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幼儿德育的重要性8篇

时间:2023-09-10 15:11:0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幼儿德育的重要性,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幼儿德育的重要性

篇1

    一、纠正错误方法,树正确观念

    现今独生子女普遍,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的行为,纠正错误的教养方式,树立正确的观念,不能抱有“他打你一拳,你也还他一拳”的错误心理。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对幼儿个体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家长的教养行为来实现的。因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一般是最坦率而无掩饰的。幼儿模仿性强,辨别力差,家长一些不良的、错误的言行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如,家庭中父母“过度关心、过度替代、过度教育、过度要求”等错误的教育方式,结果使一部分幼儿成为依赖性强,缺乏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缺乏道德约束力,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胆怯、粗暴。因此家长必须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使他健康成长,避免出现心理畸形。

    二、家园联动,经验共享

    由于幼儿园、家庭密切联系,使原来的家庭配合幼儿园教育变成为家园同步教育、共同教育。这不但对幼儿的德育发展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对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孩子与家长在共同的生活中,互相学习;家长与教师在互相沟通中,同步教育孩子。但对于家长来说,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窗、组织相关的专题讲座,向家长宣传幼儿早期德育的重要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创设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和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陶冶幼儿的道德情操

    首先,每天幼儿入园时,园长、一名教师和保健老师都站在大门口迎接幼儿,互相问好,遇到有幼儿生病时,亲切询问耐心指导。教师之间互助友爱,同事之间谁家有困难互相帮助。班上有哪个孩子生病了,教师打电话问候安慰,条件许可时让幼儿也说一句安慰的话;有公益活动,教师带头给灾区捐钱捐物,积极参加助残活动;让大班的孩子帮助小班的孩子学穿衣服,扶着小班的孩子爬楼梯;让小班的孩子把自己喜爱的玩具送给大班的孩子玩;让快上一年级的孩子把图书送给小班的孩子看。通过营造愉快和谐的校园氛围,给孩子爱的熏陶,养成好的德育行为。再次,在图书角里多放一些《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白雪公主》等经典童话故事,让幼儿明白谦让、勇敢团结等道理。在区域角里,可以种些花草,饲养一些小动物,让孩子定时给花草施肥、浇水、拔杂草,学着喂养小动物,如给小兔子喂青草,给小鱼喂小虫子等,关心小动物,让抽象的道德情感变得具体生动,培养孩子爱护自然、关爱生命、勤劳勇敢、善良等的良好品质。

    四、打破常规领域和思维模式,渗透德育内容

    说到德育教育,我们就会想到社会领域。其实,社会领域不是实施德育教育的唯一途径,我们可以渗透到其他领域中。如语言领域中有一个绘本阅读《彩虹的尽头》,故事中鸭妈妈说它的宝贝就是鸭宝宝,我就因势引导孩子们“你们是谁的宝贝?”,同时播放了班中孩子们与妈妈的照片,让孩子感悟妈妈对孩子的爱。因为这是一个半日开放活动,我还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让孩子尝试在集体面前大胆向妈妈示爱。孩子们一句句“妈妈,我爱你!”“妈妈,你也是我的宝贝!”让孩子们理解了在接受爱的同时也要付出爱,学会感恩、去爱别人;在科学和艺术领域中,和孩子们一起制定爱护和正确使用操作用具,学习分享、合作和互助的规则等都是渗透了德育教育的内容。

    五、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培养幼儿良好德育行为

篇2

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了解到,父母、家庭和环境对儿童的影响非常大。幼儿在学语、学走、动手、动脑发育阶段,其模仿能力特别强,父母、教师以及经常和他们相处的成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他们都善于模仿,不分好坏,所以我们成年人在孩子们面前,一定要树立榜样,以身作则,让孩子们既要对你崇敬,又要对你亲和。作为教师更要为人师表,做好榜样,要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合格人才打好基础。首先要全社会的大人们做出榜样,在孩子们面前,去掉一切不良习惯。把育人环境逐步改善,做到整洁、美观、幽静、安全,教学设备、设施要适合幼儿发育成长的要求和特点。当然乡村校园远不如城市,但要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学方法。活动课上,要尽量选择一些对儿童身心健康有益的益智类游戏及一些中国传统文化游戏。从常规游戏活动中,对幼儿渗透品德教育,培养幼儿勤学好问、文明孝道、互帮互助、爱劳动、做事认真、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与同伴友好沟通与往来的能力,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草一木,关心幼儿园里的人和事,爱护环境卫生。利用多种游戏活动,开展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渗透,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培养幼儿正确的使用礼貌用语,懂得和小朋友们和睦相处,不打人、不骂人、互相帮助、互相谦让,享受快乐生活。

