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5 09:33:0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古代文学的魅力,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平安时期开始在真实意识中萌发哀的理念,逐渐演进为情趣化的物哀美学思想。记纪所记载的神话、歌谣所表达的对国家、民族、集团性质的真实感动,是对自然、神灵的共同感动而产生的哀,不是单纯个人的情趣,至《万叶集》后期,逐渐开始产生抒发个人情感,反映朴素的真情实意。平安时代的日记、随笔以反省自己为动因,表现自然的内观世界。紫式部以真实作为根底,深化了主体感情,创作的《源氏物语》被视作物哀文学的先驱,更新了上代的美学精神。这种物哀是心物相接受到感动后的喜怒哀乐诸相,是形式和内容浑然一体的调和,涵有现实的理想化,成为当时美学理念的主流,又超出文学领域,影响到古代日本人的精神和行为规范。如日本人对大自然的钟爱如日本文学纤细、优雅的文风。平安时代中期,源于真实的物哀美学思想的完成,代表了纯粹的日本本土精神,确立了日本文学的美的价值。
这种幽玄精神,与松尾芭蕉 1644-1694徘句的闲寂相通,是相似的情感象征,只是幽玄的情趣内容中有空寂一妖艳等的变化。而闲寂导出的哀婉的余情表现中蕴含着余韵细腻轻妙,是不易流行。所谓闲寂是在中世以来的幽玄基调上,融入枯淡闲寂的情趣,经由西行、慈圆、宗抵的努力,终由芭蕉完成,树立了风雅、闲寂的蕉风,进入禅寂的意境。这种情调并非流于表面,而是作者基于实际体验的内心观照,所以即使华丽、美艳的题材也能渗入,将枯淡与柔美加以调和,达到虚实相生的余韵之境。这样,平安的物哀美学在发展过程中,以真实为基础,形成哀中蕴含寂,成为空寂与闲寂的美学思想底流。
日本人将茶道、花道都提升到一种艺道的高度,是因为日本人不仅满足于艺术性的追求,更因为他们将艺术视作与人生不可分割之物。茶道、花道之所以重礼仪、做法,是因为从严格的型和形式中可以象征性地体现本质的东西,寻找真的生命的精神,直观性与象征性相融合。这种经型来寻找白光般的纯粹,便是种修行,是悟道之心,成为日本文学精神的重要一面。将奔放的热情与才华融入型中进行锤炼,寻找内在的生命之光。他们相信即使有时重视机智的技巧主义,最终还要归于平淡无味的境
近代的日本社会,引入了西方文学概念,受到西方注重文学、文化思潮的影响,但是日本传统的审美理念依然是日本文学发展的底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便是在传承日本古典物哀的美学传统上,又受到西方现代文学的虚无主义思想影响,创造了哀怨、余情的文学,充满了轻淡的感伤和不尽的韵味。另一位诺贝尔获奖者大江健三郎,正是既汲取日本古代文学中的想象、象征、幽玄等营养,又积极吸收存在主义等西方文化,才得以构建兼具日本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文学世界。当代人气作家村上春树文学的基调也依然是孤独与无奈,文字独具古典韵味,轻畅又寓意颇深。如前文所示,以直观的真实为根基,心物相接时的物哀、幽玄的空寂、闲寂、重道型的精神、爱淡轻的心境等,有一条纵观日本文学的持续主线,沿着这些精神的衍变轨迹可以探寻日本文学的精神史。接卜来探究与之相对的日本国文学所隐含的民族精神。
隐含的民族精神原始的真实美意识的背后,是日本人敬神爱国的精神。基于日本国土建成的事实与理想,上古的人们相信神建国土、自然、人类,通过诸神的交涉,最终由天照大神统一国家,天孙降临最终现实的国土成立,神皇作为神的后裔永久地继承、建设国家。这种国家的信念、民族的自觉贯穿在《古事记》、《日本书纪》、祝词、宣命、《万叶集》,经由《神皇正统记》和近世的国学精神发展起来。《古事记》《日本书纪》明确编纂的方针是邦家之经纬,土化之鸿基,以及消伪定实,言意并朴,《万叶集》以天皇御制歌为开端,颂君土是神明的歌甚多。其所宣扬的是神皇意识和国家精神,其真实的价值观,更多地体现在尊皇与爱国、树立天皇和英雄的形象上,即以神皇道义为根本。天皇作为现世神,是国家最高的神格,皇室成为国家、国民的中心。这种以皇室为中心的国家精神成为日本文化的根底和源泉,不仅渗透到文学中,还体现在当前的集团主义民族精神中。
【关键词】三代礼乐文化;中国古代美学;文化发源
中国古史上的夏商周三代时期,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上的伟大意义和重要地位,今天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这三个时期产生的礼乐文化是三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中,甚至在世界文明史上都占据着一定地位、拥有着独特意义。如果中国古代美学探寻源头,三代礼乐文化可视作其文化发源与萌芽。
一、礼乐的阐释
何谓礼乐?《说文解字》解释: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乐,五声音总。象鼓鼙。
关于礼乐的产生,已知的文献中有各种说法,如《大戴礼记》、《左传》、《性自命出》、《礼记》、《史记》等,大致可分为礼乐本于神说,礼根于人类自身繁衍的欲望说,礼乐生于人情说等。
1、关于“礼”
所谓“礼”,原本是远古时期人类的习俗系统,包括生产、生活、习惯、信仰、经验、知识的积累。在延续与发展后,逐渐演变为文明社会系统的制度。王国维《观堂集林》:礼为奉神人之事。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无文字的信条,谓之习惯。习惯之合理者,儒家命之礼。关于“礼”或可从三个维度去理解:其中源于早期社会的风俗习惯,可称之为“礼俗”;“礼制”即周代之礼,有政治制度、社会秩序的含义;现传礼书经典——“三礼”,即《仪礼》、《周礼》和《礼记》三书。“礼”的特征是恭敬、庄敬。《礼记·礼器》: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左传·僖公十一年》: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管子·五辅》: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尊让然后少长贵贱不相逾越。
2、关于“乐”
