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少数民族文学艺术8篇

时间:2023-09-04 09:29:1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少数民族文学艺术,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少数民族文学艺术

篇1

1、注重理论与技术的结合包豪斯创校的目的,就是将建筑、工艺、艺术结合起来,进而抹除艺术家、工匠和工业之间的界限。因此包豪斯学院在教学上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给予同等的重视,并以艺术家与工艺家为中心构建“工作坊”,将“工作坊”作为教学形式,师生之间以“师傅”“技工”“徒弟”相称。

2、采用双轨教学制包豪斯学院在每一届都会设立一位“形态教师”来教授艺术形式、色彩运用与绘画知识,再配一位“技术教师”,在技术、手工艺与材料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3、重视学员综合素质进入包豪斯的新生在接受专业教育之前,必须接受为期六个月的基础课程教育,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提倡作品为大众服务包豪斯改变过去那种艺术设计只为少数权贵服务的状况,提倡为大众生活而设计,因此作品具有实用性、大众性特点。

二、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教学现状

我国地域辽阔,拥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五十五个属于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由于地域、、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等不同,各自形成了具有浓郁特色的文化,他们的民族文化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在美术层面的表现最为显著,但他们在自己民族工艺美术的教学上,仍存在一些不足。

1、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我国现阶段艺术设计师的数量并不少,但由于工艺设计与市场紧密相关,导致大量设计师的选择是服务于市场的职位而非教师,致力于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教师又是少之又少,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很难找到水平高超的工艺美术老师。

2、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生源素质不达标目前,很多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教育学校只重视专业技能,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予考虑,这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够,所设计制作出的产品没有内涵,不能很好的传承民族文化。

3、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教学模式单一不具特色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教学模式单一,在教学中并没有突出民族特色,很多学校在民族文化教育方面只停留在对民族艺术的欣赏上,理论尚且不足,更无需提民族艺术作品的制作技艺。这使学生对民族特色了解不足,作品专业性不高。

三、包豪斯影响下该有的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教学

1、加强师资力量、合理分配教学任务教师的水平对一所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有直接的影响,少数民族高校应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吸引高素质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教学能力。借鉴包豪斯的教师配置模式,形成符合专业教育的“双师制”,聘请传统讲座教师在美术理论、绘画手法、创作流派方面教导学生,同时,邀请有经验的民族高级技师,在作品的具体制作上传授学生经验。

2、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招生时应充分展示自身优势,以吸引优秀学员,并在录取阶段做到严把关,宁缺勿滥。在新生的教育上,不要急于教授他们过于专业的知识,也没有必要要求他们掌握民族文化的精髓,而是首先对学生进行基础课程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对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十分大的帮助,另一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在设计作品时更有想法,创造的作品更具内涵。

3、产学结合包豪斯学院强调为大众生活而设计,这就要求学校与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产业结合起来,教育与市场结合起来。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专业应积极与相关企业取得联系,将学生的作品推荐给他们,尽量使作品得到接受、赏识并批量生产,这样不仅可以使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工艺作品的价值得到真正的实现,还可以激励学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民族高校 少数民族学生 法律文化意识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135-02

少数民族法律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多样性以及变迁性的特点,少数民族法律又称习惯法,对习惯法进行培养具有较大的难度。如何更好地对各个少数民族进行法律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各大民族高校值得深思的问题。必须要针对目前习惯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制定相应的科学解决策略,以此来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对法律的认知水平,提高其法律文化意识。

1 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少数民族学生法治观教育定位不够明确

在民族高校,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法律教育,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育过程,而是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而教育仅仅是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1]。民族高校必须要将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法律文化意识作为重点,使少数民族学生能够真正地了解到法律文化,不能够单一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而不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并且在对少数民族进行法律文化教育时,应该以尊重学生的等为基本前提。很多的教师没有充分地考虑到法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在民族高校中,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民族,因此,其民族信仰以及方面必定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每个人的文化背景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一个学生在语言、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他们都是法律教学的对象,而民族高校的教师却没有真正地考虑到这一点,仅仅是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最终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在对法律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与困难,而教师也并没有对这些疑问进行充分的解释,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少数民族学生对法律文化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每一个学生的文化背景都不相同,因此,在处理民族纠纷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分歧,无法进行很好的调整,很容易造成矛盾的扩大化。另外,要能够充分认识到法律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民族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法律教育时,必须要能够充分发挥法律文化的作用,利用少数民族的基本法对其进行教育,这样能够使得各个少数民族明白自身民族法律的重要,并且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解。

各大民族高校没有充分地认识到法制教育目标以及任务的特定性。对于我国的各大民族高校来说,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同时,也要能够充分地宣传党的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和谐发展[2]。但是目前,很多的民族高校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法律文化的教育,却没有很好地认识到法律教育的目标。高校在发生民族纠纷时候,教师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没有使学生明白民族纠纷是一项对国家危害很严重的行为。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法律教育时,习惯法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必须要能够充分地发挥习惯法的作用,在少数民族的法律中宣传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这一点能够有效地促进学校环境的和谐稳定,避免民族纠纷的发生,所以教师必须要能够充分地发挥这些法律的作用,使少数民族学生能够真正明白各民族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1.2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法制观教育的效果不明显

各大民族高校没有真正做到法治教育内容设置的针对性。民族高校主要是通过课本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十分单一枯燥,无法很好地提高教学的效率。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民族高校在进行教学的同时,也要经常性地开展一些讲座以及实践学习,充分地利用习惯法文化,使学生能够充分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在法律教学中的重要性。目前民族高校中的法律教学并没有涉及到以及民族自治方面的问题,所以没有做到民族性与区域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结合,无法真正符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无法使少数民族学生适应这种情况,并且由于这种教学方式与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没有关系,因此无法使其更好地吸收法律知识[3]。另外各个民族高校的教育方式十分单一,教学方式没有创新,使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无法提高学生的法制素质。并且由于相关的专业的限制,导致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无法利用一些模拟法庭的形式开展,而只能通过单一的宣讲书本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资源欠缺的情况下,其实教师可以通过借鉴国外教学经验的方式,根据法律教育的特点,制定出创新式的教学形式,从而来保证教学效率的稳步提高。目前很多的民族高校所使用的法律教学教材十分陈旧,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在课堂之上,教师无法很好地讲解一些法律重点,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教师的法律教学水平不够达标,无法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

