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09:18:5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中思想政治的课程性质,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 课堂教学 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了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但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对教学的有效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教学,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势在必行。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有效性做了以下几点分析。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兴趣是主观世界的一种现象,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人的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研究证明,只有当学生对获得知识木身产生兴趣时,刁一能引发其认知需要,并达到学习效果。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学校、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是人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的。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想方设法赋予政治课时代性的特点,把握时代脉搏,突出生活实用性,讨求增进乐趣的途径和力-法,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政治课的实用价值,力求做到学利一的内容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以及生活感悟的完美结合,使学生把上政治课看成是一件愉快、幸福而且是有现实意义的事情。课堂上,教师只有善于营造富于兴趣的课堂环境,学生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学生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地探索,敏锐地观察;有了兴趣,学生刁一能卞动地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由兴趣产生动机,由动机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喜悦中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推动学习不断成功。
二、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知识源于生活、源于社会,人的思想品德就是在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初中思想政治课应该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使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从照本宣科、空洞说教的误区中彻底走出来,向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他们聚焦的话题,并围绕存在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将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中融入社会上的焦点、热点,让学生体会到教材中的知识就是活生生的生活现象。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也提高了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三、增强情感因素是有效教学的粘合剂
教学过程中,情感就好似融化在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问的催化剂和薪合剂,从而使教学效果产生质的飞跃。因为人是课堂中教与学的主体,连接师生的纽带不仅是教材,人的情感更为重要,运用情感因素开展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他学科一般就是要解决学生“知”与“不知”的问题,“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问题是思想政治课所要解决的,假如“感情”因素被忽略了,则很难做到“达理”。基于此,笔者认为,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增强教学方法中的情感因素,并充分发挥其潜在的教学功能。在教学中,我们怀有一腔热情,以饱满的精神、平和的态度、渊博的学识穿梭于教学活动中,以自己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只有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学”,才能引起共鸣,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使政治课不再枯燥无味,而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四、注重讨论活动,让学生思维动起来
注重讨论活动,让学生思维动起来,可以学生达到“动脑”的效果,实践证明,通过课堂讨论,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大大增强。首先,从课堂讨论题的设计入手。问题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主题要适度超越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水平,但又能够通过学生个人的思考,学生之问的讨论、交流,加之教师营造的良好讨论氛围,适当点拨,层层引导,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转化并提高学生个人意识与能力,从而起到辨是非、明真伪、炼能力、提觉悟的效果。其次,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尝试角色移位。可让学生自己当老师,自己教育自己,体会教师的艰辛;也可以教师当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拉近师生距离,融洽师生关系。最后,在课堂讨论的形式上,可采取主题式讨论、质疑式讨论、归纳式讨论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吸引学生身心投入。通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堂讨论,师生在双边互动中领悟知识,提高能力。
五、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我们经常强调,教师备课的时候,要注意备学生。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考虑教什么,怎样教,而对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却缺乏必要的理解与关注。建构卞义理论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卞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卞动建构的过程。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己经成为我们开展历史与社会教学的重要前提。关于这一点,目前尽管己得到同行们的认同,但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己有的知识背景把握不准,对他们的生活经验积累认识模糊、把握不透,对他们的学习心理等更是知之甚少,这些问题己经成为制约教学有效开展的瓶颈。因此教师要关注班级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对于学生有生活经验的可以少讲、略讲,对于经验缺乏的,我们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贴近学生的教学案例,摒弃书本案例。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减负成为共识的今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只要我们的思维放得开,敢于自由、大胆地创造,敢于相信学生,善于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多一些激情,多一些灵动,学生就会和我们一起幸福愉快地学习,课堂的效率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姚恭文.新课改下对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思考和探索[J]. 魅力中国. 2009(16).
[2]刁淑颖.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新论[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11).
