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1 09:17:4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师课堂教学要求,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课堂语言;示范规范;形象趣味;启发激励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9-0091-01
语言是文化的条件和背景,人类所有的文化活动都是在语言提供的平台和基础上展开的,都受到语言的制约。语言还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是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和思维的表达方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既是教师教书的基本手段又是育人的重要途径。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得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方法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在新课改的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拟从语文课堂语言的示范规范性、形象趣味性、启发激励性方面,对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基本要求加论述。
“师者,传导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载体。语文教学中语言的运用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所以语文的课堂教学与其说是教师身体力行的讲授,不如说是教师在遵循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来承载丰富的语文知识并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活动。通过大量资料的研读和归纳,我认为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要具有如下特点:课堂语言的示范规范性、课堂语言的形象趣味性、课堂语言的启发激励性。
一、课堂语言的示范规范性
一些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用学习心理的研究来审视语文课程观,他们认为“在语文课程目标的定位和设置上,主张应该把基本目标确定为: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言语行为(或语言习惯)”①,“在语文课程实施方面强调模仿练习和强化的运用。”②这里提到的“语言习惯”就是我国长期以来推广的普通话,而“模仿练习”主要是以教师为对象。所以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一定要具有示范规范性,这就表现为语文教师要有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语言学界就对普通话进行了定义,规范它“要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③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不是为了消除方言,而是为了不同方言区的人民交流,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习普通话,是为他们日后走进社会交往做铺垫。
在辽宁地区,人们在用语言的交往中,对于平翘舌没有加以明确的区分,好像潜意识里也并没有当回事。如“四十”会读成“shì shí”,“三块”会读成“shān kuài”,“儿子”会读作“ér zhǐ”。对于这种语言氛围造成的交流,多数语文教师只有在做语音辨析题中进行强调,并不会在实际运用上加以明析。只有少数的语文教师会强制学生背诵平舌音的字,这对学生日后无论在做习题或是实际运用中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在辽宁的朝阳地区,把“我不知道”说成“我知不道”,对于平翘舌的区分更是没听说过。虽然个别不能代表一般,但是提高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是毫无疑问的。
二、课堂语言的形象趣味性
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但要具有示范规范性,还要具有形象趣味性。学校虽然把每堂课设置为四十到四十五分钟,但是学生的注意力不会集中那么久,如果这个时候教师的课堂语言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就会使学生昏昏欲睡,所以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具有形象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听众如身临界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文教育不同于音乐或者绘画,能直接听到或看到,它必须通过联想、想象才能体会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以一种极具立体感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方面调动学生感官,也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事例或形象的比喻把对象直观化,变得让学生看得见,听得到,闻得着,使学生易于、乐于接受。
语文教师的语言如能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化为浅显,枯燥的化为风趣,让学生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鸟的天堂》中有这样一句话: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学生对这个句子很难想象,我们不妨用具体的事物打个比方。“大树的叶子绿得发亮,它把生命全部展示给了我们。有的在轻松的摇摆,好像在翩翩起舞;有的在左右旋转,好像在摇动着美丽的衣裙;有的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在说悄悄话;有的互相簇拥,层层叠叠,好像要把这‘天堂’的每一寸土地都铺上绿荫。这是作者精精心的描写,他赋予了这些树叶新的生命,新的灵魂。”
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要用课堂语言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利用趣味性的课堂语言传授讲解知识,要是学生觉得语文课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煎熬。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与教材有关的故事、警句、笑话、典故等,按照教学需要把它们引入课堂,适时设疑激趣,帮助学生迅速理解和记忆学到的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能对于外国人,每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让他们读、写、记十分困难。如“照”字的教学,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是一个“日”本人,拿了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流了“四”滴血。这样就用趣味形象的语言把“照”字拆分开来,提高了学生的吸收能力,强化了学习效果。
三、课堂语言的启发激励性
教师语言还应具有启发激励性,否则,无论教学内容多么丰富,也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其中,启发性我认为包括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情。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课堂上教师要用简明快捷的语言启发学生,不能让学生一味地回答教师的提问,这样只能使学生的思维滞后于教师。新课改还提出课堂应由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所以教师更要鼓励学生见难解疑,思索争辩,训练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用心去捕捉知识,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
心理因素对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都很重要,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对其的评价。课堂上教师一句无意的评价就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情绪,甚至会影响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兴趣和态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都应用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结果。
总之,语文教学是科学与审美的统一,是育才和树人的统一,是文化和情操的统一。在语文课堂上能够将这些统一完美展现的手段,就是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语言是争取人们灵魂的坚强战士,有的语言像枯草的影子一样,没有力量和感情,有的语言则能像永恒的星星那样光辉灿烂,永不熄灭,为人类指引着道路。”
