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0 15:11:1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企业国际化
随着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自由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经济都被纳入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国家与国家间的依存关系不断加深,面对这一不可改变的发展趋势,中国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只有主动参与,积极应对,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使中国以及中国的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中得到不断发展壮大。
一、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全球范围内商品、服务、技术、生产要素和信息等跨国流动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并通过国际化分工,在全球范围内提高不断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形成各国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相互全球趋同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是同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从根本上讲,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从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到17~18世纪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18~19世纪,英国、法国、美国、德国、俄国、日本等国先后完成过工业革命,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后来发育起来的市场经济,使人类的生产活动具有了一种不断扩张的本能--追逐利润以满足资本增殖的需要。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殖民地开拓,使商品的销售市场扩大了许多倍,促使生产力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工业革命完成。而殖民扩张本身又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欧美列强开始把殖民地变成自己的商品出口市场和原料产地,即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外延到殖民地经济中。并且,炮舰外交政策成为推行殖民侵略的重要手段,如中国的、非洲的奴隶贸易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新兴民族国家建立发展起来。它们首先要实现国家工业化,摆脱数百年来殖民主义强加的贫困与落后。然而,大多数国家虽然获得了民族独立,但经济上并没有独立,其工业化进程被纳入了资本国际循环的轨道,成为资本的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引发了西方发达国家产业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带动了资本的国际循环与周转。应当说,产业资本进入国际循环标志着经济全球化的全面展开,使世界范围内的生产活动内化于资本再生产过程,资本增殖的循环与周转在全球范围进行,经济全球化进入了最后阶段。
因此,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的矛盾在全球范围内的集中反映和展开,并形成了以国际金融资本为主,以跨国公司为载体,逐步形成世界市场的过程。而随着其他民族国家以及其他社会体制的资本积累和扩张,逐步形成世界的多极化,存在着客观发展、其他社会资本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资本的主观扩张的多级状态,归根结题,是国家和经济体制的经济发展和资本扩张的矛盾在全球范围内的表现,按照马克思的政治经济理论分析,这也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虽然资本的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流动会受到各种国家、民族、社会体制的抵制,但经济全球化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社会发展趋势,它将为社会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发展打下必要的经济、政治、物质的基础。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和趋势
从几百年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到今天的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的扩张明显经历了商业资本全球化、金融资本全球化和产业资本全球化三个阶段,呈现着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相互渗透、融合,流动量逐步增大的趋势。
首先,商业资本全球化是以商品贸易为载体进行的,通过商品的交换完成资本的积累和市场的扩大,进而推动了资本能够按更大的规模来经营产业,提高产业资本的生产效率,促进资本的积累。随后,由于商品贸易受到国家与地区的政治、经济体制等各种壁垒的阻碍,并且也受到其它国家市场规模的限制,促使资本开始直接进入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工业化市场,发展全球的产业生产系统,进行全球资源的大配置,促进产业资本大规模的跨国经营,以创造资本的最大利润和资本增值。并且随着产业资本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也为金融资本高度集中的进入大的跨国公司提供了基础,两者结合到一起,进一步加剧了产业资本的垄断了集中,推动了进一步两极分化,资本越来越集中在一些大的金融垄断集团,所以产业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从一开始就是同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交织进行的,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基本都有着金融资本的影子。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发达国家凭借其在资金技术上的优势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占有绝对优势。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逐步加大。所以大多数人认为,经济全球化造成的后果可能是全球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国外部分激进的学者认为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是由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加重对劳动者剥削的全球化,是扩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贫富差距的全球化。而另一部国外学者则认为,经济全球化更有利于帮助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有利于缩小贫富国家的差距。
在国内,我国的相关人士认为,对待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根据标准的国际经济学理论,特别是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经济全球化应该导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缩小,缩小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差距; 但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的确会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发展中国家是收入分配,导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收入差距拉大。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近年兴起的全球性的不可逆转的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既包括国家间商品的自由流动,也包括国家间生产要素( 资本、技术、人员等) 的自由流动,也即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缩小贫富差距
1.加大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其本身的资本是非常丰富的,因为经过成熟的工业经济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是非常短缺的。国际贸易当中,发达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业当中占有优势,但是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就不具有优势可言了。因此发达国家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不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缩减。资本和劳动的需求变化导致了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的恶化。尤其是导致发达国家非熟练劳动工人收入的下降。因而发达国家的非熟练劳动工人成为世界反全球化的主力军。
2.缩小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
在发展中国家的状况和发达国家正好相反。同样是商业贸易自由化,结果却大不一样。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资本匮乏。在经济全球化的贸易活动中,发展中国家因为自身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主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一些高科技产品和资本密集型商品。这就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商品的价格会上涨,而资本密集型的商品价格下降,进一步促进劳动密集型商品的扩大再生产,资本密集型产业不断缩减。这样一来,更多的资本就会被释放出来。劳动和资本需求的这种变化,会导致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上升,资本价格或资本报酬率下降。因此,从根本上来说,贸易自由化应该是导致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贫富差距的减少,而不是相反。
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本流动对全球贫富差距的影响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是资本流动,这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之一。资本的流动是出于商业目的,提高资本的收益。部分激进主义的学者认为,资本的全球化流动是对发展中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会使劳动者的收入产生差异,加大该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凡是资金流动所带来的一定是资本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对于发展中国家,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长期来说,总体上应该是缩小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外国资本的流入,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存量,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要素总量,必然会带来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尽管外国资本的流入会带走一部分资本利润,但是由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量超过外国资本的利润所得,因而总体上会增加发展中国家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占据有利地位,但是实际上经济全球化是有利于缩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的。近三十年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各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确造成了一些国家之间和一些国家的内部出现了贫富差距加大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不能全部归结为是由于经济全球化造成的。我国近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中国的贫富差距加大最终原因在于我们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我们的改革方式,而不是因为经济全球化,尽管在此过程中也的受到了经济全球化的一些影响。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平衡推进,很可能在短期内会造成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的扩大。但是从长远来看,经济全球化的最终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而不是扩大。
参考文献:
[1]侯永志:经济全球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其对中国的政策启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1,(4).
