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8 09:28:5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低碳经济综述,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鲁宾斯德教授对于低碳经济的解释被广泛认同,他指出“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是指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从而实现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是通过较少的自然资源消耗获得较多的经济产出,它是一种可以创造出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同时促进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低碳经济的实质。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变革。
低碳经济包括四个内容:(1)低碳经济是涉及经济、环境、社会的综合性问题;(2)低碳经济是对于高污染、高排放、没有约束的碳密集的化石能源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高碳经济而言的;(3)低碳经济主要包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4)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目的是为应对气候变化、解决人类生活、企业生产过程中过多的排放CO2等温室气体而引发的地球生态圈碳失衡而进行的自救行为。
二、低碳经济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历史上CO2的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或者CO2的排放量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Schmalesee(1998)、Galeotti(1999)证实了人均收入和CO2的排放量呈倒“U”型曲线。Grubb(2004)等通过对早期英国的研究得出,在工业化初期,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均CO2排放较高,但是经过这一阶段之后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显得较弱。Treffers(2005)等学者对德国GHG排放量的减少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政府采用一定的措施可以实现GHG排放量的减少与经济的较快发展。Wara(2007)认为,清洁发展机制不仅被看作全球的碳交易市场,而且能被看作是一种补贴和政治机制,因为它在实现政治目标方面是最有效的。
(二)国内学术界对低碳经济的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文献主要是关于碳排放权分配问题。王伟中、陈滨(2002)等认为,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应当遵循人均排放权分配原则和效益原则。潘家华(2003)考虑到除了以国际公平为原则的碳排放权分配,发展中国家站在人文发展的角度,坚持人均排放权分配原则。何建坤、刘滨(2004)指出,碳排放权分配应坚持“一种产权、两次分配”原则。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水平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差异,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碳排放权分配必须坚持以公平为主的原则,在公平原则和碳排放“产权”界定清楚的基础上,各个国家可以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排放权的二次分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陈文颖、吴宗鑫(2005)等考虑到以“一个标准、两个趋同”的原则来进行碳排放权的分配。温室气体排放中的公平问题是国际气候谈判中的核心问题,考虑到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无论是历史水平还是当前水平都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我国应当坚持人均分配原则,以保障自身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权益。
第二类文献主要是关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途径和对策。谢军安、郝东恒、谢雯(2008)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应该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架构发展低碳的社会行动体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节能减排,注重对低碳技术的创新和研发,从而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韩雪梅、刘欢欢(2009)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煤炭净化比重、充分发挥碳汇潜力以及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四个方面阐述了西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任奔、凌芳(2009)结合低碳经济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我国现状建议选取一定的城市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示范区或者实践园区,让其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推进节能建筑、节能交通等示范工程。孟德凯(2007)从中国利益出发,指出我国可以从清洁发展机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碳汇三个方面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朱四海(2009)认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根据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通过降低人为碳通量、开展碳预算、发展低碳技术、能源结构转换促进人类社会能源利用方式的改变。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2008)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论证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得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为:节能优先;化石能源低碳化;激励低碳技术研发以及建立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鲍健强、苗阳、陈锋(2008)从低碳产业、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城市和碳汇五个方面指出了多层次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卢小祁(2009)认为,通过农村低碳化建设、城市低碳化运营以及工业低碳化发展是将南昌建设为绿色花园城市的新型途径。宋德勇、卢忠宝(2009)指出,目前各国低碳经济政策的侧重点为:低碳能源政策、低碳技术政策、低碳产业政策、低碳消费政策,四种低碳经济政策都是以鼓励和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主的。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且能够在发展中均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在面临气候变化的形势下,提升应对能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路径。
三、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一)低碳经济的理论渊源。低碳经济概念的出现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两大主题密不可分,它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新变革。自2003年英国政府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低碳经济正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保障未来能源安全的重要路径。低碳经济的出现必然有着经济学原理作为其重要的理论支撑,下面将从经济学的视角对低碳经济所涉及到的理论进行总结:
1、可持续发展理论。低碳经济首先让人们联想到的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它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不但要求体现在以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为主的环境生活领域,更要求体现到作为发展源头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它包括经济、生态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就是考虑“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
2、资源环境产权理论。发展低碳经济与环境资源产权理论密不可分。“产权的建立实际上是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对资源权利的界定、保护和行使,关键在于相互间的排他性。当资源的稀缺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源的相对价格提高,从而使建立排他性规则所费的成本低于可能带来的收益时,人们才有建立该资源产权的激励”。
3、排污权交易理论。《京都议定书》中所规定的三种履约机制即:联合履行、排放贸易以及清洁发展机制都是实现并且推动低碳经济的全球范围内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排污权交易是一种基于市场的环境管理政策,它将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稀缺性的资源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进行优化配置”。
4、市场失灵理论。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对于商品和服务的有效配置缺乏效率。由于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没有反映环境的稀缺性,许多环境的市场价格实际上是零,纠正市场失灵的方向应该从经济组织的建立和政府的干预上入手。
5、政府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是指政府做出的决策影响了经济效率,阻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相关人员对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国家低碳经济政策能够有较好的了解。
(二)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内涵。实践当中有必要从低碳所涉及的经济学内涵进行研究,以下笔者尝试从四个方面对低碳的经济学内涵进行了分析:
1、“脱钩”理论角度。将物理学当中的“脱钩”概念引入到社会经济领域,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脱钩”理论主要用来分析经济发展和资源消耗之间的“解耦”关系的。评价低碳经济的主要标准不是单一的看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减少,也不是单一的看经济发展状况,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速度可以大于、等于以及小于经济的增长速度(后两者为理想状态)。由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转型是指: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量(主要为CO2)之间关系不断从“耦合”到“脱钩”的过程。“脱钩”:是指用较少的物质消耗生产出较多的经济社会财富,它反映出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并非同步变化。脱钩指数用来衡量脱钩指标,具体表达式为:
其中,DRt为脱钩指数,EP为环境压力变量,DF为经济驱动力变量,它表示一段时间内环境压力变量的相对改变与相关经济驱动力变量的相对变化的比率。运用脱钩指标可以较好地检验某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有效性,并且能够找出造成脱钩的原因,从而为国家制定灵活的脱钩政策提供依据。
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角度。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能够表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趋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会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的增加而持续地遭到破坏,只有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生态环境污染反而会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下降,人均GDP和环境保护呈倒“U”型关系。
3、科斯定理角度。高排放、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外部不经济导致市场失灵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解决环境问题可以从科斯定理入手。科斯定理指明:“在交易费用为零和对产权充分界定并加以实施的条件下,外部性因素不会引起资源的不当配置”。
4、国际经济学角度。国际经济合作是不同国家政府、企业及国际经济组织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通过竞争与协调,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侧重在生产领域中,以生产要素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而开展的经济协作活动。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建立在国际相互依赖基础上的重要国际经济合作形式,通过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加强其在国际间的流动,通过国际间的贸易,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碳排放权全球内的最优化配置,最终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分行)
主要参考文献:
[1]World Bank,2003.Capacity Building for the Kyoto Protocol(Workshop Report).Washing-ton,DC:The World Bank,2003.
