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高校毕业生工作总结8篇

时间:2022-03-07 07:21:2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校毕业生工作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校毕业生工作总结

篇1

一、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二、高校毕业生岗前培训情况

为进一步转变我镇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增强创业就业能力,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我镇于7月26日举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毕业生有300多人,镇人才服务站站长陈树勋同志作了开班动员讲话,为广大毕业生分析了当前就业形势,介绍了市、镇关于鼓励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优惠政策,并要求毕业生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奋斗目标,提高就业竞争力,争取早日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培训班课程重点开设大学生成功求职技巧、演讲口才与职场必备商务礼仪课程,让学生端正就业心态,掌握演讲技巧及有效表达方法,懂得如何应对面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商务礼仪的技巧,促进我镇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和提高就业能力,让其更深入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掌握创业知识,提高求职技巧,利于更好地找到心仪的工作。

三、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镇战略,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我镇主要采取了“三个加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加强领导,执行到位。

为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我镇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面工作,完善领导小组职能分工,由镇人事办和人才服务站掌握并督导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各司其职,多管齐下,不断实现人才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同时,村劳动服务站负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事务,营造全社会各有关部门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氛围,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打好组织领导基础。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毕业生就业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工作方法和宣传服务措施,形成各个相关部门普遍重视,统筹协调新机制,及时有效贯彻落实市、镇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相关要求。

(二)加强宣传,多措并举。

能否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同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和他们是否了解政府鼓励就业的政策密切相关。一方面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就业观。于7月26日举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培训班,300多名本地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培训,为高校毕业生进行心理辅导及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一步正视现实,摆正心态,客观定位,选好目标,力戒浮躁,扬长避短,合理调整就业期望,结合自身特点,立足现实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为企业和人才“牵线搭桥”。于7月26日在镇影剧院广场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设立了人才政策宣传咨询点,宣传我市人才政策和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免费为高校毕业生及待业人员提供求职服务、职业指导、培训登记等公共就业服务。我镇电子、五金、电器、印刷等30多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了1500多个就业岗位,涉及管理类、技术类、普通类等多方面,有效拓宽本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参加就业指导培训班后提供了一次实战机会,进一步提高本镇生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择业能力。

篇2

一、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二、高校毕业生岗前培训情况

为进一步转变我镇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增强创业就业能力,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我镇于7月26日举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毕业生有300多人,镇人才服务站站长陈树勋同志作了开班动员讲话,为广大毕业生分析了当前就业形势,介绍了市、镇关于鼓励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优惠政策,并要求毕业生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奋斗目标,提高就业竞争力,争取早日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培训班课程重点开设大学生成功求职技巧、演讲口才与职场必备商务礼仪课程,让学生端正就业心态,掌握演讲技巧及有效表达方法,懂得如何应对面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商务礼仪的技巧,促进我镇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和提高就业能力,让其更深入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掌握创业知识,提高求职技巧,利于更好地找到心仪的工作。

三、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镇战略,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我镇主要采取了“三个加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加强领导,执行到位。

为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我镇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面工作,完善领导小组职能分工,由镇人事办和人才服务站掌握并督导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各司其职,多管齐下,不断实现人才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同时,村劳动服务站负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事务,营造全社会各有关部门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氛围,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打好组织领导基础。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毕业生就业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工作方法和宣传服务措施,形成各个相关部门普遍重视,统筹协调新机制,及时有效贯彻落实市、镇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相关要求。

(二)加强宣传,多措并举。

能否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同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和他们是否了解政府鼓励就业的政策密切相关。一方面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就业观。于7月26日举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培训班,300多名本地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培训,为高校毕业生进行心理辅导及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一步正视现实,摆正心态,客观定位,选好目标,力戒浮躁,扬长避短,合理调整就业期望,结合自身特点,立足现实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为企业和人才“牵线搭桥”。于7月26日在镇影剧院广场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设立了人才政策宣传咨询点,宣传我市人才政策和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免费为高校毕业生及待业人员提供求职服务、职业指导、培训登记等公共就业服务。我镇电子、五金、电器、印刷等30多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了1500多个就业岗位,涉及管理类、技术类、普通类等多方面,有效拓宽本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参加就业指导培训班后提供了一次实战机会,进一步提高本镇生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择业能力。

