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风险管理的基础知识8篇

时间:2023-09-06 09:30:4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风险管理的基础知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风险管理的基础知识

篇1

【关键词】始丰溪生态治理 背景 基础 途径

一、始丰溪生态治理的宏观背景

生态治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对经济与环境协凋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的产物。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经济与环境关系演替过程是以人类需求为动力的。人类需求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经历了维持人类种群繁衍的原始需求阶段和物质享受与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的阶段。

始丰溪生态治理,是指在始丰溪河道陆域控制线内,在满足防洪、排涝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人工修复措施,促进始丰溪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始丰溪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活动。对始丰溪实施生态治理,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县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我县生态城市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一项普惠的民生工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始丰溪生态治理的现实基础

(一)有利条件

1、河道基本功能得到有效发挥。通过历届政府和沿溪广大群众长期以来的综合治理,始丰溪防洪、排涝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为始丰溪生态治理提供了前提条件。

2、河道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通过持续推进清水河道建设、“绿色河渠”工程和“五水共治”等活动,始丰溪河道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3、河道水环境质量稳定提升。根据《关于浙江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2013年1-11月水质情况的通报》评价,我县始丰溪交接断面水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为优秀。

4、干部群众生态环境意识不断增强。自2003年我县开始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以来,经过连续10余年的生态环保宣传和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生态环境意识得到了增强,为始丰溪生态治理夯实了思想基础。

(二)不利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受损。上游河段(新104大桥~规划云锦大桥)无序采砂,采砂后随意堆放弃料,使河流原本自然的平面形态、河床及岸坡的自然形态均发生较大改变,生物栖息地多样性遭遇破坏,河流水质变混;且由于无序采砂,岸滩、河床变得极不稳定,一遇洪水,岸滩、河床的泥砂及采砂后的弃料就会冲向下游、淤塞下游河道,剥蚀与覆盖下游岸坡植被及河道内的水生植物。

2、基础设施薄弱。上游河段(新104大桥~规划云锦大桥),堤防标准较低,特别是堤脚防冲、高滩岸坡均为原生态岸坡,无防护措施,河岸防侵蚀稳定性差。

3、防洪设施不科学。下游河段(玉湖街至始丰二桥段)北岸,现状为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直立式浆砌块石防洪坝,高陡的防洪坝阻断了河流与堤岸的水、气、士的沟通,破坏了陆生、湿生、水生生物原本多元化的栖息地环境,进而降低生物群落多样性、降低河流水体质量;6米多高的直立坝外观呆板、线条笔直生硬,水流顺直无变化,不利于水体中氧气渗入,影响水生物生存环境。

4、河道生态功能退化。下游河段(玉湖街至始丰二桥段),河床高程变化小,受始丰三桥下游拦水堰坝影响,该段河床常年处于水下,原河道内的自然沙洲、滩地、湿地消失,生物栖息地多样性缺乏,河面上原本种类很多的鸟类基本消失。

三、始丰溪生态治理的遵循原则

(一)综合性原则

始丰溪河道生态治理,应在保证河道防洪、排涝、引水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河流的生态功能、水质净化、生态景观等功能的需要,同时兼顾亲水活动的安全。

(二)协调性原则

要体现周边区域发展特点,注重沿线整体风貌相协调,河道生态景观与周边景观相协调。

(三)自然性原则

要坚持恢复河道自然水生态系统,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状河道的形态、地形、水文等条件;物种的选择及配置宜以本地土种为主,构建具有较强的自我维持及稳定的水生态系统。

(四)经济性原则

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因地制宜,节能高效,统筹前期建设与后期管护,尽可能降低前期建设成本和后期养护费用,实现河道生态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四、始丰溪生态治理的途径探索

(一)确定生态河道治理的目标

应描绘出总体目标,勾勒出治理后的河道所到达到的预期效果。例如,根据整体推进,分段治理的要求,县政府已经确定了始丰溪生态治理一期工程的目标,计划投资4.77亿元,优先对始丰溪新104国道至始丰二桥的河段实行生态治理。本工程综合治理河段全长2890m,建设50年一遇防洪堤5540m,护岸6840m。始丰溪干流堤距480m~712m(平均堤距590m),南北护岸之间宽度108m~472m(平均宽度290 m),河床底高程主要为50.3m~45.6m。根据工程总体布局,河道断面在满足规划过水断面面积和蓄水面积基础上,考虑河道水质净化、亲水性和投资造价等因素,河道断面主要选用梯形复式断面型式。布置护坡绿化带及陆域景观带,适度营造生态景观空间,构筑人―水―景三者和谐统一的城市滨溪景观。

(二)明确河道治理的主体

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核心主体的作用,明确政府的责任,例如:确定治理目标,编制总体规划,制定管护制度,宣传发动和组织协调社会力量等。其次,要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把治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具有相关权利和义务的个体、组织和机构都动员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

(三)确保河道安全性

河道的安全性是保障其生态系统健康和正常功能的基本前提。河道的安全主要包括河道物理结构上的稳定,对洪涝灾害的正常回应以及提供水源、容纳污染和维持生态等的安全。

1、物理结构稳定。生态河道建设应满足岸坡稳定的要求,岸坡的不稳定性因素主要有:由于岸坡面逐步冲刷引起的不稳定;由于表层土滑动破坏引起的不稳定;由于深层滑动引起的不稳定。对影响岸坡稳定的水力参数和土工技术参数进行研究,以实现对护岸的稳定性设计。