[2]宁光杰 张宝忠:经济全球化与收入分配差距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4,(9).
[3][意]乔万尼·A. 科尼亚.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收入不平等的影响[J].路爱国译,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3).
[4]李 实 罗楚亮:城乡收入差距的再估算[J].北京大学学报,2007,(2) .
[5]王小鲁: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 J ].比较,2010,(48).
[6]UNCTAD. Development and Globalization:Facts and Figures 2008[EB / OL ]. http: / / unctad. org / en / docs / gdscsir20071_en. pdf.
关键词:跨国公司;中国经济;宏观影响;投资
中图分类号:F27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061-01
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三十年。回顾历史,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深刻的经验和教训,更加坚定地坚持改革开放;面对跨国公司在华业务的发展以及中国经济高速稳定发展的现实,我们可以由此更加开阔视野,更加积极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展望未来,我们可以从坚定的改革开放战略和乐观的发展前景获取信心和力量,更加勇敢地面对挑战。当前,起因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几乎都受到了这次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如何应对这场经济危机,在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发挥跨国公司的积极作用,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一、跨国公司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我们可以从中国外资数量这个侧面了解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外资在中国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1979到1991年可以作为第一阶段,从1992年到2001年是第二阶段,2002年以来则是第三阶段。
从1979-2008年我国引进外国投资规模的趋势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十年来中国引进外资数量曲线呈现出三个发展阶段。从1979年到1991年,外资数量不多,每年不过20-30亿美元。从1992年到2001年外资数量大幅度增长,在1998年达到455亿美元。从2001年起到2008年,外资数量逐年迅速攀升,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我国吸收外资突破900亿美元。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联合国贸发会议在《世界投资报告》中,把在华外国直接投资视为跨国公司的投资。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持续增加,有力地带动了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潮流。值得注意的是,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与第三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几乎完全吻合。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规模,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第三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三个重要转折点,中国恰恰都处在世界的前沿。
(二)跨国公司与中国现代企业发展
三十年来,中国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中,跨国公司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一个阶段,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催生了中国现代企业;
第二个阶段,外资企业的建立促进了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
第三个阶段,通过强化公司责任推广现代公司责任理念。
(三)跨国公司与中国现代产业发展
我国许多产业都是在改革开放后在外国投资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跨国公司的作用远不止于提供了我国经济发展亟需的资金和技术,更重要的是,跨国公司对中国现代产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劳动效率,催生现代产业,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从整体上提升我国产业的水平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首先,跨国公司技术转让催生了一批现代产业;
第二,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推动现代产业发展;
第三,跨国公司并购促进中国产业重组。
(四)跨国公司在华发展带来的挑战
三十年来,跨国公司全面进入对中国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并非全是利好。我们既要总结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开展业务的过程中总体上的积极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某些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跨国公司企业发展战略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有偏离;
其次,在承担全球责任方面存在问题。
二、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
1.有效地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以缓解和弥补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现象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和既定方针。
2.促进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并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向跨国公司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经济改革的步伐。
3.扩大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跨国公司为我国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
4.增加了政府税收。为吸引外商来华直接投资,长期以来我国给予了跨国公司诸多税率优惠待遇。
三、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正面影响:
(1)在一定程度上,跨国公司的投资是集资本、技术、管理、营销等于一身的复合体。外商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大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兴办企业为我国经济参与全球化进程和进一步推进同跨国公司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跨国公司也在盛行一种新的生产战略,大规模地实行产品外包。跨国公司保持产品核心部件的生产,同时将大量零配件生产分包给具有成本优势和物流优势的上下游加工企业。这种具有产业“集聚效应”的生产方式,使大批具有符合跨国公司产品链需要的中小企业获得了大量加工订单。因而那些生产规模适当、具有较高管理水平、能够为大公司提供配套产品的中国民营企业将获得空前的发展机会。
负面影响:
(1)外资带来了经济繁荣,但是中国的GNP并没有取得与GDP同样快速发展,GDP和GNP是两个不同的统计指标。这一不同指标表明,中国国内创造的价值有一部分(每年约1000亿元人民币)并没有成为中国国民收入,而是流向国外变成外国国民的财富。
(2)跨国公司向我国转移的大多是二流技术,实施核心技术锁定,并受到母国政府的政策限制。我国的技术吸纳能力较弱,市场竞争环境不完善,技术水平低,科研、政策环境不理想。国内企业的关联、吸收能力制约着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
(3)从吸引外资角度看,中国在以政策优惠(比如税收)、需求优势、廉价的初级劳动要素作为吸引外资手段之后,这些方面吸引外资的空间将日渐缩小,而且长期以廉价的劳动力要素价格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将不利于国民收入和生活福利的整体提高,不利于对中国民族企业的成长,不利于提高国内的有效需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经济;对外开放;影响;对策
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理论发展研究的基本任务
如果对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理论的发展作出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研究,其基本任务有两个方面。
(一)考察这一理论的发展现状,即在概括介绍现阶段占主流地位的观点和理论界对各个重要问题的探讨的基础上,分析所取得的理论成就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同时,针对学术界就一些主要理论问题产生的不同认识作进一步的分析,结合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作前瞻性研究。
