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5 09:32:5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社会治理新格局,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一:优势
秦皇岛能够协办2008北京奥运会,得益于城市自身的优势和独特的魅力。“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之花,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找到了盛开的土壤。
优良的生态环境。秦皇岛是清新幽雅的园林城市。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蓝天与绿地相映、碧海与金沙成趣。三个城市区沿海岸线依次分布,以绿色林带相隔,呈组团式布局。这里拥有中国北方最好的沙质岸线和滨海森林。避暑胜地北戴河,有着“一湾金沙环碧海,两山绿树掩红楼”的迷人景色。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4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2%。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连续五年超过350天,被誉为中国“长城海滨公园、休闲度假中心和滨海观光胜地”。
厚重的历史文化。秦皇岛因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求仙至此而得名,是全国唯一以皇帝名号命名的城市。三千多年的历史,给秦皇岛留下众多的文化古迹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境内250公里长城集水中长城、平地长城、高山长城于一身,荟萃了万里长城最精华的部分。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是万里长城古军事防御体系保存最完整的部分,为“中国三大古城”之一。北戴河自1898年被御批为旅游避暑区,至今已闻名遐迩百余年,一代伟人曾在这里留下《浪淘沙・北戴河》的著名诗篇。秦皇行宫遗址、秦皇求仙入海处、长城博物馆、名人别墅等名胜古迹吸引无数海内外人士驻足流连。
良好的体育基础。秦皇岛是热爱体育的城市,拥有良好的体育运动传统和群众基础。近年来,秦皇岛成功承办了10多项国际赛事及20多项国家级赛事,积累了丰富的赛事组织经验。能容纳3.2万人的秦皇岛奥体中心体育场是京外赛区第一个投入使用的奥运场馆,地处滨海地带,距大海零距离,是名副其实的海景赛场。赛区完善的场馆及配套设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奥运后,秦皇岛奥体中心将完善成为集体育赛事、娱乐休闲、大众健身为一体的体育主题公园,面向公众开放。秦皇岛还建成了一批体育健身场所,为市民创造了良好的健身环境。目前,秦皇岛正借奥运契机,努力打造“体育名城”。
关键词二:机遇
借奥运之帆,推动发展之舟,是秦皇岛筹办奥运伊始便确立的理念。
首先是借助奥运,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绿色奥运”,秦皇岛主攻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污染少的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巩固提升金属压延、粮油食品、玻璃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等战略支撑产业,培育发展港口物流、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经过几年的努力,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初具规模。
其次是借助奥运,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近年来,秦皇岛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07年底,累计投入280亿元,用于城市道路、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生态环境等基础建设。今年又全面实施迎奥运“环境建设十大提升工程”和“城市建设十大精品工程”,高水平建设和管理城市,城市功能和形象得到全面提升。
第三是借助奥运,加大招商引资步伐。秦皇岛是一块投资创业的热土,吸引了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承办奥运会,本身就是对秦皇岛全方位的宣传,以此为契机,秦皇岛将进一步宣传投资优势和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各方客商来秦投资兴业。
第四是借助奥运,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奥足赛筹办过程中,全市参与,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和关注体育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城市向心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干部队伍得到锻炼,政府执行力也得到了全面提高。
关键词三:环保优先
秦皇岛是生态宜居的乐园。作为著名滨海旅游城市,秦皇岛十分重视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近年来,秦皇岛不断加大环保投入,逐步建立“点状监督、量化管理、责任到位、公众参与”的环境管理体系,有规划、有步骤地完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开展河流污染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等专项治理。为了解决煤炭运输对环境的污染,秦皇岛把治理煤尘污染作为全市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试验成功并全面应用了“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抑尘效果非常明显,整个城市的环境质量大幅度提高。高度重视水源地和海水浴场水质保护,全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各海水浴场水质优于国家标准。开展“绿色秦皇岛”建设,营造城市森林,为奥足赛事成功举办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
关键词四:城市开放大通道
秦皇岛地处华北、东北地区的结合部,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秦皇岛正围绕做好沿海城市和沿海港口两篇大文章,依托区位优势,全面打开对内对外开放大通道。
港口方面,百年老港秦皇岛港已跻身世界2亿吨大港行列。目前正按照“以工促港、以贸养港、以城育港、以港兴市、港城一体、加快发展”的新思路,在保持秦皇岛港煤炭运输主枢纽港地位的同时,调整岸线布局,完善港口功能,大力发展集装箱和杂货运输,推动秦皇岛港向多功能、现代化、环保型、综合性国际港口转变。启动实施“西港东迁”,西港区整体向东搬迁,建设现代化、专业化的深水专用泊位和大型集装箱港区,将搬迁后的西港区调整为生活岸线,开发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功能新区。在巩固已有秦皇岛至韩国仁川、秦皇岛至日本关东航线的同时,积极培育开通秦皇岛至广州等南方港口城市的国内集装箱班轮航线,开辟远洋国际集装箱航线,扩大与俄罗斯、蒙古、中亚各国的国际集装箱转运合作。
公路方面,正在构筑以京秦、沿海、承秦“大”字型高速公路为主干的交通网络。沿海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将成为东北通往南方各省最便捷的一条过境交通大通道,可将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天津港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环渤海港口综合航运规模优势。正在启动建设的承秦高速公路,可使内蒙古中东部、辽宁西部、承德和张家口地区的资源快速输送至港。
