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1 09:18:0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茶艺礼仪的特征,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古典芭蕾 “开、绷、直、立” 中国舞蹈 文化艺术
古典芭蕾舞动作的基础是建立在“开、绷、直、立”的美学基础之上的,它是一切芭蕾舞动作的基础,只有符合其美学原则,才能称得上是完美的古典芭蕾。相比之下,“东方舞蹈的动作都是内向的,腿几乎总是自然弯曲,并拢;浑圆的双臂一般都围绕着身体运动;一切都似乎聚集在一起”。①“开、绷、直、立”是古典芭蕾最为主要的特点,由此对比西方与我国的传统舞蹈及其他姊妹艺术,便可以更为清晰地认识古典芭蕾“开、绷、直、立”的艺术特征及中西方舞蹈艺术的文化差异。
一、“开、绷、直、立”的艺术特征
“开”――人体动作尽最大的可能向外部拓展。芭蕾舞演员在站立时,脚膝要开成180度,四肢动作要向四面打开。身体从肩、胸、胯、膝、踝5大关节向外打开,最大限度地延长肢体的线条,扩大舞蹈动作的范围,增强表现力,同时也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和运动的灵活性,使身体理想化、完美化、职业化。
法国舞蹈批评家安德列•莱维森曾说:“芭蕾舞出发点的根本原理――外开性……在一般情况下,人体腿部的动作仅限于前后运动,而当腿外开,就可以使它在任何方向――前、后、旁、斜线、划圈运动,在所有这些方向,动作都显得轻松而优雅……”②苏联著名编导罗•扎哈洛夫在《舞剧编导手法》一书中表达过这样的看法:要充分掌握古典舞的全部动作,就必须具有充分外开性的胯骨,这样才能使双脚轻松地站成一位,并且令双腿外开地向前后两旁抬起。同时,胯部的外开,必然造成舞者收腹、挺胸的直观效果,强化了身体的直立感。由这种直立感产生的臀部收缩与足部向上踮起,又会给人一种挺拔欲跃的感觉。这样一来,“开、绷、直、立”在一个基本的站立动作中就得到了统一的体现。由此可见,展开胯部是芭蕾舞训练中最基本的要求。
舞蹈家以一腿足部为支点,另一腿足面绷直向后尽量高抬、伸展;一臂沿高抬腿伸展的相反方向前伸,形成身体水平方向的直线;另一臂向侧后面抬起,与直立的躯干基本成直线,从而产生平衡。此外,人的四肢伸展到了极限,加之脚尖的踮起,强化了纵向的延伸感,使人体在最大限度内向四个方向拓展。
“绷”―― 芭蕾舞种,将膝关节和踝关节绷直,绷起足尖的站立,可谓芭蕾舞最突出的视觉特征,同时,还要求显示出人体肌肉的外形。
“绷”也是芭蕾舞蹈艺术中非常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芭蕾舞作为一种形体艺术,必须通过“绷”才能将肢体放射到舞台当中,在有限的空间内使能量聚集在肢体末梢部位,使舞姿更加舒展,从心理上延展了肢体的长度,增强了舞蹈动作的力量感与节奏感。,也拓宽了“开”的审美想象力。
“直”――指双腿膝盖伸直以及后背的垂直,也就是使身体垂直拉长,使舞姿舒展优美,达到完美的长线条视觉造型。
芭蕾动作在舞台中的动作路线也多呈直线形,这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相似之处,与中国舞的“拧、倾、圆、曲”的审美标准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古典舞蹈中普遍存在的脚腕和手腕的有力回扣,在芭蕾中是见不到的,取而代之的是脚的用力绷直和手的自然伸展。外开的、绷直的脚尖,强化了腿部乃至躯干直立的感觉,加长了人体的延长线,提高了人体重心的位置,造成了舞蹈家向上升腾、放射的效果,也间接地放大了“开”的效果。
“立”――足尖直立,即身体的直立挺拔,使头颈躯干和四肢作为一个整体,并把身体重心准确地放在两腿或一条腿的重心上,其空间占有感就像古典宫殿似的傲然挺立,给人以稳定健美之感。
只有在“立”的基础上,“开”才有条件。稳定健美的“立”是放大延伸的“开”之所以实现的前提。同时,“开”也大大丰富充实了“立”的审美表现力,令“立”不再仅仅是稳定健美的“立”。
由上述可见,作为古典芭蕾动作与美学基础的“开、绷、直、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我们习惯上经常把它们四者分而论之,但是,从根本上讲,它们并非彼此无关或各自独立,而是共同塑造了古典芭蕾的技术与审美特征。进一步说,“开、绷、直、立”四者中,“开”字为先,“开、绷、直、立”的后三者无不与“开”字相关,无不为“开”字服务,无不受“开”的统摄,在此基础之上,加之“绷”“直”“立”三者的共同塑造,芭蕾技术与形式美感的大“开”,才更为鲜明地跃然眼前。
二、“开、绷、直、立”与中西方艺术
“开、绷、直、立”的身体造型与西方艺术文明之源的古希腊雕塑、建筑造型所体现的凸起、清晰的几何造型观念相通,而几何观念深深地影响了西方的各门艺术。
西方音乐中复调音乐的对位法基本构成于几何原理之上,并使五线谱坐标空间形成多声几何主体造型的艺术空间,这正好和芭蕾舞身体强调精确的几何造型观念相通。西方的弓弦演奏,下弓常常提得很开,不像中国弦乐(如二胡)的弓夹在两根弦之间。小提琴的弦张得直直的,加上有指板在弦下面,弦受压力后不可能像二胡那样出现弯曲。此外,小提琴等弦乐器演奏时,每个音的手指站位都要求立直,不许拖泥带水,滑音也不是其基本音乐语汇。这些演奏方面的“开、绷、直、立”给人一种刚劲、刚性的力量。与之相比,中国音乐演奏中的“拧、倾、圆、曲”则给人一种柔韧的感觉。
“开、绷、直、立”呈现外拓性的特点,也体现在欧洲的建筑、园林之中。西方建筑明窗洞开,举柱伟立,文饰纵横,并附以精美的雕刻,仿佛要将天下之美尽现于世人目前。宗教中的“神”,要用直观、崇高、神秘的视觉形式去吸引人们、威慑人们。宗教建筑表现出外向的、放射的形态特征。德国乌尔姆教堂、科伦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等,都有又尖又高、鳞次栉比的塔群,瘦骨嶙峋、垂直耸立的束柱与筋节毕现的飞拱尖券,创造出飞舞之势。仿佛能使这些巨大的石头建筑随时脱离地面,冲天而起,人们的灵魂也随之升腾,一直升到苍穹,升到天国上帝的脚下。
西方建筑与园林的这些典型特征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园林艺术中几乎看不到。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园林往往融为一体,共同营造着中国人心目中的自然与生命,表现宇宙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元气流动的韵律与和谐。人与自然的交融合一,不是外显,也不是外拓,而是强调人与自然的交融,人的主观心灵与天地自然的沟通,完全不同于西方宗教建筑所强调的营造一种升腾感与神秘感。
由上述可见,中西方艺术不仅仅在技术特征上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在各自艺术的创作与审美理想的追求上都存在着明确而深刻的个性差异。
三、古典芭蕾与中国传统舞蹈的文化差异
在上文中,探讨了中西方舞蹈及相关文化具有的众多的差异,那么,这些差异源于何时又来于何处呢?