各大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法律缺乏相应的自觉性,并且民族高校的法律教育单一,在每一各课程中关于法律教育的内容很少,这样无法使学生真正地学到法律知识,学生要想真正地了解法律知识,只有自己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但是,目前在很多民族高校,能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法律知识的学生极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法律的自觉性很差,在课堂上学习法律就不够认真,课下更是不会主动学习,很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仅仅是注重自身专业的学习,不会自觉去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并且学校的学生能够利用法律维权的现象很少,这充分说明了学校的法律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对学生的教学没有做到位,无法很好地传播习惯法文化[4]。

2 促进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法律文化知识的途径

2.1 教师要能够正确对待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

在我国各大民族高校,少数民族的传统法律文化在各大高校的法制观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将少数民族的法律文化与大学生法制教育相互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各大民族高校的法律文化的教学水平,并且能够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学法、懂法以及用法的自觉性,对建设和谐校园环境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5]。各大民族高校的教师必须能够认识到习惯法文化的重要性,能够充分地了解其法律文化的内涵以及所具有的一些功能。少数民族文化是各个民族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与发展起来的,对少数民族学生有很重要的价值意义,并且这些法律都是以各族人民的信仰以及宗教为基础建立的,因此,能够与少数民族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够促进其更好地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要有全面的考虑,对少数民族进行教学时,由于从小在自己民族地区成长,因此主要是接触自己区域法律文化知识,而这种民族性的法律文化知识对其自身的影响是巨大并且根深蒂固的,所以利用习惯法对其进行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使其更好地接受。另外,在利用习惯法教学的同时,要能够适当地灌输国家法律,在目前各民族交融的环境下,国家法律与习惯法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所以,教师必须要适当地融入国家法律,利用习惯法来讲解国家法律,使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文化知识,提升其法律素质。

2.2 加强学校法律教学改革,增强法制教育的时效性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最好途径,在民族高校,法律基础课是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基本途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系统地学到法律知识,掌握法律的基本技能,因此,各大民族高校必须要重视法律课堂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所以,必须要对法律课堂进行改革。首先民族高校必须要配备一些法律专业知识技能高的教师,并且要能够不断地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法律教学水平,同时也要对法律课本进行及时更新,使法律教育能够跟上时展的脚步,将一些废除的法律在课本中移除,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另外,学校要能够充分地引入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法律文化意识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的效率,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懂得法律知识的内容。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利用一些案例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设计的案例都要贴近少数民族的生活,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法律文化知识学习成效的提升,提高其运用法律的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场景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地进行谈论与思考,提升学生的用法能力。

2.3 结合少数民族地区法制规划建设,创建法治校园

学校必须要大力推进校园建设,结合少数民族地区法制规划建设,创建法治校园,依靠法律手段管理学校,提高学校教师及学生的法律素养,增强法律意识。另外学校要能够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弘扬少数民族地区优秀风俗文化,在校园内开展一些除陋习活动,以此来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法律信仰,将法制建设与少数民族风俗结合起来,进行普法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法律文化意识,树立法治观念。

3 结语

要做到各民族融合,必须加强各民族的法律文化意识教育,在我国目前各大民族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法律文化意识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民族高校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对习惯法文化意识的培养,利用习惯法来提高其法律素养,使国家法律被其接受,促进各民族融合与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亚.民族高校开展多元文化理解教育探赜――基于对少数民族学生多元文化意识的调查[J].2013,1(1):40-41.

[2] 刘毅.少数民族法律文化视域下民族高校大学生法制观教育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2012,2(2):50-51.

[3] 刘懋琼.多元文化语境下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障碍与对策分析[C]//第十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3(1):30-31.

篇3

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不乏自然主义的生命观照,但总是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相连,在这方面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自然意识流露则如实地显示了在“少数民族与自然真实交往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可信的自然”,丹麦文学史家格奥尔格•勃兰兑斯将其区分为“自然教化思想”与“自然母亲的隐喻”两类本质差异,即中国现当代主流文学创作归属于大众文化的自然主义崇拜,人们渴望从自然生态中去寻找认同,其自然抒写蕴含着对现代社会失意人的安慰,“通过唤醒人们对自然亲和印象的感知,达到社会教化功能”,汇入了“生态批评”、“生态责任”的现代概念,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生态自然内涵却截然相反。首先,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从古至今都蕴含着自然主义的神秘特质,并通过歌颂自然传递非同一般的隐喻色彩。例如蒙古族草原题材文学常常将未开垦的草地比喻为“处女”,隐喻女性与自然的关系,那些蕴藏着珍贵矿物的土地形象都是友善的,仁慈的,大自然在蒙古族文学中以哺育生命的母亲象征出现,认为它们“集温柔与坚定、激情与秩序、幼稚与成熟为一身”,神秘莫测、不可捉摸,需要善加保护。此类身体化的体认在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比比皆是,回族文学《疙瘩山》中的自然抒写以母亲的道德使命指代自然延续物种的母体责任,描写了回民黄土地膨胀、受孕、分娩、隐退、死亡的全过程,表达自然支配人类的“第二性征”,歌颂自然被动的、服从的、被使用的天赋道德,成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文学的代表,其母喻范式的益处在于通过自然的无私服务,化解男权社会的极端控制,号召人类承担起对母性自然的责任义务。古语有云:“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过原始自然意象的人格类比来完成人类自身行为的抑制是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惯例,而90年代以后的少数民族文学“对生态自然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态度与精神,不如说是一种审美风格”。

我国现当代主流文学创作将自然生态内涵视为反对工业主义的存在,当自然成为现代人心灵的庇所时,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却天然具备自然主义的启蒙性,九十年代以后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看不到丝毫对自然主义的消费,而是作为一种审美的愉悦之源而存在。例如土家族文学讲究返璞归真的情性自然,视“无执着”为自然的本质状态,代表名著《梯玛神歌》展现了土家族人面对死亡的豁达;纳西族民间歌谣的审美对象覆盖了宇宙星空与山川风物,专注于平凡小事,力求呈现人与物的自然性灵,传递物我合一的思想;苗族古歌充满了对客观自然的模拟,将真实之美视为自然之美,早期的《中麻歌》、《枫木歌》是自然物象的真实;中期的《铸日造月》、《栽枫香树》是自然境遇的真实;后期的《迁徙歌》、《神子神孙》则是自然情感的真实。虽然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对自然的审美体验各不相同,但均取法于天地,立象以尽意。正如荣格所说,自然不能成为人们面对世界工业化的安慰剂,更不能化身文学炫耀的产物,我们可以如此理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自然主义精神,即“它是一种不以自然为自然的创作精神”,对于少数民族作家而言,并没有将自然创作对象与其自身鲜明区分,少数民族文学的自然主义精神物我不分,不是建立在对自然的虚拟想象与征服之中,相反是人化的、神性的、对生命自然的确证。