铁路方面,规划中的津秦客运专线将于2010年6月底通车,通车后年客运输送能力将大大增强,从而实现真正的客货分线运输,拉近秦皇岛与北京、天津的距离。连接青龙满族自治县山神庙与辽宁省凌源市刀尔登的山刀铁路,已列为全省“十一五”铁路建设规划,建成后,可以增加内蒙古、辽西大宗货物往来。
空运方面,依托山海关机场,相继开通了至上海、深圳、石家庄等地的数条国内航线和至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旅游
包机航线。目前,秦皇岛正在启动建设专用民航机场,实现秦皇岛空港的全面开放。
关键词五:黄金海岸新区
黄金海岸,位于昌黎县东南面的渤海岸边,自然地理条件独特,有中国北方最优质沙滩海水浴场、世界罕见海洋大漠,有我国目前最大的泻湖“七里海”,还有十万亩连绵葱郁的滨海林带,是中国最美的海岸之一。
秦皇岛在这片美丽海岸启动了黄金海岸新区建设,将与周边的唐山曹妃甸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沧州渤海新区实现错位发展,实施资源整合、城乡统筹策略,优化滨海地带“一带四组团”串珠式发展的空间布局,成为秦皇岛未来建设和空间拓展的核心区域,打造以人文和生态为核心的中国北方休闲旅游文化新区。
关键词六:沿海强市
作为河北省三个沿海城市之一、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都市圈重要城市,秦皇岛以构建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新秦皇岛为总目标,全面推进以实力、活力、魅力、竞争力为标志的沿海强市建设。
在产业发展上,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发展洁净产业,主攻先进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建设“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即中国北方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港口物流集散基地和生态休闲度假中心;在港口发展上,调整岸线布局,完善港口功能,大力发展集装箱和杂货运输,力争把秦皇岛港建设成为多功能、现代化、环保型、综合性国际港口;在城市发展上,坚持高标准、高水平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逐步形成“一带四组团”的城市格局;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有效解决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保护好海洋、河流、水源地等生态系统,营造城市森林,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在城乡协调发展上,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支持各县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壮大县域经济,逐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发展新格局;在改善民生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让群众的幸福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强,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具有秦皇岛特色的发展之路。
秦皇岛将构建五个发展新格局:一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二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现代产业新格局;三是产业特色鲜明、县域实力增强、农民增收致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新格局;四是一带三轴四组团的城市发展新格局;五是关注民生、发扬民主、促进民和、保障民安的和谐发展新格局。
秦皇岛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12年实现“两个突破、两个明显高于”,即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6万元(2005年价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力争翻一番以上,突破8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正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和群众反映看,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急”。对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工作上操之过急,缺乏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二是“偏”。对目标的全面性、完整性认识不够,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新村建设”,偏重于新村规划和村庄整治,对发展生产、农民增收、深化改革等任务重视不够。三是“冒”。脱离当地实际,超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盲目攀比发达地区,把标准定得过高。四是“同”。不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不区分轻重缓急,一种模式,一个步调。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
抓住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一是抓好农业生产,切实让农民得实惠。重点抓好生产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多下功夫。为此,应继续推进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二是突破资金投入瓶颈制约。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充分尊重农民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土地征用制度改革。适应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势,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四是真正把决策权交给农民,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向和物资运用都应让农民知情,接受农民监督。五是搞好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注重实效。进一步细分地域类型、工作措施,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正确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和总体要求。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就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形态和多功能产业体系。基于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推动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不断满足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稳定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着力构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提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保障国内产业和供给安全;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积极探索建设现代农业的多元模式。