首先,这种差异源于人类文明起源之初,并且可以从中西方不同的语言文字中找到论据。
中国古代甲骨文、钟鼎文文中的“舞”字写作
从上图中的 “舞”字可以看出:其一,“舞”指人体动态。其二,记号着重表现上肢,可见古人“舞”的概念重在上肢运动。其三,记号反映人持物而动,和祭祀、宗教活动有关。
“蹈”字,《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践”的意思,就是以脚踏地。在古代论舞文字中,“舞”往往单独出现。很少出现把“舞”和“蹈”放在一起连用(即写作“舞蹈”)的文论。比如现在常用的一个词――“手舞足蹈”,其中的“舞”和“蹈”分别指上肢和下肢的运动。
在西方,人们将“舞蹈”称为“ballet”和“dance”。“ballet”源于意大利语,是“跳跃”的意思,而“dance”源于古代高地日尔曼语“danson”,是“伸展”的意思。
从上述对中西方“舞蹈”一词的语言文字研究中,可以看出:第一,中国人的“舞”着重指上肢运动,西方人的“舞”偏重于下肢运动。第二,中国人注重持物而舞,动作呈弧线或圆形。第三,对于下肢,中国人重视“践”,即以足踏地,而西方人重视的是跳跃,注重人体摆脱大地的努力。前者是向大地收敛,脚踏实地,与大地相亲相依,后者则是向空间开放,意在升腾。③
之所以中国人执着于大地,首先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农立国,中国人安土重迁,固守大地。中国的建筑一般不向高处发展,而向大地横向、水平地延伸,例如长城就是典型的中国建筑,是一条盘旋在中国大地上的长龙。中国的四合院也是在平面延伸,不向高空发展,即便是故宫中也几乎没有什么楼房。所谓的“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等,其实都不是很高的建筑。中国人登高只是望远,看的还是平面大地而已。偶然想象升空,最后还是想回到大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其次,古典芭蕾的“开”可以从舞蹈动作中找到例证。
在芭蕾舞的动作中,跳跃动作的种类众多,出现频繁,有中跳、小跳、大跳等。每种跳又分成不同的类型。比如,小跳有擦地双落跳、擦地单落跳、滑步、双起单落跳等;中跳有带跳的空中单腿划圈、敞式西松、闭合式西松等;大跳有凌空越或大跳、变身跳等。大幅度的跳跃是造成芭蕾舞中人体向空间拓展形态的重要原因。④然而,在中国古典舞中,跳的动作不但少,而且相对于芭蕾中的跳,其跳的幅度和高度都小。
从芭蕾舞多腾跳动作,而中国舞蹈缺少腾越动作这一点看来,也可以说明另外一个问题,即西方的舞蹈讲究通过外部的形体与造型,表达外在的宏大与延展,中国传统舞蹈则更为讲究舞蹈动作与造型的内在气韵。
对上述观点,有人认为,以古典芭蕾为代表的西方舞是为了使人从大地解放,以确证自己的存在,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张扬,因此偏重于下肢的动作。芭蕾舞往往要掂起脚尖,高跳、蹦脚,具有放射性,仿佛要摆脱大地的怀抱,寻找新的空间,试图通过不停的跳跃,飞上天空,寻找自由。然而,东方舞则很少有腿部的弹跳动作,表现的是对大地的眷恋,总是依依不舍地在大地上徘徊,因而偏重上肢的运动。这恰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表达的看法不谋而合:西方的舞蹈者总是试图使自己摆脱地心的吸引力,努力跳起来,在空中翱翔。中国、日本和朝鲜的舞蹈者则牢牢站在地面上,很少把脚高抬,他们沿着一定的几何形,缓缓地移动脚步;臂和手的动作千变万化,而且极受重视。而在西方舞蹈中,很少应用手的动作。这又如法国的瓦莱里的观点,即“舞蹈是为了从大地获得解放,是为了确认自己的存在”。⑤日本舞蹈评论家郡司正胜也表达过类似的看法:“日本舞蹈所表现的是眷恋大地,是依依不舍地在大地上往来慢行……西方舞蹈是放射性的,是憧憬天上;东方舞蹈的动作是内涵的,是眷恋大地的……日本舞蹈所要表现的,并不是要离开生活寻找具有新的时间和空间的美的另外的世界,倒是以大地为乐土”。⑥
综上所述,古典芭蕾的“开、绷、直、立”并非偶然而就,其形式与审美特征不同于中国传统舞蹈,离不开其自身的文化,中西方舞蹈文化的差异,从根本上讲,都是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与民族心理、性格所造就的。中国人的含蓄,使得中国人所塑造的生活环境与艺术也是含蓄的;西方人天生自由开放,他们所创造的生活环境与艺术也是外拓外向的。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注释:
①安德烈•莱维森:《古典舞蹈精粹》,《舞蹈摘译》,1984年第2期,转见《人体文化》,94页。
②安德烈•莱维森:《古典舞蹈精粹》,《舞蹈摘译》,1984年第2期,转见《人体文化》,133页。
③谢长、葛岩:《人体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131页。
④谢长、葛岩:《人体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116页。
目的:对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特征、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形式,对48例患者的心理进行统计分析,包括:自卑、意志消沉、期望、抑郁、焦虑、恐惧六项问题。结果:80.1%的患者自卑与意志消沉、缺乏信心;50.2%的患者恐惧;30.2%的患者怀有展望。结论:对患者心理变化进行了解掌握, 针对每个人制定适宜的护理方案,同时辅助心理治疗。对于老年患者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小复发的机率、减轻疼痛为目的。
关键词:结核病;心理特征;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203-01