(二)考察这一理论的发展历史,即其产生、推进和形成的历史演变过程,揭示该理论是在我国哪些不同历史时期受什么样的政治经济条件和经济开放实践的影响而产生与发展的;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占主流地位的理论观点是怎样发展演变的;对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发生重要影响的代表性人物提出了哪些重要的见解和观点,如何评价其历史地位;在同一历史时期就一些重要理论问题有哪些重要的不同认识;这一理论的演进过程经历了哪些大的阶段,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和规律性。
之所以承担两个方面的任务,是由中国经济开放理论发展研究的内在需要所决定的。首先,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思想源远流长,并对现代经济理论有重要影响。即使自近20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对外开放理论也伴随实践的发展而经历了不断演进的过程。对这一理论的历史是经济对外开放理论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以及具体的表现
(一)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形势。 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即生产全球化和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所谓的生产全球化,拿戴尔电脑举例,当顾客需要戴尔电脑时就会通过拨打戴尔电脑的800免费服务电话咨询购买,公司人员会把订单输入戴尔电脑的订单管理系统,随后订单被发送到其生产系统中去。
(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介绍。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等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各国的经济日益紧密联系,成为一个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既是一种客观事实,也是一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经济的全球化同时会导致市场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和其他弊端也全球化了,从而使市场出现全球性的波动;西方某些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得以通过经济全球化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导致了全球范围内不公平分配和不平等贸易,从而引发全球性的经济问题。同时也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对外开放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企业带来了可供借鉴学习的先进管理经验,对我国企业的体制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使我国旧的企业管理模式打破陈规,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模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培养精英人才,从而达到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
(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更快更好的引进外资的先进科学技术。通过吸收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中国目前的企业在很多科技领域都还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发达国家,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可以让我国迅速的缩短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之间的差距,使我们的经济能够跨越式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吸收外国资本,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开放步伐,使我国也积极的迈入国际化生产分工中,占有国际市场份额,同时可以有效的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开拓海外市场。
四、应对策略
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市场的投机性和经济风险加大。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遍及全球,一旦市场出现周期性波动,将影响全球市场经济的动荡。其次,经济全球化使我国的民族工业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我国的大部分民族工业生产与国外的发达科技水平相比还存有一定的差距,而同时,关税的降低,也会是我国本土的工I失去价格的优势,再次,经济全球化使我国的本土文化受到了冲击。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外来文化正在冲击着我们本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等。对于以上的消极影响,我们唯有调整对策,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中,把握机遇,尽可能的消除负面影响,使我国的市场经济进行跨越式的大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首先我们要不断的深化改革,加快我国各个方面体制的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力度,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积极主动的融入经济全球化。其次,积极的推进我国的本土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势下,积极的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始终保持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延续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再次,保护和发展我们的民族经济,加快本国民族经济的发展,从而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全球经济 世界经济 国际经济
一、全球经济的逐本溯源
全球经济,伴随着全球化的出现而出现,具有方向与进程的双重属性。所谓全球经济的方向属性,意即立足于作为一种客观历史的发展规律、指引全球化方向的经济局面的角度。所谓全球经济的进程属性,意即现阶段的亟待进一步发展的全球经济现状。全球经济不是一个终极概念,它是有生命且有着生命力的概念,还存在着提升的空间,还有着尚待解决的问题及种种的不确定性。
(一)前全球经济时期的经济发展及全球经济的萌芽
追溯历史,人们曾长期处于一种闭塞的生存模式之中,经济形式单调,集群意识淡漠。直到原始社会后期,个别地区才出现了部落内部或族群之间偶然为之的商品交换。公元前3000年,早期的美索不达米亚开始了生产原料的进口。公元前5世纪,东西方贸易通道逐步开通。16世纪初期,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促进了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全球经济正待萌芽。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最终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机器大工业的建立又反哺于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商品经济日益成熟,初显环球同此凉热。而这一时期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与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只可视其为全球经济的萌芽。
(二)全球经济的形成及其与经济全球化的同步发展
全球经济存乎于全球进程,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加速扩大,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往来大大超过历代水平。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以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发展为先导,涵盖了生产、贸易、金融和投资各个领域,囊括了全球经济以及与全球经济相联系的各个方面及全部过程。经济全球化历经了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要素跨国化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其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全球经济的对应形态,连贯起来,亦演绎出全球经济的形成过程。
第一,贸易自由化与商品全球化发展阶段。1948年1月1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正式生效,为战后消除国际贸易障碍、解决国际贸易争端从而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货物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增速显著,全球贸易依存度不断提升,贸易自由化程度加深,世界市场兴起并日渐成熟。
第二,金融国际化与资本全球化发展阶段。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全球经济资本全球化过程的动力来源。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世界性的金融机构搭建起庞大细密的网络,大量的金融业务跨越国界进行,跨国贷款、跨国证券发行和跨国并购体系均已形成。2与此同时,各国银行资本的集中度也迅速提高,银行业与工业中的垄断资本相互渗透、结合,形成金融资本。全球经济的要素――全球资本,逐步形成并稳步发展。
