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09:19: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地理校本课程,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通过调查问卷和对大量文献资料的研究,笔者发现目前初中地理校本课程教学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有:一是教师观念陈旧,教研意识淡薄;二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三是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多以视频式的“灌输”为主;四是课堂教学流于形式,课程特点难以得到体现;五是教学主要拘泥于室内,缺乏实践性教学活动;六是评价机制不健全,影响教学效果;七是教师工作负担重,无精力关注校本课程教学。
二、初中地理校本课程教学改进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增强教研意识,提升教研能力。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缺少教研意识。受传统教育观念以及学校和学生的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工作中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常规教学工作上,用于教研的时间和精力较欠缺,教研意识淡薄。因此,树立坚定的教学研究意识,可促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正视长远发展,促进专业成长。
(二)精心制订教学目标,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改革最注重的理念,表明了本次改革的一个态度,即把学生从“书本里”转移到学生的“生活里”。这就要求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把握好基本方向。
(三)采取多样教学方法,构建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在校本课程实施中,采用“校园审计”的方式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水资源审计”是对学校用水量的一项调查,也是考查当前有哪些浪费水现象的一种方式,需要了解水龙头的数量、厕所的数量及冲水状况,学校教师、学生和食堂工人的用水情况等。学生通过这组数据,绘制简单图表进行分析,帮助学校制订节水计划。这样一来,学生所学课程不再是死板的文本课程,而是鲜活的体验课程,这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四)创设多种情境,推动学生地理思维的飞跃。
如在学习雾霾等环境问题知识的时候,教师除了让学生搜集雾霾的相关知识外,更多的是引导学生从自家的电器入手,了解其耗电量,以便唤起学生对能源浪费问题的重视,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虽然学生对生活中的家用电器使用较多,但对于它们具体的能耗却不太了解。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这些家用电器使用一小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量。这样的形式使学生能自觉地在探究活动中学习到知识,并能反思自己的生活实际,在以后的生活中尽量减少能源浪费和碳排放,为保护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五)创造条件,开展更多的地理实践教学。
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决定了地理教学必须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在众多的地理活动中,学生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同时,也丰富了情感。
(六)进行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开展校本课程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拓,学生的学习动机得以调动,学校自身的课程资源和潜力都能够得到挖掘。为了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优化,有效的评价方法至关重要。
(七)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一、校本化推进地理课程资源开发
校本,大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它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如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网络资源、实验基地等;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如教材系列、学科知识等。课程分为三级,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基地开发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1.地理观测和地理实验
达・芬奇有句名言:“实验是科学知识的来源,智慧是实验的女儿。”新课程力求改变以知识传输为主的教学方式,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因此,校本化要重视实验教学,使其成为地理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如案例一。
[案例一]地理实验:观测一天内太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和长度变化
实验准备:把班级学生分成六组,各组实验器材有长度不一的尺2把、指南针1个、量角器1个和卷尺1把。
实验步骤:
①在操场空旷平整处铺上白纸,竖立米尺,用指南针确定南北方向;
②选择合适的时间描画出米尺的影子,记录米尺的影长及影子与南北方向的夹角度数;
③归纳记录数据,讨论得出结论(记录表略)。
实验思考:
①用不同的尺重复实验,结论一样吗?
②不同的季节,同一物体正午的影长一样吗?如果不同,什么季节最长?什么季节最短?