二、将德育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

日常生活对幼儿品德的形成是多方面的,为幼儿提供的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机会也是多样化的。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洗手、吃饭、入厕、睡觉、整理等要占去一半以上时间,所以,我们要充分捕捉利用各种教育时机,将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放在日常生活之中,养成孩子生活自理的基本能力,从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例如,早晨入园时,注意培养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养成用语习惯;通过常规训练和严格执行生活制度,培养幼儿遵守纪律、诚实、勇敢、自信、关心他人、爱惜公物、不怕困难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组织幼儿轮流做小值日生,来培养幼儿从小爱劳动及为他人服务的良好品德以及幼儿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自由活动中我们同样注重幼儿与同伴的友好合作交往能力。进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不打不闹、不剩饭菜、不浪费粮食,吃完后能自觉地收拾好餐具,知道帮助老师打扫卫生。让幼儿克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午睡时教育幼儿睡前将脱下的衣服鞋子摆放整齐,并迅速入睡。提高自治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总之,“生活即课堂,生活即学习”,幼儿的一日生活丰富多彩,各环节随时都有教育的契机,我们在密切配合中始终坚持从点点滴滴,时时刻刻入手,抓好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对幼儿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逐步进行德育渗透。

三、优化教育活动,使幼儿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人

在开展幼儿园德育活动时,要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德育活动要改变形式化、单一化的现状,与各科活动有机融合,开展综合性游戏活动,要走到儿童生活中去,重感悟、重体验、重效果,并充分开发释放儿童的生命潜能,激活创造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幼儿探究性研究、终身发展的能力,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做人与处世。我们不是通过单纯的灌输让幼儿掌握道德知识,而是在于让幼儿的实践和亲身体验来获得有益的社会知识。我们采用日常渗透、游戏、情境表演、幼儿主体参与的方式进行,鼓励幼儿成为德育活动的小主人。如在幼儿游戏中渗透德育内容:扶爷爷奶奶过马路、拉起摔倒的小弟弟妹妹等这些发扬正能量的小故事。组织幼儿包饺子、搭积木建筑等互强的游戏活动,使幼儿从中感受到了分享与互助的快乐。一个个故事的表演则让幼儿体会到了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的乐趣。在活动中幼儿成为了活动的主人,德育渗透活动不枯燥乏味,使幼儿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这有助于幼儿将外在的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四、加强“三结合”教育网络体系,注重品德教育的一致性

通过多种方法和形式,及时把教育信息、各项活动安排、家教经验和家长任务等内容传递给家长,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并积极主动配合,共同做好幼儿的品德培养教育工作,强化幼儿园与社区、家庭教育的合效应,更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发展。我们还针对家长常常忽略的正确言行引导孩子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及时提醒家长,帮助他认识自身的言行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如有个别家长平时有说粗话的习惯,我们就耐心对他说明其危害性,以及其孩子言行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倾向性,使家长认识到“精神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并接受我们的建议进行改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幼儿的礼貌行为进步了许多。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要相互一致,相互配合,形成有效的“三合一”教育网络体系。如果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而家庭则相反,孩子就会迷失方向,无所适从,无法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德育教育要全面、正确实施,必须要加强家园联系,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社区家教论坛活动,成立社区幼教志愿服务队等,制定家园联系手册,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同时要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如利用重阳节带幼儿到社区养老院和爷爷、奶奶共同联欢表演节目等,可进行尊老、敬老的教育。家长、教师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社区做好调节作用,使幼儿良好的道德修养从小形成并建立起来,突显家庭、社区、幼儿园“三结合”教育网络体系的强大功能。

