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建筑业信息化建设8篇

时间:2023-09-10 15:11:1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建筑业信息化建设,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建筑业信息化建设

篇1

关键词:施工企业;实施策略;建筑;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应用与管理现状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水平一直以来都较低。我国刚刚开始应用信息化管理的建筑企业,企业实施的是ERP。直到现在,我国建筑企业成功实施ERP的非常低。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依然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初级应用阶段。而我国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仍然应有单项的技术。总的看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和开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着不小差距。

1.1 建筑施工企业不能足够理解信息化建设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有很多都没有认识到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建筑施工企业的变革,对于建筑企业信息化的严肃性、重要性都没有足够的认识,而建筑企业的长期的工作习惯以来养成,没有足够的认识企业信息化对于业务流的程影响。施工企业缺乏整体规划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些企业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实用性,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概念不清楚,所以,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企业基础信息资源的建设同步进行。

1.2 目前,我国较落后的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

目前,我国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仍然有较多的跟风现象,也有少数个别的企业实施了信息化,自己的企业马上也要搞信息化。对于这样的跟风现象,这些施工企业基本上没能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自身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并不明确,所以会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

1.3 企业信息化的应用与投入

我国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对于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对于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些施工企业已经建立了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制度,成立了信息化专业小组、设立了网络系统和中心机房;但,水平总体来讲并不高,特别是真正能为建筑施工的企业创造除的效益信息化内容并不多。主要是软件系统的建设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4 管理人才缺乏,专业技术水平有限

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针对企业的业务实际情况所指定的专业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在信息化系统服务和专业技术方面,必须由专业的技术和人才来实施。而实际上,建筑施工企业大部分都缺乏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人才,特别是更缺乏那些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业务和管理的复合全能型人才。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效益又普遍不理想,对企业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与设立并不到位,系统也不完善,复合全能型人才与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更是严重流失,建筑施工企业对于人才的启用与培养也不到位,根本就留不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种情况给施工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带来了十分严重不利影响。

2 企业将如何管理与建立信息系统

我国施工建设企业信息化的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因为对硬件设施没有太高要求,在使用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同时。关键在于软件系统,所以要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企业信息化软件系统。

2.1 实施企业信息化的目标,要详细的分析和比较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实施初期,可以请信息软件公司的专业人员来本企业介绍与讲解,带着问题去调查和研究,并与信息软件公司专业人员进行讨论。重要的是,要明白软件公司所提供的软件系统服务对本企业究竟有什么用,从而来选择真正适合本企业并帮助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信息软件系统。

2.2 经常与同行业之间交流和学习,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要关注

建筑工程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人员,应经常关注企业软件系统的发展,把我好各种机会。应常参加相关的学术性会议,经常收集相关的资料,还可以通过在会议上的互相交流与讨论,来收集相关信息。积极的与同行的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相关人员交流,了解最新的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动态和技术的发展。

2.3 加强信息化合理投入和信息化持续性发展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是较复杂和长期性的信息系统的工程,不能一次就投入完成。而所有的信息系统,都是有使用期限的。而软件公司,也在不断更新和产品升级。所以,要建立企业信息化,必须要要结合自身企业的基本情况,对于本企业的需要,都要解决的问题,要与软件企业提供什么样的信息系统服务,要全面策划。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应适用于本企业的需求并及时更新。只有不断完善,更新企业信息系统,才能为企业不断发展来服务。

3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企业信息化管理对于自己传统管理模式会产生很大的冲突。因此,这些因素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经营环境要有良好的互溶,原有的企业发展模式也可能会无法适应新的经营管理形势。所以,有可能导致企业战略方式整体调整的结果。所以,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应做好企业发展的全盘考虑,包括管理制度、协调控制、组织结构、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

3.1 质量管理

企业信息化建设,质量管理并不只是项目完成后的检查管理。是应在信息系统实施进行中的全面的质量控制,包括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事前控制,保证施工企业在建设过程,每个阶段性工作成果的质量检查。

3.2 人力资源管理

信息化建设,是知识专业技术型的新工程。项目建设与企业信息化的人力资源有着密切联系,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人员的构成、能力、稳定性和责任心,对信息化项目的工作质量,对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改革是否成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素。

3.3 风险管理战略

企业信息化建设,包括经济风险,组织变革的风险和心理风险等。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应预测这些风险,并且要有所分析,一旦出现问题时,可以冷静、从容地解决和处理这些问题。

结语

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建筑施工企业多元化经营与管理的发展战略,离不开企业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建筑施工企业应在现有的运营管理模块的基础上成功的实施,制定系统实施方案的整合,来实现信息化管理。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发展壮大建筑企业的必要条件。施工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中,要参照信息化建设,通用专业技术模型和自身企业的特点,仔细研究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做好企业信息化的规划与实施,成功的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俊华.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河北煤炭,2008,3,54-55.

[2]刘杰才.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6).

