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6 09:30:5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社区治理的基本理论,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 2 章 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解析
2.1 核心概念解析
2.1.1 公共服务
2.1.2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2.2 基本理论解析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3 公共治理理论
第 3 章 淄博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介绍
3.1 淄博市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1 必要性
3.1.2 可行性
3.2 淄博市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措施
3.2.1 购买公共服务的宏观做法
3.2.2 购买公共服务的具体实践
3.2.3 购买公共服务的管理考核办法
3.3 淄博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成效
3.3.1 促进市场竞争更加充分
3.3.2 让群众享受到更为专业的服务
3.3. 有效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第 4 章 淄博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社会组织被认可程度低,公信力不足
4.1.2 政府人员购买意识薄弱
4.1.3 程序不规范,标准不统一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社会组织力量欠缺,规范化程度低
4.2.2 政府部门权责不清,改革动力不足
4.2.3 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障
4.2.4 评价和监督体系不健全
第 5 章 国内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经验借鉴
5.1 国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
5.1.1 英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
5.1.2 美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
5.2 国内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
5.2.1 上海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
5.2.2 广东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
5.3 对国内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经验总结
5.3.1 重视制度建设
5.3.2 严格的购买流程和完备的评估、监管体系
5.3.3 注重培育社会组织,资金来源多元化
第 6 章 淄博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
6.1 培育壮大社会组织
6.1.1 加大财力物力支持
6.1.2 提高社会组织的人员素质
6.1.3 扩大社会组织影响力
6.2 畅通信息互通机制
6.2.1 强化政策执行过程的反馈机制
6.2.2 建立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交流平台
6.2.3 积极吸纳公众的意见建议
6.3 政府转变购买公共服务观念
6.3.1 加强自身理论学习
6.3.2 学习先进地区经验
6.3.3 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
6.4 制定合理完善的配套制度
6.4.1 充实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相关规章制度
6.4.2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6.5 建立健全监督评价体系
6.5.1 加强内部监督评价体系
6.5.2 完善外部监督评价体系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 谢
中文摘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改革,通过在服务供给中引入竞争机制,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在政府私有化程度较高的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提供社会福利的方式之一,从而弥补政府失灵和政府干预的缺陷。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并逐步让越来越多地发达国家用来进行政府管理。政府通过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以此达到削减经费、减少成本、提高行政能力的目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属于新公共管理运动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精神。
我国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研究并没有向西方发达国家那样较早的开始。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经历了向西方社会管理制度模仿学习,到适应自身社会发展并逐渐完善和创新的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众需求出现了更为多元化的趋势。目前我国基层政府越来越多的采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进行社会公共管理,一方面可以促进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但因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我国起步较晚,各项制度建设和市场培训还不够完善,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本文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治理理论的理论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从内涵、相关要素、基本理论等方面进行细致深入的学习研究。通过论述近年来淄博市深入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从社区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开始日益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项目和措施,分析淄博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取得的效果及不足之处。紧接着在英国、美国和上海、广州的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学习到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做法。它们的成功主要在于重视制度建设、规范的购买流程、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注重社会组织培育等方面。在此基础上,集合淄博市自身特点和不足,寻求出优化淄博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解决途径。要通过培育壮大社会组织、畅通信息互通机制、政府转变自身观念、建立配套的规章制度、完善监督评价体系等方面,实现淄博市政府的高效、优质的管理,弥补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不足。
一、创建文明社区的任务目标
(1)社区教育深入持久,居民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结合群众的思想实际,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人们坚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居民爱祖国、爱志丹、爱社区,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开展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社区内形成助人为乐、团结友善、扶贫济困的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道德风尚。开展以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为内容的科普活动,引导人们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抵xx,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方式方法和运行机制,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落实到社区和各项工作之中。
(2)社区文化生活丰富,居民精神需求得到满足。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建立社区文艺广场、体育活动场所、市民文明学校,为活跃居民文体活动创造条件。充分开发社会文化、体育资源,本着自愿互惠原则,开放驻区单位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实行资源共享。发展广场文化、楼院文化、家庭文化,开展群众喜闻乐见、自娱自乐、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遏制不良文化在社区的传播。
(3)社区服务体系健全,居民生活方便有保障。
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发展方便居民的供水、供电、供气、购物、邮电、清洁等公共服务,发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扶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发展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建立社区医疗卫生所站,发展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社区卫生服务。建立社区志愿者组织,发动社区居民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开展群众性的互帮互助活动。不断推动社区服务向社会化、网络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4)社区治安状况良好,居民安居乐业。
建立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网络,完善群防群治体系,发动群众共同维护社会稳定。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扫除黄赌毒等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区环境。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积极疏导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把矛盾纠纷解决在社区,解决在萌芽状态。积极落实各种社会治安防范和管理措施,做好防火、防盗、防自然灾害、防破坏“四防”工作,保障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加强对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和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教育管理,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健全规范居民行为的各项规章制度,引导社区居民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并积极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关键词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研究路径