篇3

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意见的通知》(津政发[]12号)文件精神和《区选聘高校毕业生从事公益工作的实施方案》规定,我区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选聘了名高校毕业生,充实街道、社区劳动保障队伍。这些高校毕业生的到来不仅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良好开端,同时也提升了街道、社区劳动保障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充分发挥好这批高校毕业生的作用,使他们尽快融入社区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区劳动保障服务质量和水平并切实做好为这些大学生的服务与管理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各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要高度高校毕业生安置管理工作并纳入中心日常管理工作内容。街中心主任是此项工作第一责任人并指派一名干部,专职负责高校毕业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各街中心要将高校毕业生单独造册管理,对进入街中心和社区工作站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要指派一名有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干部或劳动保障协管员,进行工作指导,并建立培养、使用管理档案,对其工作情况做好记录。

三、各街中心要经常关心、关注高校毕业生的生活、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尽快适应社区工作的要求,发挥其积极作用。

四、各街中心要加强对中心工作人员和社区协管员主动为社区公益工作高校毕业生做好服务的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帮助高校毕业生尽快适应社区工作,融入新的集体。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服务办法,并严格执行。对高校毕业生管理工作,将纳入对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工作年终考核范围。

五、选聘的高校毕业生在区、街劳动保障部门的领导下,从事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扶残救助、养老服务等社区服务工作,未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擅自调整从事其它工作。

六、选聘的高校毕业生在工作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树立从事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充分发挥青年人积极向上的作用,将所学知识融入社会工作之中。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做好工作。对不服从管理、工作责任心不强、经常违反规章制度的,经报上级同意,可以提前解除《公益岗锻炼协议书》。

七、选聘的高校毕业生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的总结和积累工作经验。每半年要写一份工作总结,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不断的提高工作能力。

篇4

2015年,我局将紧紧围绕“人才优先、民生为本”这一主线,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为服务全市经济及各项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重点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一是落实就业政策。加大新一轮就业政策落实力度,重点抓好创业帮扶工程的实施。同时抓好就业政策宣传力度,开展各项活动,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城乡基层就业。二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将有就业意愿的应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范围,及时提供用人信息,对有创业意愿的,组织参加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对暂时不能实现就业的,组织参加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对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办好我市2015年春季大型人才交流、劳务用工洽谈。

(二)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做好2015年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人员招录工作。二是做好全市2015年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和评审工作,同时积极探索职称工作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新思路,新方法。三是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开展全市乡镇干部以及全市普通干部的培训工作。

篇5

一、目标任务

2012年全省购买4000个基层公益性岗位,以街道(乡镇)、社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管理公共服务岗位为主,用于重点帮扶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各市、省直管县上报年度岗位开发计划,省厅根据各地情况,对上报计划综合衡定后下达任务,各地根据下达的2012年目标任务认真落实。

二、聘用对象

籍毕业2年以内(2011年、2012年度毕业)、目前未实现就业并进行失业登记(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

三、岗位职责

2012年公益性岗位开发以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管理公共服务岗位为重点,负责街道(乡镇)、社区从事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协调、劳动监察及相关事务等管理服务工作。

四、方法步骤

此项工作从今年6月份开始,11月底前完成。共分五个阶段:

(一)组织宣传阶段(6月30日至7月10日)

各地通过新闻媒体报道、网络宣传、设立咨询点现场宣传等方式,广泛宣传开发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的重要意义,宣传公益性岗位招聘对象及条件、招聘程序、人员待遇、岗位管理、资金保障等,使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及时了解掌握政策,积极报考。

(二)岗位开发阶段(7月11日至8月10日)

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本辖区内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管理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需求,按程序研究确定各市、县拟购买的公益性岗位开发数量,于7月25日前,将《省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开发申请表》(见附件1)、《省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汇总表》(见附件2)上报省厅。8月10日前,厅综合平衡后下达岗位开发指标。

(三)信息阶段(8月11日至8月20日)

各市、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向社会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管理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公告,明确公益性岗位报名条件、招聘程序、岗位名称、数量、岗位需求条件、人员待遇等政策。

(四)报名考试阶段(8月21日至9月25日)

凡符合条件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须报考本人户籍所在地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并按规定如实填写和递交有关材料。报名工作由省统一组织,采取网络报名方式进行。报名者在网上如实、准确填写有关报考信息,由户籍所在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报名人员资格进行初审。

考生须在户籍所在地省辖市(含省直管县)参加考试。笔试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组织,分级实施。体检、复核工作由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组织。

报名、考务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五)聘用上岗阶段(9月26日至10月26日)

