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古代文学的收获和感悟8篇

时间:2023-09-06 09:30:4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古代文学的收获和感悟,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代文学的收获和感悟

篇1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以上自先秦下迄明清的文学发展历史及其文学作品为教学内容,授课时间一般长达两个学期。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古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遥远而又陌生的,古代作家诸多思想观念他们难以理解和认同,因此,古代文学教学要想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难度很大。教书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古代文学课程作为其中的子工程虽然不能承担其全部任务,但必须具有弘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古为今用的现代价值。正是基于如此认识,我在十几年的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本任务,另一方面从文化反思的角度,以古代文学为切入点,从中寻找古代文明与现代人生的契合点,尽可能根据讲授内容结合当前社会上诸多令人关注的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现实人生的有关问题,通过探索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糟粕,力求为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构建提供可资借鉴的东西,从而发挥古代文学课程特殊的育人功能。具体有三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一、实事求是,有的放矢

古代文学中的爱国主题,古代作家关心民生疾苦的传统一直是古代文学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然而现在它们却受到一些学生的怀疑、否定甚至嘲笑。例如学生在论及屈原、杜甫等作家的忧国忧民意识时,使用了诸如“尴尬中的尴尬”、“沉重的枷锁”、“苦涩的悲哀”等否定性的偏激文字。十分明显,现在的大学生已开始独立思考人生问题,但并不成熟,对文化转型期中的许多文化现象深感困惑,他们站起来自己走路仍需要人引导。所以教师的正确的态度是面对现实,实事求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对课程教学内容所涉及的思想文化传统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看清传统中的精华之所在,使他们在传统中寻找到今日仍然有效的思想武器。

上学期上先秦文学时讲屈原本文由收集整理作品的情景:在讲解分析了《离骚》的字词含义、篇章结构特色等内容后,以“如何认识屈原精神”为题组织学生展开课堂讨论,共有十余位同学发言。当问及:“当个人与社会发生矛盾或理想与现实相冲突时,你怎么办?”只有一个同学明确表示要效法屈原“上下求索”,奋斗到底,另一同学表示只能郁郁寡欢失意终身,余者则分别提出“西方不亮东方亮”、“要让自己适应社会,不要幻想让社会适应自己”、“过分清醒则不如糊涂”、“不能过分追求完美”等观点,否定了屈原传统精神的现实性。学生的回答具体证实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取向多元而以功利为主这一事实。对此,我没有简单地发表支持或反对的意见,而是首先指出同学们的认识是屈原精神在文化承传过程中有所变异与流失的表现,然后分析造成这种变异流失的主客观原因,其中重点剖析了屈原道德人格的崇高与政治人格的缺陷,最后强调指出,屈原精神经过近两千年的传播与弘扬已经不再属于屈原个人,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系统中的一个意义符号,疾恶如仇的性格、坚韧不拔的意志、洁身自好的情操、奋斗不息的热情、爱国爱民族的精神,这一切构成了经久不变的屈原精神内核。较之陶渊明归隐田园,屈原的以身殉道显然不是一种生存策略,而是对理想旗帜的高扬。对于民族而言,讲究生存策略固然重要,但追求崇高的理想更能构成民族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在动力。因此在今天,我们无须效法屈原的自杀,但要发扬屈原的精神,在注意处世方式方法的同时千万不能丧失立身的基本原则,不能丧失生命的激情与奋斗的欲望。这堂课结束后,不少同学反映喜欢上这样的讨论课,而且收获很大,有“茅塞顿开”之感。还有一些学生原来对某些学者彻底否定屈原深感困惑,现在也有了清晰的认识。

在给学生上“宋词”选修课时,我特意拿出一堂课针对学生对南宋词作家忧国忧民意识的不同认识进行重点讲析。首先分析产生这种意识的原因及其负面价值,然后指出知识分子的文化特质与文化使命,并联系实际讲解精神追求与终极关怀在民族发展史,以及个人生命构建中的重要意义,以论证当代大学生应当突破功利原则的局限,在更高层次上全面实现人生价值的观点。课后布置了一个作业,题目就是“当代大学生如何认识评价古代作家的忧国忧民意识”。我觉得作业还是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水平,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同学达成了共识,一位男生的总结颇有代表性:“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仍需要一大批走在时代前面的知识分子高扬良知与责任,古人尚且位卑不忘忧国,今天的大学生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理会那根时代的纤绳,中国这辆大车,我们不拉谁拉?”我相信,此类表述绝不是学生为了获取高分的违心之词,而是他经过认真思考后作出的理性选择。从各位学生上交的作业所反馈的信息来看,大多数同学对人生价值、死亡意义、女大学生角色定位及择友择业等问题的思考较之以前更加深入和系统了,认识也更加明确了。

二、求新求深,方法多样

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诸多名作已成为传统不变的讲授篇目,如果仅仅为了应付教学,教师认真备好一次课便可讲授多年。不过笔者认为这并不可取,讲授内容虽可年年不变,教师对它的认识研究却应该有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尤其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古代文学教师更不能只满足于课堂上对字、词句的讲析,不能只要求学生背诵分析几篇诗文,还应该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给他们求知的方法,而要做到这一点难度相当大。

我从2000年至今一直承担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任务,为了避免把教学工作变成一种简单的重复劳动,我尽量做到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修改和补充教案,经常性地将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自己的授课心得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从文化反思的角度去解读古代文学作品。如教上汉魏六朝文学课时讲授曹植的《赠白马王彪》一诗,我联系课文论述“黄昏意象”与古代文人生命构建的对应关系;讲授王粲的《登楼赋》则重点分析作者“登高望远”这一形体动作所表达的特殊情感以及内含的思乡情结。汉乐府诗《陌上桑》是传统重点讲授篇目,以前人们习惯以阶级分析的方法来划定女主人公秦罗敷的阶级归属,简单地将其定为劳动人民的代表或贵族女性的化身。我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后,在课堂上指出了传统观点的非科学性,就罗敷形象的文化内涵形成自己的看法,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学“采桑女”原型的特点,以及历代统治者对蚕桑的重视,引导学生透过秦罗敷华美的服饰去认识汉代社会“以富为美”的审美情趣,将她反抗太守的行为与下层人民的意愿和精神联系起来。经过如此分析,学生逐步认识到罗敷是传统农业文化的产物,折射出特定时代的美学风貌,既在民间流传中汇注劳动者的理想,又通过文人的加工体现出统治者的需要。下课后我听到一位女生这样说:“原来人物形象还可以像这样分析!”这表明文化分析的方法给学生以新的启示,学生的反映正是教师所期待的。

转贴于

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还应该给学生以掌握知识的方法。近年来笔者注意运用中外比较和古今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一些文学现象,如中国古代作家与西方作家忧患意识内涵的差异,中外作家恋母情结的不同内涵,等等。这种讲授方法不仅对拓宽学生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有所裨益,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从教师的授课中直接感受到方法本身的魅力。2010级一位同学在选修唐诗宋词课的试卷上写道:“学习本课后的最大收益是感受到了一种方法。”接下来他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了中西诗人对自然的不同感悟与认识;另一女生则表示毕业后也要运用这种方法去教自己的学生。当然,比较并不是唯一的治学方法,但教师可以由此及彼,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

