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0 15:10:4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学成本理论,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交易成本经济学;权变模型
中图分类号:F22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5-0892(2008)02-0013-04
一、绪论
企业间供应链合作问题的研究属于供应链管理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企业之间关系的稳定性有助于改进供应链运行的性能,如质量、交货时间、价格和成本等。同时,如果没有双方真实的价值增值,一种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是不可能存在的,这种现象被Iyer和Bergen称为巴列图改进。目前在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问题研究中,多采用博弈论方法或数学规划与最优化方法,而针对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的较少。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科斯就已认识到以价格机制为主导的社会交换并不是解决生产中所有问题的最好方式,并强调了企业产生和存在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企业的合作功能。威廉姆森(1979)也指出,交易的决定机制有两种:一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二是通过层级制度进行。具有供应链关系的企业间合作,则既有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交换,又有通过层级制度实施控制的特点,可看作是一种混合制度。
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认为,不同的治理结构具有不同的经济效率。威廉姆森(1991)着重分析了市场结构,权力层级结构和混合结构的经济效率问题。Heide,Jan B(1994)分析了“市场结构”、“单边合同结构(层级制度)”和“双边合同结构”的效率。按照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针对不同的交易特点,应该进行不同治理结构的选择。虽然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的相关文献中间接地对供应链合作的价值创造进行r分析,但仍然缺少对这一问题的系统性分析。本文在阐述交易成本内涵的基础上,对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关于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并运用这一理论来分析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权变模型。
二、交易成本内涵界定
对交易成本内涵的理解的主要分歧是,交易成本中是否包含组织成本。有的学者认为,交易成本中不含有组织成本;有的学者则认为,交易成本中应包含组织成本。
交易成本范围的差异性根源在于对交易成本概念理解的不同。如果像科斯那样将交易成本定义为“利用价格机制(获取产品)的成本”,则交易成本中显然不应该包括企业内部的组织成本;如果像Arrow那样,认为“交易成本”是指“使经济系统得以运行的成本”,则交易成本中就应该包含企业内部的组织成本。虽然威廉姆森没有直接给出交易成本的概念,但他将市场和企业作为治理结构的两种极端形式。并进行交易成本的比较分析。这种方法已经足以显示威廉姆森对交易成本的定义更倾向于Arrow的观点,即认为交易成本是使经济系统得以运行的成本。
科斯提出“交易成本”这一思想时,并没有指出对其的研究方法。威廉姆森提出了对交易成本进行分析的边际方法,以及在不同治理结构下对交易成本进行分析的比较思想。即为了满足对“交易成本范式”研究的需要,使其具有“可检验的意蕴”
(testableimplication)。威廉姆森发展了科斯的思想,将企业组织成本也看作是交易成本,这样便具有了将企业与市场进行交易成本比较的前提。所以,为了对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进行研究,我们也认为,交易成本应该包含企业内部的组织成本。
三、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对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分析
(一)供应链合作价值来源于治理结构的效率安排
1 治理结构特征
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将“治理(governance)”看作是为了实现交换的经济性而设计的特殊的机制:“治理指的是一种多维现象,包括多个主体间相互关系的产生、终止和进行”。Williamson and Ouchi(1979)也认为,“治理”指的是组织间交换的方式,是在市场和层级制度之间作出的一种选择。Palay(1984)对“治理”的定义是:“在合同起草、商议、监督、修改和终止的过程中关于制度框架的简短表达”;若对“合同”进行广义理解,该定义中的“合同”也可以看作是组织之间的一种“交换”。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治理结构”的本质是交换的组织方式,而“交换”应该具有经济性,即应该是有效率(efficiency)的――投入产出比例高,而不仅仅是有效的(effective)――能够达到预期结果即可,不考虑投入因素。因此,如何使治理结构所体现出的组织之间的交换行为更富有效率,这是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2 治理结构的安排与经济效率
按照威廉姆森的观点,对应于不同交易和投资特点,应该建立不同的治理结构(如表1),这样才具有经济效率。供应链合作类似于双边治理结构。由表1可知,双边治理结构是在混合性投资和经常易条件下具有经济效率的治理结构。这说明了威廉姆森的观点,在具有混合性投资和经常易条件下,供应链合作是一种具有经济效率的治理结构选择。
经济效率的衡量是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中关注的另一重要问题。按照图1的研究思想,经济效率可用“治理成本”体现。图1反映的是在一定的资产专用性情况下,不同治理结构下的治理成本差异。其原理是:不同的治理结构随资产专用性程度增大,其边际治理成本的增长速度也不同。
威廉姆森(1991)给出了不同治理结构下的激励强度、行政控制、适应性及合同法的适用差异等,这些都是决定“治理成本”大小的变量。此外,按照Heide,Jan B(1994)的研究结果,治理成本还与关系形成、关系保持、关系终止的过程相关。
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主要是从不同治理结构下的治理成本(交易成本)差异来分析治理结构的经济效益及其选择。治理成本主要取决于以下六个方面:
(1)交易关系的形成成本(或称合同签订成本)。双边的治理模式可能被认为是具有治理成本上的优越性,但是,这种模式建立之初需要投入较大努力,即认为双边合同的交易关系的形成成本较高。㈣
(2)适应性(或称协调成本)。在垂直一体化情况下,协调问题可以通过内部行政性命令解决,而对于市场中的交易双方,在其利益存在冲突的情况下,协调问题将难以解决,即会产生很大的协调成本。
(3)资源浪费情况。分析治理结构是否有效的标准,可通过考察其是否具有经济性。“经济性可用其是否具有有效的适应性和避免浪费来衡量”;“与双边
或多边的自由交易方式相比,权力关系(即命令形式)在适应性方面更具有优势”;而层级的治理结构下由于官僚体制的存在会产生浪费。
(4)控制性。控制性是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特征,也是影响治理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这是由于控制机制和手段直接决定着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及纠纷解决的成本。
(5)激励性。在市场结构下,由于产权交易主体责任清晰,因而具有很大的激励性;而在层级制度下。由于组织间的责任有时存在交叉,激励性弱,这也是层级制度下易于形成官僚成本的原因。
(6)监督成本。在不同的治理结构下,其监督过程也不同,因而监督成本必然存在差异。市场结构下的监督机制主要是依靠法律体系,但由于信息和专业知识的不对称,法律的监督机制成本是最高的;混合结构下的监督机制是依靠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第三方,如仲裁机构或管制机构等,其监督成本要低于市场结构下的监督成本;在层级结构下,由于信息和知识掌握的便捷,其监督成本最低。
由上分析可知,按照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供应链合作的治理结构类似于混合治理结构。因此,在适应性(协调性)、控制性和监督三个方面,它比市场结构更具有效率;在避免资源浪费和激励性两个方面,它又比层级结构更具有效率。
(二)供应链合作有利于控制机会主义倾向
机会主义的存在是交易成本产生的核心原因。机会主义在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专用性投资的经济行为中显得更为重要。“诚信缺失的本质是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它将增加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机会主义的形成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二是人的有限理性。因此,减少机会主义带来的交易成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对不确定性进行控制;二是通过信息互享,克服有限理性。“对一些交易而言,组织结构的转换可以通过节约有限理性,减少签约成本,并通过减少机会主义,减少合同执行成本”。对于经常发生的、资产专用性特别强的合同,这种结构的转换是指由市场交易改为企业内部生产;而对于经常发生的、资产专用性比较强的合同,则是由市场交易改为混合结构治理模式,其中包括供应链合作方式。
在对不确定性进行控制方面,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与资源决定理论的观点是一致的,认为当企业自身资源难以满足其发展时,需要借助其他企业的资源。但是,在利用其他企业资源时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在核心资源获取上对其他企业产生的依赖性;㈣第二,由于资源流入的不可控制性,使企业决策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供应链合作可看作是对不确定性与依赖性进行管理的反映。