古代的“乐”,包含音乐、诗歌、舞蹈,及说唱相结合的样式,是祀教的重要内容,乃古礼的重要组成之一。《乐记·乐化篇》: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勿与争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乐”的其基本特征是“和”。“和”本指音素上的和谐关系。《老子·第二章》:音声相和。《荀子·乐论》、《礼记·乐记》都曾说明了这点: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老也;乐者,审一以定和也。
礼与乐相配合,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社会、国家、家庭、个体全面的协合的境界,从礼的角度讲是“大顺”,从乐的角度讲是“大和”。礼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进入文明社会的独特创造,它贯穿三代,源远流长。
二、三代礼乐文化的内涵
根据学者的研究,不同地区的文化在走向成熟时,即逐渐形成能够与其它文化区别的特征前,一般都会经历一个基本相同的阶段,这就是从巫术到宗教再到理性化文化的发展路径。中国文化的发展模式就符合这种规律。中国文化在西周慢慢定型,拥有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精神气质,达到了理性化的程度,或者说孕育出了普遍意义上人文的、理性的精神,即礼乐文化。
关于夏以前文化性质的研究,因为文字资料的缺乏,所得出的结论都带有一定的推测性。许多学者都认同文化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巫术,得出这样的论断是基于对大量现存的相对原始民族的调查和研究。但研究商代的文化时,因为有许多卜辞这类相对可靠的研究资料,从中显示出了多神信仰的宗教文化特征,这与巫术文化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进步。
从祭祀文化发展到礼乐文化,这其中所蕴含的进步意义更为明显。因为在礼乐文化这个阶段,人这一因素已经非常重要,在某些情况下,人的行为甚至已经可以左右天的意志了,《尚书·泰誓》曾有记载:“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由此可以看出,根据文化的发展,西周礼乐文化的出现是文化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结果。众所周知,三代礼乐文化的发展极致时期是在西周,这个有周公“制礼作乐”为佐证。“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三代之礼一也,民共由之”(《礼记·礼器》),所以,三代礼乐文化是有着其内在的一致性贯通和性,它们之间损益增删、相因沿革。礼乐文化的实质其实就在于礼是规范社会秩序的,它的实现不由强制,乐在其中处于辅助地位,通过教化来实现。
r>
三、三代礼乐文化的美学意义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阶级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源头。三代在漫长的时间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文明体系,不仅成为了中国后世庞大的思维体系最原始的生长点,其文明特征也成为了中华文明后续发展的基调与导向。
关于中国的礼文化,在三代以上,还是混而为一的统一整体。但在“礼崩乐坏”的形势下,产生了形式与内容(即礼仪与礼义)两者的的分离。儒学的产生正是因为这点。晚清闰镇衍在其《六典通考序》中说:“由三代以上,治与道出于一。由三代以下,治与道出于二。”这里“治”是指建立、维护社会秩序的所有制度和行为规范,“道”是指蕴含里面的价值系统(也就是道统)。因为中国文化整体特征就是礼,“治”即礼仪系统,“道”即礼义系统。三代以上与三代以下的区分,就在于形式与礼义内涵的不统一,而内涵不变的,可称之为“道”,在今天就是规律的意思。这里的“道”,因为是传承自上古一脉,也可称为“道统”。因此,儒学所说的道统(或者说价值系统),并不是儒家的首创,而是从中国的礼文化中继承发展出来的。
劳承万在《中国古代美学(乐学)形态论》中,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是儒家哲学建构庞大体系的纲领”,而禅道两家,虽然没有“礼”的具体、系统的内容,但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却不能脱离心性之“乐”。“诗—礼—乐”是一个渐次推进的有机整体,类似开端—发展—终成这样的模式,具有中国礼乐文化独特的生命力与独创性。简言之,中国人的真正心性之乐,都是由“诗”而兴发其性情,由“礼”而立稳其身,由“乐”而凝聚成性。“诗—礼—乐”的发展模式,构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历程、人生态度、审美趣味。
三代礼乐文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三代成熟的程度,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文化模式。第二,三代文化经过春秋、战国之际诸子对其基本精神的阐发和继承,对此后的文化的稳定特质的形成和保持起着核心的作用。重返文明源头,三代礼乐文化一直贯穿于后世治学为政的思想当中,将其作为中国远古从五帝到夏商周的特征,一方面为中国文化的形成建构了整体的框架,为其中的历史演化提供了特有的演化框架,一方面也为春秋以来的文化演变提供一种逻辑前提和文化背景。从美学角度,三代礼乐文化为中国古代美学孕育了极为丰富的内容,产生了许多极富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美学概念,成为中国美学的萌芽。如夏审美视域当中的有限与无限、审美境界中之“永恒”,商审美视域中的感官之美,周审美风尚中的流与变,周“文”之美,等等,都是其中所蕴含的美学因素。三代礼乐文化因为丰富其独到、宏大而先生的文化内蕴,为中国古代的文化美学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成为了其源头。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34.
[2]劳承万.中国古代美学(乐学)形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56.
