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智慧教育试点8篇

时间:2023-09-05 09:33:1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智慧教育试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智慧教育试点

篇1

关键词:音乐教学;素质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4-0234-01

在中国文化中,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总是与文学和人生态度结合在一起的。在中华大地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儒家思想中有君子习六艺的要求,六艺是君子的立人之本,音乐就是六艺之一。从遥远的周朝开始,音乐的作用就已经开始为人类所挖掘了,这充分说明了音乐的重要性。

一、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1.音乐教育促进良好性格的养成

性格广义上讲可以指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气质、兴趣思维等。作为非智力因素性格与智力因素常常是难以分开的,学生学业和将来事业的成功都与之重要关系。而在音乐的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十分重视,使学生的情感素质、品格和个性得以健康发展。“智力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足以说明非智力因素在个人的生活发展中所占的位置。音乐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和欣赏音乐等受到音乐美的熏陶,不仅对情感和思维的培育又积极地作用,还对高雅的艺术兴趣的培养有有益的影响。音乐演奏对于学生坚忍不拔品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自然而然的赋予学生们对于其他需要学习事物的专注和自觉,对学生的性格养成和后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音乐教育促进智力开发

有人说“音乐教育是开发人类智力的最好途径”,据科学家的研究显示,音乐的学习确实能够平衡左脑和右脑的发展,促进人类对于右脑的开发利用和创造性的形象思维的发展。另外,据说最早的音乐活动就起源于劳动,音乐活动尤其是演奏器乐的活动,需要学生感觉器官、手和脑的配合协调,才能完成整个演奏过程。这样就提高了大脑的反应能力,促进了手耳的灵敏度提升。同时音乐教育还是重视对音乐旋律的欣赏与理解,这不仅促进了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还能够使学生的眼界开阔,更容易感受到美和语言文字下的深层意图,对学生其他领域的学习也有着重大意义。

3.音乐教育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鉴赏需要学生充分的融入到音乐所创造出来的世界中去,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进而学会鉴赏音乐。这样的过程既是音乐学习的过程,更是丰富情感,陶冶美好情操和审美情趣的过程。好的音乐总是美的,各种各样的美,鉴赏音乐就是鉴赏一种由音乐形式表达出来的美。美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困厄中永远不能丢下的希望,是平淡中难以割舍的向往,美对人们的心灵有超乎寻常的安抚和滋润能力。教会学生们对于美的敏感和正确的审美态度,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正是其他各种素质的基础,快速生活节奏中存在的身份的转换、环境的变化和周围人群的态度等都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影响,尤其是对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学生的心理素质影响更大,小到上课回答问题,大到生命观念的变化。

4.音乐教育促进高尚人格的培养

世界上有许多伟大的作曲家,他们同时也多是个性独特、人品高尚的值得敬佩的名士。他们的高尚品格通过音乐来表达,而现在我们通过音乐陶冶学生,也就是利用名士们在音乐中表达的对高尚和美德的赞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培养。真善美,美总是与真善联系在一起,分辨美的东西能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性格修养发生变化,对于爱憎分明的道德观念的培养具有积极地作用。

二、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音乐曾经在中国社会中,音乐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应试教育中音乐教学的时间一再被压缩,音乐教育没有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足够重视,导致音乐教育难以发展,功能发挥也受到影响。现在,素质教育以一种摧枯拉朽的气势席卷整个教育界,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及未来的需要,音乐教育重新受到重视。素质教育不仅提高了音乐教育的地位,而且为音乐教学的改变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同时素质教育为现代音乐教育指明了改革方向。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使音乐教育带上了不同程度的教育功利色彩,许多的教学方法和观念已经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了,比如平时音乐教学的敷衍与音乐公开课的排演,忽视日常的教学效果,甚至在一些高中学校音乐课只不过是摆设。这种种问题只有在素质教育的改革过程中才能渐渐解决,换句话说,素质教育能够使音乐教育重新焕发活力和生机,并且只有素质教育才能为音乐教育指明方向。

