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社会治安现状及对策8篇

时间:2023-09-08 09:28:4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社会治安现状及对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会治安现状及对策

篇1

关键词:网络环境 治安问题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网络的出现意味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这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无疑是一次革命性的转变。但和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一样,网络自身就是个矛盾体,在其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极大的方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给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隐患,尤其给青少年儿童的思想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而由网络引发的各种社会治安问题更是成为整个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关注的重点。在如今这个信息急剧膨胀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社会财富和人生价值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治安的局势就变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复杂。

一、网络环境下的治安问题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网络环境下的治安问题现状

1.违法活动隐蔽化

网络违法行为由于其手段或结果通常是通过网络数据所表现出来,所以网络环境下的违法行为具有比一般违法行为更大的隐蔽性。在网络社会中,甚至有很多违法行为的受害者在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都没有发现自己已经遭受到侵害。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使得网络违法犯罪行为难以顺利地侦破,甚至还有大量的网络违法行为根本就没被发现。

2.违法形式多样化

(1)网络盗窃

网络盗窃形式多样,目前常见的有窃取电子资金、电信服务盗窃。电子资金是我国金融信息化的产物,目前已应用于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电子资金过户系统是通过光、电或者其他信号,使用计算机在财务账目上记录资金流动和增减,从而反映并记载一定经济活动的有计算机控制的收付系统。目前,非法侵入金融计算机信息系统,修改电子资金账目,转移电子资金等利用计算机盗窃金融资产的犯罪已经十分严重。盗窃电信服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号码,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另一种是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他人网络账号和密码非法上网,无偿获取电信服务。

(2)网络赌博

网络赌博是利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和现代金融交易手段进行的赌博活动。主要的赌注对象有传统赌具、体育竞技比赛、金融证市场走势和网络游戏等。网络赌博案件的表现形式主要有:面向特定群体的隐蔽性网络赌博。此类赌博,有的网站具有固定的网络地址,但大都是会员制,需要专用账号和密码才能登陆;有的网站则是采用动态网络地址,不断变换域名,参赌人员需要和各地赌博人联系才能获得网络地址,登陆网站进行赌博;面向公众的公开性网络赌博,即通过国外开设的合法赌博网站公开进行赌博。

(3)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主要有:第一、网络非法集资。行骗者一般在网上吹嘘自己的强大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以“高额回报率”作为诱饵,吸引世界各国的投资者,骗取不法收入。第二、网络非法传销。非法传销是我国法律明令禁止的违法犯罪行为,具有很强的组织性和欺诈性。一般的非法传销发展下线都是借助于现实生活中的亲友群体。网络上的非法传销则与之迥然不同,其发展蔓延的根基是计算机网络,在蔓延的范围和速度上都是一般的非法传销所无法比拟的。

3.违法手段工具化

目前计算机违法犯罪已经不需要违法犯罪分子在费尽心思地编写用于违法犯罪的程序,在全世界黑客们的“努力”下,计算机违法犯罪赖以实施的各种违法犯罪手段已被转化成了功能齐全的软件工具。目前,伴随着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网络黑客技术已不再是某些少数专业人员和编程人员的专利,对黑客技术略有兴趣的电脑爱好者在报刊杂志或因特网上寻找相关的入门知识或工具都易如反掌。

(二)网络环境下的治安问题发展趋势

1.犯罪手段科技化

网络违法犯罪既不依赖于人的体力,也不依赖于某种物力(如枪击、爆炸、纵火等),甚至也完全不依赖于财力,而主要依赖于人的智力,依赖于作案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掌握的程度。尽管每次“成功”的作案不一定都可以称为“高科技”,当不熟悉计算机、网络的特点,不熟悉网络系统运行的规律和漏洞,在网络上进行犯罪活动是不大可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网络违法犯罪的关键。现代计算机技术如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其他软件都倾向于“傻瓜化”,以便于能够让更多的人掌握计算机技术,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网络违法犯罪技术也是同样遵循这样的发展趋势,网络违法犯罪技术逐渐工具化、普及化,大大简化了违法犯罪的程序,缩短了犯罪的周期。

此外,网络治安问题也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随着计算机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信息战也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有关专家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利用高科技破坏或者扰乱他国的主要计算机信息系统,就足以使该国的军事系统失灵;一旦一国掌握了另一国的重要信息或了解到攻入该国重要信息系统的方法,就可以得到该国的重要军事情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计算机网络治安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违法犯罪问题,很可能成为一颗危及整个国家安全的定时炸弹。

篇2

当今社会,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农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农村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冲突与挑战影响着新农村的和谐建设。近年来关于农村生活的新闻报导中仍然存在有不和谐因素,本文从和谐社会背景下分析探讨了农村治安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当前的法律规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农村治安;法律规制;和谐社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惠农政策的大力推行,村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也在不断上升中,广大农村大都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农村社会治安局面已基本稳定。但是在一些农村,村民的生活中仍然存在有不和谐因素,例如村民家中电动车、家畜被盗,村民之间的纠纷事件等时有发生。这些不安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的和谐发展。

一、当前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治安问题

(一)群体性的刑事案件数量增多

在当今的农村治安环境中,群体性的刑事案件数量逐渐增多,例如团伙盗窃、聚众斗殴、聚众赌博等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危害着农村环境的安定有序。这也影响这农村青年、幼儿的教育,很多农村青年受不良文化的影响走上了非法犯罪的道路。

(二)农村治安管理力量薄弱,缺乏完善的防卫体系

在多数农村建设中,治安管理力量薄弱,也没有科学的防卫体系,而且受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发展、家族势力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治安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而且,农村生活环境复杂,自身缺乏治安储备,农村的治安人员缺乏,这都是农村治安环境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农村的家庭暴力事件较多

在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很多农村家庭“法盲”仍占绝大多数,再加上农村固有的“重男轻女”“男人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影响,农村妇女处于弱势地位,家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这严重危害着农村的治安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较多,使得农村治安管理问题凸显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农村的年轻劳动力减少,使得“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数量增加,他们不管是从体力还是从生活知识等各方面能力较低,这使得农村的防卫体系较为薄弱,很多不法分子有机可趁,顶风作案,威胁着弱势群体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农村里所发安生的不法分子侵害村民财产的案件数量不断增长,严重影响着农村的社会治安环境。

(五)不法分子利用村民知识水平较低,存在有封建迷信的思想

这一特点进行违法活动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村名学习科学知识的机会越来越多,但是仍然会有人对迷信思想、封建活动深信不疑。很多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村民的这一思想特点,打着封建迷信活动的旗号,进行不法活动。