执教初期我的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往往上课讲完了事,近几年则对此作了较大改进,力争教学方法多样化。即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适当的课堂讨论,或问卷调查后针对问题答疑,或根据作业中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把当堂回答学生提问与课后个别交谈结合起来。由于加强了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对学生的情况比较了解,因而能有的放矢,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安排授课的重点与难点,使学生有所收获。

三、平等待人,坦诚相见

专业课教师自觉承担教书育人的任务并不意味着自己天然就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可以板着脸训人。其实,在新旧文化观念的碰撞之中,在商品经济大潮的涌动面前,教师也有许多人生新课题有待解决,只不过与学生相比,教师的优势在于人生阅历更为丰富,认识问题更为理性,掌握的专业知识更为全面深入,而这一切可以使教师具备先于学生找到正确答案的可能性。要让学生在内心认可教师给予的答案,除了答案本身应正确,教师态度诚恳,方法得当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在教学过程中凡遇到有争论的问题,总是持贯彻“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绝不搞唯我独尊,努力营造一种宽松的学术气氛,尽量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发表个人哪怕是不成熟的见解,即使其观点与教师不同,只要有合理之处,也应给予鼓励和肯定。2011年我指导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位女生撰写毕业论文,该生所写的《论庄子的〈逍遥游〉》,分析具体,论证多见深刻之处,但也存在思想偏颇、评价过低的不足。在师生面谈中,她部分地接受了笔者的修改意见,但对庄子的评价则始终维持原有的看法。我没有强迫她接受自己的观点,反而肯定了她“我手写我心”的治学原则,作为指导老师,我在明确指出其思想方法缺陷的同时,充分肯定了她“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

篇2

成教专升本“古代文学课程”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对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独立阅读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术科研素养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现行的成教古代文学教学却陷入了一种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的尴尬境地。其中固然有社会市场经济的影响,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由成教古代文学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所致。本人从事成教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二十多年,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要摆脱这种困境就必须在现行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手段的变革,考试形式的转换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惟其如此,才能提高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实现成人教育的教育目标。

一、因时制宜,选用合适教材

加强成人专升本高等教育,须从课程的设置入手。首先在教材选用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成教特色

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尚缺乏统一的“专升本”中文本科教学大纲,没有适合自己特色的教材。据了解,很多学校借用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普通本专科教材用于成人教材。其教学内容与专科阶段多有重复,难以激发专升本学员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有特色的成教人才。成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教学性质和教学目标上有明显的不同,在选取教材时,应突出成教特色。

(二)避免教材老化

“游史朱选”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权威版本,学术底蕴扎实,在体例、选篇以及对作品的评价上大体是公允的。但因时代因素,其思想体系和一些学术观点已显陈旧,选篇上也有重政治教化而轻艺术价值的倾向。以此来规范以自学为主的“专升本”课程的教学,有悖于教师继续教育、更新知识、培养能力这一根本宗旨。此后学界也出版了一些角度新颖、立论高远的古代文学教材,但有些提法尚不够严谨。在目前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本种类繁多、选材不一的状况下,教师在选用教材时,既要考虑学员的学习目的和实际需求,及时关注学术动态,捕捉最新学科信息,丰富教材的内容,还应增加一些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优秀古代文学作品,以弥补上述教材的不足。

(三)加强教材建设

要大力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的教材建设,建立一套较为系统化、成人化的教材体系。有条件的可以编选具有成人教育特色,适合成人教育特点的合适教材。针对目前教育改革的形势及专升本学员实际需求,我们在编写本文由收集整理指导思想和编写体例上有比较大的突破,先后编写了“古代诗歌专题”、“古代散文专题”、“古代小说戏曲专题”等讲义和配套的文学作品选,形成了一套适合专升本学员使用的初级教材,并在使用过程中逐步得到完善,明年可以正式出版。这套教材在充分吸收学科前沿信息的基础上,从文学体裁的演变发展以及各种文体的传承关系出发,阐述中国文学的发展,有助于培养专升本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对文学作品选,在不忽略道德价值思想价值的前提下,加大了对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作品的选读。同时,有选择地向学员推荐其它读本,并鼓励学员课下根据个人兴趣,阅读有关作家的专集、选集乃至全集,拓宽其阅读视野,这样既保证学员考试中有章可循,又不囿成见,提高学术科研水平。事实证明,我们古代文学学科的教学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所有学科教师年年被评为最受学员欢迎的教师和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本学科最早被评为学院重点学科和重点教学团队。

二、因人制宜,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手段。我们不必纠结教学内容到底是以文学史为主还是以作品选为主,应根椐培养目标的要求,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在确立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方法传授

专升本学员已具备基本的古代文学知识基础,教学重点不宜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传授研究方法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既要拓展学员的文学史知识视野,培养基本理论的综合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从现实需要出发,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的师资人才。因此要着重引导学员学会如何学习、学好这门课程,怎样阅读分析古代诗文作品和评论人物形象,如何思考探究有关学术问题等。

(二)突出师范性教育

成教专升本中文学员多集中在师范类院校,师范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传达给学生,培养合格的师资力量。因此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从教素质和从教能力的培养。一是重点拓宽学员的知识领域,进一步提高学员独立阅读分析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为从事教学教育工作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二是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密切关注中学语文教改实际,及时调整教读篇目,以适应新形势下中学语文教育的要求。

(三)突出时代性教育

这既是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专升本学员现代意识的必然要求。古代文学教学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知识的老化和僵化。若让这门古老的学科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教学中就应密切联系成人学习特点,从专升本学员的实际出发,关注学术发展动态,不断吸收学术界相关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把握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前沿性问题,让学员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接受更多、更新、更实用的知识,突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我们在教学中除了积极吸纳新的理论、方法,及时更新完善中国文学史知识和观念外,还有意识地去挖掘学科的人文性、审美性、研究性、创新性等现代意义,使培养学员的综合素养落到实处。

三、因材施教,彰显成教特色

许多论者指出,古代文学课程的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单一与陈旧,明显不利于成教学生发挥主动性,提高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成教专升本学员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如果教学手段仍停留在只见“工具不见人”的层次上,或者满堂灌、一言堂,势必影响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整个教与学就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学方法上必须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有的放矢,突出成教特色。

转贴于

(一)强化学员的主体意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师往往主宰了课堂的话语权,使得知识传授几乎完全变成了单向的信息发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也是导致部分学员不愿意学习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了解、把握专升本学员的学习特点,做好角色的转变,从传声筒的位置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的重点由教师把知识“讲”明白转向引导学员自己去“探”明白,使学员通过探究式的学习去获得知识,完成自我的提升。这是成人教育课堂所要努力的方向。具体而言,课堂上教师可适度地综合运用答疑式、点评式、讨论式、辩论式等多种方法有效组织教学,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师生真正互动起来,这样使学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更充分地自主研讨。这种学习方法既可以强化和突出学员的主体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思辨和实际写作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