我们说通过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不是靠练习提高的,而是靠学生大量地阅读文质兼美的读物来提高。作为语文教师不正可以用课堂语言来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吗?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习得知识是我们的夙愿。教师优雅的谈吐必然会让学生效仿,教师机敏的言辞必然会让学生钦佩,教师深情的朗诵必然会让学生陶醉。教师的课堂语言,似春风似细雨,拂过学生耳边,浸润学生干渴的心田,催化出缤纷的季节。
注释:
①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关键词:双课堂;虚拟课堂;泛在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3-0005-02
近几年“智慧校园”概念逐渐引人关注。“智慧校园”是在以往“数字校园”概念基础上的升级。其中“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是智慧校园的重要特征之一。
“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我们称之为“泛在式学习”,即依托互联网(宽带或移动互联)虚拟教室(平台),随时随地展开学习的方式。虚拟平台上的学习与传统实体课堂的学习整合互生,形成双课堂教学模式。双课堂模式是智慧校园中重要的教学模式,它的出现对教学优化和师生发展都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传统实体课堂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教学,具有集中、高效、场境效应等优势。但传统实体课堂活动主要局限于课堂上和在校时间,一旦放学,以班为单位的学习活动就不太容易组织。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不只存在课堂之上,应该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泛在”是学习本应有的形态。但没有互联网之前,学生下课之后,“泛在式学习”很难形成。一些有课外学习动力的学生,因为时空的限制,也不太容易形成学习团组。
虚拟课堂的出现,使泛在学习成为可能。
虚拟课堂的出现并不是要取代传统课堂。双课堂模式,是通过寻找两个课堂的联结点,充分发挥两种课堂的优势, 实现教学的优化,最终有利于师生发展。
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传统课堂与虚拟课堂各自的教学特点,特别是虚拟课堂的优势。
一、实现泛在学习
如前所述,同传统课堂相比,虚拟课堂教学具有“泛在学习”这一优势。
(1)传统课堂学生发言时可能会有心理拘束,虚拟课堂的学生能够减少心理拘束,发言更自由。
(2)传统课堂由于时空限制思考时间比较短,查阅资料根本无从谈起,虚拟课堂则可以有更多的查阅资料和思考的时间,可以使思考更从容和理性。
(3)传统课堂中主要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不多,虚拟课堂为更多的生生交流提供了条件。
(4)传统课堂中的交流以单向和一点辐射为多――即教师或几个同学发言,大家都在边上听着。网络交流的方向可以是多向和多点辐射,从而最大限度实现生生交流。
(6)传统课堂主要解决共性的问题,体现了班级授课制的优势,效率比较高但对个性的问题解决不理想。虚拟课堂对个性的问题解决得好,体现出个别辅导的优势。
可见,所谓“泛在”,是指最大限度延展学习时空、增加学习伙伴、扩大学习资源,虚拟课堂的出现提供了这个可能。
二、提供合作平台
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成为主流,但一方面由于对自主合作探究方式的理解还不到位,另一方面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往往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只是把课堂里的桌椅摆成了小组样式,有的教师则完全放弃了自己在课堂上的引导。结果,实体课堂最需要的交流场效应和教师主导性没有了,教学的深度没有了,实体课堂的优势反而丢掉了。
要想进行深度的合作探究,必须实现深度探讨;要想找到深度探讨的伙伴,必须了解同伴的认知状态。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集体学习空间只有课堂。如果课堂教学没有开始或已经结束,学生的讨论囿于空间限制,只能局限在小范围。一个学生如果想了解全班同学的认识,必须把同学的作业本都收集起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虚拟课堂的存在解决了这些困难――这就是工具的力量。
我们以一堂语文课为例。
在进行《致橡树》一课的教学时,笔者先组织学生在虚拟平台上提问讨论,学生重点讨论了《致橡树》的主题。
通过网上讨论,笔者所教的两个班学生很快就能理解该诗的主题,甚至也能明白诗中大部分比喻的含意。(见链接http:///myforum/itemList.shtml?classNo=2992&topicId=32249)
学生的理解是在没有任何辅导下完全由他们自主研讨相互启发而成的。其中姜满雨同学对本诗的理解比较有特色,笔者请她在实体课堂上汇报自己的理解。欣慰的是,她不但说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且能综合其他同学的观点。(见链接http:///myforum/itemDetail.shtml?classNo=2992&itemNo=614605与PPT)
如果没有网络平台的存在,学生很难在实体课堂前有如此充分的讨论。姜满雨同学也很难综合全班同学的认识。
可以说,互联网虚拟课堂的出现,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现,提供了平台和可能性。
三、发现教学起点
奥苏贝尔指出,意义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真实的认知状态,我们的教学就没有针对性,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虚拟课堂中的学生讨论,就给教师了解教学起点提供了依据。
在双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在虚拟课堂先就所讲课题布置作业或讨论,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先完成作业或展开讨论,并提出疑问。教师可以作为平等一员参与网络讨论。
这一阶段属于整个教学流程的一部分,学生要完成教师的作业必须全员参与。全员参与过程实际是将原来传统课堂的内容提前放到虚拟课堂。此时我们就会发现学生认知的原始状态。
一方面,学生经过自主讨论,可以解决一些原来必须在传统实体课堂上解决的问题,使教学效率提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虚拟课堂讨论中产生的共性或疑难问题。聚焦这些共性和疑难问题,实体课堂教学就找到了起点。
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以往传统教学因认知状态掌握不到位而产生的教学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从而优化教学。
还以《致橡树》为例,学生在实体课堂前的讨论中提出了许多问题,比较集中的是对“木棉像沉重的叹息”一名不理解,也就是对舒婷内心世界的不理解。如果按照传统方式,还把《致橡树》的主题理解作为教学目标,就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因为学生对《致橡树》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因此,只有另辟蹊径,补充《神女峰》一诗,使学生对舒婷的内心世界有更全面的了解。
传统实体课堂在确定教学起点后,主要完成课题聚焦、认识深化的任务,并给学生以方法规律指导。完成实体课堂任务以后,可以再回到虚拟课堂,布置学生完成更具个性或更深度的作业,以对实体课堂教学作反馈。
由此可见,我们要根据虚拟课堂和实体课堂各自特点设计教学方案,并且找到其间的联结点,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所谓两个课堂的联结点在于:在一种课堂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取得相应成果的基础上,另一课堂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完善前一课堂的教学成果。
泛在学习的出现,使教学时空扩大了;双课堂模式亦可能成为智慧校园诸教学模式中重要的一种。
它对教师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传统课堂中教师的指导可以及时有效,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主要是教学反应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虚拟课堂教师的指导不受时空限制,只要有闲暇和上网条件就行,但对教师的学养要求比较高。因为学生有条件提出更深入或更具发散性的问题,如果教师没有很好的学养很难应对,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以应对挑战。
(2)传统课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提供最具针对性的补充资料。虚拟课堂由学生自主在网上查找资料,其优势是方便快捷且资源丰富。教师则要引导学生面对海量信息学会辨别筛选,这对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两个课堂中教师都要发挥“平等的首席”的作用,要及时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思考,防止学生的思维在一个平面滑行。 这同样对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1 教师要处理好角色的转变
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共享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课堂不再是格式化程序的场所,而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
语文课本身就是需要领悟到学科。授课时,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唱主角。不妨让学生多读,多谈,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中。
