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8篇

时间:2023-09-05 09:33:1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篇1

引言

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论来源和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科学主义哲学”、“人本观念”的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认为,多元智能理论主要包括九种智能:言语,逻辑,视觉,身体,音乐,存在等。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智能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明显滞后于新课改的要求和社会的期许。现在,英语职业教学形式及教学内容在高等职业学校中较以往已经有一定的改进,然而仍旧基本上使用传统的英语学科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模式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其优点是教学重点放在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上,而脱离高职院校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和知识基础是其不足之处。不能灵活处理好课程与“学生学习兴趣”、“专业课程”的关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向导,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就业为导向,合理设置课程,以学生为本,理论结合实际,科学设置教学目标,严密组织教学。下面将论述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主要策略。

一、加强高职英语教师的队伍建设

加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最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其受到国家的重视,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培养的人才也应该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加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管理工作是为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的,因为我们必须首先建立一支在思想政治方面过硬的英语教师队伍,才能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正确的意识形态的形成,所以说,加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管理工作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要求。

(一)加强高职院校的校本管理

管理是一门科学和艺术,有效的管理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目前高职院校的生存压力较大,经费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节约宝贵的教学资源,降低管理成本,促进高职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管理工作可以提高英语教师的工作效率,通过学期、学年对英语教师的考核,可以促使英语教师不断进取,更新其工作方法,同时让英语教师自觉与其他英语教师进行对比。经过比较,对自己工作作的好的方面和工作作的不足的方面,英语教师自己可以进行总结,为下一步工作的改进和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对高职英语教师的管理

英语教师是学校最基层的教育管理者,也是教学实践者,她们直接面对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学习情况有最直接的了解,也是具体落实学校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加强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管理有利于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的学校基层管理队伍。加强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管理可以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从思想认识、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充分调动广大英语教师的积极性,提高英语教师的工作水平。调动英语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是加强建设英语教师队伍的核心。这是我们当前加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管理英语教师队伍制度化应该做到管理英语教师队伍的监督体系、目标体系、考核体系和制度体系要完善。要把一套可行的队伍建设和条例系统地制定出来。建设队伍要遵循的原则应确定。英语教师的岗位职责、考核标准和任职条件要明确。有章可循英语教师的选聘、培养、角色定位、评价及待遇。笔者清醒地看到,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机制、环境、对象及内容等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逐渐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下,英语教师为了适应发展的需求应改变原来的许多管理制度。英语教师一些实际的管理制度及方法应更贴近新任务和新形势。“以人为本”的思想具体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管理工作,就是一切以学生为本,以英语教师为本。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归根结底都是服务于广大学生。为了促进全面发展学生,使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使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得到进一步的确立,英语教师作为一线管理者,也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加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管理工作就是落实“素质教育”,就是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思想。

(三)确保英语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队伍是不稳定的。英语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不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持续运行,也不利于连贯、有序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必须要加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管理工作,形成稳定、高效的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师队伍。

为了做好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管理工作,学校管理者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管理水平和个人综合素质。在加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教育管理者发挥着引导、组织、示范和监督的作用,他们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教育管理者首先必须恪守“教育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原则,为各行各业培养“又红又专”的高素质人才。教育管理者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风向标,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所以,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应该首先使自身的政治思想建设及道德思想修养得到加强。使勤奋进取的治学精神得到发扬,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管理观念的实践应以学生为中心,使社会的不良腐蚀风气得到自觉抵制。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教育管理者应该重视参加实践活动,广泛调查研究,注重分析本校、本区域范围内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一)实施多媒体和计算机仿真教学

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地发展下,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事实上目前很多的科学实验都是通过计算机完成的。此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校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节省,同时使教学的直观性得到增加也可以运用计算机仿真和多媒体开展教学任务。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探索

分层教学的优势很多。可以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促进因材施教。由于学生的基础不一样,课堂讲授的内容也同样有所不同。还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接受能力得到满足。针对试验基础层次不同的学生设置深浅不同的学习任务。实施分层教学是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教师应该对每一位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学习潜力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实施分层。值得强调的是,实施分层教学并不是对学习较差的同学的歧视,教师也应该避免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到“被歧视”,教师可以以“分组完成某一具体项目”的名义进行分层教学,使不同的学生小组认识到自己是在进行分工协作。

(三)逐步推进项目教学法

为了逐渐推进项目教学模式,以学生完成各个项目的实践为先导,积极创造条件。主线应以实际操作为主,使相关的理论知识得到补充,整合教学内容,同时制定一个可行的方案,让学生做到自己动手设计完成项目的任务,使“在学中做”的方式获得知识技能真正得到实现。

三、注重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发展学生智能

通过对“高职英语课堂有效提问”,能使学生的特点得到进一步的深入和全面地了解。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并为学生们服务。

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使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与课堂提问紧密相关的是课堂教学及课堂管理。为了使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并使教学取得最大得效益,就需要使课堂提问得到优化,逐渐使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艺术得到提高,这样就能使课堂管理及课堂教学形成相紧密融合。结合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多元智能理论的特点,教师要对相关的策略及方法的理论基础进行掌握和了解。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教学内容等课堂管理策略得到有效的组织及呈现,最终促进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提问观念的转化

