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8篇

时间:2023-09-06 09:30:4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

篇1

(本文为贵州民族学院校级课题《欧盟竞争法有关本身违法原则的立法与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的研究成果。)

摘 要:本文立足于欧盟成员国关于竞争法本身违法原则的立法与实践分析,反思中国现行体系下的竞争法制度中关于本身违法原则的应用。

关键词:欧盟竞争法本身违法原则立法与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一、欧盟竞争法本身违法原则的概述

欧盟的竞争法律制度起源于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欧共体条约),其竞争法从《罗马条约》派生而来,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由欧共体委员会制定的旨在促进竞争的法规;另外就是欧共体各国依据国情、参照欧共体条约原则制定的反垄断法规。

在欧共体立法上,当时的欧共体条约第85条和第86条(现在的第81条和82条)规定了适用于限制竞争性做法和滥用支配地位的一般规则,确立了欧盟的反托拉斯法制度。1962年,欧盟理事会通过了第一个实施第81条和第86条的条例,即第17号条例,规定了监督制度和执行程序。从此,欧共体的竞争法律制度开始正式实施。2004年欧盟已扩大至25个成员国,第17号条例确立的法律实施制度暴露出严重的滞后和不足,欧盟开始对反托拉斯制度的根本改革【1】。改革的重点是欧共体条约第81条和第82条的实施制度,虽然改革并不触及第81条和第82条本身,但却涉及这两条的违法认定,涉及到程序及实体部分。

另一方面,欧共体成员国的立法在某些情况下,各成员国的国内竞争法也将发挥作用。一是在共同体的法律没有规定,且只涉及到对本国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可以应用国内法律。二是成员国法律是对共同体法律没有涉及到的领域的补充。三是成员国对并购说明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一般来说各成员国的竞争法律制度大都规定的比欧共体法律更严格。

二、欧盟竞争法中本身违法原则的立法与实践分析

(一)欧盟竞争法本身违法原则在立法与实践中的应用

欧共体条约第81条(第17号条例确立的反托拉斯法执法制度)含有三个款项,第1款禁止与共同市场不符的限制竞争性协议,第2款规定该类协议自动无效,第3款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宣布第1款不适用。在该条款谈判、制定之时,来自各国的代表都支持以禁止性原则为基础的制度,但在具体界定解除第1款所含的禁止的条件上遇到了困难。谈判者面临着两种选择:一种是豁免制度,另一种是直接适用例外制度。共同体条约第81条第3款是上述两种主张妥协的产物。最后条文采用了否定式用语,“第1款的规定可以宣布不适用”,给予了立法机构从两种制度中选择的自由。

欧盟委员会还积极寻求与成员国当局合作,在国内法院、国内竞争当局和欧盟委员会之间分配案件,邀请企业多多利用国内程序,实施第81条第1款和第82条。但一方面,企业仍需要取得欧盟委员会的豁免,另一方面,企业通过通知欧盟委员会来中断国内程序。欧盟委员会做出的非集中化、分散化的努力存在障碍。

鉴于统一适用竞争规则的必要性以及提供充分的法律确定性和向监管机构提供必要信息的要求,欧盟理事会于1962年制定的实施竞争法规则的第17号条例,建立了预先通知基础上的欧盟委员会集中豁免制度【2】。豁免制度确立的是一种事前控制制度。随着成员国的不断扩大,处理通知的负担增大,欧盟委员会的能力和资源明显不足。通知处理程序繁杂、耗时,在协议获得豁免前,企业的相关利益一直处于不确定状态,也损害了法律的确定性。这些都反映出这一制度的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欧盟委员会采取了措施【3】。欧盟委员会还通过发放安慰信(消极批准信或豁免信)的非正式方式,处理通知。但由于这种形式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决定”,不具有约束成员国法院的法律效力,其作用受到大大的限制。

(二) 欧盟竞争立法与实践中本身违法原则向合理性原则的转变

欧盟竞争立法中本身违法原则向合理性原则的转变是通过一系列的相关制度来实现的。

在竞争当局网络合作方面,根据竞争当局网络合作准则,所有竞争当局都有权适用第81条和第82条对案件的有效分配负责。同时,每一网络成员在决定是否调查案件时,都保留完全的裁量权。除了各成员间的密切合作外,成员国当局不得做出与欧盟委员会决定相矛盾的裁定。

对于欧盟委员会与成员国法院的合作,主要根据欧盟委员会与成员国法院合作准则来处理。在没有必要同时适用国内竞争法时,国内法院也可以适用第81条和第82条;在对影响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的协议适用国内法时,应同时适用欧共体规则。

在对新问题的非正式指导上,根据新问题非正常指导准则,对于适用第81条和第82条中的新问题,应企业的要求,欧盟委员会可以给予书面的非正式指导(指导信)。指导信的首要目的是帮助企业自我评估,没有法律的约束力,但在相关程序中可以成为考虑的一个因素。

三、欧盟竞争法本身违法原则的适用对我国的启示

(一)我国反垄断法规则存在的缺陷

1.我国反垄断法规则在理论上的缺陷

首先,立法上存在多元价值目标的冲突。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4】至少包括以下几类: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然而这些价值目标并非总是彼此一致,而是存在相互冲突的情况。反垄断法的制定就是多元价值目标的冲突与选择的过程。由于反垄断法内含彼此冲突的多元价值目标,这使得传统法学赋予法律概念承载价值共识的基础功能难以实现。在反垄断法的规则用语中,“不公平”、“没有正当理由”等较为模糊的语言也是价值目标不明确的体现。

其次,反垄断法的主要研究分析方法的天然诟病。经济分析方法是当代反垄断法的主要研究分析方法,经济学理论在现代反垄断法的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博弈论先后在反垄断经济学中占据了主流位置,但是由于它们的研究分析方法各不相同,理论结论更是充满分歧,这意味着反垄断法实务部门采用不同的经济学理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经济学的发展并没有真正解决反垄断法规则的模糊性问题,反而使反垄断法呈现出更加的不确定性。

另外,反垄断法体现的国家干预理念与市场经济倡导的个人自治理念的冲突。尽管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是多元化的,但是通过反垄断法的实施消除因垄断导致的限制竞争后果仍然是反垄断法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基本共识。国家运用反垄断法实际是对传统个人竞争自由(意思自治)范畴的干预。

2.我国反垄断法规则在适用上的缺陷

让我们以具体规定来说明我国反垄断法在适用上的缺陷。比如,《反垄断法》第十八条规定了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因素,其中明确的认定因素就有五类:前三类是依据该经营者自身的情况进行判断,后两类则是依据其他经营者的情况进行判断。那么在认定市场支配地位时,这五类认定因素如何适用?在具体案件中,这五类认定因素是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或者是以某些认定因素作为核心因素,其他因素作为辅助因素?尽管《反垄断法》第十九条规定了可以根据经营者的市场份额推定其市场支配地位,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市场份额是核心因素,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市场份额并不能反映市场的竞争状况,还需要考虑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潜在竞争程度),因此市场份额也仅仅是“推定”因素。

(二)欧盟竞争法本身违法原则对我国的启示

欧盟反垄断法制度以保护欧共体共同市场的公平竞争为主旨,将企业作为重要的法律主体,其对国有企业的豁免予以了严格控制,更侧重于对垄断及限制竞争行为的调整,同时实行域内域外双重效力原则。研究以反垄断与反限制竞争为核心的欧共体竞争法律制度,对我国进行反垄断立法具有以下几点重要启示:

第一,我国的反垄断立法应采取低度立法原则【5】。在我国,根据目前企业规模和经济集中度不高、分散低效经营制约经济发展的现状,深化改革,促进竞争,提高规模经济和行业集中度,建立起有效公平竞争的市场运行机制,应成为我国中长期的重要宏观竞争政策,扩大企业的平均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的反垄断法应借鉴欧共体的低度立法原则,允许垄断地位或市场支配地位的合法存在,只就滥用垄断地位或市场优势地位破坏竞争的行为予以限制或禁止,使反垄断法更好地体现中国国情。

第二,赋予我国反垄断法以有限制的域外效力。鉴于我国市场正日益成为许多国际型大企业角逐的竞技场,在进行反垄断立法时,应借鉴欧共体竞争法在域外适用中的这种“同一经济实体规则”,在赋予我国反垄断法以域外效力的同时,规定域外适用的限制条件,既强调域外适用,又注重该种适用与国内市场的联系,尽量避免或减少因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而与他国发生争议。

第三,应使我国反垄断法与国际竞争法接轨。欧共体竞争法作为国际竞争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对欧共体成员国的国内立法及其他区域性国际组织的竞争立法产生重要影响,其内容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反垄断与反限制竞争的要求与成果。因此,在进行我国反垄断立法时,应就欧共体竞争法在规范限制性商业作法、滥用市场优势地位、企业兼并等反竞争行为时所采取的调整方法及所确立的各项原则制度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选择其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成份予以借鉴。

注 释:

【1】这一进程于2004年初结束,2004年5月1日在欧盟扩大至25个成员的这一天,正式实施新的制度。

【2】这样的条例涉及排他性经销协议、排他性购买协议、汽车经销与服务协议、特许经营协议、技术转让协议。上述协议主要为纵向协议。集体豁免条例涉及的横向协议有专业化合作协议、研发协议。其他还有保险业的某些协议等。

【3】首先,欧盟委员会引入了“对竞争的明显影响”这一概念,通告,指出竞争影响微不足道的协议,不属于禁止的范围。欧盟委员会还公告,澄清通常不具有限制竞争目的或效果因而不为第81条第1款所禁止的限制性做法的条件。这类公告涉及商业的指令易合同、企业合作协议、分包协议、契约式合营企业。

【4】在这些价值目标中,既包含传统的公平、自由、效率等抽象价值,还包含保护中小企业、缓解产业危机等现实的政策目标。

【5】对市场垄断结构的规制,各国反垄断法采取了不同立场并据此划分出反垄断法的高度立法原则和低度立法原则。高度立法原则下,独占、寡占被严格限制或禁止,垄断地位或市场优势地位本身都被视为违法,予以控制。在低度立法原则下,独占、寡占被容许存在,垄断地位或市场支配地位本身并不违法,只有当行为人滥用垄断地位或市场优势地位破坏竞争时,法律才予以控制。

参考文献:

[1]沈敏荣.法律的不确定性――反垄断法规则分析中俄民间贸易[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王晓晔.竞争法研究[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3]吕薇. 英美反垄断法的比较与借鉴[J]. 经济研究资料,2003,8.

[4]李剑、廖红伟. 论反垄断法规则模糊性的原因[J]. 当代法学,2010,5.

[5]韩立余. 欧盟反托拉斯法的现代化[J]. 法学家,2004,5.

[6]郭声龙. 垄断认定标准的模糊性与我国反垄断制度的建立――从美国反托拉斯法到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J].商场现代化,2008,7.

[7]陈兵. 本身违法原则的早期特征对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启示[J].法学杂志,2006,2.

[8]张剑虹. 论我国反垄断法的缺陷及完善――以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为例[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篇2

关键词:教学;时间管理;联动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C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虽然推行素质教育多年,但应试教育制度下的思想残余仍然深深的影响着教学管理的每一个方面。不论是从考试还是从平时的教育测评无一例外的是基于分数高低的管理效益模式,而这种管理模式更多的是采用经验管理的方式,缺乏其应有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造成了大量的时间资源的浪费和教学内容的冗余,增加了老师和学生的负担,也使管理人员疲于奔命。从这一方面讲也是造成学生减负失败的原因,而国家明令禁止的学校补课问题,可以说是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解决,学校补课现象和社会性补课现象仍然广泛的存在,随之带来的社会问题在此不多累述。另一方面讲,教师的负担和带来的问题也随之加重和增多,许多教师因为教学时间管理的不规范,以及不合理的教学时间规划,超常时间工作,从而造成了教学效果额降低。再加上教学负担的加重也必然使教师工作积极性降低,工作质量下降。从而整个学校的教育效果也就可见一斑了。而所谓的一个学校能考上多少清华北大的学生几乎成了一个学校教育成果的唯一倚仗,当人们去考察一下这些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工作时间的时候人们就会发现这是一个虚假的教育繁荣,迟早是要出大事的。所以这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从学校管理角度上看,随着新一轮教改的进行,在思维惯性的影响之下,由于新的高考政策迟迟没有出台,造成了学校时间管理的盲目性,经验性管理模式程度加深,以此带来了学生和教师的整个教学活动的盲目性和功利性。在实际的教学管理活动中,分班教学的情况仍然广泛的存在于现行的学校管理体制下,由于学生基础和师资水平的不同造成了教学测评上的分级测评现象,或许本身这种管理方式在体制和机制上是可以很好的运行的,在此我并不赞同分班的这种体制,因为这完全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违背了学校教育的初衷,而分班教育和分级测评会造成学生学习时间的冗余和教学过程的冗余。举个例子,有些学校的火箭班的学生和普通班的学生,由于自我基础和教育师资的差异会导致教学进度的严重不齐,学教测评时间难以把控,从而增加的整个时间管理的难度,使得老师和学生在这种恶性的管理体制下疲于追赶教学进度或者处于教学等待状态。再有的就是为了教学测评的回课式教学复习,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浪费教学时间。从具体的教学角度上看,最常见无非是由于现在教材的版块设计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教学的难易程度很难把握,而又缺乏一个有效的机制去解决这样的问题,从而造就了高一年级的课程就教到了高考级别的难度这样非理性的现象。没有标准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基础,没有思想观念和具体的改革目标,教学目标。基于考试的教学活动,因为考试制度的不明确造成了改革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教学管理者的多重盲目。因此改变教学活动的目的和确立教学活动的新理念才是具体改革成功与否的基础,而对应的实施性改革方案的施行才是此次改革的关键。因此新的教学改革中教学管理问题应当放在整个教改的重中之重,开发出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配套的运行机制是现在教育改革,尤其是学校时间管理方面的首要任务。从上述的对改革前和改革过程中的教学时间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本人认为,要解决目前改革中出现的教学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新的时间管理理念和理论的确立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它关系到整个改革方案中教学管理的实施和成败。

一、管理学原则在学校教学时间管理中应用

(一)组织原则

根据国家此次教改的目标和具体内容,笔者认为我们要培养的人的内涵和才干,才是我们整个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而不是分数。考试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在目前体制下算是一种比较公平的方式,但是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观念。教学不是目的而是过程。因此,合理的组织设置和人事安排才是保障理念意志执行的基本力量,而正确的确立符合以人为本的具体教学目的和开发实现目标的时间管理方式方法才是保证其有效的实施和贯彻,只有这样才不是一纸空文,这是时间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