[2]潘家华,庄贵阳,陈迎等.英国气候变化政策:通过激励机制促进低碳发展[N].中国环境,2006.1.27.
[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Z].2008.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村物流;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Under the current trend of low-carbon econom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low carbon,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build a low-carbon rural logistics system in lin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rural logistics has made many achievements, including all aspects of the perspective relates to macroscopic to microscopic, but the research on the rural log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w carbon economy is very rare, only a few studies are mostly in the analysis of shallow theory,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lack of quantitative. Therefore, we should carry o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to the rural log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w carbon economy, from the micro level, combined with the new technology and method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logistic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low-carbon economy.
Key words: low carbon economy; rural logistics; literature review
0 引 言
作为目前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中国必须发展符合自己国情的低碳经济,在某些行业率先实现低碳化就显得非常重要。将低碳经济延伸到农村物流领域,着力发展绿色物流、低碳物流,是新时代现代农村物流体系构建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在对低碳经济视角下农村物流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低碳经济视角下农村物流发展的规律,以期为农村物流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
1 农村物流研究现状
农村物流最早起源于国外,于20世纪中期展开研究,但基于国外物流的发展基础而侧重于农产品流通领域,并向产业化和供应链领域延伸。而国内方面则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物流的概念在国内萌芽,并由王新利于2003年正式提出并对农村物流的概念、内涵、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界定和阐述。随后的10年中,农村物流的研究进入初步阶段,学者们开始从农村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经营模式、市场条件和地理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随着近年来,“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逐年上升,有关农村物流的文献呈爆发式增长,研究也随之深入,对农村物流各个环节进行微观的研究,包括物流节点的规划、运输方式和载具的设计、仓储环节的防腐措施以及冷链技术的应用等(见图1)。除了按研究的时间分类,国内外研究文献也可以从以下3个角度展开。
1.1 宏观视角下农村物流现状、问题及政策研究
国外农业物流发展的水平较高,基础设施、运输载具和农业生产等各方面与工业物流相差不大,因此没有将农村物流提出进行专门的研究。而国内方面,结合我国农村物流的实际发展现状,学者们一般认为农村物流主要涵盖:农产品物流、日用消费品物流、农用物资物流以及废弃物回收物流。分析农村物流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农村的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普及程度低、农产品生产分散、专业物流人才短缺、销售渠道不畅、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水平较低等问题制约着农村物流的发展(李宏宇,2006)[1]。针对这些制约因素及问题,学者们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如树立正确的农村物流概念,提高农村物流人才的数量和素质,加大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为农产品物流设立标准化(De-Liang C,2008)[2],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降低物流成本,完善农产品销售渠道,农村物流企业的优待政策等(陈秀丽,2006)[3]。此外也有学者从模式和技术角度提出了宏观政策:如通过产业集群的方式鼓励企业发展农村物流等(Xu,2013)[4];提高城乡一体化对农村物流的影响,普及冷链技术在农产品物流上应用等(丁俊发,2010)[5]。
1.2 中观层面的农村物流体系模式、平台构建和系统优化
国外发达国家对农业物流的相关研究较早,且侧重于农产品物流的研究,如Zhang Y(2008)[6]在NET和WAP等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构建和物流信息的传递;Zhang X Z(2007)[7]在传统的农产品物流信息链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以信息门户为核心构建新型的信息平台。也有学者提出了一种用于农业信息通知的基础设施,其作用在于及时共享农业信息,为促进农产品达到动态的供需均衡(Medjahed B,2009)[8]。其次,也有学者从农产品供应链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主要是对供应链中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销售商和农户的合作、信息传递和多式联运等方面(Frewer L,2013;Lee E S,2015)[9-10]。国内中观层面的研究主要包括:①体系模式,目前我国农村物流模式大体可以分为:农户主导型、加工企业主导型、销售企业主导型、物流企业主导型(向林峰,2012)[11]、连锁商贸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等多种农村物流l展的模式,其中以物流企业主导型的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更符合我国国情(艾江,2010)[12]。②平台构建,建设农村物流平台是促进农村物流发展的关键所在(武玉生,2009)[13]。完善的物流平台有助于提高农村物流网络的通达性、物流整合、提高物流信息化以及提升网络运行的效率(肖黎,2008)[14]。③系统优化,一些学者从系统角度对农村物流进行优化,如上官绪明(2012)[15]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对农村物流系统进行了优化。提出利用网络技术把农产品物流和农用物资物流进行有机整合,实现信息渠道的通畅和供需的动态均衡。
1.3 微观层面的农村物流选址、配送和产品仓储等的聚焦研究