第三,经济要素跨国化与生产全球化发展阶段。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产业革命,缩小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大规模跨国界转移,跨国界联合研发广泛存在,各国的技术标准越来越趋向一致,跨国公司、寡头巨鳄通过垄断技术标准的使用,控制了行业的发展,获取了大量的超额利润,另一方面也促动了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它不仅对生产超越国界提出了内在要求,也为全球化生产准备了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跨国公司获得了大发展。原有垂直型为主的国际分工,逐渐向水平型乃至混合型国际分工转变,组成了一个有机的全球生产体系。
对于全球经济的形成过程,并无时间上严格的界限,仅仅是经济在全球维度发展经由商品市场扩大、资本跨界、生产要素融合等先后出现的一个大致的时序,各个阶段逐次出现并继续发展而并无替代。换言之,当今全球经济似已超越了三个阶段,却将三个阶段渐次出现的特征一直延续下来,当然,还包括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各类问题的全球性蔓延,而这种蔓延却在特定历史条件之下使得某些早期出现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例如第二阶段所涉及的资本、金融因素的全球化及其相关问题,在世纪之交接连不断的金融风暴席卷之下已然成为当代全球经济的焦点。
二、全球经济的概念界定
全球经济,学界迄今尚无确切定义,由于诸如国际经济、世界经济等类似概念的存在,而使得在其概念界定方面一直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
(一)国际经济与世界经济
就立足点而言,国际经济与世界经济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本身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同。国际经济,是指开放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和全球利益均衡化,在世界范围内对稀缺资源进行最优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国家之间商品贸易、金融投资及其他生产要素流动等各种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的总和。换言之,国际经济意即经济活动超出一国界限,扩展至双边抑或多边,但视野所及是局部性的。而世界经济,是指在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形成的处于复杂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中的各国经济的总和,其视野所及则是全局性的。
就出发点而言,国际经济与世界经济这两个概念又显示出了共同性。无论是强调经济发展国际化延展理念的国际经济,还是强调各国经济活动总和的世界经济,都是从民族经济体的国家利益最大化出发。换言之,相对而言,无论是带有整体意义的世界经济还是带有部分意义的国际经济,在研究视野上皆存在着局限,而这种局限的克服需要更高的研究视野和境界,引入全球经济概念,从某种意义上看,成为一种必然。
(二)区别于国际经济的全球经济
国际经济与全球经济无论就内涵抑或外延均有着一定的相似度,但区别仍然是显而易见的。
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也称国家间经济,相对于民族国家经济(National Economy)而言,由于其研究的领域、标的范畴指向性强,特征明确,因此其概念也相对明晰。与民族国家经济形态相类似的,国际经济的主要活动包括生产、分配、贸易、投资、服务等多种形式,需要应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增长等相关的各种问题。但与民族国家经济不同在于,国际经济活动的范围由国家层面提升到了国际层面,对于相关经济问题的应对是对于民族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引申和扩展,经济运行的范围更广阔,由于每个不同的国家之间存在着经济体系的差异,因此国际经济交流更为复杂。
国际经济虽以国家间的经济形态而得名,但民族国家仍居主导,其与民族国家经济形态下所维护的主体利益并没有本质的不同。而这一点,恰恰展现了全球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区别。换言之,全球经济时代,即便可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民族国家仍然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但立场和出发点已然与国际经济产生了分歧。借用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理性人”假设,如果说民族国家经济和国际经济好比是一个理性个体,那么,他们从事任何活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利己”,即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而全球经济的目的具有明显的“利他”色彩,虽也是在追求净收益最大化,但出发点却不再囿于个体,而上升到了整体利益的高度。
言及经济,无外乎治理。无论是国际经济还是全球经济,概莫如是,但就治理的难度及效度而言,则大相径庭。“脱离社会背景的全球市场是难以调控的,即使在调控者有效合作和他们利益完全一致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全球经济需要构建能够应对全球市场复杂状况的既有效又统一的超国家公共政策模型,但理想状态下,民族国家的第一主体地位如若被颠覆,进而这种构建的可能性极小,那么以此模型展开治理就更无从谈起了。相比之下,民族国家仍为主体且其国内政策权威不容颠覆的国际经济面临治理问题时便从容许多。
国际经济带有一种“国际化”的倾向,而全球经济则带有一种“星球化”的倾向。国际经济,强调交易的增长和国家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扩大。在更大规模(跨越国界)的范围内的商品、贸易、投资、服务、经济观念等的流动。且流动的数量、范围和频率上,一个地区更多地影响到另一地区,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而全球经济的“星球化”倾向则是在地球这个整体的层面上展露经济关系。
国际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国际公司(International Firm),而全球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国际公司,是一个相对松散的企业集团,各子公司或部门保留着较高的独立性,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动机就是为本国的民族国家经济谋利并以本国国内的经济政策为基本约束。与之不同,跨国公司,是指由分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组成的企业,而不论这些立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范围如何;这种企业的业务是通过一个或多个活动中心,根据一定的决策体制经营的,可以具有一贯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企业的各个实体由于所有权或别的因素相联系,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体能对其他实体的活动施加重要影响,尤其可以与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以及分担责任。 它是真正的无固定地点的资本,没有具体的民族国家身份,实行超国家的管理。贸易方面,纯粹地“逐利”(哪里成本最低回报最高便落户于哪里);金融方面,通过发达的现代通讯方式,完全由世界市场的力量来支配,不必听命于国家的货币政策;生产方面,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原料,进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要素流通顺畅;运作方面,通过高透明度的全球经营为全球市场服务,致力于建立和谐的全球市场秩序。简言之,跨国公司不再像国际公司那样,受到具体民族国家政策的干扰,甚至不再受限。国际公司与跨国公司的区别也印证了以之为主要参与者的国际经济与全球经济在参与者权限方面的分歧。
(三)区别于世界经济的全球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相关的各类著述中,世界经济与全球经济均系高频词汇,但却普遍存在着通用、混用的情况,很多学者甚至完全无视二者区别,这样的做法不免偏颇。虽然世界经济与全球经济在立场、主体、问题及趋势方面具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差异仍不容忽视。
《经济大辞典》给世界经济所下的定义是:“在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形成的处于复杂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中的各国经济的总和。” 对此,可作下解释:第一,世界经济是由各国市场经济基础上构成的复合型的全球市场经济运行体系。第二,世界经济是在国家干预下的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是由各国在生产过程的外部联系所构成的“二次再生产过程”。第三,世界经济是由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与国家集团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共同运作的有机整体。下面要做的,就是通过将世界经济与全球经济进行比较分析,使全球经济的概念在前述比较所得结论基础之上更加清晰、完整。首先,可以从世界经济的三层次内涵入手,逐点对世界经济与全球经济作以比较。第一,与世界经济相类似,全球经济亦为一种复合型全球市场经济运行体系,而这种“复合”的意义却与世界经济并不完全一致。如果说“世界经济是一般社会经济的类别之一”, 那么全球经济则应该是一般社会经济的最高类别。全球化发展至今,全球经济的涵盖力和调控力的应运而生、应运而长有目共睹。经济学界对世界经济理论的突破与质疑似可从侧面予以印证,从仅仅立足于本国利益而展开对外贸易的“H-O定理”,到质疑 “里昂惕夫之谜”而主张将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自然资源、贸易壁垒干扰及消费偏向等“局外”因素纳入到贸易体系当中,再到“离岸外移理论”提出欲明辨经济全局需要微、中、宏观多维思考的观念。世界经济的宏观视野日渐突出,但较之全球经济仍相去甚远,分析视角的局限导致世界范围经济全局关乎效率、公平的问题仍难于解决。第二,与世界经济不同,全球经济不再是民族国家经济外部联系的“二次再生产”,而是一个独立的生产、再生产体系。全球经济所关注的,是多维经济领域内全人类的整体利益,而不再是单纯地将局部经济的个体效能予以简单叠加。第三,虽然在当下以及未来相当长的时期之内,全球经济的行为主体仍然不能够将民族国家排除在外,但是,与世界经济比较起来,全球经济活动将以可以统揽全局的跨国公司、全球性经济组织为主体,而这种独立主体的立场更为中立,境界更高。
