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内容8篇

时间:2023-09-10 15:10:4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内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内容

篇1

[关键词]高校 心理健康 课程 改革

[作者简介]陈龙图(1969- ),男,河南漯河人,广东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教育技术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理论。(广东 江门 52909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0127-02

一、引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针对大学生开展的,旨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发展,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应对生活及成长发展过程中各种困难挫折心理适应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大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严重时还会导致极端性事件的发生。

高校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成立中心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外,还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普及。2010年4月23日,在河南开封举行的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就认为:五年多来,各地各高校广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工作机构的健全、人员的配备、心理危机的化解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取得的成绩

1.课程地位得到提高和重视。大学生都是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朝气蓬勃,才华横溢,富有理想,充满激情,又是高考的幸运者和天之骄子,一般来说,他们的思想、生活和心理应当是惬意和无忧无虑的。但实际上,他们与普通人一样,也会遇到生活中的挫折和烦恼,进而出现心理上的不适。特别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各方面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还将面临更多的现实问题和压力,此种情况下,他们也更容易出现心理上的不适问题。近些年屡屡发生的大学生极端性事件,足以说明这方面的问题。高等院校普遍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把课程由选修变成必修,表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地位在高校已得到显著的提高和重视。

2.教学内容全面、形式灵活多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内容,基本涵盖了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再到就业整个成长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主要心理问题。比如,新生入学适应、学习心理、恋爱心理、人际交往心理、个性心理、心理危机干预、就业心理等。并且,随着内容的不断拓展,还逐步涉及了现代生活中的休闲心理、消费心理、网络心理、社会认识心理、职业心理等。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编排,也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有的采用专题式,有的采用模块式,还把学生关注的热点心理问题及时纳入课堂教学内容之中。教学方式方法也一改过去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变为活动教学型,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不少学校还编制出校本教材和特色教材,并把它打造成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

3.专业师资力量和队伍不断壮大。心理健康教育课最能体现较好教学效果的是活动教学,不少高校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依然采用常规班级教学,意味着这方面需要相对较多的师资。由于不少高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过近些年的努力,他们基本上建立起以专职教师为主,校内外教师兼职为辅,学生辅导员协助参与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基本满足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咨询辅导的需要。而且,随着专业技能学习与培训的不断开展,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课程开发建设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教学成效进一步提高。

4.课程作用与效果得到认可和肯定。高校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普遍感到有兴趣,甚至不少学生对此还抱有较大的期待。他们渴望通过学习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心理调节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他们普遍欢迎专题活动式的教学模式,认为这样的安排具有针对性,切合他们的实际,能够让他们主体参与,也能较好地解决他们遇到的心理问题。不少调查就显示,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满意度是高的,他们很多人还希望以此为基础,在今后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不足

1.功利化倾向。有的高校没有深刻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性,只是把它看作一门普通的选修课,不仅安排的教学时数少,还采用大的合班教学,这与课程教学的特点与要求、与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他们对建设稳定专业性师资队伍的投入也不足,缺少对师资进行专门专业性的学习和培训,甚至还存在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替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象。

2.协调性不强。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有所不同,由此可能导致的心理问题也会呈阶段性集中,例如新生入学时以心理适应问题为多,而学生毕业时则以就业心理问题为突出。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若能与大学生心理成长实际需求相配合,将会发挥最佳的促进作用。有院校曾尝试把每个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分阶段在不同学期进行,但也遇到排课麻烦,班级、时间、地点经常变换,给老师上课带来极大困难和不便的问题。于是,不少高校干脆一次性按班级轮流把课程所有内容集中在一个学期上完。这种安排尽管省事省力,但却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实际受益。

3.渗透性不够。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单靠开设一门心理健康教育课根本无法完成,还需要各科教学协调配合,共同渗透。因为各科教学本身就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一些名言、警句、哲理性内容,或者一些故事、案例、辩证法思想等。由于一些高校教师本身就欠缺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要他们在教学中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并非易事。正是这种各科教学渗透上的不足,恰恰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课发挥更大的效力。

4.针对性不足。大学生都有渴望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调节能力,维护好自我心理健康的共同愿望。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他们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性不同,参与程度不同,得到的收获也会有较大的差别。那些课堂上比较活跃、主动参与而又敢于敞开心扉表露自我的同学,往往收获较大。而那些羞涩、矜持、自卑乃至封闭的同学,往往因顾虑多,参与少,尽管他们内心也有许多心理问题等待解决,却失去问题解决的时机,这在客观上显示出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针对性不足的问题。