篇2

建筑企业信息化,是指建筑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建设工程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建筑企业信息化是现代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信息化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国建筑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不断应用,我国建筑企业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信息渠道和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部分管理部门已经建立了覆盖管理业务职能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较快的企业还在互联网上搭建了信息平台。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执行标准有待完善。

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求对有关信息的分类进行统一,对信息的流程进行规范,产生控制报表应做到格式化和标准化。

“信息孤岛”问题严重。

建筑企业内部有众多的信息系统,造成了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信息沟通、业务合作等方面的困难。

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建筑企业中从事信息化工作的技术人才不仅数量严重不足,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建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极为缺乏。

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建筑市场的放开与竞争的加剧,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这以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终选择。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建筑企业信息化能降低工程项目实施的成本

成本的节约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建筑行业本身具有分散的性质,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实现信息的交换,实现办公信息流的网络化,完成信息资源库数据的采集和利用,推进企业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以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后提高了信息沟通的效率和有效性,提高了决策效率带来的间接成本降低。网络有助于提高透明度,对价格造成向下的压力。通过网络,承包商可方便地进行询价,及时获得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发现更多新的契机,不会仅仅局限在某一范围内选择供应商,据统计,应用基于互联网的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系统所带来的成本降低大约可以占到项目总成本的5%-10%。

缩短了工程项目建设的时间。

信息化手段出现之前主要是靠手工的方式来获取这些信息,网络可以使整个建筑业进行高度快速的资讯交流,让从业人员能够更高效快捷地得到各网上企业的营运资料,大大缩短了工程周期。

降低了项目实施的风险。

在大型工程项目中,利用计算机能够准确、及时地完成工程项目管理所需要信息的处理,提高了决策人员对工程实施的预见性,可以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干扰进行有效的控制。

提高业主的满意度

传统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业主很难顺利解决建设工程中的设计、招标、投标、控制工程质量、工期和造价等问题,导致业主满意度下降。可能造成业主利用自盲目的立项工程,扩大标准、不合理压价、拖欠工程款。应用互联网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项目中,业主可以及时地获得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并参与项目决策过程,提高了对项目目标的控制能力。

提高建筑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对策

选择合适的模式实现建筑企业的信息化

第一种模式是自己开发信息系统,第二种模式是与IT公司合作开发,但这两种模式不是费用太高、进度难以保证,就是要花费大量时间沟通,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较之这两种模式最好的是第三种:选择专业的建筑软件公司,其技术分析人员了解建筑企业的运作流程及信息系统要求,在辅以专业的IT人员,开发的系统一般适用于建筑企业,其业务分析人员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流程和管理方面的咨询意见,对于建筑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注意信息的标准化问题

建设工程信息系统由建设方、勘察设计方、建设行政管理方、建设材料供应方、施工方和监理方各自的信息系统组成。建设工程信息管理工作涉及多部门、多环节、多专业,因而建设工程信息的标准化问题也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不同软件和系统间,可能需要横跨多个市场,在短时间内切换于不同的工程领域,这就要求建设工程项目各个参与方间的数据信息能够共享,设计、施工、监理生产的数据能够进行交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在项目管理中加强信息的标准化管理。

领导素质要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相适应

由于建设工程信息化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因而需要领导具有较高的素质,同时还要十分熟悉所在建设工程项目的业务流程、施工模式和竣工目标,并且能够对工程的施工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系统有正确的、全面的认识。

注重信息化的整体性与持久性

篇3

关键词:建筑企业信息化 现状战略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面监着许多问题。

(1)广度不深。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不平衡。目前较为全面采用信息化技术仅限于特级、一级等一些大的建筑队企业,这些建筑企业建立了互联网,在办公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合同管理招投标等方面不同程度地使用了信息技术。但大多数建筑企业普遍重视生产经营,忙于发展,对实施信息化建设意识不强,缺乏紧迫感。

(2)深度不够。很多已经购置微机的企业,都以单机操作为主,仅仅利用了计算机计算速度快的特点,没有形成网络,没有利用网络资源来加强企业与外部市场的沟通或对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各企业组织管理体系进行整合,也没有借肋网络开展商务活动,实现信息共享和互动,特别是对工程项目管理集成度低,在企业管理上收效甚微。

(3)建筑企业信息化基础条件较差。突出表现在人员文化素质低及装备差上,尤其是缺乏专业信息技术人才,无法开发满足本企业个性化要求的软件。具备较深厚的计算机知识、熟悉本单位业务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和有力推动者。但长期以来,对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相互脱钩,分开进行,缺乏对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培训,人才过于单一化;有些企业经济实力弱,资金不足,对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同时管理不规范,也使信息化方案难以见到成效。

(4)国家有关法律相对滞后。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取决于相关合同法律框架的制订,只有制订一系列规则和标准,使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法律环境进一步优化,为企业信息化营造公平的交易平台,才能促使其步入良性的循环发展中。但是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缓慢,国内关于此类法律要么空白,要么简单,难以确保建筑业信息化运作的安全性、合法性。