从时间上来看,世界经济形成于19世纪60-70年代,当此之时,全球经济仅仅是萌芽,全球经济理念于20世纪80-90年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生的,相对于世界经济而言推迟了一个多世纪。在经济领域,这百余年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全球经济呱呱坠地之时世界经济已年过期颐呢?首先,二者的产生均借力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但19世纪60-70年代与20世纪80-90年代的生产力水平当然是相去甚远的。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水平可以作为衡量生产力水平的标识。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之下,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商品交换的范围日益扩大,统一的世界市场出现,交换开始了国际化的历程,经济生活中的资本、货币等领域也逐步开始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全球经济的形成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之下,生产力又有了一次更大的飞跃,这次飞跃所带来的是全球化,在规模、深度、广度、影响力上都远远超过前两次科技革命。在其推动之下,生产力水平远胜从前,全球贸易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覆盖全球的贸易及要素流通网络,高起点平台的搭建为全球经济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通过同国际经济、世界经济的比较分析不难发现,在全球经济萌芽及至形成的漫长历程中,全球经济的内涵在不断地充盈完善。所谓全球经济,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追求人类共同利益最大化、满足人类社会整体性需求、优化配置世界市场要素资源,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全球性经济主体按照一定的经济规律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在全球范围内所展开的生产、贸易、金融等经济活动及其过程中所产生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及全部经济关系的总和。
三、全球经济的特征
全球经济并非各个民族国家国内经济的外部延展,亦非国际经济或世界经济的简单加合,而是一种经济范式的重构,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崭新的独立经济体系,包含着微观、中观、宏观经济领域的全部范畴,具备其独有的特质,也对整个世界的前行发挥着基础性的多重效能。
(一)规范的市场性
全球经济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亦为一个历史范畴。它以市场经济模式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遵循市场经济规制,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其一,贸易自由化。在全球经济中,“无形指挥棒”指挥之下的全球贸易主体在自愿的基础上,共同达成各种协议,发生各种经济联系。其二,机制市场化。在全球经济体系之内,商品价格、利率等重要的经济参数更多地依赖于世界市场的供求自由调节,而不是政府的硬性介入甚或是支配。经济联系越发紧密,经济参数相互作用越来越强。其三,管理法制化。市场运行由经济规律指导,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之内仍需要法律予以保障。法律具有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的特质,在全球经济领域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诚然,规范的市场性作为商品经济的特征无谓新生,但其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特征却是不容忽略的,另则,更高层次的规范性和市场性也是以往经济形态所不具备的。
(二)多维的复合性
全球经济,是民族国家经济、国家间经济、跨国家经济及超国家经济等多元复合的有机体系。不仅如此,全球经济已然具备微观、中观、宏观各个不同层次的多维经济视野,亦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全球局势下多元主体的干预。这种干预,不仅体现在各种类型的国际经济组织、跨国集团以其各自的方式影响着全球经济的运行,还体现在目前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主导性地位的民族国家对于全球经济所起到的作用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其中,新兴国家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尤为突出。
(三)高度的整体性
全球经济之所以可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而存在,主要在于其高度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首先体现于商品。全球经济是较世界经济视野更宽泛、层次更复杂、境界更高旷的商品经济,表现在全球经济所涉及的全部经济范畴、经济活动和经济规律都积淀于商品经济。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基本程序都渗透着商品经济的特性。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无非是从商品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到资本全球流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蝴蝶效应”,再到生产要素全球高度融合,而这也正是全球经济特征逐步凸显的过程。
综上所述,全球经济,内涵丰富,是一个兼具经济学和政治学意义的概念;具备微观、中观、宏观的多维视野;既是一种经济范畴,又是饱含生命力的经济全球化的实时载体。不仅如此,它还是一种表征,表征着未来全球经济的态势和走向,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崭新的维度。
参考文献:
[1]刘淼主编.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英】戴维・赫尔德 安东尼・麦克格鲁.治理全球化――权力、权威与全球治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需要以新的思维构建军队人才战略全球化对我军人才建设的观念和制度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我们必须勇敢地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加大人才建设的改革力度,增强参与全球军事竞争的能力。
未来的国防建设将围绕人才培养、贮备与使用这个核心展开。实现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的战略。“两个转变”战略是军队建设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而实现转变的核心是质量,质量的保证在于培养和造就大批高层次军事专门人才。这是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因素,是实现“两个转变”的动力源泉。
经济全球化对未来军事l展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经济将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所带来的影响必将进入其他领域。特别是会对未来军事发展带来更为强烈的冲击,集中表现在:一是经济全球化必将带来军事经济的运行要素及其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影响军事经济发展。二是经济全球化使得经济安全替代军事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必然引发军事战略的新调整。三是以技术进步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军事技术的进步与创新,驱动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军事理论等一系列变革。四是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以人为本”、人才竞争的国际化趋势必将波及到军事领域,导致军事人才供求矛盾的加深,推动军事人才培养的大变革。五是经济全球化势必带来文化市场开放的扩大,进而渗透到军事领域,冲击军事文化建设。使军队人才建设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经济全球化必将改变民族国家“”的传统概念,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以及贸易的相互渗透,意味着民族国家传统的“”在削弱,尤其是海关将受到巨大的冲击。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深,其对军事领域的冲击将愈发明显,进而深刻地影响到未来军事发展,引发军事领域的新调整。
立足于综合安全基础上的军事战略调整趋势
以经济全球化为牵引,综合安全观的发展,不仅在安全与发展历史中实现了一次巨大飞跃,而且对军事安全的各个方面,对新的军事安全观的确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其所引发的客观变化,必然地反映在军事战略中来,引起军事战略的一系列调整,并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趋势:
第一,经济安全取代军事安全的核心地位,军事战略从属于经济战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应地带来国家安全威胁综合化,传统意义上把军事威胁特别是战争威胁作为唯一、主要安全威胁的观点,转向重视安全威胁多样化、综合化。与单纯的军事威胁相比,威胁综合化的涵括了军事领域、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自然生态、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文化信息等各个方面。无论哪一种威胁都深深地打上了经济的烙印,与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并受制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程度。与此相应军事战略就要作出一定的调整:变一切为了军事安全需要为主要服从经济安全、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经济利益、经济安全提供军事上的支撑。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市场的开拓、贸易通道的保护、海外资源的供应、国内建设成就的维护等,必将提出越来越多的安全需求,需要提供更多的军事上支撑。这就需要积极适度地发展军事力量、推动国防建设,使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新动力;中国经济
一、新常态发展阶段至少可以延伸到2030年
当前,中国经济走向新常态已经成为共识。正如所指出的,“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新常态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将面临深刻调整,体现在增长速度的适度下调、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增长动力的显著转换。
认识新常态有必要从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视角理解。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增长率大致经历了三个经济增长周期,对应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包括:80年代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的改革;90年代开始的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2000年以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三个经济增长周期对应了三次阶段性经济增长率下调,即:1984-1990年期间下降了11.3个百分点(增长率从15.2%下降到3.9%);1992-1999年期间下降了6.7个百分点(增长率从14.3%下降到7.6%);2007-2014年期间下降了6.8个百分点(增长率从14.2%下降到7.4%)。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的阶段性经济增长速度下调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上述数据也表明,只要经历过超高速增长(例如,阶段性增速高点达14%以上),必然要经历阶段性的经济增长下调。这是因为超高速增长必然带来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而随后的增长速度下调就是通过减速换挡解决结构性矛盾,其本质是经济结构调整。因此,对当前的阶段性增长速度下调没有必要悲观,而是要充分认识到阶段性增长下调的必然性、客观性和积极性。
经济结构调整是新常态发展阶段的突出特征和本质要求。首先,从产出结构来看,第三产业将取代第二产业,中国经济逐步进入到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形态,预计203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望达到60%以上(2014年为48.2%)。其次,从需求结构来看,最终消费需求(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将持续提高,预计2030年达到65%左右的水平(2007-2014年期间基本维持在50%左右),逐步实现经济再平衡(1978-2002年之间,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值超过60%)。因此,从长期的结构调整来看,新常态发展阶段至少可以延伸到2030年,这也客观地决定了“新常态”中“常”的内涵。
二、经济增长六大新动力的培育
“新常态”中“新”的内涵在于挖掘和培育增长的新动力,进而引领新常态,实现调结构和稳增长。这对于“十三五”时期乃至到2030年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培育新动力首先需要客观识别影响经济增长的长期性因素。根据经典经济增长理论索罗模型预测,储蓄率和劳动力供给已经不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促进性因素。例如,总体储蓄率在近年来已经达到50%左右,不会再有上升空间;劳动力供给的增长率也将伴随着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结构转变出现负增长,其中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的比重已经从2010年开始下降。此外,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每1%的经济增长率所隐含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约束性因素。因此,按照经济增长核算的构成来看,在新常态发展阶段,保持中高增长速度必然要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培育。总体而言,可以归结为六大动力:创新驱动发展动力、绿色发展动力、新型城镇化动力、区域经济动力、参与经济全球化动力和包容性发展动力。
首先,创新驱动是新常态发展阶段的第一动力,这也是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在构建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是基础,人才事业的蓬勃发展是支撑,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关键。从国家政策引导来看,国家先后出台了科技、教育和人才发展的三个中长期规划,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设定了制度支持体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关键在于尊重创新的基本规律,深入落实三大中长期规划,提升教育竞争力,培育一大批创新人才,使教育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进而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在新常态发展阶段,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新动力应当着力实现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大力提升科技能力,由跟踪、模仿的“追赶式”发展向立足于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转变,在若干领域走向世界创新前沿,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上取得更多的重大突破,在某些领域实现由“跟跑者”变为“并跑者”,甚至是“领跑者”;其二,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科技进步对产业升级和新产业发展的支撑,推动“中国制造”快速向“中国创造”转变;其三,构建和完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体制机制,释放全社会的创新潜能,促进科技、金融和市场的有效融合,推动产业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
其次,绿色发展是突破未来经济增长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我国已经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绝对减排,这也决定了到2030年左右,单位GDP的减排速度至少要与经济增长率相一致。这在客观上也要求不断提升绿色发展能力,尽早收获“绿色红利”,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既要坚守“底线思维”,即把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作为“发展红线”,列入五年规划的约束性指标;也要有“创新思维”,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生态补偿机制、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创新绿色发展动能。此外,作为发展的新动力,绿色发展将催生规模巨大的绿色产业,进而带动大规模的绿色投资,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和提质增效。
第三,我国仍旧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达54.77%),这个过程预计可以延续到2030年,从而进入到城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70%左右)。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将继续成为产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城市公用事业投资、第三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新常态发展阶段,把新型城镇化建设培育成为新动力的关键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进而实现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第四,区域发展是新常态发展阶段的空间动力,将进一步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先后经历了东部优先开放(1979-1999年)、区域协调发展(2000年以后)两个主要阶段,区域发展战略的设定总体符合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近年来,主体功能区战略成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的总体战略,提出了以“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以“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以“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这将继续推动经济发展、人口布局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还处于开始阶段,必将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在新常态发展阶段,中央又进一步提出三大战略,即“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从而进一步重塑国内不同区域板块(指的是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之间以及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地理,带动国内各区域间以及我国与周边国家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投资需求,进而推动产业发展、贸易增长和人员交流,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第五,更广泛地参与经济全球化是新常态发展阶段的开放动力。