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微商的运营策略8篇

时间:2023-09-10 15:11:0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微商的运营策略,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微商的运营策略

篇1

〔关键词〕微博影响力;电信运营商;因子分析;指标体系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07.012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5)07-0062-06

〔Abstract〕Micro-blog has rapidly gained worldwide popularity and has grown into a major method for commercial promotion for most of the companies in china,An influential micro-blog can spread information more efficiently.However,most of the telecom operators micro-blog accounts lack of such influence.The present study built an influe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telecom operators micro-blog based on the data of 200 micro-blog accounts with the method of factor analysis,and applied to 30 telecom operators micro-blog accounts,the results verified the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 of the influence evaluation system,which could be used by the telecom operators to promote their micro-blog influence and eventually propagate their products.This study put forward some specific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Key words〕influence of micro-blog;influence evaluation system;telecom operators;factor analysis

微博作为一种便捷的社交媒体平台,截至2014年12月底,已拥有超过5亿的注册用户,微博不仅是用户进行信息交流的常用方式,同时也成为企业进行商业推广的重要媒介。用户和用户关系是微博平台关系中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微博和转发是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许多微博信息在发表的初始没有引起关注,而在几个或一些用户转发后备受关注,这些用户即为高影响力用户。因此高影响力的微博账户信息更加容易使得信息得到有效的传播。

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电信运营商通过注册企业微博,信息对企业实时动态和业务进行宣传与推广,可以有效的促进业务发展和提升企业品牌好感度。由于粉丝作为微博信息传播的基础受众,对衡量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扩散具有较为直观的影响,本文对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3家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的粉丝数量分别进行数据统计,如表1。可以看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省市官方微博粉丝数超过100万的占比不足一半,超300万的均只有3个,在所有省市中占比不足10%,其微博影响力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有必要研究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的提升路径。

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系统分析方法,提炼出电信运营商微博影响力的影响因素,并利用因子分析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聚合,据此构建出微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选取30个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进行实证分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所得到的微博影响力的评价结果对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的影响力提升提出具体策略

1 文献回顾与指标选取

从研究微博影响力的文献来看,研究主体包含个人用户、政府、高校以及企业等,对微博影响力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定性研究,从实证分析角度的研究很少,此外,针对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通过实证方法研究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为微博影响力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微博影响力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的文献进行梳理。

Meeyoung Cha等[1]学者运用大量的Twitter数据,研究分析了被跟随(Indegree)、转推(Retweets)和提及(Mentions)3个指标的影响,其研究结果认为粉丝数量(跟随影响)体现了微博账户信息的覆盖规模,微博的被转发数量(转推影响)表现微博账户所信息的被传播价值微博账号被@的数量(提及影响)显示了微博账户的互动能力。石磊等[2]以微博用户的活动行为为基础,提出微博用户活跃度模型,其研究侧重于通过模型具体指标的测算来评估微博用户的活跃度,缺乏对微博影响力的衡量。Ye等[3]从定量及定性两个角度将用户粉丝数量影响力、回复影响力、转发影响力、粉丝数、微博数、回复和转发数作为微博影响力影响因素的主要因子,并得出回复量的多少对微博用户影响力的影响程度最大,以此将回复量多少作为影响力排序作为标准。所研究的指标较为局限,缺乏对微博账号本身属性如微博更新频率等指标的考虑。赵阿敏[4]等通过对17家慈善组织微博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建立了慈善组织微博的影响力评估指标体系,其研究结果表明,留言数、留言转发数和留言评论数等体现微博用户对慈善组织微博反馈情况的指标对慈善组织的微博影响力最大。王宁[5]等运用问卷调查验证假设的方法对微博用户关注和转发企业官方微博的心理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微博用户受到企业家的吸引而更容易关注其官方微博,在受到物质利益的刺激时更可能转发商业微博。

综合以上文献分析,在对微博影响力的评价研究中,影响因素指标较为分散,并主要关注于粉丝数、评论及转发等一些较为直观的指标分析,对微博影响力的评估缺乏对微博账户本身属性如原创率、日均发博数等因素的考虑,同时由于僵尸粉(有名无实的微博粉丝,它们通常是由系统自动产生的恶意注册用户)的出现,微博粉丝数已经不能完全反映出其对微博账户的影响力的影响程度,因此需要将活跃粉丝数纳入评估微博影响力的考虑范畴。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确定的微博影响力的影响因素包含微博账号平均发博数、微博原创率、关注率、平均被评论数、平均被转发数、互动率、粉丝数、活跃粉丝率和PR-值9个指标,各指标含义如表2:

2 电信运营商微博影响力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

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本文根据新浪微博对行业分类,分别选择包括娱乐、体育、传媒、财经、通信服务、互联网、文学、电子商务在内的9个行业共计200个企业及个人微博账户作为样本,其中认证微博数占比约为81%。

根据市场上现有的3家主流电信运营商各省市及集团公司官方微博开通情况,本文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3家电信运营商中分别选取10个省市及集团官方微博账号,共计30个电信运营企业认证官方微博,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利用数据分析网站微博风云作为搜集工具,收集各个微博账户自注册日到2014年11月30日各指标值作为分析数据[6],运用SPSS210进行因子分析。

22 基于因子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因子分析是一种多元降维统计方法,从变量群中提取公共因子,将数据进行简化。因子分析中的公共因子反映了变量之间的内在依赖关系,由公共因子代替原变量,更容易描述原对象的特征,避免变量重复引起失真[7]。本文利用SPSS210对前文确定的9个影响因素指标做因子分析,通过提取公共因子,确定微博影响力的主要指标,并据此构建评价微博影响力的指标体系。

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要检验做因子分析的合理性,在SPSS中,主要通过KMO和Bartlett的检验来实现。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是用于比较变量间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指标,检验是否适用因子分析方法。Bartlett球形检验是检验各个变量之间是否独立,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表3结果所示,KMO检验结果为0854,Bartlett球形检验的Sig取值0000,表示拒绝该假设,说明各个变量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适合做因子分析。

方差贡献率是衡量公共因子重要程度的指标,方差贡献率越大,其公共因子越重要,表4显示,根据提取因子的条件――特征根大于1,此次因子分析提取了3个公共因子,其中公共因子1的方差贡献率为36448%,公共因子2的方差贡献率是27624%,公共因子3的方差贡献率是19191%,3个公共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2263%,说明提取的3个公共因子可以充分反应原始的信息量,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为了便于对公共因子进行合理解释,因此采用旋转成分矩阵,经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提取因子,旋转在4次迭代后收敛,公共因子1(F1)中包含的指标为近200条微博评论数、平均被转发数和互动率,官方微博信息后,较高的被评论及转发数容易引发其他非粉丝用户的浏览及传播,从而形成滚雪球式的信息扩散,因此将公共因子1所包含的指标内容归纳为信息传播力;公共因子2(F2)中所包含的指标为微博原创率、关注率和平均微博数,主要体现了微博账号的内容频率以及原创内容的占比,因此命名因子2为账号活跃度;公共因子3(F3)包含活跃粉丝率、粉丝数和PR-值(即粉丝质量),主要体现微博账户信息时第一时间接触到的受众范围,但由于僵尸粉丝的存在,较大基数的受众并不一定代表较强的信息扩散范围,而活跃粉丝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反映出信息传播过程中第一时间的覆盖范围。因此命名公共因子3为实际覆盖率。