在高职院校的英语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尊重,树立观念平等化。但是许多英语教师脱离实际,一直相信只要站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正确答案的化身和真理的化身。还有针对教师的教学任务一些学生提出建议及意见时,他们就会受到教师的批评,进而偏激地认为老师没有受到学生的尊重。事实上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因而,“科学教学”、“以人为本”的真正含义教师必须做到深刻地领悟。一切为了学生,切实与学生打成一片,积极探究新的策略来使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二)提问的优化是教师关注的焦点

一名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够通过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恰当表现出来。提问的优化能使在高职英语课堂上提问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具体的做法是,第一,需要优化问题的“提问意图”。也就是说主要是为了考查学生某方面的能力才提问这个问题。因而提问题的意图的出发点应放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应用能力上面。第二,提问的具体内容,即提问的意图需要与问题的内容相一致,并且使难易程度适度化。第三,提问的时机和切入点。即以什么为切入点在课堂教学中的什么时间进行提问等。最后即是提问的语气、神态等。

篇2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传统教育观;突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

笔者爱思考,在教学工作之余,常常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文本读解的程式化,文本有机整体的破碎化,文本主题理解的传统化,教学内容的规范化,教学方法的模式化。凡此种种,学生觉得闷,厌得滞,学得了无兴趣。它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桎梏了学生的思想,摧残了学生的个性。最近,我读到的多元智能理论使我对传统中职语文教学的反思以及未来的努力方向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内容

美国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针对传统的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智能是解决某一问题或制造某种产品的能力,而这一问题或产品在某一特定文化或特点环境中是被认为有价值的”。他先后提出了: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多种不同的智能。他指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具有四个重要特征:

(1)注重整体性。八种智能是一个整体,同等重要,教育者应对这八种智能给予相同注意力。

(2)强调差异性。尽管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但由于不同的环境及教育的影响和制约,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

(3)突出实践性。多元智能理论最终的目标及考核的重点是实际的应用能力,以及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他所注重的是主观能动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4)重视开发性。人的多元智能发展水平关键在于教育者的开发。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更全面的发展,这是教学的根本任务。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语文教学的启发

(一)对学生作出正确的定位

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教学关系密切,其内涵极其丰富。把多元智能理论融入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教师对学生作个性化分析,对他们的智能作准确的定位,本着一个“人无全材,人人有材,发展个性,便是人才”的观念,明确每个学生的绩优股和潜力股,明确每个学生的现在时和将来时。并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把智能开发与语文教学重点联系起来。同时,让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的优势智能和潜能是什么。

(二)对教学过程认识的突破

程式化的传统教学是一种静态模式的教学。与之相反,多元智能理论以其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的特点使教学活动呈现出动态性和开放性,问题的提出更具放射性,探究的结果更具多解性。它更重视学习的过程与个体的积极参与。加德纳在进行多元智能教学设计时,提出了学校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场景化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景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有条件的可以深入社区进行学习。

(三)对教学目标认识的突破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使语文教学的目标由单一性到多元性的发展成为现实可能。我们的语文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通晓基本学科的内容和技巧,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特定学习主题的深入理解的能力,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一)多元智能理论要求中职语文改革教学内容

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从事不同的职业,各职业有着不同的智能要求。这就要求职业学校根据专业所需具备的智能不同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使专业学习和提高专业所需智能紧密结合起来。调整更合适的方法帮助他们去学习,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长盛不衰。

(二)多元智能理论要求中职语文改革教学方法

在多元智能理论中,多元智能的潜能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但是在发展程度上每个人都有所不同;并且,对于不同的专业,智能要求也是不同的。就拿导游专业来说,对于他们的语言智能要求较高;而对于会计专业来说,对他们的数理智能要求较高;而对于商贸专业来说,对他们的人际智能要求较高。

四、多元智能理论要求中职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应更新观念。霍华德的明朗化经验与麻痹化经验可以运用到中职语文教学中。明朗化经验如民主平等而富有亲和力等能够开启学生智能,促进智能的发展。相反,麻痹化经验如公开的羞辱,愤怒等负面的情绪通常会阻碍学生的智能发展。因此,教师应该看到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没有“好生”与“差生”,只有智能的不同。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要多些表扬,少些批评,用更多的耐心与爱心来进行教学,这样才会使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开启及发展。其次,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有很强的综合能力,广博的知识,广泛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同智能、不同智能发展水平的学生在教学中提出的要求。再次,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具有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智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学习了多元智能理论后结合本职工作的一点体会,错误之处,敬请指教。

参考文献:

[1] 石颜萍: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启示 [J]. 西安社会科学,2009,(05):154-155

篇3

关键词: 多元职能 高职英语教学 教学质量

一、现状

随着大学大规模扩张,高职学生生源愈来愈差,高职英语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层次复杂,教学费时低效。学生来源既有普通高中毕业生,又有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高中、中专、技校)。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起点与中职生源的基础素质不相适应,教师的备课、上课未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具体的教学与指导,尤其是在学法上不够重视,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仍占主导地位,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主要还是灌鸭式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语法分析,缺乏师生间的互动,教学效果不理想。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尤其是忽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3.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当前各级教育部门注重英语等级考试的合格率,同时各用人单位把各类证书尤其是英语等级合格证书作为工作面试的敲门砖。