各市、省直管县对拟聘用人员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的被聘人员,由聘用单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岗前培训,经培训合格后安排上岗。各市、省直管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聘用人员名单报送省厅备案(见附件3)。

五、建立退出机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并及时报告县(市)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停止发放工资及各项补贴:

(1)劳动合同期满的;

(2)通过其他途径已实现就业的;

(3)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

(4)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管理制度的;

(5)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六、资金保障

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年均不低于18000元。其中省级财政就业资金对皖北地区和大别山区岗位按每人每年12000元标准给予补帖,其他地区按每人每年8400元标准补贴。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开发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引导到基层就业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有效方法,对强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就业局势,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尽快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各市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负责单位、联系人名单,请于7月20日上报省厅。

(二)规范程序,实行阳光操作。各地要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优先开发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人员紧缺的岗位。要认真审核报考人员的资格和条件,加强理论考试、体检、复核工作的组织,按规定进行公示。严格操作程序,实行阳光操作,自觉接受监督。要认真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发现问题立即纠正。人员聘用后,要及时做好岗前培训、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缴纳、薪酬待遇、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篇6

资环学院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为了保证人才的充分利用,切实发挥人才的作用,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我院根据学校安排,在招生就业处的指导下,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做好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年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总的来说是成功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将XX届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院领导重视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同时也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件大事,毕业生就业率也被作为考核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学生教育是学校发展的命脉,学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曾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门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虽然学院领导重视此项工作,但由于学院相关鼓励措施尚未出台,导致参与学生就业的教师相对较少。

二、多次举办就业讲座,积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对学生的就业动员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新生入学期间,重点是目标分解。通过对专业介绍、分析近两年的就业形势,从新生入学起就增强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同时指明目标和努力方向,将三年的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学年,实行目标管理,使新生入学后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第二阶段放在二年级,重点是准确定位。对于文化课成绩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树立高职升学的目标;对于文化课成绩较差的学生,强调加强实践能力和技能的提高,要求他们参加各种活动,争取多拿一些奖证,为就业作好充分的准备。同学们基本上能找准定位。第三阶段的就业动员工作放在三年级上学期,重点是降低学生期望值,合理定位。动员会内容:进行正确自我评价,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介绍上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包括联系方式。分析当年市场需求,准确定位就业方向,适度调整期望值。教育学生从实际出发,调整好心态,根据自己的成绩、能力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分析自身的优劣势处发展潜力,合理定位,既不能缺乏自信心也不能期望值过高,以避免求职理想与现实出现的较大的反差,导致高不成低不就,最终导致失去所有机会。特别指出现在学生中存在的一次择业定终生的误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动员学生到基层工作。

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快的、更好的适应目前的就业形势,正确认识和处理在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指导咨询、就业形势报告会等方式,积极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逐步更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观念,避免期望值过高的现象。在对于用人单位的选择上做到不再将目光仅仅放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上,应当考虑实际情况先就业再择业。此外有意识的增强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择业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难免会有遭遇挫折的时候,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应对就业,在遇到问题时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心态,建立信心。对学生如何抓住机会、参加面试以及如何签约一一作了具体的指导。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过程和抓学风建设的过程,通过对毕业生的教育,促进学风建设。

XX年11月至12月份,学院组织毕业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教师所做的讲座,从求职技巧,求职心理等方面给予指导;同时我院还邀请校外有关专家为学生进行讲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学院领导结合专业、企业情况跟学生谈就业,学院还举办模拟招聘会,不仅提高学生的求职技巧,同时还教育学生,切实转变择业观念,端正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取向。

三、班主任积极落实各项推荐工作

为更好地做好毕业生的择优推荐工作,班主任定期到本班调查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清楚是否每位毕业生已落实就业单位,未落实的是否有意向单位。通过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实际困难的每一位毕业生的情况,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提供准确的依据。此外,学院专门为毕业生建立了资源库,将有需要学院再推荐意向的毕业生的个人资料登记造册,只要有信息,有合适的需求就通知他们,使他们能早日落实就业单位。让毕业生自始至终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支持,愉快地走上社会,正面人生。鼓励学生参加高职升学考试不仅仅可以让学生继续深造,有新的发展空间,也是我们提高就业率、提高学校知名度的一种途径。