在物流选址、配送和产品仓储等微观层面上,国外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研究脉络。对于选址和配送的规划来说,可以按照假设条件和因素的不同把模型分为4类:连续型、离散型、随机型、动态型。其中比较经典的包括Francis(1983)[16]提出的连续模型,认为设施的地点可在平面曲线上任意点,通常用重心法解决欧式距离选址问题;Tombak基于随时间变化的动态选址模型;Canel提出的不同发展阶段中多种设施的选址―分配问题等。Yasmine(2014)[17]运用多Agent建模方法对供应链中的农产品的库存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此外,国外对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农产品追溯方面的应用也有所涉及(Costa C,2013)[18]。和国外类似,国内在微观层面的研究也很丰富,如郑斌(2011)[19]以物流总费用最小化为目标函数,改进了K―means聚类算法,很好地解决县域农村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优化问题。和工业品相比,农产品对仓储的要求更高,如冷库在保障易腐农产品的质量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目前国内的冷库存在数量较少、地址分散、利用率低、政策法规不完善等多种问题,张喜才(2012)[20]从政府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韩俊德(2015)[21]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生鲜农产品配送,提出新的配送方案,可实现生鲜农产品配送各环节在时间上的无缝对接,能够缩短时间,降低成本,显著提高了配送的效率。
2 低碳物流研究现状
随着低碳经济理念的兴起,“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模式已经成为未来的经济发展主流,而传统的物流发展理念无法被低碳经济所接纳。因此低碳物流的概念被提出,学术界围绕着低碳物流的探讨也逐步增多。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低碳物流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2个方面:
2.1 低碳物流环节中碳排放的计量
对物流环节中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行监督和测量是低碳物流定量化研究的关键。其计量方法可分为大体3种:①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出的碳排放系数法,如韩岳峰[22]运用IPCC的碳排放系数法测算了我国仓储运输业的碳排放量,并指出该行业的碳排放量和比重一直处于上升趋势。②碳足迹或碳追踪的测量方法,如Balan Sundarakani(2010)[23]等研究了整个供应链中的碳足迹,并建立了分析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该研究为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提供参考,并促进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史馨[24]探究了PAS2050规范下物流服务碳足迹模型的构建;Ali[25]基于碳追踪角度在企业产品等级方面运用ECP产品获取碳足迹数据来检测碳排放,并提供技术支持。③学者们提出的分析模型、生命周期等模型测量法。如邹安全[26]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测量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直接、间接碳排放及碳排放抵扣量;纪建悦[27]借鉴IPAT模型的思想构建了STIRFDT模型,并以测量了海运的碳排放量;吴振信[28]利用LMDI法分析了北京地区各要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认为仓储运输业在所有要素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
2.2 低碳物流发展策略和模式
围绕着低碳物流发展策略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和研究,主要包括分为理论和技术两个层面。在理论层面,学者认为低碳物流对环境保护有促进作用、增加企业利润、影响生产和消费理念等作用,是现在发展的方向(温蕾,2012)[29]。或是提出货运物流应融入集成理念、一体化服务体系、多方协调运作、寻求共性基础等物流集成化的思想是低碳物流的必要前提(董千里,2010)[30];或是提出三大重视要点,即从宏观上注重生产结构和产业布局,从企业层面上着眼于运输效率和能源强度,从微观上重视新技术的应用(范璐,2011)[31]。而在技术层面,学者们也作出了很多贡献:如碳汇作为新技术应制定合理的标准(Li Y,2011)[32],朱莉(2016)[33]构建了以物流企业利润和碳排放量最优为目的的优化模型,运用变分不等式理论推导出在均衡条件下车辆配置的方案。ZJ Li(2012)[34]从物流包装环节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发展环保性的包装可以促进低碳物流的实现。其重点在于绿色环保的设计与应用以及减少包装材料和研发绿色材料。为了明确供应链中各环节的碳排放量,McKinnon(2010)[35]提出将碳标签技术应用在供应链中的产品上。
关于低碳物流的模式,国内学者梁歌(2011)[36]等基于QFD基本原理将低碳物流发展模式划分为源头低碳型、过程低碳型、产出低碳型、消费低碳型和全面低碳型五大类。源头低碳型主要是认为减少不必要的或多余的货物运输,即从源头上调整产品的供需,如交通需求管理(TDM)在低碳物流上的应用(姚冠新,2016)[37]。产出低碳型、消费低碳型的相关发展模式主要是供给和需求方对低碳经济理念的追求或是对物流服务低碳化的偏好程度。过程低碳型则是指物流各环节的低碳化,如徐旭(2011)[38]研究了物流活动中各个环节的低碳化,从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等主要环节的低碳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全面低碳型则侧重于整个供应链的低碳化,如杨东红(2012)[39]对闭环供应链主体的低碳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尚娅(2010)[40]提出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应用到海南热带特色农产品流通中,以突破目前低碳物流所面对的桎梏。
3 低碳经济视角下农村物流研究现状
在农村物流研究领域中引入低碳经济,既是低碳经济的新应用,也是农村物流的新方向。目前相关文献侧重于将低碳经济与农产品物流、农村回收物流和农业生产资料物流等相结合,而鲜有研究低碳经济与农村物流的。因此按照具体内容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
3.1 低碳经济视角下农产品物流研究现状
李伟、韦恒(2011)[41]提出了发展低碳农产品物流所必须面对的5个问题:政策规划和措施不到位、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废弃物污染物严重、能源开发的技术水平落后、人力资源素质较低。罗长翼(2013)[42]、孙琪恒(2014)[43]、朱芳阳(2014)[44]等人分别对四川、辽宁、广西这些省份低碳物流发展的策略或模式发展进行了探析,均认为转变现有农产品生a方式、农产品交易方式、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物流模式等方法可以为低碳经济视角下农村物流的构建提供帮助。在运输配送技术上,孙曦(2014)[45]分析了不同运输模式的碳排放量问题,总结出我国低碳农产品运输因过多依赖公路运输而导致的一系列的配送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农产品运输配送低碳减排发展的合理化建议。此外,低碳经济应用于农产品冷链物流流程再造,具有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规模效益和降低滞后等优势,对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中的减排、高效、环保起到了促进作用(郭红霞,2012)[46]。
[8] Medjahed B, Grosky W. A Notification Infrastructure for Semantic Agricultural Web Services[M]. Metadata and Semantics, Springer US, 2009:455-461.
[9] Frewer L J, Lans I A V D, Fischer A R H, et al. Public perceptions of agri-food applications of genetic modificat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30(2):142-152.