5.传统学科教学特点明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目前多是由心理学、教育学、德育方面的老师转任或兼任,不少高校还聘请辅导员来兼课。由于他们之前不见得都接受了系统正规专门专业性的学习和训练,因而容易受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影响,会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变成以传授知识为主,成为事实上的心理学课或者德育课现象的出现。传统学科教学特点明显,不仅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也使得一些同学对心理健康课由最初的热望变成最后的失望。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及重要性不言而喻。课程开设,绝不能仅仅视为是学校为应对和避免学生日益复杂多样心理问题的一时之举、被迫之举、功利之举,而是学校认真贯彻教育方针,落实教育目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确保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既要大力推进包括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等在内的学科建设,也要注重打造一支专业化水平高,理论与实际结合能力强,教学和咨询辅导经验丰富,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解决学生实际心理问题的教师队伍。同时,还要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和教研制度,协同学生心理咨询辅导中心构筑学校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2.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质与水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情况怎样,教育教学的质量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任教师。一要充分认识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重要性,确立科学的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和发展方案;二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师专业知识素养和技能水平,包括安排教师进修、学习、培训,参观访问,教学交流,学术交流,教学示范课等;三是搞好团队建设,以团队带动整体水平提升;四是借助优质课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研和科研活动推动;五是协助参与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了解学生,积累经验,增强教学针对性。

3.重视课程建设与特色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目前存在有德育化、学科化、形式化倾向,应当加快课程改革,尽快改变这一教学理念落后、教学设计滞后的不利局面。教材编写要体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和模式符合课程特点与需要,教学过程反映学生多层次个性化要求。还要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发挥课程网络资源作用,方便学生学习和师生交流。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必须体现学生主体性体验学习的特征,还必须体现自身的特色性。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也要注意运用团体与个别、课内与课外灵活多变的形式来学习;既要紧贴学生发展要求的实际,也不回避学生关注的热点心理问题。

4.课内与课外、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大学生面临各种各样众多的心理问题,单靠心理健康教育课有限的课时是根本无法解决的,尤其是不同学生存在的个别心理问题。因此,还需要向课外进行拓展和延伸。要根据学生需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充分利用家庭、社会、学校各种教育资源,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最大限度使他们成长受益。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关注自我心理健康的意识,具备调节维护自我心理健康的能力,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学生也要重视自我教育和学习,特别是实践体验式学习。只有通过课内与课外、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作用,有效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5.加强合作交流,共享教学经验与资源。各个高校都开设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为课程共建共享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高校之间完全可以开展合作,通过联合开发课程和网络资源,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利用。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开展教学交流和教研合作,相互借鉴学习教育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联合开展课题攻关等,以此实现互利共进发展。高校间有了这种广泛的深度的合作与交流,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组合优势资源,通过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强有力的教学团队,提高教师队伍教学与科研实力,整体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及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大学生心理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课程建设及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大胆改革,敢于创新,多方结合,不断完善。要始终把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突出针对性和时效性,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争取把课程教学的效果发挥到最佳。

[参考文献]

[1]黄群瑛.浅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J].探索研究,2010(16).

篇2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门途径

当前高校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他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随着身心发展以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大学生生长与发展的环境日渐复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以前相比更为明显。开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减少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的需要,是我国高等人才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途径主要是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与辅导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延伸来全面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学科课程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程,通过传授心理知识、提高心理素质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1]。一般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为课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课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两种。课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在教学计划之内,通过课堂来开展的正式课程。根据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课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大学生传授学习、人格、人际交往、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心理学知识,促使学生形成心理健康意识,并掌握一些心理调节的方式。课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手法有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和心理训练法等[2]。在课内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组织中,可以分为预热过程、教学过程和总结过程三个步骤。预热过程即暖场,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或多媒体等手段引出教育主题并澄清课程目的;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以客观、尊重和接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引导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团体动力学原理以将教学效果最大化;总结过程既是对课堂活动的回顾与检讨,也是对未来行动的计划与展望,帮助学生理清课堂感悟,从而指导实际学习生活[3]。课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主要有班级活动、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

2心理咨询与辅导

心理咨询与辅导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分为个体咨询与辅导、团体咨询与辅导两种,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近来朋辈辅导也受到重视和推广。

2.1个体咨询与辅导

个体咨询师与辅导是通过咨询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互动来实现的专业性活动,比较常用的方式有一对一咨询、电话咨询、邮件咨询、QQ咨询等。个案研究是针对个别学生(通常是一些特殊学生包括学习困难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就业困难学生等)所产生的一种相对深入、时间较长的个别辅导方式。它要求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客观地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根据初步分析的结果来拟定辅导方案,以帮助学生走出困境[4]。由于个体咨询与辅导能跟学生一对一,因此个体咨询与辅导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辅导方式。

2.2团体咨询与辅导

团体咨询与辅导也称小组辅导,是指一组学生在辅导教师指导下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处理他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团辅人数4-40人不等,其成员可为同专业、同年级或是同部门的学生,并且有相类似的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适合团体咨询与辅导的条件是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有相似性,团体成员愿意在团体中讨论自己的问题。