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改革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手段,是面向新世纪教育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必将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知识信息量大,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投影、教学课件等,就会相应减少板书内容和不必要的阐释,既可以有效地节约教学时间,缓解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减少之间的矛盾,同时,较之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也得以充分地体现。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诗词作品,意蕴丰富,韵味无穷。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古典诗词与音乐、绘画等其他传统艺术相融互动的优势,借助声频、视频等形象的直观画面,图文并茂,声情并茂,弥补其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更好地促进学员对诗词意境的感悟,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三)开设多样化的专业选修课

选修课有助于拓展学员的专业知识领域,提高知识研讨层次。特别是古代文学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单靠有限的必修课课时的学习远远不够。因此对于专升本学员开设选修课是非常必要的。在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安排上,既要考虑到专业的学术性,又要兼顾学员的实际需求,即从教能力的培养。如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建安作家研究、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等专题作家研究,既可以开阔学员的学习思路和知识视野,也提高了学术研究能力。选修课的开设还要充分考虑到基础教育的需求,这类课程应占有有一定比例,如“中学古诗词欣赏”、“中学文言阅读”、“中学古代小说分析”、“古典诗词与学生人格培养”、“古代文人的人格魅力”等。这些专题讲座的开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更能激发学员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篇3

一、“90后”大学生的特点

明确“90后”大学生的特点是我们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基础。结合一些研究者对“90后”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及笔者的亲身体会,现将“90后”大学生的特点总结如下:

1、获取信息多,有个性、较独立

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来临,“90后”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更多样化了。除了传统的书本,他们更多会借助电脑、网络与智能手机,因而他们获得的信息较以往的学生要多。当他们遇到了作业和问题,他们会选择寻求于网络,通常是“百度一下就知道了”。在听课的过程中,他们中有些人可以用现代化的方式获取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知识。在课堂上,与传统学生的羞涩、胆怯相比较“,90后”大学生也显得更加活波、开朗、大胆。他们喜欢表现自我,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对教师有更多的要求;他们希望通过古代文学课堂学习了解更多的信息,不愿接受死板枯燥的教学方式。

2、务实功利,对古代文学学习投入的时间有限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紧张的压力下,“90后”大学生普遍忧患意识较强,关注的问题更加实际,追求的目标更加功利。他们在大学期间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将来就业这一目的而服务。对“90后”大学生而言,学习古代文学课程有文字障碍、语词理解障碍、古今语境障碍等,又不是那么实用,与他们追求的实际利益联系又不是很紧密,所以,“90后”大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学习投入的时间不是增加了,而是减少了。

二、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现状

古代文学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一直以来,这门课程的教学都是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与学生的课下阅读为主要方式进行的。而目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于现有的教学对象,无法达到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业水平,不利于专业的长久发展。现实中,学生有文字障碍、语词理解障碍、古今语境障碍等。如何通过教学改革,让“90后”大学生克服这一系列的障碍?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这些都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去解决。

三、基于“90后”大学生特点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古代文学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在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上需要注意古为今用、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参与性强的一些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热情,积极合理的应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具体的关键点如下:

1、在教学内容上,提倡从美的角度、人性的角度解读古代文学作品

教师在带领学生解读、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时,不仅要注意处理好字、词、句的疏理与作品的整体把握之间的关系,还要注重挖掘作品中蕴含的人性中永恒的普遍的东西,更多的从审美的层面去解读。让学生在精神和审美方面被吸引、被召唤,从而具备较好的文学和美学方面的素养。在讲到魏晋易代之际的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阮籍所处的魏晋易代时期险恶的政治环境,笔者引导:‘大家想一想,如果你们是曹魏朝廷的大臣,如果你们中间出了一个杀人犯、或者是道德败坏者,你们会怎么对待他?’学生回答:“制裁他,鄙视他。”笔者引导:“如果这个人手中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如果你靠拢他,他可以给你们带来很多利益,比如你们想要的好工作,你们想要的房子、车子和票子,如果你反对他,他亦可以轻易的让你从地球上消失。那么你们又会怎么对待他?”学生陷入了沉思和沉默中,只有个别学生低声说远离他,不理他。……于是笔者总结:“司马氏在魏晋易代之际就是一个可以叱咤风云的人物,同时对于曹魏政权来说,他们又是一个篡权者。面对司马氏,一方面阮籍同情曹魏政权,不愿意与司马氏合作,另一方面他又畏惧祸患,他的生活状态是整日‘胸中怀汤火’和‘终生履薄冰’的。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就是这种心态的隐约曲折的艺术表现。”接下来开始分析鉴赏阮籍他的一些代表作品,他内心的忧生、他的孤独、他的苦闷,还有他的五言诗的艺术特点“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等等。虽然作家和作品都是1700年前的如烟往事,但是理想、政治、道德、利益与个体之间的瓜葛却是直到今天也依然存在。所以古代文学教师要把90后大学生引入历史,让他们与古代诗人真切的“面对面”的亲密接触,让他们明白古代的文学家和他们留下来的作品的生命力之所在。古代文学教师不能再固守古代文学课本内容,应该力求多涉及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习俗,使学生能更多的了解古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此外,教师还应该适当联系当代的社会文化现象,阐释古代文学作品在当代的新意义,以此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开拓思维;不要照本宣科,循规蹈矩。在讲到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和郭主簿》时,笔者试图用语言还原公元408年的一个炎炎仲夏的午后场景。诗人午睡醒来,在堂屋前的一片浓荫中纳凉,有时候他会拿出他的无弦琴,在上面轻轻的拨弄;有时候他会手捧一本周公传或者山海经,与精卫鸟或者刑天共忧戚;有时候他品尝着自家新酿的醇酒,吃着自家菜园子里种出来的纯天然无污染的菜蔬,与志同道合的友人侃大山;有时候他看着膝下嬉戏玩耍的幼子,小孩子正咿咿呀呀学说话呢;有时候他只是发发呆,抬头看看天空无心以出岫的白云,发发思古之幽情……学生被引入了这样休闲的生活场景的遐想中,笔者问,你们喜欢这样的生活吗,他们有的回答喜欢,有的回答不喜欢,请他们说说理由。这样整个课堂的气氛就活跃起来了。文学作品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形象的向我们展示了古代文人的生活场景,古人的所思所想。这种还原式的讲解有意打破古今阻隔,就好像古人穿越到了当代,也好像今天的人穿越到了古代。通过这样的示范解读,让学生明白诗歌是活的,富有生命气息的,也是美的,令人向往和憧憬的。