篇3

一、将德育教育贯穿在一日常规的生活中

实施德育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在教师平时琐碎而细小的工作中,不断引导培养和强化,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常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没有好的常规就无法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常规培养是幼儿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做事稳重很有条理,但也有些孩子做事没有头绪,毛巾乱放,入厕拥挤,书包零乱,吃饭挑食,早晨入园后不洗手就用餐等等。就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开展了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通过一些活动引导幼儿分清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环境布置渗透德育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的行为,我们在园内的走廊、过道、活动室、洗手间、卧室、饭厅的各个环境中都渗透着德育教育的内容,是一种无声教育,对幼儿是一种很大的影响,如京剧脸谱、祖国在我心中、可爱的家乡内蒙古、节约用水、龟兔赛跑、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等等。环境教育作为一种工具辅助教师进行道德情感和道德认识的教育,让幼儿熟悉可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祖国,了解京剧是我们的国粹,从而自然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真情实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国的种子,从而潜移默化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孩子们在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启发。

三、利用生活中的节假日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情感是认知的动力,使幼儿获得对人对事的正确认识态度,因此我们在节日来临之际开展教育活动,如三八妇女节对幼儿进行爱妈妈、奶奶、姥姥的教育活动,教育幼儿了解妈妈的辛苦,学会感恩,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给幼儿讲民俗故事,让幼儿了解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强化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国庆节、建军节、党的生日对幼儿进行爱国爱党爱军教育,引发他们用心去体会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用心去感受正义,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也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形式,在游戏中,教师可根据目标设计各种动态的区角活动,在幼儿开展游戏时教师要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观察幼儿游戏中,真实的品德行为表现,抓住时机,以自己的言行示范,教育幼儿学会忍让,有责任心、有同情心、团结友爱、不独自占有,知道幼儿园玩具是共享的,需要玩别人的玩具要征得他人的同意,懂得谦让,不争、不抢,采用寓教于乐形式,把教育内容纳入游戏活动之中。

五、在语言环境中渗透着德育教育

幼儿在园时大部分时间是和老师、同伴在一起,幼儿的文明举止和礼貌待人等行为,是在良好的环境中形成的,从幼儿入园我们的教师就主动与幼儿打招呼,向幼儿问好,引导幼儿与同伴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在开展各项活动时,教师首先注意文明礼貌用语,并教育幼儿不说脏话、粗话,对表现好的幼儿及时表扬,形成文明用语环境。

六、在劳动中培养幼儿学会自己事情自己做

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好习惯,应从一日生活做起,幼儿本性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做任何事都受情感的制约和兴趣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培养幼儿劳动观念时应尽可能激发他们的兴趣,首先鼓励和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师组织幼儿轮流值日,每天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放椅子、擦桌子、分碗勺、发放玩具及学习用品等等,使每个幼儿都有劳动的机会,在做的过程中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幼儿,以影响他人,开展自我服务竞赛活动,丰富自然角,幼儿亲自动手种植、端土、撒土、浇水,让孩子从中体验劳动的快乐,都有成就感。

七、德育教育在安全活动中的重要性

首先对教师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在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根据不同年龄,通过录像、图片、情景剧、讲故事,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安全自救,让幼儿不随便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东西,牢记家庭住址及电话号码和父母的姓名,教育幼儿怎样避免危险,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帮助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经常给幼儿讲解防止意外伤害,知道周围哪些地方能去、哪些地方不能去,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八、德育教育延伸到家庭

篇4

关键词:音乐启蒙教育;重要性;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141-01

一、前言

幼儿时期作为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培养幼儿的智力、感知、情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幼儿时期进行音乐启蒙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促进幼儿身体肌能的提高,在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音乐能力培养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幼儿时期进行音乐启蒙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可见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从促进幼儿成长、培养学生语言认知和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等方面分析音乐启蒙教育发挥的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也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幼儿音乐启蒙教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接受,越来越多人开始在幼儿时期开展音乐启蒙教育,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成为了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情操培养、语言能力培养,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音乐启蒙教育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

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在幼儿的智力开发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启蒙教育能有效的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音乐启蒙教育采用轻松活泼的音乐旋律,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轻松活泼的音乐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效的促进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接受,在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过程中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音乐启蒙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帮助幼儿更好的接触客观世界的存在,引导幼儿向着积极活跃的状态发展,更好的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

