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社区管理基础知识8篇

时间:2023-09-07 09:19:2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社区管理基础知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区管理基础知识

篇1

根据《北京市外地来京人员租赁房屋管理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5〕第12号)中第三条规定和市领导的指示精神,市局决定于12月30日前对区、县房地产管理机关未设立基层管理机构的农村地区,由区、县房地产管理机关委托乡、镇人民政府外来人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外地来京人员出租房屋进行管理、监督和检查。

委托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依照《北京市外地来京人员租赁房屋管理规定》全面加强对本地区出租房屋的管理工作;

二、建章建制,配备经过区、县房地局专业培训的专职管理人员;

三、负责本地区向外地来京人员租赁房屋的调查摸底工作;

四、负责受理和审查出租人申请房屋租赁的有关证件和证明材料,并对出租房屋进行现场勘察;

五、负责办理《房屋租赁合同》的登记备案手续;

篇2

【关键词】地质;塔式起重机;设计;承载

塔式起重机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普遍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但是在建筑施工中如何对于塔式起重机进行基础设计和施工管理确实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塔式起重机的特点和分类为依据,针对广东地区不同的地质条件分析了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和施工管理。

1、塔式起重机概述

塔式起重机是一种旋转起重机,他的动臂装在高耸塔身上部。塔式起重机的作业空间大,它一般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物料的垂直和水平输送及建筑工程中一些高层建筑部件的的安装工作。塔式起重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工作机构、金属结构和电气系统。工作机构的组成是起升、变幅、回转和行走四部分的组件。金属结构包括起重机的底座、塔身和动臂等。电气系统的组成是电动机、配电柜、控制器、连接线路、照明和信号装置等。

2、不同地质条件下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和施工

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主要有三种形式。天然地基上设浅基础设计、桩基础设计、塔吊支撑在工程结构主体上的基础设计。根据广东省的不同的地质条件。笔者选择了天然地基上的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和施工,以及桩基础的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和施工。其中,桩基础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和施工就是应用在特殊的地质条件下的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和施工方式。这是因为在软土地质、粘土地质等特殊地质条件下,必须要额外设置附加措施才能进行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和施工,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桩基础。若在建筑施工中由于地质的特殊性,采用了深基坑桩支护的措施,就更加应该选择桩基础的方式来对塔式起重机进行基础设计和施工,一般可取其中的2~4根支护桩代替其中2根塔吊桩,降低工程成本。下面,笔者就根据广东地区不同类型的地质条件来对塔式起重机进行基础设计和施工的分析和管理。

2.1天然地基塔式起重机基础设计和施工

2.1.1基础设计

天然地基的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适应于地质条件较好的情况。在这种地质条件下,可以为建筑工程设置较浅的基坑。天然地基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的关键是计算塔基的承受自重、倾覆扭矩、力矩和水平力的作用,而只设置塔基之后可以认为塔基仅仅承受着自身的自重作用。设计时应将塔式起重机分为两个阶段分别进行计算和分析。

天然地基情况下进行塔式起重机的塔基承载力验算时,由于水平力和扭矩的影响很小,所以可以将其忽略。下面我们来对天然地基情况下的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步骤进行分析。

(1)对塔式起重机的基础埋置深度进行计算,一般情况下的埋置深度为2~3m。

(2)对塔式起重机的地基的承载力进行计算。

(3)要确定塔式起重机的地板的最小重量和最下厚度。然后对使用的塔式起重机的说明书进行查阅,获得塔式起重机的基脚对基础的最大压力和拔力值,然后利用抗冲切等方式进行验算就可以计算出塔基应该设置的最小厚度。进行抗冲切等方式的验算时,可以不考虑地基的反力对底板抗冲切承载力的有利影响。

(4)对施工现场设置塔式起重机的地基承载能力进行计算。这个承载力的计算应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塔基设置时候,塔式起重机架设之前,第二个阶段是塔式起重机架设之后。此外,如果施工现场的地基承载力是不同的,需要对不同的地基的承载力进行相关的验算。