(二)机制原则

有了合适的机构设置和人事安排必须要有配套的机制保证时间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运行,机制的建立本身应当是一种采取实验性的方式进行,而不是一套机制用一百年的固有模式。它会随着改革的而深入而不断的变化和完善,这也是时间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三)测评原则

教学时间的管理必须有一套总体的教学评价系统与之相适应,用以保证教学时间管理与教学效益管理的有机结合。通俗一些讲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完善教学时间管理的整个管理体系,使这种管理手段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因此需要教学测评系统的支持。这是整个时间管理与教学效益联动的核心。

(四)系统性原则

整个教学时间管理本质上是一个教学管理系统在某方面的应用,也就是一个系统的一种功能,而系统本身有很多功能。这就涉及到与其他功能的兼容问题,这里有事是管人的系统,所以设计到人事方面的调度是很多的,因此建立的时间管理方案应和本身的人事管理体系相适应,否则将会出乱子。

二、教学时间管理和教学效益联动体系的建立

由于教学的时间管理最终应当有利于教学效益的提高,因此要建立必要的教学时间管理和教学效益的联动体系。而此体系正常运行和发展才是实现教学时间合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整个教学时间管理和教学效益的联动体系包括以下几个结构:A教学时间计划制定结构;B.教学时间计划方案决策结构;C教学时间计划执行结构;D.基于教学效益的教学时间管理评价体系结构;G基于教学效益的教学时间管理修正体系结构。

(一)教学时间的计划结构

以往的教学时间管理,也可以说是教学计划的罗列,基本上是以经验为基础的管理计划模式,本文通过引入管理学的模块化管理方式,工程学方面工期的计划方法],以及采用决策树的决策形式制定相对最佳的时间管理策略,以此来达到用最为合理的时间,来完成相关人才培养的目标。

1、管理学思考维度在教学时间管理体系建立的应用:

在建立一套管理体系的情况时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维度有以下四个方面:(1)这个体系是以怎么样的组织形式建立的,也就是说管理的部门有哪些,支持的部门有哪些,体系的参与者有哪些,和配套的硬件设施。(2)这个体系是采用怎么样的人事制度和调度方式,以及配套的相关规定。(3)这个体系应该通过怎么样的机制去运行从而达到管理目的。(4)这个体系采用怎么样的控制,评价以保持体系的活力,发展与完善这个体系。

2、管理工程期的计划方法在教学时间管理中的变式应用:

这是整个时间计划的核心,它决定着教学时间的具体分配问题,笔者认为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必须分解教学内容,成模块化分解,然后确定模块的教学时间。然后系统的整合模块[4]的教学时间,完成对时间模块之间的理论衔接性调试。最后完成整体时间计划书,进入下一阶段。

(二)教学时间计划方案的决策结构

在时间计划方案中,决策树[3]方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决策树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的来生成的。每个决策或事件(即自然状态)都可能引出两个或多个时间,导致不同的结果,把这种决策分支画成图形很像一棵树的枝干,故称决策树。决策树提供了一种展示类似在什么条件下会得到什么值这类规则的方法。比如,在贷款申请中,要对申请的风险大小做出判断,图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建立的一颗决策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决策树的基本组成部分:决策节点、分支和叶子。决策树很擅长处理非数值型数据,这与神经网络只能处理数值型数据比起来,就免去了很多数据预处理工作。所以如果变式的应用到时间管理决策上也就是在时间管理方案提出时,有可能会出现多种方案,这些方案各有优缺点,因此利用决策树的方法可以得到较为科学时间管理计划方案。降低新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教学风险,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我们来举一个家到单位的简单例子,如下图: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路程和时间管理目标问题,从上图的决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决策树方式可以清晰的反映出我们方案的优缺点从而使我们在更为合理的时间内达到我们的目的,而又不会浪费时间和走弯路。不过这种方式较为依赖于以往的数据,因此运用计算机技术,记录和处理教学评价中得到的数据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对教学管理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还是时间管理的计划性管理,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不免会遇到一些计划以外的事情。这就涉及到应急计划的设计和过程花时间管理的方法了。例如:突然发生不可控的时间导致学校教学时间需要延长,或者缩短的这种情况,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继续进行显然是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因此实时的评价教学效果和教学时间的联动关系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制定应急时间安排在时间管理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也就是所谓的柔性时间管理方式。

(三)教学时间计划的执行结构(运行机制)

要想保证教学时间计划的顺利实施,与之配套的教学时间管理运行机制则必不可少,下面基于常规的教学组织形式笔者提出一套教学时间管理的运行机制。

1、学校常规的教学功能性组织有以下几个单位:

A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B教务处(有些学校也称教学管理处);C各年级主任;D各学科组

以上各个教学管理单位的在时间管理中的职责:

1)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审查,批准教学时间计划书的实施和对计划重大变化的审查和批准。

2)教务处:根据下属上报的教学时间需求书,采用工程化时间管理计划方式和决策树决策方法,制成教学时间计划书报予主管副校长批准后,给予下属教学时间计划安排书,并监督其直属下属的执行情况,协调全校性教学时间计划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

3)各年级主任:接到计划书之后联系本年级学科组组长制定各学科的教学时间计划安排,并监督指数下属的实施,不再上报教务处批准协调本年级组内时间计划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

4)各学科组:通过教研形式制定教学时间需求计划书,采用集体备课,长时备课的方式保证教学时间计划能够得以实施,由学科组长协调本组内的教学计划实施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

2、具体教学时间计划的全程运行方式

由各学科组通过教研方式向年级主任提出教学时间申请,然后由年级主任结合各学科的时间申请,整合成时间需求总体报表,提交至教务处。教务处再根据全校的教学时间需求情况,采用工程化时间管理技术,给予时间总体安排,采用分区课程[5]安排的方式给予年级主任书面时间刚性计划安排。由年级主任和学科组组长共同完成最终的教学时间计划表和教学进度表(这种安排需要是柔性的时间安排)。各教师和科研组根据所得到的的教学时间计划表和教学进度计划表,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教务处通过教学计划评价体系结构对整个计划运行情况实施实时监控,对教学工作的进行实质性指导,并适当调整教学时间计划表。

综上所述,教学时间管理是整个教学管理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精细化的时间管理方式不仅可以减轻学生、教师、学校管理人员的负担,而且在教学效益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这种管理手段的行动准则,刚柔并济的时间计划方案是使这个管理策略得以实施的基本保证,管理人员的尽心尽责和整个教学活动人员的积极参与是这套方案得以实施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P67-89

篇3

本课是对学生的时间管理进行辅导。由于时间的管理实质上是个体自我的管理和人生的管理,因此也是对学生自我管理和人生管理的辅导。

理论基础与背景:发展心理学原理借鉴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操作性理论原理则为“时间管理原则”。埃里克森认为个体人格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在每一阶段都有一个普遍的发展任务,这些任务都是由有机体生物学上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不断产生的冲突或矛盾所决定的。青少年时期的基本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感”,建立新的“自我同一感”。所谓“自我同一感”是一种对“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位置、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时间管理原则认为钟表时间是无法管理的,而生活时间是可以管理的。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目标设计无论有多好,也要落实到对自己时间的管理,通过对时间的管理和最有效的安排,个体才能达到自己的生活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时间管理的中心原则是:把时间用在自己认为最有价值或最有助于自己达到目标的事情上。时间管理的补充原则是:将时间用在某些事情上的惟一理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近期和远期目标。