三、音乐启蒙教育促进幼儿的语言认知

幼儿教育在人一生中的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在培养幼儿的语言认知和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时期作为语言的敏感时期,有着较强的模仿和学习能力,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能够极大的降低幼儿学习语言的难度,促进幼儿的更好更快的学习语言,培养幼儿的语言认知能力。音乐启蒙教育能够有效的促进幼儿的语言认知能力的提高,音乐中的力度、音色、节奏等因素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幼儿的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四、音乐启蒙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作为一种声音艺术,音乐在解放幼儿天性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音乐启蒙教育中,通过音乐、乐器、舞蹈等多种形式来解放幼儿的天性,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幼儿展示自我,培养幼儿的音乐的感知能力,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在音乐启蒙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的音乐理解能力,包括对音乐的音色、音准、节奏等,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和接受音乐教育,同时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交流能力和沟通能力,引导幼儿形成健康良好的性格,更好的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五、音乐启蒙教育促进幼儿德育的发展

音乐作为具有感情的艺术形式,在培养幼儿的情感和德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幼儿时期开展音乐启蒙教育有利于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感情基础,促进幼儿的德育发展。音乐启蒙教育中为幼儿播放轻松活泼的音乐,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以此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满足幼儿的听觉需求。在潜移默化的音乐启蒙教育中,帮助幼儿保持心情的舒畅,稳定幼儿的情绪,更好的促进幼儿德育的发展。

六、总结

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的全面素养越来越多的渗透到教育中。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幼儿的智力开发、德育发展、个性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有效的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和接受音乐教育,同时促进幼儿的音乐理解和感知能力,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开发;同时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感知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感情基础,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幼儿的德育发展。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在幼儿教育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育教学中要更加合理有效的运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杨阳.幼儿启蒙音乐教育的重要性[J].亚太教育,2015,(9):13-13.

篇5

一、音乐节奏定义

节奏是无处不在、有规律出现的节律,在很多事物中都可以感受到节奏相关的规律,比如自然界中的雨滴声、唱歌、四季交替、走路等过程中都有出现。节奏具有丰富的变化特点,在深度、宽度、高度等方面在没有规律或者有规律的变化着。节奏是音乐在时间上的组织,是其骨骼,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是音乐的一个很重要的基本构成要素。节奏是从客观自然及生命运动中出现的,因此其除了能够模拟自然界的各种状态,行模拟人类的活动。在幼儿阶段中,他们还处于初步认识世界的阶段,通过节奏可以让幼儿更好的认识世界,成为一种有效途径,其和自然界以及幼儿的心灵世界是相通的,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节奏性的重要性

(一)培养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在音乐教育中,教师需要注重节奏教学,这可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及素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兴趣,他们才会积极的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有效的策略,让他们意识到音乐学习的乐趣,比如让幼儿对节奏进行听、唱、肢体表现,或者简单的音乐节奏性游戏,让幼儿可以去感受不同的节奏并且进行模仿,幼儿是善于模仿的,因此这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节奏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还可以对他们的记忆力及听力进行锻炼和提高,让他们的音乐素质可以得打提升。

(二)挖掘幼儿的音乐潜力

节奏学习还可以挖掘幼儿的音乐潜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分成两个教学环节,第一个教学环节就是通过多样的节奏活动,让幼儿在听完之后可以进行模仿,模仿出给出的节奏;第二个教学环节要让学生在第一?h节的基础上进行发挥,能够在玩过学过之后自己进行创作。这是对教学过程的创新,改变以往坐着不动的音乐教学模式,让幼儿可以动起来,从整体上去感受音乐节奏,让他们可以加深对节奏的理解以及表现,有益于他们进行节奏创作,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节奏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还对他们的创造力及想象力进行了培养。

(三)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好自己引导者的角色,在自己的引导下,让幼儿可以积极的参与教学,在他们进行节奏创作时能够积极的表扬和鼓励,增加幼儿的自信心,让他们在活动中可以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学习节奏还可以调节幼儿的情感发展,让幼儿更深的认识美,对他们的德育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以往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教师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过于单一,在教学中教师和幼儿之间也缺乏良好的互动,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1]。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节奏教学,通过节奏同幼儿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让他们感受到节奏学习的快乐,寓教于乐,在轻松的教学环境进行学习,可以促进幼儿音乐启蒙教学发展,有益于陶冶幼儿的情操,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质量。

三、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节奏性培养策略

对于3-7岁的幼儿应该加强音乐艺术教育,让他们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能够得到发展,针对他们不同的年龄段,应该采取分层教学,即分为大班、中班及小班。