中图分类号 X321 [KG*2]文献标识码 A [KG*2]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1-0165-06 [WTHZ]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1.028
日益严峻的农村环境污染局势使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当前有关治理政策的研究有一个隐含的假设:政府是农村环境治理的主体和实施者。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建立了以自主治理制度为主和强调社会资本的第二性选择模型,这为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创新开辟了新的路径。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实践。农村自主治理组织具有信息的直接性和充分性以及自发秩序的有效性等方面的优势,系统开展我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制度的系统性研究将是我国环境治理模式的创新,也是农村环境治理形势的迫切需要。
1 农村环境治理研究进展
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也日益严峻。过量的农药、化肥和地膜的使用,使得土壤受到严重污染,也直接威胁到人体健康;此外,我国每年畜禽粪便产生量约为25亿吨,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倍[1]。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成为中国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新重点和难点。2008年中国投入5亿多人民币用于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600多个环境问题突出的村庄得到治理。然而,全国有4 万多个乡镇中绝大多数没有环保基础设施;在60多万个行政村中,绝大部分污染治理还处于空白状态。以政府为主体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相对于广大的农村来说实在有限,实现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转变和创新是当前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问题。
我国当前对于农村环境治理的研究以面源污染研究最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农业环境总体状况的宏观研究。包括对于农业面源污染的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2]、农业环境状况与用地系统的研究[3]等。但是政策的提出都有一个隐含的假设:政府是农村环境治理的主体和实施者。第二,对农村环境与农民个体行为关系的微观研究。如,农民的施肥行为与面源污染效应模型等方面的研究[4]。研究目的是掌握农民的行为特征和经济行为规律,为政府的环境治理政策提供依据,因此也是政府为主体的环境治理模式的研究。而对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具体组织模式,尤其是对农民这一农村环境的直接相关主体的自主组织形式研究很少。
完全信息假设是我国农村环境管理体制和模式建立的基本前提,即政府环保部门能够全部、及时地掌握本辖区内环境污染的数据资料及其它信息。而事实上农村环境污染具有污染源小而多,污染面广而散的特点,环保部门没有足够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收集农村环境污染的全部信息。相反,广大农民既是农村污染的受害者,也是面源污染的制造者,他们对于本地哪里有污染,污染的严重程度和具体情况最清楚;同时我国农村具有多年形成的“自发秩序”,也许这些内在规则并不如正式规则那样清晰和明确,但对于解决所在区域公共环境保护中的冲突却非常有效。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建立了以自主治理制度为主和强调社会资本的第二性选择模型[5],这为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创新开辟了新的路径。研究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理论及典型模式,包括自主治理模式运行的关键因素、治理模式的运行机制,以及政府、社区和农民之间的博弈关系等问题,将是我国环境治理模式的创新。
2 自主治理理论与农村环境自主治理
2.1 自主治理理论
在对于环境治理机制的相关研究中,有些学者主张私有化:将“市场”作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但市场机制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是有条件的,并且环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很难建立明晰的产权。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由于存在着公地悲剧,具有强制性权利的政府的合理性不容置疑。但是 ,政府本身也不会总是高效的,而且政府的效率比起企业效率的影响更要广泛。淮河污染的反弹和2007年爆发的太湖“蓝藻危机”事件,与其说是市场失灵,不如说是政府失灵。埃莉诺•奥斯特罗姆[5]曾经以近海渔场、灌溉系统、地下水盆地以及森林资源为背景,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保证上述公共资源持续发展和利用中的自主治理制度,指出了这些自主治理制度运行的内在规律,并且开发出了制度分析的基本框架。在一定的条件下,自主治理的制度安排是一种低交易成本和高效率的制度选择。
李颖明等: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的研究路径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年 第1期自主治理制度是人类的长期经验而形成的规则,由于为足够多的人所采用,从而成为传统并被长期保持下去,并通行于由个体而组成的共同体。在一定条件下,自主治理制度是节约交易成本和富有效率的。在涉及多个个体同时参与和面向小规模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可以通过彼此信任、尊重以及有效地沟通、交流而实现不同形式的自主治理。农村的自主治理组织拥有大量的环境属性的时空信息,加之个体通过长期地相互作用而建立了低成本的沟通网络,个体间可以不依赖外部的强制性制度而自主地实现环境的有效治理,由此农村环境的自主治理制度将成为环境内在治理制度的典型形态之一。
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后期,与自主治理相关“参与”概念已经被提出。20 世纪80 年代,社区已经成为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的机构,成为将发展、公平、民主参与等相结合的场所[6]。当前与自主治理密切相关的是“公众参与”理论,严格地说,公众参与和自主治理是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公众参与”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对权力的分享过程,是地方机构和人民参加到上级政府的发展管理过程中来, 而“自主治理”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对权力的移交过程,是将发展管理的权力由上级政府移交至地方机构和人民。从某种意义上讲,“自主治理”是较高层次的“公众参与”。
2.2 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研究
环境治理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模式是国外自主治理制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实际上,任何一个区域的环境治理系统都是多种治理模式的有机组成,是政府主导、市场配置以及自主治理的有机构成系统。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从自主治理组织主体的参与程度进行治理模式研究。Arnstein的梯度参与模型分析了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到积极行动者的参与程度不断提升的持续过程[7]。根据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和能力的不同,不同的参与水平适用于不同的情境[8,9];另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根据信息流传播的特征对治理模式进行的研究[10],根据这个观点,信息从组织发送到被动接受者的方式是沟通模式(communication),组织从参与者收集信息称为“咨询”模式(consultation),参与者与组织执行者之间双向的信息沟通是参与模式(participation)。
我国的环境治理制度的安排经历了以政府强制型为主的单一管理模式、逐步引入产权和市场制度的市场管理模式,以及当前多种制度安排共存并相互补充的多维管理模式,自主治理制度不断完善,成为衡量环境治理活动是否优化与深化的标志。自主治理制度在生态治理中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 自主治理制度无须借助外部强制力。第二, 自主治理制度使个体间合作博弈,实现“合作解”的一种制度安排。第三, 自主治理制度是建立在个体的相互信任、道德和利他行为等社会资本基础之上的,具有较低的运行成本[11]。
我国关于自主治理模式的相关研究包括“自愿性环境治理模式”“分权型环境治理模式”、“非集中化环境治理模式”、“社区为基础的环境管理”等。姜爱林等对城市环境治理模式和体系的研究指出,自愿性环境治理制度包括:单边承诺、私下协议、谈判性协议以及开放性的自愿性协议等形式[12]。我国当前自主治理的内涵是很宽泛的,包括了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之外的所有环境治理相关主体。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在涉及多个个体同时参与和面向小规模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通过彼此尊重、信任和有效沟通实现的自主治理及由此而产生的自主治理组织是自主治理制度的典型形态[13]。四川省茂县永和乡道财村,林业管理人员引入“社区林业”的概念,与当地村民充分协商,利用村规民约,使村民自觉禁止在天然林内采集薪材和收集落叶,不仅减少国家对天然林进行保护的成本, 还提高了保护效果,促进社区的发展,成为我国在自主治理方面的典型案例[14]。
2.3 农村环境的自主治理