此外,专用性投资更容易形成机会主义倾向。因为,专用性投资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产生的风险更大,交易成本更高。因此,如何对专用性投资的风险进行控制,是减少机会主义的关键。只有在买卖双方保持稳定的交易关系的情况下,这种专用性投资的成本才会最低。因为,双方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可以减少当合同条款不明确时对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预期,从而降低合同签订时“字斟句酌”或聘请律师审查等所带来的成本;也可以在外界环境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使交易得以维持,并增加对交易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可见,按照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供应链合作之所以有利于控制机会主义倾向,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彼此之间形成的相互依赖关系来实现下列目标:第一,形成有效激励,克服“引诱违反”、“投资价值不确定性”、“合同不完备性”等有限理性的存在而产生的不利后果;第二,通过一定程度七的信息共享,减少签约成本和合同执行成本;第三,减少资产专用性带来的交易不确定性的风险成本;第四,可以增大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四、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权变理论
(一)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
供应链合作是混合治理结构的一种形式,按照Williamson and Ouchi(1981)对治理结构的定义,“交换”是治理结构研究中的核心内容;交换物品的特点、交换双方权利义务内容及违反义务规定的处罚成本,都直接决定着交易成本的大小。威廉姆森(1979,1991)将这种交换的特点总结为三个关键性指标: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交换过程中的监督和惩罚成本与控制性和处罚机制相关。此外,按照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双方关系的依赖程度也是影响交易成本的一个要素。例如,威廉姆森(1991)指出,随着资产专用性的增大,市场组织的边际成本将增大得更快。这时,具有双边依赖关系的组织结构将取代市场模式,即双边依赖关系影响着经济交换的效率。Heide.Jan B(1994)也认为,非市场机制的治理结构是对不确定性与依赖性进行管理的反映。由此可以认为,影响交易成本的因素包括:(1)资产专用性;(2)交易频率;(3)不确定性;(4)控制性;(5)处罚机制;(6)依赖性。
许淑君等(2001)指出,影响供应链企业间交易成本的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其中提到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均与资产专用性相关;“可供选择的厂商数目”又主要用于分析企业间的依赖性问题。所以,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可以认为,影响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交易成本因素包括: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不确定性,控制性,处罚机制和依赖性六种。
(二)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权变模型
按照上面的分析,影响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交易特征,二是关系特征。
1 交易特征对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影响
(1)资产专用性水平对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影响
供应链合作价值在资产专用性水平处于一定范围之内时(图1表明的是处于K1与K2之间),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而在资产专用性水平过大或过低时,则不存在供应链合作价值。
(2)交易频率对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影响
在偶然易的情况下,供应链合作不具有效率。只有在经常易情况下,供应链合作才有可能创造价值(如表1所示)。
(3)不确定性对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影响
不确定性对供应链合作价值的影响机理与资产专用性的影响机理相似,即当不确定性为零或很小的情况下,交易通过市场完成将更有效率。因为,在市场治理结构下,关系形成的成本最低;而当不确定性相当高时,对这种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就变得十分重要。此时,层级治理结构模式下的控制成本和协调成本低的优点就显得十分突出,因而采用层级治理结构将变得更有效率。所以,只有在不确定性水平处于某一中间阶段时,供应链合作才是有效率的。
2 关系特征对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影响
(1)控制性或依赖性对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影响
供应链合作中的控制性对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有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控制性强意味着依赖性和风险均很大,如图1所示。随着控制性的增大,供应链合作的边际成本在上升;另一方面,控制性增强意味着解决纠纷时运用权力机制的可能性增大。这将有利于降低纠纷解决成本。但是,社会关系理论认为,
“交换双方依赖的平衡性非常重要;而权力的形成对双方交换关系的发展是不必要的,因此在双方关系的发展中应该削减权力的运用”。可见,控制性处于平衡状态,将有利于供应链合作价值的创造。
(2)关系发展阶段对供应链合作价值创造的影响
按照关系合同理论,随着供应链合作双方关系的深化,由于时间推移而增长的正面的交换联系也会形成支配双方相互联系的交换标准,从而有利于交易成本的节约。此外,按照合作与竞争理论,合作方对目标的认识、对其相互交往的行为及结果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当人们认为他们的目标具有一致性时,其中的一方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另一方也将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可见,随着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深化,有利于通过减少协调成本,创造供应链合作价值。
【关键词】经济发展成本分析,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基础
前言
自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就进行了热烈地研讨,但目前仍然停留在逻辑思辩的角度,缺乏实施层次的研究。从经济学角度的研究情况来看,虽然也出现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整个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基础,没有抓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本文不揣浅陋,提出并论证此问题,以期引起经济理论界的关注与思考。
1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基础建设现状
目前,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研究现状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①从理论定义的角度来看,尚且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由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中缺少相对统一的理论基础,所以目前的理论定义一直是次啊用的布伦特兰夫人定义,其中比较推崇的思想是“当发展能保证当代人福利增加时,不会使后代人福利减少”,对上诉内容进行分析的话,很容易得出:可持续发展可以被看作是无代价的发展过程。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生态环境一定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收到一定的破坏,而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对生态环境没有任何危害。
②从理论内涵的角度来看,尚且存在一些模糊性,这一现象也是由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没有统一的理论基础造成的,内涵中并没有确切的指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及内容,甚至对发展的措施以及注意事项也模糊不清,在发展于环境中不能有效区分重点。那么如果二者在运行过程中不能相互协调,该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
③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中统一理论基础的缺失,导致可持续发展经济课题研究停滞不前,其自身的统一性于整体性得不到发挥。
所以针对这种现象,首要的工作就是能够建设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统一理论基础,在这一基础结构要求下才能够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从而使可持续发展在各个方面能够层次清晰的开展。
