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8篇

时间:2023-09-05 09:32:4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

篇1

【关键词】跨文化研究 留学生 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011-02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于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优化中国经济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前提是互相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地进行交流才能真正达到合作目的。

高校中的来华留学生是将来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重要后备军,在高校中开展汉语教学,不仅能使他们了解中国、接受中国文化,更能在学习汉语过程中逐渐了解中国的法律、民族政策、对外政策等等,意义深远。

一 跨文化研究与汉语教学

跨文化研究主要涉及培养跨文化意识、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跨文化能力的提高三个方面。跨文化意识包括: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客观认识,这种认识主要通过学习文化得以完成,大多反映在人的潜意识层面;跨文化知识主要是指在客观认识(或自身感受)基础上对社会文化现象认识的抽象和升华,即对社会文化的理性认识,主要通过社会文化学习完成,大多表现在人有意识的文化行为上;跨文化能力主要体现社会文化意识的能动性,是社会文化意识在人的跨文化交际行为中的表现,是运用对目的语社会文化的认识和体验来正确指导跨文化交际行为的能力。

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本身是一个文化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也是一个彼此理解、相互适应的过程。汉语的学习更是让留学生通过了解、适应、最终接受、认同中国文化的一个过程。这也就是新形势下,我们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引入跨文化研究成果,增强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达到汉语教学的目的。

二 跨文化研究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1.尊重

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来华学生,生活习俗不同、文化习俗不同、宗教习惯不同,甚至中国应试教育制度也会与学生强烈的自主学习方式发生激烈碰撞,而解决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尊重。尊重从态度上和行为上被认为是社会交往中避免尴尬、表示礼貌的一种重要方式,并能表达友好、愿意交往的一种重要社交形式。这主要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的互相尊重上,并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作为具有一定权威性的长者,对留学生表达尊重,不仅能让学生认可自己、亲近自己,更能很快地接受自己,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文化内容是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

汉语教学内容,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风俗习惯、民族宗教等等,还能体现中华文化的价值观、中国的法律、民族政策、对外政策等。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的变化,经济水平的提高,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地位与影响力,学好汉语将是走遍全世界的“通行证”。从这些教学内容上来说,一方面引导学生重视汉语的学习,建立强大的学习信心,更关键的是让他们了解中国,将中华文化传遍全世界。

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在授课过程中,尤其是综合课,要求教师要结合文章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中西文化的对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词汇内涵和外延的对比,通过各种丰富词汇发展、形成的历史成因,追根溯源,使学生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华民族在各种特定历史条件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社会观,最终被这种文化所吸引,愿意汲取更多中华文化的营养。

4.注重文化态度的认同

汉文化,历经五千年文化沉淀,可以通过成语故事、历史典故、风俗习惯展示给学生。要避免近年来国内某些部门在国外宣传中所谓的“大手笔、大阵容”,引起国外很多媒体的“炫富”质疑,而应采用更加成熟、睿智的方式达到“文化如水,润物无声”的效果。

5.跨文化研究在汉语听、说、读、写教学中的应用

在听力教学中,老师们大多关注学生听懂了没有,而忽视了学生是否真正明白其真正含义。这与跨文化意识、跨文化知识能力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听力教学中,除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情境氛围,还应注重背景知识的解析,培养学生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提高汉语听力;在口语练习中,加强对中国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常识性知识的介绍,让他们体味汉文化与本国传统文化差异的同时,避免谈话中触碰禁忌或引起尴尬;在阅读方面,通过词汇的学习,了解其在历史文化中形成的丰富内涵,及不同语境中表现出的差异,从而加深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产生共鸣;培养写

作能力建立在听、说、读长期应用和积累的基础上,是在对历史文化、宗教意识、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认同和了解的前提下完成的。因此写作教学,整个过程都贯穿着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知识的灌输、文化能力的提高。

6.文化熏陶和感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想要学生愿意学习汉语,首先要让他们对汉语文化感兴趣。不仅在第二课堂开展剪纸、水墨画、书法、传统戏曲等活动,将中国神话故事引入课堂,还可针对留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活动:如“我爱中国”汉语演讲比赛、“中华技艺”大赛,还有包含各国舞蹈、歌曲、食品、服装、工艺品等文化交流的“校园文化节”等等,通过互相体验,感知文化的碰撞,在碰撞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在传播自己文化的同时接受其他文化的影响。通过文化熏陶和感染,与留学生达到有效沟通,使学生理解各国之间、与我国之间各种文化、风俗的互相影响,相互融合,文化均有许多相似点,最终达到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各民族多元文化融会贯通的目的。

7.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通过陪护服务、慈善关怀、社会调查、疾病预防、旅游观光、义务劳动等,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使留学生在实践和巩固汉语知识的同时,纠正劳动低人一等的错误观念。掌握中华人文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素质,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增强责任感,提高自律性和学习自觉性,建立与中国人民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感情。

8.灵活的考核制度

打破期末试卷考试作为唯一考核标准这一常规方式,将口语考核、日常考勤、平时课堂练习、作业情况、参加文化活动等情况作为综合测评分一并计入汉语成绩中;并鼓励学生参加HSK考试,以考促学、以评促进,互相竞争,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 总结与展望

篇2

材料一:岭南文化博大精深,是广东文化的源泉和根基。岭南文化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逐渐形成包括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三大分支,具有开放兼容、务实创新品性特质的区域文化。保护好我们文化的源泉和根基,传承和弘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美丽幸福广东意义重大。

材料二: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凭海而立、因海而兴。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承载着沿线国家不同族群的海洋活动和海洋人文精神,促进了东西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接触、交流、互动与友好往来,推动世界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历史证明,海上丝绸之路是开放之路、强盛之路、文化之路。广东应自觉承担起改革开放先行地的历史使命,为我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率先探路。

【理论分析】

一、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

1. 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弘扬岭南文化精神,建设美丽广东,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体现了我国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2. 我国政府担负着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职能。建设幸福广东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要求政府必须切实转变职能,提高管理与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3. 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在弘扬岭南文化精神,建设幸福广东,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思想,立足实际,真抓实干,自觉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

1. 文化是人类所特有,人创造文化和享用文化。岭南文化是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而形成的,并为岭南人民所共享的精神根基。

2. 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挖掘文化资源、传承优秀岭南文化,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3.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传承优秀岭南文化精神,传承科技精神,培养全社会创新精神,对我国经济、政治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4.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具有开放兼容、务实创新品性特质的岭南文化孕广东人开放兼容、敢为人先的精神品格。