二、诗意言说方式:作家最高体的性灵之光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最擅长的是对自然的诗意言说,原因在于真切可感的大自然不仅存在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劳作中,还存在于少数民族的民族命运之中,是民族命运中的一切自然之物给予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特殊驱动,使之相较大众文学的自然言说多了一分犹如小儿蒙昧未开又天真无邪的诗意。首先,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天然具备自由野性的特质,云南佤族的《西岗里》意为从山洞走出来的人,描写了“猎头祭谷”、“生食动物”的部落生活,但对自然的倾心塑形却达到了中国文学的极致,佤族的河流、山岗、阳光在文中自由穿梭,即使是最可怕的“人头祭祀”也因为“山神的节日”隐去了血腥与荒诞,取而代之的是山里人的歌、大峡谷的惊天涛声,以及作者在秋天的转弯处看见的一座座哀伤的石头。汉族作家迟子建形容他为“最生动的身姿、最沉着的气度、最辽远的包容”。此类自然的抒写在少数民族作家的眼里“既是基于生存厉害关系的表达,又是对人类自然存在的诉说与感情依附”,因此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自然主义情怀源自作家的原始冲动,他们没有对自然强大的控制欲,依靠自身与自然命运的深刻联系来反映人与自然的依存。其次,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自然主义思绪是无目的性的自发抒情,倾向于表达人的内在和谐性以及对土地、生命的真实感知。无目的性是自然主义文学的精髓,即意识到自然外物对身体的作用都是为了让心灵获得生而为人的各种影像,布依族文学《洪水潮天》中的砍柴翁在饿死的时候庄严地致谢天地让他看到了神的力量;维吾尔族的《中国土地上的圣战》虽然是描写伊犁少数民族反抗封建压迫的作品,但却对战争做出了超越性的解释,指出是自然的意志教导我们主宰民族的生命,依靠感觉、快乐以及思想来活着才不会被混乱不堪的心神困扰,对人的自身自然做出了经典的诠释,丝毫看不到人处于残酷战争中的心理失衡以及与自然的紧张对立关系,自然早已进入了创作者的意识,成为文学思维的高级形式促使作家内化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而作为心灵的造景者,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使命仿佛就是对自然无止境的观想涌现,始终保持着最适当的姿态,其恬然闲适的距离化、人文情怀以及审美空间弥漫着浪漫与古典的诗意,“那并不是对生活的短暂溢出或调味,是面对自然真正的谦卑与敬畏”。

从二十世纪开始,我国文学创作接受了西方的心身学说,体现为对哲学的二元论检阅,在主张物质与思维的同时,大量地参入了对文学功能性的贯彻,对此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却游离于外,闪耀着最高本体的性灵之光。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现当代自然主义作品都是“科学化的自然主义”,以探索自然资料与感官证据来反映世界的合理性,而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却是体悟性的自然主义,例如拉祜族《扎努扎别》对作家童年田园生活细致入微的描绘,抒发“哪里有自然哪里就有黄金”的呐喊,表现作家经由自然净化后对生命价值的沉思,质问读者人死后会再生吗?除了穿衣吃饭你还操心些什么呢?土家族《母船》、《百合》写游子在千里之外怀想故乡宁静古朴的生活,展示了土家族人恬淡、和谐的生存样态,是作家立足于乡土自在生命的精神回归。可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自然主义情怀处处蕴含着作家主体在场的心灵表白与叩问,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对自然诗意的表达,是诗意的自然对少数民族作家心灵塑造的结果。根据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灵魂学说对文学创作进行的补充,文学既是服从现实物质实体的形态表征,又是“对作家心身探索中无广延的、不朽的精神力量的感性解构”,少数民族作家正是受到了自然有形体与无形体的知觉影响,从而塑造了自身的自然观念、思维以及欲望。

三、结束语

篇4

中国英语教育学科的研究是建立在以汉语言文化为背景的基础上的,其研究对象也是以汉语言文化为背景的英语教学。然而,作为多民族国家,中国的英语教育学科如果没有对少数民族英语教学的研究,是不完善的。对少数民族英语教学的研究,将从根本上改变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研究不足、教学完全套用汉语言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模式,使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和研究走上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并为民族语言政策的制定及民族语言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借鉴。此研究的实际意义是:填补云南省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教育方面的研究空白,找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因素,分析这些困难因素的成因,探究解决这些因素的对策,以便改进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教师的教学风格,从而为云南省民族地区培养高质量的外语人才,以满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笔者从1996年开始分别在少数民族较多的贵州和云南两省高校担任英语教学工作,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外语水平较汉族学生的外语水平要低得多。在课堂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表现得沉默,逃课频率也较汉族学生高。不言而喻,少数民族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肯定有他们自身的困难,而此课题就是要通过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弄清楚他们学习英语的困难因素,并基于科学的理论来分析这些困难因素的成因,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研究综述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来自本民族语言的语言迁移和汉语的语言迁移,其困难程度自然大于汉族学生。在大学阶段,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水平与汉族学生有很大的差距。英语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在文化背景、学习习惯、学习基础等方面有很大不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英语学习的效果。要进行有效的英语教学,不能生搬硬套以汉族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成果,必须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一部分学者着重于困难因素分析,如向红笳的《民族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困难因素分析》,刘炬红等的《藏族学生的社会、语言、文化背景及学习英语的困难和干扰》。另一部分学者则在分析困难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如侯建军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英语听说障碍及其解决途径》中提出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英语听说水平的主要因素有语音因素、心理因素、中学时期英语听说训练少、英语国家背景知识缺乏等,其解决途径为开设语音学选修课,听力分级授课,加强精听和泛听训练,利用暑假开设面向中学英语教师的听说培训班,加强提高本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听说水平。《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障碍和对策》一文则在分析时更注重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外语与学习动机密切相关。值得一提的是,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吕万英进行的9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广西壮族学生英语学习障碍及其对策”研究。该课题对壮族学生的英语学习障碍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并从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理论的角度加以分析,指出了具体对策。虽然目前的此类研究都能注意到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不同情况和不同特点,并对之进行描述和分析,但多数流于一般化,其研究成果针对性不强,缺乏实践性的依据,无法指导教学实践,也不能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实和检验。