三、改革音乐教育策略的探究

首先应该正确对待音乐教育,认识到音乐在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音乐的魅力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征服了人类,从柏拉图到孔夫子,音乐教育都是他们观点中的重要部分。音乐教育应在素质教育的体系中改革,所以要将音乐教育放在全局中来考虑。对现有的学校课程安排进行调整,保证音乐课程的上课时间,重视音乐课程在学校整体课程结构中的地位。把握好音乐教育的观念,普通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的艺术专业人才,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和审美能力。音乐课堂的设计要结合生活的方方面面,把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同情感性格的陶冶结合起来,而不是仅仅使学生死记硬背音乐知识和技巧。

四、结语

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都需要音乐教育发挥作用,音乐教育的改革也势在必行,相信在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素质教育下的音乐教育发挥它应有的教育和感发功能。

篇2

素质教育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上,经过教师的有效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个个有兴趣、人人有进步的教学境地。如何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近几年教育战线的老师们经常探讨的问题。如何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摆在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实际问题。

一、取精存真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它具有很强的严密性,每前进一步都需要经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同时它也有应用的广泛性。正因如此,我们说数学是一门训练思维品质的学科,也是培养人的思想品德和意志的学科。因为数学最讲真实,来不得半点的虚伪,一切结论都必须有根有据,经得起反复推敲和验证,在计算、推理和证明过程中,只要有一点点漏洞,就会被人们怀疑或拒绝接受。这些数学学科的特点,通过我们的教学,很自然地渗透给学生,对学生的素质发展能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二、让学生人人都发展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能和形成健全个性特征为目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着眼点应是全体学生,“眼中无差生”,因材施教,重视各层次学生的发展,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通过数学教学使他们都有所学、有所得、有所提高,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视数学学习为乐事,积极有效地缩小学生间的差距,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之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让学生掌握方法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每个学生都有一种适合自己的探索性学习方式,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与客观事实相互接触中逐渐形成的,有意义的学习应是学生以一种积极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成自己的知识网络。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知识背景、家庭环境和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这种差异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成功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应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实行教学民主,悉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使他们爱读书、会读书、会总结,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数学修养,为学生的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应用意识

篇3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下面几点。

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

教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教师做到:(1)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2)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教师要热心善事,让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校园里、在学生中传扬。

篇4

关键词:素质教育 德育 创新 审美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攻坚阶段,深入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广大教师所关心与不断实践的话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现在形势下如何有效开展素质教育,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性变革,促进学生德育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施教水平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落实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因此,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一代合格人才首先就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这样才能将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全面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一,健全管理机构和评估机制。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学校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与保障。为了保障教师各项教学活动等的开展,我们设立办公室、教导处、政教处、教研处等机构,由专人专职负责。这样教师的思想动态、教研教学、生活等便有了保证,既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后顾之忧,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也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软硬条件。在为教师提供便利的同时还要加强监督评估机制,以促进管理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全方位的教职工评估机制,将校风校貌、师德师风建设纳入评估体系,定期组织教职工学习,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等等,将教师的理论学习、业务提升、日常行为等纳入考核范畴。

第二,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观念是行为的向导,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出现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学校要组织本校教师集体学习新课改,学习素质教育,观摩名师的教学案例,开展广泛的交流与讨论;基于网络平台,在网上开展更为广泛的学习活动,以使教师的教学与社会接轨,与时代相连,以建立全新的教学观念。

二、德育为先,提升学生品质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是现代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德育不好,智力水平再高也没有用,这样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危险品”。正所谓教书育人,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情感和道德的培养比单纯的智力培养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坚持德育为先的教学原则,抓住教学契机,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全面提高。

第一,提高自身德育水平。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的身教更重于言传。试想如果一个教师整天将道德行为准则挂在嘴上,但自己却满嘴脏话,要求学生讲诚信,自己却说到做不到,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将是何种形象。说一套做一套只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反感,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也不会有长足的提高。一名合格的教师要进行德育教育,首先自己就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爱戴,才能产生积极的正面效应,使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将道德准则与实际行为相结合。