(5)计算塔式起重机的基础对基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如果塔式起重机是架设在基坑的侧上方时,就必须对塔式起重机产生的附加土压力进行考虑,要额外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支护加固的设置,具体的土压力的数值是可以通过实现设计的公式计算出来的。

(6)塔式起重机的基础底板配筋设计。塔式起重机的基础底板可以设计为独立的基础底板,可就是说不和塔式起重机为一体的。

2.1.2施工管理和注意事项

天然地基的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完成后,就要对塔式起重机开始架设施工,施工时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和一些注意的事项,主要有如下几点。

(1)在进行施工时要注意塔式起重机的基础底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达到一定的强度要求,其强度不能低于C20。最小的基础配筋率不能小于0.2%。

(2)在塔式起重机的施工过程中要对地基的验槽工作进行严格地控制,保证地基的承载力完全符合事先的设计要求。如果地基的承载力小于130kPa,这种地基的变形是较大的,一般不能将这样承载力的地基作为基础的持力层使用。

(3)塔式起重机安装后要对塔式起重机的垂直度进行测量,要将塔式起重机的倾斜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4)对塔式起重机和其附着设备或者加固设备的连接工程已尽早进行。

(5)要做好塔式起重机的地下部分附近的防排水的措施,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塔式起重机的地下部分生锈,延长塔式起重机的使用寿命。

(6)塔式起重机的基坑施工阶段,就可以使用起重机了,但是这时的起吊重量最好要少于设计起重量50%以上,且操作要符合规范,不能让吊物高速迅速 下坠。

2.2桩式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和施工

2.2.1基础设计

桩基础的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适应于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例如软土地质、粘土地质等。在这种地质条件下,必须为建筑工程设置较深的基坑。天然地基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显然不适合这种情况。桩基础塔式起重机的设计是将将塔式起重机基础设置在桩基之上,则如同桩承台,设计步骤如下:

(1)首先要确定桩承台的最小面积。面积的计算是根据塔式起重机自身的情况和地质情况来联合计算的。

(2)计算出桩的承载力,然后确定桩的长度。长度的计算需要依据桩所承受的压力和塔式起重机的全高来计算的。

(3)基础稳定性的计算。桩式塔式起重机的基础一般都设置在较深的基坑的旁边,所以该基础除了要承受倾覆力,还要承受来自基坑的土压力。所以基础稳定性的计算是非常必要的。

(4)桩身承载力的计算。桩身的承载力可以分为水平方向的剪力、塔身的压力及桩身本身的混凝土的配筋等。但是桩身承受的水平方向的力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2.2.2施工管理和注意事项

桩基础的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完成后,就要对塔式起重机开始架设施工,施工时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和一些注意的事项,主要有如下几点。

(1)桩基施工。塔式起重机的桩基的施工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事先设计的内容进行,对桩基进行精确定位,其施工要和工程桩一同完成。

(2)塔式起重机基础土方的开挖施工。土方开挖需要依据塔式起重机的位置和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要按照要求分层开挖,每层土方开挖的深度不能超过1500mm。如果塔基土方开挖的坡面较长,不能只采用1台挖土机就将土直接倒运到土方运输车上,就需要安排多台挖土机进行接力挖土、倒土的方法。

(3)各种施工材料的参数设置。桩主筋锚入承台的长度应该大于40倍的钢筋直径。桩基和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大于一定的强度,一般的强度设置为C25以上。桩身承台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15%,纵筋不宜小于0.2%。桩身伸入承台内的长度不能小于5倍的钢筋直径。承台边缘至桩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边缘挑出部分不应小于150mm。

3、小结

广东省内的地质情况非常复杂,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地质条件,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进行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和施工管理应采取不同的设计和施工方式。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篇3

