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矿山工程相关专业8篇

时间:2023-09-10 15:10:5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矿山工程相关专业,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矿山工程相关专业

篇1

关键词:矿山竖井钢井架井架设计

中图分类号:TD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c)-0127-01

钢井架是矿山竖井在地面上的主要构筑物,对整个竖井的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其它材料所构成的的井架、井塔相比,钢质井架具有自重轻、造价低、强度高、抗震好、制造安装过程简单、施工建设时间短等特点,因而被国外的矿山所广泛使用。而在国内,钢井架已经被铀矿山工程所应用,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将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

从结构上来讲,矿山竖井钢井架属于空间受力体系,主要构件受力都比较复杂,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全适合钢井架设计的专用计算软件。所以在这里,笔者根据以往的工程设计实践,对钢井架的设计、计算过程进行了总结和论述,根据手工计算过程,利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所编制的PKPM CAD系列软件中STS模块进行了井架内力计算,以期对今后铀矿山工程井架设计提供参考。

1井架总体结构设计

1.1 原始资料数据收集

钢井架结构设计首先应满足提升工艺的使用要求,所以需要矿山机械等其他相关专业提供有关提升系统和竖井的相关设计资料。所需要设计资料主要包括:井筒位置、深度及井口标高;提升设备数目及用途;提升容器的规格、自重及矿物的自重;卸载标高及卸载曲轨;所用的天轮规格及自重;提升机滚筒的直径;提升最大速度与加速度;钢丝绳规格、破断力、工作荷载、最大静张力及静张力差;制动钢丝绳规格及自身重力;提升系统图;井筒锁口平、剖面图;井口运输线路布置图等。

1.2 井架总体结构的选择

在满足提升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本着保证安全、制造组装方便、经济节约、施工时间短的原则,并根据相关专业所提供的接口资料,选择合适的钢架结构形式。最终要尽量满足结构简单、受力明确、传力简捷,适应矿井服务年限及使用环境的要求。

常用的井架形式按提升方式分为两大类,即单绳和多绳提升钢井架。大中型矿井一般多采用多绳提升钢井架,而小型矿井则一般采用单绳提升钢井架。井架结构一般分为立架、斜撑、起重架、天轮平台、支撑框架和基础6个部分。下面我们分别对这几个部分的布置进行分析。

1.3 井架平面的布置

井架平面布置最重要的是要满足提升技术的要求,也就是说,要处理好井架与提升机房位置的关系。具体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确定井架斜撑底跨平面尺寸时,应使提升钢丝绳合力作用线在井架斜撑轴线的内侧,且两条线宜接近,以便充分发挥斜撑柱受压作用及减少井架水平位移,并防止提升制动或发生事故时井架产生过大的振动。

(2)确定斜撑底跨量支点间跨度时(垂直于提升平面),应满足斜撑纵向的刚度要求,保证能够有效抵御风载和地震作用。斜撑基础顶面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一般大于井架总高度的三分之一。

(3)立架平面布置应处理好立架与井口平面锁口、摇台设备的关系,并保证提升容器与井架杆件之间必要的净空。同时,应满足立架整体稳定性要求,两个方向边长大于立架高度的十分之一。立架柱尽可能落在井颈上。

(4)多绳提升井架为了控制井架的初位移,斜撑牛腿联系铰由立架中间向斜撑方向移动0.15~1.10米,并使井架斜撑与立架顶或井口建筑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相碰。

1.4 井架的竖向结构设置

井架的竖向结构设置则主要需要考虑提升技术要求以及天轮安装检修的需要,设置天轮平台、工作平台及天轮起吊平台。各层平台应综合考虑天轮布置、检修操作所需空间以及安全间隙要求,同时注意满足竖向交通所需的空间。井架立架的竖向布置需考虑罐道、防撞装置、托罐装置、罐笼等安装及检修方便。井架高度应由工艺专业确定。

1.5 支撑框架设置

应根据井架的平面布置支撑框架的位置,需要考虑因素有井筒装备平面布置、托罐装置、摇台、罐道及罐道梁、安全门等构件的安装及联结要求。在罐笼井架中支撑框架与托罐梁通常结合在一起。支撑框架设置深度视托罐梁的位置而定,不能影响摇台的工作范围。箕斗井架中支撑框架的顶面与井口同一标高或降低100毫米,以便设置井口防火门或安全门。支撑框架主梁支点位置一般在离开井筒外壁300~400毫米处,主梁的锚栓离开井筒内壁应大于200毫米。

1.6 立架构件的布置

立架是由四个平行架或框架组成的空间结构,除承受斜撑传来的力、风荷载及地震作用外,还承受提升容器或平衡锤传来的各种力,因此立架需设置辅助构件来承担这些力,例如罐道梁、防撞梁、托罐梁等。立架构件布置应考虑以下几点。

(1)过卷制动力缓冲装置布置在提升容器或平衡锤的两侧,并且承受很大的向上拉力。因此提升容器之间或容器与平衡锤之间须布置受力很大的构件。在提升过程中,罐道梁除了承受垂直力外,还要承受双向水平力。

(2)当提升发生事故时,防撞梁承受向上撞击力,而断绳后容器或平衡锤落下,托罐梁又承受向下冲击力。这2种力都很大,但不同时发生。防撞梁截面比较大,布置在立架顶梁的下方,与立架顶梁组成刚度很大的平面,对整个井架的稳定起重要作用。

(3)立架更换容器框口内布置可拆构件,更换容器时拆除这些构件。整体计算中可不考虑这些构件的作用,而把整个框口当作铰接框架计算。

2防腐处理

防腐处理对钢井架投入使用后的寿命十分重要。仿佛是所采用的涂料以及钢材表面的除锈等级以及其它防腐蚀技术处理,都应当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462008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中所规定的技术标准,而在刚加的设计文件中,也应该注明钢材的仿佛是等级、涂料种类以及涂层厚度。

3结语

钢井架是一个空间受力体系,主要构件受力比较复杂,其计算过程也比较繁琐,宜进行整体荷载效应计算与分析,对于布置规则的钢井架,可将其简化为若干平面框架或桁架,并利用平面分析软件计算荷载效应。这种做法在类似工程设计中取得了成功。另外,目前本行业还没有一个针对钢井架的专用计算软件,这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黄金矿山;总图运输设计;基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TD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381-01

在黄金矿山工程中,科学合理的总图运输设计方案是保证其开采效益的基础,其在设计中必须建立在相关专业密切协作的基础上,设计人员在设计中不仅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更是要能够具有综合性的相关知识和理解思路,要结合当前的各种自然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和处理的过程。

一、厂址安全

所谓安,是指厂址或场地的安全性。不安全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与非自然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洪水、泥石流、滑坡、崩塌、断层等。厂址选择时应尽量避开受不安全因素威胁的地段,必要时对小型的滑坡与崩塌可采取清除、加固、除水等治理措施。非自然因素主要有爆破安全、防火安全、交通安全等。为尽量缩短原矿运输距离,选矿厂一般应靠近矿山,即就矿建厂。但地下开采的矿山,厂址或工业场地应位于采矿崩落范围以外。露天开采的矿山,厂址或工业场地应不受爆破飞石的威胁。在进行总平面布置时,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应满足防火、交通、消防的要求。油库、炸药加工厂及爆破器材库的位置选择及总平面布置,应满足外部、内部安全距离的要求。

