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09:19:0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地质信息化建设,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地质资料;信息化
长久以来,地质工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资源保障,而地质资料正是地质工作的成果价值体现和主要信息载体。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地质资料与信息化已密不可分,作为国家宝贵的知识财富和基础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如何推动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成为摆在我们每个地质资料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地质资料信息化的内涵
地质资料信息化是依据相应的标准,按照一定的规范,借助现代化信息设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高科技信息手段,对地质资料进行著录、编目等加工处理工作,将地质资料所蕴涵的信息开发形成能在信息设备中运行的矢量化、标准化、结构化、数字化等产品,通过搭建共享平台以在线查询、网络传送等多种形式提供给终端用户的行为。究其本质,就是地质资料管理模式的转变升级,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升,最终目的就是要为社会提供高质量服务,实现地质资料的共享。
2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不断纵深拓展,累积了种类繁多的海量地质资料,但我国地质资料管理还存在体系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标准不统一、缺乏合理规划、资金渠道不畅、地质资料信息分散且纸质信息载体比例较大、开发能力弱、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等很多问题,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与信息高度发达时代不相适应,无法为社会提供便捷快速的地质基础信息服务,在经济发展中先行性、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地质信息的需求,提高地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开发出通用的地质资料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起标准统一的数据库,构建起合理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体系,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和加速管理人员的职责转变,最大限度的实现全方位、全天候的资源共享,加快推动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已势在必行。
3 加快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系统工程,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整体考虑,制定长期和短期建设规划,从制约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入手,采取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资金保障、加强队伍建设、引入目标考评、运用需求导向等有效措施,加快信息化建设。
3.1 健全规章制度,推动规范建设
严谨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加快地质资料信息化工作规范建设的有力保障。根据当前的地质资料工作的发展趋势,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管理制度,并适时修订和完善已有的管理制度,做到去陈推新。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机构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工作程序,做好信息化建设的组织保障;强化地质资料信息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建设,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管理性、业务性、技术性标准规范制度,做好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保障;建立地质资料共享制度,正确界定地质资料利用范围,拓展服务渠道,提升地质资料信息载体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做好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保障;建立信息化建设监督管理制度,增加刚性要求,完善监督体系,做好信息化建设的监督保障。
3.2 完善资金保障,加快硬软件设施建设
经费的预算和投入贯穿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完善的资金保障体系是其基础和必要条件。在信息化建设这个高投入的系统工程中,服务器、扫描仪、刻录机、路由器、计算机等硬件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等软件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预算,加快整体推进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上要具有持续性和适度超前性,做到有的放矢、万无一失。建设单位要吃透信息化经费相关政策,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强资金管理的制度建设,充分保证建设资金的连续投入和工作运转费用的充足,提升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保障能力。
3.3 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人才是加快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关键,在信息化建设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在当前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新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开发利用形式的多元化,对信息化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具有一定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等学科的知识,还要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等专业技能。因此,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只有建立起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的常态化培训制度,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单位要加快转变认识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完善地质资料信息化人才评价体系,制定人才规划,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做好人才储备,为加快推进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3.4 引入目标考评,促进良性发展
目标考评是推进工作的指挥棒和主要抓手,在管理实践中已经得到充分体现,在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中引入目标考评,这将会极大地提升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持续性。单位要紧贴实际,坚持客观全面、长短结合、定性与定量形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目标和对应奖惩制度。层层分解落实规划目标,明确地质资料管理人员职责分工,明晰工作要求,将信息化建设工作责任到人。实行动态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过程监督,实时监控,对目标完成进度滞后的要及时预警,充分发挥考评的作用。根据信息化建设目标考评情况严格兑现奖惩,要达到奖惩的刚性化,避免失之于软、失之于宽,使考评具有科学性、激励性和导向性。建立起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特色目标考评体系,对有效促进工作的良性发展,加快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
3.5 运用需求导向,提高服务能力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用户提供快捷、方便和不受时空限制的信息服务,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核心,采取以调查问卷、参考咨询等方式充分挖掘用户需求,以次作为切入点,不断完善服务机制,改进服务方式,拓展服务渠道,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积极利用地质资料资源,开发系列服务产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精品化服务,提高服务用户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为地质资料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采油 档案管理 信息化
一、前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国际网络化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档案事业的改革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同时给档案工作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地质档案作为采油厂多年来在勘探、开发以及生产决策等系列活动中所形成的关键性的信息资源是采油厂生存和发展方面的真实记录,这些信息资源是取之不尽的物质财富 对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来说,采油厂若想在市场上取得相应的份额,就应符合时展的要求,加快地质档案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步伐,进而确立数字化档案馆的管理方式,不断地提升采油厂经营管理方面的效益。
二、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信息化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作为我国产业优化升级以及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关键性环节,对采油厂地质档案资源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实现采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 地质档案信息化是采油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采油厂在开发与发展方面的活动记录通过档案信息的方式存在,这些信息和采油厂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采油厂信息化的管理实践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地质档案从其发展的趋势上来说,只有和信息化有效结合,才能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才能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二)地质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是采油厂网络时代的必然选择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为有效地实现地质档案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手段与途径。而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是开放式、实时性以及互递性的。