农村环境问题以及相关主体和社会背景的特征决定了自主治理是我国农村环境治理不可或缺的有效模式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communitybase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CBNRM) 作为实现农村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方式和分析路径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实践。许多主要的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美国国际开发署、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等都将其列为主要的资源管理策略之一;在许多发达和发展中国家,CBNRM 已经成为他们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的中心议题[15]。以社区为基础的资源环境治理制度的优势表现为:社区管理的有效性、社区居民对于当地环境的直接影响、缓解当地贫困、管理质量的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成本的降低、管理政策的适应性等10个方面[16]。中国农村环境治理的总体制度沿革也呈现非集中化治理的总趋势,包括资源权属的改革、国家与政府机构的改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自下而上的参与式的规划方法与过程逐步进入政府的计划与规划、市场导向的经济改革与社会结构的多元化[6]。
与总体改革趋势相对应,一些村民自治组织也相继成立。比如,在我国一些山区农村,村民自治组织就组织村民订立村规民约对森林资源限以定期砍伐;一些地方按照林木生长状况规定封山制度;一些渔业村为了保证捕捞的公平,规定每户居民的打捞地域并实施周期性的轮换,对捕捞时间和鱼网网格的大小也有明确规定。这都说明村民自主治理组织作为农村环境的管理者,针对村内部资源滥用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地提出解决方案,提出保证自然资源风险最小化利用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管理自然资源。
从研究角度上,我国的农村环境治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哲学、法学、环境伦理等领域,而公共管理以及政策分析领域的研究较少。如,有关学者从法学的角度分析认为,法律应该能够引导农民民主参与环境管理,保障农民能有组织地、自觉保护农村环境[17]。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从现有治理机制的对比研究中,分析农村自主治理模式选择的必然性和基本条件。有研究认为,目前我国政府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从中央到地方是一个倒 “金字塔” 结构。我国的县乡基层环保部门的人员数量少,专业知识水平低[18]。基层环境监管执法能力的薄弱现状造成政府在执行环境管理职能时的信息不完全,农村自主治理模式恰恰避免了这一制度缺陷。自主治理模式的有效实施的基本假设包括:当地居民长期生活在社区、最了解当地的资源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同时他们也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自然资源[19]。
3 中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理论与治理模式研究路径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理论及其基本假设研究;中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的典型模式研究;我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制度构建的政策建议。
3.1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理论及其基本假设研究
理论层次的研究是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构建的前提。在理论层面上,以自主治理理论及制度有效实施的基本假设为基础,研究农村环境治理中相关主体的博弈结构和博弈均衡特点,确定中国农村建立环境自主治理模式所需要的条件修正和政策供给。
3.1.1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制度的前提条件分析
任何有效制度都是特定情境下的。同样,自主治理制度也不是绝对“积极”的,必须要在一定的背景下加以考察,即要具备自主治理模式的基本假设。奥斯特罗姆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8条设计原则,以此作为长期有效的公共池塘资源自主组织、自主治理制度的基本构件。即,(1)清晰界定的边界。(2)占用和供应规则与当地条件保持一致。(3)集体选择的安排。(4)监督。(5)分级制裁。(6)冲突解决机制。(7)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认可。(8)分权制企业。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村庄已经形成或初具规模,具有一定数量的共同生活人群。第二,同一行政村区域。第三,村民在感情上和心理上有认同感和归属感[20]。以自主治理制度的设计原则和基本构建为框架,分析有效的中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建立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假设。当现实条件逼近模型中的假设条件时,实际的行为和结果将与预测的行为和结果非常接近。
3.1.2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的博弈关系研究
农村环境治理主体的博弈分析是农村环境治理制度研究的基础。奥斯特罗姆运用博弈论分析了“公地悲剧”、“囚犯的难题”、“集体行动的逻辑”等公共事务治理理论所隐含的博弈结构,并从博弈论的角度探索了在理论上可能的政府与市场之外的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的可能性。对于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的研究要从经济学的层面,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探讨相关主体的博弈关系。当环境污染的受害者由个体变为组织时,博弈均衡策略将由“不索赔,不治理污染”转变为“治理污染,不治理污染就索赔”,即博弈的一般结果是污染者治理其污染,而受害者可以用“不治理污染就索赔”策略保障其权益。这显然是一个更为理想的结果[21]。
农村环境治理系统中,环境的污染者不仅仅是区域系统外的污染者,更多的是区域内的村民,污染的实施者和污染的受害者体现在一个主体身上。环境自主治理的关键是如何协调众多的受害者的行动,尤其是当受害者无法确认或受害者无法沟通时,集体行动的困境将使受害者面对的是不利的“个体索赔―治污”博弈而不是有利的“集体索赔―治污”博弈。此外,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中,集体执行索赔是博弈中的关键要素,集体索赔的概率决定了博弈的最终结果。此外,索赔效果的达成离不开法制环境的保障,需要通过各个限制条件的具体分析,丰富博弈模型,确定博弈过程中政府和村民、社区之间的关系。
3.2 中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的典型模式研究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的研究结果要具有可实施性,要从自主治理的理论分析转向农村自主治理结构及运行模式的研究。需要对我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的典型模式进行具体分析。
3.2.1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结构研究
自主治理结构是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的实施框架,将为实践提供直接的建议。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的关键要素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管理方面:社区愿意采用此制度、社区对环境有管理权、社区有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来确保环境质量、社区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并且能够有效地进行环境管理、政府可以经常为社区行政区提供监管信息、政府机构一直为社区提供支持。(2)经济方面:从自主治理制度中获得的收益可以改变社区行为,可以改善社会服务、自主治理制度的实施要增强社会整合度、环境自主治理制度要满足社区成员的期望收益。(3)治理组织方面:要有规范和社区成员积极参与的村民集会制度、做决策时要依靠村民、财务透明等[15]。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系统包括三个不同层次:操作层、组织层和制度层[22]。其中,操作层的自主治理主要体现在环境治理任务的具体执行中,包括对于组织成员的生产生活进行环境监督、环保教育以及进行重点区域的生态恢复等。组织层的自主治理主要体现在组织内自主治理组织制度的完善过程中,包括制定组织环境保护的政策和环境保护规划,确定环境保护标准和规则等,这里的相关者除了村民和社区外,还要接受政府的政策供给和监测评估。制度层的自主治理代表组织的利益,关注并参与区域或国家的相关法规制定,此时的相关者不仅包括社区组织还包括其他利益相关者和政府组织,如表1。
表1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层次
Tab.1 Rural environment self-governance levels
操作层Action level组织层Organizational level制度层Policy level主要相关者村民、社区组织村民、社区组织、政府组织社区组织、利益相关者、政府组织自主治理内容和方式对成员进行环境监督、环境教育、开展生态恢复等制定组织规划、标准和规则等参与、影响区域或国家环境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
3.2.2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典型模式研究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典型模式的研究要以大量的实地调研资料作为支撑。借鉴当前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CBNRM)的分析框架,调研主要从农户收入和环境的可持续性2个方面来进行,这也是当前比较成熟具体的研究方法[23]。分析的主要指标包括:农户拥有的财富情况、环境水平、当地的收入、获得资源的途径、对环境和资源的控制情况、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村民影响社区事务的能力、社区冲突、社区对环境管理的认识等。
在调研方式上,通过资料收集掌握当地经济发展以及环境总体水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宏观环境;通过访谈了解村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参与方式、社区事务对环境治理的影响等;通过问卷获得村民收入水平、收入来源以及影响因素、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如表2。调研地点选择上要注意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关键要素的代表性,如在村民组织的主体、环境污染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等要素的代表性。
通过调研对我国当前的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的典型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分析典型自主治理模式的治理层次、相关主体、治理结构和关键要素等;评价当前的模式在提高经济效率、维护社会公平、保障环境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作用。
表2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典型模式调研
Tab.2 Typical model survey of rural environmental
selfgovernance