2、防洪排涝安全。河道系统具有调节洪涝灾害的功能,在洪涝季节可以纳洪、行洪、排水和输沙,调节水文过程,从而减缓水的流速,削减洪峰,缓解洪水向陆地的袭击。生态河道构建中应保障防洪排涝的安全性,任何构建措施都应以不影响防洪排涝为原则。

3、还河流以空间。第一、采用与始丰二桥下游段渠化式河道断面完全不同的断面方式,即将50年一遇南北防洪堤之间的堤线距离拉大至500~700m,河道断面多层次的复式断面形态,洪水期允许滩地被淹没,利用高低滩地过流,调洪削峰,平时常水位时期则把高滩地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环境加以利用;第二、河道拓宽:对始丰二桥上游的规划设有溢流口的始丰溪南岸水南老堤,采取适当拓宽河道宽度以调蓄洪水,来平衡因取消修建蓄水活动堰坝和取消设置150m溢流口带来的防洪排涝不利影响,确保始丰新城的防洪排涝安全。

(四)创新河道治理模式

始丰溪生态治理的目的是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要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必须创新河道治理模式。

1、河流平面形态自然化。岸线自然蜿蜒、河槽宽度有宽有窄,特别是上游河段,河流主槽基本沿现状走向,不作裁弯取直处理,对于已建直立防洪坝的河段,拟在堤脚前高滩地辟出一块亲水平台或景观坡地,以尽量维持河流原本自然的蜿蜒性形态,创造丰富多彩的水边环境,保持生物栖息地的多样性。

2、河床型式多样化。河床中有浅滩、有沙洲、有深潭,不再按以前河道治理工程那样疏挖至统一高程处理,以创造时快时慢,时动时静的丰富的水流形态,其中:对于上游河段,以保护性为主,自然形成跌水、深潭,营造多样化的生物栖息地,维护河流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借助自然净化水体;对于人工挖砂弃料堆积而成的沙洲、浅滩,原则上进行挖除处理,以免洪水期下冲淤塞下游河道;对于下游完全丧失沙洲的河段,拟保护性修建几座生态滩林,以营造多样的水生生物、鸟类栖息地,位置拟选择在始丰二桥上游水南老堤范围。

3、护岸与护坡结构生态化。岸坡防护采用新型先进的生态结构、并配以适宜的生物措施,充分利用河道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吸附、分解、代谢等功能,提高河道自净能力,实现河道的生态自我修复,并尽量采用当地材料(沙卵石等)、当地植物。本工程两岸的植物护岸、护坡不同于城市公园绿化,它除了绿化功能外,更要求具有耐旱、耐湿、耐瘠薄,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等水土保持功能,拟根据不同水位,将河岸带分为干燥区、偶然的洪泛区、潮湿区、水位变动区和淹没区等几个区域,在不同区域选取合适的植物种类。

篇2

关键词:股指期货;股票市场基金;投资组合保险;风险管理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4-0020-03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2001年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的发行成功,2006年上半年,我国基金业的规模已经由2001年初的800亿元,增至5000亿元。这些基金中有大约50%是股票市场基金。这类基金的价值走势与股票指数是高度相关的,而相同标的资产金额的期货交易比买卖一篮子股票的交易成本要低得多,因此,股指期货的推出不仅为市场上的投资者带来了一种新的具有杠杆效应的投资工具,也为我国的股票市场基金提供了一种规避市场风险的管理工具。

股票市场基金可以看作是分散化的股票组合,它的非系统风险已经在分散化投资的过程中分散掉了,因此可以看作仅存在系统风险,也就是与股票市场指数的波动相关的风险。利用股指期货,有两种方法可以对冲掉股票市场基金的系统风险。一种是直接卖空股指期货,股指期货的空头加上股票市场基金的多头的组合近似的等同于持有无风险资产的多头。这种方法虽然规避了股票指数下跌的风险,但也会相应的损失掉股票指数上升的好处。另一种是利用股指期货与股票指数之间的价格联动关系,动态复制看跌期权的多头,规避股票市场基金价值下跌的风险,同时还能享受到股票市场基金价值上升的好处。本文通过模拟不同的股票指数价格运动路径,讨论了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基金风险管理的实际效果。在实际应用时,还要注意其他的相关风险以及我国期货市场缺乏做市商制度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一、直接卖空股指期货

如果基金的走势与股票指数完全吻合,那么只需卖出相同标的数额的股指期货,假设基金恰好为1个单位的股票指数,价格为S。元,那么只需卖出标的物为1单位股票指数的股指期货,价格为S,其中r为无风险利率,T为股指期货的到期时间。股票指数的价格与股指期货的价格之间具有同向变化的联动关系,在T时刻,假设股票指数的价格变为S元,则股指期货的价格收敛为S,此时基金与股指期货空头构成的投资组合的价值。如果基金的走势与股票指数不完全吻合,基金收益率相对于股票指数收益率的敏感性为B,那么只需要卖出B倍的股指期货即可。

这种避险策略是利用股指期货的价格与市场股票指数同向变动,从而卖空股指期货对冲掉基金的系统风险。如果基金所选取的股票比市场股票指数表现更好,在单指数模型中具有正的a值,那么通过这种策略可以分离出系统风险而获得比无风险利率更高的收益。

但是,这种方法虽然规避了市场股票指数下跌的风险,但也使得基金不能享受市场股票指数上升带来的好处。

二、动态复制看跌期权的多头

(一)用标的股票和无风险证券复制看跌期权

我们先来看基金由一只不分红股票构成的情况。由Black-Scholes期权定价的推导过程可知,当股票价格服从几何布朗运动时,可以用股票和以该股票为标的物的看跌期权动态复制无风险证券,那么相应的,也可以用股票和无风险资产动态复制看跌期权。