[3]周瑶.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文教资料. 2010(34).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607
【原刊页号】45~46.54
【分 类 号】G382
【分 类 名】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
【复印期号】200612
【作 者】刘云
【作者简介】刘云,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摘 要 题】探究与创新
【正 文】
研究性学习是21世纪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的推进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克服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弊端。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课程式研究性学习(课程计划规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每周3课时);二是学科渗透式研究性学习(课程标准规定占10%左右)。本文谈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均指的是第二种实施方式,其实施过程一般包括“研读教材——课题设计——课题研究——成果展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由若干个环节组成。其构成见下面的模式框架图(师生活动策略)。
一、研读教材,提出问题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研读教材阶段,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和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必须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读懂教材,实现“三自一提出”(即自读教材、自由质疑、自主归纳,提出有待研究的问题)。如高一思想政治第六课《银行与储蓄者》的教学,便可指导学生自读教材、自由质疑、自主归纳,找出重点、难点、疑点。在此基础上,学生归纳整理本课知识结构,并列表比较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债券和股票的异同,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的异同,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异同等;同时,提出若干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银行与国家、企业、个人的关系如何?存款储蓄是不是越多越好?居民收入增多了如何投资理财?等等。
二、分析问题,形成课题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问题设计阶段,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分析需要研究的问题,形成研究课题。如在《银行与储蓄者》一课的学习中,有教师以新闻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这是自1996年以来连续8次降息后的第一次上调利率”为背景材料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如下问题:①中国人民银行运用利率手段,上调存贷款利率对社会经济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②存贷款利率上调之后我们应如何投资理财?学生通过分析、讨论、研究,便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占有的信息资料、人际关系资源条件等选定有研究价值且自己能完成研究任务的问题,形成《银行存贷款利率上调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家庭投资方案设计》等研究课题。
三、课题研究,形成成果
课题研究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性阶段,由组建课题小组、制定研究方案、搜集处理信息、成果表述四个环节组成。具体实施过程如前面模式框架图所示。
第一个环节是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学生根据课题研究情况,以共同兴趣、乐于合作、特长互补为原则组建课题小组,并推选出小组长。教师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做好协调工作,提醒学生在自愿组合时,要注意把擅长社交、写作和电脑操作的同学进行合理搭配。
第二个环节是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主要是对课题研究结果进行预测,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增强研究的计划性、自觉性和责任感。因为学生在结果预测、活动计划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较薄弱,需要教师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共同设计研究方案。
第三个环节是学生分工协作,带着问题分头收集信息,研究处理信息资料。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学生在研究中去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失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充当咨询者,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方法咨询;充当协调者,协调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充当监督者,督促学生严格执行研究计划,扎实推进研究工作。
第四个环节是汇总资料,形成并表述研究成果。教师要事先与学生商量并确定课题研究最终的成果表述形式。如政治小论文、调查报告、课件、光盘、板报、展板、模型等都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成果表述的有效形式。这样,就可使学生在研究前、研究中、研究后始终对研究的主体、内容、方式、过程有清晰明确的了解,便于最终研究成果的形成。
四、成果展评,升华延伸
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成果展评阶段,由成果展示、综合评价、课后延伸三个环节组成,是学生实现自身研究价值、共享研究成果的过程。
成果展示环节一般在课堂上完成,形式可以是论文答辩、成果报告会、辩论会、小型展览、小品汇报演出以及自编报纸、刊物的展示、交流等等。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各年级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采取不同的交流展示形式。例如,高一年级可举行《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讨会、《家庭投资理财计划》展览、《市场诚信面面观》小品汇演、《高中生消费观念现状调查》报告会等;高二、高三年级可采取《用发展观点看中国世界年》——2005年辉煌成就报告会、《中国和谐社会建设情况》汇报会、《中国民主法制建设》成果展等等。