(三)地质档案信息化是网络时代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地质档案作为采油厂在开发历程方面的真实写照,具有不可再生的特征。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网络化的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档案的应用者在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方式上也出现了一定的改变,而地质档案工作的发展与地质档案资源信息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有效地利用地质档案信息化这一传播模式,才能促进地质档案资源的不断发展,才能实现地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进而实现地质档案所具有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
(四)地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
地质档案作为采油厂重要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整个油田的建设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对于采油厂来说,其自身经营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和地质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地质档案信息化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提高采油厂在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能力。
②缩小档案所需要的保存空间,有效地扩展了存储能力。采油厂在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在地质档案方面有着惊人的库存总量,这些库存的存在导致采油厂在档案管理方面出现了库房拥挤以及保管困难的问题。
③实现地质档案在检索方面更加方便与快捷。
④促进档案信息在网络系统中的交流。
三、实现采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一)合理确定地质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规划
通过确定合理的建设规范来确保信息化的协调发展。地质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化工程,其本身需要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在这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层面上充分地理解地 质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所具有的作用,对地质档案资源信息化过程中所涉及的资源的合理配置、馆际协作、资源共享以及网络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可行性的研究。
(二)成立档案资源数据库
通过成立档案资源数据库的方式促进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为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地质档案涵盖了地质勘探开发、油藏研究、油田规划以及各类调整方案的编制、测井以及深层油气资源的科学研究、对外合作等各个方面的诸多的信息资源。档案的管理部门若没有大量的档案馆藏,进行档案资源 的信息化建设就会失去依托的必要基础。
(三)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的加大
资金投入的加大可以为采油厂地质档案信息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在数字化地质档案馆的建立过程中,需要数据存储服务器以及提供数据检索服务的平台提供必要的支持,这些支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作为物质保障。
(四)丰富地质档案的库藏资源
丰富的地质档案库藏资源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基础。地质档案作用的发挥与地质档案资源是否丰富有着必然的联系,失去了丰富的地质档案的库藏资源,地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五)加强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人才的队伍建设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学科、新技术以及新发明不断在石油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而有必要不断提升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人才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层次以及高素质的档案资源信息管理的专业队伍。这支专业队伍人员应掌握广泛的关于档案管理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并有着较强的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与实践,同时还应掌握计算机应用相关的技术。从而有效地保证地质档案信息能够及时、快捷以及准确提供给石油开发利用者进行有效的利用,实现地质档案信息资源完全共享,为采油厂的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服务。
四、结论
社会的发展,使得档案管理越发复杂,为方便单位工作的开展,对档案的科学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管理的要求,必须探索一条适应档案现代化发展的管理模式,实现地质所档案管理信息化也已十分必要,应该是采油厂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点,这也是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杨延琴. 浅析采油企业信息化地质档案的科学管理,企业技术开发,2011,(7)
[2]修静昳. 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8)
[3]徐晨,孟庆峰.石油勘探资料档案的收集与管理,经验摘登,1997,(3)
[5]杨春.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28
一、石油地质资料管理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石油地质资料数量大,涉密资料多而广,石油地质资料是石油勘探工作客观表现,客观反映石油勘探业发展的全流程,是石油勘探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资料以石油地质科技为主体,做好石油地质资料的管理工作,提升石油地质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对促进石油地质勘探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石油地质资料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现状
2013年部、省两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变职能,强化管理,积极服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各项工作均取得新进展,地质资料管理信息化进一步完善,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社会化服务取得新进展
国内地质资料网络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建立全国地质资料目录信息网站之间的链接,形成国家级地质资料目录数据中心;实现目录信息互通共享,提供高效、便捷、全面的地质资料目录信息网络服务。网络服务已成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主要媒介。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推广了社会化服务,网络服务已成为主要媒介。 近年来全国持续推进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全国各级馆藏机构共接待到馆服务3.96万人次,提供资料服务15.45万份次(244.33万件次)。全国地质资料馆(以下简称“全国馆”)和31个省(区、市)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共接待到馆服务2.2万人次,提供资料服务9.22万份次(228.11万件次),
2.地质资料服务与信息化管理“五平台一支撑”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国内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推进。共享服务平台继续发挥“资料信息分散保管、全国一站式服务”的强大功能,各单位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26号)要求,积极推进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完善了平台功能。
国内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稳步推进。进一步优化了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系统功能,开发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并正式提供使用,目前全国多数省(区、市)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全国馆和部实物中心完成了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的部署、安装和试用工作,初步实现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从地质资料汇交到馆藏机构资料接收和转交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地质资料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信息化建设加强了地质资料的汇交管理,丰富了馆藏资料
国内成果地质资料汇交和转送工作得到加强。原始地质资料汇交全面开展。 各省(区、市)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落实《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原始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57号)要求,共接收原始地质资料1160种,其中以矿产地质、区域地质调查和水工环类资料为主,占总接收量的90%,甘肃、陕西、西藏等省(区)接收原始地质资料超过100种。受托单位2013年共接收19.19万种原始地质资料,截至2013年11月底,馆藏原始地质资料达51.42万种。
4.通过信息化强化地质资料监督检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通过馆藏地质资料信息化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强化了地质资料的监督检查。地质资料信息电子化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资料信息的需求,档案系统将建设档案信息服务网站,建立档案信息开放查询系统,向社会提供档案信息产品服务和技术支持。
三、石油地质资料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
1.建立地质地质资料信息化数据库,促进了石油地质资料管理的活力