2、在教学方法上,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方法

面对“90后”大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怎样与学生交流沟通?是继续传统的教与管的对立吗?显然那只能激起“90后”大学生的反感,让他们因为厌烦教师本人而厌烦古代文学这门课。那怎么做呢?教师应该本着平等、互助的教育理念,从课堂的管教者转变为学生人生道路的引导者。在教学方法上注意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方法来激“90后”大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情。在分析鉴赏建安诗人曹操的《短歌行》时,笔者先让学生自己感悟作品,并且提出一个问题:“作为一个读者,找出这首诗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说出理由?”学生阅读完后,有的回答“:我喜欢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因为这一句非常大气,很有霸气”;有的回答:“我喜欢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因为这一句表现出诗人对事业的追求。”笔者评曰,曹操引用了周公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的典故,用以表明他不仅渴求贤才,而且贤才如果归附,他将会礼遇他们。而诗中用山和海的比喻表现了诗人一统天下的雄心。也有的学生回答:“我喜欢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因为这一句表现了诗人时光易逝的感伤”笔者评曰,这是一首宴会词,在宴会上一般大家都会开怀畅饮,心情比较轻松愉悦,但诗人由轻松愉悦的场景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慨叹。这种慨叹哀而不伤,蕴藏着深刻的生命意识,饱含着激越的情感。诗人用朝露比喻时光流逝之迅疾,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思索。因为时光易逝,生命有限,所以人们会选择壮怀激烈,珍惜有生之年,及时努力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当然也会有人选择及时行乐。接下来继续提问:“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生命有限的无奈,今天的人也一样,同学们会选择怎样面对这种令人忧伤的无奈呢?”学生的回答可谓众说纷纭。通过这种提问和讨论的方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总之,古代文学作品的赏析以问题的形式出现,以探讨的方式展开,可以给个性独立的“90后”大学生表达思想的舞台,更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3、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

古代文学课程所涵盖的内容异常丰富多彩,学习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又会遇到文字障碍、语词理解障碍、古今语境障碍等。所以这门课程需要学习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后才会有所收获。而“90后”大学生,务实功利,对古代文学学习投入的时间非常有限。面对这样的困窘,教师适当引入直观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达到与古代文学作品真正亲密接触的效果。例如讲到建安诗人曹植时,笔者提前布置,让同学们搜集网络资料。在课堂上播放了同学找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一段视频。视频内容如下:在曹植的封地,诸侯王曹植正在和朋友们饮酒赋诗,曹丕的使者突然闯入要押解曹植到洛阳奔丧,使者非常的傲慢而无礼。曹植含着泪,边舞剑边吟唱起了自己刚写的新诗句“父母且不顾,何况子与妻?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接下来是曹植到洛阳以后,哥哥曹丕步步紧逼,眼看曹植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他凭着出众的诗赋才华,七步成诗,捡回了一条性命……。这段视频直接将学生引入了诗歌情境中,让他们了解了为什么诗人曹植前后期的诗歌创作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让学生对诗人曹植自父亲死后“名为王侯,实为囚徒”的处境印象深刻。进而对曹植“才高八斗”的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讲到杜甫《自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时,笔者也让学生找与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学生找了很多不同时代“土豪们”的奢侈的生活场景图片和一些衣着褴褛、食不果腹的街头乞讨者的场景图片,在课堂上一起展示,他们看完就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深切情感。在这个过程中,针对“90后”大学生对计算机和网络的精通,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群等方式与学生进行课后的交流与资源共享,也可以引导学生辨别网络上良莠不齐的资料和数据,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利用网络来辅助自己的学习和研究。

四、结语

篇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这是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为师标准。这一理念穿越亘古依然适用于当今,尤其是高校古代文学唐宋诗词部分的教学,更需要老师具备“温故知新”的意识和能力。唐宋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中国古代文化和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唐宋诗词教学也面临着一种尴尬: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出现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并且占有很大比重。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本文由收集整理为例,据笔者统计:小学语文课本共选古诗26首,其中唐宋诗25首;初中语文课本共选古诗词52首,其中唐宋诗词48首;高中语文课本共选古诗词71首,其中唐宋诗词66首。就此版本而言,入选语文教材的唐宋诗词数量占其总诗词数量的93.3╢,其中包含的众多名家名篇,是高校古代文学课堂的必修内容。毫无疑问,学生们在高校课堂会再次面对熟悉的作品,对于这些作品,如果高校老师处理不好,很容易陷入“烫剩饭”的模式,乏味而无趣,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采用回避或一语带过的方式,更会白白失去一个可以有效开拓学生思维的教学阵地。本文认为,处理这个问题的最佳方式是“温故知新”。这不仅需要老师树立“温故知新”的理念,还要善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学过的作品中获得新的知识,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新的提升,从而有效地避免“烫剩饭”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较好地将这种理念融入课堂呢?本文即以学生熟知的一些唐宋诗词为例从三大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高校教师要善于将孤立的诗篇置于文学史发展的大背景中,重新审视旧作品,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对这些诗篇有更为完整的把握。中小学教材中的唐宋诗词都是单篇的,缺乏系统性。因此中小学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时着重的只是对诗词本身的诵读或基本意思的理解,很少联系文学史知识。这就给大学课堂留下了比较广阔的“知新”空间。对于这些作品,不能烫剩饭,更不能一语带过。因为,对于一些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作品进行重新解读,可以很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为以前孤立的单篇找到文学史的依托,从而使他们对于作品本身有一个更为完整的认识。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

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初中语文课本中。中学时期学生们学到的可能仅仅是这首诗的分别之情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名句。而在大学课堂,老师要敏感地意识到这首诗是引导学生认识“初唐四杰”诗歌创作理论以及他们对初唐诗歌发展贡献的最佳代表作品。

