支护,倘若坡道支护无法抵御、承受机械车辆的荷载,则需要进行加固处理。对于基坑开挖的周边区域,应设立直观明显的安全标志与围护栏杆,为保证事故发生后的有效疏散、撤离,应在基坑内部设有应急安全出口。在正式进行基坑开挖时,应指派技术、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指挥大型机械的运行操作,并根据生产机械的回转半径,合理安排、组织其他工序人员的作业活动,为保证基坑内部的土体的原有形态、天然结构,应事先留有厚度在150mm到300mm左右的原土层,以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挖掘、修整。需要注意的是,在作业范围以内,土方机械的运行操作与其附近电缆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1m以上,而实际的开挖高度、深度应充分负荷土方机械的性能要求;对于反铲作业,土方机械的履带与作业面边缘位置间的距离应保持在1.5m以上。除此之外,施工单位应加强对生产机械的检查与维护,以避免因机械自身故障、损坏而引发安全事故。
三、加强对基坑支护施工的监测管理
(一)边坡稳定性监测:
边坡稳定性监测要沿基坑边线外侧,每25米间距设立一个观测点,同时要充分考虑周围特殊建筑物的情况,设立一些特殊观测点,保证能够观测到施工周围边坡的稳定情况。观测点设置方法是用长约1.0-2.5的螺纹钢筋基坑周围20m打入地下,顶部5-10cm作为观测标。
(二)基坑内外地下水位观测:
基坑内外地下水位观测点的设置应该是地上观测点的1/2。观测地点的具体设置方法是是钻孔比基坑开挖深度深5m左右深度用螺纹钢打进地下,在设置观测点的之前要在孔内设置带过滤的进水管,并且要用粗砂填实,保证观测点的固定住,不至于发生沉降影响观测。
(三)围护桩监测:
对于围护桩的监测点的布置,可大致将其分为中间区域与拐点处,主要是将围护桩上部的顶端部位作为基准,选取20m左右的距离布设监测点,而对于场地内的所有拐角,则无需考虑间距长度,均需要设立相应的观测点。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发现,中间观测点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大且易于观测。观测点的布置,主要是将道钉打入桩体的顶端部位,同时利用砂浆材料进行浇结处理。
(四)对既有管线的保护、处理:
在进行建筑基坑支护的施工前,应联系有关地质、勘探、主管部门,收集、查询施工场地内的既有管线资料,并深入了解其埋深、种类、长度、材质等技术信息,事先确定需要加设防护措施的施工工序及部位,严格依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利用现场监测提供的数据结果,及时作出调整、应对。
(五)地面沉降的预防处理:
基坑支护的开挖施工,应同步收集、整理相应的测量数据,以此分析、验算土方开挖的参数与沉降点之间的关系,以便后续的生产操作及时调整、改进各项参数,并有效控制沉降曲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定期监测地面的沉降量,同时深入分析沉降的成因、性质以及对基坑安全、周边环境的影响,一旦超出规定范围,应立即叫停所有施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的基坑支护施工,其不仅是一项繁杂而又系统的分项工程,同时也涵盖了水力学、结构力学、土方工程等多个专业的知识与技巧,若要有效保证具体施工的质量合格、安全生产,就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分别围绕人力资源、机械设备、作业活动等多个方面加以优化、规范、控制,避免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巍. 对建筑基础工程安全施工技术的几点总结[J]. 民营科技, 2010,(04) .
[2] 冯水澄.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08) .
[3] 黄小明.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12) .