地质资料对于现今地质勘探开发与研究还有着极其重要的利用价值。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大力发展,建立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实现了地质资料案卷级目录和文件级目录检索系统,实现了一次输入多种用途及二次检索的功能。加快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重心从实体性管理向信息化管理以及深度开发利用转移的步伐。
2.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石油地质资料的深度应用
利用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资料汇编,如编辑钻井数据表汇编、化验分析报告数据表汇编、某区块或地区的资料目录数据表汇编、鄂尔多斯盆地公开目录及论文汇编、某油气田建设项目资料数据汇编等等,充分利用地质资料管理系统的信息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有力支持和借鉴作用。
3.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石油地质科技项目管理文档一体化
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电子文档是迅捷的工作方法,网络构筑了崭新的虚拟空间,创造了虚拟化的管理方式,利用网络,按照纸质档案归档和管理规则进行归档和管理,从电子文件产生起就对其进行了有效的维护与管理,直至永久保存与提供利用,即保障了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长期可读性,这一全过程的信息化建设及信息化实施管理,初步实现了对电子文件的前端控制与全程管理。
[关键词]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意义;对策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国际网络化技术的影响已覆盖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对档案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带来重大和深远的影响,而且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地质档案是采油厂40多年来在勘探、开发、生产、经营、科研、决策等一系列活动中形成的重要的信息资源,是采油厂生存与发展的真实记录,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物质财富。基于激烈的竞争形式,采油厂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加快地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尽快形成数字化档案馆的管理模式,以提高采油厂的经济效益。
一、加快地质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信息化建设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如何抓住网络时代赋予我们难得的发展机遇,推动采油厂地质档案资源建设的步伐,是档案工作者光荣的责任与使命。档案工作者必须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上,明确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
1.地质档案信息化是采油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作为采油厂开发和发展的活动记录,与采油厂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在未来全厂信息化管理中将占有重要的位置。地质档案的发展只有朝着信息化发展的目标迈进,才能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以实现档案资源共享为目标,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2.地质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是采油厂网络时代的必然选择。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为实现开放式、全天候、互递性的地质档案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最佳的技术和途径。“十一五”期间,采油厂把信息化建设放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为地质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特别是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推进信息资源的共享作为信息化的核心和主体,为地质档案资源信息化提供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3.地质档案信息化是网络时代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地质档案是采油厂开发历程的真实写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网络化的信息技术普遍渗透在社会的各行各业。档案的利用者对档案资源的需求形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地质档案工作要取得新的发展必须通过档案资源信息化这一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大力开发地质档案信息资源,加快地质档案资源的开放步伐,实现地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实现地质档案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4.地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地质档案工作是采油厂的一项重要工作,地质档案在整个油田的建设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地摆在人们面前。采油厂要取得创新和发展,地质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加强地质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极大地提高档案的管理能力。传统的资料收集、筛选、分类、编目、归档、立卷、统计等繁杂的工作都可以通过信息化的网络技术来完成,从而提高工作效率。(2)加强地质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可以缩小保存空间、扩展存储能力。采油厂历经四十多年的开发,地质档案的库存总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造成库房拥挤、保管困难。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不仅能使档案信息达到图、文、声一体化传输,信息化的档案资源可以很方便地存储在储量大、成本低、易传输的电脑和光盘上,从而缩小了档案的存储空间,扩展了存储能力,方便了地质档案的保存及开发利用。(3)加强地质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使地质档案的检索更方便、快捷。用户在利用网络中的档案信息时,可以方便地利用计算机网络本身的优势,按照自己的需求向档案信息网络系统提出检索要求,从而快速、准确、方便地获取利用档案信息。(4)加强地质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可利用网络系统加强档案信息的网络交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的人越来越多,充分利用这一系统,可以加强档案工作者之间的业务交流,促进档案工作者之间的学术讨论,激发科学创造,从而推进采油厂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加快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档案资源信息化可以粗略地描述为:档案资源信息化是指将档案资源和档案工作与管理过程数字化,通过信息系统加工和计算网络的传输,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的开发利用,实现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
1.科学制定地质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规划,保证档案信息化的协调发展。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逐步推进和实施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充分认识地质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对建立地质档案资源信息化所涉及的资源配置、馆际合作、资源共享、网络建设等要进行可行性研究。
2.建设丰富的档案资源数据库,为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提供信息源。丰富的地质档案信息资源是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地质档案是采油厂生产、经营、科研、建设、决策等一系列活动中形成的重要的信息资源,它以特有的内涵囊括了勘探开发、油藏研究、措施上产、油田规划及调整方案的编制、测井、试井、及深层油气资源的科学研究、对外合作等方面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档案部门如果没有丰富的档案馆藏,加强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就是一句空话。档案部门必须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建立自下而上的统一集中的档案管理网络,使采油厂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地质资料及时的收集、分类、整理、归档,形成丰富的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大资金投入,为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由于建立数字化地质档案馆,实现地质档案信息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含地质档案信息的组织与存储、信息资源的整合与集成、数据存储服务器和提供数据检索服务的软硬件平台的建设以及开展基础数据库建设所需的人才及技术培训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物质基础。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以便加大资金的投入,为地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4.丰富地质档案库藏资源,奠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丰富的档案资源是建立数字化档案馆,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地质档案发挥作用的大小主要应看其是否完善、准确的利用了完整准确的档案。地质档案部门如果没有丰富的地质档案做为物质基础,则地质档案信息资源也必不丰富,因此,地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也将是一句空话。
5.加强队伍建设,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是保证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当今石油行业的技术日新月异,新学科、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尽快加强档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层次、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这支专业技术队伍人员必须既掌握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档案管理的专业技能,又要掌握计算机和相关的现代技术。确保地质档案信息及时、快捷、准确提供给石油开发利用者,实现地质档案信息资源的完全共享,更好地为采油厂的生产建设服务。
关键词:地质环境;信息;标准;网络;数据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地质环境信息化的意义
1.1地质环境信息化是地质环境领域的创新战略