二、内部交通

内部交通是矿山在矿区内部的交通运输条件,是针对元矿产进行运输的方式和过程。金属矿山原矿运输费用所占比重较大,由于其在运输的过程中原矿质量重,运输难度大,因此其在总体布置图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原矿运输有限原则为基础进行合理的设计与控制,保证其在原矿运输的过程中降低其成本投入,更是要保证其运输的安全。由于矿产地形的复杂,各种自然因素影响较大,这就需要与地质、采矿、矿机、井建、选矿等专业密切配合,根据当前有效的状况和地形条件,结合不同的方案进行综合分析。

三、建设用地

随着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人口的日益增多,这就要求我国在生中对田地的保护日益增加,建设用地在使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实际进行综合分析与应用。节约用地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更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保证农业和其他各种基础产业正常有序进行工作的前提关键。在厂址选择中,应优先利用荒山荒地建厂、不占或少占农田。尤其是对各种需要进行改造和扩建的企业工厂来说,更是应当采用合理的科学方法进行综合的应用和管理,保证其在用地上的良好有序进行,提高其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四、建筑的布置紧凑合理

在既定的场地,减少厂区用地面积是节约用地的根本。尽管减少厂区用地面积会在安全防护、卫生等环节增加有关的装置与措施,可是纵观全局,只要具备合理的生产应用功能,技术经济和稳定,就需要实施有效的布置措施与手段,以尽量地减少厂区用地面积。场地利用系数与建筑系数是体现总平面布置紧凑性、科学性的主要标准,在具备合理生产应用功能的基础上,借助紧凑合理的布置手段,使得建筑系统提高,这是矿山总图运输设计中节约用地的一项主要措施。通常所采取的措施是:第一,防止不规则的紧凑布置和建筑外形。建筑物有着复杂的外形,直接影响着建筑系统和总平面布置的紧凑性。因为是根据建筑物的突出部位来决定建筑间距,所以外形的不规则会损失厂区面积。因此,在思考建筑物外形轮廓的过程中,需要紧密地配合土建和工艺专业设计方案,争取实现规整和简单的建筑物外形轮廓。第二,对功能接近的建筑物联合布置。适当地缩小建筑物间能够节约用地和紧凑布置建筑,然而因为敷设管线、卫生防火、生产输送的需要,所能够实现的节约用地效果不够理想。为了跟更进一步地节约用地以及跟现代化不间断生产的需要相符合,在没有特殊因素制约的前提下,对联合布置厂房的可能进行分析,选用联合布置厂房的最理想措施,有利于节约用地和矿山总图运输设计的紧凑性和经济性。

五、工程地质

所谓土,是指厂址或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场地填、挖方情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对建筑造价影响较大,厂址选择一般应避开淤泥、古河道、溶洞、断层、地震等工程地质不良地段。地下水位较高或岩石场地,应尽量减少挖方,同时应考虑地下水对建筑及设备基础的影响。位于山区或丘陵地区的矿山,选矿厂一般位于具有合适坡度的坡地上,结合生产工艺流程采用台阶式布置,不仅可以减少场地平整工程量,还可以创造下坡输送的方便条件。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应布置在挖方地段或低填方地段,利用填方地段布置堆场、道路、绿地等室外工程,以免增加建筑物的基础工程量。但在确定建筑基底合理的填方或挖方深度时,除应考虑场地平整工程量和持力层容许承载力外,北方地区还应考虑冻结深度的因素。因为建筑物的基础需埋深至冻结线以下,因此,建筑基底的填方深度只要不大于冻结深度,一般情况下不会因填方而增加基础工程量。另外,在保证原矿仓及碎矿车间位于工程地质条件良好的挖方地段前提下,采用由填方或部分填方构成矿石堆场的布置方式,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矿石堆场的挖方工程量,而且可为原矿仓的施工建设创造方便条件。例如枪马金矿、雷门沟钼矿、德尔尼铜矿、中加铁矿等工程,原矿仓位于工程地质条件良好的低挖方地段,利用填平的小山沟布置矿石堆场,不仅为原矿仓的施工创造了方便条件,而且充分利用了荒山荒地,同时又解决了基建期多余土、石方的排放问题。

六、尾矿输送

所谓“尾”,是指尾矿库及尾矿输送条件。在从采矿到选矿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尾矿排放是最后的生产环节。尾矿库的选择与布置除应满足尾矿专业本身的要求外,在矿山企业的总体布局中,选矿厂与尾矿库之间应注意寻求科学合理的相对位置关系与标高关系。因此,厂址选择应与尾矿库库址选择同步进行,不同的厂址方案对应相应的尾矿库库址方案。尤其是在确定选矿厂的标高时,既要考虑原矿运输,又要考虑尾矿输送。就地形条件而言,标高之间均可建厂。降低选矿厂标高虽然可创造较为方便的外部交通条件,但标高降低原矿运输距离将增加,尾矿输送也相当于增加扬程,原矿运输和尾矿输送的费用都将大大增加。设计最终确定的选矿厂受矿标高为,既最大限度的缩短了原矿运输距离,又为尾矿输送创造了方便条件。

七、地形坡度

所谓“坡”,是指厂址或场地的自然地形坡度。位于山区或丘陵地区的矿山,选择合适的自然地形坡度,结合选矿工艺流程采用台阶式布置,不仅可以节省占地、减少场地平整工程量及挡护工程量,而且可以为选矿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输送创造自流或半自流输送的方便条件。矿山选矿厂碎矿系统的自然地形坡度一般以为宜;选矿系统的自然地形坡度一般以为宜。

八、供水

供水问题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不仅仅指的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用水,更是在工厂建设中的主要要求,由于矿场在生产工作的过程中涌水量大,一般约为原矿处理量的倍左右。因此其在厂址的选择过程中首先要选择接近供水水源的地方进行,厂址选择应与水源选择一并考虑,使厂址具有比较方便的供水条件。同时,选矿厂、尾矿库的排水口应位于水源取水点下游。

九、供电

所谓电,是指电源或进线方向。在厂址选择及总体布置时,矿区总降压变电所应位于厂区进线侧,避免或减少外部线路跨越厂区,以节省基建费用,并为供电创造方便条件。

结语

黄金矿山总图运输设计的内容决定了总图专业与自然地形条件及其他相关的采矿、选矿、采机、给排水、电气、暖通、建筑等相关专业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受地形条件的限制,矿山总图运输设计与其他专业的关系是主动控制与反复协调的关系,只有在设计过程中协调好各方关系,才能设计出各方满意或比较满意的比较合理和完美的矿山总图运输设计。

参考文献

篇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会不同程度地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主要是对地形地貌景观格局的改变,土壤侵蚀和植被砍伐造成水土流失,引发地质灾害以及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给周围居民生活、工作等带来负面影响。本文以工程实例介绍了矿山废弃地破坏形成的原因、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和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具体实施技术方法,从青山工程实施过程中土地权属、技术、监管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为其他工程项目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生态环境治理;矿山废弃地;青山工程;工程实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不断扩大。它不仅提供了资源保障,同时也产生了相关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明显的是矿产开发后形成废石堆积物、损毁的山体对地形和地貌景观的破坏、森林覆盖率降低和土壤污染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等。为了使矿山被破坏的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得以恢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笔者以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偏岭镇荒沟村取土场(下称荒沟取土场)的破损山体治理工程为工程实例,分析了破损山体形成的原因、生态环境破坏的情况、采取的治理措施、达到的治理效果以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启示。