二、举措

笔者所在学院教学改革环境友好,本课题所包含的教改内容得到单位的领导、教师和学生的热情支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被列为我院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项目之一。通过不断改革大学英语教学组织形式,增加课堂内外的教学互动环节,有效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学院英语教研室教师群策群力,本课题的参加者多为海外留学归来的学子和具有丰富教改经验的一线教师,而且大部分是青年教师,他们对高职英语教学课堂运用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和亲身体验,能够顺利完成本课题的每项任务。

本课题引进和借鉴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其核心是:人的智力结构是多方面的,在每个人的智力结构中,包含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感知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这八种智能,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适当的教育与训练可以使每一种智能都有在某方面发展的潜能和机会,在许多方面都能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因此,教育应该在全面开发学生大脑中的八种智能的基础上,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从而激发每个人潜在的智能水平,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

本课题从以下方面出发,对高职英语进行探讨并在教学中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基本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有效地充分地发挥每位学生的个性和聪明才智。

2.基本内容:(1)改变以往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现状,使之从以课程内容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向以学生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我院英语教学全面贯彻执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多元导入,激发兴趣。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多元情境化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办法,要在英语课上以学生爱听的故事、关注的环境、直观的动画或动人的音乐导入,使教学内容快速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智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愉悦情趣之中学习。这样,每位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特长智能来学习,吸取知识的精华,使学习成为快乐的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达到教育的目的,有效地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院英语教学每节课前5~10分钟,全班同学按照学号顺序,一次一个,轮流做英语演讲PPT,内容题材不限,但是要求原创。每位同学在演示PPT时,可以问其他同学问题,而在PPT演示完之后,其他同学可以发表评论,如果有任何不解或其他相关问题,也可以向主讲人提出寻求解答或解释,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胆量,而且丰富了大家的课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仅仅是一个忠实的听众。

(2)促使教学大纲、课程计划、考核计划在新学期第一节课进入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遵守的教学指导文件:每一学期第一节课为我院例行的始业教育课,在第一次课上,我院英语老师将解读本门课教学大纲、考核标准、教学进度表,让学生心中有数。

(3)我院大学英语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三种英语实用能力,第一学年生活实用,第二学年工作实用,第三学年考试实用。本大纲要求教师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让学生享受英语学习过程。三个学年3000的词汇量分6个学期逐步推进,加上口语教学、专业英语教学,学生在毕业之时能掌握足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进行较流利自然的口头和书面交流,真正达到“高智能”学生应该必备的学以致用的目的。

(4)任务驱动,整合智能。任何一项工作任务都是由诸多要素、多个环节和其他相关要素构成的,必然要启用多种知识和智能的思维。任何一项工作任务都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方法完成。我院英语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不时提出有趣或有益的话题,让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每组代表陈述本组意见,这样同学能集思广益,整合智能,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智能优势,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智能潜力,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都能得到全面的智能开发。

三、改革目标

1.高校教师掌握以学生活动和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2.高校教师掌握课堂里运用教学大纲的“契约机制”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3.促使我院乃至我省高校在多元智能英语教学环节上步入全国先进行列。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解决传统教学过程设计不当,备而不用,用而无效及教学大纲不和学生见面的问题;

2.解决学生在课程中对学习要求、任务和责任不了解,对学好课程没有心理准备的问题;

3.解决教师课前对课程没有整体把握、对师生在课程中各自承担的角色不明确的问题;

4.着重解决学生在个人能力上的差异性、多样性,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五、实施方法

1.由课题组成员对省内不同层次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进行关于基于多元智能理论高职英语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

2.由课题组成员在新学期到来之际集体讨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大纲、考核方式及教学进度表,在第一节课内宣讲和讨论教学大纲,以期得到学生的认可。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本课题提出的有关计划、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

3.进行中西文文献收集、翻译和研究,了解本教改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本教改项目提供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此项工作由全体项目组成员参加。

4.由课题组成员综合调研数据和文献理论,各就本学科情况撰写科研论文,并完成《基于多元智能的高职英语教学策略探索》的课题。

5.对研究成果进行鉴定、评估、发表、出版和申请结题。

6.最后却最重要的是:我院英语教学一直按照本课题提出的教学理念进行,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完善理论。

六、成功经验

本课题涉及多元智能的理念在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已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其原理容易理解,容易接受,易于在课堂上实施。经过三学年的探索,本院英语教学取得丰硕的成果:每届大一新生进校第二个月举办英语联欢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每周三个晚上开设英语口语课,激发大多数学生强烈的英语求知欲;更为重要的是,在连续三年的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中,我院学生取得很高的合格率,其中,笔者所教2014级两个班级,一个班通过率为100%,另外一个班仅有2位同学未通过考试。而2102级同学已经顺利毕业,在工作应聘时,其英语水平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其中很多同学进入外贸公司工作。

七、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高职英语教学任重道远,笔者只是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同行尤其是专家学者提出真知灼见,指点迷津,我相信高职英语教学春天已经近在咫尺。

参考文献:

[1][美]JoeL.Kincheloe主编.多元智力再思考[M].霍力岩李敏谊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第一版.