第二,加强学科渗透。在具体的教学中德育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要将德育教育有机渗透于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各科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教学中,以取得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要抓住教学的突况与偶发事件,使之成为德智教育的重要契机,使教学更具灵活性、动态性与开放性。这样的教学与传统的封闭性教学相比更利于学生素养的提升与教学效果的提高,更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三、落实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是科技创新的时代,创新是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在教学中,我们要打破以往以知识点塞满教学空隙的教学模式,要为学生的主体参与提供机会、创设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首先,要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轻松愉悦的感觉,消除学生对学习的逆反心理与消极情绪,激起学生创新的欲望,促进学生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其次,设计开放性的问题。与封闭性问题相比开放性问题具有条件的不完善与答案的不唯一性,可以使学生摆脱固有模式与思维定式的束缚,发挥想象力,实现各知识点的整合,突破常规答案的束缚,提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独创性与灵活性。

四、渗透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美育是一种人文教育,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净化、美化人本身,发展美的品格,形成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感受美、享受美,才能陶冶情感,净化心灵,升华精神。首先,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审美观是人们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所逐渐形成的对美、美感以及美的创造等内容的基本观点。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崇高的审美理想和高尚的审美修养,发现美的规律,实现美的再创造。其次,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人们感受美、想象美、鉴赏美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获得更多的表象,在此基础上经过联想与想象达到审美能力的提高。我们要抓住各学科的本质,将审美教育渗透其中,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美、享受美,来享受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的过程。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我们对素质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与理论层次上,而是要运用指导于具体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提升,以将素质教育深入落实,全面实施,以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谢艳丽.我们该如何进行素质教育.新课程:下,2011(5).

[2]管圆圆.如何推进素质教育之我见.新作文:教育教育教学研究,2011(12).

[3]孙建彬、姜玲玲.浅析实施素质教育和落实素质教育.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

篇5

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好书――《苹果与粉笔灰》,读着它仿佛使人看到了教师辛勤耕耘,取得了累累硕果而兴奋不已的动人情景。它不仅有有趣而美妙的书名,更重要是书中一个个动人的小故事都是那样的熟悉,启人深思。他让我深深地了解到――教育不仅是科学,而是艺术。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对孩子的呵护与热爱,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其中一个小故事对我的感触最深,它讲的是一个老师在感觉自己处在一个失败的境地,在他别无选择的时候,他收到了一封家长的来信,这封信中家长表达了他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肯定了老师的工作。也就是这封宝贵的来信改变了这个老师的处世观,使他重新找回了自信,获得了成功。作为一个成人得到被人的肯定和赞扬后都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让我想到了身边的孩子们,我记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赞扬的效果更好了”。是的,当我们面对这些天真、可爱的学生时,我们不应该吝惜对孩子的肯定与表扬,它不但能满足孩子希望老师给予积极关注的需要,还能让孩子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成为孩子们进步的动力。让他反复体验成功的喜悦,积累进步的成果。让差生体验成功,不断地挖掘他的优点。学习好,听话的学生,哪个老师都喜欢,溢美之词不绝于耳;学生差,调皮捣蛋的并且还好给老师出个难题的学生,总是招人讨厌,而恰恰就是这些学生更需要多一点赏识,多一点激励,甚至还应对他们的缺点乃至错误给予包容。就人之常情说,谁也不愿意让老师,让家长或领导当众揭老底,即使有失误与犯错,大都希望能得到相关人的谅解。本应该受到责罚,反倒没有给予责罚,本不应该谅解的,反倒得到了原谅,此人定会心存感激,会更加自责、内疚,这样心理情感人们都可以理解。上个学期里我班的学生王云鹏同学,学习基础很差,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倒数,日常的行为习惯很差,但是该生平时爱好阅读科普读物,复述故事的能力很强,于是在语文课上我经常会安排他起来讲个故事等,我适时进行表扬、鼓励,提高他的学习热情,就像王金战所说:“鼓励要抓准时机,在孩子做对事情、做好事情的一刹那,及时送到位。错过了这个兴奋点,就无效了。”虽然成绩总是不理想,但其他同学对于他的这个本领还是很佩服的。大量的事实也说明:好学生是被表扬出来的;坏学生是被批评出来的。欣赏表扬好学生并不难,难的是欣赏表扬后进生。许多人都有求完美的心理,看问题更多带着挑剔的眼光,学生是成长中的人,身上或多或少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特别是后进生,要找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可不容易,须老师转变观念,不以一个标准衡量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其独到之处,多角度立体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并细心观察,多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作为一个教师,适时地激励学生很重要,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最需要得到的是认可;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最需要给予的是赞赏;当学生受到委曲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安慰;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宽容;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最需要得到的是鼓励;当学生有某一兴趣时,最需要得到的是支持,我想只要这样做,激励教育才能产生预期效果。对每一个在学海中翱翔的学生来说,自信心如同一对翅膀,能让他飞得更高更快,如果没有这对翅膀,他将永远在地面上徘徊不前,永远看不到前方那亮丽的风景线。而教师对于学生找到这对翅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育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让班上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的赞赏和鼓励,让他们在我的关爱和呵护下健康的成长!