【关键词】新课程;课外读物;重要性;应对策略
在新课程政策指导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仍未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的理念仍然以“考”为中心,围绕“考”来组织教学。这种做法既不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又会扼杀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热情。理论性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学生就不能做到真正理解。让学生走出课堂,拓展课本以外的知识,才能够运用课本知识,积极推进课外阅读并形成自觉的行动成为了新课程理念下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各模块教材相关的书籍种类繁杂,学生认知能力有限的条件下,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科模块特点,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刊物,引导学生适时进行课外阅读。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课外读物是必要的、可行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根据《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设置了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多个板块课程,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在教学中使用课外读物,有利于巩固、拓展教材知识,使学生应用课本知识去认识世界,做到以生活为导师,理论联系实际,并提高理论表达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这符合高中政治课程生活化、开放化、实践化的特点。
二、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中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 ,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 ,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他们有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合理调配时间,处理好课内外的学习任务;高中生观察能力、识记能力、想象能力也迅速的发展,所以他们对常识性的读物能有深刻理解和体会;高中生情感的丰富、意志力的增强,兴趣的广泛和稳定,学习动机的强烈,使其在有效的教学方式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可以被大大激发。
三、应对策略
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选取相关模块的读物 。例如:必修1《经济生活》中选取《生活中的经济学》,茅于轼著,《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美)弗里德曼著;必修2《政治生活》中选取《政治学是什么》,时和兴著;必修3《文化生活》中选取《文化苦旅》,余秋雨著,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精华》编委会编;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选取《半知一解──世界经典趣味哲学》,孟云剑著, 《苏菲的世界》,(挪威)贾德著。
2.在阅读时间安排上,教师要妥善引导,处理好课内外的关系,以免影响正常的教学或侵占了学生太多的课内时间而影响了学生学科成绩的提高。教师可以提前推荐,让学生在假期阅读,为学习新课做准备;学生也可以在茶余饭后读上三五页,相互讨论以获得收益。
3.教师要精心备课,把课外读物与教学联系起来,落实课外读物的阅读价值,真正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用教材原理分析课外读物中出现的现象,在新课程教学中要经常利用课外读物中的具体例子或情境,或在课外读物中找出合适的切点集体讨论,这样的教课方式能够更好的理解、强化教材知识。例如:在《文化生活》模块,讲到“文化遗产”的内容时,可以请学生交流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精华》一书中最震撼自己的几处世界文化遗产,并由此归纳文化遗产的地位及保护意义;讲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内容时,可以请学生就《文化苦旅》中自己熟悉的一处,畅谈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对比自己与余秋雨的观点的不同之处,并简要阐述读后感。
4.定期组织班上同学作读书心得交流,鼓励大家多谈体会,并认真聆听他人的阅读体会。
5.在课外读物选择上,要精选,不宜过多但必须精准;要选择大众化、通俗化、生活化的普通读本、入门类书籍。
6.在教学实践中,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把推荐读物全文看完,允许他们在阅读能力上有差距,对阅读收益及效果,也不做硬性规定,提倡学生发表不同的学习体会,并乐于交流,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7.教师要把课外读物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课内课外相统一,并且要巩固、拓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总之,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将课外读物和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对课本的知识理解的更透彻;有利于课堂讨论的话题和争论的内容更有深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2007年版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高中;思想政治
思想政治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内容,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想在个性化教学改革思潮下获得新的教学突破,就需要着重把握个性化教学的内涵,并通过多种方式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一、在教师自我个性认知中明确教学重点
教师自我个性会在课程教学中形成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个性和生活实践,这也决定了教学风格的多样化。思想政治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实践性,思想政治教师要想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教学重点,并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