2经济发展成本分析: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我们都知道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应该是非常广泛的,它关系到生态环境、资源环境以及人口环境等等方面的发展与治理。同时我们也知道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与经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也就是说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需要和生态环境中的能量与物质做交换的,那么人类的经济发展行为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会使生态环境遭受到破坏,总的来说就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干预生态环境与系统的良性循环,在这一干扰过程中就会对生态环境的资源造成破坏,凸显出的使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以此表现出的效应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本。
那么这种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本不会因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提出就被抵消,只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将这种经济发展成本降到最低。在降低的范围内能够对二者产生一定的效益,其一是生态系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得到良好的修复,其二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本要低于所得到收益,这一循环过程是遵从了成本-收益法则。那么,从这样的实际发展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将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有效治理,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系统能够得到良性循环,从而使社会经济发展能够利用有效的资源,最终实现控制人口增长的目的,这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能够大大缩小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3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
3.1重新界定可持续发展概念。根据上诉扥内容我们可以讲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总结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依托在人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二者有机结合之上,从而实现的制度以及政策,在发展过程中以激励与约束制度遏制当代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负面采集,同时讲人类经济发展的成本减少到一定范围,在经济发展中实现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的结合,最终保证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3.2强化可持续发展制度安排。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相关制度安排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第一,要充分考虑市场机制对制度安排的影响与作用,所以要在生态系统资源的利用中合理介入价格机制,之后利用市场机制来科学合理的控制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利用,以促进我国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节约经济发展成本。第二,强化我国政府部门的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在制度安排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市场秩序性的合理维护以及相关法制法规的有效建设,要按照政府的要求来实施行政规制中的内容,以法制手段来约束社会经济的合理发展,使之在发展的过程中将生态环境污染指数降到最小。第三,最重要的是市场制度的健全与完善,这样才能够使资源环境市场占有一定的优势,进一步实施市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3.3建立可持续发展政策机制。政策的引导与约束作用使无可厚非的,所以可持续发展想要从理论向实践过度的话,需要政策性的强化与引导。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已经明确了关于环境保护以及生态保护的内容,所以生态环境这一内容在我国的法律条文中是占有一定份额的,所以针对经济发展主体来说,政策性的引导应该体现出减免、补偿、鼓励、优先等形式,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来引导其保护环境,使我国的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能够相互协调。
4 结论
综上所诉,就是对经济发展成本分析: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研究的深入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是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成本控制,生态环境系统对于人类的生存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有效保护环境资源,这也是可持续经发展经济学的统一理论基础,在这一基础上我国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能够长期、有效的依存发展,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以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程;英语;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126
高效课堂不是潮流,不是形式,而是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教的使人满意,教学成果显著的实实在在的高效课堂。我们要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要成绩,就要注意教学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简单说,“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它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研究主导和主体二者的关系,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学最优化的原则,保证课堂教学在耗费师生最少的时间的情况下,能够取得最大的效果”(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如何使英语高效课堂成为现实,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在课堂实践中的做法和想法。
二、高效课堂的教学要素
高效课堂教学至少包含以下三个要素,即: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
三要素的体现与衡量主要涉及三个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层面,教学效率是指在单位教学时间内,在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教师所完成的教学任务量。学生层面,教学效率=教学对所有学生的一切影响的总和/学生所用的时间总和。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要和谐、有效。只有教师的高效或学生的高效,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三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达到高效的目的呢?笔者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谈起。
1. 教师的具体操作
(1)教师首先要与时俱进,进行自我洗脑,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角色。要确立和增强学生是“主体”而教师是“主导”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是认识过程的主体,他们统一在教与学的两种活动方式之中,而面临的一个共同对象就是“英语”。教师虽为主体之一,在课堂上应发挥其“主导”作用,但要把学生当作中心,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并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教师要摆正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从“交际论”的角度讲,师生共同都是主体,即“双主体”。而“自主”是学生主体的第一特征。高效的课堂应该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并通过教师的主导,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独立思考,自主发展各种学习能力,以获取必要的知识、强化学科技能。教师应该亲近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同时,在教学环节中结合教材目录、每个单元的“目标”“复习要点”,各单元的“学习建议”(Tips)指导学生有效地采取各种策略提高学习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在这种师生关系下,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和高效教育。