提取方法:主成份。 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其中F1、F2、F3分别代表信息传播力、账号活跃度和实际覆盖率,根据以上因子得分系数公式,可以计算出特定微博账户的信息传播力、账号活跃度及实际覆盖率的具体数值。

3 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实证分析

31 基于因子得分的电信运营商微博影响力评估

由于3家电信运营商不同省市官方微博开通及经营情况差别较大,为保证评估结果的公平性,本文分别选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3家运营商中粉丝数量排名前十位的官方微博作为样本,通过上节得到的3个公共因子得分系数公式,对选取的30个电信运营企业官方微博分别计算出其传播力(F1)、活跃度(F2)和覆盖率(F3)的实际得分,并将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计算微博影响力的权重系数,如式(1),最终计算出微博影响力的综合得分,进行最终得分排名[8]后得到结果如表7:

根据表7的结果显示:(1)从选取的30家电信运营商企业的影响力综合得分排名总体来看,中国电信各省微博账户影响力排名均比较靠前,其中排名前十位的微博账户中,共有6个中国电信微博账号,3个中国移动微博账号及1个中国联通微博账号,而排名后十位的微博账号中,共有5个中国移动账号,4个中国联通账号及1个中国电信账号,可以看出,中国电信公司在微博影响力上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其次为中国联通公司,而中国移动各省公司的微博账号则普遍存在影响力较为欠缺的情况。(2)3家电信运营企业中,影响力综合评分前三位的企业官方微博中,分别是中国电信客服、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湖北客服,中国联通官方微博由于在活跃度和覆盖率两个指标上与中国电信客服和中国移动官博均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3家运营商集团公司的官方微博上排名最后,微博影响力存在较大提升空间。(3)30个认证官方微博账号中,排名后三位的为山西移动、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和湖南移动,其共同存在的问题为活跃度和覆盖率指标得分较低,即其微博更新频率较低,内容吸引度不强,粉丝基数小同时粉丝中的活跃用户数又比较少,微博影响力亟待提升。

32 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提升策略

根据以上对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评价结果的分析,本文针对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传播力、活跃度、覆盖率以及微博综合影响力,提出切实可行的提升策略。

321 电信运营商微博传播力提升的策略

信息传播力因素(F1)对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的方差贡献率达36448%,对微博影响力的贡献度最大。信息传播力包含平均被评论数、转发数和互动率3个指标,反映的是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内容传播的效果。从表7信息传播力指标排名来看,前三名分别为中国电信湖北客服、浙江移动10086热线和中国电信,总结其发送微博内容来看,涉及的方面除了业务介绍和产品推广宣传之外,还包括推送较多的免费送流量、送话费等直接惠及用户电信业务体验的活动,所以获得大部分微博用户的关注、评论和转发。反观最后三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网厅,其微博内容单一,推送内容多数为新业务介绍、手机促销等,缺乏用户进行转发扩散行为的诱发因素,因此,在针对信息传播力提升策略中,电信运营商可推送更多以用户利益为主要关注点的业务活动,加入转发抽奖等内容以激励用户自愿进行信息扩散。

322 电信运营商微博活跃度提升的策略

账号活跃度因素(F2)对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的方差贡献率达到27624%,对微博影响力的贡献度次于信息传播力因素。账号活跃度因素包含微博原创率、关注率和平均微博数3个指标,反映的是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发博频率、内容原创性等账号本身的经营情况及活跃程度。从表7活跃度指标排名来看,前三名分别为中国电信客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根据微博风云的数据显示,其微博内容原创率分别为87%、74%和89%,发送的平均微博数分别为9 374、6 373和5 768,关注率分别为5%、33%和22%,可以分析得出3个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原创率和平均微博数均处于较高水平。同样从其微博传播力排名为26、29和27名也可以分析得出,其推送内容更新频率低,趣味性话题性不足,进而导致活跃粉丝数较低;因此,在提升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活跃度方面,应该注重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内容的原创性,保持一定更新频率的同时发送更多用户能够直接参与的活动微博,并结合当前实事,使推送内容更具有话题性。

323 电信运营商微博覆盖率提升的策略

实际覆盖率因素(F3)对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的贡献率达到19191%,实际覆盖率因素包含活跃粉丝率、粉丝总数和粉丝质量(PR-值)3个指标,反映的是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在的第一时间所接触到的实际受众范围。从表7实际覆盖率指标排名来看,前三名仍然为中国电信客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根据微博风云的数据显示,其活跃粉丝率分别为47%、52%和62%,粉丝总数分别为1 700万、790万和499万,粉丝质量(PR-值)分别为097、14和15,对比覆盖率排名后三位的山西移动、湖南移动和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在活跃粉丝率平均高出16%、在粉丝总数方面平均高出100万,在粉丝质量(PR-值)方面平均低于05,可以看出,较大的粉丝基数和粉丝质量是微博推送的信息覆盖率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提升微博账号的实际覆盖率方面,电信运营商应在保证较大粉丝基数的同时注重粉丝质量,定期清理僵尸粉,并与粉丝进行一定的互动,以提高活跃粉丝的占比。

324 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综合影响力提升的策略

从综合排名来看,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前五名分别是中国电信客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湖北客服、中国联通和浙江移动10086热线,在信息传播力因素方面,这5家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得到的微博转发、回复和留言,内容主要包括服务评价、需求和咨询等。在活跃度因素方面,5个电信运营商官方的微博原创率、粉丝关注率和平均微博数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其所推送的主要内容包括新业务宣传、赠送话费活动和业务咨询微博等和用户业务使用相关的内容。在覆盖率方面,5家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从粉丝数、粉丝活跃度上均以较大差距领先于其他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因而能够为自身业务和产品宣传提供广泛的宣传途径。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对国内外关于微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相关的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构建了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30个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将包括微博原创率、日均发博数等衡量微博账号自身属性的指标整合为活跃度指标纳入了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评价指标体系当中来,丰富了指标体系的内容,使其更加全面完整;(2)本文所构建的电信运营商微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微博账号的信息传播能力对微博影响力的方差贡献率最高,其次为账号活跃度和实际覆盖率;(3)本文在对30个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的影响力实证分析结果基础上,分别对信息传播力、账号活跃度和实际覆盖率3个指标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

本文研究电信运营商官方微博影响力评价不足之处:(1)本文由于数据收集渠道的局限,为进行因子分析而采集的样本量较少,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因子分析的结论说服力尚显不足。(2)本文所提炼的指标中,粉丝质量(PR-值)的测算过程较为复杂,且微博风云并未给出详细的测算方法,因而粉丝质量数据的科学性有待验证。

参考文献

[1]Meeyoung Cha,Hamed Haddadi,Fabricio Benevenuto,et al.Measuring User Influence in Twitter:The Million Follower Fallacy[C].The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10:11-13.

[2]石磊,张聪,卫琳.引入活跃指数的微博用户排名机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2,(1):110-114.

[3]Ye S Z,Wu S F.Measuring Message Propagation and Social Influence on [C].In: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Informatics(SocInfo10).Heidelberg:Springer-Verlag,2010:216-231.