(5)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促进作用认识不足;一方面表现在技术、资金、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政府信息化程度不高,没能为企业信息化提供良好的支持环境和对接方式;未发挥对企业信息化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社会相关信息化服务机构不健全,整体服务水平不高。

二、政府及企业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战略

(一) 政府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战略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巨大障碍,经过 20 年的发展历程,政府作为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倡导者、促进者及使用受益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目标是建立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设施并适应现代化发展;利用政策指导了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促进信息共享,投资建设公共设施基础,提供社会公益服务,大力发展电子政府等。

(1)尊重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各条渠道调动和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使之产生信息化的内在动力和自觉性。发展电子政府工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带动政府部门的政务管理和运行,把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去。一切以企业为中心,通过市场运作,循序渐进地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以此带动全社会信息化建设。

(2)政府立法保障。政府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资源开发的同时必须立法保障,一方面,在信息化建设初期政府致力于建立高速信息公路,为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主要通过政策法律保障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激励企业投资信息化,从而促进信息化的提高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政府的管理体制、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转变,推进政府职能向宏观调控、社会服务、公共管理和市场监督的要求转变,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3)引导民间资金的投入。关键要扩大第三方(如信息化建设服务商)的投资力量,由于信息产业的广阔市场前景,对民间资金具有不可抵挡的诱惑力。我国信息化建设应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将一些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交给第三方来做,引入民间资金,发展信息产业。因此,国家应当出台相关的风险投资管理规定,开放民间资金市场,引导民间资金进入风险投资市场,增加对信息产业的总体投入。如通过税收、财政等政策、通过维持低廉资费扩大需求等手段,对信息产业单位给与一定的支持,政策性降低风险投资的风险,增加信息公司的收益。

(二)建筑企业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战略

随着世界经济逐渐向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一个必要的选择,并成为企业本身的自觉行为。且信息化已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现在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都希望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来充分开发、利用和管理所需的信息资源,建立各种信息系统,实现招标、采购、建设、管理等工作的信息化,以提高企业动作效率,降低成本,创造利润,达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1)信息化建设结合企业基础管理。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素质。企业信息化建设应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业务水平为主导,不能搞花架子,为信息化而信息化。信息化的生命力在于融合。信息化建设要与企业的管理方式、生产经营方式、企业组织的改革、改造结合起来。与本企业管理荼融合得越紧密,就越能发挥“加速”作用,实现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接受并采用更加先进、与国际惯例更加吻合的管理思想和生产经营方式,实现 对传统管理和生产经营方式的改革和改善各项基础管理荼,推动管理创新。

(2)整体规划,循序渐进。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技术、资金密集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雄厚的资金和人才支持,难以一步到位,必须分阶段逐步实施。为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整体效益的发挥,要制定整体的规划,要充分考虑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在硬件和软件的选择上,既要满足企业现实需要,又要有较好的拓展性和兼容性,避免以后升级发展时,增加投资负担。分布实施就是要找准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需要,从影响建设企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入手,实施重点突破,以重要程度为序,建立一些子系统,循序渐进,逐步做到企业内部数据库的高度共享和集成,最终达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体化。

(3)建立适合本企业需要的信息系统。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应由单机操作向网络化发展,把一个个信息孤岛连接起来。根据建筑业的特点建筑企业的信息系统的开发应基于网络和大型后台数据库,系统要做好整体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要根据本企业 的实际情况,积极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信息的子系统应由合同、预算、物质、人力档案、查询等死气沉沉 成,各子系统既相互独立又信息共享,保持内部信息畅通。同时要有选择的与外部信息连接,有效利用外部信息资源。

(4)要保障企业内部信息安全。信息是企业重要的资源,必须保障信息的安全,防止本企业商业机密外泄,损害企业利益。信息安全可以从管理管理、技术上予以保障。要通过建立企业信息管理制度,采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建立完善安全的密码体系,采用多种的与外部信息系统连接,有效利用外部信息资源。

(5)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培训。为信息化建设培养人才,建设企业管理系统,人的因素是关键。信息技术无论多么先进,如果没有人的介入,其作用无从发挥。信息化建设要求具体实施的企业具有全新的信息化理念和新型知识结构。目前,绝大多数的建筑企业员工不能适应管理信息化的要求,要把加强培训作为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一项基础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方案,对职工进行观念培训和业务培训,提高全员信息化意识,加强全员性计算机知识和实际能力的培训,尤其要加强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以适应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三、结束语

篇4

【关键词】建筑业财务管理 信息化 现状与对策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相关上下游行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先导型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建筑行业竞争压力日大,造成建筑施工企业“中标难、开工难、项目分散管理难、业主强势创利难、垫资施工经营难、变更计量批复难、竣工撤场难”等问题集中涌现,因此造成建筑施工企业面临市场机会减少,盈利空间极剧压缩,同时债权债务双高,财务风险加大,难以实现预期的企业效益。如此种种原因,建筑施工企业越来越难以靠以往的粗放经营、规模效益实现盈利,加之建筑施工企业特殊的物流供给链,这些决定了该行业将比其他行业更加需要信息化系统的支持,更需向靠管理要效益转变。