[2]苏贺明.促进团队成员多元智能发展的项目学习模式研究[J].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7.

[3]梁彩玲.多元智能与国中英语教学[J].英语教学,24(1):74-85,1999.

[4]赵子嘉.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英语教学[J].英语教学,24(2):47-62,1999.

[5]李平,译. 经营多元智能: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M].(Translated from Armstrong,T.1994.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Classroom.New York:St.Martin Press.)台北:远流出版社,1997.

[6]彭碧徽.多元智能理论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路[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

篇4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英语教学;职业教育

一、多元智能概论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历程

智力测量由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首次提出。此后,法国的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在1905年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张智力测试表,帮助鉴别缺陷儿童使其接受特殊教育。自智力测试诞生起,各界争议从未停止,认为智力测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科学技术的教育事业发展,一些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政府和教育机构开始探索比智力测试更具全面客观的衡量人类潜力的方法。美国的路易斯・列昂・瑟斯顿在1920~1940年间,通过大量实验研究证明了智力测量的狭隘性,指出人的智力至少有七种独立却相互关联的心理能力组成,开创了智力多元论的先河。到1997,又发展出了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形成了智能的九个方面。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意义

传统智力理论的核心是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是一种整合能力,但是这种观点一直受到持续抨击。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由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这七种智能构成,每一种智都能帮助人类认识世界,具有相同的重要性。随后,他经过深层思考,又总结出了另外两种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和存在智能。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的智能理论不同,他认为人的每种智能是相互补足、共同运作的,强调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各种智能只有领域不同,没有优劣之分。

二、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没有足够合理的英语教学课程,设备陈旧落后,对英语教学不够重视,这些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英语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受到限制。在课堂上,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大量时间讲单词和语法,课程过于单调,无法开发出学生的潜力,而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差,缺乏足够的的学习兴趣,只依赖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内容,这些原因最终导致英语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三、如何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中

(一)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

多元智能理论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如实物教学、超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五感,激发学生潜在的优势智能因素,因材施教,使学生对学习应许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习质量。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状况的差异和多元智能特点,对课程进行不同的设计,丰富课堂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可以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认识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

(二)分层教学,教学评价多维化

教师应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依据学生现有的智能因素,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通过后天的教育开发学生的智能。在教学评价时,教师应用全面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调整并完善评价体系,要将学生互评于老师的评价结合起来,通过多维评价促进学生反思,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三)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优势智能,只有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他们的智能才会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教师要确立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念,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体中潜在的智能因素,并加以开发,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结合学生不同的智能特点和类型,设计出符合他们的教学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去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组成自主学习小组,选择人际交往智能突出的学生担任组长,协调组内学生学习状况,使学生在彼此的互动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论应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中的英语教学,这一理论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整体素质和学习效率,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的发展空间。职业教师应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与方法并应用到n堂教学中,从而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曲红梅.多元智能理论在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学理论,2015(17):183-184.

篇5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差异教学 教学策略 英语语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在高职高专英语专业教学中,语法教学一直是一个敏感话题。传统的语法教学采用演绎途径, 翻译是它的重要手段, 学习语言就是学习语法, 由此忽视了语言技能的培养。20 世纪70 年代初出现的交际教学法是以语言功能为纲,着重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语言的意义和实际运用,语法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大大减弱。语法教学一度成为过时、落后的英语教学的代表。许多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而忽视甚至摒弃语法教学, 从而导致了学习者能够开口, 但错误百出, 无法用英语进入深层次的交流, 英语写作能力滞后。2000年《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和2003 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实施以来, 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速度有了明显提高,但是英语语法教学仍然没有应有的地位。

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简称 MI Theory)由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于 1983 年在《智能的结构》一文中提出后,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教育的“革命性”变革。我国于 20 世纪 90 年代引进多元智能理论,国内有专家认为,多元智能理论无疑是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推崇的“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

本研究力图引入该理论,采用课堂实证研究,紧跟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侧重以能力发展为导向,在英语语法课堂中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以多元智能理论中的七项智能为依据,考察、发掘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减少理论教授,强化学生语法应用能力的培养,认真对待教学过程,注重改革实效。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让语法成为高职学生主动、乐意去学习的一门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和实际语言应用的能力,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整体水平和个体差异,同时,对于高职英语语法课堂教学的改革起到参考与推动的作用。

1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语法学习的现状

笔者从我院的英语语法授课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的英语语法基础差,入学时英语高考成绩差异性大,学习兴趣低,生源复杂;学生的语法学习动机不高,普遍认为语法课非常枯燥,学习语法就是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缺乏整体的语篇理解能力,实际应用能力薄弱。再加上高职学生普遍缺乏自学和自我复习的意识,提炼、总结能力欠缺,很难系统、全面地掌握语法知识点,从而导致对英语语法课失去学习的兴趣,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法学习中来,英语语法知识混乱,对接下去其它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造成极大影响,句子结构不会划分,阅读理解读不懂,英语口语水平停滞不前等。

