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科研经费的管理与使用8篇

时间:2023-09-07 09:18:5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科研经费的管理与使用,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研经费的管理与使用

篇1

论文摘要:针对地方性高校实验经费使用中突出存在着实验设备、用具重复购置,使用率严重偏低,不重视低值易耗品经费的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实验教学管理者需要了解整个学校的设备用具需要和经费使用的详细情况,建立校、院级实验中心,构建科学的实验课程体系,运用网络管理常用设备和低值易耗品,协调资源共享,从而达到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实验经费使用效率的目的。

实验经费是保障高校进行正常的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建设的经济基础。作为以教学为主的地方性高校,学科设置较多 ,专业分得过细且彼此间的内在联系较少,严重缺乏资源共享,加上地方政府下拨 的教育经费有限,因此常规 的实验经费不足一直 困扰着地方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成倍增加,而物价又快速上涨,导致许多实验室感到有限的低 值易耗 品经费难以完成正常的实验教学。合理安排使用实验经费,是目前地方性高校亟待解决的课题 。

1 地方性高校实验经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经费紧张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量大中专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 ,虽然地方政府对高校的经费投入有 了长足的增加,但每所高校的办学 经费还是有很大的缺口。近些年来,在教育部对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鞭策下,地方性高校开设 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骤然增多,实验室实行 了开放管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如 “挑战杯”)也蓬勃开展 ,这进一步加剧了实验经费 的紧张程度。同时,学校往往对实验室体制架构与建设方法、教学和科研与实验室建设的关系等缺乏详尽的统筹规划,导致“有 了一顿充,没有敲米桶”的现象普遍 。相对于扩招后学生数成倍增 长和各种材料 价格的飞速上涨,实验经费的增长却较为缓慢,使实验教学 中低值易耗品经费严重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目前我国新建的大学城多远离市区,购置实验教学用 的低值易耗品,特别是鲜活材料时 ,增加了运输费和差旅费,导致采购成本增加 ,资金使用效益降低 。

1.2 实验设备、用具重复购置。使用率严重偏低

地方性高校长期以来以课程为单位设置的实验室带来的弊端,在短时期 内还难 以从根本上解决 。这些功能单一的实验室 ,一般都是相对独立,自成体系 ,各种实验资源存在着“小而全”的状况 ,即使是 同一个学院(系)下属的各实验室 ,设备 、用具也严重重复。各实验室均以 自己为 中心,只考虑 自己方便,怕麻 烦 ,相互借用设备用具都很不情愿,这样就不利于资源共享,而不 同学院之间 的设备、用具就更加难以资源共享了。如我校实验室 ,局部仍存在重复建设 、“小 而全”的现象 ,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 优:体育学 院的人体解 剖实验 ,以往 由生命科学学 院开设 ,现在体育学院也建设 了自己的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为了开设生物化学实验建设有生物化学实验室,但化学化工学 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的实验 室也开设 了食 品生物化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 ,添置 了相应 的仪器、用具和试剂;化学化工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都购置 了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等大型仪器;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都有原子吸收光谱 。蒸馏水器在生命科学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的几乎每个实验室都有,不少实验室还不止一 台,若建立一个纯净水中心就可 以节省几十台蒸馏 水器 ,既可降低设备经费投入又可减少管理成本。生命科学学院的可见分光光度计也是生物化学实验室、植物生理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必备的设备 ,但使用率都很低。小到剪刀镊 子 ,植物学实验室、动物学实验室、植物生理学实验室、动物生理学实验室 、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微生物学实验室等都有配套。由于一些实验课程一学年中只有一个学期开设 ,导致这些实验室的设备 、用具每年仅使用一两次 ,使用率非常低 。

1.3 部分有保质期的药品和实验材料浪费严重

部分易挥发、易变质的药品 ,市场上是固定份量包装 ,而某个 实验室用 量甚至不到其,因为不 能共享 ,造成剩余药品浪费,同时还要增加保管和以后废弃处理的费用 。对于生命学科实验而言,每学年需购买大量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鲜活实验材料,一方面品种多、规格杂,实物管理难度大,另一方面 ,实验材料浪费较大 ,例如一批学生做动物学 实验时每人需一 只青蛙做解剖实验 ,另外一批学生做 细胞生物学实验时每人需一只蛙 的胸骨做活体染色 ,还有遗传学实验每人需用一只蛙的股骨做染色体观察 ,倘协调使用 ,就可以将 1元钱当 3元来用 了。

1.4 部分实验经费管理混乱

由于实验室管理的工作重心放在仪器设备的采购和维护使用上 ,往往不重视低值易耗品经费的管理,致使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和使用的监管力度不大。个别实验室办公材料、维修 、开发创收等 占用 了部分 实验经费。此外,地方性高校对本科生实验教学、毕业论文 、师生 的科研活动等方面的实验经费投入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和相应的拨款 ,造成部分实验经费的非正常流失 。

2 合理安排使用实验经费的方法与对策

2.1 成立全校性或学院级实验中心,统一协调安排

地方性高校将现有的实验室整合成跨学科、跨学院(系)的实验教学中心,是提高实验经费使用率的有效途径。南开大学建立了统一的实验大楼 ,全校所有的专职实验人员和中心管理人员集中在一个大楼内上班 ,人员和资产 也是 由中心统一管理 、安排 、调配、使用 ,而不是院系管理 。其中,资产使用以功能划分,实验人员随设备资产而配备 。这样所有的人员和设备资产都是在为全校服务 ,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用具的使用率,减少了设备、用具的重复购置 。厦门大学实行教学实验室中心化管理,每个学院建一个实验教学中心,下设若干功能实验室,面向整个学院的本科教学、研究生培养乃至科 学研究。我们也成立 了学 院实验教学 中心 ,但还有待于对实验室的布局 和功能进行实质性的整合,如将植物学实验室与植物 生理学实验室整合为植物生物学实验室,将 动物学实验室与动物生理学实验室整合为动物生物学实验室等。

2.2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内容

地方性高校应该巩固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的成果 ,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切实将基础实验课和专业实验课有机融合,按照生命科学 的整体思路来设计 实验教学体系 ,并以实验技术 和方法为主线构建实验课程体系,避免实验内容的重复,并通过开设综合性 、设计性实验来代替部分验证性实验 ,从而减少根据课程设置实验室和实验内容的弊端。随着地方性高校高水平人才的引入和科研氛围的浓厚 ,应该把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引进实验教学 ,开发体现地方性高校优势和特色的实验 内容。