5. 文化具有多样性,民族化各具特色,通过文化交流学习,借鉴其它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丰富发展本民族文化。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通过文化交流,不仅能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海上丝绸之路承载着沿线国家不同族群的海洋活动和海洋人文精神,促进了东西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接触、交流、互动与友好往来,推动世界历史不断向前发展。

6. 在文化交流中,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之间也要相互尊重,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以促进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广东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推动岭南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文化交流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态度和原则,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7.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岭南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和广东人的开放兼容、敢为人先的精神品格。

三、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分析

1. 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岭南文化是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而形成的又反映了广东人鲜明精神物质的区域文化。

2. 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建设美丽幸福广东,必须大力弘扬岭南文化精神,

3.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岭南文化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也有自己鲜明的区域特征,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4.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博大精深的岭南文化产生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建设美丽幸福广东是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过程,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幸福广东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和创造性才能实现。

6. 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弘扬岭南文化精神,建设美丽幸福广东,必须坚持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好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古村、古镇、古城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精神家园,是人们记得住乡愁,记得住乡思、乡恋的地方。据此回答1-2题。

1. 古村、古镇、古城是人们记得住乡愁,记得住乡思、乡恋的地方。这告诉我们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只有古建筑才有文化的认同感

③古文化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④文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随着我国“加快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古村、古镇、古城的保护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保护好仅存的古村、古镇、古城刻不容缓。这是因为

①它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②它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③它对于研究中华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保护好古村镇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 当前我们必须警惕文化遗产保护中少数地方政府决策时 ,在经济驱使和利益诱惑下,无视百姓意见,无视法律法规和文化发展之道的“乱作为”。这就要求

A. 政府必须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B. 依法行政,保证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C. 公正司法,审慎行使权力

D. 树立正确政绩观,把发展经济放在工作的首位

4. 粤剧是由多种外来戏曲声腔和本地土戏、民间说唱艺术不断融合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粤方言演唱的剧种。后又在伴奏乐器上大胆采用了一些西洋乐器,大大增强了烘托唱腔和戏剧动作的效果,成为在广东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这给我们文化创新的启示是

A.只要全面继承传统文化就能发展

B. 只有运用方言才能有竞争力

C. 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

D. 要发展各种形式的大众文化

5.“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地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诗人席慕容《乡愁》让人读了无不对故乡产生牵挂。这表明优秀文化

A. 是现实物质力量,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B. 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世界,激励人们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C. 在塑造着人,也决定着人们幸福美好人生的实现

D. 似春雨般润物,催生人们对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

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许多地方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远景,提炼和培育出了自已的区域精神。据此回答6-7题。

6. 从早期的“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到新时期的“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广东精神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这表明认识是

①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②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③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④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 广东省新时期提炼和培育的“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是广东的文化名片,其既延续岭南文化的根基,也反映了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可见,广东精神

A.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B. 决定我省的发展方向和未来

C. 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时代性

D.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8.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欢度春节是全国的盛事。但全国各地的风俗各异。北方是以吃饺子、逛庙会等方式来欢庆,而南方则是以吃汤圆、逛花市来欢度。这体现了

A. 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关系

B.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

C. 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D. 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关系

9.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魂的躯壳。这表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作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文化创新必须迎合人们的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 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其中。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

②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协调

④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要求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 某校高二学生为开展主题“弘扬岭南文化精神,建设美丽幸福广东”综合探究,收集、整理当前有关岭南优秀文化传统和文化建设的一些材料,请你参与其中进行研究:

材料一:粤语是发源于北方的中原雅言(汉族母语)并于秦汉时期传播至两广地区与当地古越语相融合产生的一种语言,同时也是在香港、澳门占有主导地位的方言。它对岭南文化的传播、发展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2008年正式被联合国定义为语言,并且认定为日常生活中主要运用的五种语言之一,其地位仅次于普通话。以粤语为载体的广东文化也曾红遍大江南北,广东文化的影响力也为人所津津乐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粤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粤语需要保护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材料二:建设美丽幸福广东,必须突出文化引领。没有文化支撑和精神富足,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广东。要以建设文化强省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积极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充分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弘扬岭南优秀文化传统,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民众生活和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宣传和实践“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着力提升全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全面参与建设幸福广东的意识和能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特点的相关知识,分析粤语保护的重要性。

(2)关于粤语保护问题,有人认为,“只要政府履职,方言就能得到保护。”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知识,谈谈为什么建设幸福广东,必须突出文化引领。

12.美丽乡村,承载了亿万农民的美好梦想;美丽乡村,是小康社会在农村的具象化表达。建设美丽乡村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指出,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要保护好古村落。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农村则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材料二:广东省某地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尊重乡村自然风貌和文化历史渊源,保持农村古朴元素和乡村原始特色,挖掘、弘扬村落优秀历史文化,摒弃落后的习俗,彰显特色民俗;按照“一村一景”与“多景一区”的建设思路,坚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用文化提升乡村品位,丰富乡村内涵,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使美丽乡村更具特色,更富魅力。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要保护好古村落”的重要性。

(2)结合材料二,指出该区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哪些辩证法的思想方法?

(3)结合材料一和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该区“美丽乡村”建设政策的价值定位。

参考答案

1. B 2. B 3. A 4. C 5. B 6. B 7. C 8. C 9. C 10. B

11.(1)(1)①文化是由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粤语是北方的中原雅言(汉族母语)在秦汉时期传播,与两广地区与当地古越语相融合才产生的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地方方言。保护粤语有利于维护我国文化的多样性。②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粤语在两广和港、澳地区是人们语言沟通的主导方言,在方便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也不断地丰富发展,加强保护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地区的交流和合作。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加强对粤语的保护,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粤、港、澳地区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看到本地区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答案一:赞同。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其职能是管理和服务,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观点认为只要政府履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方言便能得到保护和推广,既看到政府的职能,也看到政府的的责任。

答案二:不赞同。方言保护首选立法机关必须健全法律,使保护有法可依;同时,公民对方言重要性要有足够的认识,有较高的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观点只看到政府有管理和服务的职能(即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忽视了其它方面的作用。

(3)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提升全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全面参与建设幸福广东的意识和能力。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出破解科学发展难题的创新思路和工作举措,推动广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大力弘扬新时期广东精神,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民众生活和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广东省加快文化发展、加大科技研发,有利于增强广东的文化软实力。