二、农村治安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法治宣传教育不到位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已经在一些乡镇、村庄开展,但是大部分村民仍然是法盲,在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下,他们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手段解决遇到的问题,而是会选用更加直接的暴力手段等解决问题。而且,由于很多村民之间存在有血缘关系,家族的影响根深蒂固,使得很多人在遇到问题时首先会考虑运用家族的力量解决矛盾。这也为法治宣传工作的开展设置了障碍。而且,农村的文化发展落后,村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很多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村名仍然是文盲、半文盲,加大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难度。村民对法律的认识不够,政府部门对法律规制的宣传不到位,加剧了农村治安环境治理的难度。

(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政府对农村建设投入、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城乡贫富差距拉大,使得农村的多数劳动力都去城市打工,村庄中多数都是老人、儿童,这使得农村的治安管理更加困难。还有的村农,政府对其建设投入较少,农村的基础设施、治安设施投入较少,例如当遇到突发问题时,村民无法利用身边的器械正当防卫,无法及时报警灯。归根结底还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落后的原因。

(三)农村的基层工作不到位

农村的社会治安管理部门力量不足,民警数量较少,使得很多时候民警有心无力,还有的农村,乡、镇基层组织对治安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法律宣传教育工作,也没有对违法乱纪的人员进行说服教育,使得农村的社会治安环境越来越复杂。

(四)政府对农村的法律规制、政策执行的重视程度不够

相对于城市,国家对于农村的法治建设、政策执行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体现在:国家对于农村的治安力量建设投入较少,农村的治安管理人员、治安设施投入较少,使得农村的治安管理工作无法推进;国家对于农村治安法律规制的建设、执行工作中存在漏洞,没有实际可操作性的法律规制,使得对农村违法乱纪现象的治理无法可依,治理力度较弱;国家对于农村治安管理工作的推行不够周全,监督力度不够,很多违法乱纪现象的治理程度不够,但是又缺乏相应的监督手段,使得农村治安管理尤其困难。

(五)村民自身的原因

村民文化水平低,无法正确认识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使得他们违法却不自知。村民在思想方面仍然存在有封建迷信的思想,使得法律的普及难上加难。作为弱势群体,村民对违法行为的抵御能力本身就存在缺陷,在面对违法乱纪行为时无法正确认识,更无从谈起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利益。使得很多不法分子屡屡得逞,更加猖獗。

三、如何改善农村治安环境的现状

(一)拓宽与农村治安管理相关的法律范围

我国的关于农村社会治安管理方面现行的法律规制并不完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行,不断有新的治安问题涌现,现存的法律规制根本无法及时的修改,用以约束这些行为。为了扩大农村治安管理相关的法律范围,国家应当考虑结合新农村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更大保护力度和调整范围的法律法规标准,在制定的过程中也需要尽量详细和完备地进行,注重合理的解释和阐述,并对法律内容的实质应用进行明确无误的引导,以实现对农民合法权益的切实保障,隔绝掉不法分子。从广大群众的真实利益需求出发,遵从法为人所制,法为人用的原则,有效发挥法律整治的作用,适当的拓宽与之相关的法律约束范围,使得那些违法乱纪行为可以被依法惩治,加强法律规制,提高农村治安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加大违法乱纪行为的惩治力度

为了实现法律法规的实质效果,国家应对特定的违法乱纪行为设置针对性较强的法律条文,并加大对违法乱纪行为的橙汁力度,对违法分子进行严惩,当其重新进入社会时,才能有有效降低其再次进行违法犯罪行为的几率,促进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有效解决,改善农村治安环境。与此同时,各级党政机关、政府部门首先要认识到打击农村治安违法犯罪行为可能酿成的严重后果,并及时进行各个部门的统一协调,集中力量对这些犯罪人员进行惩治,将这些违法犯罪行为从源头扼杀。另外,执法部门可以通过采取“举轻以明重”的做法,通过对违法乱纪人员的严惩起到警戒广大村民的作用,在实现对不法分子的惩处的同时,提高村民对法律规制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农村法制的建设,在广大农村营造出良好的司法环境,保障农村社会秩序,维护农民日常生活的稳定性。

(三)加强农村治安体系的构建,加大农村治安力量建设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农村处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最基层,农村的治安管理力量相对城市较为薄弱,因此,农村中治安问题的发生也较多。为了能够构建出完善的农村治安管理体系,首先必须要加大对治安力量配置的投入。例如,可以通过进行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编外人员招聘等多种人员投入措施,增加农村基层民警和巡逻人员的数量,保障农村日常治安环境的稳定性。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基层民警和巡逻人员的教育及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农村治安的现状,并增加他们的法律知识储备量,以及必要的治安问题防治措施,增强其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感,提高他们与违法犯罪人员作斗争的能力。另外,也要加强对他们处理纠纷等能力进行锻炼,当突发事件等农村治安问题发生时,他们能够合理有效地解决村民之间的纠纷,以避免更加严重情况的发生,维护好农村治安的有序性,保障居民日常生活平稳进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发展。

(四)加强对农村的法律规制的宣传教育

对农民进行长期的全面的宣传教育是实现农村法律规制的重要方式,因此,针对村民自身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政府应当在广大农村地区加大对法律规制的宣传教育,通过张贴法律知识宣传海报、举行法律知识小讲座等多种宣传方式,可以普遍提高村民的法律知识水平,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哪些行为可为、哪些行为不可为。同时,也可以在广大农村进行应对紧急情况的演练,加强农村居民应对突发事件的防御能力,让村民们明白在面对违法行为时如何有效使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挽回自己的损失,打击不法犯罪分子和违法行为,并利用法律精神规范自身的行为方式,有效实现法律规制宣传教育的目的,加快促进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五)推动法律规制的规范运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具体情况,规范法律法规的应用程序,并构建出合理完善的法律运行和监督机制,以实现对法律规制的运行情况进行良好的监督,对于农村治安管理工作来说是极其有必要的。在农村治安管理的问题上,如何更好的运用法律解决问题,如何更好的使法律规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何将法律运行的情况真实有效的反映出来,如何协调法律的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都需要进行完备和规范性的规划。在推动法律规制的规范运行和健全监督机制的过程中,应当从基层农村的治安环境中积极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着手于具有针对性的农村治安问题,从法律运用程序的薄弱环节进行精准切入,并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完善,发挥出法律规制在改善农村治安环境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法律法规运行情况的监督,及时发现农村治安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等措施加强农村治安管理,从而使得农村治安情况得到好转。

四、结语

农村治安管理工作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解决农村治安问题关系着农民生活质量的高低。诚然,农村治安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但是我们也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及时应对随时突发的问题,争取建设一个美丽和谐的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黄晓玲.善治理论视角下农村治安管理社会化研究[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5.

[2]李凌风.我国社会治安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法治与社会,2015.