[10] Lee E S. Spatial analysis for an intermodal terminal to support agricultural logistics[J]. Management Research Review, 2015,38(3):299-319.
[11] 向林峰. 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物流模式浅析[J]. 中国商贸,2012(1):190-191.
[12] 艾江. 我国农村物流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J]. 物流技术,2010,29(23):42-44.
[13] 武玉生,汤齐. 浅谈农村物流系统的发展策略[J]. 现代经济信息,2009,11(6):28.
[14] 肖黎,谭忠真,皮修平. 衡阳农村物流运作平台构建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3867-13869.
[15] 上官绪明. 基于城乡双向流通视角的农村物流系统优化模式及对策[J]. 江苏商论,2012(1):68-70.
[16] Francis R L, Mcginnis L F, White J A. Locational analysi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83,12(3):220
-252.
[17] Yasmine A S L E, Ghani B A, Trentesaux D, et 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Using Multi-Agent Systems in the Agri
-Food Industry[C] // Service Orientation in Holonic and Multi-Agent Manufacturing and Robotics.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4:145-155.
[18] Costa C, Antonucci F, Pallottino F, et al. A Review on Agri-food Supply Chain Traceability by Means of RFID Technology[J]. Food & Bioprocess Technology, 2013,6(2):353-366.
[19] 郑斌,杨华龙,唐法浙. 县域农村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模型及算法[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7(1):95
-98.
[20] 张喜才,杨谦. 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中冷库节点及政府支持[J]. 中国流通经济,2012,26(4):46-52.
[21] 韩俊德,杜其光,等. 物联网技术在生鲜农产品配送中的应用[J]. 中国流通经济,2015,29(12):54-60.
[22] 韩岳峰,张龙,胡慧欣. 我国仓储运输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的脱钩分析[J]. 江汉论坛,2013(4):29-34.
[23] Balan Sundarakani, Robert de Scuza, M Goh, et al. Modeling Carbon Footprints across the Supply Chai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0,128(1):43-50.
[24] 史馨. PAS2050范下物流服务碳足迹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5):105-106.
[25] Ali Dada, Elgar Fleisch. The Potential of the EPC Network to Monitor and Manage the Carbon Fooprint of Products[J]. Auto-ID labs white paper, 2009(3):1933-1940.
[26] 邹安全,罗杏玲,全春光. 基于EIO―LCA的钢铁产品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J]. 管理世界,2013(12):178-179.
[27] 纪建悦,孔胶胶. 基于STIRFDT模型的海洋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预测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6):79-81.
[28] 吴振信,石佳,王书平. 基于LMDI分解方法的北京地区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2014(2):85-91.
[29] 温蕾. 基于低碳经济下的低碳物流发展研究[J]. 经济问题,2012(10):72-74.
[30] 董千里,董展,关高. 低碳物流运作的理论与策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2):100-102.
[31] 范璐. 低碳物流发展路径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2011,25(8):46-51.
[32] Li Y. The Study on Low-Carbon Urban Ecological Planning[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243-249:6714-6717.
[33] 朱莉,马铮,丁家兰,等. 低碳理念下基于超网络的物流企业车辆资源合作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6(24):260-266.
[34] Li Z J. Influe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Packaging on Low-Carbon Logistics[J]. Applied Mechanics & Materials, 2012,200:42
-47.
[35] Alan C McKinncn. Product-level carbon auditing of supply chains: Environmental imperative or wasteful distrac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al Management, 2010,40(1):42-60.
[36] 梁歌,张永,鲍香台. 基于QFD的南京市道路货运低碳物流发展模式选择研究[J]. 物流技术,2011,30(11):35-37.
[37] 姚冠新,边晓雨,何勇,等. 交通需求管理视角下我国低碳农村物流系统优化[J]. 物流科技,2016,39(5):66-69.
[38] 徐旭. 低碳物流的内涵、特征及发展模式[J]. 商业研究,2011(4):183-187.
[39] 杨东红,王伟,孙彦彬,等. 闭环供应链主体低碳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 资源科学,2012,34(4):711-717.
[40] 尚娅,曹琼英. 基于RFID的热带特色农产品低碳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660-16661.
[41] 李杨,韦恒. 我国农产品低碳物流的问题与对策[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9-23.
[42] 罗长翼,徐菱. 低碳经济下的四川省农产品物流模式发展探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3(4):974-977.
[43] 孙琪恒,杜文龙. 辽宁果蔬类农产品低碳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 物流技术,2014(5):221-223.
[44] 朱芳阳. 低碳经济视角下广西农产品物流优化策略探讨[J]. 物流技术,2014(2):27-30.
[45] 孙曦,杨为民. 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产品运输与配送问题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392-395.
[46] 郭红霞,邵铭. 基于低碳经济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流程再造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8):4984-4985.
[47] 姚洋. 低碳农村之路:城市化与新农村社会文化运动[J]. 绿叶,2009(11):74-78.
[48] 邓铁乾. 基于RFID的农资物流分销体系与技术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9] R立新. 基于循环经济的农林剩余物物流网络构建与利益分配研究[D]. 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50] 邢曙东. 石家庄市农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4,7(1):22-25.
[51] 刘学鹏. 赤峰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0(6):147-149.
[52] 上官绪明. 基于循环经济的新农村现代物流模式研究[J]. 生态经济,2010(9):111-114.
[53] 徐世玉. 基于循环经济的新农村现代物流模式研究[J]. 中国外资月刊,2012(8):126.
[54] 余波. 农村循环物流系统的机理和发展模式研究[J]. 特区经济,2006(6):148-149.
[55] 张英杰,李婉,方媛. “新网工程”建设视角下农村物资循环流通网络的探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09(12):114-115.