结核病属于呼吸系统疾病,具有传染性。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此病的早期症状是发热,患者会表现出疲惫感,脾气暴躁,全身无力,日常工作受到严重影响。随着近年来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大量的流动,结核菌的变异等,使得结核的患病率出现回升,人民的健康受到结核的严重侵害,现已成为较大的社会及公共卫生问题。为了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使患者身心健康更好的恢复。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收治的48例结核病患者进行观察[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3年4月至9月期间收治的48例患者进行检查。其中,女性24例、男性24例,年龄介于28岁至67岁,平均年龄29.7岁;老年患者9例,中学生患者14例。所有患者均为初次接受治疗,其中1例淋巴结核、30例浸润性、14例结核性胸膜炎、3例血行播散型。
1.2 方法:
以问卷调查形式,对48例患者的心理进行统计分析,包括:自卑、意志消沉、期望、抑郁、焦虑、恐惧六项问题。发出的48张问卷,全部被收回。
1.3 统计方法:
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应使用SPSS13.0软件。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并用x±s表示,均以P
2 结果
随着人的成长,我们会在心理、生理上不断产生各种需求。当我们的能力还不能完全使我们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我们在心理上会有不平衡感。这种情况把不良影响带给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从而使我们表现出烦躁不安,过度焦虑,精神紧张等[2]。心里需求还有特殊性,受不同病情,文化程度,阶层的影响。经调查48例患者的心理特征表现如下:
2.1 展望:
本次调研中30.2%的患者怀有展望的心理。第一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大多有这种心理, 在接受治疗时, 往往对满意的疗效心存期望,希望被护士、医生理解、尊重。希望自己不被歧视、得到平等的待遇。
2.2 意志消沉与自卑、缺乏信心: 本调研中有80.1%的患者具有这种情绪。大多数患者因治疗结核病需要的时间较长, 且病情易反复,而对治疗失去信心,且折磨患者的身心。
2.3 恐惧:
想到以后的不良后果,自我感觉无能为力,对未来充满恐慌与害怕。在本调研中有50.2%的患者有这种情绪,这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①害怕工作、学习、婚姻受到影响。②经济因素,因结核病属于慢性疾病,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全愈,需较长时间用药、且昂贵,多数患者劳动能力受到限制, 特别农民, 导致大多数家庭经济状况不佳,许多患者无钱治病, 一再拖延病情,使病情加重。③怕接受治疗以后也会传染给其他人,这些因素均给患者心理造成较大的负担。
3 心理护理
3.1 解除自卑:
患者第一次接受治疗时往往有展望心理,对治疗充满希望。护理患者时要有同情之心,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让他们内心感到备受关怀。医护人员要有认真的作风;要常观察他们心理变化,与患者建立较好的关系, 给予患者安慰,关心照顾他们的生活,告诉他们,自己人生态度、自己理解的疾病、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要站在患者的角度,使他们有亲切感,达到共鸣的效果,最终消除自卑、振作精神、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医生的治疗。
3.2 与患者家属沟通:
对于老年、青少年患者的家属,他们承担着较大的物质、精神的负担。身为医护人员要对家属做好工作。使家属对患者全心照顾、给予安慰及物力支持, 让患者受到平等对待。同时,护士和家属一起为患者制定护理计划,要对家属补充结核病方面的知识。在家属支持、鼓力下让患者得到更多的能量,从而消除自卑, 战胜病魔,增强信心[3]。
3.3 健康教育:
①未经医生允许不得改变使用的药物,长时间坚持用药。因所用药物较强的副作用及较强的毒性,医生和护士要耐心对患者讲解;②增强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出院后多进行体育锻炼, 同时要睡眠充足,防止感冒,不要过度劳累,去医院接受定期检查;③食用维生素多,蛋白高,热量高,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不喝酒、不吸烟。
3.4 帮助患者建立信心:
应该让患者知道,近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结核病已经有根治的希望,只要我们及早防御,积极的接受治疗,按时用药,按时复查,结核病就能得到控制。我们要多鼓励患者,多肯定他们接受治疗的行为,从而使患者坚定战神病魔的信心。让患者知道结核病的治疗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我们要有耐心,不要太过于急切,治疗时也可能复发,这些都属于正常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龚朝辉,韩桂兰,李春梅.接毒观察和职业中毒患者心理特点护理[J].吉林医学院学报(环保专刊),1998.