2.3 普通设备管理以集中管理为主,分散管理为辅

普通设备应由实验中心根据全校或学院现有情况统筹购置,主要采用集 中放置、集 中管理、集 中使用的模式 。对 于像电冰箱、培养箱等使用频率特别高 的设备 ,可采用集 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 的方法 ,以方便正常的实验运作。

2.4 常用实验用具应细化管理

生命科学学院学生使用 的剪刀 、镊子 、解剖针、放大镜等常用工具 ,可借鉴华南师范大学的经验 :由学生本人 向实验 中心凭学生证每人借领一套 ,待实验课程结束后返还,如有损坏按章赔偿。建筑设计学科的有机玻璃尺等用具也可按类似情况安排 ,没必要让每个相关专业课实验室都重复配置 ,增加实验经费压力 。

2.5 小型设备和用具集中管理。实施网络化管理

实验中心设设备存取中心 。设备存取中心就像学校的图书馆一样 ,将部分共用 的小型设备和用具根据学校所需的数量进行集中管理 。各单位和个人可以在网上查询,然后根据相关规定和权限借用。各单位和个人应按规定提前通过网络上传 自己最近所需借用的设备、用具的名称 、型号、数量、借用时间等信息 ,设备存取中心根据库存的情况,做好合理分配并及时回复。这可以大大节省小型设备、用具的购置,提高使用率。有 了设备存取中心 ,各分实验室除存放极少量常备 的设备 、用具外 ,不允许再“小而全”地拥有大量存 货 ,既节省了实验室的空问又节省了管理的成本 。

对于有保质期,易挥发、易变质、可以重复使用的药 品和材料,要按规定通过网络提前 向设备存取 中心申请使用,以便中心统筹安排 ,最大限度地提高使用率。

3 加强与之相适应的管理

3.1 加强经费使用的计划性管理

实验经费的使用要严格遵循计划审批制度。各使用单位要按有关规定提前做好 年度采 购计划,经相关部门审批后统一采购 ,不能采用“大锅饭”的做法,先到先得,也不能采用“撒胡椒粉”的做法,大家都 “吃”得到,又都“吃”不饱,影响正常的实验教学和科研。

3.2 加强实验人员的素质和责任感

充分利用目前硕士、博士充裕的人才市场,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提高实验教学队伍的学历层次,形成合理的队伍结构。要对相关实验人员加强规章制度学习,让节能减排深入人心。人人争做责任心强、熟悉业务、懂管理、乐于服务的主人翁,充分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争达到人尽其才,各司其职,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浪费 。

3.3 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

地方性高校的设备处、实验中心等有关管理单位要认真负起管理职责,深入基层调查,走出去考察和学习,力争对自己业务范围内的实验等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专业了解,对实验室运行经费、投入机制进行改革,保证实验教学经费投入,评估实验经费使用效益和效率,加大实验室的资源调配权限,重组资源 ,避免使用率低 、重复购置等现象出现。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赵青,王骝.本科生教学实验设备经费的量化分配 及管理 [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4,21(4):137 139.

[2]张坚亦.高校实验经 费合理分 配的设计 与实现 [J].实验技术 与管理 ,2000,1 7(3):136 139.

[3]张桂英,胡秋娈.浅论高校实验经费的使用和管理[J].河南大学学报 ,1995,35(5):101—105.

[4]张思群.建立综合实验室是缓解经费紧缺的有效途径 [J].实验室技术与探索,I991(4):34 35.

[5]张洪飞,衡耀富.管好用好实验经费 [J].天中学刊,2000,15(5):49 5O.

篇2

【关键词】 循证护理; 临床路径信息系统; 儿科; 支气管肺炎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3-0112-03

doi:10.14033/ki.cfmr.2015.23.060

循证护理作为一种护理新思维,其核心强调任何决策都需要建立在相关证据的基础之上,它能保证护理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并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1]。临床路径本质上是一个事先写好的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是由各学科的专业人员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将某疾病或手术的关键性治疗、检查和护理活动标准化,按照预计住院天数设计成表格,将治疗、检查和护理活动的顺序以及时间的安排尽可能地达到最优化,使大多数罹患此病或实施此手术的患者由入院到出院都能依此流程接受照顾[2]。循证护理与临床路径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3]。笔者所在医院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由多学科的专业人员共同执行,将临床路径与循证护理结合后再系统化、信息化入电脑,医护人员根据标准将患者纳入临床路径后,由电脑信息提醒逐步进入每一个节点。2014年,笔者所在医院儿科对部分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循证护理与临床路径信息系统整合模式,旨在研究循证护理与临床路径整合模式应用于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儿科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儿10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68例,女32例,平均年龄(3.76±2.78)岁;100例患儿为实施临床路径后的试验组,男56例,女44例,平均年龄(3.70±2.11)岁。纳入标准:诊断为支气管肺炎患儿。排除标准:入院时诊断不明确,诊断不符合,合并其他疾病(支原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等)的患儿。两组患儿的纳入、排除标准相同。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见表1。

1.2 方法

两组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护理模式,在治疗、护理、检查项目、住院天数等方面不做统一规定。试验组实施循证护理与临床路径整合模式,具体步骤如下:(1)小组建立:由笔者所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成员、医生、护士、营养师、药剂师、检查检验等相关人员组成循证护理与临床路径整合模式小组。(2)确立问题:全面收集与患者有关的资料,如年龄、性别、诊断、主要护理问题。(3)检索支气管肺炎相关文献资料,根据笔者所在医院的医疗、护理实际情况,以往的治疗、护理的经验、教训、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结合临床专家的意见,通过综合分析、比较,最后确定该病种的标准化、流程化的照顾计划,完成临床路径表[4]。护理部主任与科护士长深入笔者所在科室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携全科护士一起分析、研究,最后制定出适合笔者所在科室患儿护理需要的日程表,所有的治疗、护理严格按照路径设定的时间、内容进行。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出院情况(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好转:症状消失,仍有少许痰音或者肺部仍可听到少许音)。(2)住院总费用:住院期间除伙食费以外的所有费用。(3)住院天数包括入院日但不包括出院日(出院当天无任何治疗护理活动)。(4)患者家长满意度:采用冯志英等[5]设计的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问卷内容包括服务与技术,关心与爱护,环境与指导三个维度以及总体评价总22个条目,前21个条目采用7等级标度法,分为“很满意、满意、较满意、一般,较不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对应的分值为7~1分,最后一个条目采用连续区间标度法,标度区间为0~10分。由于患儿尚年幼,满意度调查表交由患儿住院期间首要照顾者填写。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儿出院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住院总费用和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支气管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而未成年患儿在生活、经济上尚未独立,住院必定给家长从照顾和经济上带来沉重的负担。如何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缩短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成为一个医疗保险机构、医疗机构、家庭最为关注的问题。