1.自身气质方面。心理学将人的气质形象地分为胆汁质型、多血质型、黏液型和抑郁质。胆汁质型的教师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往往具有更加显著的气质优势,这种气质类型的教师可以着重培养自身独有的艺术气质,将自己逐渐发展为艺术型教师。多血质型教师思维敏捷,善于协调师生关系,这类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优势并利用情境教学法,向社会型教师方向发展。黏液型教师具有独特的敏感性,对专业学科知识往往有更加深刻的见解,讲求在深度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这类教师可以倾向于学者型教师。抑郁质教师情感比较细腻,观察力敏锐,这类教师可以借助自己的情感优势采用思路教学法和比较法。
2.性格特征方面。根据性格特点可以将教师群体分为三种性格:理智型、情感型和意志型。理智型教师善于理性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时会持一种严谨、细致的态度,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抓住重点和学科规律,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比较透彻、细致,此类性格的教师可将自己培养成理智育人型教师。情感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够保持乐观的教学态度,并能注意到语言和表情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善于用绘声绘色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可以向情感育人型教师方向发展。意志型教师往往能够通过有计划的教学设计层层解开学生的学习难点,帮助学生克服教学障碍,因此可以向意志育人型教师方向发展。
二、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定位专业发展
教师教学的过程也是专业成长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终身变化。教师应当通过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逐步实现“教师个人主动专业发展”。当前许多教师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即使是已有发展计划,也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监督,仅仅依靠教育部门的强制性规定要求自己,造成教师群体专业自主发展停滞不前。
在自我专业发展中需要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方法和程序:自我价值和专业认识、自我专业能力评估、分析外部影响因素寻求最佳发展环境、确定专业发展目标、行动执行、发展结果评估。每一步骤实施之后都要进行自我评价,这样可以及时发现不合理的规划设计并加以修正。对未来职业生涯作出规划,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教学潜质,从而促进个性鲜明的专业成长。
三、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展现高效教学的自我追求
对思想政治教师来说,专业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但是课堂教学无疑是最基本的专业活动形式,因此,课堂教学也是展现教师个性的最佳时机。
1.高效教学原则。追求高效教学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1)关注学生主体原则。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时刻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形成。(2)关注发展原则。教学的最终目标并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3)关注过程原则。教学重点并不是考试分数,而是教学过程,只有教学过程才是构成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基本内容,教学过程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的职业生涯。
2.高效教学策略。(1)教学立足于实际生活。教师应当将实际生活作为教学出发点,注意开发学生周边的教学资源,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化情境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注重有效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师评价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前精心设计问题,注意课堂提问的创造性、启发性、梯度性,把握提问节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做好应答反馈。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当通过个性认知、职业生涯规划、高效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个性化教学水平,形成个性鲜明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黄丽英,叶晓豪.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试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形态的转变[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5):124-128.
[2]何骞.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1(33):154-155.
关键词:开发利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成性资源;意义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成性资源是指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对学生进行基本观点教育,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教学中产生的,能够推进教学进行的各种教学条件和因素来源。随着课堂教学过程的展开,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与课本对话、学生与课本对话等活动中现时出现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所有的新问题、新情况都是“课堂生成性资源”,包括课堂情境、师生的生活、经验、智慧、理解、问题、困惑、情绪、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中主要是课堂中学生的各种状态和表现。新课程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是通过师生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会产生十分丰富的生成性资源。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成性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未来发展