③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或疑问?勇敢提出来。
2.地理调查、地理考察和地理专题研究
“告诉我,我忘记了;给我看,我记住了;让我参与,我理解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地理调查、地理考察和地理专题研究引入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参与中逐渐得到了锻炼与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远远超出了教师预设,各类观点激烈碰撞,点燃了思维的火花。如案例二。
[案例二]课堂角色扮演:巴西热带雨林SOS
活动目的:结合巴西的自然环境,综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探究热带雨林的危机及保护措施,力争做到可持续发展。
活动步骤:
①组建“热带雨林考察团”,全班分成四个组,每组分别扮演(代表)以下一种角色――林业部长,环保组织官员,当地农民,跨国公司开发商;
②播放视频《亚马逊热带雨林》,结合课本内容,各组用5分钟讨论如何对亚马逊热带雨林保护或开发;
③每组代表自己的角色在30秒内陈述观点,然后全班参与辩论,相互评价,明确亚马逊流域的危机已严重威胁到全球生态环境,探究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保护“地球绿肺”。
二、校本化提升地理教师职业能力
现代教师职业角色更加多元化,如教育者、研究者、管理者、助学者、评价者、组织者等。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设计能力和开发能力,逐步降低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校本化课程开发有利于建构教师专业知识,提高教师职业能力素养。如笔者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积累了素材,编制了“宇宙的诞生”“认识星空”“古人看天”“地震常识”等专题。见案例三。
[案例三]专题学习:认识星空
活动目的:通过星图,用激光手电筒指向,认识主要星座和亮星,激发探索宇宙星空的兴趣。
活动步骤:
①选择晴朗无月的夜晚,最好能在远离城区灯光的旷野;
②事先在计算机上调出天文软件,熟悉当夜的星空(或天球仪);
③对照星图(观测前先把星图与实际方向对准),先寻找拱极区主要星座,如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仙王座、英仙座、天龙座等;找出北极星;
④按照星图上所见各个主要星座,参照北极星及相互间的位置和特殊形状寻找天空其他可见星座和亮星;
⑤注意平时多观察积累,记住不同季节的主要代表星座和著名的亮星。
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开发,使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消费者和实施者,而同时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设计者,使教师从国家课程标准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决定者”。
三、校本化使课堂成为乡土地理的沃土
乡土地理作为区域地理学中的一个特定的科学概念,应纳入地方课程开发计划,并切实加以落实。初中地理提倡教师积极开发小尺度区域(乡、镇以下)的乡土地理校本课程。乡土地理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做好整体规划,有机统整学校、社会、网络等方面有益的课程资源。通过教学实践和探究性学习的开展,鼓励和指导学生理性认识家乡自然、经济、历史、人文风貌,让学生在参与性、体验性、探究性实践中建立热爱家乡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性学习水平。如案例四。
[案例四]探究活动:探究苏州吴江同里水乡古镇
探究背景:同里,建于宋代,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目前正积极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水乡同里,水多,桥多。
探究步骤:
①组织合作探究小组,可以选择同里的“桥”作为调查对象,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主题作为调查对象;
②明确人员分工,通过访谈长辈或查阅资料等进行调查;
③将小组调查资料整理归类,并撰写地名由来小论文或制作一张8开纸版面的小报;
④各组派代表展示成果,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得到相应学分。
关键词:立目标;立教学;立活动;校本课程;民俗文化;教育资源
2011年3月,《基于地域民俗文化的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课题有幸成为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之一。几年来,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认真、全面地开展了该课题的研究活动,从三方位立足,挖掘和探讨地域民俗文化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开发。
一、立目标,不断落实阶段研究的更大开发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也是美术课堂的外延。校外的历史文物、文化自然景观,社区、地域和民俗文化活动项目等与美术有关的环境,活动和氛围都可以归属为地域民俗文化。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和目标,确定了实施的计划和步骤,我们课题组,根据学校和社区的实际特点,尽力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实施课题多重角度的开发和利用。
1.开发和建立“体验学习式”活动基地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及周边环境资源,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们课题组一直努力探索适合我校的生活体验教学模式,以活动体验为中心,以主动探究为特征,以课堂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有机整合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的系统化、立体化的利用地域、民俗文化资源的教学模式,而建立了多个以自然、社会和生活相联接的“体验学习民俗文化活动基地”。
体验学习民俗文化活动基地,把初中生美术学习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根植在了现实生活背景中,融亲近自然、爱护文物、热爱家乡之情于课堂,融“体验式学习”课堂于自然。
2.开发和建构“文化探寻式”审美特性
美术作为一种以审美与活动相结合的基础性社会学科,具有很强的文化特性,可以在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创新精神的同时,更宽广、更丰富地结合民俗等地域各种资源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背景,挖掘相互之间的关系,养成尊重不同社区或国际多元化的态度和价值取向。