篇3

关键词:农村治安;法律规制;和谐社会

一、当前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治安问题

(一)群体性的刑事案件数量增多

在当今的农村治安环境中,群体性的刑事案件数量逐渐增多,例如团伙盗窃、聚众斗殴、聚众赌博等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危害着农村环境的安定有序。这也影响这农村青年、幼儿的教育,很多农村青年受不良文化的影响走上了非法犯罪的道路。

(二)农村治安管理力量薄弱,缺乏完善的防卫体系

在多数农村建设中,治安管理力量薄弱,也没有科学的防卫体系,而且受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发展、家族势力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治安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而且,农村生活环境复杂,自身缺乏治安储备,农村的治安人员缺乏,这都是农村治安环境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农村的家庭暴力事件较多

在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很多农村家庭“法盲”仍占绝大多数,再加上农村固有的“重男轻女”“男人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影响,农村妇女处于弱势地位,家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这严重危害着农村的治安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较多,使得农村治安管理问题凸显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农村的年轻劳动力减少,使得“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数量增加,他们不管是从体力还是从生活知识等各方面能力较低,这使得农村的防卫体系较为薄弱,很多不法分子有机可趁,顶风作案,威胁着弱势群体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农村里所发安生的不法分子侵害村民财产的案件数量不断增长,严重影响着农村的社会治安环境。

(五)不法分子利用村民知识水平较低,存在有封建迷信的思想这一特点进行违法活动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村名学习科学知识的机会越来越多,但是仍然会有人对迷信思想、封建活动深信不疑。很多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村民的这一思想特点,打着封建迷信活动的旗号,进行不法活动。

二、农村治安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法治宣传教育不到位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已经在一些乡镇、村庄开展,但是大部分村民仍然是法盲,在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下,他们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手段解决遇到的问题,而是会选用更加直接的暴力手段等解决问题。而且,由于很多村民之间存在有血缘关系,家族的影响根深蒂固,使得很多人在遇到问题时首先会考虑运用家族的力量解决矛盾。这也为法治宣传工作的开展设置了障碍。而且,农村的文化发展落后,村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很多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村名仍然是文盲、半文盲,加大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难度。村民对法律的认识不够,政府部门对法律规制的宣传不到位,加剧了农村治安环境治理的难度。

(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政府对农村建设投入、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城乡贫富差距拉大,使得农村的多数劳动力都去城市打工,村庄中多数都是老人、儿童,这使得农村的治安管理更加困难。还有的村农,政府对其建设投入较少,农村的基础设施、治安设施投入较少,例如当遇到突发问题时,村民无法利用身边的器械正当防卫,无法及时报警灯。归根结底还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落后的原因。

(三)农村的基层工作不到位

农村的社会治安管理部门力量不足,民警数量较少,使得很多时候民警有心无力,还有的农村,乡、镇基层组织对治安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法律宣传教育工作,也没有对违法乱纪的人员进行说服教育,使得农村的社会治安环境越来越复杂。

(四)政府对农村的法律规制、政策执行的重视程度不够

相对于城市,国家对于农村的法治建设、政策执行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体现在:国家对于农村的治安力量建设投入较少,农村的治安管理人员、治安设施投入较少,使得农村的治安管理工作无法推进;国家对于农村治安法律规制的建设、执行工作中存在漏洞,没有实际可操作性的法律规制,使得对农村违法乱纪现象的治理无法可依,治理力度较弱;国家对于农村治安管理工作的推行不够周全,监督力度不够,很多违法乱纪现象的治理程度不够,但是又缺乏相应的监督手段,使得农村治安管理尤其困难。

(五)村民自身的原因

村民文化水平低,无法正确认识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使得他们违法却不自知。村民在思想方面仍然存在有封建迷信的思想,使得法律的普及难上加难。作为弱势群体,村民对违法行为的抵御能力本身就存在缺陷,在面对违法乱纪行为时无法正确认识,更无从谈起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利益。使得很多不法分子屡屡得逞,更加猖獗。

三、如何改善农村治安环境的现状

(一)拓宽与农村治安管理相关的法律范围

我国的关于农村社会治安管理方面现行的法律规制并不完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行,不断有新的治安问题涌现,现存的法律规制根本无法及时的修改,用以约束这些行为。为了扩大农村治安管理相关的法律范围,国家应当考虑结合新农村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更大保护力度和调整范围的法律法规标准,在制定的过程中也需要尽量详细和完备地进行,注重合理的解释和阐述,并对法律内容的实质应用进行明确无误的引导,以实现对农民合法权益的切实保障,隔绝掉不法分子。从广大群众的真实利益需求出发,遵从法为人所制,法为人用的原则,有效发挥法律整治的作用,适当的拓宽与之相关的法律约束范围,使得那些违法乱纪行为可以被依法惩治,加强法律规制,提高农村治安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加大违法乱纪行为的惩治力度

为了实现法律法规的实质效果,国家应对特定的违法乱纪行为设置针对性较强的法律条文,并加大对违法乱纪行为的橙汁力度,对违法分子进行严惩,当其重新进入社会时,才能有有效降低其再次进行违法犯罪行为的几率,促进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有效解决,改善农村治安环境。与此同时,各级党政机关、政府部门首先要认识到打击农村治安违法犯罪行为可能酿成的严重后果,并及时进行各个部门的统一协调,集中力量对这些犯罪人员进行惩治,将这些违法犯罪行为从源头扼杀。另外,执法部门可以通过采取“举轻以明重”的做法,通过对违法乱纪人员的严惩起到警戒广大村民的作用,在实现对不法分子的惩处的同时,提高村民对法律规制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农村法制的建设,在广大农村营造出良好的司法环境,保障农村社会秩序,维护农民日常生活的稳定性。

(三)加强农村治安体系的构建,加大农村治安力量建设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农村处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最基层,农村的治安管理力量相对城市较为薄弱,因此,农村中治安问题的发生也较多。为了能够构建出完善的农村治安管理体系,首先必须要加大对治安力量配置的投入。例如,可以通过进行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编外人员招聘等多种人员投入措施,增加农村基层民警和巡逻人员的数量,保障农村日常治安环境的稳定性。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基层民警和巡逻人员的教育及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农村治安的现状,并增加他们的法律知识储备量,以及必要的治安问题防治措施,增强其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感,提高他们与违法犯罪人员作斗争的能力。另外,也要加强对他们处理纠纷等能力进行锻炼,当突发事件等农村治安问题发生时,他们能够合理有效地解决村民之间的纠纷,以避免更加严重情况的发生,维护好农村治安的有序性,保障居民日常生活平稳进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发展。