(3)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备好教材、备好学生。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无论是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基础知识的讲解,还是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培养,乃至最终综合英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教学活动(主要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因此,英语教学本身就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个科目。教师在备课时,设计不同层次和多种形式的活动时,特别注意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尽可能提供真实的情景,让学生综合地应用所学语言完成一些任务。
(4)教师熟练操作多媒体
多媒体呈现的知识内容,可以形成清晰具体的映像,把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形、声、情、意、形象化,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可以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打造高效课堂中,多媒体作用功不可没。
2. 学生学习热情和正能量的激发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这里的“发展,兴趣,爱好,倾向”都是心理健康的内容。高效课堂上,学生三种学习需要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成就的需要
成就的需要就是指对地位实力、绩效优势、声望名誉的需要。成就需要的强弱取决于教师和家长的成就需求的高低、自信心和成功体验。
(2)被赏识的需要
被赏识的需要在课堂上表现为希望获得教师的赞许、认可和赏识。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表扬,学生就会进一步努力学习,取得良好成绩。因此,这是一种外在动机。
(3)认知的需要
认知的需要是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的需要,是属于内部动机的作用。认知需要与学习的目标有关,也与学习的兴趣有关。课堂学习成功经验可以使学生增强认知需要,使学生更加愿意学习。
三、如何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1. 学法指导
教师要给学生介绍一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向学生提出读书的具体要求。笔者指导学生阅读,注意提示学生从两方面去看:一是从宏观上看,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中心思想、内容要点、布局结构、写作方法、风格特色等,把这叫做“宏观把握”;二是从微观上看,对词、句、段中的难点、重点作深入的探讨,把这叫做“微观理解”。这种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的阅读顺序,有利于学生掌握阅读的规律和方法,迅速提高阅读能力。
2. 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情感的交流。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通过观察、倾听和参与,调控教学,考虑学生的差异,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发现学生思维的“火花”,并加以鼓励,增加学生的自信。
3. 质疑设问
质疑,是学习的真正开始。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倡导“发现学习法”。这是“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方法”,即由学习者自行发现问题,自己去概括,作出结论。学生能设问,常常表明他已经进入了真正学习的角色。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认识水平,设置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需求。
4. 释难解惑
问题提出后,怎样解决,谁来解决?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但发挥主体作用的还是学生,提问者在继续学习、思考或受他人启发后,也可为自己“解惑”。一句话,可以通过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来取得共识、获取新知。
5. 创新与提高
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创新”的课堂。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使学生获取新知的阶段,而必须进一步使学生的新知转化为智能的阶段。因此,教师应在学生掌握新知之后,及时地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通过发现、质疑、类比、分析、综合、联想、求异,而达到创新的过程。
6. 巩固深化
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学生的认识和智能形成也不可能一次实现。这就要有一个巩固深化的阶段。教师要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
选择成本的演进的角度,可以发现成本在中扮演的角色。1880年代以前,由于制造业试图通过规模获取利润,所采用的加工成本信息通常是与单一活动企业的有关效率和总体利润的管理决策有关的。1880年代以后,垂直式综合型企业和金属制造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更多的有关内部各步骤效率的信息,以便通过会计确定管理的差异。由于金属制造企业具有多产品生产的特征,因而总是期望通过范围经济来获取利润,管理者们开始寻求怎样获得恰当的产品成本信息的方法。直到1910年代,那些专门用来将成本恰当地分配于不同产品品种的制造成本系统逐渐消失了。H.托马斯。约翰逊和罗伯特。S.卡普兰认为,“消失的原因可能是它们较高的成本收益比率。在一个复杂企业中,当时的信息处理技术将耗费的资源恰当地分配于每一产品中的代价是相当高的。经营盈利产品,抛弃亏损产品的生产,其得到的利润可能难以补偿做出这种选择所需信息的成本。”(H.Thomas Johnson,Robert S.Kaplan,1987)尽管如此,会计师并没有完全放弃所有的产品成本方法。事实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本会计作为一门学科成长起来了。为财务报告目的的公证会计师制度逐渐取消了用账外金额计量制成品存货的实务,财务报告的数据都是通过归集全部成本和财务账户的复式记账来取得。1950年代后,会计师开始设计与专门决策相关的成本会计方法,这促进了成本信息由外部披露转向内部管理,成本会计作为管理会计的雏形则过渡到了管理会计体系中。
成本会计的演进为我们理解成本在企业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从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关于企业性质的论述中可以获得这一基本框架的经济学逻辑:
1.如果企业要实现专业化生产,那么必然要面对生产环节,而成本核算在这一过程中是一个关键因素。
企业存在的最重要的理由是:企业是由专业化的组织所组成以便管理生产过程(Paul A.Samulson,William D.Nordhaus,2001)。由于不能指望工人会自发地组织起来,准确无误而又程序正确地完成每一项作业任务,需要通过企业的形式来实现大批量而又很经济地提品,这就是一种专业化效率。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专业化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更好地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从会计学的角度看,专业化效率的作用必须在企业专业化利润的基础上才能发挥,由于专业化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企业利润在持续经营条件下是通过多阶段成本控制和定价行为来实现的,但由于同类企业之间可能存在价格竞争,因此成本的战略控制就比定价行为显得更加重要。随着生产的推进,各类成本逐渐发生并不断积累,通过成本核算和差异的反馈来实现专业化生产控制,在本质上是对专业化效率的评价。
2.如果企业要实现其基本目标,那么必然要面对生产过程,而成本是这一过程中管理决策的一个基本准则。
企业存在的又一个理由是在于管理生产过程(Paul A.Samulson,William D Nordhaus,2001)。经济学通常认为,企业的目标是获取利润。利润的获取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的经济时期、不同的市场状况、变化后的技术条件等等都可能对企业利润目标产生深刻的。因此,企业经理作为对企业成功或失败承担责任的人,需要适时地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对产量、价格、新产品、新工艺、广告等做出决策。成本分析在这类决策中常常是一个基本准则,没有成本分析的管理决策是难以想象的。
3.如果企业要改善资本结构,必然面对资金筹集,而成本披露则为这一行为提供了一种必要的资本市场通道。