三、研究的目的、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方法、状况,以及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困难因素。研究首先随机抽样访谈了云南财经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的3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听取他们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困难和问题,编制调查问卷,对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理工大学和云南冶金专科学院2010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以175名少数民族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75份,回收175份,回收率100%。研究工具由Adamson和Feng2(2009)设计的3个问卷组成,大部分含有一个“强烈反对”和一个“完全同意”的5级LikertScale量表;问卷同时也包含一些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问卷内容主要与受试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困难因素有关。本研究的所有数据都用SPSS统计数据分析系统处理。其中,频率用于测量开放式和封闭式指标的百分比,描述统计用于检测LikertScale量表项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四、结果和分析

(一)学生的背景信息总共有175名学生参加了此次调研,其中82名为男生,93名为女生,涉及学生组别20种。就样本而言,被调查人数最多的五个少数民族依次为彝族(59)、白族(36)壮族(15)、土家族(13)、回族(10),这五个民族占被调查对象总人数的75.99%,其次为哈尼族(6)、蒙古族(5)、苗族(5)、独龙族(4)、满族(3)、佤族(3)、纳西族(3)、傈僳族(3)、傣族(3)、布依族(2)、藏族(1)、阿昌族(1)、基诺族(1)、拉祜族(1)和布朗族(1)。

(二)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和方法从表问卷结果看,几乎没有学生是直接从民族语的基础上来学习英语,只有12%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要经过民族语-汉语-英语的三语转换,而88%的学生都是从汉语的基础上直接学习英语。这一结果和学生的访谈的结果一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汉语言文化已经深入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所以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经过小学及初高中的学习,都能像汉族学生一样地使用汉语,自然也就直接从汉语的基础上学习英语。从和学生的访谈中,大多数学生都说他们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表3的问卷结果显示,只有0.26%的学生认为自己形成了有效的学习方法,而99%以上的学生都不认为自己有一套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

(三)学生在说、听、写、读四个方面的困难因素

1.口语方面在以前很多专家和学者的研究中,少数民族学生口语能力难以提高的因素之一,是因为他们由于心理上有自卑感,在别人面前和课堂上不敢开口说英语,也不敢问问题,因为害怕他们的民族语口音影响他们的英语发音,怕被同学和老师笑话、看不起。但是在笔者和学生的访谈中,他们大多认为没有这方面的原因,问卷结果显示:只有5%的学生非常同意这一说法,13%的学生表示同意,而有30%的学生表示非常反对,39%的表示反对,另外13%表示不知道。总的来说,70%左右的学生不认为口语能力难以提高的原因是心理因素。那么,影响学生口语能力的客观因素是什么呢?表1的6个选项中,学生对1,2,6项的给分都很高,分别是4.20、4.52和4.01,说明学生认为影响他们口头表达的主要因素是发音不准、词汇量不足以及缺乏口语表达的环境和机会。其中,学生给2项的分数最高,说明学生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词汇量不足。其他3、4、5项也有相当的分值,分别为3.22、2.53和2.54,说明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认为他们不了解英语的表达习惯和表达方法,他们的民族语思维模式阻碍了英语的表达方式,以及他们的民族语口音影响了他们英语的发音。

2.听力方面从学生的考试分析及与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在英语听力方面都存在困难。表2的选项中,学生给1和3的分数最高,为4.50和4.35,说明学生在听力方面的主要问题是词汇量不足,及缺乏练习听力的机会。另外,学生对英语的结构句式理解、语音障碍及民族语的干扰方面的困难也给了相当的分值,分别为3.47、3.22和3.54。文化背景知识欠缺这一项,有2.28的分值,说明学生也有这方面的困难。

3.写作方面从教学实践看,不论是汉族学生还是少数民族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表3的问卷结果显示,妨碍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是词汇量不足和结构句式与习惯表达欠缺,分值分别为4.47和4.10。其次,写作练习少也有3.22的分值,而民族语思维干扰和汉语思维干扰这2项不是主要因素,分值分别为1.85和2.54。4.阅读方面表4的问卷结果与教学实践及学生访谈结果一致,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困难主要是词汇量不足及语法知识薄弱,分值分别为4.62和4.10,民族语思维习惯干扰和汉语思维习惯干扰这2项也有相当的分值,分别为3.22和3.35,说明学生在阅读中的确受汉语思维习惯和民族语思维习惯的干扰。五、结论和对策本研究通过访谈和问卷的形式对云南省四所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展开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方法、状况,以及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困难因素等方面。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后,我们得到的结论如下:在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方法方面,几乎没有学生是直接从民族语的基础上来学习英语,只有很少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要经过民族语-汉语-英语的三语转换,大多数学生都是从汉语的基础上直接学习英语并且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自己没有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从对学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调查来看,在口语方面,心理因素不是影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原因,影响他们口头表达的主要客观因素是发音不准、词汇量不足以及缺乏口语表达的环境和机会;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在听力方面存在困难,学生在听力方面的主要问题是词汇不足,及缺乏练习听力的机会;英语写作方面,妨碍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是词汇量不足和结构句式与习惯表达欠缺;在阅读方面的困难因素主要是词汇量不足及语法知识薄弱。另外,学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受到一定的民族语思维习惯、汉语思维习惯的干扰,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词汇量不足是学生在所有英语学习中的共同困难因素。

针对学生的以上困难,我们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急于提高英语成绩,但是却较少考虑到合适的学习策略,只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缺乏计划性和灵活性。相关试验数据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较之于汉族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以下特点:强调客观因素,忽略主观能动性;被动跟着老师的教学计划走,没有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所以,必须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并且能自我检查评估,逐步发展。研究发现,成功的语言学习者自我管理能力一般都比较强。因此,外语教师还有一个新角色,就是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即帮助学生培养学习责任感,然后在学习中采取主动。这样,学生就能在学习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加强词汇教学在平时的课文学习中同学们大都比较注重课文的篇章结构、句子结构、语法等方面的理解,在课堂的讲解中,教师通常也都是侧重这方面的分析,但是,词汇是学生打开英语学习之门的钥匙,也应该是英语教学的重点。许多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记忆单词,但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记忆方法单一、死记硬背,阅读量少,缺乏词汇习得策略。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当改进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模式,积极探索词汇讲授的方法,加强学生的词汇记忆。

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适应

由于生活习俗、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文化观念等存在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到异地读书接触了新的生活环境、学习氛围、文化习俗之后会面临社会适应问题,内心世界经历着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本研究所关注的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到异地读书在社会适应上有没有不适应?如果有,体现在哪些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到了异地后民族认同感会不会和以前不一样?民族认同感与社会适应有没有关系?在所读高校,学校有没有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解决社会适应中出现的问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针对这些疑问,笔者调查了南昌航空大学的在读少数民族学生。