临床路径是“照顾式管理”的延续,是现代管理理念在临床医疗和护理中的应用,其体现了质量管理、循证医学、以患者为中心、沟通与冲突化解、结果测量现代管理理论,采用简单明了的方式将常见诊疗与护理工作标准化。既可以保证医疗质量,又能降低医疗成本,患者也可以得到人性化照顾。

笔者所在医院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由多学科的专业人员共同执行。首先由医院各种背景的专家和成员组成发展小组,参照卫计委的常见疾病临床路径,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出电子信息化路径表。路径表包括第一节点:入院处理;第二节点:病情控制期处理;第三节点:出院处理。支气管肺炎的患儿持住院证办理入院手续后,接诊医生根据临床路径的纳入排除标准决定是否将该患儿纳入临床路径。对于纳入临床路径的患儿,将严格按照路径表上的治疗护理操作执行。(1)入院处理包括,对患儿询问病史及查体,进行入院评估,风险评估和入院宣教,制定护理计划,提出护理问题和措施,以及根据医嘱完成相应的操作。此期在1 d内完成。(2)病情控制期,主要是收集各实验室检查报告,发现阳性体征,观察药物副作用,评价护理问题,继续对应的护理措施,对患儿的病情变化做进一步的处理,进行呼吸道护理,指导家长进行翻身拍背,观察病情及完善相关的护理记录。此期大约为3~4 d。(3)出院准备,完成出院小结,交代出院的注意事项,告知出院带药的使用方法,以及完成出院宣教。这样系统就完成一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路径护理的操作执行。

在工作人员方面,信息化临床路径集管理、医疗、护理、医技为一体,这种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使独特技术的医务人员彼此间进行相互交流的工作模式,充分体现了团队精神[6]。又能使医师提高了处理问题的效率,使患儿的病情得到了及时的控制,减少了痛苦[7]。在患儿家长方面,对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每天的治疗护理心中有数,减轻了家长的思想顾虑,从而密切医患关系,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晓华,张晋昕,成守珍,等.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基本素质现况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31-33.

[2]李明子.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59-61.

[3]肖晓玲,胡秋秋,唐唯佳.循证护理与临床路径结合运用于临床的探讨[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6):16-18.

[4]田萍,李星梅,杨金芬,等.循证护理与临床路径整合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3):8-10.

[5]冯志英,王建荣,张黎明,等.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的研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63-65.

[6]张新华.实施临床路径提高服务质量[J].护理管理杂志,2004,4(2):31-32.

篇3

【关键词】 高校; 科研经费; 使用; 问题; 规范

科学研究既是高校的“三大任务”之一,也是衡量高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科研经费是高校教育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高校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科研经费的使用,不仅影响科研项目自身的完成,也影响学校科研水平的提升,更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存在问题透视

由于诸多原因,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一)科研经费预算模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校科研经费,一般情况之下,只是在科研项目申报时按照项目与年度略作预算,往往显得随意与模糊。科研项目获准立项,科研经费划拨到位,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能做出科学而周密的“预算”的高校与项目微乎其微。科研经费预算模糊,容易形成三种不良现象:其一,科研经费使用随意、盲目与低效,极易导致科研经费“流失”;其二,科研经费使用不平衡、不协调,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或一些项目松一些项目紧,导致钱不能用在刀刃上;其三,项目结题后,科研经费仍“余存”于账,长期不动。

(二)科研与财务部门脱节,科研经费使用监管失控

高校科研主管部门与财务主管部门或双方职责不清、相互扯皮,或各自为政,不协调、不协作、不沟通,往往导致科研经费使用监管失控。主要表现为:其一,科研经费的“滥用”,不属于某科研项目甚至根本不是科研项目的“使用经费”被视为科研经费而报销;其二,项目与经费脱节。财务部门只管科研经费使用是否符合“财务规定”而不审查经费使用是否真正用于科研项目本身,科研部门只负责项目管理而不审核经费的使用与报销,导致项目与经费脱节。

(三)财务内控不严,科研经费“套取”现象普遍

科研经费管理有着自身的复杂性,财务部门对科研人员往往抱着“同情心”,在实际的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中常常“得过且过”、“能宽则宽”。这往往导致科研人员以各种形式套取科研经费:

1.以自带私车的形式,长期在外出差,套取补助。

2.假借他人名字,使他人处于被出差状态,报销差旅费。

3.以合法不合理的票据报账。我国票据的种类多,还不具备所有商家都出具与税务联机的增值税发票。由于商品市场不规范,商家应消费者的需要偷梁换柱更换品名开具发票;商家开具头大尾小的发票;发票内容与科研项目毫无关联等。

4.以研究生或本科生出差报销差旅补助或领取劳务以逃避缴纳个人所得税。

(四)科研仪器设备流失严重

用科研经费或科研配套经费购买仪器设备,是科学研究之必需。但在实际的科研仪器设备购买、使用、管理中,存在诸多“漏洞”,导致科研仪器设备流失,间接导致科研经费流失。主要表现为:其一,科研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浪费科研经费;其二,购买非科研之用的仪器设备,导致科研经费并非“专用”;其三,利用购买科研仪器设备之名,行“转移科研经费”之实;其四,科研仪器设备管理、使用不善,导致仪器设备损毁、遗失等,导致科研经费的损失。