1矿区损坏形成原因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程度的分析

1.1矿区损坏形成原因及概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要想富,先修路”的思想指导下,岫岩山区的公路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但是,相关设计规范标准低,粗放型经营管理,开采设备较陈旧,无序开采等原因都会造成本来绿绿的青山满目疮痍。水土流失、生态失衡、植被破坏、地质灾害隐患等问题层出不穷。荒沟取土场就是其中之一,系高速公路建设用碎石土取土场。经数年来的开采,已形成了南、北两个露天采场,总破坏面积约97938.23m2。北部采场:在治理地区的北部,近圆形,长约为363m,宽约为281m。采场最大开采高度为68m,开采边坡角度一般为7°~42°,部分采场边坡角度为60°~80°。该取土场采挖主要以风化岩及表土为主,开采无规律,采区内形成很多岩体及采坑。南部采场:在治理地区的西南部,为北西—南东向展的椭圆状,长约为213m,最大宽度约为95m。采场最大开采高度约为24m,开采边坡角度一般为45°~80°,开采性质与北部采场基本相同。

1.2矿区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分析

整个矿区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和规模开采,导致地形地貌的局部改变。树木的砍伐导致植被破坏,土壤的侵蚀与破坏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一系列的矿山活动使得整个矿区景观格局发生改变,生物数量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减少,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坏,与地质灾害隐患并存。

1.2.1植被及野生动物栖息场所的破坏

我国生态系统分为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每个生态系统中都有特定的生物群落[1]。本矿山采用的是露天开采,采矿使矿区及其附近地区的植被和野生动物消失或干扰、破坏它们的栖息地,使这些生物的数量在自然界或局部地区减少。生物不能脱离环境而生存,而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所以采矿行为在一定程度破坏了矿区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也影响了矿区生态系统的循环。

1.2.2地形地貌景观格局的破坏

采矿的剥岩(土),使得岩石、土壤风化后的半风化、残积层基岩和岩石在外面,特别是露天采矿,在地表形成新的凹陷坑,改变了自然地形,改变了原地貌特征的使用价值和存在价值,在绿色覆盖区域呈现出与自然景色呈巨大反差的灰白色“天窗”。矿区在岫岩山区交通沿线上,不仅降低了视觉影响效应,而且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到该地区经济发展。另外,矿区地形的变化也直接导致矿区内地表水、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条件的改变,造成水土流失,进而存在地质灾害的隐患。

2治理措施

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和《辽宁省“青山工程”闭坑矿山破损山体治理工程技术管理要求》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矿山地质环境特点及因地制宜治理原则,对露天采场边坡进行生态护坡处理,对整个场区进行平整、客土、灌排工程及植被恢复工程以达到生态环境治理要求。

2.1清理工程

由于长期风化剥蚀,基岩面开裂以及原始残存有许多危险岩块,但体积较小,因此采用人工拉撬危岩的方式,整理岩腔和岩坎中的碎石,把坡上的危岩清理掉。这种方式清理过程相对安全,投资相对较低,适合本项目工程实际需要。

2.2边坡工程

主要对南部采场的高陡边坡进行治理。将采场高于60°的斜坡划分为A、B两个剖面,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液压镐由上向下进行,10m左右划分为一个台阶。中间留有3m宽的作业平台。为防止坡体失稳滑动,清除边坡局部的危岩,对角度较大的边坡进行削坡处理,削至30°以下以消除崩塌和滑塌地质灾害隐患,边坡坡面进行生态护坡处理,利于植物生长使坡面总体美观自然。

2.3场区平整工程

边坡工程完成后,需对治理区内的平台和采场坑底及工业场地进行平整。平整时对于平台堆积的大块碎石可用挖掘机进行填埋,对于小块的碎石可用推土机进行平整、夯实。施工平整时要把小块碎石尽力推在平台表面上,当表面废石粒径大过客土时,防止土壤填到缝隙损耗土量。平整时还应注意到平台及边坡倾斜角度,作业面形成向低处倾斜3‰左右坡度,使雨水向低处出口处汇集。场区平整地块为2块,北部采场不进行大面积平整,全面撒播草籽,部分种植刺槐,经过一段时间可自行复绿。南部采场进行全面平整。

2.4客土工程

根据矿山破坏现状及恢复生态环境需要,整个治理区内需全面客土,以确保植树种草的成活率。南部采场客土平均厚度为0.5m,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北部地区种植刺槐,采用穴栽,规格0.8m×0.5m×0.6m。客土源土质基本为生土,因此需要用鸡粪和草炭土对土壤进行改良,以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必要时加入土壤改良剂等使土壤理化性质快速改变而达到种植需求,在加入时必须与土壤充分搅拌均匀,防止出现“烧苗”现象,影响栽种苗木的存活率。

2.5种植工程

由于治理区的露天开采造成土地的损毁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很难依靠自然条件进行恢复,且因恢复周期较长,所以采用人工种植进行恢复植被,从而达到生态环境协调平衡。首先选出合适的植物来重建人工的生态系统。按照治理区植被重建任务和生态重建的目标,根据治理区自然条件,选定的植被要具备很强的适应抗逆境和脆弱环境的能力;生命力强才能形成较稳定的植物群落;根系发达、有好的生长速度才能形成网状根来固持土壤;相比之下播种栽培容易,成活率较高。采用乔灌草混播方式重建植被生态系统,植物种类选择种植刺槐、紫穗槐、羊胡草等。刺槐耐湿、耐寒、抗拟性、抗风沙极强,在湿度大的地区适宜种植,根部根疣有改良土壤的作用,枝叶吸收烟尘效果较好。紫穗槐耐水湿、耐瘠、耐轻度盐碱土,适宜在河堤、河岸、山坡、沙地及铁路沿线种植,可以护堤防沙、防风固沙。羊胡草喜温、耐旱,耐寒不耐水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除低洼内涝地外,其他土壤条件都可以种植,适合土层厚、排水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根茎分蘖力很强,向四周辐射成根网状,可以保持水土。平台播种刺槐,种植间距1.5m×1.5m,坑穴规格0.5m×0.6m×0.8m,每穴种1株。坡面种植紫穗槐,开挖鱼鳞坑规格为0.7m×0.5m×0.6m。此外,整个治理区均匀撒播羊胡草籽以达到乔灌草混播种植,使生态环境协调统一,景观格局自然美观。

3治理效果

(1)按照合理的治理措施施工,大大提升了矿山废弃地的生态环境。新增大量绿地,增加了土地利用面积,使因采矿而破坏的土地植被得到全面恢复,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2)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工程后,提高了矿区附近空气质量。栽种的树木可以防风、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绿树成行、芳草如茵的景观格局基本形成,为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3)治理后提高了矿区的植被覆盖率,制止矿区和周边地区环境恶化,合理管护会达到植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多样性的效果。吸引周边动物群落的回迁,增加动物群落多样性,达到植物动物群落的动态平衡,使生态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