关键词:离异家庭 大学生 人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73-02
1.问题提出
离异家庭指的是父亲或母亲与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它是由核心家庭因夫妻离异而形成的[1]。夫妻离婚率的攀升,因而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成长在了离异家庭,根据的以往的调查研究发现,无论是出于哪种原因而离婚,离异会给绝大多数离异后的夫妻双方和子女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然而,也有研究者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了这一问题,认为离异不一定带来不幸,关键看父母是何种方式离异和离异后对待子女的态度和行为[1]。对这两者间不统一的观点的考究,正是引发本次研究的缘由之一。
研究方法
2.1研究目的
本研究立足在客观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EPQ)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调查分析。
(1)整体上了解离异家庭大学生基本的人格特征;
(2)将离异家庭大学生与完型家庭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进行差异比较、分析讨论;
2.2被试
本研究中通过采用随机抽样,网络发放问卷和走访的形式,向多个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共412份,其中有效问卷362份,问卷有效率为89.2%。考虑到被试的代表性,选取了有效问卷中的218份作为本次研究调查的数据。被试的统计情况(见表1)
3.1离异家庭与完整家庭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由表2得知,离异家庭大学生,在精神质上的倾向和典型性比完整家庭的高出12.6个百分点;在神经质上典型和倾向性高出12.5个百分点,且在整个离异家庭的大学生中,有典型神经质和倾向性的占了绝大多数;但是完整家庭大学生比离异家庭大学生表现出内向的人数比例大12.1;两者在说谎中表现的差异不明显。
3.2离异家庭与完整家庭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差异比较
研究中从均值的比较,t检验,针对来自离异和完整家庭的在校大学生总的体人格特征做了对比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在神经质、内外向和掩饰性这三方面离异家庭和完整家庭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均显示出无显著差异,只在精神质上存在的差异显著。
3.3父母离异后的单亲家庭与重组家庭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差异比较
研究还将所有离异家庭中的34名单亲家庭大学生和26名重组家庭大学生的筛选出来,进行了两者间人格特征的差异比较,统计结果如表9所示:离异家庭大学生中无论现在是生活在单亲家庭的还是重组家庭的,他们在精神质、神经质、和掩饰性这几方面的得分均未显示出差异性,而在内外倾向上的差异明显。且离异后重组家庭的大学生比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更趋外向性。(见表4)
4.结论
(1)来自离异家庭的大学生在精神质上表现明显,与完整家庭大学生的存在着显著差异,他们具有较为明显的孤独、不近人情、敢于冒险、挑衅,自我意识强、不轻信他人、坚强、独立等人格特征,而在焦虑、抑郁、敌对、担忧、情绪不稳定、性格的内外向和掩饰性上表现得不明显,与完整家庭大学生在这些特征的表现差异的差异不明显。但在人格特征上,他们个体间的差异性很大。
(2)父母离异后,生活在重组家庭的大学生在性格上与生活的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比,更趋于外向。其他方面的特征差异不明显。但是,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比重组家庭的更缺乏安全感,重组家庭的比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更趋向于独立,对家庭的依赖感不强。
(3)父母离异后的家庭结构形式,会对子女的人格特征的形成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和主观努力才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
5.促进离异家庭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1、夫妻关系的解体,不代表亲子关系也解除了,对子女的责任减轻了,因此,离异后的夫妻应还是得一如既往的发展好亲子关系,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对待子女,关在子女心理特点,注意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使子女意识到,父母即使离异,他们还是子女最亲最爱的人,是自己可以依偎的港湾。这样会减轻子女的心理压力,促进他们更健康地成长。
2、作为离异家庭子女的亲属、同伴和其他教育者,也应从情感上多给予他们关爱,让他们感受到与其他人同样的爱,从而教会他们怎样爱他人而非嘲笑和排斥。
3、对于来自离异家庭大学生本身,也应从正确的角度,客观地来看待父母离异这一事件,了解它的科学性,真正从心里接受这点,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自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同样具有人格魅力的人。
4、学校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可建立来自离异家庭学生的信息档案,以对其进行关注,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必要的时候可进行团体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2-0012-030 引言
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间拓展已成为陕西省土地利用的主要特征,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高低是影响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陕西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序特征、区域差异、效率改进等,对提升陕西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已有学者对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余小玲等[1]利用DEA方法对重庆市建设用地效率进行了测度;张良悦等[2]利用24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结果发现,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和粗放型特征;白丽娜等[3]研究表明,吉林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较高,但土地利用结构有序性整体较低。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2005-2010年陕西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测度,进一步分析其时序特征、区域差异、变动原因及特征、效率改进方式,以期对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1 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1.1 模型设定 自从1978年第一个DEA模型(C2R模型)产生以来[4],DEA方法不断得到完善并在实际中被广泛应用。本文沿用C2R模型(1978)和BC2模型(1984)[5]。用线性规划方法来衡量陕西省城市土地利用的多元投入和产出效率问题。
1.1.1 C2R模型。C2R模型假设有m个决策单元(MDU),各MDU使用n种投入xi>0(i=1,2,…,n),生产s种产出yr>0(r=1,2…,s),则任一MDU的效率值可由下列模型求得:
maxE■=■s.t.■?燮1(j=1,2,…,n)u■?叟0,r=1,2,…,sv■?叟0,i=1,2,…,n(1)
式中,xij为第j个MDU的第i项投入值,yrj为第j个MDU的第r项产出值,ur和vi分别为第r个产出项与第i个投入项的权重,Ek为第k个MDU的相对效率值。
1.1.2 BC2模型。BC2模型将C2R模型原来假设固定规模报酬(CRS)生产可能集合调整为可变规模报酬(VRS),以此来衡量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规模报酬等问题。BC2的数学模型如下:
maxE■=■s.t.■vixij=1,■uryrj-■vixij-uj■?燮0u■?叟0,r=1,2,…,sv■?叟0,i=1,2,…,n(2)
根据BC2模型所计算出来的uj,可探讨各地市城市土地利用活动规模报酬是处于递增、递减或规模不变状态;uj=0表示该地市城市土地利用活动是在最佳规模状态下,处于不变规模报酬区;而uj>0表示该地市城市土地利用活动在大于最佳的规模之状态下,处于规模报酬递减区;而uj<0表示该地市城市土地利用活动是在小于最佳的规模之状态下,处于规模报酬递增区。
1.2 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本文的研究样本包括陕西省10个地市(不包括杨凌示范区),文中涉及的所有原始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6-2011)、《陕西统计年鉴》(2006-2011)。根据陕西省城市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和反映城市土地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利用效率的相关原则,考虑数据的可得性,研究变量设定如下:
本文从投入产出系统的角度来度量陕西省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选取10地市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从业人员(万人)、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分别衡量10地市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方面的投入水平。产出指标由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园林绿化覆盖(公顷)和生产总值(亿元)等三个指标共同组成,用来反映陕西省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 实证分析