(四)加强对农村的法律规制的宣传教育

对农民进行长期的全面的宣传教育是实现农村法律规制的重要方式,因此,针对村民自身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政府应当在广大农村地区加大对法律规制的宣传教育,通过张贴法律知识宣传海报、举行法律知识小讲座等多种宣传方式,可以普遍提高村民的法律知识水平,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哪些行为可为、哪些行为不可为。同时,也可以在广大农村进行应对紧急情况的演练,加强农村居民应对突发事件的防御能力,让村民们明白在面对违法行为时如何有效使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挽回自己的损失,打击不法犯罪分子和违法行为,并利用法律精神规范自身的行为方式,有效实现法律规制宣传教育的目的,加快促进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五)推动法律规制的规范运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具体情况,规范法律法规的应用程序,并构建出合理完善的法律运行和监督机制,以实现对法律规制的运行情况进行良好的监督,对于农村治安管理工作来说是极其有必要的。在农村治安管理的问题上,如何更好的运用法律解决问题,如何更好的使法律规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何将法律运行的情况真实有效的反映出来,如何协调法律的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都需要进行完备和规范性的规划。在推动法律规制的规范运行和健全监督机制的过程中,应当从基层农村的治安环境中积极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着手于具有针对性的农村治安问题,从法律运用程序的薄弱环节进行精准切入,并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完善,发挥出法律规制在改善农村治安环境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法律法规运行情况的监督,及时发现农村治安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等措施加强农村治安管理,从而使得农村治安情况得到好转。

四、结语

农村治安管理工作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解决农村治安问题关系着农民生活质量的高低。诚然,农村治安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但是我们也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及时应对随时突发的问题,争取建设一个美丽和谐的新农村。

作者:王珩 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晓玲.善治理论视角下农村治安管理社会化研究[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5.

篇4

关键词:社会安全感;影响因素;长春市;居民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175-05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改变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人们心态的变化。社会的有序变迁、平稳运转、稳定发展是人们的共同愿望,社会的安全感是对这种愿望满足程度的反映。随着长春市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安全感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而在当前长春市争创文明城的大背景下,了解长春市居民的安全感现状,对于制定政策、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本文进行分析的数据来源于对长春市南关区、朝阳区、宽城区、二道区、绿园区、净月区等六个城区进行的实地问卷调查。共计发放16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45份,问卷有效率为90.625%。

在145位接受调查者中,男性有80人,占总人数的55.2%,女性65人,占总人数的44.8%。从年龄构成来看,18岁及以下占10%;19~25岁占13%;26~30岁占7%;31~45岁占27%;45~60岁占22%;60岁以上者占总体的21%。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小学及以下者占8%;初中学历者占23%;高中(含中专)者为26%;大专学历者占17%;本科及以上者占总体的26%(见图1)。

2.研究方法。本文采用SPSS中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处理,并对长春市居民安全感的现状、变化情况、影响因素以及长春市居民所关心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长春市居民社会安全感现状及特点

(一)居民安全感水平总体较高

为了直观地了解长春市居民安全感的现状及其变化情况,本研究中设定了“您感觉自己的生活安全吗?”和“相比过去,您的安全感有何变化?”两个问题,并针对第二个问题进行了细化,设计了“极不安全”、“不安全”、“安全”、“很安全”四个选项,并按照社会统计学中系数制的计分办法,把“极不安全”记做1分;把“不安全”记做2分;把“安全”记做3分;把“很安全”记做4分[1]。由调查统计结果可知90.4%的居民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安全或很安全的,安全感数值的平均值为3.2,总体来看长春市居民的安全感水平较高(见图2和下页图3)。

(二)居民安全感与过去相比有所下降

在对“相比过去,您的社会安全感有何变化”问题结果进行统计后发现,被调查者认为“没有什么变化”的有35人,占24.1%;认为“下降了”的有75人,占51.7%;认为“提高了”的有35人,占24.1%(见图4)。由此,不难发现,大部分被调查者的社会安全感降低了,表明长春市的居民安全感是有所下降的。

(三)长春市居民安全感的影响因子分析

在对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及居民总体安全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影响长春市居民社会安全感的因子进行了主成分分析[2],得出了影响居民社会安全感的主要因子。

1.性别对安全感的影响。首先,女性的安全感略高于男性(本次调查中,男性、女性安全感数值的均值分别为2.90和3.20)。通过应用SPSS对各年龄段的男性、女性安全感数值及其相关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导致男性比女性的安全感数值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男性所面临的生活压力更大。其次,总体而言,性别并不是影响居民安全感的主要因素。通过SPSS相关性分析与检验[3],长春市居民的性别与安全感的相关系数为0.020(见表1),在P

2.受教育程度和年龄对安全感的影响。根据SPSS相关性分析,长春市居民安全感数值与受教育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38,在P

如表中所示,年龄与安全感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63,经检验,达不到检验系数标准,故在安全感的评价上,不同年龄段间也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即年龄对安全感的影响不明显。

3.小区物业管理、防灾措施、熟悉程度和邻里关系对安全感的影响。

从表4中可以看到,在可能对居民的社区安全感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中,小区居民的熟悉程度和小区的邻里关系与安全感不相关,不是影响安全感的因素。而小区的生活环境、治安力量、基础设施对居民的社区安全感都有显著的影响,相关关系明显,是居民社区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小区的物业管理和防灾措施与居民社区安全感密切相关,是影响居民社区安全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关注小区内部情况对居民安全感影响的同时,我们发现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居民安全感也存在着影响。被调查者中,认为现在生活压力为“没有压力”的有20人,占总人数的13.8%;认为“压力不大”的有52人,占35.9%;认为“压力大”的,有57人,占39.3%;认为“压力很大”的有16人,占11%。由此可见,当今长春市居民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不可避免地会对居民的安全感产生影响。

4.居民安全感影响因素“降维”分析。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发现,诸多因子对居民的安全感有着影响,但这些因子都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即彼此存在着相互影响。为了进一步探寻影响长春市居民安全感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对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SPSS中“降维”的方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见表5)。

从表5可知,经过降维后,可提取出四个主成分,这四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93.46%,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满足主成分分析的要求,为有重要意义的主成分,各主分包括的内容(见表6)。

从上页表6可知,“社区生活环境”、“社区治安力量”、“社区物业管理”、“社区基础设施”和“社区防灾措施”与主成分1有较大的正相关,可以判断出,这是社区内基本状况的主成分;主成分2与“收入水平”、“职业”、“文化程度”有较大的正相关,这三个要素都是与经济情况有关的,因此第二个主成分是经济状况的主成分;主成分3与“社区居民的熟悉程度”密切相关,这是人际交往情况的主成分;主成分4的主要组成要素为“生活压力”,可见,这是生活压力的主成分。

由此可见,影响长春市居民安全感的主要因素为社区的生活条件、个人的经济状况、人际交往情况和生活压力。

(四)各城区居民安全感差异较明显

通过SPSS相关分析,我们进一步发现影响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其中,影响朝阳区居民安全感的主要因素为“小区的治安力量”和“居民的生活压力”,其与安全感的相关系数均达到了0.462(P

三、长春市居民安全感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交通事故、公共秩序混乱是影响居民安全感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当前哪一类治安问题最影响您的安全感”这一问题的回答进行统计,得到如图6所示的结果,从中可见,交通事故、公共秩序混乱是影响长春市居民安全感的重要问题。