二、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原因多种多样。

(一)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理念错位

科研经费是教育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和管理与其他教育经费理应一模一样。但在高等学校,对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科研人员、财务工作者、科研管理及监察审计部门还存在认识误区:认为科研经费是科研人员经过“努力”而得来的,是科研人员的“私人”财产,其使用与管理属于科研人员的个人行为,均不应“从严”而应“适当放宽”。可以说,“从宽”是高校对待科研经费的普遍“心态”。在“从宽”理念的支持下,财务人员、科研管理与监察审计部门对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睁只眼闭只眼”,导致“问题”越来越多或长期得不纠正。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

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涉及高校的财务、科研管理、国有资产与监察审计部门,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其一,财务、科研管理、国有资产与监察审计部门职责不清,相互扯皮,导致科研经费管理出现“空白”;其二,财务、科研管理、国有资产与监察审计部门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不管我也不管”的态度,导致科研经费管理“失控”;其三,财务、科研管理、国有资产与监察审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各执一词,未能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机制与协调机制。

(三)科研人员财务知识贫乏

高校科研人员,在其从事的专业领域是“专家”,但大多数科研人员,缺少预算、决算、经费报销等基本财务知识,对财经纪律、财务政策等知之甚少;少数科研人员缺乏自律意识,在科研经费的使用方面随意性很大;个别科研人员认为科研经费属于自己的私有财产,可以任意支配。科研人员财务知识缺乏、财务意识淡薄、自律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失范”。

(四)财务人员管理失责

高校财务部门应该是科研经费管理的主体。但由于自身素质、知识结构、思想观念、业务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财务人员对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往往以“宽”相待,能报就报,只要不是明显的“违规”就行。同时,为了省事与减少麻烦,财务人员对科研经费与科研项目之间的关系、项目经费的报销比例等往往疏于核对与查证。

篇4

目前高校的教育经费中,科研经费占了很大一部分。科研经费的使用,不仅影响项目本身,也影响学校的科研水平,更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 高校科研经费存在的问题

科研经费预算不清晰。高校的科研经费,一般是项目申报人在做申报书时粗略作的预算,比较随意。高校科研经费预算不清晰,表现在:第一,科研经费使用随意,容易造成科研经费流失;第二,科研经费使用没有计划,出现前松后紧或者前紧后松现象,甚至有的快结题了才开始突击用钱;第三,项目结题后,科研经费仍一直在账上挂着,长期没有动。

科研经费使用随意。由于科研经费一般都是职工自己申报的,被当作个人行为,所以财务处在报销费用时一般控制不严。表现在:第一,用各种票据报账。由于现在商品市场不规范,消费者向商家索要自己需要更换品名的发票;商家开具头大尾小的发票;发票的内容与科研项目完全没有什么关联。第二,使用别人的车票、住宿票,冒充是自己外出调研发生的差旅费;第三,用各种汽车燃油费、过桥过路费来报销;第四,使用购买家具的发票,充当科研项目需用的仪器设备报销。

科研经费使用监管失控。高校科研主管部门和财务主管部门职责不清,不协调、不沟通,容易导致科研经费使用监管失控。项目与经费脱节,财务部门只管科研经费使用是否符合财经法规,一般很少审核经费使用是否真正用于科研项目本身,科研部门只是负责项目管理而不用审核经费的使用与报销,导致项目与经费脱节。

科研仪器设备流失。科研经费使用中购买仪器设备比例很大,但在实际购买中,存在不少漏洞。其一,科研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浪费科研经费;其二,购买的仪器设备并非科研之用,导致科研经费不真实;其三,科研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不善,导致仪器设备损毁,造成科研经费损失。

二、 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理念错误。科研经费一般认为是科研人员经过自身的努力争取而来的,是科研人员的私人财产,使用也属于科研人员的个人行为,不用过于苛刻,可以放松管理。在这种理念下,财务人员、科研管理、监察审计部门对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去追究,致使问题越来越严重。

管理体制不健全。财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监察审计部门职责不清晰,相互推诿,导致科研经费管理一片混乱;部分高校没有制定专门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没有明确科研项目经费报销的范围以及报销比例,以致于报销混乱;大部分高校没有专门设置科研经费报账人员,通常由经费会计负责报销;财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监察审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各执一词,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与协调机制。

财务人员管理失责。高校财务人员受到知识结构、思想观念、业务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对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控制不严,为了省事,财务人员对科研经费与科研项目之间的关系、项目经费的报销比例没有进行核对与查证。

科研人员的财务知识贫乏。高校大多数科研人员,缺少经费预算、报销等基本财务知识,对财经纪律、财务政策了解很少。部分科研人员使用科研经费很随意,任意支配经费。科研人员缺乏财务知识、财务意识淡薄、自律性不强,导致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失去控制。

国有资产与监察审计部门管理不到位。科研经费的审计通常都是在项目结题以后,这种事后审计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科研经费购置的仪器设备往往不重视,很多都没有纳入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 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对策

健全科研经费管理体制。高校可以设立科研经费管理结构。高校可以单独设立科研经费管理办公室,由财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监察审计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制定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细则,解决科研经费管理与使用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专人负责科研经费账务处理。

完善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的规章制度。高校应当出台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与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财务政策,各管理部门在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中应承担的职责等。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的规章制度,既要全面、系统、科学,又要具体、准确、可操作性。制度是前提与保证,有了制度后,要在全校内广泛进行宣传,让师生员工能人人皆知。另外,认真贯彻落实规章制度,要保证落到实处,要让规章制度真正发挥作用。

强化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必须要对每一项科研经费进行预算编制,预算要细化,差旅费、材料费、劳务费、资料印刷费、设备购置费报销比例要明确。科研经费报账人员可以通过财务软件进行会计科目形式的控制,这样可以一方面降低财务人员在核算中操作的难度,又可以避免预算与实际开支出现的差距。高校还应当利用校园网,构建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科研人员可以在校园网上随时查询自己的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做到心里有数。

加强财务内控力度。首先,应当加强对科研人员政策宣传,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通过财务处网站、校园网、张贴栏、财务知识培训等方式宣传,让科研人员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管理制度。

