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家庭健康教育基本内容8篇

时间:2023-09-10 15:10:5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家庭健康教育基本内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家庭健康教育基本内容

篇1

社区护理的主要职责是视人群为整体,使用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健康教育的方法,直接对社区内个体,家庭和群体提供协调,连续的护理,使全民达到健康。

社区护理师面向社区和家庭,整合临床护理,公共卫生护理以及相关人文科学于一体的新型护理学。它强调立足社区,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以家庭管理为单位,以整体的健康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医疗,护理,预防,康复和健康促进有机结合,将个体保健与群体预防保健融为一体,并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逐步形成发展的一门护理应用科学,是我国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部分。

1 社区护理的特点

社区护理既具有公共卫生的某些特点,又具有护理学的某些特点,但与公共卫生学相比较,社区护理在以下四个方面更为突出:

1.1 以健康为中心 社区护理是以维持和促进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医院的临床护理多以恢复人的健康为 主,而社区护理则强调促进健康而不是单纯的治疗护理患者。当然,社区护士也要经常帮助居民解决已存在的健康问题,但它的中心任务则是提高整个社区居民的生理,心里,社会适应能力水平。

1.2 面向社区人群 正如社区护理定义提到的,它的基本职责是视人群为一整体,而不是个人和家庭。社区护理就是收集和分析人群健康状况,然后解决这个人群的问题,即使社区护士照顾个人与家庭,也是帮助整个人群解决健康的一项工作。社区护士的工作任务是从照顾一个患者扩展到照顾整个人,延伸至整个人群。

1.3 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医院护士经常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工作,而社区护士工作范围广,而且要运用流行病学方法来找出容易出现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因而他们的工作更具自主性。社区护士到家庭中访视护理往往是单独一个人进行,社区护士应具备一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

1.4 提供综合,连续性的服务

1.5 管案时间长 一般医院的患者住院时间较短,护士只满足他住院期间的需要,而社区护理对象长期居住在本社区中,因此,管案时间长。由于时间长,护士不仅对此患者的家庭,社会,文化背景了解较深,而且长期相处产生感情,相互之间关系密切,更有利于评估其身心健康状态,社会状况,给予适当的帮助。

1.6 与各方面加强合作 社区护士除与医务人员之间密切合作外,还要与社区具名,社区管理员,社区内福利,教育等很多人员联系,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做好社区卫生。因此。社区护士更需要善于交流沟通,搞好人际关系,尊重别人的意见,主动与有关部门和人员合作。

由此可见,社区护理对象不仅限于刚出院的患者或长期慢性患者,而是整个社区群众。因此,社区护理工作很广泛,主要包括:

2 区护理的工作范围

2.1 社区健康教育 社区健康教育是社区护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的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使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其核心是促使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使健康状况得到提高。目的是通过健康教育活动过程,达到改善,维护,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健康状况,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从被动治疗模式向主动健康促进模式转变。社区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社区人群能够亲自确定自己的问题,了解和依靠自己的力量以及政府或社会群体,家人及他人的帮助,最后决定采取何种最健康的生活方式, 那些有损于健康的或容易导致疾病的行为,采取积极有效的健康行为,进行社区健康教育,首先要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明确目的要求,内容与方法,并要争取社区领导的协助与支持,争取各有关部门的配合。社区护士要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同时要注意效果,以不断提高社区健康教育质量。

2.2 社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传染病传播速度快,会播散及蔓延而导致许多人在相同时间内患病或受到死亡的威胁,因此,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很大。社区护士必须熟知常见传染病的类型,实习各种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国内外传染病的最新疫情,传染病的预防和管制方法,传染病的防治机构,可利用的资源等。社区护士要及时对社区居民进行有关的健康指导,督促家长让儿童定时接受预防接种,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对传让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社区护士工作和生活在社区,可通过仔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病例,并迅速将疫情上报到相关的卫生部门,协助采集各种标本,并立即按照有关规定将患者进行隔离,以防疫情扩大。社区护士还应协助社区医生治疗患者或办理住院。

2.3 社区妇女保健 主要开展优生咨询,厂前遗传病诊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推广科学接生;防治妇女常见病,多发病,调查分析发病原因,制定社区防治措施;开展计划生育指导,妇女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妇女卫生知识水平。

2.4 社区老年人保健 主要是做好中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使中老年人保持乐观的情绪,指导老年人参加适度的体力劳动,合理营养,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卫生习惯,积极预防各种老年常见病,同时还指导老年人正确合理使用药物。

2.5 社区心理卫生与精神保健 社区卫生心理保健包括个体心理保健和社区群体心理保健。促进社区人群的心理保健,是社区护理的一个基本内容。

2.6 社区临终服务 是指向社区的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他们所需的各类身心服务,以帮助患者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同时,尽量减少因患者的去世对其家属及其他成员的影响。