12.(1)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古村落对于研究中国乡村文明的演进,对于展现中华民族文明史具有特殊的意义。②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传统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血脉与延续基因,是根和源。离开丰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与滋润,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就没有了根基和生命力,就会迷失方向。保护好古村落,就是保护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根基,有利于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保护古村落,不但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可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篇3

一、引言

2013年9月我国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制定了“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的合作方针,这是中国政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一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辽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和宝贵的旅游资源,但区域自然环境较差,交通不够便利,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区域内贸易及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是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中国社会同步发展的关键所在,其中,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人力资源相比物力资源更具能动性和创新力,并能够调动物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货币流通”和“贸易畅通”是金融在融通货币和配置资源方面的重要功能体现,区域金融功能的实现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有效配置资源、促进贸易流通,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合作的早日实现。发挥人力资源对生产要素配置的主导作用、完善区域金融功能是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畅通”和“货币流通”的基础路径和内在要求。认清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金融人力资源情况,预测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对金融人力资源的需求,对我国实施金融人才战略计划、促进金融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Kletzer&Bandhan(1987)、Rajan&Zingales(1998)、Baldwin(1989)、Svalery& Vlachos(2002)等经济学家对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带贸易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广泛研究,认为金融具有资金配置的功能,而配置方式决定了国际贸易的交易模式。Rajan、Zingales认为一国的金融发展促进了行业的生产水平,进而影响了该国的对外贸易;Baldwin发现金融发展程度越高,一国在风险品的出口上就更具比较优势;Svalery&Vlachos通过实证分析OECD国家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的关系,验证了Baldwin的结论。国内学者徐建军,汪浩瀚(2009)研究认为,金融发展主要通过金融制度、技术创新、资源配置、分散风险和汇率调整等影响国际贸易,是外贸可持续的重要因素。戴卓(2012)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分析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发现金融危机对双边贸易的负面影响较大。

关于人力资源在促进金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卢卡斯(1988)将人力资本纳入到内生增长模型开始,就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现今,国内外的研究都已经较为成熟。Galor(2001)、Dutta(2005)、Fleisher(2009)认为在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人力资本积累是重要渠道之一。国内学者潘英丽(2007)从现代服务业创造价值的角度分析,认为金融竞争的实质是金融人才的竞争,要创建适合金融人才效能得以发挥的有效激励机制。目前对金融人力资源的研究多集中于现状分析或金融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如李全敏(2007)对我国加入WTO以后金融人才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金融人力资源具有素质结构差异明显、行业分布不均衡、总需求量大等突出特点;李江、谢小蓉(2009)认为改革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是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后的重要任务,关系到商业银行的国际地位和稳定运行。专门针对金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研究较少,如李绪红、罗仲星(2009)专门对上海人力资源进行评估和预测,发现金融从业人员结构不合理、单位金融人才效率较低是约束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原因。

目前,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表明,我国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重要时期。王保忠、何炼成(2013)认为金融和贸易是丝绸之路经济一体化的战略路径之一,贸易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级阶段和核心问题。何茂春、张冀兵(2013)认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和能源等资源的合理配置都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面临的战略难题。李忠民、夏德水(2014)对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效率研究发现,贸易环境负向变化成为未来该经济带发展的重要问题。

总体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需要解决各种资源和资本的配置问题,从而通过贸易和货币的一体化实现区域一体化的伟大战略构想。研究证明,金融在配置资源、促进贸易方面具有核心作用,而人力资源的低效率配置成为制约区域金融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对未来经济带发展所需要的金融人力资源进行需求预测,以期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人力资源能够得到有效配置,促进该区域金融功能的逐步完善,最终实现“贸易畅通”和“货币流通”。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人力资源现状评估

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做出合理预测,首先应该对该区域当前的人力资源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在了解历史数据的基础上,总结该区域的金融人力资源发展规律,得出客观科学的预测结果。本文根据《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中提出的金融人才发展战略目标,从人才总量、人才结构、人才素质、使用效能四个方面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是在古丝绸之路的基础上延伸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也是以亚欧大陆桥等铁路大干线为纽带的经济带(刘育红,2012)。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各省市经济金融发展差异较大,难以形成明确的横向对比,因此分析时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划分为西北段、西南段、中东段三个区域:西北段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北五省区;西南段包括重庆、四川、云南、广西西南四省区市;中东段包括江苏、安徽、河南三省份1。各段分析数据均由2002年至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力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和各省市《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及统计年鉴整理得出。

(一)人力资源总量

从业人员是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反映了一定时期内该行业全部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是衡量行业人力资源总量的关键指标。由表1可以看出,2001至2004年期间,三个区域金融业从业人员数量都呈现出一定波动。2004年后,各个区域的金融业从业人员总量都保持了较稳定的增长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时,西南段出现负增长,西北段增长幅度加大,说明西南段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金融人才向西北部回流。金融危机之后,各区域金融人力资源都呈稳步增长,其中中东部增加幅度最大,呈“√”型增长;西北段增速平稳,西南端增速呈倒U型。

从三个区段的对比来看,虽然中东段只有三个省份,但是金融从业人员总量一直都高于西北段和西南段的总人数,而金融业就业的区域差距是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较大的重要原因(杨艳琳,2004)。

从金融业从业人员占第三产业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来看,西北段略高于西南段和中东段,原因可能在于不同区域的服务业从业人员规模有所差异,后两者较为相近,说明金融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同经济发达程度不一定呈正相关,这与李俊(2013)的研究结论一致。为了发挥金融杠杆的作用,就要合理控制金融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例。

(二)从业结构

本文对金融人力资源的从业结构从性别结构、所有制结构、行业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变化趋势如表2所示。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各个区段的国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比例都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更多的金融业从业人员选择在非国有金融机构工作,即所有制结构变革推动了就业结构优化。从表2中看出,截至2014年底,中东段的国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比重最低,其他两个区段的比重相当,说明应该继续推进西部地区的金融制度改革,调整金融人力资源就业结构。

金融业就业人数的行业结构变化较为明显,体现了金融业从业机构多元化发展趋势。2004年至2008年,三个区段除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之外的金融机构从业人数出现大幅度增长,对比而言,中东段金融人才在除银证保以外其他金融行业就业的比重最高,说明其所在区域金融服务更优,行业就业结构更为合理。此外,西北段这一比重起初低于西南段,在2009年之后反超,表明国家支持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在西北地区成效得以显现。