[4]赵阿敏,曹桂全.慈善组织微博影响力评价研究――基于17家全国公募基金会官方微博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3,(10):36-40.

[5]王宁,胡小阳,杨学成.微博用户关注和转发企业官方微博行为的心理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7-21.

[6]微博风云[EB/OL].http:∥,2014-11-30.

篇2

(开启移动互联电上店下商业模式4.0时代)

作者简介

曲延明,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艾媒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实战电商协会常务副会长赢时代GOMX论坛特约演讲及评论专家《销售与管理》杂志特约评论专家北京大学零售业研究中心特聘讲师清华大学电商总裁班特聘讲师山东大学电商总裁班特聘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MBA社会导师北京工业大学MBA社会导师出版著作:1.《品牌谋略》(合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标准教材》(合著,中国言实出版社)

刘靖,非典型射手座,老80后;爱电影、爱旅行、爱公益、爱“转型”;本科就读于厦门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曾沉湎于IT数码信息化行业,转型后专注于传统行业管理咨询领域;目前关注新兴产业及信息通信产业、新媒体产业的发展,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战略及创新商业模式的研究,移动互联网运营和管理、致力于辅导传统企业转型。现任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在战略管理、商业模式、集团管控、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人力资源方面有丰富的管理咨询经验。现担任多家企业常年管理顾问。曾为中国电力工程集团、首创集团、云南建工、中农矿产、福建中能、邮储银行、浙江敦奴、水晶石科技以及贵阳市乌当区政府等客户提供服务。参与咨询辅导的企业分布在机械、建筑、电力、矿产、食品饮料、房地产、电子、数字科技、旅游、化工、服装、银行、动漫等行业。曾任世界500强IT企业产品总监,负责手持产品和便携式数码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业务发展。是国内最早从事数字家庭系统和手持设备内置智能软件应用及LBS应用的信息化领域实践先行者,在系统集成、电子商务、互联网服务、大众消费产品/服务营销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业务实践经验。在任期间,所操作的手持电脑产品品牌从全国排名二十多名成长为排名前两名的品牌,单品销量成长为同类产品第一名。

内容简介

通过对移动终端电子商务系统搭建的流程,架构搭建、商品布局、微平台设计、O2O布局等四个主要模块,让商家在设计营销流程、团队建设、产品系列设计等过程中要与微信电商平台紧密配合,打造一个强有力品牌,使其品牌知名度在同类行业中名列前茅,这样商家的产品或服务就有可能在无数个电商网店、微信、App中脱颖而出!

目录

第1章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3

1.1发展阶段9

1.2商业模式12

1.3商业布局26

1.4浪潮商机28

第2章微信的商业价值31

2.1微信特色功能34

2.2公众平台功能42

2.3微信营销模式45

2.4N度人脉理论52

第3章个人微信营销体系55

3.1营销要点56

3.2微信入口61

3.3LBS62

3.4朋友圈65

3.5摇一摇71

3.6漂流瓶75

3.7微信钱包76

3.8微信卡包  77

第4章二维码的商业模式81

4.1商业趋势85

4.2商业应用98

4.3应用场景99

第5章公众平台规划方案1075.1开通流程108

5.2商家接入流程112

5.3微信支付方案116

5.4商业价值132

5.5平台设计135

5.6内容为王138

5.7运营团队建设147

第6章公众平台营销体系153

6.1营销要点154

6.2运营策略158

6.3推广策略175

6.4营销矩阵193

6.5订阅号营销策略199

6.6服务号营销策略206

6.7企业号营销策略211

6.8核心总结215

第7章微店的运营策略221

7.1微店四大平台223

7.2微店(口袋购物)运营策略225

7.3微信小店运营策略250

7.4微店运营成功案例261

第8章O2O的商业模式275

8.1O2O的商业模式276

8.2O2O的产业布局283

8.3O2O电子商务293

第9章移动电商平台建构305

9.1移动电子商务系统搭建306

9.2移动终端购物流程设计308

9.3移动终端客服系统(CRM)搭建316

9.4大数据营销商业模式设计317

9.5移动支付系统设计327

第10章互联网+行业成功案例335

10.1互联网+金融335

10.2互联网+餐饮338

10.3互联网+旅游340

10.4互联网+酒店344

10.5互联网+零售346

10.6互联网+珠宝348

10.7互联网+化妆品350

10.8互联网+食品353

10.9互联网+服装356

10.10互联网+汽车358

10.11互联网+医疗362

10.12互联网+娱乐367

10.13互联网+媒体369

10.14智慧城市373

10.15电商产业园377

10.16微信海外382

附录388

后记:

篇3

上班,地铁里、公车上,举着手机或平板电脑查邮件。

中午和朋友聚餐,到了餐馆寒暄之后就是用手机“签到”;上了菜,第一件事不是动筷子而是掏出手机拍下照片,上传微博。

下班应酬,手机搜索餐馆定地方很省心……

晚上睡觉前还要用手机上个微博,或是浏览购物网站,或是与朋友米聊或微信着……

这样的一天与你现在的生活是否有重合之处?

忽如一夜春风来,不知不觉间我们进入了移动互联生活时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

在网上、在路上、在掌中,这一切只是开端,正在蓄势待发中。

3G时代,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当我们在享受HIGH的3G移动互联生活时开始担心手机套餐流量不够了,而话费却多得用不完。

流量恐惧与移动互联魅力已成当下3G智能手机族们的焦灼现实。

面对用户对流量消费的海量需求,运营商该何去何从?面对3G全新的发展模式及行业环境的变革,运营商该如何转型走上流量经营的道路,如何实现流量经营呢?

流量经营:一片蓝蓝的海

“满城尽显3G潮,跟风追潮占九成”,这是一运营商资深人士在微博中对当前运营商3G客户群的经典总结。

面对3G全业务时代,运营商及业界聚焦的核心为“移动互联”、流量经营,运营商一方面在加速3G网络的布局,另一方面加速3G用户规模的拓展。可是对于运营商1.5亿的3G用户群体中进行细分,用户的3G消费仍停留在语音消费时代,无论是新增用户还是存量用户,其3G流量的消费占比仍属于“初级阶段”。

从当今3G用户消费的数据业务分析看,微博、视频、电子书成为流量消费的三大主流业务,通过碎片化的微营销,3G用户消费流量的业务日趋多样化、个性化、大众化。

在经历了三年3G业务的导入及推广后,用户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需求趋势是用(实用化)、玩(娱乐化)、看(媒体化)。2012年,3G用户流量消费将出现井喷现象,将成为提升运营商收入的引擎。

在奔腾不息的网络流量中视频是最具亮点的业务,在线视频是未来产生流量的主要来源,占比达到30~40%。基于伦敦奥运会和欧洲杯等系列重大赛事启动的推动,2012年将是视频行业的井喷发展期,预计今年我国将成为最大的单一国家视频用户群体,市场规模有望实现翻番。

手机视频方面还将延续去年三位数以上的增长势头,以中国移动手机视频业务为例,近5年来每年用户增长率超过150%,仅1个月的手机视频总收看时长就达3亿分钟,每天点播节目更新量超过2800条。2012年,海量节目加上数百种适配终端将促使该项业务得到迅猛发展。