企业存在还因为其具有为大规模生产筹集资金的功能(Paul A.Samulson,William D.Nordhaus,2001)。对企业而言,许多业务如开发新型商用飞机、研发微处理器等等,其所需要的资金已经远远超过19世纪风险爱好者个人提供资金的能力范畴了,就象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所描述的那样:“如果公司不能每年为新项目筹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那么,私有企业高效率的生产活动是不堪设想的。”(Paul A.Samulson,William D.Nordhaus,2001)在今天,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主要渠道应首推资本市场。要有效开拓资本市场对企业的资金来源,企业必须向外部提供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早期制造业计算成本通常是基于评价因消耗资源所能得到的收益机会,以及控制产生较高报酬的内部程序和作业两个目的,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成本会计学的产生。H.托马斯。约翰逊和罗伯特。s.卡普兰认为,“成本会计并不是为了成本管理的目的描述每一产品消耗资源的情况,而是为财务报告目的对存货进行计量。”(H.Thomas Johnson,Robert S.Kaplan,1987)这意味着,为了通过财务报告向外特别是向资本市场披露会计信息,成本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当然,除了资本市场动机以外,会计准则、税法等管制性条款也为企业财务报告提供了必要的规范。事实上,许多成本方法特别是存货计价法,提供了资产负债表上存货价值和收益表上制造费用的关键数据。回到企业的功能来看,成本披露显然为企业筹资行为提供了一种资本市场通道。
二、会计学成本的属性
通常,会计学家将成本理解为: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而做出的牺牲,可通过为之所失去的或放弃的资源来计量。但成本倒底意味着什么,还取决于它所处的背景。正如罗纳德。W.希尔顿所指出的:“为了某一目的而以特定方法分类和记录的成本数据,可能并不适合于另一种用途……其关键点在于不同的成本概念和分类适用于不同的目的”(Ronald W.Hilton,2002)。
在会计学中,通常将成本分成各种不同的类别。为了理解这些种类繁多的成本类别,更为了在会计实务中利用不同的成本类别进行管理控制、预测与决策、信息披露,我们必须追溯一个基本:为什么要对成本进行分类?关于这一问题有很多解释,但查尔斯。T.霍恩格伦的简短描述是值得借鉴的。他认为,成本目标是将成本分成不同类别的真正原因。为了指导做出决策,经理需要不同用途的各种数据。这些数据包括某些事物或活动的成本,“我们把(这一事务或)这项活动称为成本目标,并把它解释为需要对成本进行单独测定的任何活动”(Charles T.Horngren,1982)正是因为管理中成本目标存在多样性,决定了需要通过不同的成本属性去刻划不同目标的成本数据,以符合相应目标的性质。
一种重要的成本分类就是根据成本变化同组织的作业变化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背后的导致成本发生的作业称为成本动因。这种分类通常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当成本动因变化时,固定成本总额保持不变,而变动成本则会随成本动因的变化成正比例变化。这种成本属性是建立在几个重要假设基础上的:
假设1:成本的变动或固定是针对某一个特定的成本而言的。这意味着成本的变动性是某一具体的成本目标的变动性,而不是若干成本目的综合描述。
假设2:成本的讨论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这意味着超过一个特定时间段,由于契约或者其它因素,从最初的时间基点来看,原来被视为固定成本的可能会演变为变动成本。
假设3:总成本是线性的。这意味着从成本—动因坐标图看,与成本动因相关的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是条不间断的直线。
假设4:只有一个成本动因。这意味着其它一些可能的成本动因对总成本的是持续的,或者说是不重要的。
假设5:成本动因在一个相关范围内变动。相关范围指使成本与成本动因的特定关系有效的成本动因的变动范围。
这种分类无论在学上还是在学上都十分普遍,其意义可能在于:在决策层面上为成本的估算提供一种相对准确的模式。
另一类十分重要的成本属性是,通过成本追溯与成本分配来区别成本是与特定的成本对象直接相关还是间接相关,通过把成本分配到发生成本的部门或工作中心,使成本管理变得更加容易。在这一属性下,通常把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能够直接追溯到某一特定部门的成本称为直接成本,而不能直接追溯到某一特定部门的成本称为间接成本。但是,在实务中严格区分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有时是困难的,减少这种不确定性需要考虑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因素1:成本的重要性水平。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成本数据的处理本身是有代价的。因此,某一成本数量越大,把成本追溯到某个特定成本对象就越具有经济可行性。
因素2:信息采集技术的可行性。信息采集技术特别是一些高的可能会改变成本在实务中的归属,就象条形码的应用一样,使以前只能当作间接成本的项目可以按直接成本来核算。
因素3:生产作业的设计。生产作业设计很有可能将某些设施专门用于特定产品,其所发生的成本归为直接成本。
因素4:合约安排。实际上,某些合约限制了给定部件的使用范围,这对该部件成本确定为直接成本提供了依据。
这种分类主要出现在会计学上,其主要意义可能在于:为企业管理行为特别是责任会计提供一个数量化依据。当然,如果将企业的委托关系延伸到工人一级,基于这种分类的成本,实际上也为企业契约履行提供了重要的评判基础。
三、经济学对会计学成本的突破
会计学成本主要从财务报告的目的来成本,其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可计量的角度,通过一种资源交换或转换时发生的资金历史支出对成本进行确认与计量,以此为基础形成财务报告中的相关信息,会计师也很少或几乎不会将那些计量困难的未来成本纳入报告范畴。即使是出于非财务报告的决策或管理需求,真正引起会计师们关注的不确定性成本也并不多。
经济学家对成本的注意力常常不同于会计学家或会计师,他们主要从决策目的来研究成本,其目标就是确定与各种不同行动方案相联系的资源的现在和未来成本。“对经济学家来说,最重要的成本是随产量变化的那一部份。但是在会计的账簿中却将期间性的固定成本分配于产品,使得企业难以决定哪种产品盈利大而继续生产。”(H.Thomas Johnson,Robert S.Kaplan,1987)当会计师们的产品成本数据没有管理意义时,经济学家便不会为这些数据所感动。
经济学家的成本定义要比会计学家广泛得多,“企业账户仅包含有实际货币注入的交易。相反,经济学家则常常试图‘揭开货币的面纱’,隐藏在货币交易后面的实际结果和衡量一项活动的真实资源耗费。”(Paul A.Samulson,William D.Nordhaus,2001)因此,经济学成本,除包括了会计学成本外,还包括一些在会计学上没有反映但却是真实存在的成本。特别是下列成本属性集中体现了经济学对会计学成本的突破:
1.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被定义为选择一种行为而放弃另一种行为所需牺牲的利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与某种行为相联系的1美元的机会成本,应当被当做1美元付现成本来对待。(Ronald W.Hilton,2002)机会成本无论是在商业决策,还是在个人决策上都是广泛存在的,但行为家和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许多人都容易忽视或者低估机会成本的重要性。
2.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过去发生的成本。经济学的结论是:沉没成本并不影响将来的成本,也不为现在或将来的行为所改变,因而与成本决策无关。尽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让沉没成本影响未来决策是不正确的,但人们却经常这样做。但是在产业经济学中,企业对预期沉没成本的分析,对企业是否进入或退出某一产业领域,具有直接的决策作用。
3.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每多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所另外增加的成本。边际成本是差异成本(差异成本是成本在两种可选择行为下的差异,也称为增量成本)的一个特例。这一成本概念的引进,直接导致了企业决策中的最小成本法则和替代法则。
成本的创新与经济学的是辩证的,成本理论的创新丰富了经济学的,经济学的发展又促进了成本理论的创新。成本理论不仅在会计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历史地看,在经济学中,成本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生产理论的延伸和企业理论的基础。”(林万祥,2001)因此,成本理论创新不仅丰富了经济学的内容,而且可能提供一些新的分析视角。同样,经济学的发展特别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成本理论的创新。这包括约翰。D.布莱克(John D.Black)对生产成本理论的最初贡献;肯尼思。J.阿罗(Kenneth J.Arrow)对信息成本理论的贡献;乔治。约瑟夫。斯蒂格勒(George Joseph Stigler)对信息成本、生产成本、产业组织成本、管制成本的发展与贡献;弗兰科。莫迪利阿尼(Franco Modigliani)和默顿。米勒(Merton H.Miller)对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理论的贡献;加里。S.贝克尔(Gary S.Becker)对犯罪与惩罚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理论的贡献;罗纳德。科斯(Ronald H.Coase)对交易成本理论的贡献;道格拉斯。C.诺斯(Douglass C.North)对制度变迁成本理论的贡献;以及哈罗德。德姆塞茨(Harold Demsetz)等人对企业成本理论的贡献。
[关键词] 四位一体 西方经济学 教学方法 改革
一、引言