一、实施背景

本校是一所由多所农村初中撤并的全寄宿制学校,在校生1500 多人,许多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道德认知水平都停留在较低水平。面对学生多、管理挑战大的实际情况,本校采用准军事化宿舍管理模式。

二、准军事化宿舍管理模式在前期的实施

(一)军训

利用军训契机,强化铁的纪律和服从观念,为宿舍管理打好前奏。开学初的第一周组织新生参加军训。

(1)军训的过程在培养学生的坚强勇敢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同时,更是强化了学生的团队纪律和服从观念。

(2)在此基础上,各班军训教官定时走入寝室,对学生进行内务整理培训,重点训练整理床铺、牙刷脸盆摆放,通过教官手把手指导,让学生明确严格的内务标准,为今后自我管理奠定基础。

(二)宿舍管理员负责监督寝室内务工作

(1)内务培训工作。召开寝室长会议,传达内务整理标准,明确内务加分、扣分细则。重点培训物品摆放和床铺整理。

(2)每天定时检查。统计寝室加分扣分,计入班级周考核,上报德育处、反馈班主任。特别是在前期,对表现不良寝室进行批评教育,协助班主任进行整顿。

(3)协助生活指导老师,监督教育学生遵守寝室纪律。

(三)生活指导老师对学生寝室纪律进行监督管理

(1)进行寝室纪律培训工作。召开寝室长会议,传达寝室纪律标准,明确内务加分、扣分细则。重点强调熄灯后不讲话、不吃零食,按时起床,排队出入。

(2)每天早晨检查学生按时起床情况。学生以寝室为单位有秩序地走出寝室。

每晚巡视宿舍,检查学生就寝纪律。统计寝室加分扣分,记入班级周考核,上报德育处,反馈班主任。特别是在前期,对表现不良寝室进行批评教育,协助班主任进行整顿。

(3)协助宿舍管理员老师,监督教育学生搞好卫生内务。

(4)班主任前期指导。前一个月,班主任每天进入自己班级寝室,加强师生沟通,同时对学生的纪律和内务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

(5)德育处教育,评选“优秀寝室”和“星级寝室”。每一栋宿舍进驻一名德育员,每晚对违纪学生进行现场教育。每隔一月,根据各种评分,评选“优秀寝室”和“星级寝室”。

三、准军事化宿舍管理模式的实施情况

从2009 年9 月至今,学生的宿舍卫生、纪律、文明礼仪等方面都有极大改观。寝室干净整洁,物品摆放井井有条,学生出入寝室次序井然,队伍整齐,按时就寝,就寝环境宁静而安详,按时起床,起床号一响,各寝室成员快速而敏捷的处理好内务,打扫卫生,排好队伍,有序的到食堂就餐,队伍中不时的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应该说,宿舍住校生面貌的改观,是校领导及教师辛勤付出的结果,同时,也得益于严格规范的准军事化宿舍管理模式。

(一)准军事化宿舍管理模式二原则

通过对本校准军事化宿舍管理模式及其制度的大致整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精细的制度,把握准军事化宿舍管理模式两个基本原则。

其一,严格的要求。以人为本是指无论做何种事情,都要以关心人、谋求人的发展为出发点。严格要求恰好是为了关心孩子,唤醒孩子,让孩子走正道,朝着健康的人生方向发展。孩子一旦离开了严格要求,可能就失去了一种最为有效的规范人生的方法。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就是对学生未来的高度负责,也是制度得以运行的保障。

其二,人性化的关怀。正是广大教师和校级行政人员的辛勤付出,才保证每一项制度的顺利运行。

在开学之初,学生都明白,当他们就寝时,老师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行政班子成员和值周老师正为他们巡夜,甚至他们知道,班主任家里的小宝宝正盼着妈妈回家!学生都是有情感的,他们能理解这份关怀。