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打造对外开放的升级版、新格局,这包括积极推动双边和多边自贸区协定谈判、设定若干个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同时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设立、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等。与以往以对外贸易和吸引对外直接投资为主的对外经济开放格局不同的是,在新常态发展阶段,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更加凸显主动性(例如,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战略性(例如,中巴经济走廊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使新疆直通印度洋),更加体现深化机制建设(例如,推动双边和多边自贸区协定谈判和设立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的全面升级,中国更有能力利用全球资源、全球市场发展国内经济,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
第六,包容性发展动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新常态发展阶段通过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促进需求结构转变的动力。包容性发展的实质就是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共享。包容性发展有三个重点:其一,切实落实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落实“人的城市化”保障机制,促进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其二,进一步促进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事业的发展,构筑坚实的社会安全网,促进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促进社会公平、提升人民福祉;其三,补足发展短板,特别是要完善精准扶贫,力争在2020年完成涉及7000多万人口的减贫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强基石。
三、释放六大新动力的必要支撑
上述六大发展动力互相促进、相互协调,构成新常态发展阶段的综合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速度维持在中高速水平目标的实现。然而要实现这种综合发展模式,还需要依靠三大必要支撑。
一是科学规划。当前,各级地方政府正在编制“十三五”规划,“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应当充分发挥上述六大新动力,进而引领新常态。此外,由于新常态的长期性,应当考虑在“十三五”规划编制完成之后,基于各项已经实施的面向2020年的中长期规划(教育、人才、科技、新型城镇化等),着手编制面向2030年的中长期远景目标设计。
二是完善的资本市场。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最终还是要靠投资结构的转变实现,其关键在于投资效率的显著提升。尽管未来的总体储蓄率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近年来大约为50%),但是,预计到2030年仍旧可以保持高达30%以上的总体储蓄率。因此,完善的资本市场是让“高储蓄率”转化为有效投资的必要条件。在新常态发展阶段,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设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规范运作、透明开放、监管有力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金融体系的风险防范机制。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仍旧是新常态发展阶段的薄弱环节,需要花大力气加以解决。
三是稳健的公共财政。释放上述六大动力的一个必要支撑就是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引导。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公共投资的引导性作用,利用多种形式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把投资引向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领域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领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新常态发展阶段,财政收入增长基本上会与经济增长同步,但是财政支出有可能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这需要不断完善财税体制,保持公共财政支出的稳健性和效率,有效控制政府的债务风险。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国际,营销,经济全球化
1、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和原因
1.1冷战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创造了政治和社会条件。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即涵盖国际流通过程和国际生产过程,亦即世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全球化日益兴趣。其主要表现,即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包括了国际流通过程和国际生产过程的全球化。
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出现的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由资本向全球扩张来推动和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高度发展和产业资本向全球扩张(其具体表现是工业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世界范围内便兴起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具体而言,90年代高新科技突飞猛进、国际分工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席卷全球的市场化改革和冷战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创造了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
1.2现代高新科技突飞猛进,推动现代生产力快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以来,现代高科技取得一系列突破和进展,主要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随着现代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从科学发明到技术创新再到生产中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即所谓“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表明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极为迅速。有关资料表明毕业论文的格式,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工业产品的周期,在18世纪约为100年,19世纪为50年,20世纪初期为30年,20世纪中期为10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产品的转化周期已经缩短到5年以内。据发达国家的测算,手工业、传统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之比为1:10:100,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占5%~20%,在50~60年代占50%,在80年代占60%~80%。现代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扩散,大大推动了生产力和世界贸易的发展。
1.3国际水平分工深入发展,加强了各国间经济的相互依赖性。
国际水平分工是在第3次科技革命(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则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国际水平分工。一般说来,当达国家之间、新兴工业国之间在工业生产上的分工,属于水平型国际分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民族工业的过程中,也逐渐参与了工业生产的国际水平分工。例如,现代波音客机(约有450万个零部件),就是建立在国际水平分工基础上的高科技产品。有7个发达国家的1500家大企业和分布更多国家的1.5万家(其中包括中国)中小企业参与协作制造龙源期刊。目前全球有40%的产品是由跨国公司生产的。国际水平分工是当代各国之间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基础,是当代世界市场不断发展和扩大的基础,它将各国生产过程密切结合起来,使国民再生产过程向着国际再生产过程发展。这是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兴起的根本原因和坚实基础。