与手机视频这种高流量消耗的业务相比,低流量高价值的应用将带给运营商更有质量的增长。2012年,移动支付、手机阅读、手机游戏付费使用、移动应用程序商城等将取得长足进展,成为行业新的收入来源。

移动电子商务在2011年获得迅猛发展。目前手机版淘宝网日访问量已经超过3000万,日交易笔数超过10万;凡客诚品移动客户端每日订单数量在6000单左右,每日交易额超过50万元。2011年末,三大运营商一齐获得移动支付牌照。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加快发展,手机支付成为2012年网民最期待使用的支付方式。艾瑞咨询预计,2012年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用户将接近2.5亿,手机支付交易规模将有望超过1000亿元。

手机阅读是最能为运营商带来现金流的新兴应用之一。目前中国移动单月手机阅读访问用户数已逾5000万户,手机阅读信息费月收入多次超过1亿元。中国联通数字阅读用户已超过3400万户,日均访问量超过1000万次,2011年实现信息收入3.8亿元。据预测,这些数字今年都将被新的高增速所刷新。

流量经营:激“流”勇“进”

面对全新的3G移动互联时代,运营商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进,尤其在流量经营上存在风声大、雨点小,顾虑重重;稳重有余,创新、开放、协同不足;营销方式与方法仍以2G时代“送、存、免”的模式为主,3G服务配套与支撑不足,用户感知欠佳……

没有体验就没有感知,3G时代,运营商在各渠道正启动大规模体验营销,以期通过体验活动带动3G流量经营。这是3G流量经营一个有效突破口,但对整个流量经营来讲,运营商还需要整体的营销与服务策略。

激“流”——激发、激活客户流量消费。在经历3G导入、应用推广的初期,如今3G进入了一个全民时代,运营商要充分借助3G“烘热效应”,不仅要在新增用户上做好发展,更要在存量用户上做好流量经营。

细分客户群,精细运营。首先,运营商要把握影响客户流量消费的关键因素,例如终端类型、应用类型、资费模式、客户特征等,进行细分,定量分析,以3G客户消费导向为中心,采取相应精细化流量经营策略,创新流量经营模式。

运营商要根据3G客户需求的自、便捷性、参与性、时尚性等特点,在3G流量经营产品的研发、服务、售前、售中、售后等环节进行规划,让企业的产品与服务、与客户的需求,在移动互联的“星空”下聚合力量,成为流量经营的核心。

运营商要通过分析用户喜爱的3G产品的特征来挖掘用户需求潜力,分析出最适宜推送的时间、地点和目标人群,推送热门的产品免费体验,使用户感受到3G带来的便捷产生的价值,就会更愿意使用从而实现零流量的激活。锁定低流量、非流量套餐的用户,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通过免费3G体检、赠送流量等方法给用户直接的感受,推荐与之消费能力相匹配的流量套餐,同时在用户正式使用后实时监控用户流量变化情况,定期告之用户套餐流量使用情况,让用户无后顾之忧,从而提升这部分低流量人群的使用流量。

产品先导,终端拉动。在3G产品的设计上,中国联通开创的“ABC”套餐模式进一步契合了不同消费类型的3G用户消费选择,为流量经营的产品设计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样本。在流量经营中运营商要激发流量消费的活力,核心之一就是要研究用户的消费需求,制定个性化、订单化、叠加式、优惠套包、组合式的流量产品消费模式;在产品设计的模块方面要转变2G资费的设计模式,要通俗易懂,让用户可量化、可直观体验、可清晰化。

在智能终端的补贴与营销方面,运营商还要加大干元智能终端的推广,培养手机终端的转型与普及,锁定高端的人群如高档商务中心、机场人群及高ARPU人群。该人群一般使用流量较多,挖掘出他们之中潜在的高端3G用户,通过分析他们的流量贡献度来提供一些高流量机型的终端补贴,打造出有影响力的智能终端,提高终端的渗透率。

3G时代,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GPS导航仪、游戏终端等专用移动接入终端日益多样化,在线音乐、社交网络等优势业务也越来越多样化。运营商可以通过流量嵌入终端、流量嵌入业务的经营模式,充分利用第三方优势终端或优势业务提供商的营销力和影响力,借助优势终端和优势业务销售量的提升同步拉动流量的消费,运营商还可以基于对不同终端、业务、平台、应用的感知来提供不同的经营策略。

营销驱动,提升应用吸引力。3G业务呈现多样化,围绕“看、玩、娱”三类消费特征,运营商应深入分析用户的3G应用下载和使用的热点区域,如交通类用户、餐饮类用户,根据用户的特征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宣传热门的应用,开展多种形式的营销活动,提高用户的知晓度。要充分运用活动营销、体验营销、微营销、协同营销、网上营销、线上线下共享的多样营销组合,推广、拉动3G流量消费,通过客户经理、3G达人、3G销售顾问、社会活动等资源与平台营造流量消费的“大势”。

勇“进”——服务支撑跟进。“天价流量事件”给运营商在3G流量经营敲起了警钟,3G要流量经营,3G服务必须全程跟进。

移动互联让手机成为有体温的媒体,可带来的“恐慌”是流量如流水!万一流量用超了就悲催了!

为避免移动互联时代用户的消费“恐慌”,中国联通率先推出了多达12种流量提醒方式,让用户随时随地掌控手机流量,刷围脖、看手机电视、听手机音乐、玩微信、米聊、上网购物,自有主张。

这一切让移动互联时代用户最担心的流量变得明白、透彻、清晰。

全面改进服务,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良好的客户体验是促进客户持续、有效地进行流量消费的基础保障,让客户会用、敢用手机上网业务是优化客户流量消费体验最重要的两方面,即帮助那些不熟悉互联网业务、不了解业务使用方法的客户学会如何使用,帮助那些因担心产生高额流量费用而不敢用的客户消除使用顾虑。如运营商在营业厅应主动推介和演示主流的手机应用并为用户辅助安装,帮助用户入网,通过分析用户第一次的开机流量数据和入网后的流量活跃度,提供有针对性的营销以及客户回访等辅导的服务,让用户亲身体验3G应用,提升流量使用。

如何用服务驱动3G流量经营,运营商还必须在服务方式、手段、服务内容上全面跟进。

建立移动互联社交化服务平台。移动互联的发展要求企业变革传统服务营销思维,契合用户行为,建立微博、微信、视频、电子渠道、网店等社交化、电子渠道服务营销平台,加强电子渠道的拓展,利用3G和网络融合平台,丰富电子营业厅、电子客户呼叫中心,包括短信营业厅和手机营业厅、微博互动服务内容,改变传统语音客户服务,成立专属机构,培养专职人员,进行社会化营销与服务,增强用户的互动感受,提供方便快捷的自助服务。

采取多维度关联策略。面对移动互联的开放性,运营商必须采取多维度关联策略,要聚焦移动互联的特性,以关注网民特性为核心,在产品服务的策略上采取组合策略,要从内部的运营体系着手做好移动互联的内容设计、流程管理、客户关系维系、客户响应机制的建设,并做好移动互联营销服务与传统营销服务的区隔和衔接,在流量经营的服务方式与内容上要出台专属服务内容,打造立体化的流量经营营销服务体系,培养用户在移动互联时代下的消费特性并建立良好的客情关系。