总之,我校的准军事化宿舍管理模式本身就已经包含着许多人性化管理因素。而就现状而言,如何更多的融入人文化、人性化管理因素,建立更为完善的人文化、人性化关怀机制,将寝室管理工作办得有特色,则是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二)准军事化宿舍管理模式中人文化、人性化关怀机制的构建

1.必要性分析

(1)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

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容易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心理倾向:

①倔强任性,从自己的主观出发看问题看待事物片面偏激,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容易引发逆反情绪。

②由于家庭经济较好或成绩不错,逐渐形成优越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容易造成交往障碍。

③家庭离异或家庭变故,造成性格孤僻。

(2)全寄宿制学生的特殊问题

①寄宿生第一次离开家庭,不适应在校生活,或生活不能合理安排,萌发消极的退却思想。

②寄宿生和以前相比,和父母亲的沟通几率减少,接受父母的言传身教更少。心理问题缺乏有效的疏导途径,长此以往,容易内向,自控力减低。

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及时疏导,寄宿生在校时间远大于在家时间,从时间意义上而言,学校已然成为他们的第一家园。因此,构建人文化、人性化关怀机制,精心打造学生的家园,增强学生对校园产生“家”的认同,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而言,极有必要。

2.现行模式中的人性化管理因素分析

当前我们较为严格的宿舍管理模式中,本身就已经渗透了人性化管理的因素,笔者作为生活指导老师的一员,欣喜地发现很多闪光点。

(1)学校设立一名专职校医,专门负责学生的健康咨询和疾病治疗,如果学生生病,即便是在半夜时分,校医接到电话也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治疗。

(2)生活管理员的职能也发生某些转变,从最初的内务检查,到目前的尽力为学生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和温馨的服务。天冷时,为学生烧热水,学生衣服破了,从家里带来缝纫机,为学生缝补衣服,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学生理所当然的把他当作可亲可敬的长辈。更便于做学生工作。

(3)生活指导老师在管理寝室纪律同时,也把注意力投向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方面:利用熄灯前的时间,利用平时了解的信息,利用正规或非正式的谈话,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树立信心;巡夜时,帮学生盖好被子,每当此时,学生都会流露出感激的目光。

(4)班主任老师形成了定时进寝室的惯例,在熄灯前学生寝室总能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5)德育处举办一系列课外活动,丰富住校生的课外生活,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学生尽情展现风采。

上述表明,人性化管理因素在准军事化宿舍管理模式中有所体现,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抓住契机,构建网络化的人文化、人性化关怀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四、关于全面构建人文化、人性化关怀机制的若干建议

1.建立沟通机制,开辟教育第二战场。设立心理辅导员,加强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挑选具有较强沟通能力的教师,协同心理咨询老师,定期约谈有心理异常或心理困惑的学生。定期到班主任、德育处、宿舍管理员、生活指导老师那里获取信息,做好学生名单备案。

篇4

【关键词】社区群众合唱艺术;普及;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83-01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业余文化生活,群众合唱艺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异军突起,在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中蓬勃发展,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广大群众的青睐。但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社区群众合唱艺术普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针对社区群众合唱艺术普及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社区群众合唱艺术普及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唱团队人员构成相对不合理,团队组织意识不强

社区群众合唱艺术组建的团队大多数是自发组织的民间团队,这些人员借用社区的场地进行合唱训练,既缺乏经费支出,也缺乏统一管理,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人员构成也是相对不合理,不仅老龄化问题严重,而且性别比例失调,女多男少的问题非常明显,这些团员参加合唱团队主要是为了消遣时光,导致团员出勤率也很难保证,教学效率很低,团员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着群众合唱艺术的持久性。另外,男女声部比严重失调,因为声部不全,严重影响着合唱团队的演唱效果。还有,许多团员对于合唱演出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团员日常排练时,团队组织意识不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导致所学知识没有连续性,整体合唱水平很难提升。

