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1 09:18: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小学语文课文故事,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语文;古诗文;教学
古诗词是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呢?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及其重要地位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中国古典诗歌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它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流淌的是祖先们沉重的生活;它抒情真挚、感人肺腑,道不能道之景,抒难抒之情;它写景自然、怡人耳目,引人遥看“西岭千秋雪”,注目“万里送秋雁”,听得“十里蛙鸣”,闻到“十里荷香”。故而,古诗词当之无愧成为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加强古诗词习诵,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小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地位
在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简称新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目标是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低年级背诵古诗词是每学年30篇以上,中年级30篇左右,而高年级则为20篇以上。新试行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为50篇(段),第三学段为60篇(段)。而且在其附录的“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就有70首。可见在背诵优秀诗文总量上是相当大的,而且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的教学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在第一学段让儿童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中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而在第三学段中则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凑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可见,小学的古诗词教学的要求提高了,内容也趋向丰富,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原则
(一)以阅读、记诵为主的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在“古诗文阅读的评价”一段明确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的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就表明,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要以阅读和记诵为主,强调要有一个对古诗文阅读记诵的“过程”。
(二)循序渐进的原则
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古诗教学,必须考虑不同级段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即实质上讲的是语文教学中的“度”的把握问题。新课程标准对于1-6年级不同级段学习的内容和份量都有具体的要求和标准,这些要求和标准,体现明显的层次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
在语文教学的问题上,历来都有精读、细学、扎扎实实地学,字、词、句、段、篇全不放过,全要深刻理解、细细琢磨的主张。这样做,虽然从理论上来看,能够练就学生扎实的基本功,但在实践上又往往行不通。一个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你多顾了“此”,必然将会失去“彼”,如果全面开花,处处追求齐全与完美,其结果可能是什么都追求不到,或者是得了芝麻,丢了西瓜。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很大的弊端是过于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完整与完美,其结果却是完而不美……语文教学要敢于残缺、善于残缺,唯其残缺,才可能求得更大意义上的完整与完美。这句话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辩证法。
优秀的古诗,与语文材中其它方面的内容本来就有着很大的差异,古诗的精髓在于它的优美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这恰恰又需要人们在诵读之时去整体感知和把握大意,因此,整体感知和把握大意,是古诗教学应遵循的又一个重要原则。
(四)科学评价、激励为主的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背诵诗文的数量虽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记忆力好的同学,背得要快些,记诵得数量要多一些;记忆力稍差一点的学生,背得速度要慢些,数量要少些。对这些情况,教师要正确对待,要承认差异,个别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教师也要予以表扬,予以鼓励。课程标准中还提出了诵读诗文时音调、节奏、情感方面的要求,对于这个问题,教师也要灵活掌握其标准。对读得不理想同学,教师应该耐心指导,并且还要表扬他“读得很认真”或“很有感情”等,以此激发其诵读诗文的兴趣和信心。
三、小学语的古诗文教学策略
(一)整合资源,把握基点
1.把握同一主题的作品。在小学阶段的古词教材中,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在教学时可改变传统“逐环教学”“逐首教学”的模式,整合资源,凝聚主题,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整合同一题材的作品,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领学生对比体会,加深理解。
2.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不仅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
(二)反复吟诵,直意抒情
让古诗词教学弥散醉人的芬芳,教学中就必须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细细品味文本,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感悟文本的意义,直指作者的心灵,进而唤醒学生的心灵。重视朗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
(三)启发想象,入境悟情
诗重想象。古诗词教学中要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共鸣和移情,引导他们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情要靠“象”去显。贯通生活与诗句的问题,激活了学生言语活动的创造性,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有情有趣,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始终在文本语言的内部快乐进行。