[3]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上海:三联书店,1996:16.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3--01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
1.中世纪封建制度和教会神权统治下的文化落后
中世纪的文化落后,不单受制于政治腐败、战争频繁,阶级斗争阻碍着生产的发展,生产落后、经济贫困、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不利于文化发展。统治阶级为维持政权,扼杀世俗教育,禁止、仇视世俗文化教育活动,反对文学和艺术,宣扬神权中心与来世主义。中世纪的美学不以文艺为主要审美对象,但宗教性的文艺尚存。
2.意大利发展新文化的需求
文艺复兴运动早在13、14世纪就在意大利酝酿,不仅是这场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主要的活动场所和领导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改变,相适应的科学技术需要提高,相适应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开始形成。受外来科学文化的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加速了生产关系发生变革,资产阶级在意大利最早登上历时舞台。
新的经济基础需要新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为其服务,所以新兴的意大利资产阶级有发展新文化的需求,以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制度和教会神权残酷统治和压迫。另外它是古罗马文化的直接继承者,也是古希腊的一部分,接受古典文化遗产,将古典学术再生是其发展新文化最快的捷径。
二、中国古代文明的推动影响
中国古代文明的传入,不仅带来航海术上的变革,新航线的成功开辟为其建立了新的交通网络,从经济方面讲,就此为欧洲人开辟了新市场和新殖民地,为生产提供了原料和资本,从而在物质上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从精神文化方面讲,打破了闭关自守的状态、开阔了其眼界、破除了他们的封建迷信思想,提高了对新世界的好奇心同时也增加了抢占更多殖民地、获取更多利益的野心。
1.火药
火药,13、14世纪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引起了军事上的革命。新兴资产阶级利用这种新型武器击败了主要靠骑射的传统封建骑士军队。火药变革了欧洲火器的发展、改变了作战方法,而且对欧洲近代社会的变革和科学的兴起,乃至人类的文明进步,都起着无法比拟的重大历史作用。
2.罗盘
罗盘,由阿拉伯商人传入阿拉伯国家,而后传入欧洲,为欧洲的历史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变化。哥伦布运用罗盘测定航行路线,因此成功改写了航海历史。罗盘传入欧洲,对于西欧开辟新航线、发展对外贸易、建立殖民地以及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壮大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罗盘的传入直接推动了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
3.印刷术、造纸
造纸术由中国造纸工人亲自传授,传入阿拉伯,后由阿拉伯到埃及至西班牙这条路径传到欧洲,15世纪造纸术传遍整个欧洲,引起了教育和文化宣传上的革命。在此之前西方书籍都是通过手抄方式书写在皮革上,这种方式严重阻碍文化的广泛传播,因此文化只能垄断在少数统治阶级阶层(僧侣)。中国古代文明的造纸术和印刷术,改写了文化传播方式,广大人民群众才开始广泛的获得受教育机会和文化知识。
三、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美学思想
中世纪的文艺思想和美学思想是将普洛丁所建立的新柏拉图主义附会到基督教的神学上。经院派学者是唯一的受教育人群,谈到美大都认为美只存在于形式上,很少结合现实讨论美。在文艺复兴的萌芽阶段,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首先是反对中世纪基督教会对文艺的攻击和摧残,为文艺进行辩护。由于其反对对象是中世纪神学和美学的禁欲主义观点,他们努力恢复人体美的崇高地位、弘扬古希腊罗马的人性传统,并未完全脱离封建思想和神学的束缚,因而其斗争仍带有宗教色彩。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地位得到的巩固,重视发展自然科学,中世纪美学家所推崇的上帝是最高美的神学唯心主义观点开始被唯物主义的理性和经验替代。逐渐认识到美的规律可以用科学和技术来加以解释和总结,意大利文艺理论家们才开始从科学的角度来总结美的规律,逐步脱离宗教影响。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古代文学 教学信息化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003-03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21世纪以来,由于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增加实践教学,修订了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古代文学课程的授课学时遭到缩减。教师一方面受制于教学进度和学时,另一方面还是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这种授课方式在讲授文学史时容易浮光掠影,在阅读分析作品时容易浅尝辄止,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与要求。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现代多媒体教学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能有效解决教学容量与教学课时的冲突,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1]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一)传授教师:观念与方法陈旧
根据现代教育学理念,教育是一种服务,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应有的知识和能力。教师教学只是一种服务手段,即以教学服务学生,强调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因此教师绝不能为教学而教学。然而许多教授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师,囿于传统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思想,认为课堂的中心是教师,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群体,教学工具只需要教材、粉笔、黑板。这种落后的思想意识与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甚至出现厌学、迷恋外面世界的情况。
(二)教学模式:讲授与解析单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主要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我们采取的策略如下:以文学史发展为纲,以作家作品为目,纲举则目张,用文学史统领作品,通过学习作品掌握文学史。由于古代文学作品的表述文字主要是文言文,字句篇章比较简约艰深、枯燥乏味,学生有阅读障碍,解读不易,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加之传统古代文学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基于语言表达的局限性[2],容易“言不逮意”,对作品的解读和教学缺乏创新,难以做到恰如其分地阐释优秀的诗文辞赋。这种单一的讲授与解析,缺乏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段,易使学生对课程感到腻烦,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受教学生:受知效果有限
生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类的全部感觉信息中,以视觉与听觉为主,视觉信息约占80%以上。二者相较而言,人类的视觉比听觉更具优势,更敏锐的视觉接受信号的能力要强过听觉,而将二者结合则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古代文学教学常常一堂课都是教师在讲,师生缺乏互动,课堂气氛沉闷,这容易造成学生听觉系统的倦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受知效果极为有限,只能以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课程结束后所获无多,影响了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古代文学教学信息化的创新路径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使学生掌握与古代文学有密切关系的古代典章制度、历史知识及古代汉语知识,提高学生阅读、分析、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钻研学术问题的兴趣能力;加强学生古典文学修养,承传民族文化的精神,为将来进一步从事教育、文化、科研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显然,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全面实现以上教学目标。问题的解决在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教”、“学”与展开方式