西葫芦对环境条件要求
西葫芦对温度有较强的适应性,既喜温,又具有一定的耐低温性。光照强度要求适中,较能耐弱光,但光照不足时易引起植株徒长。西葫芦属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条件下有利于茎叶生长,短日照条件下结瓜较早。西葫芦喜湿润,不耐干旱,本身的根系强大,有较强的吸水能力。但由于西葫芦的叶片大,蒸腾作用旺盛,所以在种植时要适时浇水灌溉,缺水易造成落叶萎蔫,甚至落花落果。西葫芦各个生育期要求适宜温度和土壤湿度参见表1。
茬口安排
目前温室栽培的主要茬口有越冬一大茬栽培、秋冬茬栽培和冬春茬栽培。越冬一大茬的育苗时间在10月上中旬,11月中下旬定植,元旦前后采收,“五一”前后结束;秋冬茬育苗时间在8月下旬到9月初,9月下旬到10月初定植,10月中下旬采收,次年1月中旬结束;冬春茬的育苗时间在11月下旬,12月下旬定植,次年1月下旬采收,6月底结束。
品种选用
种植者需选用质量好、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才能获得高效益。‘恺撒’是法国原装进口种子。植株长势旺盛,茎杆粗壮,株形比紧凑,叶片大而厚,带瓜力强,瓜长22~24 cm,粗6~8 cm,单瓜重300~500 g,瓜色翠绿,商品性极好;产量高,抗逆性、抗白粉病好,单株收瓜可达35个以上,每667 m2的产量超过15000 kg。‘法拉利’品种的植株长势旺盛,茎杆粗壮,叶片大而厚,耐低温弱光好,带瓜力强,瓜长26~28 cm,粗6~8 cm,单瓜重300~400 g,瓜条长,瓜形稳定,膨瓜快,耐存放,瓜皮光滑细腻,油亮翠绿,商品性好;春节后返秧快,产量高,抗逆性、抗白粉病好,单株收瓜可达35个以上,每667 m2的产量超过15000 kg。
育苗关键技术
育苗方式
西葫芦育苗普遍采用的育苗方式是营养钵和穴盘育苗。由于西葫芦根系大,所以要有足够大的营养块,因此建议用营养钵来进行育苗,若用穴盘育苗可选用50穴。
营养土配制
西葫芦育苗大多选用10 cm×
10 cm或10 cm×12 cm的营养钵,其中每1 m3的营养土中加入30 kg充分腐熟晒干的牛粪、马粪等,要避免使用未经充分腐熟的粪肥配制营养土,也可以直接使用成品有机肥,每千钵营养土中加入8~10 kg有机肥(芽孢蛋白有机肥或阿维蛋白有机肥),再加入3~4 kg促进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的营养肥――肽素活蛋白。
育苗流程
将营养土拌匀后装营养钵并整齐排放在育苗畦内,苗床灌大水浇透。待水完全渗下后,用56%甲硫恶霉灵1500倍喷洒苗床,用竹签在营养钵中间打播种穴,播种穴直径约为2 cm,深度约为1 cm,之后把种子平放在播N穴内(1个营养钵放1粒种子),播种后撒1.5~2 cm厚的覆土,覆土最好选择无病菌的大田土,覆土厚度不可过薄或过厚,过薄容易使苗床落干并出现带壳出苗现象,过厚易造成闷种、烂种。覆土撒施完毕后苗床覆盖白色地膜。
出苗期管理
揭膜播种后待50%以上小苗露头,即可揭去地膜。此时需合理控制温度,出苗前白天温度在28~30℃为宜,夜间温度在15~18℃为宜,出苗后白天温度需控制在24~27℃,夜间温度控制在12~14℃,避免因夜温过高而形成“高脚苗”。此时若因苗床过干,出现子叶卷曲等缺水现象时,可以在苗床适量喷洒清水。
土壤施肥方案
根据配方施肥的原则进行合理施肥,西葫芦的底肥用量参见表2。将以下肥料均匀撒施后进行深翻或旋耕。
田间农艺管理
栽培模式
在棚内按东西距离为
180 cm,进行南北划线,顺线各起宽50 cm,垄高15~20 cm左右的高垄,形成平畦作为操作畦;在操作畦内再起2个小垄,高度应略低于操作畦垄高,使两小垄中间的垄沟略宽一些。
株行距确定
西葫芦种植一般是大行行距80~100 cm,小行行距60~80 cm。株距为65~80 cm。一般每667 m2栽植1150~1200株。
定植
选择壮苗,在晴天上午定植,每个定植穴栽植1株。确定好株行距后,在垄上开定植穴。为快速缓苗,促进根系生长,在定植穴内撒施有机肥料(肽素活蛋白),每667 m2撒施15~20 kg,撒施后与土拌匀,准备定植。定植穴内严禁撒施控制生长类药物。定植完毕后浇大水,每667 m2随水冲施EM菌剂沃地菌丰10 L,促进生根,补充有益菌。