(二)合唱观念比较陈旧,合唱队员音乐文化基础差

合唱理念太陈旧,抗战歌曲、革命歌曲、政治歌曲等一系列传统的合唱歌曲,给人们留下深刻的烙印。对合唱声音的认识也存在误区。许多人认为,合唱就是很多人一起唱,许多群众合唱时不注重整体的协调性,对音准、节奏、呼吸、共鸣、语言等把握得不准,不知道怎样去表现合唱艺术的独特魅力。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民众从整体上看音乐基础知识薄弱,尤其是社区群众合唱艺术团的团员,表现更为明显,许多团员都不认识国际通用的五线谱,有的团员甚至简谱都不认识,合唱训练主要依靠指挥一句句地教唱。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二、解决措施

(一)正确认识合唱艺术,聘请专业合唱指挥参与

合唱艺术有其自身艺术个性,训练合唱,要遵循其自身的艺术规律,如:合唱时,各队员间必须互相配合,音色寻求共性、音量必须均衡,声部间彼此关注衬托,声音追求和谐统一,强调音乐的整体效果。所以,社区群众合唱艺术要想更好地发展,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合唱艺术,聘请专业合唱指挥参与。正确认识合唱艺术,不仅指要加强合唱团队管理,提高人员素质,还指歌曲选择、平时训练、指挥与团员配合等多方面,不仅需要指挥老师耐心地排练授课,还需要团员长期积累学习,只有经过长期实践,才会逐步提升。由于大部分群众合唱团员缺乏合唱的基本常识,要保障群众合唱艺术健康发展,必须聘请专业指挥与专业教师介入,群众合唱艺术才能少走弯路。

(二)选择有时代气息的歌曲,加强团员基础知识的掌握

目前,从整体上看,全国群众合唱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社区群众合唱艺术,优秀作品少之又少。笔者认为,在歌曲选择上,要摆脱传统的观念,尽量选择脍炙人口的、有时代气息的歌曲,这样,有利于调动团员的演唱积极性。对部分难度较大的作品,社区群众合唱艺术可以将其改编,简化和声难度,提高演唱水平。另外,还要加强团员基础知识的掌握,要重视团员的基础素质,规范其声音、气息、节奏、音准。音准问题是音乐的基础,而提高演唱水平,就必须运用正确的歌唱气息,通过指导教师的引导,提高个体的演唱水平。适当参加舞台实践是促进社区群众合唱艺术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各地区、社区要多为群众合唱团体提供展示机会,通过不定期举办群众合唱比赛,加强团员的学习动力,提高演唱水平,促进群众合唱艺术健康发展。

三、结语

群众合唱艺术的健康发展,需要多方的配合和支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正确认识社区群众合唱艺术普及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群众合唱艺术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宁波.以群众合唱助推社区和谐文化建设之新思路[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9).

[2]周先智.群众合唱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J].大众文艺,2013(18).

[3]贺洁琼.简论群众合唱的发展及社会功能[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

[4]陈晶晶.群众合唱艺术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J].群文天地,2012(17).

作者简介:

篇5

一、强化组织领导

今年,我镇强化计生财务管理,明确了计生财务分管领导,由财政所会计兼任计生财务会计,设立了计生出纳,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认真参加省、市、区计生委组织的各种财务培训班、努力学习新知识、新业务、使我们的财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财务培训班学习了审计基础知识、零余额账户的核算管理、财务工作基础知识。我们认真归纳总结了所学的内容,在工作之余进行消化理解。通过学习,不仅丰富了基础理论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更加强了财经法律意识。

二、加强日常财务管理。

加大财务基础工作建设,从粘贴票据、装订凭证等最基础的工作抓起,认真审核原始票据,细化财务报账流程。按照区计生委检查通知精神,我们又学习了《银行存款管理制度》、《票据及财务印鉴的管理制度》、《会计档案保管制度》等,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做到无乱收费,每月终结都要进行自查、自检工作,逐步完善计生办的财务管理体系。