而现阶段,各高职院校的英语语法教师,有些即使在交际语言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了语法的重要性,也苦恼于怎么教这一问题,最终只好将英语语法教学陷入“讲解规则,举例说明,练习印证”的刻板教学模式中,从而让语法教学处于尴尬的境地,主要表现为:讲解过多次的语法知识点学生依然记不住,甚至不理解;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也提不起教学兴致;只能按着教材内容刻板教学,缺乏课堂互动与创新;对同一个班级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难以做到因材施教;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不良等。

2在高职英语语法课堂上引入多元智能理论的必要性

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造力,最重要的观点就是要认真考虑人类的个别差异,强调发挥人的特长,发现并培养人的智能强项。笔者发现,我院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存在英语语法基础薄弱,水平层次不齐,缺乏学习热情与自觉性,只会做语法选择题,实际运用能力不强的情况。而多元智能理论就是强调以能力为导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与我们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中应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实际语用能力的要求相一致。

加德纳认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每个人至少有七种智能,即:

(1)语言智能,就是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能力,或运用于听、说、读、写中的能力。

(2)数理逻辑智能,就是有效运用数字、逻辑推理、科学分析的能力。

(3)视觉空间智能,就是指对结构、空间、色彩、线条和形状的感悟能力,包括用视觉手段和空间概念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4)音乐智能,就是运用于歌唱、欣赏、创作乐曲的能力,有对音高、音色、旋律、节奏等的敏感性。

(5)身体动觉智能,利用肢体动作解决问题,创造“产品”或表达意见和感情的能力。

(6)人际关系智能,善于与别人合作、保持良好的关系,善解人意的能力。

(7)自我认识智能,自我分析、自省的能力,了解自我并为自己计划设定目标的能力。

事实上,这些智能就是指人的七种能力,在英语语法教学课堂中,完全可以基于学生的多元化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能力为导向,来设计教学内容,提高语法在语言环境中的具体使用能力,而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展现出来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都能在多元智能理论的七项智能中找到对应的能力,符合高职教育的模式。

现今,我国已有不少学者将多元智能理论的七项智能内涵加以研究,注重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许多高校教师也开始在英语词汇教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引入多元智能理论的差异教学策略,但该理论被运用到英语语法课堂的教学实践却鲜有研究。

本文试图通过探究多元智能理论中的个体差异观这一重要观点,发现多元智能理论对高职高专英语语法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最后总结出在多元智能理论框架下,高职高专英语语法课堂实施差异教学策略的具体途径。力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钻研问题、探究创新的兴趣和能力。这对高职英语语法课堂教学来讲,是一种创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利于提高英语语法教学的质量,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3高职高专英语语法课堂实施差异教学策略的具体途径

3.1 初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情况

以多元智能理论中的七项智能内容(分别为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为切入点,在正式授课前,认真查看学生入学时的英语高考成绩,或者可以选择调查问卷的方式较为深入地考察、摸索学生的个体特征差异,主要有:兴趣爱好、擅长的智能、学习偏好、英语基础等方面,为接下来的英语语法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3.2 实施弹性分组

根据前期的准备,在授课一周后,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特别是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在全班进行弹性分组。例如:本人在这学期13级的应用英语131班中,根据前期的摸底,把全班50名学生分成10组,每一组都会有擅长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各方面的学生,尽量做到优势智能的均衡分布。然后为每个学生制定一份“个人档案”,每堂课都会给积极发言、参与课堂活动或者是表现突出的学生做好加分记录与评价;且对于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或者是提出的疑问也会相应做好记录,注重过程性评价。

3.3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因材施教

结合英语语法的教学知识点,努力发掘学生的七项智能,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引导,注重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课堂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定期为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较为准确的阶段性评价,以促使其加油和改进。

首先,以多元智能理论中的七项智能内容为能力导向,选取教学内容。本人在最初的调查中发现,英语专业的学生普遍不擅长数理逻辑智能,擅长的能力集中偏重于语言智能和人际关系智能。

其次,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尝试针对不同智能偏向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优势智能,挖掘和延伸学生的劣势智能。

例如:视觉空间智能一般是指人们利用三维空间的方式认知外在和内在的图像的能力。在教学上,我们强调通过视觉刺激引发学生好奇心,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操作体现在教师讲授语法知识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涵盖语法知识的小动画,这样的资料在一些英语学习网站就可以查到。笔者在讲授冠词、介词时,就使用了语法小动画,学生反映学过以后印象深刻,有趣味性,对原本规则多而不好理解的语法知识有了直观的认识,学习起来简单、易懂,记忆扎实,并且能够活学活用,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又如:在语法课堂上,为了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这方面的能力,教师可在进行完语法讲解后,针对所讲语法点进行对话练习。在讲时态时,可就讲解的“过去”、“现在”、“将来”进行情景对话。要求学生按照弹性分组,由组长分配对话人员,可特意把平时不爱讲话的学生分和相对有交流能力的学生分为一组。老师应要求每位组员都参加讨论。这样可带动所有组员都参与讨论、交流,既锻炼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又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

而针对英语专业学生较不擅长的数理逻辑智能,教师也可利用学生的小组合作来提高此能力。例如:笔者在分析课后练习的时候,先不急着公布答案,让各小组成员开展内部讨论,每个成员需说出自己选择该选项的理由,然后共同分析、推导,最后由组长进行汇报小结,教室听取后再做出评价分析。