4工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4.1土地利用及权属方面

项目区土地所有权是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偏岭镇荒沟村。在工程施工前,需要进驻大型工程设备,这就需要对部分进入矿山的山间道路进行扩路及修缮加固,一方面方便设备、车辆顺利进入治理区,保证工程的正常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对项目治理结束后管护工作有利。而在实施道路工程时,涉及占用村民所谓自家“小开荒”“坡耕地”等土地权属问题,实际上是村民自行开荒种植并非个人承包土地,但在实施工程时,村民却要求不同程度的赔偿,影响了工程进度及资金合理分配。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一是历史遗留问题,村民在条件允许没有任何监管的前提下已经进行了开荒种植;二是村民对生态环境治理没有概念,对环境保护、地质灾害等意识淡薄,只看到眼前经济利益而没有看到未来宏观整体面的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首先,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等相关知识和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深入乡村,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和整体素质;其次,项目承包单位应与村委会等土地直接管辖组织及时沟通,在村民和项目单位中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协调能力,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最后,可以根据治理情况,治理结束后给予村民分配管护等工作以达到补偿目的,若项目采用种植经济林进行生态治理,可以优先承包给之前占用土地的村民,既满足了村民的补偿要求,又可以带动当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4.2工程施工技术方面

在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对南部采场高陡边坡进行削坡工程时,施工难度较大,如果坡面未满足种植要求的角度,就要重新损毁植被和土地,或者采用大量废石堆积成坡面,但后者稳定性差、易产生地质灾害。后经过专家论证,提出采用挂网喷播技术对此处高陡边坡进行生态环境治理以达到治理要求。现在我国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技术方法单一,水平低,工作起步慢,问题矿山多,矿山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不足[2]。模式化、固定化的矿山环境治理技术占主导,导致不同类型的矿山治理措施一致,不能因地制宜,根据需要治理,恢复成更具有经济、生态环境、景观价值的矿山绿地。应创新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技术,拓宽治理领域,针对不同类型的矿山,分别采用团粒或高分子植生、喷播、覆土植绿、削坡整形等复合技术措施进行治理。同时,根据不同矿山所处地理位置、周围景观等分析社会经济因素,打破植被恢复传统理念,可适时将矿山废弃地恢复成经济林地、地质公园等新型生态治理模式。

4.3监管及管护方面

在矿山开采使用保护中,地方政府对待矿山保护意识不足,缺少生态保护的全局观念,注重地方政绩,刻意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对环保意识认识不足[3]。利益驱使小型矿山单位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同时没有保护和治理当地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地方政府只顾眼前利益,对这些中小企业的监管不力,出现矿山企业乱采滥挖、无证偷采、越界开采等现象,甚至矿产开采项目没有经过环评审批就直接开采,导致矿产资源的耗费和破坏生态,影响周边群众的正常生活。地方政府监管部门、矿山企业以及当地居民三方面应该建立起积极的协作关系,共同努力寻求资源、生态、经济的共享发展模式。矿山环境治理工程后,存在的问题有矿山地质的环境监测、植被管护等。防治地质灾害,保证植被的成活率,需要相关专业人员定期监测以及修剪、补栽树苗。省市县成立了青山工程专职管理局,但是后期监管管护责任主体仍不明确,监管存在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建议明确责任主体、责任人,建立项目跟踪档案,对项目的方案、设计、施工、竣工以及后期管护都要严格监督监管,保证工程质量。同时,重视加强后期管护工作的监督监管,同第三方建立合作,定期对工程项目进行监测检查,让前期工程资金、人力、资源等投入得到有效利用,实现环境治理,保证生态环境有效循环。

5结论与建议

“青山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矿山废弃地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使矿山建设运行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得到了有效控制,保护了治理区生态环境资源,对于维护和改善治理区环境质量起到了良好作用。本次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提高了治理区生态环境质量,预防了水土流失、崩(滑)塌、滑坡坍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改善了矿区周围农民的作业和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当地经济效益。当然,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不是简单的植树种草工程,是系统的、综合的、可持续性的治理工程。需使用景观生态学、生态环境学、地质灾害治理与防治、环境工程学、植被恢复技术等理论,联系治理区社会、环境、经济等因素系统地综合治理和合理规划项目。需要不断创新治理技术,积累治理经验,拓宽治理领域,使矿山环境治理工程规范、科学、合理,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建军.矿山环境管理使用指南[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

2李君浒,董永观,董志高.我国矿山环境的治理现状与前景[J].生态经济,2008,(12):76-81.

篇4

企业办学“基因” 助推校企深度合作

学院由企业而产生,因企业、产业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而发展。学院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结合自身特点,创新构建了“校企一体化”的办学机制。学校校园同企业厂区、学校教学同企业生产有机融为一体。昆钢公司遍布云南省各州市的所有二级单位的生产基地则为学校提供了真实的实习实训基地。

校企双方无缝“对接” 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教学为生产奠定知识和技术基础,生产对教学提出新的教学要求,教学和生产从内容上实现一体化和一致性,实现理实一体、学以致用,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校企合作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引入教学中,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同组织开展工学交替的教学活动。探索建立“厂中校”“校中厂”的校企一体化实训基地,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教学过程将生产情景浓缩进课堂,由教室延伸到企业生产车间,校企一体的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有制度、有计划、有深度、有效果。

“双师型”师资队伍一体化 学院同企业的紧密关系,为一体化的“双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直接来自昆钢企业的上千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技师、高级技师,为学校提供了强有力的兼职教师队伍保障。学校新到校的专职教师能够随时随地深入到企业车间一线锻炼和服务,缺什么补什么。教师能将企业生产过程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时融汇到教学内容中,能及时把握知识更新和专业领域的新动向。

相关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的任课教师,40%以上由直接来自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技师、高级技师等能工巧匠担任。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了“师资队伍一体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昆钢公司以文件形式作出了统一要求,制定了专业技术人员和技师、高级技师等能工巧匠履职传授制度,将企业兼职教师到学校任课情况作为职称、职业技术资格聘用晋升考核的重要依据。

校企一体“机制” 助推职院特色发展

学院在校企一体“机制”下,明确了“立足冶金矿业和现代服务业,面向昆钢多元产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在探索“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服务企业和社会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尝试,特色鲜明。

职教集团与企业集团融合共进 学院利用云南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平台,积极发挥昆钢公司“多元化产业”发展以及二级子公司遍布云南省各州市的优势,与科研机构、企业、中职学校形成紧密的职教集团,企业参与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合作培养有内容、有深度,扩大订单试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以此为桥梁,发展集团成员(企业和学校,特别是中职学校),与中职学校合作办学(如镇康职中、金平职中、新平职中等),利用昆钢产业优势,与贫困县开展定向招生、订单培养,为昆钢在当地的企业培养合格稳定的未来员工,达到双赢。

仿真实训与生产真实有机结合 学院冶金仿真实训室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将生产现场的自动化操控系统进行仿真,通过网络通信实现与虚拟场景和设备的完全互动,在物理模型、工艺模型驱动下实现了真实转炉炼钢工艺过程的操作训练。初学者先在校内仿真实训室操作训练,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后再到真实环境进行实操,达到教学与生产无缝对接。这种模式也直接引入到企业职工转岗培训、技能提高培训,与企业合作共赢、资源共享,提升专业服务企业及社会能力,为昆钢炼钢厂提供了炼钢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服务,很好地解决了以前在企业技能培训及鉴定中,企业出于对安全风险和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学生(培训员工)不能直接实操、培训效果低的难题。

校企合作开发实训项目 由于冶金企业的特殊性,生产现场存在较多的不安全因素,并且其工艺链较长,学生实习效果差,成本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充分利用好校企一体的优势,发挥校内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各自特长和优势,学校教师与炼铁厂、炼钢厂的工程师一起,按照钢铁生产“含铁粉料烧结矿、球团矿铁水钢水连铸坯轧材”的生产链,把各生产工序的主要生产设备按昆钢企业实际设备的一定比例缩小后,绘制出图纸,共同研发制作了钢铁生产工艺流程模型展示室,学生在展示室中通过专业教师对照工艺流程模型的讲解及相关设备的操作运转,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了一个全貌的整体的认识,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和经济效益。