2.3朋辈辅导

朋辈辅导,是指通过短期的专业培训或具备相关能力的年龄相近者,对身边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朋友进行心理开导和支持的辅导活动。朋辈辅导的最大优点是有助于心理问题的预防,因为朋辈辅导员也是学生的一员,一般是班级干部或心理委员,他们在寝室、班级活动中与同学们朝夕相处,对身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可以及早发现、帮助或向心理辅导教师求助,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朋辈辅导在建立咨询关系上具有其它咨询辅导形式所没有的独特优势,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更倾向于向朋友倾诉,由于同辈之间具有类似的生活经历、价值观和情感体验,往往能够快速良好地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容易形成信任、稳定的咨询关系,从而达到较好的咨询效果。朋辈辅导的实施更加灵活,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严格限制,只要咨询双方的条件允许,即可实施辅导,个别对话、团体互助、心理沙龙、网络聊天、心理电影赏析等活动都是具有朋辈辅导特点的心理辅导形式。

3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延伸

伴随着网络技术成长的当代大学生,其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因此,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在网络环境中继续延伸,抢占网络阵地,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网络氛围。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开辟网上心理教育网站,生动丰富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通过网络促进学生与社会、学生与教师、家长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性、情感性。此外,运用网络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跟踪监控,从而更科学地推进心理教育工作。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只是一种教学技术和方法,它所体现的是一种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随着这种理念的更新、文明程度的提高、教育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获得广泛而普遍的发展,其科技化程度也将迅速提升。

参考文献

[1]戴兴玉.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实施途径[D].长春:吉林大学,2006.

[2]沈德立,马惠霞,白学军.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及其实证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2):259-261.

[3]包海兰.高校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0(8):44.

篇3

1.课程教学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构成呈现出了兼职教师多、专职教师少的特点,专业构成以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学为主。近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虽然越来越多的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加入到了这门课程的教学中,但是相对于教学任务来说仍然不够。专职师资不足,学校往往就会让邻近学科的教师来担任该课程的教学,虽然邻近学科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导致课程教学偏向于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完全流于生活经验的介绍,这就很难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导致完整的课程目标很难达到。

2.课程教学方式单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目的来设计和操作的,它以体验为主要形式,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学生主要是通过体验来获得感悟。但是,目前大多数教师授课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式,授课内容以理论讲解为主,教学过程中学生互动体验的机会很少,因此对学生的指导意义很有限。另外,对于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选课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学分,因此上课的参与度不高,出现看课外书、做作业等与教学无关现象。

3.课程单一,不成体系

目前,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的教材虽然不统一,但是包含的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包括生涯发展、自我意识、人格塑造、情绪管理等十余项内容。包含的内容虽多,但基本上都是集中在一本教材,并且集中在大一第一个学期讲授,后续的大学生活很少再有系统的学习,因此,应尽快构建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干的课程体系。

4.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时数偏少,而且授课时间相对集中,大多在大一第一个学期授课。一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多不超过32学时,绝大部分高校都是18个学时。事实上,仅这一学期的课程满足不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需求,也远远达不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当然,我们也知道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有一个长远发展的过程,而且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时期,可塑性非常强,抓住这个关键时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5.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不成体系,往往只重视结果评价,而忽视甚至没有过程评价。具体说来,目前的评价方法和评价环节都比较简单。就评价方法来说,多采用学生评教的方式或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忽视其他评价主体对课程的评价,比如说教师的自我评价以及同行之间的评价等等;就评价环节来说,往往只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对其他的环节则缺少评价,诸如授课目标、授课内容、授课过程等环节。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措施

1.努力提高教学人员素质

目前,由于教师队伍远远不能满足授课的实际需要,因此,高校往往会从临近学科中选取一部分教师来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这就导致了教学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教学人员的素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该将这支队伍的教师培养纳入学校的师资队伍培训计划,通过进修、交流、老带新、集体备课等方式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培训。

2.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果只采用单一的理论讲授方式,很难达到课程开设的目的,因此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势在必行。一是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分析、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将讲授内容融入其中,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二是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通过采用课件,微课、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增强课堂视觉效果,增强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三是采取互动教学手段,培育良好的课堂氛围,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互动活动,让学生在互动参与中获得启发和领悟,使知识内化为心理素质,转化为自觉行为。四是课内课外相结合,以课内知识指导课外实践,以课外实践积累间接经验,切实增强教学效果。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目标。

3.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仅仅只包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门课程,形式内容都比较单一,理论讲授较多,实践培训较少,很难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针对目前的情况,我们应该构建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核心、以延伸课程(诸如爱情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等)、专题讲座(诸如适应专题、生涯规划专题、学习专题等等)以及相关的活动课程(诸如素质拓展训练、团体辅导)为补充的课程体系。作为课程体系,它是开放的,可以不断补充、发展和完善,这样就既能满足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需要,也能满足不同学生的特殊需要。