调研方式Method调 研 指 标Index资料收集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污染状况、宏观环境政策个人访谈村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参与方式、产生的影响问卷调研收入水平、收入来源、环保意识
3.3 完善我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制度的政策建议
政策建议聚焦于三个层次:第一,如何改进优化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的宏观政策供给。核心问题是政府、社区、村民、NGO等相关主体如何实现有效衔接与互补,实现农村环境的有效治理。自主治理并不等于政府不作为,作为公共管理部门,政府应该履行诸角色包括:保护“公共资源”、协调冲突、解决当地不平等、协助社区解决问题、支持当地能力建设等。另外,环保理念以及科学的环保知识普及(如化肥农药的科学使用)是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
第二,自主治理组织自身的结构优化和运行高效性问题。即通过农村环境情景分析、自主治理活动的层次定位、自主治理的流程设计等,构建高效的农村环境治理组织结构。包括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对违规者的监测和管理、对自然资源变化的监测等具体内容。
第三,土地流转制度下的环境自主治理问题。为了推动农业生产形成规模经济,扩大农民经营的土地,根据中国新出台的法律允许农民的土地可以流转,这对于异地污染的控制带来影响。另一方面,当土地租赁者并非当地居民,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相关主体、以及他们的博弈关系将发生很大变化,调整农村环境治理制度,确保这些农场的经营者不污染环境将是农村发展必然面临的问题。
4 总 结
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理论以及治理模式的探索研究将是环境治理的崭新方向和视角。对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理论及其模式的探索有两个主要的层次:首先要从基本理论出发研究农村自主治理制度的前提条件。每种经济制度的制定以及效应的最大化都有特定的假设条件,对中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制度的实施的背景条件和总体局势给予判断和分析。第二,面向制度制定与实施层面,对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的典型模式的研究。借鉴已有的研究框架,选择关键的指标进行实地调研,具体分析我国农村典型的自主治理模式的关键要素、自主治理系统的构成及其特点,确定我国农业环境自主治理路径的基础和方向,并提出政策建议。对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理论和运行模式的探索将使环境治理系统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陶爱祥.基于循环经济的农村环境治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 17023-17026. [Tao Aixiang. Study on Countryside Environment Rectification Based on Circular Economy[J].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9,37(34):17023-17026.]
[2]张晖,胡浩.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证―基于江苏省时序数据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4):48-53,71.[Zhang Hui, Hu Hao, Ver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Pollution: Based on the Time Series Data of Jiangsu Province[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9,(4):48-53,71.]
[3]刘建昌, 张珞平, 洪华生,等.基于面源污染控制的农业土地利用系统优化[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2):442-447.[Liu Jianchang, Zhang Luoping, Hong Huasheng, et al. An Inexact System Programming for Agricultural Land Utilization: Based on Control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Wuchuan Catchment[J]. 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2006,25(2):442- 447.]
[4]何浩然,张林秀,李强,农民施肥行为及农业面源污染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6,(6):2-10.[He Haorang, Zhang Linxiu, Li Qiang. Research on the Fertilizer Behavior of Farmers and Agricultural Non-Point Pollution[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2006,(6):2-10.]
[5]埃莉诺• 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Ostrom E. Governing the Commons: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M]. Shanghai Sanlian Publishing House, 2000.]
[6]左停,我国农村环境资源管理的非集中化实践―概念、背景与案例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04,(3):5-8. [Zuo Ting. The Practice of Decentralization Management of Rur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 Concept, Background, and Case Study[J]. Rural Economy, 2004,(3):5-8.]
[7]Arnstein A. A Ladder of Citizenship Participatio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1969,26:216-233.
[8]Richards C, Blackstock K L, Carter C E. Practical Approaches to Participation SERG Policy Brief No. 1[M]. 2nd ed. Aberdeen: The Macauley Institute,2004:12-14.
[9]Tippett J, Handley J F, Ravetz J. Meeting the Challeng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A Conceptual Appraisal of a New Methodology for Participatory Ecological Planning[J]. Progress in Planning, 2007, 67: 9-98.
[10] Rowe G, Frewer L. Public Participation Methods: A Framework for Evaluation in Science[J]. Technology and Human Values, 2000,25: 3-29.
[11]樊根耀.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分析[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Pan Genyao. Th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Ecology Environment Control[M]. Yang Ling: Northwest SciTec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Press, 2003.]
[12]姜爱林,钟京涛,张志辉.城市环境治理模式和体系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2):1-5.[Jiang Ailin, Zhong Jingtao, Zhang Zhihui. A Theoretical Study on Harness Patterns of Urban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9,24(2):1-5.]
[13]杨曼利.自主治理制度与西部生态环境治理[J],理论导刊,2006,(4):55-57.[Yang Manli. Selfgovernance System and East Ecology Environment Control [J]. 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2006,(4):55-57.]
[14]邓维杰.谁是自然资源保护的主体[N].中国青年报,2002-01-30.[Deng Weijie. Who are the Protection Subject of Natrual Resource[N]. China Youth Daily, 2002-01-30.]
[15]左停,苟天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 CBNRM) 的国际进展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6):21-25.[Zuo Ting, Gou Tianlai. Synthesis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on Community Based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CBNRM) [J].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5,10(6):21-25.]
[16]Brown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Forest Comanagement Evidence from Westcentral Africa[DB/ OL ]. European Trophical Forestry Paper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1999. http : ∥省略.uk.
[17]陈丽华.论村民自治组织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中的法律地位[J].求索,2007,(12):70-72.[Chen Lihua, Analysis of Legal Status for Farmers Selfgovernance Organiz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Rural Ecology Environment Protection[J]. Seeker, 2007,(12):70-72.]
[18]康洪,彭振斌,康琼.农民参与是实现农村环境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5):579-583.[Kang Hong, Peng Zhenbin, Kang Qiong. Farmer’s Participation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Realization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Rural Environment[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09,30(5):579-583.]