2 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教授巴甫诺奥曾写过《快乐学习法》一书,这本书先后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畅销不衰。他在书中赋予快乐学习以更广义的解释,他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上课、完成作业、与同学交往、向老师提问等,都是很有趣的学习。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每天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学习,少有快乐可言,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我们又怎敢奢望他们能够高效学习?所以打造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是让学生爱学语文,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2.1 优美生动的导语。
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引领学生神思飞越,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如学习《死海不死》一课,导入时课件出示有关死海风光的短片,让学生初步感知死海的神奇和美丽,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2.2 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绪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我把课堂教学游戏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我在复习古诗歌时,在课堂上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们都感到紧张有趣,在热闹的游戏中,学生的诗也背熟了。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我就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在表演中很容易地把握了人物性格。
2.3 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首先,课堂语言要充满活力和感染力,要抑扬顿挫,风趣幽默。这需要教师自己的感情投入,进入角色,眼睛有神,动作有力。其次,课堂要像相声演员那样设计些“包袱”,让学生在张弛有度的环境下学习。如果仅用某一种教学方法,容易造成学生听觉、视觉上的疲劳,从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课堂效率。
3 树立“和而不同”的创新学风
“同”是指无个性的单一事物,是盲从附和、墨守成规。“和”则是多样性的统一,“和”才能产生新事物,它是百物构成的法则。课堂教学一定要倡导“和而不同”的研讨学风,避免课堂一团“和气”,缺少辩论和驳议,师生之间恭恭敬敬,无惑可问,无疑可解。当然,一方面师生之间要互相配合,形成思想上的共识和感情上的共鸣。但是在保持课堂整体“和”的同时,我们还要坚持“不同”。学生要有“立异、求新”的意识,不唯书,不崇上,敢于反对经典言论、敢于指出老师的错误,敢于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在思辨中达到创新和共同进步。
一、做一名专业型教师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们不能再仅仅是满足于把课本吃透,而应该成为“专家”,向学者型、科研型人才转变,这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更高要求。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睿智的目光、深邃的思想。要具备这些,就必须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学者型就应该包含科学的态度、强烈的责任意识、丰富的阅历、研究的能力,同时要具备写作的习惯。这些意味着:“教师不再把视野仅仅局限于教育内容及其传授方法上,不再是单纯用理论工作者设计好的课程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而是教师更加关注教育内容的价值和意义,关注自身教育实践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的实际效果,能够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进而有意识地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创造最佳的教育情境来达到预期的目标。”读史可以明智,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教历史就要造就明智的人才,就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那么要成为学者型,大致要经历掌握学科知识、获得教学技能、涉猎广泛的其他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等阶段。掌握规律是历史教师职业长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归宿。
二、做一名一专多能的教师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是靠单个人的力量来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所有问题。这种思想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之下的教学需要,而历史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杂科”,它的教学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科门类,这就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历史教师既是“专家”同时还是“杂家”。
在传统的教学中,人们注重的是学科本位的单一化思想,把自己禁锢在本学科的层层堡垒之中,不再涉猎其它学科的知识,教理科的对文科知识知之甚少,教文科的对理科知识一窍不通,形成了文理分家、文理对立的局面。而教历史的往往只顾埋头于成堆的历史文献资料与档案之中,对文学名著等不屑一顾,对理科知识则是一窍不通。
“教师具备丰富、广博的知识,不仅能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文化科学背景知识。”新历史课标要求教师必须勤于学习,广泛涉猎,不断汲取新知,使自己不仅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更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要有精湛的教育技能技巧。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要求学生知识的获得要在体验历史的过程中得到,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改变过去那种认为只要掌握好历史学的知识就可以教好学生的观念,时代要求教师“不仅是一桶水,而且必须是有源头的活水”。
三、重视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
作为历史教师还应重视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不能把它当作一句空话。中学历史课本包含有非常丰富的德育元素,上至治国理政,下至为人处事,涵盖古今中外,容包各大领域,涉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通过历史教师的个人努力,发挥同伴互助和集体合作,可以整理出丰富的德育题材,加以提炼总结,形成中学历史教学的德育课程。
四、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运用能力
长期以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张嘴”的教学成为主要的历史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在下面听得一头雾水、昏昏欲睡。而新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灵活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使教学取得长足的进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为广大历史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可以更直观、直接地把历史知识、历史遗存展现出来,也可以让学生更直接、迅速地了解历史、掌握历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教师的角色由“粉笔教学”转向了多样化的“多媒体教学”。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学改革 素质要求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先生在首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指出:“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推进,因此,我们要重视教师培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掌控者,是教学方法的执行者,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实施者。那么,我国高校教师的现状如何,高水平教师的具体要求又怎样,教师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应从何着手呢?