用Delta份股票和无风险证券来复制看跌期权,但是,Delta值随时间和标的物股票价格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随着Delta的变化要不断调整卖空股票的数量。

这种动态策略能够起到与购买看跌期权类似的效果,这是注: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0273016)的支持。因为:期初,Delta介于0和-1之间,因此要以当期价格卖空Delta股股票,所得金额用于购买无风险证券并获得利息收入。假设股票价格不断下跌,由S。下跌到ST,S

我们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复制股票的看跌期权。假设t=0时股票价格So=50,无风险利率r=0.05,股票价格服从几何布朗运动,其中u=0.1,c=0.2。随机模拟得到股票价格运动的不同路径(path),如图1所示。

假设需要动态复制期限为12周的看跌期权,即T=12/53≈0.23。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计算得到购买这样一个看跌期权的成本为p=1.63。动态复制的过程取dt=1/52,每周调整一次。取图中粗线所示的两条股票价格运动路径来分析复制看跌期权的具体过程。复制的过程及盈亏情况见表1和表2。0.433股股票,收到现金21.66(为50×0.443),投资于无风险资产。一周后,股票价格下跌为49.75,Delta降为-0.457,要再卖空0.024(为0.457-0.433)股股票,收到现金1.193(为0.024×49.75),一周内还会收到投资于无风险资产的利息收入0.021,累计收益为22.88(为21.66+1.193+0.021)。这样到期末,累计收益为48.24,累计卖空1股股票,期末的股价为42.45,期末净收益为5.79(为48.24-42.45)。如果是期初购买看跌期权,期末盈利为7.55(为50-42.45),其差值1.76(为7.55-5.79)就是动态复制看跌期权的成本接近于。

表2的过程类似,所不同的是,由于期末股价高于执行价,看跌期权处于无价值的状态,Delta为O,累计买卖的股票数为0,动态复制看跌期权的成本为1.73。

如果缩短动态调整的周期,加快调整的频率,那么动态复制看跌期权的成本将更加接近于1.65。如果考虑动态调整过程中买卖股票的手续费,加快调整的频率会增加手续费成本。

(二)用股指期货动态复制股票指数看跌期权

股票类基金一般都是由分散化的股票组合构成,可以类似

的用买卖股票组合的办法动态复制该股票组合的看跌期权来规避下跌风险,但是,不断的买卖一篮子股票的交易成本是相当高的,使得这种方法很难得到实际应用。股指期货的推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买卖股指期货的成本相对要小得多,能够使得动态调整的成本降低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基金可以利用股指期货与股票指数、股票指数与基金之间的价格联动关系,通过动态调整买卖股指期货的数量来构造股票指数看跌期权,为基金对冲掉下跌风险。不考虑股利,股指期货与股票指数的价格之间的关系,因此,期初卖出份股指期货,并不断的动态调整便可复制出股票指数看跌期权。如果基金收益率相对于股票指数收益率的敏感性为β,那么将原先买卖股指期货的数量乘以β即可。

这种风险管理方法实际上就是投资组合保险(PortfolioInsurance),在美国80年代早期和中期曾经非常成功,大约有600亿到900亿美元的股票基金都使用了这一方法管理下跌风险。但是,这种避险策略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动态复制避险策略的风险

(一)内在风险

1.动态复制看跌期权的成本会随股票价格实际运动路径的不同而不同

假设股票价格的确服从几何布朗运动,即路径是处处连续的,对Delta做的是高频率的(可以看作是连续的)调整,而且不考虑交易成本。实际实现的股票价格运动过程存在许多种不同的路径(如图1所示),考虑两种极端的情景,在情景a下,股票价格从50元逐渐下降到40元,在情景b下,股票价格剧烈上下波动后从50元变为40元,注意,这两种路径下股票价格服从相同的几何布朗运动,只是实现的实际路径不同。如果动态复制执行价为50的看跌期权,那么在情景b下,动态复制看跌期权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

复制该看跌期权的过程是:在期初以50元每股的价格卖出股该股票,收到该Deltao介于-1到0之间。随着股票价格的变化,Delta也发生变化,股价上升时,Delta增大,买入一部分的该股票,股价下跌时,Deha变小,卖出一部分该股票。情景a和b下,最终期权到期时股价为40,小于执行价格50,因此期末的Delta都为-1,也就是在期末累计卖空1股股票。

在情景a下,股价逐渐从50下降到40,Delta逐渐由Delta下降到-1,也就是要以从50到40逐渐下降的价格逐渐的卖出另外的(1-IDelta01)股股票。期末时累计卖空1股股票的价值为一40,累计收到的金额为期初的加上以从50到40逐渐下降的价格逐渐的卖出另外的(1-IDelta01)股股票的收入再加上一些利息收入,假设这个总收益为g,那么期末的营利为u=g-40,如果拥有的是1股股票的看跌期权,那么期末的营利为50-40=10,10-u=50-g就是人工构造该期权所花费的成本。

在情景b下,股价波动较厉害,Delta相应也有较大的波动,最终值为-1,在这个动态调整的过程中,股价如果下跌到更高的价格,Delta减小,要以这个更低的价格再卖出一部分股票,如果股价之后又上升了,Delta增加,要以这个高的价格再买人一部分股票,高价买入低价卖出会带来成本,这样,卖出另外(1-Delta01)股股票的收益就会远远低于情景a下的收入。卖出的股票和买入的股票累计到一起,期末仍是总共卖出了1股股票,期末价值-40元,但卖出这些股票所收到的金额却低于情景a。因此动态复制该期权所花费的成本就高于情景a了。