所以,通过推进建筑行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既是行业现状也是信息化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1)可以促进企业管理能力与管理效率不断提高;(2)可以提升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3)有利于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提高。

二、建筑业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随着行业扩张,大型施工企业集团在我国大量涌现。伴随而来的是,企业发展越快、规模越大,过时的财务管理模式所导致的信息缺失、信息滞后、信息失真等问题也日益表现突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预算控制体系徒有其名且不健全。

仅从目前的现状分析,各集团公司虽然建立了预算管理体制,设置了预算管理机构,编制了年度预算,但预算分解下发难、预算执行不到位、预算编制后随意更改、执行过程中偏离实际预算等现象,造成全面预算体系难以达到实际执行效果,或执行效果难以检验,更多的做法是把全面预算作为生产经营结果的一种参照物,预算的控制作用没能够达到有效的目的。

(二)项目资金控制力不从心。

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特点,是“点多面广,到处开户”,因此集团资金分散在各分子公司,各分子公司资金分散在各个项目上,各项目资金分散在多个银行帐户里,造成企业集团无法实时掌握了解整体资金情况,无法掌握动态的资金流动信息,同时也带来了资金存量成本和融资成本较高,且存在资金安全的问题。

(三)财务工作信息化停留在初级阶段。

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很多企业都实现了财务核算“电算化”,但这种初级的信息化手段仅仅是将将财务人员从繁杂的手工财务核算中解脱出来,对于建筑施工企业“一个项目,即为一个独立的核算主体”,且点多面广、流动性强的行业特点,这种初级的核算型软件无法实现建筑施工企业核算政策统一、核算科目统一、核算方法口径统一的“三统一”集团级规范化核算要求,而且达不到数据集中存放,分级授权查询处理,更甭论在此基础上对集团财务数据进行加工分析,以提供财务管理资料的能力。

(四)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持续投入不足。

多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参与人员尤其是项目一线操作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信息化系统实施环节初始准备工作不充分、系统基构搭建思路不成熟,导致企业信息化实施周期长、实施效果不理想。而且由于各地互联网络环境发展不平衡,网络安全防护手段落后,导致在Internet环境下的软件信息泄密和窃取事件等时有发生,如此种种,给一部分先行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降低企业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再投入的兴趣和动力。

(五)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一般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在对各项目进行结算的时候会以施工进度统计为依据,由于一些相关的基础资料特别是业主方认可资料的缺乏,导致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各项结算数据的不确定性大副提高,同时这种不确定性也为腐败现象提供了温床,致使企业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失,究其原因,是因为基层项目会计核算基础薄弱,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标准相差甚远造成了财产不实,家底不清,数据不准。

三、建筑施工行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路

(一)信息化建设要以提高财务管理整体水平为目标。

多年以来,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仅仅停留于于会计核算层面,在财务管理方面一直未有大的进展。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将如何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融入新的管理会计思想,加强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和财务分析等管理功能作为信息化的主要目标。由于施工企业高度分散的特点,必须采取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统一调度,才能实现对集团内部资源的高效率配置,实现财务信息的充分共享,保证决策信息的真实,确保决策质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应变能力。

(二)严格执行全面预算管理

建筑施工应借助信息技术,经由信息化系统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以实现预算、经济业务、会计控制与信息化系统的有机融合,达到信息的充分共享。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重点落实财务政策的施行。推行预算化财务管理,首先要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企业财务部门应坚持依法理财,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加大财务监督力度;其次要强化财务信息的集成和分析,增强财务的预警能力,建立灵敏准确的财务反应机制,保证财务预算的实施和管理目标的实现,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整体水平。

(三)财务信息化建设应以掌控企业的资金活动为核心

资金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在信息化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应以企业资金活动管理为核心,企业的资金管理成果不仅是企业经营状况最集中的体现,也是企业财务管理中最核心的部分。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建设应当紧紧围绕加强资金集中管控,实现收支分离,配合预算管理等主要目标。

(四)企业要以强化相关人员培训为基础。

信息化系统实施和运用的成败,离不开财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即既懂得财务管理也具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人员,现在企业中对此普遍缺乏。在实际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要兼顾财务和业务两方面,财务管理人员既要丰富和夯实原有的财务专业知识,也要在此基础上摈弃旧有的观念形成运用信息化处理财务工作的习惯,甚至能在管理中改进创新,通过培训和工作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形成磨合。

(五)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

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要求上来看,企业必须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后勤”支持,从而保证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实施以及运行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应放眼长远,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行业相关标准为依据,通过引导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资金的投入为途径,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此外,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能带动建筑施工企业传统财务管理流程的变革,同时其管理功能应使企业能从传统的“事后算帐”前延到企业经营业务的起点,以实现企业财务活动的全面管理、控制、评价和持续优化。

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切实推进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全流程、高效率管理,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只有通过不断摸索和掌握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组织运用规律,才能使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使用效能和应用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勇.信息时代财务管理信息化创新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3).