【关键词】古诗;课堂;语文
一、古诗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古诗词是中国几千年来遗传下来的经典,是中国人文化智慧的结晶,每一首古诗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古诗的背诵,已经是要求必备75首了,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全部学习完毕,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古诗的学习任务是不一样的。
随着中国几千来的文化,古诗渐渐地传承下来,每一首古诗不是简单地表达,而背后是有深刻的含义,但在低学段、中学段、以及高学段的教学要求是不一样的。学生年龄的递增,对学生的要求也逐渐提升,不单单是会背就可以了。四年级属于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前,既属于小学段和中学段,课标上要求了 ,四年级前,学生已经能背诵22首古诗,缘由是每首古诗的讲解都是需要背诵的,这等于间接性去积累。如昔加上日积月累的经典诗句,学生的积累量就会大大增加。但是,就我们所观察,往往发现了一个恶性循环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升上高年级以后,以前学过的这些古诗却渐渐被淡忘,大体上只是依稀有点印象,纵然在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反复背诵,并且加大力度的强度,也把这些倒背如流的古诗渐渐让它们消失在脑海中。
二、古诗教学的诵读
自古以来,诗人在创作佳句的时候,考虑的一个原因是琅琅上口, 而古诗不像古人在写诗的时候,吟诵出来,再提笔写作,而对于现代小学生的要求就是诵读,在低学段只需要背诵就可以了,五、六年级也就是高学段要求更高一些,要求学生理解之后,进行诵读。曾经朱熹在《训学斋规》这本书中说过这样一句经典的话,并且让我们后人根据他说的,理解 很明白:“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熟读成诵、其意义就明白了。
在低年级的时候,我们通常注意的就是诵读诗歌。学生初见诗歌的时候,在情感上就有一个倾向性,用自己的方法就读,并且也没有断句,因为低年级重诵读,乏记义,学生感知内容就可以了,而不是像高年级的解诗题、知作者、释诗意、悟诗情这四大步骤;而这些学习的基础也得会读诗歌,才能进行以后的教学过程,什么都不会,最最基础的东西也不会读,那接下来理解的也是错误的。在低年级的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的适示范,言传身教就是这么来的,在完成以后,以学生读书为本。
初读古诗时,教师要设立目标和任务,学生做到什么程度,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先读第一遍;在根据诗歌所给的生字并进行圈画,做到读准准音,不丢字不多字,把诗读正确地、流利地朗读出来。前两遍的学体上学生有了了解,学生不仅仅复习了学过的汉语拼音,同时也便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提高自我的朗读能力。自读后,教师设立泛读,这就是言传身教,让学生快速地进行模仿,也就是诗歌的第三遍朗读,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相互评议,这是检验学生的最佳效果,让他们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第四遍教师伴随着音乐,让自己在音乐的带动下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渐入佳境,渐渐地得到熏陶,再让学生利用绘声绘色的领读,做到耳、脑、口所有的诗歌活动。我们在第五遍朗读的过程中,要让W生慢慢感悟到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的诗的语言美、节奏美等更多的美感,从而渐入古诗意境。五遍的朗读之后,我们在课堂中就要变换多种的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小组读、全体读等。
学生只有在课堂中找到读的乐趣,才能逐渐领会读的乐趣,感悟到诗的意境,从而我们达成的要求,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样的古诗教学课堂,学生读的不累、学的不累,而且越读以后,他们的兴趣性越来越浓。朗读的韵味一次比一次浓厚,大多学生当堂背诵是根本不成问题的,也间接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师就应该扎稳脚跟,一步一步贯穿古诗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开展古诗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在古诗词教学中,加强对已背诵古诗的复习。
就我们所观察,往往发现了一个恶性循环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升上高年级以后,以前学过的这些古诗却渐渐被淡忘,大体上只是依稀有点印象,纵然在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反复背诵,并且加大力度的强度,也把这些倒背如流的古诗渐渐让它们消失在脑海中。
而到高年级的时候,保存在学生脑海中的记忆痕迹不复存在;二者教师没有经常性地复习和应用。结果是,学过的古诗词渐渐遗忘是正常的。因此,从四年级起,建议老师们在教学古诗词当中,建立我们一直所用的教育理论,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复习相关内容的古诗。
(二)建立一个专题进行学习
每个诗人身上都有固有的特色,可以以诗人为专题,把古诗进行归类。比如学习《独坐敬亭山》,可以把李白的诗背一遍,并熟悉每首诗歌的大体意思,以内容为专题进行划分。比如学习《忆江南》,就把描写春天,甚或四季的古诗背一遍;如《赠汪伦》是一首送别诗歌,可以以诗情为专题,建立送别诗歌的专题,方式上可以采用多种多样,没有固定限制。很多中高年级老师教学古诗,课末都不忘主题的拓展。如果能在课后或者课中对学生进行辅导,会产生很大的效果,就能很好地、以及最大限度地落实“积累”这个教学目标。
古诗文教学在中学的课堂占有一席之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的教学中古诗文已经占据重要地位。我们在教学时要时刻关注。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人文教育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必须要能够理解并背诵教材中精选的古诗词,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均有较大帮助,也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小学生在理解并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品位以及气质,并充分感受到生命的灵动,使小学生接受深层次的人性教育。
一、通过体味意境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精神
古诗词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多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意境表现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引领小学生去体验并感受诗人的情感。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情景交融的思想境界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形成健康积极的乐观情怀,净化自己的思想以及情感,对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很大帮助。