开发与利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成性资源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和生机,有利于在课堂上让师生共同感受生命的涌动和生长、学生得到享受与幸福、教师的劳动闪现创造性光辉和人性魅力,有利于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通过师生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开发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的过程中,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共同积极探究,学生不仅能学习到文化知识,提高了学习能力、探究能力,也能提高与他人之间的合作能力、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也就是说,开发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有利于学生的当前学习和未来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开发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能力要求,要求拥有较高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道德修养,具备催生、捕捉、高效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的能力,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课堂生成性资源是课堂中出现的预料之外的资源,主要来自学生,对它的开发和利用有一定的难度。在课堂上,说不准哪个学生冒出一个问题,出乎教师意料,如果教师知识储备不够,专业水平不行,课前准备不充分,很容易在课堂上不知所措。所以,开发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会促使教师不断学习、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同时,开发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促使课堂师生互动,在互动中,教师的课堂应变力、课堂组织能力、教学技巧等专业技能会得到相应提高,教学实践经验会越来越丰富。
三、有利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4年制订的新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五大基本理念,其中第二个理念是“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即:本课程要重视高中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关于第四个理念“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解释中也谈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精神实质与开发和利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成性资源的要求、目的和意义具有一致性。
开发与利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成性资源是对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落实,有利于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利于我们每位学生的发展,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主动开发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可使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全面发挥,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有利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进而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四、有利于深化新课程改革
开发与利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成性资源有利于推进新课程改革。高中人教版(非实验)教材从课程自身存在的问题看:繁、难、偏、旧。教材中一些知识点选材老化,没有体现时代性,与学生通过其他途径了解的最新知识不一致,激不起学生的兴趣;教材中的概念,原理太多,理论性太强,许多内容,教师不主要用讲解的方式,那么学生就难懂,教学任务的完成就受影响,而一堂课教师讲解过多,讲解的内容偏难,学生就容易疲劳,课堂教学效果会受到影响。现行高中人教版(实验稿)教材虽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幅改动,教材内容以生活为基础,着眼于提高学生生成知识的能力,但教材中,如《生活与哲学》部分理论逻辑有些混乱,且一些知识点超出中学生的理解能力,部分探究活动的设计太大,不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人教版(实验稿)教材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不利于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高中生已经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对所学课程内容有他们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如果组织课堂教学的教师重视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尊重学生课堂中的反应和表现。在开发和利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成性资源的过程中,师生还可能会发现更多的问题,这些信息最终会反馈到教材编写者那里,促使其对教材不断修订和完善。
五、有利于深化高考制度改革