4.安排合理的授课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授课内容,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5.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篇4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效性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日益增大,大学生作为社会、家长期望值高的群体,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不断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是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近二十年来,国家也非常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继出台系列文件,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做出具体规定与指示,2005年1月,国家出台《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要求,提出要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促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因此,我们必须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认真研究如何才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问题

审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在近几十年的历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但从教育的实效性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依然让人担忧。部分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配备的专业心理教师数量远远不足,设置的课程课时不足,用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没有保障,所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没有实效,所设置的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利用率不高,没有可用于开展心理团体辅导的场地等。

3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3.1注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在高校心理健康教师数量的配备上,必须要保障心理健康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让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与科学研究。其次,要注重保障心理健康教师的待遇。有的高校对于心理教师的岗位性质定为行政岗位,工资相对专业教师较低,要想保证心理健康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必须要在待遇上给予保障。再次,要注重在编在岗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再教育与再培养,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引进一些心理专家到校做指导,送在编在岗教师出去参加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让心理健康教师成为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与研究水平高的高素质队伍。

3.2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的有效性:首先,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切实把该门课程列为必修课,让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整体的提高。其次,应该构建完整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除了开设必修课,还要开设选修课和专题的心理健康讲座,从引导学生适合大学生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坚强的意志等方面来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第三,注意教学方式方法与授课内容,心理健康课堂的教学必须结合学生实际,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多通过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心理测试、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教育效果。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听课的兴趣与学习效率,如果所授课程内容对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没有帮助,也就失去了教学意义,也无法达到最终教学目。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心可能有所不同,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困惑,如大一阶段的学生主要出现如何适应大学生生活与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大二大三阶段的学生主要面临着学习与恋爱方面的问题,大四的学生主要出现就业与继续深造带来的压力问题。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必须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第四,要注意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的提问要注意适度性、启发性、全面性等原则。

3.3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可分为整体教育与个别教育两种。整体教育一般是以学生的年级、专业、班为单位进行全员性的教育。个别性教育是以学生个体为对象的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教育是针对处在共同阶段的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但不能完全解决所有学生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心理辅导的作用,要求高校必须设置专门的个体咨询室、团体辅导室、沙盘室、情绪宣泄室等功能室,需配备专业的设备,安排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值班。学校要通过广播、海报、校刊等提高大学生对心理辅导的认识,让学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心理咨询。为了发现更多需要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的学生,可以通过开展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测、筛查,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并将结果中反映出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挑选出来,然后进行提醒辅导员、班主任对该类学生进行观察、关注,如果有必要,在心理辅导室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帮助学生的心理恢复平衡的状态。

3.4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四级网络系统: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应有效整合各二级学院及职能部门的力量及资源,构建学校、二级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形成既有明确分工,又能通力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使学生心理问题能及早发现、尽早干预并有效解决,建立有效的校园心理支持系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应用技术大学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探索出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制度与措施,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心理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黄燕琼 单位:南宁学院

参考文献:

[1]郭庆.从操作性层面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构建[J].北京:中国教育学刊,2014,(08):72-74.

[2]周玲,刘佛军.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

篇5

大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特征表现为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的提高。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习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内容越多,学习效率就越高,学习的有效性就越强。高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起到导向和辅助作用。如果心理健康课达到了其目的,则说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高。学生学习的乐趣也是衡量学习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就可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大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那么这种学习是有效的;如果学生把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作是苦差事,这种学习是无效的。

二、高校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对促进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远远没有很好地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主要问题表现在课程建设不完善、教师队伍缺乏、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教学研究不足。

(一)课程建设不完善

其一,课程重视不够。自1987年起,浙江大学在全国高校率先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课程。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国内已有上百所高校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也出版了多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著教材。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发展仍然非常缓慢,与其他公共基础课的地位相比,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所得到的重视远远不够。目前,很少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必修课,而开设部分课堂的通识课,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其二,课程管理不到位。各高校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大多是选修课,如《社会心理学》《女性心理学》等课程,不仅课程名称不相同,教学内容也不具系统性。少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院校,由于课时少,教师传授的课程知识有限,教学内容粗放,更无法结合学生个性特点深入展开。由于教师数量有限,大班教学普遍,有些课堂达到几百人的规模,教学形式单一,无法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教师队伍缺乏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不同于其他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它的授课内容、方式等有一定的特殊性。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需要具备高度的实用性和实践指导意义,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除了掌握心理学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具备丰富的学生工作知识储备,并能够在教学中加以有效运用。当前许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师资的主体并非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和具备学科背景的教师,他们主要是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专职辅导员等兼职教师。教师队伍缺乏严重制约了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普及和推广。加快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学生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是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严峻考验。