XX年1月份由班主任组织毕业生认真填写推荐表,同时组织毕业生上传求职信息到高校就业网,以便于利用现代化手段为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4月8号左右组织毕业生参加我校举办的“双向选择洽谈会”,与社会和用人单位广泛联系,推荐毕业生;3—7月份邀请多家单位(如云南斯泰城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九河农资股份有限公司、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到学院招聘毕业生,院团委及班主任认真做好接待工作以及推荐工作,努力做到用人单位满意。

四、拓宽就业途径,缓解就业压力

长期以来,高校毕业生把就业的目标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或国有大型企业、外企和政府机关,致使这些地方在某些领域人才饱和、供需失衡,造成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许多人找不到工作。而另一些不被看好的行业和领域却出现人才匮乏。应该说: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人才过剩,只是人才的相对过剩。 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带给就业工作的压力,逐年加重,所以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在工作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让当代大学生在择业观念上逐步发生转变,使毕业生接受“先就业后择业”这一理念,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工作。

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开阔思路,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的就业政策,制定符合我院专业特色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建立并健全相应的网络机制:

(1)信息网络: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建立网络平台,及时向用人单位提供毕业生基本情况,向毕业生就业信息。

(2)与用人单位建立相对稳定的需求网络,定期向用人单位了解需求情况,建立长期、稳定的双向合作。

(3)人才网络:建立政府支持体系(如:学校成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积极开辟毕业生就业市场,实现统一管理,把毕业生推向社会,为其创造更广阔的就业天地。

根据历年经验,采取

了实习安排与就业推荐结合的办法。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有目的的选送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毕业生参加实习,让实习与就业挂钩,以有利于就业率的提高。要求班主任能掌握每个毕业生的求职动态、意向和签约结果,及时统计学生的意向和签约情况,以便向用人单位推荐时有的放矢。对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学生以个别谈话的方式,帮助他分析形势、正确评价自己,力求学生保持清醒头脑。

在学习中我院非常重视学生的英语学习,多次组织学生座谈英语学习心得,各班主任开班会也不厌其烦的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突出优势,增加学生就业机会;在毕业生分配工作上计划好,下手早,工作细,抓落实,讲服务。同时,我院近年重视毕业生取证教育工作,也为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毕业生开始实现从凭各种证书求职,向靠岗位证上岗的转变。鼓励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公务员考试,鼓励部分学生参加国家和地方就业项目,如到边远地区支边、执教,响应为西部服务的号召;努力创造条件,使部分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推荐相结合。经过一年的辛勤工作,我校XX年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已基本结束。在本年度的就业工作 中,多方搜集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妥善安排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截至目前,我院本科生考取硕士研究生9人,考取公务员4人,签定正式就业协议20人,参加国家、地方就业项目30人,就业率达到70%;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90%。

五、认真做好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跟踪统计

我院毕业生有一部分回到生源所在地,参加第二次就业分配;还有部分毕业生参加地方公务员考试,这些学生就业情况关系到我院就业率。学院通过团委、在校研究生、班主任与毕业生网上或电话联系,在毕业生中做调查,及时反馈毕业生对我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部门工作的看法与建议。建议以学校牵头编写毕业生文件汇编及就业指导手册,将有关国家就业文件和政策编辑成册,使毕业生人手一册,做到人人知政策,用来更好地指导毕业生的就业。

进一步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前移,开设必要的毕业就业指导课程,并将其纳入学院的教学管理中。使同学们了解基本就业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和需求及时弥补自身不足。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其他知识和技能,考取各种必要的资质证书,积极地接触社会,为将来的就业积累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低,奖证偏少。

2.我校缺乏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就业渠道不够畅通。

3.学生潜意识存在一次就业定终生的误区,导致少数同学好高骛远,挑肥捡瘦,不愿到基层工作,不愿到外地工作。

4.个别同学签约不慎重,还有悔约现象。

5.缺乏自主创业的勇气和条件。

6.少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总之,我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围绕着“巩固就业率,提高签约率”的总体思路,努力提高就业质量。以上是我院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我们会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本着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力争做好今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 资源与环境学院

XX年9月19日

资源与环境学院XX年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资源与环境学院组建于XX年5月,已经经历了四个年头,四年来学院教职工人数始终保持在30人左右,特点是高学历人数多,科研力量相对雄厚,班主任主要是由年轻老师担任,发展至今已有三个硕士点,研究生人数为84人,三个本科专业12个班级,近630名本科生。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摆在面前的一大难题,为此,经研究,我院对XX年届毕业生就业制定就业工作计划方案。