我们通过历年教学实践经验,探索古代文学教学信息化的创新路径,在教学的展开方式、运用手段、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满意的成果。“教学”简言之包括“教”与“学”,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对于古代文学课程来说,就是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品阅。传授,是教师把知识、技艺等教给学生,如唐代齐己《寄蜀国广济大师》诗云:“冰压霜坛律格清,三千传授尽门生”。品阅,是学生对古代作家作品流派等的品味、阅读、赏鉴、评价。而古代文学具体的教学展开方式,是将教师的课堂讲授与学生的课外品阅相结合,讲授和品阅同行。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样式、文学流派,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学生在课外进一步延伸阅读评赏。如此一来,既能解决教学课时缩减与教学内容丰富的矛盾,又能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
(二)教师:第一课堂多媒体传授
教师在课堂上应结合传统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以优化教学效果。古代文学课程运用多媒体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用文字提炼教学要点,用图片展示文学上的辉煌,用音频再现经典的美妙,用视频扩充学生接受视野。[3]
多媒体课件的主体是文字。在制作古代文学课件时,既要概括知识要点,又要补充文字材料,以大信息量、大容量节约空间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可以预先传给学生文学史、作品选、作家传记、生平背景,增加其阅读量,锻炼其思维能力,方便教师分析,节约教学时间。例如学习魏晋文学时,选摘《世说新语》中有关阮籍、嵇康、王羲之、陶渊明等名士的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深入了解作家与时代,诸如魏晋风流、人物品评、玄虚清谈等,达到一举数得的效果。然而,仅有文字的课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课件,只有将文字与图片结合,才能使教学富有直观性和形象性。通过图片资料演示,再现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进而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化与文学的认识。例如讲授宋代文学,运用丰富的图片展示“宋型文化”,以宋金、宋元对峙的疆域版图说明其抗战爱国主题,以《清明上河图》等绘画书法作品展示当时的民众生活。这些直观的图片,能够增加课堂容量,节约教学时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文学、艺术方面双重熏陶学生,提高其审美素养。
无声的古代文学课件不利于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文学与音乐二者并非毫无关涉。早在中国上古时期,最初的诗歌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例如《诗经》中的“颂诗”是祭祀时用的歌舞曲;中古时期的唐诗宋词能吟能唱,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曾云:“童子解吟长恨曲,牧儿能唱琵琶篇”。古代文学教学的难点之一,是诗词戏曲的音乐性,由于许多教师并不具备音乐素养,传统口授的教学模式单调、抽象,导致课程讲解乏味、课堂沉闷,学生理解困难。因此,古代文学多媒体课件中除了文字和图片外,还应插入诗文朗诵、音乐、戏曲等音频材料,以此加深学生对作品情感、艺术、意境的理解和体悟。例如讲授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解读作品前可以先让学生欣赏名曲《春江花月夜》,体会空明纯美的诗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再如讲授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时,可以播放相关的影视插曲,这对教师教学和学生身心均大有裨益。多媒体课件内容除了文字、图片、音乐以外,影视、视频文件也是有益的补充。连续的视听画面具有生动、立体、动态的优点,能够直观再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降低学生理解难度,缩短接受时间。例如在讲授叙事文学《窦娥冤》、《牡丹亭》、《长生殿》等戏曲,“三言二拍”、《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红楼梦》等小说时,可以让学生赏析优秀的电视剧、电影片断,教师加以评点,这样能够使学生深入了解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文本。教学中使用视频对于古代戏曲的学习效果尤为显著。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讲授戏曲的结构形式、角色组成、唱念做打时,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学生也难以理解,而通过让学生观看形象具体直观的舞台演出,进行身临其境似的感官体验,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效果显著。
(三)学生:第二课堂主动品阅
师生在第一课堂之外的时间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可称之为第二课堂,它具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学习时空自由的特点。古代文学的第一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要充分开发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将第一课堂学到的知识,在第二课堂中以新方式来理解、体验和创新。第二课堂应以学生主动品阅理解为主导,辅以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多媒体形式,使学生真正理解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提高人文素养。首先,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播放学界的研究成果,如中央电视台的《宋词十家》、《百家讲坛》、《中国史话》,这些节目中与古代文学有关的影视歌、音视频内容,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对其古代文学学有裨益。其次,播放与古代文学教学有关的音频、影像,能够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加教学趣味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三,通过QQ群、论坛、博客、微信、微电影等媒介,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课外学习,延伸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如学生可以“图说唐诗”,演唱宋词,模拟创作古典诗文辞赋,表演小说戏曲,增强古代文学的实践性。古代文学教学要实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并重,如此一来才能建立崭新的“时空一体”教学模式,即课堂现代教育技术方式的传授与课外多媒体技术运用下的品阅相结合。
三、结语
十余年来,我们对古代文学教学信息化进行探索、创新、实践,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如学生评价“上课生动活泼,能把枯燥的古文与生动有趣的影视作品和图画相结合,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教学质量非常高”,“上课方式灵活,讲解详细,生动有趣,配合多媒体达到图文声像的有机统一,富有感情与风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们在懂得一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了欣赏电视剧,也加深了对作品的了解”。[4]“上课方式灵活新颖,运用课件帮助我们理解课本知识,利用短片或动画参与教学,善于激发同学们对本门课程的热爱,能和学生互动,让学生快乐学习,提高了文化涵养。”
综上所述,古代文学教学包括的“教”与“学”,简言之即为传授和品阅。我们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探索出古代文学教学信息化的创新路径。教学的展开方式有课堂讲授、课外品阅,讲授和品阅兼行,其运用的手段如下:课堂上主要以PPT课件呈现,辅以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课外(第二课堂)以学生主动品阅理解为主,辅以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多媒体形式。通过建立新型的“时空一体”教学模式,教师传授经典,阐释文化要义;学生品阅经典文学,理解、传承文化精髓。教师要对古代文学教学实现信息化,这样学生才能感受艺术魅力并获得美的享受,其学习兴趣才能得到激发,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法 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2.051
0 前言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系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体裁的演变、历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等关系作为学习对象,培养学生的古文功底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虽然使中国古代文学课程重新焕发了活力,但是中国古代文学这个专业仍然是个冷门专业,被打上了“不好就业”“脱离生活”的标签,使得学生不太愿意静下心来认真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同时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上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教师往往采取灌输式教学法,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为适应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需要认真地思考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本文就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1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重要性