2.股票价格发生大幅跳跃

在上面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假设股票价格服从几何布朗运动,这是一个连续的随机过程,股票价格的运动路径是处处连续的,动态调整的时间间隔要足够小,来适应Delta的变化。但事实上,股票价格的实际运动过程是离散的,如果发生较大幅度的价格跳跃,动态复制的过程就是不完美的,不能及时跟上Delta的变化,这样就会产生额外的损失。

3.指数期货理论上和实际上的价格偏差带来的基点差风险

这是利用股指期货动态复制股票指数看跌期权时要承担的额外风险。一般情况下,这种风险是很小的,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比如交易系统拥堵或崩溃,导致期货和现货之间的套利机制无法建立时,这种基点差风险就会变得很大。

(二)外在风险

1.动态复制风险管理方法的应用广泛程度

如果只有个别的股票市场基金采用这种利用股指期货动态复制看跌期权的风险管理方法,那么只要市场不发生剧烈的跳跃性波动,那么这种风险管理方法应该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如果众多的股票市场基金都采用这种方法管理风险,就很有可能会使之失效。在1987年10月美国股票市场崩溃前,非常多的基金经理采用这种动态复制看跌期权的策略,当市场上升时,他们购买股票或股指期货,当市场下跌时卖出股票或股指期货。这使得市场非常不稳定,股价的微小下跌就会掀起卖出股票的浪潮,这又会使得市场进一步下跌,因此加剧了市场的崩溃,使得这种动态复制的风险管理方法失效。

实际上,这并不是说这种方法本身有问题,任何一项单独看起来行之有效的交易策略,如果大家都采用,往往就会变得非常危险。

因此,如果我国的股票市场基金计划采用这种利用股指期货动态复制看跌期权的风险管理方法,除了充分了解技术细节,合理选择动态调整的频率之外,还应该了解其他基金是否也都计划采用这种方法。如果大多是基金都不愿采用,那么这种方法就非常值得考虑。

2.我国期货市场缺乏做市商制度而产生的流动性风险

做市商制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市场提供即时性的报价服务,维持良好的市场流动性。但是目前,我国期货市场采用的是电子连续竞价的价格撮合机制。这样,当市场发生价格波动,需要动态调整股指期货持仓量时,当市场缺乏流动性,或大量投资者都集中于单方向的交易时,就有可能无法及时地调整持仓量,造成损失。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控制 清单计价 合同风险 造价工程师

一、清单计价模式下业主合同风险种类与对策

1、业主合同风险种类

业主合同的风险,其在FIDIC条款中,就已经列出了业主的8条风险,其中前四条称为不可抗力。实际上业主的风险是很广泛的,包含环境要素风险、行为主体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等,也可以按产生原因分工程风险与信用风险。产生于社会和自然条件的风险不是对业主的最主要的风险,而人为风险、经济风险对业主威胁最大。

2、业主的合同风险管理措施

业主的合同风险管理措施包括以下:

(1)管理措施。包括给起草招标文件、评标留足够的时间;起草完备清晰的招标文件和合同文件,明确责任和风险分配;设置严格的有效管理程序和责任体系等。

(2)合同措施。包括起草完备的合同,减少合同中的漏洞;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风险责任:在合同中设置保全措施,以加大承包商的责任和加强对承包商的控制,如各种保函、保留金、对承包商设备和材料进场后所有权的定义等;投资预算中预留风险准备金,在工程量清单中设置一定数额的暂定金额;选择资信和能力等级高承包商和项目管理公司;通过保险和担保(如银行保函)手段转移风险。

二、清单计价模式下承包商合同风险种类与对策

1、承包商合同风险种类

建筑市场实行的是先定价后生产的期货交易,其远期交割的特性决定了建筑行业的高风险。因此,尽可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工程承包合同的风险是每个承包商应该十分重视的问题。承包商取得招标文件后,如果不进行深入研究和全面的分析、没有正确理解招标文件、签订的工程承包的合同不尽完善等,或者其工程风险及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强,都会给合同管理造成隐患。

建筑工程承包合同风险的客观存在是由其合同特殊性、合同履行的长期性、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建筑工程的特点而决定的。常见的风险有三类:业主的信用风险、外界环境的风险、工程技术、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风险。合同的客观风险是由法律法规、合同条件以及国际惯例规定,其风险责任是合同双方无法回避的,可归类为工程变更风险、市场价格风险、时效风险等。业主利用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和起草合同的便利条件,在合同中把相当一部分风险转嫁给承包人,主要表现有:合同存在单方面的约束性,不平衡的责权利条款,合同内缺少和有不完善的转移风险的担保、索赔、保险等条款,缺少因第三方造成工期延误或经济损失的赔偿条款,缺少对发包人驻工地代表或监理工程师工作效率低或发出错误指令的制约条款等。

2、承包商风险管理措施

承包商对合同风险分析应在对工程承包合同文本进行审查的同时进行,针对具体的风险提出相应对策,在合同谈判中就要减少或避免风险。对于在工程中承包分析出的风险,主要对策如下:

(1)清单报价中,承包商应对风险不同的分项工程采取不同的报价,对于风险大的分项工程要充分考虑风险附加费,或采用多方案不平衡报价供业主选择,还要充分考虑承包商自身的承担风险能力。

(2)重视合同谈判,尽量避免业主单方面苛刻的约束条件,使合同能体现双方的责权利关系的平衡。形成合同责任的尽量分摊,尽可能让合同双方形成共同抵御、共同承担风险的合作关系。