一方面,课题组合理分工,各司其职,搭建和创设社区资源研究各阶段的不同目标和任务。我们组织多种类型的座谈、交流会议,小结报告等方式,参与到对有关文献、材料、活动的收寻、整理、挑选和设计中,以问卷、访问、编演活动、作品创作的形式,穿插到课题阶段活动的设计中,诱导学生关注美术的形式与活动,关注活动背后“文化性”的进一步探究,以能不断促进课题阶段性工作的质量和深度。
另一方面,活动组以学生组长为头,带领小组人员,分工安排,团结协作,主动和积极参与到课题组创设的平台中。如:参与奔牛镇书法、摄影艺术协会的比赛活动、《奔牛镇志》编写组的探讨和学习等等社会活动,在诸多涉及美术的活动中,不断养成收集、思考、探究、汇总的思维习惯,不断重视“文化性”探究的学习模式,不断培养全面、合理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以能更好地参与到社区地域文化资源的学习、理解和再创作中。
3.开发和建设“乡土文化式”校本课程
奔牛是个有着2100余年历史的古镇,古运河畔,碑树遗址,才子佳人,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史实故事;水陆要津,琳琅商铺,物宝天华,历经了多少发愤图强的沧桑奋斗。积储的文化遗产,绚丽多彩,光前裕后,是一部部鲜活的爱国、爱乡的本土化教材,探之、辩之、思之、美之,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创造力,使学生明兴衰、明得失、明事理、明荣辱,积聚更高的审美素养。
一年多来,在摸索和提高中,我们课题组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和社区文化资源的整合设计,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编设了以“乡土文化”式的校本课程和相关的辅助课程。《家乡奔牛》《金牛的故事》《奔牛掌故知识读本》几类校本,图文精美,气贯长虹,都以“奔牛来由”的典故为线索,以奔牛文化为底蕴,追古论今,散发着奔牛独具而浓烈的乡土文化气息和韵味,体现着奔牛独有而浓厚的乡土文明和形态。
我校初一学生人手一册,经常翻阅,我们有的放矢地借用或选择其中的内容和题材进行整合编排,以反映“乡土文化和精神”为主题的形式,以速写、动漫、书法、绘画、摄影、儿童画、剪纸、展板、板报为手段的表现,在校园的橱窗、校园艺术节或乡镇的艺术活动中定期呈现“乡土”的景观古迹、社会发展,家庭校园等,以能更好地激发全校师生接受、发展和推广校本课程的实效和地域民俗文化艺术资源的“乡土性”。
二、立教学,不断利用社区资源的更多渠道
民俗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展,依然可以立足回归课堂的现有平台,做实做足做好,则更给力、更有效。
结合美术教学大纲的标准和要求,我们尝试教学过程中巧妙介入社区、地域文化资源的探究,多渠道地利用和发挥了两个结合:
1.静态与动态结合的尝试
美术课堂不仅仅是教材的材料和资源的“静态”取用,更是“动态”天马行空的左右逢源,以致静与动能相互流动和渗透。
《自然与生活的定格》的课堂里,我们可一起定格奔牛风景,街道、河流、古宅的清丽婉约;《体积与空间的生命》的课堂里,我们可一起验证奔牛精神,家谱、壁画、雕像的长远永恒……多次常态课堂和研究,多回课题组公开课和论文的组织研究,都能在相对的静态中探寻到更生动、更活跃的立体结合。
2.个性与全面结合的尝试
美术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面向的是美术和教育的双重功能。美术教育应是个性与全面的结合体。
事实上,我们的美术教材编制也由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和学段构成,但不同的美术课堂、不
同的章节、不同的内容之间却是相互联系的,
它们构成了一个个完整的系统和整体,既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面对地域民俗文化资源的课堂教学,同样不是单一、孤立的说教和练习,在每个独立的课程里,奔牛独有的地区文化,各类资源都能现卖现炒,灵活运用,都可在绘画、摄影、手工等形式的作品里赋予更深、更全面的意义和内涵,都可在体验乡土文化性的学习和感受里,更全面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积累丰富、完善、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三、立活动,不断深化文化资源的更高推进
地域民俗文化资源相对课堂教学资源,更为宽广和丰富。设立和参与了更多类、更多元的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课题的更高推进。
1.活动的多元化
创作活动与欣赏活动一样,是美术课程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对于初中生来说,实践“地域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研究”的常态美术活动形式,可涉及和掌握得较多。稚拙的笔画、线条和色彩,在出游、写生、摄影、书画、动漫设计、剪纸等艺术实践形式里,是亮丽和独特的,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心灵点缀和再加工。
如2010年4月和9月,我们组织部分学生,以感受奔牛古镇社区民俗文化资源为由,探寻了南观古银杏、万古桥的景点。现场,学生们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和热情,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感受并记录了整个活动过程。在整理相关文档资料之后,我们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了写作、绘画、摄影的比赛,让学生把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通过文字和画面表达得一览无余,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赞许。其中,茹梦迪同学的摄影作品《老房子》还获得了奔牛镇摄影协会组织的“润源杯”书画摄影比赛一等奖。
2.活动的创造性
未来的社会,需要具备探究和创作能力的人才。课题活动的设立,同样要具备更多的创造性。学生在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的情境中,学生能领悟到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和共通相异性,理解到美术对社会生活与经济、文化发展的独特作用。
过程和结果便是课程活动的检验,备课组的创意,可以贯穿于活动和课程的每一个过程或导致结果的环节里。我们在课题的立意、媒体的选择、材料的利用、思维的角度、组合的方式等方面都斟酌推敲,力争变化和多样、力争兴致和持久,让课程与学科手拉手,让独立与联系手拉手,让个性与特质手拉手,让教师与学生手拉手,让知识与能力手拉手,从而在横向和纵向中双发展,达到推进和深化社区文化资源的目的。
地理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 设置 关系
校本课程作为课程体系中的必学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各地的自然地理区域存在差异性,所以校本课程要求自行设置,这既给各地编制校本课程带来了不确定性,同时也给各校编制校本课程留下了想象和创新的空间,体现了校本课程的区域性和具体操作的可实践性。