3.4着重学生英语语法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发掘、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偏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增强课堂实践环节的设计,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探究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定期开展学生座谈或让学生分享学习体会,及时做好总结与反思。

此外,改变课程评价方式,不能单一以理论考试的成绩为主,而应看重学生对英语语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结合每个学生七项智能的发展,采用过程性评价,作为英语语法课程考核的重要指标。

4结论

本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差异教学策略,在高职英语语法课堂上针对学生的不同智能偏好,探究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例展现把该理论融入英语语法课堂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篇6

一、设计激发学生智能的教学方法

正如加德纳所言:“对于一个孩子的教育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结构特点将多种方法优化配置,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培养学生的多种智力,真正做到“为多元智能而教”。这样安排设计教学过程,使多种方法有机结合,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体现了语文综合性的特点,又使学生的言语语言、视觉空间、音乐韵律、肢体运动、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智能都得到较好的培养。因为智能发展有这样一些优势所以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进行创造。

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发展学生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一种智能的发展实际上都有其独特的轨道,有的发展得早些,有的发展的晚些。比如:自我认识智能,各人的感悟能力不一样就说明了这一点。不仅如此,在每一个个体身上,智力的结构组成也不相同,因此,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前提,特别是一些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设计。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多元智能教学既可以从教学的内容上着手,也可以从教学手段或媒体应用方面去考虑。

为促进学生对学习对象的“理解”,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学生一般对动作的体验较深,教师在进行复杂的说明文教学中,可以将较为抽象的事理的过程与具体动作或表演的过程联系起来。例如,《颐和园》中游览顺序是小学生理解的难点,可让几组学生轮流模仿游览,然后请学生自己揣摩比较,达到真正的掌握与理解。这样,学生不仅理清了说明顺序,而且发展了肢体运动、人际交往、视觉空间、自我认知等智能。

三、重视发展人际交往智能

人际沟通智能是多元智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多元互动、协同合作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能力,开发学生的人际潜能,而且可以帮助、促进弱势群体,从而达到智能互补的效果。为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一般要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异质性分组。当然,仅仅给学生分组并不能确保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必须有目的地给予引导。人际沟通智能的核心是留意自己和他人差别的能力,因此,在学生合作完成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可以由学生通过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特长的分析,自行分工、把握进展速度。建立了合作小组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此时的学习光有兴趣是不够的,更需要有一种责任感。一开始可以是3~4人小组内的合作,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合作技巧后,我们可以尝试全班同学之间的合作。例如,在《称象》的教学中,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有的组专门查证文中实词的读音;有的组负责全文的结构布局问题;有的组则专门文中人物形象;有的组研究的是文中逼真的细节描写:有的组研究《称象》的说明顺序;有的组收集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最后将各个小组的成果进行交流、讨论、改进和汇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自然地发挥协同学习的作用。通过这种有意义的探究与合作,既开启了学生的人际沟通等多元智能,又把“学习时间和学习过程还给学生”,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自觉学习习惯,还使学生逐渐明白团体的成功有赖于团体的协同努力,从而在小组中建立起一种积极的、相互悦纳的人际关系。

四、树立多元评价观,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过去人们大多将语言言语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大部分智能测试也都建立在这一基础上。而多元智能理论则启示我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必须要从多元的角度进行。因为“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借鉴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应改变单纯以标准的智商测试和学科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观,树立多元多维评价观。改革的方面有:①评价意图。由评价学生的智能是一元的,改为多元的。②评价手段。由评价注重智力测验考试转变为智力测验考试与解决实际问题并重。③评价目的。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比,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让他们做得更好,因而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以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为目的。④评价方案。在目前分科教学的情况下,应设计针对各科教学的多元智能评价方案,这些方案要顾全面、突重点、展优势、看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使每一位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方凌雁,庞红卫.论多元智能观的评价理论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1,(20) .

[2]刘捷.建构与整合:论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 2003,(04) .

[3]杨丽.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评价的启示[J].教育探索, 2002,(03) .

篇7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英语教学 策略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多元情境化教学策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办法。如何运用多元情境化教学策略,使教学内容很快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智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主动学习,克服对英语的厌学情绪呢?对此问题,多年来笔者一直在不懈探索。

一、对多元智能理论的认识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至少具有八个方面的潜能,即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知―内省智能,交往―人际关系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八种。

智能是发展的,是可以培养的,而且在许多方面都能达到比较高的水平。这就给了很多人希望,特别是对那些在传统智力理论看来没有优势的人,多元智能理论关注的正是这些人,这就是多元智能理论带给教育的“最珍贵的礼物”。它使老师看到了学生们的多种潜能,看到了“人人有才”,“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天才”,增强了我们对每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的信心。多元智能理论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它认为每个学生都是值得去开发的。

二、多元情境化教学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策略一:多元导入――激趣激思

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我运用多元情境化教学策略,将英语课的开始从学生爱听的故事导入,从人人关注的环境导入,从直观的动画片导入,从动人的音乐导入,使教学内容一下就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智能,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这样的课堂导入,激趣激思,使学生在愉悦情趣之中学习英语。