篇5

关键词: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

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信息产业及其应用技术已经渗透到全球社会的各个领域,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现代化程度、竞争能力以及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企业信息化是实现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提高该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面对信息产业化浪潮的巨大冲击,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已经认识到沿袭传统的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的竞争形势和自身的发展要求,相反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能够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已经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1.建筑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建筑企业信息化是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其信息资源进行深入开发,以及大规模应用,最后对建筑企业的核心业务进行重建的过程。信息化技术对建筑企业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管理方面的信息化,不仅包括文档传递、信息采集等办公自动化的基本工作流程,另外还包括经营、计划、预算、财务、市场材料采购信息、人力资源、项目信息、设备租赁信息等;二是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信息化,主要包括网络计划编制、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工料分析、项目成本控制、安全管理和合同管理等等。

2.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信息技术的全球化导致建筑市场的竞争加剧,一个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势在必行的,然而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降低生产成本。建筑材料的造价一般占整个工程项目成本的70%左右,信息化技术使得材料的价格透明化,让建筑企业能够及时掌握更多、更全面的价位信息,增加了选择供应商的机会。

(2)决策更加科学化。过去建筑企业的综合性数据的统计往往在月底、季末、年底计算后才能获得。企业信息化后,管理人员可以随时利用计算机系统获得公司任何时间、任何阶段的经营信息,能够准确并及时地完成工程管理所需要信息处理,从而使决策者做出的决策更具科学性。

(3)提高企业竞争的核心力量。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工作人员能够充分利用信资源,通过网络随时进行交易,实现市场资源共享,从而使得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从国内市场扩展到国际市场,与此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建筑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筑企业受其生产经营特点的影响,例如工序多、资料档案繁多、动态性强以及人员的流动性大等,从而导致信息管理难度加大,另外其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力量不足,难以推广信息化建设

建筑企业普遍存在信息管理人才短缺,技术水平不高的现象,很多建筑企业在信息管理工作方面只配备少数的专职人员,如果要对企业的实际业务定制相应的信息系统,在技术和服务方面都很难得到可靠的保障,另外企业内部的职工对信息化的理解以及掌握的专业知识都有差异,导致信息化建设难以展开。

(2)资金不足,难以推动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

建筑企业实施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庞大资金作支撑,而且资金投入后效果并不能立竿见影,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效率都不能有及时明显的提升,另外建筑企业的利润相对比较低,从而造成许多企业在信息化管理的投入方面慎之又慎。

(3)企业内部资源不足,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充分利用

建筑企业是传统企业,如果企业仅依靠其内部力量很难从企业的多角度和多层面的利益来进行信息化的综合分析,另外受思维定势和某些内部因素的影响,企业往往忽略了内部存在的问题,而不能对其进行清晰的定义和描述,加上很多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思路还不够清晰,从而使得信息化管理很难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4.加快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实现企业信息化是建筑企业增强竞争力,从而求得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建筑企业在实施信息化时,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企业信息化对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合适的信息化建设目标。根据企业发展前途和企业自身的内外部条件,制定企业信息化的战略目标和内容,正确确定企业实施信息化后要实现的目标。从企业整体出发,统一规划,统一思想,统一治理,避免造成各部门或各项目部成为“信息孤岛”,导致信息资源不能互通和共享,另外还要防止软件(或硬件)上的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使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都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因此,需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在确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案后,必须制定严格的实施计划。

(2)有效降低投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从而形成成本优势。建筑企业通过实施信息化建设,不仅能迅速抓住市场,根据需求提供差异性的产品和服务,且能快速响应复杂多变的市场,发挥其综合效应,另外还能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资源的最佳配置达到企业快速发展的目的,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3)以工程项目的管理信息化为突破口,是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而提升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捷径。建立项目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要遵守系统设计、总体规划、以及分步实施的原则。项目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可分为几个阶段和模块来实施,项目前期是企业业务流程的起步阶段,主要负责项目工程信息的搜集、筛选、整理,从而对项目工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投标阶段是建筑企业真正参与市场竞争和争取市场份额的阶段,它能够体现企业的综合实力,其每一步的运作需要企业各层面的配合和协调;施工阶段是建筑企业对产品进行加工的阶段,信息化管理的实施可以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采用电子商务技术,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后期的管理需要对项目工程进行清理结算同时还要负责保养期的维护,从而形成施工单位的效益和业绩。

(4)培养专业人士,增强技术力量,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要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没有雄厚的技术保障是无法实现的。对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分析是信息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一个十分专业的环节,只有具备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保证企业信息化的更新、运行和完善,因此需要建立企业复合型的人才队伍,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和管理,从而防范信息化需求风险。

5.结束语

总之,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要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发挥信息化的作用。企业特别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管理的意义,从而通过信息化来提高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然而信息化并不是目的,而是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刘家静.略论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J].安徽建筑,2003(5).