一、07届毕业生基本情况

我院XX年年本科毕业生共有154人,其中环境科学96人,农业资源58人,研究生23人。

二、加强就业工作组织领导,明确责任

学院在9月份成立0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服务和协调工作。

组长:段红平

副组长:杨志新 高召华

成员:王吉秀 董艳 秦丽

三、学院就业工作计划

1.继续举办就业讲座,加强学生就业教育,积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2.采取措施,鼓励班主任加强落实各项推荐工作。

3.继续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拓宽就业途径,缓解就业压力。

4.认真做好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跟踪统计。

5.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采取措施调动教职工的协助学生就业积极性。

6.研究指派专人联系就业单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建议:在为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上,若确实需要车辆,可适当考虑予以安排。

篇7

关键词:疫情防控;大学生;就业

0引言

肺炎疫情给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高校就业创业工作是高校与用人单位对接需求的桥梁。如何在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是高校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一年多来,各高校就业主管部门、二级学院及辅导员队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府及教育部门关于就业创业工作系列会议精神,积极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方法,大胆创新,攻坚克难,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顺利完成了就业创业工作任务,摸索出一系列工作方法。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遇到的困难进行了梳理,对高校就业主管部门、二级学院及辅导员队伍如何开展工作进行了针对性探索,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1相关研究情况

肺炎疫情的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如何开展,成了一个高校面临的一个挑战,受到了政府、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刘晓杰(2020)在《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就业工作路径探析》中,对肺炎疫情下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背景、就业形势及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提出了详细见解。赵天明、黄月明(2020)在《肺炎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机遇与挑战》中对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及机遇做了分析,并就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提出了建议。陈悦(2020)在《疫情期间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网络化研究》中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网络化特点及网络化策略进行了研究。崔娜(2020)在《肺炎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如何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探讨。陈羡、丁闽江(2020)在《肺炎疫情背景下辅导员“54321”工作模式》中就辅导员如何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升学帮扶提出了对策思考。付志平(2020)在《抗疫背景下地方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策略研究》中就如何发挥地方政府主体作用,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提出了工作策略。总结以上研究结果,以上笔者对2020年肺炎疫情突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困难及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就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宏观角度给学校、政府提出了应急建议,但之至目前,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反复,疫情防控常态化将持续下去,高校就业主管部门、二级学院及辅导员等一线工作者如何在2021年乃至以后的就业创业工作中贯彻执行,还需要全面总结去年的经验及做法,探索有针对性、持续性和长效性的途径措施。

2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2.1大学生就业招聘形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由于受肺炎疫情防控影响,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出行都受到了影响,原先的大型招聘会变为网络招聘,很多学生从网络平台选择就业单位。虽然2020年春季网络招聘会搞的轰轰烈烈,也卓有成效,弥补了当时线下招聘的缺失。但网络招聘要作为一种长期有效的形式存在下去,学生和用人单位都需要一个接受、适应过程。网络招聘和传统的校园宣讲、现场招聘有很大差距。一方面,很多学生参与网络招聘,无法实地接触、考察用人单位及办公场所,真正到了签约环节,学生就犹豫不决,影响了签约率;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应聘学生的了解也只能通过电子简历和网上交流的方式实现,也存在深入了解不够的弊端。因此,目前的网络招聘只是一个应急之举,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

2.2大学生就业区域受到了影响

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受肺炎疫情影响,很多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变为就近、就地原则,不愿去离家乡较远的地方。原先想去省会城市、沿海城市、大城市的热情也有所减弱。在目前疫情仍处于反复的情况下,大学生外出求职意愿仍会减少,很多学生不愿贸然远行,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机会选择,将对今年的就业产生很大影响。

2.3大学生就业观念趋于保守

受肺炎疫情影响,大部分行业受到冲击,特别是第三产业受影响较大,只有公务员、事业单位、学校等受影响较小。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及家长的就业观念,坚定了许多学生考研、考公务员事业编的决心。前几年国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通过学校、社会的持续教育,大学生刚刚树立起来的创新创业理念,受到了动摇,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观念。

2.4大学生出国读研深造受到冲击

受肺炎疫情及国际形势影响,原先有出国深造计划的,出国行程和办理手续受阻;原先在国外就读的,有回国内继续上网课的,上课效果肯定受到影响;也有仍滞留国外的,学生及家人都相互牵挂。这些都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很大影响,造成有出国意愿的,暂时放弃了出国打算,短期内很难再现火热的出国读研潮局面。