通过以上数据和变量,基于产出导向的C2R模型和BC2模型,利用DEAP2.1软件分别对2005-2010年陕西省10个地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具体实证结果如下:
2.1 陕西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序特征分析 2005-2010年,陕西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水平较高,但总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见图1)。具体表现在:
①陕西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值始终位于0.85-0.95之间,总体效率水平较高。峰值出现在2006年,土地利用效率值达0.950,最小值出现在2008年,为0.864。这表明,陕西省城市土地利用系统能够合理组织和利用各种资源要素,使得土地利用水平在现有资源条件下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距离土地利用效率的最优水平尚有差距,通过各种资源优化配置,仍有0.05-0.15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医院感染; 特征; 预防
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4-0110-03
doi:10.14033/ki.cfmr.2015.24.061
医院感染属于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这种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进度,还会在原有病情的基础上加重患者的病痛,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安全,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上升,心力衰竭患者也随之增加,合并医院感染相应升高[1]。本文回顾性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医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50~88岁,平均(64.67±8.22)岁;心力衰竭病程2~18年,平均(8.01±3.23)年;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发病包括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心功能按评定为Ⅱ级14例,Ⅲ级20例,Ⅳ级16例。按1∶1比例选择50例同期无医院感染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病例。
1.2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依照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常规检查、细菌学培养、影像学诊断等参考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诊断。
1.3 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医院感染过程、临床表现,引起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痰培养结果、医院感染对预后的影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临床表现
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以呼吸道居首位,共31例(62.00%,31/50),其次为泌尿系感染10例(20.00%,10/50),胃肠道感染6例(12.00%,6/50),其他3例(6.00%,3/50)。2个部位感染者5例(10.00%,5/50),3个部位感染者2例(4.00%,2/50)。表现为咳嗽、咳痰;尿频、尿急、尿痛,腹痛、腹泻等感染症状者36例(72.00%,36/50)。以食欲不振、活动能力下降、精神异常等为首要表现者14例(28.00%,14/50)。
2.2 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
医院感染组平均年龄(71.22±7.05)岁、侵入性操作34.00%、预防应用抗生素32.00%、住院时间(32.13±9.56)天,高于无医院感染组的(62.12±6.26)岁、10.00%、14.00%、(17.45±4.23)天(P0.05),详见表1。
2.3 病原菌种类
对50例医院感染患者的痰、血、尿、便等分别进行细菌培养,革兰阴性菌15株,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阴沟肠杆菌等;革兰阳性菌12株,主要为溶血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真菌2株;有1例培养出两种病原菌。
2.4 医院感染治疗及预后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再积极抗感染、并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及时处理基础疾病,加强营养支持治疗,50例医院感染治愈47例,死亡3例。
3 讨论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本身无感染或无潜伏期感染而住院后发生的感染。慢性心力衰竭由于心功能减退,全身各组织系统灌注不足,机体抵抗力下降,易于致病菌入侵,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2],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也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3]。
通过本研究观察发现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医院感染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感染症状时难以识别,容易漏诊[4]。本文表现为咳嗽、咳痰;尿频、尿急、尿痛,腹痛、腹泻等感染症状者36例(72.00%,36/50)。而以食欲不振、厌食、倦怠不适、活动能力下降、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等为首要表现者14例(28.00%,14/50)。(2)呼吸道感染在医院感染占第一位,其原因为心力衰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肺淤血、肺水肿、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对入侵病原菌防御、抵抗能力下降。心力衰竭患者需长期吸氧,若湿化液不及时更换,湿化瓶、吸氧管道消毒不严格,都会增加感染危险[5]。泌尿系统感染也是最常见的感染之一,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与使用导尿管有关。(3)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复杂:年龄大的患者各器官功能老化,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本文医院感染组平均年龄(71.22±7.05)岁高于无医院感染组的(62.12±6.26)岁(P
综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难以完全避免,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原菌构成复杂,影响因素多样,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实施相应的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营养与支持治疗,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严格掌握有侵袭性操作指征;尽量缩短住院时间,严格执行陪护制度,加强对进出病房人员的管理;使用抗生素时要考虑到患者全身情况、细菌药敏培养结果、感染部位及目前院内细菌的耐药性和流行趋势,遵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并严格把握联合用药指征,对预防性用药,多联用药及首选高档广谱抗生素现象要加大监管力度[10]。
参考文献
[1]卢国良.难治性心衰临床治疗新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0,6(9):159-160.
[2]朱芳,罗艳香,程含,等.常见医院感染病原菌的构成比及耐药性[J].重庆医学,2013,42(36):4450-4451.
[3]马春花.762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23(2):108-109.
[4]陈向东,曹淑贞,马军,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7):4269-4270.
[5]胡智华,李国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2014,36(13):1954-1955.
[6]周继旺,季乃军.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特征及干预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8):1081-1083.
[7]付永勇,林雄,叶韩镯.内科综合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198-200.
[8]韩坤元,王好问,林道勇.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措施[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276-4277.
[9]吉伟青.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常见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中国医学创新,2014,11(4):118-120.