其次,加大财务把关力度,进一步规范报销细则。对私车公用情况,由负责车辆管理的部门进行审核,审核其路程确定油费的报销金额,负责经费报销的人员应当审核科研人员实际出差路线与汽车过路费票据、出差时间是否一致;对于除科研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的车票、住宿票审核要严格,必须由科研人员写情况说明,领导签字才能报账;对于劳务报酬,必须要有领款人的签名和联系方式,便于核实其真实性,最好不发现金,采用银行上卡方式;对于项目所需的仪器设备购置,必须要国资管理部门签字,入学校固定资产帐;对内容与科研项目无关的发票,不予报销。

篇5

关键词:绩效管理 高校科研经费 管理

一、前言

随着对科学研究的重视,国家将越来越多的经费投入到了高校的科研。随着逐年增长的科技经费的投入,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研究如何将绩效管理有效的运用在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可以有效的解决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问题,利于促进高校科学研究以及高校整体的发展。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充足的科研经费是高校进行科研活动的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对科学研究的重视,国家将越来越多的经费投入到了高校的科研。但是,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使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也使得科研经费效益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一)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政策不完善

很多高校没有一个完善的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或者是制度制定得不够细化,科研经费的支出没有范围的限制。高校的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只是数字上的管理,并不能有效的控制科研经费的真实性和效益性,导致挪用、滥用科研经费的情况经常发生。

由于科研经费来源的多样性,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方法对科研经费进行管理。例如某些项目的进行,需要用科研经费购买相关的设备仪器,但是这些设备仪器却不能作为高校的不动产进行入库保存;或者有些项目的固定资产即使入库,也是由项目组长期持有,难以实现资产的共享。

很多高校没有将科研活动所形成的版权、专利技术、新型发明纳入学校的无形资产,对这些无形资产缺乏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不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学校创造效益。整个科研活动虽然花费了大量的经费,但是其形成的资产不能真正为学校创造效益。

(二)科研经费结题不结账现象普遍存在

目前很多高校对于科研课题的预算制度不够严谨,制度的内容不够细化,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导致经费支出的弹性比较大,这就容易导致科研经费结题不结账现象的发生[1]。有些高校是由科研部门负责提取管理费,并负责科研项目和科研合同的管理,不能对经费的使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追踪,就不能及时发现科研经费使用时出现的问题。而高校的财务部门仅仅对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进行负责,没有真正有效的跟踪项目科研经费的使用。

(三)科研经费核算制度不完善

科研经费核算制度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高校开展的科研项目往往是由高校的老师组织进行的,而很多高校的老师既要从事教学工作又要进行科研活动,这就导致了高校科研活动的双重性。由于高校科研活动的双重性,高校的科研活动中往往不容易确定科研活动的人员费用的承担比例。很多高校的仪器设备、实验室、消耗的水电费等都是由科研和教学共同承担。很多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没有重视科研成本与产出的比例,不能将教学与科研所消耗的费用区分开来。一些高校没有制定设备仪器、实验室使用等相关科研项目的收费标准,没有制定水电、仪器、试剂等资源使用的计量方法。所以高校就很难将教学和科研需要承担的资源消耗费用比例区分开来。

三、绩效管理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实践应用

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实施绩效管理主要是为了实现科研经费的“3E”原则,即效率性(Efficiency)、经济性(Econom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

(一)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的内容

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科研经费的投向管理。科研经费的投向管理是指对科研经费的用途、性质和和标准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科研经费的投向管理主要是针对经费使用前的管理,科研经费的投向管理有利于对经费投入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是保证科研经费有效利用的前提。2、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是指对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的管理,以保障科研经费使用的经济性、合法性和有效性。3、科研经费的效果管理。科研经费的效果管理是指对科研经费的具体执行情况和完成情况进行管理。科研经费的效果管理,是将来安排项目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提高绩效管理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应用对策

在高校的科研经费的管理中,只有将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有效的结合,才能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使科研工作顺利的开展。

1、树立绩效管理观念

科研经费如果在使用前能够对科研经费的科研经费预算合理用途、性质和和标准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在使用过程中将科研经费的使用经济化、合法化和有效化;并对科研经费的执行情况和完成情况进行实时的追踪,树立绩效管理观念,才能够切实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使科研工作顺利的开展。

2、高校的财务部门和项目的管理部门有效沟通

项目的负责人在进行课题的申报时应将项目的总体预算方案告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应该结合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将上报的预算方案进行分析,最后才能确定科研经费的预算方案[2]。科研项目申请成功后,课题组成应严格按照财务部门确定的预算方案执行,而财务部门应实时监控经费的使用明细,并进行不定期的检查。

3、对高校的科研项目实行绩效拨款

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应不定期的对已经获批通过的科研项目进行检查,并对科研项目的完成进度进行监督,建立一个奖惩机制[3]。通过对高校的科研项目实行绩效拨款,可以将项目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并及时调整下拨科研经费的额度。比如对完成监督指标的项目,项目经费可以先行拨付;而对于没有完成监督指标的项目,应及时提出整改,如果整改还不符合要求,就延迟项目经费的下发。

四、结语

科学的管理好科研经费,有利于促进高校科学研究以及高校整体的发展。只有将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有效的结合,才能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使科研工作顺利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佳媚.浅谈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J].经济师,2011(4):111—112

篇6

关键词:科研经费;规章制度;预算管理;监督机制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规模不断扩张,国家对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高校的科研实力不断提升,科研经费来源渠道越来越广,数额越来越大。这对科研经费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对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学校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概述

科研经费是指各种用于发展科学技术事业而支出的费用。目前,高校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下拨的纵向科研经费;二是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合作,通过向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服务、科技成果转让等方式而获得的横向科研经费;三是学校的自筹科研经费。其中以纵向科研经费为主。在对这三类科研经费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国家对纵向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有相对完善和严格的专项制度,学校对纵向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比较严格。相比较而言,由于国家对横向科研经费的使用一般没有明确的要求,学校对于横向经费的管理就比较松懈。学校自筹科研经费相对数额较小,仅具有鼓励扶持的性质。此外,对于纵向科研经费的管理,基本是遵循国家、地方财政、科技、教育等部门和学校自身制定出台的有关科研经费管理规定进行预算管理。对于横向经费则更多是根据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合同进行合同管理。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分析

由于科研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这就带来了科研经费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加大了科研经费管理的难度。虽然绝大部分高校都能够按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对科研项目进行管理,但在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与规章制度不完善