一、高校教师的素质现状
当今高校教师队伍其主流是好的,“双高”教师(学历高、职称高)不在少数,整体素质结构优良。但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少问题:(1)重学历不重学力、重职称不重学识的现象十分普遍。正如且东先生所言:“大学在乎的就是学历,整个中国认的也是学历。现在即使有钱穆和沈从文那样的人,恐怕也同样是无业游民,大学是不会破格邀请他们做教师的。”[1]这些人的学历职称上去了,但其实际水平并没有上去。正如一教授自嘲为“驴粪蛋”(外面溜溜光,里头一包糠)一样,这种现象虽非全体,但也并非个别。当今高校“拥有教师头衔的人也是满天飞舞,可是他们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实在让人不敢恭维”,[2]这是不争的事实。连中学、小学都教不好的教师,从没站过讲台的行管人员都可以给大学生上课,只要他有一张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因为现在高校的公共选修课多,且随意性大,而专业教师往往都不愿上,所以学校对任课老师的任教资格的审查力度并不是很大。另外,学校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不断开设新专业、新课程,教非所学、教非所研的现象并非个别。(2)部分教师专业相对陈旧,知识面相对狭窄。尤其是他们的知识结构没有及时更新,除了所教专业,其他门类的知识则知之甚少或一概不知。(3)重科研不重教学的现象比比皆是。大部分教师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了能给他们带来实际好处的科研上,教学则只要能对付得过去就行。所以现在的高校,全身心投入教学,认真研究教学,潜心教学改革的教师少之又少。(4)部分教师教育教学理论严重缺失。在当今的高校,不论是一线教师,还是教育行政领导,学习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思想的风气是越来越淡薄了。师范教育出身的,还靠多年以前所学的那些残缺而浅薄陈旧的教育教学理论支撑;非师范出身的,则完全凭经验、凭个人的理解和主观意愿来行事。(5)大部分教师对市场社会缺乏了解。他们不知道学校以外的世界,不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不了解社会的人才需求,学校教育完全是闭门造车,严重与社会脱节。(6)部分教师负担过重,工作压力过大,而责任心不强。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总的说来,高校教师队伍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现状堪忧,教师队伍的建设任重道远。
二、教学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1.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具有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在当今社会中,尤其是部分高校中,不少人简单地认为,一个人只要懂什么、会什么就可以教什么,教师不过是“吃开口饭”而已,没什么了不起。这种认识实在可悲,更可悲的是一些已经做了教师的和准备做教师的人也有这一类糊涂认识。自己知、自己会的与将其转化为他人知、他人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完全是两码事。这之间有一个如何有效地转化的问题,有一个如何促进人发展的问题,有一个如何遵循与尊重人的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问题,有一个如何保证受教育者的身心愉快和正当权益不受侵害的问题。[3]事实正是如此,正如张楚廷先生所说:“即使是硕士、博士,如果不是教育专业方向的,那么,他们并没有受到过教学的专门训练,没有相关的教育学知识。然而,大学教师基本职能的教学(教师职业的主要工作),是可以不必接受这种专门的职业训练就可进行的吗?教学本身并无特别的原理、原则和技巧可学吗?它的职业性不值得被关注吗?回答都应当是:不一定!”[4]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从科学的层面讲,它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问,是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与原则的;从艺术的层面讲,它具有很强的方法性与技巧性,独特性与个性化的东西很多,内涵很深,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挖掘。同时,“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教学过程是一个创造过程。你懂得某一个学科并不等于你能教好这一学科”。[5]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系统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循章办事,依法从教。否则,就很难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一个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与引领的,教学同样如此。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邢永富教授认为:“教育思想能够认识和把握教育过程的本质和规律,能够揭示教育发展和变化的未来趋势。”“人们一旦掌握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就可以改变教育实践中的某种被动状态,获得教育实践的自由。”[6]“就可以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少受挫折,从而科学合理地开展教育活动,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7]“人们学习和研究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包括教育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等,自觉地分析、评价和指导我们的教育行为及活动――这是提高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水平、管理的水平及质量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8]“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促进人们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等,使教育者客观而理性地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教育行为及结果,从而增强自己的自我教育意识,学会自我调整教育目标、改进教育策略完善教育技能等,最终由一个自发的教育者变成一个自觉而成熟的教育者。大量事实表明,一个人由教育外行变成教育行家,都需要一种自我反思的意识、能力和素养,这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必要条件。”[9]“理想的和优秀的教师必须拥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能够以此统率文化知识的传授、驾驭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实际上就是能够用教育思想感召人、启发人、激励人、引导人、升华人。缺乏教育思想,教育活动就成为没有灵魂、没有内涵、没有精神、没有人格、没有价值的过程,也就很难说是真正的人的教育。”[10]