篇4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微信营销;策略创新

互联网已经跨过了个人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时代,进入了混合的成熟期,关于互联网的应用层出不穷。各行各业都投身于“互联网+”的浪潮中,更多的传统企业从信息化走向互联网化。场景深、产品重、强关联、服务化是企业互联网应用的主要特性, 中小微企业进入互联网平台的最好的姿势是把握入口、借助平台,借助开放平台的力量百花齐放、优胜劣汰。借助公众平台,腾讯已经绕过企业互联网移动入口之争,获取了千万级别的企业用户,并且开始通过平台开放构建微信企业应用生态。腾讯的微信平台已经获取了数亿级别的用户,构建了良好的微信用户应用和企业应用生态圈。这给企业借助微信营销平台来实践其营销战略目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1.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盈利型营销模式在企业的微信营销平台建设中还普遍缺乏。在全新特质的微信平台上照搬传统营销模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客户群体的流失。

其二,O2O市场方面存在相当多的障碍。不成熟的企业微信营销平台O2O 市场不利于将微信相关应用的线上人气汇聚效能与线下广阔的商机相结合,也不利于将潜在盈利优势通过企业微信营销平台转化为企业现实利润。

微信营销时代中的营销资源具有赢家通吃的特性,在微信市场中,大的公众号或信任特定账号能够聚集大量的用户群体,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从而将潜在的消费者市场资源转换为盈利资源。

2.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模式冲突问题

传统营销渠道与微信营销平台的渠道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企业在建构微信营销渠道时,会导致企业线上线下渠道间产生差异化营销目标的对抗,围绕同一目标客户群展开争夺,在目标市场营销定位及营销策略安排上产生冲突。为此,中小微企业在开展微信营销战略部署时,应当合理规划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区分目标人群,高效的开展差异化运营和营销工作。

3.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策略探析

借助自媒体、微营销、微电商的大发展,微信第三方服务平台如微盟、微店、有赞等异军突起,不计其数的商、服务商、营销者借助第三方平台提供的丰富功能,帮助企业商户搭建运营微信营销、服务平台。

标准化的模板产品只能满足微电商的入门需求,很难满足企业的深度个性化需求,有实力的营销商开始自研或外包定制,微信公众号营销模式和策略将向垂直化、定制化营销、服务化方向发展。

“垂直化”是指基于某个特定行业进行定向营销。针对行业细分领域做出小而美的产品和服务会有很大的生存空间和竞争优势。进入垂直行业的运营商需要有一定的行业背景,了解行业特性及运营模式,匹配行业特性的应用进行定向营销,从简单的“工具”转变为系统提升行业效率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实现“服务化”。

“定制化营销”是指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定制营销以满足企业需求。企业需求复杂多变,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需求千差万别,支持个性化定制的产品会有广阔的需求空间。例如微电商订单系统与ERP系统的对接,标准化的产品都很难满足不同商户的需求,因此个性化的定制需求异常强烈,利用开源的产品平台进行二次设计和营销可以提升营销效率和降低营销成本。

在企业信息化时代,绝大多数系统是私有化部署的,云计算的时代已经来临。企业互联网时代,即开即用、零维护的SAAS公有云应用能满足企业标准化的需求, PAAS/IAAS公有云上的应用满足企业非标准化的需求,涉及核心商业数据的应用则私有化部署,微信是连接公有云和私有云这两个平行世界最好的桥梁。

此外,微商们在社交电商上的探索,让我们看到除淘宝、京东之外的去中心化、去流量模式电商新模式外,也让我们看到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存在的可能:平台型组织。未来,平台型组织将打破传统企业的组织边界,替代现有的企业组织形态,组织变更也可能带来新的机会。

结论

基于微信开放平台构建的O2O生态闭环里,订阅号、服务号与企业号各司其职。订阅号进行营销,塑造品牌形象;服务号实现互动,增加客户黏性;企业号实现公司业务移动管理,企业主在微信上随时随地查阅店内经营数据,实现动态管理。新媒体时代,微信营销的营销模式和策略向垂直化、定制化营销、服务化方向发展,才能聚集用户群体,得到良好的营销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程小永.2012 微信营销十大案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3(03)

[2]牛勇,张月萍.双剑合璧:图书的微博与微信营销[J].科技与出版,2013(06)

[3]王时杰.关于微信营销现状及对策的思考[J].信息与电脑,2014(01)

[4]原雷霞.浅谈微信营销的价值及其运用策略[J].时代经贸,2013(24)

[5]左佩佩.微信营销存在的问题探析[J].中国商贸,2013(36)

篇5

随着4G时代的正式到来,智能终端普及速度的加快,通信行业的结构性机会凸显,也对大多数传统行业的经营模式带来深度的影响。在3G时代,微博、微信、手机淘宝等各类新媒体交互、支付工具已经得到迅速发展,而且势头处于“刹不住车”的状态。4G时代的传输方式及速度将给3G时代各类应用打开新的发展局面,可以预见4G时代一定是那些以电子商务经营为核心的企业的天下。

当前新媒介渠道不断出现,特别是4G时代流媒体的传输方式将给服务渠道带来革命性的创新。大部分企业,针对不断产生的新媒介渠道,服务营销渠道也在相应增加,哪里有客户聚集,服务营销就跟着出现在哪里,处于“跟守”——被牵着走的状态。而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越来越开放,通信行业不再是几大运营商的三国战,腾讯、新浪、阿里巴巴等等企业凭借良好客户体验式的手机应用加入了混战,并借应用发展电子商务。目前,通信运营商在混战中的确显得有些行动迟缓,那么通信运营商应该如何在4G时代下进行电商突破呢?

以下是笔者对于4G时代运营商如何进行电子商务布局的一些思考:

一、攻占电商新媒介

说到新媒介渠道,首先要关注的是微信渠道。从摇一摇“神器”转变为企业营销工具,微信的火热程度绝对不亚于核弹爆炸产生的能量。微信因免费发语音、短信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规模的客户群,连自家的手机QQ都败北;而中国移动推出的飞信、飞聊一直都不温不火,还没长大,就想着收费,活跃客户数对比移动用户少得可怜。转头看下2013年上半年“谣传”微信、陌陌等交互APP收费时,网络上的舆论也是铺天盖地,笔者在微博看到很多客户说“如果微信收费,就不玩了”。马化腾当时的紧张程度应该不亚于热锅上的蚂蚁,在四处公关的同时向相关部门施压,确认不收费后,立即新闻会澄清客户通过微信发消息不会收费,才得以平息。如此看来,收费绝对是微信等社交新媒介发展的障碍,那么中国移动完全可以凭借不收费这个“武器”托起飞信、飞聊的爆发式发展。我们想象一下,假如飞信、飞聊功能与微信功能等同(技术上可以容易实现),客户通过这两个终端所有消息内容都免费,那么凭7亿多在网用户,通信运营商凭借日常通信数据关联可以使用户的朋友圈更加精准,隐私安全保护对比微信将提高几个级别。当然,语音、短信业务会大幅下降,与其让其他企业革掉自己而带来长痛,不如用适应潮流的新工具拓展天下,自我革掉语音、短信业务的利润,此消彼涨,几何倍数新增的流量必定会提高手机上网收入增加。“先跑马圈地,再开荒种菜”,不失为开拓新市场的好方法。