学生的现状分析: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学习生活的时间,总说自己很忙没有时间,但学习效率又很低。有的学生往往将大量的时间用在那些既无多大价值又无助于达到目标的事情上,这里有意志力薄弱、懒惰、能力不足等因素的作用,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自己的价值和目标还没有搞清楚;也有的学生虽然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却并未将之与当前的发展任务相联系,而是任由时间流逝。

二 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自己的时间管理状况;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了解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

情感:激发学生对时间的紧迫感及重新安排自己时间的动机。

行为:能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重新合理有效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生活时间。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做探索与了解。

难点:学生能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时间做合理有效的调整。

四 教学设计

1.教学构思

本课将学生对自己的时间管理作为一个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思考,再让学生对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做探索与了解,引导学生将对时间的管理和对自我的管理、对人生的管理相结合,从而能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时间做合理有效的调整。

2.教学形式

以学生的自我反省与分析、想象体验和讨论交流为主,教师的引导为辅。

3.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准备

通过个别访谈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时间安排的情况做课前的了解调查;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准备教学用品。

六 教学过程

主题活动(一)“时间馅饼”

让学生将自己一周的学习生活时间(除去睡觉),根据实际投入时间的多少按百分比分配在一个圆中。

(以此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时间管理的实际状况,发现自己在时间的运用和安排上可能存在的问题。)

主题活动(二)“‘撕撕’我们的人生”

用一张有0~100刻度的小纸条代表一个人的一生,假设每一个人都活到100岁,让学生将自己已经走过的人生撕下来,再让他们想想自己希望取得成功的年龄,然后将此以后的人生再撕下来。把这段用来成长、发展、奋斗的时间与其它撕下来的相比较,请学生思考体会。

(以此来说明我们用于发展和准备的时间的有限性,激发学生对时间的紧迫感与重新安排自己时间的动机。)

主题活动(三)“时光隧道”

在略为低沉、悲伤的音乐背景烘托下,引导学生进行一个想象活动。想像一下假设自己已经走完了一生,穿过时光隧道飞到了自己的葬礼上,听到家人、同学、朋友、师长、同事、领导、邻居们给自己下的评论。然后将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以此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也是让学生用此和自己现有时间的运用做对比。)

主题活动(四)“个人声明书”

让学生根据自己在“时光隧道”活动中所探索和了解到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完成一张“个人声明书”。即将自己的价值观与目标转化为个人的“宪法”、今后行动的准则和人生的宣言。

最后让学生重新制作“时间馅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时间重新做合理、有效的调整。

(这个活动视时间而定,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让学生课后完成。)

篇4

通信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时间管理需要经过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包括一个或多个管理过程,具体包括:①启动阶段。即项目开始后的着手准备阶段。②计划阶段。明确项目具体施工内容之后的管理阶段。③执行阶段。对编制的计划进行实际执行的阶段。④控制阶段。根据编制计划中各个项目之间的顺序关系和重要性,对项目进行重点管理和控制阶段。项目施工中时间管理的各个阶段发生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各个阶段却是互相关联的。

2通信工程项目时间管理的内容

2.1施工准备阶段的时间管理内容

施工准备阶段的时间管理内容包括施工材料、施工人员和施工工具的安排,施工路线的确定,进度计划的编制,具体包括:①编制施工现场活动核对表,详细记录施工单位所组织的施工准备会议内容,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由各标段的施工人员列举出各段的施工重点和难点;②按照各标段的地理状况,结合运营商的通信网络架构编制合理的作业路线;③在充分理解发包方施工合同规定的前提下,仔细比对设计图纸所标注的施工要求;④查阅发包方或运营商所提供的线路数据资料,准备好所需的仪器设备和仪表机具;⑤仔细核对施工人员数量,计算人均工作量,由项目负责人酌减施工人员的数量。

2.2施工阶段的时间管理内容

2.2.1编制与确定施工方案

通信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编制和确定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控制重点,施工方案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必然会影响整个施工项目的稳定性。因此,需要由责任人员全权负责施工方案的规划和评估,并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判断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在施工方案的编制过程中,全体技术人员和责任人员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基本原则,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成本来确保项目计划目标的实现。编制合理的施工进度可以对施工人员形成一定的压力,促使施工人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明确自己的时间限度和工作目标。

2.2.2施工进度控制

通信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分别是现场作业阶段、施工验收阶段和工程移交阶段。施工阶段中的每个环节耗时都很长,因此,施工进度控制也是通信工程项目时间管理的难点和重点。通信工程项目进度计划是在项目开展前根据已有工作经验编制好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不确定因素,为了避免施工误差的扩大,就需要采取必要的监测措施来纠正不合理的项目活动。通信工程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按照管理层次的不同可以分为总进度控制、主进度控制、具体事件进度控制三种。总进度控制即对整个项目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进行控制,主进度控制即由各个项目小组对各施工事件进行进度控制,具体事件进度控制即针对详细、具体的施工计划严格控制每个施工环节。

2.2.3工程验收与移交阶段的时间管理内容

项目完成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工程验收与移交,项目负责人需要与发包方或运营商协调好验收、移交工作,确保工程材料和账目的顺利交接,使工程项目能够善始善终。在验收过程中,如果因施工方的原因造成质量问题,需要由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修复,修复之后的项目要交由两边负责人共同检查确认无误后再签字认可,直至初验合格后施工方才可退场。

3时间管理方法

3.1项目分解

对通信工程项目进行时间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分解项目,也就是对项目进行细化和简化处理。一般每个项目在具体实施之前都会列出一份详细的活动清单,这个清单中包含了所有有关的活动项目。活动清单一般采取文档的形式进行储存。确定项目清单后,可以按照工作流程将各项目依次表述出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图形化处理。图形化处理能够更好地展现各基础项目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

3.2活动项目排序

项目活动之间存在先后依赖关系,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按照活动的先后顺序梳理出合理的项目排序关系,然后根据项目排序明确各项目之间的依赖关系确定各项目之间的逻辑制约关系。

3.3活动项目工期预估

活动项目工期预估是在项目排序的基础上进行的,管理人员需要根据项目范围和实际资源条件,科学、合理地预估出工期范围。为明确某项施工项目的具体施工周期,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影响工期的因素,其次就是分析可能出现的导致工期延误的因素,最后评估团队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3.4项目工期计划制订

项目工期计划制订也就是项目的进度计划。关于项目进度计划的制订,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项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此外,还要综合分析项目活动排序、活动持续时间、活动资源等,明确详细的项目筹备时间和具体组织工作。项目工期计划控制涉及计划与实施过程中的全体变更事宜,项目工期计划控制的目的是保证项目活动能够顺利进行,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4结束语

篇5

【关键词】时间管理;误区;技巧;测量

概述:如何合理分配测量时间,在最有效的时间内充分发挥测量技术工作的特点,在处理各项目的属性和测量目标所需完成的内容,及各项目配备仪器设备等,时间管理显得尤其重要。测量技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在野外完成的,确定地面点的位置是测量科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完成各种测量任务的基本方法。而野外工作是受不同天气的影响,如何在项目精度要求不同,所需要的的信息反馈速度不同,合理安排时间是每一位有经验的测量技术人员必须要掌握的运行模式。如基坑监测,该项目的特点是信息反馈要快,数据要及时传输给设计、施工、监理人员手中,让有关方掌握数据后作出正确判断和处理有可能发生周边建筑和地下重要管线灾害。如建筑沉降观测项目,该项目的测量精度高,稍有轻微的震动就会影响观测精度,一般选择施工间歇中午时间进行观测比较合理,施工放样项目的特点是业主要求快速完成,提前交工,抢时间可以尽快施工投放市场,但测量要求的精度不低。这三个类型的测量项目是我每年都必须完成的,还不包括特种测量和测图等,如何有效管理好时间,是测量技术人员完成好测量任务必修课。

我们不妨做个小游戏:桌上放有两个大小相同的类似水盆的容器和六七块大小不一的石头。其中一个容器中盛有一大半的细沙,另一个容器是空的。现在让你把所有石头和所有细沙都放到那个空的容器中,但条件是细沙和石头都不能冒过容器的上端平面,你会怎么做?