教学方法的改革,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作指导,没有现代人才观、价值观、发展观,没有市场意识、服务(社会市场学生)意识,就不会有时代感、责任感、使命感。当代社会需要的是智能型人才(而不是知识型人才)、高素质人才(而不是书呆子)、实践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而传统的注入式、灌输式课堂教学是无法培养出这些人才的。为了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人才培养使命,教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启发式、主体式及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教学思想,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研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思维开发,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鉴于此,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研究和掌握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并始终把这些思想与理念贯穿落实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只有这样,教学方法的改革才有实际性、针对性与时代性,也才能收到应有的成效。
3.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
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努力、花费很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索、去实验、去实施。如果教师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没有对所教专业的热爱、没有对学生的挚爱,没有高度的责任感与起码的良心,对教学不能做到全身心投入,而只是将它作为一种谋生手段,那么教学中就会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就会是一句空话。在现在的教师队伍中,在外办公司的、搞投资的、设工作室的、从事第二第三职业的人可谓比比皆是,跑课题跑职称跑官成风、休闲娱乐成风,对教学、教改则少有人问津,对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前途出路和未来发展则基本没放在心上。且东先生在《大困惑》一书中引述他人之言说:“在市场欲望蛊惑下的欺骗性教育里,我们除了残次品和市侩外,我们还能向社会输送什么?在学校迅速脱贫奔向小康的路上,我们看到的是大学教育被金钱后的奄奄一息,是理想被践踏过的尸横遍野。”[11]此语虽然尖刻,却是鞭辟入里、一针见血、催人警醒。
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们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认真敬业的职业态度、高度的职业责任、应有的职业道德心、饱满的职业热情、无私的奉献精神;也需要教师们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如果教师想到的只是去挣钱,只是去搞科研,只是去搞学历搞职称,而对课堂教学敷衍了事,不去认真研究教学,不去努力改革教学方法,那么,不仅会戕害学生,亵渎自己,教育也会因此而步入歧途,走向末路,甚至误国误民。
4.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具有独特的创新意识。
所谓创新,就是破除旧的,建设新的。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陈旧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倡导并使用自主、合作、探索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具有开拓进取的个性特征,勇于探索的冒险精神和永不满足的求新求变品格。正如扈中平先生在《现代教育学》一书中所言:“积极进取和创新的精神是教师在履行职责时所应具有的活动取向,包括不断变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以及充实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等不断超越自己的愿望和冲动。创新精神是教师的专业精神的重要体现,只有具有创造性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因此,教师要成为具有创造性的实践者。”[12]由此可见,创新精神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时代的教师,如果没有创新意识、创新思想、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没有不满现状、不落窠臼、无私无畏的人格品质,没有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胆识与豪气,就会因循守旧、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就不会大刀阔斧地去改革,他就不会勇敢地去破旧立新、标新立异。因而也就不可能有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同时也就不可能培养出时代与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所以,高校教师一定要树立创新教育理念,积淀创新教育素质,贯彻创新教育精神,研究创新教育方法,推动创新教育发展,争做创新教育的实践者与先行军。
5.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新时代的大学教师,不仅要是专家,同时还应是杂家。这是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首先,广博的知识结构可以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挥洒自如,不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而且深化学生的理性思考,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其次,在学生的学习探讨中,对学生各种质疑的引导解答,教师均可以做到应对自如,给予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恰到好处的指点;最后,还能增强教师的威信,赢得学生的尊重,等等。但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高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地方,教师的学识修养应该是专、精、深、尖,应该是心无旁骛,“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这种认识从某种角度来说,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面对科学日新月异的事实,我们不能不说尚存不足。扈中平先生在《现代教育学》一书中指出:“认为教师不需要什么宽厚广博的知识――因为教师不可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都教给学生――这种看法未免有些浅薄。知识广博的教师与知识面狭窄的教师,知识深厚的教师与知识浅薄的教师,学历高的教师与学历低的教师,受过严格学术训练的教师与没受过严格训练的教师,其层次、境界、眼光、思维,乃至其人格魅力,肯定不在一个层次上,对学生潜移默化和深刻持续的影响肯定是有区别的。”[13]现代社会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学科间的融合等早已不是什么新鲜概念,如果教师不去学习研究、没有深入了解,就不能做到由博返约、厚积薄发。