2.7 院前急救护理 入院前及现场的急救护理直接关系患者的安全,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开展社区的健康教育,普及急救知识提高社区居民社区居民的自救互救得能力和水平。

篇2

心理健康包括四个层面的含义:生理机能健全、心神和谐统

一、心理功能于社会行为良好、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年教育部引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以后,*年又引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这进一步指导、规划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文件,也是指导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文件。

为了更好的推动我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蓬勃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必要的规划。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依据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走出阴霾,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1.心理健康的维护

2.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团体辅导。通过心理健康活动课、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辅导。主要塑造班集体良好的氛围和班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联系班主任,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团体辅导计划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个案分析。以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告之和不告之两种方式进行研究。采用跟踪研究,合作研究的方式进行。

(3)心理信箱。学生书面提出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均可投入心理信箱,由心理辅导教师作出解释或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4)校报宣传。利用校报的形式,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同时为展示我校师生风采提供一个平台。

2.指导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开展是不够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中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座谈会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地向家长提出各种意见,指导家长开展中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篇3

关键词:传染宣传预防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39-02

首先要向群众宣传传染病患者和带菌者作为传染源,要进行隔离和管理知识的教育,特别对家庭隔离病人更应注意此方面的教育。其次,随着卫生知识的普及,注意教育公众正确对待传染病患者,防止对常见、多发传染病病人隔离的轻视和麻痹,而对病死率高、少见传染病和感染者的恐惧倾向。如对待痢疾病人,隔离意识差;对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恐惧害怕;对手足口病患儿预防意识差,宣传不到位;狂犬病的宣传意识差,造成死亡率较高等。应该加以引导和教育。

1网络直报资料

根据网络直报系统统计,2009年度本区未发现甲类传染病,发现乙类传染病10种1227例,发病率为590.11/10万,发现丙类传染病4种568例,发病率为273.27/10万。发病率位居前五位的传染病依次是梅毒、手足口病、淋病、甲型H1N1流感以及细菌性痢疾。

2主要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2.1梅毒患者健康教育。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几乎可以累及全身各个器官,95%是通过不洁传染,少数可通过接吻、握手、输血、接触污染的内衣、湿毛巾、茶杯、烟斗、哺乳、尿布等传染,患梅毒的孕妇还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流产、早产、死产及娩出先天梅毒儿[1]。梅毒是人类独有的疾病,显性和隐性梅毒患者是传染源,其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有:①利用各种机会、各种途径如讲座、宣传栏、宣传手册、广告、视频、顺口溜等宣传性传播疾病知识,提倡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倡洁身自好,杜绝不正当的,严禁,提倡固定。②梅毒螺旋体在体内可以长期生存繁殖,但在体外不易生存,不耐干燥,40℃时即失去传染性,56℃,3~5min煮沸立即死亡,一般的消毒剂很容易将其杀死,但在潮湿的生活用品上可以存活数小时之久,所以需要经常晒被子,开窗通风,内衣裤要勤换,内衣裤、毛巾等要煮沸消毒,消毒后在太阳下晒干不要与其他人的衣服混在一起洗。脸盆、水桶、毛巾等用具单独使用[2]。③患者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坚持早期、足量用药,要同时诊治和随访,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治疗后第1年内每3月复查1次,以后每6月复查1次,持续3年。④梅毒患者治疗期间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营养,多吃新鲜的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少吃油腻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提高自身的抵抗力。⑤妊娠梅毒不但能给孕妇健康带来影响,更能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先天性梅毒儿等不良情况发生,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育龄妇女在怀孕前需要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如果发现自己感染了梅毒,应暂缓怀孕,先进行系统的治疗,并在医师的指导下决定受孕的最佳时机。

2.2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手足口病是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4岁以内小儿占发病率的85%~95%,可引起发热以及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病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2008年5月2日我国正式将手足口病列为丙类传染病进行法定传染病管理。

手足口病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是通过人群间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手、毛巾、玩具、奶具等传播,该病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一般可累及10岁以下的儿童。其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有:

(1)做好个人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好习惯,做到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水或洗手液洗手,看护人员在接触儿童前、换尿布、处理粪便后都要洗手;对儿童的玩具、餐具等日常用品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消毒处理。

(2)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经常通风,勤晒被子,教室要保持良好的通风。

2.3淋病的健康教育。淋病是淋病奈瑟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男性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及尿道口脓性分泌物,女性常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变黄。淋病是一种古老而又常见的疾病。该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少数可通过污染的生活用具传染,如沾有含淋病双球菌的分泌物的毛巾、衣服、厕所等均可传染,孕妇还可在分娩过程中传给胎儿。其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有:①利用各种机会、各种途径如讲座、宣传栏、宣传手册、广告、视频、顺口溜等宣传性传播疾病知识,提倡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倡洁身自好,杜绝不正当的,严禁,提倡固定。②淋病双球菌对外界抵抗力差,离开人体不易生存,怕干燥、高温、低温的环境,一般的消毒剂容易将其杀死,但在潮湿、适宜温度的环境下可以长时间生存,做好个人卫生,内衣裤勤换勤洗,煮沸消毒,不要与他人的衣物混在一起洗。③患者要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避免延误治疗,坚持按医嘱全程、规则治疗,切不可自行停药、增减药量等。④患者治疗期间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营养,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提高自身的抵抗力。⑤育龄期妇女患淋病应暂缓怀孕、先治疗疾病,在医师的建议下选择最佳受孕时机。