(3)审查发包人的资质等级和履约信用。如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有相应资质等级,承包人承包的项目应该是依法批准的合法项目,否则承包合同是无效的;发包人的履约信用差,经常拖欠工程款,将会影响到以后工程进度,甚至造成工程承包无利可图。

三、清单计价模式下造价工程师风险管理

1、清单计价模式下造价工程师(咨询机构)合同风险识别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下各个投标人自行计算工程量,而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招标人必须在招标文件中提供统一的工程量清单,投标人根据企业及市场情况自主确定消耗量、价格和各项费用,全面竞争,自主报价。《计价规范》中对清单计价模式下的风险责任作了合理的分配,即工程量的风险由业主承担,价格风险由承包人承担。而招标人的工程量清单则由招标人委托造价工程师(造价咨询机构)制定,如果制定的清单不准确,给业主造成经济损失,造价工程师或所在咨询机构必须向业主承担咨询法律责任。清单计价模式下造价工程师(咨询机构)风险如下的风险:

(1)行为责任风险

造价工程师的行为责任风险是指造价工程师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在工作中发生主观上有意或无意的失职行为给委托方、第三方造成损失而承担违约责任的风险。

(2)工作技能风险

造价工程师作为工程建设造价计价与控制的管理者,应同时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文技能和观念技能,但不同造价工程师对这三种技能的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即使造价工程师履行了合同中委托方委托的工作职责,也可能因其自身技能的限制,工作中出现失误,从而给委托方、第三方造成损失。

(3)内部管理风险

造价工程师所在咨询机构的内部管理机制是否健全,运作是否有效,是影响发挥造价工程师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方面。若管理机制不健全,机构各成员因相互之间对工作的具体分工不明确,或者出现问题不能及时沟通,没有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则必定会影响造价工程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成效,从而给委托方、第三方造成损失。

2、清单计价模式下造价工程师(咨询机构)合同风险对策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具有个别性、差异性、动态性、大额性等特点,同时清单计价模式下的造价工程师在执业风险更为突出。但我国工程造价甲级咨询机构的法定注册资金仅为100万元,所以清单计价模式下的造价工程师(咨询机构)面临风险是巨大的。一般的业主委托招标时间很紧,因而咨询机构用于计算工程量的图纸多少会存在一些问题,如图纸上个别地方未标识、还需进一步深化设计等,咨询机构在清单制作中会使用暂定数量、暂定项等,以此规避部分计算上的风险,但是这种方法会给后来的支付及结算造成一些麻烦,仍然是有风险存在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可以从提高造价工程师的职业素养、加强责任心、加强咨询机构的内部管理、保证工程设计完善等方面着手来降低风险,然而更重要的手段应该是建立职业责任保险制度。

篇4

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与课程的特点,因地制宜,通过科学的复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鉴于全国注会考试选拔性的特点,其各科考试都要求全面客观地反映教材及其考试大纲的要求,要全面考核考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作为注册会计师所具备的实际执业能力,因此,首先要明确注会考试中《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的命题特点,结合往年考试情况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供参考:

(一)全面考核、重点突出,紧密围绕大纲要求从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出发。考虑到本科目作为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实际情况。考生要注意难易程度的把握,重在掌握注册会计师所需的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相关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从去年本科目试题的情况来看,它基本涵盖了考试大纲所确定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两个部分的考试范围,并且这两部分的内容比重大体适当(相对而言,公司战略的比重略微大一点)。试题对每一部分的重点掌握得当,较为突出地反映了公司战略、风险管理各部分的中心内容。这主要体现在对基本概念、名词术语等方面的命题上,侧重运用性的知识点考察,如对SWOT分析法的考察、内部控制的理解和运用、风险类型等等,他们占试题基础部分的比重较大,这一点从客观试题中看得非常明显。

(二)重视知识理解、实际应用及职业能力需要。同时联系实际这一点相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而言,是较有难度的,它测试考生是否具有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的基本执业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和发挥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无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全面的掌握知识,更主要的是测试了考生具备运用基础知识判断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试题的难度是递进的,它们一般体现在是否能具有从所提供的试题信息中识别相关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些试题猛一看,似乎是教材中的“原话”内容表述,但细细一看,似乎又是“陌生”的,它们略微高于教材。考生在复习中,要想培养一种发现问题,并按一定的工作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认认真真地掌握教材及其考试大纲中的要求。此外,要求考生能够以合适的角色并根据这一角色的要求,用简明扼要的方式提出建议、观点和意见,也是考察学生的一个能力。许多试题实际上是在考察考生是否懂得考生所掌握的相关知识以及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掌握相关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在简答题、综合题中是较为明显的,这些试题要求考生经过所学知识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实践经验、较强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将很难准确、全面地发现存在的问题。

(三)掌握新知识、新内容,实现知识更新的需求坚持终身学习,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是对注册会计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因技术不断变革而落伍的基本素质要求之一。时代的要求给注册会计师及时更新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特别是相关领域所涉及的新知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学科较多的课程,因此掌握并回答好本科目试题对考生而言,并非易事。本年度考试中对新知识、新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试题也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如结合金融危机、人民币和美元汇率等出的一些题目体现了这一特点,这些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如果考生的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较强,对于上述问题的解答将会变得比较容易。另外,在本科目的考试中,还特别强调考察考生能否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掌握合理学习方法的建议