有的人会先把细沙全倒入空容器中,然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将所有石头都塞进细沙,从而达到规定的条件。

可如果你先把所有的石头都放进空容器中,然后再倒入细沙,你会发现在摇一摇、抹一抹之后,轻而易举地就完成了任务。

容器象征着我们每个人有限的时间,不管是一天也好,或是一生也罢。细沙象征着那些每天纠缠着我们的似乎永远也忙不完的紧急的琐事。石头象征着关乎人生效能的大事。这个游戏说明,倘若我们总先忙琐事,那么很难成就大事。而如果我们能做到要事第一,那么处理起琐事来也会游刃有余。

时间是世界上最充分的资源,每个人都拥有24小时的一天,然而时间又是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每个人只能拥有24 小时的一天。而管理时间是有技巧的,时间管理是有效率高低之分,如何用最少的时间与精力完成更多的测量项目?对有效的时间管理进行研究就十分重要。

1 时间管理的本质

时间管理的本质,并不是要我们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而是怎样在单位时间内,做到合理安排工作急缓重要性,能够恰如其分完成好浩繁工作,通过对时间管理的学习,学会处理:怎样判断哪些是最重要的事件,哪些对你而言是最重要的事情。怎样充分地利用时间来创造最大的价值。

就目前单位测量项目:丽景家苑放样、崇安寺2号地块基坑监测、惠景家园变形沉降观测、前进花园二期变形沉降观测,还担负单位里零星急需解决的放样定位、配合建筑设计测量等。

1.1 时间的特性

时间究竟是什么呢?哲学家这样说:“时间是物质运动的顺序性和持续性,其特点是一维性,是一种特殊的资源”。要想能够真正地了解时间并且管理时间,我们有必要对时间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时间有四项独特性:

1.1.1 时间缺乏弹性;供给毫无弹性。时间的供给量是固定不变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增加和减少,每天都是24小时,所以我们无法开源。

1.1.2 时间无法存储;无法蓄积。时间不像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那样被积蓄储藏。不论愿不愿意,我们必须消费时间,所以我们无法节流。

1.1.3 时间不可更改和代替;无法取代。任何一项活动都有赖于时间的堆砌。即时间是任何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基本资源。因此,时间是无法取代的。

1.1.4 时间一旦流失无法复得;无法失而复得。时间无法像失物一样失而复得,它一旦丧失。花费了金钱,尚可赚回,但倘若挥霍了时间,任何人都无力挽回。

1.2 时间管理的本质

时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却无法开拓、积存与取代,每个人一天的时间都是相同的,但是每个人却有不同的心态与结果,主要是人们对时间的态度颇为主观。不同经历与不同职务的人,对时间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于是在时间的运用上就千变万化。

对时间管理应有怎样的认识,所持有的态度与方法又该如何?以任何一个人而言,都具有人生严肃的一面及品质衡量的角度。

1.2.1 时间管理的内涵;时间管理的涵义。如何面对时间的流动而进行自我的管理,就我目前的工作项目,必须以崇安寺2号地块基坑监测为最急、且需放在重要项目上完成,尤其是崇安寺2号地块基坑有栋7层家舍平行基坑,仅有2米左右,自发生上海倒楼事件和杭州地铁塌陷事件以来,政府和社会都十分关心监测工作,完成好市重点工程不仅会为单位带来市场经济效益,同时会为单位带来社会效益。

1.2.2 时间管理分配方式;

一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实际上下班后,脑子里还想着今天的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明天计划工作内容,仅不过没在现场测量罢了,考虑明天优先测量的目标和工作要素。

1.2.3 时间管理计划性

要事第一法则,这是时间管理领域最重要的法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等积极倡导:要事第一。

这个法则可以帮助有效克服每日或每周的混乱,以便正确区分事项类型,决定事项的优先顺序,成为时间管理的计划性。

按照“要事第一”的法则,所有事务分为四类:

(1)重要且紧急:需要尽快处理,最优先。

(2)重要不紧急:可暂缓,但要加以足够的重视,最应该偏重做的事。

(3)紧急不重要:不太重要,但需要尽快处理,可考虑是否安排他人。

(4)不重要且不紧急:不重要,且也不需要尽快处理,可考虑是否不做、委派他人、或推迟。

根据要事第一的法则。崇安寺2号地块基坑监测置于急需项目,而该项目本身也有碎部重要性和相对缓和段,先完成好重要监测轴线段,不重要的可缓和测量,去完成其它也需要完成的变形沉降观测工作。

急迫之事通常显而易见,推托不得;却不一定重要。如零星放样定位项目,可抽空测量解决。

要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于一项工作,首先要有足够的勇气,要敢于决定真正该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时间和任务的“主宰”,而不会虽工作量完成的很好,但没有完成好单位真正的效益,这个效益就是全盘测量工作计划。

我们常常感叹“计划赶不上变化”,从而对时间管理计划产生疑虑。科学求实的时间管理应该是计划性与灵活性的体现。

有时会遇到都十分急的项目撞车现象,遇上计划外出现的急新项目,那就靠自己的知识积累和长期的工作经验,判断那个更重要,必要时还要承担一定技术风险。

每个人的精力在一天之内有一定的节奏性,决定了每人一天精力的高峰与低谷。有的属“早起型”,有的则是“晚睡型”。因此,有必要根据每人的生理曲线,来确定个人的工作方式特点,从而制定高效率的实践计划。

水平发挥取决于精力充沛与否,需要了解自己的工作绩效曲线来制定时间计划。尽量将精力高峰时间安排做重要的事情,并注意在低谷时间安排适当休息。

1.2.4 时间管理评估

(1)我每天都要把做的事情列一个小计划。

(2)我把要做的事情,按照它们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安排先后次序。基坑监测放在首位,沉降观测和放样工作安排在后面来完成。

(3)我一次只集中做基坑监测工作,但是沉降观测可几个工地一起做。

(4)我把大项目分成几个小的阶段来做,基坑工程也随土的挖掘程度和挖掘地段不同,由测量主轴和测量次轴之分。随工程进度,施工情况变化,主要测量段会转变为次要测量段。

(5)我找出我的任务中一个只用20%的精力却能产生出80%的效果的任务,抓紧主段监测,达到事倍功半的作用。而不是主次不分的全部重点监测。

(6)我用一天里最好的时间做重要的测量工作,次要的测量工作另外安排。.