拓宽农业发展思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开发农业在特色产业、生物质产业、生态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农业文化产业等方面新的产业形态,构建现代大农业产业体系,把农业基础建设好、发展好、巩固好、维护好;立足产业特色和地域条件,发挥产业优势,重点培育主导产业,推进规模扩张,形成产业群;大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或集团,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体系,不断加强农业物质装备建设,实现农业科研与推广应用的有效对接;用现代科学文化、科学技术武装农民,着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
灵活把握宣传的时机,科学谋划宣传的角度,深度拓展宣传的内容,准确定位宣传的对象,合理运用宣传的形式。
坚持科学管理,辩证治理,做到既要管住又要搞活,既要防范又要利用。
努力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化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宣传思想战线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我们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科学审视,科学策划,科学管理,努力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化水平,科学审视是前提。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从而以宽广的眼界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时代潮流,及时抓住机遇,主动应对挑战,始终站在前沿。要适应思想解放新要求,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勇于摒弃陈旧的思维模式,改变落后的习惯做法,以自我扬弃的精神破除旧观念。要适应自身发展新变化,加强对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在总结经验中探索规律,从而把感性的认识理性化,把成熟的做法制度化。要适应群众需求的新期待,适应形势的变化和群众的需求,不断创新理念、改进方式,真正做到理论武装要更加注重实效性,舆论引导要更加注重服务性,文化建设要更加注重持续性,网络管理要更加注重主动性,确保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创新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应着力推动四个转变,即推动由“轻”向“重”的转变,即屏弃过去重视经济建设而轻视甚至忽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的落后观念,把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的任务,摆上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推动由“堵”到“疏”的转变,即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关口前移,在重视创新解决各类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同时,也要注重创新源头预防和引导化解的措施,实行标本兼治,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推动由“散”向“合”的转变,即努力克服当前某些社会管理领域仅是某个或者某几个部门“单打独斗”的格局,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格局;推动由“冷”向“暖”的转变,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的理念,充分尊重综治对象,努力满足群众诉求,做到文明管理、热情服务,实现“情、理、法”的统一。
多渠道保障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财政投入机制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力度,将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运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步形成与地方财政同步增长机制。2.实行专项扶助。借鉴某些地方做法,每年从彩票公益金中,拿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社区建设的福利服务和公益事业。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等由政府出资,社会提供服务。3.加大配套设施投入。由政府投资,按规划同步建设配套的政务管理用房等。加强社区公共配套服务用房的规划、建设、移交等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社区公共配套服务用房的足额及时移交。4.鼓励社会投入。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投入与民间投入相结合、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社会化与产业化相结合的社会事业投入和发展机制。
着力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社
1.搭建管理服务平台。探索建立由街道或民政部门牵头的集政务服务、公益服务、市场服务、志愿服务于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实行“一门受理、内部协办、资源共享”,满足居民各个层次的社会化服务需求。2.推动城市执法职能向社区延伸。探索建立“边界统一、协同巡查、分类执法”的社区行政管理执法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和范围,形成管理主体清晰、执法到岗到位、一线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3.提供及时有效的社区服务。整合社区各类资源,积极开展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基本服务,启动居家养老、育婴托幼、美容保健、健身娱乐等新型服务,着力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社会化,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
积极推进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手段的科技现代化
【关键词】治理;乡镇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构建和完善;研究