(一)小班幼儿

小班幼儿年龄为3至4岁,他们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如思维是直觉行动的、注意力不集中、观察的目的性差,稳定性差,这些都为教学增添了难度。他们无法离开眼前的具体形象及事物,因此这一年龄段的幼儿的节奏教学,应该进行简单的音乐节奏感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在节奏活动中,可以利用奥尔夫教育体系中的节奏朗读法,教师用不同的节奏读歌词,之后让幼儿可以感觉到同一首歌的词可以读出不同的感觉。通过不同节奏的儿歌也可以对幼儿的节奏进行有效的培养,教师可以结合音乐内容做出相应的简单的动作,让幼儿进行模仿。另外,在教学中,还要通过听、唱、肢体表现以及简单的音乐节奏性游戏,让幼儿去感知和模仿不同的节奏,在其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对学生的节奏进行培养,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二)中班幼儿

中班幼儿一般年龄在4至5岁,中班也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这一 阶段,他们开始逐渐产生有意记忆,思维也从之前的直觉行动性,开始向具体形象转变,他们的想象有一些夸张,开始出现创造性思维。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除了进行模仿性游戏教学之外,还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活动,结合声势教学法、创作教学法、器乐表演教学法以及体态律动教学法对幼儿进行教学[2]。比如在“火车开啦”、“什么动物出来玩”等儿歌中,在学习完儿歌,对儿歌内容了解之后,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及创造力,进行歌词编唱和节奏创编。在教学中,幼儿对动物都会了解更多,因此,教师可以让他们做简单的律动,如兔子跳、小鸟飞等动作,还可以通过简单的拍手、拍腿等进行简单的节奏练习,通过节奏活动和舞蹈,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三)大班幼儿

大班幼儿年龄是在6至7岁,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有所提高,观察能力也得到发展,可以主动的并且有目的的观察周边的事物,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结合内容进行想象。大班幼儿节奏教学可以使用节奏唱名法、创作教学法进行教学,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去探索节奏,体验休止符的音乐性,提高他们内心的节奏感。让幼儿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能够学会自己去创作不同的方式和动作,表现出他们对节奏的感受,让幼儿可以发挥出自己的主体地位,自己创编节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探索知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对他们的审美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树立对节奏及音乐学习的自信心。

篇6

关键词:幼儿;幼儿教育;教师;家长;品质道德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7-125-01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对心理学有研究的人都知道,0-6岁这一阶段的孩子的记忆力是超乎人们想象的,相当于成人的200%,可见幼儿在生理期的大脑发展之迅速。在儿童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早期教育的作用也特别大,因为智力与教育以及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一、幼儿时期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期

1、幼儿教育对人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时期,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逐渐形成。这段时期的幼儿的可塑性强,自我评价尚未建立,往往以家长、老师的评价来评价自己。若在这个时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相反若在这个时期形成一些不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以后就很难改正。

儿童潜在能力遵循一种递减的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身就进行教育,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若在这个时期内对孩子进行正确适当的早期教育,其效果可想而知。有的家长一天到晚抓孩子不放,管头管脚,结果孩子还是成绩不好,品行不端,。有的家长看上去不那么管孩子,可孩子反而学习成绩更好,品行也端正。这是什么道理呢?在这里起着重要作用的主要有两点:(1)家长自身素质的影响。(2)学习教育和引导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是接受社会文化教育的最佳的时期,父母只要能做到真正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努力学习一些教育子女的心理文化知识,那么他们教育子女就能达到一定的最佳水平。倘若家长错过了教育子女的最佳时期,那么教育孩子的效果就会很差。

2、幼儿时期是性教育的关键期

研究表明,3岁左右的孩子,处于一个特殊的性心理发育阶段,心理学上称为“性蕾期”。如果男孩把自己看作是女孩,在打扮、举止、行为上模仿女孩,就会成为女性化男孩。如果女孩把自己看作是男孩,在打扮、举止、行为上模仿男孩,那么就会成为男性化女孩,这被称为性角色畸形。因此,父母应该明确告诉自己的子女,向着自己生理的方面发展、学习,多像父母学习。

3、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幼儿教育的内容也是全面的,它包括人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启蒙教育。《纲要》把它们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其中健康被放在了第一位,对幼儿的健康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生命放在首要地位,在重视幼儿健康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教师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总之,幼儿是智力开发、人格健全、性教育的关键期。在幼儿教育上,主要是引导幼儿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来应付以后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所以,幼儿教育是决定人生命运和幸福的终身大事。