二、布局移动金融

根据易观智库日前的《2012年中国网上银行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中国网上银行交易规模达995.8万亿元,同比增长 26.7%。个人网银用户合计已超4亿。随着4G的到来,以后网银过渡到手机银行是必然趋势,手机银行更具随时随地的便携性。虽然因为政策原因,运营商暂时不能直接进军银行业务,但未来可以学习手机支付宝发展在线支付与小额信贷,这也是招行“废掉信用卡”的着眼处。运营商已经推了一段时间的手机支付业务(笔者称之微金融),但可用额度太小导致发展势头太慢、局限性太大。当微信都开始推支付功能时,拥有庞大活跃客户数的运营商还有什么理由踟蹰不前呢?未来运营商是否可以放开可用额度,类似支付宝模式,实现快捷转账呢?如果飞聊被做到微信一样的规模,再将手机支付与飞聊进行融合发展,推出手机号就是金融理财账户,可以进行购物、购买基金股票、存储(有一定利息)等,甚至还可以推出手机小额信贷业务(暂且称为手机信用宝),手机信用宝可与手机支付、手机银行绑定,手机信用宝信用额度可以根据客户收入存款数据、信用卡消费数据、手机购物等数据进行关联,如此授信模式比现时银行业风险更小……时不我待,手机移动金融的黄金彼岸,在向运营商们招手。

三、打造大电商平台

移动计算技术推动了电商的蓬勃发展,天猫的年成交量已经达到一个省级GDP总量。运营商做网店的商品主要涉及的是话费充值、手机终端等运营商自有业务,作为移动支付的手机支付还有额度限制,这大大阻碍了电商的发展,同时也让用户心中形成了运营商的电商只不过是新增了一个网上营业厅的误区。笔者一直以运营商要做诸如天猫、京东之类的大电商其实不难,假如运营商的电商开放卖天猫能够卖的商品,再结合手机支付做出前面提到的移动金融功能,同时向进入这个电商平台的用户免去所产生的流量费或进行话费赠送,那么是不是容易成为第二个天猫呢,甚至超越它们?

用大电商平台再开拓快递业务等等,笔者一直执着地认为运营商在大电商平台方面有太多有作为的东西可做,赚钱效应也是“触手可及”的。

四、掘金大数据

国内知名通信专家吕延杰教授说“运营商以后可以开放服务外包,客服独立运营,承接其他企业的服务,开拓新的利润点”。笔者认为吕教授的想法从长远来说可行,但运营商的客服中心承接外呼营销应更为合适。原因为何?

4G时代客户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爆发将产生巨量的大数据,运营商可以将这些数据存储起来,作为后续进行各类用户需求精确挖掘的数据源。比如可以通过用户在手机炒股软件的数据来精确定位用户投资理财偏好等,可以通过用户位置数据来精准定位用户送餐或投递位置等。运营商完全可以凭借这些数据优势和相应的企业合作,承接外呼营销,成功率会远高于现时大部分企业采取的“广撒网捕小鱼”策略,当然这些数据采用需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进行。

如果说这些用户大数据是一座金矿,那么就需要建立采掘部门去挖金。笔者所在的运营商已经在用户行为数据上布局,目前还主要局限于将用户在运营商的网内消费数据与服务渠道交流数据标签化,各类基于标签的服务策略是先导出数据然后手工驱动阶段。如果要想将用户需求挖掘定位更加精准,就必须通过强大的算法把数据挖掘自动化,由系统自动匹配策略,并且在时效上是实时且动态的,真正达到基于单个个体的“微服务、精营销”。4G时代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和营销是融合的,整个运营策略根据大数据挖掘情况进行调整,那么建立专职的大数据管理挖掘及智能化策略支撑部门不仅是运营商客服中心产生利润的发动机,也是大部分企业战略布局的方向。

五、建立流媒体知识库

作为通信运营商客服中心的一员,笔者深知4G时代一线客户服务人员在各类应用爆发、业务日益复杂化、解决方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很难熟练掌握庞大的业务知识,那么就要依靠人性化的知识库来支撑。4G的流媒体传输技术会让未来产生视频客服、语音客服、仿真客服,甚至会有远程客服,那么现时以文字为载体的知识库支撑系统肯定无法满足未来的支撑,知识库建设必须考虑视频演示、仿真演示、远程控制操作知识模块,各类业务的呈现方式将多元化,例如告知客户解决方法(比如业务如何办理、手机如何使用)就需要考虑流媒体化。

篇6

讯:只要企业能以趣味化、娱乐化来吸引大众眼球和市场关注,以利他性和价值认同来诱导客户购买,以创新手段来改变客户固有的看法,打破已有的市场平衡,并在互动和娱乐中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关注,就能创造新的商机,赢得更大的发展。

营销是企业经营核心,是企业围绕其经营目的和利润实现而展开的一系列策略和促销过程。创新、求变、与时俱进是营销发展的精髓。

近年来,随着网络等电子新媒体的普及和媒体的社会化,人们的社会交往和信息沟通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营销关注的重心也随之开始转移,逐渐从以产品为中心,发展到以人(顾客、消费者)为中心。微博营销、论坛推广、QQ推广等都是企业常用的网络营销手段。

以下为上周(1.8——1.14)网络营销盘点:

·火车票钓鱼网站利用腾讯搜索“推广” (12-01-14)·2012数字营销趋势调研 (12-01-14)·产品推广和品牌推广的结合策略 (12-01-14)·浅析微博电商化的4个方向 (12-01-14) ·如何在两个月内将企业站IP从0提升到300? (12-01-14)·电商运营做好会员运营系统 (12-01-14)·无序的竞争中木门企业需提升营销力 (12-01-14)·省政协委员:微博卖农产品已经“审美疲劳” (12-01-14)·利用论坛推广网站的方法 (12-01-13) ·浅谈三四线涂料市场广告宣传策略 (12-01-13)·浅析口碑营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2-01-13)·浅析如何做论坛推广 节约成本 (12-01-13)·展示各种教育产品网站平台的内容走向 (12-01-13)·2012微时代 微博微博或将成为传媒 (12-01-13) ·企业微博营销,如何与“博”共舞 (12-01-13)·多点突围 电商、微博、二手联动渐成主流 (12-01-13)·媒体眼中2012最看好营销产品揭晓 (12-01-13)·2011服装行业十大营销事件 (12-01-12)·清洁服务公司网络营销推广方案建议 (12-01-12)·企业微博营销要注重细分 (12-01-12)·营销的价值需要用产品和服务来体现 (12-01-12)·中小木门企业需采取明智务实的营销策略 (12-01-12)·原创内容给力营销 注重用户效果更佳 (12-01-12)·企业微博运营的21条军规 (12-01-12) ·浅谈地方门户网站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12-01-12)·谁将拥有未来的互联网 网络营销探秘 (12-01-11)·云时代 呼唤新的互联网营销方式 (12-01-11)·揭秘中小企业网络营销迷局与现状 (12-01-11)·浅谈新浪微博加粉:方法+执行力=王道 (12-01-11) ·浅析2011年度十大微博营销赢家 (12-01-11)·精打营销,细算费用 (12-01-11)·借助微博营销构筑新的流量入口体系 (12-01-11)·影响电子营销发展的核心要素 (12-01-11)·分享做问答平台推广一年的经验总结 (12-01-11) ·AB测试可以广泛运用到网络推广中 (12-01-11)·潘币长得像人民币 老潘被指涉嫌违规营销 (12-01-11)·微博运营人才:门槛不高 能力全面 (12-01-10)·盘点8种不适合做微博营销的企业 (12-01-10)·近年微博正成为撬动品牌营销的有力杠杆 (12-01-10) ·浅谈商务微博营销之道 (12-01-10)·地板企业大力调整营销策略 (12-01-10)·2011年网络营销 缺少让人尖叫的案例 (12-01-10)·网络营销 其实只有四步 (12-01-10)·微博营销 传播爆炸式 (12-01-09) ·浅析网络互动营销的组成部分 (12-01-09)·解析三种口碑营销模式 (12-01-09)·2012年微博差异化发展将带领用户走向何方 (12-01-09)·如何使用漂流瓶做节假日营销 (12-01-09)·AppKey应用开启微博营销新纪元 (12-01-09)·善用新工具“武装”微博 (12-01-09)·京东商城“混搭”《男人帮》的全新营销 (12-01-09)·企业微博成功营销“四步曲” (12-01-08)·律师营销之10要点支招邮件营销 (12-01-08)·浅析十种网站推广方法 (12-01-08) ·三个营销原则 网站运营牢记 (12-01-08)·口碑营销,中国家居行业的必杀技 (12-01-08)·2012微时代微博作用更加突显 (12-01-08)·杜子建谈微博力量与微博营销 (12-01-08)

篇7

11月1日,由中国电信和网易合作推出的手机软件易信正式公布了三网流量免费计划,在之前免费短信和免费电话留言的基础上,从11月8日起,用户使用易信聊天所产生的网络流量费用将统一由易信公司支付。

更为少见的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这三大运营商难得地达成一致,三家的用户都能参与—一旦计划实现,这很可能是中国手机用户第一次体验到除通话外真正的通讯免费。

易信是近年来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少有的深度合作产品。中国电信和网易在今年8月初宣布组建合资公司,其中中国电信拥有73%的股份,网易占27%。但电信只负责财务,产品、市场、人事等都交给了网易运营。

此前几大运营商都各自推出过微信的竞争性产品,但都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中国移动旗下的即时通信应用飞聊在今年7月内部正式宣布停止研发,产品与运营团队解散。这款产品是2011年9月中国移动在移动端用以抵抗微信仓促上线的产品;中国电信的同类产品翼聊也遭遇失败。

北京电信的一名中层告诉《第一财经周刊》,易信上线前一周,电信内部开会要求全国所有省公司配合推广易信,除了活动、免费短信/通话、免费流量以外,也通过自己的互联网服务给易信导流量,比如189邮箱就内置了易信Web版。

“运营商最大的问题是自己做产品做不好,用户留存率很低。电信手机预装应用的激活量一般在20%左右,留下来的会少很多。”上述中国电信中层说。

中国联通也曾经推过沃友,但在遭遇同样结局后,联通最早转向了和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今年4月,联通就开始针对一些互联网服务推出包月套餐,包括用户每月15元可以在3G网络下不限量观看搜狐视频的节目,其它支持包月套餐的还有唱吧、豆瓣FM、虾米音乐等音乐类服务。而在8月,广东联通率先和微信定制合作了微信沃卡,10元包300M的微信的定向流量,不过双方暂时不会互相分成。

“现在4G来了,运营商都开始释放流量,以前互联网公司花钱都不会卖流量给它们,现在卖了,3G现在还有很大的空间,这也是集团今年的策略。”广东联通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自8月19日上线,易信在24小时内获得了100万用户。截至10月28日,易信的官方数据显示用户数突破3000万,并保持20万的日增长量。而它们的目标是在6个月内获得1亿的用户。丁磊认为,中国电信至少两亿以上的月活跃群体,加上网易活跃的1.3亿邮箱用户,会是易信的主要争取对象。

网易在近几年将重心几乎全部移到游戏业务上后,已经逐渐退出了一线的行列,尤其在最近两年巨头纷争的移动互联网大战中,除了新闻客户端和有道产品,网易都极少露面。

这也使得易信的出现多少让人感到意外。在8月易信的会上,网易创始人兼CEO丁磊把目标直接指向微信,并不断强调易信将在品质和通讯体验上超过它—声音上“是微信3.5倍的清晰度降噪”、“用户给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发短信且有免费的座机语音留言”、免费的趣味贴图、放宽群的人数上限。10月,易信还开通了初期面向海外用户的免费国际电话功能。

就在易信宣布三网免费的前两天,阿里巴巴也宣布自11月起,使用旗下手机淘宝、来往、天猫等移动客户端即可申领每月2G的免费流量包。相比易信,阿里巴巴的计划只针对移动、联通两大运营商的用户,首批覆盖的区域为广东、江苏、浙江、湖南四个省份,时间上也仅限于11月和12月。

为了挑战微信,互联网公司正在联合运营商将竞争拖入“送流量”时代。然而这还很难威胁到微信的地位。微信官方在今年1月宣布总用户数突破3亿后就没有再更新,但据腾讯内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周刊》,现在他们收到的数据已经在6亿左右。自2011年1月,微信用了14个月的时间收获了1亿用户,击败了更早出现的同类应用米聊和Talkbox,随后它的增长速度越来越 快。

说到底,对于在产品功能上无法做出太多新东西的易信或者“来往”而言,身为后来者它们只能依靠更多的推广和费用来争夺用户。

在运营上,易信一个很重要的策略是通过明星的粉丝群来建立热度,目前易信的日活跃用户达到28%—而目标是50%,用户群也以年轻用户为主,超过7成的用户年龄段在16至25岁之间。倾向年轻化的另一个原因是电信在9月初开学季的校园策略,针对对价格比较敏感的学生群体,易信有一定优势。

不过这些做法短期无法产生迅猛的增长。“我们跟微信比,关系是弱势,我们的产品也有很多小创新,但易信顶多只是一致并没有领先于它,所以我们必须利用运营商这块的资源,三网流量免费就是我们服务上独特的优势。”易信公关总监何宽告诉《第一财经周刊》,“之所以在11月试验就是难以预期,通过接下来两个月的试水来定明年的整体预算。为这两个月我们做好了1个亿的财务准备。”

但定向流量对运营商也有技术上的要求,“电信的网关暂时还不支持统计单个应用的流量,只能统计总流量,现在整个平台还在改造。”上述北京电信的人士说,“前几个月腾讯也和电信接触过,想代用户支付微信产生的流量费用,但因为技术上不支持和其它一些原因没有谈下来。”而联通在这方面的发展比较快。