大学教师,对所教专业有全面深入的研究和透彻详尽的把握,是很必要的,同时也是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刘献君教授曾说:“大师级学者陈寅恪在西南联大讲授隋唐史,开讲前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14]要达到陈寅恪先生这样的境界,没有对专业研究的通盘了解和透彻把握,是绝对做不到的。但是这还不够,当今教师除了应具有渊博的专业学识以外,还应熟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例如,你不懂教育学,就不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不懂心理学,就不懂得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需求;不懂学科教学法,就不了解学科教学的特殊性;不懂社会学与市场学,就不了解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懂未来学,就不了解未来教育的发展走向及未来人才之素养要求与培养方向;不懂方法学,就不了解方法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站到哲学的高度,运用辩证的、联系的、发展的哲学思维去考察教育,从而培养出具有哲学思想的思辨型人才,等等。可以说,课堂教学方法改什么、怎么改、为什么要改,既与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密切相关,又与教师的学识是否渊博、眼界是否开阔、思想是否深邃、思维是否活跃密不可分。
6.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
黑格尔说,方法学是所有学问中最高明的学问。课堂教学有效方法的研究改革,是关乎人的教育、培养及其发展的学问,既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又涉及思维学、方法学、社会学与未来学;既是方法技巧问题,又是理念原则问题;既是学校教育问题,又涉及市场人才需求问题;既是课堂教学效率问题,又是学校教学质量问题;既是教师的教学问题,又关乎学生的前途出路与持续发展问题;既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又不能脱离学生课堂学习的实际。问题既复杂,涵盖面又广,待探讨的东西又多,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聪明才智,没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教学方法的改革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举步维艰,难有成效。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有闻其言、察其色、观其情、知其心的敏锐观察力,有敏捷的感知力与随机应变的反应力,有丰富的想象力,有深邃开阔灵动的思维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有效掌握教学第一手资料,并及时作出调整;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反思每次课堂教学方法的成与败、得与失、有效与无效,并针对具体实际进行研究,从而作出改进。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教学方法的改革,无论是开场白的设计、教学程序教学步骤的安排、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为何学)、问题的讨论设计,还是技能的训练、板书的设计及作业的布置,都需要教师开动脑筋去思考、去研究;至于教学中是以教师讲为主,还是以学生学为主,师生如何配合、怎样协调,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实现有效互动与和谐沟通,建立什么教学模式才能达到高质优效,等等,都离不开教师的比较思维、辩证思维与发散思维等思维方式。因此,课堂教学方法改革需要教师高度重视自我智力的培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智能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深谋远虑,出奇制胜,常教常新。
除此之外,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还需要教师具有对市场与社会的深入了解。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大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服务社会,为社会培养输送符合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为达此目的,高校教师应该而且必须走向社会,深入社会实际,全面了解当今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层次要求,明确认识当今社会需要的已不是过去那种单一的知识型书生型人才,而是能力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而过去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培养出这样的人才的,只有面向社会、贴近市场,彻底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所用、学而能用,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才能迅速适应社会,熟练开展工作,在社会上站稳脚跟。过去那种高校与社会严重脱离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否则,高校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其生存与发展也只能是痴人说梦。
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还需要教师具有自由、民主、开放的思想与态度。自由精神是大学教育的灵魂,民主开放是自由精神的集中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突出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中心地位。书让学生自己看,问题让学生自己提,思考讨论由学生自己组织;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选择学习的组织形式,自主拓展学习空间,自主组织学习效果的评价考察;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求,不断创新,勇于提出不同见解,发表不同看法。那种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书本的奴隶、应试的玩偶做法完全违背了大学教育的初衷,必须坚决废止。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素养的高低、认识的正误、态度的积极与否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教学方法改革的成败。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事关教育的生存发展,事关人才的培养,事关国计民生。故此,高校教师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鞭策自我、激励自我,大胆学习,努力提升自我素质,大刀阔斧地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把高等教育不断向前推进,以不负人民和社会的重托。
参考文献:
[1][2][11]且东.大困惑――当代教育何去何从[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11),第1版:97-96-95.
[3][12][13]扈中平等.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第2版:212-211-213.
[4]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师大出版社,2002,(12),第1版:60.