一、异域文化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南昌航空大学有45名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其中28名在文法学院,其余分布在材料学院,软件学院,经管学院等。上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下的社会适应问题主要体现在文化适应、心理适应、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人际交往等方面。

(1)文化适应方面。由于我国民族教育自身的复杂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及教育人类学本土化的相对滞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校中的文化适应还很薄弱。少数民族大学生来大学之前是在自己的民族文化氛围下成长的,但到了新的文化环境之后会出现文化碰撞,这可能会使少数民族学生自己产生一道防线,使得他们不主动与其他民族同学接触。HZR是文法学院的一名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学生,因维吾尔族文化中女性平时带头巾,到了大学之后因其他民族没有类似的习俗,所以此同学成为有些对此方面没有了解的同学议论的对象,从而产生心理压力,而对这种不同的文化环境感觉明显不太适应。(2)心理适应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因为意识到自己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各方面的不同会表现出独特的心理不适应。这不仅表现在外显的语言交际、生活习惯上,还表现在内心的、行为准则、思维方式等方面。他们会因为语言障碍而断绝与外界的沟通,从而养成内向、冷漠,甚至孤僻的心理。有时会因为同学一句冒昧的话而伤心或情绪不稳定。经管学院的LP同学是在她班上唯一的一个回族学生,她天天只能在兰州拉面馆吃饭,而班上没有和她有相同习俗的同学,所以她一个人单独去吃饭,这样就少了和其他同学相处的机会,因为平时与同学没怎么沟通,慢慢地她在寝室也不太说话,而人是需要有个倾诉对象的,需要适当地释放生活中的压力的,而她几乎没有很要好的朋友,只能继续独来独往,导致逐渐走向自我封闭。(3)日常生活方面。由于长期生活在该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氛围中所以生活习俗方面也会有极大地不适应。例如伊斯兰教不仅是一种宗教,还是一种生活方式。英国学者詹森曾说:“伊斯兰教不仅仅是宗教,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整套信念与崇拜方式,它是一个广泛而又相互联系的法律体系,它是一种文明,它是一种经济制度和一种经营方法,它是一种政治和统治手段,它是一种特殊社会和治家方式。”这种生活方面的不适应在进入大学的初期会表现的格外强烈和突出。饮食是生活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仰不同从而饮食习惯也不同。由于穆斯林少数民族大学生只能在清真餐厅进食,所以有些高校如果没有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致使该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更大的生活上的不适应。因南昌航空大学没有一个独立的清真食堂,穆斯林学生们只能在小型的清真面馆吃饭,而这些面馆不提供早餐所以他们每天过着没有早餐的日子。因各地的气候不同,所以少数民族大学生到异域来读书还会出现水土不服等情况,到南方读书的大学生出现水土不服的概率更大。因南方的气候比较潮湿,很多学生身上出现大块大块的青肿。(4)学习活动方面。在大学的初始阶段,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最大的障碍来自于语言障碍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自己的家乡是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读书的,汉语基础不是很好,理解能力较弱。再加上不同环境下养成的不同思维方式,在学习上会遇到极大地困难。在课堂上要把自己的想法转换成汉语需要点时间,因此反应显得较慢,所以大多数时间都不敢在课堂上发言。从他们的学习成绩可以看出,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因为专业术语较多他们的成绩很难跟得上同班同学成绩。出现了很多挂科现象,但不是因为不勤奋而是因为汉语基础不太好而考试考得不理想。(5)人际关系方面。由于、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语言障碍等问题,在人际沟通上出现不适应。调查发现,在少数民族学生中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因为担心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思想,就不敢跟更多的人交流交朋友,从而限制自己的交际圈,只跟与自己同族的同学来往。所以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民族因素和自身因素也是人际适应的影响因素。

二、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相应措施与建议

(1)在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上出现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各高校媒体、报刊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习俗、,得到非少数民族学生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理解、包容及尊重,从而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团结意识。可以考虑定期开展民族交流月活动,使学生有机会相互了解不同民族的习俗,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本民族特色的平台,促进民族交流,取得共同发展,实现和谐。让各民族学生手牵手,一起为了创造美好未来而奋斗。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加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例如文法学院将十月定为学院的民族月,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从而使更多学生了解到少数民族学生的一些风俗习惯。(2)在心理不适应问题上,通过各种途径加以解决。比如用导师制给每个少数民族大学生安排导师,他们有除了任课老师之外的与老师接触交流的机会。可以请心理咨询师定期的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调查发现,文法学院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经常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聊天沟通,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及时给予相应的疏导,帮他们分析现状,使他们正确认识民族间的差异,正确对待自己,而消除他们心中的疑虑和自卑感。(3)在日常生活中,高校领导给予少数民族学生更多的关心,如一起过节,一起吃饭,使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比其他学生多。学校可以在这方面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尽量完善清真食堂的设施,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伙食,在生活上提供生活援助,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健康康地读书,不要因为基本的饮食问题没解决而分散注意力。(4)在人际关系和学习生活方面,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校各个社团组织,锻炼少数民族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这过程中使他们的交际圈夸大,形成人脉网络。在不断和其他民族同学接触交流过程中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及同学身上的优点,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激情和课余活动的兴趣,使他们的情绪稳定下来,适应所在的生活圈子及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李伟梁.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6)

[2]李怀宇.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J].贵州民族研究.2006(1)

[3]彭谦,戚甫娟.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问题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报.2009(3)

篇6

(贵州省安顺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黄果树镇大洋小学561022)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教学 现状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我校是农村学校,布依族的聚居地,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布依族。由于经济发展和信息传递的落后,多数小学生的汉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却相对很匮乏。针对这一特点,我曾多次对小学语文教学问题进行尝试性的实践与探索。目前,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加强探究、力求处理好这一教学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结合我校实际谈谈如何抓好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本文所述的是我多年在双语环境下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一点拙见。

一、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的重要性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要彻底摆脱贫穷落后,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语文科在教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小学语文是培养小学生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在学习中,小学生的情感、品德、心理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为他们将来的认识世界服务社会打下好基础。

近年来,许多民族地区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发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与学费时费力效果差,主要原因就是少数民族学生受母语影响。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教育者应重视民族语文教学策略方面的探索与研究。

二、民族地区小学生语文科学习的现状

少数民族学生习惯使用的母语,与汉语差异极大,他们在汉文的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是很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是汉语(而并非母语),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首先要把汉文口译成学生熟悉的方言才能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的负担。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与学出现了种种现象。

现象一:某民族乡小学一至六年级期末统一考试成绩表(春季学期)