当今高校设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一方面是因为该课程承担了弘扬中国古代文化,将古代文化艺术与现代文化、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使命,另一方面该课程在当今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理念,关注由古至今的文化、经济发展提供了途径,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历史发展轨迹来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显示出民族性、传承性、时代性的特征。汉民族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兼容地研究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从内容上来看,中国古代的文化作品呈现着创作和理论上的不断发展、丰富,日臻完善,每种题材都有其特有的演进历程,显示出以中国古代文字为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内涵。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没有像经济学一样提供了明确的一套理论,也不具备会计一样的记账准则,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每个人,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它传承着我们古代先贤优秀的思想,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给每个人提供一丝久远但又格外珍贵的启发。而大多进入高校的学生对此门课程总有“是否有用”的疑问,整个教学改革应引导学生理解该门课程的深远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该课程原本就是“无用之学”,然而“无用之学”有“大用”,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通过对历史上的众多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的优秀文学作品的解读,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其中的人文情怀,进而内化为自己的优秀品质,指导自己的人生方向。
2 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虽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但在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还了解甚少的时候,教师仍需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是基本要求,提高学生对所学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的理解程度,以开阔的视野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中有所明悟是本课程的最终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系统而深入的思考,对各专业学生因材施教,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高科技进行教学,例如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结合动画、音乐等方式进行教学,也可以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组织专题并就专题内容查找资料,各式各样有趣的专题在学校内的宣传也为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增添魅力,既让课堂中的学生有成就感,也带动整个高校学生对古代文学产生热爱之情。
3 具体的教学方法
作为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中文系一名多年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教师,在认真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3.1 引导式教学法
引导式教学法发挥了教师的关键作用,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教育部的教学任务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特点,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进行学习,可以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或者是给学生留下针对所讲内容或下次课内容的课后作业。可以采用课前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每次课开始的时候,学生都要对教师即将讲授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教师就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先行自学课本。引导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可以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3.2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一个有人物、事件的场景,可以选择再现古代文学中所描述的场景,也可以根据古代文学所描述的场景,然后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来创造新的场景,让学生自由选择场景的人物和事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学课程所讲的内容,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情景教学法可以让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情景再现,提高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成效。
3.3 演讲辩论法
演讲和辩论都可以增加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理解度。演讲就是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某种观点或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演讲的技巧并锻炼学生人前演讲的勇气。所谓辩论法,即就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某个问题分为正反两种观点,然后将学生分为正反两组,围绕这一观点进行一场辩论赛。这样学生需要翻阅大量的资料,认真准备,并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大家相互讨论相互学习,例如就可以对《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进行辩论,分为“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本无性”两个观点进行辩论。演讲辩论法可以很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3.4 研究性教学法
所谓研究性教学法,即教师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有关内容集合起来形成专题,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通过专题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查阅相关知识,研究现阶段其他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掌握现阶段该问题的进展,同时也可以集合所有学生的见解,进行专题讨论。这种研究性教学法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3.5 分类教学法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形成了很多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作品。每个时代都有其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每个时代文学作品的特点也不尽相同,要深入了解这些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特点的文学作品,需要结合不同的时代特征,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进行分类教学。还有另外一种分类教学方式,即按照高校学生的年级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因为每个年级学生的文学功底、知识面都不同,按分类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4 总结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法;汉语言文学