治理,是指政府治理或公共治理,是公共权威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治理与统治存在着异同,统治的主体是政府权力机关,而治理的主体可以是政府组织,也可以是非政府的其他组织,或政府与民间的联合组织。统治的着眼点是政府自身,而治理的着眼点则是整个社会。农村问题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是中国社会的核心问题。农村问题反映到政治层面,是乡村治理的有效性问题。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农村社会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城乡一体化、新型农村城镇化等新格局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不断提高,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要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乡镇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切实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让其享受市民待遇,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问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是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进入21世纪,中国城市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的不断发展。但总体上看,农村发展仍然相当滞后,人民群众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追求有更高的期望。因此,促进农村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极为紧迫和现实的重大课题。我国农村发展既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农村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中,不完善、不科学的社会治理体制已成为一切问题的核心。加强乡镇社会治理体制研究,强化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发展经济社会事业,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安逸富足的生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社会和谐,实现长治久安。
二、中国乡镇社会治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机构设置不科学,乡镇政府服务职能难以发挥
公共机构设置不科学,乡镇内设机构不合理,服务效率不高。乡镇政府是一级政权组织,依法治理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务,是中国政权体系实现统一领导的客观需要。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形势的变化,一些行政职能权限相继从乡镇体制中剥离,实行了垂直管理。但一些行政职能责任和义务却没有随之剥离,使乡镇常常面临有责无权、有事难管的窘境。乡镇职能正在被弱化,乡镇政府成了“有限的权力无限的责任”政府。乡镇内设机构遵循与上级机构、部门对等对口的设置模式,通常每个乡镇有15--30个“站、办、所”,既有省、市、县直机关向下延伸管辖的站办所,又有归乡镇政府管辖的站办所。延伸的站办所虽在乡镇,但人财物权仍由上级单位掌管,造成指挥调度不灵,责、权、利难以相互统一,机构运转效率不高。缺少足够的精力、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为民服务、为民办事。基层机构人员素质不高,存在“”问题,责任意识不强,大局观念淡薄,宗旨和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效率低下,乡镇政府服务职能难以发挥。
(二)公共财政资源短缺,难以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根据“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乡镇设置内设机构财政所。由于大多数乡镇不具备区域位置优势,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导致乡镇财政资源极其有限。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和取消农业税后,中央与地方存在“中央钱多地方钱少”的现象。乡镇政府财力不足,难以保障公共事业的发展。以上级转移支付方式满足公共产品的供给、分配带有很大随意性,出现跑“部”“钱”进现象,滋生权力寻租问题。财政收入逐级上移,责任逐级下移。“土财政体制”的存在,乡镇需上缴部分财税供上级政府使用。乡镇自行承担自身运转所有经费,财政严重入不敷出。有些乡镇举借大量债务,财政收不抵支,无力偿债,“面临破产的可能性”。财政供养人员未统筹安排,存在人情财政情况。涉及人民群众最直接利益的人口计生、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就业等项目支出,无财力安排。缺乏有效的财政财务监管,乱收乱支现象有时极为普遍。
(三)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进程
乡镇体制不合理,权力和责任不对等,乡镇权力被缩小、职能被收缩,责任并未减少。“全能政府”的模式未根本转变,部分乡镇工作还在靠传统的行政体系和行政手段,工作上无所不包、无所不管,政事不分,村委会的自治权利被弱化,政社不分,村级职能政府化。考核乡镇政绩指标体系不够合理,导致乡镇由被迫玩“数字游戏”。考核机制存在缺陷,干部队伍素质不高,乡镇干部的工作围绕上级安排,难以围绕农村工作。乡镇政府履行职能主要依靠行政推动,难以依法履行职责。公共服务职能薄弱,行政管理与命令难以有效满足社会需要,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激发新的社会矛盾,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乡镇干部观念转换不到位,缺乏组织资源和人力资源,工作自主性差,为民服务意识淡薄,农村公共产品不足,农村社会保障日益困难,农村文化教育缺乏,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增多,乡镇职能转变缓慢,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三、基于公共视角的中国乡镇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新路径
■未来几年,以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转型的突破,对企业、地区、国家来说,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总的看,未来几年的经济转型,将释放出新的动力,不仅对我国的中长期增长有着决定性作用,而且对全球经济增长和推进世界经济治理格局调整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要解决结构性矛盾,不仅需要结构调整,更需要结构性改革;不仅需要需求侧结构性改革,更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阶段的转型改革,涉及面广,触及到深层次的利益关系和发展理念问题,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估计。
进入发展新阶段,无论是一个地区,还是一个企业,主要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未来几年,以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转型的突破,对企业、地区、国家来说,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当前,各方高度关注经济增长前景。要预测一个13亿多人大国的经济增长前景,离不开对经济转型趋势的客观判断。今天,我国经济转型与结构性改革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经济转型的时代性趋势明显、阶段性特点突出;经济转型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经济转型的内外环境、约束条件、动力机制等发生明显变化;经济转型面临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与问题。这就需要用新的眼光、新的分析框架和方法来分析预测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前景;需要以结构性改革破题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矛盾。