篇8

Line的中文名为“连我”,不得不说,中文名比英文名更易于推广。但这款敢于使用普通名词作为其名称的移动通讯产品,在过去两年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羡慕,截至今年三季度,其月度活跃用户为2.3亿,每天有70亿条信息和10亿张贴纸在Line之间传送。用两年时间,Line取得了Facebook五年才达到的成就。

Line来自于韩国NHN集团在日本的子公司NHN Japan,可至今其用户中大约有20%~30%来自日本本土,其余来自海外。在东南亚、欧洲和拉丁美洲,Line是最受欢迎的移动互联网通讯工具,成千上万的用户使用Line与亲朋好友通话。

在全球移动互联网市场,Line似乎正在成为一个通用词汇,而Line的运营者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把Line的命运系于本国市场,也不像微信,要先在本国站稳脚跟后才开启国际化进程。从Line出生起,其目光就投向世界其他地方,定位牢牢锁定在国际市场,并获得了成功。

捆绑第三方的扩张

与韩国的Kakao和中国的微信不同,Line与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关系一直很融洽,这家公司在探讨合作模式方面极为开放,在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策略,充分照顾到运营商的利益,同时也尽最大限度发展自身。

在日本本土,Line与最大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合作推出了定制版Line应用,用户只需将电话号码添加进去,即可享受免费版的普通通话服务,或收费版的高质量通话服务。这一合作模式的妙处在于,既照顾了运营商的利益,也为Line自身做了强有力的推广,把使用免费或付费服务的选择权交还给用户。

在与日本第二大电信运营商KDDI的合作中,Line也充分表现出灵活性,为该运营商提供定制版的Line App,加入其免流量App计划。该计划包含几百款应用,用户只要每月给运营商交4.7美元,就可免流量使用其中任何应用。为了吸引用户,Line还为该定制版App提供了独有的免费表情和贴纸。在这种合作模式中,运营商和Line的利益达到一个完美平衡,在推进上非常顺利,用户并没有因为要为服务支付一些费用而弃用Line。

在台湾市场,Line灵活的策略得到印证。Line在应用内为运营商内置一系列服务,以换取运营商的支持,这种合作共赢的策略在世界其他地区屡试不爽。运营一段时间后,Line与台湾合作伙伴,计划根据当地特点调整策略,从通讯软件转型为生活服务平台,推出音乐、订票、订餐等服务。

万众瞩目的电商服务,Line也不想缺席,今年秋季Line将针对日本市场推出电商平台Line Mall。Line的电商服务将率先在日本和中国台湾试行,之后再扩展至全球。Line高明的合作策略与身处较为宽松的市场环境,使得Line可以团结最广泛盟友,逐渐把自己做成平台。Line的策略是,每个环节都可以与他人合作,自己不必费力去做,只要人们愿意把交易放在Line上去做就可以了,免费做都可以,只要这里成为电商平台。

谁在为Line的商业化埋单

在商业化方面的开拓,Line的脚步毫不迟疑。面向用户提供免费短信和免费语音通讯服务的同时,Line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如表情、贴纸来获取收益。游戏是Line的最主要收入来源,其内置付费项目贡献了收入的大头。

Line在2013年第二季度实现了97.7亿日元的收入,其中53%来自于其平台上运营的35款游戏,主要以内置收费为主要收入手段。

其第二大收入来自于出售聊天虚拟表情和贴纸,这种增值服务在总收入中占比不到三成,约27亿日元。Line的增值服务普遍被认为是移动端最成功的。1万个以上的付费贴图,各种卡通形象,几乎每一套贴图背后都有着流行文化作为溢价,很多用户在聊天时惯用这些聊天表情和贴纸。

Line占据了很多发达地区的市场,这些地区的用户拥有极强的消费能力,支付体系也相对完善,Line直接推出增值服务,更容易获得成功。

企业服务是Line的第三大收入来源,主要指企业公众平台账号的付费。以台湾市场为例,企业开设公众账号就需要支付20万元新台币(约合6690美元)。而拥有60万粉丝的公众账号,在选择每月30条信息推送的情况下,也要按月向Line支付16000美元以上的费用。如此高昂的费用,企业并没望而却步。

Line的企业账号是有使用门槛的。高门槛将大量小企业和无成本营销号挡在门外,对付费企业来说形成一种资源聚焦的状态,保证了营销效果,企业愿意为之付费是必然的。设立成本支出上的使用门槛,本身就是在为企业养成一种付费习惯,对于希望提高工作效率和做营销的企业而言,愿意承受高昂的费用,本身就证明了公众账号平台是有回报的。企业在Line平台上的另一种营销方式是将企业的形象用贴图的方式提供给用户。

App 分发业务是Line最近才开始执行的一个商业化项目,App运营者给Line支付推广费用,用户下载App即可获得虚拟货币,这些虚拟货币可以用来购买聊天表情和贴纸。这是个三赢的商业模式,开发者有了推广渠道,用户可免费获得之前需要付费才能拥有的增值服务,而Line则将收入曲线纳入囊中。

为什么要培养付费习惯

Line的2.3亿用户,从数量上仍无法与拥有4亿用户的微信相比,但Line在今年前三个季度中用户增长超过了一倍,年底前将达到3亿用户,发展速度十分惊人。虽然是移动即时通讯的后来者,但Line在商业化上的开拓,是微信无可比拟的。Line在不断地培养用户消费习惯。

腾讯在增值服务领域有多年的成功经验,但微信发展至今,也只是推出了少许付费表情,更深一步的商业化还难以推行。

微信5.0之后推出打飞机等三款小游戏,目前仍无任何收费迹象,但在Line平台上运营的游戏已达35款,每季度给Line贡献5000万美元以上的营收,在这方面,微信已落后太多。主要原因是,中国网络环境的落后,移动上网资费居高不下。

在中国市场,过去十几年,免费服务一直是主流,增值服务广种薄收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变。腾讯用户与QQ会员用户的比例为27:1,大多数人不愿为服务付费,微信只有尽可能多地吸引广泛用户,才有可能大规模推进其增值服务计划。不过,在当前的经济发展环境之下,过去的经验能否适用现在,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事实上,Line的最大收入来源并非增值服务,但增值服务却为其用户培养出良好的消费习惯,使得其后的游戏付费等业务得以顺利发展。微信尽早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其实是在给未来打提前仗,并不在于收费多少,而在于移动端消费习惯的养成。

Line的中国机会

Line对中国市场是有企图的,但至今只是代运营状态,由360为其打开中国市场,自己只保留了10来人的团队维护。Line也在不停考察别的合作伙伴,豌豆荚、91、百度都和Line有不同程度的合作。

总的来说,由于政策环境方面的原因,Line在中国的前途暂时还看不到。不过Line甘心作为跟随者,耐心渗透,未来也不是没有机会。如果Line能解决好准入政策和监管问题,未来的最大希望还是在运营商。

Line在世界大多数地区,都与当地运营商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在Line的商业逻辑中,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双赢。Line要的是用户,有了用户才能获得增值服务和游戏收入,而运营商要的是提升自己的业务,强化自己在电信市场的竞争地位。在中国市场,Line也可以用同样的策略。既然中国移动希望自身迈向互联网化,却又没有太多办法,由Line这样经验丰富,也非常懂得配合与双赢的移动互联网公司来进行辅助,那是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