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其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一直受到该课程教师的高度重视,并出现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基于西方经济学的“西方性”,借鉴西方国家著名大学(如哈弗大学)的案例教学法进行案例教学;二是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以摆脱黑板经济学,进行多媒体教学;三是借鉴自然科学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将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置于实验室的情境下进行论证,即实验经济学教学法。这些新的研究成果吸收了西方国家大学的经济学成功教学经验,从教学法角度看也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现实性,因而对我国经济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教学方法均没有考虑学生受众的差异、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施成本的问题,只单纯强调某一种方法的优越性,因而最终难以摆脱“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教学窘境,与“学生易学,教师易教,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教学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最近,包天仁教授提出了“循序渐进,阶段侧重,精讲精练,五技并举”的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该法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因而在我国英语教学改革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基于包天仁教授研创的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思想,考虑到学生受众差异、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实施成本,尝试性的提出了“分明别类,注重主次,降低成本,五法兼施”的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凝聚了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多位”精髓,按照“学生易学,教师易教,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教学目标设计,体现了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殊性,符合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的教学原则,因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新方法。
二、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的内容
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分明别类、注重主次、降低成本、五法兼施”。其中,“分明别类”是指教师在开课之前应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全面了解,然后据此对学生进行基本分类,目的是便于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尽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我们知道,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学生的学科属性不同,其具有的数学水平各异,不同类别的学生对同一方法的认同和接受成本有很大差异。因此,盲目采用某一种方法对所有学生进行教学,将压抑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成本,降低教学效果。“注重主次”是指教师在正式开始整门课程之前,应对学生所用教材的内容进行全面研究、分析整合,并将其模块化,然后根据教学要求和内容确定主次,即确定哪些内容需要重点讲解,哪些内容只需一般了解,等等,目的是便于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或模块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是不分主次采用一种方法贯穿始终。“降低成本”是指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本着降低成本的原则进行。这里的成本既包括教师的教学成本,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成本。其中,教师的教学成本主要包括教师的课堂授课时间、课前备课时间、课后辅导时间以及为此发生的资料等费用支出,学生的学习成本主要包括学生在课堂中对授课方法的接受难度、学习的吃力程度、课前的准备时间和课后的复习时间以及为此发生的资料等费用支出。显然,这些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兴趣,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在实现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成本较低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师和学生持之以恒的教和学。“五法兼施”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的情况下,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和教师自己的教学成本,应灵活选择讲述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实验经济学教学法等五种主要的教学方法。“五法兼施”的目的既是为了为不同类别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为尽可能降低教和学的成本。
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强调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首先必须考虑学生属性和授课内容的实际情况,即所谓“因材施教”,强调教师在进行“因材施教”的同时,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努力降低教学成本,以实现满意的教学效果,即“减负增效”,“因材施教”是基本,“减负增效”是目标。因此,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立足学生、面向内容、考虑成本、方法多样,从而满足了“学生易学、教师易教,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教学目标设计。
三、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的实施
按照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的内容,其实施主要分三步进行,首先,是对学生进行基本分类;其次,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将其模块化;最后,是本着降低成本的原则,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和不同模块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为了方便操作对学生分类,分类时既可以按照学生数学水平的高低进行,也可以按照学生来源于文科还是理科进行(有文理兼招的班级),如果专业人数较多,还可以同时按照数学水平的高低和文理科属性进行分类。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首先应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增删,并将其分成逻辑较为严密的几大模块,然后针对不同模块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说,对纯文字描述的部分,如课程的导言或每章的引言部分以及经济制度或政策的介绍部分,教师采用讲述法或辅以多媒体教学法,成本最低,学生易于接受;对于有很强现实背景的理论部分,可以采用讨论法或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由于有现实背景,题材容易收集,采用讨论或案例形式教学会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对于较为抽象的理论或模型推导部分,可以采用实验经济学教学法或多媒体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经济学教学法直观、形象,可以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体验,增强对相关理论的深刻理解,而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声音、图像直接对教学内容进行表达,能够在有限的课时内将抽象繁琐的模型推导过程全面介绍给学生,教学效率较高。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教师主要是根据学生分类和教学内容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五种主要教学方法各有优缺点,不同方法的实施成本也有很大差异,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四、结语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采用“四位一体”教学法是我们对教学法改革的一个尝试,是基于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现有教学方法的缺陷而提出的一个方法体系。按照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的设计思想,可以有效解决“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教学窘境,实现“学生易学,教师易教,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教学目标。然而,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毕竟集五法于一体,为了确实提高教学效果,在实施该法之前,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每种具体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以找出最适合学生受众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这是采用该法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参考文献:
[1]逯进,贺晓丽.对西方经济学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5,(1):50-53.