信息化不能仅仅是地质环境工作附属的技术手段,要使地质环境工作一如既往地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以信息化为支撑点,创造新的成果、新的工作流程和新的应用服务。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向更深、更广的应用领域渗透,从根本上触动地质环境领域的现有工作,从环境地质调查的野外数据采集、地质灾害监测,到海量异构数据的快速传输、综合管理、最终实现综合评价和提供多目标的应用服务,开创地质环境信息工作的新纪元。
1.2地质环境信息化是政府决策的重要支撑
地质灾害及地质环境问题是一种突发性公共事件,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威胁,新疆各级政府面临着繁重的应急抢险任务,因此,地质环境信息化可以为各级政府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地质灾害提供支撑。
1.3地质环境信息化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地质环境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的信息化工作是国土资源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的完整数据体系,形成一体化综合数据中心,提供数据快速响应和多目标的应用系统,建立地质环境管理、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平台,促进地质环境评价、规划、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为全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地质灾害防治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作用,使地质环境工作更好地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4加大地质资料成果服务的需要
地质环境信息作为地质资料成果的一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是地质环境工作成果的载体和基本要素。目前,地质环境信息化工作资金投入、人才技术、资料信息等要素分散,已成为影响地质环境管理实现重大突破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地质资料信息等公共服务产品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质环境管理的进程。
二、地质环境信息化现状
信息化工作在地质环境领域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表现为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既包括了地理信息系统的通用功能,同时又提供了基于环境地质专业应用的特殊功能,如钻孔数据综合管理、地下水资源、矿山地质环境、地质灾害防治系统、空间信息虚拟三维可视化系统以及基于网络的空间信息系统。这些功能的提供,大大提高了地质灾害信息应用的潜力,为今后进一步的信息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地质环境专业应用系统基本形成
随着各类地质环境项目的开展,依托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开发应用的主要应用系统有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县(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数据库、城市环境地质调查数据库、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数据库、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信息系统、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在应用系统开发方面,我区开发了地质灾害数据库查询系统,提高了信息技术在水工环地质专业领域的应用水平,对地质灾害预警提供了电子信息平台。
2.2数据标准及规范初步建成
数据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目前国内制定了一套地质环境信息化工作指南和数字化标准,主要包括:地下水资源数据交换格式标准、水文地质钻孔数据交换格式标准、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库格式标准、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格式标准、水工环空间数据库图例标准。
三、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
通过建立支持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管理的完整数据体系,建立支持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全过程的综合一体化动态评价及预警平台,促进地质灾害、地质环境调查评价、规划、管理、防治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充分发挥地质环境管理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作用,使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管理工作更好地适应地区可持续发展,这就是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在建立和完善地质环境信息网络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推进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整合各类地质环境信息资源,构建我区地质环境信息中心,全面提升地质环境信息服务水平。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标准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及网络环境建设、数据中心建设、地质环境信息平台建设以及服务体系建设等。
3.1标准体系建设
标准体系建设是整合和集成地质环境数据资源的基础。在已有的地质环境规范、标准、规定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环境名词术语代码字典、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开发标准及数据标准,地质调查元数据、地质环境综合信息产品标准建设等。
3.2基础设施及网络环境建设
基础设施及网络环境建设是构建地质环境信息平台的保障。建设高效运行的软、硬件环境,构建新疆地质环境信息网,通过国土资源主干网实现和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地质环境数据中心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及网络环境建设是系统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地质灾害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具体包括网络中心建设、会商室建设、数据传输通道建设、现场采集环境建设、视频会议建设、移动平台建设。
3.3地质环境数据中心建设
数据中心建设是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地质环境业务系统与地质环境数据资源进行集中、集成、共享。利用国家级数据中心提供的软件,集成整合全区地质环境数据资源,搭建自治区级地质环境“一张图”信息服务的数据环境。从应用层面上看,它为各种地质环境业务系统、分析系统提供数据;从数据层面上看,包括各类地质环境操作型数据、分析型数据以及数据与数据的集成与整合;从基础设施层面上看,包括服务器、网络、存储和整体IT运行维护服务。
3.4地质环境信息平台及服务体系建设
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既属于政府行为,又包含有社会行为,它涉及国家的许多部门和单位。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主要包含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管理工作、汛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地质灾害治理与搬迁避让工作。以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地下水为主要内容,开发地质环境“一张图”服务系统,建立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恢复治理、地下水监测与管理等业务系统,形成地质环境业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日常运行与维护机制,基本实现全区地质环境信息更新、应用与服务。
四、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思路
建立全区可动态更新的地质灾害数据库,同时汇集已有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库、地下水监测数据库、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数据库及重点城市环境地质调查数据库、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和地质环境相关业务信息等,实现全区地质环境“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建立具有信息集成、数据综合分析、数据分类查询、综合管理和信息服务等功能一体化的地质环境信息管理系统,为自治区、州(地)、县地质环境主管部门对数据进行高效的管理、浏览查询、统计分析、加工和共享提供支撑,实现自治区、州(地)、县及全国地质环境信息的互联互通。
参考文献:
[1]周家寰. 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成果及思路[J]. 国土资源信息化,2005,(5).
[2]陈辉. 地质环境信息化战略浅析[J]. 国土资源信息化,2003,(3).
关键词: 地质灾害; 信息化; 系统建设; 广东省
Abstract: Geological disasters occur frequently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region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very important to reduce the safety of life and property in the area. In this article, based on infrastructure status, data resources status, application system status,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of Guangdong province is analyzed, and six problems are found out.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results of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actual work demand, integr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ramework is designed. And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s proposed from seven aspects. It will achieve data integration, result visualization,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realize the full 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service resources of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mergency) in Guangdong province, become a strong support for decision-making in the region, more effective protection for lives and property.