3肺炎疫情背景下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主要做法

3.1学校就业主管部门充分发挥指挥导向、服务功能

肺炎疫情发生后,我校就业主管部门积极做出反应,发出了《致2020届毕业生的一封信》,开展了系列线上就业服务。在学校就业网站设立了就业指导专区,学院开设就业指导专号;积极引入社会优质就业培训资源,开展了空中就业大讲堂活动,涉及求职面试、考研复试、公务员考试等方面的内容;升级学校、学院就业网站,丰富了服务功能和就业信息容量;成功举办了2020年春季毕业生就业网络招聘会,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了方便、快捷、高效的交流平台;在疫情防控形势趋于缓和的6-7月份,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带领二级学院辅导员,奔赴省内毕业生生源集中地,召集毕业生开展座谈会,了解毕业生思想动态及就业情况,帮助毕业生解决实际困难,将学校的服务与关爱传递到毕业生心里,拉近了毕业生与学校之间的情感距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2二级学院积极推荐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针对肺炎疫情的影响,各二级学院都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动员全院教师共同参与,积极利用各方面资源,为毕业生落实工作出谋献策,挖掘就业信息,形成了全员关注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充分利用实习单位及优秀校友、企业家等资源,面向学生开展“云宣讲”,指导学生突破就业困境;针对毕业生建立“一生一策”档案,开展个性化指导,优化咨询服务,加强就业帮扶工作精准度,想方设法为毕业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就业信息。

3.3辅导员充分发挥排头兵作用,持续关注并帮助学生就业

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是辅导员的主要职责。学校全体辅导员充分发挥排头兵作用,全年奋斗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线。辅导员建立工作台账,与每一名毕业生逐一联系,向他们详细讲解党和政府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就业;特别是认真做好毕业生离校后就业状况的反馈与统计工作,持续关注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辅导员从2020年9月初至12月底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重新统计,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每一名毕业生,做好统计、反馈工作,为下一年度就业指导工作总结经验,为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工作打好了基础。

3.4学生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构建毕业生就业信息员队伍

学校各二级学院根据专业班级,挑选出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出色的毕业生党员干部,组建了毕业生就业信息员队伍,及时上传下达学校、学院、辅导员搜集的就业信息,并反馈学生就业情况,形成了另一个能够迅速传播就业信息的交叉网络,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4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4.1做好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工作心理准备

根据目前状况,肺炎疫情仍在反复,何时能彻底有效控制是个未知数,我国经济形势也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就业市场也将面临持续严重的局面。我们高校全体师生必须做好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心理准备。2020年的就业创业工作已告一段落,2021年的就业工作已全面展开,我们必须全面总结去年的工作经验,认真思考,统筹协调,提前谋划今年的工作计划,做好打长期战、持久战的准备。

4.2各高校充分利用教育部、各级政府提供的就业创业资源信息及平台

针对肺炎疫情形势,教育部、人社部开通网上系列服务,保就业、保民生。各高校要将这些资源信息,及时传达给毕业生,教育、督促毕业生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如教育部24365就业公益直播课、就业创业直播课等内容,对学生就业创业有很好的指导性;山东省团委和人社厅共同开展的“青鸟计划”云招聘活动等,因其岗位针对性强,特别受到广大山东学子的热烈响应,招聘活动成效显著。

4.3高校二级学院要成为行业性招聘的主体

学校层面组织的大规模招聘会,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招聘单位主要针对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群,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同时受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大型线下招聘会继续受到严格审批。各二级学院要主动出击,根据疫情形势,适时组织召开小型化、专业化、个性化的线上或线下招聘会;二级学院要充分发挥实习单位、校友会等组织的作用,主动联系用人单位,使二级学院成为行业性招聘主体。

4.4加强网络招聘宣传力度,优化线上服务,提高大学生对网络招聘的接受程度

政府、社会、学校及用人单位应联合起来,进一步加大网络招聘宣传力度,优化网络平台,提供更加简洁有效的技术支持,加强就业信息的收集、传播力度,为学生提供详实的就业信息,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方便、快捷、高效的交流平台,让学生、用人单位都适应并乐于接受这种招聘形式。第一,要鼓励招聘企业优化线上招聘信息,丰富企业相关数据与视频资料,全方位呈现真实工作场景,让学生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企业和求职者沟通的效率,提高求职成功率;第二,要提升大学生求职技能,组织大学生学习和使用线上招聘平台,加强线上应聘培训,提高制作简历、线上求职面试的技能;第三,要充分利用网络大数据的推荐功能,精准帮扶学生,提升人岗匹配的准确度。