(7)每天我都有一段时间工作不受干扰,主要是上午测量工作。

(8)我给自己规定办事的期限。上午必须完成好主要测量工作,取得重要数据。

2 时间管理的问题和误区

2.1 无计划性;通常我们会认为,应该先处理急事而不是重要的事。所谓重要的事情,是指真正有助于达成我们的目标的事情,是让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更有意义、更有成就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通常并不是那么迫不及待的――而这点也恰恰是时间管理的最大误区。从这时候开始,我们成了时间的奴隶而不是时间的主人。

要想不成为时间的奴隶,我们就要把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而紧急的事,首先,需要界定好自己的工作范围――很多人整天忙得团团转,实际上处理的不是自己的工作而是别人的工作,因为无原则地接受工作,因此每个人都认为可以将工作交给他做;

在实际工作中,我体会颇深,因为我工作量相当大,计算成表的工作已由其它同事来做,因同事没在现场测量,计算有一定的麻烦,老是打电话问,有时还出现误算,我一急又全揽给自己,如崇安寺基坑工程实际操作就是如此,从外业技术测量内业计算到制表,忙得够呛,反过来闲人还发脾气。当然内业工作量毕竟小,还没过分为难我。

其次,要尽量将紧急的事情中能够委托他人完成的交给别人完成;最后,当你不得不处理时,也要尽量提高效率,能够同时处理的尽量同时处理。

无计划的工作看似忙碌紧张,实际无效工作占了大部分,这是时间管理的最大误区,是无计划计划造成的后果。

2.2 不能排除干扰;无端电话干扰。电话的使用本来旨在免除笔写,面谈、开会、甚至在旅途奔波所引起的时间浪费,但电话被普遍使用后却成为浪费时间的重要来源,这是极具讽刺性的一件事。不难发现,有些人不但不能支配电话,反而为电话所支配。

2.3 无实质性意义会议太多;会议本来是沟通意见,解决问题,制定决策的一种有力手段。但是,它却经常被滥加使用,以致成为一种费时有碍正常运作的疾病。然而更令他们感慨莫名其妙的是,在这么多的会议时间之中,几乎有一半是徒劳无功的浪费。但针对性会议还是要开的,不然会因沟通不畅而发生冲突。

3 时间管理的技巧

时间管理是一种很特别的技巧,在学校中没有人教你,但实际你必须要学习这门技巧。否则,不管你有多么聪明,你还是不能整理好你掌握的信息,不管你工作多有经验,你还是会在工作中拖延时间。

在今天的工作里,你有能力去处理信息并管理你的时间,一些特别的技巧可以让你能够处理一个很大的工作量。

在当今世界上最紧要的技巧就是能够快速处理和加工信息,并将其落实到行动上。

无论你从事什么,时间就是你要面临对一切,你的计划,安排的对象,确切地说,也就是你要奉献的全部东西。你应该意识到一个严重的事实:不知道你都闲置了多少时间。

3.1 时间管理严格原则

时间毕竟是个常数,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但只要能够遵循管理时间的原则,便能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便能争取时间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为了有效地利用时间,必须掌握以下三条基本原则:

3.1.1 对时间进行分析;其目的在于知道自己的时间是如何耗用的。为此,要记录时间的耗用情况。要掌握用精力是好的时间干最重要的事。精力最好的时间,因人而异。每个人都应该掌握自己的生活规律,把自己精力用在上午这是我的工作经验,把时间集中起来,专心去处理最费精力、最重要的工作。否则,常会把最有效的时间切割成无用的或者低效率的零碎时间。

3.1.2 对时间进行诊断;首先应该确定哪些事根本不必做,哪些事做了也是白费功夫,凡发现这类事情,应立即停止这项工作;或者明确应该由别人干的工作,包括不必由你干,或别人干比你更适合的,则交给别人去干。其次还要检查自己是否浪费别人时间的行动,如有,也应立即停止。时间浪费的排除。在日常测量工作中产生时间浪费的原因很多,如部门的制度不健全、环节过多,信息不灵、人浮于事、相互扯皮等等都会造成时间上的惊人浪费。

3.2 时间管理技巧

一个人之所以成功,时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就必须让我们的时间管理得更好,要把时间管理好,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以结果为导向的目标管理。

时间管理心理学。一是要把时间管理好,基本上要先作自我心理建设。你要有事情做好、时间管理好的强烈欲望;决定达作好时间管理的目标;目标管理是一种技巧,观念与行为有一段差距,必须经常地去演练,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下定决心持续学习,直到能运用自如。二是时间=金钱=生活。甚至于时间>金钱,即时间比金钱还重要。若时间管理好,才能够达到自我理想,建立自我形象,进一步提升自我价值。三是引起动机的关健就是成就感。要成就一件事情,一定要以目标为导向,才会把事情做好,把握“现在”,专注在“今天,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好好把握。

3.2.1 设定优先前后次序;每个人每天都有非常多的事情要做,为有效时间管理一定要设定其优先次序;如此才不至浪费力气。发展专长。

3.2.2 理清缓急轻重;要设定优先顺序,将事情依紧急、不紧急以及重要、不重要分为四大类。

4 时间管理有效办法

4.1 确定计划

有人说反正情况总会发生变化,未来也难以确定,现在制定计划又有什么用,不是白费力气吗?此乃庸人之见。如果没有计划,一旦情况发生变化,使其措手不及,必败无疑。

计划的过程中必须对将来作一些初步的预测,分析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可能会变化。在作出准确的预测后,制定出行动方案。一旦未来发生变化,就能从容对付。

即使将来的所有情况都是确定的,你还是得做计划,一切在计划范围内,就能做到游刃有余。此外,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没有计划而导致的各种损失也不可忽略,比如宝贵的时间以及其他直接经济损失。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和责任让生活变得杂乱无章,没有头绪,一切都周而复始,单调枯燥,这样的生活永远没法儿精彩。你想改变吗?如果你稍微留出点时间作一下计划,测量工作无任多繁杂也就简单明了了。

4.2 指定目标

4.2.1 但对我而言,没有要求大富大贵,只要在本专业上没有技术错误,对得起社会、单位和自己。

4.2.2 没人愿意制定一个实现不了的目标。所以,要点是目标专一,能够排除其他目标。该目标最终才会实现。

5 结论

时间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货品,但它是一个不可复制而日益衰竭的资源,一旦丢失便永远不可追回。测量时间管理其实堪称一门有效利用时间的艺术和科学。

时间的管理,循环时间减少和时间增值这些理念已经成为竟争策略不可或缺的关健特性。必须加强培养个人的时间管理哲学是在测量工作中取得更好成绩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时光:《有效利用你的时间》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11月1日出版

[2]李慧芳 范玉顺:《工作流程系统时间管理》2002Journal of softwarel软件学报 2002,13(8)

[3]刘子仲:《这样管理时间最有效》 九州出版社 2009年7月第1版

[4]美 亚瑟罗德 荷杰著:《立竿就能见影:如何有效地管理时间》 中国劳动出版社 第1版

[5]冯仁德:《论有效时间管理》 2003年第8期《经济师》第241页

篇6

关键词: 时间管理; 原则; 措施; 方法

中图分类号: C9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3-0030-01

时间管理是指在同样的时间消耗情况下,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控制工作。其本质就是一种个人的作业计划,教会人们管理时间,增强个人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细细想来,的确言之有理。一个人、一个团队能否在自己的事业生涯中取得成功,秘诀就在于搞好时间管理。一个人如果能够很好的管理时间,就等于掌握了一门技能,拥有了一种先进理念,进而可以更好地驾驭工作,享受生活。

作为一名基层的管理人员,我们兼职的工作较多,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每天都很忙!在日常工作中,大多数的人常常都会抱怨时间不够用。一天8小时,被“繁重”的工作搞得焦头烂额,而且连周末也经常加班。

我们的时间究竟都去了哪里?难道真的是时间不够用吗?其实,今天仔细地回顾一下日常的工作情景就会发现,大部分的有效工作时间都是在无效的事件中浪费掉了。然而上天不会因为我们很忙碌就往我们每天的时间账户上多划两个小时,也不会因为谁每天过得太清闲太无聊,就从他的时间账户上划走两个小时来弥补亏空。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公平的,这是我们在学习和实践时间管理应该时刻牢记的最基本原则。