篇6

关键词:社区;糖尿病教育;治疗依从性;影响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有9.7%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15.5%的成年人患有糖耐量异常,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糖尿病的影响[1]。因此如今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使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小,让其发生与发展得到缓解,因此就需要在早期进行干预,而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进行糖尿病教育。文章选择了某个社区,使其中的糖尿病患者接受健康教育,使其心理得到调整,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1年1月~2013年10月随机选取某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女52例,男48例);年龄27~76岁,平均(42±2.5)岁;文化程度:19例为文盲,25为例小学,22例为高中,34例为大专及以上。患者均确诊为糖尿病,符合相关的诊断标准,并且不包括重度高血压、冠心病以及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

1.2 方法 在进行健康教育前让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填写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运动疗法、自我监测、药物疗法、饮食疗法和检查等各方面的依从情况都包括在内,另外还要填写未依从的原因,分析调查结果,对社区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设置个人健康档案并制定教育方案,在档案中记录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末梢血糖、血压、身高和体重的值,定出固定的地点与时间举行门诊咨询和讲座,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另外要有书面资料供患者进行查阅,电话咨询方式也要设置。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监测要在门诊咨询时完成,进行为期1年的追踪观察后评估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的水平、病情以及治疗的依从性,并比较接受教育前、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的值。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基础知识教育:制定出一些小册子来讲解糖尿病基础知识,并对患者进行发放,举行知识讲座、发放VCD等;举办讲座向糖尿病患者讲解饮食知识,饮食的控制和搭配,以监测的血糖情况为依据来调节饮食,使患者对于每周的血糖情况与每天的饮食情况能够自行记录;教育患者正确而合理的进行运动,运动量及运动方式的制定要以患者的具体情况为依据,通常情况下最好30min/次,1次/d即可,不可过于疲劳,也不能出现身体的不适[2]。②用药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指导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重点指导自行停药的患者,将有关危害性向其进行讲解;讲解如何正确服药及其意义,药物副作用等;教育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演示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并记录结果。③心理教育:仔细的告知患者血糖与健康会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使患者尽量保持心情愉悦,缓解紧张或烦躁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能有良好的心境。④家属教育: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一些讲座及咨询活动等,对其进行重点教育培训,使其更加了解糖尿病,知识水平提高,能够理解和支持糖尿病患者,并能主动监督和帮助患者长期坚持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时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3.0,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如果P

2 结果(见表1~2)

3 讨论

对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知识教育,规范其饮食、运动及服用药物的规律,并在向患者进行教育的同时还要进行检测,提供咨询与诊治服务[3]。社区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教育后能对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如何正确选择药品及服用、药物副作用等有更深的了解,掌握处理低血糖、注射胰岛素和检测尿糖与血糖的方法;能够自行调节饮食,有适量的运动,对自身的心理进行调整,更好的控制病情,使并发症的发生得到延缓或减少,其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

在对社区糖尿患者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要向一些高危人群进行宣传,鼓励其参加教育,从而尽可能早的发现早期糖尿病患者,并进行诊断与治疗。通过本次研究,发现社区内100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社区糖尿病教育后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值均远小于接受治疗前的值,接受社区糖尿病教育后在运动疗法、自我监测、药物疗法、饮食控制与定期检查方面的治疗依从性与接受教育前相比均有极大的提高,说明社区糖尿病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能够促进患者进行自我监测,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坚持进行治疗,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家红,郑显兰,郭蓉,等.健康教育路径对住院糖尿病患者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431.