[19]董海荣,左停,李小云,等.社区自然资源管理与社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河北省易县南城司乡南台村实地调查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4,(7):34-35.[Dong Hairong, Zuo Ting, Li Xiaoyun, et al. Management of Community Natural Resource and the Stable of Community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System: A Case Study of a Village in HeBei Province[J]. Rural Economy, 2004,(7):34-35.]
[20]李方才.对农村社区的定性分析和定位探讨[J].中国民政,2007,(10):19-20.[Li Fangcai,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Orientation Discussion of Rural Community[J]. China Civil Affairs, 2007,(10):19-20.]
[21]尚宇红.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经济博弈分析[J].理论探索,2005,(6):93-95.[Shang Yuhong. A Game Analysis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J].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2005,(6):93-95.]
[22]Margerum R D. A Typology of Collaboration Efforts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8, 41:487-500.
[23]Centre for Applied Research. Inception Report. Review of Communitybase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 Botswana[DB/ OL ]. The National CBNRM Forum Gaborone , Botswana : Centre for Applied Research,2003. http: ∥省略.
Research Path ofSelfGovernance Model of Rural Environment
LI Yingming1 SONG Jianxin2 HUANG Baorong1 WANG Haiyan1
(1.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Beijng 100190, China;2.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
Abstract: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quirements of enterprises can not pursue a single economic objective, the enterprises should bear its own as a "social citizenship" responsibilities. Manifesta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to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building.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community building the main building in the marginalization of the advantages of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building, and try to clarify the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building on the basic theory momentum.
关键词:企业 社会责任 社区建设
Key words: enterpris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mmunity building
作者简介:
1雷鸣,(1987-)男,河南泌阳人,中南大学2009级社会学硕士,研究方向:城乡社会学
2张桂蓉,(1967-)女,湖南长沙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社区社会学,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
引言
社区建设,也称为社区发展,现在已成为现代国际思潮,也是我国社会的热门话题。中国社区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城市社区服务工作普遍兴起与发展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而提出的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1]提出这个概念的目的,旨在以社区发展为切入点,全方位加强社区建设,为和谐社会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进入90年代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原来由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包揽的社会职能开始分化并逐渐回归于社会和社区,社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价值、功能等日益凸显,社区建设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会。目前,社会各界关于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现在努力重点是如何更卓有成效的开展社区建设。经验显示,社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各种力量的参与。政府、居委会、驻社区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各种力量通力合作,在国内已形成了比较典型的社区建设模式。这些典型的模式无一不是各种力量协同努力的结晶。在这些模式中,显而易见的是企业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及责任未能得到明确体现,因此,文章的关切是:对于企业作为一个在现在社会生活中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组织在社区建设中应该履行的责任进行理论分析,探讨企业参与社区建设的优势,进而更好地明确企业对社区建设的责任,探索企业参与社区建设的有效模式。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在文章语境中,社会责任的定义是:如果企业在承担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的前提下,还承担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就认为企业是有社会责任的。[2]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改革前的企业办社会并不是对等的。企业办社会,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的产物,企业不是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经营单位,而且无视经营绩效,企业本身应具有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等权利被政府取代导致以政代企;而政府的公共管理及服务职能却由企业遵照行政指令包揽下来;企业参与社区建设、支持社区发展,是在解脱社会事务的沉重负担以后,充分利用良好的社会和社区环境发展企业,积极参加必要的社区建设、管理工作,共建文明社区,为社区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这是企业与社区的一种新型关系。企业承担社区建设责任的方式或途径,主要以构建优良的社会公共关系、企业的形象和品牌建设的方式或途径进行。
二、我国当下社区建设主体的边缘化
社区是一定区域内的具有一些共同文化价值观念的人群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我国目前的社区建设大多以法定社区为操作单位。在当前语境中,实际确定社区实体所首选的标准是地域界限明显,至于成员归属感的强弱则是次要的。具体而言,社区在农村指的是行政村或自然村;在城市指的是街道办事处辖区或居委会辖区以及一些城市新划分的社区委员会辖区。[3]社区建设的实质是社区资源和社区力量的整合过程,即使社区中所有的资源和力量形成合力来共同建设社区。[4]社区建设要立足社区发展实际,因地制宜的建设和谐社区。
社区建设主体有政府、驻区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社区居民以及社区的居委会等。当前我国社区建设的一大困境是社区建设主体的边缘化: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越位与缺位;居委会自身职责模糊不明;驻区企事业单位的缺位;社区组织的发展受到重重限制;社区居民漠视社区建设。
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应当是指导、引导作用。目前社区建设中政府意志不可小觑,有时甚至越俎代庖,把本应该由社区组织承担的职责包揽于己身,没有放权给社区组织和基层居委会。另外,政府囿于计划体制下的观念,有时会限制社区组织的发展。社区建设资金等社区建设亟需的资源,由于基层政府财政捉襟见肘,往往是力不从心,难以到位。
居委会是我国城市基层的自治组织。但是居委会在产生之初就是作为国家权力在基层的延伸即政府的“腿”、“脚”等形象出现的。而且社区建设所需各种资源,如人力、财力、物力等,居委会并不具备。同时,居委会的自治性质现在并未完全显现,居委会的各种工作对“上”负责的意味远甚于对“下”负责。这样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就不成为社区居委会的工作重点,而完全是为了完成上级交付的行政任务。居委会角色的混淆势必导致社区建设步履维艰。
在改革开放之前,驻区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基本上算是“一家人”,企业办社会成为一种社区建设的基本模式,其时不存在驻区单位对社区建设的不在场。因为当时社区建设的所需资金等一些重要资源,社区的一个重要的来源渠道就是驻区单位提供的资金。但是自从改革开放后,驻区单位纷纷改制,国家为国企减负,提倡企业剥离社会职能,在市场竞争中“轻装上阵”。同时国家又开始注重社区建设,但是凸显的问题是社区建设的各种资源从何处来?现在企事业单位的当务之急是分清以前的单位办社会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区别,企业要在新形势下参与社区建设,发挥企业的独特优势,以崭新的方式和形式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社区组织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主体,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被广大社区建设成功的国家所证明,其重要性已毋庸置疑。但是由于政府观念尚未完全转变及对于培育社区组织没有经验等方面的原因,至此,我国社区组织发育缓慢,社区组织效能低下。社区组织的不健全,以及社区组织不能解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导致社区组织对于社区居民缺乏吸引力,这样就产生恶性循环。社区组织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主体未能发挥明显作用,社区建设举步维艰也就在所难免了。
社区居民原先一直处于单位制之中,单位包揽了居民的绝大多数生活所需,导致居民只知单位,不知社区。当单位制趋于解体,社区建设大力发展之时,社区居民并未完全转变过来,保持着对社区建设漠视的惯性。目前,各社区的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并不高,大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是退休的、下岗的等群体,作为居民中社区建设主体的青壮年群体大多依托在工作场所,而完全不理睬所住社区的建设及发展。社区建设的最主要的主体、社区建设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却完全漠视社区建设,由此可见社区建设的境况。
政府的力不从心、居委会的角色模糊、驻区单位的责任不明、社区组织的发育不良、居民的漠不关心等这些社区建设主体的集体边缘化,导致国家大力倡导并给予稳定基层社会厚望之责的社区建设未能如约而至,现在社区建设的困境迫切需要社区建设的各主体协作起来,各自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与完成自己的职责。
三、企业参与社区建设理论分析
从前面的社区建设主体的边缘化可以看出社区建设存在的些许困境。我们的关切是:企业参与社区建设有何优势?在社区建设中,企业何为?