对传染病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有关防病的基本知识,可以提高病人及其家属的自我保健能力,增强防病意识,为彻底预防控制传染病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 G 478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10-1278-03

【关键词】 健康教育;参考标准;美国;英格兰;日本;中国

健康教育已成为许多国家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而健康教育标准作为学校健康教育的指导框架,在各国都得到了高度重视。比如美国将学校健康教育列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制定了相应的国家健康教育标准,明确规定了从幼儿园至中学学校健康教育的操作指标[2-3]。英国教育改革条例将健康教育定为桥梁课系列之一,把健康教育课的内容融入其他基础学科以及更加广泛的学校生活之中[4-5]。澳大利亚教育委员会在中小学课程计划中,将“卫生与体育教育”规定为与数学、科学课程等同的一个重点学习领域[6]。日本从小学直至高中阶段开设“保健体育课”,系统地为学生提供有关健康教育的知识,并培养学生保持及促进健康的实践能力和态度[7]。

我国自2001年正式启动了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对目前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研究,并尝试新的设置[8-10]。笔者对各国健康教育标准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实施模式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各国健康教育标准的现况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健康教育标准框架提供依据。

1 美国

1.1 培养目标 促进学生健康,培养有健康素养的人,发现并开发学生的潜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11]。

1.2 内容标准 美国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面较广,有生理、心理与情感、家庭与社会等方面。主要包括:(1)心理和情感健康;(2)家庭生活与家庭关系;(3)人体生长和发育;(4)营养学;(5)个人健康;(6)酒、烟、对人体的危害;(7)慢性及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8)安全教育及意外事故的防止;(9)消费健康及公共健康;(10)环境健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教学内容的设置分4个阶段,循序渐进。其中幼儿园至二年级为第1阶段,三~五年级为第2阶段,六~八年级为第3阶段,九~十二年级为第4阶段[12-13]。每个阶段有各自的要求与侧重点。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必须达到全国统一的健康教育标准。

1.3 实施模式 20世纪90年代开始设定全国健康教育课程标准[14]。美国的国家健康教育标准是框架性标准,各州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更为具体的课程标准,规定课时和课程设置模式[15]。如今美国多数州从幼儿园开始到11年级(相当于国内高中二年级)都要求设有健康教育的课程,并且有相应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体系及管理服务体系与之配套[16]。

1.4 课程评价 经多年发展,美国的健康教育评价模式相对比较成熟[17-18]。在美国,学校健康教育的整体都要接受评价,包括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学校健康服务、学校健康环境以及健康教育计划中各部分之间的协调。评价是定性和定量兼而有之。评价小组由教职工代表,包括行政人员、教师、服务机构的人员组成,评价结果以评价委员会整体通过的决定形式公布[19]。2006年由国家高层教育官员委员会出版了《学校健康教育评价工具》[20],该评价工具强调以实施为基础的评价,为美国健康教育评估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2 英国

2.1 培养目标 为学生提供健康信息、培养其各项技能及作出健康选择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建立健康行为模式,从而为人群健康作出贡献。健康教育不仅要注重增加学生的健康知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21]。

2.2 内容标准 英国的学校健康教育框架主要包括9个方面的内容:物质使用和滥用、性教育、家庭生活教育、安全教育、健康相关的体育锻炼、食物和营养、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心理卫生[15,21]。

2.3 实施模式 根据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课程指导5》,健康教育内容通过其它课程加以传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通过教学计划被整合到国家规定科目的课程(包括英语、数学、科学和技术)、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程和性教育课程中[5]。

3 日本

日本文部省根据学校健康教育方面的有关法规法令(《学校教育法》、《学校保健法》)制订了《学习指导要领》,它作为指导学校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具有权威性,如同我国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

3.1 培养目标 使学生获得有关健康与安全的必要知识,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培养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实践能力与态度[15,22-23]。

3.2 内容标准 日本学校健康教育的传统内容主要有性教育(包括艾滋病)、安全教育和饮食生活教育(包括营养和进餐)。1998年,随着新的“教育课程标准改善的基本方针”的提出,日本的“保健体育”教育也根据社会变化做出了相应调整,其中关于保健领域的基本内容包括:“小学:身体的发育与心理发展,防止受伤,预防疾病,健康的生活;初中:身心功能的发展与心理健康,健康与环境,防止伤害,预防疾病,健康与生活;高中:现代社会与健康,环境与健康,终身健康,集体健康”[24]。