探索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根据昆钢产业发展,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一起,进行矿山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明确了在新一轮的矿产开发结构调整中,各矿山企业的产能规模与人力资源结构状况,从2010年,学院连续三年为昆钢订单培养矿山地质、测量和采矿方向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学院与矿山企业共同制订了《校企共育、半工半读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第一学年在校内进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第二、三学年在企业进行半工半读、顶岗实习,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学生到矿山一边进行实习、一边由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结合矿山实际生产工艺、设备情况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及职业操作技能学习,学校企业共同教育、管理、培养学生。学生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由于学生与矿山工人学习、工作、生活在一起,同时还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矿山工人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的影响,受到企业文化和职业安全文化的熏陶,为今后成长为合格的矿山员工、技术技能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为企业服务能力强 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2011年起,学院每年安排专业能力强的专业课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选派到昆钢红河矿业公司地质队挂职的地质专业硕士毕业生、骨干教师在挂职实践过程中为所在单位较好地完成大量的矿山地质勘察及设计工作,并承担部分职工培训任务。

篇5

关键词:矿山机电设备维修发展使用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伴随科技的迅猛发展,矿山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也愈来愈高,机电设备在现代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愈来愈关键的作用,设备的运行以及管理费用也不断提高。一旦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故障,不但容易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以及重大的社会影响。所以,我们应该重视矿山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工作,保证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一、矿山机电设备维修发展的过程

设备的维修全都是以生产和高产为主要方式,乃是矿山生产中一项必不可缺的一种维修体制,其大约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预防维修

在矿山生产工作中,它又被称为定点检修,是一种流传至今多少年来的智慧的结晶,也是劳动人民汗水经验的总结。“预防”又是全社会全人类的一种好的代代传的好思想好传统,它也概括了矿山各种机电设备产品,再设计和制造的前提,我们就要考虑设备的可靠性,要从根本上减少不必要事故的发生,从而可避免机电设备在运行时候修的次数,从而提高原煤产量。

2、事后维修

顾名思义是在机电设备出现故障以后才开始组织修理。采取这种检修方法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在检修设备的时候不可能把所有的故障和有隐患的地方都一一排查出来,所以,像这类的电器设备故障在工作当中时常都会发生.乃至防不胜防。机电事故出现后的维修,从经济方面来看,事故后维修还是比较经济型的,对于那些简单的或者分布在不重要部位的机电设备,可采纳此种维修维护模式,但是,对于那些重要的机电设备的岗位,若采用此种模式的话,将会使设备的故障增加。然而会造成维修时间长,经济费用高等问题,这样折算起来是不核算、不理想的。

3、创新维修

又叫技术改造,在现实工作中,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而进行的技术改造,是为了更好、更适用于当前的工作情况。任何先进的好设备,其特性均是相对的,总有不足之处,只有经投入到生产工作后,才显出不足供可研究改进,也就是说,在维修的同时,总结、研究此机电设备的不足之处进行技术改造,从而使设备完好程度更趋于完善。

4、规范化管理维修

它是以设备检查的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的生产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为载体,以员工正确操作行为规范为全过程,来动员全体员工一起参与到其中,一起出谋划策,建立一个完善的生产维修制度,而基础化的管理也是在设备维修当中最为重要的。而预防维修它既存在着维修主义,又存在着预算性的生产问题,将预防维修发展成生产维修,二者的发展结合,充分证实了生实维修除了平时的维修工作外,还需要日后的维修,改善和计划维修等工作。总之,要根据设备的不同,维修的方式也不同,要定期对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故障排查、检查与预防修理。

二、矿山机电设备的使用管理

由于矿山工作环境的特点突出,如现场机电设备高强度的作业、工作环境粉尘颗粒物多等,因此加强矿山机电设备的使用管理工作是其中的关键点。

1、管理制度

通过对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进行合理规范,结合矿山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出齐备的管理制度,并将管理制度的作用进行充分地发挥,从而使得矿山机电在使用上能够有据可依。机电设备管理制度的制定同时要符合我国相关的矿山机电设备使用规定,矿山企业管理层要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加以重视,加大相关投入,并逐层落实相关制度责任人,真正做到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制度深入人心,真正贯穿于矿山的整个作业全过程之中。

2、人员培训

随着各类新机电设备的不断被研发并应用到矿山现场作业中,对于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同样非常重要。对于操作使用矿山机电设备的人员必须规定只有专业人员方可操作,同时利用多种先进的培训手段,对操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还能够配以合理的考核制度,从而对培训的结果进行强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培训,必须编制出内容丰富的,能够结合实际案例引起培训人员注意的并真正有实际意义的培训教材,以避免出现培训内容与实际操作脱节,从而使培训工作流于形式。通过合理的培训,使操作人员在对现有矿山机电设备能够科学使用的基础上,掌握矿山机电新设备的动态及技术。

3、机电设备

在矿山机电设备的使用管理中,机电设备作为其工作的主体,它自身的安全性能方面的提高也是关键之一。在矿山机电设备的使用管理中,首先要根据在作业现场的所有机电设备进行详细记录,并设专人进行对其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在机电设备的停歇期,要加强对它们的保养,根据其不同的使用特点与养护要求,合理地对其进行养护,以保证机电设备在使用中能够始终保持在最佳运行状态,同时做好相关记录并存档保管。对于需要维修的机电设备,则要根据其零部件的规格、尺寸进行统一,严禁使用不配套的零部件充数,从而导致在其使用中发生各种隐患。

4、加强监督

矿山企业要从根本上提高对相关机电设备使用的监管力度,成立专职管理小组,对机电设备在日常使用中的运行进行监督,并做好相关监督检查记录。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定期检查与抽查的计划进度,并贯彻落实执行情况。对于在其使用检查中发现存在隐患的,必须责令其立即停止作业并限期整改,待其整改完毕后,经相关专业人员批准后方可继续使用。

三、矿山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对策

企业管理人员应根据现实维修理论、行业特点、设备特性、工作环境以及该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等因素,来进行决策,健全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严管理上等级。并根据设备的使用轻重来选择合适的维修方案(其包括事后维修、预防维修、计划维修、状态维修等),逐步形成具有煤矿特色的科学的新型维修管理模式。

设备维护检修制度,维护设备管理制度应以使用说明书为基础,设备运行记录档案为依据,根据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而制定的定期计划检修制度。例如,380采煤机的电机与变速箱连接处密封油用的骨架油封,正常使用寿命为2200h,那么此骨架油封的计划检修周期应为2000h,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设备的故障在萌芽状态阶段消除,随后一并将所有设备的运行档案进行整理、归类、分析,并结合着说明书制定出现时的设备检修计划。其工作特性可分为两项:现场检修和计划检修。对于现场检修就是以机电设备的值班人员,在当班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现的病症而提出的检修要求,此乃是一种被动的检修方案;计划检修则是预防性检修,它是一项保证设备性能完好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计划检修是维修工作中的重点,管理工作应主要放在计划检修上。

加强机电设备的更新改进,大约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设备的更新方面,均采用技术上比较先进的,在使用与维修上比较简单方便的,经济上也比较合理,管理上也比较进步的新型设备来替代原来使用的老设备。另一方面是,设备的改造方面,主要途径是,对设备的结构作局部改进和增加新的零部件及装置等。