例如,我在教学初中英语第三册第26课《 The man who never gave up》一课的开始时,利用电脑制作的母鸡孵小鸡和幼年爱迪生学着母鸡孵小鸡的动画片同时配以小夜曲进行导入。同学们边听边看,边展开想象。对于我的一系列的问题,虽然没有文字提示,但大家却争先恐后地抢答起来,兴趣之高涨,语言之流畅,是以往我仅靠语言组织教学来教这篇课文从未有过的。他们的思考自然而然地与本课要学的内容联系了起来,且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录象和课件都是视觉媒体,可以给学生直观的画面,和丰富的情境,将其运用于教学中,是利用视觉―空间智能理解掌握知识的好办法。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系统,参与学习,而且可以触发人的情感因素,对理解知识是非常有好处的。这样的导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的视觉智能,语言智能,和听觉音乐智能都得到了良好的开发。

策略二:运用节奏韵律开发音乐潜能――寓教于“乐”

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将音乐智能放在第二位进行分析,可见他对音乐智能的重视。他认为音乐和语言一样,都有久远的发展史,而且他们可能源于同一种表达媒介――声响的表达。按照加德纳的观点我认为音乐应成为学生学习环境的一部分,有必要将音乐蕴涵的音调和节奏融入语言教学之中。我运用韵律激发学生的发音学习兴趣和练习发音。如:Rain rain, go away.Little Jane wants to play.Rain rain,go away.see you,see you another day.我运用拗口令区分音标。如Cat cat catch that fat rat. A big bat the black of a big black rat.可帮助学生练习元音。She sells seashells by the seashore可帮助学生练习辅音。总之,利用节奏、韵律、节拍能够有效调动人体各种器官的参与和协调工作,高效地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和思维能力。

爱唱爱动是孩子的天性,英文歌曲会引起他们的新奇感,有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后,他们就会产生了解歌词内容、理解歌词含义的愿望,会去寻找自己喜欢的英文流行歌曲,这就是由机械的模仿到有意识探询的过程。我选择优美的英文歌曲融入教学过程。如我在教学《A good girl》时,我安排了为做好事的小姑娘献歌的活动,四名学生演唱了英文歌曲并为她献上了鲜花,小姑娘在歌声中又把鲜花献给了老师,学生边唱边和老师握手。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心理上得到了满足和美感。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开发学生的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等,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探究能力,创造能力,表演能力,协作能力,心理应变等能力形成有机的整体,共同得到发展。

策略三:合作学习――多元互动

我在多元智能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探讨了这两种教学方式,尝试构建相应的教学策略,即多元互动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在由异智的学生所组成的小组(合作的群体形式)中,按照一定的学习目标,通过共同的学习活动,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达到目标。合作学习中既要发挥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也要培养学生这种智能,即一系列合作技能。

我尝试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有:问题讨论式的,操作活动式的,互助组式的,拼接指导式的,以及角色表演式等合作学习。下面以其中两种为例:

1.角色表演式的合作学习。一般在表演课本剧时的合作。教师和同学对表演给予评价和奖励。这种方法,对合作技能的培养所起的作用较大,也能够发挥个人的作用。例如,我在组织初三英语Uint15《the necklace》教学时,我和学生们通过课本剧的表演,共同学习了这篇课文。课前准备:我除了布置学生查找作者莫泊桑的生平外,我还指导学生组成了不同合作小组,来为排演同一个故事做准备,小组讨论角色分工,导演和演员协商表演方法,动作编排,个人分头熟悉剧情。学生在这一阶段就对课文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上:在教师组织学生用相互问答的方式讨论之后,让学生在已分好的小组内进行戏剧的编排,最后,各小组向全体同学展示。当有的学生看到别人表演时,为了使其更加完美,悄悄地调整自己的表演,临时改动自己的台词。表演结束后师生对各小组的表演进行评价。课后,学生还为戏剧编写了结局.这一节课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2.拼接指导式合作。小组中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部分,各组中学习同一内容的人组成新的小组,称为专家组,他们在一起学习讨论,直到掌握,然后他们回到自己原来的小组中,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这一部分的内容。例如,我在教学《Travel》一节时,我在实验班组织了一次关于出行工具利与弊的小型辩论。具体做法如下:(1)将同学分成了6人一组,其中三人承担正方,三个人承担反方。(2)各组中承担同一个内容的学生组成新的小组称为专家组,他们在一起讨论。专家组的同学因肩上负有回本组进行指导的责任,所以,不但学得认真而且掌握得又快又准。(3)在这基础上,专家组的同学返回到自己原来的小组中进行正反方辩论。对方同学由于没有学习过这一部分内容,所以,听起来特别认真。这种方法不但有较强的互补性,而且错误率明显降低。

合作学习实现了使学生达到生生互助,多元互动,开发了学生多元智能,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实践证明,多元情境化教学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大大调动了学生多种智能活动,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英语的快乐,从而拉近了英语与学生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成效。

篇8

(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常州 213011)

【摘要】分析了目前《机械CAD》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层教学的解决思路。并创造性的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进行隐性分层,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考核方式全方位的阐述了具体的分层策略。经教学实践,该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水平上均得到提高。