(三)素质结构

随着金融全球化,高素质金融人才的聚集程度成为反映一个地区金融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金融人才的素质一般体现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此处用专科以下学历、本科学历、硕士学历、博士学历金融从业人数占总从业人数比例来衡量个区段金融人才的素质结构。表3根据2009-2015年的《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力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换算而来。

从表3可以看出,西北段人力资源素质结构弱于西南端及中东段,但总体而言三个区段的金融人力资源素质结构都出现一定程度的优化,其中西南段和中东段的学历层次变动较大。

(四)人才效能

人力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一种,可以按照边际生产规律确定人力资源的效能,即单位金融人力资源对金融业增加值的贡献率。通过对各个区段单位金融人力资源对金融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进行测算,发现西北段人才效能远远低于中东段和西南段,反映了西北段金融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水平较低,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存在约束(杨万平,2014)。总体来说,三个区段的人才效能水平相对于国际发达区域均较低。如香港2014年的单位金融人力资源对金融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103.63(李绪红,2009)),中东段人才效能仅为香港水平的57%。

四、模型分析及数据选取

(一)GM(1,1)模型

目前有关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有很多,基本上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定性分析多采用德尔菲法、名义小组等方法;定量分析通常采用多元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ARIMA时间序列模型、GM灰色系统模型等方法。区域金融人才需求受经济金融发展水平、政策制度环境等多因素影响,影响因素繁杂,同时现有样本数据少,信息不完整,结合各研究方法特点和适用条件,本研究确定采用GM(1,1)灰色系统模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金融人力资源需求总量和结构进行预测。该方法既可以弥补统计数据较少的缺陷,也可以避免预测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预测结果过于主观等问题。

GM(1,1)模型通过部分已知的数据,将系统信息抽象的概念量化并模型化,通过模型优化来预测部分未来的数据。其计算过程如下:

(二)数据选取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金融人力资源需求模型分设两个模型:人力资源需求总量预测模型和人力资源素质结构预测模型。由于GM(1,1)适合小样本预测,且2005年的总量数据波动较大,影响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因此采用2006-2014年的年度数据分别对西北段、西南段和中东段构建需求总量预测模型;采用2009-2014年的年度数据构建素质结构预测模型,分别对三个区段的本科学历从业人员数量、硕士学历从业人员数量、博士从业人员数量进行预测。根据GM(1,1)模型适合短期和中长期预测的特点,模型的预测跨度为2015-2020年2。研究中为了消除不规则变动对预测结果的影响,首先通过弱化缓冲算子生成灰色序列后,运用GTMS3.0软件进行数据预测。

(三)总量预测结果分析

从表6的GM(1,1)模型精度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各区段的灰色发展系数-a均小于0.3,说明可以运用已经建立的GM(1,1)模型进行中长期预测。除中东段的为二级精度等级,其他的检验指标都达到了一级精度等级,表明建模很成功。

从表7的预测结果来看,2015至2020年金融业从业人员总量增长最快的是中东段,以4.239%的增长率领先。综合来看,在“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期间,西南段和中东段金融人才的总量差距在逐渐缩小,而西北段金融从业人员年增长率为2.6%,加之基数本就偏小,与另外两个区段的金融从业人员总量差距将继续拉大。根据《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提出的2011至2020年,全国金融从业人员总量按照年均3.5%的速度增长的战略目标来看,西南段和中东段都满足全国金融发展的趋势,西北段还需要政策支持以达到计划平均增长水平。

(四)结构分析

根据前文所述,高素质金融人才的聚集程度是反映一个地区金融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卢福财、罗瑞荣(2010),因此本文对未来金融人才发展的素质结构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并以此判断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各区段金融发展的程度。表9中,各区段的本科、硕士、博士数量预测模型的灰发展系数-a都小于0.3,表明可以运用灰色预测模型进行中长期预测。各预测模型的均方差比值c和小误差概率p都达到了一级精度等级,平均精度都到达了95%以上,说明模型的预测结果可靠性很高。

从表10的预测结果来看,2015至2020年西北段、西南段、中东段的本科学历金融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02%、6、67%和9.76%,硕士学历的增长率分别为7.26%、7.28%、10.00%,博士学历的增长率依次为12.48%、10.13%、10.9%。说明未来几年西北段的本科学历、博士学历金融从业人员的增长速度都要高于西南段和中东段;硕士学历金融从业人员增长率最高的是中东段,而西南段的各学历金融从业人员的增长速度都较其他两个区段缓慢。

就西部区域来看,西北区段基数小,各个学历层次的金融从业人员数量远远落后于西南段;就全国来看,西北段和西南段与中东段金融人力资源水平有一定差距,尤其是硕士学历和博士学历人数较少,表明西北段和西南段的人才素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国家金融人才战略要求2015 年全国金融从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者所占比重达到6.4%以上,2020 进一步达到9.6%以上。根据上文对各区段的金融人才总量的预测结果分析,2015年西北段、西南段、中东段的硕士以上学历从业人员数量所占比例分别为6.42%、7.63%、14.46%,2020年各区段硕士以上学历从业人员数量所占比例一次为的8.28%、9.16%、19.08%。说明在短期内,西北段和西南段基本上会达到国家平均水平,但是中长期内将略低于国家计划平均水平,需要在“十三五”期间内科学调整人才战略,以促进未来区段内金融业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发展。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三个区段金融人力资源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2015-2020年三个区段金融人力资源需求总量和金融人力资源素质结构进行预测,主要结论如下:

(1)就现状而言,丝绸之路经济带三个区段金融从业人员总量不断增长,结构逐渐优化,但单位金融人力资源对金融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较低,与国际发达区域贡献率指标差距太大。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金融人力资源质量有待提高,配置效率较低,制约了金融对经济贸易的促进作用。

(2)预测结果表明,在金融从业人员总量上,西北段依然落后于中东段和西南段。在2020年西北段金融从业人员数量将达到44.6万人,西南段90.54万人,中东段109.29万人,西北仅占期间两个区段的差距达到50%以上。就年均增长率而言,三个区段依次为2.6%、4.003%、6.7%,西北段落后全国3.5%的增长目标。

(3)在金融从业人员素质结构上,到2020年,西北段、西南段和中东段本科学历金融从业人员将达到20.32万人、33.91万人和48.83万人;硕士学历金融从业人员将达到3.13万人、6.44万人、16.64万人;博士学历金融从业人员依次为0.56万人、1.86万人、4.21万人。结果表明,三个区段本科学历人数差距较小,硕士和博士学历人数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丝绸之路经济带肩负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使命,积极促成人力资源对生产要素配置的主导作用、完善区域金融功能是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畅通”和“货币流通”的基础路径和内在要求。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机遇与挑战并存,应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人才战略,以人才发展带动金融发展,以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形成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具体战略路径。