初唐前期,诗坛主流依然是承袭南朝而来的轻艳琦靡的齐梁诗风,初唐四杰踏入诗坛的时候,上官仪的宫体诗在诗坛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称为“上官体”,时人争相效仿。而“四杰”虽然没有身居高位,但颇有桀骜之气,对于“上官体”的“绮错婉媚”之风甚为反感,倡导诗歌要有刚健之风,豪阔之气。王勃就认为文学应该追求壮阔之美,他在《山亭思友人序》中言:“思飞情逸,风云坐宅于笔端;兴洽神清,日月自安于调下。”[3]壮阔之情溢于言表。在学生了解了这个背景后,教师必须借助作品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通过作品充分体会到这种壮阔之美和豪阔情怀。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最佳的选择。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先从诗歌本身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的宏阔壮美,“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的惺惺相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迈乐观以及“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劝勉鼓励。然后以此对应其理论,让学生深切认识到他们的诗歌创作理念在诗歌中的体现,了解这种理念和此类作品对当时诗坛“绮艳”风气的冲击以及对初唐诗歌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这样的学习,相信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会更加完整,更加深刻,在中学学习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再如,北师大版高中语文课本选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这两首词也极具文学史意义。在高校课堂,可以对这些作品进行重新温习,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苏轼词作的奔放和豪迈,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将这首词置于词史发展中进行宏观把握,引领学生认识到苏轼豪放词的问世是词风的一大转折,突破了以往“词为艳科”的樊篱,使词的创作空间更为广阔,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不仅极具豪放之气,而且充满了极为深沉的爱国情怀,这是辛弃疾词对苏轼豪放词风的继承和发扬。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在大学课堂中巩固对已学作品的认识,还能为这些熟悉的作品找到文学史的依托,逐渐将这些旧作品系统化、学术化。其次,高校教师要善于对已教作品进行深入挖掘,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从中领悟到以前难以领悟到的内涵。中小学时期,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较单纯,知识视野相对狭窄,对诗词中饱含的情感和人生内涵尚难以透彻感悟,所以对一些诗词作品的学习往往停留在背诵和基本理解的水平,即便是老师讲到了,他们也不一定能完全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这同样给大学课堂预留了“知新”的空间,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其更深层的内涵。如果说将作品放置文学史背景中的“知新”是侧重于广度的话,那么通过对作品本身的精深阅读而达到的“知新”便是对深度的侧重。可以以盛唐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初中语文课本中,中学时的学法大致是对这首诗思乡情的泛泛了解。但是,这对于大学生来讲远远不够,因为这首诗还有更深层次的情感美,那就是遗憾之美。这种遗憾之情在诗中蕴含得比较深,且比思乡情更具感染力,若不细品则浑然不觉,这种情感就存在于最后两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当时笔者在教这首诗的时候借助了《古诗十九首》中的《孟冬寒气至》一诗。我在屏幕上展示出了其中几句重点让学生诵读:“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意在引导他们认识到一纸书信对离别亲人的重要性,因为书信的字里行间蕴含着亲人的气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思念,是分离之人彼此情感的寄托。学生们看完之后很是感动,尤其是诗中女主人公对丈夫书信的珍爱之情,感人至深,让学生们感慨不已。至此,学生已经彻底明白诗人岑参和妻子心中虽深情款款却无以寄托的遗憾。正是这种遗憾,让人倍觉唏嘘,这也正是中国古典诗歌含蓄美的体现。通过这样深层次的学习,学生会更深切地体会这首诗的内在情感,从而引起更深的情感共鸣。诸如此类的还有杜甫的《登高》和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比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初、高中语文课本中,中学时更多是随着老师的讲解机械地理解这首诗的悲愁之情。而在大学课堂,在了解杜甫生平的基础上,需要老师引导他们更深层次地认识诗人悲情意识的空间感和时间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是萧瑟凄厉的深秋大背景,在这种大背景下,“无边落木萧萧下”突出的是自然空间的宏阔,“不尽长江滚滚来”突出的是自然时间的永恒。萧瑟凄厉中,面对宏阔而永恒的自然,更凸显了人的渺小和无助。正因为此,茫茫天地之间才有了一位漂零的沉疴老人沉重无奈的叹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至此,学生会对这首诗中的情感有更深刻的领悟,会更加深切体会到颠沛流离的诗人心中的那种沉痛难遣的悲伤,会对这首诗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中学时给同学们留下的美是笼统而模糊的,注重的是背诵和对意境美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大学课堂而言,在感性的基础上尚需要理性的赏析,尤其是这首诗优美的结构,更值得探究。高校老师要引领学生认识这首诗梦幻般的三重空间,即“月夜江景”、“月夜沉思”和“月夜相思”,不仅如此,还要探究诗人在连缀这三重空间时巧妙的起、承、转、合。整首诗以“春江月升”起篇引出一片梦幻般晶莹剔透的“月夜江景”,这是景美;然后各种景物逐渐淡化,只有一轮孤月高悬夜空,于是这轮“皎皎孤月”承上启下引出“月下沉思”,这是理美。继而一片远去的“悠悠白云”转向人间游子思妇的“月夜相思”,这是情美;最后以“春江月落”收尾,前后照应,整合全篇。学生理解了《春江花月夜》的结构美后,相信会对这首诗有更为理性、更为深刻的认识。再次,要善于在课堂上运用启发式教学,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思考,逐步从旧的诗篇中领悟到新的信息。如果说前两个方面着重体现的是老师的备课,这一个方面体现的则不仅是老师的备课,还有老师上课时对课堂的控制能力和对学生的引导能力。如果想让新的信息在课堂上被学生有效接收,关键在于老师要有巧妙的问题设计,在课堂上通过张弛有度的问题循循善诱,既让学生收获了知识,同时又从中体会到了思考探索的快乐。可以李白的《蜀道难》一观。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篇幅较长,需要引导学生把握整首诗的写作脉络。可以按下面的思路分三个阶段设计问题。第一阶段的问题如下:

1.这首诗的主旋律是哪句诗?

2.既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那么请说出蜀道之难都体现在哪里?

3.阅读开头几句,请回答“蜀道”是否一开始就有?

4.那么后来“蜀道”是怎么来的呢?

对于上述问题,第一个问题很容易,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第二个问题有点难,多数会纠缠于蜀道之高、蜀道之陡等细节处,需要用第三和第四个问题进行引导。对于第三个问题,学生很容易从“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句诗中得出答案,蜀道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对于第四个问题,学生也很容易就找到了“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但是若找到真正的答案,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阅读文后对这则神话传说的注释,思考五个壮士和大蛇斗争的象征意义。如此一来学生很快明白过来,是人类和大自然之间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人类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以,第一阶段的核心问题迎刃而解——蜀道第一难:蜀道开辟艰难。

第二阶段的问题设计如下:

1.不管蜀道再难开,但终究还是开辟出来了,开辟后人们就要行走啊,行走的时候人们又遇到什么问题了?

2.请认真思考“使人听此凋朱颜”一句,请问为什么会“凋朱颜”。

第一个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比较简单,学生们会很快通过具体诗句总结出蜀道又高又陡并且崎岖泥泞,非常难走。并且很快能总结蜀道第二难——蜀道行走艰难。但还需要第二问题对此进行补充。而学生也能通过“凋朱颜”得出结论,在蜀道上行走不仅要有体力的付出,还要经受心灵的折磨——和恐惧相伴。至此第二阶段的问题进行完毕。

第三阶段的问题如下:

1.蜀道再难行,也总算走过来了,那么经历了千难万险后,蜀道的尽头是否就是世外桃源呢?

2.诗人提出了什么劝告呢?这种劝告在诗中其他地方还有吗?

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不是世外桃源,不仅不是世外桃源而且是个非常危险的地方。这样一来蜀道第三难便有了——蜀道尽头难留。对于第二个问题也非常容易,“锦城虽云乐,不入早还家”,并且会比较容易找到“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和“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两句。进行至此,学生不用引导也会明白,《蜀道难》并不复杂,看似千头万绪,其实就写了两个字:“难”和“还”。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学术角度认识这首诗的主旨。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引导启发,学生不仅能享受到思考的快乐,而且还能获得对《蜀道难》一诗的全新认识。并且也可以肯定,学生们以后背诵《蜀道难》将不再艰难。另外苏轼的《题西林壁》也可以尝试着运用启发式教学进行引导。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小学课本中,很多小学生都能倒背如流,但若问起对这首诗所含哲理的了解,恐怕真正能体悟到的少之又少,即便是能说出来,也是在背老师的话。别说是小学生,就是大学生要清楚领悟并说出这首诗的哲理也比较困难,因为这首诗笔下皆景,景理合一,可以意会却难以言说。可以针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诗进行如下的问题设计:

1.是什么原因让人们“不识庐山真面目”?