对校本课程缺少明确而又详细的统一要求,有的学校在编制本学科的校本课程时对校本课程存在理解偏差以及对其系统性、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校本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厘清地理校本课程与国家地理课程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
一、地理校本课程与国家地理课程在形式上的关系
1.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既不是国家教材内容的补充,也不是国家课程的翻版。它首先是国家课程中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通过国家地理教材的学习去认识、感知、评价我们的生活环境,并在生活中发现、认知以前没有关注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认识区域环境的美,让这些来自生活的地理认识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更好地利用和保护环境。同时,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环境来认识国家地理课程中那些抽象、枯燥的地理现象和事物,让地理事物和现象变得形象、具体、生动、鲜明,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家课程中的地理知识。
2.编排体系
根据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以及区域的实际情况,在编排设计方面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人文特征
主要是当地交通、建筑、服饰、经济、饮食、民族及其他具有地域特色的风俗习惯、人文景观等。
(2)自然现象
区域内的地形地势、地貌特征、自然景观、河流分布、气候等特点。
(3)社会实践
包括对当地地形特征的考察;风俗习惯等人文特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资源分布的特点及与经济产业之间的关系;生活环境的污染状况及保护情况的考察;气象观测等。
校本课程毕竟区别于国家地理课程,在设置上更强调个性化和创新性,突出校本课程的可读性和通俗性,主要区别在以下三点。
①突出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在保证知识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的同时,突出教材的可读性、可探究性,在阐述当地区域的一些自然或人文特征时,通过大量学生们熟知的具体案例入手,经过探究、分析而获得乡土地理知识。
②影视的欣赏。在介绍部分区域知识时,可安排有针对性的影视欣赏,通过近些年各地各单位宣传、展示昔日皇家猎场而拍摄的各类专题片,通过优美的视听画面来介绍区域的地理特征,有助于理解课程中的知识并收获新知识,内容生动、形象。
③注重实践性。根据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校本课程的特点,除了教材中阐述的一些知识外,许多知识的形成来自学生们的实践活动,包括气象观测及其他乡土地理的考查,学生感兴趣的乡土地理课题等等。
(4)素材来源
校本课堂教材所用素材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的搜集,通过网络、走访、调查等方式,多渠道采集课程所需的素材,二是学生提供,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县各地,他们对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特征、经济特点、经济建设中的问题以及风俗习惯等一些人文特征比较熟悉,而且利用假期要求学生利用走访等形式,向家里的老人了解当地的习俗等。然后,将搜集到的素材集中到课程组,经整理、选择使用。
3.实施的效果
通过这种编排设计,通过学习将从国家课程中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实际,能更好地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并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家乡的发展献言献策,反过来,又可以通过那些熟悉的事物、现象、案例来更好地学习、诠释国家地理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
二、地理校本课程与国家地理课程在内容上的关系
1.内容的一致性
国家地理课程与校本课程在相当多内容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致性。为了让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有更多的通融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对校本课程在内容的设置上就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两者之间互为范本,通过对其中一种的学习,从而掌握此类知识的方法、技能、要求等,作为经验对另一种课程的学习就变得容易了。
例如,七年级地理下册,主要学习世界不同区域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国家的课程内容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做了具体的规定。
(1)在地图上指出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5)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6)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7)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8)用实例说出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9)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在国家地理课程的设置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本学期对校本课程进行了相应的设置。
(1)围场的地理位置、相邻的县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根据相应的资料概括围场自然环境的特点。
(3)根据相应的资料,分析围场的农业特点,并能简要的说出围场薯(马铃薯)、牛(肉牛养殖)、菜(时差菜)的分布特点,能分析自己家乡的农业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4)根据资料说出河流的分布及特点。
(5)根据资料分析围场民族的构成,并通过实例说出围场的民俗。