0前言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系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体裁的演变、历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等关系作为学习对象,培养学生的古文功底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虽然使中国古代文学课程重新焕发了活力,但是中国古代文学这个专业仍然是个冷门专业,被打上了“不好就业”“脱离生活”的标签,使得学生不太愿意静下心来认真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同时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上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教师往往采取灌输式教学法,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为适应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需要认真地思考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本文就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1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重要性
当今高校设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一方面是因为该课程承担了弘扬中国古代文化,将古代文化艺术与现代文化、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使命,另一方面该课程在当今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理念,关注由古至今的文化、经济发展提供了途径,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历史发展轨迹来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显示出民族性、传承性、时代性的特征。汉民族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兼容地研究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从内容上来看,中国古代的文化作品呈现着创作和理论上的不断发展、丰富,日臻完善,每种题材都有其特有的演进历程,显示出以中国古代文字为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内涵。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没有像经济学一样提供了明确的一套理论,也不具备会计一样的记账准则,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每个人,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它传承着我们古代先贤优秀的思想,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给每个人提供一丝久远但又格外珍贵的启发。而大多进入高校的学生对此门课程总有“是否有用”的疑问,整个教学改革应引导学生理解该门课程的深远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该课程原本就是“无用之学”,然而“无用之学”有“大用”,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通过对历史上的众多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的优秀文学作品的解读,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其中的人文情怀,进而内化为自己的优秀品质,指导自己的人生方向。
2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虽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但在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还了解甚少的时候,教师仍需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是基本要求,提高学生对所学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的理解程度,以开阔的视野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中有所明悟是本课程的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系统而深入的思考,对各专业学生因材施教,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高科技进行教学,例如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结合动画、音乐等方式进行教学,也可以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组织专题并就专题内容查找资料,各式各样有趣的专题在学校内的宣传也为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增添魅力,既让课堂中的学生有成就感,也带动整个高校学生对古代文学产生热爱之情。
3具体的教学方法
作为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中文系一名多年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教师,在认真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3.1引导式教学法
引导式教学法发挥了教师的关键作用,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教育部的教学任务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特点,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进行学习,可以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或者是给学生留下针对所讲内容或下次课内容的课后作业。可以采用课前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每次课开始的时候,学生都要对教师即将讲授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教师就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先行自学课本。引导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可以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3.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一个有人物、事件的场景,可以选择再现古代文学中所描述的场景,也可以根据古代文学所描述的场景,然后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来创造新的场景,让学生自由选择场景的人物和事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学课程所讲的内容,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情景教学法可以让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情景再现,提高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成效。
3.3演讲辩论法
演讲和辩论都可以增加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理解度。演讲就是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某种观点或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演讲的技巧并锻炼学生人前演讲的勇气。所谓辩论法,即就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某个问题分为正反两种观点,然后将学生分为正反两组,围绕这一观点进行一场辩论赛。这样学生需要翻阅大量的资料,认真准备,并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大家相互讨论相互学习,例如就可以对《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进行辩论,分为“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本无性”两个观点进行辩论。演讲辩论法可以很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3.4研究性教学法
所谓研究性教学法,即教师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有关内容集合起来形成专题,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通过专题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查阅相关知识,研究现阶段其他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掌握现阶段该问题的进展,同时也可以集合所有学生的见解,进行专题讨论。这种研究性教学法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3.5分类教学法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形成了很多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作品。每个时代都有其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每个时代文学作品的特点也不尽相同,要深入了解这些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特点的文学作品,需要结合不同的时代特征,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进行分类教学。还有另外一种分类教学方式,即按照高校学生的年级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因为每个年级学生的文学功底、知识面都不同,按分类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4总结