(一)企业参与社区建设的理由及优势
企业的作用包括: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我国目前逐步走向成熟的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由于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作用重大,因此,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拥有和积累了许多资源,如人才、资金、先进管理方法等,这些资源皆可用于社区建设。
1.满足公众期望
从国际范围来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社会对企业的期待越来越多,现在有很多人支持企业追求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目标。或许“社会”这个概念对一些企业来说显得飘渺,不如社区来得实在且可行。因此,企业参与社区建设也是社区居民对企业的期待。
2.增加长期利润
大多数研究业已表明企业的社会责任行动不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利润。相反,有社会责任的企业能可靠地获取较多的长期利润,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所带来的良好的社区关系和企业形象。
3.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与社区建设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所在社区的状况,这种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4.拥有资源
当前企业与社区相比,企业无疑拥有社区难以匹敌的财力资源、技术人员和管理才能等,企业从社会获得了集中资源,企业也因此理当承担社区建设的责任。[2]
(二)企业参与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
公众期待、企业自身利益考虑以及企业确实拥有较多资源等优势使得企业在社区建设中必须有所行动、有所作为。
社区生活本质是社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社区治理是社区利益相关者之间合作治理社区公共事务的过程。社区治理主体是包括政府组织、社区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企业、居民等的平等参与者;治理客体是社区公共事务;治理规则是社区成员认同的社区规范;治理过程表现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互动行为的实体活动。社区治理主体的特征:多元性;平等性,强调各参与者是平等的,不存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明确界限。[5]
企业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单位,社区建设是一个包括企业在内的各主体之间合作互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嵌入性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的发展和社区建设的状况是相互嵌入的。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政策扶持、公众支持、形象塑造、文化建设等无疑受到社区建设的影响;社区建设是各主体协调互动合作的过程,企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建设主体,其对社区建设的参与,带来的不只是资金等物质资源,还包括企业的文化、现代经营理念等重要的无形资源。尤其是企业和社区建设在文化的相互渗透、嵌入方面,甚至可以说企业文化和社区优秀文化是相互型塑的。
四、结语
虽然目前关于社区建设的概念尚无一个包括政府官员、学者、社区居民各方共同认可的定义,但是社区建设的实践却已风生水起。社区建设不只是某一个主体自己的事情,也不是某一主体可以单凭一己之力搞好社区建设。在社区建设场景中,企业在场已经在理论和实践中证明是可行的、有效的。我国企业与社会责任的关系经历了企业完全办社会-企业剥离社会职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三个阶段,而当前在改革企业社会责任过程中,未免矫枉过正,导致大多企业没有意识到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更不能理解企业在社区建设过程中自己的担当。企业参与社区建设初露端倪,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企业自身的成熟,企业将会更自主的、积极的、全方位的、多渠道的参与社区建设。
参考文献:
[1] 周文建、宁丰.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2]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3
从2010年9月开始,在借鉴赣州市政府“订单式”培养农村卫生工作人员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校开始实行医学人才“订单式”(五年制)培养方案,构建了“3.5+1.5”的定向生人才培养模式,即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总体要求,定向生培养强调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三者并重,尤其突出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基本诊疗技能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1)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熟练掌握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注重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教学。公共基础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育课程、外语课程、军事训练课程,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生产劳动课等;专业基础既包括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也包括相邻专业的基本知识课程。增加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课程。
(2)能够综合运用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农民群众提供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疾病预防、社区卫生服务以及一般疾病的初级诊疗,疑难病症的转诊治疗。
(3)坚持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注意总结和吸收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在借鉴赣州市政府“订单式”培养农村卫生工作人员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将内、外、妇、儿科学改为中西医结合内、外、妇、儿科学,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加强对“定向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1)加强到乡镇卫生院的见习教育、增加实验、见习实习的时间,特别要重视乡镇卫生服务的见习和实习安排。使乡镇卫生教育从课堂走进社会,又从社会返回课堂,从而使教学更加贴近社会需要。
(2)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独立工作、语言表达、文字表达、与病人交流、与同事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农村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四位一体功能的要求。
(3)校村共建、服务农家。选择医学高校周边较为临近的乡村,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为当地村民提高心血管科、儿科、妇科、中医科、五官科、心理咨询等健康咨询服务;血压、血型、视力、身高、体重等体格检查服务以及针灸、拔火罐、贴耳穴、推拿、按摩等中医保健服务。了解当地村民的健康状况,并向他们进行健康知识的宣讲与教育,让学生真正贴近并了解基层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让他们更早地建立起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的信心与决心。
提高“定向生”的道德修养和素质
(1)对学生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具有服务基层,立志为农村卫生事业服务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注重培养学生认真的临床工作态度以及责任感;