(6)通过实地考察家乡的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7)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围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围绕这些设置上的要求,地理教研组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对七年级地理校本教材下册进行了认真的编制,全册围绕设置要求,共设计了5章10节内容供学生们学习。
校本课程在使用过程中,学生活动的空间很大,大部分内容完全可以通过课上学生间的交流得到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没有压力,能畅所欲言。
2.校本课程的前瞻性
既然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在内容上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那么为了让校本课程为国家课程的学习提供借鉴,校本课程的内容进度相比国家课程的进度要稍快一点。国家地理课程内容枯燥,一些概念、术语内涵深奥,对知识的阐述概括性又强,缺少生活实践的对比分析,因此国家地理学科被认为是最难学的学科之一。而校本课程主要介绍的是学生们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因此对里面介绍的山山水水、地形地势、植被特点及各种风土人情都比较熟悉,这样就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学习来理解国家课程里面所不能理解的知识,让校本课程的学习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课程。也就是说,先从校本课程的“易”入手,然后再到国家课程的“难”。这些前瞻性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1)概念的理解
国家课程对概念的描述抽象、概括,缺乏形象性和具体性,学生们难以形成深刻而鲜明的印象,如果将这些概念引入到校本课程,通过家乡熟悉的案例来诠释这些概念,不但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对学习国家地理课程中相关知识也有好处。
例如,初一上册国家地理课程就有了山地、盆地、高地、平原等地形概念,而校本课程里必然也会出现这些内容,这样在授课时间的安排上排在了国家课程之前,在初一上册校本课程的第一章第一节就是围场的地形地势,让学生从围场的自然特征来阐述这些概念:围场是典型的山地地形,学生可以直接对实物的观察来概括山地的定义,另外,围场的北部是坝上地区,相当多学生都去游玩过,这样通过学生的描述以及图片的展示总结坝上的地形特点,并告诉学生坝上其实就是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这样学生们就对高原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概括出高原的定义。同样,利用实例并从中概括出盆地、丘陵等地形的概念。
(2)现象的分析
校本课程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的编著强调可读性和通俗性,而且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阐述、分析主要以案例分析和学生活动的形式,通过对地理现象的分析来引导出对相关知识信息的学习,这种方法易于掌握和理解,也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校本课程知识以及学生探究活动的难度,注重学生学习情感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例如,学习“围场的农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时,教材首先介绍了农作物的种类,并设计了“围场农作物分布图”,学生观察、了解分布情况,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内容:请班里家在农村的学生说出家乡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及自然条件特征。然后,通过家在农村学生介绍的案例,讨论分析围场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既了解了本县的农业发展状况和前景,也为国家地理课程中类似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借鉴。
3.校本课程的拓展性
校本课程的设计和编排,必须要与本县的实际结合起来,内容的设计必须针对本区域的特色,因此在内容与空间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拓展,体现出与国家课程的差异性,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校本课程中对于拓展部分有许多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形式出现的。
(1)国家课程知识在乡土地理活动中的应用
例如,在学习了初二地理下册“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之后,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校本课程里设计了这样一个实践活动:学生们利用假期或活动日,通过对县资源局以及实地走访调查,围绕县域在自然资源开发、节能减排等方面,开展调查活动,可以用小论文、展板、图片等形式,宣传节能减排,增强环保意识。
(2)县域经济中学生对家乡综合发展的关注
这是校本课程里很重要的内容。围场是农业大县又是旅游大县,作为清代皇家猎场,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为了打造旅游强县,恢复重建了一些历史遗迹及其他一些旅游基础设施。另外,围场是马铃薯大县,西部和中部有广泛种植,并对马铃薯进行深加工。那么初二上学期的校本课程里就设计了这样两个社会实践活动。
①为吸引八方游客,打造旅游强县,仅县城西部的庙台沟,就重建了一座古庙、三处农家院和一处度假村,修建了广场和停车场等设施。这些年游客明显增加。但也带来一些问题,旅游设施的修建、游客的增加,给环境带来了压力;由于配套设施没有跟上,造成住宿难、停车难、交通难;另外,大量黑导游、黑出租,甚至街道两旁、景点出现私搭乱建现象,这些都有损于围场旅游形象。请你通过走访、考察等方式,以“如何净化旅游环境,提高围场旅游知名度”为题,以调查报告、图片等形式,为县域如何打造旅游强县献计献策。
关键词:学科素养;地理学视角;校本课程
地理视角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地理教育界的关注,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编写说明中把“注重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作为教材编写的第一个指导思想,认为地理视角是地理学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并提出了高中地理教材提供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即综合的、差异的、联系的、动态的视角。笔者综合各研究中对地理视角的有关论述,将地理视角定义为:地理学观察、认识世界的角度和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其内涵包括两方面,即认识地理事物的切入点和分析地理事物的思维方式。其实质是人们用于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本质的模式、思想方法及思维运作程序。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地理课程教学中,过分偏重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覆盖的全面性,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轻视了地理技能和地理能力的培养,也忽视了地理思想观点的教育,更没有着力培养学生的地理视角,对于学生,地理学习成了记忆的过程,为了应试死记硬背,考试之后就忘记了。也造成大多数人以为地理就是一门有关地名的学问,影响着人们对地理教育价值的全面认识。