二、通过理解内涵培养小学生的人文情怀
诗人一般是通过诗词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学生在
理解诗词内涵的过程中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并真切
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他们在理解不同内涵的诗词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的爱国热情以及感恩意识等,进而
使其不断端正自己的行为,培养自身良好的思想品质,对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生活意识以及思想认识有很大
帮助。
三、通过诗词朗诵来培养小学生的人文情感
小学教材中的古诗词大部分都有极强的节奏及韵律,小学生在朗读以及背诵的过程中可以逐渐感受并体验到诗词传达的情感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引导,让小学生在节奏的平仄起伏以及乐感的体验中受到诗词美感以及情感的熏陶,不断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感,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的情感更加丰富。
在新课程标准下,学校不但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思想认识的培养,尤其是小学生的思想认识还不够成熟,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学习古诗词可以使学生在感受以及体验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身的人文情感以及人文精神,对其成长及发展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1]陈怡洁.论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吉林教育,2009(35).
[关键词]古诗 语文 特点 意义 方法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1 古诗的特点及意义
1.1 古诗的特点。古诗一般分为两大类:叙事诗和抒情诗。叙事诗以描写具体事件、人物为主的,如:《蚕妇》、《小儿垂钓》等;抒情诗是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它又可以分为写景和写意两大类,但不少古诗既写景又写意。
意境美,是故事中所描绘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美,正如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作者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感受来言志抒情,以启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
语言美,是指古诗的语言凝炼、生动形象,常常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多种手法再现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和艺术的美。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诗句读来令人感到美不胜收。
音乐美,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产生了音乐美。
形美,是指形式美与形象美。例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古诗,对仗工整,显示了形象美。
1.2 学习古诗的意义。首先,古诗具有简洁、抒情、篇幅短小而丰富的特点,学习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去补充和领悟,这当中就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利用古诗作为一个起点,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设想象中的图画。古人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即是这个道理。由此可以引出其第二个作用即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这对于发展创造性思维不能不说是一个有益的契机。
古诗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学生在读古诗时,对诗中描绘的各种形象大都见过,然后利用想象根据诗意把大脑中记忆的各种意象进行再造组合,从而再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画面。这样不仅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2 小学语文古诗的教学方法
2.1 反复吟诵,陶冶性灵。古人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可见在学习古诗时朗读的重要性。通过吟诵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进而增加其艺术修养。所以古诗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反复朗读。就朗读的指导而言,应分三个阶段进行。
初读,感受诗意。古诗的朗读必须注重节奏和音律,要做到抑扬顿挫,要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这些在初读古诗时就应让学生有所感受,使学生达到意会的程度。
精读,加深理解。初读是较为朦胧的理解,第二阶段的朗读要设置一些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一些问题,再与分析相结合,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巩固,呈螺旋式交替纵深发展。
品读,深化理解。在这一阶段的朗读时要引导学生品味诗的关键词句,理解诗的表现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插上憩象的翅膀,在脑海中描绘诗中的具体情景,感受诗歌的艺术力量,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2 巧妙分析,理解诗意。
第一,借助历史,使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诗意。在唐宋浩瀚的诗海中,有大量的古诗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所产生的一种心声,及对人生遭遇的一种感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在了解创作背景后,才能对诗意有全面、正确地领悟。如:林升的《题临安邸》,课前可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历史背景:中原被占,宋高宗不思恢复,而是安于一隅,在杭州建明堂,修太庙。达官显宦,富商巨贾也相继营造宅第,杭州成了他们的安乐窝,具有了当年汴京的规模。而当年的汴京,也是巨宅别墅,秦楼楚馆,歌舞无虚日,以至朝廷倾覆。
有了这些知识,我们便可以正确理解到“山外青山楼外楼”,并不是南宋的繁华景象,而是苟且偷安的证据;“西湖歌舞”并不是升平气象,而是亡国之音;“游人醉”并不是对太平盛世的陶醉,而是乐不思蜀的醉生梦死之态。