篇4

明清晋商的成功之道

明清山西商人称雄国内商界五个多世纪,“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是他们的自我写照。他们的成功,令人注目。他们的成功,就在於他们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和不自觉地发扬了一种特殊精神,它包括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我们可以把它归之为“晋商精神”。这种精神也贯穿到晋商的经营意识、组织管理和心智素养之中,可谓晋商之魂。

进取精神:所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有许多山西商人就是靠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白手起家而成大业。如著名的大盛魁商号,其创始人之一山西太谷人王相卿,幼年家贫,为生活所迫,曾为人佣工,在清军费扬古部充夥夫,服杂役,後来与山西祁县人张、史大学一起随营贸易,先是肩挑负贩,拉骆驼,後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开“吉盛堂”商号,其後改名为“大盛魁”,几经磨难,终於白手起家,到雍正时大盛魁已经是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商号了。

同时,晋商不畏艰辛,敢於冒风险方面。他们拉着骆驼,千里走沙漠,冒风雪,犯险阻,北走蒙藏边疆;横波万里浪,东渡东瀛,南达南洋。充分表现了他们不畏艰辛、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如山西商人在清代开辟了一条以山西、河北为枢纽,北越长城,贯穿蒙古戈壁大沙漠,到库伦,再至恰克图,进而深入俄境西伯利亚,又达欧洲腹地彼得堡、莫斯科的国际商路,这是继我国古代丝绸之路衰落之後在清代兴起的又一条陆上国际商路。

敬业精神:敬,原是儒家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他说过“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等语。北宋程颐更进一步说:“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所谓一者,无适(心不外向)之谓一。”可见,敬是指一种思想专一、不涣散的精神状态。

山西商人势衷经营商业,摒旧俗,褒商扬贾,又能把儒家教育的诚信、仁义、忠恕精神引入商界,从而有了常氏商业之繁盛。可见,把商业作为一项终身的崇高的事业来对待,正是山西商人经商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群体精神:山西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很重视发挥群体力量。他们用宗法社会的乡里之谊彼此团结在一起,用会馆的维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增强相互间的了解,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协调商号间的关,消除人际间的不和,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帮群体。

山西商人的商帮群体精神在商业经营中的表现有三种形式:

其一是从朋合营利到合夥经营。这是最初的群体合作形式。朋合营利就是一方出资,一方出力,有无相资,劳逸共济。而合夥经营是一个人出本,众夥而共商,也就是财东与夥计合作经营,它与朋合经营不同之处是,一个财东可有许多夥计,故“估人产者,但数其大小夥计若干,则数十百万产可屈指矣”。显然,夥计制比朋会制规模大,夥计制是在朋合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制度就其规模组织而言,在中国商业史上实无前例。

其二是按地区形成商帮。这一种形式是在朋合营利和夥计制基础上,以地域乡人为纽带组成的群体。山西商人在各地设立的会馆,就是这一地方商帮形成的重要标。这种地域帮以山西商人来说,统为晋帮。但在山西内部又按省内各地区形成不同的商帮,如泽潞帮、临襄帮、太原帮、汾州帮等。清季票号兴起,又形成平遥、祁县、太谷三大票商帮。

其三是以联号制和股份制形成业缘群体组织。联号制是由一个大商号统管一些小商号,类似西方的子母公司,从而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发挥了企业的群体作用。股份制是山西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创立的很有特色的一种劳资组织形式。

晋商精神核心内容

穷则思变,艰苦创业。

逐利四海,开拓进取。

振兴民族,忠义爱国。

组帮结会,同舟共济。

信誉至上,诚实守义。

尊师重教,以人为本。

篇5

可能许多人认为,老字号似乎是在清末民初的北京大栅栏形成的。其实非也,因为早在北宋的都城汴梁,成熟的字号就已出现,中国的诸多古都才是老字号最好的生长土壤。然而,宋之前为什么没有流传至今的老字号?字号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老字号,一定受到过大环境和相关事物的恩泽。

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一直是重农抑商的,统治者在商业上主要实行禁榷制度、土贡制度和官工制度。禁榷制度是指封建统治阶级对某些重要的商品实行专卖,私商不得经营,从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盐铁官营便是,明清时期又有进一步的发展。所谓土贡制度,就是统治阶层所需的大量商品不经过市场,而是直接纳贡,这就使得市场缩水不小。而官工制度,就是官府自行设立手工作坊、工场,因此丝绸、瓷器、军工器械等主要产品都为官府垄断,严重割裂了工商之间的商业链条。虽然这些制度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但在封建社会后期却严重阻碍了商业的繁荣,民间商号更是没有存活的空间。

萌芽于西周时期的坊市制度,“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这种将居民区的“坊”和商业区的“市”严格隔离的封闭式市制,一直延续到唐代。诗人白居易生动地描述了坊市制下长安城整齐划一的概貌:“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唐前期,坊市分离的封闭格局在方便城市管理、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的同时,并没有对这些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过多影响。虽然将市场交易局限在市中,交易地点也有严格的限制,然而实际上,在长安的坊中仍有一些私下的商业活动存在。例如长安宣阳坊有彩缬铺,升平坊里门有“胡人鬻饼之舍”。还有一些走街串巷、在坊内流动的小商贩,如“邹骆驼,长安人,先贫,尝以小车推蒸饼卖之”。尽管如此,成熟的字号在唐代仍没有沃土。

到了宋代,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度终于被打破。从北宋开始,城内城外都可开设商店,而且相同行业的店铺往往集中在一起,小商小贩也十分普遍。此外,因循千年的宵禁制度也被彻底取消,于是,有了夜市,有了酒楼,有了《清明上河图》中汴京的一派繁华。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都城汴梁城“东华门外,市井最盛,盖禁中买卖在此。凡饮食、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鹑兔脯腊、金玉珍玩衣着,无非天下之奇。其品味若数十分,客要一二十味下酒,随索目下便有之。其岁时果瓜、蔬茹新上市,并茄瓠之类新出,每对可直三五十千,诸合分争以贵价取之”——真是一派繁荣景象。另外,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头猪被赶入城市中肉市待宰,每日消耗的鱼达数千担。夜市往往持续到三更方散,市场交易动辄千万。还有说书游艺场所——“瓦肆”,大者可容纳数千人,许多脍炙人口的评书和历史故事就是在这里经说书艺人的精彩演绎传遍千家万户的。