经济转型具有历史性新趋势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也是一个转型大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重要的历史转型时期,有如下几大趋势:
产业结构正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预计到2020年,我国服务业占比有可能由2015年的50.5%提高到58%―60%,基本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城镇化结构正由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型。预计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有可能由2015年的56.1%提高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有望由2015年的39.9%提高到50%左右,基本形成人口城镇化的新格局。
消费结构正由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转型。预计到2020年,我国消费规模有可能由目前的32万亿元扩大到50万亿元以上,服务型消费比重稳步提升,消费贡献率基本稳定在65%左右,形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开放结构正由货物贸易为主向以服务贸易为重点转型。预计到2020年,我国服务贸易占外贸总额的比重有望由2015年的15.4%提高到20%以上,初步形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经济转型呈现阶段性新特点
当前,经济转型的阶段性特点比较突出。增长、转型、改革高度融合;经济转型升级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与此同时,经济转型也面临着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增长与转型高度融合,增长直接依赖于转型。当下,人们对经济增长比较担心,把“稳增长”看得比较重。从实际情况看,“稳增长”固然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打破增长的掣肘因素,通过经济转型有效释放巨大的增长潜力。就是说,主要不是在现有的旧结构下寻找“稳增长”的药方,而是在经济转型新趋势、新结构下挖掘“新增长”的源泉。
经济、社会、治理转型交织融合,经济转型牵动转型发展全局。首先,经济转型对社会转型和治理转型有重要促进作用,没有经济转型的突破,社会转型和治理转型就很难突破。其次,社会转型对经济转型的影响日益增大。某些社会问题,例如养老保险改革,已经直接掣肘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与社会建设不到位将制约经济转型,并且有可能增大经济风险。第三,治理转型成为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保障。我国正处于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治理转型不到位,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就难以有效理顺,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的阻力将明显加大。
经济转型与新一轮技术革命交织在一起,转型的技术影响明显增强。未来几年,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将给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在科技革命新趋势下,我国经济转型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交织在一起,既需要在转型中解决现有的体制机制问题,也需要在转型中积极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
经济转型与国际经济格局变化交织在一起,双向影响明显增强。一方面,未来几年全球经济很有可能仍将处于弱增长态势,世界经济格局还在寻找新的平衡之中,这给我国经济转型带来多重影响和冲击;另一方面,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转型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与经济格局的影响日益增大。这种双向影响相互交织,加大了经济转型的复杂性。
经济转型决定中长期增长前景
总的看,未来几年的经济转型将释放出新的动力,不仅对我国中长期增长有着决定性作用,而且对全球经济增长和推进世界经济治理格局调整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经济转型将释放中长期增长的动力。例如,产业结构升级蕴藏巨大潜力。过去10年,服务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带动经济增长0.43个百分点。如果服务业保持年均两位数的增长,将带动经济年均增长3.8―4.3个百分点,为中长期的中速增长奠定重要基础。
我国开放转型成为全球自由贸易的重要推动力。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大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我国要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双边、多边自贸谈判进程,推进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二次开放”。由此,我国成为推进全球自由贸易的重要力量。
以结构性改革化解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矛盾
当前经济转型既面临历史性机遇,也面临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结构性矛盾的核心表现在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适应,需求引导供给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面对结构性矛盾,再用传统的扩大投资规模的办法刺激经济,不仅投资边际效应和对增长的拉动效应将明显递减,而且会恶化经济矛盾和问题,甚至错过化解风险的最佳时期。要解决结构性矛盾,不仅需要结构调整,更需要结构性改革;不仅需要需求侧结构性改革,更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来说,是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以经济转型为目标着力实现结构性改革的重大突破。首先,推进服务业市场的全面开放,把服务业市场开放作为新阶段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其次,改善企业发展环境,激发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第三,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为重点深化农村改革,把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落到实处。