3 围绕重点词句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你素质教育
一、课题的提出
生活中有美,古诗教学中也有美。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尤其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 70首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体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反思过去,我们说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使学生终生受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的教学就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同时,新课标也强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这种古诗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二、课题的界定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古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是一次自主体验的过程。近十年来,在美国兴起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实际上,阅读也需要倾吐,可以说阅读是伴随着倾吐的吸收。犹如吃饭,吃饭自然是吸收,但必须分泌唾液、消化液,伴随着倾吐消化液才能吸收食物营养。由此看来,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毫无疑问,必须十分尊重学生这种自主性。
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完全处于整个学习探索过程之内。现在各种资料充斥着学生的生活,相信学生完全有能力利用自己手头的资料,利用自己已有的查字典解释字词的能力理解古诗。
三、课题操作策略
1.自主感悟,读准诗句。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优美,首先要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让学生大声朗读,“不求甚解”地读,读通,读好,读到朗朗上口,在读中自悟。
2.自主理解,画诗意图。激发学生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诗句的描写,充分发挥想象,画诗意图。古诗把诗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熔铸在短短的几十字中,以少胜多,以大见小,给古诗教学鉴赏者留下充分的再创造的余地。
3.画演古诗,探究诗意。古诗意境深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诗意图形成了,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又深了一层,在教学中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画出的诗意图,对照诗句说说或演演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4.灵活多变的写作技巧赏析
诗人描写事物时,除了采用白描的表现手法之外,更多的还采用夸张、比喻、对偶等的修辞手法,若能稍加赏析,定能其乐无穷。“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春色满圆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是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二是遥远的历史知识会增加学生感知的难度。只选择与该古诗有密切关系的且有助于帮助理解诗意的内容,重点的介绍,使学生了解诗的作者及生活的年代;体会感情和意境,切莫满堂“灌”。新课标要求,小学古诗教学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热爱古代文化,学会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用学到的知识去丰富。
四、课题实验成效
1.学生自主、探究,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通过赏析,理解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达到会背诵。2.学生学习古诗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探求,自学能力大大增强,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把古诗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从而真正发挥古诗教学的特有魅力;锻炼了学生搜集、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对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形成言简意赅的文风。3.通过对古诗的学习与鉴赏,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和美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4.古诗教学并不是为了学古诗而教古诗,该实验研究让学生跳出了单纯学古诗的境界,拓宽学习空间,渗透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与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的能力与素质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五、课题反思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在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下,对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做出了新的要求,在语文学习中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关于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文的授课过程中要提升语文教学水平,现阶段,进行创新性的语文古诗词教学已经成为当下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必然选择。
1古诗词教学方法导入
当前我国大部分小学在课堂上对于语文古诗词教学都只是进行重复记忆,通过教师讲解来理解诗词的含义以及古诗词中的一些考试考点,几乎没有对古诗词有更深入的研究,对于学生来说,只是对古诗词有了初步的印象,而没有理解古诗词深层次的含义,在课程改革的阶段中,教师要通过创新古诗词教学的方式,对学生的古诗词进行深层次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写作背景,体会古诗词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2古诗词教学方法
2.1通过朗读的方式初步感受