2.庞大的人流量与车流量是导致南关、宽城和朝阳三区居民安全感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南关区与朝阳区位于长春市的核心地区,有人民大街、自由大路、解放大路、南湖大路等多条城市主干道或重要道路贯穿,交通车流量很大,同时,这两区有大量的商场(如长春市“三大商圈”:红旗街、桂林路和重庆路都在此区域内)等公共设施与场所,人流量和人口密度相对其他区比较大,导致交通问题和公共秩序问题相对其他区更为突出。宽城区的居民安全感较低也出于类似的原因。宽城区被铁路贯穿,火车站坐落于该区内,并有轻轨站、客车站等交通枢纽,庞大的车流量与人流量,使得三区的安全感数值较低,居民的安全感相对其他区较差。

3.诈骗、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盗窃是居民最关心的社会犯罪现象。通过对长春人所关心的社会犯罪现象进行研究,17.5%的人认为“诈骗现象”是当今社会存在的普遍犯罪现象;18.4%的人认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为当今社会重要的犯罪现象;另有16.9%的人认为“盗窃现象”是社会重要的犯罪现象,在调查结果中,这三者所占的比例最大。

4.食品安全、物价上涨、社会治安是影响安全感的主要社会问题。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安全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调查中发现,人们认为“最影响安全感的主要社会问题”主要是“食品安全”(占总数24%),“物价上涨”(占总数17.8%)以及“社会治安”(占总数15.1%)。

四、提升长春市居民安全感的对策建议

总体而言,长春市居民的安全感状况比较良好,但仍有影响居民安全感的社会问题及生活问题存在。这些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有68.3%的人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使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使政府的公信力减弱,有13.8%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些问题会使群众对改革信心产生动摇,也会对经济与社会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本研究对提升长春市居民的安全感有以下建议:

1.加强对交通的组织,加强道路建设,加大交通法规的教育力度,加强交通安全宣传队伍建设,提高宣传民警的素质[4],让大众都自觉地遵守交通秩序,以提升交通安全。

2.加强对公共场所秩序的维护力度,提升居民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公共秩序,形成良好的习惯。

3.加强青少年教育。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长春市居民有16.7%的人认为,当前我们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具体地来说,首先要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完善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内容,注重对青少年法制观念的培养;改善法制教育的手段,采取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法制教育形式,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作用[5]。同时,我们还应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教育,继承传统优秀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完善教育机制和体制[6]。

4.加强对警察及执法队伍的建设,改善警察设备,提升执法人员的素质,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正执法,加大执法力度,构筑治安防控体系,严防重特大刑事案件的发生,完善治安长效管理机制,确保人民群众安全。同时,规范外来流动人口管理[7],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政法队伍建设,对重点要害部位要加强物防、技防措施[8]。

5.加大对食品安全的控制力度,从源头抓起,严管严控,做好监察检疫工作。同时,严格控制物价,严厉打击不合理的涨价现象,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安全。

同时,应注意到,长春市各区之间影响安全感的因素存在着不同,故针对不同区,有如下建议:(1)朝阳区和绿园区应加强治安力量建设,加强巡逻力度,完善小区内部保安设施,营造安全环境。朝阳区居民应注意自身的身心调节,积极参与一些有利于舒缓压力的活动;(2)二道区和净月区应注意加强小区内部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营造令人舒适的,赏心悦目的生活环境;(3)南关区应加强小区内部的物业管理,用优质的物业服务为业主打造安全的社区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大为,张潘仕.中国居民社会安全感调查[J].统计研究,2002,(9):23-29.

[2] 郝黎仁,樊元,郝哲欧.SPSS实用统计分析[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304-315.

[3] 尹海洁,刘耳.社会统计软件SPSS for Windows 简明教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91-94.

[4] 李文松,吴锦财.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探讨[J].公安研究,2001,(3):79-82.

[5] 金文玺.加强法制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举措[J].中国青年研究,2010,(11):36-38.

[6] 刘治国.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J].教育理论研究,2011,(5):243-244.

篇5

摘 要 体育旅游是以旅游和体育为双重目的,以欣赏、观看或参与体育活动为部分内容的旅行游览活动。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访谈法和实地走访总结出佛山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对其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开发对策。

关键词 佛山地区 体育旅游资源 发展意义 发展对策

一、前言

体育旅游是人们为了改善身心状况,在体育理念的指导下暂时前往异地,参与以体育活动为具体活动形式的现代生活方式,它跨越年龄、性别、民族的界限,既帮助人们锻炼身体获得身体技能的平衡,又使得人们身心感到愉悦;生活充实并且可以调整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二、佛山地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意义

(一)佛山地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体育旅游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体育旅游资源,一个区域体育旅游的兴旺发达,效益的高低都与当地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与否,开发价值大小密切相关。“2013年广东国际体育旅游文化节暨佛山旅游嘉年华活动”的成功举办,使佛山旅游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大大提升。去年全市旅游收入达47.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由此可知,佛山地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台阶。

(二)佛山地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意义

1.经济效益

(1)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体育旅游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存在一定联系的。旅游业是佛山市的优势产业,发展与旅游业相关的服务业大有可为,要通过整合旅游资源,统一规划开发,发展全市范围的体育旅游,增加游客在本市的逗留时间,就能够带动旅游业、旅馆业、娱乐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等一批相关服务业的大发展。

(2)提高就业率。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支柱,还会是其他部门行业发展的带动者。各部门的发展将会与地区人民的就业率产生一定的关联。在体育旅游开发活动中无论是长期或短期效益,都符合当地人民的利益,给他们提供就业机会,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

2.社会效益

(1)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体育旅游开发是以增进人民身心健康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使其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旅游,促进身心健康,缓解和消除身心疲劳、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2)弘扬传统民族体育文化。通过体育旅游开发,提高了体育旅游产品中的文化品味与精神内涵,树立地区体育旅游良好形象,吸引更多的旅客到佛山地区进行体育旅游,促进各地人民的文化交流,弘扬地区传统体育文化。

(3)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体育旅游的开发将会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收入,使居民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个人的素质不断的提高;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将会给当地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从而减少无业游民。推测可知:社会治安也将会稳定,社会治安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三、佛山地区体育旅游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开发对策

(一)佛山地区体育旅游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1.旅游项目过于单一

通过实地考察佛山地区旅游景点,可知大部分景点都是以观赏型为主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意识的提高,人们已从静态的观赏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大多数旅游者趋向于各种可以参与其中的活动,体育活动就是选择之一,尤其是青少年、儿童游客感到佛山的娱乐设施不多。青少年的心理存在好奇、追新鲜等特点,项目过于单一难以让旅客有下次再来之意。

2.体育旅游中介欠缺

一些景区景点实行的各自经营模式,使到部分景点同样的资源配置但旅客量相差甚远,而投入的设备难以充分利用,部分实在资源成为透明资源。从而使产业经济的相互驱动不能形成互动格局。