人才资源是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和和决定因素。煤炭企业要依靠科学的人才才能在低碳经济中走的更远。合理的组合管理框架,管理不断创新等途径来实现,通过对科技人才进行思想建设打造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企业文化通过加强对干部监督打造出高效率的领导体制和廉政作风,通过提高收入、改善住房、平衡差距、奖励创新等方法挖掘员工潜力,带动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保驾护航。
二、网络化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桥梁与纽带
社会工业经济正朝着电子化、网络化、空间化发展,现代网络承载的信息量巨大,呈井喷状,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抓住发展机遇,契合时代脉搏,充分利用资源,搭建出高效的网络办公平台是新型办公发展趋势。淮南矿区研发了协同办公平台,全面推行无纸化网络办公,通过网络平台办理文件,借助网络接收、传播、利用企业信息资源。
三、日常管理突出低碳意识
企业在日常的管理别要注意低碳环保意识的培养。在日常的办公中应用各种仪器设备一定要注意节能减排,在下班时间及时的切断电源。办公用纸方面要双面利用,尽量减少电梯的使用多走楼梯,室内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这样聚沙成塔的量变最终会形成质的变化。另外企业也可以自办板报和报刊杂志,利用媒体等现代传媒形式宣传低碳经济。平时举办各中竞赛活动从而推广优秀的做法。在职工中形成良好的低碳经济的意识。
四、结语
【关键词】 低碳;能源;经济
当今世界,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气候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应对不断恶化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国期望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从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到2007年的“巴厘岛路线图”再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协议》,这些国际协议或者公约证明了人类已经认识到了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并期望通过国际合作积极寻找应对气候变化的良方,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京都议定书》为通过国际合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开了一个好头,但是美国以承担减排义务影响本国经济发展为由而拒签,使得《京都议定书》遭受严重的挫折,国际谈判在解决国际气问题上举步维艰。在此背景下,英国于2003年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概念。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立即成为经济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热点名词,由此引发了对低碳经济研究的热潮。世界各国都开始纷纷探寻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对于低碳经济的含义,迄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说法,目前低碳经济被广泛引用的定义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朝高能效、低能耗和低排放的模式转型”。
Yoichi Kaya教授在IPCC的一次研讨会上的报告中提出Kaya恒等式,通过一种简单的数学公式将人口、经济、能源消费等因子与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联系起来,具体表述如下二氧化碳排放量二人口x人均GDP x单位GDP能源消耗量x单位能耗排放量Davis等分析了美国1996―2000年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原因,认为能源结构调整不是主要原因,天气变化才是主要原因。Greening等采用Divisia Index De Composition的方法对10个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成员国家的生产部门、货物运输、居民们终端服务部门、私人交通的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分析,认为生产部门能源强度下降是其 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能源价格等一些因素也会对碳排放强度有很大的影响;货物运输部门碳排放强度的增长主要是受交通模式向碳密集型模式转变的影响,燃料价格及对购买交通工具征税等措施都不能有效的减少能源消费;居民终端服务部门的终端能源消费结构、发电的燃料构成、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影响各不相同,但是终端用能方式对其下降却是起了相反的作用;私人交通部门能源强度的下降对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影响较大,但是未来仅仅依靠降低能源强度的政策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能还是不够的。
1、在国内大力提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改进融资方式,提高企业筹资能力,开创科学发展局面的时候,政府必然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加大对节能减排这方面的投入。在此,企业应利用国家针对低碳经济出台的如金融机构带来优惠贷款,国家财政直接投入的资金的各种优惠政策带来的便利,选择资本成本更低的、筹资效益更高的融资来源,把握住绝好的机会来发展自己。同时,企业可以考虑进行资源环境建设,利用专项筹资项目解决企业建设低能耗、低污染所需要的资金,另外还有助于企业树立起保护环境,进而提升企业价值。2、企业适时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低碳项目的投资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在低碳产业在目前初级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投入,且稳定性不强,因此企业在选择资金来源的时候应该谨慎。特别是在选择债务筹资时,会增加企业的债务比重,同时加大公司的财务风险。在低碳产业的这些特征下,企业一旦出现亏损,财务杠杆的作用就表现的特别明显,企业就很容易产生债务负担,从而带来严重损失。因此,企业不能盲目选择债务筹资的形式,在制定融资战略时,应合理选择资本成本和综合考虑风险与资本,从而提高企业筹资灵活性。3、拓宽企业的融资范围。自主创新是实现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的一条出路,而人才和技术是实现创新的基础。知识资本,人力资本是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生产效率的决定力量,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制度的变革。因此,在新时代下融资活动企业必须转化思路,多考虑对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等无形资本的需要,不光是为了满足金融资本上的需求。在知识经济成为主流的现代,人力、知识资源的投入往往带来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高效率低成本低碳型生产方式也最终还是要依赖于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优秀的人才。因此,企业的筹资重点应该转变到对知识、人才的筹集上。4、合理规划筹资活动的方案,减少资源浪费。知识资源与人力资源这些无形资产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在低碳经济下显得格外重要。随着时间的变化,科学技术迅速更新换代,人才资源具有比有形资产更宽阔的价格浮动空间,而且更是容易流失。另外,支付人力薪酬,摊销无形资产,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负担。因此,筹集到的资本的时间价值是企业在筹资时一定要注意到。
二、企业的财务投资策略
1、完善财务投资的基本原则。安全性、流通性、收益性是传统企业为了增加企业价值的投资目标、实现获利提出的三个基本原则。企业在在低碳条件的约束下还应该增加社会责任原则。所谓的社会责任原则是指企业在投资活动应当使能源消耗最小化,并考虑其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以避免给环境造成破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现实中大多数企业追求社会责任,可能是以收益的降低为代价,社会责任的实现往往意味着超额成本。但是在建立起系统的完整的节能生产体制,向低碳的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后,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实现就会等同于收益的增长。2、构建低碳约束下投资方案评价体系。判断投资项目是否可行、是否有投资的价值,分析出投资项目的生存能力和盈利能力是投资方案的评价的目的。企业一般对一个方案的优劣可以通过折现现金流量发、回收期法和会计收益率法来比较得出。而在低碳经济的要求下,企业必须把否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评价项目能否实现企业的环境效益等节能减排作为首要目标。3、企业应顾及长期利益,理性选择投资方向。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是企业投资的两个方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累和扩展知识资本和人才资本应是企业对内投资应该把重点。在具体的生产活动中,逐步改变能源结构,建立清洁、高效、持久的能源生产体系,开阔多种能源。新兴产业的金融资产投资则是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应重点考虑的。这些新兴产业具有高收益、高发展潜力的特点,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拥有可观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支持这些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科技的发展,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准备。
三、企业的利润分配策略
0引言
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迅速腾飞,1979-2009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9.8%,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出口国,且经济地位正在进一步提升。
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处在快速发展中,并且还将持续20年以上的时间。(国合会政策研究报告2009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经研究)但是,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突出表现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挑战;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传统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明显削弱,亟待形成新的优势。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出口驱动型的中国经济承受了很大的压力,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也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变化。面对经济发展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情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49100亿。
中国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2009年,中国的GDP占到世界GDP的8%左右,而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资源的消耗占世界能源总产量的18%。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能源消耗快速增长,导致了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严重依赖,一些重要的能源已经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形成了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能源约束日益凸显,经济发展的成本昂贵。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越来越感受到了能源短缺的压力,原油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消耗国,早已由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煤炭涨价,电力短缺严重的影响了经济发展。同时,由于对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使得能源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其它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危害,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持续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给中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环境与资源的双重约束,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质就是经济的发展要避免走西方国家的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要走一条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结构转向更为高效的制造业和低碳产业结构,这将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持国际贸易领域的持久竞争力。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低消耗、低排放,它符合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为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一条新的更加有效的途径。