论文摘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具有代表性的资料,对其进行科学测评与理性分析,从而总结出高职艺术生心理行为特征与家庭教育方式的关系,为培养具有较高人格修养和实践能力的艺术人才提供保证,为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及文化艺术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推动高职艺术教育的良性发展。
艺术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受艺术专业特点影响,他们又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与特殊性。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此关注很少,缺乏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艺术高职生需要真正地被认识、理解和尊重,从而找到更加适合其身心和谐成长的教育方式,使其最终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过硬的优秀艺术人才。
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家庭,个体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化目标首先是从家庭中获得的,而自尊是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应对能力是个体社会适应性和社会技能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家庭教育方式对个体的自尊发展和应对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它不仅影响着个体自尊的总体水平,而且影响着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内外研究者从家庭系统内外的诸多因素,较全面地探究家庭教育方式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对于自尊,国外学者提出了本质论,认为自尊是人们在应对生活基本挑战时的自信体验和坚信自己拥有幸福生活权力的意志。国内学者认为自尊即自我价值感。对于应对能力,研究者认为个体的应对水平不同,相应的应激反应水平则不同,从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同。
高职艺术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是其步入社会的准备,良好的自尊水平和出色的应对能力是其顺利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基础。众所周知,科学的家庭教育对子女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方式与高职艺术生心理行为方式的关系如何,家庭教育方式对艺术生心理行为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高职艺术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具有哪些复杂性与特殊性,这是本研究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已有的调查结果中,普通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相当程度的假性自尊,高职艺术生群体虽具有特殊性,但也不乏假性自尊的存在。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艺术者具有多重人格气质和倾向,每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都是相互矛盾的各种自然倾向的综合。作为高职艺术院校大学生,他们正是由于多重人格倾向的丰富多彩,才使灵感永不枯竭、常变常新。这种多重人格特征因素对于高职艺术生的应对能力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高职艺术生不同的家庭背景,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必然会对其心理行为特征产生影响。
本研究以河北艺术职业学院6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出高职艺术生的心理行为特征与家庭教育方式的关系,从而进行应用对策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提出科学的建议,为高校学生管理部门、文化艺术管理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结合教育方式预测应付方式的复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在教育方式、自尊和应付方式三者之间,自尊起中介作用,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可以通过自尊对艺术生成熟型应付方式产生影响,父亲的过度保护和母亲拒绝否认亦可以通过自尊来影响艺术生不成熟应付方式的应用。因此,改善艺术类大学生父母教育观念,增加积极教育方式的使用,有利于真正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从而促进其良好应付能力的形成,身心健康的发展,为我国文化艺术发展提供强大的、高素质的、“德艺双馨”的后备人才。
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艺术生的自尊水平虽然较高,但一定程度上存在假性自尊问题,艺术生面对问题时应付方式是灵活的,但在应付方式的选择中与他们的多重人格有关。由此可见,对于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艺术生的自尊水平真正的提高,应付能力真正成熟起来。因此,应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一、家庭教育方面
艺术生的家庭条件往往比较优越,家长为子女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但由于工作繁忙,缺乏与子女的日常交流沟通。而学艺术的孩子,由于长期从事表演活动,使得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表演性的人格特点。总是力求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 对于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挫折避而不谈,使得一些心理问题不易被发现。因此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以理性的态度来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学会接纳子女不同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对错误的认识和行为给予耐心地引导,并以善意和令人舒心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对子女进行约束的同时,让子女有表现自我的自由,培养子女善于协商的处事态度;在家庭中让子女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使其充分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正面支持,从而增强他们对自己的认可程度,认为自己有能力去解决问题,自己有价值,这样他们即使遭遇失败也会充满自信,从而建立稳定的自我价值,形成较高的自尊水平和较强的应付能力。
二、学校教育方面
(一)建立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的重要功能是帮助学生找到解除烦恼的金钥匙,使其心态保持平稳。要想做好艺术生心理咨询工作,首先,要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换”,要获得学生的充分信任,让他们愿意向你敞开心扉,进行交流沟通。其次,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找出有心理障碍或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的辅导和监护。最后,每天用固定的时间,采取多样的交流方式,如:设立心理信箱,开通心理热线电话,借助互联网开展网络心理咨询等,为不愿面对面交流的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二)在艺术院校开展心理活动课
艺术生天性活泼好动,理论化的心理教育课程往往不能够引起他们足够的兴趣,因此具有实际训练操作性质的心理活动课是在艺术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等,通过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发泄愤怒、宣泄痛苦、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的心理调节手段,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提高专业教师的心理教育素质
由于艺术院校多是采取“一对一”专门授课或是小班上课的专业授课模式,所以艺术院校大学生往往与专业教师的关系非常密切,专业教师在他们心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艺术院校中专业教师的素质水平对艺术生的影响非常大。作为专业教师,首先要树立积极的学生观,相信自己的学生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其次要尊重和爱护学生,关注学生的专业成长,相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还要自觉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以良好的人格来影响学生,使学生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
(四)创建具有艺术特色的校园文化。
每一所艺术院校的成长都会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成就,而这些都是无形的财富。因此,在艺术院校有必要开展“校训”“校歌”“校史”教育。通过对学校名师、名学生的真实事迹的宣传, 突出追求“真、善、美”的艺术精神和学校精神,净化学生的灵魂,在学生中形成追求高尚道德品质和艺术真谛的风尚,使艺术生在校园中充分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气息,从而很好地传承优秀的艺术文化。
三、社会教育作用
艺术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食粮。自古以来,艺术就具有社会教化功能。孔于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巴尔扎克说“艺术乃德行的宝库”。艺术可以陶冶性情、涵养人格、建没道德风尚。在当今社会的艺术生活和艺术活动中,由于利益驱动的影响,那些被大众所推崇的艺术家们,往往一首歌出场费要10万元、一幅画售价在20万元、一笔设计业务要50万元……,这些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强烈地刺激着艺术类学生的神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艺术大学生的金钱观、物欲观被进行了不正确的强化。因此,净化艺术市场,发扬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精神,为艺术大学生步入社会,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是全社会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谈文娟.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信水平、应对方式的相关
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4).
[2]李丽,陈庆良,洪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父母教养方式相关
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20(4).