3.3 实施模式 日本的健康教育包括课程教育与课外指导。作为课程教育的内容,又分为保健学习与保健指导2个方面。保健学习含体育学科中的保健领域、保健分项、科目保健与理科、社会科、家庭科等有关联的健康知识,保健指导含年级活动的保健指导、学校组织各项活动的保健指导和学生会活动的保健指导。课程外的教育活动包括对具有身心健康问题学生的保健指导和对日常学校生活中的保健指导2个方面[7]。日本从2000 年开始试行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学时为:小学三、四年级共8学时,五、六年级共18学时;初中3个学年共48学时;高中体育教育为7~8学分,保健教育2学分。日本的健康教育课时的安排特点是年级越高学习课时安排越多,每学期都有固定的授课计划安排健康教育课时[23]。

3.4 课程评价 日本评价的顺序把态度放在第1位, 其次是能力和知识[25-26]。这与他们培养人格和终身健康的教育目的相一致。健康教育的最终效果应该落实在健康的行动上, 而态度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

4 中国

4.1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27]。

4.2 内容标准 教育部于2008年12月新颁布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该《纲要》规定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分为5个领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还划分出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年级和高中年级等5级水平,并把上述5个领域的内容合理分配到这5级水平中。

4.3 实施模式 1998年,教育部体卫艺司印发了《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检查评估细则》的通知,其中规定了“小学、初中每周保证0.5课时健康教育课,小学、初中以外的学校每学期开设健康教育讲座”[28]。健康教育课程在有关法定性文件中得到明确。

2001年,国家教育部开始试行新的课程标准,健康教育被明确规定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不再作为一门课程单独设置,从课表中撤消了0.5课时的规定。健康教育课改为采用渗透、整合的方式来体现[1]。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特别是经历了2003年“非典事件”以后,各地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辽宁、重庆等不少省市重新明确了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

2008年12月教育部新颁布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学科教学每学期应安排6~7课时,主要载体课程为《体育与健康》。小学阶段还应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合,中学阶段应与《生物》等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对无法在《体育与健康》等相关课程中渗透的健康教育内容,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

4.4 课程评价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与健康教育实施效果作为评价重点。评价的重点包括学生健康意识的建立、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卫生习惯、健康行为的形成,以及学校对健康教育课程(活动)的安排、必要的资源配置、实施情况以及实际效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学校实施健康教育情况列入学校督导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5 不同国家的比较分析与借鉴

5.1 培养目标 各国健康教育培养目标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体现了身体、心理和社会三维健康观;既考虑学生现实健康的要求,又考虑终身健康的需要。

不同点:美国重视学生创造性及个性的培养[15]。英国强调了对学生健康技能、责任感和决策能力的培养。日本侧重于培养学生健康促进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态度及终身健康的理念[25]。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年)》提出的健康教育目标重视提高学生整体健康素养,包括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养成及终身健康的理念。与我国以往的健康教育目标相比,有了很大突破,与发达国家的健康教育培养目标更为接近,更符合当今全球健康教育的理念。通过与各国比较,发现中国学校健康教育目标中对心理健康和社会能力的重视尚不足;对学生创造性及个性的培养仍有待提高,教师把学生作为被动的社会客体来锻炼、塑造,对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考虑比较少[29]。

5.2 内容标准 各国健康教育的共同内容包括:慢性及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安全教育;酒、烟、对人体的危害;食物和营养;身心生长发育;个人卫生及个人健康管理;心理健康;环境卫生等[32-35]。

不同点:美国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面较广,有生理、心理与情感、家庭与社会等诸多方面。内容标准中包括了情感健康、家庭生活与家庭关系和消费健康与公共健康等心理社会层面的健康要求。英国的学校健康教育框架中包括了性教育、家庭生活教育等内容。日本学校健康教育包括了社会与健康、环境与健康、终身健康与集体健康等内容。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年)》对建立自信、调节情绪、缓解压力、自我认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和异往等心理教育方面的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将婚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避免婚前等内容纳入了教育范畴。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健康教育正在向身体-心理-社会的新健康观迈进。通过与各国比较,发现英美的家庭生活与家庭关系、性教育内容,日本的社会与健康、终身健康与集体健康理念和内容,在将来进一步完善我国健康教育内容标准时可以借鉴。

5.3 实施模式 各国健康教育实施的共同趋势是以一门课或多门课为载体的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