1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
低碳经济概念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全球气候变暖使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2003年英国政府在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率先提出“低碳经济”概念,此后,这一概念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资源濒临枯竭的新型的绿色的经济发展形式。低碳经济是一种倡导低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经济增长,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即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归根结底,低碳经济是一种高效率、高能效、低排放和低污染的新型经济发展形式,它将促使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统一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能够充分体现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体系,有利于改变传统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缓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走低碳发展之路是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它能够造就一个既富有创造性又繁荣昌盛的社会。
2向低碳经济发展转变过程中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这种高速增长是依靠投资与出口来拉动的。近年来我国投资率已从2000年的35.3%增加到2009年的58.1%,明显偏高。以高投资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一方面导致工业产能过度扩张和过剩,从而过度依赖出口,使经济的增长具有不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以投资和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了产业结构失衡,资源的过度使用和环境压力的增加。在向低碳发展转型中,存在一些结构方面的障碍。
2.1产业层次低我国制造业虽然已形成规模优势,按国际标准分类的22个大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有7个大类名列第一,15个大类名列第三。但由于我国制造业经济创造力较低、制造业整体附加值不高,仍处于世界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下游。在产业技术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落差。在国际贸易中,中国出口的商品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度依赖于原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商品。并且,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中国承接了相当部分劳动、资本密集型、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中国在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出口了大量能源资源,并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
2.2工业结构向重化工业主导型结构转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内部结构向更高层次的演进,以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航空航天工业及建筑业为主体的重化工业的加快发展,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高度,消费品加工主导型结构开始逐步向重化工业主导型结构转变。2008年,轻、重工业比重分别为28.9%和71.1%。工业结构的重化工业倾向,尤其是水泥、钢材、石化等高耗能的行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工业碳排放增长迅速,给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2.3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成为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制约因素
目前全国85%的二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和73%的烟尘都是由燃煤排放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远远高于其他国家。2009年我国煤炭消费量27.4亿吨,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为68.7%,我国的能源结构基本以煤炭为主,而且这种以煤为核心的能源结构在现在以及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很难改变。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能源需求和消费增加,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目前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可以说,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能源结构问题。
3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突破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有利于顺应世界技术变革的潮流,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打造我国未来的国际核心竞争力。以低碳能源发展为代表的低碳产业,不仅可以为传统产业的振兴提供支撑,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3.1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培育创新能力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技术创新,通过技术进步达到节能与提高能效的目的,从而实现清洁生产。因此,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培育创新能力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以新型企业、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为基础,依据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培育与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知识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科研院所,攻克当前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与装备,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在各个行业的主动研发能力,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通过高校和企业来培养我国需要的各类创新型人才,并建立起合理的对创新型人才的激励机制。政府引导和培育创新型企业,开发新低碳技术和产品,使其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并消耗较小的能源。通过自主研发,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2发展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转型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要从根本上解决长期积累下来的结构问题,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一方面要按有进有退的原则,主动退出一些产业层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并按照发展低碳经济,进行节能减排的要求,淘汰落后产能,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成长结构。另一方面,要着力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要重点培育和发展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这些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其发展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转型。
3.3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开发积极的开发风能、水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这些能源进行发电、取暖等。这些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影响小,温室气体排放低,符合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另外也注重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通过新能源汽车发展缩短我国汽车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降低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可再生能源产业属于低碳经济范畴也属于新兴产业,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助于我国相关产业的升级转型。
3.4合理税制和碳排放交易机制碳税和碳交易机制是实施节能减排的市场化手段。选择合适的时机推出碳税政策。对高耗能和高污染的企业征收碳税,可以促使企业发展高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向低碳经济方向进行升级转型。同时,应当借鉴国排放交易经验,尽早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碳交易市场的路径和交易中心,来适时的推动碳排放交易机制形成和有效运行。碳交易机制有利于温室气体排放的总体控制,有利于节能减排新技术得创新与推广,从而加速企业向节能环保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4结论与展望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围绕以节约能源、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来努力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以不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经济与人、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它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我国在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上和国外起步差不多,我们要充分抓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通过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新兴产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以及建立碳交易机制与征收碳税,等措施来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而加速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入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241(4):154-160.
[2]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6,8(3):79-87.
[3]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4-19.
[4]IPCC.ClimateChange2007:ThePhysicalScienceBasis[M].ContributionofWorkingGroupItotheFourthAssessmentReportofthe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CambridgeUniversity,2007.
[5]Stern,N.TheEconomicsofClimateChange[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6.
[6]McKinseyGlobalInstitute.Thecarbonproductivitychallenge:curbingclimatechangeandsustainingeconomicgrowth[R].McKinseyClimateChangeSpecialInitiative,June2008.
[7]Ehrlich,P.R.andHoldren,J.P.HumanPopulationandtheGlobalEnvironment[J].AmericanScientist,May-June1974:282-292.