随着商业活动的繁荣,城市也大为扩展,北宋时汴梁城的人口已经在百万规模。人们自由地穿行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临街开店蔚然成风,大街小巷中各种字号、店铺鳞次栉比,如青鱼市、肉行、姜行、果子行等,相当于如今的批发市场,俨然一派现代城市风貌。清人徐松在《宋会要辑稿》中对宋代街市如此描绘:“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八月三日诏曰:天下士庶之家,凡屋宇非邸店、楼阁临街市之处,毋得为四铺作闹斗八……”(“四铺”和“斗八”都是一种建筑装饰)如此繁华的街市,自然就孕育出翘楚之贾。《东京梦华录》中就提及了当时京城的一些著名商号,如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百钟圆药铺、梁家珠子铺等。但可惜的是中国商业史研究不发达,这一时期的老字号大多没有留下什么详细记载,只有一些名号散记于各类典籍。

城市贸易如此,国际贸易亦如此。宋元明清时期的陶瓷、丝绸、香料等都是大宗出口商品,经过“海上丝绸之路”送往他国。泉州在南宋时已经是世界第一大港,当时已经与58个国家有海洋贸易;至明郑和下西洋时期,中国已经与100多个国家建立了贸易联系。当时,明朝的沈万三、郑氏家族、海盗集团林凤等,都是海洋贸易中的航运老字号,“私下诸番”者屡禁不绝,就是因为海洋贸易利润丰厚。

明清时期活跃的国际贸易,导致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而长期占据封建统治者脑袋的“重农抑商”调调,在资本主义小露尖角后逐渐失声。已获得盐业特许经营的盐商已经聚集了相当丰厚的资本,他们转而投资于房地产、城防建设等,实际上已经是大资本运作。

篇6

工艺美术就是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术。又可称为实用工艺,一般是指在造型和外观上具有审美价值,与人类的生活用品或生活环境相关的一类工艺美术品的总称。工艺美术直接受到物质材料和生产技术的制约,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民族特色。主要包括三大类:一类是经过艺术处理的日常生活实用品,如漂亮的绣花枕套、精致的被面床单、美观的玻璃器皿等,这些用品多是以实用为主,装饰为辅,或者说,它们是在实用的基础上兼有观赏的功能。另一类是民间工艺美术品,如竹编器件、草编器件、蜡染织物、泥塑、木雕、剪纸等,它们采用的原材料一般比较低廉,工艺比较简单,价格也比较便宜,既可供实用,又可供观赏。再一类是特种工艺美术品,如景泰蓝器皿、象牙雕刻、瓷器玉雕等,它们采用的原材料比较珍贵,工艺非常精细,价格也比较昂贵,主要供观赏和珍藏之用,这些特种工艺品实际上已经不具有实用价值,其主要价值集中体现在审美和艺术上。

中国目前有各种与它混用的相关概念。例如,最早采用的实用美术或应用美术一词,含义过于广泛;图案或设计一词只是指意匠而言,未能体现工艺制作;工业设计是指现代材料、现代技术的大工业生产的美术;特种工艺则是指材料贵重、加工复杂的传统手工艺而言。

二、工艺美术的用途

工艺美术既是一种物质生产,也是一种精神生产,具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并直接为人们的生活服务。这是它在艺术领域中区别其他艺术的根本点。

工艺美术创作,包括设计和制作两个过程;即它不只是纸面上的美的图案,而且要通过工艺材料,制成具体的物质成品。正是对于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术加工,所以它的物质功能是第一的,基本的;美观则是第二的,从属的。在历史发展中,有的工艺美术品种已渐渐脱离实用而成为纯粹欣赏品,按其艺术本质说,它已脱离工艺美术范畴而成为纯艺术。

工艺美术从用途分,有生活日用品和装饰欣赏品;从制作分,有手工制作和机器生产,包括现代电子生产;从材料分,有陶瓷、金工、木工、漆器、染织等;从时代分,则有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等。

三、 工艺美术的内容及形式

工艺美术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由生活实用所规范的功能条件,由审美要求所体现的美的内容。工艺美术侧重表现美好的、积极的和肯定的题材。工艺美术主要是通过把握人们的精神世界,以表现出特定的情趣、格调等生活趣味和精神面貌。

工艺美术也同样具有两个方面的表现形式:符合生活使用功能要求的基本型;表现审美要求的外在型。这种外在形式受功能要求制约,通常是以造型、色彩、装饰三因素来体现。造型是以基本型为基础的外在形式,一切工艺美术种类,造型是最主要的;色彩是以工艺材料或附加材料来体现,色彩具有重要的精神影响和艺术表现力,但是没有造型,也就没有色彩;装饰是为了加强艺术效果的一种手段,优秀的装饰不是附加物,而工艺美术的美,也并不完全取决于装饰的有无。

四、工艺美术的表现手法

工艺美术的表现手法,由于要服从实用的要求,受功能条件的局限,所以,一般不宜采用对客观物象的描写,而以表现为主。通常是充分运用形式感,体现其特定的审美意识、情趣和艺术格调。而这种体现往往是比较含混的,非具象的。因而,工艺美术不只经常采用表号、象征、比拟、寓意、联想等多种手法,而且要利用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形式的体验、积渐形成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反映。

五、中国工艺美术发展脉络

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呈现着清晰的发展脉络。

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国人民为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各种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所创造的人工造物的总称。它是中华民族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工艺美术的一般本质特征,在内涵和形式上保持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又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鲜明个性。中国工艺美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别具一格的风范、高超精湛的技艺和丰富多样的形态,为整个人类的文化创造史谱写了充满智慧和灵性之光的一章。

以实用为主体的民间工艺美术和以观赏为主体的宫廷及文人士大夫工艺美术体系。它们作为在不同社会环境和条件下生长发展起来、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两种工艺文化形态,有着不同的生产方式、组织结构、功用目的和美学特征。民间工艺美术主要是自然经济的家庭手工业,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着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要。生产与消费的统一,使民间工艺美术产品完满地体现了实用、审美一体的基本原则,具有朴质、刚健、明快的品质。宫廷及文人士大夫工艺产生于官营或私营手工业作坊之中,迎合贵族和文人阶层的需要和趣味,因而侧重于显示观念意蕴和追求观赏把玩价值,推崇精雕细刻、矫饰奇巧。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也对工艺美术的发展起到了提升和促进作用。部分民间工艺美术技艺已上升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范畴,对于工艺美术保护的内容也已包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这些都为工艺美术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好环境。