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物质技术基础就是机电设备方面,如果设备使用好了,企业的发展自然就会上升,而企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主是设备的管理,想要让企业夺高产,创收更高的利润,就需要加强设备的维修管理制度,让它可以充分的发挥功能,不仅可以改善设备的技术状态,还可以使机械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从而企业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要想设备正常运行,其主要方法就是维修工作要做好,它是煤炭企业的一个最重要的管理工作,也是费用支出最主要部分之一。

检修的目的是为了高产,高产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更好的经济收入与更富裕的幸福生活,幸福的生活源自于健康绿色,所以绿色维修的推行,是目前来说现代化矿山企业最重要决策。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环境问题,资源方面,尤其是大自然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后,地球的资源也大大的消耗掉,这是我们面临的最痛苦的事。从我国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后,近年全国又推行“ 6S”的生产管理,至此,绿色维修则成为了主要的运行,其是综合环境影响和资源,并充分利用的现代化维修模式,目标是除了达到保持恢复产品规定的状态,还要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大程度的使产品保持和恢复原来的状态,又要使维修废弃物降至最低限度,因只有这样,才能对维修者、劳动者的身心保护好,进而使资源利用率达到最高。

综上所述,矿山机电设备的使用与维修质量直接决定了矿山现场作业能否正常、顺利、高效、安全地开展。只有通过在矿山机电设备的使用中加强管理,同时对其的维修、保养、诊断等一系列工作进行科学地规范,有选择性地利用合理的维修技术,就能够使矿山机电设备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从而提升矿山作业的工作效率,为矿山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辅助手段。最后,对于矿山机电设备的相关改进工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矿山企业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裴玉川,杨瑞.浅论矿山机电运输隐患的解决方法[J]. 科技风. 2011(19)

[2] 裴秀丽,韩鹏.调度绞车钢丝绳防脱落装置研制与应用[J]. 科技风. 2011(19)

篇6

1.原始记录没有进行检查或者核算。《规程》规定,在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对外业观测手簿的计算进行及时的整理和检查,但在实际工作中,某些测量人员没有严格执行,导致数据整理出错或者是数据记录模糊、计算出错、记录错误等情况发生,进而引发了测量事故。基于此,测量人员应严格遵守《规程》,保持细心谨慎的工作作风。同时矿业单位为了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可以规定测量人员对记录簿应进行检查和核算,并签字,对计算结果进行负责,这样可以提高测量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预防类似失误情况的再次出现。

2.起算数据错误。在煤矿的测量工作中,起算数据错误,也是导致测量失误,进而引发测量事故的主要因素。在实际测量工作中,测量人员因不重视,没有对起算的数据进行检查,导致数据出现抄错或者用错,甚至有的测量人员图方便,不从原始数据表中抄录起算的数据,而是抄录的前一位计算者的数据,如前一位的起算数据出错,对算者也会跟着发生错误。以上的情况,都容易造成测量结果不正确,进而引发测量事故。《规程》中详细规定了测量人员应对起算数据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对算,为此,测量人员应严格遵守其中的规定,坚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作风,对起算的数据进行检查。在对算工作中不要图方便,不要抄录前一位的起算数据,而应从原始成果表中抄录。

3.对计算工作不认真。煤矿测量工作中,进行复测、复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某些测量工作人员核对计算结果时只是简单的对结果进行核对,并没有重视对算过程,无论是否正确都匆忙将资料进行提交。这样不利于发现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或者笔误,易导致测量失误或测量事故。为此,测量人员应严格遵守《规程》的规定,以及各个矿业单位《细则》的补充。同时,矿业单位可以规定绘图人员进行绘图时,必须以对算簿作为依据,对算簿必须经测量负责人的签字才能使用。通过以上方式,以有效降低使用错误的资料进行绘图而出现问题,避免测量事故发生。

4.测量中计算方法的错误。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较少,但如因为测量人员不具备相应的技术素质,那仍有可能发生。如:在三角测量计算时,将照准点为心计算和测站点点心技术弄错;在水准测量计算时,将中间点和转点弄错;在井下基本测量导线计算时,没有考虑边长投影改正等等。这些问题的发生,大多是因为测量人员的技术不熟练,技术素质偏低的缘故,为此,应注意加强对测量人员的培养工作,不断提高测量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使其能够对相关技术进行彻底掌握,以避免测量事故的发生。

二、填绘和绘制矿图过程中失误导致的测量事故及相关预防策略

1.矿图绘制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失误。

(1)矿图内容绘制不全面。矿图内容绘制不全面,就无法完整反映生产的状况,不利于矿山工作的生产指挥和安全生产。且有的绘图人员不了解生产实际情况,有的只是在图面的表面美观上下功夫,这些都是导致矿图内容不齐全的主要原因。如没有绘出井下专用设施如风桥、风门、水闸墙和水闸门;没有绘制出矿井区域内的小煤窑的开采情况;没有对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的峒室绘出;没有填绘出冒顶区和火区等与安全生产紧密相关的内容等等。

(2)矿图绘制不准确。实际测量工作中,这方面出现的问题较多,主要包括了矿图绘制的精度不符合相应要求;没有正确的表现出回采工作面和巷道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在井上下之间的对应;矿图在巷道的交叉和重叠关系上表示不清楚,甚至上下关系颠倒等等。以上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绘图人员没有经过相关专业的技术培训,导致对井下的开拓布置和井下的采掘工程了解过少,在绘图中有着盲目性,使矿图的内容和实际工作所不符;另一方面是绘图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以及技术水平不高所导致的。

(3)矿图的填绘工作不及时。填绘工作不及时,将难以正确、及时的反映出采掘工程的动态,并有可能造成巷道的误透,形成安全隐患。这方面主要是因为绘图人员对填图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或者是工作责任心不强,导致安全事故并且减缓了工程进度。

2.相关预防策略。

(1)加强绘图人员的责任意识通过员工的思想教育和制定相关的制度进行约束,使其能够真正对矿图填绘和绘制工作引起重视,避免工作的不及时和疏漏现象的发生。

(2)提高绘图人员的技术水平技术水平不高,将直接反映在绘图准确性和内容齐全性等方面。可通过定期为绘图人员开展相关技术方面的培训,以及技术知识竞赛等活动,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吸收新技术以及技术交流的平台,进而提高绘图的质量。

(3)加强绘图人员对实际生产工作的了解如绘图人员对实际矿井生产工作不了解,会使得绘图人员只注重图面表面的美观,而不切合工作实际的所需。可鼓励绘图人员实际下井,深入了解生产的情况,加深对井下的布置和工程进度的掌握,进而避免绘图的盲目性,提高矿图的质量。

篇7

关键词:矿山测量;问题;检查;预防

中图分类号:TD17文献标识码: A一、在矿山测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外业测量工作失误

1. 测量前没有对作业使用的仪器进行检验和校正,对测点没有认真复测(检查核对),导致测量事故的发生。为此,应对复测工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严格执行《规程》及国标和行标的相关规定,在延长导线之前,将新测量的最后水平角根据相应的测角的精度进行检查核对,同时为避免用错测点,还应对边长进行复测。

2. 观测工作中出现失误。观测工作的失误主要表现在仪器的对中、平整、读数和记录等环节上。在实际工作中,对仪器的对中和平整都相对重视,但在读数和记录上却容易出错。读数方面最主要是水准测量的尺读数和仪器度盘读数的失误;同时记录工作因为井下噪音干扰人,容易听错,出现笔误。对待观测工作中的失误,测量人员应保持细心谨慎的工作心态,并认真检核,以避免测量事故的发生。(二)内业测量工作失误