既然传统地理课程教学对学生地理视角的培养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那么有没有其他方式能在地理教学中为学生打开“地理眼”?笔者认为,近年来大量的校本课程为我们打开了思路。校本课程是近年来世界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纷纷出台各种举措,其中都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切入口。校本课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受到各国教育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的重视。在我国,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校本课程成为课改的亮点之一。
在地理校本课程教学中,紧抓地理思维特性,通过培养学生从地理视角出发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地理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只有把握校本课程中地理视角的特征,才能使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更好地体现地理性和“地理味”,也才能更为全面、彻底地贯彻地理素质教育。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弥补了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
实践证明,国家课程在推广实施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些许缺点,常常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因此,各国在教育改革方面普遍实行课程的三级管理,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结合。国家课程往往强调教育的统一性和基础性,忽视了地区性和个性。国家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免带有普遍适应性和较长的周期性,很难及时吸纳新信息,及时反映科技进步的成果和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教材的老化和知识的陈旧成了国家课程的通病。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克服国家课程的弊端,正如国家高中地理课程提供了学生所需要的核心地理知识,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则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学视角。
如今,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校越来越注重办学特色,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可以从多方面来体现,其中课程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学校的办学特色会因他人的借鉴而不再鲜明,所以学校要有特色地办学,要不断创新,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以赢得不断发展的空间。这就要求学校根据本校的师生特色、教育资源和学校环境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正是学校发挥自主性的权力,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特色有个性的课程,使其内容更贴近自然,更具有人性化,更适应学生的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校办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往往穿插各种各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其目标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共同、综合的学习机会和空间,使其将知识学习、实际体验、态度养成、能力培养等统一起来,最终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进行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学习,这样学生能从授受式的学习定式中解放出来,在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参与,逐步走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注重培养地理视角,为学生提供丰富复杂的问题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让学生在面对不同问题时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相应的解决对策,使思维更加敏捷、灵活和广阔。另外,地理校本课程知识来源于生活,地理学科的学习对提高公民的素质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地理视角的形成教育,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做一名能对家乡、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学阶段的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更多地着眼于学生地理学视角的培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地理之美,用“地理眼”看世界!
参考文献:
[1]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
[2]胡红杏.课程实施与教师课程观的转向:以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6).
[3]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4).