因此管好时间,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大大减少浪费掉的时间。时间管理学研究发现,人们的时间往往是被下述10大“时间窃贼”给偷走:

(一)找东西:据对美国200家大公司职员作的调查,公司职员每年都要把6周时间浪费在寻找乱放的东西上面。这意味着,他们每年要损失10%的时间。对付这个"时间窃贼",最好的原则:不用的东西扔掉,不扔掉的东西分门别类保管好。

(二)懒惰。对付这个“时间窃贼”的办法是:使用日程安排薄;在家居之外的地方工作;及早开始。

(三)时断时续。造成员工浪费时间最多的是干活时断时续。因为重新工作时,这位员工需要花时间调整大脑活动及注意力,才能在停顿的地方接着去干。

(四)一个人包打天下。提高效率的最大潜力,莫过于其他人的协助。把工作委托给其他人,授权下属去干好,这样每个人都是赢家。

(五)偶发延误。这是最浪费时间的情况,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唯一的办法是预先安排工作。事前有准备,利用好偶发的延误,把本来会失去的时间化为有用的时间。

(六)碍于情面,不善拒绝。总是被动承担一些于本部门工作关系不大的事情,从而“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七)拖拖拉拉。花许多时间思考要做的事,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找借口推迟行动,又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悔恨。

(八)对问题缺乏理解就匆忙行动。与拖拉作风正好相反,这种人在未获得对一个问题的充分资讯和认识之前就匆忙行动,以致往往需要推倒重来。

(九)消极情绪。消极情绪使人失去干劲,工作效率下降。对人怀有戒心、妒忌、明争暗斗、愤怒及其他消极情绪使我们难以做到最好。这就必须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培养积极心态。

(十)分不清轻重缓急。即使是避免了上述大多数问题的人,如果不懂得分清轻重缓急,也达不到应有的效率。区分轻重缓急是时间管理中最关键的问题。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使我们更加清晰的看到,时间管理理论的一个最为基本的理念是管理自己,即如何更有效地安排自己的工作计划,掌握重点,摒弃不良工作习惯,合理有效地利用工作时间。简而言之,时间管理的目标是掌握工作的重点,其本质是管理个人,是自我的一种管理。方法是通过良好的计划和授权来完成这些工作的。具体操作时,要把握以下三点:

(一)要事第一,分清轻重缓急,抓住重点,这是我们要做好时间管理首先应明确的一个核心理念。我们每天除了睡觉、吃饭和料理家务、照顾孩子等的时间,大概白天有七、八个小时在工作,晚上有一到两个小时在学习和充电。乐观一点儿估计,每天就算是有10个小时在干正事儿吧(其实这已经是比较重的负荷了),那么这10个小时如何来安排呢?

著名管理学家科维提出了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因此在10个小时里,首先要把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情处理掉,这样做最明显的好处是处理完了之后就会觉得今天可以很轻松。其次,把握一个理念,应该有重点地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地放在处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上,这样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因为重要,就说明这些事情对您自身的工作质量、效果以及能力的展现都有很强的说服力,不紧急您就可以慢工出细活。再次,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留着最后做,否则就会陷入与时间赛跑的无间漩涡之中不能自拔。至于那些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没有必要专门占用时间去处理它。假如过段时间之后您还能想起这些事情,那么就重新考量一下它们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如果忘了,也不能说明咱们脑子不好使,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这是我们潜意识里压根儿就没打算要记住它。

(二)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让别人的事浪费自己的时间,要学会拒绝。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碍于情面,被动地接受一些工作。例如,主管领导或相关部门要加派新的任务,同时这项任务由其它部门做可能从时间和职能安排上更为适宜。在这种情况下,要学会恰当地拒绝,不然的话,如果这次做了,可能还有下一次,久而久之这个本不是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却被固化下来,难以推卸,很是困扰。我想可能多数人都感同身受。因此,学会拒绝,这是时间管理中的摆脱变化和纠缠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但是拒绝别人时,要讲究技巧,不宜直截了当,而要委婉,用让其觉得确实有合理的理由来拒绝这个任务。

(三)适当的授权和明确的角色定位也非常重要。在时间管理上,授权是一个重要的要素。作为科室管理者或部门负责人,得到一个任务后一定要把它分出去,让最擅长的人来负责项目内的一部分。同时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在整个项目里面每个人“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很显然,一个普通员工和一个科室负责人的工作任务势必是不一样的。能注意自己的角色就能更好地认清自己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因此,科室管理者应按照“猴子管理六大法则”对员工进行大胆管理。建立一对一的明确责任,同时在时间进度上有一定的要求。工作进行中应与下属多沟通,跟踪工作的进展和方向,工作一旦有进展,要注意适时激励,只有激发团队的力量才能有效地利用时间,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好。

篇7

1新时期人事管理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进入新时期,在人事管理研究及实践的方向上,改革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1必须实行以人事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制度。

以现代企业人事管理改革为例,在人事管理的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著名的管理制度,一是美国创立的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制度;二是日本创立的以质量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制度。从一定意义上讲,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带来了美国经济的繁荣,而以质量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制度使日本经济得到了振兴。但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人在生产力经济中主体地位的确立,客观上呼唤着以人事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制度的建立。企业管理者是现代企业生产力的关键因素,是现代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组织者,其作用的发挥程度是企业改革与发展状况的重要象征。企业管理者的重要作用,决定了人事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实行以人事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制度,人事部门就可能在董事会、监事会的直接领导下,推选和监督企业的总经理,同时又在总经理的领导下,负责企业各生产经营部门劳动者的日常管理。企业是没有意志和意识的,—个企业的运行效率、经营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者的经营决策水平。实行以人事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就能强化管理者在经营决策中的作用,这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或以质量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制度所无法比拟的。

1.2一定要形成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机制。

传统的人事管理是将人作为一种被动的资源进行管理,是档案型的管理。这种管理造成的后果是职工情绪对立,被动服从,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组织目标的实现受到影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把人看成是活的、主动的、有潜能的资源,提倡对整个组织的人才需求进行预测和规划,以此来进行人才招聘与配备。同时制定培训计划,按照需求目标主动开展现有人员的培训、培养与开发,这是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所无法实现的。

1.3要不断优化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

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人与事关系基础上的共事关系,通常指在特定社会组织范围之内的共事关系。影响这种共事人之间矛盾的诸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是人与组织的关系;二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三是同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四是共事人之间在专业、才能、年龄、气质等方面形成的群体结构关系等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在—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人事适宜规律运行的方向。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与事之间的矛盾处于主要矛盾地位,共事人之间的矛盾处于次要地位,“然而这种情形不是固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之变化”。在这两对矛盾中,当共事人之间的矛盾因其内在诸因素处于科学的优化状态时,共事人之间就能志同道合,关系融洽,人们在这样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工作,就能够心情舒畅,工作愉快,能够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自觉进行能量互补,组织的整体功能就能得到有效地发挥,就能取得最佳的人事管理效果。因此,优化共事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不仅是人事适宜规律的本质要求,也是其发挥积极作用的基本条件。

2面向新世纪、新时期的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

新时期的人事管理要做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认真地研究人事管理的几项基本原则和方法。