1. 原始记录没有进行检查或者核算。《规程》规定,在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对外业观测手簿的计算进行及时的整理和检查,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测量人员没有严格执行,导致数据整理出错或者是数据记录模糊、计算出错、记录错误等情况发生,进而引发了测量事故。基于此,测量人员应严格遵守《规程》等规定,保持细心谨慎的工作作风。同时矿业单位为了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可以规定测量人员对记录簿应进行检查和核算,并签字,对计算结果负责,这样可以提高测量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预防类似失误情况的再次出现。

2. 起算数据错误。在煤矿的测量工作中,起算数据错误,是导致测量失误,进而引发测量事故的主要因素。在实际测量工作中,测量人员因不重视,没有对起算的数据进行检查复测,导致数据出现抄错或者用错,甚至有的测量人员图方便,不从原始数据表中抄录起算的数据,而是抄录的前一位计算者的数据,如果前面人员的起算数据出错,对算者也会跟着发生错误。以上的情况,都容易造成测量结果不正确,进而引发测量事故。《规程》中详细规定了测量人员应对起算数据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对算,为此,测量人员应严格遵守其中的规定,坚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作风,对起算的数据进行检查。在对算工作中不要图方便,不要抄录前一位的起算数据,而应从原始成果表中抄录。3. 对计算工作不认真。煤矿测量工作中,进行复测、复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测量工作人员核对计算结果时只是简单的对结果进行核对,并没有重视对算过程,无论是否正确都匆忙将资料进行提交。这样不利于发现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或者笔误,易导致测量失误或测量事故。为此,测量人员应严格遵守《规程》的规定,以及各个矿业单位对细则的补充。同时,矿业单位可以规定绘图人员进行绘图时,必须以对算簿作为依据,对算簿必须经测量负责人的签字才能使用。通过以上方式,以有效降低使用错误的资料进行绘图面出现问题,避免测量事故的发生。4. 测量中计算方法的错误。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较少,但如果因为测量人员不具各相应的技术素质,那仍有可能发生。如:在三角测量计算时,将照准点为心计算和测站点点心技术弄错;在水准测量计算时,将中间点和转点弄错;在井下基本测量导线计算时,没有考虑边长投影改正等等。

5. 矿山的测量多数工作是在井下作业的,必须要在现场进行标定施工的中平线,因此观测需要及时地进行倾角和水平角的推算与测量反算和坐标的计算,并且需要通过推算得出本站的标定水平角/方位角以及贯通巷道的倾角,对于现场中腰线的标定也会出现错误.如果在上井以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检查初始记录以及各项计算标定的数据,就不会及时地发现错误的标定数据与错误的测量,因此这会给施工造成很大的损失,以至出现如发生塌方、 误透老巷等一些重大的责任事故。(三)填绘和绘制矿图过程中失误

1. 图件绘制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失误。

1)图件内容绘制不全面。图件内容绘制不全面,就无法完整反映生产的状况,不利于矿山工作的生产指挥和安全生产。且有的绘图人员不了解生产实际情况,有的只在图面美观上下功夫,这些都是导致绘图内容不齐全的主要原因。如没有绘出井下专用设施,如风桥、风门、水闸墙和水闸门;没有绘制出矿井区域内的小煤窑的开采情况;没有对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的恫室绘出;没有填绘出冒顶区和火区等与安全生产紧密相关的内容等等。

2)图件绘制不准确。实际测量工作中,这方面出现的问题较多,主要包括了绘图绘的精度不符合相应要求;没有正确的表现出回采工作面和巷道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在井上下之间的对应;图件在巷道的交义和重叠关系上表达不清楚,甚至上下关系颠倒等等。以上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绘图人员没有经过相关专业的技术培训,导致对井下的开拓布置和井下的采掘工程了解过少,在绘图中有着盲目性,使绘图的内容和实际工作所不符;另一方面是绘图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以及技术水平不高所导致的。3)图的填绘工作不及时。填绘工作不及时,将难以正确、及时的反映出采掘工程的动态,并有可能造成巷道的误透,形成安全隐患。这方面主要是因为绘图人员对填图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或者是工作责任心不强,导致安全事故并且减缓了工程进度。

二、对矿山测量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进行井下测量的工作之前,测量小组的每个工作成员根据分工,必须各自清点好所需仪器设备以及配套物品,并且检查其完整性。在进行同一个测量位置时必须使用的测量记录本是同一个,这样是可以确保在日后再进行使用时可以方便找到原始的测量的记录。

(二)在进行测量时,作为仪器的观测者和现场的记录者,必须要随时进行相互的提醒。如果在离开现场时,必须要充分地检查每项测量记录的完整性,不能急于离开测量现场,避免记录不够齐全,从而给计算工作造成返工等不必要的麻烦。

(三)加强提高井下测量工作人员日常的业务水平,增强他们的技术水平。尽量让测量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可以多学习、多练习使用测量仪器的对中、读数以及瞄准目标和给线的方式方法等。对于井下的测量计算、记录、反算等一些计算,和给完线以后怎样校对,是否给线正确。上井以后需要及时地计算在井下测量过的数据,如果发现问题并且及时的进行更正。(四)在每次测量时,需要在测点周围没有用的线绳标记进行销毁,并且把没用的点号擦试,如果是有用的点号必须要记清楚,防止发生用错测点。并且,在每次进行测量时前视人员需要把所用的导线点准确的指给仪器观测者,同理,仪器观测者也需要把测点准确的指给后视工作人员,只有通过严谨的工作方式,工作者的密切配合,才可以避免错误发生,减少损失。(五)在进行标定时,进行测量的仪器观测者与记录者需要相互换工作。进行测量的观测者需要重新仔细地对测量资料反复检查,保证无误后便可进行标定。如果发现标定的方位不正确时,必须再次进行检查方位、记录,在确保正确以后方可继续标定。在上井后需要及时地对原始记录本以及计算坐标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有问题,必须马上进行改正,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六)严格按《规程》作业,及时复测井下各类导线等测量成果点。在井下一般是反复重叠进行测量,在本次测量中,要对上次测量的结果进行复测。同时,下一次的测量对本次的测量进行复测,如果检查角不符合规程要求,应退回上一站进行重测,直到符合规程要求为止。按规程每30-100m测量一次导线,这样,如果出现错误,可以及时发现,降低损失。

三、结术语

总之,通过在多年矿山测量工作的实践经验表明,如果要做好矿山井下的测量工作,就必须要杜绝各种测量问题,从根本上降低因测量工作的失误从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这就需要求测量人员要全面的提高应用技术,认真仔细地对待每一项矿山测量工作,认真检查测量所需的数据、工具以及需要提供的相关资料等,不能大意,必须要做到准确无误才可以杜绝矿山测量工作中的问题。参考文献:

[1] 李强矿山测量易见问题与应对措施探讨. 现代企业文化2010.(14)

篇8

关键词:矿山测量;问题;预防

中图分类号:TD1 文献标识码: A

在矿山测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外业测量工作失误

1.测量前没有对仪器进行检验和校正,.对测点没有认真检查核对,导致测量事故的发生。为此,应对检查核对工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严格执行《规程》的相关规定,在延长经纬导线之前,将新测量的最后水平角根据相应的测角的精度进行检查核对,同时为避免用错测点,还应对边长进行检查核对。