[5][14]刘献君.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4),第1版:18.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给了教育业的巨大冲击。从最早的视听教学,到多媒体教学,再到多媒体网络教学,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会为教育教学带来新的发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智慧云课堂,无疑是近些年来教育技术界被提及得最多的热词。这其中,翻转课堂作为一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全新颠覆,受到了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甚至是社会的广泛关注。课堂的翻转,带来了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方式的改变,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角色也随之发生转变。
一、 翻转课堂的简介及特点。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将课堂学习,课后练习,颠倒为课堂练习,课前学习。最早由美国的两名化学老师于2007年提出,在短短几年的时间,迅速风靡欧美,在我国一些中小学校,近些年也大胆地开展了这方面的尝试,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其实,翻转课堂,也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的一种教学模式,同早些年我们提出的发现式学习、任务驱动学习在本质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传统课堂,一般是老师教,课后布置作业学生练习巩固,这样的学习有很多的弊端:1.教师一般是根据经验或者平时掌握的学情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并没有准确地把握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点的认知程度,所以,这样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针对性较弱。2.教师的课堂教学主要针对的是中等成绩的学生,对优等生和差等生存在无法顾及的情况,因此,个性化的教学也无从谈起。3.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知识的内化过程,限制和禁锢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翻转课堂在课前利用微课视频让学习自学,再辅以一些在线交流平台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教师在课前就对学生的学情有了准确把握,对于课堂的讨论、研究、练习就更有针对性;因为学习成为了个人行为,成绩好的的学生可以选择快进或者更多的学习内容,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可以选择重复,回退等功能对不解的地方重新观看学习,这就解决了课堂“一刀切”的现象;学生自行进行基础方面的学习,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课堂练习、交流、答疑等活动,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和巩固。
二、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新要求。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而是学生学习的导师、指导者、学伴。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一定的环境,提出一定的指导方案,并给予反馈意见以及评价,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的内化更新和自我知识体系的构建。这样看来,教师似乎从繁重的课堂讲授中解脱了,但是,这种还处于探索过程中的新型教学模式,势必对教师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并带来教师角色的转化。
1.观念的转变。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只有观念更新了,才会有行动的变化。但是,现在有很多教师在分数的指挥棒下,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应试教学方式和思维模式,而翻转课堂是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要顺利实施,前提是教师一定要有开放的心态、包容的胸怀、勇于革新的精神。必须要教师能打破原有的教学范式,完成“观望-尝试-接纳”的转变。教师需要树立“教是为了不教”、“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观念;要坚信,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主角是学生自己,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坚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接纳新的教育教学成果,做到与时俱进。
2.角色转变:教学主体变为导学者、协作者。传统的课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绝对主体,教学进度的把握、知识的传授、全部依靠教师。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毫无主动权和创造性而言。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可以有自己的学习规划,甚至知识获取的途径也不仅仅限于本班教师,也可以是资源平台上的其他教师的微课或者学习资源。教师要做的,不再是仅仅做好每节课的教学设计,重复相同知识点的讲授,而是如何帮助学生制订好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规划;如何帮助学生选择课程辅助资源;如何做好学生的课前学习方案建议书;如何在课堂中实现师生、生生间的高效沟通交流;如何及时根据存在的问题,动态调整学习指导。这些转变,同时也带来了学生学习由群体学习向个性化学习的转变;知识传授向协助学生知识内化、建构转变;由关注低层次认知到关注高层次认知。
3.素质能力的提升:打破原有的教学结构、教学顺序,让学生课前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或者评价,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1)信息技术能力。要实现课堂的翻转,必须要利用好信息技术这个工具。这里主要包含对相关应用软件的操作使用和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虽然学生课前的微课学习不一定非得是本班授课教师,但是教师必须掌握微课制作的技术和方法。因此,教师应该掌握ppt等一些课件制作软件、视频录制软件、视频编辑软件等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实操能力。此外,还应具备对信息的比较、筛选、整理和加工的能力。面对网络上浩如烟海的巨大信息量和庞大的教学资源库,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挑选出合适的教学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进行二次修改或者直接整合成自己的课件、微课,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素质。
(2)学习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先学后教,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组织交流、实训或者是巩固练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都是预先学习了的,是有备而来的,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也更多更广,课堂上面对的可能会是一些天马行空、甚至是“奇怪”的问题,如果教师只是停留于“吃老本”是根本无法开展和适应翻转课堂教学的。此外,作为协作者、导师或者学伴,指导学生自主化学习,前提自己也应该是一名学习能力较强的人,除了要不断增长自身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成果。这样才会具有广阔的视野和角度、与学生一起融入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去探讨和发现。身体力行,以示范和榜样的力量带动和感染学生。
(3)管理能力。由于翻转课堂不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充满对话沟通和动手操作的课堂,无疑会更考验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对课堂的把控驾驭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做到因材施教;需要更强的沟通能力,才能带领学生一同思考和探究;需要更高的课堂掌控能力,才能使课堂不偏离正常轨道,让教学活动既生动活泼,又高效练达。
关键词:课程标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9-0075-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9.047
2015年9月17-18日,兴安盟高中数学教学基本功大赛在兴安盟所在地乌兰浩特市举行,全盟六个旗县市选出教学骨干共计12人参加了比赛。比赛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展示一节完整的规范课;讲课内容均为《人教版必修一的1.3.2:函数的奇偶性》;比赛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选拔。
教师讲课过程中零散地表现出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主体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但比赛过程中很少看见,教师真正把本节课的《课标要求》落实到位,或者只是简单地讲解了函数的奇偶性,或者过分要求函数的奇偶性,试题难度过大。
下面以听课者的角度解读本堂课的几个要点。
内容: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一章1.3.2函数的奇偶性
课标要求:1.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2.学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再看教材结构及要求:教材要求,观察图1.3-7,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 这两个函数图像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2) 相应的两个函数值对应表是如何体现这些特征呢?