(三)学生主动性不够

长期以来,高校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处于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参与的状态。教师是知识的化身,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师生互动不足,教学便变成了知识灌输的过程。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得的心理体验和感悟程度。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再加上大班教学普遍,高校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教学研究不足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仅仅停留在经验总结阶段,教学忽视了知识更新,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未能从课程建设和发展的高度去研究,更没有取得显著的教学成果。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因为各高校对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专职心理教师工作压力大,没有精力进行课程教学研究。目前,高校数量有限的专职心理教师担负起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要开展心理咨询、团体辅导,每年还要组织新生普查、高危人群排查转介等事务性工作,和其他专业教师相比,专职心理教师用于教学研究的时间太少,根本无法保证教研活动的开展。

三、高校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有效性对策

提高高校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同时,还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模式。

(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根本目的是要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是学生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学生是心理健康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贴近学生心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真正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来设计教育方案。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大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学习能力,把课程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预留充足的自主学习、分享学习成果的时间,使学生在自主性学习中获取知识,构建积极健康的心理,促进健全人格的生成,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很多高校没有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纳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高校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所起的主渠道作用。针对不同年级及专业学生,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将该课程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当中,形成规范的教学大纲,并设置适当的课时与学分,对班级人数和教材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管理,保证全体学生都能接受到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同时,教育部门应该建立统一、正规、科学的考核体系,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出要求。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师资队伍严重缺乏,是制约心理健康课程正常普遍开展的重要因素。师资是指心理健康课程教师的整体素质,它包括教师的人员配置、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以及教师培养等。按《建设标准》规定,普通高校按照1:3000的师生比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很多高校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数量有限的专职心理教师要开展日常的心理筛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日常工作,无暇考虑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发展和改革。同时,心理健康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专业技能。因此,增加专职心理咨询老师,加强老师的心理学知识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迫切要求。

(四)创新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的模式

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学习是建立在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的统一,要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要将积极心理学引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构建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的积极心理学模式,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个新的视野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上,应把重点放在普及预防教育上,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不断提高自我的心理调节能力。在教学方式上,宜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既需要多媒体教学,又需要开展游戏、小组活动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上,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指导性,目标要具时效性,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准备科学的教学内容。

四、结语

篇6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积极转向,必须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善教学关系等“积极设计”,不断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7.002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经途径。近些年,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聚焦于预防和矫正大学生各类心理问题,忽略学生潜质的开发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一些误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乏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较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尽人意的现实,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更宏观的视野、秉承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的理念,不断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切实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新引力和感染力。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是由“积极心理学之父”Seligman于1998年正式提出,作为一门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的积极学科,积极心理学主张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积极心理学有三个明确的研究领域:积极的情绪体验(positive emotion),主要包括幸福感、愉悦感、感恩之心、成就感等;积极的人格特质(positive trait),主要包括天赋、毅力、兴趣、人际能力、价值观等;积极的社会关系(positive institutions),主要包括积极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关系带来良好的公众品质:助人为乐,文明礼貌,关爱弱势群体,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积极”二字的重要性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开放、平等的眼光同时关注教育个体存在的优点和缺点,无条件积极主动探寻教育个人的价值和意义,积极挖掘教育个体的潜质和优势,积极引导教育个体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心态。

积极心理学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注入了鲜活的素材,将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等要素环节的积极转向,有助于最大程度实现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良性互动,最大限度提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最大范围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打造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通识教育课程。

1转变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树立积极的育人导向

课程教学改革,理念先行。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优化,必须实现教学理念的“积极转变”,将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要凸显积极的育人导向,将“让每一位大学生积极全面发展”作为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将培育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激发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力量,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作为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多角度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以致用,以学促用,学用结合的过程中锤炼包括积极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动在内的优秀心理品质,掌握创造幸福生活的积极力量,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和主观幸福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老师,必须遵循“他助、互助、自助”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规律,通过积极的正面引导和教育,促进大学生个体身心积极健康成长,实现“助人自助,共同进步”的积极育人目标,从根本上满足大学生们的心理发展需求,关注每个学生的自我成长和潜能发挥,培养和造就具有积极品质、良好美德及感受幸福能力的人。

2充实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关注度,增强积极的育人效果

课程教学改革,内容为王。用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能够较好地扩大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增强学生对授课内容的关注度。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重点围绕“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如何积极活着?”、“如何打造阳光心态”、“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怎么样的生活才更有意义和价值”这类终极命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生命的积极意义和价值,培育积极的心态和正向的思维,在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积极人格力量,在具体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上述宏大命题模块化,渗透到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交往、思维训练,生涯规划等主题讨论中。