关键词:茶文化;茶艺表演;传统音乐;茶道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133-01
音乐与茶艺的结合由来已久,无论是在保存的古代文献还是画作中,都能看到音乐和茶艺相结合的影子。唐代有《调琴啜茗图卷》和《宫乐图》,都描绘了音乐与品茗香结合的场景,而在近代的茶馆中,更不乏有品茶赏曲的记载。
一、茶艺表演的特点
所谓的茶艺表演是将泡茶的过程科学有序、形象优雅的展示出来,让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领略茶独特的艺术,在韵味独特的氛围中陶冶修养。特别在2O世纪70以后,茶艺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茶艺表演也成为了茶艺术传递的载体,去独特的艺术表演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
茶艺表演有很多类型,但主要有以下几类:
民俗茶艺表演:主要体现民族特色的饮茶方式,不同的民族风俗就会有不同表演方式。如“西湖茶艺”、“台湾乌龙茶茶艺”、“赣南茶礼”、“白族三道茶”等。 传统茶艺表演:主要来源于历史茶文化的的重现,如 “唐代宫廷茶礼”、“仿宋古茶”。其他茶艺表演:以茶为载体的,反映特定文化内涵。如“禅茶艺术”、“火塘茶情”、“新娘茶”。
在表演的过程中,其他的因素都要与表演的类型相呼应:例如表演的服装、表演的氛围、表演的道具、表演的音乐、表演的礼仪、表演的顺序等。不仅如此,茶艺表演还要遵循几个原则,即“精、清、净、美”。精:从茶叶的选材到茶具的选用以及水的要求,都要做到精。清:茶艺贵在体现清心养性,因此表演要体现清静的环境和氛围。净:要保持环境清静无杂物,方能去除杂念,净化 心灵。美:美应符合艺术之美,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原则。
二、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
中国传统音乐是我国在特定的背景文化下自身创造、表现本民族特色文化的音乐,我国的传统音乐有自身的特性,传统的音乐的定义并不完全取决去创作的时间,主要取决于创作的特征和表现艺术,如《渔舟唱晚》、《二泉映月》虽然是创作不久的作品,但是其具有传统音乐特性,因此也是传统音乐。中国的传统音乐具有以下几个特性:世代相传:传统音乐文化总的来讲并没有中断过,代代相传承。民族特色:中国传统音乐有自身的特色,并不与别的国家雷同。历史悠久:中国传统音乐具有5000年的发展史。博大精深:中国传统音乐形式多样,表现的情感和内涵丰富深刻。
我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具有很多现代音乐所不具有的特点:
纯净:其所表现的乐器简单,旋律清纯,因此能去除人们心中的杂念。
朴素:传统音乐的修饰很少,因此更加空灵,带给人们以洗尽铅华的轻松。
典雅:传统音乐是大雅,完美和谐而庄重。
唯美:传统音乐所呈现的意境潺潺流动,将美定格在心中。
因此在茶艺表演中,如果能加上传统的音乐,那么更能增添品茶的意境和氛围。
二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其音色与人声相接近,其音色深沉而平和,在茶艺表演中加入二胡,能表达出茶艺的沉静厚重之感。
传统音乐在整个茶艺表演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果音乐选择的不对,那么气烘托的艺术氛围就不对,那么其表达的茶艺文化就不能被人们所接受,从而达不到传承茶艺文化的作用。因此,在选择音乐之前,一定要先把握好茶的文化背景和表现主体,从而选择适合的传统音乐。如果茶艺表演动作轻快,则可选择《雨打芭蕉》节律明快的音乐。如果动作比较慢柔,则可选择《春江花月夜》等节奏舒缓的音乐。因此,音乐已经成为了茶艺表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有了音乐,茶艺表演就少了灵魂。
无论是在闲情逸致历史还是在寻求精神追求的今天,音乐和茶艺已经密不可分,紧紧相连。在茶艺表演中,传统音乐能烘托出茶艺氛围、明确茶艺主题、加强茶艺表演的艺术感染力、表达厚重的文化艺术情感,并且在表演中起到把握表演节奏的作用,音乐已成为茶艺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了传统音乐,茶艺表演也就失去了灵魂和意境,因此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参考文献:
[1]田竞.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
[2]段红琼.关于中国民族音乐传统音乐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1.
[3]龚永新.试论中华茶艺文化 阶段划分[J].三峡大学学报,2003.
[4]卢祺义,茶艺生活的艺术[J].农业考古,1992.
[关键词]茶文化;茶艺;茶道;区别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2-0193-02
茶源中国,“之为饮,发乎神农”,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后兴于唐,盛于宋、明。茶作为一种植物,经过食用、药用、饮用漫长的岁月才进入精神文化的领域。中国人对饮茶活动之精神层面的认同过程是极其缓慢的,在茶往往被看做消除身体不适的手段和个人特殊的嗜好,亦或佐餐、待客的饮料。而“茶艺”一词却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用以概括品茶艺术的内涵。所谓茶艺,就是在茶道精神指导下的茶事实践。国人不轻言道,在中国传统哲学观念里,“道”用以代指事物之本源。中国人认为饮茶、品茶无外乎是一种追求精神之境,探寻事物之本的途径。正如《金刚经》所云:“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因此,饮茶活动,无外是通往精神彼岸的船。这一点与日本截然不同,九世纪,饮茶作为一种先进的精神文化载体从中国传入日本,日本上层人士一开始就特别珍重。他们饮茶的机会少,因此饮茶时很少考虑止渴、消食、解毒、提神等物质功能,而是着重追求伴随饮茶活动而发生的精神享受。在日本人看来似乎茶不是随便能喝的,没有诗、没有琴、没有高士轻友,便没有饮茶的必要性。
一、中日茶文化的不同发展方向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饮了几千年,开始是将其作为药物、食物,后来成为饮料。中国茶艺的成熟是在唐代,从唐代以前的夹杂他物的混煮法到唐代的煮茶法、宋代的点茶法和明清时期的滤茶法,泡茶方式是朝着自然、简约、生活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茶叶的制造方法也从蒸青、压汁、制饼发展为烘青、炒青以至摇青等方法,制造出能显示茶叶自然形态、色泽、香味的绿茶、黄茶、白茶和黑茶等产品,形成了千奇百态、异彩纷呈的茶的世界,一切都是随着时代的更替,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品茶口味的变化而向前演进。这种变化的终极目标是越来越追求茶叶本身天然的色香味形,赋予品茶以丰富审美情趣的艺术性。大道至简,更符合国人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本性。由此可见,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沿着茶艺轨道而与时俱进的。