关键词 机械CAD;分层教学;多元智能理论

0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我校的生源背景依据

我校面向全江苏省招生,生源情况复杂,学生家庭教育、自身素质、学习习惯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意因材施教。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要努力创造条件,使其有所提高,对接受能力弱的学生不歧视、不放弃,要协助他们树立信心,逐步提高能力,完成基本教学目标要求。

2)心理学理论依据

学者华国栋、姜智认同学生的认知结构存在差异性。认为差异教学应坚持“导优补差”,给每个学生提供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内容,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1-2]。

3)分层教学策略研究的意义

目前,我校《机械CAD》课程授课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很难兼顾每一个学生个体,普遍出现“同目标、同进度、同内容、同考核形式、同评价标准 ”等“一刀切”作法,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严重防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导致优生“吃不饱”,任务很快完成后,无所事事;学习困难的学生“难消化”,焦虑、急躁甚至自暴自弃。为了改变上述情况, 我在《机械CAD》课程中实施分层教学尝试。

1《机械 CAD 》课程分层教学实施

1.1如何对学生进行分层

在机械CAD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会运用到多种智能。根据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人类的智能分为以下八种:语文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动觉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我从多元智能角度出发,观察他们的课堂表现,小组合作参与程度,作业完成情况,提问层次高低,实际操作技能熟练程度,自我监控能力,隐性地将他们分组,并将各种能力水平互补的学生调配到各组中。这样,各组之间的学生能力保持均衡,而组内学生有层次之分。这种分层方式为之后分层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摸索创造出来的。

1.2课程目标的分层

课程目标的分层就是将原来过于死板的统一性教学目标,改为学生自主选择的弹性目标。但是不能一味的降低目标,必须以“保底不封顶”为原则。在开学初最好进行预测试,让学生明白自己目前的水平,也让教师掌握更多的学情,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培养模式。

在《机械CAD》课程的分层教学中:

基本教学目标为:能使用AutoCAD软件绘制中等难度零件的三视图。如轴套类零件图样的绘制与识读项目中,能绘制出加键槽和加螺纹轴零件图样。

中等教学目标为:能使用AutoCAD软件绘制中等难度零件图、装配图。在基本教学目标中添加齿轮油泵装配图。

高等教学目标:能用Auto CAD软件绘制中等难度的零件图、装配图,以及中等难度零件的三维图,可在中等教学目标中添加三维图的绘制。

1.3教学内容的分层

按教学目标的要求,将课程知识点分层次划分为五大项目:项目一,AutoCAD常用命令及基本操作;项目二,轴套类零件;项目三,盘盖类零件;项目四,箱体类零件;项目五,产品总成。

在项目一中,对应基本教学目标,对于需要提高的学生,以增加练习题目数量来满足。在项目二至四中,添加拓展项目,增加不同形状的零件图样绘制,从装配图中拆画零件图等较高层次的训练;对于空间感较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添加三维图绘制的训练。项目五本身即为拓展项目,不纳入基本考核目标,为学习困难的学生降低了应试的难度,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该项目可以采用附加题的形式进行考核,激发学生争优评先的学习积极性。

1.4课堂教学的分层

第一个项目的教学初期,学生训练过程中,细致地观察学生的表现,从情绪、动作、完成时间、完成情况、完成后通常进行何种行为。一开始,挑选出那些执行操作准确到位的学生,指导并鼓励他们练习,并提高速度。

当几次练习结束后,让绘图习惯良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将他们分至各组,座位固定在第一个,每次复习时,随机抽2至3名组长进行演示。

第一个项目进行到中期,要重点关注敢于挑战,人际智能较强的学生,将他们进行调整,均分在各组,并在适当的时候,让他们出出“风头”,并鼓励他们与组长多沟通,共同提高绘图速度。这类同学的人际沟通能力强,既能“不耻下问”,又乐于助人,是各层次同学间的剂,充分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可以顺利的开展小组合作。

第二个项目开始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授权,组长或第一名完成任务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进行指导,此时,教学指导层次化初具雏形。教师除了关注组长还应关注绘制进度最慢的学生,往往他们身上出现的问题恰恰是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如果某组的慢进度学生较多,要及时进行调整,确保组间平衡,这样更利于小组学习与合作学习。

对于拓展项目五,采用网络教学的模式[3],将学习材料挂到校园网上,这样对于有学习需求的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不会占用正常教学时间。

此外,课堂教学中,对于提问也要注意有层次区分,对于基本层次的学生可以多提选择性答案的问题,或者将较大的问题分为几个小问题进行提问;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可以多提开放性答案的问题,促进他们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同样,课内外作业也应适当分层,这一点已被教师们广泛认可[4-5],此处不再赘述。

1.5考核模块的分层

合理的考核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程应该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并重,采用课堂学习记录、单元学习成绩、期末成绩、小组作品汇报、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多层次多样化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2结语

经过2个学期4个班级的分层教学尝试。实践证明,分层教学法优化了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不同层(下转第225页)(上接第170页)次的学生在各自的水平上都得到提高:优生更出类拔萃,后进学生能达到基本目标。在教学活动中采用隐性分层策略,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本位,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姜智,华国栋.“差异教学”实质刍议[J]. 中国教育学刊,2004(4).

[2]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4.

[3]张红艳.基于分层目标的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以“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3(4).

[4]廉亚峰.《机械CAD》课程分层教学初探[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