篇6

关键词:电教媒体 英语 课堂教学

《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这一要求充分说明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深入推敲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发挥电教媒体的教学优势,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和促进英语课的教学。

一、我们要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形成的重要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确定英语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还能够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和主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对教师的授课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但是,不论采用何种媒体,都是为教师教学所用的,都不可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尤其不可能替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我们要合理运用电教媒体,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体现在开发课件和修改、完善课件上。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促使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学习效果各阶段中,恰当地开发和运用多媒体。根据多媒体自身的特点,教师在选择教材内容开发课件时,应选择内容抽象、过程复杂、难以口头表达、学生理解吃力、传统教学形式收效甚微且又适合于多媒体形式并预计效果明显的教学内容。课件的制作应抓住教材的某个重点、难点,利用多媒体的多种功能,借助其直观、形象、新颖、生动的画面,将这些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以更好地辅助教学,同时也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尤其要对学生的视听加强指导。那种让学生自己看屏幕、听声音,而教师撒手不管的做法是绝对错误的。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组织,细心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从而完整而准确地把握观察对象,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教师要把握运用电教媒体的最佳时机,坚持启发诱导,淡化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应适量控制使用的多少,课前检查电教媒体的质量,以便课上熟练地操作。要使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于电教媒体,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二、我们要在多媒体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鲁迅曾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不少教师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一只粉笔一张嘴,学生常常会有枯燥、单调、乏味的感觉,以致于使英语课堂毫无生气,使学生过早地对英语失去兴趣,这往往会造成学生学习英语的极大障碍,严重影响到学习效果。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准确、恰当、适时地运用电教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改变这一不良状况。电教媒体擅长制作新颖别致的图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意性强,能弥补课本中插图和文字说明的局限性,将复杂的内容层次化,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能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声音清晰的感知材料,产生愉悦的视听效应,刺激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更容易使之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情绪,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三、我们要与传统教学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实现教学上的高效低能

篇7

关键词:实训教学的质量 技能操作 职业教育

一、引言

职业教育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型人才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目标使学生具有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社会急需工作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生除了要学习相应理论知识外,还需参加实践项目并获得合格。可见在职业教育中,实践性教学和理论教学同等重要,实践性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的主体,实训教学又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实训教学不但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要体现能力教育和技能训练的重要性,这些是对现阶段实训教育的新要求。因此,业院校必须根据国家职业技术的相关标准组织教学。只有重视实训教学的质量,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才能培养出满足职业标准、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实习实训内容是否切合专业技能培训要求,是否贴近职业岗位(群)要求,是否注重学生综合动手能力培养,是否符合职业素养需求等,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实习实训教学质量。因此,实习实训内容对学生实习实训的效果和质量起关键作用。工种实训面对的大多是像土木工程系这样建筑类专业的学生,而土木工程是一个大的方向,其中还有许多小的专业方向,而这些专业的学习侧重点不同,因此,专业掌握的技能种类,技能的熟练程度等也有所不同。通过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研究,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开展实训课程,正确处理学生综合能力与专业能力的培养。对于落实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职业教育目标,实训教学具有以下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工种实训教学的开展

实训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而连续过程,工种实训大多还是采用的直接讲授法。一般的实训教学程序。