[2]武朝晖.建筑业企业的信息化进程[J].建筑经济与管理,2007(6).

[3]李立新.建筑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J].工程建筑与设计,2004(1).

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涵义;现状;成就;问题;步骤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也是传统的低附加值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行业内部竞争日趋激烈,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施工企业传统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建筑施工企业能否迅速登上高速驶进的时代快车,势必将决定着建筑施工企业未来的命运。纵观国内外知名企业发展的历史,我们认为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积极地、有步骤地策划、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这是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涵义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就是应用以计算机硬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构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平台。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从涉及的范围看,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有两个层面上的含义。一是企业管理层面上的信息化,包括信息的采集、文档的传递等基本工作流程,还包括经营、计划、预算、采购、供应、设备、人力资源、财务、后勤、客户关系等;二是工程项目管理层面上的信息化,包括工程进度计划、网络计划编制、施工平面图、项目成本控制、机具设备管理、合同管理、材料管理、图纸管理、安全管理等。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信息共享与运用。包括:市场信息、项目信息、设备信息、招投标信息等。

(2)办公自动化。包括:信息传递、电子邮件、公文流转、工作日程安排、协同办公、工作流程等。

(3)工程项目管理数字化。包括:进度计划、网络计划编制,施工平面图,项目成本控制,机具设备管理,合同管理,材料管理,图纸管理,安全管理等。

(4)企业数字集成化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和网络传输数据的能力将企业在管理、工程、造价、成本、物资、计划、统计、技术、质量、安全、行政等方面的信息,经集成并综合处理为企业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如:施工进度、物资供应、成本核算等,以利于进行实时管理、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

2. 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按照应用程度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OA办公自动化系统;第二,MIS管理信息系统;第三,ERP/EAI/EC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企业应用集成/电子商务。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处在第一和第二个层次上,部分特级资质企业已开始进入第三个层次。

目前我国大型企业使用管理软件的比例达80%。其中,财务软件占60%;业务/商务软件(如,招投标、预算、合同管理等)占30%;ERP (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占10% 左右。绝大部分中小企业使用管理软件都是财务软件。

3. 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成就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建筑业及广大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概括起来如下几个特征。

(1)建筑业网站建设从无到有。建设部设立了政府部门网站《中国工程建设和建筑业信息网》;省市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置了地方管理网站 ;全国还有不少专业的建筑网站,如《中国建筑资讯网》等;大型企业都设置了自己的网页或网站。

(2)广泛应用计算软件和工具软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筑施工领域,较早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项计算作业和辅助管理工作,如办公自动化系统、招投标系统(包括工程量计算、施工平面图设计、编制工程进度网络、施工组织设计自动生成系统等)、设计计算系统(深基坑支护设计、脚手架设计、模板设计等)、项目管理系统(项目成本、进度管理、物资台帐管理、日常信息管理)等。

(3)在施工中推广应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自动控制技术。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金茂大厦等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预拌混凝土上料自动控制、采用同步提升技术进行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整体爬升脚手架的提升、幕墙的生产与加工、建筑物沉降观测和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检测数据采集等,都广泛采用了自动控制技术。

(4)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积极推进办公自动化和行政管理信息化。利用网络办公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企业信息管理和资质审批,包括企业资质网上申请、审批、年审、动态管理(资质升级和降级)、变更、年审、备案、资质证书管理和相关资质申请审批工作处理情况查询,并且上述功能都是通过启动系统设置的工作流完成,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为因素干扰,同时,该系统与建委内部各职能部门数据交换可获得企业在一级市场承包情况、在二级市场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情况和企业施工过的工程质量信息和施工安全方面情况等。

4. 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施工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不难发现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1)主要以开发应用单机版应用软件为主,单机操作,仅仅利用了计算机计算速度快的特点,没有形成网络,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自动传递。

(2)应用面不广。目前,真正使用计算机来进行建筑施工辅助管理的仅仅是一些重视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方法、实力比较雄厚的施工企业,或者说,仅仅是这些单位的某些部门在用。相关的计算机辅助管理软件在施工企业的运用远不及辅助设计软件在建筑设计院中那样普及。

(3)应用的深度不够,大多数企业停留在日常工作数字化层面上。

(4)应用的技术含量不高,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集成优势进行信息交流,忽略了信息技术互动性带来的管理效应。

篇7

集团公司想要持续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步伐,就必须预先系统化认知财务信息化的内涵。透过客观角度观察认证,财务信息化建设,实质上就是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沿用最为高端的网络信息技术,以及充满现代化特征的管理模式,争取透过会计信息系统创建入手,在持续加快会计电算化推广沿用节奏的前提下,依次拓展出财务核算、分析、决策、监督等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形式。而集团公司建设和发展财务信息化过程中的指标则表现为:

(一)提升财务信息的精准和及时性

现阶段市场经济环境日渐复杂,为了确保集团公司能够快速革新发展,便必须针对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分析、核算水平提出愈加严格的规范要求。须知经过企业经营发展规模持续扩张之后,财务管理中的内外部信息亦同步极速增长,由于其间信息处理速率要求的提高,所以使得这部分财务管理工作强度和繁琐度持续倍增。如此一来,传统的财务和核算工作形式,便难以迎合企业集团对财务信息的精准和及时性控制要求,理当及时借助一类实效性较高的手法加以调试,而这也就是所谓的财务信息化。财务信息化有助于令财务信息处理形式变得愈加健全规范化之余,顺势提升信息处理效率,为今后企业可持续经营和发展,提供最为完善和科学的指导性依据。

(二)强化财务管理与核算的规范性

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最为基础的指标,便是快速缩减财务人员手工操作量、提升财务工作实效和质量。但是经过一定时期的考察认证发现,集团公司在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涉及内部的财务管理与核算流程亦变得愈加规范。唯独在财务工作之中沿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同时沿用足够高端可靠的财务管理技巧,集团公司才能够顺利地改善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

(三)为企业科学合理性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集团公司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助于充分克制自身的财务、业务、统计系统间信息流通存在的问题,即将一切信息予以全方位整合,顺势衍生出一类数据和信息流通式的闭环。在此类环境下,作为企业的管理主体,要结合当下需求快速获取必要性的信息和数据,最终为决策主体提供更为可靠和完善化的指导服务。

二、建筑企业集团科学合理性组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措施

(一)针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进行整体有序性规划

预期开展整体有序的规划,对于建筑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有着极为深刻的指导辅助效用,如今已经被认定是提升建筑企业集团市场竞争实力的关键点。针对建筑企业集团制定健全科学的信息化建设纲领,最终目的就是妥善性扩张信息化建设规模并减少成本的消耗数量。具体贯彻方式,就是保证精细化设计财务管理信息化框架基础上,修订该类信息系统的各类实施标准并且明确财务信息化任务的先后顺序,持续到最终确认出具体化的子系统。

(二)竭尽全力创建出专业化的建筑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

第一,资金管理体系方面。建筑企业想要获得可持续经营发展成就,就必须针对其内部资金加以全方位监督控制,归根结底,就是在确保贯彻落实集中化管理目标的前提下,针对其下属机构的资金加以统一化监控和调度。第二,财务核算体系方面。作为建筑企业集团下属的子公司,有必要在预设的标准化数据库和会计核算体系之下,进行不同类型账务验证调试,确保母公司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获取必要性的凭证信息和报表数据,进而整合演变成为企业集团的报表,为日后愈加理想化的创建会计核算平台,提供应有的保障条件。归根结底,财务核算体系有助于持续引导企业集团完成业务协同化处理、经营效果的实时性监控等使命基础上,维持数据的集中性和信息掌握的及时性状态,最后愈加顺利地改善会计核算的总体质量。第三,全面化的预算管理体系方面。判断一类建筑企业集团的预算管理体系是否全面有效,主要看其能否高效率地进行预算编制、执行、事后分析、业绩考核等流程监督控制之余,支持多回合的协商,以及多编制模式与过程。所以,在进行这部分预算管理体系健全修缮过程中,要保证积极提升预算编制的工作实效与可执行性,强化预算执行管控力度,为日后预算执行状况及时性反馈与分析,奠定基础。

(三)合理加快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控制进程

在建筑企业集团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期间,为了进一步凸显出财务管理深刻的价值地位,就必须想方设法促成企业集团中业务和财务的有机融合结果。为了达成这类要求,便需要各子公司财务管理负责人沿用统一化的信息化管理程序和编码标准,在保证大幅度提升财务、业务信息利用实效,以及整合程度基础上,创建科学合理化的信息系统。再就是贯彻持续性引入和消化原则之余,全方位开发设计高端化的系统软件,这也是今后建筑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主流趋势。归根结底,就是建立起健全样式的计算机操作平台,保证沿用统一化的信息管理程序,并且快速地进行财务系统和生产、供应、销售等业务系统的数据信息共享,包括信息、资金、物流等信息的集成化共享管理等。长期下去,令建筑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和高效化方向持续性革新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集团想要借助信息化建设途径,进行财务管理实效和工作质量提升,就必须预先细致化掌握信息化建设内涵和指标基础上,依照时展需求进行各类创新性操作平台创建和沿用。至此过后,保证建筑企业集团最新的业务、财务信息等实时性得到整合、共享,进一步为日后整个企业集团可持续经营发展,提供科学合理性的指导依据。

作者:于德光 单位:烟建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姚朝明.浅谈建筑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0(12):158-166.