不同点:美国大多数州,在《国家健康教育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专门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并强调通过实施综合健康教育(政府、社区、学校、家庭以及同伴等共同参与) 实现教育的目标[33]。日本的健康教育包括课程教育与课外指导。课程教育又分为保健学习与保健指导2个方面。保健学习的课时和内容都有具体的要求。英国的健康教育内容通过教学计划被整合到国家规定科目的课程(包括英语、数学、科学和技术)以及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程和性教育课程中,并提供了与相关学科具体健康内容的链接,通过“相关链接”或“提示”使得原本各自独立的课程整合成一个整体,同样使各科师资力量得到整合,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健康教育网络。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年)》提出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每学期应安排6~7课时,主要载体课程为《体育与健康》。此外,小学阶段还应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合,中学阶段应与《生物》等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综上所述,如何结合我国学校教育的特点,建立完整的学校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同时辅以学校多课程相互渗透的综合发展模式,并将健康教育融入广泛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之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课时的落实是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基本保障,各发达国家对此都给予高度重视。日本和美国多数州对各阶段健康教育课时都有具体的要求。日本在学习指导要领中对健康教育的指导强调:必须是在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中进行;在学科学习的基础上,在学科外的特别活动中也要给予充分的指导;不仅在学校生活中给予指导,还要促使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实践;培养能使自己终身健康、安全生活的基础[7]。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指出学校对健康教育的态度、重视程度和具体的实施步骤对于健康教育的成功实施是很重要的。以往研究发现,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的课时分配以体育为主,真正用来进行健康教育的课时较少,使学生不能系统地接受健康教育[34-37]。因此,今后我国应重视和保证学校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课时和教学质量。

5.4 课程评价 各国健康教育评价的共同点是:遵循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相结合的原则[26,32]。

不同点:美国评价小组成员由教职工代表,包括行政人员、教师、服务机构的人员组成,评价结果以评价委员会整体通过的决定形式公布。评价小组成员多样化,评价结果透明度高。另外,美国的《学校健康教育评价工具》评价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值得学习和借鉴。中日两国课程评价的共同点在于注重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评价,不同之处在于日本评价的顺序把态度放在第一位, 其次是能力和知识。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年)》提出对健康教育的评价应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对学生的结果评价也包括了知识、信念、行为3个方面,但目前尚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全面有效的健康教育课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指南。综上所述,我国亟待建立健全有效的健康教育课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指南、促进评价小组成员的多样化,提高评价结果透明度。

6 参考文献

[1] 余小鸣.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及挑战.中国健康教育,2005,21(5):377-380.

[2] 赵香柳.美国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历史沿革.科教文汇,2009(8):98.

[3] 张蕾,刘海燕.美国的综合性学校健康教育.基础教育参考,2007(7):18-22.

[4] 王家仁.英国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之研究.体育教学,2006(2):44-45.

[5] 卢伯春.英国健康教育对我国现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启示.体育教学,2008(11):41.

[6] 余小鸣.澳大利亚学校健康教育一瞥.中国学校卫生,2000,21(4):335-336.

[7] 齐建国,贾志勇.日本中小学的健康教育.中国学校体育,2000(5):65-66.

[8] 余小鸣,张芯,杨土保,等.中国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研究(1):学生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况.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7-9.

[9] 余小鸣,张芯,朱广荣,等.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研究(2):学生健康知信行相关影响因素.中国学校卫生,2007,28(2):107-110.

[10]余小鸣,张芯,石晓燕,等.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研究(3):学校健康教育需求.中国学校卫生,2007,28(3):203-205.

[11]李明生.中美两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健康教育比较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1):102-105.

[12]陈华卫.中日美中小学健康教育的比较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12:37-41.

[13]席春玲.当前美国中小学的健康教育课程及其特征.比较教育研究,2003(11):20-24.

[14]侯倩,张杰.中国与美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之比较.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0):118-120.

[15]卢伯春.中、美、英、日基础教育阶段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标准比较.扬州:扬州大学,2006:13.

[16]喻坚.中美两国学校健康教育之比较.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7:78-79.

[17]KANN L, BRENER N, ALLENSWORTH D. Health Education: Results from the school health policies and programs study 2000. J Sch Health,2001(9):266-278.

[18]JULIE LG. SHPPS 2006: School health policies and programs study: Change between 2000 and 2006.[EB/OL][2010-02-20]. cdc.gov/HealthyYouth/SHPPS.

[19]肖龙海,丁洁.中美中学健康教育课程比较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11):39-42.

[20]The 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CCSSO). Assessment Tools for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USA: CCSSO, 2006.

[21]National Curriculum Council(NCC). Health Education. UK: NCC, 1990.

[22]齐建国.日本中小学健康教育及启示.学科教育,2000(3):37-40.

[23]李英.日本中小学健康教育及启示.日本问题研究,2003(3):40-43.

[24]齐建国,薛懋青,贾志勇.日本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1-10.

[25]阎智力,市丸直人,石井腾.试析日本中小学的健康教育.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6):67-70.

[26]阎智力,顾渊彦.中国与日本中、小学健康教育的比较研究.体育科学,2005(5):30-34.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体艺[2008]12号).北京:2008.

[28]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检查评估细则(教体[1998]2号).北京:1998.

[29]廖文科.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中国学校体育,2000(2):12.

[30]钱健.中、美、日三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比较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120-123.

[31]俞爱玲.中美两国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比较.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442-44.