2.要想认识庐山真面目该怎么办呢?

3.能否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诗改动一下,将这种哲理明白表达出来呢?

篇5

[关键词]戏曲教学;改革创新;文本;模式;评价

[作者简介]赵筠,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助教,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7-0177-03

“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戏曲和文学之间的天然联系,使之与诗歌、散文、小说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文学样式,成为高校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内容之一。然而,就其本质而言,戏曲是一门包含着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以及人物扮演等各种因素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和美学内涵的独特性,让戏曲艺术呈现出与其他文学样式不同的品格风貌,对戏曲教学手段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当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及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国古代文学的戏曲教学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1)重“案头”,轻“场上”。教师往往重视作家生平和戏曲文本的解析,忽略戏曲自身的音乐性、表演性特点。这种单纯以“文学性”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既违背了戏曲艺术的本质,同时也加剧学生对戏曲的隔阂感、疏离感。(2)或囫囵吞枣,或浅尝辄止。戏曲内容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课时遭到严重挤压,教师主动或被动地放弃戏曲教学,这既是由于古代文学总学时配额的不足,也与教师的知识结构和重视程度有关。以上这两个问题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淡漠和反感,如何在遵循戏曲本质的前提下创新戏曲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已成为横亘在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发展道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戏曲作为一种有声有色的文学,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挖掘戏曲文本下掩藏的多重价值,揭示戏曲经典的文字之美、音韵之美和形动之美,利用图片、影音资料并借助多媒体技术,努力建构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知识世界,使学生在审美中得到理解、在鉴赏中得到感悟、在实践中得到收获。笔者试以明清传奇《牡丹亭》《长生殿》和《桃花扇》为例,浅谈笔者关于戏曲教学改革的一些构想和实践。

一、文本赏析要“有的放矢”

戏曲教学固然要依托戏曲文本,但绝不止于向学生传递作家生平、剧本故事等基础知识,还要对作家创作思想进行解读。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和赏析时,应注意从剧本的结构、冲突、文字三方面入手。李渔有论:戏曲创作以“结构第一”,剖析剧本结构,将帮助学生在整体上认识作者谋篇布局的思路,从而领会其创作意图。如孔尚任《桃花扇》,全剧40出,分上下两本。情节波澜丛生,线索纵横交错。讲授时应抓住剧本的双线结构,在“侯李离合”一线拈出“桃花扇”这个重要的主题意象,串联起赠扇、溅扇、画扇、寄扇、最后撕扇的情节发展过程;在“南明兴亡”一线突出正反忠奸两边阵营的强烈对比和激烈冲突,随着主要人物行动勾勒出情节发展的线索;最后,将视线聚焦第四十出《人道》:“呵呸!两个瘢虫,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引导学生分析剧作“大收煞”处的真实用意,思考“一生一旦为全本纲领,而南朝之治乱系焉”的构思布局,从而领会“借离合之情,发兴亡之叹”的作品主旨。

戏曲文本赏析是一项融合画面感和音律感的审美体验工程,应把它当成一次带领学生体验戏曲文字之美,感受戏剧冲突的心灵之旅。徜徉在“珠落玉盘”充满韵律节奏的文字之间,《牡丹亭》“梦回莺转,乱煞年光遍,人一立小庭深院”的怡人,《桃花扇》“偏是江山胜处,酒卖斜阳,勾引游人醉赏,学金粉南朝模样”的愤懑,《长生殿》“下金堂,笼灯就月细端相,庭花不及娇模样”的惊艳,其生动形象的画面之美无不令人动容。再从戏剧冲突来看,《闺塾》春香和陈最良的活泼与保守,《却奁》中李香君血溅桃花扇的壮举与奸党的龌龊暴行,《絮阁》杨玉环的争风吃醋与李隆基的尴尬遮掩,这些激烈的戏剧冲突无不鲜明烘托出人物形象内涵。由此,文本分析从“结构之精严”,再鉴赏“文藻之壮丽”,最后观照“寄托之遥深”,才能使学生认同作品的价值和魅力。

二、教学模式要“别出心裁”

从本质意义上说,戏曲是以舞台演出为中心的艺术。李渔论金圣叹点评《西厢记》是“文人把玩”,只得“文字之三昧”,而不知“优人搬弄之三昧”。美国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也说:“戏剧就是一首可以上演的诗”,“是以动作为形式的诗歌”。可见,文学和表演是戏曲的“两翼”,戏曲文本的讲授仅为学生提供一个平面的“戏文”印象,而无法展示戏曲另一翼――“曲”和“舞”的品格。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曲学大师吴梅于北大授课时,就采取了讲唱结合的教学模式,虽然在当时引起一定范围的争议,却不失为当代戏曲教学改革模式的滥觞。

为使学生感受戏曲之“搬弄三昧”,教师应该努力更新教学模式,设计新颖且多样的教学环节:一方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突出经典作品的舞台性和艺术性,将表演搬上讲台,营造课堂氛围的“剧场效果”。试问,《牡丹亭》里春香的顽皮捣蛋,陈最良的迂腐守旧,杜丽娘的端庄大方,哪一点离得了动作的配合?通过现场表演,学生近距离接触戏曲的音律形动,从听觉和视觉上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可以激发他们进一步研习的兴趣。笔者曾邀请学校戏曲协会成员在课堂上演唱《牡丹亭》“游园”及“惊梦”选段,听课学生的情绪随着表演者的一举一动发生变化,时而凝神屏息,时而交口称赞,这种当场就“攫住和感动观众的艺术效果”,正是戏曲教学不可或缺的心理基础。随堂调查的结果表明,有近9成学生乐于接受戏曲教学的剧场效果,近8成学生愿意或渴望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戏曲。另一方面,教师可充分利用相关图片和影音资料,借助多媒体课件、视频软件展示和播放,以弥补自己“场上”表演功夫的不足,加强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近年来戏曲界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改编之作,如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和田沁鑫的《1699桃花扇》都是叫好又叫座的典型,二者都打着“青春”的旗帜,以忠实原著的剧情,美轮美奂的舞美,婉转流利的唱腔,征服了大批年轻观众的心。令一度门庭冷落的昆曲焕发出新的生机。笔者在课堂上播放“青春版”《牡丹亭》视频,当即有不少学生表示,他们对《黎潇云语》中为汤显祖投水的痴情女子、《蛾术堂闲笔》里因“杜丽娘”不能自拔的名伶,均产生了感同身受的共鸣,这说明恰到好处的采用戏曲影音资料,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不可小觑。

此外,重视剧场效果的新教学模式,展现戏曲的音律之美和形动之美,对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戏曲在新时期下生存发展的命题也有启发意义。

三、评价手段要“另辟蹊径”