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对于古诗词的初步感知就是通过阅读实现的,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自行体会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感情。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进行示范性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配音等方式,重点地方重点朗读,让学生进行标记,比如在阅读“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这句诗的时候,通过重读“杨花落尽”这一个关键词,让学生从中感知季节的变换以及作者面对此情此景时内心的感受,而通过“子规啼”的重读,又能够让学生仿佛看到和听到在秋风落叶间子规鸟的啼叫,从而对诗人身处秋意渐浓且友人离去的境地的心情感同身受,理解此情此景,悲伤的气氛,感伤的情怀下诗人心中的悲痛,由此写下这样的诗。通过一步步的引导,让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慢慢感受诗人所抒发的情感,从而让学生形成共鸣。
2.2构建古诗词情景感受
构建古诗词情景感受就是让学生自行理解整首诗词的情感。在上一个层面,教师通过先行阅读引导后,学生自我阅读并自己感受。比如在阅读“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后,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思考诗人为何要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明月”上,让风来代替他传递自己的感情,然后在通过这两个问题再读,进行感受,由此来构建自己对于这首诗的整体感悟。
2.3整体分析体会作者情感
在进行前两部分的分析以后,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对古诗词进行背诵记忆,就要对诗词有整体的把握。比如,在讲解“相煎何太急”的典故时,教师通过典故来介绍当时的故事背景,在讲解的过程中,重点对曹植的“七步诗”进行讲解,来让学生对整首诗有整体的感悟和正确的理解。同时还要教授学生如何进行诗词的分析与理解,这是帮助学生体会到诗词情感的基础。让学生明确诗词的词眼,把握诗词的中心句、中心词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通过科学的方法有步骤有方法地对诗词进行分析和感悟。
3教师的工作方法
3.1课前备课
教师一般在授课的前期都会进行教学工作的准备工作,称之为备课,如何进行在新课改模式下的备课就成为重中之重。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诉求,明确学生想要知道什么样的内容,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学生为主,这样才能够起到较好的课堂效果。通过设计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方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思路智能化教学,从网上搜集资料等方式来实现教学方案的新颖性。具体的方法就是有的放矢,分层教学,同时要以学生为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教学效果才会有保证。
3.2理论联系实际,实践中写作
知识源于生活,要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到学习的内容,还要从生活中入手,例如,在教学《游子吟》的过程中,可以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四句诗中,让学生体会到身为母亲的不容易,让学生有对母爱的崇敬,对此就可以通过具有实践性的任务来实现,如设置一道作业就是让学生给父母洗碗、洗衣服,体会身为母亲的不容易,从而深切感受到诗中所倡导的深刻内涵。古诗词教学从另一种意义上就是国学教育,古诗词中蕴含的深厚文化积淀也必将是学生所要细细品味的东西。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三步曲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读、译、说、背、默的基础上,面对知识多元化,信息多渠化,我们思考着如何让小学古诗教学更生动、更具体,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让故事、唱歌、绘画走入课堂,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步:将古诗演绎成故事
在古诗教学中,我尝试着引导学生将一首首古诗演绎成一个个故事。每首古诗都是诗人在特定情境中酝酿的一种情感、叙说的一个故事,其中蕴含的情志、理、趣,通过精炼的语言,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如:教学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根据古诗的内容,我们可以将它演绎成这样一个故事:黄鹤楼上,这对相处多年、一起生活、一起作诗的好友即将分别,彼此都有着无限的惜别之情,二人握手话别,千叮咛万嘱咐,依依不舍。转眼间,孟浩然的船如同一只渺小而寂寞的孤帆,在碧蓝的天空与蔚蓝的江水之间,一点一点地变小。最后,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有长江之水还在奔流向东。李白伫立在远处的岸上,不忍离去,思念着老友。
将古诗演绎成故事,有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表达力,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每首古诗都可以有一个学生自己心中的故事,学习古诗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第二步:让歌声回荡在课堂上
唱诗,就是按照一定的曲调以歌曲形式将古诗内容哼唱出来,既愉悦了学生的身心,又温习了古诗的内容。
贝多芬曾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我们可以将音乐引入古诗教学中,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美,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可以亲自教唱,亦可播放录音带或课件,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进一步理解古诗的内容。如《渭城曲》的舒缓深情、《鹅》的高亢轻盈、《望庐山瀑布》的激昂雄浑。在歌声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唤醒学生潜意识中深藏的情感。让旋律帮助学生记忆古诗的内容,进而体验诗人的情感。
第三步:用绘画的方式让古诗内容具象化
用绘画的方式捕捉诗中的意象,让意象具象化,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基本疏通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们用一副画来表现古诗的内容,以此巩固记忆。他们会画得千姿百态、形象各异,但对于古诗中的意象他们会基本抓准。如:教学孟浩然的《春晓》,学生们会在纸上画出枝叶茂盛的树、站立枝头的鸟、飘洒落地的花,有的还会画上赏景的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再给画涂上颜色。他们画得不一定很全面,但是,他们有自己的理解。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及对策
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中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对古诗词进行透彻的理解,还需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进行教学,否则会降低教学质量。目前,在大多数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中,存在很多教学问题需要解决。