3.体育旅游营销不当

多数的体育旅游企业追求的是短期目标。他们不根据消费者心理去选择适合的推广对策。大家都知道一个好的事务活动或公关活动将带来巨大的眼前效益和未来的间接效益,然而,更多地方抄袭别人的模式,把举办该类活动的真正意义颠倒过来,结果劳民伤财。

(二)开发佛山地区体育旅游业对策

1.继续发挥特色品牌效应

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特色品牌效应之路是可持续性的,形成佛山地区体育旅游业的核心地带。达到资源、投入、效益、品牌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局面。根据各自的自然及人文资源特点,选取登山、漂流、保健养生、攀岩等项目集中经费进行开发,宣传。逐步形成佛山地区体育旅游的品牌。并以此辐射,渗透,带动周边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2.培养适宜体育旅游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从业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体育旅游属于特种旅游项目,因而该行业需要特定的专业人才,目前体育旅游人才缺口很大,体育旅游人力资源总量和后备力量都明显不足,整体素质不高,体育旅游经验不足,整个服务体系存在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到位的问题,从而影响了体育旅游的发展。因此,应采取多种形式提高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吸收从事体育工作或是在体育产业方面富有经验的人士加盟旅游业,为佛山地区体育旅游业提供优质服务。

篇6

[关键词]采油厂 创新 油区治安保卫 工作浅谈

中图分类号:TE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295-01

油区治安保卫工作,是油田采油厂生产运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勘探开发建设中发挥了维护生产秩序、为油田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受社会环境和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油区治安出现一些更为复杂状况,使综合治理和油区保卫处于顾此失彼、防不胜防、疲于应付的紧张状态。面对这一状况,有必要对油田综合治理和保卫工作进行新的谋划定位,以加强力量配置,强化组织运行,明确策略措施,实现油田综合治理和保卫工作新时期的新作为,为油田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1 采油厂治安保卫工作现状及面临问题

目前, 油区社会治安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盗油、盗气、盗电、盗窃油田生产物资及处理复杂工农关系所引发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1.外部治安环境方面。

一是因偷盗原油的暴利诱惑,带来破坏油田生产、偷盗抢劫、非法销用原油的行为将长期存在。二是因法制保障不完善,导致油区治理难度大的状况将一时难以改变。三是涉油违法犯罪行为方式手段不断提高,活动方式越来越隐蔽,致使防范打击难度不断增大。

2.综合治理和保卫工作方面

一是对采油厂综合治理和保卫工作定位认识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工作运行中还存在片面思维,还存在重事后打击轻提前防护、重油区治理轻油区管理、重设施投入轻后期维护的现象。二是综合治理和保卫体制建设方面存在不顺畅,时常出现既多头交叉领导、又失控漏管的现象,力量投入不少,但难以形成合力,整体联动效果不理想。三是油田内保规划布局的系统性、整体性不强。各单位在力量投入、物防设置、技防装备上,标准不一、系统各异、互不兼容,缺少专业化管理。单位之间、区域之间、专业力量之间出现空白带、漏失点,给涉油违法犯罪行为以可乘之机。四是油区保卫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由于护卫队员来源复杂,既有油田正式员工,也有企业员工和劳务派遣工,更多的是由劳务公司输出的临时工,这部分人占据了主体地位,其雇佣意识比较浓厚,临时观念比较强,使用管理的难度比较大。

2 创新强化采油厂治安保卫工作的建议

2.1 采取联防联治措施,解决油井分散难题

近几年来,油区地方政府不断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对因盗油和土炼油现象而影响投资环境的加大了治理力度。油田企业与地方政府采取联防联治措施,从而达到双赢。联防联治就是与地方政府、公安部门以及村庄进行合作,按油井及输油管道的管辖对油井、输油管线进行治安承包,雇佣当地村民进行看管。另外,与地方公安、联防等专门力量进行联合,采取打防结合措施。地方公安、联防等执法行政部门在地方威信高,力量强,具有较强的威慑力,只有与他们结合、共同治理打击,才能长治久安。打击是手段、防范是根本。防范可采取人防、技防、物防等方法,可利用油井监控器、防盗井口等高科技手段提高防范能力和效果。

2.2 加强夜间人员的值班力量

基层采油队可优选身强体壮、反应灵敏、岗位素质高的男职工上夜班。提高对不法盗油分子的震慑力。在此基础上,抽取得力人员组成夜间业余巡逻小组,进行交叉和不间断巡查,提高应急处理盗油事件的能力,为夜间井站值班人员保驾护航。对这部分人员可采取增加“夜餐”、“补助”、“值班费”等形式,提高他们的待遇。同时,对他们抓获盗油分子和缴获盗油车辆等要进行考核奖励,鼓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可把当过兵的专业人员进行分配和充实到夜间巡逻队中。相对来说,他们素质高、能力强,与不法分子没有过接触,有利于这项工作的开展。

2.3 强化专业巡逻人员素质,建立长久高效的运行机制

专业巡逻队员是油田企业油区治理工作和维护油区稳定的重要力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健康发展。所以,提高他们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油田巡逻队员招收、更换频繁,培训工作急需跟上,素质亟待提高。可采取培训、交流等形式,加强训练,也可采取军事化或半军事化管理,严格要求他们,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油田企业不能把他们当作临时工看待,要把他们当作自己职工的一部分,提高他们的主人翁地位。专业巡逻队的主管部门要加强队员的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另外,企业要列出专门资金,配备先进的交通和通讯设备,出台和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激励机制和工作计划。考核激励机制和工作计划要采取近期工作目标及重点与长期工作目标及重点相结合的办法,明确重点和目标。定期组织油区案情分析会、讨论会、经验介绍会,可采取一案一评、一案一奖罚的方法,对工作表现好的要及时进行表扬奖励;对长期以来工作突出的要给予重奖,同时要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巡逻队等基层领导要经常召开务虚会,不断总结油区治理规律,要制定巡逻守候和盗油案发处理预案,增强机动性和灵活性,开创油区治理的新局面。

2.4 织密巡逻网络,铲除“油耗子温床”,避免油区盗油案件反弹

油区巡逻是打击盗油分子的重要手段,也是主要手段,但仅依靠专业巡逻队员进行走马观花式巡逻和单兵作战式巡逻,势必会出现漏洞和缝隙,只有探索先进巡逻方法,采取无缝隙巡逻,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才是油区治理和避免反弹的有效措施。应采取夜班值班人与基层业余巡逻小组,以及企业采油矿专业巡逻队联动,形成较为严密的巡逻网络,并错开巡逻时间,对油井和输油管线进行交叉巡逻,形成前一拨刚走、后一拨又到的局面,达到让不法分子望油兴叹的目的,长此以往就断绝了不法分子的盗油念头。