Keywords: geological disaster; inform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Guangdong Province
广东省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省份之一。据统计,2009~2014年广东省共发生地质灾害2939起,共造成121人死亡、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3548.26万元。其中地质灾害以崩滑流地质灾害为主,主要特点[1-2]:一是点多面广、活动频繁、危害严重,大范围崩滑流地质灾害易发群发。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8854处,威胁总人口35.01万人,潜在经济损失77.07亿元,其中,威胁100人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569处,而且,每年汛期的强降雨还将增加一批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面对此情势,借鉴多方研究成果[3-5],全面总结广东省已有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成果和实际工作需求,通过建立地质灾害防治通信网络系统、标准化体系、数据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安全防护体系和多目标、多节点、多层次应用系统,形成支持地质灾害防治综合一体化的、可持续扩展的信息化技术框架,达到数据集成化、成果可视化、信息综合化、系统一体化,实现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各信息资源及服务资源的充分共享,同时进一步提升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日常管理、信息共享、监测预警能力,通过快速响应和对社会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务,充分满足各类用户需求,成为政府各级主管部门及领导进行决策的有力支撑,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 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信息化现状
1.1.1基础设施现状
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网络框架构建基本形成了包括互联网、政务外网、国土资源主干网、数据专网等内外网物理隔离的多级多节点网络结构,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提升至50兆,建立了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站与省国土资源厅的专用网络连接(4兆光纤),接入国土资源主干网,实现国家、省、市、县国土资源系统的多级节点互联互通;建立了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站与省气象局的专用网络连接(4兆光纤),实现数据同步共享与视频会商;依托前期项目实施建立了基于GSM/GPRS的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通信网络,实现了动态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管理。在网络信息服务方面,构建了地质灾害应急决策支持系统,面向各级领导提供地质灾害应急信息保障,建立了广东省地质环境信息网,面向社会地质灾害及其应急防范知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等。
基于地质灾害信息管理,在总站建立了独立机房,实现内外网数据物理隔离,配有专门屏蔽柜放置数据存储服务器,基本满足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的数据存贮、系统建设和安全保障需求;在会议室建设了大屏幕视频会议系统,实现音视频双流信息传输,可基本满足视频会商、应急指挥等功能需求。
1.1.2 数据资源现状
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在长期的地质灾害调查、监测、研究工作,已经完成建立的基础数据资料主要包括:全省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综合研究数据库、全省1万∶20万分幅水文地质空间数据、1万∶50万全省环境地质数据库、1万∶10万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1万∶5万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全省地质灾害及群测群防数据库等;成果类数据包括近5年来全省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一级)。此外,通过各种渠道收集遥感影像、基础地理等空间数据。其中:全省各比例尺基础地理底图和SPOT-5影像数据等。这些数据为全省地质灾害预警、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等提供信息服务,需要进一步通过数据集成和完善地质灾害信息化建设对各应用领域提供高效快捷的信息服务。
1.1.3应用系统现状
目前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以地质灾害预警与应急为起点,已初步建立集全省地质灾害数据库管理、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警成果、视频会商为一体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省级地质灾害应急平台作为省政府应急平台体系的第一批专业应急平台试点也正在逐步建设与完善之中;地质环境管理业务审批已纳入省级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实现网上审批,具备一定条件,其它业务管理系统也纳入金土工程,开始启动建设。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可分为以下三大类型:
地质灾害信息采集处理系统:主要有地质调查野外采集系统、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管理系统等。
地质灾害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有全省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系统、全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信息系统、地质灾害防治成果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地质灾害预警与应急指挥系统:主要有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地质预警系统、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地质灾害信息反馈系统、地质灾害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等。
1.2 存在问题
1.2.1海量数据分散无序、数据集成度较低
目前地质灾害数据覆盖面较广、种类繁多、有大量的观测数据及成果数据。但这些数据比较分散,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汇总,难以联合应用、协同工作和动态更新。现有的地质灾害数据库标准都是以项目为基础编制的,专业性强,没有健全的数据标准和规范,难以联合使用。除此之外,数据采集、汇交、检验的标准不同,致使不同数据源获得的数据质量既无法保证,又不能保证异构地质灾害数据的有效兼容,进而影响业务的进展和综合分析的进行。
由于缺乏相关的规范,数据不能保持及时的更新。尤其在环境发生变化或灾害发生后,相关地质灾害数据不能保证实时动态更新,使分析人员在进行灾害分析或灾后数据解析时,不能第一时间使用最新的数据,影响分析的准确性。不能满足地质灾害监测管理和地质灾害防治对数据时效性的要求。
1.2.2缺乏数据共享及服务机制
由于地质灾害数据的信息动态更新维护及交换机制尚未建立,在积累大量数据的实际条件下,却没有一个权威的数据共享及服务机制,造成了各种数据之间关联性差、应用系统之间无法互通的情况,严重制约了各业务部门的数据共享、服务和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1.2.3综合分析能力不足
现有的系统无法满足相关业务部门的需求,基本上处于“外行人看不懂,内行人不解渴”的尴尬处境,既无法服务于社会公众,又无法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有力的决策支持。数据挖掘深度不足,没有相应功能辅助数据的“二次或多次开发”,生成应用决策所需的“数据产品”和“信息产品”。
1.2.4信息服务能力不足、可视化程度低
现有系统基本为面向专业人员的“内部”系统,数据及分析成果空间展示度低,缺乏基础信息,更没有灾害影响范围、防灾减灾方案、避难路线模拟、自然资源分布利用等综合研究成果的展示。
1.2.5急需加强数据及信息安全保护
随着信息系统使用的越来越频繁,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由于地质灾害防治本身对信息服务需求的紧迫性,系统及数据安全显得格外重要。也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技术方案设计时,应以《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为基本目标,可以针对安全现状分析发现的问题进行加固改造,缺什么补什么;也可以进行总体的安全技术设计,将不同区域、不同层面的安全保护措施形成有机的安全保护体系,落实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等方面基本要求,最大程度发挥安全措施的保护能力。
2. 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平台建设
2.1 系统总体设计
2.1.1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从系统部署和运行的逻辑结构上看,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图1)包括省级地质灾害信息平台和区县级地质灾害信息系统采集和业务终端,以及地质灾害数据采集终端系统,地质灾害动态监测网络和传感器,系统基于区县―省市―国家的3级全国地质环境信息网络及地质灾害动态监测网络,实现了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分析业务信息和动态监测信息的互联互通、综合管理、浏览查询、统计分析和信息服务。
从数据流程角度,地质灾害防治数据的采集、处理、维护由不同的地环节点进行,逻辑上数据是由区县地质环境监测站地州地质环境监测站省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监测院传输和汇总。