4.5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中

国家、社会、高校应积极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大学生珍惜当前的平安幸福生活,认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培养家国情怀,激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期望的引导,倡导学生先就业再择业,脚踏实地求职;要引导学生放宽视野,把个人就业和国家需要相结合,把自己的理想与当前的社会需求相结合,鼓励学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鼓励他们参与三支一扶、西部计划招考,鼓励他们到基层、民办企业就业;鼓励他们参军入伍,报效祖国;鼓励有理想、有规划、有本领的同学自主创业,发挥他们的才能,并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

5结束语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切实有效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民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和重大挑战。目前,高校就业部门相关人员及广大毕业生,对肺炎疫情防控仍不容有任何松懈心理,都要做好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思想准备。202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已全面启动,我们必须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和更有力的举措,狠抓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放松,为毕业生提供更精准的就业服务,努力实现更多的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刘晓杰.疫情下大学生就业工作路径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20,(10):90-92.

[2]刘雪薇.疫情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挑战与机遇[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0):70-71.

[3]陈悦.疫情期间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网络化研究[J].高等教育,2020,(2):210.

[4]崔娜.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10):89-90.

[5]陈羡,丁闽江.疫情背景下辅导员“54321”工作模式探索[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08):4-7.

[6]叶玲丽.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微创业的实施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8):59-61.

[7]赵天明,黄月明,刘炜,等.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机遇与挑战[J].理论前沿,2020,(22):40-44.

[8]黄龙标,陈盼盼.重大疫情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探索[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3):48-51.

[9]朱正洲.疫情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调查[J].海峡科学,2020,(03):81-84.

篇8

关键词:共青团 大学生 就业 创业

随着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长,毕业生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成为高校无奈却又必须面对的难题。为解决大学生就业这一长期艰巨的民生工程,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十中明确提出:“要把大学生就业工作放到所有就业群体的首位,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支持青年创业,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明确共青团在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中的关系及定位,有助于更高效地开展就业服务工作。

作为党和政府和青年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共青团在协助党政机关推动青年就业创业问题的解决上有着独特的优势。指导大学生在就业创业上作出正确选择,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切实为青年服务是共青团的基本任务,是共青团组织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做好人力资源的利用开发,实现民生改善、社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障。

一、高校共青团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义与价值

1.是适应就业形势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多不断加剧着社会就业压力。从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110余万增长到2012年的680万,到2013年更是达到699万人。虽然我国大学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在我国社会转型、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仍需要大批的优秀人才。大学生群体接受过高等教育,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我国人才资源中的优秀群体。所以总体上看,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也会不断扩大。但在需求量扩大的同时,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重视。高校共青团做好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缓解就业压力、满足社会需要、为社会发展提供关键人才的重要举措。

2.是适合团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校共青团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程,在青年在校阶段做好教育工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针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开展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毕业生进入社会敦实基础,为社会发展培育人才。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衡量共青团组织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校共青团可以以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总结大学阶段的教育成果,吸取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使自身在理论、内容、方法等方面得到丰富,并不断地创新,紧跟时代步伐,做到与时俱进,保质保效地做好青年教育,使之成为高校共青团组织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3.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不仅对毕业生群体本身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也会在校内形成一种思想导向和文化氛围,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做好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稳定和社会安定。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将现存的就业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并使之最终成为现实生产力,就建立在就业创业这个平台上。共青团组织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本质上是做好我国人力资源的配置工作,是实现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转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动力的根本保障。

二、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的职能定位

高校共青团工作直接面对广大学生,是联系党和政府、市场、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纽带。高校共青团将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贯穿于学生成长发展的全程教育中,在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工作力度将最终决定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际成效。

在我国高校,共青团员是高校大学生的主要构成群体,高校共青团来源于青年大学生,由青年大学生组成,能真正贴近青年大学生的生活,深入地了解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和思维导向,明晰青年大学生的需求和意愿,是代表青年大学生利益的组织,同时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自信、独立、以及对新鲜事物强大的接受学习能力和广泛多元的知识结构,使他们在面对社会时思维越来越成熟,能更清楚地认识到上大学决非是教育任务的结束,而是磨练自己,提升自己的平台。所以,他们不仅有强烈的成才愿望,更加有理性的认识,同时社会多元化发展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开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机会。高校团组织工作正好处在青年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对青年的成长发展方向有深远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是实现大学生自我规划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经路途。高校团组织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对做好青年服务工作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