2.5 要对油区农民群众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提高维护油区治安的自觉性

油田企业应与地方政府联手开展法制教育,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同时,对于破获的盗油案件要作为反面教材,大张旗鼓地进行披露宣传,警示油区群众,震慑不法分子,营造持久、良好的油区治安环境。

2.6 加强油田职工队伍内部管理

一是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职工法制意识,增强遵章守纪、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二是要加大惩处力度,对那些里勾外联、监守自盗等行为坚决予以严肃处理,严惩不贷,清除内部隐患。抓住几个反面典型,形成警示。三是创新队伍管理模式,加强保密性,探索内部监督约束制度,促进履职尽责。通过多方面工作,形成全员关心综合治理和保卫工作的浓厚氛围,群防群治,群策群力,上下努力,为油田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3 结束语

新形势下油区社会治安及保卫综治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各个部门、全体职工、油区政府和群众的大力支持, 需要广大职工群众的共同努力。在工作中, 既要严格执法、对不法分子进行严厉打击, 又要说服教育, 倡导广大群众遵纪守法,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油区的长期稳定, 才能保持油田的高产稳产。

篇7

一、治安学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治安学是我国特有的学科,在西方发达国家有关警察科学的研究中,尚未见到类似的提法。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构建公安(警察)学科体系以及进行专业教育等现实的需要,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治安学(也称治安管理学,1998年教育部在进行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时统一称为治安学)。[1]这门学科的提出,打破了长期以来治安工作无学问(学科)的局面,使治安理论研究得以真正起步。随之,治安学的学术研究不断发展,并走向系统化、正规化。纵观这二十多年治安学理论研究的状况,治安学的理论研究呈现欣欣向荣的趋势,研究成果还是非常喜人的。我国治安学理论的研究者主要是公安(警察)院校从事治安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其中不乏知识渊博、见识广泛的专家),公安实战部门从事治安管理工作的管理者为研究的补充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内已出版治安学方面的著作60多本,发表治安学方面的学术论文3000多篇[2];另外还编写了大量的教材,出版了许多本论文集。这些学术极大地丰富和繁荣了我国治安学的理论,促进了治安学学科的发展。但是,治安学理论研究工作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它们成为治安学学科发展的“绊脚石”,甚至阻碍了其正常的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相当比例的研究者缺乏治安学理论研究的热情,学术研究氛围没有建立起来。研究者研究活动的开展以及研究的深入,一般与他们的知识水平、研究环境、研究的热情、社会对此的认同等密切相关。我国警察的教育培训体制不同于美国,长期以来是以学历教育为主。除公安部直属的公安院校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几乎都成立有自己的警察学校,甚至有些地级市也成立有地方的警察学校。建国以来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警察学校主要以中专教育为主。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l世纪初,为了适应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也为了提高警察的素质和学历层次,全国各地方的警察学校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升级”活动,几乎都从中专学校升到了专科学校,或者由中专学校转型为在职警察的培训学校。随后,部分地方警察专科学校又迅速升级为警察本科学校。而我国治安学的理论研究者主要就是公安(警察)院校从事治安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这些研究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经历了上述警察学校的“升级”活动,也就是说先教中专,后教专科,现在教本科。这种转变对他们来说也同时意味着经历了:从几乎不搞学术研究(评职称几乎与此没有关系)到可以搞学术研究(评职称有一定的要求),到必须搞学术研究(评职称与此密切相关)。不可否认,公安部直属的公安院校成为警察本科院校的时间较长,而且学校长期以来引入的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学研究人才,其治安学理论研究的风气相当浓厚,但是这些研究者只是整个研究队伍中的少数力量(当然他们当中不乏治安学理论的权威人士)。而多数研究力量应该是各地警察院校从事治安学专业课程教学的人。这些人中有原来警察学校毕业留校的,有一般院校毕业来任教的,有部队转业的,学历层次不一,素质也参差不齐。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长久以来是不搞研究的,现在要“赶鸭子上架”了(否则职称上不去,待遇更谈不上),这种缺乏热情的研究,其研究能否出有水准的成果可想而知,研究的学术氛围更不可能形成。

(二)对治安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众说纷纭,学科体系框架难以准确建立。特定的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依据,决定着该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发展方向。对于治安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这是一种学术上的争鸣,但同时也是该门学科发展不成熟的表现。因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应该具有以下特点:确定的研究对象、完整的理论体系、公认的专业术语、完整的方法论体系等。[3]对治安学研究对象的认识的主流观点是“三对象说”,即认为治安学的研究对象有三个,但是三个对象的具体内容却不统一。主要有以下的说法:社会治安现象,产生治安现象的原因,治安对策;治安现象,治安规律,治安对策;治安秩序,治安管理,治安问题;基层理论,应用理论,警务实践;治安防范的主体及其行为,治安防范客体及其表现,治安对策;等等…。[4]由于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所以研究者们各持各的观点,认识缺乏统一性。这种对研究对象认识的不确定性,必然导致该门学科体系框架也难以准确建立。所以,目前大多数学者在他们治安学的专著或者教材中对治安学的学科体系框架有不同的阐述,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而一门学科的结构体系只能是其研究内容间逻辑关系的客观反映,而不是人们主观意志的简单排列和随意取舍,并且结构体系往往制约着该门学科的内外关系,影响着学科的发展方向。

(三)整体研究模式具有很大的封闭性,相关的资料和相应的研究成果难以共享。学术理论上的整体研究模式包括研究体系、研究方式和方法、研究资料的借鉴与研究队伍的状况等。从整体上看,治安学理论研究模式具有很大的封闭性。一是研究体系上的封闭性。长期以来,治安学学术研究视野或范围受治安管理工作的业务局限,许多学者在进行治安学理论研究时是“就治安研究治安”,很难把视野和研究思路扩展到整个社会大环境中,使理论研究缺乏新意,难有突破。二是研究方法的封闭性。就目前来看,治安学学术研究多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或文献资料的说明,很少用论证的方法、数学的方法或者系统分析的观点,因而其研究成果定性的结论多,定量分析少,尤其缺乏对社会治安问题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规律的把握。三是研究资料上的封闭性。如前所述,治安学的理论研究缺少国际可比性,几乎没有系统的外国研究资料可以直接借鉴。四是研究队伍的封闭性。自治安学提出20多年来,研究人员主要局限于公安(警察)院校治安专业课的教师,很少见到公安系统以外的人士涉足治安学领域,从事治安学专业的研究人员与外界或其他学科几乎没有交流。这种整体上的封闭性,一方面使相关的资料和相应的研究成果难以共享,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学科间的交叉研究,使治安学学术内容难有创新。