公元805年,日本高僧最澄,渡海来到浙江天台山国庆寺学佛回国后带走了茶叶,种植在近江滋贺村的圆台麓,成为后来著名的日吉茶园。第二年海空法师也从中国返回日本,将带回的茶种播撒在京都的高山寺和牧村赤埴,开创了日本种茶史。到公元1168年,日本荣西禅师在天台山万年寺学法期间,埋头于茶道文化的钻研。回国时,带走大量茶种,并著《吃茶养生记》二卷,使得饮茶之风在日本流传开来。同时,南宋时期,来华学法的南浦绍明也将在中国得到的茶台子和茶礼等带回日本,一边传禅,一边传茶。纵观日本饮茶的历史,他们将中国宋代的点茶法引进本国后,继而逐步形成了日本独特的“茶道”。发展为宗教色彩极浓的日本抹茶道。传至今,他们饮用的依然是从宋代以来一成不变的蒸青绿茶粉,使用的也是宋代点茶法那一套器具和方式,历千年而不变。
二、中日茶文化内核之区别
陆羽《茶经》问世以后,对中国茶学、茶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陆羽首次把中国文化精髓中的儒、释、道精神与饮茶过程融合起来,将饮茶当做一种艺术过程来看待。从烤茶、选水、煮茗、列具等这一系列的艺术实践来强调“精行俭德”的自我陶冶。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尚仁贵中,强调“中庸之道”,反对“过”和“不及”,要求我们不偏不倚的看待世界。同时强调“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而不同”,这也是中国茶艺的思想主体。中国人的性格就像茶,总是努力清醒地看待世界,追求人与天道的自然和谐。释家贵“悟”,讲求彼岸,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道家尚“无”,为茶艺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艺的灵魂,提出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以及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因此,当代茶学家庄晚芳先生将中国茶艺的基本精神归纳为“廉美和静”。“廉”就是推行清廉、勤俭有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美”就是品茗为主,共尝美味,共闻清香,共叙友情,康起长寿。“和”就是德重茶礼,和诚相处,搞好人际关系。“敬”就是敬人爱民,助人为乐,器净水甘。中国茶艺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为美,以朴实为美,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表现为自己的心性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无我”的天人之境。
茶叶东传,在禅宗的影响下,日本发展起来了茶道文化,借以饮茶表现日本人审美情趣和道德观念。安土、桃山时期的千利休提倡简朴的“寂静、古雅”以及珍惜一生中只有一次相逢之意的“一期一会”的精神,创立了千利休流草庵风茶法,完成了饮茶向茶道的升华。千利休把茶道规则解释为“四规七则”。所谓“四规”,即和敬清寂,“和敬”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通过饮茶做到和睦相处、以调节人际关系;“清寂”是指环境气氛,要以幽雅清静的环境和古朴的陈设,造成一种空灵静寂的意境,给人以熏陶。“七则”是用于接待客人时的准备工作。千利休去世之后,他的技艺便由后人和弟子代代相传,期间产生了不同的派别。其中以千家派最为活跃,拥有许多弟子。产生出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的所谓三千家。日本茶道的宗教色彩很浓,并形成严密的组织形式。它是通过非常严格、复杂甚至到了繁琐程度的表演形式来实现“茶道四规”,缺乏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据日本的西部文净在其《禅与茶》一书中考证,在绍明带回的七部茶典中有一部刘元甫作的《茶堂清规》,日本的《茶道经》便是其中的《茶道轨章》、《四谛义章》两部分被后世抄录所成。据《茶道经》中记载,刘元甫乃杨岐派二祖白云守端的弟子,与湖北黄梅五祖山法演(杨岐三祖)为同门,他以成都大慈寺的茶礼为基础,在五祖山开设茶禅道场,名为松涛庵,并确立了“和、敬、清、寂”的茶道宗旨。如果《茶道经》的来历真实的话,那就是意味着日本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来源于中田五祖山松涛庵.同时也说明由南浦绍明带回的茶典,对日本茶道思想的影响。
三、中日茶文化反应了不同的民族性格
民族性格,是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是一个民族的共同特征,一个民族性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该民族的文化。众所周知,日本是岛国,面积小而人口却很多,众多人的生存和发展并非易事。因此,日本人尊崇武士道精神,努力在苦寂中发展,重视自我克制和坚强的意志训练。其次,自然条件的恶劣也促成日本人有更强的集团意识和协作精神,表现在茶道上就是集体参于茶事,共同营造和谐的氛围。再次,日本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特别重视规范和礼仪。因此,茶道中也是非常重视特定而严格、繁琐的规程,如茶叶要碾的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插花要根据季节和来宾的名望、地位、辈分、年龄和文化教养等来选择。同时,要根据茶道的礼法,在规定的位置上,按规矩取茶具、按一定的顺序制茶等。可见,在日本茶道的目的并非真正饮茶,而是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们进行一种礼法教育,是进行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茶道虽说是一种精神修养,但却过于拘泥于形式,茶道的四大流派实际上相互实质性的区别很少。这种重视形式而不重视实际的文化发展到了极端。
与此相反,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独有的茶艺。中国的茶艺虽然没有日本茶道那样拘泥于形式,然而也有盖碗茶、工夫茶等精细复杂的茶艺形式。中国讲究“礼”,茶体现了亲朋好友之间的情谊,“以茶会友”这种方式不仅常见于一般家庭中,也是适用于集团、甚至国家的礼仪。时至今日,逢年过节,一些单位、公司等也会召开茶话会,领导员工聚在一起交谈,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可以说,中国的茶不仅代表礼仪也蕴含着情谊。中国的亲朋好友问也不拘泥于礼仪及形式,比起礼仪及形式更重视交往的意义。在很多中国人看来,日本茶道是复杂繁琐的,难以理解的,在茶室里遵循规程小心饮茶远不如惬意地品味自己喜欢的茶。相比较而言中国人更注重茶的实际和实用。
总而言之,中日两国的茶文化即有相通的地方,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中国人饮茶比起礼仪及形式,更重视品茶和交往的意义。而日本茶道,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深远,其严苛的墨守成规,限制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流融合,虽循古,但少创新,这与其自身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相关,成为展现日本文化的一个独特的窗口。
参考文献:
[1]冈夫.茶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2]林治.中国茶艺[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3]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