1.高校共青团的优势

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贯穿在大学生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涉及就业指导、思想教育、教学管理等多块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性质和工作内容决定了其在这一系统工程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体系优势。共青团组织体系结构清晰完善、覆盖面广,从高校团委,到院系分团委、团总支,最后到各班级成立的团支部,每一层次的团组织都建有相应的组织框架进行团内管理和开展工作。通过清晰完善的组织构架,团组织工作能覆盖到青年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团组织能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想法和需求,使就业工作从上级团委到基层团支部,都能得到有效的延续和开展。

平台优势。高校共青团指导学生自主的开展就业创业类活动,如:“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为就业创业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平台。共青团以这些活动为基础开展就业创业教育,能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资源优势。高校团组织联系面广,能发挥自身与其它单位团组织的联系优势,加深学校与社会单位的联系,建立联合培养人才的平台,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单位就业。同时,通过与各行业的联系,能广泛有效地收集就业信息,使高校能更好地了解就业形势,为更好地开展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打好基础和指明方向。

2.高校共青团的职能

一方面,高校共青团以政府部门制定的政策方针为依据,认真考量社会就业形势,结合学校自身的学科设置和办学特点,来制定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在工作中充分利用共青团组织优势,辅助高校内就业创业工作的开展,发挥沟通协调校党委、就业部门和各院系间的桥梁作用、形成校党委领导,就业部门指导,各院系实施,大学生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

另一方面,高校团组织要利用自身独特优势,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全程工作,开展大学生就业择业观培训,在校内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同时结合学校的学科设置和办学特点,整合资源,深化与社会的联系,不断阔宽工作视野,找准工作切入点,积极为毕业生创造就业见习的良好条件,从而形成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长效机制。

三、高校共青团与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相互关系

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和共青团工作本质上都是服务青年,为社会培养输送优秀人才的过程。大学生就业工作和共青团服务工作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成正反馈效果,不断放大工作效益。

1.在共青团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就业工作

高校共青团为就业创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人才保障。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广大青年学生的代表组织,在拥有深厚的青年基础的同时,也拥有一批优秀的青年团组织干部。他们思想进步,思维活跃,有着很强的社会责任意识,是推动高校各项学生工作开展的主力军,更是为高校开展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了人才和智力储备。高校共青团集中高校青年团干群体的力量,在营造高校就业择业良好氛围上,有着其它行政部门不可代替的作用。

高校共青团组织为就业创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抓手。作为联系党和政府、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的桥梁,高校共青团能够更好地将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运用到工作中去。共青团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及丰富的青年教育经验,通过社团建设、开拓实践基地及科技文化活动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大量的发展机会和平台。共青团从学生入学始开展就业创业工作,有助于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方向性的学习,自主地提高自身素养,使针对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以就业工作为标杆推进共青团工作

高校团组织处在青年学生服务的第一线,要想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就要不断加强共青团在青年心中的归属感,认同感。要更好地凝聚团结青年大学生,就要从实现大学生普遍性的需求入手,而就业创业是青年大学生迈向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经之路,是大学生最现实的需求。因此做好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工作是实现团的基本职能和根本职责的一条重要途径。

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工作覆盖面面广,涉及青年培育的各个领域,其中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共青团方面建设和发展的有效手段。共青团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培育青年大学生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有利于高校内文化氛围的形成。学生在良好的大环境下可以充分发挥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参与到共青团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去,为共青团的思想建设提供良好的形式。

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是高校共青团强化自身建设的有力途径。大学生就业创业活动的开展需要广大团干部的组织、策划和参与,在工作中有利于团组织推进自身的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团干部队;同时,就业工作能够为高校共青团的工作树立导向,有助于共青团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长效机制,能够真实地反映共青团对青年大学生的培养成果。以就业工作为标杆推进共青团工作有助于一个“学生自身素质提高、团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工作取得实效”的良性循环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罗明忠.共青团组织推进青年创业与就业的策略思考[J].青年探索,2009(6)

[2] 张志辉.浅谈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J].出国与就业,2010(5)

[3] 胡献忠.共青团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历史回顾与现实选择[J].青少年研究,2009(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