(四)较多地着重实践经验的总结,缺乏对实践的理论升华。马克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要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实践也必须上升到理论的层次,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实践工作。目前,在治安学的理论研究中,较多的研究者也意识到实践工作是理论研究的重要信息来源,所以很关注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实践的新东西融入理论研究中。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却较多地注意工作经验的总结而忽视探索治安规律;较多地注意搜集、罗列史料和其他资料而忽视在此基础上的理性认识;较多注意维护现有理论的权威性而忽视从科学的角度去论证它的真理性;等等。没有把实践的东西真正上升到理论的层次,这种不良现象对治安学的理论研究是非常不利的,其最终的结果是极难建立治安学特有的理论体系,使治安学的学科体系难以向前发展。#p#分页标题#e#

二、对治安学理论研究存在问题的理性思考

治安学理论研究之所以呈现上述许多问题,导致治安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停滞不前,究其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对治安学理论研究的一种创新思维。应创新治安学的理论研究,这才是治安学理论体系能够向前蓬勃发展的源动力。对治安学这门发展不太成熟的学科来说,具体该如何在理论研究中有所创新呢?结合当前治安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史学、法学、政治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创新问题,笔者认为治安学理论研究的创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研究者要有研究的热情,整个研究领域应形成扎实的学术风气。科学的态度和敬业精神对治安学的研究创新起到关键的作用。实践证明:许多创造性贡献均来自科学家的辛勤劳动。一方面,掌握已有的知识需要阅读大量文献;另一方面,在这些文献基础上的创新研究更需要勤奋、刻苦的学风。以科学的态度从事治安学的研究,坚持用事实说话,理论观点要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且实例要有代表性。由于人才竞争机制导向,一些年轻人急于求成,不愿意做扎实的实际工作,片面追求发表成果数量。加上相关期刊很多,且杂志社为利益驱动,使并不困难,这种现象十分不利于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出现。为此,笔者建议在进行治安学的研究时,首先要有对治安学理论研究的热情。不管研究者是基于什么原因到警察院校从事治安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干一行都应爱一行,爱一行都应钻一行。研究者的研究热情,不仅能够使研究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够使研究者的研究水平超常发挥,更容易出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其次,在治安学的研究领域里应该培养研究者们扎实的学风,使他们能静下心来潜心治安学的研究,尤其是多进行治安学的专题研究,而不是一味苛求。而且,在警察院校中,上至领导,下至一般教师、管理人员,都应以“多搞研究、多出成果”为荣,而且应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以利于形成较为浓厚的学术风气。

篇8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入手,分析指出这已经越来越成为现阶段的重要问题,并对现阶段我国城乡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影响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主体。目前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62.3%。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1个省(区、市)7100个行政村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约为1.5亿,再加上每年新增劳动力600多万,农业部课题组运用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法测算出我国现阶段农业部门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量约为1.96亿人,现阶段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2亿人左右。随着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的提高,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的技术与管理水平从事农业生产,中国种植业只需4000万~5000万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增加到3.5亿人。

目前这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三个基本流向:即由农业流向非农业,由乡村流向城镇,由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根据《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2006),我国现在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3亿人左右;如果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为2亿人,已超过农村人口的1/5,主要集中在部分城市人不愿意从事的危险性高的工作、脏活、累活、苦活。

纵观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离土不离乡”(1979-1996年),大批农村劳动力在乡镇企业就业,第二阶段“劳力东南飞”(1997-2000年),去东南沿海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业生产;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随着城市化发展和房地产市场升温,“失地农民”强制性转移到城镇。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是跨区域转移与省外就业比重明显提升;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向“内”转移,而相对落后地区持续向“外”转移;青壮年是外出务工的主力军;文化程度普遍都较低;明显的兼业性,农忙务农,农闲务工,亦工亦农;非农收入成为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受经费、交通、通讯、农村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求职务工的信息不通畅等因素的制约,还处在“亲帮亲”、“友帮友”的自发无序的流动状态;由于目前我国的劳动合同、保险制度的不健全和一些私营企业的风险道德问题,工资兑现、因工致伤,致残的医疗及保障方面等方面社会矛盾日益凸显。

二、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劳务经济”有利于脱贫致富,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业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使另一部分农业劳动力相应得到较多的农业资源,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促进农业的产业结构和市场农业的发展。

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民对农业、非农业、技术、教育的投资加大,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水”。更多的农民利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更有效地从事农业劳动或非农业劳动,从而使收入渠道更加多样化,这样的转变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农村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增进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也使未来农村城镇化进程得以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已影响到农业基础的稳固。农业发展后继无人,农村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耕地利用率下降,粗放经营;高效经济作物发展滞后,农业结构调整缓慢;农田水利设施毁坏殆尽,农业生产回到了靠天吃饭的阶段;“农业人才”短缺,科技缺少创新主体,新技术推广难度加大,科技兴农较难落实;大量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使用造成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治理农业污染的难题之一。

2.农民群体的影响

农民进城务工增加收入的同时,提高了农村人口的素质。他们开阔了视野,接受城镇、工业社会新的意识、观念和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农业生产无形而巨大的生产能力;他们逐步完成了知识和资本积累,激发了更高的理想,他们或者定居城市,或者回乡在城镇创业。

但是目前转移发展的阶段中,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农村公共事务几近瘫痪,农村很难解决现有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同时农村人口过疏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空心村正在迅速地大面积形成,部分农村有走向终结的趋势,这已经到了威胁农业生产甚至农村存在的地步。

更严重的是农村家庭问题。随着农村人口流动,越来越多的留守妇女、儿童、留守老人的问题出现。这部分人劳动力不足,信息沟通不便,经济意识薄弱,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留守儿童教育和综合素质下降使得农村劳动力出现结构型缺失。

3.对社会的影响

农业监管的难度不断加大。承包地是农民生活的最低保障,随着非农转移的加速发展,有偿、合理、灵活、有序的土地流转制度无法及时跟进,迫使外出人员城乡两栖兼业,“青壮去务工,种田童老姑”,更有甚者是近年来不断上演的弃田抛荒现象。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年轻的、有文化、有一技之长的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在农村减弱,直接导致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农业技术进步难以跟上,从而更进一步扩大了转移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的对立与差距。

加重了城市人口承载负担。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与城市工业和服务业的接收吞吐能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日益紧张,与此同时,也给城市供给、环境压力、交通安全、社会治安、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增加难度,带来诸多新的问题。当然,给城市就业带来的新的压力书不言而喻的。此外城市“边缘人”的存在,带来了计划生育等诸多问题。因为没有更好地被纳入现有的城市管理系统之内,这一切之中隐藏着巨大的社会问题。

三、结语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现代化过程的一种规律,不论是欧美国家还是亚洲韩、日等国以及中国的发展,都表现这一规律的不可逆性。要深刻认识到劳动力转移是一个系统工程,确保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必须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转岗就业,稳妥地化解这一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崔晓黎.新农村建设面临社会结构调整[J].调研世界,2008,(1):22-25.

[2]胡爱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2006,(9).

[3]夏莉艳.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