1、确定教学目标

实训的计划是为了完成实训教学任务而制定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一般都是实训中心根据学校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计划及各个专业课程标准的要求,定期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制定各专业实训教学的内容、教学时数、教学进度和要求达到的指标等。而具体到实训课程,则是由实训教师要根据这些内容来制定更为详细的实训计划,训练任务的安排以及每次课所要达到的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每次实训课要学的知识是什么,整个学习有哪些步骤,如何跟以前的知识相联系,以及这些知识与技能与以后的学习有什么样的关联。这些教学目标必须要明确,主要采用的方式一般是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直接在黑板上列出。现在每次课都有纸制的工作页和任务书,一般上面都会有相应的实训教学目标,但教师仍需与学生强调一下目标,因为有目标的学习,无论是在教学效果方面,还是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

2、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做好安全准备

工种实训的课程也需要相关的理论基础。学生并不可能在没有任何学习基础上一下子就能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因此,讲授新知识和新技能之前,就有必要检测一下全班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一般是通过提问来检验学生的学习基础或者上次课学习的效果。

由于许多实操项目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需要提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人身安全。

工种实训大多数与实训机器设备有关,因此,训设备是实操训练的物质基础。实训设备是否齐全,设备完好程度,设备技术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实操训练的质量,因此,须加强设备的保障。这些完全可以在课堂中完成,需要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对设备使用做好记录,然后根据这些记录,实训教师随时掌握实操设备的技术状况,采取相应的维护保养措施,消除设备在实操过程中或运行过程中的技术故障。

3、导入新知识

在这个环节需要教师重视培训质量,抓好实训操作的教学过程。在这个环节,新知识,新的操作技能是不是能让学生接受,教师的分析和备课的内容十分重要。作为实训指导教师,只知道教学内容与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知道怎么去操作,更要懂得怎么去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操作,组织学生完成相应的实训任务。因此,训的备课要参考培养目标,重点在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使实训教学的组织内容显得很重要。因此,业学习必须将“工作过程中的学习”和“课堂上的学习”整合为一个整体。

实训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性、连续性的过程,上课时间一般都比较长。如果只是对学生进行灌输,而且灌输的是那些专业性很强的知识,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达不到相应的教学求;如果只是让学生一味的操作,就达不到能力培养教育的目标。因此教师要时间去分析实训教学中每个步骤需要学习的新知识与内容,以及这些知识点的联系,是按什么样的秩序来呈现更为有效。对于土建类的实训操作,一般根据相关工种的工序来确定为上课的程序。大多数成年人听演讲时的注意力可以保持20分钟,儿童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要短得多。因此,讲授新知识,新技能要把握好时间,确定好重点,最好就是动静结合,讲授与动手操作交替进行,不过这个对于教师课堂组织控制能力要求十分高,因为学生接受的差异性,所以教师抓住讲课的最佳时机是比较难的。在给学生讲授新知、新技能或布置实训任务时,不能求之过急,这样会给学生造成学习难度,要给学生充足的准备和学习时间。

4、分配独立的实践,指导实践,评估教学开展情况,提供正确的反馈

训练任务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训教学过程中采用做学一体教学的方法,让学生逐步跟着教师示范学习。因此,要教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任务明确,工作量要合适,安排合理

如果学生不知道要做什么,那么实训教学就无再开展下去。如果学生任务量太大的话,就会挫伤学习积极性。任务量大的实训内容可以进行分解,对于无法分解的,可以分组让多个学生合作去完成。

(2)示范到位,动作规范正确

在操作训练前,教师都需要进行示范,教师的操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实训教学效果。教师在示范实操过程时一定要姿势到位、动作到家,最好将操作过程分解明确,使学生的学习清楚完整。在强调动作规范的同时,除了现场教学外,还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观看到标准的动作姿势,以便比较学习;另一方面,还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演示,了可发现操作中的问题以外,更重要的是实现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使学生更好地学好技能。

(3)融入学生群体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在实训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融入学生中去,积极指导,发现问题,做好记录并要及时解决。对于初次训练中,有些学生因为观察模仿能力、身体素质条件等原因,出现动作不规范、不协调等问题,教师要有耐心,给予以纠正,并给他们多一点时间去学习,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重视动手操作,强化技能培养

实训操作除了注意培养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因此要注重强化技能训练力度,通过勤学苦练,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加强训练,掌握技能操作,提高学生技能的熟练程度,使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5)评估任务完成情况,并提供正确的反馈,定期回顾,加强训练