研究表明,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处于正常范围的,但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仍然围绕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障碍展开,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内容的窄化,不能很好地满足大多数学生心理发展的积极诉求,因此应该注意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层次性划分,坚持发展性、预防性和干预性相结合,体现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要求和规律。其中发展性课程注重培养和塑造大学的积极情绪和人格,注重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和提升心理品质;预防性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在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心理困扰和问题;干预性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面对重大心理问题或突发事件时,如何积极寻求专业的咨询和帮助,及时缓解心理压力,早日走出心理困境。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供积极的育人平台

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是关键。方法是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性、实效性和学生代入感、参与度的桥梁和纽带,当前,大多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多以灌输教育为主,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不足,课堂氛围、课程效果普遍不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行动参与和心理感受,更加要求授课老师综合运用团体辅导、情景体验、角色扮演、工作坊等积极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是激励大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传递积极心理健康知识的最佳途径。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体验,通过积极的心理体验,累积心理资本,增强心智能力,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体验式教学方法运用方面,积极心理学家Seligman曾提供了很好的样本,如Seligman经常通过使用“每天记录3件好事情”、“新用署名的力量”、“感恩拜访”、“大笑练习”等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程度,促进学生积极的行为改变,通过对积极情绪的寻求与体验,在“积极”中受益和成长。此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可采用积极心理测量方法,引导学生填写《人格优势量表》、《自信量表》、《自我幸福感量表》、《乐观量表》等量表,让学生通过自我测量了解自身潜能和优势,从而形成对人性优点与缺点积极全面的认识。

4改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的满意度,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课程教学优化,环境营造是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是在老师的主导下开展,总是要依靠学生主体性地位和作用的发挥,总是以学生的满意度为衡量标准,总离不开具体的育人环境。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要求建立平等、民主、协作、共赢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具有足够的“积极力量”,向学生传递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对学生有期望、有热情、有信心,通过发挥个人魅力,引导学生参与课程教学,参与师生互动,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存在感和幸福感。此外,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多使用一些正向积极的案例,多运用一些积极向上的表达词语,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友好协作,不断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也要突出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在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要打造积极、乐观、高雅、向上的校园环境,两一方面要营造温馨、信任、关爱的家庭环境,让学生们在积极的育人环境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不断提升自身心理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2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篇7

[关键词]网络化模式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特点优势 内容

[作者简介]回娅冬(1969- ),女,回族,河北沧县人,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白美丽(1978- ),女,山西山阴人,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旅游可持续开发、旅游文化、文化产业;韩丹(1982- ),女,满族,辽宁辽阳人,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测量。(河北 张家口 07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北北方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赴企业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编号:JG201212)和2011年河北北方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全程化就业指导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探索”(项目编号:JG20111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097-02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思想活跃,富于理想,渴求知识,勇于开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个性特征。但是,由于处在复杂的环境中,社会上的各种思想意识、价值标准、道德倾向、行为取向等对当代大学生都产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大学生要处理和解决学习、生活、交往和择业就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面临很多困惑,容易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和压力。因此,近些年来,高校都特别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很多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硬件配备、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实践活动等方面都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是,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多停留于团体教育、个体咨询、课程教育、校园活动等实体空间层面,呈现出课堂化、专题化、条块化的特点,难以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位覆盖、进一步渗透。在这种情况下,寻求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成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关注点。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与广泛运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以网络化模式为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前大学生工作的亮点。

一、网络化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网络化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操作规律为指导,依据互联网的特点,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它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补充,也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拓展。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相比,它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1.空间与时间上得到扩展。实体空间开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多被局限在学校固定的时间和场所,这给很多学生自由选择带来了困难。而以互联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其中的心理健康知识板块、常见心理问题自我调适板块,尤其是24小时在线的心理咨询互动平台,极大方便了学生的随时学习、随时咨询。学生不需要到学校指定的地点听讲座或接受咨询,也不需要按照约定的时间进行听讲座或接受咨询。校外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行网络心理健康咨询。因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建立,在空间上、时间上都得到了扩展,学生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访问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2.教育场景上的虚拟变化。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无论是心理教育课程、团体心理咨询还是个体心理咨询,都是师生面对面地进行,这其中将出现很多尴尬。比如,学生不愿意到学校指定的心理咨询场所,担心有其他学生看到自己;学生也不愿意面对面地与教师谈论心理问题,因为在面地面的场景中,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将隐私、难以启齿的问题对教师讲出来。而网络化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则不然,学生与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沟通、联系,由于网络是虚拟的,不是师生面对面的,尤其可以不标注身份自由畅谈,减少了师生之间的顾忌,这有利于学生大胆地将自己的心里话讲出来,为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创造了条件。