[32]李英.日本中小学健康教育及启示.日本问题研究,2003(3):40-43.

[33]孙雷.美国基于国家标准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及启示.体育与科学,2006(5):90-93.

[34]顾怀婷,傅茂笋.浅析中小学健康教育.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5(8):561-562.

[35]李俭莉.中小学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教文汇,2009(28):197-198.

[36]刘世宏,罗燕萍,祁为中.上海市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现状分析.中国校医,2006,20(5):499-500.

篇5

1因素分析

1.1社区居民因素

1.1.1年龄、文化程度因素 高龄人群记忆力差、易忘,文盲或半文盲、文化程度低的人群理解能力差,特别是伴有慢性疾病者,其情绪低落。对健康教育兴趣不高。同时一些老年人听力差或语言不通给健康教育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1.1.2家庭支持不够 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家属参与或积极支持是健康教育取得最佳效果的有力保障,有的家庭对健康教育意识淡薄,甚至漠不关心。

1.1.3居民兴趣不高 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发现有些居民特别是年轻人。认为自己没病.听与不听都无所谓。

1.2健康教育人员因素

1.2.1

对健康教育认识不足

受传统的医学模式影响,医务人员只停留在疾病知识的普及和宣教.在履行健康教育职责上缺乏主动性。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广大居民建立健康的行为模式。

1.2.2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不够 在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对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掌握贫乏.缺乏系统的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

1.2.3缺乏沟通技巧 健康教育中发现部分居民对社区工作者存在着偏见或不信任.如果不消除误会,将会影响健教效果。

1.2.4缺乏正确的评估,达不到最佳效果

目前为社区居民进行宣教大多是任务式.自己认为所需的内容,一次灌输,不管是否明白,能否接受。

1.2.5时间选择不当 在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发现因时间选择不当,参加人数不多。

2对策

2.1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包括每月两次健康教育讲座、每月一期健康宣传栏的宣传、义诊咨询宣传、大量宣传册子及宣传单的发放、大众宣传媒体宣传等。

2.2提高居民对健康教育的兴趣

比如开展特色的义诊活动,免费测量血压、血糖、身高,赠阅资料:举办健康小课堂,课后进行有奖知识问答:请专家解答相关疾病的知识问题。

2.3加强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培训 社区健康教育要求知识面广.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订了培训计划,进行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采取普遍提高与重点指导.理论考试与操作考试多种办法来提高健康教育知识水平。

2.4讲究沟通技巧 在与社区居民进行交流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力求口语化,避免使用医学术语。特别是与社区人群初次交谈时.要注意讲话艺术,先从闲聊开始,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并使用亲切的语言。在沟通过程中使用生动、鲜明、幽默的语言,既让人们接受,又有利于改变情绪.产生兴趣。同时,医护人员应着装整洁。容貌修饰自然大方,举止端庄,保持精神焕发.这有助于得到社区人群的信任。

2.5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开展注重宣教前的评估,找到最佳切入点,教育时不应将所有的知识一次性地灌输给对方,而应根据对方的接受程度分次、分量进行,因人施教,形式多样,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6注意时间的选择 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注意时间的选择,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为,城镇中有许多中老年人还要担任家务,看管小孩,接送小孩上学或外出锻炼。所以,对中老年人进行健教时尽可能选择在上午10~11点之间.或下午3~4点之间,上班的人群尽可能选择在周六或周日。这样,居民既有充裕的时间来接受健康教育.又不影响其私人空间和时间。

篇6

一、树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是提高心理教育实效的先导

人的行为是受思维和理念支配的,心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也同样需要具有科学、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因此树立什么样的理念,对一所学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坚守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的确立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都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确立的。

二、研制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提高心理教育实效的载体

要使新的、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成为现实,发挥其先导的作用,必须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寻找相应的载体。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了适合本校实际的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构建心理辅导课内容体系。我校在高一年级坚持开设每周一课时的心理辅导课,内容必须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因为每个地区或每所学校的学生除了具有该年龄段共有的心理特征外,还有一些较独特的心理特点。现在我校心理辅导课的基本内容为:“学会适应新环境”,“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挖掘潜力,学会学习”,“学会调节、控制情绪”,“学会交往”,“应试心理与技巧”,“文理分科指导”等。

2.开展丰富多彩的讲座活动。在其他年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讲座。如在初二年级开设“青春的快乐与烦恼”,“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学会经受挫折”等讲座;在初三年级开设“成功在于不懈的努力”,“保持考前最佳状态”等讲座;在高二年级开设“克服学习中的高原现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讲座;在高三年级开设“应试心理与技巧”,“学业与爱情”,“如何面对压力”等讲座。

3.建立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课和讲座主要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学生的个性问题与特殊问题需要通过个别辅导的方式。为此,我校特设心理辅导室,每天中午和周三、五下午为学生开放。服务形式有:面谈、书信辅导、阅览、心理测验、心理放松训练、沙盘治疗等等。