篇7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8(a)-0155-0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中老年年人高发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度降低导致的,随着病情进展可引发患者体内糖、电解质和脂肪代谢紊乱[1]。临床针对糖尿病健康管理治疗,提出了5项措施:教育、饮食、运动、自测和药物,主张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多元化[2]。患者在住院期间多数是能控制血糖的正常值,但是患者在出院以后的血糖值由于患者的生活方式和药物使用的不正确,经常发生血糖控制过高或过低的情况[3]。该研究对该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采取医院-社区-家庭三级健康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干预,以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自己血糖自我管理的能动性,以及糖尿病患者出院以后治疗和护理服药的依从性,从而达到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8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90例,女90例,平均年龄(69.79±10.36)岁,病程1~22年。入选标准:①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患者住所的距离,步行≤40 min;③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经口服药物、注射胰岛素等强化治疗;④所有患者均愿意接受出院后随访调查与资料收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90例,其中对照组男女各45例,平均年龄(68.29±9.77)岁;实验组男女各45例,平均年龄(69.10±12.49)岁,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管理方式 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方式管理。实验组采取医院-社区-家庭三级健康教育管理模式进行联合干预:①对社区公益血糖检测发现血糖异常的患者进行前期血糖水平控制,无法通过饮食等手段控制血糖水平的患者,安排入院治疗;②社区门诊在患者随诊时对其进行持续健康指导和糖尿病基础知识宣教等;③家庭血糖自测、合理运动和饮食控制等。

1.3 评价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情况等资料。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P

2 结果

2.1 干预后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

实验组患者用药、饮食、运动及血糖自测方面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质量和血糖指标的变化

实验组干预后生命质量和血糖指标的变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优于对照组 (P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糖尿病作为老龄群体高发慢性病之一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4]。糖尿病是一种自身代谢性疾病,随着病情进展可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损害患者器官功能[5]。临床针对糖尿病这种慢性终身行疾病正尝试逐步建立长期完善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而社区卫生管理是是联系医院和家庭的纽带[6]。也是一体化干预的重点,由于患者健康知识比较缺乏同时由于病人自身接受糖尿病知识的渠道单一,个人遵医行为很不理想,造成许多患者出院回家后血糖控制不理想,而通过社区干预管理,可增加患者本身对本病知识的了解和对健康知识的掌握,促进其健康知识的构建,达到辅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7]。

篇8

关键词 社区护士 素质 知识 能力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165

丰富的知识

临床护理知识:护理学是医学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社区护理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在社区内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服务需求为导向,来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康复工作,并提供相关的护理服务。系统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是学习和掌握临床护理专业知识,尤其是做好社区服务的必备基础。因此,社区护士只有全面掌握基本的内、外、妇、儿等专业患者的临床护理知识,才能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社区护理的特殊知识。

社区护理特殊知识:社区护理主要是在社区内开展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等工作。工作范围较广,社区护士要扮演着多种角色,因此,社区护士除掌握一般护理基础知识外,必须还要掌握社区护理的一些特殊知识,如流行病学、预防医学、人文社会学、法律、医疗保险、心理学、健康教育等。社区护理服务要求护士是全科护士,既能从事临床护理,又能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防疫等工作,做到医学知识要懂,护理知识要精,相关知识要博。