3.增加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由于场地、教师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实体空间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的范围是有限的,很多学生没有机会接受教师的心理辅导和知识普及,这在当前高校规模大、在校生数量多的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需求性和供应性之间就存在着较大的矛盾。而网络化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知识以及日常生活中学生们遇到的一些共性的心理问题,经过梳理后放置到网上,这样增大了网络化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同时,网络环境是开放的,大学生们可以随时浏览心理健康教育网页,即时向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咨询,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4.适应了当代大学生社会生活方式的需要。传统的人际交往是人与人见面的交流方式,而随着网络这种现代媒体的普及,人们的沟通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网络邮箱、博客、微博、qq、飞信、微信都可以实现人们之间的便捷、迅速沟通。使用网络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重要的社会生活方式,网络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通过网络大学生倾诉情感,表达愿望;敞开心扉,展现自我。也有很多学生通过网络,讲出自己心底的秘密,通过网络将自己的不快告诉他人,缓解压力。在这种背景下,网络化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契合了时代的要求,适应了现代大学生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这对于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网络还有其他很多优势。比如,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一次投入,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巨大的,而其经济成本是有限的;另外,网络形式也是深受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这种教育方式没有强制性,对于激发学生的心理自我完善是有益的。因此,网络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拓展和有力补充。

二、网络化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开展,并将其特点和优势表现出来

网络环境下与实体空间下一样,可以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甚至能够将自身特点和优势表现出来。

1.开展心理健康筛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大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心理发展上的差异,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心理健康筛查软件,及早发现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心理问题。高校在新生入学时和在校生每学年的开学初进行心理健康筛查,有利于促进对有心理异常问题学生的及早发现、及早关注、及早疏导;同时,在网络中,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心理健康专题报告,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也可以在线对大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公开的答复等。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环境是开放的,能够被校内外的学者、专家看到,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探讨,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2.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表明,部分学生具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甚至有的个体是精神病。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个体遗传、个性弱质的因素,也有学习压力、生活压力、交友压力、择业压力等环境因素。对于出现心理问题,大部分学生个体都有感知。但面对这些问题,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自身不愿意与人袒露,不愿意在实体空间向心理教师求助,这时候,网络化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他们及时提供帮助。网络中,学生可以不露身份地、坦然地向心理教师诉说自己的困惑,也不再有了实体空间的顾虑,从而将自己的心理问题向教师充分袒露出来,这对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释放大学生群体的压力是有益的。

3.开展大学生心理疏导,指导大学生进行心理的自我调节。对存在心理疾病甚至精神病的学生,不能通过网络平台接受指导,应当到医院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只是存在心理上的困惑、压力或暂时的情感异常,这个时候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指导,促进他们心理的调节。比如,网络中的心理教师,可以接受大学生的心理宣泄,在学生的情感倾吐、情感释放中予以指导,以减缓甚至消除学生的压抑、焦虑等紧张情绪,帮助他们走出情绪的低谷,促进其心理上的适应。

三、应重视网络化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积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完整体系

网络化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工作体系,它涉及网络软硬件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技术应用与创新等。因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起步晚,尚处于初步发展时期,因此,应重视工作建设,完善工作体系。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硬件建设。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基础设备就是网络,作为高校,应扩大校园中网络的布点范围,使学生能够方便地上网,同时要适应访问量增大的趋势,实行网络升级、扩容,促进网络流量的增大,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网络流畅。另外,尤其要适应现代新兴媒体的发展,将校园心理健康网络的范围终端开放,使大学生们无论使用计算机上网,还是使用手机上网,都可以方便地访问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网页,以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实用性,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的软件建设。在具备网络硬件的前提下,加强软件建设更为重要。在网络内容上,不但要上传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还要在内容宣传上条理分明、容易检索,为大学生的网页浏览提供方便,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一般实行板块化构架。另外,还要根据大学生的需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进行内容更新、维护。同时,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要采用鲜活的事例,采用精彩的画面、立体化的音频表现形式等,以提高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增强对大学生的感染效果。在咨询功能模块建设上,既要设置公开化的咨询空间,实现对同类问题咨询的公开化,减少工作的压力;也要设置网络私密空间,方便个案的咨询。因此,在网络心理咨询室建设方面,既要有一对多的功能空间,也要有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室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在网络心理健康中发挥着组织、策划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高校应引进心理专业的人才,加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配备足够的师资力量。要重视对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鼓励他们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要适应网络平台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提高教师的网络操作能力。实行在职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推进竞争上岗、持证上岗制度,对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给予优酬优薪,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心理健康教育既属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统一规划,通过建立制度、完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化、机制化、体系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官少卿.课内外互补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8).

[2]王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微文化建设[J].群文天地,2012(21).