4.努力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探索。课堂教育既是师生智慧、知识和信息互流互动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命的情感潜能互相开发的过程。高效的课堂教学隐含着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必须注意建立有助学生心理成长的教学环境。①通过指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自我意识即自尊、自立、自强、自信。②通过课堂中理解、尊重、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创造潜能。③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做学生想学、爱学、会学,以形成锲而不舍的学习习惯。④通过严谨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细致、耐心的学习精神。

三、开掘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潜能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基础

1.制定教育大纲,提供实践指导。为了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j教育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我们以心理专业老师为主,制定了《班级心育纲要》。纲要依据心理学的理论,根据我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确定了心育内容。这一纲要既对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较强的指导性,又是课题组研究的重点内容。课题组全体成员(校级分管领导、年级组长和全体班主任)在明确纲要总精神和细则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各年级的特点,研制了“班级心育活动设计”,各班班主任广泛开展了主题活动实践。

2.设计系列主题班会进行专题教育。如主题班会“欣赏我自己”,使学生不仅学会了发现、肯定、欣赏自己的方法,还学会了欣赏和接纳同学的方法,并使学生体验到被同学欣赏的快乐。如主题班会“心灵的沟通”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逆反心理问题,采用孩子与家长书信交流的形式,促进双方了解沟通,促使孩子感受父母之爱,以感情力量来激励学生拼搏。又如主题班会“从黑洞中走出――中考复习效率大家谈”既开拓了学生复习策略的思路,更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以积极而又冷静的状态进入高效复习。

3.开掘社会实践的心理健康教育潜能。社会实践活动,如学军、学农等,往往被看作是增加出来的一项负担,一种形式,但几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它是开展心理教育的有效手段。正如一位同学所说:“军训不仅培养了我们的组织纪律性,更磨练了我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学农不仅培养了我们的劳动观念,更锻炼了我们的自治能力。”我们还定期组织社会调查活动,同学们自己选择调查对象,进行采访、调查、分析,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了与陌生人交往的勇气,还使学生了解了社会,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

4.加强班级个别心理疏导的探索。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疏导,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直接、最经常的途径,即班主任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因时、因人、因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找学生促膝谈心,进行个别疏导;坚持阅读学生的周记,将周记作为观察学生心态的窗口,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交流等。

篇7

一、中职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中职学生大多成绩较差,可以说是在批评、指责中“成长”起来的,其严重缺乏自信心和勇气,中考残酷竞争的失利,又使其原有的自卑心理雪上加霜。有个别家长文化素质较低或是其他原因,致使家庭教育不持久或者方法不当。学习习惯更加差,进而不断诱发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积月累,学生对家长、教师的帮助和教育产生怀疑,其心理经常受自卑、压抑、困惑、孤独、畏惧、敌对情绪等因素的支配。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思潮也对青年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学生无所适从。

二、中职教师应采取的有效教育对策

1.树立先进、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在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是主体力量,是具体实施者,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导师。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为目的,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应关注心理疾病的预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对学生心理适应性的调节教育,并积极地面向心理潜能的开发;积极发挥教育的系统性、目的,重视认知与体验;是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只有转变思想,增强认识,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得以真正发展。

2.加强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现代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便正确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出现失误。

3.在常规教育中渗入心理辅导内容

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都包括心理教育的内容,只要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就可以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如程序设计、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等课程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美育,语文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最好的做法是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标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4.借助影视魅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影视是美的化身,影片中高尚的人物形象、动人的故事情节、美丽的自然景色、优美的音乐旋律、艺术化的人物语言等,无一不带给观众以美的享受,从而使他们获得极大的美的愉悦。而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情操、才智的培养也离不开美的感染和熏陶。

5.在学校教育中引入社会生活内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可以说社会即学校。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因素,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往往是综合起作用的。其中有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也有促进学生成长的因素。学校、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入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人或事,引导学生作出全面正确的分析,采取有效措施调适其思想上或是心理上的种种缺陷和不足,也可以消除社会因素的负面影响。

6.加强对家长的帮助和指导

学校要通过家长会等方式,让家长明确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家长要了解青少年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既要鼓励,也要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对他们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他们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7.充分发挥班主任的职能作用

罗森塔尔效应表明,教师的期待和热爱产生的影响具有激励作用,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对于班级中的边缘学生他们更需要的是班主任在学习、精神上的关心、关怀。过分把时间、精力放在督促他们的宿舍卫生、纪律方面,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不利于其他工作的开展。

相信,每一个正常的人犹如一粒种子,只要能给予适当的环境,就会生根发芽,长大并开花结果。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有义务也有能力行动起来,用我们的真心和关怀努力奋斗,与我们的学生携手走向美好的明天!