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需合理控制温度,缓苗前保持室内白天温度为28~30℃,夜间温度为15~18℃。缓苗后室内白天温度为26~38℃,夜间温度为13~15℃。另外为防止病害发生,浇第2水时每667 m2需冲施“壳聚糖”(一种植物生长复壮剂)10 L,以提高西葫芦的抗病及抗低温能力。
开花期管理
开花期间白天温度为23~
27℃,夜间温度为12~15℃。待植株长到8~9叶片时,可用抗老化的聚乙烯高密度塑料线或塑料绳对植株进行吊蔓,吊绳的下端用活扣固定在植株主茎上或扣系在叶柄上。西葫芦目前普遍应用的点花方法是抹瓜或喷施免点花。抹瓜时应选用西葫芦专用保瓜药剂来点花药,操作时间应选择晴天上午7:00~12:00,雌花正值开放时进行。用毛笔沾药,在幼瓜身上由瓜把处向花的方向抹一笔即可。阴雨天或下午不点花。抹瓜时,毛笔不可以蘸药过多,避免使药液流到茎秆及叶片上而造成药害。
另外,喷施免点花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点花方式,此项技术因为省工省时且能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越来越得到菜农的认可。此技术应选用西葫芦专用免点花药剂,使用前要严格按照说明要求将免点花稀释,操作时还需注意以下6点:①首次使用免点花应在西葫芦第2、3雌花开放时,也就是说温室里大多数西葫芦已经处于开花期时方可使用。②喷雾器的喷头处选用小孔喷片,喷施时压力要大,雾化越好喷后效果越好。③喷施时喷头与西葫芦生长点要有0.8~1 m的距离。④喷出的药液能落到叶片正面上即可,不可长时间对准一处喷施。⑤喷施时最好选择在晴天的傍晚进行。⑥施用的间隔天数为冬季间隔10~13天,春秋季8~10天。
结瓜期管理
坐果期间白天温室内的适宜温度为25~28℃,夜间适宜温度为12~14℃。室内温度可以通过风口的开闭以及风口打开的程度进行调节。坐瓜后若植株长势正常,每株可同时带3条瓜,选择依据为大、中、小(刚刚抹过的瓜)瓜各一个,使茎秆上要摘瓜节位与生长点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5 cm左右,低于15 cm应多疏瓜,高于15 cm的应多留瓜。若瓜秧弱,出现尖头、黄头、黑头瓜时,应及早去除,并少抹瓜甚至不抹瓜,另外还需冲施生根壮棵剂,补施叶面肥,等瓜秧长势恢复正常后再带瓜。
此时西葫芦的浇水追肥在第一个瓜膨大或即将采摘时进行,但要根据长势和土壤干湿情况决定浇水的时机提前或延后。浇水追肥要注重有机肥和生物菌肥(肽素活蛋白20 kg/667m2),合理搭配化学肥料(例如35%蔬乐丰动力钾20 kg)。尤其在深冬期间,应以养护土壤和生根养根为主,严格控制化学肥料的用量,避免施用高氮和激素类的肥料。
病害防治
霜霉病
危害症状
霜霉病从幼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以成株期危害严重,主要危害叶片。先在植株下部老叶正面上产生黄色小斑点,背面呈水浸状不规则型病斑,随病害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变为黄褐色,多数病斑常连成一片,使全叶发黄枯死(图1)。
防治措施
加大通风,降低温度湿度。喷施氟菌・霜霉威(687.5 g/L)悬浮剂1500倍液、72.2%霜霉威盐酸}水剂8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嘧菌脂胶悬剂1500倍液、72%甲霜灵锰锌600倍液。
瓜打顶
危害症状
症状表现为生长点向上生长迟缓,生长点附近的节间长度缩短,难以形成新叶,在生长点的周围形成雌花和雄花间杂的花簇。幼瓜在生长点簇生。发病原因主要有前期产量过高或抑制生长类调节剂使用过量。温度过低,根系不好养分不足(图2)。
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