由于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广,立项部门多,不同类型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办法有所不同。虽然教育部、财政部已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但其只能从宏观层面上指导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在财务人员对科研经费进行实际管理的过程中,仍然有些具体的情况没有健全的制度可以参照。因此高校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与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的具体办法,对科研经费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二)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执行性

一般情况下,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主体是项目负责人。但项目负责人往往缺乏必要的财务预算知识,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按自己的经验估计填列一组数据,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导致后期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支出超出预算范围、经费项目混淆、使用用途混乱等与预算不符的现象。因此,如何编制科学合理、具有较强可执行性的预算成为科研经费管理的关键。

(三)科研经费监督机制不健全,管理职能缺失

由于高校科研经费监督机制不健全,大多科研项目经费都由课题组负责,课题负责人在预算范围内对课题经费具有较大的自。科研人员注重科研项目的技术问题,忽视经费的使用效益。财务人员对经费进行会计核算,但对科研经费的运作全过程缺乏了解。科研项目的专项审计普遍性不够,审计部门只在项目结题时进行事后审计,不能在过程中及时发现经费开支的漏洞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影响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经济性和效率性。

三、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对策研究

(一)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制

针对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与规章制度不完善的问题,高校应当根据科研项目的来源与立项部门不同,结合科研项目的特点与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的、操作性强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纵向科研经费应注重和突出政策性,横向科研应在合理合规合法的前提下强调灵活性,能够满足市场与企事业单位的需要。不同来源的经费也应当确定不同的支出范围,制定经费的使用与结算管理办法。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立项、经费使用和项目验收进行全程管理,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与项目负责人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

(二)重视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对支出进行额度控制

编制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预算不仅是项目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更是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效率的重要前提。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应当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按照各类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政策进行编制。通过会计核算系统的预算限额分类控制,在经费的使用过程中,按照科研项目的预算,对支出项目设定限额,进行额度控制,如果支出超出额度则无法继续支出,保证经费支出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为项目的结题验收提供保证。

(三)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

高校应当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审计、纪委、监察部门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对科研经费进行审计,对重大科研项目全程审计。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科研经费绩效考评制度,根据科研项目合同书约定的目标和指标,对比审查科研成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估,将最终的考评结果作为今后申请科研项目的重要参考条件。

四、结束语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否科学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水平,影响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高校各部门应从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现有政策,建立和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正确运用监督与绩效考评等手段加大科研经费管理力度,以保证高校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经费管理

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各级部门、单位及各行业对科研工作投入力度的加大,高校科研经费逐年增加,科研经费管理成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管理好、用好这部分资金,对激发广大教师的科研工作热情,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保证科研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提升高校科研工作水平意义重大,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为确保高校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提高这部分资金的使用效率提供参考。

一、 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科研经费的管理涉及到:事前,科研经费的申报评议以及由此分配的项目经费额度及项目预算;事中,科研经费的核算监管:事后,科研项目结题的经费管理。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在上述三个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1. 科研经费分配及科研项目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及各行业主管部门下拨的纵向科研经费.二是学校与社会其他部门及企业进行科研合作、科技咨询或科研成果转让所获得的横向科研经费. 三是高校自筹的配套科研经费。这三方面经费来源,除横向科研经费的获得是投入资金及取得资金的双方大多数对项目细节比较熟悉,从立项、项目资金的使用大多经过仔细分析评议外,纵向科研经费和高校自筹的经费在立项审批时,由于科研工作的专业性及精深程度的约束,不仅审批经费的各级领导及主管部门不一定懂得申报项目的专业及项目的实际价值,就是本学科的人员没接触过申报项目研究领域内容的也很正常,因此,对部分申报项目应不应该分配经费,分配多少合理,得到科研经费的项目如何使用,即项目的经费预算怎样做才合理都有很大的随意性,再加上,项目评审过程中,,人际关系使评审掺入了人情和面子等不公正因素,故而,从项目经费的分配是否合理,项目的预算编制是否可行上就存在了问题。只有在项目的科研经费分配合理,项目的预算编制符合实际的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才有了意义,会计的核算及监督才有了真实可行的依据。试想,一些项目得到了比项目本身需要多得多的经费或项目经费预算的各项金额与实际该项科研工作的实际使用相差太远,该项经费的项目负责人为能将经费从财务报销出来,必然弄虚作假,编造与实际支出不符的票据凭证以便套取经费,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则失去了意义。

2、科研经费支出不规范、不合理的问题

一方面,就目前全国高校普遍实行的课题制科研经费管理模式来看,科研项目负责人主要是负责对课题立项,组织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以及对科研项目验收、项目形成的资产和成果进行全程跟踪管理。许多地方以科研课题的数量以及经费额度作为一项重要依据来衡量高校的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导致很多高等院校普遍注重科研项目、争取科研经费,为刺激教师们能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获得更多的经费,给予科研项目负责人更多的资金自逐渐成为了许多高校管理部门的一个共识。另一方面,由于项目预算的不完善,甚至有些校级课题就没有成文的项目预算,科研经费支出就只有依据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财务规章制度等现有管理文件来核算监督,而科研经费开支灵活,专业性强,针对这种情况。现有各项管理制度尚不能满足这种经费管理的要求,再加上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筹集和运用全过程缺乏了解,和科研管理部门缺乏经常性的沟通,造成的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脱节,进而无法对项目经费进行有效的管理。出于上述主观上不够重视,放任自流,客观上没有健全的核算监督依据及制度,科研经费支出的不规范、不合理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①科研经费支出随意,会计信息不真实。②支出结构不合理。招待费、汽油费、出租车费等太多。③科研经费支出中固定资产购置重复,国有固定资产流失严重。④部分与科研有关的学校公共资源被科研工作占用,没有从科研经费支出中得到相应的补偿。

3、科研经费结题草率,监管不力,结余资金管理不善。

由于科研经费事前、事中的监管不到位,使得部分科研经费实际支出与申报时的预算有差异,为保证结题报告的报出,项目负责人往往不按实际支出填表结题报告,而是通过调账人为的将不符合预算的支出改为符合预算的支出,而部分校级课题根本就没有结题这回事。科研经费一旦结题后,结余资金就失去了申报时用款计划的约束,如何支出就更加自由,只要原始票据合法、签字审批等手续齐备,财务人员审核报销一般比较宽松。