篇8

[关键词] 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管理;血糖变化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2(b)-0110-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multiple health education management ways on th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ombined with the chronic disease clinical management experience in community thus providing basis for making the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100 cases of diabetes patients with the new health files in community from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5 were selected, the daily living habits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after the 12-month, and the fasting blood sugar and blood sugar data change at 2 h after dinner were compared and measured.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living habits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fasting blood sugar, 2 h blood sugar after dinner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Conclusion The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patients, which is of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to controlling the blood sugar level of patients.

[Key words] Diabetes;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management; Blood sugar change

人饮食结构的改变、少动多坐等多种生活方式的影响,导致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长。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4.15亿,2型糖尿病占全球糖尿病病例的90%。我国患者人群发病率高达9.6%,居世界第2。未来50年内,糖尿病仍将是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血糖长期控制不良可引起慢性并发症。IDF提出糖尿病综合管理5大要点(俗称“五驾马车”):糖尿病教育、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和药物治疗[2]。但是,由于缺乏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未引起足够重视,导致血糖控制不良,发生严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普遍依从性差,常规化、制度化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才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3]。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糖尿病防治的一项基本内容[4]。为研究健康教育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该中心对新建档案管理100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主要是普及基本健康知识,提高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良好控制血糖。现将健康教育干预和临床观察疗效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该中心建档,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龄40~82岁;病程2~10年;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30例、初中以下70例),建立慢病档案进行健康管理,患者行动方便能坚持随访,愿意参加健康教育活动。

1.2 方法

全面收集患者信息建立健康档案,包括基本资料、日常生活习惯和病情资料等。指导患者遵照医嘱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注意控制饮食和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定期参加该中心举办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社区医生定期电话或门诊随访,对患者进行血糖检测及用药指导,加强医患沟通。经过12个月一系列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管理,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良好,患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已经发生了显著改变。

1.2.1 健康教育措施 ①讲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等知识。②进行饮食指导:让患者了解控制饮食的目的和意义,说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和方法。指导患者严格控制饮食,合理搭配3大营养素,合理控制总热量。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多食高纤维食物,戒烟限酒。③体育锻炼指导:讲解运动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根据自身年龄、病情以及身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如走路、慢跑、骑自行车、太极拳、家务劳动等。指导餐后1 h以一定速度步行,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发生低血糖。④指导用药:嘱咐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购药,讲解正确服药的重要性。严格遵守医嘱,定时、定量、按规定服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对胰岛素治疗患者,讲解注射方法、部位、时间及胰岛素储存方面的知识,讲解低血糖反应的症状、预防和处理方法。⑤定期监测:指导定期监测血糖和各项生化指标,观测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药量及饮食。⑥心理指导:糖尿病是终生性疾病,多数患者会产生悲观、失望心理,不利于控制血糖。要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了解疾病的治疗及预防措施,消除消极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应让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病情,督促家属积极参与健康教育,让患者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积极控制病情的发展。

1.2.2 健康教育形式 ①发放宣传资料:将诸如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变换表、健康教育处方、日常护理等知识做成通俗易懂的小册子发放给患者及家属,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能力。②集中授课:每月进行1次有关糖尿病知识的讲座,并解答患者的疑问。通过讲座的形式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认识糖尿病的危害,提高治疗管理的依从性。③个别交流:进行个体化和差异化指导,通过随访与患者面对面或电话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综合治疗情况,收集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资料。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患者不正确的认识及治疗方式。④座谈交流:组织糖尿病患者互相交流治疗体会,互相监督治疗效果,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统计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经过12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习惯形成情况(见表1),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血糖变化情况(见表2)。干预后患者日常行为习惯(饮食控制、适量运动、体重控制及戒烟限酒)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通过系列健康教育干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教会患者自觉进行自我管理,是患者控制血糖、预防相关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该研究认为:①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糖尿病治疗影响因素多,由于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早期症状不严重未引起足够重视,部分患者严重依赖药物控制血糖,忽视非药物干预的作用,未注意饮食治疗和运动锻炼。一些患者未严格遵医嘱用药,导致血糖长期不达标,导致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社区卫生服务针对这些问题给予相应干预,是医院治疗的有效延续,重点在培养家庭治疗、患者遵医行为、良好生活惯养成等方面。②健康教育是终生服务患者的工作。综合性医院的医生每天面对大量糖尿病患者,很难有时间详细告知患者非药物治疗的方法,仅能告知患者需要规律服药,经常监测血糖,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等,没有时间告知患者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等。社区卫生服务实施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终生服务,就能满足患者的需求。③健康教育是系统干预活动。社区卫生服务实施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不只是简单的传播信息,更重要的是为患者系统提供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服务。主要体现在评估患者基本情况,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健康教育形式和方法(面对面宣教、集中授课、发放宣传资料、社区义诊、电话及家庭随访等),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参与自我保健。

[参考文献]

[1] 代庆红,王忠东.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3):206-208.

[2]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743.

[3] 王滟,迟家敏,郭慧琴,等.从病人依从性提高看糖尿病教育的意义[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0,3(2):134-13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