二、对幼儿进行道德品质教育

1、完善课程结构

人的品德是在德育影响下形成的,因此,这种教育影响必须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这就需要在一定的结构保证下来实施。幼儿园教育是由小、中、大三个年龄阶段构成的连续性教育,这就决定了这一教育的特点:系列的、纵向的发展过程,根据这一特点,可将三年的教育分成多个主题的小阶段,某一阶段按主题提供某些方面的生活经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燕尾服,在这一过程中,要重点处理好两个关系。(1)阶段与整体的关系。幼儿品质形成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要把认识转化为行动,养成行为习惯,需要经过长期的认识积累和实践积累,对幼儿的教育影响必须有计划地贯穿在各年龄段中的各个阶段,在三年整体目标下,要做到各年龄班每学期有目标,阶段有重点,通过阶段目标的实施,以保证总目标的实现。(2)重点与连续的关系。幼儿品质形成不象智育那样,通过各门课程内容的逐年增加和变换来完成,而是多种品质同在一个阶段反复进行着,如遵守纪律、懂礼貌、团结合作、自信心、独立性等品质的培养往往同时反复进行,逐步提高,呈螺旋形上升,但这并不排除各阶段的重点,只有做到重点与连续相结合,良好的品质才能形成和巩固。

2、幼儿良好品质培养需要综合影响

篇7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舞蹈教育;素质教育;幼儿园;舞蹈编导

在我国当前的幼儿教育中,不仅要培养幼儿的智力,还应该全方面培养幼儿的素质能力,因此幼儿舞蹈在幼儿教育中的就发挥了很大优势。幼儿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还可以使幼儿在舞蹈学习中陶冶情操,提高幼儿自身的素质,幼儿舞蹈在幼儿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

1在幼儿教育中开展幼儿舞蹈的意义

幼儿舞蹈在幼儿教育中,可以使幼儿在表演中激发孩子的生活情趣,使孩子可以在德智体美上有全面的发展。而且幼儿舞蹈教育还可以使幼儿的性情得到熏陶,激发幼儿的自我表达潜能,提供给幼儿可以自由表现的机会,使幼儿更富有创造性,培养幼儿独特的思维审美观念。幼儿舞蹈教育中,幼儿跟随舞蹈节拍学习跳舞,还可以提升幼儿自身的纪律性,从而降低幼儿乱蹦乱跳的不良品行,舞蹈还能唤醒幼儿思维潜能,使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敢于挑战自己,变得更加加强勇敢。而且在幼儿教育中融入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将舞蹈艺术与教育很好的结合,还可以提升幼儿教育的水平,使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教育体验,促进在幼儿教育中全面素质的提高。

2幼儿舞蹈教育的价值体现

幼儿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对艺术的情趣,还可以培养幼儿形成正确的素质理念,使其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儿幼儿时期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下就来介绍幼儿教育中幼儿舞蹈教育的价值体现:

(1)幼儿舞蹈教育,他是根据幼儿自身成长的特点,然后通过舞蹈形式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因此开展幼儿舞蹈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修养,使幼儿形成自己的个性观念,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也能促进幼儿在创造力上的培养,使幼儿的素质有全面的提升。

(2)幼儿舞蹈教育还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可以在幼儿教育中,根据幼儿的自身特点,设计一些适合幼儿的舞蹈动作,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还可以给幼儿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使幼儿在舞蹈学习中得到不断的提升。

(3)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舞蹈能力,还可以提高幼儿的智力,让幼儿在舞蹈练习中明白什么是吃苦,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通过幼儿舞蹈教学,还可以使幼儿通过舞蹈感知事物的形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促进孩子在幼儿教育中全面素质的提升。

(4)对幼儿进行舞蹈教育,还可以提升幼儿的审美修养,使幼儿在在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优美舞蹈动作陶冶幼儿对艺术的美感,使幼儿可以在舞蹈学习中,激发内心的审美观念,使还在幼儿舞蹈学习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素质。

3开展幼儿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资料显示,一个人的幼儿时期同时也是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开展幼儿舞蹈,不仅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影响,更是够提升幼儿的全面素质。在我国当前的幼儿教育中,开展幼儿舞蹈教育工作,其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幼儿教育中,开展幼儿舞蹈教育,可以增强幼儿的身心健康,培养幼儿身体机能的协调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骨骼、以及神经循环系统的发育。比如在《神气小士兵》的幼儿舞蹈编排上,不仅体现出幼儿的活泼可爱,而且中模仿操练、打靶的军事活动,还可以充分促进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能力,而且在舞蹈的集体排练中,还可以加强幼儿间的团结友爱,使幼儿的身心都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