关键词:地质找煤;综合物探测井;应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TD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经济的发展伴随着能源的消耗。一方面,国家制定了节约能源的政策,出台了寻求清洁能源、二次能源代替传统能源的方针;另一方面,进一步的寻找未被发现的矿物资源也十分重要。近年来,我国的煤炭探测技术不断方法,找煤的方法和手段也越来越成熟。本文以实际工作经验为基础,研究分析综合物探测井技术在地质找煤中的应用。
1 综合物探测井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综合物探测井技术以各种物质的物理学特性作为工作基础,在探测过程中利用专业化的仪器设备在钻孔中对地层中的各类物质进行物理参数测量,并以此得到各种物质的物理探测曲线。物质的探测曲线可以反映不同地层中不同物质的变化特征,以此作为工作基础来开展地质剖面绘制工作。在充分掌握一个地区的地质特点和地质剖面构成信息时,有关技术人员就可以进行地层和地下物质的分析工作;对比和归纳不同时代地层的地质特点、物理特点,准确的判断出这一地区的地质构成,判断地层内是否蕴含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从本质上讲,综合物探测井技术技术以地层下各类物质的物理特征作为判断和评价的依据。通过钻井,实现对底层的勘测;根据勘测结果,科学绘制探测曲线。探测曲线和地质剖面图绘制成功后,会成为有关分析人员工作的基础;以此开展地质分析工作,判断地层中物质的性质和存储数量。在整个地质探测过程中,地质测量是重点工作,它直接关系着后续分析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如果地质测量工作存在失误,测量的相关物理参数存在偏差;会对下一阶段的矿产开发工作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严重浪费人力物力资源。
因此,提高测量技术的工作和水平,是现阶段我国找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有关人员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工作的方法和水平,积极总结工作失误和经验,不断推进我国找煤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2 综合物探测井技术
目前而言,我国综合物探测井技术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视电阻率探测井、自然电位探测井、自然伽玛探测井、井液电阻率探测井、井温探测井等。
2.1视电阻率探测井
视电阻率探测井主要利用电极系装置,实现井下供电;并采用测量电位差的方式来实现视电阻的最终测量。在现实工作中,根据电极系装置的不同,可以分为梯度电机系、三侧想电机系、电位电极系等。
2.2自然电位探测井
自然电位探测井的工作原理是,将一个电极放入井中,另一个电极放在地面接地。在不施加任何人工电场的前提下,用专业的测量仪器测量两个电极电位差的一种测井方法。
2.3自然伽马探测井
自然伽马探测井的工作方法是:将装有伽马射线探测器的探头放入井下,可以接收来自岩土层的自然伽马射线,并将其转换成电脉冲;将电脉冲放大后传送到地面的仪器上,进行再放大、整理;再传送到计数电路变为连续电流,记连续电流所产生的电位差变化,经过转换步骤,最终获得自然伽马探测井曲线。
2.4井液电阻率探测井
井液电阻率探测井的操作方法是:使用探管中小极距电机系装置,实现井下供电,测量井上井下的电位差;通过计算步骤,最终获得井液电阻率,最终实现测井的目的。
2.5井温测量
井温测量是指使用具有高灵敏度测温探头的测量装置,对井中的温度进行探测。通过测量井下物质的温度变化,来实现测井的目的。
3 综合物探测井技术的特点
3.1准确性更高
综合物探测井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找煤技术准确性更高,找煤工作者可以按照已经制定好的方案进行煤炭勘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具体实际情况,寻找出未被发掘的深部矿和潜伏矿的大概位置。同时,工作人员还能够对矿床的产出范围、储量和类型进行确定,这些都可以为地质找矿工作中在之后的具体部署中提供一些有力的参考依据。
3.2实战性更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一方面找煤工作进展缓慢,另一方面,煤炭储备急剧下降,这就为找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综合物探测井技术作为找矿技术中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应该保证被应用到找矿工作的整个过程。使用这项技术,可以更好地为找矿人员提供矿产资源的准确位置,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3.3预测分层
由于近些年人类对煤炭资源的过度开发,浅层的煤炭已经很难找到了,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找煤工作的实施难度。在实际的找煤工作中,操作人员通常会使用综合物探测井技术进行预测分层,实现对煤化范围、隐伏煤和深部煤的具置、储量等的具体预测。这项工作需要有关人员进行反复的勘察和确认,最终预测出矿体的产出位置和范围。
3.4属于多工种、多学科的联合
地质找煤是一种综合性的工作,工作人员需要掌握矿产学、遥感技术和地质学等多个工种和学科的知识。在应用综合物探测井技术时,就需要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先进的遥感技术进行地质的勘察,还需要应用软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进行数据的分析时,也需要应用通信技术和制图技术。通过这些应用可以看出综合物探测井技术是一种联合多工种、多学科的先进技术,经过不同技术之间的辅助、协同作用,可以保证找煤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序进行。
4结语
综合物探测技术对于确定煤碳资源的具体地质构造和矿产形成因素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找煤工作提供了大量实际、可靠的信息,可以有效提高找煤工作的实际水平和准确性。综合物探测技术的推广使用,可以促进我国找煤技术的发展,提高地质工作的实际水平,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军,成飞.综合物探测井方法在地址找煤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06):44-46.
[2]吴有信.综合物探技术在煤矿灾害防治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9(03):95-97.
[3]唐维森,高阳,杨发海,顾汉忠,任世聪.大比例尺成矿预测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进展[J].西部探矿工程,2010,22(02):109-113.