[2]张元鹏,刘文忻.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高等教育管理专刊),2005.
[3]王力南.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方法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35-37.
[4]于泽.我国本科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经济学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9.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问题
一、引言
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是西方经济学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因为教学方法适合与否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高低。
目前,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提高,我们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已基本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法,并尝试案例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以取代传统的黑板板书讲述法。毫无疑问,这些新方法的实施吸收了西方国家大学经济学的成功教学经验,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现实性,因而受到学校领导和部分师生的青睐。然而就教学效果讲,无论是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还是实验教学法都没能达到预期目标。
因此,为了寻找一种真正适合学生、教师和教学内容的经济学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二、教师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注意的问题
(一)不能忽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盲目采用某种新颖时髦的教学新方法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较为“特殊”的课程,在内容上它既具有文科课程的纯文字阐述,也具有理工课程的严密逻辑推导,既具有高度的理论概括性,也具有很强的社会解释性,因而要求学生既要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也要具有良好的记忆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但实际中学习该课程的学生知识层次往往参差不齐(我国大部分高校经济管理学院招生是文理兼招,且不同生源地学生基础水平差异很大),他们对同一种方法的认同和接受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无论采用哪一种新方法,总有学生抱怨西方经济学难学难懂。
实际上,根据学生既有的学习习惯来看,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适应于传统的黑板板书讲述法。传统的黑板板书讲述法通过教师板书,运用口头语言等方式形象生动地向学生逐章逐节讲授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推导模型公式,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较多、较系统的知识。然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后,教师直接将内容整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并制作成PowerPoint等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放映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虽然省去了传统讲述法需要在黑板上板书的大量时间,增添了现代元素,但同时也省去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使得学生,特别是数学基础较差或部分文科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容易产生过眼云烟的感觉。
案例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要求学生花费较多时间深度参与教学过程,这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如何在课前收集相关学习资料、掌握实验技能对大多数学生是一大挑战,特别是在现行的学生成绩考核体制下,学生关注的只是期末的考试成绩,习惯于在考试之前死记硬背,忽视教学的过程学习,因而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兴趣并不高。
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结合多种方法进行,不能盲目追求某一种新方法,否则教学效果难以提高。
(二)不能忽视教师的实际水平和教学成本,盲目推行某种新颖时髦的新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水平一样,参差不齐。有的教师曾经受过严格的西方经济学训练,有的教师却全靠自学西方经济学,有的教师在学生时代或工作后受过案例教学法或实验教学法的训练,因而比较熟悉这些方法的操作规程,有些教师则完全没有新方法的教学体验,纯粹现学现用。
多媒体教学法的采用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课件制作技术,并将授课内容与制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其应有的功能发挥出来。但实际中,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教师往往直接从互联网上下载类似的课件加以修改应付,降低了课件的质量和特色,结果只能是“方便”了教师,“累苦”了学生。
案例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不仅需要大量前期的准备工作,而且需要搜集或创作适合每个理论的经济学案例,特别是适应我国国情、反映我国经济发展与现实的案例,需要设计有效的课堂实验,确实掌握实验技术、实验手段和实验考核方法等,而这些对大多数任课教师无不是一大挑战。
与传统教学法方法相比,新教学方法的教学成本也是巨大的。教师的教学成本主要包括教师的课堂授课时间、课前备课时间、课后辅导时间以及为此相关的各种费用支出。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等一些新教学方法需要的课前备课时间不仅明显多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备课时间,而且课堂中涉及的教具费用支出更是远远超过传统教学法,例如,多媒体教学法需要配备专门的多媒体教室,案例教学法需要购买企业有关数据,编写适合每一个经济学理论的案例,实验教学法需要设计专门的实验场地、实验用品甚至专门的实验室等,这些都需要巨大的成本支出。在教学经费和课时一定的情况下,这些新方法的应有功能显然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新的教学方法虽然新颖、也较为科学,但在大多数高校,特别是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高校中并不易得到推广。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结合自身情况和教学成本,综合考虑各种教学方法,而不是盲目推行某种新方法进行教学。
(三)不能不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盲目推行某种新颖时髦的新教学方法
西方经济学内容丰富,既有简单易懂的基本概念、经济史和经济政策等一些“较软”的内容,也有抽象晦涩的基本原理、逻辑严密和枯燥繁多的模型推导等一些“较硬”的内容,面对“软硬”不同的这些内容,教师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加以应付,而不是都采用同一种方法。例如,由高鸿业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微观部分)》教材,其内容共有12章,分别是第一章导论、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第三章效用论、第四章生产论、第五章成本论、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第八章生产要素决定的需求方面、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第十章一般均衡论、第十一章福利经济学和第十二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内容较为分散。通过分析,可以将其整合为八个相对完整的模块,分别为I导论、II价格理论(包括产品价格理论和要素价格理论)、III效用理论、IV生产与成本理论、V市场结构理论(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VI一般均衡理论、VII福利经济学简介、VIII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政策等。
在上述八个模块中,第一、第七和第八个模块的内容相对“较软”,教师可以以传统的讲述法为主,以多媒体教学法为辅进行教学,即通过口头语言形象生动的将内容讲述给学生,然后将结论或要点通过多媒体放映给学生,以加深印象。其他模块内容相对“较硬”,也是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将一些复杂的图表展现给学生,可以采用讨论法对相关结论进行讨论,但其中的模型或公式推导仍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黑板上写出其过程。为了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对部分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也可以选择案例甚至设计实验进行教学。
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该区别教学内容的主次和教学要求的高低有选择地进行,而不是一种方法贯穿始终。
三、结束语
总之,选择新颖、科学、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是今后西方经济学教师在教学方法选择上的一个趋势,但必须保证教学方法为教学效果服务的原则。因此不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必须基于学生、教师和内容的实际进行,以提高教学效果。否则,为选择方法而选择方法,无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也失去了选择新方法应有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逯进,贺晓丽.对西方经济学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2、张元鹏,刘文忻.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s1).