(2)幼儿舞蹈对于培养幼儿智力有很重要的作用。幼儿舞蹈中动作的学习以及表演,不仅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还可以提升幼儿对音乐舞蹈的感知力,全面提升幼儿的智力发育。例如在舞蹈《小骑兵》中,其动作的学习就是在培养有的观察力,幼儿只有记住了舞蹈动作,才会为以后的表演加分。而且在舞蹈教育中,还能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使幼儿在舞蹈学习中德智体美都有很好的提高。

(3)幼儿舞蹈教育对于培养幼儿的素质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舞蹈教学中,幼儿舞蹈可以激发幼儿的思维导向,使幼儿对身边的食物都充满好奇,而且还能使幼儿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在对幼儿开展舞蹈教育中,比如学习舞蹈《春风吹吹》中,孩子以肢体小手来模仿花草在风中摇曳的样子,不仅陶冶孩子的心灵,还可以使幼儿在舞蹈学习中对社会充满爱;还有就是在舞蹈《新世纪、新太阳》的教育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记忆力,还能使幼儿对自己有很高的约束例,培养幼儿吃苦耐劳的精神。

(4)幼儿舞蹈作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舞蹈编导中,教师应该注意结合幼儿的心理特征,从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感染力强的事物出发开展创编工作,针对幼儿的需求编导出他们喜欢学、跳、演的舞蹈。可以多参考王懿颖老师的《音乐的启蒙》、《幼儿音乐教育》作品,从中去体会怎样更好的去做好幼儿舞蹈教育,教师可以深入到幼儿的生活中,以幼儿角度去搜集舞蹈素材,从“编”、“导”、“演”三个环节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去寻找幼儿喜欢且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舞蹈,不仅有助于幼儿的智力开发,而且幼儿舞蹈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因此在我国当前的幼儿教育中开展幼儿舞蹈,不仅是可行的,也是提升我国幼儿素质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今我国的幼儿教育中,加强对幼儿的舞蹈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还能培养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以及表现力,还可以开发幼儿智力,将孩子培养成具有时代特性的健康向上的跨世纪人才。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加强对幼儿的舞蹈教育工作,选取符合现代教育需求的舞蹈编导人员,更能够提升幼儿的素质水平。可见,幼儿舞蹈在幼儿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静雅.幼儿音乐教育中体验学习的价值与教学策略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0(12).

[2] 罗佳.浅谈对幼儿进行幼儿舞蹈教育的重要性[J].新课程(教研),2011(05).

篇8

关键词:幼儿舞蹈;重要作用;幼儿教育

引言:

在现代社会的艺术生活中,音乐与舞蹈各是一门独立的艺术,然而幼儿在进行音乐活动时,音乐与身体动作常常是不能分割的。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开展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机能,陶冶幼儿性格和品德。而且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借助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1.舞蹈有利于培养高尚的品质

幼儿舞蹈都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情节性、教育性,幼儿在进行舞蹈的学习表演中已学会了认识事物的真、事物的善、事物的美。它对于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

2.幼儿舞蹈有利于孩子身体机能的培养

幼儿舞蹈是结合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创作而成的。孩子经常参与这种舞蹈课程的训练不仅对于增强他们的体力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还有利于孩子的肌肉、骨骼神经系统等身体机能的发育。舞蹈训练可以加快新陈代谢促进孩子的肌肉发育,舞蹈训练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各关节之间的协调性。从小学习舞蹈,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孩子的呼吸会自然而然地加快,心脏跳跃的速度也会加快,同时肠胃的运动也会加快,在这个系统中还有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共同发挥作用。幼儿舞蹈是建立在心理和生理之上而创造出来的,它是根据人体的肢体比如说头、肩、手、脚、胸、跨等的相互配合而排练出来的,对于舞蹈中的动作对肢体的训练经过专家的鉴定都是安全的,都是有帮助的。由于幼儿时期孩子各方面的发育还不够完善,如果锻炼不到位或者训练不够,就会出现肌肉无力、动作失去协调等不利于身心发展的现象。