2.1要坚持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原则。

传统人事管理是组织内部工作的职能部门,也就是具体政策的执行部门,它侧重的是行政事务性管理,主要是进行人员的接收、录用、安置,干部的任免、调配、离退休及工资待遇,档案管理等等。因此,人事管理部门是—个单纯的行政性业务部门,它对人员的管理是一种被动的、资源格式化的战术管理。而新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则是积极主动的具有战略决策意义的管理活动,它将人作为组织发展的根本,它的任何一项决策都需建立在员工的参与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上,二者紧密相连。这就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参与制定策略,进行人力资源规划,为实现目标挖掘优秀人才,培养适合组织需求和发展的人才,营造一种文化环境,使每个人都能发挥其最大的积极性和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强调的是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活力,因此,它的职能侧重的是人力资源的预测、规划、培训、薪酬管理。事务性管理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组织的管理运作,而战略性管理则是对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起到规划、管理与指导作用。

2.2管理上要坚持党性原则。

人事管理是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服务的,因此,坚待党性原则是人事管理的重要原则。党性是无产阶级意志和阶级利益的集中反映,在人事管理中坚持党性原则,或必须坚持党的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标准,这是人事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按照党的任人唯贤的路线和德才兼备的标准选贤任能,真正把忠于党的事业,把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有真才实学的人选拔配置到各个工作岗位上,这是事业的需要,是新世纪发展的需要。

2.3要面对市场经济坚持人才价值商品化的原则。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形式,人才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国家所有,否认人才是商品,更不允许人才进入市场自由流动。“一业定终身”“一岗定终身”,造成了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当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明确人才的商品属性,并允许其进入市场,按照价值规律自由交换。同时还要承认人才商品的特殊性,其所有权由个人拥有,并受到国家法律保护,而用人单位只拥有一定条件下的使用权。确认人才是商品,说明大锅饭式的人事管理模式已逐渐被打破,传统的“统包统配模式”被改变,真正建立起“市场配置模式”,将人才流动纳入经济大循环中去。

篇8

 

关键词:持续集成 软件项目管理 统一的代码库 构建

一、引言

软件项目经理不但要用管理知识管理整个项目.还要为他们的团队选择更好的技术实践在软件开发的众多技术实践中持续集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团队所采用持续集成对于软件项目管理的各个领域的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

持续集成的使用会给开发尉队的管理带来很多的好处.做为管理者的项目经理以及团队成员都可以从中受益

二、持续集成与软件项目管理

1、什么是持续集成

“持续集成”起源于极限编程开发.是它的12个基本原则之一”持续集成”是一种软件开发实践.它要求开发小组的每个成员频繁的集成他们的工作成果.这个频度通常是至少每天一次有时甚至每天多次开发团队的成员频繁的整合他们之问的工作.这种整合不是简单的组装软件每次的集成通过一个包含测试的构建去尽快的探测潜在的错误.保证软件现有的功能不被破坏,自动分析现有代码的状态f有无重复逻辑.代码的复杂度等)并相关的报告。通过快速反馈,开发人员可以了解软件集成的情况.对不成功的集成进行快速的修改.从而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2、什么是软件项目管理

软件项目管理是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对人员(People)、产品(ProdU(2t)、过程(Protess)和项目fProject)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活动。

为使软件项目开发获得成功.关键问题是必须对软件项目的工作范围、可能风险、需要资源(人、硬件/软件)、要实现的任务、经历的里程碑、花费工作量(成本)、进度安排等做到心中有数.掌握整个软件的开发进程

三、持续集成对软件项目管理的作用

l、对项目目标管理的作用

软件项目的目标是开发出可运行的、客户满意的软件系统持续集成有统一的代码库。要求开发人员定期地、不断地向代码库提交代码。新近提交的代码会经过编译与测试.与代码库中旧有的代码相整合,形成安全稳定运行的代码库.既软件系统。这样。能够在最快、最短的时问内形成结果代码.逐步实现项目目标。这样的代码提交形式对软件项目的目标管理有利.项目经理能够最快速度地得到项目的最新代码库.并且新提交代码的问题也会及早地暴露出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解决。

持续集成已经被证明对于小到中型规模的项目目标的实现是有价值的,对于大的项目,仍然是有用的。

2、对项目时间管理的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是不断采用物化劳动取代人自身的劳动的过程,是不断自动化的过程。开发的构建过程中如果大量的采取手动过程不仅降低了团队的生产率.更严重的是它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引入到产品的构建过程.这使得发现以及解决问题变得异常困难。这样会更加地降低了团队的开发效率。持续集成的构建都是使用构建工具自动化地进行的通过使用持续集成工具将构建过程自动化.便于分析并找出问题。大大提高了团队的开发效率。

稳定而高效的开发效率保证了开发团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工作.同时团队成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问和精力学习新技术并将其应用在软件开发中.自动化测试.集成将开发人员从简单、繁琐的低级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持续集成的自动构建过程,极大的提高了软件的开发效率,对项目经理的项目时间管理有利

3、对项目质量管理的作用

持续集成过程要求编程人员事先编写好很多的测试用例.在代码的提交过程中就对代码进行测试.这样的及早测试能够最快速地发现软件代码中的错误和缺陷.及时修改,从而提高软件的质量。

持续集成的测试包括:单元测试、功能测试、集成测试,进行部署等等持续集成要求有一个全面的单元测试验证集.使持续集成能够获得短集成周期。在一般的项目中,编写测试代码都至少会额外增加30%的工作量初看.在时间和资金上这也许是很大的开销,然而,在持续集成过程中,编写测试代码是必要的,而且这样也省去了人工测试的时间.确保了软件产品的质量.对软件项目的质量管理有利

4、对项目风险管理的作用

持续集成过程通常在开发人员提交代码后开始.服务器自动更新代码.编译,运行单元测试、功能测试、集成测试,进行部署这个持续集成的过程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发现并解决问题(编译失败,测试失败等)。与开发人员的机器相比,持续集成服务器运行在相对稳定、干净的环境中f减小跟踪调试的难度),持续集成过程的失败通常意味着最近一次更新破坏了软件现有功能或引入了新的缺陷。在持续集成过程结束后.除了构建结果(War,Jar等),通常会生成代码分析报告(测试覆盖率等),帮助项目管理人员更好的了解并改善项目。

这种快速反馈集成结果.并进行快速修改的工作方式.在第一时间消除了代码中的Bug.极大地减小了系统发生错误、不能在用户环境中运行、系统集成时涌现大量问题的风险。这样使整个的项目进度完全掌握在项目经理手中.减少了项目的风险.有利于项目经理的风险管理

5、对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软件开发过程最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各种形式的合作。安全感与信心是合作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通过使用持续集成工具.开发人员可以了解到新的代码是否引人了缺陷。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使用各种形式的报告对项目进行评估。不断的构建结果.使测试人员得以自始至终的参与到整个开发过程中。而不是在软件开发的最后阶段才加入团队

持续集成所做的一切加强了团队成员的沟通.项目中的所有人都知道系统现在的状态.目前已经做了那些变动。沟通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主线的构建状态。使用持续集成服务器。这上面有个构建.它会告诉你构建的状态和上次主线构建的状态。将构建的结果反馈的形式很多.比如构建成功则绿灯亮.失败就出现红灯。还可以使用网站构建结果.这样那些不在一起工作的人也能看到目前项目的状态这样的工作方式使团队成员及时了解项目情况。得到及时、准确的沟通,可以增强团队成员的安全感和信心,使团队在一个好的氛围中工作。这样利于项目经理管理项目团队中的成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