【关键词】创新教育;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悖离与融合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创新教育的悖离
创新教育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积极探索并推动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专业教学要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然而,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文化涌入国门,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不断发生碰撞与交流,使中国古代文学在高校的教学发展中出现了很多困惑,中国古代文学面临着被商业文化、快餐文化以及大众娱乐性为导向的新媒体文化取而代之的窘境。与此同时,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还面临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不断被压缩、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单一、教师队伍不断缩减、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科整体教学缺乏配合和持续等诸多矛盾,使得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教育原则走向了悖离。1.教育观念沿袭传统的文化教育理念,与当今时代对创新教育的需求严重脱节文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和其他意识形态混沌包裹在一起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呈现方式。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往往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仅仅注重文学史基本常识和经典文学作品的介绍。然而,从时代呼唤下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层面来讲,却是过于狭隘的认识。因此,从文化大视野下,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与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与历史哲学等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建立文史哲不分家、近现代与古代相延续的回归意识,更有利于在宏观背景下准确地人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和古代文学在今天的传承意义。古代文学经典自身文体发展的局限性,及其与当下时代及话语氛围的差异,容易引起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认识层面的困惑和不解。因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及时修正和纠正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认识误区,从而发挥其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2.教育模式呈现知识灌输和模式化的特点,无法真正起到创新教育和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强国的重担。然而,在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迅速崛起下,传统文化和精英文化的载体却日益受到青年学生的误解和冷落。长久下去,必然导致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沦入狭隘的恶性循环,原本活生生的文学课堂成为了僵死枯燥的文体讲授和知识传授。现有教学模式致使学生对课程的陌生感和隔膜感日益严重,使青年学生丧失了学习古代文学、传统文化的兴趣。3.教学测评形式单一,无法真正体现创新教育的成果古代文学教学受制于传统的考评方式,在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水平的评价上往往直观、机械和单一,不仅影响了课程教学的质量,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因此,针对当前高校古代文学的教育困境,教师要改变过去以高低分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旧观念,更多思考古代文学对于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性熏陶和养成,在把握当下大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向素质鉴定观念转变。
二、创新教育融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笔者分散访谈了若干古代文学教师,包括讲师、副教授和教授,而从使用多媒体对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调查。使用多媒体对教的不良影响,意见大致包括:1.多媒体教学对配套设施的综合要求较高,容易发生意外的教学情况。A教师举例说:在一次古代文学课上,我本来是用多媒体的,但讲解过程中屏幕突然不能显示。虽然技术维修人员及时赶来排除了故障,但整个教学进程被打乱,课堂气氛也被破坏。在多媒体技术未用于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之前,这种由现代视屏技术带来的高级麻烦是不会出现的。2.B教师表示,对多媒体介入古代文学课堂应持谨慎态度。他认为,中国古代文学虽然内涵丰富,但本质朴素,笔墨书写、口耳相传是最好的传播方式。可是,古代文学教师在课堂上所面对的,是一些守着电视、电脑和手机显示屏长大的年轻学子,他们对多媒体教学显得更为习惯;这让我经常不得不违心地开展一些并无必要的多媒体教学。3.C教师是所在单位古代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负责人,他说出于工作需要,经常去听同行的专业课。他发现教师们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有几种心态需要反省,如:(1)被迫用,似乎不用多媒体的古代文学课堂就缺乏现代性。(2)为省事用,将讲课内容在电脑里打出来,用U盘储存起来,一劳永逸;拿到课堂的屏幕上放一放、读一读,省掉了许多麻烦。使用多媒体对学生学习的不良影响,意见大致包括:1.D教师认为,从使用多媒体进行课程教学以来,随着学生生活“电子化”趋势深化,听课学生在课前课后要求教师提供课件拷贝服务的情况越发多见。相应地,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断降低,他们可能觉得,如果能得到教师的课件或讲稿,可以自我学习、应付考试,那么有否参与课堂,就不是很要紧的事。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关乎“国人心灵”的学科,不通过相互交流与讨论,是难以学好的。而多媒体教学,正在冲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这一要义。2.E教师觉得,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他总感到身旁那些机器对自己形成了心理干扰,教学的热情、演讲的欲望、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兴趣都会因此而消减。个人情绪的变化,自然会影响到学生。他认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使用多媒体的课堂,学生显得沉闷压抑,稍微放开些,学生又显得浮泛。在没有使用多媒体的情况下,课堂气氛显得更自然、更和谐,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较好。3.F教师表示,就古代文学课堂而言,师生共同面对文本成就“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心灵交流过程,是最核心的任务。相较于传统的古代文学课堂,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方便,但也增添了一些以光电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科技产品。师生如果想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完精神的教育过程,必须在意识深处淡化那些曾利用过的光电机器。他说根据观察,在使用多媒体的古代文学课堂上,光电机器始终是让人感到困扰的障碍,而学生对这些机器的干扰,也经常难以释怀。
二、中文学科其他专业教师相关意见述要
笔者安排了一个聚会,对若干其他专业的大学教师进行了集体访谈,包括现当代文学专业、文学理论专业、古代汉语专业、外国文学专业的教师,同样从使用多媒体对教、学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调查。使用多媒体对教的不良影响,意见大致包括:1.G教师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基本上是记诵之学,其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已经形成了口耳相传和笔墨书写的良好惯性。我觉得,理想的中国古代文学老师应该“满腹经纶”、“腹有诗书气自华”,并能下笔生花、口若悬河的那种。古代文学课堂对于多媒体的依赖,使我感到这种优良的民族教育文化传统将面临危机。2.H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提升了现代大学课堂教学的高科技含量,使得教学活动高度程序化。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重点在掘发意志、通达人情,其基本指向是传达心灵体验。多媒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中国古代文学课堂类似于“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可能性诗意,而倾向于使教师变成传授古代文学知识的理性工具。3.I教师认为:我想,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与古代汉语课堂有相似的地方。