从信息服务角度,不同级别节点信息服务内容有所不同。省市级节点提供了全方位的地质环境信息服务,区县节c提供了辖区内的地质灾害信息服务。
从系统开发和构建的逻辑结构上看,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自底向上可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信息服务层,信息应用层,标准体系及安全防护体系组成(图2)。
基础设施层是支撑平台运行的基础,主要包括:互联网/国土资源政务专网/内部网络、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移动通讯网络、物联网,以及地质环境野外监测仪器、传感设备、监控视频设备、数据存储设备和计算机服务器、大屏幕显示设备等。
数据资源层是平台服务的内容,由数据采集系统、基础数据库、操作数据库构成地质灾害数据中心,为“系统”提供数据资源。其数据主要包括:地质灾害调查、动态监测、群测群防等,以及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基础地质、对地观测遥感影像等。数据资源层的资源通过数据中心统一组织和管理。
图2 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构建的逻辑结构
Fig.2 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system
信息服务层基于SOA框架建设,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功能:一是管理功能,如:用户注册管理、单点登录与权限认证、数据汇总集成与更新维护;二是应用功能,如数据查询浏览、空间化服务、以及地质灾害的业务应用模块,例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
信息应用层是在信息服务层的支持下,根据地质灾害防治需求,建立的面向业务管理及面向决策支持的信息服务。
2.1.2系统架构设计
图3 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Fig.3 Platform architecture design
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平台体系结构(图3)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中心、信息系统和信息系统4个组成部分。系统基于各类地质灾害信息,通过数据采集子系统,采集各类地质灾害信息业务信息,构建统一的数据中心;基于数据中心提供的统一数据模型和数据服务,构建地质灾害业务应用子系统,通过信息系统为地质灾害防治业务提供一张图服务,为政务办公系统提供各类信息服务。
(1)数据采集层
数据采集层获取的数据主要是各类专业属性数据、基础地理空间数据、专题空间数据、灾害点(体)空间数据及其他数据。专业属性数据通过入库工具或传感器自动导入到属性数据库中;空间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及保密处理,通过专业的入库工具或GIS工具导入到空间数据库中;由调查、综合研究或其他活动获取的未建库或初建库的数字化文件/数据库,通过入库工具直接进入到数据中心层。
(2)地质灾害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构建与网络和硬件存储环境之上,基于关系数据库和GIS技术,面向地质灾害业务应用和信息平台构建的统一的数据存储、管理、应用和服务平台,是业务系统与数据资源进行集中、集成、共享、分析的软硬件设施及其数据、业务应用等的有机组合。
数据中心在已建设完成的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基础上,面向地质灾害业务应用和信息平台建设需求,构建统一的数据存储、管理、应用和服务平台,兼容基础地理、基础地质、地质灾害调查、综合研究、动态监测、业务应用系统等各种来源的多源、多尺度海量数据,实现各类地质灾害数据的一体化存储、管理和服务。基于元数据和数据查询检索系统,实现数字化资料的管理、查询、检索和一体化服务。
(3)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层构建于数据中心之上,提供了面向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和决策支持的一体化信息服务。其中业务应用系统面向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稳定性评价、预警指挥等专业领域,实现了业务应用的专业软件和工具。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及“一张图”基于业务应用系统,集成各个业务应用及其成果数据,展示数据中心内的本底数据、业务数据、数据产品和信息产品。地质灾害防治信息一张图的基础是一个统一的、多分辨率的三维地理环境,实现从宏观、到区域、到局部地理环境的三维可视化;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下,基于GIS技术,应用不同的图层,集成地质灾害位置、分布、动态监测、群测群防等多种来源的数据和信息;基于这些信息实现不同的业务应用,例如灾害信息的空间分布、信息查询、统计分析;动态监测信息的可视化;监测预警成果的展示以及与灾害点、群测群防点的叠加可视化和分析等应用。
(4)信息系统
基于政府和业务支撑部门具体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业务流程,建立各类信息(例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的工具。实现面向公众的信息系统和面向政务系统的信息模块。
2.2 信息化平台建设
基于以上系统设计目标和任务,平台建设内容主要分为网络及机房建设、基础软硬件采购、标准体系建设、数据中心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安全防护体系建设以及系统集成与咨询7个方面(表1)。
3. 结论
本文从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基础设施现状、数据资源现状、应用系统现状3个方面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1)海量数据分散无序、数据集成度较低;(2)缺乏数据共享及服务机制;(3)综合分析能力不足;(4)信息服务能力不足、可视化程度低;(5)急需加强数据及信息安全保护。结合广东省已有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成果和实际工作需求,设计地质灾害防治系统逻辑结构和系统架构,并从网络及机房建设、基础软硬件采购、标准体系建设、数据中心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安全防护体系建设以及系统集成与咨询7个方面提出建设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平台的基本内容,最终实现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各类信息资源及服务资源的充分共享,同r进一步提升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日常管理、信息共享、监测预警能力,通过快速响应和对社会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务,充分满足各类用户需求,成为政府各级主管部门及领导进行决策的有力支撑,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魏平新,李秀娟. 广东省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实践[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5, 26(1):138-144.
WEI Pingxin, LI Xiujuan. The meteorologic early warning research of sudden geo-hazard in Guangdong province [J]. The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 and Control, 2015, 26(1): 138-144.
[2] 龚民,陆显超. 广东省地质环境分区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6, 17(3):167-169.
GONG Min, LU Xianchao. Study o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zoning in Guangdong Province[J]. The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 and Control, 2006, 17(3):167-169.
[3] 徐岩岩. GIS 支持下的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平台建设[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2, (1):57-59.
XU Yanyan. Construction geological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GIS [J]. Territory & Natural Resources Study, 2012, (1):57-59.
[4] 王小平, O仁先, 江鸿彬. 省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6, 20(3):295-300.
WANG Xiaoping, SUN Renxian, JIANG Hongbin.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aliza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at provincial level [J]. Resources Environment & Engineering, 2006, 20(3):295-300.
[5] 张像源. 基于ArcGIS Server的天津市突发性地质灾害信息网络平台建设设计与实现[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2, 23(2):111-115.
ZHANG Xiangyuan.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sudden geologic hazard information system in Tianjin base on Arc GIS Server[J]. The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 and Control, 2012, 23(2):111-115.
[6] 祝桂峰. 广东对占用征收林地实行定额管理[J]. 西部资源, 2014(4):59-59.
Zhu Yong. Guangdong quota management of the occupation of forest land [J]. western resources, 2014 (4): 59-59.