(2)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目前“两课”教学理念落后,很多学生是被动地背诵记忆,很少有独立思考、开拓思路的机会,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因此,老师要避免单一地“灌输式”教学,应结合国内重大时化,进口医学热点问题,采用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适度减少必修课比重,扩大选修课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学生选修学习的自由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合格的医生,必须首先要具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因此,我们要对其进行良好的健康教育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的指导作用。作为班主任、辅导员,不仅要在学习上关心学生,还要在生活上对其关心和照顾。督促他们锻炼好身体,并要与他们多沟通。要善于发现一些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的学生,找其谈话,对其进行及时地心理疏导。让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质性方法论与比较政治
质性研究方法的过时观点及其发展
洞察和陷阱——质性研究中的选择偏误
比较的必要性——量化政治学中的理论证实
研究设计、证伪及质性—量化研究分野
量化方法在质性研究中的接入——以选择偏误为例
政治科学中质性与量化分析的沟通
政治科学中研究设计的重要性
两种文化的故事——社会科学中的量化与质性研究
测量的效度——质性与量化研究的共同标准
两种研究文化是否蕴涵两种科学范式
社会分析中的鸭兔图——两种文化的故事
方法论的多元主义——回应布拉迪和埃尔曼
比较政治学中的概念误构
对概念、定义和模式的进一步考察
极权主义、模式癖与从错误中学习
概念延展新论:比较研究范畴之调整
民主与二分法:一个概念选择的实用主义路径
比较研究中的民主概念等级
中国古代君主与“民贵君轻”观念
略论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周思敬
国际公共事务管理基本理论问题论略
中国传统政治知识研究评述
现代氛围中的政治技术和政治技术化
《在民主与法治之间》评介
党内民主的发展趋势及必须坚持的原则
论的人民民利思想郭根山
共和政体与当代中国共和制实践的基本特色
促进社会和谐的逻辑与路径李新生
十六大以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体系的新发展
从“分管”到“辅佐”:中国副职问题研究朱光磊
近年来国内政府官员问责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行政问责的体系构建与制度保障
论区域一体化下的区域间政府合作——动因、模式及展望
新时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政治功能分析纪德尚
社区建设中的物品供给:制度困境及其对策
政治博客现象及其公共治理
韩非奉献给君主的根本治国方略
西方多元文化主义争论、内在逻辑及其局限
中国传统民本文化的现代价值曹德本
生态政治:老子生生和谐的政治价值情怀李承
论公共管理类型——公共管理横向体系分析
试论中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价值
使类型学更有效:概念形成、测量与精确分析
方法论上的罗夏墨迹测验——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中的迥异解释
论比较政治学的发展方向——一项对主要学术期刊的分析
公正观与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社会公正的实现
今天是 “119” 全国消防日,为进一步推动《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意见》的贯彻落实,深入宣传消防法律法规,进一步普及消防安全常识,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在全区营造“关注消防,珍爱生命,共享平安”的消防氛围,更好地维护经济社会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消防安全工作事关社会大局稳定,事关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认真做好消防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确保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紧紧围绕“关注消防,珍爱生命,共享平安”和“消防志愿者在行动”这一主题,在全区迅速掀起“119”消防日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公安、安监、城建、文广、教育、消防等单位,要积极配合、密切协作,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公众媒体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采取举办培训、撰写专题文章、张贴宣传画册、悬挂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使消防安全基本理论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懂得预防火灾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掌握火场逃生的基本方法,以不断提高各级各部门、各消防重点单位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为目标,逐步建立起“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的长效管理机制,使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成为各级各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今年“119” 全国消防日宣传活动期间,我区要重点开展好以下活动:
1、召开由财政、城建、安监、农业、劳动和社会保障、文广、教育、民政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参加的消防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消防志愿者在行动”主题,组织开展招募消防志愿者行动;
2、消防重点单位要开展一次灭火逃生演练,观看一次消防宣传电教片,办一期消防宣传栏,悬挂一条消防宣传横幅,本单位员工的消防安全素质有一次新的提高等“五个一”活动;
3、各乡镇办事处牵头,组织辖区机关、学校、企业等单位和社区、村组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集中宣传消防知识;
4、区消防大队每天向社会开放一次;11月9日上午,与市消防支队共同举行消防特勤器材展示和综合灭火实战演练活动;参加“消防宣传周”和“消防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大会;组织消防志愿者在公共场所开展大型消防宣传咨询和消防志愿行动。邀请区直各单位领导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城区部分中小学师生参观消防队伍建设,体验消防官兵生活,观摩学习防火灭火基本知识和火场逃生基本常识,观看消防业务汇报表演。
5、通过协调移动、联通、电信、网通等通讯单位,向移动电话、小灵通用户发送消防警示语和消防灭火常识、逃生自救技能等基础知识,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
【关键词】 不完全契约理论;财务契约;财务治理;研究框架
一、研究背景
企业作为一种契约关系的联结,在组织形式上表现为通过对企业契约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对应配置而形成的治理结构。同时,企业作为生产要素及其所有者之间的契约耦合,要受到要素所有者为实现其自身利益的行动驱使,而企业各要素所有者作为理性的经济人,都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经济决策的依据,这必然在各要素所有者之间产生利益冲突,这种利益冲突在企业运作过程中最后必然表现到企业的财务冲突上。因而对企业契约参与者财产权利与义务进行界定、财务活动的反映和控制便成为企业整体契约机制得以运行与生存的关键所在,这要求企业建立科学和具有效率的财务治理结构安排。然而在现实中,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务冲突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的制度环境中具有普遍性。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阶段,企业面临外部产权制度的不完整、市场的非均衡更显著,同时,大规模企业产权改革使我国企业普遍存在尖锐的财务冲突。在外部制度不完善甚至缺位的情况下,构建我国企业内部财务冲突的协调机制迫在眉睫。
近年来,我国对财务问题的研究,尤其是旨在协调企业各产权主体的财务冲突,探寻均衡的制度安排的“财务治理”问题成为我国会计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且方兴未艾。但是,目前尚未形成成熟而统一的研究范式,另外,对于财务治理的核心问题即财权配置的具体方式、途径、方案设计也很少涉及。这种研究不足导致财务冲突与治理在我国理论研究与现实应用中存在较大的差距,反过来也制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研究企业财务契约冲突及其协调机制是当前财务理论与实务的迫切需要。
二、 财务治理研究现状及趋势