篇8

关键词: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数据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oftware and all kinds of special data management software in part in the management of larg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have applied more and more. But with mature of data analysis than the informationization level, there is also a huge gap. Here is the larg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view of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me opinions of the published.

Keywords: building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ata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技术和通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已经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走进了全球一体化的信息社会。Internet技术的腾飞和广泛应用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办公自动化、网络化已成为各行业改革的方向和发展的目标,信息化程度成为了衡量行业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加入WTO以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建筑行业也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我国的建筑企业目前国际竞争能力尚不足以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抗衡,我国的建筑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中生存发展必须对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范围内的各项数据指标统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成果来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的信息化系统,已成为我国各企业发展的瓶颈,也是各类组织机构竞争的实力体现。如何理解信息化管理,个人认为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将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进行数据化的收集并根据需要将这些数据汇总、分类、对比形成初始数据库,再通过整合初始数据库透析出二级数据仓库来提供给决策者辅助进行决策或提供给权利享有者以了解和监督机构运营状况,最终达到提高组织机构运营、决策的效率和水平。

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MIS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中最具竞争力的部分应该是决策支持系统。DSS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决策支持系统)是基于初始数据库通过多维模型化透析数据得到可用于帮助的数据仓库为决策者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并且简化办公程序提高基层操作者的工作效能的数据分析系统。如果一套MIS系统仅仅是收集了原始数据,并且数据价值并不高,不能为高级访问者提供任何帮助,也就是说通过系统的数据,我们看不到我们自己企业机构的实际问题。那么,这套系统也就失去了它最终预想要达到的目的。

结合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工作内容和管理模式,现就MIS系统进行几点简要分析。系统数据库的数据录入必须保证真实、完整、及时,各模块录入工作应完全映射对应部门,明确责任及义务,避免分工死角或交叉部位责任不明确,应设置完整详尽的组织机构,并且明确其分工内容和责任范围。通过组织机构分工,将原始数据录入的责任划分,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还需要软件自身能够加以改进,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软件必须带有简便的自动计算功能,只用输入施工现场的原始数据,软件就可以自动计算生成报表和相关工作表格。并在工作程序上简化,纸制审批手续改为网上审批,只打印最终审批完成文件盖章保存。经过这样的程序,确保了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如果原始数据不真实报表将不能闭合,工作表格将无法反映现场真实情况,项目工作将无法正常进行。例如:原始的单位工程图纸理论量由技术部门在第一时间录入,施工过程中下发了设计变更通知单,技术部门在第一时间将设计变化量录入系统,系统将自动生成该单位工程的最终理论工程量,生产调度将施工完成时间录入系统,劳务部门将合同中的劳务分包单价录入系统,材料部门将材料领用情况按时间和部位录入系统,机械部门将机械的类别、台班情况、使用部位及台班费用等录入系统,系统将根据完成该单位工程完成的的时间确定是否可以给予计量,计量的实际工程量、应扣除款项及最终结算金额自动生成结算单据,结算单据经项目各部门网上汇签后自动发送至公司级管理部门,由公司级管理部门审批后再转回项目,项目此时可以打印此单据盖章保存,同时,财务帐目中该劳务队伍余额中,自动增加该单位工程的结算款,以此作为付款依据。如果原始数据不够真实、及时、准确,该单位工程的结算及付款工作将无法继续进行,同时因此而产生的后继各类报表,将出现问题。因此,有了如上所说的软件功能及工作流程,既保证了数据库的真实性,又可以为基层项目工作提供帮助,提高工作效率。不仅如此,所有项目数据都在第一时间反映到了公司数据库中,公司数据库根据编定好的自动计算功能和自动风险预警机制,将为领导提供决策和监控项目的数据依据。这也就是发挥了数据仓库和DSS功能。

在开发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后,如何能保障其推广应用的顺畅,必须要结合企业或者机构自身的特点,使其能够方便并服务于基础工作,这样在基础工作中的数据就更容易录入系统。如果系统在推广应用中,遇到阻碍或者出现数据断链的情况,该如何处理。我想分为两种情况来讨论。一种为特例型阻碍造成数据断链,也就是由于个别部门或者个人,由于某种于公或于私的原因来抵制系统的推广应用,那么这样情况我们应该配套出台相应的奖励或者惩罚及操作规范制度;另一种为普遍型阻碍,主要是指在推广和应用系统过程中反映出大范围的数据断链情况,如果在推广或应用过程中遇到此类情况,说明系统与基础工作有相矛盾或者存在增加基础工作量等情况,我们应该及时的调研基础工作的状态,根据实际情况修改系统。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统计技术的普及,信息化统计系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了解决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国际竞争力低下的问题,不但要有先进的设计、施工技术,还应该具备先进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以及先进的信息化统计系统。只要具备以上条件才能够更大的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也为打入国际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志磊.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信息化的研究:[期刊论文]-建筑经济-造价管理 2009,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