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华南某地铁公司从1999年开始,就在国际专业管理咨询公司的协助下,对公司整体的信息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和重新规划,同时制定出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案。
根据规划,地铁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包含ERP、EIP、CPC(协同产品商务)、PM、CRM在内的复杂系统,这些系统将分阶段在地铁公司内部实施。这次规划有许多可圈可点的亮点:首先是通过IT规划方式运作,这意味着地铁公司已经认识到企业信息化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系统的变革过程;另一个亮点是采用了CPC系统,这是CPC系统在地铁建设行业乃至建设行业的首次应用。
选择CPC的缘起
熟悉这个行业的人都知道,地铁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周期较长,投资额巨大(每次投资额达到100亿元人民币量级)。从管理的角度讲,有效地控制项目投资和缩短工程建设周期是两个最重要的目标。
一次完整的建设包括设计和施工两个部分,从建设周期的角度来看会包括以下阶段: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总体设计、初步设计等阶段,而地铁建设的参与者包括: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咨询单位和施工监理单位。在这些不同的参与者中,业主(地铁公司)基本上是起到整体协调和项目管理的作用。由于地铁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参与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涉及到土建、电力、通信、机车、消防等不同专业。
众多的参与者给管理者带来了如下问题:首先是众多的参与者如何实现协同问题。一个完整的设计成果需要经过以下单位的处理才能最终变为成型的物理产品:设计单位形成设计成果设计咨询单位进行审核业主审核施工单位。在具体的业务运作过程中,这些不同的参与者并不是一对一的简单关系,而是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因此,从整个工程设计与建设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协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进行信息系统规划之前,设计成果的转移和协调是手工完成的。“手工”的问题在于,一方面是设计成果的传输物化过程效率低下且很容易出错,为了保证数据在整个过程中的一致性,需要付出很多额外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设计成果在物化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修改,而每一次反复几乎都需要牵扯到不同的单位。从这些业务过程的描述中不难发现,有效地解决协同问题将有助于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并降低相应的投资额度。
其次,设计单位在设计建筑图纸时,每天都产生大量格式化图纸和技术文档,特别是采用CAD技术之后,由于设计人员可能分属不同的专业,以及设计活动的分散性,使信息常以不同的格式和介质动态地存储在不同的部门,由此可能产生大量的异构数据。如果延用原来的手工管理维护,不仅占用了大量人力资源和空间资源,工作效率也较低。这就需要借助计算机把大量图纸、技术资料管理起来,在节省存储空间和人力的同时,能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技术资料,这是最低层次的信息管理要求。
尽管建设行业的每一个企业都存在这些问题,但对于立意求新求变的地铁公司来说,这并不是回避问题的理由。在咨询公司的帮助下,地铁公司意识到地铁设计是一个典型的协同设计过程,尽管具体的产品(地铁系统)和离散制造业并不相同,但在协同设计方面和那些生产汽车、飞机等复杂产品的制造企业有类似之处。因此,借鉴这些企业在协同设计方面的解决方案能有效地解决地铁公司在设计环节的业务之痛。有了这些认识,地铁公司决定在信息系统的建设之中,采用离散制造业在协同设计方面的解决方案――CPC。
CPC实施之旅
在建设过程中,地铁行业普遍采取招投标制选择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这一次选择软件产品,地铁公司也是操起了娴熟无比的工具――招标选型。经过角逐,最后地铁公司在CPC系统上选择了PTC公司的WindChill。
实施系统之前,咨询公司先花了一段时间帮助理顺设计过程。在理顺设计过程之前,尽管相关的业务人员都很熟悉和自己相关的那一部分业务过程,但却很少有人完整地了解设计的整体过程以及设计和施工的衔接过程。通过“理顺”工作,地铁公司的相关人员第一次全貌地了解了整个过程,这种认识显然有助于培养协同作战的观念。
解决方案的设计过程,分别从文档管理、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和BOM(物料清单)管理等三个方面展开,从而有效地解决地铁公司在业务上碰到的问题,最终有效地提升了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传输效率。另外,文档共享也有助于使设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能尽早得到解决,无形中降低了工程变更的频率,并使工程变更尽可能地向设计的上游移动,最终降低变更带来的成本和时间花费。
从制造到建设,尚有待完善
当然,亮点中也有些许遗憾的地方。由于具有探索的意味,在实施CPC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做得不是特别到位的地方,需要后续的持续改进。
首先是针对设计环节的管理咨询,在实施的过程中只是起了一个整理的作用,并没有针对地铁设计的特点进行更深的挖掘和改善,使CPC的潜力没有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比如,地铁公司没有在工程设计环节确立正式的项目管理机制(尽管业务过程体现了项目管理的因素,但体现得并不充分)。另外,没有充分运用并行工程的原则――从实施过CPC的众多案例看来,许多企业是在实施并行工程的基础上,实施CPC有效降低开发周期的。要知道,信息系统只是并行工程的一个使能器(有助于实现共享,消除变更等),单纯由信息系统驱动的改善幅度是有限的。
其次是,在解决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有对离散制造业模仿的成分。比如,对地铁公司这样的企业,是否需要BOM(物料清单)管理?我们知道,作为一个企业级的产品主模型,BOM的主要意义体现在产品的配置上。在多品种和信息系统集成要求高的情况下实现BOM是非常必要的,但对地铁系统这样的单一产品且集成环节相对较少的系统来说,BOM的作用值得怀疑。在这种情况不采用BOM管理而代之以目录型的结构同样能解决问题。
节能环保王 VIA C3处理器冷静成就一切
浙江省是我国的经济、人口大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经济密集度的提高,地震灾害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虽然相对国内的强震区来说,浙江的地震密度和强度都较低,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浙江省地震活动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都有上升的趋势,同时在浙江省的地震活动也出现一些新的表现:如水库诱发地震的增多,局部地震活动增强。因此我们对地震灾害的警惕和防御不能有丝毫降低。