现象二:某少数民族村完小校领导给教师安排功课前,请大家把自己想教的科目(语文、数学任选一科),用纸条写给教务处,结果全校16位教师中,有10位明确表示希望安排自己上数学课,有四人表示教哪一科都可以,两人写了:“上语文课也可以”。

现象三:某村是少数民族聚居村,2012年有小学毕业生27人,全部升入乡中学就读。但2013年春季学期就有其中的四人辍学;2013年秋季学期又有三人辍学,究其原因,回答几乎是:老师讲课太快听不懂,学习成绩不好,再读下去也没有用……

从以上三种现象中我们不难发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年级越低,语文越难教,质量越差;教师教语文科难、烦;小学时语文学习不好,影响到中学以后的各科学习,使学生极易丧失学习信心……

三、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应采取的策略研究

少数民族学生(如布依族学生)学习汉语最大的障碍就是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带来的“转译”问题,即把听到的普通话在大脑中“转换”成母语,并经过“过滤”“ 选择”才能完全理解,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思维。他们的思维需要“转弯”多,费时也相对较多。布依族学生用母语思维,在造句作文中常出现语序颠倒现象。如布、汉语“直”译时,汉语的“我妈把新书包放桌子上”。布依语为“妈我把书包新放桌子上”,”Dexbeix geul aol zonglslel mos zos genzzuangz”(布依文)等等。所以,他们在学习汉语时有一个语序由逆到顺的调整过程,且单词还得“对译”。这样,他们听用普通话讲的课时需用较多的时间多次转译调整才能理解。这既影响了他们处理信息的速度,也造成他们语文学习成绩低的主要原因,并且也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思维中转层次多,速度慢,甚至时有思维“卡壳”(不能将普通话译成母语)现象,影响了民族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他们如果不改变用母语思维习惯,就很难适应现代科学思维的需要。因此,帮助少数民族小学生改变用母语思维的习惯是民族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任务。

怎样培养少数民族小学生养成用普通话思维的习惯呢?

(一) 推行““快节奏求高效率”策略。

对刚入学的民族小学生,还得用方言辅助授课,但随着时日的增多,师生都要增加使用普通话的频率、难度。汉语拼音是学习汉语的拐棍,要让他们掌握好,但也不宜做过高的要求。在现实中,许多教师常因学生接受汉语不快而把教学时间不断拉长的现象在民族教学中较普遍。对此现象我们不妨引进“快节奏求高效率”这个概念。

“快节奏求高效率”在民族教育中应按正常教学节奏或稍快些的节奏教授语文课,在完成教材教学的同时,适当加进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简单的布、汉对译练习(或其他民族语言与汉语对译)以扩展学生的视野。增加认识的词语应是课文虽暂时还没出现,但是学生却容易认识,且对下一步的学习有用的词语,让他们对这些词有初步的认识,且能对译。如在上第四册《骄傲的孔雀》时,第一课时是解题,接着让学生根据拼音朗读课文。读完课文后让大家说说以下词语的意思:骄傲、炫耀、拖、散步、礼貌、一模一样、五彩洒金、迈步、挣扎、丑等,这些词语要让学生分别用布、汉语说出它们的意思,若学生说不出来,教师要帮助他们认识理解。当学生基本理解后,再提出以下词语(课文中没有)自豪、自卑、夸耀、大话、吹牛皮、拽、漫步、闲逛、礼节、怪模怪样、五彩缤纷、起步、挣开、丑八怪等等,这些词语一般只以小黑板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认识认识,并与前面要求掌握的词语稍作对比,如骄傲——自豪,夸耀——炫耀等。通过加强词汇量的积累,为学生用普通话思维打下基础。

“快节奏求高效率”的快节奏、多信息似乎违反了“量力性”原则,增加了学生负担。但要看到学生性格活泼,求知欲旺盛,有的教材内容与他们生活距离太远,说教那些不着边际的大道理往往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减退,慢的教学节奏使他们难以形成最佳学习心理状态。信息量少容易造成他们心理上的放松,紧张度不够则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降低了学习的内驱力,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快节奏求高效率”应该是高效率基础上的快,这快的“度”得在实践中细心观察,认真把握,多多总结经验适时调整。总之,尽力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宽他们对汉文认识的视野,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的信息,这是提高他们汉语言实践能力,尽快走上用普通话思维的有效方法。

(二)从民族教育实际出发,紧跟语文教改浪潮,提倡民族学生对汉语言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力求教得活,学得乐。

1、所谓的自主学习即教师应注意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行为,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美的乐趣。民族地区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的内容是很多的。教师应常提醒学生做学习汉文的有心人,随时随地学习汉语文。如在看影视时注意听影视中人物对白,积累讲普通话的经验,积累词汇。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以自己的认识思考问题,尝试多思、多问问题。如在上第三册《狐狸和乌鸦》时,在第一课认识生字、词,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后,教师打破课后思考题限制,让学生再读课文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第二课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狐狸会说话吗?听到乌鸦叫是不吉利的吗?狐狸会不会爬到树上吃了小乌鸦?狐狸是好的还是坏的?用布依语说狐狸是什么?这些问题虽然有的幼稚可笑,有的跑离课文题旨,但须认真对待。可引导他们讨论或直接回答,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好奇、探究之心,以及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讨问题的习惯。

2、合作学习在民族语文教育中是重要的、很有效的教学策略,应得到重视。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群体间的合作。

要从小培养民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合作学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小学生如何合作学习呢?可让他们合作进行民族语言与普通话间的对译;合作进行对话、朗读训练;小组讨论合作解答问题,自由组合讨论学习心得;同学间合作互评互改作文、作业等等。如在上第六册《赵州桥》这一课的第二课时中,“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一句式较难理解,在老师讲解后,部分学生还是不太明白,此时可让学生同桌间套用这一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话的意思。这样一听一说,说得不全不对的可以补充纠正。经过同桌间的相互提醒、开导,原先不理解的同学终于也弄明白了。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互相启迪。这样,他们心情舒畅,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用普通话交流、思维的兴趣,提高了汉语的学习效率。

3.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策略,也是提高民族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因为他们只有深入探究,主动求索,才会有所“见”可抒。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还可试着让学生将优美的少数民族民歌译成汉语(量不可太多),让他们在感受美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励学习信心的同时,尝试、探讨母语与普通话的异同,开发习作资源,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如在第十册学习了《古诗两首》后,告诉他们一些古诗乍见时觉得很难懂,但读懂后却让我们感到这些古诗很美。当地也有不少优秀民歌,教师让学生把平时听到长辈诵读的当地民歌,用母语念出他们熟悉的民歌,然后让他们把这些民歌译成汉语。学生们兴趣很浓,在老师的启发下,很快译出来了。通过探究学习,获得对汉语言更深广的认识,克服用普通话思维时的障碍,也使他们得到学习汉语的乐趣。

总之,民族地区语文教学只有使学生对汉语的认识更深更广,对汉语言的实践更深入扎实,使他们养成用普通话思维的习惯,才算是成功的教学。这样才能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红寿.中国民族教育论丛(五)[M].成教科技出版社,1992.