结合考试大纲要求和本年度的命题,可以看到本科目对于考生的知识能力可以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等级,由易到难分别是:专业知识能力、基本应用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从本年度的试题构成来看,也体现了这样的安排。这三方面的能力和知识构成如同地核到地幔的向外扩展一样,三层圆代表知识核心、知识中层和知识的外层。如图1所示。笔者认为,这三种能力的测试中,较多的是第二种能力的测试,其次是第三种能力的测试,第一种能力的测试比重并不是很高。可以预见,随着以后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的成熟和完善,这个趋势还会加强。虽然从表面来看,《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相对于其他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课程而言似乎容易一些,但真正要掌握这门课程并非易事,其困难主要体现在实践和应用上。如何在实践中提升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境界、意识和理念是十分重要的。为较好地掌握该门课程,建议采用学习方法如下:

(一)理解和掌握每章的基础理论知识考生在复习中要注意结合案例,来理解每章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并做到融会贯通。把知识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进行堆积搭配,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审视、分析和思考。长期下去,坚持不懈,相信考生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一定会与日俱增,不断提高的。

(二)梳理和总结各章要点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各章考试大纲要求及习题能够认真练习,要针对各章的知识点,对每章内容进行梳理、回顾和总结。

(三)重视案例

篇5

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与课程的特点,因地制宜,通过科学的复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鉴于全国注会考试选拔性的特点,其各科考试都要求全面客观地反映教材及其考试大纲的要求,要全面考核考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作为注册会计师所具备的实际执业能力,因此,首先要明确注会考试中《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的命题特点,结合往年考试情况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供参考:

(一)全面考核、重点突出,紧密围绕大纲要求从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出发。考虑到本科目作为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实际情况。考生要注意难易程度的把握,重在掌握注册会计师所需的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相关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从去年本科目试题的情况来看,它基本涵盖了考试大纲所确定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两个部分的考试范围,并且这两部分的内容比重大体适当(相对而言,公司战略的比重略微大一点)。试题对每一部分的重点掌握得当,较为突出地反映了公司战略、风险管理各部分的中心内容。这主要体现在对基本概念、名词术语等方面的命题上,侧重运用性的知识点考察,如对SWOT分析法的考察、内部控制的理解和运用、风险类型等等,他们占试题基础部分的比重较大,这一点从客观试题中看得非常明显。

(二)重视知识理解、实际应用及职业能力需要。同时联系实际这一点相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而言,是较有难度的,它测试考生是否具有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的基本执业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和发挥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无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全面的掌握知识,更主要的是测试了考生具备运用基础知识判断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试题的难度是递进的,它们一般体现在是否能具有从所提供的试题信息中识别相关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些试题猛一看,似乎是教材中的“原话”内容表述,但细细一看,似乎又是“陌生”的,它们略微高于教材。考生在复习中,要想培养一种发现问题,并按一定的工作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认认真真地掌握教材及其考试大纲中的要求。此外,要求考生能够以合适的角色并根据这一角色的要求,用简明扼要的方式提出建议、观点和意见,也是考察学生的一个能力。许多试题实际上是在考察考生是否懂得考生所掌握的相关知识以及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掌握相关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在简答题、综合题中是较为明显的,这些试题要求考生经过所学知识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实践经验、较强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将很难准确、全面地发现存在的问题。

(三)掌握新知识、新内容,实现知识更新的需求坚持终身学习,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是对注册会计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因技术不断变革而落伍的基本素质要求之一。时代的要求给注册会计师及时更新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特别是相关领域所涉及的新知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学科较多的课程,因此掌握并回答好本科目试题对考生而言,并非易事。本年度考试中对新知识、新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试题也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如结合金融危机、人民币和美元汇率等出的一些题目体现了这一特点,这些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如果考生的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较强,对于上述问题的解答将会变得比较容易。另外,在本科目的考试中,还特别强调考察考生能否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掌握合理学习方法的建议

结合考试大纲要求和本年度的命题,可以看到本科目对于考生的知识能力可以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等级,由易到难分别是:专业知识能力、基本应用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从本年度的试题构成来看,也体现了这样的安排。这三方面的能力和知识构成如同地核到地幔的向外扩展一样,三层圆代表知识核心、知识中层和知识的外层。如图1所示。笔者认为,这三种能力的测试中,较多的是第二种能力的测试,其次是第三种能力的测试,第一种能力的测试比重并不是很高。可以预见,随着以后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的成熟和完善,这个趋势还会加强。虽然从表面来看,《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相对于其他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课程而言似乎容易一些,但真正要掌握这门课程并非易事,其困难主要体现在实践和应用上。如何在实践中提升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境界、意识和理念是十分重要的。为较好地掌握该门课程,建议采用学习方法如下:

(一)理解和掌握每章的基础理论知识考生在复习中要注意结合案例,来理解每章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并做到融会贯通。把知识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进行堆积搭配,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审视、分析和思考。长期下去,坚持不懈,相信考生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一定会与日俱增,不断提高的。

(二)梳理和总结各章要点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各章考试大纲要求及习题能够认真练习,要针对各章的知识点,对每章内容进行梳理、回顾和总结。

(三)重视案例

篇6

关键词:科研项目;风险管理;管理职能

中图分类号:F276.4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5月28日

一、引言

风险管理起源于20世纪二十年代前后的美德等国,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基础知识的扩充和深化研究。丁香乾和石硕针对现代项目风险管理体现出的扩大化和复杂化特点,对层次分析法这一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提出了一种针对项目风险评估中多指标、多方案的综合比较和选择问题的解决方法。张琴和陈柳钦对全面风险管理的经典著作进行了评述,并详细介绍了相关的理论框架和整合型避险工具;二是具体案例应用研究。YANG Lan-rong和ZHANG Jin-long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建立了一个基于案例的系统来帮助管理人员识别风险因素以及相对应的风险。殷虹和李新仲通过福建液化天然气预可行性研究项目的案例论述了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风险管理的专业理论展开,缺乏理论架构的创新。为此,本文将结合管理学基本知识,特别是从管理职能发挥的角度,丰富风险管理的专业内容,并结合科研项目的基本研究过程展开具体的研究。