建设浙江省的应急指挥体系,尽快提高地震应急信息化水平和地震应急反应与指挥能力,已成为浙江省防震减灾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浙江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浙江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是为省政府开展地震应急、实施抗震救灾指挥提供指挥场所和各种必要的技术手段。在地震发生时,在基础数据库和现场信息的支持下,可以迅速判断地震的规模、影响范围、损失等情况,并据此提出系列科学的救灾和调度方案,协助指挥人员实施各种地震救灾行为,实现地震应急信息快速传递、高效处理,提高应急救灾指挥与决策的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震时的混乱和人员伤亡。(如图)
1 系统的主要功能
地震应急快速响应与灾害评估:通过地震监测和震情跟踪,监视破坏性地震的发生,一旦有紧急情况立即响应,对地震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进行预评估,同时还可以根据不断获得的新情况,进行地震灾害动态评估和地震趋势的动态跟踪。
地震应急指挥:在应急快速响应部分给出的结果表明,需要进入紧急状态、进行抗震救灾指挥工作时,即启动该项功能,为有关政府部门进行抗震救灾指挥工作提供辅助决策信息,并提供其他响应的技术手段和信息支持。
2 系统技术指标
1)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在接收到触发响应参数后15分钟内做出灾害评估;获得灾害评估信息后的15分钟内准备好相应指挥信息。
2)应急基础数据库系统基于1:5万比例尺进行建设,同时,指挥部技术系统之间的数据可通过网络进行交换。
3)系统的各种软硬件系统试运行无故障率可达到95%以上。
4)国家中心、区域中心、城市系统、现场工作系统应实现互联、互通、互动。
浙江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总体框架图
三、系统建设实施技术要点
基础设施
指挥部场所改造与建设场地:指挥大厅、辅助大厅、控制室、机房、其他配套用房(如首长休息室、值班室等);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备用及辅助显示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数字会议系统、综合布线、照明系统、指挥长坐席及成员和辅助人员坐席;防火报警及灭火系统、温湿度及空气调节系统、不间断供电系统、确保人员安全的安全保障系统等。
(1)计算机硬件环境
系统硬件采用高性能事务处理服务器、磁盘阵列及后备存储设备、高计算性能应用服务器、应急网络服务器及安全管理系统、高性能图形工作站、输入输出设备、多手段通讯设备和大型计算机网络连接设备等。
网络采用基于IEEE 802.1Q标准实现VLAN,各网段包括:应用系统网段,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对外网段,包括对外的APP服务器,对外的WEB服务器,外部IP可以对这两台服务器进行访问,本网段可以访问外部网络。指挥终端网段(内部网),可以访问对外的Web服务器,可以访问应用服务器、数据库。
(2)大屏幕投影与辅助显示
指挥大厅安装大屏幕,保证震情、灾情、应急指挥信息的程序控制显示。大屏幕可以分块同时显示各种不同信息,也可以整个屏幕显示一项信息,屏幕的信息显示由指挥大厅的技术人员负责操作和切换。
指挥大厅设3块(13)正投式大屏幕投影,电动控制。屏幕可以做到图像任意输出分割。现场可以有6-8路VGA信号可以供显示。 控制室拟装设由微处理器支持的视频画面与计算机数据图像相结合的彩色大屏幕投影系统,该系统的配置规模为1x3(行×列)单屏尺寸120英寸的正投单元构成的大屏幕投影系统(包括图像拼接控制器、控制终端等)。控制终端对整个大屏幕墙的操作进行控制,可实时动态显示集控中心各工作站,以及视频设备等多路输入信息。网络、RGB、视频信息可切换整屏显示和多路分屏显示。
(3)中央控制系统
指挥系统采用集中控制的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设备操作简便性的需要,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个性化的编程设计,用户可以通过液晶触摸屏,对控制中心的多种显示设备、信号矩阵切换器(例如AV、RGB矩阵)、红外控制设备(例如DVD、视频会议终端、视频展台)、电源控制设备(例如电动窗帘、灯光)、音响系统音量等进行集中控制,实现对设备的开关、显示信号的切换、灯光的调节、音响系统音量的调节等集中管理。
四、浙江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软件系统建设
浙江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软件系统建设是指挥中心运转的核心系统,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系统软件运行环境、地震应急快速响应、自动群呼与信息、地震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地震应急指挥命令、地震应急信息通告、系统总控、文档资料。
1 地震应急快速响应系统建设
地震应急快速响应系统建立以千兆网为骨架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局域网络平台和地震应急快速响应系统。当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该系统通过主动或被动触发控制机制,启动快速响应、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决策指挥辅助信息等系统,在一定的基础数据、专业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对灾区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次生灾害进行快速评估,并对这些损失的空间分布进行判断和描述。
2 地震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
编制各种辅助决策工具,检索和查询数据库,生成专题图、表,向指挥长和指挥部成员提供各种应急辅助决策信息,建设通过分析震情、灾情和灾区实际情况,自动生成指挥方案与建议的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
3 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
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是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基础和核心,应急指挥所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信息都来自于该数据库群。数据库群主要包括基础地理图、社会经济统计、地震基础数据、灾害相关因素等数据。
五、系统建设工程效益和展望
浙江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将从总体上为增强浙江省的地震应急指挥能力提供先进的支撑平台。为减少地震灾害损失,加快灾后恢复,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体现“以人为本”政府形象。进一步为浙江省地震应急救援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过本项目的建设,区域应急基础数据库平台基本建成,不仅为日常应急救援提供数据,且为日后数据的维护与更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浙江省地震应急服务系统部署了针对地震应急的专业应用系统,将提高应急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和应急水平,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
参考文献
[1]成小平,帅向华,杨亚莉,等.地震应急响应系统中的数据分发[J].地震,2001,21(4): 88-93.
[2]王安福.校园网应急响应机制建设浅谈[J].网络与信息,2008(1):7-7.
[3]李东平,赵军.可视化语言实现GIS的二次开发[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2(8):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