“评价”是教学体系的末端工程,它既是对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直接反映,也是推动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来源。然而长期来闭卷考试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让学生缺乏学习戏曲的兴趣或应付了事。从戏曲传播和受众的角度看,多媒体技术在戏曲教学中的恰当应用,形成良好的视听效果和积极的师生互动,而创新的评价手段则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意识,消除其对戏曲的隔阂,扭转戏曲教学“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这里的评价手段主要指:(1)指导学生“场上”表演;(2)鼓励学生改写戏曲剧本。以学生的具体表现作为评价学习成果的重要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学生处在创作主体的心理情境中,从戏曲受众向创作主体转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就会在实践中增长知识,获得快乐,最终取得进步。

运用新的评价手段时,为避免学生脱离文本,教师应遵循三点指导原则:首先,要确保评价手段的可操作性,因材施教,鼓励有艺术表演天赋的学生演唱。其次,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要用开放宽容的眼光对待“古剧新编”,譬如不要求学生严格按音律填词,允许用白话语言改编;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允许“穿越”内容的出现。但是要强调,任何形式的改编只有一个目的,即加强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思考。最后,师生要及时进行学习反馈,通过点评、讨论、总结的形式巩固学习成果。

笔者曾布置学生改写《牡丹亭》《长生殿》两部传奇,得到了比较积极的响应。有学生尝试将《牡丹亭》情节改为男女主角的“大梦一场”,通过比较《牡丹亭》“由虚人实”与《长生殿》“由实入虚”两种艺术构思,分析汤、洪审美心理和主题思想的异同,有学生把《牡丹亭》《长生殿》的生死爱情置于当代社会中进行考验,展示古今爱情观、价值观的激烈碰撞。新事物的产生,总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发生,学生先对旧作有一番披肝沥胆的考察,才能寻找到创新的突破口,这对刺激他们进行专业知识的延伸学习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

篇6

关键词:吟唱 传播可行性 古诗词教育 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66-02

1 引言

吟唱作为一种传承中华文明精神的艺术形式,体现着大雅君子风范。其前身吟诵历史悠久,《墨子・公孟》中说道:“诵诗三百,弦诗三百,舞诗三百。”意指《诗经》三百余篇,均可诵咏、演奏、吟唱、伴舞,已经可见诗词吟唱的雏形。吟诵者仿古人之仪态,儒雅大方,借古诗词,引古韵调,将古诗词中的情感、内蕴通过诵、唱的方式传达出来。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然而,由于教育体制的欠缺以及吟诵本身晦涩的特点,导致了吟诵很难纳入中小学教学实践,并渐渐在社会上濒临失传。而较为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充分继承吟诵精髓的新方法的吟唱相较而言更适合在中小学推广。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古诗词教育成为语文教育者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教育内容。“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1]而将古诗词吟唱推广至学生之中,让他们以一种不一样的形式感知古人的情韵神态,相信对于他们记忆古诗,感悟情怀,提升兴趣与素养会有很大的帮助。

2 古诗词吟唱在中学的调研分析

为了进一步调查中学生对吟唱的了解情况以及接受度,以探求吟唱在中学传播的可行途径,江苏师范大学吟唱研究实践小队决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调研。调研对象为江苏昆山的两所中学――昆山震川高级中学和昆山第二中学,共发放问卷53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518份。下面是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518名被调查者中,超一般的学生表示对古诗词吟唱感兴趣,愿意学习,完全不敢兴趣的学生只占7%,比例很小。同时,63%的学生认为古诗词吟唱很有必要在中学推广。由此可见,古诗词吟唱在中学生这一群体中接受度较高,推广前景较为广阔。

通过调查,希望古诗词吟唱作为一门校本课程在中学出现的呼声最高,占比46%,其次是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占比35%,希望你以课堂铃声的形式出现的比例最低,仅为19%。校本课程作为一种以学校为本的课程形式,与教育部统一开设的课程大不相同,46%的学生希望设立关于古诗词吟唱的校本课程,反映出中学生更希望吟唱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存在,而不是完全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课堂铃声虽然能够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但是学生无法近距离学习吟唱,了解吟唱知识,不能真正满足中学生对吟唱的兴趣。

3 古诗词吟唱在昆山第二中学和昆山秀峰中学教唱推广的过程及效果

综合了解初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情况,我们发现主要有这样一个问题:古诗词教学中,语言理解始终是一道障碍,而现行的多数初高中教师仍然采取逐句剖析古诗的方式来讲解古诗,长期如此教学则必然会导致学生对于古诗词教学的兴趣大大降低,而且也难以真切感受到诗歌中所蕴含的那种灵性与意境。而吟唱的优势就在于此,古诗词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美和音乐美的特征也许无法用语言直接表达出来,但是可以用吟唱来让学生直接的感知到古诗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这样才“有可能使我们穿过单纯‘娱目’的层次,而进入到他的精神感受的意义层次中去,从而消泯形式和内容的人为界限”[2]。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所在吟唱研究实践小队在苏州昆山第二中学的七个班级以及昆山秀峰中学的八个班级展开吟唱教学,每班45分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配合,表现兴奋,虽然教师站在讲台上,可是与学生之间全然没有隔阂,整堂课课堂效果良好。在15堂吟唱教学课中,团队成员安排了这样一些教学内容来将古诗与吟唱巧妙结合起来。

3.1 以唱激趣,引出吟唱

成员们凭借自己扎实的吟唱功底,在上课开始之前以一首《南风歌・卿云歌》将同学们带入了音乐与美的世界。每一位学生在听到此曲的一瞬间就被吸引了。从刚开始相对婉转的《南风歌》,到后来节奏趋于明快的《卿云歌》,这两首曲子组合在一起使得课堂一下子被渲染上了一种和谐悠扬,欢愉向上的氛围。同学们并没有学习过这两首古诗,可是当老师询问学生直观的感受时,每一位学生对于听觉的把握是如此准确,以此,我们意识到,平时课堂上吟唱的适当使用,对于学生感知此诗情感真的有极大的帮助。

3.2 唱讲结合,感性与理性呼应

正式进入吟唱教学板块之后,团队成员按照鉴赏、吟唱的古诗认知顺序来展开吟唱讲解。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刚开始依然是逐句翻译,走的是传统教学的方式,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体现了我们对传统教学方式中积极影响的肯定。诗歌的语言凝练,寓意辽阔之美需要通过讲解来传递,而鉴赏作为吟唱的基础,这一环也实在是必不可少。我们的拓新之处在于:当传统教学与吟唱结合在一起时,就相当于老师在示范、实践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了。刚开始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曲调由高到低,节拍均匀,轻快舒缓,将听者带入新娘出嫁时的那种欢快氛围之中。第二句,“桃之夭夭”用一拍半转音,将诗歌的情感巧妙传递给了听者。在唱第二章的“桃之夭夭”时,“夭夭”运用了大跨度音程,将新娘的和谐美丽凸显得淋漓尽致。唱讲结合的方式,将古诗词教学中的文字美,节奏美以及音调美通过鉴赏与吟唱的方式,将诗歌中的声情之美发挥到了极致。“只有达到声情和谐,声情并茂的地步,诗歌的音乐美才算是完善了。”[3]而在吟唱的过程中,吟唱者通过自己的声音、表情,甚至是动作,尽力将这种声情和谐的美发挥到极致。而这种美,也大大提升了让吟唱教学进入中学课堂的可能性。