二是推进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二次开放”。我国新阶段的开放战略是推进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转型,即由以工业市场开放为重点的“一次开放”向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二次开放”转型。以“一带一路”为总抓手,扩大自由贸易网络,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国内自贸区转型发展,以尽快建立中欧自贸区为重点,推进双边、多边自贸区建设,这既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也是扩大开放的重大选择。
经济转型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经济转型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变革。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增长方式,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与新阶段的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在某些方面甚至形成了掣肘。经济转型实质上是对传统增长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经济转型是行政体制的深刻变革。经济转型的最大困难,是体制掣肘和体制束缚。体制的变革,大都与利益结构调整、行政权力结构调整相关联。这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
经济转型是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要实现经济转型的突破,需要打破自觉或不自觉的思想禁锢,理顺五大关系,即处理好速度与结构的关系、短期与中长期的关系、政策与体制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 乡村治理 公共服务 政府主导
在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离不开对社会公平的关照。受制于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的发展落后于城市,在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中,通过为农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人民扩大的公共服务需求,以缩小城乡差距是现阶段乡村治理的重点。
一、乡村治理的涵义
关于乡村治理的涵义,张润泽,杨华认为“乡村治理是一种综合治理,它把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元素都统摄进来,以更广泛、更宏大的视野观察农村生活,而不囿于单纯民主化治理的村民自治。”贺雪峰认为,“乡村治理是指如何对中国的乡村进行管理,或中国乡村如何可以自主管理,从而实现乡村社会的有序发展。乡村治理这个词有两个偏向性的所指,一是强调地方自主性,一是强调解决农村社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能力。”可以看出,乡村治理的基本含义就是是对乡村进行治理,以达到乡村社会善治的目的,解决乡村社会的问题。
从人民公社制度解体后,我国广大农村建立起了“乡政村治”的治理模式,“乡政”指的是乡一级政权(包括镇政权),是国家依法设在农村最基层一级的政权组织;“村治”指的是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乡镇政权和村民委员会的结合,形成了当前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的一种新的政治格局或政治模式。这种乡政村治模式一头牵着国家,一头牵着社会,在乡镇一级上既有国家行政权力对社会的嵌入,同时也体现社会的自治和民主。这一模式中,村民自治是基础,乡镇政府是村民自治的指导力量。
在治理主体问题上,学者一般都认为有多个主体参与乡村治理。除了政府以外,社会组织、经济组织、中介组织及其他权威机构都是乡村治理的主体;在治理理论的框架内,各主体的积极参与、协调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治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多个主体在乡村治理中地位和作用没有明确定位,多主体的治理结构可能出现责任模糊,缺乏权威等问题。实践中,社会的加入突破了政府的单一权力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府的权威,同时鉴于我国的其他治理主体发育尚不完全,力量比较弱小,获取资源的能力和权力基础都较为薄弱,只能部分承接政府的职责。因此,天生占有大量资源的政府,在其他主体功能不全的情况下如果将自己的责任推给市场或者社会,可能导致更大的“政府失灵”,这对乡村治理来说是不利的。
二、政府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定位
(一)地位和职能
现阶段,政府主体的地位要高于其他主体,在乡村治理中处于中心地位,其职责在于向农村提供公共服务,实施有效的公共管理。在治理理论普遍流行,要求政府进行职能转变的今天,分权、放权、市场化、缩小政府规模等词汇大行其道,好似只要政府让出权力,良好的治理就随之而来,但事实上,这很有可能是一厢情愿。
首先,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在于“还权赋能”。将权力还给社会不仅要求社会自治能力的提高,还要求政府自身能力的提高。政府职能转变意味着政府管理权限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一方面要界定政府的权力范围,归还企业、地方、社会的权力,变统治为管理,另一方面要培育社会力量的发展。因此,职能转变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社会能力和政府能力都不足够的时候,片面地放权给社会是不合实际的。其次,在社会转型期,强大政府对政治稳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现今,我国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不同群体和阶层的利益分化、利益冲突明显,各种社会力量登上舞台争取利益,释放政治参与热情,只有强大政府和制度化的政治体系才能农业税取消之后,农村发展已经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时代,政府的重点放在了为农民提供服务、促进农村发展上,这在客观上需要一个有效的政府。现阶段,利益矛盾错综复杂,社会发育尚不完全,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领域还不能“缺位”。我们在需要一个“小政府”的时候更需要一个有效的政府。
(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实施和保障
公共服务有助于经济增长。迟福林指出,公共产品短缺反映了特定历史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直接受制于公共产品短缺,公共产品短缺使多数人的实际福利不能随着经济增长同步提高,制约了消费主导新格局的形成,制约了服务业主导新格局的形成,制约了人力资本主导新格局的形成。因此,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趋势,应推进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
各层级的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提供上存在角色差异,中央政府是宏观制度框架的供给者,地方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乡镇政府是落实公共服务的主体。中央政府公共服务的辐射范围是全国性的,主要通过重大政策和制度来实施,比如社保制度、教育医疗制度等。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辐射范围相应缩小,主要是保障和提高地区居民的福利水平,基层乡镇政府则主要负责执行。保障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切实履行需要提供相应的财力加以保障。在基层财政没有独立财政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需要分担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成本,在不同政策中承担不同责任。