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风险管理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项目当中,从工程项目到科研项目都离不开风险管理,这与风险的特点是分不开的。通过对以往风险研究的认识,我们认为风险主要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风险是客观上普遍存在的。风险是否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不论管理者是否意识到风险的存在,都不会改变风险存在的事实。而且,由于各种不同的诱发因素使得风险隐藏在各个方面。虽然风险也有可能带来收益,但是许多风险会对项目造成损失,因而为了避免或减少损失有必要展开风险管理。

第二,风险具有多样性和偶然性。风险的发生并无规律可循,相反却是千变万化的。面对和处理风险的经验会有利于对未来风险的应对,但是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将使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风险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特点。风险的发生具有偶然性,也许在极其相似的情况下,会发生不同的风险,或者是该情景下有时会发生风险,有时却又没有发生。这种情况涉及到风险发生的几率问题,该问题是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风险是难以捉摸的客观事实,并且普遍存在,而且是多变的、无规律的,正因为风险具有这些特点,在进行任何项目时,都有必要相应的进行风险管理。

三、基于科研项目基本程序的风险管理

本文将立足于科研项目进行风险管理的分析,需要掌握关于科研项目的基本信息,主要是科研项目的一般研究程序,主要概括为以下几步:

第一,研究课题的确定。通过图书文献资料的积累或是日常生活经验的启发形成研究设想,进而确定相关的研究课题。

第二,研究假设的形成。在研究设想的基础上,形成研究假设。

第三,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为了检验假设而制定的具体而精确的指导计划,主要包括确定研究问题和目的,界定研究对象的大体选择范围和抽样方法,并且确定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方法。

第四,选取相应的研究对象。根据研究设计中确定的研究对象范围以及抽样的方法,抽取具体的研究对象。

第五,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有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之分,一手资料是研究者通过调查问卷等手段直接收集而来的数据或是自身的经验;二手资料则是通过查阅已有资料获得的别人的收集的数据或别人的经验。研究资料的分析主要是依据研究假设中确定的分析方法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和推断,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第六,研究结果的形成。研究结果一般以研究报告或者是研究产品的形式呈现。

另外,研究项目一般具有时间有限、资金有限、知识性和技术性强、项目组成员固定,并且都是知识工作者进行的特点。

四、科研项目的风险管理过程

从以往学者的研究来看,大都将风险管理的过程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风险识别。风险识别主要是指依据项目的前提和规划等信息,通过分析相关的流程图、组织结构图,进行问卷调查,或者是现场考察,从而发现风险,并且了解风险的类型,如自然风险或人为风险等。

第二,风险评价和估计。风险的评价和估计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风险的评价,主要内容是通过对风险处理费用、风险损失费用、风险带来的社会费用等进行分析,依据风险处理费用最小化等原则,通过SAVE法和AHP法进行定量定性评价。风险估计则是对风险的发生概率进行估计,主要采取历史资料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开展。

第三,风险处理。风险处理的方式主要有风险回避,通过预控方案、应急方案等进行风险损失控制,以及风险的分离、分散和转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风险的自留,即由项目自身承担风险。

第四,风险监督。相应的管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识别、评价和估计、处理过程进行监督。

五、科研项目风险管理的组织

结合以往学者的风险管理过程,同时结合管理学的基本知识,主要是管理的各项职能展开对科研项目的风险管理的分析。风险管理是管理的一种具体运用,但只要是管理就是对管理学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的发挥,并且将创新贯穿于每一个阶段当中,从这一角度,我们将科研项目的风险管理过程从四个方面展开分析。

篇7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06-0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激烈,高校因各种原因产生严重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高校如果爆发严重的财务风险,势必对高等教育带来极大影响。因此,如何加强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是目前高等教育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保持高等教育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措施。本文综合探讨了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形成原因,最终给出了一系列强化措施。

一、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国家财政的投入不足

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高校基本建设的投资建设。尤其是在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下,国家财政对高校教育支持力度不够,国家的财政拨款跟不上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财政资金不足.使得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风险更大。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的依赖政府拨款,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拨款相对于其他教育得教育经费增长幅度太小,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也偏低。加之政府的监督力度不够,致使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混乱,势必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2、国家银行的贷款失控

由于高校改革后,扩大了招生规模,高校内的基础设施需要随之大量兴建,一些高校在资金供给不足的情况下,采取向社会融资的举措,最主要的方式是向银行贷款,加之银行本身比较看重高校巨大的投资市场前景,因此尽量满足高校的需要。这种利用银行贷款改善办学条件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校的实际困难,但随之而来的还本付息的巨大压力将严重影响高校的财务管理,造成财务管理结构严重不合理。

3、管理者风险意识淡薄

财务人员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现阶段高校管理层中的管理者,普遍存在着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的现象,缺乏对财务防线的监督和重视,忽视财务资金成本对高校运营带来的影响,造成贷款资金挪用或流失,加大了高校财务失衡的风险。高校财务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风险意识不强,容易导致学校财务管理方面决策的失误。

4、预算管理约束力不够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入推进和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调整,预算管理中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大多数高校的财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存在严肃性、约束力不强的现象。高校在编制预算时,主要表现为预算编制不完善,预算编制透明度不高,重预算收入轻预算支出、重审批式控制轻反馈激励式控制,基建项目投资约束不够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预算的约束力。