篇8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活动教学法;优势;应用;教师要求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在推广心理学知识、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上发挥重要作用,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以传统讲授法为主,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热情

作为公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大班教学是常态,学生人数多,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学生参与。教与学脱离,影响教学质量。

2、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偏离教学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划分为三级:一级目标以预防教育为主,面向全体学生;二级目标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三级目标以治疗心理疾病为主。后两个目标只针对部分学生。由于受传统消极心理学研究取向影响,常忽视最重要的一级目标:预防教育,侧重以学生问题行为预防和改正为主,偏离教学目标。

3、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易产生学生共鸣

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决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课程的不同,其目标更注重学生参与与真切体验。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大班制教学、教师缺乏活动型体验式教学经验,致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脱离。

二、活动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优势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指出:要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目标决定了活动教学法的优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此目标只有给学生充足自,让其进行充分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才能实现。一方面师生间包容接纳的态度对创设安全探索氛围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师生间乐于分享个人体验和感悟,以诚相待,对创设真诚交流氛围十分重要。而活动教学法体验式特点,在实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有得天独厚优势。

2、活动教学法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中不可或缺

活动教学法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主要为学生提供直接经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目标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心理成长,此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学生切身经验的获得,因而最适合选择活动教学法。但鉴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大班制教学,适宜将讲授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内容特殊性决定了活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根据教学方式不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内容分为两类:传授性知识和体验性活动。传授性知识教学若只流于表面说理或个案推论,则很难满足心智发达、自我意识和思辨能力相对成熟的大学生的求知需要;体验性活动教学若满足于照搬硬套,则易与学生实际需求出现偏差。而活动教学法是完成体验性活动教学内容的得力方法。

三、活动教学法的应用

活动教学法运用了很多心理咨询的技巧,通过设定的特别活动,用讨论法进行分享交流、自我反省与觉知,达到个体成长与适应。

根据心理活动目的和操作方法,心理活动可分为三类:暖身活动,心理成长活动及心理训练活动。

暖身活动用来打破人际隔阂,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如“滚雪球”“大风吹”等活动。一般用在主题内容前。因其交流分享相对较浅,对参与人数限制宽泛。

心理成长活动通过特别情景使学生进入自我探索和反省,并通过学生间分享加速个人内心感悟和改变,如“价值观拍卖”“我的生命线”等活动。一般用在主题内容深入一定程度后。因其交流分享较深入,对参与人数有一定限制。

心理训练活动是塑造学生新认知和行为方式的心理调节技巧和素质拓展技术。这些技巧技术经过一定强度练习才能习惯成自然,如“自信心提升训练”“放松冥想”等心理训练活动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机会,进而激发其改变的决心和自觉练习的动力。

将活动教学法灵活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合理组织各类型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体验。

四、活动教学法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因其教学目标、方法及内容上的特殊性,所以在教学上对任课教师能力有特殊要求。

1、将真诚理解学生放在首位

如在讲解“大学生性心理发展”一章,大学生对未婚同居现象较敏感,不愿听成人的说教。教师是站在道德立场上劝说还是站在朋友立场上客观分析,消除学生认识上的盲点,信任学生个人选择能力,便是对教师教学态度的一种现实考验。

2、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首先,活动教学的暖身活动、心理训练活动、心理成长活动三类活动的操作要领不同。暖身活动和心理训练活动操作性较强,但过程相对简单,需要教师用愉悦的心情带领学生共同活动。心理成长活动主要在于引领学生进行深度自我反思和交流,心理成长活动对学生触动最大、对教师应变和同理心能力要求也最高。其次是就地取材、因势利导、通权达变也是活动教学法达到效果的灵通办法,如要根据教室布置、班级人数及学生组成等灵活选择活动类型。如针对心理健康课作为全校公选课,班级人数多,学生层次差别大,如果在开课早期过多安排自我探索和隐私性较强的活动便不太合适;而对在同一院系、同一年级上课,可充分利用原有班级和谐基础,以组为单位安排有一定深度的心理成长活动,不仅能更好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也更能增进原有班级凝聚力。

3、注重心理学相关学科知识积累

在活动教学方面,每个活动都包涵心理学原理或技术。如,“自我探索之窗”源于精神分析,“情绪调整技巧”从合理情绪疗法变化而来,“制订行动计划”直接取于行为主义疗法。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任课教师的要求会更高:不仅要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在熟知三类活动操作程序的基础上,掌握各类型活动的理论根据,才能让三种类型活动不拘禁于套路形式,抓住核心。

五、结语

总之,活动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关键在于转变教学观念,不怕“麻烦和费事”,真正从教学效果和以学生为本上去认真对待,重视活动教学法,只要用心去尝试,相信肯定能取得想要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彭小明.活动教学法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6(13)51-54.

[2] 冯莉.活动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应用 [J].教育与职业,2013(8)144-145.

[3] 邱小艳,宋宏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实验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P95-9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