三、建立多主体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事务多,需求多样,客观需要多主体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协调合作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政府和其他主体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中应该依据各自的资源状况、提供能力、效率以及公共服务的不同层次、内容承担相应的供给责任。
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导作用指的是政府是公共服务的安排者、引导者,而不是直接的生产者和包揽者,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提供惠及全社会的公共服务,兼顾效率和公平。通过公共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对整体性的公共服务进行安排,如对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事务安排。二是“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服务标准、质量要求、收费标准、公共服务资格认证、登记制度审计制度和公众投诉等作出制度安排。”三是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府际间责任和资金分担机制。多主体积极参与则是动员社会力量、市场力量和群众力量参与到公共服务中来,吸收各种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作为公共服务的供给者,以弥补政府或者市场作为单一主体提供公共服务可能带来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满足公众需求,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在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中,政府主体和其他主体是协调合作的,政府居于核心主导地位,要切实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现状,政府应先从以下方面着手。
1.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中,呈现出明显的非均等化,这种不均等表现为地域性差异和城乡差异,经济发达地区公共服务水平较高,而相较于农村地区,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也明显好于农村地区。这种差异带来了相对的剥夺感,也未达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目的,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统筹城乡发展,重要的是要把新农村的各项建设建立在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基础之上,强化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2.培育社会力量的发展壮大,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社会力量是政府力量的重要补充。社会组织、自治组织最贴近人民的需求,能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培育社会力量的发展壮大,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政府要为各种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他们的有序发展提供制度空间和政策引导,保证社会组织的规范运行。政府可通过制定规范社会组织发展的法律法规,为社会组织提供合法性,规范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给社会组织提供一定的资源支持,帮助社会组织的能力发展,扶持它们在公共服务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各种社会组织中,要特别注重农民自组织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鼓励农民自由地进行利益表达和利益获取,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公共服务、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性,才是农村治理发展的前途所在。
3.关注农民需求,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目前,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存在重视短期公共产品的生产与服务,忽视长期产品的生产与供给,硬件多,软件少等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改善等方面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容易得到满足,而在教育、医疗、科技应用、市场信息提供等方面获得较难,出现了供需不协调的状况。其原因在于公共产品和服务自上而下的决策没有同自下而上的农民需求相结合,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能力,发挥基层组织同群众紧密相连的纽带关系,同社会组织力量和市场力量实现信息共享,把准农民需求的脉搏,统筹安排资源配置,更好地提供服务。
大会深刻分析了当今四川发展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作出“总体上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
我们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广。我们有三个机遇交汇叠加:一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等,这是重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二是天府新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是重大国家布局交汇叠加。三是脱贫攻坚、藏区彝区加快发展、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这是重大国家政策交汇叠加。
我们面临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转型发展的重大任务。我们还面临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多重风险挑战。
具体来说,“一个愿景”就是建设美丽繁荣和谐的四川,美丽繁荣和谐,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体现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要求,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内在统一于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的生动实践,是一个事关四川长远发展的总目标。这个美好愿景也体现了省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实践推向前进的坚定决心和政治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