2.国际营销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1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或核心是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和使用,必然会促进世界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增长。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转移和扩散,会改造和优化生产力的各种要素,推动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在今后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意味着世界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随之改革,使国际分工日趋合理,促进国际分工。各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推动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竞争的发展,优化世界资源的配置,可提高世界经济的整体效率,还可优化国际经济关系结构。
2.2推动世界经济有序运行。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的国民再生产过程向着国际再生产过程发展,从而要求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各国之间进行合理配置,要求在国际范围内按照经济合理的的原则组织生产和经营,要求有关国家协调它们之间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是,在当代这种再生产过程的国际化,又是建立在民族国家利益基础上的。这样,便产生了再生产国际化过程中的国际共同利益和民族国家利益的矛盾。正是为了缓解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这种矛盾,于是,以国家和国际机构出面组织的国际经济协调便应运而生。在当代世界经济领域中,国际市场活动受到3种机制的调节: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各国政府单独制定的自主经济政策和措施的调节;在国际协商基础上若干国家政府的联合调节,即国际经济协调。在这3种调节机制中,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在当代世界经济运行中具有重要地位毕业论文的格式,因为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缺陷需要国际协调机制予以矫正,而各国的调节政策也需要国际协调机制予以协调(如关税政策的协调等)。国际经济协调的核心和目标,是要调节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共同利益和民族国家利益的矛盾,实现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有序运行,促进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增长。由此可见,在当代国际经济活动中,由于矛盾和利益同在、竞争和合作并存,而国际协调成功与否,则制约着各国经济的兴衰。
3.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营销和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3.1世界经济进入全球竞争。
8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正处在两大潮流之中。一是现代高科枝的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充分显示出当代世界经济竞争本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二是世界各国,包括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适应前一个潮流即现代高科技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谋求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之间展开了一轮高科技发明权、领导权和控制权的争夺战。这都表明,80年代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相继卷入了争相发展高新技术的国际竞争的大潮之中。展望未来,21世纪上半叶这种国际竞争将会更加发展、深化和激烈。
3.2世界各国在竞争中求合作。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同时,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合作的关系也日趋增强。其根本原因是现代高科技、国际分工、生产国际化、产业的国际转移的迅速发展。在国际分工日益发展和深化的基础上,各国民族再生产过程日益向着国际再生产过程发展;同时,任何一国都不可能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资源,不可能掌握所有的先进技术,也越来越难于垄断技术,一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生产要素配置越来越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才能实现。这就要求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按照比较优势和比较利益原则来决定取舍,充分发挥国际分工和各国技术、经济互补性的国际经济效益。因此,在现代科技和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基础上,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加强;同时矛盾和利益同在,竞争和合作并存,而国际协调的成败则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冲突和合作、停滞和发展。这可以说是当代和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基本特征。
4.国际营销对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4.1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
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资本主义各国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阶段和地位。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划分是这个体系的基本特征。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几百年历史来看,发达国家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则处于不发达状态。
根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有关资料划分,在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属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工业国)的仅有22个: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爱尔兰、荷兰、新西兰、冰岛、挪威、卢森堡、西斑牙、瑞典、瑞士、葡萄牙。而不发达国家则是原来经济落后、现在正逐步发展(民族经济)的国家,一般称为发展中国家,其中绝大多数是过去受帝国主义统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龙源期刊。据世界银行有关资料统计,这类国家和地区共有160多个(社会主义国家包括在内)。
4.2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实际是市场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是竞争型经济,是利益和风险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经济。所以毕业论文的格式,从总体上看,全球化对世界各国发展经济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全球化给各国带来的共同机遇主要有:第一,提供了各国共同发展的机遇。因为全球化使商品、服务、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各国生产和经济发展。第二,给各国提供了提高经济效益的机遇。第三,给各国经济体制趋同带来了机遇。这是因为,全球化实际上是各国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接轨,建立能够相互融合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全球化带来的共同挑战主要有:第一,优胜劣败的挑战。既然全球化实际上是市场经济全球化,也就是世界各国卷入和参与全球竞争的过程,有竞争就必然存在优胜劣汰的法则。第二,金融动荡的挑战。金融是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金融全球化,是各国间的金融活动的关联度日益密切,一旦某个国家金融市场出现问题,其他国家便会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4.3 发达国家在贸易、投资、货币金融领域的斗争与协调
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关系表现在很多方面,但主要是由贸易、投资、货币金融领域的关系构成。
投资领域的矛盾和竞争。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和欧共体之间在投资领域的矛盾和竞争日趋激烈,即所谓的“投资战”。发达国家间的相互直接投资约占它们对外直接投资的80%左右,而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约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9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投资领域的矛盾和竞争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