[2]江平,朱松年.小学语文教学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1.

篇7

摘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以往财政“输血式”的扶贫有着很大局限性,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走出一条追赶型、调整型、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扶贫开发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西部;少数民族;“造血式”扶贫

一、威宁自治县“造血式”扶贫现状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威宁自治县”)位于贵州西北部,乌蒙山脉贯穿县境,山高谷深,地势险峻,境内平均海拔2200 米,是进滇入川的交通要塞。全县总面积6295平方公里,辖35个乡镇。总人口143.12万人,有彝、回、苗等20个少数民族。

1.基础建设,推进扶贫发展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扶贫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和农产品流通的有效途径,水电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威宁自治县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有了较大发展,毕节至威宁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大多数村通公路,新建农村串户路1463公里。投入6.54亿元实施水利工程300余处,农村能排能灌田土面积从人均0.21 亩增加到0.57 亩。通过“三小”工程建设①,推动雨水积蓄利用向科学规范化方向发展。2011年以来开工建设惠及47.16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小河流治理主体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使得灌溉面积达27万余亩;农网改造率达到69%,行政村通电率达100%,综合电压合格率为97.49%,户通电率达100%,农村一户一表率为67.83%。

2.产业扶贫,促进特色富民

产业扶贫是“造血式”扶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旅游业发展,实现旅游资源开发,大力扶持生态旅游,有利于贫困人口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威宁自治县着力把农产品生产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延伸产业链,以马铃薯、畜牧业、烤烟产业及特色农业为主,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建有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3个,种薯库260多个,专业合作社、种薯生产企业45家;建成草地生态畜牧业生产基地18个、家禽规模化养殖场518个、大牲畜规模化养殖场377个、牧业专业合作社160 个,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7.33亿元;种植烤烟24.5万亩,实现税收8299万元;种植蔬菜57.76万亩、特色经济果林23.48 万亩、茶产业5 万亩、中药材22.9万亩。

发展以草海、马摆大山、百草坪、石门坎为核心的威宁县风景名胜区,通过打造草海环线、东北线、北线、西北线和西南线五条旅游线路,有效提升了景区的可进入性和服务功能,2007年以来举办的草海国际观鸟节、马铃薯文化节,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

3.教育培训,提高人口素质

大力发展教育培训,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以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自我发展能力,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是典型的“造血式”扶贫,更是实现贫困地区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威宁自治县在教育方面,近三年来共补充中小学专任教师6000余名,全县现有初中5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初中在校生81490人,初中校舍面积325960平方米,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7.16%,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稳定保持在99%。

通过实施“三位一体”“雨露计划”和农业产业化技能、劳动力转移等培训工程,全县培训农村劳动力80194人。2010年到2013年4年时间内,“雨露计划”惠及28000多人;选派了892名科级干部到省市委党校、深圳蛇口和福建漳州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智力培训。同时在县内启动智力提升工程,培训机关干部2632人次、乡镇干部5518人次、执法干部2447人次、企业干部1057人次、专业技术人员8714人次、村级干部9904人次、农村党员及农村经济带头人24606人次。在35个乡镇开办了周末党校,培训3万余人次。

二、“造血式”扶贫存在的问题

1.地方经济实力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投入不足导致基础设施薄弱,农机化程度低,农耕地以畜力为主,劳动生产率低。交通、能源、电力、通讯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造成贫困面大。威宁自治县2009年财政总收入完成50180万元,而财政支出为194582万元,差额部分由上级补助,是典型的贫困财政;支柱财源不多,年纳税超过100 万元的企业较少。虽然有许多通村公路,但由于等级低,加之管理和维修不善,晴通雨阻。不通公路的村还有69个,未通公路的组还有3400余个,修建劳动强度大,修建成本高。水利设施脆弱,全县常年干旱面积大,有效灌面低,远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的需要。部分人畜饮水困难,农村供电质量不高,电网老化,还有部分村未列入农网改造。

2.扶贫产业难以形成规模

产业发展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市场建设布局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市场覆盖面较窄;一些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准确,产地批发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发展滞后,农产品区位优势及产业特点得不到充分体现;市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落后,档次普遍较低;发展方式粗放,没有形成合作社,市场竞争力不强,经营管理水平低,农村经纪人队伍不健全;由于缺乏专业的人才指导,农民在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在农产品升级换代方面,新的种植、养殖、加工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运用;因各地自然条件差异,产业品种相对单一,产业化扶贫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因地制宜,农民的收益效果不明显,积极性也难以提高。

3.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落后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很低,更多的人没有一技之长,思想观念落后,导致贫困村寨青年人外出打工的就业空间狭窄。工资性收入较低,接受新科技知识慢,脱贫致富技能差,而且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落后的贫困地区,多数农民缺乏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意识,积极进取精神不强。

威宁自治县总人口中,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在7周岁以上的104万人口中,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近66%,其中还有6.5 万人是文盲。农村人口规模过大、文化素质偏低,导致绝大多数农户因循守旧、创造性差、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能力较弱,从而导致其发展能力也弱,这是贫困的最主要原因。

三、“造血式”扶贫发展的对策建议

1.实事求是,所需所求,所依所办

坚持“一事一议”2 制度,尊重民意、社情和事实,增强农民集体意识,让广大农村群众通过交流讨论,就建设本村集体公益事业达成共识,形成舆论压力,集群体之力办群体之事;加速村民自治进程,为农村群众参与村内社会事务管理、提高参政意识搭建良好平台,促进农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目标的实现,加快村民自治步伐;提高生产生活水平,通过筹资筹劳聚集力量,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兴办集体公益事业,降低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成本,改善居住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防止农民负担反弹,明确农村群众的负担水平,杜绝“三乱”现象发生。通过集体讨论决策,有多大力办多大事,做到公开透明,保证农民负担控制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

2.因地制宜,产业开发,稳定脱贫

一是特色农牧业。根据区域特色的土地资源及生物资源,以科技为引导,对农牧业发展科学布局,挑选适宜本地生长的优质种源,以保证高产优质的农牧产品。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优势、提高效益为原则,优化生产布局;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区域优势;以产业作用与效益为指导,推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一批区域特色优势产业。