3.3 互动教学,躬行才能有收获

在讲解示范结束之后,作为本堂课的重中之重,当属教唱这一环节了。老师选取了《泊船瓜洲》作为教唱曲目,这首诗吟唱起来清新流畅,而且音调平稳悠扬,不存在学生难以企及的音调,十分适合教学。逐句示范,学生跟唱,连句齐唱,复习巩固,自主吟唱。在照顾大多数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的前提之下,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最后请几位同学上台展示学习成果,台上的同学也表现的落落大方,吟唱起来一板一眼,有模有样。

4 结语

青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有必要了解吟唱,学习吟唱,并传承吟唱。实现吟唱进课堂的目标,弘扬吟唱艺术,不但是文化传承的要求,同时也是民族复兴的要求。相信在广大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之下,吟唱教学会重新焕发新的光彩与生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第29页.

[2]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第274页.

[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110页.

篇7

八九月的骊山,黛青的山峰似笼罩着浓浓的云雾,山下郁郁葱葱的树木中,掩映着一座古朴的建筑,这就是我们小学语文、数学班培训之所。

这样高规格的培训,对一个塞北高原的乡村小学教师来说,是从教生涯中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更是一次弥足珍贵的人生经历,因此格外珍惜和重视。没有让我失望的是,培训中心请来全国各地教育名家精彩讲解,倾其所研之精华,谆谆引导启丹霞,每堂课都令我耳目一新,受益颇丰。

与我们相处最多的当然是毛学文老师,他是班主任,也是我们的生活、学习导师。我听他第一堂课讲的是《课标研读》,从社会进步、民族振兴、地球村的角度谈起,围绕“语文课干什么”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困扰语文教学多年的问题展开,又推荐了一堂观摩课《记金华的双龙洞》,让我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他推荐最多的还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些精品,如《三字经》和《弟子规》等,他经常反复强调:现在的小学生,要多读一些经典作品,哪怕现在读不懂,也要在思想上建立一种印象,有一种尊崇古代文化的意识。他让班里一位毛笔字写得好的学员将《三字经》抄写出来,张贴在学习室里,供大家浏览。

毛老师几乎是堂堂课都与我们一起学习的,这可见他高度负责的精神。自从听了陈琴的吟诵讲座后,他就一直致力于推广这样的学习方式,力图使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都能参考这样的学习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多读一些古文。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和信仰,使他几乎变成一个推广狂人,不仅自己买回吟诵的书和光盘,跟着电脑反复学习,还在教室里给我们表演,以此来感染我们。闲暇时,毛老师常常找到我,促膝长谈人生、社会、工作,每每谈到激动时,他表情严肃,神情庄重,慷慨激昂的发表自己的观点,似乎已经忘却了周围的一切。他比我大十多岁,却表现得如此敬业和专注,甚至肯花这么多时间给自己充电,为了什么?这一点令我佩服和感慨,觉得自己的渺小和苟且,是已经不能饶恕了。

这种影响,是一种职业观念的内在感化,不是教条化的思维所传达的模板理论。这么多年来,教育上今天树起一面旗,明天吹响一声号,风云变幻,莫衷一是,搞得基层教师不知该向右还是向左转,始终没有一条明晰的线路可循。其实,扎扎实实的瞄准一条线,不折不扣的做下去,就是一种很成功的教育。花样玩得多了,人马都折腾得疲惫,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只留遗憾在人间啊!我觉得跟毛老师学习,悟出的东西还真不少。

仲维健老师的《识字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对我们今后的识字教学有着极强的指导性,通过大量具体事例的讲解,操作性变得很强;张启哲老师用他一口标准的长安普通话讲述了《我们今天怎样当教师》,高屋建瓴,极具哲理;相学文老师的《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观点新颖,独具匠心;杨孝龙老师所讲的《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与提升策略》立足教研,探索课题,提出策略,直指现实;田延老师从自身经历出发,用事例阐明自己的教学育人观;李琦老师深入浅出的解析了“同课异构”的内涵,并现场指导我们上微型课,每课必评,褒贬适度……专家之精彩讲座不能一一尽述,收获之大,也非言语所能表达。

篇8

诗歌教学的途径很多,而用“文学味”“人文味”和“生活味”去设计诗词教学,让诗歌教学课堂“三味一体”,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文学味,使诗歌教学“诗化”

诗歌教学,是一种鉴赏教学,它没有生动曲折的情节,也没有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如果教师只是抓住高考考纲要求单纯地理解诗歌内容和分析诗歌特色,而没有引导学生透过诗歌语言去用心体味揣摩诗歌的“言外之意”,那么,诗歌教学的课堂必定枯燥的,更不要指望诗歌教学能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陶冶性情、培养高尚情操了。

要想不让诗歌教学被异化成传授分析和答题技巧,必须凸显诗歌教学中的文学味,让诗歌教学“诗化”。在这个过程中,应抓好两个重点:

首先是导入的精妙。

精妙恰当的导语,声情并茂的范读,生动活泼的动画等等,都可以悄无声息地让学生走入文本,让文本走入学生的心里。

其次是教学内容的“诗化”。

欣赏唐诗、宋词、元曲,品味其中的昂扬、豪迈、飘逸、洒脱、浪漫、低沉、幽怨、沉郁,只要教学过程不纠缠于考试的知识点专题训练,注入文学味,“诗化”教学内容,引领学生欣赏诗歌中所呈现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使学生不断提高诗歌的审美能力,净化心灵,陶冶性情,最终让学生在诗歌教学中感受到诗歌的美,从而丰富自己的人生。

二、人文味,使诗歌教学深化

高中语文教材所选择的诗歌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种人文精神可以铸造学生的灵魂,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体现诗歌的人文味。如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中,李白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种傲视王侯的英气和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怀,可以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积极昂扬的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爱国情怀。在中国古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如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表现屈原对“美政”理想的执著追求。

2.亲情主题。亲情包含爱情和友情。如《诗经・静女》所表现的男女之爱,说明当时男女恋人很少受到礼教的约束,爱情生活热烈而欢快。

3.人生感悟主题。如曹操《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抒写了诗人人生苦短的忧叹。

三、生活味。使诗歌教学生活化

诗歌教学要依靠生活才能产生力量,吸引学生学习的激情,才能使诗歌教学取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要想诗歌教学具有生活味,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擅于灵活迅速地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内容。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从某种角度看充满生活情趣,教师要是把握住“生活味”,就能收获不错的教学效果。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I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面对这大自然的强者,杜甫只好任其所为,眼看着自己的茅草渡江而去,高飞地挂在了树梢,低徊地沉到了塘坳。而“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面对顽童的“趁风打劫”,杜甫却真的动了肝火,这里如实地写出了自己的失态,显得那样的率真。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