任务完成以后教师及时进行点评,给予任务完成优秀的同学表扬,增加他们的信心,给予任务完成情况不佳的同学以鼓励,争取下次努力做好。评价应贯穿实训教学全过程,教师对每个实操项目制定评分标准,教师应坚持标准,认真评分,这样教师能够使学生重视每个实训项目,达到强化技能训练的目的;同时从评分可以看出哪些不足的地方,反馈到教学中,并认真总结。

三、结语

实训过程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记录,每个教学项目都要认真记录,记录的主要内容有:学生操作所需材料,设备与工具的使用情况,人员安排情况,任务完成的情况等。这些都有利于以后实训教学的开展,以此分析总结教学中的问题,不断总结,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加强实训教学环节,全面提高职业培养质量,是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培养适应社会所需要人才的必然。

参考文献:

[1]陆善兴.高职院校实习实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职业技术教育.

篇8

由此可见,要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卓有成效,要想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要想全体教师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就必须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书育人的本领,帮助他们及时解决思想上的困惑以及在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急教师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直击新课程学科教学疑难丛书》也就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潮中应运而生了。

这是一部涉及基础教育全领域,涵盖所有学科的带有普遍指导意义、明理解惑的大型丛书,由数百人团结协作,殚精竭虑、克服各种困难,历时三年才得以完成。编著团队中既有课程专家、大学教授,也有学科教研员,更有一线的名优教师。他们本着求真务实,切合实践的态度,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多年来各学科在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全部收集起来,统一梳理,分门别类,集中研究,联系实践认真分析,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目标的统领下,把所有的教学问题置于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中进行讨论分析。根据各学科特点,遵循贴近新课程理念、贴近学科教学实践、贴近教师专业成长的“三贴近”原则,以“案例式”和“问题式”组织形式为载体,然后根据提出问题(案例角)―分析问题(讨论区)―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实践坊)―总结提炼相应问题的对应策略(智慧屋)―推荐相关拓展性学习资源(学习园)的设计路线予以科学、切实的指导与解决,从而让教师教起来得心应手,学生学起来愉快轻松,满足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教学要求,圆满完成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水平的目的。毋庸置疑,这是一部站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处理教学问题的具有较高实践指导价值的丛书。具体来说,本丛书还有如下几个特性。

1. 针对性

各分册中的疑难问题大多是由学科专家或辅导老师先在各个培训班级广泛征集和收集整理的,汇总成若干专题和多个学科教学的典型疑难后,再发到每个远程培训的虚拟班级的教育沙龙里开展研讨,并确定骨干教师就疑难问题进行在岗实践,课程专家和辅导老师帮助答疑和分析破解,最后共同总结出解决疑难的策略和方法。实践证明,这种帮助教师解决困惑的培训和学习方式能重新点燃教师对职业的热情,犹如进行一次心灵之旅,能真正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厘清教学的思路,明确教学的方向,使教师培训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可见,本丛书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适合在新课改中既体验过快乐也体验过困惑的教师,是一套具有实践智慧的教师用书。

2. 指导性

本丛书建立在一个最基本的信念之上: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简单的技术,优秀教学源自教师的自我认同和心灵完善。各分册中各个专题的划分是站在教学论的逻辑角度展开的,按“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课程开发”几个方面集中组织疑难问题。书中疑难问题的解决过程其实表达了作者对教学改革的呼唤、思考与探索,以及教学的痛苦与喜悦,既热情洋溢、引人共鸣,又理性深刻、回味无穷。可以说,本丛书对处于从新手到专家各级发展水平的教师,具有普遍适用性。

3. 研究性

本丛书涉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过程的两大主体,突出的创新之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探讨教师多途径、全方位专业化发展和成长的模式;二是通过专家对话学习、交流各学科新课程的相关理念、方法和策略,并立足课堂发现问题,采用基于问题解决的校本研修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使教学与研修成为教师职业生活的新方式;三是通过同伴互助与讨论突出教师群体的作用,强调学科教师之间的互帮互学和优势互补。柏拉图认为,教育无他,乃心灵的转向。教育其实就是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书中的大量案例生动鲜活、充满情感,能令人信服地激起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真心,学会发现,学会思索,学会改进,促进教师的智慧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既是一套教学指导用书,更是一系列教师心灵成长的精神档案。

4. 愉悦性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