这是教材给出的新课导入部分。
很多教师没有真正解读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引入新课五花八门,下面举例说明。
例1:直接给出函数f(x)=x2与f(x)=x,要求学生画函数图像,得出图像关于y轴对称的函数为偶函数。没有给出函数定义,直接用图像是否关于y轴对称来判断偶函数。显然没有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片面地理解教材,给出了错误信息。
例2:观察函数图形,直接给出偶函数的定义。没有多余的讲解,然后用定义来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教师只有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自己,课堂上才能不出现以上情况。那么课堂教学应该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一、教师引领
引领学生观察图像,发现什么?有什么特征?学生第一个反应就是:图像关于y轴对称。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引领,如何利用解析式描述函数图像的特征呢?从函数值对应表可以看到,当自变量x取一对相反数时相应的函数值相同。
二、师生互动,教师引导
上面求值结果有何规律,是否f(1)与f(-1),f(2)与f(-2),f(3)与f(-3),…都有类似规律?让学生讨论并能否归纳总结出f(-x),f(x)的值是否相等。提出问题:因为x在定义域内的任意数,那么-x是否也满足在函数的定义域内呢?学生很容易发现:-x必须满足定义域内的条件。这样很容易得出偶函数的首要条件:偶函数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数学思想)
三、提出问题,巩固新知
1.f(x)=x2,x∈[-1,2]是偶函数吗?偶函数的定义域有什么特征?2.给出教科书34页例题。
四、探究奇函数的概念及特征
做出函数f(x)=x和f(x)=的图像,类比偶函数的推导过程,给出奇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其中类比推理数学思想的培养尤为重要)
五、提出问题、巩固新知
(1)f(x)=x2,x∈[-1,2]奇函数的定义域有什么特征?
(2)给出教科书35页例题,巩固新知。
六、知识拓展
提出问题:从函数的奇偶性角度出发,可以将函数分成四类,即奇函数、偶函数、非奇非偶函数、即奇又偶函数。其中非奇非偶函数很容易理解,即函数的定义域不对称就是判断出非奇非偶函数,那么什么样的函数既是函数又是偶函数呢?(这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好机会)。因为学生首先思考的切入点就是即关于原点对称又关于y轴对称同时满足的函数。
举例:f(x)=0,定义域为R。(即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七、合作探究
例题: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八、课堂小结
1.函数奇偶性的概念。2.判断函数的奇偶性。3.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归纳总结,特殊与一般的思想,类比推理等。
“函数奇偶性”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其研究必须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图形语言到符号语言,整节课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来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学习数学思考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利用定义进行判断奇偶性的基本方法,理解定义域的要求,理解图像的对称性,了解奇偶性的四种类型,并初步运用奇偶性。
以上是通过开展一次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课程标准落实不到位所想到的一点思考,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实际的课堂教学,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落实情况,归根结底就是真正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用课标引领我们课堂的教学方向,落实课标要求是我们努力实现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理;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02-02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提高教学实效。我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不断探索,找到几种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的好方法,愿与同行交流之。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一、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爱学”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地理学家普雷斯顿·詹姆斯则把能否引起青年学生的兴趣,看做是地理学能否存在与发展的主要条件之一。的确,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机和巨大动机。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地理是“副科”,对地理课普遍不重视。所以,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诱导学生爱学,使学生实现由过去的“要我学”到现在的“我要学”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喜爱上什么学科,往往与任课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独具匠心地创设问题情境,以点燃学生的好奇之心。例如,我在讲初中地理课本第三册《长江》一课时,首先满怀激情地领同学们吟唱了《长江之歌》,使同学们领略了长江的雄壮气派,接着我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长江给人们带来的效益,最后结合长江也会发生全流域性洪水,指出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学生们听后异常激动,自然而然就对地理这门学科发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
2.挖掘形象材料,稳定学生的学习情趣。新课标基本理念之五是:“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地运用图片、模型、标本等传统教具,与幻灯、录像、计算机等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对各种地理事物、地理现象进行模拟、演示,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只是让学生去被动地认识地理事物的表面,而是通过观察现象,去分析、联想、思考、探究内在的知识联系和运动规律,使学生由形象思维活动向抽象思维活动循序转化,期间学生的智力、能力得到应有发展,学生就更易学、爱学。
3.利用榜样的力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英国学者菲尔丁曾说:“典范比教育更快,更能强烈地铭刻在人们心里。”在地理学的发展史上,有成千上万的地理学家用坚忍不拔的毅力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一些榜样的教育,不仅能给学生深刻的启迪,使他们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而且,更能使学生萌发向前辈地理学家学习的欲望,提高探求知识奥秘的兴趣。如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他历经游历30年写成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对于地理学家是一份珍贵的地理科学报告,在国内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现代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更是感动青少年的典范。他不仅创立了地质力学,还顶住各种压力,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主持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使我国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二、不断启迪思维,促使学生“乐学”
中学地理教学长期以来主要是强调以知识传播为主,利用外部压力强迫学生学习。新课标的实施就是要改变“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在于系统讲解,还在于设法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独立汲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
1.启发式教学,引起“思”趣。“思维自疑问开始”,教师要把握教材和学生,讲究方法,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例如,在讲授大气运动的内容时,先谈学生熟悉的风,引出在时刻不停地运动着,然后向学生提出“大气为什么会产生运动”。这样,从学生熟悉的风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打开思路,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重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因材施教,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可小瞧的。在讲授新知识和复习巩固旧知识时,均可以利用启发式的提问,来培养学生多思善问的学习习惯。
2.相机诱导,掌握“思”法。正确地提出问题和组织问题,是这一方法的关键。通常我总是紧扣教学内容来提问,授予学生思维的方法,经常在“为什么”的寻根问底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同时还鼓励学生积极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能通过老师的指导,自己来分析判断解决一个个难题以获得相应的知识。比如,关于治理水土流失问题,可以从水土流失的含义,地形、土壤、气候、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区分布规律,标本兼治的措施方面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利用发散思维,来培养他们创造性的思维火花。或者,在设计练习题时,也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三、重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