开发与利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成性资源还有利于推进高考改革。社会中一些人认为思想政治课属于文科,文科就是“背”科,死记硬背高考就能得高分,过分重视对教材内容知识的识记,对课堂笔记内容的识记,导致学生习惯于接受知识,不习惯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对于教师开发和利用生成性资源教学的做法不配合。开发与利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成性资源,着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促使高考命题要体现灵活性,识记方面的考查点不能过多。实际上,如今的思想政治高考题并非记得住就能得高分,思想政治高考题,特别是非选择题是很“活”的,不仅是考查对知识的识记,更考查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当然题“活”,题的答案就不能不“活”,平时以及高考阅卷就也应“活”,与参考答案不一致,有理有据的答案都应适当得分。开发与利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成性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从学生的一张试卷得分难以看出学生的实际素质,这就要求高考招生方面,录取的标准不能只是唯一的考试成绩。所以,开发与利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成性资源有利于使高考制度的制定者看到目前高考制度的弊端,进而对高考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改革。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理论也在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成性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对其合理、高效地开发与利用,不但可以丰富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并且有助于思想政治教学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要由枯燥无味变得生动有趣,必须对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充分认识对其开发和利用的意义,可以提高师生对课堂生成性资源开发、利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效,使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叶斓.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9):11-15.
关键词:案例教学方法;高中思想政治;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新的高中课标,客观上要求政治课程与实践衔接,强化案例方式的教学指引。教师应当在高中政治中采纳贴近生活的策略,培育具备了实践素养的高中生;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与观念,培育良好的思想境界。案例教学的指导思想,应当落实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关注现实案例材料的发现,积累案例模式的授课经验,为学生创建现实的学习情境。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原理,应当被用来指引高中生实践,确立起正确的思想与道德认识。
一、 采纳案例教学途径的重要意义
(一) 培育爱好
在不少高中生的印象里,思想政治的讲解内容很枯燥,课堂缺乏乐趣。如果教师能提炼那些真实性强的案例,就可以培育同学们的爱好。教师要以大纲为讲解的根据,联系真实的课程案例,为同学提供趣味性的政治课事例。采纳案例教学,可以改造僵硬的授课途径,活跃授课的氛围,并提高高中生感悟思想政治的能力。教师还可以依据授课现状,来设置有趣的思想政治问题,供同学们去研究。这样的措施,有利于启发同学思路,引导他们在探讨中培养起对科目的爱好。
(二) 鼓励创新
创造性的思路,来源于学生累积的日常经验。要提升高中生在思想政治科目上的创新意识,就应当将基础性的政治课内涵与案例相融合。教师要关注高中生的实际,找准思想政治授课的切入点,倡导同学们主动去搜集思想政治资料。建立在案例模式上的适当创造,可以深化高中生的学科感悟,指引他们从事例中探求创新的路径。
(三) 深化内容
高中课程里面的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实际的关联明显。另一方面,这一科目的体系化特点也很显著,这就造成思想政治课本枯燥,难以被同学们理解。要提高这一学科的授课实效,就要搜集那些贴近真实的政治课案例,带领高中生把握科目的本质。生动性强的各种案例,可以深刻揭示思想政治现象,将抽象枯燥的政治课原理变成易懂的事例。同学们透过案例,可以领悟课程的内涵与本质,调动起自身在探究思想政治现象方面的兴趣。
(四) 激感
在政治课上,同学们掌握的不仅有基本原理,还包含了丰富的感情体验。思想政治的授课内容,与高中生生活关联非常密切,因此,真实的案例有助于引发感情,让同学们发自内心认可这种情感与观点。通过培育感情,可以帮助同学们找到进取的正确方向,树立基本的道德认识。在这样的过程中,高中生就会自然地升华思想,提升思想政治层面的素养。
二、 应用策略
(一) 改变传授内容
要应用案例模式的教学手段,就要调整思想政治的传授内容。真实生活是政治课本的补充成分,如果可以增添真实的事例,就会收到很好的授课效果。改造思想政治科目的讲授内容,关键是找到案例与大纲原理的结合点。教师既要注重引入时事,又要注重高中生的日常经历,善于从这些经历中提炼案例。这样的事例,更能展现出课程的实践特点。
在授课的程序中,教师应当开发真实性强的案例,搜集那些可以帮助高中生深入生活、了解社会的生动事例。同学们在研究这样的案例时,会转变对课堂的单调印象,感悟到浓厚的社会气息。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三农"的授课内容时,可以首先介绍课本中的原理,然后为同学们播放课前搜集的案例短片、农民增收的真实调查信息等。这样一来,同学会受到情感上的感染,更加认同正确的政治课原理。
(二) 创设互动气氛
思想政治课的实际氛围,会影响到案例授课的目的实现。要转变单向传递知识的授课气氛,创设平等与交流的新式授课途径。在政治课上,教师最好参加到高中生的探讨中,拉近与同学的距离,让同学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中获得知识。同时,教师应当重视同学的个人观点,给他们表达和质疑的课堂空间。要扭转授课的观念,鼓励高中生描述出对思想政治原理的见解。
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荣辱观的话题时,可以和同学展开探讨:"我们需要学习哪一种荣辱观念?""平常生活中人们的言行,是怎样与荣辱观念关联的?"这种轻松的交流,可以让同学放松情绪,更加透彻理解话题的内涵与精神。
(三) 关注案例运用
思想政治科目,本身具备了实践性质。教师有必要布置适宜的案例运用活动,以便完善授课体系。要注重政治课原理在生活中的展现途径,倡导同学们通过调研,来检验思想政治课本的理论。在业余时间,教师可以带领高中生到社区等去参观,调研一些有关思想政治科目的话题,增强同学们运用案例的认识。
例如:在讲解了精神文明的有关话题以后,教师可以安排业余时间的调研活动,指导高中生查看所居住小区的精神文明状态,并探究改善居民精神面貌的途径。
(四) 调整学科目标
在以往的政治课中,教师注重僵硬的传授,关心高中生应对政治题目的能力,而忽视了方法的传递与感情观念的培养。在这样的课堂中,高中生即便熟悉了课本的框架,并能够对付政治测验题目,他们的综合性科目素质也无法提高。由此可见,要采纳案例的授课方法,就要调整思想政治的授课目的,重点培育正确的情感取向、政治思想理念和科目的学习方法,创造一个多样化的政治课程系统。高中生要随时发现身边的案例,从生活中找到政治科目的案例与其他材料。
结语:
通过探索案例形式的教学策略,可以带领高中生去体验真实的政治课内涵,从而了解生活,提升思维境界。当今时代中,各种观念在碰撞,高中生的鉴别能力还有待提升,他们只有得到正确的思想指引,才可以鉴别生活中各种道德现象,逐渐形成稳定的道德观念与思维。因此,教师要侧重采纳结合现实的事例,提升同学们的判别能力,指导他们解析关系民生等层面的案例,并培育高中生的健康品质。
参考文献:
[1]张婷婷.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运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08).