二是旅游产业。西部少数民族山区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的自然环境条件较好,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业。但是发展旅游不仅要讲求旅游业本身的效益,还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功能,使更多的地区、更广大的群众脱贫致富。

3.依托科教,提升素质,培育人才

⑴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必须结合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特点,根据其民族性和区域性,因地制宜,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办学方式,特别是对有自己民族语言的地区,更要注意其语言的保护及传承;对于教育资源不足的地区,可以大力发展区域内的寄宿制学校,尽力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切实改善少数民族地区适龄学生的受教育条件。

⑵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应该针对地区需求,注重实用性。做到因地制宜,以适用技术为主,适应贫困地区资源状况、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口教育状况,并且要有时效性和实用性。此外,还要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具备多方面的技术素质,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要求。贫困地区也要加大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开展一些成熟可靠、容易掌握的技能培训,将科技落实为贫困户手中切实的生产力,实现科技脱贫,提高其文化素质和生产开发力。

⑶师资建设。优先发展西部贫困地区师范教育,加强民族地区生源的师范教育,解决师资资源问题,稳定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实行在岗教师定期考核与进修,尤其要注重其汉语、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学,扩大职业教育师资配比,增加实用技术人才的师资培育,提高教师水平。针对人才流失情况,国家及地方政府在实施教育援助计划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大幅提高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环境。

引文注释

1“三小”工程:小山塘、小水池、小水窖。2“一事一议”,是指在农村税费改革这项系统工程中,取消了乡统筹和改革村提留后,原由乡统筹和村提留中开支的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道路修建、植树造林、农业综合开发等有关的土地治理项目和村民认为需要兴办的集体生产生活等其他公益事业项目所需资金,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采取“一事一议”的筹集办法。

参考文献

[1]赵强社.扶贫模式演进与新时期扶贫对策探析[J].西部学刊, 2013(2):19-24.

[2]张安平.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 2012.

[3]赵曦.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模式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319-331.

[4]林乘东.教育扶贫论[J]. 民族研究, 1997(3):43-52.

[5]杨昌鹏.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2.

篇8

【关键词】家庭因素;少数民族大学生;异域文化

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民族学生的独特文化背景对于整个教育目标的完成有很大影响。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进入大学在离开土生土长的社会环境后进入到新的生活空间,开始接受除母体文化外的异域文化,一些民族大学生比如会产生由外显到内隐多层次的不适应。决定大学生对异域文化不适应的因素很多,既有家庭、学校、社会的,也有大学生自身的。本文仅就家庭对大学生异域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力图从家庭的结构、父母的教育态度和大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 探讨提升大学生异域文化适应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家庭诸因素对少数民族学生异域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

(一)家庭结构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潜在影响

家庭的自然结构是指家庭成员是否完整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子女的心理发展客观上应有一个完整与和谐的家庭环境,子女在完整与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受到成人的呵护,享有父爱和母爱,这是子女心理健康发展所必需的。而残缺和不和谐的家庭则不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残缺家庭是指核心家庭中父母离婚、分居或一方死亡、出走等原因造成家庭成员不全的家庭。英国心理学家调查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家庭后发现,在品德不良的学生中,有58%来自于残缺家庭。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在犯罪少年中有1/2~2/3是来自于残缺家庭。研究表明,不和谐的家庭比残缺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更大,尤其是父母的长期分歧、争吵、敌对,可能会使大学生产生严重的焦虑、困惑、多疑等消极心态,形成不良个性,甚至可能导致大学生产生行为。

另外,由于部分农民进城务工,出现了实际上的家庭结构不完整问题,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的学生在心理发展上可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有研究表明,父母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人身安全、学习、品行、心理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家庭结构是家庭生活环境的因素之一, 它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异域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家庭结构,由于家庭成员人数、两代人或多代人的感情交流程度和父母教育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影响着民族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从而影响异域文化的适应。

(二)父母教育态度对民族大学生异域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

父母的教育态度是家庭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父母教育态度分为民主、专制、溺爱和放任四种类型。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父母的教育态度直接影响其品德的形成, 进而影响其异域文化适应能力能力。。民主型家庭。父母以民主的态度对子女进行教育的,一般都比较尊重子女的想法与行动,对于子女提出的问题,父母一般采取讨论的方法,对子女进行教育引导;并且两代人的关系比较融洽,家庭生活和睦。此类家庭的子女一般比较有主见,自信心强,性格开朗,易于为同龄人所接受。专制型家庭。父母对子女多采取高压政策,子女稍有过失, 就采取打骂等体罚手段。这样做的结果是子女缺乏自尊,不懂尊重他人,同时也造成子女对父母的害怕、疏远甚至厌恶等心理,缺乏家庭依恋之情。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子女不但没有和父母进行感情交流, 而且有时还处在一种对立的情绪中。此类家庭的子女进入大学后,其人际关系不太好必然出现不适应。溺爱型家庭。父母对子女宠爱有加,极少管教,对优点看得很大,对缺点视而不见。面对子女不正确的思想、行为,父母为其护短,结果助长了不正确思想的进一步膨胀,其行为也往往肆无忌惮, 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在这样的家庭中,由于倍受父母的疼爱,子女还容易产生“娇”“霸”二气。在学校,无谦逊礼让、尊重他人的思想意识,唯我独尊,霸气十足。放任型家庭。父母对子女不管不问,子女有进步时得不到鼓励,犯错误时也得不到及时的教育与引导,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子女在精神生活上一如孤儿,性格孤僻、古怪,很难与人相处。

二、改善家庭诸要素,促进民族大学生异域文化适应能力

家庭是大学生的第一生活场所, 家庭因素对民族大学生异域文化适应产生深远的影响,只有不断改善家庭因素,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才能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异域文化适应能力。

父母对民族的认同,是启发和教育大学生异域文化适应的第一步,父母会将自身的民族、文化认同状况在生活当中直接传递给子女,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表现出同样的特点。不同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差异,使子女成长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很大的不同,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对子女民族文化的接受能力、民族历史的了解程度也产生巨大差距,这些都共同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异域文化适应能力。

本文系云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科研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大学生异域文化适应研究》,项目编码:2014ys37。

参考文献:

[1]姜雪凤,陈.异域文化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调适.西南民族大学学报[J].2010,(7).

[2]曾维希.张进辅.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下的心理适应.西南大学学报[J].2007,(3).

推荐期刊