2..观测工作中出现失误。观测工作的失误主要表现在仪器的对中、平整、读数和记录等环节上。在实际工作中,对仪器的对中和平整都相对重视,但在读数和记录上而却易发生失误。读数方而最主要是水准测量的尺读数和仪器度盘读数的失误;同时记录工作因为井下噪

音干扰人,容易听错,出现笔误。对待观测工作中的失误,测量人员应保持细心谨慎的工作心态,并认真检核,以避免测量事故的发生。

(二)内业测量工作失误,

1,原始记录没有进行检查或者核算。《规程》规定,在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对外业观测手簿的计算进行及时的整理和检查,但在实际工作中,某些测量人员没有严格执行,导致数据整理出错或者是数据记录模糊、计算出错、记录错误等情况发生,进而引发了测量事故。基于此,测量人员应严格遵守《规程》,保持细心谨慎的工作作风。同时矿业单位为了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可以规定测量人员对记录簿应进行检查和核算,并签字,对计算结果进行负责,这样可以提高测量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预防类似失误情况的再次出现。

2,起算数据错误。在煤矿的测量工作中,起算数据错误,也是导致测量失误,进而引发测量事故的主要因素。在实际测量工作中,测量人员因不重视,没有对起算的数据进行检查,导致数据出现抄错或者用错,甚至有的测量人员图方便,不从原始数据表中抄录起算的数据,面是抄录的前一位计算者的数据,如前一位的起算数据出错,对算者也会跟着发生错误。以上的情况,都容易造成测量结果不正确,进而引发测量事故。《规程》中详细规定了测量人员应对起算数据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对算,为此,测量人员应严格遵守其中的规定,坚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作风,对起算的数据进行检查。在对算工作中不要图方便,不要抄录前一位的起算数据,面应从原始成果表中抄录。

3,对计算工作不认真。煤矿测量工作中,进行复测、复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某些测量工作人员核对计算结果时只是简单的对结果进行核对,并没有重视对算过程,无论是否正确都匆忙将资料进行提交。这样不利于发现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或者笔误,易导致测量失误或测量事故。为此,测量人员应严格遵守《规程》的规定,以及各个矿业单位#细则$的补充。同时,矿业单位可以规定绘图人员进行绘图时,必须以对算簿作为依据,对算簿必须经测量负责人的签字才能使用。通过以上方式,以有效降低使用错误的资料进行绘图面出现问题,避免测量事故发生。

4.测量中计算方法的错误。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较少,但如因为测量人员不具各相应的技术素质,那仍有可能发生。如:在二角测量计算时,将照准点为心计算和测站点点心技术弄错;在水准测量计算时,将中间点和转点弄错;在井下基本测量导线计算时,没有考虑边长投影改正等等。

5.矿山的测量工作是在井下作业的,必须要在现场进行标定施工的中平线,因此观测需要及时地进行倾角和水平角的推算与测量反算和坐标的计算,并且需要通过推算得出本站的标定水平角/方位角以及贯通巷道的倾角,对于现场中腰线的标定也会出现错误.如果在上井以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检查初始记录以及各项计算标定的数据,则不会及时地发现错误的标定数据与错误的测量,因此这会给施工造成很大的损失,以至出现相对的事故,发生塌方/误透老巷等一些重大的责任事故.。

( 三)、填绘和绘制矿图过程中失误

1.绘图绘制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失误。

1)绘图内容绘制不全面。绘图内容绘制不全面,就无法完整反映生产的状况,不利于矿山工作的生产指挥和安全生产。且有的绘图人员不了解生产实际情况,有的只是在图面表面美观上下功夫,这些都是导致绘图内容不齐全的主要原因。如没有绘出井下专用设施如风桥、风门、水闸墙和水闸门;没有绘制出矿井区域内的小煤窑的开采情况;没有对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的恫室绘出;没有填绘出冒顶区和火区等与安全生产紧密相关的内容等等。

2)绘图绘制不准确。实际测量工作中,这方面出现的问题较多,主要包括了绘图绘制

的精度不符合相应要求;没有正确的表现出回采工作面和巷道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在井上下之间的对应;绘图在巷道的交义和重叠关系上表不不清楚,甚至上下关系颠倒等等。以上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绘图人员没有经过相关专业的技术培训,导致对井下的开拓布置和井下的采掘工程了解过少,在绘图中有着盲目性,使绘图的内容和实际工作所不符;另一方面是绘图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以及技术水平不高所导致的。

3)图的填绘工作不及时。填绘工作不及时,将难以正确、及时的反映出采掘工程的动态,并有可能造成巷道的误透,形成安全隐患。这方面主要是因为绘图人员对填图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或者是工作责任心不强,导致安全事故并且减缓了工程进度。

对矿山测量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进行井下测量的工作之前,必须在测量小组的每个工作成员根据测量分工的各自清点好所需备用的工具,并且检查是否带全备工具,是否完好无损。在进行同一个测量位置时必须使用的测量记录本是同一个,这样是可以确保在日后再进行使用时可以方便找到原始的测量的记录。

(二)、在进行测量时作为仪器的观测者与现场的记录者必须要随时进行相互的提醒。如果在离开现场时,必须要充分地检查每种测量记录的完整性,不能于离开测量现场,避免记录不够齐全,从面给计算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三)、加强提高井下测量工作人员日常的业务水平,增强他们的技术水平。尽量让测量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可以多学习、多练习使用测量仪器的对中、读数以及瞄准目标和给线的方式方法等。对于井下的测量计算、记录、反算等一些计算,和给完线以后怎样校对,是否给线的正确。在上井以后需要及时地计算在井下测量过的数据,如果发现问题并且及时的进行更正。

(四)、在每次测量时,需要在测点周围没有用的线绳标记进行销毁,并且把没用的点号擦试,如果有用的点号必须要记清楚,防止发生用错测点。并且,在每次进行测量时前视人员需要把所用的导线点准确的指给仪器观测者,同理,仪器观测者也需要把测点准确的指给后视工作人员,只有通过严谨的工作方式,才可以避免出同错误的测点,出现损失。

(五)、在进行标定时,进行测量的仪器观测者与记录者需要相互换工作。进行测量的观测者需要重新仔细地对测量资料反复检查,保证无误后便可进行标定。如果发现标定的方位不正确时,必须再次进行检查方位、记录,在确保正确以后可以继续标定。在上井后需要及时地对原始记录本以及计算坐标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有问题,必须马上进行改正,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六)、严格按规程作业,及时复测井下各类导线。在井下应用的测量方法一般是以重叠进行测量,在本次测量中,要对上次测量的结果进行复测。同时,下一次的测量对本次的测量进行复测,如果检查角不符合规程要求,应退回上一站进行重测,直到符合规程要求为止。按规程每 30-100m测量一次导线,这样,如果出现错误,可以及时发现,降低损失。

结术语

总之,通过在多年矿山测量工作的实践经验表明,如果要做好矿山井下的测量工作,就必须要杜绝各种测量问题,从根本上降低因测量工作的失误从面导致不必要的损失。这就需要求测量人员要全面的提高应用技术,认真仔细地对待每一项矿山测量工作,认真检查测量所需的数据、工具以及需要提供的相关资料等,不能存在疏忽的思想,必须要做到准确无误,才可以杜绝矿山测量工作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强矿山测量易见问题与应对措施探讨.现代企业文化2010.(1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