关键词: 新课程 思想政治教学 作业设计与指导
一、思想政治学科学生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1.坚持“三贴近”原则。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的课程模块,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着眼于学生的需求,把理论寓于社会生活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所以教师的作业设计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才能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2.坚持基础性原则。学习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顺序。高中思想政治作业设计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的要求,作业设计首先要满足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需要。从学生反馈的信息看,设计一些基础知识点的填空题或带有归纳性质的解题指导会更受学生欢迎,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能提高学习效率,避免无效地抄抄写写。
3.坚持层次性原则。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个体发育和个性差异明显。高中思想政治作业设计如果像传统作业那样搞一刀切统一要求,就会出现“消化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应该通过作业设计的层次性解决。从实际教学效果看,设计的基础性必做类作业和发展性选做类作业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
4.坚持时代性原则。高中思想政治作业设计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的要求。此类作业设计一般结合重大时政开展讨论或辩论,让学生收集和分享信息,让不同的视角和声音在激烈的碰撞中产生思想上的升华,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5.坚持合作性原则。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要在高中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能力。因此,教师设计的作业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与同学合作,与教师合作,与家长合作。常见的此类作业设计有研究性学习、社区实践活动、黑板报或手抄报设计比赛、辩论赛、班级网页设计、旅游方案设计、创建班级简报、上演课堂剧、班级一人一菜自助午餐聚会等。
二、思想政治作业设计的一般策略
关键词:创新;教学设计;主体;主导;反思
G633.2
设计一个情境,引导学生得出一个结论,好像是个很简单的问题,其实,在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筛选、提取有效信息,引导学生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养成辩证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条理清楚、主次分明的阐述、总结,这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渗透在每一节课之中,存在于我们与学生交流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一、要搞好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正确把握新的高中政治课程的性质。 我们把握新课程的性质,主要应明确这门课程的核心价值,基本内容和培养目标。从核心价值来看,这是一门进行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从基本内容来看,这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从培养目标来看,这是一门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我们把握新课程性质,必须准确把握课程的功能定位,既要在学科系统中把握,又要在德育系统中把握。作为学科课程,思想政治课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它对学生进行了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心理素质等内容的教育,其中突出了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二、要搞好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课新的课程教学理念。 高中政治课提出了五个新的课程教学理念。一是坚持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三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 高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四是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五是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这是改进课程评价方式方法的追求。课程理念体现了对课程理想的追求,它也是对研制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的概述。课程框架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标准,有关课程实施各个环节的建议,都来自课程理念。
三、要搞好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正确认识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过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要引导学生按照社会的要求,围绕课程标准的内容进行学习,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方向的把握上,要发挥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 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师生共同的活动。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既是活动的设计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对教学方向的把握、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任务的分配、进程的安排、形式的选择、进程的控制、结果的评价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因此实施新课标,教师的主导作用既不能片面地夸大,更不能忽视。同时,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渗透和体现了教师教学思想和个人风格,也体现了教师个人智慧。此外,教学活动也不是游离于教师之外的单纯的学生活动。在学习中,教师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讲授中,提出富有启发性的、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在讨论中,对一些偏离主题的观点、看法有针对性地给予正确的引导,在辩论中,调节和疏导学生因争辩而产生的矛盾,在活动中,采用多种方 式,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社会调查中,帮助学生解决具体操作中的困难等等。
四、要搞好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正确认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沿袭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依然是“满堂灌”、“全包办”,不肯从主角的位Z上退下来,二是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至徒有气氛热烈、活动充分的形式,却脱离了教学任务,费时且低效。这都是对学生主体作用的片面理解和把握。以学生为主体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教师要以尊重、信任、宽容的情感对待学生。
五、要搞好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注重教学设计、情境创设和搞好课后反思。情境式教学要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以诱发学生的情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社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不单是指课堂中学生的演示、讨论、辩论、小品表演等活动,也不单纯是指课堂以外的社会实践活动,更不单纯是指相对于必修课、选修课而言的活动课。课后反思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教训和体会、“亮点”、“得意”之作记录在案,让自己在今后在教学中参考使用。或者将“败笔”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做深刻的分析与探究,使之成为以后教学中吸取的教训。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新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办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映华 浅议政治教学的价值分析与价值设计《大观周刊》2012
[2]丁春娟 高中政治教学中“价值分析”的价值及其生成《教书育人》2014
[3]游波 探讨高中政治教学的价值分析与价值设计《中外交流》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