国外关于财务冲突的形式、原因与治理的一般机理研究较为深入,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范式,并且发生了问题研究的范式转换,从早期的内生性完备契约理论范式演变为目前的不完全契约理论范式。
完备契约理论范式研究企业财务冲突与治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关系或企业冲突是成本的必然逻辑结果;二是认为可以事前通过设计一份体现“激励相容”的完备契约来解决问题,控制成本。该研究范式的理论流派及代表人物主要有:成本理论(Jensen和Mechling,1976)、债务契约理论(Smith和warner,1979;Haugen和Senbet,1979,1981;Townsend,1979;Diamond,1984;Gale和Hellwig,1985)、财务信号理论(Ross,1977,1978;Leland 和 pyle,1977)、融资啄序理论(Myers,1984)等。
现代契约理论的贡献之一是建立了更能反映实际状况的不完全契约理论。正式的不完全契约理论是由Grossman和Hart(1986)以及Hart和Moore(1990)建立的。以不完全契约理论为基础研究企业财务冲突与治理主要反映在资本结构的控制权流派。早期的控制权理论是从静态配置角度研究企业剩余控制权的争夺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代表学者有Harris和Raviv(1988,1989,1990)、Stulz(1988)等。但是真正意义上将不完全契约理论应用到资本结构理论探讨中,学界普遍认为是Aghion和Bolton(1992)。Aghion和Bolton构建出一个二期控制权配置模型,认为剩余控制权应当依据事后可验证的信号在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动态转移才是符合效率的,这就是所谓的企业控制权的状态依存(state contingent)。以Aghion和Bolton的控制权转移模型为基础,此后的控制权理论基本转到以“不完全契约”理论分析框架中进行分析。我国学者李心合、杨淑娥和雷新途等深入研究了企业的财务治理问题。
但是,无论是从完备契约范式还是不完全契约范式,研究的共同特征是对“财务契约”的内涵定位在狭义层面,即“债务契约”或“融资契约”,而非联结企业所有产权主体(财务主体)的、完整的财务契约。由于长期研究中将财务契约概念狭义化,财务冲突与治理的主体局限在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之间,对财务治理的机制研究也是局限于规避三者之间机会主义行为的契约安排,而对更为广泛的企业利益相关者财务契约冲突形式、原因与治理机制研究则相对不足。
三、不完全契约视角的企业财务治理:研究框架的构建
现代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组契约关系的联结;不完全契约理论认为,契约都是不完全的,因而企业内部的契约同样是不完全的。企业内部的财务治理也是一种契约安排,它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地配置产权未能明确界定的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在企业内部形成科学的约束机制和制衡机制。从企业契约交易的角度看,企业财务交易的性质是一系列不完全财务契约的缔结和履行过程。根据不完全契约理论,财务治理契约不可能完全事无巨细地规定契约各方全部契约利益和行为方式,具有信息优势和资源禀赋的契约主体可能侵害其他契约主体的利益,从而形成企业内部的财务冲突,财务契约的不完全性是导致企业财务冲突与治理问题的基本逻辑起点。因此,以不完全契约理论研究企业财务冲突与治理问题,能够很好地研究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各个财务主体(产权主体)的博弈和制度安排,并将交易费用、制度、产权、契约等因素正式纳入企业财务理论研究范畴,从而形成新的研究范式。不完全契约的财务治理研究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企业财务冲突与治理的规范性分析框架
利用不完全契约理论,对企业财务冲突与治理的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的重要文献进行综述性梳理。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完全契约理论,研究企业财务冲突的一般形式、原因,财务治理的主体、客体,财务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机制与层次;研究财务治理引导下的财务体制、财务行为,财权纵向和横向配置的目标、机理和实现路径等具体内容,以建立起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企业财务冲突与治理的规范性分析框架。
(二)企业财务冲突的现状与原因研究
分析企业财务契约(股权契约、债权契约、报酬契约、税收契约、商业契约、社会责任契约)缔结环境、缔结主体、缔结客体的特殊性;研究企业财务契约不完全性的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研究企业财务冲突的形式、频率、幅度和强度,这可以结合某类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实地调查和实证研究。
(三)企业财务相机治理机制研究
即依据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状态依存机制原理,研究企业剩余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的相机配置机制,包括企业股东相机财务治理机制、债权人相机财务治理机制、经营者相机财务治理机制、员工相机财务治理机制、客户相机财务治理机制、社区相机财务治理机制、政府相机财务治理机制。
(四)企业财权横向配置研究
具体研究企业决策机构的财务组织与财权配置,执行机构的财务组织与财权配置,监督机构的财务组织与财权配置,对现阶段我国企业的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内部治理结构的财权配置进行结构优化研究。
(五)企业财权纵向配置研究
研究适合企业的财权纵向配置的契约结构(即总分公司间、母子公司间重大财权配置结构),包括企业投资决策权与资产处置权配置、融资决策权、收益分配权与担保管理权配置、成本费用管理权与预算审批权配置、财务绩效考核权与薪酬福利分配权配置、现金调配权和资本运营权配置。
(六)企业外部财务通用契约优化研究
将财务契约缔结和履行的外部环境视为正式和非正式的通用契约(即财务相关的法规制度、文化、舆论、习惯等)的联结,以不完全契约理论视角,对我国企业财务通用契约进行优化研究,以此提出旨在提高契约效率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企业财务契约不完全类型与政府的干预政策(政府战略模糊性研究)、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契约结构优化(正式契约和非正式契约的重构)、我国企业财务外部关系型治理(文化、舆论、习俗、观念引导与培植)。
四、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以不完全契约理论为基础,构建一个财务冲突与治理的理论分析性框架。对我国企业财务治理理论发展和财务治理制度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选择“不完全契约理论”为研究的基本理论分析工具,构建一个“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企业财务冲突与治理的规范性分析框架”,为我国财务治理建立成熟的研究范式进行有益的探索,同时,将企业财务的性质概括为“一系列不完全财务契约的缔结和履行过程”,可以拓展财务契约的内涵,以完善我国内生性财务理论体系。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相机财务治理机制,对重大财权从横向与纵向进行具体配置方案的设计,有助于深化我国财权配置的研究。
二是对我国企业财务契约缔结环境、缔结主体、缔结客体以及财务契约冲突的形式、频率、幅度和强度进行实证研究,可以揭示我国企业财务冲突与治理的现状、问题以及优化治理的方向。
三是依据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状态依存机制原理,建立起适合我国企业剩余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的相机配置机制,包括股东相机财务治理机制、债权人相机财务治理机制、经营者相机财务治理机制、员工相机财务治理机制、客户相机财务治理机制、社区相机财务治理机制、政府相机财务治理机制,将对我国企业财务治理结构规范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
四是本研究设计出我国企业财权配置的具体方案,对现阶段我国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内部治理结构的财权配置进行结构优化,将合理引导我国企业内部具体的财权配置,为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升起到实际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雷新途,李世辉. 不完备契约与财务目标的状态依存及边际修正[J].会计研究,2007(4).
[2] 詹森,麦克林. 公司理论:管理行为、成本和所有权结构[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 李心合. 财务理论的范式革命与财务学的制度主义思考[J].会计研究,2002(7).
[4] 伍中信. 现代财务治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会计研究,2005(10).
[5] 杨淑娥,金帆. 关于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