【关键词】初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革新,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新课改的一个焦点。由于我国校本课程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体系还不够成熟,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完善,因此,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每一位在编教师的责任。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发展为原则,贯彻新课标的教育理念,选择适合学生的课题进行研究。本文就初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注重物理学科与生活经验的联系
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喜剧演员赵本山说他的二人转都来源于生活,可见生活里到处都有学问。物理学科中有很多实验解释的都是生活现象,例如“光的色散、折射和反射”、“凸透镜成像”、“水的浮力”、“水的沸腾、升华和凝固”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由此可见,物理学科与生活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将课本中的知识生活化,选用贴近生活的案例,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例如,在讲授《压强和浮力》时,教师将校园内的人工湖或池塘作为教学地点,先让学生看现象,在给学生讲原理,这样讲授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同时,“物理王国”搭建非常重要,初中是学习物理的初级阶段,从生活入手,能帮助学生打好物理基础,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让他们从大自然学到更多学问。
二、注重物理学科与科技发展的联系
科技在发展,教育在进步。当今世界是一个科技引领潮流的时代,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进步离不开科技,两者相辅相成。很多的科研成果及科技产品都运用在教育当中,例如电子白板、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还有正在研究当中的“智慧教室”,科技为教学带来了很多方便。在上物理课时,教师可以把科技引入课堂,例如嫦娥三号成功登月,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我国研发出的世界第一个半浮栅晶体管,和谐号磁悬浮铁上线,等等,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引入这些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重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外,学校还可以开展科技类型的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科研成果。
三、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对教材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方面有待提高,很多学生没有把书本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意识,缺乏动手能力。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理念非常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始终贯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思想。例如,在学习《电流和电路》这一章时,教师在讲授完理论知识以后,可以开展合作学习,给每一个小组分发实验器材,让每一个小组完成电路的并联合串联。在学习《摩擦力》时,可以在物理实验室让每一位学生都动手做小车运动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培养学生做实验的设计思想,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四、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目前有教育学者根据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出小学无分科教学。这种教学理念还没有实践到教学实际中,但不可否认,学科之间确实存在很大的联系。我国部分省市如浙江温州已使用新教材《科学》,《科学》在内地城市还没有普及,《科学》学科的内容相当于内地学校的物理、化学、地理和生物,其实,这就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整合。学科之间有很多交叉,如物理与化学都会讲到分子,地理和生物都会讲到物种多样性,化学与生物都会讲到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教师在研究物理校本课程是可以多多建立这种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多个方面来学习知识。
五、结语
总之,校本课程新课改背景下的一个热点,也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崇的教学模式,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潮流。开发物理校本课程能在传统物理教学的基础上优化教学结构,完善教学目标,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还能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让学生享受学习。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给广大的师生一点启发,进而更好地投身于初中物理的教学事业之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目前在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一种怪现象:几乎所有学校都开发了校本课程,都有情境分析、确定方案(目标与计划)、组织和实施、评价与改善等程序。还有的学校申请课题立项,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发出校本课程,这个课题也就结题了,通过了上级教育部门的评审,得了奖。但是许多学校一个星期连一节校本课都不能保证,而且没有专职教师。平时不上校本课,只有在上级教育部门来检查时才应付一下。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着开而不发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
1.现行的中考没有把校本课程作为考试内容,得不到学校的真正重视
中考制度就象一根指挥棒,中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现在初中毕业生考省一级重点中学竞争十分激烈,考上重点中学则意味着考上重点大学的希望很大。在这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社会对一所学校的评价标准是把升学率作为重中之重。对于一所初级中学来说,生源是学校的生存之本,升学率高,本施教区的学生不会流失,特别是优质生源不会流失,又可吸引施教区以外的优质生源到学校就读,为学校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样学校既有充足而优质的生源,又有富裕的办学经费,顺利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中考不考的内容,学校只能放置在一边。
2.学生家长对校本课程的抵触情绪
许多学生家长认为:中考都不考校本课程,你学校要我孩子学习校本课程不是浪费时间吗?你学校只要把中考要考的内容教好了,我孩子考上重点高中就行了。面对学生家长的不合作态度和压力,学校只能全力以赴抓好应考内容的教学。
3.学生没有时间学
我对学生做过调查,几乎所有的学生认为作业太多,课程内容难度大。新课程改革后,有的课程难度加深了,例如人教版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把原来的历史、地理、政治三科合在一起,知识点分散,容量大,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材难度大,学生对教材理解上所花费时间多,再加上作业多,学生也没有时间学。
4.教师没有精力
新课改后,课程种类多,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由于对新课程不熟悉,教师备课花费的时间长。有的教师既要教国家课程,又要教地方课程。还要教校本课程,而且经常变换不同版本的教材,显得力不从心。再加上评职评先、奖金的发放,都与本人的中考成绩挂钩,教国师只能集中精力抓好学生的成绩。