一、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1.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背诵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方式中,多采用死记硬背方式进行教学。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地领会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意义,仅仅只是将古诗词的词句背诵下来。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尤其是对于不爱背诵的学生而言,更是有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古诗词的意境理解
古诗词是一种古代文明传承的表现,通常诗人会通过诗句呈现出一种意境,或许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也或许是诗人或高兴或忧愁的心情。但是,在现代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对意境的感受,只重视基础知识教育。这样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枯燥与乏味,无法理解古诗词所蕴藏的魅力。
3.教师的课前准备不够充分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授课前,教师通常会将古诗词的翻译、古诗词作者的背景准备好进行授课。但是,这样传统的备课方式是不健全的。每一首古诗词的创作都会具有一定的背景,教师应当在课前将古诗词作词时所处的背景状况进行详细整理。在正式对古诗词进行讲解之前,让小学生先领略到背景状况,才能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此来提升教学水平,确保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的教学质量。
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1.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将自身的角色进行转换,从过去的主体地位转换为引导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教师不能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当带领学生融入古诗词的情境当中,让古诗词能够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熏陶。
例如,教师在教授《春晓》这一课时时,教师可以通过描绘出一幅雨过春晨的景象,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春晓所表达的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诗词的魅力,融入其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
2.采用现代科技进行教学
科技的发展推动各个领域快速发展,其中,对于教育领域而言也有重大作用。教师在教授小学语文古诗词课程时,可以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开始前,需要根据所教授的诗词内容选择视频或图片进行展示,让学生先融入教师所给予的情景中去,再开展之后的教学内容,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授《锄禾》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一开始,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出农民耕田、种地的视频或者照片,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烈日阳光下农民的辛苦,再进行诗文的讲授。这样,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农民的不易,让学生能够真正读懂诗词中的含义,感受到何为“粒粒皆辛苦”,提高教学质量。
3.采用合作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通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融入到讨论中去,甚至连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让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改变传统教师严肃、严厉的形象。
例如,教师在教授《游子吟》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阅读后,按照自己的理解讲述诗文中所表达的内容。最后每组再派出一位代表同学进行组间总结,教师在学生总结后可以进行指点与添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采用合作学习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还能够让学生学会沟通、协作能力,是一种优质的教学方法。
4.采用情景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情景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提升学生的注意力,让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在情景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重要的引导地位,在学生进行情景表演时,教师需要将课堂的氛围控制在有序状况中,才能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教授《小儿垂钓》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钓鱼的情景,让学生能够了解钓鱼的步骤,以及自身钓鱼的心情。通过情景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了解诗词所表达的内容。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工作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智力仍然处于成长期。教师如果一味采用单一的文字表述教学方式,会让小学生感到理解困难,进而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会让产生产生抵触情绪。而教师通过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技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以及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会使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质量有所提升,促进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伟.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02(21):80.
[2]戴银燕. 从意境到意象――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课堂审美引导[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6(2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