3.幼儿身心健康

在构成舞蹈的诸要素中,动作是居于首位的,舞蹈即是以动作为重要表现手段的谁都知道,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总要经历一个动作不协调、笨拙、幼稚的阶段。可是一旦他们进入缤纷的音乐天地,进行韵律活动、游戏、舞蹈时,动作就会显得特别自然、协调、优美。在手舞足蹈中幼儿能感受音乐节奏,辨别音乐性质,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与美的熏陶。所以说音乐游戏、舞蹈对幼儿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舞蹈亦是如此。它与成人舞蹈所不同的是幼儿舞蹈是反映学龄前儿童的生活,表达他们思想、感情和态度的舞蹈。它是根据幼儿生理及年龄特点加以创编的。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育和活动,可以增长他们的体力,促进幼儿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幼儿新陈代谢,使他们的肌体不断生长发育。例如:在学习舞蹈《春天在那里》时,通过用手模仿小草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和花儿开放的动作,学习小鸟在天空飞翔的动作,可促进幼儿手指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指关节和腕关节、肘关节的灵活性;通过娃娃步、小碎步、蹦跳步等动作的学习可促进幼儿的腿部肌肉的发育。在学习动作、练习动作表演这个舞蹈的过程中,幼儿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胃肠蠕动的次数增多,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也都积极参加活动。由此可见,舞蹈不仅能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而且对幼儿身体机能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4.幼儿舞蹈可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记忆力。

在舞蹈教学中,激发和维持幼儿注意的动机,引导注意的方向,提高注意集中的水平,是教师的重要工作。对不同年龄的幼儿一般采用不同的方法。例:用前倾、低位置的、柔软的体态面对幼儿;用亲切、柔和的目光直视幼儿;用轻柔的小幅度的、近距离的方式去接触幼儿;用柔和、亲切、缓慢、情感重音清晰的语言向幼儿说话,是培养年龄较小的幼儿在放松的状态下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身上。老师用充满活力的、姿势多变的体态面对幼儿;用亲切、愉快、有幽默感和鼓励性的目光直视幼儿;用速度、力度变化丰富且强调语义和情感的语言向幼儿说话,这些方法特别有助于年龄较大的幼儿迅速集中注意力。观察模仿的学习方法是舞蹈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的运用可以保持舞蹈动作的完整性,集中幼儿注意力,学习过程中可不断提高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舞蹈表演能力。

幼儿舞蹈具有丰富多彩的主题体裁和表现形式,幼儿在学习、排练和表演舞蹈的过程中,能够同时欣赏到优美的舞姿、悦耳动听的旋律、歌声、绚丽的景色和鲜艳的服装道具,这一切不仅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生活情趣,而且在幼儿的听觉、视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他们在得到艺术美陶冶的同时,不断提高身心协调活动的能力。

5.幼儿舞蹈与幼儿智力发展

幼儿舞蹈的体裁、主题、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幼儿通过对舞蹈的学习、观摩、排练和表演等活动,既能够锻炼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又能够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感受力、创造力。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为我们提供了对幼儿进行舞蹈教育教学活动的物质与精神。然而幼儿舞蹈教育教学活动又为幼儿身心全面发育成长提供生动、广泛的舞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就应从幼儿实际接受水平出发,根据舞蹈艺术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幼儿舞蹈教育的特殊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系统的多种形式的舞蹈教育教学活动。

6.幼儿舞蹈有有利于孩子美育的培养

教育最终的目标是将受教育者的知识转化成一种处理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劳动的成果,这种成果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只不过他们表现的方式是通过舞蹈动作,这样的舞蹈贴近生活,这样的舞蹈更符合实际。这样的舞蹈可以使孩子们对日常的生活充满了期待,比如说,用舞蹈动作表现孩子在幼儿园里打扫卫生;用舞蹈表现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做好人好事;用舞蹈动作去表现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些都是现实生活运用舞蹈来展现,这就是发现美的过程,这就是优秀品格的培养。幼儿舞蹈通过自己的特点去培养孩子对于美的创造,去完善自己。

7.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达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手舞足蹈”乃是幼儿的天性,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无疑也是幼儿园中必须具有的教育形式。“只有把舞蹈包括在内的教育才是合理的教育。”这是从人的天性来定义的,手舞足蹈是幼儿的天性,所以舞蹈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毕玉娟.学前舞蹈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9.200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