3、王力南.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方法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4、于泽.我国本科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经济学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9(4).
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微观部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的修辞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6-0021-05
一、语言经济学到底研究什么
应该说,经济理论是人们对人类相互作用的常规性进行解释的一种尝试,而人类相互作用中的最基本的、非物理性的常规性就是自然语言。经济理论仔细分析了社会体制的设计,语言从部分意义上讲也是一种交流的机制。语言是制定决策和形成判断过程中的核心工具,可见,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语言十分重要。那么,什么是语言经济学?它的范式和本体论基础是什么?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纲领是什么?这些问题的定性并不是一句话就能解释得清楚的。
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语言经济学者都普遍认为源于马尔沙克(Jacob. Marschak)。他于1965年在致力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时揭示了语言的经济学性质,认为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即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等特性,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做出深入分析。而后许多经济学者借用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把语言引入到经济活动中来,探讨作为人力资本的语言所具有的经济势能。最后由格林(Grin,Francois,1996)给出了语言经济学的这一定义,他认为语言经济学就是把语言作为一种变量,引入经济活动中来,探讨语言与经济的关系,并在探究过程中采取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从此语言经济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起来。国内的研究也是继承和发展了格林的相关理论,始于21世纪初,但是缺乏深入研究。格林虽然定义了语言经济学科,但是后来许多学者对Language of Economics 还是Economics of Language难以作出统一和规范,以至于张卫国借用了法经济学的命名惯例,称之为Language and Economics①。经济学界很少关注语言,或者仅局限于只言片语的思考,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主要原因还是没有搞清楚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纲领,没有弄清楚语言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更没有把一些语言现象上升到理论高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我国语言经济与语言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2YJA2H200)、2011年度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项目“语言经济相关问题研究”(项目编号:YB125-27)和2009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收入分配理论的新发展:语言技能与劳动收入关系研究”(项目编号:ZR2009HM006)的研究成果。
度。语言经济学的内涵发展、外延扩展及其分析边界的模糊性限制了语言经济学的发展,我们应该对于语言经济学的外延和内涵做出明确的界定,才能使语言经济学得到普及和接受。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基本依据
贫困生问题涉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代又一代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和教育学家致力于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对贫困生问题的回答和诉求,都体现和反映了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和教育学家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和理解。
1.学理依据
福利经济学认为,人生目的是使自己获得最大幸福,主张政府通过惩罚罪犯和对穷人的资助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对穷人的资助,包括对贫困生的资助是福利经济学的基本要求。对人民而言,福利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通过增大国民收入总量和消除国民收入不均衡情况,来保障福利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资助高校贫困生是保证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进而促进福利的均衡化。
现代自由主义认为,人的自我完善是真正自由的体现,现代自由主义点击者格林提倡国家干预损害共同善的不道德行为,干预经济社会生活促进道德和自由的发展。贫困生资助是实现自由的正义之举。凯恩斯也强调建设福利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也是应有之义。罗尔斯发展了现代自由主义,提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社会凭借平等自由原则和判别原则来缩小和补偿境遇较差者较少价值的自由。对于机会平等的关注是加大对贫困大学生资助力度的重要理论依据。虽然新自由主义学派反对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社会生活,但提出了一套间接资助学生的方案,意图通过“教育券”的形式来实现学生资助。
人类对平等理想的追求,是“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公平”理念最基本的思想根源。中国古代“有教无类”的思想就是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公平理念的生动体现。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现代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敦促政府、社会和高校采取措施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助学资助制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贫困生资助是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公平问题一直是人类社会关注的主题和追求的目标。罗尔斯《正义论》提出了公平正义的两大原则;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阐述了“消灭阶级”的公平观。无论是资本主义的公平观还是社会主义的公平观,公平都体现了一种价值判断,是一种关于调解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和理性的规范、原则。因此,教育公平是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和原则,是包括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三位一体的结合体。贫困生问题是我国教育公平缺失、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和教育法制不完善综合作用的结果。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阐明了由教育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收入的重大意义。教育投资是一项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比其他资本投资回报更高、更有价值的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具有个人效益,更具有社会效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大于物力资本投资。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增加高等教育投入,为大学生提供慷慨资助成了一种广受赞同的行为。这一理论使各国都加强了对大学生的资助,增设了多种形式的助学金和奖学金。
1986年,美国著名教育经济学家相继发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金融与政策》和出版《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英国、联邦德国、法国、瑞典和美国的学生财政自主》,提出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理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是指高等教育成本完全或几乎完全由政府或纳税人负担转向至少部分依靠家长和学生负担,他们交学费补偿部分教学成本,或支付使用费补偿由政府或大学提供的住宿费和膳食费。成本分担遵循收益结构(谁收益、谁承担;谁收益多,谁就多承担)和能力结构原则(能力大的就多分担一点,能力小的就少分担一点)。成本分担理论很快被学界认可并成为高等教育收费和实行学生贷款的主要理论依据。20世纪60年代以后,学生及其家长缴付学费的金额及占教育成本的比例,都呈现为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按适当的比例向受教育者收取一部分学杂费以补偿教学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学费收入适度增加可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在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下,通过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为解决教育财政危机提供了思路。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既是个人投资也是社会投资,既能带来个人收益,也会带来社会收益。纯粹的市场机制来配置教育资源,既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投资效果,又可能造成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必须创建一种制度,使之与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相配套,保证高等教育公平理想的实现。国家通过财政拨款、学生通过交纳学费、社会各类机构和个人通过捐赠实现对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
2.法理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法律规范的形式确认了贫困生资助的法律地位。《高等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国家采取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和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第五十五条规定,国家设立奖学金,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国家规定的专业的学生以及到国家规定的地区工作的学生给予奖励。国家设立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基金和贷学金,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出台,为贫困生助学资助工作提供了法律和实践保障。
3.实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