二、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

1、提高对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视,加强项目预算管理。首先随着科研经费的逐年增加,科研经费的管理应该逐步规范和完善,学校领导、科研管理部门、财务处和项目负责人都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摒弃科研经费是个别科研人员的经费的思想,从项目预算入手,以项目预算的内容及支出要求为准绳,事前作好预算,事中严格执行预算,事后以预算为标准考核科研经费的支出,这样才能实现对科研经费有效的监管。

2、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保证科研经费支出有法可依。上级主管部门可针对高校科研活动经费的资金适用范围、资金转拨、资金结转等方面进行规范,各高校依据规范制定适用于本单位的具体操作办法。纵向科研经费校内管理制度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项目主管部门的财务规章制度;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应本着促进高校科研转化为生产力的原则,积极作好服务,保证产学研的健康流动。对于高校自筹的科研经费应组建由学术专家构成的论证小组,根据实际需要分配校科研经费并保证分配金额的合理性。此外,高校还应建立严格的经费审批制度,严格审批权限,规范细化经费使用范围的报销规定,使科研经费真正用于项目研究中。

3、加强科研经费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作好科研经费的结题审计。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部门包括科研项目所在院系、科研处、财务处、资产处、审计处,这些部门应及时加强信息交流,通过校园网互相查询所需信息,及时了解每项课题经费的使用情况和项目进展,同时作好结题审计。(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刘秀勤。关于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9

篇8

关键词:医院;科研经费;科研经费管理

近年来,医学研究投入不断增加,科研经费来源日趋多样化,其管理和使用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1]。科研经费管理是医院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并在整个医院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何进一步规范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是各大医院的重要工作。本文总结了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某三甲儿童医院的实际情况,科研部门联合财务部门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以解决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并对其效果进行讨论。

1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预算编制不合理,难以控制其准确度 科学合理的制定预算是项目正常开展的第一步,如何保证预算编制合理成为项目组及管理部门的一大难题。在编制预算时往往只有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成员参与,科研部或财务部并未参与,造成预算评审评估不够严肃、专业[2]。项目负责人对其研究的内容了如指掌,但对预算编制遵循哪些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和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不熟悉[3]。由于缺乏合理编制预算的意识,编制出的预算简单、笼统、缺乏科学依据,最终可能导致项目经费高比例的结余或严重不足,从而影响项目的完成或经费使用效率[4]。

当前,我国有关部门出台相关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及编制预算说明,如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于2013年11月的《关于印发的通知》沪财教[2013]67号文件,其中附件要求项目组编制时细化经费预算并准确编制预算内容。但实际编制预算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未按照相关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及编制预算说明的要求合理编制预算。由于专业的限制,以及科研项目的不确定性,给编制准确科研项目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会导致出现经费预算内容与预算科目不符以及超出相关规定的费用标准,造成项目经费执行差、财务审计不过关等问题[5]。

1.2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缺乏监督反馈机制 由于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大多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立项、经费使用、项目验收、财务审计等的管理[5]。据了解,目前,仍有部分研究人员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己争取得到的,其所有权归项目组所有[6]。一般医院为鼓励医务人员开展科研工作,某些类别的项目按照一定比例给予配套资金,这些资金也由项目组自由分配,其中还有科研人员认为这笔资金由我支配,几乎成为其私人资产[7]。这些都会造成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比较随意。如现金业务支出占的比例较高,专家咨询费、研究生劳务费、以劳务支出的调研及病例收集费等等,甚至包含了个人的市内交通费、招待费等。

当然,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也会造成一部分项目实际支出与经费预算不相符,造成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给科研项目验收和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8]。现阶段,科研部门缺乏对经费使用情况的跟踪与有效管理,财务部门缺乏对科研进展情况的整体把握,所做的只是简单的会计报销工作,难以形成对科研经费使用的有效监督。

1.3科研经费核算不规范,结题不结账现象严重 旧的《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对科研会计核算未作明确规定,从而造成医院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口径不一,有些医院放在"往来科目"中核算,有些医院放在"基金"中核算,还有些医院放在"往来科目"中核算等等[6]。随着2012年1月1日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正式施行,虽然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新增了"科教项目收入"科目,并在"科教项目收入"科目下设了"科研项目收入、教学项目收入"两个明细科目,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会计核算口径,提高核算准确性[7]。走访某三级医院得知,科研经费的明细核算是按照项目负责人设置,再细化至项目本身,做到科研经费"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但是,实际核算时不规范且过于简单,不能细化到科研经费支出所涉及到的设备、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交流、会议费、劳务费、间接经费等,导致经费决算时各项收入归口不明晰,无法通过财务信息对科研经费收支结构的合理性做出评价,不易发现经费支出中存在的问题[9]。

一直以来科研项目结题,但却没有按规定结账,"结题不结账"造成了大量科研经费结余。有些医院对科研结余经费的处理态度较为宽松,一是可能由课题研究负责人决定剩余经费的用途;二是作为医院科研基金的一部分,被继续用于医院的科研活动[10]。也有些医院管理部门对结题管理不够重视,一是财务部门因为没有参与科研项目的前期、中期及后期管理工作,对科研项目信息缺少了解,二是科研管理部门也没有及时提供各个科研项目的相关情况,两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财务部门对于科研经费的使用只是按照常规进行支出报销,可能在科研项目已经结题,财务账面仍有余额,形成科研经费结余[11]。大多数课题都存在课题结题后不及时结转剩余经费的情况,课题长期闲置或用做其他与原本科研课题无关的研究费用支出,也有一些项目负责人是研究生导师,课题虽然结题,但由于需要经费继续研究生带教,为保证账面有足够的经费,故而不急于经费的结转[9]。结题不结账使得课题中的许多固定资产未能得到清理,结余资金未能进行分配,使得有限的资金和固定资产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7]。

2实践与对策

针对各个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现状结合某三甲儿童医院现状存在的问题,该医院科研部门联合财务部门及信息部门引进科研管理系统(简称电子报销系统)解决该医院的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规范科研经费报销、实时动态监测为目的,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项目验收和财务审计的通过率,使得科研经费充分利用并发挥最大的作用。