当我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会经常产生“古今悬隔”的文化不协调感。我的课堂经常使用繁体字,当这些繁体字呈现在课件里的时候,我看着看着,会产生一种滑稽感,还是一笔一划板书出来,心里感到踏实。4.J教师认为:汉语古代文学是具有“中国气派”的文化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还蕴涵着民族自信心。而多媒体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代表着西方先进文明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师利用多媒体从事教学时,难免会潜在地有着被西方文明征服的压抑感。而当他们向电脑输入文字时,那种笔画书写的传统会被破坏,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也就难免受到负面影响。使用多媒体对学生学习的不良影响,意见大致包括:1.K教师认为:以前“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环境,不致破坏中国古代文学课堂的整体氛围。但如果多媒体被使用,根据我的理解,中国古代文学课堂顿时就会出现古今杂糅、难以融合的不和谐气息,这对于学生接受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而言,可能不是个良好的信号。2.L教师认为:与文学理论课堂不同,中国古代文学课堂应该以作品为主,通过教学活动努力使学生“直达作家心源”。这本来就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其间横亘着疏通文字、辩识误解歧解、语言无法传达等多重障碍。现在又来了一堆机器,这对于学生追求与古人“心通灵犀”而言,无疑是令人生厌的干扰因素。3.M教师认为:在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课堂上,如果经常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至少会产生两个明显的不良效果:第一、学生主要关注的对象是屏幕,而不是教师,这样教师通过修习中国古代文化而养成的素质和个性,就不容易得到重视。第二、铺展的光电屏幕刺激了学生的眼球,这使得他们的课堂阅读机会远超过手写,长期以降,将导致学生书写能力下降。4.N教师认为:当多媒体过滤中国古代文学知识时,教师的个体形象也在不同程度上被淡化,其知识权威身份也会部分地让位给机器。而且,多媒体被普遍使用的现象会让学生感到,古代文学只是个别的知识领域,而多媒体则具有公共适用性,两相比较,自然使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魅力消退。现在有很多学生不爱学习古代文学课程,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三、中文专业学生意见述要
笔者分散采访了多位中文专业(包括师范类、对外汉语类和商务秘书类)的本科生,包括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若干,他们都上过《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笔者也是从使用多媒体对教、学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调查。使用多媒体对教的不良影响,意见大致包括:1.针对本科一年级课堂的看法:教材上说,从魏晋至南朝,文学史逐渐进入文学自觉的时代。我理解,所谓的“文”,就是用语言来华丽地装饰心灵。所以这一时期“说”、“辩”的文化氛围特别浓厚。教师上到这一段时,似乎不必用多媒体。如果教师上魏晋文学课而经常用多媒体,就未得要领了。2.针对本科二年级课堂的看法:类似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样情意深长的唐诗,有必要将文本展现在一个画有送别场面的多媒体屏幕上吗?这可能反映了,教师专业自信心不足,对文字的魅力不够放心,觉得应该用电子图画进行旁释。3.针对本科三年级课堂的看法:有些教师喜欢放一些根据古典剧本、小说翻拍的电影、古装剧甚至电视剧给学生看,或许他们以为这样课堂就生动了。但我们对此未必感激,反而可能有些生疑:教师是否在偷懒?4.四年级学生的整体反思:我们已经不再有古代文学基础课程了,在我们的印象里,多媒体教学让教师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电脑与屏幕,教师在课堂上难得花些时间来瞧瞧我们。使用多媒体对学生学习的不良影响,意见大致包括:1.针对本科一年级课堂的看法:先秦文学作品中涉及到较多的名物,其中礼器尤其令人感到模糊。教师选择多媒体展示一下相关的实物图片,对学习很有帮助。如果实物展示过多,学生是否会感到,这似乎是历史课、文物考古课,而不像是文学课。2.针对本科二年级课堂的看法:据说,多数宋词是可以唱的,比如李清照词。如果教师就根据这一点,配上卡拉OK厅里常用的伴奏带给笔者配乐讲解李清照的《一剪梅》。虽然听了乐曲后学生对《一剪梅》的婉约风格有了一些具体认识,但如果不够清醒的话,学生容易误解为这是宋代的曲子。如果学生足够清醒,就会敏锐地意识到该曲只是仿古作品,而回味李词的兴趣会因此大大降低。3.针对本科三年级课堂的看法:通过电影、古装剧甚至电视剧来学习古代小说与戏剧,也许比较适合于艺术专业的课程教学。文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对象主要是文本,影视作品干扰了学生对文本的钟情,使之与文字、语言与文学书写不断疏远。4.四年级学生的整体反思:回顾一下,用多媒体从事古代文学教学,也许只是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轻松和方便了一些,其效果实际上未必比教师宣讲、笔者埋头记笔记更好。
四、对以上访谈意见的简要分析
对于以上访谈意见,笔者作以下四点分析:1.多媒体教学在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所呈现的负面影响,在其它学科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也同样存在,这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早在2004年,美国Educause应用研究中心在300所大学和几家公司的资助下展开了一项全国性的调查,以研究高等教育的教学技术问题。调查的对象包括13所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内容也涉及到大学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问题,观测和访谈的结果是,大学生们认为,某些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师,比起原来将教学内容写在黑板上,其教学效果要差。[1]Educause应用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在上述“同行听课意见”、“其它专业教师的看法”和“听课学生意见”中也可以得到明确印证。这说明,多媒体教学产生负面影响,是高等教育的全球性问题,中国古代文学的教授者没有必要为此感到特别焦虑。2.古代文学多媒体教学产生负面影响,是新事物成长必然的经历。按照教育界专业人士的界定,近年来盛行的多媒体教学,就是通过计算机、视频展示台、投影仪等设备,将图形、图像、声音、文本、动画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在一起,将教师的教学内容以直观、生动、优美的静、动画面或声音展示给学生,为教师的讲解提供更为便捷的辅助的教学方式。[2]但是,复杂的机器设备和光电组合形成的眩目图景,对于以“口耳相传”、“笔墨书写”为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传承系统而言,其必要性何在,至今仍然不能明了。正如“同行听课意见”、“其它专业教师的看法”和“学生听课意见”所述,多媒体教学正在解构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教学方式,造成了教学主体的不适应性,包括教师对以往教学方式的留恋、学生对新技术背景下教学效果的质疑,以及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的重要变化。可能,多媒体的复合性之于文本、文字的单纯性,是破坏的力量,作为一种推广未久的课堂教学形式,多媒体教学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负面影响也许会长期存在。3.从教人员乐于守成的文化立场,增加了中国古代文学多媒体教学的负面影响。关于大学课堂多媒体教学效果普遍出现负面影响的原因,美国Educause中心研究报告指出,“学生认为,教师不能很好地使用这些技术。”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技术不精通,这也同样是古代文学多媒体教学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在“同行意见”、“学生意见”中都有完整而明确的反映。在访谈过程中,笔者能够感受到,比起其它专业的高校教师,中国古代文学的同行对多媒体教学似乎有着更广泛、更深刻的抵触情绪,这导致他们中的多数人不太情愿去深入钻研多媒体教学技术。我经常听到中国古代文学的同行抱怨说,他们在遇到多媒体教学故障时,是如何地手足无措。而从“同行意见”和“中文学科其它专业教师意见”所反映的情况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同行对多媒体教学的抵触情绪,似乎还隐约地透露出维护民族传统文化的崇高立场。从业教师的文化认同感不强,这导致多媒体教学对中国古代文学课堂应有的一些优势难以发挥。4.中国古代文学多媒体教学容易产生负面影响,与其课程属性有关。正如业内人士所周知的,中国古代文学是关乎情感与心灵体验的学科,其人文精神的核心在“心”、“志”、“情”、“意”诸端,而理想的大学古代文学课堂,应是师生通过相互交流,理解和贴近古人心灵世界的教学空间。这正如其它专业教师所认为的,“才气充盈”和“诗意空间”应是中国古代文学课堂的关键要素。但多媒体教学却对中国古代文学课堂形成了“PPT骚扰”:在“同行意见”中,有教师抱怨“机器”对自己的心灵形成干扰;在“中文学科其它专业教师意见”中,也有教师认为堆积在讲台上的“设备”使师生达成“心有灵犀”的期望变得苍白可笑;在“学生意见”中,学习者批评多媒体教学崇尚声像文化的倾向,正在吞噬他们对文字和文本的固有感情。就中国古代文学课堂而言,多媒体教学在形式上显得过于张扬,而情感心灵等内容实质被光电环境挤压,导致形式为内容服务的教学原则被打破。可以说,多媒体教学助长了屏幕文化和便捷主义在大学课堂流行,而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特征和固有的人文精神正被不断消解。
五、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