二、防范高校财务风险的对策

1、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防范高校财务风险,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大政府对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扶持力度,有利于规避高校财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高校基础建设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因此,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高校财务的支持,加大对高校贷款的贴息力度,弥补因教育发展需求超过经济发展现实水平所导致的生均拨款不足,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可把短期贷款改为长期贷款,减轻高校贷款利息负担。

2、严格控制银行贷款

高校财务管理的融资方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银行贷款,一方面,银行为高校提供了大量的贷款,解决了高校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银行大量资金流入高校,增加了高校的财务风险,对高校财务管理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严格地控制银行贷款,可以减轻高校贷款的盲目性,如确实需要贷款,町在国家相关政策范围内对高校提供长期贷款,以降低高校还本付息的压力,银行对高校贷款的严格审批,有利于保证高校健康稳定发展。

3、培养正确的风险意识

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防范意识要始终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的决策和规划之中。提高防范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一方面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理论知识的培养,积极开展风险管理培训工作,使高校财务管理人员掌握基本的防范财务风险管理的基础知识,使其在明确防范财务风险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依法理财,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增强其工作的责任感。另一方面,组织高校财务管理层内部的学习交流,通过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以便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团队整体风险防范的综合素质。

4、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对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防范,对学校而言,应建立风险的预警系统。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建立长期的财务预警系统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对学校筹资能力及其稳定性、学校偿债能力极其可靠性、学校运营能力极其合理性、学校成长能力极其持续性等有代表性的指标重点进行分析,对高校各项经济活动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和财务管理指标进行适时的监控,财务管理人员通过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高校财务管理的风险。保证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对高校确定长期发展思路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关系到学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新形势下对高校财务工作的管理,不仅要注重对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更耍加强对财务风险的及时防范和控制。加强对高校财务风险的控制,有效地在高校建设中开展预防、规避和控制风险能力。是促进学校事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确保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恒义.高校财务风险及其控制对策研究[J].新财经:理论版, 2012(6)

[2] 杨朝晖.防范地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财务风险的对策[J].财务与金融, 2013(3)

篇8

关键词:护理缺陷;儿科;风险管理

     护理缺陷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而发生护理过失的行为。

3.2  核心制度执行不力:调查分析证明护理常规、三查七对制度执行不严是引发儿科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错抄漏抄医嘱,执行医嘱时间欠合理,对错误医嘱盲从执行,用药查对不严,巡房不及时,观察病情不细致,未认真落实交接班制度,漏输液体,未严格执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与院内感染控制制度等。3年内儿科病房发生18起护患纠纷,由核心制度执行不力造成的纠纷就多达13起。例如,在为1例患儿静脉注入去甲肾上腺素过程中,穿刺针事先未刺入静脉内而值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引发了家属的极大不满,给医院造成了极大的名誉和经济损失。

3.3  低年资护士临床经验问题:调查中发现,护龄3年以下的护士往往存在精力不集中、责任心不强、基础知识不牢靠、操作不熟练、护患沟通淡漠、消极倦怠心理严重等问题。调查中有28.6%的原因可归结为临床护理经验不足与药理知识匮乏。因此,对低年资护士的管理是预防儿科护理缺陷产生的重点,加强继续教育与管理、强化药物基础知识的学习、严格日常操作考核在病房日常管理中就显得尤其必要。

3.4  对策与建议

3.4.1 建章立制,推行病房内护理风险管理:护理风险始终贯穿护理操作的各个环节,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即是对护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控制,使护理行为规范化、标准化,达到质量管理的要求。为此,①建立儿科护理缺陷识别与奖惩制度。将护理缺陷加以区分归类,分为差错事故类、意外情况类、护理记录类、家属投诉类,每一类护理缺陷做详细的注释。同时,将护理缺陷与个人奖金挂钩,对于不同类别的护理缺陷扣发相应的奖金额度,对于年终未发生处理缺陷的护理人员予以奖励,以此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②制定儿科常规护理规范。按照我省统一要求的护理记录格式要求,拿出护理记录模板,全科护理人员遵照执行;制定儿童常用药物安全域值与剂量计算办法,提高用药剂量的准确程度;③加强护理管理,推行全面质量考核。护士长每周查验科内护理记录,每个月由全科护理人员交叉开展护理记录的相互查验,每季度组织召开科内护理人员会议,集中进行护理记录、护理操作的学习与护理缺陷的防范。严格落实护理操作考核制度,每个月开展科内护理操作考核,并将月度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操作的重视程度。

3.4.2 提高风险意识,紧抓环节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养成自律行为是落实风险管理的前提。通过推行风险培训,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增强法制观念,强化护理人员的 风险意识。针对重点人员、重点时间等薄弱事项可采取:①针对科内护理人员学历层次不高的现实,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在职教育,提高学历层次,优化医学知识结构;②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培养可由年资长的护师予以带教,通过带教进一步加强“三基”培训,提高护理操作水平。③严把交接班环节质量控制,确保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3.4.3 加强沟通,增进交流,实施人性化管理: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释放压力、提高效率的剂。护士长要重视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发现心理问题及时疏导,使其感到集体的温暖;科学排班,合理搭配,可利用休息时间,组织趣味活动缓解精神紧张情绪。加强医护交流,培养团队精神,上级医师要做好对下级医师的管理,把好医嘱关,避免医护耦合性护理缺陷;培养护患情感,增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

4 参考文献

[1] 高如意.儿科护理缺陷分析与对策[J].家庭护士,2008,6(6):54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