关键词:低碳战略;低碳经济;低碳消费;锁定效应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036-02
1 实施低碳战略的必要性
1.1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低碳战略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伴随着当前世界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此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且给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的越来越突出的负面影响,给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这一现状引起了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的高度重视。发展低碳战略已成为世界的共识,如何规划发展低碳战略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2 伴随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低碳战略日益成为经济增长中关注的焦点
世界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影响:实体经济衰退,导致能源、资源、环境压力减退,为我们提供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生产力,实现节能减排的机遇;金融危机重创了一些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外向型企业,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带来机遇和动力。因此,实施低碳战略日益成为经济增长中关注的焦点。
1.3 传统的依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以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日益受到挑战
近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已经传递出了一个明显的信号:资源供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需要,资源压力迅速增大。传统的依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以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日益受到挑战。低碳战略应该想办法尽量提高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和产品的碳效率;低碳战略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从长远战略上来看,低碳战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今后的竞争不是传统的劳动力竞争,也不是石油效率的竞争,而是碳生产率的竞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2.1 对低碳经济的概念、特点和发展低碳经济必要性的研究
目前国外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广泛引用的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国内学术界对低碳经济概念也并没有形成一个共识。庄贵阳等人对低碳经济的含义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尽管上述概念有所差异,但都表达了相近的内涵:在不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 发达国家的低碳战略大多把重点放在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上,但又各具有侧重点
纵观各发达国家的低碳政策,他们大多把重点放在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上,但又各具有侧重点。低碳技术的研发中,欧盟的目标是追求国际领先地位,开发出廉价、清洁、高效和低排放的世界级能源技术。英、德两国将发展低碳发电站技术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德国还制定了二氧化碳分离、运输和埋藏的法律框架。日本政府为了达到低碳社会目标,采取了综合性的措施与长远计划,改革工业结构,资助基础设施以鼓励节能技术与低碳能源技术创新的私人投资。美国政府发展清洁煤更是不遗余力,在《清洁空气法》等的基础上提出了清洁煤计划。
2.3 以往研究述评
(1)关于低碳经济及其内涵至今还没有严格的界定,并且还在不断发展之中。虽然全球都在谈论“低碳经济”,但其概念仍然不是很明确,而且在不断地更新发展。低碳经济概念的出现是基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考虑,随着实践的进展,低碳经济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展。需要对低碳经济进行更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真正理解和把握低碳经济的科学内涵。目前较为主流的理解是,“低碳经济”指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2)低碳经济从提出至今,对于低碳仍没有一个量化“低”的标准。“低碳经济”旨在围绕整个经济活动,在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全面考虑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体现在对能源生产和消费作出更加有效率的选择,以求达到最小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碳排放量作为一种限定,其含义是“把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防止全球气候系统受到威胁的水平上”,无论人类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都必须考虑碳排放量这个约束。纵观国内外的研究,至今仍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来约束这个“低”。
(3)迄今为止,实施低碳战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还缺乏系统的研究。近年来,纵观国内外学者对低碳城市的理论内涵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各国政府立足本国实际,对低碳城市的构建进行着尝试。但是迄今为止这些研究和实践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同时,如何建立评价体系,如何选择标准尺度都需要给出具体方案。因此对实施低碳战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梳理是很有必要的。
3 中国实施低碳战略面临的挑战
从长远看,探索低碳发展之路不仅符合世界能源“低碳化”的发展趋势,而且也与我国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致性。但从近中期看,中国走低碳道路面临发展各方面的制约。
3.1 资源禀赋
“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且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电力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煤、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人均的70%、11%和4%,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碳排放强度方面又是特别不利的。
3.2 发展阶段
能源基础较差及能效较低。中国正在从工业化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迈进,自然也正处在以高碳为主的重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因此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小康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装备水平低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都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平均水平。同时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
3.3 低碳技术限制以及伴随产生的“锁定效应”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而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显然伴随着产生“锁定效应”。所谓“锁定效应”,是指基础设施、机器设备、以及个人大件耐用消费品等,其使用年限都在15年乃至50年以上,其间不大能轻易废弃,即技术与投资都会被“锁定”。
3.4 贸易结构
在现阶段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中国产业仍处于低端位置,在产业技术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落差。在国际贸易中,中国出口的商品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度依赖于原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商品。伴随着近些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对碳减排和碳关税的呼声日渐高涨,试图通过碳减排和碳关税等一系列行动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气候责任。这些发达国家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领先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碳减排合作机制的出现,将对中国贸易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4 我国实施低碳战略的发展路径
中国政府多年来提倡的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等思想,均反映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协调发展、积极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一贯立场。处于能源需求正在急剧增长,发展低碳战略的起点和任务与发达国家截然不同,中国不仅要节能减排,还要加快发展,必须在加快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低碳战略之路。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应该是基于国情并且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渐进式路径。综合国内学者的纵多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国特色低碳战略道路取向应包括四个主要方面:
4.1 低碳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把“低碳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把低碳发展作为建设“两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重点内容,纳入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具体实践中,并把相关指标整合到各项规划与政策中去,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探求不同地区的低碳发展模式,努力控制碳排放的增长率,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逐步脱钩。
4.2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在资源环境绩效的前提下,抓住战略机遇期,利用目前国内外相对较好的资源能源条件加速完成重化工工业化任务。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产业结构体系的调整、优化和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按照技术密集程度高、产品附加值高和能耗少、水耗少、排污少、运量少、占地的原则,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第二产业“高加工度化”;发展生资源产业和环保产业,大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4.3 转变居民消费理念,提倡低碳消费模式
低碳消费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模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CO2减排的有效方式包括居民消费理念的转变,即由奢侈型消费向节约型消费转变。基于此,民众要改变以往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倡导文明理性消费、绿色生活模式及促进家用技术革新,实现低碳发展。低碳消费模式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推行低碳消费模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从政府、社会、企业、公众等层面下功夫。
4.4 创新发展低碳技术
低碳技术是实现中国低碳发展的核心,是提升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契机,充分利用碳减排、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先进技术,不断提高我国低碳技术与产品的竞争力,减少潜在的“碳锁定”影响,逐步向低碳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积极参与关于低碳能源和低碳能源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理念、技术和资金,通过新的国际合作模式和体制创新,促进生产与消费模式的转变。为获得低碳技术,一方面,可以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引进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另一方面,通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重点攻关中短期内可以获得较大效益的低碳技术,尤其针对提高重化工行业能耗的新技术。
4.5 积极参与国际气候体制谈判和低碳规则制定
积极参与国际气候体制谈判和低碳规则制定,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承诺符合国情与实际能力的自愿减排行动,提升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同时,坚持要求发达国家率先大幅度减排,并建立“可计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技术转让与资金支持新机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