2.1加强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的交流,合理编制经费预算和及时结题结账 经了解,引进电子报销系统前,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管理的全部过程进行仔细的整理,包括预算编制、科研经费的报销、验收与审计等的过程整理。科研部门致力于科研经费的管理,通过与财务部门的多次交流,财务部门不仅仅可以参与到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编制,也可以及时的了解项目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反馈项目经费的使用是否规范。

从项目申请开始,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首先编制经费预算,科研部门依照相关项目经费的管理办法及预算编制说明反馈预算调整意见至项目负责人,修改后交至财务部审核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例如:《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财行[2013]516号)、《上海市市级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沪财行[2014]35号)、《上海市市级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沪财行[2014]9号)、《上海市市级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沪财行[2014]14号)等。考虑到科研活动的不确定性,留有弹性空间的预算也是有必要的。经费预算就可以由固定性预算与非固定性预算组成。这样,经费执行过程中,原先未预计到的支出就可计人不可预见费。项目立项后,批复的预算经费录入电子报销系统,暂不可更改。一旦预算需要更改,根据经费管理办法的要求,可在一定范围调整预算,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经讨论并上交医院院务会讨论,通过后方可调整预算,电子报销系统提供修改预算的功能,确定最终经费预算。因此,医院科研部门、财务部门、项目负责人不但要做好本职能范围内的工作,还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科研经费的编制预算管理工作[12]。

科研部门掌握各个项目的研究进展,通过电子报销系统,可提示即将结题的全部科研项目的列表。科研部门既可以提醒项目负责人尽快使用全部经费,也可以将列表发给财务部门相关人员,在结题后做好结账工作。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某三家儿童医院财务存在结题不结账的情况,例如有些离职、退休、过世的医院科研人员的科研经费仍存在医院财务账目中等。为了更好地做好结题及时结账的工作,必须加强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的联络,按照医院财务制度严格执行。

2.2规范科研经费报销流程,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某三甲儿童医院首次结合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科研经费报销,实现报销登记、报销审核均在系统进行,突破原有财务审核流程,形成一套具有某医院院科研和财务管理特色的科研经费报销流程。

新的科研经费报销流程较之前的流程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规范使用科研管理系统。它也成为了整个科研经费报销流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新的科研经费报销流程在每一个环节都是由上至下,若有一处审核出现问题,必须重新报销。严格按照新的科研经费报销流程执行有利于科研人员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思维,有利于科研管理人员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财务管理人员加强财务审核管理,提高报销一次成功率。

但是,目前该医院现行的是原有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已不能适应当前的科研经费管理现状,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该医院之前推行科研项目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与项目负责人制原则,以《科研经费使用手册》为报销手段,通过科研部门、分管院长、院长以及财务部门对支出报销的签字和审核,缺乏电子报销系统与《科研经费使用手册》结合的具有规范性的报销流程规定。当然,医院要针对当前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可行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才能使医院的科研经费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6]。从长远的角度上,规范报销流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推动科研经费管理、实践科研经费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3规范使用科研经费,建立动态监管机制 在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和课题组(负责人)之间建立电子报销系统,科研部门录入项目经费预算,财务部门添加新增到款经费,科研部门及时将到款经费一一对应到项目中。科研部门首先可审查支出报销材料是否齐全、合理,还可通过电子报销系统随时查看预算经费的实时使用情况,对于已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问题,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财务部门可以通过最终环节的审核,严格遵照财务制度,把控报销质量,若报销环节出现问题财务部门具有一票否决权,退回重新报销。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成员可以通过查询在系统上查看某一项目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和结余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既然动态监管是本系统最有特色的,从科研经费开始使用到结题,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科研和财务部门,此系统可以使科研经费的管理更加科学化、透明化和高效化,减少科研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加强课题负责人的科学使用科研经费意识,有利于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有利于控制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也有利于上级科研管理部门的检查和审计[13]。

因此,建立科研部门-科研人员-财务部门为一体的动态监管机制是该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趋势所向。动态监管机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使用经费监管和结题审计监管部分。第一部分是使用经费监管,就是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的管理。科研人员不得超出预算范围开支经费,也不得提前预支经费,不得支出科目与预算科目不符。经了解系统可以做到百分之百保证项目负责人合理使用经费。第二部分是结题审计监管,就是项目经费决算及经费使用进度的监管。科研人员可查询支出明细,财务管理人员可直接提供经费决算表,以便用于项目年度考核、中期考核、财务验收、财务审计等情况。在整个经费使用过程中,有效的动态实时监管可以查找系统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可以查找出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差错并及时更正,可以查找出科研人员报销时遇到的操作问题并咨询解决问题,也可以满足财务的所有需求。

3讨论

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模式逐步专业化和精细化,对医院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某三甲儿童医院首次引进电子报销系统,系统运行良好、效果显著,获得项目负责人、科研部门人员和财务部门人员的一致好评。该系统可以督导项目负责人科学的管理科研经费,项目负责人可以实时了解经费使用进度,通过项目序时进度调整经费使用进度,也可帮助其顺利通过财务验收及审计等上级检查。该系统也可以协助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科研经费管理,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可以动态监管经费使用情况和项目进展情况,可提醒项目组调整经费使用进度和项目结题做好验收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志光,杨涛,梁宁霞,等.基于WEB的医院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J].中华医学管理杂志,2009,22(20):111-112.

[2]况景勤,郭文博.基于科研经费验收角度的医疗机构科研经费管理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3):204-206.

[3]刘茜.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初探[J].商务会计,2013(2):109-110.

[4]李祥婷,贾品,叶蕾,等.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4,27(6):614-617.

[5]罗爱华.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加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J].财会研究,2014(12):252-253.

]6]李静峰.如何有效地加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J].会计之友,2011,23(8):25-26.

[7]蒋祖康.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经济视野,2014(12):169-170.

[8]于新颖,陈瑛,张焕萍,等.对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6,19(2):94-95.

[9]黄小琼.浅析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13,30(11):39-40.

[10]于娜,李哲海.浅析如何完善医院科研经费管理[J].医药与保健,2014,22(11):178-179.

[11]董音茵.加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促进医院科研发展[J].现代医院管理,2011,09(2):54-5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