篇7

艺术是人类生活和思想情感的形象表现,它随着时代和人类生活的发展而发展,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对艺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不同时代的艺术既有其差异性,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和联系。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人类的历史无法隔断,艺术活动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无法隔断的。每一个时代的艺术都是该时代人们生活及思想情感的形象写照,体现了该时代的政治经济及意识形态状况,也体现当时人们的审美水平。每一时代的艺术对于后代的艺术来说,都是一种既定的存在和条件,后一时代的艺术注定要在前一时代的基础之上得以发展,后一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也要在前一时代的水准之上逐渐提高。任何试图否定前人、否定传统的做法,都是违背历史规律的。每一个时代都有体现自身时代特点的艺术成果,以独特的审美方式哺育着同时代的人们,同时也成为思想文化积淀,继续影响和熏陶着后代。

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收和接受。一个民族有着自身完整的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有着独特的生活习俗和传统风尚,有着共同的思维及审美模式,同时也有着自己的艺术活动方式和特点。由于一个民族天然的历史联系,前世的艺术必然直接影响着后世,后人对艺术的学习,也必然要首先着眼于本民族的艺术精华。

艺术的历史继承性,还表现在对其它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人类的文明是相通的,随着历史的演进,东西方各民族的交往逐渐增多,文化艺术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各民族之间在艺术上相互继承和借鉴。人类艺术不应有国界,任何民族的优秀艺术成果都应为世界所共享,通过对外来民族艺术的吸收和借鉴促进本民族艺术的发展。自古以来,我们就有着与其他民族的文化艺术相互吸取的优良传统。比如,汉唐时期形成的“丝绸之路”,就是我国中原与西域进行各种交流的印证,其中也包括艺术方面的相互继承和借鉴。再如,汉族音乐与其他民族音乐方面的交流在唐代已相当可观,著名的“霓裳羽衣舞”,就是“胡乐”与汉族音乐结合的产物。同样汉族音乐对西域、波斯、日本等民族的音乐也有很大的影响,在日本,至今仍保留着像“燕乐”、“破阵月”这样的在中国早已失传的唐代音乐文献资料,有的甚至现在还在演奏。

艺术的历史继承性,还突出表现在艺术的形式、内容以及审美观念等方面。

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艺术种类基本形式特点的形成,都不是一日之功,而是经历了若干年,在历代艺术家的不懈追求和创造过程中逐渐成熟和完善起来的。使得艺术形式从粗陋到精致,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从美感的贫瘠到美感的丰富。艺术形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艺术作品的结构、体裁、艺术语言等方面,同艺术的内容相比较,形式因素具有变化相对迟缓的特点。历经发展保存下来的艺术形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独立的审美价值,会在较长的时间内相对保持不变,会影响若干年代的艺术家。

艺术的内容,是艺术家对人类的特定生活及思想情感的具体选择,人类社会生活及审美情感的连续性,决定了艺术内容在某些方面的继承性。一个民族自身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所出现的文化现象,往往会成为后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来源。如中国古代的许多神话和传说,像“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都长久地在后世流传,成为诗歌、戏剧、绘画、雕塑、音乐、影视等各种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题材来源。

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念,这种审美观念是该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政治、经济、地域、信仰、习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审美观念的历史继承性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同的审美观念,直接影响该民族艺术活动中遵循的规律和方法,以及追求和创造的艺术风格。比如,欧洲和中国属于不同的艺术体系,它们有着各自的艺术创造方法,形成了各自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是和他们各自的审美观念紧密联系的。欧洲艺术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它将求“真”和求“美”作为艺术创作的最高理想,逐渐形成了以写实为主体的审美观念和创作传统。在中国,像诗歌、绘画、雕塑等各种艺术的创造,不强调写实的表现,而是强调神形兼备、虚实结合,追求意境的创造,逐渐形成了以写意为主导倾向的审美观念和创作传统。这种对意境的追求,在诗歌和水墨画中体现的最为明显。东西方艺术的发展,都继承了各自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传统,在几百年的不断变革中,这种传统审美观念的影响在各自的艺术创作中始终清晰地表现。

艺术发展的创新性

新时代的艺术总是要适应新的现实生活的需要,适应新时代人们思想情感的变化及审美的需求,表达出人们新的观念、情感、趣味和理想。因此,后代的艺术对于前代也不是全盘的接受,而是有所选择、创造和革新。说:“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实际上,无论哪个民族、哪个时代对于艺术遗产的继承都是有条件的,都要依照新的时代精神、观念及审美理想,对前代或其他民族的艺术进行筛选,将那些思想性强、艺术性高、创作方法好的艺术吸收过来,借鉴过来,使之传承下去。

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继承和创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继承也只是一句空话。在这对范畴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研究艺术的继承性,目的是为了推进艺术的创新发展;艺术的创新,也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批判地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历史文化的发展,如大浪淘沙,每个时代层出不穷的艺术样式和作品,都要在历史的检验中接受筛选,凡是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就会经受住历史的筛选,得以广泛传播和世代流传。尽管历史上不同阶级、不同民族在审美观念上存在很大差距,但不同阶级和民族的人同时又存在着审美的共性,这样,使得大多数好的、优秀的艺术得以肯定和流传。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是批判地吸收。所谓批判,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尺度或原则,对以往的所有艺术作品进行审视,鉴别出真善美、假恶丑,鉴别出积极地、有益的、消极的、有害的等。前代大量的艺术作品,呈现出良莠杂陈的状况,这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局限下难以避免的。对此,我们应该客观地、辩证的、历史地予以分析和评价,既不能良莠不分,一概视为精华,也不能拿现代的标准苛求前人。应当将前人的艺术作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分析,看其对当时的艺术发展做了什么贡献、看其在艺术性方面有什么成就,从而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篇8

从实际教学的角度来看,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性讨论得较多,也是提升语文教学境界的重要基础。如果承认教学现实中的某些不足,便应当发现对于人文性的教育有时显得过于“高大上”,因而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就是一种不接地气的人文性教育,这样的人文性不会真正成为基于人性的人格素养提升,只可能是试卷上好看的分数。那么,如果当将人文性从天空中下落到人性的基础上时,语文课堂会有什么样的情形呢?笔者以《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为例,进行了尝试。

一、一段关于人性的追问

遵循传统的教学思路,《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教过多次。某一天突然想,如果于勒真是“我”的叔叔,那我会怎样想?我所教给学生的那些东西自己还能接受吗?同样的,如果于勒真是学生的叔叔,那学生又会怎么想呢?这一想法是不是有道理,有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出现,笔者很是费了一番脑筋。

从传统的教学思路来看,这一问题纯属多余,深下去可能没底,且考试也未必会考到,说不定还会打乱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答卷时产生错误认识,从而拿不到应拿的分数。可是从学生发展角度来看,让学生面对自己的心灵又应当是语文教学的应然之举,因为只有真正基于人性的人文性,才有可能真正对学生的心灵起到教化作用,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思考过程中,后一种想法愈加强烈,使得课堂上出现了一段关于人性的追问。文意解读到尾声的时候,笔者将问题抛给学生:如果于勒真是你叔叔,你会有什么想法,什么做法?