全面的能力

临床护理能力:能力是知识、技能和态度外在的行为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能否胜任相应工作的重要条件。社区护士在工作中承担着社区患者的一些治疗和护理工作,因此要求社区护士必须掌握护理十大技术操作能力、各种管道的护理能力、临床各科常见病的护理能力等。临床护理能力是发展社区护理特殊能力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习和掌握社区护理特殊能力,具有较大的优势,很容易把两种能力融合在一起,更好地实施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特殊能力:①独立工作能力:独立性是社区护理工作的一大特点,也是社区护士角色成功转变的关键。在临床上患者接受心电图、B 超、X线及各种电子治疗仪等检查时,均分别由医生、护理人员和其他技术人员负责,各种检查结果的判断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均由医生负责,护理工作也由不同的护士共同完成。而在社区由于分工不能过细,经常是一个护士要单独处理很多的事情,因此社区护士必须要不断学习各种护理知识,做到能够独立评估、诊断、处理个体、家庭以及社区的健康问题,使之具备独立的工作能力。②沟通协调能力:社区护士的工作,就是和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部门打交道,为了提高整个社区人群的健康,因此社区护士需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和不同的对象进行有效的交流,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保证社区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有资料表明,服务对象对护士角色强调最多的是沟通交流方面,他们期望护士能有更多的时间和他们交流、听他们倾诉,使之觉得自己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被当作一个人来看。可见,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对社区的护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③组织管理能力:社区护士作为健康的倡导者、教育者和咨询者,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一些促进社区保健的有关活动,因此,在开展这些活动前,社区护士必须要作出周密的计划,应用组织和管理能力的计划运作,在时间安排、人员组织、资金筹集、资源利用等方面发挥才能,争取达到预期的目标。④健康宣教和康复训练能力:健康宣教是社区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护士要清楚、准确无误地给人们讲解必要的健康知识,改变其对健康的态度和行为,帮助人们实现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由于很多病人出院后,回到社区进行康复治疗,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所以社区护士要掌握一定的康复训练能力,能够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服务,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⑤应急处理能力:由于社区护理服务人群的复杂性,社区护士在工作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如突发的创伤、火灾、中毒等意外事件和其他急诊抢救。因此,社区护士在平时工作中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注意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遇事时能及时、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挽救生命。⑥防护能力:社区护士经常要走家串户,为每个家庭提供各种护理服务,因此护士的人身安全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首要条件,必须要学会自我防范的能力。此外,由于社区卫生服务的特殊性,社区护理比医院护理具有更大的医疗纠纷风险,所以社区护士外出服务,一定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捷的思维,工作中要沉着冷静,坦然应对,明确职责权限,要尊重服务对象的知情权和隐私权,察觉有危险时,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行自我防护。⑦学习提升能力:我国社区护理起步晚,很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为此社区护士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要掌握并学会将社区不同居民的信息资料输入电脑,随时为社区居民提供系列、综合性的服务,尽量提升护士自身的能力水平,满足人群的服务需求。

高尚的职业道德

护士的基本职责是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痛苦、促进康复。其工作性质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和服务性,工作内容琐碎和繁杂,所以作为一名社区护士,必须热爱自己的护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职业品质和奉献精神,要以人为本,时刻关心患者,要做到对病人及时观察病情和准确处置。因此,高尚的职业道德是社区护士首先应该具备的素质,也是实现自我保护的关键。

健康的身心

健康的体魄是延续生命、进行工作的最基本条件。社区护士在提供服务时常要走街串巷,还要完成一些繁重的医疗保健服务,所以如果护士没有健康的体魄和自身不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就不能对各种问题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指导以及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也就不能更好地完成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我们知道,人的身体健康影响着心理的健康,为此社区护士一定要保持心理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宽容豁达的胸怀以及较强的自控能力,通过各种措施解决社区居民的卫生健康问题,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Pearson,C.L.Care,W.D.Meeting the continued education needs of ruralnurses in role transition.Journal of ContinuingNursing Education,2002,33(4):174-179.

2 Arthur,D,Pang,S.Wong,T.The effect of technology on the caring attributes of an international sample of nurses.Int J Nurs Stud,2001,38:37-43.

3 Musk,A.Proficiency with technology and the expression of caring:can we reconcile these polarized views?Int J Human Caring,2004,8(2):13-20.

4 Carter,K.F.Fournier,M.Grover,S.etal.Innovationsincommunity-basednursing education:Transitioningfaculty.JournalofProfessionalNursing,2005,21(3):167-1,74.

5 Zurmehly,J.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al preparation,autonomy,critical thinking,and job satisfaction.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2004,Walden University,Minneapolis,MN.

6 Milburn,M.et al.Nursing care that patient value.Br J Nurs,1995,4(18):1094-1098.

7 Williams,A.Irurita,V.F.Therapeuticandnon-therapeuticinterpersonal interations:the patients,perspective.J Clin Nurs,2004,13:806-1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