针对目前许多初级中学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开而不发”的现象,我们应该立足实际,研究解决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
第一、加大中考制度改革的力度,把校本课程作为中考内容的一个部分
目前,中学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之所以困难重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升学考试制度瓶颈的制约。校本课程是不同于传统国家课程的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其评价、考核手段也都有自己的特点。而目前国家的升学考试制度并没有随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体制的实施而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考试分数仍然是升高中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衡量标准,从而忽视其他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目前许多地区对校本课程评价只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个内容,由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评价实施方案,学校具体操作。这种评价实际操作上随意性大,对校本课程开发起不到推动作用。因此,只有把校本课程作为中考的一个考试内容,各个学校才会重视起来,校本课程开发才会走上正轨。
第二、争取早日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
校本课程的设置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效益和人才素质的重要举措,其意义是深远而广泛的。它打破了传统的必修课一统天下的格局,为学校办出个性特色注入了活力,拓宽了渠道,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阵地”,同时也为教师“一专多能”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但由于全国大部分地区高级中学的招生数量不足,只有通过统一考试选拔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只要有选拔性考试制度,学校存在应试教育的问题就很难解决,开发校本课程也就成为纸上谈兵。只有早日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初中生免试升人高中,初级中学不存在过重升学的压力,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上来,校本课程的开发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目前在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一种怪现象:几乎所有学校都开发了校本课程,都有情境分析、确定方案(目标与计划)、组织和实施、评价与改善等程序。还有的学校申请课题立项,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发出校本课程,这个课题也就结题了,通过了上级教育部门的评审,得了奖。但是许多学校一个星期连一节校本课都不能保证,而且没有专职教师。平时不上校本课,只有在上级教育部门来检查时才应付一下。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着开而不发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
1.现行的中考没有把校本课程作为考试内容,得不到学校的真正重视
中考制度就象一根指挥棒,中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现在初中毕业生考省一级重点中学竞争十分激烈,考上重点中学则意味着考上重点大学的希望很大。在这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社会对一所学校的评价标准是把升学率作为重中之重。对于一所初级中学来说,生源是学校的生存之本,升学率高,本施教区的学生不会流失,特别是优质生源不会流失,又可吸引施教区以外的优质生源到学校就读,为学校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样学校既有充足而优质的生源,又有富裕的办学经费,顺利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中考不考的内容,学校只能放置在一边。
2.学生家长对校本课程的抵触情绪
许多学生家长认为:中考都不考校本课程,你学校要我孩子学习校本课程不是浪费时间吗?你学校只要把中考要考的内容教好了,我孩子考上重点高中就行了。面对学生家长的不合作态度和压力,学校只能全力以赴抓好应考内容的教学。
3.学生没有时间学
我对学生做过调查,几乎所有的学生认为作业太多,课程内容难度大。新课程改革后,有的课程难度加深了,例如人教版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把原来的历史、地理、政治三科合在一起,知识点分散,容量大,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材难度大,学生对教材理解上所花费时间多,再加上作业多,学生也没有时间学。
4.教师没有精力
新课改后,课程种类多,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由于对新课程不熟悉,教师备课花费的时间长。有的教师既要教国家课程,又要教地方课程。还要教校本课程,而且经常变换不同版本的教材,显得力不从心。再加上评职评先、奖金的发放,都与本人的中考成绩挂钩,教国师只能集中精力抓好学生的成绩。
针对目前许多初级中学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开而不发”的现象,我们应该立足实际,研究解决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
第一、加大中考制度改革的力度,把校本课程作为中考内容的一个部分
目前,中学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之所以困难重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升学考试制度瓶颈的制约。校本课程是不同于传统国家课程的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其评价、考核手段也都有自己的特点。而目前国家的升学考试制度并没有随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体制的实施而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考试分数仍然是升高中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衡量标准,从而忽视其他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目前许多地区对校本课程评价只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个内容,由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评价实施方案,学校具体操作。这种评价实际操作上随意性大,对校本课程开发起不到推动作用。因此,只有把校本课程作为中考的一个考试内容,各个学校才会重视起来,校本课程开发才会走上正轨。
第二、争取早日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
校本课程的设置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效益和人才素质的重要举措,其意义是深远而广泛的。它打破了传统的必修课一统天下的格局,为学校办出个性特色注入了活力,拓宽了渠道,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阵地”,同时也为教师“一专多能”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但由于全国大部分地区高级中学的招生数量不足,只有通过统一考试选拔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只要有选拔性考试制度,学校存在应试教育的问题就很难解决,开发校本课程也就成为纸上谈兵。只有早日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初中生免试升人高中,初级中学不存在过重升学的压力,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上来,校本课程的开发才能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