有学生反应很快:怎么可能是我叔叔?我又不是法国人。

也有学生知道笔者的意思:老师说的不是真的,只是让我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笔者点头表示同意。在笔者期待学生答案的时候,还真有学生问了一句:假如于勒是你叔叔,你会怎么办呢?

其余学生哈哈大笑,笔者早有预料,因而笑着说:我们大家都来想一想,然后来说说。

随后,学生开始了思考。一段时间以后。

生1:假如于勒是我叔叔,我也不会喜欢他。因为他是一个说谎的人!

师:意思是不诚实,人品有问题,是吧,不招人喜欢。

生1:是的。

生2:其实于勒很是可怜的,我觉得如果真是我叔叔,我一定会让我的父母帮助他。

师:你们觉得呢?

生(多):是的。

师:你们为什么这么想?

生3:因为即使从莫泊桑的角度来看,他其实也是同情于勒的,课文中写“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默念”“叔叔”“亲叔叔”这些词语,都包含了我对叔叔的一种愧歉,都表明了我对叔叔的一种同情。(有生自发鼓掌。)

学生回答到这里,笔者已经意识到其实大部分学生受原来教学思路的影响,或者也受自己人性中善的那部分的影响,因而有了几乎共同的认识。这种认识无疑是美好的,但同时也应当注意到这一认识还只是超越人性的一种人文性理解。于是,笔者将学生的思路拉回到原来的问题上。

师:请同学们注意,现在你们首先要建立的认识是――于勒,就是“我”的叔叔。(特地在“我”一字上加强了语气)他真的就是你的叔叔,还有可能住你家来。(生笑。)

师:你们愿意他到你家来吗?(一片沉默。)

师:沉默表示不愿意吗?

生(在下面小声地讲):也不是,我这不是在想嘛!(又是一阵窃笑。)

……

师:这个问题是不是不那么容易回答了?

生(齐):是。

师:大家很诚实,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品德。其实这是一个解剖自己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其实就是面对我们自身的人性。当面对一个不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好处的亲叔叔时,我们面临着人性的考验。我们会不会像文中所说的“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其实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师:从道义的角度讲,我们应当接纳叔叔于勒。可从利益的角度讲,我们又不愿意接受这个负担。这就是人生当中常常遇到的矛盾……

二、一段面向人文性的提升

作为教师,此时面对着两重压力:一是从“传道”者的角度看,教师毫无疑问地应当对学生的问题给出肯定的回答;二是从社会个体的角度来看,教师面对这一问题时能够给出的答案并不比学生高尚。这一矛盾的化解,在于教师尊重内心且基于人性的认识,同时又能够寻找到一种实现自身道德提升并能给学生以引领的教育因素。

师:其实在问大家这个问题之前,老师也很多次思考过。坦率地说,也跟大家一样面对着矛盾。如果说老师很乐意地将叔叔于勒接到家里还供吃供穿,那显然是一个美丽的神话;可如果说老师也将叔叔于勒就这么扔下,无论如何总是于心不忍……

生仔细听着,期待笔者下一步的回答。

师:怎么办呢?(笔者故意卖了个关子。)

生:难呐!(有学生故作成人口气。)

师:不难。笔者感觉人生遇到这样的矛盾的时候并不少,关键在于用我们的智慧去化解它。

生:什么智慧?

师:不能直说,我说的就不是你的智慧了。大家自己想想,看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

生思考。

生1:其实我们可以把于勒带回家,然后给他找一个工作,这样既有了亲情,也不至于形成事实上的负担。

生2:对呀,回来卖海鲜,生意或许会真的不错呢。不要在船上卖,要到我们这边来卖。

师:哈,同学们聪明嘛。这么会儿就想到办法了,如果真到我们这儿卖海鲜,肯定能赚钱,那时一家就团团圆圆、其乐融融了。

生3:老师,不对劲啊!

师:哪里不对了?

生3:工作哪有那么好找啊。如果真的这么简单,那文中我的一家也不至于如此窘迫,还要指望叔叔回来沾他的光啦!

师:对呀!很有道理,其他同学你们看呢?

生沉思,但分明感觉到了自己原来的想法有些简单。

师:其实根据我们刚才的思考,无论是我们拒绝了于勒,还是于勒不敢真正回来,只会用谎言欺骗家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

生3:老师,我知道了。

师:你说。

生3:因为太穷了。

师:呵呵,继续说。

生3:因为于勒太穷了,所以他不敢回家;因为“我”们一家太穷了,所以期待富裕的叔叔于勒回家;也因为“我”们一家太穷了,所以最后拒绝了穷困潦倒的叔叔于勒。

师:说得好,所以要想获得一个完美的结局,关键在于什么?

生:要有钱。

师:好像俗了点儿哈……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世界不是只凭着情感纽带而连接的,经济基础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并不应该嫌贫爱富,但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应当嫌贫,爱富本身并没有错。只要致富有道,也能提高生活的质量。

生4(插嘴):那样我们还会有力量帮助别人,这样的世界其实也是很美好的。

师:对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随着我们国家国力的日益增强,我们国家对外援助也越来越多,我们收获了中非友谊,我们国家在建立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些都是经济基础雄厚的结果。在这样的结果上去收获国际友谊,正是我们国家的方略。

三、基于人性实施人文性教学的思考

将人文性从天空拉到地面上来接点人性的地气,其实是有风险的,至少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语境中,这样的教学显得有些太实在。但笔者总感觉,人文性不是轻飘飘的空洞说教,不能说经过了语文课堂上人文性的洗礼之后,学生离开了语文课,还是那种玩世不恭的样子,那样的人文性教育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